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缺损中胸大肌肌皮瓣的运用论文(五篇材料)

时间:2020-01-21 19:33: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缺损中胸大肌肌皮瓣的运用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缺损中胸大肌肌皮瓣的运用论文》。

第一篇: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缺损中胸大肌肌皮瓣的运用论文

口腔颌面部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与丰富的器官、组织,受到创伤、畸形、感染等创伤性因素影响可出现大面积的组织缺损,尤其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后常会造成唇、颊、腭、口底及舌等多个组织器官的缺损,对口腔功能造成极大的干扰,同时也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活动能力[1].口腔颌面部的缺损通常使用皮瓣、组织瓣进行修复,可选取的部位较多,如何进行选择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对于大面积缺损,尤其合并多个器官组织的广泛性或贯穿性缺损的同期修复,需要供皮面积大,具有良好的存活性及对组织结构与口腔功能的共同修复能力[2].临床常规使用的前臂游离皮瓣无法满足修复的需要,本文作者使用胸大肌带蒂肌皮瓣对颌面部大面积缺损患者实施移植修复,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 2010 年 5 月至 2013 年 6 月收治入院的 48 例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6 例男性患者与 22 例女性患者,年龄最低为 35 岁、最高为 68岁,平均为 52.81±7.65 岁,包括 18 例舌癌、11 例牙龈癌、5 例口底癌、8 例颊癌、2 例软腭癌、4 例腮腺癌。所有病例经临床检查与病理学检查均已确诊为恶性肿瘤,其原发部位在口腔颌面部,无远处转移,符合手术适应症并实施手术切除、淋巴结清扫等治疗,患者意识正常、神志清醒,机体条件能够耐受相关手术治疗,预期生存时间超过 6 个月; 排除机体状况或营养状况极差患者,认知障碍或无法正常表述自身想法患者,血液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患者,接受放射治疗而出现大范围骨坏死患者,近期接受过大量激素治疗患者等[3].本次实验前所有患者均充分了解实验内容,自愿参与,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胸大肌带蒂皮瓣的设计,该胸大肌皮瓣主要构成包括胸大肌及其所附带的皮肤与皮下组织,其选取面积为略超过缺损区 1~2cm;首先确定胸肩峰动脉的胸肌支走行,肩峰与剑突之间连线作为轴线,锁骨中点处对轴线作垂线,其折线则为胸肌支体表走行,血管蒂沿垂线到达交点后转向轴线方向; 皮瓣的下端如有需要可以向腹肋部延伸并使用附加切口; 皮瓣的旋转中心为锁骨中点下方、胸大肌上缘处; 蒂部长度为缺损区域下缘与锁骨下缘之间距离加上约 3cm 的转移消耗; 将皮瓣设计方案在胸壁皮肤上使用美兰标记。患者常规全麻消毒后呈平卧位,按照标记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并向左右翻起以使肌腹暴露 6cm 宽度左右,向上达到锁骨水平,向下达到肌皮瓣上缘;按照肌皮瓣预先设计方案的标记将皮肤、皮下组织以及肌层等逐层切开,达到肋骨的骨膜表面,在此过程中对皮缘以及皮下、筋膜等进行同步间断缝合,而后掀起胸壁与胸大肌之间疏松筋膜内的肌皮岛,以胸肩峰动脉胸肌支为轴心,保留其两侧肌肉2cm,将胸大肌纤维使用电刀切断后形成血管蒂,翻起并继续游离血管蒂部达到锁骨位置,按照设计制备肌皮瓣完毕; 翻转肌皮瓣向上提起旋转 180 度,通过颈部的皮下隧道沿锁骨的表面向上移植到颌面部缺损区域。注意在双叶瓣的制作中,通常将皮瓣创面的下半部分折叠向外以对口腔的粘膜面进行修复,而上半部分则折叠向内以对皮肤面形成修复; 折叠处通常将皮肤切除约 2cm,如修复口角位置则无需切除,以便在之后直接形成口角形态。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术后皮瓣成活情况,并对其口腔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检查,对所有患者随访 6 个月,观察其口腔功能状况并统计其满意程度。

1.4 数据处理: 使用 15.0 版本 SPSS 软件对所得数据实施统计学检验。结 果。

例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缺损患者经使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治疗后全部成活,成活率达到 100%,其中 2 例出现远端局部感染坏死,经将感染小部分局部切除处理后剩余部分成活,对口腔功能未产生影响; 对所有患者随访 6 个月后,除 1 例修复后开口受限达到Ⅱ度、3 例下颌骨区段切除而对口腔功能造成影响外,其余口腔功能正常,患者满意度为 89.58%(43/48).详见表 1.讨 论。

口腔颌面部的组织缺损的临床修复最常用到前臂游离皮瓣,因该处皮瓣取皮、移植等操作方便,且皮肤的厚度与色泽等较为适宜,对颌面部修复后不会显得臃肿,而皮瓣在口腔内环境中逐渐适应后可以产生黏膜性变化,能够进一步的促进口腔组织功能恢复。同时该皮瓣具有较大灵活性,尤其对于口腔颌面部缺损多会涉及到不同角度且复杂而不规则的情况更为适宜,但这种皮瓣受到皮瓣设计面积的约束,不能过量取皮,因此对于大面积缺损仍受到较大的限制,主要应用于局限于舌半侧的口腔缺损。

而胸大肌带蒂皮瓣也属于临床口腔颌面部缺损较为常用的经典皮瓣,相比前臂游离皮瓣其皮瓣的组织量有显着的提高,其制备面积可以达到 20×20cm2,明显大于前臂皮瓣最大制备面积的 10×10cm2,这使得其成为颌面部大面积组织缺损的主要供皮方式[4].胸大肌皮瓣的血液主要由胸肩峰动脉胸肌支供给,但其只能达到第 4 肋间水平,在乳晕的内侧约 2cm 处,而第 4 肋以下皮肤则主要由乳内动脉及肋前动脉穿支供给,故此区间胸大肌皮瓣岛的血供来源丰富,在进行大面积移植时能够有效的保障皮瓣供血与存活。而随皮瓣一并移植的肌肉能够将颈部创面予以有效覆盖,恢复颈部外形、填充凹陷并对颈动脉形成保护,这使得对于需要进行颈清手术以及口底位置癌切除术的病例在操作时可以不必担心缺损过大无法修复而实施广泛切除以确保手术疗效[5].胸大肌皮瓣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操作方便、移植稳定、血供丰富、强抗感染能力等优势,在进行皮瓣的制备过程中不用改变体位,能够双组手术而缩短手术时间,且这种皮瓣对放疗有良好的耐受性,尹刚,闫英健在对患者实施胸大肌皮瓣移植并在术后进行放射治疗后,并未发现有皮瓣因放疗坏死或颈部感染的病例[6,7].本文作者在治疗中发现有 2 例出现皮瓣远端坏死,但均出现于放疗前,并非为放疗所致。

本文作者通过使用胸大肌肌皮瓣对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缺损的患者进行修复治疗,在 48 例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缺损患者中皮瓣成活率达到 100%,其中 2 例在移植后出现远端坏死,但经过治疗处理后部分成活,不影响口腔功能; 在对患者实施 6个月的随访调查发现,除 1 例修复后开口受限达到Ⅱ度、3 例下颌骨区段切除,其余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的口腔功能,颌面部组织外貌也得到理想的恢复,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为 89.58%(43 /48).参考文献:

[1] 杨毅,陈永辉。2 种(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 39 例评价[J].口腔医学,2010,30(12): 708.[2] 李燕,殷学民,吕晓智,等。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大面积缺损临床总结[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0,20(5): 343~345.[3] 钟世祥,李锦荣,李浪,等。第二跖趾关节复合组织皮瓣移植重建拇指关节 15 例治疗体会[J].河北医学,2012,18(6): 803~805.[4] 陈永锋,卢保全,黄全顺,等。胸大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巨大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J].解剖与临床,2010,15(3):195 ~ 197.[5] 尹刚,闫英健。胸大肌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04(12): 123~124.[6] 刘广毅,杨军成。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修复口腔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2,33(7): 1206~1208[7] 黄河,利春叶,吴迪,等。无静脉隐蔽供区的梭型半趾腹皮瓣修复足趾甲床缺损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3): 371~373.

第二篇:妇产科护理论文乳房护理论文改良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的护解读(定稿)

妇产科护理论文范文乳房护理论文:

改良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的护理

【摘要】:我科自1996年以来应用改良的背阔肌肌皮瓣移位再造乳房35例(均为单侧),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介绍如下。

关键词: 乳腺癌

背阔肌皮瓣

乳房再造护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35侧乳房再造,其中右侧25例,左侧10例。年龄34~62岁,均为乳腺癌术后患者。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行乳房再造,余27例在根治术后1~8年行乳房再造术,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5年。

1·2 手术方式术前以健侧乳房大小及患侧乳房缺失的皮肤面积设计肌皮瓣的皮肤大小及皮下组织、背阔肌组织量。以胸肱联合处下方约1·5cm(即腋动脉分出肩胛下动脉处)为轴点,该点与背阔肌前缘在髂嵴附丽处连线为肌皮瓣轴线。按设计切口切开皮肤,向两侧皮下游离,尽量使较多的皮下脂肪保留在背阔肌表面,显露背阔肌前缘,于前锯肌表面向内侧掀起背阔肌肌皮瓣,转移至胸前乳房区。将背阔肌远端及边缘的肌肉和脂肪折叠制成与健侧乳房形态一致的再造乳房。乳房再造术3个月后可行乳晕再造术。1·3 结果

35例乳腺癌根治术后运用改良背阔肌皮瓣乳房再造,术后无1例皮瓣坏死。1例胸部伤口感染,经抗炎治疗后炎症消退。3例出现背部血清肿,经穿刺抽液后加压包扎治疗治愈。再造乳房23例效果满意。即再造乳房大小、形态与健侧乳房相似,皮肤色泽基本相同,弹性良好。11例效果比较满意, 即再造乳房与健侧乳房形态、大小相差少,弹性尚可。1例效果不理想,再造乳房较扁平,形态大小与健侧乳房相差大。2 临床护理

2·1 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前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恢复。本组有12例为34~38岁之间较年青的患者,因乳腺癌根治术后一侧乳房缺失,均有自卑心理,不愿与人交谈交往,生活圈子大大缩小。另一方面也担心配偶嫌弃自己,婚姻家庭受到影响破坏,心理压力大。入院后希望纠正畸形,但又担心手术失败。针对上述现象我们应认真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介绍同类患者良好的康复情况。使病人消除顾虑,树立信心,主动配合手术治疗。2·2 术前准备

2·2·1 术前与医生一起参加病例的讨论,了解病情、手术方式。明确观察和护理的要点,以利于配合术后护理。

2·2·2 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备皮时注意范围要广,勿剃破皮肤。

2·2·3 胃肠道的准备 为防止麻醉后引起呕吐导致窒息,嘱患者术前禁食8h、禁饮水6h,术晨取下活动的假牙。2·3 术后护理

2·3·1 病室环境 最好安排病人入住1~2人的小间,室温维持在25℃左右。病室内保持安静、清洁,限制探视人员。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2·3·2 体位的选择 术后取健侧卧位。注意保持皮瓣蒂部松弛,勿使蒂部扭转或受压,以免引起皮瓣血循环障碍而坏死。本组有一例病人因长时间侧卧感觉不适而自行改用平卧位,护士巡视病人观察皮瓣血运时发现皮瓣呈暗红色。考虑为皮瓣蒂部受压致血液回流障碍所致。立即协助病人取健侧卧位,并由皮瓣远端向蒂部方向按摩皮瓣,压力适中动作宜轻柔,每30min按摩一次,每次5min,8h后皮瓣色泽恢复正常。

2·3·3 皮瓣血运的观察 良好的皮瓣血运应表现为:皮瓣颜色红润,皮温暖,毛细血管反应好,弹性好,无肿胀。如发现皮瓣呈紫色,有肿胀时,应考虑为血流回流障碍所致。本组有1例术后32h发现皮瓣瘀红色,稍肿胀,即报告医生,协助医生打开敷料后发现皮瓣右下缘处较肿胀,医生在该处挤压出较多的血性液,给予放置胶片引流后,皮瓣血运得到改善。如发现皮瓣呈苍白色、皮温冷,考虑为动脉供血不足。检查皮瓣蒂部,如发现蒂部有受压或扭转,应及时调整体位解除受压;若为张力过大致皮瓣血供不足,可协助

医生拆开1~2针缝线。

2·3·4 保持伤口引流通畅 放置伤口引流管是为了避免积液、积血,使皮瓣紧贴胸壁,利于伤口愈合。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数量并做好记录。倾倒引流液时注意无菌操作;协助病人翻身时注意固定好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受压,折叠脱落,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患侧上肢的远端血运及有无水肿。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固定,有压迫血管影响上肢血运的可能。应经常巡视病人,观察患侧上肢的血运情况及挠动脉搏动的情况。若同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病人,因淋巴回流受阻,可引起上肢水肿。出现上肢水肿时,应抬高患肢,协助患者加强对患肢的功能锻炼。2·3·5 并发症的护理 本组有一例出现胸部伤口感染,应注意观察伤口敷料的渗液情况,并协助医生加强换药处理,按医嘱愈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病人伤口痊愈。背部血清肿:注意观察背部供瓣区的敷料渗血渗液情况,加压包扎是否稳固。由于背部位置不易固定,有可能出现皮下积液,即血清肿。本组有2例出现血清肿,协助医生用无菌注射器穿刺抽液,再加压包扎3~5天后痊愈。2·3·6 供皮区的护理 我们一般采用同侧大腿内侧中厚皮修复背部供瓣区。术后患肢保持略屈膝位,卧床休息两周。一般术后3~5天拆开敷料,半暴露创面,用红外线灯照射,以保持创面干洁,促进上皮组织的再生。紧贴创面的油纱待其干燥后自行脱落,忌强行剥脱,以免造成创面出血,影响愈合。创面干燥后可涂油脂

以防干裂。3 小结

改良背阔肌肌皮瓣移位再造乳房,克服了传统背阔肌肌皮瓣再造乳房时组织量不足的缺点,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需医护密切配合才能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本组病人行乳房再造术后经随访3个月~5年的时间,发现病人自信心明显提高,自卑心理消失,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乐意与人交往,从而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1]李素芬,刘建宗,郭秀瑾,等.儿童眼球摘除临床分析:附118例报告[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97,18(1):21-22.[2]夏腊梅,伍杰雄.川芎嗪对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房,2002,13(7):400-401.

第三篇: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技术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技术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苏卫办医〔2011〕19号 各市卫生局,厅直属有关医院: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范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技术审核和临床应用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厅组织制定了《江苏省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技术管理规范(试行)》,作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准入和监管的依据。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六日 抄送:无锡市医管中心、中大医院、江大附院、省口腔医院、省医院协会。

江苏省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为规范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的临床应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开展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进行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此项技术的最低要求。本规范所称的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技术是指对因肿瘤、炎症或损伤等原因所致的口腔颌面部骨缺损(主要指上、下颌骨缺损),采用自体游离骨组织瓣(包括骨肌瓣、骨肌皮瓣等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以恢复颌面形态和口腔功能的诊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技术应当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

(二)三级综合性医院或二级及以上口腔专科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口腔科(综合性医院)或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专科医院)诊疗科目。

(三)口腔科或口腔颌面外科

1、开设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床位不少于15张。

2、具有在本院执业注册的从事口腔颌面外科的医师团队,具有熟练应用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工作经历,并掌握游离骨瓣制备术、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术、坚强内固定技术、口腔颌面部骨缺损修复重建技术等。具备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

修复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医师人数不少于5名,其中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至少1名。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3、每年完成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游离瓣移植修复的手术量不少于10例。

(四)手术室

1、手术室布局合理,符合无菌手术条件。

2、具备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所需要的手术显微镜和显微外科手术器械。

(五)具有检验科、影像诊断、病理与麻醉科等专业科室和专业人员。能够进行常规化验检查,具备影像学诊断,以及术中快速冰冻和常规病理诊断的设备、技术和能力。具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仪、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口腔专业,执业地点为申请医院。

(二)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10年以上,具有三级综合性医院或二级及以上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该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具有口腔颌面部肿瘤、创伤诊治工作经历及口腔颌面组织缺损修复重建基础,每年完成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游离瓣移植修复术10例以上。

(四)经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在本院已有2年以上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技术的工作经历,具备该技术临床应用能力。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一)严格遵守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等因素综合判断,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掌握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防止过度医疗。

(二)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前,医师必须亲自诊查患者,确定有明确的手术指征。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组织术前讨论,制定合理、周密的手术方案及围手术期治疗管理方案。术者应由具有该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符合本规范要求的医师担任。

(三)实施手术前,应当向患者或其近亲属、代理人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手术涉及多种内固定植入材料可供患者选择时,术者或第一助手必须向患者详细说明,植入材料的选择必须获得患者的签名认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必须使用经国家技术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手术显微镜、显微外科器械、材料及药品。所使用的体内植入内固定材料须建立植入物来源登记制度,并建立档案,保证植入物来源可追溯。档案的保存期限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应将用于手术病人的植入物合格条形码(或者其它证明合格文件)粘贴置于住院病历的手术记录中。

(五)按规定及时书写相关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建立健全术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医疗机构和医师应当按照规定接受省级或其委托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开展该项技术情况进行的技术检查,包括病例选择、手术成功率、严重并发症、医疗事故发生情况、随访情况等。

(六)医疗机构每年完成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不少于5例。

(七)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八)其他管理要求:

1、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耗材。

2、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

四、培训

(一)培训基地。

由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审核认定。培训基地须具备下列条件:

1、三级甲等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床位50张以上,开展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诊疗工作20年以上,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颌面外科重点专科要求。

2、每年完成口腔颌面部各类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术(包括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70例以上。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技术在本省三级甲等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3、有至少6名具备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指导医师,其中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不少于3名。

4、有与开展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技术培训工作相适应的配套设施、设备等条件。

5、举办过省级以上与口腔颌面部缺损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技术相关的专业学术会议或承担省级以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每年有相关学术论文或相关专著发表。

(二)对培训医师的要求

1、拟从事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工作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3个月的系统(进修)培训。

2、培训期间,参与对患者全过程的管理,包括术前评价、跨学科会诊、术前设计、术中关键步骤的操作、诊疗过程记录、围手术期处理(重点是骨瓣血运监测)和手术后随访等。参与完成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1—2例。

(三)培训基地的其他要求

1、使用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培训教材和培训大纲。

2、保证接受培训的医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例数的培训内容。

3、培训结束后,逐一对接受培训的医师进行考试、考核,并出具是否合格的结论。

4、为每位接受培训的医师建立相应的培训及考试、考核档案。

五、其他要求 本规范实施前具备下列条件的医师,可以不经过培训和临床应用能力审核而开展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工作。

1、职业道德高尚,同行专家评议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并获得2名以上本专业主任医师推荐,其中至少1名为外院医师。

2、在三级综合性医院或二级及以上口腔专科医院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工作15年以上,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近2年累计完成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术10例以上(其中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至少2例),手术质量相关指标符合卫生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有关要求,且未发生二级以上与手术相关的医疗事故。

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游离瓣移植修复术为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的基础。

下载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缺损中胸大肌肌皮瓣的运用论文(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缺损中胸大肌肌皮瓣的运用论文(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