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坚守只为成就向往的美好生活——社区工作者的十年创文历程(5篇范文)

时间:2020-10-12 10:0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年坚守只为成就向往的美好生活——社区工作者的十年创文历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年坚守只为成就向往的美好生活——社区工作者的十年创文历程》。

第一篇:十年坚守只为成就向往的美好生活——社区工作者的十年创文历程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我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各项指标,都直接关系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比如,加强居民小区安全设施建设,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加强社区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和管理,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条件,提高食品卫生合格率,增加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降低空气污染指数,改善小街小巷设施等等。

通过文明城市的创建,有利于建立更加廉洁高效的服务政府,有利于建立公正公平的法制社会,有利于建立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建立和谐幸福的小康社会。也就是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奋斗目标,它更是每个人应为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奋斗的目标。

xx位于xx市主城区中心地带,辖区内“三无”楼院较多,自从社区工作者穿上“绿马夹”成为众多的文明志愿者中的一员后,他们就开始了从未有过的忙碌。特别是那些“三无”楼院的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严重,从顶楼到楼底,清扫垃圾,洗门,铲除小广告全都要他们亲自去做。

每天早上,当人们路过xx东路xx社区,总会看到一位年龄不大,满脸挂满笑容,的社区工作者,她便是xx社区党总支部书记xx,路过的熟人总忍不住说一嘴:“xx书记,又是那么早呀!”她总是微笑着点点头,接着忙手头的工作。在不断的问候声中,大家都默契地知道,书记这是和“创文”铆上了。xx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以身作责,身先士卒,从十年前的桃李年华到如今的仪态万千,但创建活动从未停止,初期经常深入小区楼院、串门入户,面对面做好创建宣传,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就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及时反馈,协助社区创文办开展一系列创文宣传活动。她自学文明礼仪各种书籍后,对辖区居民进行文明礼仪知识传播培训,提高了辖区居民文明城市创建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在她的影响下,社区涌现出一大批文明创建先进个人。社会文明离不开志愿工作者的努力,也离不开居民的辛勤付出和支持。xx书记坚持十年如一日的带领着社区全体成员辛勤付出,发动辖区驻区单位积极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中来。

出生于1986年的社区两保站副站长xx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大女孩,在xx书记的带动下,xx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她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大街小巷,拿着油漆刷着小广告、拎着火钳捡着垃圾……,xx书记总说别看叶鸿一个女同志,干起活来一点都不含糊。

社区中人数最多的工作人员就是这些,既温柔又有胆量、还身强力壮的“女汉子”,她们常常就是这样白天一手拎着垃圾袋,一手拿着火钳走街串巷清理陈年的垃圾死角,晚上在换套衣服在精神抖索的开展入户宣传,到了第二天面对着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的“小广告”,在开始重复之前的工作,也是她们用瘦弱而又“强壮”的身躯肩负着xx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多项指标任务。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的基础。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人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人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

文明永无止境,创建永不止步。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将按照始终走在前列、努力建造老区人民幸福家园的要求,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展现新作为,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加快推进大美新临沂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精神力量和道德滋养,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新发展!

第二篇:建国六十年辉煌历程:卫生事业发展与成就(二)

建国六十年辉煌历程:卫生事业发展与成就

(二)二、回望建国六十载医疗卫生事业变迁

从“缺医少药”到“病有所医”,从“东亚病夫”到“健康中国”。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国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目前,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73岁,孕产妇死亡率由1500/10万降至34.2/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0‰降至14.9‰,这三项健康指标已经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一)公共卫生——实行疫情网络直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卫生方针,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先后消灭了天花、丝虫病,并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今年6月,我国启动6项重大公

共卫生服务项目,标志着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迈出第一步。

2.实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

2003年抗击非典之后,我国实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38种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日、周、月、季、年的疫情分析和定期信息发布已形成制度,我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至2007年底,医疗机构疫情网络直报率达到95.99%;乡镇卫生院网络直报率达到79.04%。截至

2007年底,全国传染病报告及时率为93.44%。

3.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自1950年开始,我国开展群众性普种牛痘疫苗运动,到20世纪60年代初,彻底消灭了天花。从1978年开始,全国普遍实行计划免疫,采用卡介苗、脊灰、麻疹、百白破等4种疫苗,预防结核、脊灰、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等6种常见传染病;2002年,国务院将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2007年,国务院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风腮联合疫苗、出血热疫苗、钩体疫苗和炭疽疫苗等纳

入国家免疫规划,可预防15种传染病。

针对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形势,我国不断加大防治力度。国家对艾滋病患者实行了“四免一关怀”政策;对结核病患者实施以免费治疗为核心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血吸虫病防治规划覆盖全国448个疫区县。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由1992年的40%上升到2005年的94%。

4.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逐步完善

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方面,我国积累了宝贵经验。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了大规模的医疗救援和防疫工作,累计救治灾区伤员301万人次,住院伤员近10万人,紧急转运重

伤员1万多人,创造了非战争时期规模最大的伤员转运纪录。

(二)医疗服务——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健全农村三级网络

1.医疗机构遍地开花

建国初期,中国的医疗事业是极不发达的,“看病难”是困扰市民的突出问题之一,医院少、医生少,医疗机构和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数量与中国人口众多的局面构成鲜明对比,在医院看病挂号排长队的现象

司空见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各种形式的医疗服务,医院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上升。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加,医疗资源短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2008年,全国拥有卫生机构30多万个,医疗机构床位数近400万张。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达29亿人次,住院治疗人次达1亿多。到2008年底,卫生人力总量达到698万人。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为1.55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为1.22人。老百姓可以轻松选择医院就医,得到优质的医疗

服务。同时,国家还着重加强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卫生服务。60年间,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专科医院的出现。它针对不同阶层的人群推出不同的项目,有效的补

充了综合医院的空白,满足市民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需求,为医疗服务体系注入了活力,同时也可以缓解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它的发展已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

2.医疗环境显著改善

80年代以前,不仅医院的数量少,医疗服务的质量也急需提升。医院的硬件水平落后。设施差,极度

缺少检查和治疗器械,所能选择的药品非常少,能使用的治疗手段非常缺乏。

通过60年的发展,医疗卫生机构的软硬件水平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各种先进检查仪器在稍大的医院已经普及,医疗技术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为国民的健康带来了新的希望。国民平均期望寿命由建国前的3

5岁提高到73岁,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从缺医少药的岁月,到现在全国已拥有一批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科室齐全、技术精湛的大型现代化医院和专科医院。病人看病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医疗机构,选择不同的专家和医生,普通病人也可以享受医疗专家的检查和治疗,预约、就诊、复诊都变得轻松,这些在60年前是根本无

法想象的。

一些新兴发展起来的专科医院更是提倡人性化服务和体验式服务,将治病和休闲、疗养相结合,有效减少病人的恐惧感和压抑感,增强了安全感和舒适感,从而极大的改善了就医环境,从根本上提升了医疗

服务水平。

3.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截至2008年底,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98%的市辖区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全国共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9万个。各地积极探索双向转诊、收支两条线管理、药物零差率销售等制度,很多地方通过建立“家庭医生责任制”、“全科医师团队”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慢性病防治等公共卫生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一些地区社区

门急诊量已经达到地区总门急诊量的30%,缓解了大医院接诊压力。

4.健全农村三级网络

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得到加强。目前,全国乡村医生和卫生员达90万人,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6人。2008年底,全国县级医院近

9000所,乡镇卫生院近4万个,村卫生室61万个。

自2005年,国家组织实施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在中西部地区开展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新医改方案提出,政府重点办好县级医院,每所城市三级医院要与三所左右

县级医院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

从2009年起,三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2009年,全面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再支持改

扩建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

5.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60年来,我国在重大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如在全球最早发现沙眼病毒,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成功开展世界第一例断肢再植手术,食管癌综合治疗世界领先,发现青蒿素为

抗疟疾最理想药物,小肝癌研究世界领先。

6.中医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工作,中医药在公共卫生、重大疾病防治和基本医疗服务中发挥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目前,全国已有3000多所中医医院。

(三)医疗保障——城乡居民病有所医医疗救助覆盖城乡

1.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03年,我国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这是我国农村卫生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有效减轻了农民的疾病经济负担,使越来越多的人摆脱了“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困境,受到了广大

农民的真心支持和拥护。

到2008年底,新农合覆盖全国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达2729个,提前两年实现了制度全覆盖的目标。今后3年内,全国农民将有望实现在本省内看病即时结算报销。到2010年,各级财政对新农

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

2.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稳步推进。从2000年起,我国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逐年扩大。到2008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参保人数达2亿。从2007年开始,国家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保障范围是面向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中小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

镇居民,保障重点是住院和门诊大病等医疗支出。

3.初步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初步建立。政府除了资助贫困农民参加新农合,还对新农合补偿后仍无法承担医药费的农民,再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目前,农村医疗救助覆盖了全部农业人口的县(区),65%的县(区)

开展了城市医疗救助试点。新医改方案提出,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覆盖到全国所有困难家庭。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截至今年上半年,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超过3.3亿,新农合参保人数达8.3亿。到今年底,全国所有的城市都将开展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加上新农合的参保人数,整体上将有超过12亿中国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健康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受到高度重视,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享受医疗保障已成为有关部门努力的目标。我国医疗保障体系近期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特别是在全国农村建立起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医疗保障体系还将针对不同人群实现各种医疗保障制度的组合,而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也将是我国短时期内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最佳选择。尽管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仍

有待完善,但这些问题是无法掩盖中国在医疗事业上取得的巨大进步。

三、医疗卫生大事记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的人均期望寿命只有35岁,在大多数人温饱尚未解决的情况下,一方面通过解决温饱和改善营养,另一方面通过卫生防疫、妇幼保健、控制传染病和地方病等一系列公共卫生措施,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人

口(特别是婴儿)的死亡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人均寿命。

1950年8月

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确定“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中国内地逐步建立起由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合作医疗组成的福利性医疗保障制度并实施到1978年,但卫生资

源分配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

1985年4月

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这份文件清楚写明,卫生工作改革的目的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防病治病,便民利民。

1997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发布,将卫生事业定性为“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2003年

突发的非典型性肺炎疫情。此次疫情暴露出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巨大危机。而抗击非典斗争的最终胜利,证明在非典的冲击下,中国经受住了考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和一系列

经验及教训,成为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

2004年

一份名为《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城市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人口占44.8%,农村

为79.1%。民众“看病贵、看病难”等现实矛盾日渐突出。

2006年6月30日

国务院第141次常务会议决定成立由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牵头,财政部、原人事部等部门参加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政

策措施,这标志着新一轮医改研究制定工作正式启动。

2006年10月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5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此后,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路径开始清晰。

2009年3月1日

陕西省神木县在全国率先尝试“全民免费医疗”,只要有神木户口,不管是农民还是城镇居民,生病

住院所有费用报销90%左右。这一尝试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2009年4月6日

这一天,注定将成为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一个历史性的日子,众所瞩目的新医改方案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新医改方案从无到有,数易其稿,只因其是推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维护人民

健康权益的一项重大举措。它为了百姓不用贵药治好病,让百姓公平享有公共卫生的“阳光”。

本文由北京儿童医院挂号看病服务网整理转载http://

第三篇:创 芯 十年 成就未来 中国芯颁奖典礼在天津召开范文

创 芯 十年 成就未来 中国芯颁奖典礼在天津召开

12月2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主办的2010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暨第五届“中国芯”颁奖典礼在天津赛象酒店举行。围绕“创‘芯’十年,成就未来”的大会主题,深入探讨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中,如何聚集优势资源,集中力量促进国内集成电路企业快速做大做强,实现新形势下的跨越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肖华为大会致辞。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丁文武、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主任邱善勤、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王芹生启动《2010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发展报告》、《2010全球集成电路产业Q3景气指数监测暨Q4景气动向分析》发布仪式。

肖华司长讲到,2010年是国务院颁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18号文件十周年。这期间,在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需求的带动下,我国集成电路市场持续增长,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从2000年的186亿元发展到2009年过千亿元,预计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1440亿元。在市场发展的同时,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大生产工艺水平实现跨越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形成了IC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三业并举、协调发展的格局。“中国芯”工程也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十二五”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委加快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科学制定“十二五”产业规划,加强技术创新的引领,紧扣市场,结合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专项工程,以优质单位为依托,实施重大产品、重大工艺和新兴领域的突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设计壮大芯片制造业,加快封测业技术升级,增强关键设备、仪器、材料的自主开发和供给能力,业务整合全球资源,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共建产业的价值链。

肖华司长说,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过去十年的发展让我们认清了在我们这样一个后发展国家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所需要生存的规律,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自主可控集成电路产业的信心和决心。这十年的发展在集成电路领域里面有很多可圈可点的经验,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全球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一是企业实力还不足以与全球巨头们竞争,面对国际化垄断的格局,政府需要对产业进行必要的干预,引导产业朝向更良性的方向发展;二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从转型到成熟确实有一个阶段的过程。从2008金融危机中,我们应该总结经验,从产业发展的整体和长远上看,政府和各界都要进一步努力;三是产业政策应根据产业发展状况做出实时调整,在产业起步阶段应该采用普惠政策,而当今的产业格局中政策则应有所倾斜,重点培育国内的龙头企业、优秀企业。

出席此次峰会的有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丁文武,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王芹生,“核高基”高端实施组组长魏少军,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主任邱善勤,天津市经信委总工程师吴爱民,天津滨海新区副区长郭景平,天津大学副校长舒歌群,天津滨海高新区副主任刘力,天津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会长姚素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丁文武就“十一五”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回顾、“十二五”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等问题进行了讲话。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主任邱善勤、天津滨海高新区副主任刘力、核高基专家魏少军也发表了讲话。天津市科委和发改委的相关领导、“核高基”重大专项组专家、天津大学等有关高校、知名学者及产业链上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各环节的优秀企业代表近400人参加,超过200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亲临大会。爱国者网络公司、国芯科技有限公司、华大九天、ARM等公司的企业代表也发表了主题演讲。

会议期间,CSIP举行了《2010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发展报告》、《2010全球集成电路产业Q3景气指数监测暨Q4景气动向分析》发布仪式,景气指数报告从宏观层面对全球集成电路产业运行状况进行整体分析和预测,并结合对设计、制造等产业链各环节主要厂商的运营状况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以数量化的指数形式对产业运营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研究和解读,是CSIP在集成电路产业战略研究上的创新性方法与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CSIP主任邱善勤博士还发表了《创‘芯’十年,成就未来》书面讲话,从产业规模和结构、技术水平、知识产权、企业发展、产业链互动、人才、资本、公共服务、政策环境等方面对十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所取得辉煌成就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回顾和总结,并对未来的产业形势、发展机遇及CSIP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公共服务模式进行了阐述。报告指出,在全球市场东移、国家政策持续利好、战略性新兴产业机遇不断出现的大好形势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式的跨越发展,引领芯片产业从过去的“黄金十年”到未来的“铂金十年”。大会的分论坛分别以Android平台技术、IP核技术为主题。在Android技术论坛中,Enea、MIPS、福州瑞芯、ARM、Wind River介绍了各自基于Android的技术和解决方案。IP核论坛突出了集成电路的“芯”特色,CSIP集成电路处孙加兴博士提出了通过搭建SoC平台来促进IP核推广应用的若干设想,创意电子、IP Goal、苏州国芯、秉亮科技、Ememory介绍了各家的IP核产品和业务,Cadence和华测检测则从EDA工具厂商和检测服务机构的视角对在SoC设计中使用IP核提出了看法。

当晚,主办方CSIP还举办2010年第五届“中国芯”颁奖典礼,来自36家企业的55款产品获此殊荣。据统计,“中国芯”工程自2006年实施以来,共有185家企业的289款产品获得了相关奖项。经过多年推广和实践,“中国芯”这个荣誉已经被产业界所广泛接受,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演变成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有效沟通与合作的桥梁。“十年中国芯”则是表彰十年来始终致力于促进和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先进企业和园区,具有体现产业发展成就、展示企业成长轨迹、反映政策环境和区域格局变迁的丰富内涵,是对过去十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历史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中国芯”聚焦于体现自主创新、勇于开拓的“芯”字,具有产业风向标和创新应用的鲜明特色,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和塑造有利的产业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四篇:挑战十年 中国精神(三)::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述评之三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特稿

挑战十年 中国精神—— 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

述评之三

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10年,是中国一路高歌的10年,也是中国迎难而上的10年。

非典暴发,人民生命安全遭遇重大危机。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一次次特大自然灾害,撕裂山河,撕扯人心。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突然袭来,经济下滑,企业困难,失业增加,中国经济化危为机,风景这边独好。

承办奥运,兴办世博,百年梦想,当代盛举。组织世界上最大最为复杂的赛事和展会,是喜悦也是挑战。

愈挫愈勇,愈难愈进。中国人就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万众一心,顽强拼搏,我们战胜了一次次自然灾害,我们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办好了奥运世博,办成了一系列难事大事喜事。中国高昂着头,中国人民高昂着头。

历史不仅以它的辉煌时刻让人铭记,更以它的艰难曲折让人难忘。应对挑战更能迸发力量,战胜困难更显意志精神。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充满挑战的10年,我们不仅收获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也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灾难无情人有情

10年,一次次抗击重大自然灾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让我们面对灾难坚如磐石

“难事”不断,把过去这10年标注成极不平凡的历史片断。

汶川地震,历史罕见的特大地震;玉树地震,当地有历史记录以来的最强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吞没人口密集的繁华城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频发生,我们临危不乱:非典疫情猝然袭来,肆虐南北;甲型H1N1等高致病性流感警报几度拉响„„

多难兴邦。穿越风霜雨雪,经历灾难磨砺的中国更加从容自信、生机勃发。

由川西龙门山地震带一路北上,沿途的村落掩映在青山绿水间,错落有致。北方建筑的豪迈大气,江南建筑的婉约细腻,粤派建筑的精致实用,这些村落既融合了各援建省市的建筑元素,又符合川西地形地貌和农民生活需要。

如今的巴蜀大地,山清水秀,房屋整齐。如果不是亲历者,很难相信,汶川地震发生之初,这里曾经是一片残垣断壁、瓦砾成堆、满目疮痍的景象。

这是一段高度浓缩的时间。汶川地震发生后仅仅3年,10多万平方公里的破碎山河就重整为安居乐业的家园。没有发生饥荒,没有暴发疫情,更没有引发社会动荡,创造了人类救灾史上的奇迹。汶川,已不仅是川西崇山峻岭间那一个小城,它成为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信念的缩影,当代社会主义中国“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的象征。

灾难无情,人有情。面对一次次严峻挑战,中国人民凭借怎样的精神缔造奇迹?又收获了怎样的启示和经验?

我们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每次灾难袭来时,“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第一位是救人”,是我们的最高信念。党和政府对百姓安危、人民利益的挂念,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本质。

历史的灾难最终将通过历史的进步得到补偿。“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和不可战胜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显示出中华民族面对灾难的坚定和智慧。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考验降临华夏大地。来势汹汹的非典疫情,让那一年的春天充满不安。面对严峻疫情,党和政府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胡锦涛总书记多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政治局会议,及时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向全党发出坚持“两手抓”、夺取“双胜利”的号召。国务院先后召开10多次常务会议,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重要防治措施;制定并公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将防治工作纳入依法、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

非典的代价是沉重的,但这个代价并没有白白付出,它大大推动我国应急体制的进步、公共卫生事业的进步、社会公共事业的进步,使得我们在后来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受益匪浅。

居安思危,完善体制。2005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突发事件应对法;汶川地震5个月后,国家立法机关修订防震减灾法,提高学校、医院的抗震设防标准,并对应急救援机制、过渡性安置、灾后恢复重建等作出相应调整。预防与处置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我国应急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正是依托这一套应急管理体系,使我们经受了近年来各种灾难的严峻考验。无论是南方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还是甲型H1N1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都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突发事件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汶川地震后,党和政府及时提出举全国之力,支持灾区恢复重建,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汶川地震3年内投入恢复重建资金就超过1万亿元。中央财政安排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和税费优惠、金融支持、用地保障、法制保障„„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顶层设计”,为恢复重建提供了最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灾难面前,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海内海外和衷共济。汶川地震后仅一个月,19个省市就组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一省帮一重灾县”,五湖四海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智力资源,全国各地的灾害防治和建设经验在这里汇集。玉树地震发生后,灾区5000多名中学生被妥善安置到省外就学。

在灾难中,一个个大写的“人”,更让人感动。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无愧中流砥柱角色,在山崩地裂的危急关头,处变不惊、指挥若定,带领群众勇敢站立起来。党员和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解放军战士用忠诚和血肉之躯,一次次向世人昭示,我们的人民军队不愧为人民的子弟兵。灾区人民临危不乱、守望相助。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多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多少父母用双臂为孩子撑起生命的天空,多少老师用身躯为学生挡住死神的威胁。

我们不仅应急,更重长远——

如果说救援抢险是应急能力的集中体现,那艰巨的灾后重建,则是对发展思维和战略的长久考验。

一个客观的现实是,我们正处在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时期。而中国地少人多,逼仄的生存空间,使我们面对灾害时往往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在每一次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如何提高灾区百姓的生活质量,如何使灾区的发展方式实现转变,如何保护灾区的环境承载能力,促进生态恢复,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备受重视、颇费思量。

玉树是我国的三江源所在地,号称“中华水塔”。当地百姓都知道,从江里直接打上来的水泡奶茶、煮饭,比矿泉水还要好。玉树的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当地发展,也关系到全国。

为保证在恢复重建过程中,玉树环境不被破坏,由中国科学院牵头,130名专家学者参与,对当地的资源环境和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哪些地方可以建、建到什么程度,哪些地方不能建,都广泛征求意见。

在重建过程中,既考虑灾区原有的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又充分利用重建提供的发展机遇,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重视产业升级、节能环保,努力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恢复重建,使灾区的基础设施、人居条件都有较大改善。过去灾区很多城市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市政设施很不健全,在重建中全面加强了供水、污水处理、能源供应等公用设施建设。

正是由于充分考虑到当地百姓的需求,才使得恢复重建不是简单地克隆过去,而是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发展起点上。汶川地震后,有人担心,当地发展水平至少要倒退几十年,但通过几年灾后重建,有群众由衷地说,“我们的日子至少向前迈进了20年。” 迎难而上促发展

10年,一次次化解经济风险。“满怀信心,果敢从容,坚持改革,攻坚克难”,昂扬奋进、科学发展的精神让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

不像自然灾害那样令人恐惧,经济发展中的曲折悄无声息,却也刻骨铭心。

经济下滑,出口减少,企业经营困难,失业人数增加。2008年,这一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给融入全球化的中国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打乱了中国经济前进的步伐。

这一年,中国经济增幅掉头一路向下,从一季度的超过10%,下滑到四季度的不到7%,下降的幅度令人担忧。而挑战的更严峻之处在于,中国外贸依存度高达60%以上,中国经济会不会被世界经济拖垮?当金融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全球、从虚拟经济扩展到实体经济、从发达经济体传导到新兴经济体,其影响之深刻、局面之复杂,远远超过上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这个有“世界加工厂”之称的经济体,能不能抵御得住外需急剧下降、大量出口企业停工的猛烈冲击?中国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能不能承受城镇失业人员增加、上千万农民工回乡的严酷事实?中国保持了30年的快速增长势头,会不会就此戛然而止?

应对严峻挑战,考验的是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展现的是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

我们满怀信心,果敢从容——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最困难的时刻,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的声音,鼓舞全国人民树立起迎接挑战的信心。这信心来自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这信心来自改革30年积累的雄厚的物质基础,这信心来自近年来政府在宏观调控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正是因为有了信心,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全国人民共渡难关,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书写了精彩的中国答卷。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打乱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节奏,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时代主旋律没有变。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没有实现,任何理由都不能阻挡我们的脚步。面对猛烈的冲击,中国用最快的速度推出了大规模的刺激计划,力保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外需不足内需补,一方面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启动实施总额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两年投资计划;另一方面,推出“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以及“以旧换新”等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我们化“危”为“机”,科学发展——

应对挑战,科学发展成为指导我们的精神力量。党中央、国务院“危”中捕“机”,化“危”为“机”,大规模刺激政策将促内需与调结构、惠民生相结合,4万亿投资重点锁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和与民生相关的领域。此后,陆续制定并实施了汽车、钢铁、装备制造等十大重点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期在保增长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发展后劲。财政对“三农”支出大幅增加,节能减排治污投入更多真金白银。近两年,又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出,扩大了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我们坚持改革,攻坚克难——

应对挑战,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书写新的篇章。10年发展,改革依然是推动中国前进的强大动力。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几年间,尽管发展的国内外环境都不宽松,但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010年,《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务院首次针对民间投资发布综合性政策文件。2012年,各部委又密集推出落实国务院文件、推动民间投资的工作细则,以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10年改革,我们行进在深水区,财税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林权制度改革、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每一步都在创新精神引领下攻坚,每一步都在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添砖加瓦。在民生领域,连续多年持续推出的改革举措,使得我国城乡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密集的政策措施发挥效力,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2009年,依然实现了9.2%的增速。

风险与机遇并存,挑战与成就同行。中国经济发展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只是10年经济发展承受的最大一次挑战。10年间,各种挑战接连不断。从2002年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步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开始,中国经济多次经受结构失衡、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以及通货紧缩的挑战。正是在应对挑战中,我们精神更加昂扬,经验更加丰富,中国经济更加成熟。

挑战10年,黄金10年,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中国经济大踏步前进的10年。经济总量连上大台阶:2006年突破20万亿元大关,2008年实现30万亿元,2010年又冲过了40万亿元,从2003年到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0.7%,其中有6年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一时期的年均增速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9%的年均增速,而且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9%的年均增速。在世界经济的排位,从2002年的第六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突破1000美元,到2011年已经达到5414美元,中国已经跻身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盘点成就,我们可以自信地说,黄金10年,已经为顺利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盛会盛情中国风

10年,一次次办好喜事。“为国争光、艰苦奋斗、精益求精、勇攀高峰、团结协作”,奥运精神让中国形象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在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历程中,总会有一些标志性重大事件,其影响之深远,甚至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走向。

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正是具有如此历史地位的重大事件。在中国近10年来的发展道路上,这是最引人注目的两座里程碑,标记着中国成为全世界焦点的重要时刻。

百年期盼,今朝梦圆。为了奥运会和世博会来到中国大地上,中国人民付出了几代人锲而不舍的顽强努力。

1908年,中国人就发出了中国要参加奥运会、举办奥运会的第一声呼唤。1932年,我国只有一名运动员参加了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开启了中国参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艰难征程。新中国成立前,我国运动员费尽周折参加了3届奥运会,虽然竭尽全力,但从未获得一块奖牌。这也是旧中国苦难深重、积贫积弱在体育事业上的反映。

1894年,提倡“富强救国”的广东人士郑观应,首次提出要在上海举办万国博览会。但是,在战乱频频、积贫积弱的年代,中国办世博,只能是漫漫长夜中一个梦想。

中国与现代奥运、世博会的不解情缘,始终与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顽强努力密切相关,始终与中国走向世界的坚定步伐紧紧伴随。当历史掀开了21世纪这一篇章,中国以全新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时,世界也理所当然选择了中国。

奥运和世博的成功,体现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制度优势,展现了中国人民崭新的精神风貌。

我们开放包容,共铸辉煌——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从北京奥运会火炬点燃的那一刻,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经历了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光,共同分享了激情澎湃的奥运欢乐,共同书写了奥林匹克运动新的辉煌篇章。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那一段令人难忘的日子里,共同的欢呼声响彻寰球。

“给中国一个机会、世界将添一份异彩”。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超过7000万人次的中外参观者。从创意无限的场馆展示到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从琳琅满目的科技结晶到思想荟萃的各个论坛,在这个全球性文明盛会上,“世界智慧”和“中国之光”交相辉映。上海世博会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综合类世博会,也是历史上国际参展方最多的一届世博会。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上海世博会的吸引力,汇聚成强烈的“世博磁场”。

“奥运会用体育来促进和平、增进了解,具有独特的吸引力。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抓住了这一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国际奥委会对此感到欣喜。”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如是评价。“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所创下的标准如此之高,以至于此后我们甚至要用几十年去达到它。”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由衷感叹。

我们重信守诺,勇于负责——

向全世界奉献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奉献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这是中国人民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中国圆满而成功地兑现了诺言。

为了履行承诺,中国人民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这一张张令人赞叹的中国答卷上,凝结着各方的智慧和汗水。

盛会的成功,来自于持续快速增强的综合国力。正是改革开放30年所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我们高水平完成了筹办主办工作。而奥运会和世博会,也是向全世界打开的窗口,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展示了新中国发展的辉煌成就,展示了中国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

盛会的成功,来自于“举全国之力”。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合力做好世博筹办工作,成为各部门各地区的自觉行动。为确保上海世博会平安举办、长三角各地、华东地区以及全国各省区市共同构筑起一道井然有序、开阖有度的安保网络。

我们追求卓越,默默奉献——

盛会的成功,来自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强大支撑。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全心为民的服务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严谨科学的实干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无不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在奥运会和世博会的筹办举办过程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得到了充分而集中的展示。

盛会的成功,来自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觉奉献。无论是从ABC开始学习英语的出租车司机,还是刻苦演练的奥运礼仪小姐;无论是讲文明讲礼貌的小学生,还是在一线辛勤工作的志愿者,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奥运进社区”、“奥运进校园”、“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在奥林匹克宗旨的促进下,城市功能在改善,服务水平在升级,环境保护在推进,公民素质在提高。

这两大盛会在中国的举行,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深入人心,极大地提升了全社会的环保意识、科技意识、文明意识;活跃在奥运赛场内外的上百万志愿者、拉拉队和观众,让我们更加体会到真诚、热情和包容的珍贵;创新作为世博会不变的灵魂,为中国未来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之路提供了无数的灵感和启示。

经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大考”的中国人,完成了从“看世界”到“融入世界”的完美转身。

一个民族的崇高精神是需要传承接续的。井冈山精神,为中国革命播撒燎原火种;长征精神,挽救中国革命于危难中;延安精神,支撑我们夺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不断丰富。精神是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秉承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人民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本报记者 皮树义 许志峰 朱剑红)

第五篇:光辉历程六十年齐鲁建设谱新篇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60年发展成就综述

光辉历程六十年 齐鲁建设谱新篇——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60年发展成就综述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 杨焕彩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中央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建设系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干事创业,谱写了一曲拼搏之歌、奋斗之歌、奉献之歌,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5.7万平方公里的齐鲁大地上,纵横交错的道路桥梁,树绿花红的园林绿地,鳞次栉比的楼宇厂房,焕然一新的城乡面貌,无不凝聚着山东几代建设者、数百万建设职工的心血和汗水。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悄然崛起。建国前,山东仅有4个城市,且规模小、设施差,萧条破败。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老城市得以改造,新城市陆续建立,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扩大、设施日趋完善,许多地方实现了农村变城镇、农民变市民的历史性跨越。60年间,山东设市城市数量由4个增加到48个,增长11倍;城镇人口由299万增加到4483万,增长14倍;设市城市和县城建成区面积由84平方公里增加到4386平方公里,扩大51倍;城镇化水平由6.6%提高到47.6%,年均递增0.68个百分点。目前,山东拥有6个特大城市、10个大城市、29个中等城市、63个小城市和1314个小城镇,基本形成了梯次明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结构完整的省域城镇体系,形成了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沿海和胶济铁路沿线城市发展迅速,逐步发育形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由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8个设区城市和章丘、胶州、龙口、荣成、寿光、诸城等22个县级市及14个县组成,城镇化水平现已接近60%,2008年GDP、地方财政收入、进出口总值分别达20302亿元、1142亿元和1360亿美元,已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后的全国第四大城市群。目前,全省正以山东半岛城市群尤其是沿海城市为依托,全力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大为增强。建国初期,山东城市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只有6处水厂、37辆公交车,360公里的硬化道路面积不足300万平方米,且主要集中在济南、青岛。60年来,山东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城建投资总额已达580亿元。目前,山东48个设市城市和60个县城,城市道路长度35824公里、道路面积6.5亿平方米、公共供水日生产能力1303万立方米、公交营运车辆34591辆,分别是1949年的99倍、220倍、520倍、935倍。城市燃气、集中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园林绿地逐年大幅度增加,目前106个市县有管道燃气,91个市县有集中供热设施,污水处理实现“一县至少一厂”,55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建成运营,全省城市和县城燃气普及率、集中供热普及率、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3.3%、41%、75.9%、64.2%,均位居全国先进行列。山东已拥有17个国家园林城市(县城)、9个国家级节水城市、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威海、烟台获联合国人居奖,青岛、烟台、威海、日照获中国人居环境奖。

——住宅与房地产业飞速发展,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上世纪90年代初特别是1998年推进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山东房地产业开始迅猛发展,2008年商品房施工面积达到

1.8亿平方米,完成投资1975亿元,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支柱产业。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实行住房货币化分配同步,1998年开始启动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廉租住房制度,增加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到目前累计为40多万户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所有市县已全部将廉租住房保障范围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截至2008年底,全省城市和县城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1.4平方米,为建国前的7.9倍。市民的住房不仅由小变大、由无产权到有产权,而且质量、功能、环境都有了质的飞跃。

——建筑业日益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解放前夕,山东建筑业从业人员不足万人,建筑业总产值只有1200万元,全行业萧条冷落。山东建筑业已从一个社会地位低下、传统落后的手工行业,发展成为包括勘察设计、土木建筑、设备安装、装饰装修、机械施工、制品生产、科研教育等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山东建筑队伍已遍及全国34个省区市和海外60多个国家。

——村镇建设蓬勃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度提升。建国前,山东农村普遍凌乱破旧,土坯房、泥草房随处可见,几乎没有一寸硬化路面。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广大农民修旧房、建新房,村镇面貌逐步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村镇建设开始有领导、有规划、有步骤地科学发展,村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绝大多数农民由土坯房、泥草房换成了砖瓦房,不少农户住进了别墅楼、单元楼。2008年,全省1314个小城镇和69955个行政村,完成村镇建设投资660亿元,是建国初期的6000多倍。目前,山东基本实现电力、公路、电话、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五个“村村通”,自来水普及率80%,道路硬化率60%,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3平方米,许多人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不少地方农村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形成了广饶大王、桓台马桥、肥城石横、邹平魏桥、栖霞桃村等一批富有实力的中心镇,龙口南山、荣成西霞口、滕州大宗等经济强村相继崛起,诸城市组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做法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逐步加强,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建国前夕,山东建设管理机构混乱松弛,名存实亡,不能对规划建设实施有效管理。建国后山东建设事业管理机构逐步建立健全,目前,省级建设主管部门设住房城乡建设厅及厅内设机构建筑工程管理局,各设区城市一般设有建委(建设局)、规划局、市政公用局、房管局和城管执法局,县市和乡镇也有相应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建设事业改革不断深化,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工程建设体制改革率先推进,招标投标、工程监理、质量监督、安全监管制度全面实施;住房制度改革逐步深化,以市场化为主体、政府住房保障为辅助的住房新体制正在形成;城市规划体制改革成效显著,科学民主决策、集中统一管理、依法组织实施的规划运行方式普遍实施。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成绩斐然,政府引导、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机制基本建立;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开,所有市县都实行了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执法效率和水平不断提高;建设企事业单位改革进展顺利,建筑业企业改制、勘察设计单位“改企建制”、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稳步推进。

回顾山东建设事业60年取得的的巨大成就,基本经验是:第一,坚持服务大局,推动发展。自觉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把建设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审视和把握,按照中央和省的重大决策部署,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主动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扭住发展不放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载体、夯实基础、营造环境、创造条件。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破除旧思想、老框框的束缚,学习新理念、借鉴好经验、树立新观念。把上级部署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从省情、市情、县情和每一个建设行业的实情出发,尊重和总结群众、基层的创造。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始终把维护群众利益摆在突出位置,从老百姓身边的事情做起,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抓起,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建设事业改革发展的成果。第四,坚持集约发展,保护环境。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先进文化作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前提,走内涵式、集约型发展的路子,全面推进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着力提高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水平,不断加强风景名胜、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突出城乡地域特色。第五,坚持“两手抓、两手硬”。

下载十年坚守只为成就向往的美好生活——社区工作者的十年创文历程(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年坚守只为成就向往的美好生活——社区工作者的十年创文历程(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