反流性食管炎中加味四逆散与针灸疗法的运用论文(大全五篇)

时间:2020-01-21 12:2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反流性食管炎中加味四逆散与针灸疗法的运用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反流性食管炎中加味四逆散与针灸疗法的运用论文》。

第一篇:反流性食管炎中加味四逆散与针灸疗法的运用论文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或食管溃疡,临床以胸骨后烧灼感、反流和胸痛等为主要症状,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病症。相关研究表明[1],该病可发于任何年龄的人群,并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肥胖、吸烟、饮酒及精神压力等均为其发病的主要因素。临床对于该类患者应该给予积极治疗,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食管溃疡甚至食管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目前,西药治疗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但疗效不甚理想。

因此本研究将对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以我院 2012 年 10 月-2014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并且临床资料完整的 122 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行电子食管胃镜检查,符合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标准[3],排除患有其他严重疾病以及不配合治疗患者,并于试验前自愿签订了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 62 例和对照组 60 例。

观察组患者男 46 例,女 16 例; 年龄 22 ~68 岁,平均年龄(45.18 ± 6.81)岁; 病程 1 ~ 10 年,平均病程(4.82 ±1.09)年; 胃镜检查为 I 级 49 例,Ⅱ级 10 例,Ⅲ级 3 例。对照组患者男 45 例,女 15 例; 年龄20 ~ 65岁,平均年龄(44.97 ± 7.13)岁; 病程 2 ~ 10 年,平均病程(4.94 ±1.16)年; 胃镜检查为 I 级 47 例,Ⅱ级 11例,Ⅲ级 2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 给予西药进行治疗[4],饭前 30 min 口服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永信药品工业有限公司,批号20131218)40 mg / 次,1 次 / d;多潘立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号 20131127)10 mg/次,3 次/d.观察组: 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加味四逆散及中医针灸治疗[5].组方: 柴胡 10 g,白芍 15 g,枳实 15 g,黄连 10 g,姜半夏 15 g,代赭石 20 g,合欢花15 g,水煎 300 mL,分 2 次口服,早晚各口服 1 次。并辅助中医针灸治疗,取心俞、督俞、膈关等穴 位,20 min / 次,2 次 / d.观察两组患者的体征消失时间、痊愈时间差异,比较两种治疗方法下的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

1.2.2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相关文献[6],症状缓解疗效以积分进行评价,0 分表示无症状,1 分表示有症状,但较轻微,可忍受,2 分表示有症状,但不影响正常工作,3 分表示症状明显,不能忍受,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若治疗后症状积分降低大于 80%视为显效,若治疗后症状积分降低大于 50%视为有效,若治疗后症状积分降低等于或小于 50%则视为无效。

病变改善情况采用胃镜进行观察,0 级表示正常,1 级表示有点状或条状发红或糜烂,但无融合现象,2级表示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有融合现象,3 级发红糜烂范围广,融合呈全周性或溃疡。若治疗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者视为愈合,若治疗后改善 1 级者视为显效,若治疗后无任何改变或病情加重者视为无效。

1.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5.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及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以均数 ± 标准差(x珋 ± s)形式表示,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P <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1 两组患者体征消失时间、痊愈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体征消失时间为及痊愈时间均显着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2.2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2.3 两组患者胃镜下病变改善疗效比较。

观察组胃镜下病变改善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详见表 3.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显着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4.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俗称“烧心病”,主要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而引起。正常情况下胃酸只存在于胃中,当反流入食管时灼烧或刺激食管而产生“烧心感”而得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基础是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和胃臌胀所致的食管下括约肌松弛,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7].近年来由于胃镜的普及及诊断标准化,临床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8-9].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也呈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活动。

传统方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主要以西药为主,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成果。如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为质子泵抑制剂,对抑制胃酸分泌具有重要作用,可防止胃黏膜损伤; 而多潘立酮片则为胃动力药,可加快胃排空,可减少胃内容物食管反流。基于西药单纯治疗的局限性,本研究尝试以中医药结合西药方法治疗。从中医角度上看,本病是由于饮食不节,七情失调,导致肝胃郁热而发病,迁延不愈可致痰气交阻[10].根据症状的不同,属于中医学中“吞酸”、“吐酸”、“噎证”、“胸痹”等病证。其病机多以肝失疏泄,胃气上逆为主,治宜疏肝健脾和胃,降逆化痰[11-12].本研究所用加味四逆散中,柴胡进而疏肝解郁,白芍可敛阴柔肝,枳实、代赭石、姜半夏具有和胃降逆的功效,而黄连合姜半夏,可利于气之转枢,胃之和降。另外,合欢花具有解郁安神,舒气开胃的功效,可协助柴胡发挥解郁功效。诸药合用,使肝气得舒,气逆得降,肝胃调和,则阴阳得平[13].同时配以中医针灸治疗,激发人体经络而使人体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促进药效的发挥。本研究结进一步证实,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中,能有效缩短患者的痊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率,其疗效显着优于单独应用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矗,郑玉。加减黄连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38 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6): 262-263.[2] 徐俊林,王立颖。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4): 4436.[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0 苏州)[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1): 1550-1553.[4] Nagahara A,Hojo M,Asaoka D,et al.Clinical feature of asymptoma-tiereflux esophagitis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upper gastrointestlnalen-doseopy[J].J Gastroenterol Hepmol,2012,Suppl 3(2): 53-58.[5] 李迎春。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 例[J].中医研究,2013,26(2):31-32.

下载反流性食管炎中加味四逆散与针灸疗法的运用论文(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反流性食管炎中加味四逆散与针灸疗法的运用论文(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