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似动现象范文大全

时间:2020-11-27 13:0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8.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似动现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8.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似动现象》。

第一篇:8.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似动现象

似动现象

XXX 应用心理学 X 班

摘要

该实验是在黑色背景下以两个红色亮点为研究对象,在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两个变量的影响下,观察两个亮点之间的关系是先后出现、同时出现还是由一点向另一点移动;根据实验结果来判断两点产生似动现象的最优时空条件。了解似动现象的时间和空间条件。

关键词 似动现象

时间知觉 空间知觉 1.引言

两个间隔一定距离的静止刺激物,以适当的时间间隔先后呈现。观察者会产生刺激物由一点移动到另一点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似动现象。似动现象是指当某一物体实际上没有发生空间位移而被知觉为好像在运动,是一种对静止物体产生的运动错觉。

似动现象是由于先后呈现的刺激作用于感受野使机体产生了与真实运动相似的生理刺激。第一个刺激停止后,它所引起的神经兴奋还会持续一个短暂的时间,在这个短暂时间内,如果还出现第二个刺激,它所引起的神经兴奋就会与第一个刺激所引起的暂时持续的兴奋相连,所以感觉上第一个刺激就移动到第二个刺激的地方。

德国心理学家 M.韦特默,于 1912 年最早研究似动现象。电影、电视的摄制和放映就是利用了似动现象的原理。对象与方法

2.1 被试

西昌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2018 级应用心理学班 2 班同学 1 名,矫正视力正常,色觉正常,左右手正常。

2.2 仪器

实验仪器为计算机,PsyKey 实验平台,耳机 2.3 实验材料

黑色屏幕,红色小圆点 2.4 程序

在黑色背景上先后呈现两个红色小圆点(直径 0.5cm)两个小圆点可在不同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条件下呈现。在每种空间距离的条件下按照 5ms、10ms、20ms、60ms、100ms、150ms、200ms、250ms、300ms、350ms、400ms、500ms 这 12 个时许的升序和降序做 24 次判断。在每种时距,空距条件下,演示一次从左到右的相继呈现:

刺激 1

时距

刺激 2 60ms

5-500ms

60ms 空间距离的实验顺序按照拉丁方的方法进行排列,将被试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按三种不同顺序进行实验,图示如下:

表 表 1 实验顺序设计

组别

顺序 甲

在每个空距条件下,时距从 5ms 开始,依次增加到 500ms,每个时距做一次判断,让被试判断两个刺激是同时出现、先后出现、还是一个刺激从一点向另一点移动;然后再从 500ms 开始,逐渐减少到5ms,同时每个时距做一次判断。每个被试对空距判断 24 次,三个空距共判断 72 次。

3.结果

表 表 2 同时、似动和先后的 次数百分数

时距 空距 5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500

同时 动 先后 16

0

0

0

0

0 51

0

0

0

0

0

0

0 33

同时 动 先后 51

0

0

0

0

0

0 16

0

0

0

0

0

0

0

0

0

同时 动 先后 3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67

表 表 3 同时、似动和先后的平均次数百分数 时距 空距(cm)5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5005 8 16

0

0

0

0

0 51

0

0

0

0

0

0

0 33

图 图 1 各时空距离下观察亮点的似动次数比

***5 10 20 6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500似动次数百分数(%))时距(ms)2cm5cm8cm

分析与讨论

4.1 由实验结果可得出,时距一定时,空距越大,似动现象越难产生。空距一定时,时距越大,似动现象越难产生。

4.2 因为背景为黑色,被试需要在黑色背景板上长时注视两红点的运动状态,可能会眼花,产生的视错觉与生活中正常的视错觉会有些偏差,也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产生一定误差。

4.3 在排除录入数据出错的情况,被试的部分数据明显不符合实验要求,这可能是因为实验存在疲劳误差和练习误差和期望误差。因为本实验需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实验程序较为简单,被试易产生疲劳误差,需要主试合理安排被试的实验时间,减少疲劳误差。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疲劳误差和练习误差主试需要合理安排被试实验时间。

4.4 不同个体间一定存在个体差异,本实验仅一被试,实验结果不具代表性,且本次实验数据可能受疲劳误差,练习误差,期望误差以及环境影响,实验结果可能具有极大不准确性。故此实验应该需要大量被试,且实验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

结论

本次实验中,该被试的最优空距为 2cm,最优时距为 5cm。

存在疲劳误差,练习误差,期望误差,且受环境影响。参考文献

[1]郭秀艳.实验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0.01:366-370

第二篇:《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格式

上海体育学院

《实验心理学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

姓名:郭沛琦 学号:15620109 任课教师: 杨苏勇

实验名称: 引言

(测量的原理)方法 2.1 被试

(人数,性别,年龄)2.2 材料

2.3 程序

(例如)首先,检查反应器和刺激呈现器是否完好,并接通电源。然后,打开仪器,并预热三分钟。分别进行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选择反应时的视觉试验以及听觉的简单反应时实验。正式开始测验:在呈现刺激时被时按下对应的按钮,并记录下错误的次数和反应时。每个被试重复进行20次测试。…)结果

(计算过程和最终结果,必要时呈现图表)4 讨论

(回顾结果;存在的不足)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原始数据] 注意:实验报告打印一律采用A4纸,单面打印,左侧装订;正文内容采用小四宋体,1.5倍行距。文中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可参考心理学报正式发表的论文的格式。

第三篇:生理学实验报告:眼动仪的学习与使用

实验二 眼动仪的学习与使用

一、实验目的1、了解眼动仪的构造和原理。

2、熟悉眼动仪的操作。

二、实验器材

Tobbii眼动仪、Tobii Studio分析软件、手提电脑、电子图片、文本和数学题目若干。

三、实验步骤

1、打开电源,启动手提电脑。

2、启动Tobii Studio,熟悉常见眼动仪设置。

3、创设新的实验方案,命名,将实验材料用鼠标拖入标注界面内。

4、点击Calibration,调整坐姿直至水平条块呈绿色,竖直条块值在50-60范围内。

5、检测眼动水平,双眼追踪屏幕上的小球运动轨迹;查看眼动水平,当双眼个点轨迹均在规定范围内,正式开始测验。

6、正式开始眼动实验(如关于平面广告的研究),观看屏幕上的平面广告。

7、实验结束,点击“Replay”按钮,进入眼动回放界面。

8、查看眼动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四、实验结果

1、视线扫描路径

视线扫描路径主要是呈现注视点的路径与直径变化的。

根据图片1可知,我的视线从图片女人的左边大腿开始,移到颈部,然后沿手臂、身体一直下来到左脚的鞋子上。路线非常简单,并且没有丝毫在图片女人的脸上停留,也没有把视线移出人之外的其他物品上。

一方面可知,我对图片中的主要部分是非常重视的,眼神没有游离出主要人物。而我观看的顺序是由上至下的,可见我是一个逻辑思维非常清晰的人,看图喜欢从上往下有顺序地看下来。并且另一方面,由于我的视线路径十分简单,可能是因为我对本次实验的任务非常熟悉,并且有多次观看他人做相同的实验,间接地有练习效应,影响了正常的实验结果。

2、热点图

从热点图中可以看出被试在某一区域停留时间的长短和集中程度,红色代表注视时间长,绿色代表注视时间较短。

根据图片2可知,我的视线在图片女人的右手肘停留时间最长,视线停留最为集中,其次是右大腿的裙子附近,重点比较明确。

由于之前观看过他人的相同实验,我已经对图中女人的脸非常熟悉了,所以在自己作为被试的时候没有看女人的脸,而是把重点放在没有细看过的手臂上衣服的细节,以及裙摆的细节。可以推测我是个对后天美有一定追求的人,对于服饰细节、色彩等比较关注。

五、分析与讨论

眼动研究的意义:眼动研究,就是通过观察人眼球的活动,来使人的心理、认知状况等分析变得更加直观可测。眼睛是大脑对外界刺激反应的一个外部通道,眼睛看外界的顺序,注视程度,可以间接推测出大脑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如何。

如眼动注视点轨迹分析,最开始看的可能是刺激比较明显的,容易引起人注意的。而看的最多的地方可能是最关注的。当然最开始看的未必是最先看的,因为最先看到的很有可能是与视线最为合适高度和远近的物体。同时,从视线扫描路径可以看出,一个人对事件的关心顺序,在某些竞技活动中,如下棋等,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大脑思维逻辑顺序,以及性格特点上的是否心思缜密,可以统观全局。从眼动注视时间分析,热点图可以看出一个人对某事件最关注的部分是哪里。

除此之外,由于传统的可用性评估在实际应用中,尤其在进行用户界面评估时,存在很多局限性,如很多测试方法都是建立在主试与被试的交互上,主试的言语、行为、表情甚至期望都会对被试及其活动产生影响。当存在多位主试时,就更难排除主试的影响。测试结果的客观性不高。

像是在一些物品的外观设计上,眼动研究对于设计重点有很大的帮助。如一个广告或是一个网页的设计,通过眼动研究可以观察出设计者最想突出的重点,在观看者眼中是否是首先关注的,是否是最重点关注的,由此可以达到设计最优化上的修改和完善的目的。

认知风格的不同对信息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

认知风格又称认知方式,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理解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即人在认知操作中表现出来的个体特征。它表现为一个人习惯于采取什么方式对外界事物进行认知。其方式有很多种,如沉思性、冲动性、拉平和尖锐化等。然而不同认知风格的人,对于同样出现的画面,信息的注意偏向有所不同,所作出的反应也因人而异。因此,针对不同认知风格给出信息侧重点,对未来多媒体教学将有一定的帮助。1目的1.1研究不同认知方式的人对相同视频观看时的视线路径、停留时间和着重点。

1.2找出不同认知方式信息注意的针对方向。

2仪器与材料

2.1Tobbii眼动仪、Tobii Studio分析软件、手提电脑。

2.2表演视频2个

3方法

3.1、预实验:让若干名被试进行认知风格测试(如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特征检验),并按认知风格分组。

2、打开电源,启动手提电脑。启动Tobii Studio,熟悉常见眼动仪设置。

3、创设新的实验方案,命名,将实验材料用鼠标拖入标注界面内。

4、点击Calibration,调整坐姿直至水平条块呈绿色,竖直条块值在50-60范围内。

5、指导语:现在开始检测眼动水平,请保持头部稳定,双眼追踪屏幕上的小球运动轨迹。查看眼动水平,当双眼个点轨迹均在规定范围内,正式开始测验。

6、眼动水平,当双眼个点轨迹均在规定范围内,正式开始测验。

7、指导语:下面正式开始眼动实验,接下来你会看到一个表演视频,请认真观看屏幕上的表演,保持身心放松。

8、实验结束,点击“Replay”按钮,进入眼动回放界面。

9、查看眼动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五、实验结果

六、分析与讨论

第四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点动控制实验报告(精选)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点动控制

实 验 报 告

姓 名:杨 宇 学 号:091542 班 级: 10931 专 业:数 控 指导老师:申爱民

2011.4.18

一、实验目标

1.熟悉常用低压电器、仪表的使用及接线。2.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并能正确接线。

3.训练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点动控制线路的正确接线和调试。

4.学习熔断器、接触器、空气开关、热继电器及按钮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

1.三相交流电源380V、220V 2.三相异步电动机1台 3.交流接触器1个 4.空气开关1个 5.熔断器4个 6.热继电器1个 7.常闭开关1个,常开开关1个 8.电工工具1套 9.导线若干 10.欧姆表1个

三、实验原理

1.三相鼠笼式电动机的转动原理是,在通电的情况下在电动机的内部产生一种磁场,而电动机的转子要切割磁感线而产生运动,从而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去掉KM辅助触点,可以除去自锁功能,实现电机的点动。3.图1—1是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的控制电路图。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认识常用低压电器和三相异步电机的铭牌标记,了解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其接线方法。

五、实验总结

1.控制电路接线要先接串联电路,再接支路。

2.控制电路中的自锁由接触器的辅助触点实现。它的作用是在按下SB2后,SB2有弹簧作用下恢复到常开状态,这时KM为自锁状态,仍可以保证控制电路形成闭合回路。3.故障及原因

1).接通电源后,按起动按钮,接触器吸合,但电动机不转且发出“嗡嗡”声响;或者虽能起动,但转速很慢。这种故障大多是主回路一相断电或电源缺项。

2).接通电源后,按起动按钮,若接触器通断频繁,且发出连续的噼啪声或吸合不牢,发出颤动声,此类故障原因可能是: a、线路接错,将接触器线圈与自身的动断触头串在一条回路上了。

b、自锁触头接触不良,时通时断。c、接触器铁心上的短路环脱落或断裂。

d、电源电压过低或与接触器线圈电压等级不匹配。4.心得体会

这次实验的收获无疑是非常大的。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很抽象,但通过实验,具体接触各种电器元件并了解了他们的工作原理后,对三相异步电机的控制有了深一步的理解。此电路中有短路,4-

下载8.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似动现象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8.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似动现象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