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品】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
【精品】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作文300字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语故事作文300字 篇1道听途说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人名曰艾子,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爱说空话的人。
这个爱说空话的人向艾子说:“有一户人家的一只鸭一次下了100个蛋。”
“这不可能!”艾子说。
爱说空话的人说:“是两只鸭子一次下了100个蛋。”
艾子说:“这也不可能。”
爱说空话的人又说:“大概是3只鸭子吧。”
艾子还是不信。
爱说空话的人便一次又一次地增加鸭子的数目,一直加到10只。
艾子便说:“你把鸭蛋的数目减少一些不行吗?”
爱说空话的人说:“那不行!宁增不减。”
这个爱说空话的人又向艾子说:“上个月,天上掉下一块肉,有10丈宽,10丈长。”
艾子听了说:“哪有这事,不可能的。”
爱说空话的人又说:“那大概有20丈长吧。”
艾子忍不住问道:“世上哪有10丈长、10丈宽的肉呢?还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掉到什么地方?你见过吗?你刚才说的鸭子又是哪一家的?”
这个爱说空话的人说:“我是从街上听来的。”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释读】道:道路;途:路途。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成语故事作文300字 篇2看故事学成语札人忧天
杞人忧天
从前,在一个名叫杞(qi))的`小国里,有一个胆子特别小,经常怕这怕那的人。有一次,他呆呆地望着天空,忽然心头涌上巨大的恐惧。他想,如果有一天,这天突然塌了下来,大地也崩裂了,我没了安身的地方,该怎么办呢?
他越想越害怕,整天忧心忡忡,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有个朋友担心他这样下去对身体非常有害,便跑来劝导他说:“天只不过是聚积起来的气体,这气体到处都是。你在这气体里呼吸、活动,就是在天里面生活,难道还要担心这天会塌下来吗?”
杞人问:“天如果真的是聚积起来的气体,那么日月星辰不是都要掉下来了?”
朋友继续劝导他说:“日月星辰也都是聚积起来的气体,只是它们能发出耀眼的光。因为它们都是气体,所以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到人的。
杞人又问;“那么大地崩裂,然后陷下去,又怎么办呢?”
朋友再劝导说:“大地其实是一些聚积的土块,填满了四方,到处都是。你在它上面走、跑、跳跃,一直与这土地完全连在一起,难道还用得着担心它舍崩裂吗?”
杞人听了这些劝导,终于放心了。而他的朋友也开心地笑了。
成语故事作文300字 篇3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只猴子。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橡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之间竟然能交流沟通了。
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又碰上粮食欠收,所以老人就想把每天的橡子由八颗改为七颗。
于是,一天,他和猴子们商量说:“现在粮食不够了,从今天开始,食物必须节约着吃。我每天早上分别给你们三颗橡子,晚上还是照常给四颗橡子,你们认为怎么样呢?”
猴子们听到老人的这番话,非常生气,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纷纷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窜来跳去,貌似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表示对分配情况的强烈不满。
老人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这样吧,我每天早上分别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总该可以了吧?”
这群猴子们听了,觉得早上的橡子数量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比晚上的多,就换了另一番模样,纷纷高兴得在地上翻滚起来,认为自己取得了胜利。
成语故事作文300字 篇4明目张胆
唐朝中期,有位大臣名叫韦仁约,字思谦。因“仁约”和武则天的父亲武士矱之名偕音,为了避讳,他就废名用字,称韦思谦。他为人刚正,敢于直言。
唐高宗时,韦思谦担任监察御史,负责对各级官吏的政绩考察。有一次,他在考察中,了解到中书令褚遂良压低地价、强买他人土地一事。虽然褚遂良当时位尊官高,而且深得唐高宗信任,但韦思谦毫不畏惧,仗义执言,上书弹劾褚遂良,褚遂良因此被革去中书令的职务,贬为同州刺史。褚遂良因此怀恨在心。
时隔几年,褚遂良官复原职,重新担任中书令。他利用职权对韦思谦打击报复,把韦思谦贬到外地当一个七品小县官。
大家对韦思谦的遭遇很同情,劝他以后要圆滑世故一些,不要再得罪权贵了。但是,韦思谦态度坚决地说:“大丈夫要敢于直言,敢作敢为,遇到损害国家、危害百姓的事,就决不放过,明目张胆地报答国家的恩惠。岂能碌碌无为,只图保全妻子儿女呢!”
有名无实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了我何故。”
故事一天,晋国的大夫叔向去拜访老朋友韩宣子。韩宣子是当时晋国的六卿之一,职位很高。但他见了叔向,不住地唉声叹气,说自己很穷。不料叔向听他这样说,便站起身拱手向他祝贺。韩宣子不解地问道:“我是有卿的名,而没有卿的实际,无法跟大夫们相比。我正为此犯愁。你为什么要祝贺我呢?”叔向正色道:“我就是因为你贫穷才来道贺的呀!穷,不一定是坏事;你只要回忆一下弈武子三代的遭遇,就可以知道了!“叔向知道韩宣子很清楚奕武子三代的不同遭遇,所以特地提起了这件事。最后他又说:“我看你像弈武子一样贫困,就想到您已经有了他那样的德行,所以才表示祝贺。不然,我只会担心,哪会再向您表示祝贺呢?”韩宣子听了叔向的话,顿时愁云消散,向叔向行礼说:“多谢您对我的指教,要不我连自己将走向灭亡也不知道呢。”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据说,伯乐把自已丰富的识马经验,编写成一本《相马经》,在书上,他写了各种各样的千里马的特征,并画了不少插图,供人们作识马的参考。
伯乐有个儿子,智质很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便拿看书,往外走去,想试试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远,他看到一只大癞蛤蟆,忙捉回去告诉他父亲说:“我找到了匹好马,和你那本《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伯乐看了看儿子手里的大癞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气,幽默地说:“这‘马’爱跳,没办法骑呀!”
成语故事作文300字 篇7如椽之笔
晋朝武帝时,有个文人名叫王珣,他曾在梦中遇到一个神人,给了他一支很大的笔,那支笔的笔杆就有屋椽那么粗。醒后,很觉惊异。他对人说:“此当为大手笔事!”(“大手笔”,即大作家。他这句话的意思是:“从这件事看来,我一定要成为大作家。”)不久,武帝逝世,哀册之类的文件,全部由王珣负责起草,文采很好。后来赞美作者的文字高明,就叫“椽笔”、“大笔如椽”,或“如椽之笔”。
【出处】《晋书·王珣传》,原文为:“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
【释读】椽:椽子,放在檩上架着屋面和瓦片的木条。如椽的大笔,指大著作或重要的文字,也用以比喻笔力雄健。用来称颂别人的文章或写作才能。
第二篇:成语故事集锦
开卷有益 · 博而不精 · 百发百中 · 捕风捉影 · 必恭必敬 · 百感交集 · 兵贵神速 · 杯弓蛇影 · 不寒而栗 · 不合时宜 · 不自量力 · 不拘一格 · 不可多得 · 不堪回首 · 不可救药 · 别开生面 · 不可同日而语 · 不伦不类 · 伯乐相马 · 班门弄斧 · 白面书生 · 八面威风 · 不名一钱 · 拔苗助长 · 不屈不挠 · 不求甚解 · 髀肉复生 · 病入膏肓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拔山举鼎 · 博士买驴 · 冰山难靠 · 背水一战 · 半途而废 · 不贪为宝 · 白头如新
· 百闻不如一见 · 不为五斗米折腰 · 抱薪救火 · 标新立异 · 不学无术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不远千里 · 不因人热 · 别有天地 · 不遗余力 · 百折不挠 · 百丈竿头 · 不自量力 · 不知所云 · 宾至如归 · 拔帜易帜 · 残杯冷炙 · 寸草春晖 · 草船借箭 · 乘风破浪 · 才高八斗 · 城狐社鼠 · 沧海桑田 · 草菅人命 · 草木皆兵 · 程门立雪 · 长驱直入 · 车水马龙 · 乘兴而来 · 沉鱼落雁 · 乘人之危 · 车载斗量 · 大笔如椽 · 打草惊蛇 · 雕虫小技 · 大材小用 · 多多益善 · 大腹便便 · 大公无私 · 当局者迷 · 大逆不道 · 大器晚成 · 当务之急 · 开诚布公 · 不得要领 · 抛砖引玉 · 二桃杀三士 · 尔虞我诈 · 罚不当罪 · 奋不顾身 · 分崩离析 · 风吹草动 · 覆巢无完卵 · 分道扬镳 · 奉公守法 · 负荆请罪 · 发奸擿伏 · 返老还童 · 发蒙振落 · 风声鹤唳
· 覆水难收 · 赴汤蹈火 · 分庭抗礼 · 防微杜渐 · 负隅顽抗 · 负重致远 · 管鲍之交 · 各得其所 · 感恩图报 · 过河拆桥 · 刮目相看 · 瓜田李下 · 高枕无忧 · 各自为政 · 华而不实 · 好好先生 · 狐假虎威 · 汗流浃背 · 后来居上 · 合浦珠还 · 后起之秀 · 后生可畏 · 火树银花 · 坚壁清野 · 间不容发 · 井底之蛙 · 鸡口牛后 · 江郎才尽 · 见猎心喜 · 鸡鸣狗盗 · 九牛一毛 · 胶漆相投 · 举一反三 · 开诚布公 · 空洞无物 · 沆瀣—气 · 克己奉公 · 开卷有益 · 侃侃而谈 · 口蜜腹剑 · 开门揖盗 · 空前绝后 · 克勤克俭 · 旷日持久 · 困兽犹斗 · 开天辟地 · 口若悬河 · 空中楼阁 · 刻舟求剑 · 脍炙人口 · 狼狈不堪 · 力不从心 · 两败俱伤 · 乐不思蜀 · 老当益壮 · 劳而无功 · 论功行赏 · 老马识途 · 老牛舐犊 · 老妪能解 · 老生常谈 · 梁上君子 · 蓝田生玉 · 滥竽充数 · 狼子野心 · 芒刺在背 · 买椟还珠 · 马革裹尸 · 门可罗雀 · 名落孙山 · 孟母三迁 · 马首是瞻 · 毛遂自荐 · 门庭若市 · 木人石心 · 牛鼎烹鸡 · 怒发冲冠 · 鸟尽弓藏 · 南柯一梦 · 弄巧成拙
· 穷兵黩武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难兄难弟 · 南辕北辙 · 天真料漫 · 千变万化 · 七步之才 ·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 曲高和寡 · 曲尽其妙 · 千金市骨 · 千钧一发 · 千里鹅毛 · 黔驴技穷 · 千虑一得 · 巧取豪夺 · 七擒七纵 · 杞人忧天 · 曲突徙薪 · 千万买邻 · 犬牙交错 · 千人所指 · 千载难逢 · 气壮山河
· 日不暇给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人给家足 · 如火如荼 · 人杰地灵 · 日暮途穷 · 入木三分 · 人琴俱亡 · 人弃我取 · 忍辱负重 · 任人为贤 · 人人自危 · 如释重负 · 入吾彀中 · 人心如面 · 如鱼得水 · 人言可畏 · 孺子可教 · 手不释卷 · 士别三日 · 死不旋踵 · 师出无名 · 三寸之舌 · 水滴石穿 · 死而不朽 · 伤风败俗 · 三顾茅庐 · 双管齐下 · 死灰复燃 · 十行俱下 · 四海之内皆兄弟 · 尸居余气 · 司空见惯 · 水落石出 · 三令五申 · 四面楚歌 · 三迁之教 · 三人成虎 · 杀身成仁 · 水深火热 · 识时务者为俊杰 · 三生有幸 · 尸位素餐 · 塞翁失马 · 上下其手 · 上行下效 · 随月读书 · 守株待兔 · 三折其肱 · 土崩瓦解 · 同仇敌忾 · 同仇敌忾 ·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同甘共苦 · 同工异曲 · 天经地义 · 天下无双 · 天涯海角 · 天衣无缝 · 一夔已足 · 穷兵黩武 · 庄周梦蝶 · 曾参杀人 · 以强凌弱 · 完壁归赵 · 韦编三绝 · 无出其右 · 为虎作伥 · 刎颈之交 · 无可奈何 · 望梅止渴 · 五日京兆 · 危如累卵 · 万死不辞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五色无主 · 亡羊补牢 · 未雨绸缪 · 妄自尊大 · 下笔成章 · 下车泣罪 · 先发制人 · 兴高采烈 · 心旷神怡 · 朽木不雕 · 休戚相关 · 先声夺人 · 小巫见大巫 · 小时了了 · 小心翼翼 · 一败涂地 · 有备无患 · 一不做、二不休 · 一傅众咻 · 一傅众咻 · 以强凌弱 · 饮醇自醉 · 一代楷模 · 一发千钧 · 约法三章 · 以古非今 · 叶公好龙 · 以管窥天 · 言过其实 · 一国三公 · 以规为滇 · 愚公移山 · 一鼓作气 · 一挥而就 · 与虎谋皮 · 异军突起 · 有脚阳春 · 以卵击石 · 以邻为壑 · 夜郎自大 · 一毛不拔 · 一鸣惊人 · 一木难支 · 以貌取人 · 羽毛未丰 · 有名无实 · 一诺千金 · 一暴十寒 · 一窍不通 · 一钱不值 · 予取予求 · 一丘之貉 · 一日千里 · 一日三秋 · 一丝不拘 · 一身是胆 · 以身试法 · 一事无成 · 一网打尽 · 义无反顾 · 一问三不知 · 一误再误 · 月下老人 · 忧心如焚 · 一衣带水 · 一意孤行 · 一叶障目 · 有志竟成 · 一字千金 · 有恃无恐 · 饮鸩止渴 · 自惭形秽 · 专横跋扈
守株待兔:守是 守候、等候 的意思,“株”是指 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守候在树旁,等着捡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存着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邯郸学步: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 百发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历史故事成语大全
历史故事成语: 战国: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 :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 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 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二、寓言故事成语: 坐井观天 井底之蛙 刻舟求剑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揠苗助长 叶公好龙 自相矛盾 掩耳盗铃 南辕北辙 画蛇添足 滥竽充数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 买椟还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夜郎自大 黔驴技穷 杞人忧天
三、动物成语大全 〖鼠〗鼠目寸光 鼠肚鸡肠 鼠窃狗盗 投鼠忌器 獐头鼠目 胆小如鼠
〖牛〗牛鬼蛇神 牛刀小试 牛鼎烹鸡 汗牛充栋 对牛弹琴 九牛一毛
〖虎〗虎视眈眈 虎口余生 虎头虎脑 虎背熊腰 虎头蛇尾 虎落平阳 虎穴龙潭 放虎归山 谈虎色变 如虎添翼 骑虎难下 为虎作伥与虎谋皮 藏龙卧虎
狐假虎威 羊入虎口 狼吞虎咽 龙行虎步 龙吟虎啸 龙争虎斗 龙盘虎踞 龙腾虎跃 生龙活虎 降龙伏虎 〖兔〗兔死狐悲 兔死狗烹 狡兔三窟 鸟飞兔走
守株待兔
〖龙〗龙腾虎跃 龙飞凤舞 龙马精神 龙凤呈祥 画龙点睛 来龙去脉 攀龙附凤 群龙无首 降龙伏虎 一龙一猪 老态龙钟 笔走龙蛇龙潭虎穴 叶公好龙 望子成龙 车水马龙 人中之龙
〖蛇〗蛇蝎心肠 画蛇添足 惊蛇入草 龙蛇混杂 杯弓蛇影 牛鬼蛇神 打草惊蛇 虚与委蛇 笔走龙蛇 春蚓秋蛇 〖马〗马到成功 马不停蹄 马革裹尸 一马当先 老马识途
汗马功劳 万马奔腾 犬马之劳 万马齐喑 一马平川 天马行空 快马加鞭走马看花 信马由缰 蛛丝马迹 兵荒马乱 人仰马翻 人困马乏 鞍前马后 人强马壮 猴年马月 青梅竹马 单枪匹马 招兵买马 心猿意马 悬崖勒马 千军万马 香车宝马指鹿为马 害群之马 厉兵秣马 塞翁失马 盲人瞎马 脱僵之马 金戈铁马
〖羊〗羊质虎皮 羊肠小道 羊入虎口 亡羊补牢 虎入羊群 歧路亡羊 顺手牵羊 〖猴〗猴年马月 沐猴而冠 尖嘴猴腮 杀鸡吓猴 杀鸡儆猴
〖鸡〗鸡毛蒜皮 鸡鸣狗盗 鸡飞蛋打 鸡犬不宁 鸡犬不留 鸡犬升天 闻鸡起舞 杀鸡吓猴 杀鸡取卵 偷鸡摸狗 鹤立鸡群 小肚鸡肠鼠肚鸡肠 呆若木鸡
〖狗〗狗急跳墙 狗尾续貂 狗仗人势 狗血喷头 犬马之劳 猪狗不如 鸡犬不惊 兔死狗烹 鼠窃狗盗 狼心狗肺 狐朋狗友 偷鸡摸狗画虎类狗 关门打狗
〖猪〗猪突豨勇 猪狗不如 杀猪宰羊 封豕长蛇 凤头猪肚 一龙一猪 〖鸟〗鸟尽弓藏 笨鸟先飞 如鸟兽散 小鸟依人 惊弓鸟 飞禽走兽 珍禽异兽
衣冠禽兽 凤毛麟角 鸦雀无声 燕雀安知 鹤立鸡群鹤发童颜 风声鹤唳 莺歌燕舞 草长莺飞 燕语莺声 鹊巢鸠占 鹦鹉学舌 蜻蜓点水
〖兽〗困兽犹斗 如鸟兽散 人面兽心 飞禽走兽 珍禽异兽 衣冠禽兽 洪水猛兽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狼狈不堪狼狈为奸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引狼入室 声名狼藉 杯盘狼藉 豺狼成性 狐疑不决 鹿死谁手 中原逐鹿 象牙之塔 盲人摸象 猫鼠同眠 黔驴技穷 一丘之貉 管中窥豹
〖鱼虫〗金蚕脱壳 蝇头微利 花飞蝶舞 螳臂挡车 鱼跃鸟飞 如鱼得水 独占鳌头 井底之蛙 瓮中捉鳖 虾兵蟹将 鹬蚌相争 如鱼得水沉鱼落雁 缘木求鱼
四、数字成语:
一:一言九鼎 一心一意 一马当先 一目十行 一落千丈 一举两得 一如既往 二:独一无二 三心二意 三言两语 二三其德 一分为二 一清二白 二三其德
三:三顾茅庐 三生有幸 三长两短 三从四德 三言两语 三令五申 三长两短 四:四面楚歌 四平八稳 四面八方 四分五裂 四通八达 四海为家 低三下四
五:五谷丰登 五脏六腑 五湖四海 五彩缤纷 五花八门 五光十色 五体投地 六:六亲不认 六神无主 五颜六色 六亲无靠 六尺之孤 三头六臂 三姑六婆
七:七窍生烟 七嘴八舌 七上八下 七手八脚 七情六欲 七拼八凑 七零八落 八:八面威风 八面玲珑 横七竖八 八方呼应 八斗之才 半斤八两 耳听八方
九:九牛一毛 九死一生 一言九鼎 九霄云外 九牛二虎 三教九流 三六九等 十:十全十美 十拿九稳 五光十色 十恶不赦 十万火急以 一当十 十室九空
百:百发百中 百战百胜 百步穿杨 破绽百出 百折不挠 百里挑一 百无禁忌 千:千载难逢 千里迢迢 千篇一律 千钧一发 千方百计 千变万化 千锤百炼
万:万水千山 千变万化 万无一失 万众一心 千门万户 气象万千 万紫千红 1.神话传说中的成语,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海市蜃楼,天衣无缝,牛郎织女等
2.来源于宗教的成语:(佛)立地成佛,借花献佛,降龙伏虎,当头棒喝,(道)鸡犬升天点石成金,灵丹妙药,脱胎换骨,长生不老 3重叠成语,(1)AABB式
大都是形容词和动词的重叠:郁郁葱葱战战兢兢吞吞吐吐(2)ABAC式 间隔式的重叠成语 1、3 字重叠 2、4 同义近义或反义相关的词 善始善终 戒骄戒燥
(3)AABC 式
首字重叠对后面的词语起修饰限制的作用:蒸蒸日上 欣欣向荣 滔滔不绝 摇摇欲坠(4)ABCC式 后面两字重叠对前面的陈述与说明,如文质彬彬 得意洋洋 威风凛凛 生气勃勃(5)其他重叠成语数量不多仅列举 ABCB心服口服以牙还牙 倚老卖老
微乎其微 ABBC不了了之 4成语中的近义词 与反义词 反义词 深入浅出 前俯后仰
舍近求远、前仰后合、前俯后仰、大同小异近义词 甜言蜜语 想方设法 胡思乱想、争分夺秒、翻山越岭、奇形怪状 5成语中的修辞(1)比喻 如鱼得水 如胶似漆
稳如泰山 似水流年 固若金汤
(2)夸张 度日如年 归心似箭 一日千里 日里万机 闻风丧胆 天崩地裂云消雾散 雾里看花
冰清玉洁(3)借代 汗马功劳 巾帼须眉(了解)三个字的成语
鸿门宴 安乐窝 铁公鸡 冷不丁 6 容易写错的成语 换然一新(焕)变本加利(厉)再接再励(厉)不记其数(计)走头无路(投)
汗流夹背(浃)挤挤一堂(济)鬼计多端(诡)轻歌慢(曼)舞 来势凶凶(汹汹)免为其难(勉)弱不经风(禁)舍生取(身)义 奋不顾生(身)名落深山(孙)迫不急待(及)山青水秀(清)随声附合(和)永往直前(勇)仗义直言(执)星罗其布(棋)名符其实(副)如火如茶(荼)半徒而废(途)惹事生非(是)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2.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3.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4.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5.一衣带水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6.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7.一字之师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8.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回答者:_雯_WEN_-见习魔法师 二级 2-25 13:29
按图索骥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南柯一梦
成语释疑: 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成语出处: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成语故事: 淳于棼是唐朝人。有一次,因为他喝醉酒,忍不住在庭院的槐树下休息起来,没想到他因此就睡着了。在梦里,他看到槐安国的国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国去,随后把自己心爱的公主嫁给了他,并且派他担任南柯郡的太守。在这段时间里,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国王也很欣赏他。他五个儿子都有爵位,两个女儿也嫁给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国的地位非常高。
后来,檀萝国攻打南柯郡,淳于棼的军队输了,接着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这一切的不幸,让淳于棼不想在南柯郡继续住下去,就回到京城。可是,在京城里,有人在国王面前说淳于棼的坏话,国王没有查证,就把他的孩子抓起来,还把他送回原来的家乡。一离开槐安国,淳于棼就醒了,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梦。
不久,淳于棼发现庭院里的槐树下有一个蚂蚁洞,洞里有泥土推成的宫殿汉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梦中所见到的槐安国,应该就是这个蚂蚁洞。而槐树的最高的树枝,可能就是他当太守的南柯郡。
淳于棼想起梦里南柯的一切,觉得人世非常无常,所谓的富贵功名实在很容易就消失,于是,他最后就归隐道门了。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完)
1、沧海桑田
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从前仙人王远和麻姑,他们相约到蔡经家去饮酒,王远一行很快就到蔡经家,但没见到麻姑的到来,就派使者去请。麻姑到来说她奉命去巡视蓬莱,已经三次见到东海变成桑田,现在海水又退了一半。王远说那里又要扬起尘土来了
2、不拘一格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清朝思想家龚自珍面对腐败的清政府,主张改革,提倡禁烟,得不到朝廷重用。48岁毅然辞官归隐,在路过镇江时看到当地人在祭拜天神,他作诗一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了如指掌
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古代帝王都要建始祖庙,在庙里按始祖的等级依次排列设置灵位,每逢有大的行动、节日,帝王们就进庙祭祖,称为“啰”礼。很多人对啰礼不理解,向孔子请教。孔子认为鲁国的宗庙违背了周礼,他避而不谈,指着手掌说:“知道啰礼的人治国就了如指掌
4、长风破浪
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南朝宋国著名将领宗悫从小就有雄心壮志,喜欢舞枪弄剑,他的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来他带兵攻打林邑国,运用计谋取胜,被封为左卫将军
5、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从前宋国一个农夫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三天过去了,禾苗没见动静。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一些。回去对儿子说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6、一叶障目
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有个书呆子从古书上读到“蝉翳叶”的故事,信以为真,就四处寻找,把蝉躲藏处的树叶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脸作试验,问妻子能不能看见他。妻子气愤说看不见。他就拿这片树叶去街上行窃,被抓后说:“我一叶障目,你们能看见吗?”
7、千呼万唤 形容再三催促。
白居易用诗歌为民请命,得罪了当时的权贵。因此被贬到江州做司马。他来到浔阳江边与即将离别的朋友送行,风吹着芦苇传来阵阵凄凉。他们上船喝起了酒来,江面上传来一阵琵琶声。他们驱船靠近,千呼万唤才见到那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佳人
8、杯水车薪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从前有一个樵夫在山上打柴,听到救火声就跑去救火。后来他的柴车也着了火,正好看到路边有一个杯子,就拿杯子跑到河边去装水来救火,但火势太大,一杯水根本就是无济于事,一整车柴全部被烧毁
9、栩栩如生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庄子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10、三顾茅庐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刘备和关羽、张飞亲自到卧龙冈拜见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第三次终于见到诸葛亮,诚心请诸葛亮出山
11、以一当十
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公元506年,孙武率三万精兵攻打楚国,消灭20多万楚军,创造一个以一当十的战例
12、道听途说
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古时学者艾子的邻居毛空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经常把外边听到的事情加以夸大说给艾子听。一次他说:“一只鸭子一次下了100个蛋。”艾子不信,他又说天上掉下一块二十丈长十丈宽的大肉,而且还信誓旦旦地说他亲耳听来的
13、一片冰心
冰心:清洁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诗人王昌龄官场屡屡失意,触犯了权贵豪门,一再被贬,但他仍以心地透明纯洁而自慰,决心不与那些人同流合污,他在《芙蓉楼送辛渐》诗中流露出这样的情感:“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按图索骥
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春秋时期相马专家孙阳(伯乐)根据自己的相马经验写了《相马经》,他的儿子很想把相马的绝技学到手,熟读《相马经》,根据经书上的标准选出的“千里马”——一只癞蛤蟆回家向其父报喜,伯乐看后哭笑不得
15、气壮山河
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北宋时期,赵鼎21岁中进士受到宰相吴敏的赏识,调到都城开封任职。金兵南下,宋钦宗惊慌失措,赵鼎主张抗金到底,可是宋钦宗不予理睬。北宋灭亡后,赵鼎仍然坚持抗金,秦桧迫害他,他只好写下:身骑箕,尾归天上,气壮山河壮本朝
16、不自量力
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春秋时期,实力弱小的息国从郑国发动战争,结果被打败。原因是不正确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分不清敌人与朋友,不团结邻国,结果没过多久息国被楚国消灭
17、鸡犬不宁
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做司马,他目睹了民间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悲惨局面,写了一篇《捕蛇者说》。该散文描述一个捕蛇者宁愿冒着生命危险捕蛇,也不愿种地,因为贪官污吏们搞得当地鸡犬不宁
18、力不从心
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东汉时期,班超为平定匈奴作乱,70多岁还在西域作战,他身体日渐衰弱,上书汉和帝要求回中原养老。他的妹妹班昭也上书奏请说班超老了,再有战事就力不从心了,汉和帝看了二人的奏折,不断地点头,于是下诏让班超回京
19、自知之明
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齐威王当上国王后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喜欢听别人弹琴。邹忌携琴前去拜见齐威王,就是光说不弹,并把不弹琴的道理与治国联系起来,使齐威王明白治国的道理,齐威王任命邹忌为相国。邹忌以自身形象影响齐威王有自知之明 20、诲人不倦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 【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 【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老马识途】喻经验丰富的人。
• 【兵荒马乱】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 【走马看花】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 【招兵买马】征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指鹿为马】形容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 【秣马厉兵】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马耳东风】形容一个人对别人所说的话漠不关心,听过就忘。• 【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马革里尸】形容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 【马首是瞻】指完全听从领导人的指挥来行动。
• 【马齿徒长】只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 【塞翁失马】(1)比喻人因祸得福。(2)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 【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龙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 【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 【悬崖勒马】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原班人马】同一批人员。
• 【驽马十驾】比喻平庸的人只要勤奋,也能有所成就。• 【六马仰秣】形容乐声美妙。
• 【马不知脸长】比喻人不知道自己的缺点。• 【单枪匹马】比喻单独行动,没有丝毫助力。• 【牛骥同皂】比喻贤愚不分。
• 【老骥伏枥】比喻年纪虽老,仍怀雄心壮志。
第三篇:成语故事小集锦
随遇而安
【注 音】:suí yù ér ān 【释 义】: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出 处】: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一:“随寓而安,斯真隐矣。”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4回:“吾生有涯,浩劫无涯,倒莫如随遇而安。”
【用 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指能顺应环境 【示 例】:不过能够~——即有船坐船云云——则比起幻想太多的人们来,可以稍为安稳,能够敷衍下去而已。(鲁迅《两地书》六)
【近义词】:与世无争、随俗浮沉
【反义词】:愤世嫉俗、愤愤不平
【灯 谜】:旅行家
【英 文】:feel at home wherever one is
【成语故事】
俗话说“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根本就不可能永远都是风平浪静。人生遭际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左右的。而在诡谲多变、不如意事常存的环境中,唯一能使我们不觉其拂逆而使得心情轻松的办法,那就是要做到使自己“随遇而安”。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是何缘故成了如此?水土不同是也。想一想,人如果像此橘,应该如何应对呢?当今这个社会,千变万化,每个人一生当中所处的环境不会一成不变,我们怎么去面对呢?有大智慧的人都认为,坚持自己的信念,随遇而安吧。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寺院,里面住着一老一小两位和尚。www.xiexiebang.com
有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一些花种,让他种在自己的院子里,小和尚拿着花种正往院子里走去,突然被门槛绊了一下,摔了一跤。手中的花种洒了满地。这时方丈在屋中说道“随遇”。小和尚看到花种洒了,连忙要去扫。等他把扫帚拿来正要扫的时候,突然天空中刮起了一阵大风,把散在地上的花种吹得满院都是,方丈这个时候又说了一句“随缘”。
小和尚一看这下可怎么办呢?师傅交代的事情,因为自己不小心给耽搁了,连忙努力地去扫院子里的花种,这时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小和尚连忙跑回了屋内,哭着说,自己的不小心把花种全撒了,然而老方丈微笑着说道“随安”。冬去春来,一天清晨,小和尚突然发现院子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他蹦蹦跳跳地告诉师傅,老方丈这时说道“随喜”。
对于随遇、随缘、随安、随喜这四个随,可以说就是我们人生的缩影,在遇到不同事情、不同情况的时候,我们最需要具有心态就是“随遇而安”。而且,一个人如能不管际遇如何,都保持快乐的心境,那真比有百万家产还有福气!
大文学家苏东坡曾经多次被流放,可是,他说,要想心情愉快,只需要看到松柏与明月也就行了。何处无明月,何处无松柏?只是很少人有他那般的闲情与心情罢了。如果大家都能够做到随遇而安,及时挖掘出身边的趣闻乐事,甚至于去找寻苍穹中的闪耀星星,这样,就是环境没有任何改变,你的心境从此也会大不一样了。
环境往往会有不如人意的时候,问题在个人怎么面对拂逆和不顺。知道人力不能改变的时候,就不如面对现实,随遇而安。与其怨天尤人,徒增苦恼,就不如因势利导,适应环境,从既有的条件中,尽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发掘乐趣。从容地由不如意中去发掘新的前进道路,才是求得快乐与安静最好的办法。
隋末唐初的时候,有个叫淳于尊的人,家住在广陵。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树影婆婆,晚风习习,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
南柯一梦
淳于尊过生日的那天,亲友都来祝寿,他一时高兴.多贪了几杯。夜晚,亲友散尽,他一个人带着几分酒意坐在槐树下歇凉,醉眼膝俄,不觉沉沉睡去。
梦中,他到了大槐安国,正赶上京城会试,他报名入场,三场结束,诗文写得十分顺手,发榜时,他高中了第一名。紧接着殿试,皇帝着浮于弊生得一表人才,举止惆院,亲笔点为头名状元,并把公主许配给他为妻,状元公成了驸马郎,一时成了京城的美谈。
婚后,夫妻感情十分美满。淳于尊被皇帝派往南河郡任太守,一呆就是20年。淳于尊在太守任内经常巡行各县,使属下各县的县令不敢胡作非为,很受当地百姓的称赞。皇帝几次想把淳于尊调回京城升迁,当地百姓听说淳于太守离任,纷纷拦住马头,进行挽留。淳于尊为百姓的爱戴所感动,只好留下来,并上表向皇帝说明情况。皇帝欣赏淳于尊的政绩,赏给他不少金银珠宝,以示奖励。有一年,敌兵入侵,大槐安国的将军率军迎敌,几次都被敌兵打得溃不成军。败报传到京城,皇帝震动,急忙召集文武群臣商议对策。大臣们听说前线军事屡屡失利,敌兵逼近京城,凶猛异常,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你看我,我看你,都束手无策。
皇帝看了大臣的样子,非常生气地说:“你们平田养尊处优,享尽荣华,朝中一旦有事,你们都成了没嘴的葫芦,胆小怯阵,一句话都不说,要你们何用?”
宰相立刻向皇帝推荐淳于尊。皇帝立即下令,让淳于尊统率全国精锐与敌军决战。
淳于尊接到圣旨,不敢耽搁,立即统兵出征。可怜他对兵法一无所知,与敌兵刚一接触,立刻一败涂地,手下兵马被杀得丢盔解甲,东逃西散,淳于尊差点被俘。皇帝震怒,把淳于尊撤掉职务,遣送回家。淳于尊气得大叫一声,从梦中惊醒,但见月上枝头,繁星闪烁。此时他才知道,所谓南河郡,不过是槐树最南边的一枝树干而已。
画饼充饥
【注音】huà bǐng chōng jī
【成语故事】曹操的孙子曹睿当上皇帝后急于找一个“中书郎”,让大臣卢毓推荐一个真有本事的人,并告诫他推荐人才不能只看名声,名声就像画在地上的一张饼,饥饿时不能吃。卢毓经过仔细挑选为曹睿选中中书郎。
【出处】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三国志·魏志·卢毓传》
【解释】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用法】作主语、谓语、宾语;指用空想来安慰
【近义词】望梅止渴、无济于事
【反义词】名副其实
【灯谜】饼干图
【英文】feedonillusions
【成语举例】小生待画饼充饥,小姐似望梅止渴。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六出
【其它使用】
◎ 赵丹走过去一把抢过那画,扮了个鬼脸道:"有什么好笑,画饼充饥嘛。"
门庭若市
战国时,齐国的相国邹忌,身材高大容貌端庄。他为劝说齐威王放开言路,鼓励群臣进谏,就给齐威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早晨,他穿好朝服.戴好帽子,对着镜子端详一番,然后问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较起来,谁长得英俊。“你英俊、极了,徐公怎么比得上你呢?”妻子说。
徐公是齐国出名的美男子,邹忌听了妻子的活,并不太敢相信自己真的比徐公英俊,于是他又去问他的爱妾,爱妾回答说:“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呢?”
第二天,邹忌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邹忌又问了客人,客人说:“徐公哪有你这样俊美呢?”过了几天,正巧徐公到邹忌家来拜访,邹忌便乘机仔细地打量徐公,拿他和自己比较。结果,他发现自己实在没有徐公漂亮。
于是,他对齐威王说:“我本来不如徐公漂亮,但妻、妾、客人都说我比他漂亮,这是因为妻偏护我,妾畏惧我,客人有事求我,所以他们都恭维我,不说真话。而我们齐国地方这么大,宫中上下,谁不偏护你,满朝文武,谁不畏惧你,全国百姓谁不希望得到你的关怀,看来恭维你的人一定更多,你一定被蒙蔽得非常严重了!”邹忌又劝谏说:“现在齐国地方千里,城池众多,大王接触的人也比我多得多,所受的蒙蔽也一定更多。大王如能开诚布公地征求意见,一定对国家有益。”齐威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立刻下令说“无论是谁,能当面指出我过失的,给上赏;上奏章规劝我的,给中赏;在朝廷或街市中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中的,给下赏!”命令一下,群臣前去进谏的,一时川流不息,朝廷门口每天像市场一样热闹。
成语出处: 《战国策·齐策》齐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子市朝,闯寡人之开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豫,门庭若市。
成语释义: 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集市一样。形容来的人多。
覆水难收
商朝末年,有个足智多谋的人物,姓姜名尚,字子牙,人称姜太公。因先祖封于吕,又名吕尚。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攻灭商朝,建立周朝,立了大功。后来封在齐,是春秋时齐国的始祖。
姜太公曾在商朝当过官,因为不满纣王的残暴统治,弃官而走,隐居在陕西渭水河边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为了取得周族的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的重用,他经常在小河边用不挂鱼饵的直钩,装模作样地钓鱼。
姜太公整天钓鱼,家里的生计发生了问题,他的妻子马氏嫌他穷,没有出息,不愿再和他共同生活,要离开他。姜太公一再劝说她别这样做,并说有朝一日他定会得到富贵。但马氏认为他在说空话骗她,无论如何不相信。姜太公无可奈何,只好让她离去。
后来,姜太公终于取得周文王的信任和重用,又帮助周武王联合各诸侯攻灭商朝,建立西周王朝。马氏见他又富贵又有地位,懊悔当初离开了他。便找到姜太公请求与他恢复夫妻关系。
成语出处:这个成语来源于宋.王桃《野客丛书》,太公取一壶水倾于地,令妻收入。乃语之曰:“若言离更合,覆水定难收。”
成语解释:“覆水难收”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表示事已定局,不可挽回。
望洋兴叹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何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
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
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
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
河伯固执地说:“我没见过北海,我不信。”
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
秋天到了,连日的暴雨使大大小小的河流都注入黄河,黄河的河面更加宽阔了,隔河望去,对岸的牛马都分不清。这一下,河伯更得意了,以为天下最壮观的景色都在自己这里,他在自得之余,想起了有人跟他提起的北海,于是决定去那里看看。
河伯顺流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突然眼前一亮,海神北海若正笑容满面地欢迎他的到来,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若说:“俗话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浩瀚无边的北海,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比的呢!那样,岂不被有见识的人永远笑主。”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成语“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杀鸡儆猴
【成语故事】从前一个耍猴人买了一只不听话的猴子,艺人十分生气,就到市场买来一只公鸡,对它不断敲锣打鼓,公鸡吓呆了,艺人乘机拿刀杀了公鸡,坐在一旁的猴子也吓坏了,从此只要艺人说什么或敲锣打鼓,猴子就会毫不含糊地执行艺人的指令。
【解释】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杀一儆百
【相近词】杀一儆百、杀鸡骇猴
【成语举例】他现在玩的就是杀鸡儆猴的把戏。
第四篇:成语故事集锦完整
成语故事集锦
《病入膏肓》
【心与膏肓(gao1huang1,膈膜)之间的病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例这个国家的政治腐败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
春秋时,晋公患重病,派人到秦国请医生。秦桓公派了一位名叫缓的名医去诊治。在缓还未到之前,晋景公做了个梦,梦见两个小孩在谈话。一个说“来人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恐怕要伤害我们,我们该逃往哪里﹔“另一个回答说”我们躲在膏肓的下面,看他能把我们怎样﹔”缓到了之后,给晋公作了检查,然后摇摇头说”你的病已发展到膏肓的下面了,用火炙的办法不行,用针剌也剌不到患处,服汤药力达不到,实在是无法医治了。”晋景公叹了口气,说”缓是一位名不虚传的医生。”于是赏给了缓一笔厚礼,送他回国。不久,晋景公果然病逝。
《伯乐识马》
【伯乐能够识别马。比喻善于识别和发现真正的人才。例:这个公司的主管善于使用人才,大家都称赞他伯乐识马。】
伯乐是传说中的相马(horse-judging)专家。有一次,他在路上看到一匹老马拖着沉重的车子,在弯曲的山路上艰难地走着。它的尾巴下垂着,蹄子磨破了,满身都是汗水,样子十分可怜。伯乐却一眼就认出这是一匹千里马。他替这匹马没有受到很好的待遇而感到难过,就扑到马身上伤心地哭了,又脱下自己的衣服,盖在老马身上。老马也低下头来,靠在伯乐身上,仰起头大声叫唤,它知道自己遇到了了解自己的人。
《不耻下问》
【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例一个人只要不耻下问﹐就能从别人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春秋时,卫国大夫孔圉(yu3)死了,被大家称为“文”,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道”孔圉天资聪明而又勤奋好学,他不认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是件羞耻的事,所以他死后给他这个称号。”
出自《论语》
《出尔反尔》
【你怎样对待人家,人家也怎样对待你现在用来比喻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例一个出尔反尔的人得不到别人的信任。】
战国时,邹国同鲁国打仗,邹国打败了。邹穆公对孟子说”这次战斗,我的官吏死了三十人,而百姓却没有一个去援救的,这些百姓实在可恨极了。杀了他们吧,杀不了那么多不杀吧,他们又是那样可恶。你看,该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在饥荒的岁月里,你的百姓有的饿死了,有的逃荒在外,可是在你的谷仓里堆满了粮食,库房里堆满了财物。你的官吏也不来报告,这是官吏们不关心人民疾苦的表现。曾子曾经说过„当心啊﹕当心啊﹕你怎样对待人家,人家也怎样对待你。‟你们平时不管百姓死活,遇到机会,他们自然要报复。您不要责怪他们吧﹕如果做国君的爱护百姓,百姓就会爱护他,并且愿意为他出力,甚至牺牲生命。”
出自《孟子》
《出奇制胜》
【想出奇计以取得胜利比喻用别人意想不到的方法制服了对手。例波斯湾战争中美国军队出奇制胜﹐很快取得了胜利。】
战国时,燕国国君昭王派大将乐毅率兵攻打齐国。乐毅足智多谋,很快就打下了齐国的七十多个城。只有即墨城和吕城未被攻下。即墨城居民推选一个叫田单的人担任守城指挥。这时燕昭王已去世,他的儿子惠王继承了王位。田单想,燕军强大,光凭勇敢是难以取胜的。于是他就派人到燕国,散布乐毅看不起惠王的流言。惠王得知后,非常生气,撤换了乐毅。田单利用这一时机,袭击燕军。他征集了一千多头牛,在它们的背上披上画有龙纹的红绸,在牛的角上绑上锋利的尖刀,在牛的尾巴上扎上用油浸泡过的芦苇。一天夜间,田单挑选了五千名精壮的士兵,他们跟在牛的后面,点起火来。这群牛带着烈焰,向燕军兵营狂奔而去。燕军兵营顿时起火。燕军惊恐万状,四处溃逃,齐军大胜,收复失去的土地。西汉司马迁在他撰写的《史记》中,认为田单的这次胜利,是军事上出奇制胜的典范。
出自《史记》
《唇亡齿寒》 【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关系十分密切。例这两个盟国互
相依靠﹐有着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
晋国举兵攻打号国,但晋军要开往号国必须通过虞国的国境。于是,晋国的国君献公用美玉和骏马,做为礼物,送给虞国,要求借路。
虞王身边的一位臣子宫子奇劝虞王说”不要答应他们﹕虞国和号国好像嘴唇和牙齿一样,互相关联着。嘴唇没有了,牙齿岂能自保﹔如果借路去攻打号国,号国灭亡了,我们虞国也会跟着被灭掉。”
虞王不听,接受了晋国的礼物,同意晋军通过。晋军攻取了号国之后﹐回国的路上又把虞国也顺便灭掉了。虞公被俘,美玉和骏马,仍然回到了晋献公的手里。出自《左传》
《从容不迫》 【形容不慌不忙,非常镇静。例他的演说从容不迫﹐有声有色﹐非常能吸引人。】
战国时,哲学家庄子,有一次和他的好友惠子在濠水桥上观鱼。庄子说”看鱼在水里从容不迫地游荡,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反问道”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想的,但你总不是鱼,不可能知道鱼的快乐却是无疑的。”最后,庄子解释说”你问我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可见你已经知道我是晓得鱼的快乐的。至于我为什么知道,那是因为我到了濠水桥上,看见鱼在水中悠游,所以觉得鱼很快乐。” 出自《庄子》
《大材小用》
【大的材料用在小处比喻使用不适当,造成浪费。例他是一个骄傲的人﹐老是觉得自己是大材小用了。】
南宋杰出的词人辛弃疾(1140-1207),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多次向朝廷建议出兵北伐收复被金国占领的土地。由于受到主和派大臣的排挤,他的主张始终未被采纳。1201年,当辛弃疾在绍兴任职时,宋朝皇帝下令召见他。他的朋友,另一位爱国诗人陆游(1125-1210)认为这是辛弃疾向皇帝当面陈述主张的好机会,于是写了一首诗赠给他,诗中有”大材小用古所叹”的句子﹐意思是大的人才用在小地方﹐从来都是可悲的事情。陆游惋惜辛弃疾虽有卓越的政治才能,但无法施展。
《大公无私》
【只考虑公家的利益而没有自私的打算。例:这个人非常大公无私,所以很受到大家的欢迎。】
春秋时期,晋国的国王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县现在正需要一个县长,你看派谁去当比较合适﹔”祁黄羊说”解狐很合适。他一定能够作个好县长。”晋平公知道解狐是祁黄羊的仇人,感到很奇怪,就问”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推荐他呢﹔”祁黄羊说”您只问我谁能够胜任,并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呀﹕”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去南阳当县长了。解狐果然成了一个出色的县长。
过了一些日子,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适合担任这个职位﹔”祁黄羊说”祁午很适合这个职务。”平公又奇怪起来,问”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只问我谁适合,并没有问谁是我的儿子呀﹕所以我推荐了他。”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果然也成了一个很出色的法官。
孔子听到了这两件事情,十分欣赏,说”祁黄羊推荐人,完全拿品德和才能做标准,不因为是自己的仇人,就不推荐,也不因为是自己的儿子,怕别人议论就不推荐。像祁黄羊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公无私啊﹕”
《胆大如斗》
【胆像斗一样大比喻做事大胆。例这人很大胆﹐但是不够细心。】 三国时期,蜀国的姜维胆量很大,也有才干,得到军师诸葛亮的器重,委任他为征西将军,并且竭力培植他。诸葛亮死后,蜀国的兵马就由他统率,任蜀国的大将军。他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多次领兵攻打魏国,都没有取胜。后来魏国征伐蜀国,蜀国寡不敌众,遭到惨败,后主刘禅投降。
不久,魏国的钟会阴谋叛变魏王,姜维认为时机已到,便假意与钟会勾结,企图趁机恢复蜀国。不料事机败露,姜维被魏兵所杀。魏兵剖开他的肚子,发现姜维的胆像斗一般大。
出自《三国志》
《道听途说》
【在路上听来的话一般泛指相信没有根据的传闻。例某些报纸喜欢刊登一些道听途说的新闻来吸引读者。】 从前,有叫艾子和毛空的两个人。有一次,毛空告诉艾子说”有一只鸭子一次生了一百个蛋。”艾子不信,毛空说”可能是两只鸭子生的。”艾子还是不信,毛空又说”大概是三只鸭子生的。”就这样,最后一直增加到十只鸭子,艾子还是不信。
过了一会儿,毛空又告诉艾子说”上个月天上掉下一块肉,长三十丈,宽二十丈。”艾子不信,毛空说”是二十丈长。”艾子还是不信,毛空又说”是十丈长。”
最后艾子问毛空”你刚才说的鸭子是谁家的﹔肉掉到什么地方﹔”毛空回答说”我都是在路上听别人这么讲的。”艾子转身对着在一起的学生说”你们可不能像他这样道听途说啊﹕”
出自《艾子外语》 《得过且过》
【只要勉强过得下去,就过一天算一天比喻做事敷衍塞责﹐没有长远的计划。例他在学习上得过且过﹐只要及格就满意了。】
传说,五台山上有一种鸟叫寒号鸟,有四只脚,两扇肉翅。每当盛夏季节,它 的身上长满了五彩灿烂的羽毛,因此自鸣得意地叫”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等到深秋,它的羽毛全脱落了,像刚出壳的幼鸟一样,在寒风中瑟索发抖。它无可奈何地叫道”得过且过,得过且过﹕”天气转暖,寒号鸟又继续跳着叫着,忘却了冬天的威胁。
《得陇望蜀》
【得到了陇这个地方,就想再得到蜀这个地方。形容贪得无厌。例现代人太强调对物质的追求﹐得陇望蜀﹐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
东汉初年,刘秀派兵攻打陇地(今天甘肃省东部)和蜀地(今天四川省中西部),他给部下的信中说道”这两个地区得到了,我们就可以控制整个西部地区。所以我们不应该得到陇地就知足,要进一步考虑收取蜀地。”
出自《三国志》
《得意扬扬》
【高兴自满的样子。例他最近几天得意扬扬﹐大概是买股票发了财。】 春秋时,晏子做齐国宰相的时候,有一天,坐着马车出门去。马车正好从马夫的家门前经过。马夫的妻子从门缝里看见她的丈夫,很得意地坐在车子的大伞下,挥着鞭子。
马夫回到家里,他的妻子就要和他离婚。马夫摸不着头脑,就问”你到底为什么要跟我离婚呢﹔”她说”晏子做了齐国的宰相,在各国都有名望。今天我看见他,低头坐在车上,他的态度是那么地谦虚。但是你呢,你只是他的马夫,就这么得意扬扬,神气活现,自以为了不起,所以我不愿再跟你一同生活了。” 从此之后,马夫就改变了态度,变得很谦虚。晏子看见他的态度和以前大不相同,就问他是什么缘故。他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晏子,晏子觉得他能够这样快地改变态度,是很好的,后来就推荐他做了官吏。
出自《晏子春秋》
《点石成金》 【把石头点化成黄金比喻将一般的东西变化成珍贵的东西。例垃圾经过适当处理﹐也可以点石成金﹐制造出许多有用的东西。】
晋代,有个叫许逊的人,曾当过旌阳县令,时常装鬼弄神,施符作法,如同仙人一般,老百姓称他为”许真君”。
有一次,他看到百姓缴不上租税,就动了恻隐之心,用法术把石头点化成金子,替百姓上缴了拖欠的租税。
出自《神仙传》
《东山再起》 【从东山再出来,比喻隐居后再出来任职或失败后卷土重来。例在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事情是很多的。】
东晋时,有个名叫谢安的人,年轻时就很有才气,名声很大。朝廷屡次召他做
官,他都回绝了。他隐居在会稽的东山,经常与王义之等人游山玩水,写诗做文。后来,征西大将军桓温请谢安作司马,他不得已才答应出山任职,此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在谢安出征的时候,朝中文武百官都来送行,有人同他开玩笑说”你过去高卧东山,多次违背朝廷旨意,不肯出来做官,想不到,今天到底出来了。”谢安听了,很不好意思。
《对牛弹琴》
【对着牛演奏琴曲比喻对蠢人讲高深的道理,也用来讥笑人讲话不看对像。例现代科学证实﹐对牛弹琴可以提高牛奶的产量。】
从前,有个音乐家,叫公明仪,有一天他正在弹琴,看见旁边有头牛在吃草。他想,我来弹几支曲子让它听听吧。他先弹了一支高深的乐曲。可是那牛毫不理会,仍然自顾吃草。公明仪想,牛怎能欣赏这种高深的乐曲呢?于是,他又重新弹了一支曲子。这支曲子弹得一会儿像蚊子叫,一会儿像牛犊叫。这头牛才摇起尾巴,竖起耳朵,留心地听起来。
出自《弘明集》
《多多益善》
【越多越好。例维生素C也不是多多益善﹐吃得太多也有副作用。】 韩信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可是刘邦对他并不信任,韩信对刘邦也颇为不满。后来,刘邦借口韩信阴谋造反,把他软禁了起来。
有一次,刘邦和韩信谈论各个将领的才能,刘邦问”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您不过能带领十万兵罢了。”刘邦又问”那么你又能带多少兵呢﹔”韩信说”我么,越多越好。”刘邦哈哈大笑,说”既然你带兵越多越好,那为什么被我软禁了呢﹔”韩信说”您虽然不能带兵,但善于驾权将领,这就是我被您软禁的道理﹕”
出自《史记》
《返老还童》
【由老年返回到童年,形容由衰老恢复青春。例据说这种药能够返老还童﹐所以销路好极了。】
西汉时,淮南王刘安一心求仙学道,寻找长生不老术。一天,有八个白发老 人求见,说有”却老之术”,愿意当面奉献。侍卫通报后,刘安说”他们自己都已老成这个样子,哪来什么却老之术,分明是欺骗,不见﹕”八个老者听说后,把自己变为八个小娃娃,笑道”淮南王嫌我们年老,这样总可以了吧﹕”
《刮目相看》
【擦亮眼睛去看比喻用新的眼光看待一个人,改变旧的看法。例战争彻底改变了他对人生的看法﹐我们对他必须刮目相看了。】
三国时,吴国著名大将吕蒙,幼年时家境贫困,没有读过书。吴国国君孙权曾劝吕蒙要好好学习。可是吕蒙说”军队里事情太多,没有时间读书。”孙权说”
过去许多著名的军事家,都是在戎马忙乱之中刻苦读书的,你也可以坚持自学啊。”
吕蒙从此发愤读书,进步很快。都督鲁肃,平素对吕蒙有些轻视,后来,经人劝说后,才勉强去拜访吕蒙。吕蒙热情招待他,并问鲁肃此次去新驻地对防守有何打算﹔鲁肃满不在乎。随口答应道”尚未考虑,到时候看着办吧。”吕蒙批评了鲁肃对待职务不严肃的态度,同时献计五条,当场提笔写出。鲁肃顿时改变态度,抚摸着他的背,亲切地说”我一直认为你能武不能文,现在学识如此渊博,你已经不是以前的阿蒙了﹕”吕蒙笑道”人们三天不见,便要用新的眼光看待他,何况隔了这么久呢﹕”
出自《三国志》
《好好先生》
【不管遇到什么都说好的人指谁都不敢得罪,从不议论别人的短处,只求相安无事。例他是个好好先生﹐你别指望他替你主持公道。】
东汉末年,有个叫司马徽的人,从来不议论别人的短处,与人说话不管好坏,他总是说好。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一个熟人,那人问他”先生,你好吗﹔”他问答说”好。”又有一次,有个老朋友到他家来,十分伤心地谈起自己的儿子死了,谁知司马徽也说”太好了。”那位朋友走后,妻子责怪他说”人家以为你是一个有德操的人,所以相信你,把心里的话讲给你听,可是,你为什么听人家说儿子死了,反而竟说„太好了‟呢﹔”司马徽听了妻子的话,不慌不忙地说”好,你说的话也很好哇﹕”从此,人们都称司马徽”好好先生”。
《后顾之懮》
【指来自后方的懮患。】
李冲在南此朝魏孝文帝时,任尚书仆射,深得孝文帝的信任。孝文帝每次出征,朝中政事,都委托给李冲处理。
后来,李冲死去,孝文帝十分悲痛。有一次,他路过李冲的坟墓,触景生情,更觉伤心。他说”李冲为人,品德高尚,忠诚可靠,我交托他的国家重任,全都办得很好,使我每次出征在外,没有后顾之懮”。
《后来居上》
【把后来的放在上面比喻后来的人超过先前的。例科学研究中从来是后来居上﹐这是因为后来的人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攀登。】
汲黯﹑公孙弘和张汤都是汉武帝的臣子。当汲黯身居高位时,公孙弘和张汤 还是小官。后来,公孙弘和张汤都被提拔了公孙弘当了丞相,张汤做了御史大夫。原来汲黯手下的属吏,有的也与他并列了,有的甚至超过了他。他非常失望,见到汉武帝时说”您用人好像堆积柴草一样,总是把后来的放在上面。”汉武帝听了,没有理他。
出自《史记》
《狐假虎威》
【狐狸依仗老虎的威势比喻依附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例狐假虎威的汉奸是老百姓最痛恨的。】
老虎在森林中捉住了一只狐狸,便要吃它。狡猾的狐狸对老虎说”我是天帝派到森林里来做兽王的,你可不能吃我。”老虎看狐狸是这么个小家伙,会当兽王,着实有些不信。狐狸说”你如果不相信,就跟我到林子里去走?遭,看野兽见了怕不怕。”老虎同意了。狐狸走在前面,老虎紧紧地跟着,一路走去。
森林中的野兽,看见老虎来了,都吓得拼命地逃跑。狐狸便对老虎说”你看,没有谁不怕我。”老虎说”你的威风真不小,它们看见你,真的一下都跑掉了。”其实,野兽怕的是老虎,哪里是狐狸呢﹕
出自《战国策》
《画蛇添脚》
【画蛇添上脚比喻增添多余的东西。例他在个人计算机里安装了两套功能相似的文书软件﹐真是画蛇添足。】
楚国有一家人,祭过了祖宗之后,便将一壶祭祀时用的酒,留给办事人员喝。办事人员很多,仅仅一壶酒,到底给谁喝呢﹔有人提议每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画得好,就把这壶酒给他。大家都认为这办法很好。
有一个人很快就把蛇画好了。这壶酒就归他所得。这时,他回头看别人,都没有画好,就得意扬扬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呀﹕等我再画上几只脚吧﹕”正在他画蛇脚的时候,另一个人已经把蛇画好了。那人把酒壶夺了过去说”蛇是没有脚的,你怎么画上了脚﹔”说罢,就喝起酒来。
出自《战国策》
《鸡犬升天》
【鸡和狗都升天成仙比喻一人做了高官,同他关系好的人也跟着得势。例一人得势﹐鸡犬升天﹐是专制社会中难免的现象。】
汉朝时,淮南王刘安信奉道教。他相信得道之后能变成神仙。于是,就出外修炼。八位仙翁向他传授炼丹术。炼成的仙丹吃下后,果然升天而去。剩下的几颗仙丹,被鸡狗当成食物争着吃了。结果,这些鸡狗也一只只升了天,成了神鸡神狗。
出自《神仙传》
《见怪不怪》 【见到奇怪的事,并不大惊小怪。例贪污在这个国家中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
相传寿春城里有个名叫姜七的人,专做接待过路客商的营生。有一年春天,姜七总听到家中后园内有隐隐的哭声,但开门细看,却一无所见。两个月后,他 接待的五位贩药客商,夜间也听到悲切的哭声,出去一看,原来是猪圈里的一头母
猪在哭泣。客商大声喝问”畜生,为何在此作怪﹔”不意母猪竟吐人言说”我本是姜七的祖母,生前以饲养母猪出卖仔猪为业,因此撑起了家当。我死之后,受罚投生为猪,如今真是后悔莫及……”
客商大为吃惊,次日晨将所见告姜七,劝他好好奉养这头母猪。姜七却恼怒地说”畜生的话何足为信。见怪不怪,其怪自坏,何必大惊小怪﹔”商人再三相劝,姜七就是不听。两天后,姜七突然得病,他疑心是母猪作怪,干脆命屠夫把那母猪缚去,杀了卖钱。从此以后,姜七一病不起,临死前,竟发出一阵阵猪的惨叫声。
《金石为开》
【像金子那样坚硬的石头都能被切开,比喻只要下苦功,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例金石为开﹐经过十年的努力﹐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周代楚人熊渠子是个射箭能手。一天夜里,他走在山路上,在黑暗中,见路边有一只老虎伏在那里。他一箭射去,那老虎一动也不动。走近一看,才知是一块大石头。箭射进了石头,连箭翎都几乎看不见了。人们议论说,这不仅是因??他的力气很大,而且是由于他的精神集中,以必胜的信心去制服对方,才出现了金石为开的奇迹。
《井底之蛙》
【井底下的青蛙。比喻见识浅薄。例:他只在美国住过一个月,就以为自己已经完全了解了美国,真是井底之蛙。】
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这只青蛙在晒太阳的时候,看到一只路过的海鳖。青蛙就对海鳖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么快乐。高兴的时候,就在井边跳跳玩。累的时候,就晒晒太阳,或者回到井里,在泥洞里睡一会儿。有时把身体浸在水里光露出头和嘴巴;有时在软绵绵的泥里散一会步。那些螃蟹和蝌蚪,谁也没有我这样快乐和自由自在。请到我的井里来看看吧﹕”
出自《庄子》 《举足轻重》
【一抬脚就影响两端的轻重比喻所处地位重要。例这个职务对整个公司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虽已建立了东汉政权,但全国尚未统一。当时,蜀地的公孙述也在称王称帝,争夺天下。拥有河西五郡的大将军窦融看到刘秀在政治﹑军事上占优势,有意顺附,便召集各郡太守和本地名流商讨,决定派使者带着书信和礼物前往洛阳。刘秀大喜,隆重接待了使者,并给窦融写了一封书信,信中说”蜀地有公孙述,现蜀汉相攻,你的地位极为重要,一抬脚就会影响两端的轻重,无论你站在哪一方,都可以决定一方的成败。”从此,窦融十分忠心地跟随着刘秀。刘秀得到窦融的支持,实力大增,最后终于消灭了公孙述和其它政敌﹐统一了天下。
出自《后汉书》
《开卷有益》 【只要翻开书本,就会得到益处。例读书要有计划﹐才能真正做到开卷有 益。】 宋朝初年,宋太宗指派学者们编写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百科全书《太平御觉》。全书共一千卷,分五十五门,采用书籍达一千六百多种,内容极为丰富。宋太宗对这部书很感兴趣,自己规定,每天都要看二﹑三卷。
有人说”宋太宗每日事情繁多,还要阅读这部书,实在太辛苦了。”宋太宗听了却说”我体会到了读书的趣味,只要翻开书本,就有益处,我一点也不觉得劳累。”
出自《渑水燕谈录》
《开门揖盗》
【打开大门,拱手迎接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例满清末年﹐清政府企图采取”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结果却是开门揖盗。】
东汉末年,江东一带是孙策的势力范围。吴郡太守许贡暗中派人给汉献帝送信,建议调走孙策以免后患。不料送信人被捉获,孙策大怒,绞死了许贡。许贡有三个门客,决心为许贡复仇。趁孙策在丹徒西山行猎的机会,突然向他攻击,孙策脸上中了一箭。
回家后,孙策箭伤发作,临死前将印绶留给弟弟孙权。孙策死后,孙权十分伤心,悲痛不止。长史张昭劝他说”现今奸邪作乱的人互相争夺,豺狼当道,如果只顾悲哀,讲究礼节,而不去考虑大事,就像打开大门请强盗进来﹐岂不自招祸患﹕”听了张昭的劝说,孙权止住悲伤,换上衣服,上马视察军队。东吴有了新领袖,人心稳定。后来与蜀﹑魏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出自【三国志】
《空洞无物》
【空空洞洞,没有东西,形容文辞没有内容或不切实际。例他的演说词藻华丽﹐但实际上却是空洞无物。】
公元318年,东晋元帝司马睿即位后,王导作为有功之臣,被任命为丞相。当时,有个叫周显的人,善于幽默,谈吐诙谐,颇有名望。一次,周显去王导家作客,两人谈得十分投机。谈着谈着,王导忘形地把头枕在周显的膝上,指着他的肚子问道”这里面有什么﹔”周显挺挺身子,摸着肚子说”这里面空空洞洞,什么也没有,但像你这样的人,可以装下几百个。”王导听后,先是一怔,接着哈哈大笑不止。
《旷日持久》
【荒废时间,拖延很久比?做事拖延时间很长。例很多博士论文经过旷日持久的努力才终于完成的。】
战国时,燕国攻打赵国。赵惠文王打算割让三座城池给齐国,要求齐国派名将田单统帅赵军,抵御燕军。赵国大将军赵奢不同意,他说”难道赵国就没有人能领兵了吗﹔仗还没打,先失三城,那怎么行﹕”赵奢又说”田单即使肯来,也可能敌不过燕军,那就白请他来了倘若田单真有本领,也未必肯为赵国出力,因为如果赵国强大起来,对齐国的霸业不是很不利吗﹔”赵奢最后说”田单要是来了,他必定要把赵国栓在战场上,荒废时间,拖延不决,几年之后,会把赵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殆尽,后果不堪设想﹕”但是,赵惠文王不听赵奢的劝告,还是请了齐国的田单做赵军的统帅。结果,不出所料,拖了很长时间,付出了很大代价,却没有取得胜利。出自《战国策》
《老马识途》
【老马熟悉自己走过的路比喻富有经验的人善于处理事情。例他是老马识途﹐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必然能够胜任这个工作。】
春秋时,齐桓公带兵打败了山戎过,接着又打败了孤竹国。孤竹国离齐国很远,齐国的军队是春天出去的,凯旋回来已是冬天,景物变了,军队在中途迷失了道路。这时,相国管仲对齐桓公说”老马能够认得走过的路,为什么不利用它们的智慧呢﹔”于是挑选了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头走,人们跟在老马后面,终于找到回去的路。
出自《韩非子》
《乐不思蜀》
【快乐得连蜀国都不怀念了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例许多在美国的留学生适应了美国生活之后﹐就乐不思蜀﹐不想回国了。】
三国时代,蜀国的君主刘备死后,由他的儿子刘禅继位。刘禅昏庸无能。魏国大将军司马昭攻破蜀国后,刘禅投降了。司马昭勒令刘禅从蜀国的成都迁往魏国的洛阳居住。有一天,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宴会上,司马昭命人为他??演蜀国的歌舞节目。蜀国原来的官吏看了都十分难过,甚至落下泪来。唯独刘禅却有说有笑,毫无伤感之情。事后,司马昭问刘禅”你还想不想蜀国呢﹔”刘禅回答说”我住在这里很快乐,不再想蜀国了。”
出自《三国志》
《乐此不疲》
【做喜欢做的事情,就不觉得疲劳。例只要是有兴趣的工作﹐就会乐此不疲﹐可以一直坚持下去。】
东汉光武帝刘秀,自幼办事勤快。他当了皇帝以后,主持朝政仍然很勤勉,处理问题十分用心。他经常与大臣﹑公卿﹑将军们一起谈论治国的办法,直到半夜才去休息。太子看到父亲这样操劳,就劝他说”您虽然有大禹﹑汤武那样贤明,但没有黄帝﹑老子那样的养性之福,希望您爱惜自己的身体,保养好精神。”刘秀说”我喜欢做这些事,并不觉得疲劳。”
由于刘秀兢兢业业处理朝政,国事太平,百姓安乐。出自《后汉书》
《乐极生悲》
【快乐到极点反而生出悲伤。例他年轻时只知道玩乐﹐到了老年时穷苦潦倒﹐那就是乐极生悲的结果。】
战国时,齐威王经常通宵饮酒作乐,不理朝政。楚国乘机出兵进攻齐国。齐王派人去赵国请来救兵,才解了齐国之围。
在庆贺解围的宴会上,齐王问一个大臣喝多少酒才会醉﹔这个大臣回答说”我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齐威王不解其意,又问道”先生喝一斗酒就醉了,怎么能喝得了一石呢﹔”
大臣想借此机会规劝齐威王不要通宵饮酒,于是就委婉地说”道理是这样的如果大王赏给我酒,在喝酒的时候,大王坐在我面前,法官站在我旁边,御 史站在我后边,我就感到恐惧,喝上一斗也就醉了若是在民间,不分男女,一边饮酒,一边游戏,喝上八斗也不会醉假如到了夜里,主人把我留下,无拘无束地坐在一起,这时喝上一石,也不会醉。所以古人说,喝酒到了极点,就不能遵守礼节,人快乐到了极点,就会发生悲哀的事情。”
齐威王听出他是在讽谏自己,从那以后就不再通宵饮酒了。
《梁上君子》
【屋梁上的先生常用来指窃贼。例他从前贫困的时候﹐为生活所迫﹐做过几次梁上君子。】
东汉时,有一个叫陈实的人,为人正直﹑厚道,深受人们的爱戴。一天夜里,有个人到陈实家去偷东西,躲在屋梁上。陈实假装没看见。他把子孙从睡梦中喊醒,对他们说”一个人应该随时检点自己。干坏事的人,他的坏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只是长期习惯于那样干,最后才堕落到这个地步。梁上的那位先生就是这样的人。”那个窃贼自知被发现,便从屋梁上跳下来向陈实请罪。陈实说”看你的相貌,不像个作恶的人,想来你是由于贫困才来干这种事。”说罢,就拿出两匹绢送给他,让他回去了。
出自《后汉书》
《两败俱伤》
【双方都受到损伤,谁也没有得到好处。例两国相争﹐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让第三国得利。】
战国中期,齐﹑秦两大强国出现对峙局面。两个都想采取军事行动来完成霸业。当齐宣王要攻打魏国时,齐国大臣淳于髡用犬兔追逐的故事来劝阻齐王。他说”有一条猎犬追逐一只狡兔。它绕着山腰追了三圈,跨过山岗追了五次,都未追着。结果,前面逃跑的兔子疲惫不堪,后面追的犬也困倦极了,最后各自都死在山脚下。这时,一个农夫走来看见了,不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都拾去了。如果齐﹑魏两国长久攻打不休,必然会国困民穷,强大的秦国就会乘机获利。”齐王听到这个意见后,立即打消了进攻魏国的念头。
出自《战国策》
《毛遂自荐》
【毛遂自己推荐自己比喻自告奋勇或自我推荐。例竞选就是竞选者向选民作毛遂自荐。】
战国时,秦国出兵进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派他的弟弟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君决定挑选二十个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块去,但挑来挑去只选中了十九人。这时,门客毛遂来到平原君面前说”那就让我去吧﹕”平原君问道”先生在我门下几年了﹔”毛遂回答说”三年了。”平原君说”有才能的人,好像一把锥子放进布袋里,它的尖儿很快就会露出来。先生来了三年,没有人提起您,我看您还是留下吧﹕”毛遂答”您从来就没有像锥子那样把我放进您的口袋里,要是放进去了,它就会整个儿挺出来,何止露出一点尖锋呢﹕”平原君见他说得有道理,答应了他的请求。
到了楚国,平原君就跟楚王商谈联合抗秦的事。由于楚王拒绝,谈了半天也没有得出结果。这时,毛遂挺身而出,走到楚王面前,陈述利害,楚王终于被毛遂说服,答应了赵国的要求。出自《史记》
《门庭若市》
【门前的院子里热闹得像集市一样形容来人很多,非常热闹。例他在退休之前﹐家中天天门庭若市﹐可是一退休之后﹐就很少有人上门拜访了。】
战国时,齐国相国邹忌的妻妾﹑客人都夸他比当时有名的美男子徐公还漂亮,有一日,他见到徐公,发现自己并不如徐公漂亮,于是悟出一个道理,便进宫朝见齐威王说”我并不如徐公漂亮,可是妻子出于偏爱我,侍妾由于惧怕我,客人由于有求于我,所以他们都说我比徐公漂亮。如今我们国土广大,城市众多,宫中上下,谁不顺从您,满朝文武,谁不惧怕您,全国百姓,谁不有求于您。照这样看来,您所受的蒙蔽实在太深了﹕”齐威王听后,恍然大悟,于是向全国通令”无论官员百姓,凡能当面指摘我的过失的,受上等奖送上书信奏章规劝我的,受中等奖在街头巷尾议论我而让我听到的,受下等奖。”通令一下达,提意见的人来得很多,宫门前﹑庭院里,热闹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后,进谏的人虽然有,但越来越少,一年以后,即使想要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明察秋毫》
【连鸟兽秋天新长的细毛都看得清楚比喻目光敏锐,能深入观察问题。例没有领导人能够明察秋毫﹐所以民意调查和新闻自由非常重要。】
战国时的齐宣王想称霸,做众诸侯的领袖,因此,向孟子请教。
孟子说”我们孔子的门徒,不讲霸道,只讲王道--用道德的力量来统一天下。”
齐宣王问道”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用王道统一天下呢﹔”
孟子说”能﹕我听说,有一次你看见一个人牵着一头牛去宰杀,你看到它那恐惧的样子,感到不忍心。凭你这种好心,就可以行王道,施仁政,统一天下。问题不在于您能不能,而在于你干不干罢了﹕比方有人说他能举重三千斤,但是却举不起一根羽毛。比方他又说,他能看清秋天鸟兽的毫毛那样细微的东西,但实际上却看不见满车的木材。你相信这种说法吗﹔”
齐宣王说”那当然不相信﹕”
孟子紧接着说”如今您的好心能用来对待动物,却不能用来爱护老百姓,那么您的好心也同样是难叫人相信的。看来,一根羽毛之所以举不起,是那个人根本不肯举的缘故一车木材之所以看不见,是那个人根本没有看的缘故。所以说,这是干不干的问题,而不是能不能的问题。您问,您能不能行王道,统一天下,问题也是如此。”
出自《孟子》
《难兄难弟》
【用来称赞同样有才有德的兄弟也形容落在同样困境的人】
东汉人陈寔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元方,小的叫季方。父子三人都是当时的名士,人称三君子。有一次,元方的儿子长文和季方的儿子孝先,由于各论自己父亲的功德而争了起来,相持不下,就去问祖父陈寔。陈寔笑道”元方是难兄,季方是难弟。”意思是说,他们兄弟俩的德才都很好,难以分出高低。
出自《世说新语》 《鹏程万里》
【大鹏鸟飞一万里比喻志向远大,前途无限。例并不是所有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都有鹏程万里的前途。】
传说远古时候,北海里有一条名叫鲲的大鱼,它能变成鸟。这只鸟叫鹏,身体特别大,光说它的背,就不知有几千里,飞起来,翅膀就像乌云遮天盖日。有一次,大鹏鸟从北海飞往南海,翅膀一扑,就击起三千里的巨浪乘着一陈暴风,直上云霄,一冲就是九万里。目光短浅的小雀对大鹏鸟飞得这么高,这么远,很不理解地说”它要飞那么远干什么啊﹔像我这样跳上跃下,也有几丈的活动范围,要飞,在草丛中穿来转去,也够逍遥了。”
出自《庄子》
《普天同庆》
【普天下共同庆祝。例人类登陆月球﹐是普天同庆的大事。】
晋朝元帝生了一个儿子,心中大喜,决定赏赐群臣。一天,元帝上朝,群臣道贺之后,元帝依次给予赏赐。当殷洪乔领赏时,殷洪乔却谦恭地说”皇子出生,普天同庆,臣无功劳,却得如此多的赏赐,真不敢当﹕”另一大臣中宗听了向殷洪乔打趣说”皇子出生这件事,难道能让你有功吗﹔”话音一落,文武百官都捧腹大笑起来。
出自【世说新语】
《奇货可居》
【珍奇货物可以囤积起来比喻挟持某种技艺或垄断某种东西,向别人讨高价。例任何新的发明﹐都被一些投机家看成奇货可居的机会。】
战国末期,卫国的大商人吕不韦去赵国做生意,遇见被作为人质扣押的秦国公
子子楚。他认为从子楚身上可以做一笔政治性的投机生意,便同他父亲商量。他问他父亲道”种田的利润大约有多少倍﹔”他父亲说”十倍。”“贩卖珠宝的利息呢﹔”“一百倍。”“拥立一个国王的利润呢﹔”他父亲惊叫道”啊呀﹕那就多得难以计算了﹕”吕不韦笑道”那么子楚这种珍奇的货物囤积起来,可以赚取大利啊﹕”于是,他对子楚百般笼络,并拿出六百两黄金贿赂看守子楚的官吏,放子楚逃回秦国。子楚回国后不久就登上了王位,他感谢吕不韦的恩情,任命吕为相国,封给他许多土地。
出自《史记》
《其貌不扬》
【形容人或物的外貌丑陋,不端正。例他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心底善良。】 春秋时,郑国有位贤人叫然明,他的相貌十分丑陋。有一次,晋国大夫叔向来到郑国。然明随着侍从混进叔向的住处,站在堂下,想看看叔向的风采。叔向正在饮酒,听到堂下有人说话,心想,是谁讲话如此有学问有教养﹔这必定是然明。他急忙走过去,一问果然是然明,敬佩地说”你的相貌丑陋﹑不端正,如果你不开口,我几乎发现不了你。”从此,他们两人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骑虎难下》 【骑在猛虎身上,难以下来形容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例采取行动前不 仔细考虑后果﹐往往会使自己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
公元328年,东晋大将苏峻起兵反叛朝廷,逼攻京师建康(今南京),大臣温峤组织联军讨伐叛军。由于叛军力量强,联军不能一时取胜,主师陶侃的情绪有些消沉。温峤对陶侃说”在当前的形势下,不能回转方向,正像骑在老虎?I上难以下来一样,只有把它打死才是唯一出路。”陶侃听了温峤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振作精神,最后终于打败了叛军。
出自《晋书》
《杞人懮天》
【杞国人担懮天会掉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担心。例:对于自己没有能力影响的事情,不要杞人懮天去多担忧。例某些人担心生物工程的发展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这是不是杞人懮天的担心﹔】
杞国有一个人,总是担心天会掉下来,愁得睡不好觉,吃不下饭。他的朋友见他这样担懮,就对他说”天就是空气,你整天都在空气中间,为甚么担心它掉下来呢﹔”杞人问:”那么,天上的太阳、月亮和星星会不会掉下来呢?”朋友回答他说:”太阳、月亮和星星,不过是发光的空气。”杞人听了朋友的解释,觉得有道理,这才放下心来。
出自《列子》
《起死回生》
【把死了的人重新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例这个公司的财务已经到了崩溃的地步﹐任何措施都不能使它起死回生。】
春秋时代,有一位著名医生,名扁鹊。有一次,他路过号国,听说太子突然患病死去。扁鹊听了很怀疑,便和弟子一同向王宫走去。向一位臣子问清了太子的病情后,扁鹊说”我是个医生,我能把太子救活过来。”臣子不信,扁鹊说”你以为我是胡说吗﹔你进去看看,太子的下半截身子还是温暖的哩﹕”
号君听到后,立即亲自出来迎接扁鹊。扁鹊劝国王不要难过。他给太子诊断以后说”这是尸厥症,现在还可以治。”说着,扁鹊叫弟子备针,他给太子的头﹑手﹑脚等处扎了几针。一会儿,太子慢慢苏醒过来。后来,太子又连续服了扁鹊的药,二十多天后,就恢复了健康。
这消息一传开,人们都夸扁鹊,说他能够把死人治活。可是扁鹊说”我并不能医治死人,这是由于他没有真正死去,所以我才能使他活过来。”
出自《史记》
《取而代之》 【把别人赶走,自己来代替。例执政党非常腐败﹐若干在野党都想取而代之。】 秦朝时,项羽少年时既不愿读书,也不愿练武。有一次,他叔父项梁责备他,项羽说”读书认字只能记住姓名学习剑术只能抵得住个把人,我要学会能低档万人的本领。”于是,项梁就教他学习兵法。后来,项梁因杀人,受到追捕,就带项羽一同出逃。
一次,秦始皇巡游会稽时,车马仪仗浩浩荡荡,大路两旁站满了看热闹的人群,项梁和项羽也在其中。项羽看到秦始皇出巡的盛况,不禁说”那皇帝位子可以夺过来,由我们代替他做啊﹕”项梁急忙用手掩住他的嘴,说”别胡说,这会惹祸灭族的﹕”但项梁心里却非常赞赏他,认为他将来必定是个不平凡的人。以后,项羽成为秦末起义军的领袖。他统率的起义军,首先攻打秦都城,推翻了秦朝。
出自《史记》
《孺子可教》
【这孩子可以教育赞扬青少年有成材的希望。例他虽然天资不高﹐但非常努力认真﹐还是孺子可教啊。】
张良谋刺秦始皇没有成功,逃到下邳隐藏起来。一天,张良在一座桥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见到张良时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并对张良说”小伙子,到桥下替我把鞋捡上来。”等张良把鞋捡上来后,老人说”替我穿上。”张良就爬到地下替他把鞋穿上。老人满意地笑着走了。不一会,老人回转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可以教育啊﹕”他告诉张良五天后到桥上来和他相会。
五天后,天一亮,张良就来到桥上,但老人已经先到了。他责备张良来晚了并叫他五天后再来。第二次,张良在鸡叫时来到桥上,但老人又先到了。这次老人大发脾气,怪他来晚了,叫他五天后再来。这次,张良不到天亮就来了﹐等了好长时间,老人才到。老人非常高兴,当即交给张良一本书并告诉他,读了这部书将来大有用处。张良回家一看,原来是部兵法书,他日夜攻读,后来成了一位著名的军事家。
出自《史记》
《如鱼得水》
【像鱼得到水比喻得到适合发展才能的条件或十分重要的助手。例在这个公司里﹐他感到如鱼得水﹐很能够发挥﹐所以别的公私以高薪来聘请他﹐他也不愿意换职。】
东汉末年,刘备在军事上多次失利,最后带着剩下的几千人马到处奔逃,没有自己的地盘。这时刘备已经年近半百。他渴望得到人才图谋发展。他听说隐居的诸葛亮很有才能和抱负,就决心请诸葛亮。他接连去了三次,终于在第三次见到诸葛亮。诸葛亮向他分析了形势,指明出路,确定了战略。从此,刘备便拜诸葛亮做他的重要谋臣。两人感情深厚,相处得非常融洽。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十分不满。刘备向他们解释说”我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得到了水一样啊,希望你们不要再多讲了。”关羽和张飞听了很惭愧,就改变了态度。
出自《三国志》
《入木三分》
【进入了木头表面以下三分深的地方。现在比喻描写和观察的深刻。例:鲁迅对中国社会的观察真是入木三分。】
晋朝的大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他的字既秀丽又苍劲。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让木匠去刻出来。木匠发现他写字的墨汁渗透到了离木头表面三分深的地方。
《三人成虎》
【三个人可以造出老虎。假话重复多遍,就会被人当做真的。例:三人成虎的故事,说明谣言的可怕。】
战国时期,魏国国王把太子送到赵国去作人质,同时派一个大臣陪同太子去 赵国。这个大臣出发之前,就问魏国国王:”如果有人说在大街上看到一只老虎,大王您会不会相信?”魏王说:”我不相信。”“那么两个人都这么说呢?”“我还是不相信。”最后大臣说:”如果有三个人都这么说,您信不信呢?”魏王说:”那我只好相信了。”
于是大臣说:”其实老虎不会跑到大街上。但是这样说的人多起来,就很像是真的。我这次陪太子去赵国,恐怕会有不少人趁我不在的时候在背后说我的坏话。希望大王不要因为说的人多而相信那些坏话。”
《塞翁失马》
【住在边境的一位老人丢失了马。比喻虽然受到了暂时的损失,却因此得到了好处。例这次得病使他开始非常注意自己的身体﹐未必不是塞翁失马﹐好事一件。】
北方边境上,住着一个老头。有一天,他家的一匹马丢失了,邻居都来安慰他。可是老头并不难过,他说”这说不定是件好事。”过了几个月,那匹马自己回来
了,还带回来一匹骏马。邻居都来向他祝贺。老头并不高兴,他说”这说不定是件祸事。”有一天,老头的儿子骑着那匹骏马外出,因骏马跑得太快,摔下马来折断了大腿骨,正中了老头的预言。
出自《淮南子》
《舍本逐末》
【丢掉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情轻重倒臵,主次不分。例一些国家的教育太强调死记硬背﹐这种舍本逐末的作法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齐襄王派使臣带着书信去问候赵太后,赵太后接过信,还未打开,就向使臣问道”你们国家今年的收成怎样﹔百姓都安居乐业吗﹔齐王好吗﹔”齐襄王的使臣听了,很不高兴,说道”我奉齐王的派遣来问候王后,王后也应该先向齐王问好。现在你却先问年成丰歉和百姓的生活,这不是有意轻视国王吗﹔”
赵太后向他解释道”你想想看,要是没有好的年成,哪里还有百姓﹔要是没有百姓,哪里还有国王﹔过去人们一贯抛开根本的东西,而去询问一些枝节,这难道是正常的吗﹕”
出自《战国策》
《实事求是》
【根据实证,求索真相指从实际出发,正确地处理问题。例从实事求是出发﹐而不是从意识形态和教条出发﹐才能把国家的建设纳入健康的轨道。】
西汉时,景帝的儿子河间献王刘德,喜欢读书。他曾搜集过许多先秦的书籍,并严肃认真地从事研究,受到人们的赞扬。
史学家班固在编着《汉书》时,替刘德写了传记。他热情赞扬刘德研究学问的态度,说他用充份的事实做根据,然后从事实中寻求出正确可靠的结论。
《食言而肥》
【吞食诺言而致肥比喻说话不算数,不履行诺言。例这个议员有食言而肥的记录﹐所以这次他很难被再次选上。】
春秋时,鲁国有个大臣叫孟武伯,他一贯说话不算数。有一次,鲁哀公举行 宴会,在宴会上,孟武伯见哀公宠幸的臣子郭重也在座,就对郭重说”你为什么吃得这样胖呀﹔”鲁哀公听了很不高兴,就借机讽刺孟武伯说”他经常吞吃自己的诺言,哪能不胖呢﹔”
出自《左传》
《势如破竹》
【破竹子,只要破头几节,以后就能顺刀劈开形容作战或工作节节顺利。例万事开头难﹐如果开头顺利﹐剩下的工作就会像势如破竹那样地获得解决。】 西晋时,晋武帝司马炎企图吞并吴国,但大臣们却各有不同看法,只有杜预的意见和晋武帝暗合。于是晋武帝派杜预为镇南大将军,率领大军,南下攻打吴国。战事进展顺利,出兵十天,就占领了长江下游各城镇。可是这时,有人认为吴国
立国久,又是大国,恐怕难以一下子打垮它。又说,天气太热,行军不便,不如暂停进军,等到冬天再说。杜预听后,却不以为然。他说”今天我们的兵威正盛,就像破竹子一样,数节之后,必然迎刃而解。不能在这样的时刻停止下来。”于是晋军继续攻打吴国,果然节节胜利,灭了吴国。
出自《晋书》
《守株待兔》
【守在树下等待兔子比喻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例不付出劳动而空想成功﹐无疑于守株待兔。】
古时候宋国有个农夫,有一天,他在田地耕作,看见一只兔子疾跑过去,正好碰上一棵大树,把颈子折断了,死在树下。那个农夫就这样不费一分力气,拾得一只兔子。
从此,这个农夫就不耕田了。他只坐在那棵大树下,等待着跑来碰在树上的兔子。可是,再也没有第二只兔子跑来碰树,他的田地也都荒芜了。
出自《韩非子》
《熟能生巧》
【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例熟能生巧﹐每天练习﹐一定能掌握技巧的。】 陈荛咨善射箭。有一天,他在场地上练习射箭,箭箭都射中了靶子,看的人们都一齐拍手叫好。只有一个卖油的老人,只是略微点了点头,表示他并不十分惊奇。
陈荛咨见他这样轻视自己,便问这卖油的老人”你也会射箭吗﹔”卖油老人回答道”我不会射箭,不过,依我看,你虽然射得很好,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手法熟练就是了﹕”陈荛咨有点生气了,便说”你不会射箭,又这么小看我,真是太不象话了﹕”老人说”我是个卖油的,也从斟油上得了一点小经验,现在请你看一看吧﹕”
卖油的老人把一个盛油的葫芦放在地下,把一个铜钱放在葫芦口上,然后用油勺子将油从钱孔里沥下去。油沥下许多,可是一点也没有沾在钱孔上。卖油的老人笑着对陈荛咨说”你看,这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地方,只是手法熟练罢了﹕”从此以后,陈荛咨再不敢以善射箭而自负了。
出自《归田录》 《百发百中》
【射一百次中一百次形容神箭手和神枪手的射击技术,或用来比喻计划事 情很有把握。例影响股票市场的因素太多了﹐任何人都难以做到百发百中。】 春秋时代,楚共王手下有个名叫养山基的人,善于射箭。有一次,他站在离柳树百步以外的地方,张弓搭箭,连发数箭,都射中了柳树的叶子。大家看了赞叹不绝。从此,辗转相传,就把他的箭术称为”百发百中”。
出自《战国策》
《半途而废》
【半路上就停了下来比喻做事没有恒心,有始无终。】
从前,有个读书人叫羊子,离家去远方拜师求学,可是过了一年就回来了。他的妻子正在织布,见丈夫回来,便问”你完成学业了吗﹔”羊子回答说”没有。我非常想念你,所以回来看看。”
妻子一听,很生气,就拿了一把剪刀对羊子说”你看,这用茧做成的丝线,由织布机一丝一线地编织起来,日积月累才能织出成匹的绢布。现在我如果把它剪断,岂不是前功尽弃,白费了时日﹕你出外求学也是这样,知识要日积月累,假如学到半途而停止,不是和剪断丝线一样吗﹔”羊子听了妻子的话很感动,于是重新出外求学,一去七年,直到完成学业才回来。
出自《列子》
《杯弓蛇影》
【把墙上的弓在酒杯里的影子当做一条蛇。比喻由疑心引起恐惧。例:他上过这次当以后,就杯弓蛇影,对谁都不相信了。】
从前有一个叫乐广的人。有一次,他请一位好朋友来家中喝酒。可是这位朋友酒喝得很少,好像有什么心事,不一会,便告别回家了。
这个朋友回家以后,就生病了。看了医生,吃了药,都没有用。乐广听到这个消息,就去看望这个朋友,问他怎么会生病的。朋友吞吞吐吐地说”那天在你家喝酒的时候,我彷佛看见酒杯里有一条小蛇在动,我喝了那杯酒,心里非常害怕回到家里就得病了。
乐广听了,感到很奇怪。他回到家中,检查了原来喝酒的地方,发现墙上挂着一把弓,那弓的影子落在杯子里,看上去就像一条小蛇。于是他又把那位朋友请来,当场作了试验给他看,那位朋友恍然大悟,病也就痊愈。
《鞭长莫及》
【鞭子再长,也打不到(马肚子上)比喻力量所不能做到的事。例他虽然很替自己的朋友担心﹐可是相隔万里﹐实在是鞭长莫及﹐帮不上忙。】
公元前594年,楚国攻打宋国。宋文公派大夫乐婴去晋国求援。晋景公召集大臣商议,准备出兵援救,大夫伯宗劝阻说”我们不能出兵。古话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我们哪里管得着楚国的事呢﹔不如暂不出兵,且等楚国国势衰退以后再说吧。”
晋景公听了伯宗的话,就另外派了一位大夫到宋国去安慰一番,并没有援助宋国。
出自《左传》
《宾至如归》
【客人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形容客人受到很好的招待。例这个宾馆的服 务质量很好﹐旅客们都感到宾至如归﹐非常赞赏。】
春秋时,郑国子产奉郑简公之命,出访晋国。晋平公摆出大国架子,没有迎接他。子产就命令随行人员把晋国的宾馆围墙拆掉,把车马开进去。晋国大夫士文伯责备子产说”我国为保证诸侯来宾的安全,所以修了宾馆,筑了高墙。现在你们把墙拆了,来宾的安全由谁负责﹔”子产回答说”我们郑国小,所以要按时前来进贡。这次贵国国君没有空闲接见我们。我们带来的礼物既不敢冒昧献上,又不敢让这些礼物日晒夜露。我听说从前晋文公做盟主时,接待诸侯来宾并不这样。那时宾馆宽敞漂亮,诸侯来了,像到家里一样。而今,你们的离宫宽广,宾馆却像奴隶住的小屋,门口窄小,连车子都进不去客人来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被接见。这不是有意叫我们为难吗﹕”
士文伯回去向晋平公报告。晋平公自知理亏,便向子产认错道歉,并立刻下令兴工,重修宾馆。
《司空见惯》
【”司空”看得习惯了形容经常见到,不足为奇。这个地区的人对这类犯罪已经司空见惯了。】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曾做过苏州剌史。有一天,司空(掌管工程的官)李绅请他喝酒,并叫歌女作陪。刘禹锡喝得大醉,即席赋诗一首,其中有一句”司空见惯浑闲事”,意思是说你这位司空看惯了这种奢华绮靡的埸面。
《死灰复燃》
【熄灭的炉灰重新燃起来比喻失势者重新得势。例决不能让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西汉武帝时,有个叫韩安国的官员,因犯法被送进监狱。狱吏田甲常常侮辱他。韩安国气愤地说”谁能料定死灰就不能重新燃起来呢﹔”田甲听了说”燃吧,如果再燃起来,我就撒泡尿浇灭它。”
不久,韩安国被释放出狱,重新做了官。田甲得知后,怕受到报复,逃走了。这时,韩安国扬言”田甲若不赶快回来,我就要把他全家杀掉。”田甲只好出来自首﹐见到韩安国时吓得面无人色,连连叩头求饶。韩安国说”起来吧﹕像你一样的人,才不值得报复呢﹕”
出自《汉书》
《双管齐下》
【两枝笔同时并用,比喻同时做两件事情。例这两个措施双管齐下﹐一定能够解决交通拥挤的问题。】
唐代著名画家张缲,擅长画松树,他能够一双手握住两枝笔同时绘画。一枝笔画苍翠的树枝,一枝笔画弯曲的树干,都画得生动逼真。因此,当时人们称赞他的画是”神品”。
出自《图画见闻录》
《太公钓鱼》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设圈套的人对于自己的成功无所谓﹐而受骗者却自己送上门。例他摆车库摊头主要是为了消遣﹐至于能作成多少买卖﹐那是太公钓鱼了。】 太公姓姜,名尚,西周时人,曾辅佐周武王灭了商朝。据民间传说,太公在出仕之前,隐居于渭水(在今陕西省境内)之滨。他常拿一根不带鱼饵的直钩钓竿,在水面上凭空钓鱼。一些樵夫看到他这样钓鱼都发笑。太公说”我不是想钓真的鱼,而是想钓一位贤明的君主。”太公就这样期待了几十年,到他快八十岁的时候,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得知太公有治国才能,亲自请他出来做了丞相。出自《武王伐纣平话》
《贪小失大》
【贪图小的失去大的比喻贪图小利而造成重大损失。例为了买一点便宜货而费去半天时间﹐是贪小失大。】
秦惠王想出兵攻打蜀国,苦于蜀国地处西南,山多路险,交通阻塞。秦王打听到蜀王是个贪利的小人,就派了几个技艺出众的石匠雕琢了五头栩栩如生的石牛,并将许多黄金挂在石牛尾巴上,假说是神牛尿的金屎。消息传到蜀国后,蜀王便派使者到秦国去参观,表示愿购买这五头神奇的石牛。秦王得知后说,他愿将石牛无偿地送给蜀王,但希望蜀王修筑一条沟通秦蜀两国的大道,以便将石牛运去。蜀王信以为真,下令证召民夫,开山填谷,修路筑桥。准备迎接金牛。当道路修通后,秦国乘蜀国没有防备,一举灭了蜀国。
出自《新论》
《天下无双》
【世上独一无二形容出类拔萃。例这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天下无双。】 战国时,魏国的信陵君无忌窃得兵符,调动魏军救赵国,战胜了秦国,受到赵国上下的称颂。但他担心魏王追究窃兵符之罪,便移居赵国。定居后,信陵君四处招纳贤士。他听说赵国的毛公﹑薜公素有贤才,便派人去召请,但他们有意回避,不肯来见信陵君。信陵君打听到毛公藏身于赌徒之中,便亲自秘密地前去察访,终于结识了毛公。后来又打听到薜公藏身于卖酒人家,于是又独自悄悄地到卖酒人家寻访,终于也结识了薜公。
赵惠文王的兄弟平原君对自己的夫人说”以前听说你弟弟信陵君为人出类拔萃,天下无双今天看来,只不过徒有虚名,实际上是个行为荒唐的人﹕”信陵君听到这话后,认为平原君是一个不重才学,只重出身门第的人。后来,在平原君门下的一些人,认为信陵君精神境界高尚,便纷纷辞别了平原君,投奔在信陵君门下。
出自《史记》
《退避三舍》
【后退三个三十里,比喻对人让步或回避。例发生争执时﹐如果双方都有退避三舍的态度﹐冲突就能很快解决。】
晋国的太子重耳逃亡在楚国的时候,楚王待他非常好,帮了他很多忙。有一次楚王问他:”如果你今后回到晋国做了国王,你怎么感谢我?”重耳回答:”那时候如果我们两个国家打仗,我就下令我的军队首先后退三舍(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后来果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出自《战国策》
《外强中干》 【外表强壮,内里虚弱形容表面强大,内部空虚。例这个国家由于片面偏重军事工业﹐整个国民经济并没有牢固的基础﹐所以实际上是外强中干的。】 春秋时,秦国和晋国之间发生了战争,秦穆公领兵攻打晋国,晋惠公率兵抵抗。晋惠公叫人给他的战车套上郑国产的骏马,大臣庆郑劝告说”自古以来,打仗时都用本国的好马,因为它们适应本国的水土,熟悉道路,听从使唤。如今您却使用外国的马,这种马看起来很强壮,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能耐,打起仗来一紧张,就会乱踢乱叫,不听指挥。到那时候,进退不得,您一定会后悔的。﹕”晋惠公没有听从庆郑的劝告。结果,战鼓一响,郑国马就惊慌起来,无法驾驭,战车陷入泥坑,想进不能,要退不得,晋军大败,连晋公也被秦军捉去,当了俘虏。出自《战国策》
《完璧归赵》
【把璧完好地归还赵国比喻把原物无损伤地归还本主。例苏军不甘心将东北三省完璧归赵地还给中国政府﹐他们将东北三省的重要工业设备都搬运一空。】
战国时,秦昭襄王听说赵惠文王有一块宝玉,想把它骗取过来,便写信给赵王,愿意以十五座城池交换。赵王想,送去会受骗不送去又怕秦国进犯赵国。后来,他决定派蔺相如到秦国去献璧,蔺相如到了秦国,当面把宝玉献给秦王,秦王看过之后,又把它交给左右的人看。蔺相如见秦王没有交付城池的意思,就说玉中有点小毛病,需要指给秦王看,趁机把玉收了回来。蔺相如捧着玉,靠在柱子上,怒冲冲地大声说”赵王派我来时,斋戒了五天才将宝玉交给我。你却这样随便接受它,显然没有交付城池的诚意。现在我已经把玉收回来了,如果您想强夺,我宁愿把我的头同玉一齐在柱子上碰碎。”秦王怕玉碰碎了,同意齐戒五天再受玉。蔺相如知道秦王不可能交付城池,就趁机派人把玉送回了赵国。出自《史记》
《网开三面》
【撤掉三面的网比喻放人一条生路。例对他不要逼得太紧﹐还是网开三面吧﹐否则他会做出激烈的反抗﹐反而把事情弄糟。】
古时候,商国的首领商汤有一天到野外去玩,看见一个人张着四面网在捕鸟。捕鸟人祝愿说”愿天上飞下来的鸟,地下飞上来的鸟都能进入我的网里来。”商汤听见后对捕鸟人说”你这样做太残忍了,鸟儿都要给你捉光了。”他叫捕鸟人把网撤掉三面,只留一面。商汤祝愿说”鸟儿啊﹕你们愿意往左飞就往左飞,愿意往右飞,就往右飞,实在不想活了,就进入我的网里来吧。”
诸侯听到这件事后说”商汤是一位仁慈的王啊﹕”于是有四十多个部落来归顺他。最后,商汤率领各部落的队伍灭了夏朝,成了商朝的第一个皇帝。出自《吕氏春秋》
《味如鸡肋》
【味道和鸡肋一样。比喻对一件事情没有多少兴趣,但又舍不得放弃。例:经济学对他来说,味如鸡肋;但既然已经读了这么多年,也就只好学下去了。】 三国时期,曹操带领军队攻打一个城市,很长时间没有攻打下来。这时候,他感到进推两难:撤退吧,就前功尽弃,实在可惜;继续攻打下去吧,又实在没有取胜的把握。一天他在吃鸡的时候﹐感到这情形就像是吃鸡肋:实在没有多少肉可以 吃,可是丢掉又舍不得。这时候有人来问他”今天晚上的口令是什么?”他就随口回答”鸡肋。”
出自《三国志》
《未能免俗》
【指不能免于世上的习俗。例尽管他这个人很有独立见解﹐但这个问题上他却未能免俗﹐采取了和大家一样的作法。】
晋初名士阮咸,和他的叔父阮籍都是当时旷达不羁的文人。他们叔侄俩住在路南,阮家同族的其它人家住在路北。凡住在路北的人都很富有,住在路南的都很贫寒。当时有个风俗,每逢七月七日,大家都要晒衣服。有一年的这一天,路北阮姓人家大张旗鼓地晒衣服,都是些绫罗绸缎。阮咸没有什么好衣服,便用竹竿挑起一条粗布短裤晒在院子里。有人看见,感到奇怪,问其究竟,阮咸回答说”不能免于世俗,我也表示个意思吧﹕”
出自《世说新语》
《先发制人》
【先下手争取主动,以制服对方。例先发制人很重要﹐所以下棋时先下子的人占有很大的优势。】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反抗秦朝。会稽郡守殷通想起兵响应,便把曾任楚国将领的项梁请来商议,项梁说”现在很多地方都起兵反秦,这正是灭秦的时机。我听说,先发动的就能制服敌人,后发动的就要被敌人所制服。”殷通说“你是楚国将帅的后代,只有你才能统帅起义军队。”项梁早有野心,便借机先下手杀了殷通,接着占领了会稽所属各个县,宣布起兵反抗秦王朝。
出自《史记》
《笑里藏刀》
【笑容里面藏着刀子。形容人表面和善,内心却阴险毒辣。例笑里藏刀的敌人最难预防。】
唐太宗时,有个名字叫李义府的人,因善写文章,被推荐当了监察御史。李义府还善于奉承拍马,他曾写文章颂扬过唐太宗,因此,博得太宗的赏识。唐高宗时,李义府又得到高宗的信任,任中书令。从此,更加飞黄腾达。李义府外表温和谦恭,同人说话总带微笑,但大家知道,他内心极其阴险,因此都说他笑里藏刀。李义府在朝中为所欲为,培植亲信,任意让妻儿向人索取钱财,还随意封官许愿。高宗知道以后,曾婉转地告诉过他,但李义府并不放在心上。有一次,李义府在宫中看到一份任职名单,回家后,让儿子把即将任职的人找来,对他说”你不是想做官吗﹔几天内诏书即可下来,你该怎样谢我﹔”那人见有官做,立刻奉上厚礼。之后,高宗得知此事,不能再容忍了,就以”泄露机密”为名,将李义府父子发配边疆。
《胸有成竹》
【胸中有竹子的形象比喻在处理事情之先,心里已有了主意。例他对这个计划的实施是胸有成竹的﹐因为事先作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疏通人脉。】
宋朝有个画家叫文兴可,善于画竹子。他在自己的住房周围,栽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常去观察竹子的不同姿态与变化。因而对竹子的形象非常熟悉,所以 他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宋史﹒文同传》里说”当时人们纷纷请他画竹子,送去的绢,堆了一大堆,他有时厌烦地把它们扔在地上。”
当时,文兴可的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兆补之写了一首诗赞扬他的绘竹艺术,其中有两句”兴可画竹时,胸有成竹。”
《天衣无缝》
【天上的衣服是没有线缝的比喻文章或讲话十分周密,找不出什么毛病。例这篇论文逻辑严密﹐天衣无缝。】
传说有个叫郭翰的人,在一个夏天的夜晚,独自一人在庭院乘凉,忽然看见一个女子从天而降,自称是天上的织女。郭翰发现这个女子穿的衣服没有一点缝合的痕迹,便问她为什么能做成这样。那女子答道”天上织女做衣服不使用针线,当然就没有线缝了。”
出自《灵怪录》
《徒劳无功》 【白费力气,没有成效。例这是大势所趋﹐想阻挡这个趋势恐怕只能徒劳无功。j 春秋时,有一次孔子准备从鲁国到卫国去。他的学生颜回问一个叫师金的人”我的老师到处游说,劝人家接受他的主张,可是到处碰壁。这次去卫国,你估计情况怎样﹔”
师金摇摇头说”还是不行。” 颜回问是什么原因,师金回答说”我给你打个比方吧﹕船是水上最好的交通工具,车是陆上最好的交通工具,但是如果把船放到陆地上使用,那就不行。古今差别很大,你的老师想把过去的东西搬到现在来实行,就好比把船推到陆地上行走一样,只能是徒劳无功。”
出自《庄子》
《兔死狗烹》 【兔子死光了,猎狗也没有用处了﹐就被烹来吃了比喻为人效劳卖力,事后却被其杀害。例兔死狗烹﹐在封建时代开国皇帝中是常见的。】
春秋时,楚国的文种和范蠡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后来两人都到越国去做官。公元前494年,越国被吴国战败,越王被俘。之后,越王在文种和范蠡的辅佐之下,励精图治,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使越国转弱为强,终于灭掉了吴国。越王即位之后,范蠡跑到齐国去经商。文种自以为有功,不肯走。后来,范蠡写了一封信给文种,劝他舍弃功名利禄,以免招灾惹祸。信上说”飞鸟打光了,弓箭就被收藏起来兔子打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越王此人,只可以跟他一起同患难但不能同他共安乐。现在他用不着我们了,你为什么还不快走呢﹔”文种没有听从范蠡的劝告,结果被越王杀害了。
出自《史记》
《推己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对事物的考虑与安排去为别人设想指要体谅别人。例如果能用推己及人的态度去考虑别人的立场﹐就比较能够做到谅解了。】
春秋时,有一年冬天,齐国一连下了三天的大雪。齐景公披着狐皮袍子坐在庭堂里欣赏雪景。这时大夫晏婴走了进来,站在景公身边。景公对他说”今年 天气真怪,一连下三天大雪,却一点不觉得冷。”晏婴看着景公的衣着,直率地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君自己吃饱了,总要想想是否还有人饿着,自己穿暖了,还要想想是否有人冻着。现在天气这样冷,大王却没有为别人设想,这样,怎么能受到大家的拥护。”景公听了晏子这席话,立即下令拿出衣服和食物分给那些受饥挨冻的人。
出自《晏子春秋》
《揠苗助长》
【把苗拔高帮助它们生长比喻做事违反常规,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了。例许多家长强迫子女学习这个那个﹐把孩子弄得非常疲劳。这种作法实际上是揠苗助张。】
从前,有个宋国人,日夜盼望田里的稻子快些长起来。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妙计到田里把每棵稻子,都从土里向上拔高一些。他忙碌了一天,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里,告诉家里人说”我今天好累啊﹕不过,田里的稻子,倒是都长高了。”
他的儿子听了,非常奇怪,连忙跑到田里去看。只见满田的稻子都枯萎了。出自《孟子》
《言过其实》 【言论浮夸,超过实际能力现多指说话夸张失实。例媒体对这件事情言过其实的报道起了很坏的作用。】
三国时,蜀国参军马谡,才气过人,好论军事。在军师诸葛亮南征时,他曾建议采取攻心的策略,被诸葛亮采纳,因此深得诸葛亮的器重。但主公刘备对马谡另有看法,曾告诫诸葛亮”马谡这个人言论夸张超过了实际才能,千万不能重用。”诸葛亮对刘备的告诫,却不以为然。公元228年,诸葛亮进攻魏国,马谡被任命为先锋,驻守要塞街亭。由于马谡独断专行,将军队驻扎在不利的地形,结果被魏军团团围住,遭到惨败,丢失了街亭。按照军法,马谡被判死刑,当时年龄只有三十九岁。
出自《三国志》
《言犹在耳》
【讲过的话还在耳边比喻记忆犹新。例他竞选时的许诺还言犹在耳﹐一上任就推翻了自己的诺言。】
春秋时,晋国国君襄公死了。太子夷皋年纪幼小,大臣赵盾等人认为正在秦国做官的公子雍可以立为国君,于是便派人去秦国接公子雍。
但是,夷皋的母亲坚持要立夷皋。她抱着夷皋来到赵盾家里,向赵盾说”襄公在世时,把这个儿子托付给你时说,这孩子如果成材,他便感激你如果不成材,就是在阴曹地府,他也会怨恨你。现在襄公虽然死去,可是他说的话还好像在耳边,你怎么就忘记了呢﹔”赵盾和其它大夫听后都无言以对,只好改变了主意,立夷壕为国君。
出自《左传》
《一败涂地》 【一旦失败,就要肝脑涂在地上形容失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例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法西斯主义的一败涂地而胜利结束。】
秦末,各地诸侯起兵抗秦朝暴政,农民领袖陈胜在大泽乡也发动了起义。这时,沛县县令见局势不稳,心里恐慌。县吏萧何﹑曹参建议把逃亡在外的刘邦召回来。县令派人去召请刘邦,可是当刘邦的人马来到城下时,县令又怕刘邦回来罢自己的官。因此,他不但下令关闭城门,还打算杀掉萧何﹑曹参。萧何﹑曹参逃出城外,得到了刘邦的保护。刘邦写了一封信射进城里,号召百姓响应起义。城里百姓果然齐心响应,杀死了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进城,并请他做县令。刘邦推辞说”现在天下大乱,如果当县令的人推举不当,一旦失败,就要肝脑涂在地上。请你们另外推举更合适的人吧。”虽然刘邦多次谦让,最后还是担任了县令,被尊为”沛公”。
出自《史记》
《一笔勾销》
【比喻一下子全部都取消。例从前的事情就一笔勾消吧﹐让我们现在从头开始。】
宋代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曾做过参政。有一次,他取出官吏名册,从头至尾仔细看了一遍,然后拿起笔来,毫不留情地把不称职的各路(路为地方行政区)监司从名册上勾去。副职富弼看了,对范仲淹说”您只是一笔勾掉了事,怎知被免职的官吏的一家会因此而痛哭呢﹕”范仲淹回答说”一家哭就一家哭吧,总比他们害得一路老百姓哭好﹕”于是就把各路不称职的监司罢免了。出自《五朝名臣言行录》
《一鼓作气》
【击第一遍鼓的时候,勇气就出来了。比喻趁干劲最高的时候,一口气把事情干完。例:与其拖拖拉拉地每天干一点,还不如一鼓作气一下子把事情解决。】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齐国和鲁国之间发生了战争。两个国家的军队相遇后,齐国军队首先擂鼓冲锋。鲁国的元首鲁庄公想马上擂鼓反击,他的军师曹刽阻止了他。一直等到齐军擂过三次鼓以后,曹刽才让鲁军擂鼓冲锋,结果鲁国的军队胜利了。
战争结束后,鲁庄公问曹刽为什么要这样做。曹刽回答道”对方第一次擂鼓时,士气最旺盛,第二次擂鼓时,勇气已经衰退等到对方擂第三次鼓的时候,我们的军队才第一次擂鼓反攻,这时候,我们的军队正是士气旺盛的时候,而对方的士气已经很衰弱了。所以我们能够胜利。”
《一鸣惊人》
【一旦叫唤起来,声音就使人吃惊。描写平时默默无闻的人,突然作出了惊人 的事情。例:他平时不努力,总是梦想着有一天能一鸣惊人。】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齐威王继承了王位的开始三年,从来没有好好管理过国家大事。他的臣子们都很担忧国家的命运。如果有臣子批评他,他就严厉地惩罚批评他的人。所以大家都不敢向他直接指出。另一些大臣以为他很糊涂,就放心地去干违法乱纪的坏事。
有个叫淳于髡(音昆)的人,知道齐威王平时爱猜谜语,就对齐威王说”大王﹕有一个谜语,我一直猜不出,想请您猜一猜。”齐威王说”好,让我猜 一下”。淳于髡说”有一只大鸟,停留在大王您的院子里,已经三年了,它既不飞也不叫。您知道这是为什么﹔”齐威王听了,知道这是暗指他满A就笑笑说”这只鸟三年不飞,是为了让翅膀长得坚强些,三年不叫,是为了观察周围的情况。它虽然现在不飞,一旦飞起来,就要冲上天去它虽然现在不叫,一旦叫起来,就会使人震惊。”此后,齐威王就亲自管理起国家大事来。由于他事先已经暗中作了许多观察,知道那些大臣不可靠,那些大臣是忠心而可以依靠的,有效地罢免和提拔了一批官员,很快就把国家治理好了。
出自《战国策》
《一诺千金》
【诺言价值千两黄金。比喻非常守信用。例现代政治家没有有一诺千金的﹐这是因为现代政治更加多元化﹐很少有一个人能说了算数的事情。】
汉朝的开国功臣季布,是个非常讲信用的人,他答应的事情,哪怕有倾家荡产和生命的危险,也一定要去做到。当时的人称赞他”一诺千斤”,都以能和他交朋友为荣。
出自《史记》
《一字千金》
【一个字值一千金形容诗或文章写得好,用字精妙恰当。例他的文章非常畅销﹐所以被看做一字千金的作家。】
战国末年,秦国相国吕不韦召集门客编写成一部《吕氏春秋》。这部书有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言。吕不韦非常得意,把它贴在咸阳城门上,并且宣布”有谁能在书上增加一个字或者减少一个字,就赏他一千金。”可是,吕不韦官做得这么大,谁敢批评他的文章呢﹔
出自《史记》
《一字之师》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比喻一个人用词严谨,别人的诗文稍加改动即可达到完美程度。例任何对我的文章提出一点改进建议的人﹐都是我的一字之师。】 唐代僧人齐己,喜欢写诗。有一次,他作了一首名为《早梅》的诗,其中两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有个叫郑谷的人见到后,经过反复推敲,认为既然梅花数枝已开,就不能算早梅了。于是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对郑谷修改的诗句非常佩服。后来,人们称郑谷为”一字之师”。出自《唐诗纪事》
《异曲同工》
【不同的曲子,但表演得同样好。形容通过不同方法,取得同样效果。例这两种软件实际上是异曲同工﹐基本功能差不多。】
西汉时,蜀郡成都有一位著名的赋辞家叫司马相如。他的作品以词藻瑰丽,气韵非凡见称,人们称他为”汉赋”的代表作家。
距司马相如七﹑八十年后,又出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叫杨雄,也是成都人。杨雄异常钦佩司马相如的文才。他的作品虽受到司马相如的影响,但却别具风格。司马相如和杨雄,同是西汉人,又是同乡,两人都以辞赋见长,文笔同样高妙,但又各有特点,所以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他们是”同工异曲”,意思是说,他们两 人的作品,犹如音乐,虽然曲调不同,却同样的美妙。
现在,人们有时则说成”异曲同工”。出自《昌黎先生集》
《因势利导》
【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例好的教师知道如何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
战国时,魏国派庞涓去攻打韩国。韩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和孙膑领兵去攻打魏国以解韩国之围。孙膑对田忌说”魏国的军队一向强悍,轻视齐国。善于用兵的人就要利用敌人这种轻敌的思想,引诱他们中计。”他建议采用减灶的办法引诱魏军深入。他们命令部队在撤退的第一天筑十万人煮饭用的灶,第二天减少到五万,第三天减到三万。庞涓见齐军的灶数一天天减少,以为齐军大量逃亡,不敢应战,不由得欣喜若狂。于是便只带一部份骑兵,日夜兼程。有一天﹐受到齐军的伏击。魏军溃败,庞涓因而自杀。
出自《史记》
《饮水思源》
【喝水的时候想到水的源头比喻不忘本。例一个虔诚的教徒﹐应该时刻饮水思源﹐不忘主恩。】
南北朝时代,有个文学家名叫庚信,他奉梁元帝之命出使西魏。在他出使期间,梁朝被西魏灭亡。由于庚信在文学上的声望,他被西魏留下,并做了大官。庚信在西魏的二十八年间,常常怀念故国和家乡,在他写的《征调曲》中有两句”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大意是吃果子的时候,想到生长果子的树,喝水的时候,想到水的源头。
出自《庚子山集》
《有备无患》 【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例千万不要贪小失大不买保险﹐买了保险才能有备无患﹐心中安定。】
春秋时,晋悼公采用大臣魏绛的策略,做了中原各诸侯的盟主。后来郑国背弃
盟约降服了南方的楚国。晋悼公极为不满,于是联络了十一个盟国的军队去攻打他。郑国自知抵御不了,便向晋国求和。晋国答应了。郑国为了感谢晋国,派使臣送给晋国大批礼物。晋悼公把一部份礼物分给魏绛,魏绛不肯接受,并且趁机对晋悼公进行了一番劝告,说”您做了许多国家的盟主,这是您个人的才干。我个人没有什么功劳。不过我奉劝您当您顺利的时候,应该想到将来可能碰到的困难和危险,要事先作好应付的准备,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晋悼公说”你说得很对﹕”
出自《左传》
《有恃无恐》 【有了依仗,什么都不怕现在通常形容那些依仗势力而胡作非为的人。例某些权贵子弟有恃无恐﹐根本不把法律放在眼睛中。】
春秋时,齐孝公乘鲁国受灾之机,率军攻打鲁国。鲁僖公得知,派大夫展喜 劝说齐孝公罢兵。展喜对齐孝公说”我们国君听说您亲临我国,特派我前来慰劳。”齐孝公以为鲁国正在闹饥荒,一定怕打仗,便问”鲁国人害怕了吗﹔”齐孝公答道”个别见识短的人害怕,但鲁国多数人却没有丝毫畏惧。”齐孝公轻蔑地说”你们国库空虚,田里连青草都不长,依仗什么不害怕呢﹔”展喜说”依仗先王的赐名﹕从前鲁国的祖先周公和齐国的祖先姜太公同心协力辅助周王﹐周王对他俩十分感激,让他们立盟子孙时代要友好,不要互相侵害。谁废弃祖宗的盟约,谁就对不起祖宗,就要受到惩罚。我们鲁国就是凭着这一点才不害怕的。”齐公被说得无话可答,只好班师回国。
《愚公移山》
【愚公老人搬山比喻有毅力,不怕困难。例愚公移山的故事历来被作为正面的形象。可是﹐现在有人认为愚公是缺乏科学精神﹐不懂巧干的顽固人物。】 北山愚公快九十岁了。他家的大门面对着太行山和王屋山,出门做事真不方便。有一天,愚公召集全家大小,对他们说”我们大家出力搬走这两座大山,开出一条大路来,你们赞成吗﹔”大家都很赞成,只有他妻子有些疑虑。她劝告说:”靠我们这点人,恐怕连一小堆土也平不了,别说这么又高又大的两座山﹕再说,挖出来的那些石头﹑泥块往哪里送呢﹔”大家都说”挖出来的石头﹑泥块,把它搬到渤海海滩上去。”
第二天,愚公就带领全家人,动手挖山了。
有一个叫智叟的老头儿,人很精明。他看见愚公他们这样辛辛苦苦地挖山,觉得好笑,便去劝告愚公说”你这个人为什么这么傻﹕你这么大岁数了,用尽你们气力,也拔不了山上的几根草,怎么搬得了那么大的山呢﹔”
愚公深深地叹了口气,回答说”我看你真是糊涂透顶了。不错,我是老了,活不多久了。可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孙子又有儿子,子子孙孙一直传下去,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这两座大山呢﹔再也不会增高了。我们为什么挖不平呢﹕”听了这话,智叟无言可对。
出自《列子》
《欲速不达》
【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例一些落后国家发展经济时﹐急于求成﹐忽视文化教育的投资﹐结果反而欲速不达。】
孔子的学生子夏,到鲁国一个县城去做县官。临走时,去向孔子请教怎样办理政事。孔子知道子夏有目光短浅,只看眼前利益和性子急躁的毛病,就对他说”做事要循序渐进,不要只图快,不要只顾眼前利益。如果性急贪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如果只顾眼前小利,往往办不成大事。”
出自《论语》
《月下老人》
【月光下的老人称呼主管婚姻的神或媒人的代称。例计算器充当月下老人﹐效率比人工配合高得多了。】
唐代时,有个名叫韦固的青年,路过宋城,见一老人倚着背囊在月光下翻看一本书。韦固感到奇怪,前去问其究竟,老人回答说”看的是天下的姻缘簿,背囊中放的是专门拴系夫妻两人的脚的红绳子。”韦固和老人来到街上﹐见一盲眼老妇抱着一个三岁多的女孩,老人对韦固说”这女孩子是你将来的妻子。” 韦固听后,认为老人是在有意戏弄他,便命家奴刺了女孩一刀。
十四年后,相州刺史将女儿许配给韦固为妻,韦固见这女子很美,但眉间有一伤疤。询问之后,方知十四年前曾在街市上被人刺过一刀,一切情况竟同韦固的经历一样。
出自《续玄怪录》
《约法三章》
【三条法律指订立几条简单明确的条款,大家共同遵守。例他一上任就下决心改革﹐制订了新的约法三章。】
公元前206年,刘邦统帅大军攻打秦首都咸阳,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便出城投降。刘邦进入咸阳,看到秦宫的富丽堂皇和无数如花似玉的美女,就要住进秦宫。所幸由于张良﹑樊哙的谏阻,才算对秦宫的财宝丝毫未动,一一加上封条,立即还军灞上。为了安定民心,严明法纪,刘邦把各县豪杰都请来,说”秦朝施行严刑苛法,把关中父老害苦了,现在我向你们宣布三条法律第一,杀人者处死第二,伤人者治罪第三,偷盗者惩处。”刘邦派人到各地宣传”约法三章”,得到百姓的拥护。出自《史记》
《朝三暮四》
【早晨三个,晚上四个原指玩弄欺骗手法,现用来比喻反复无常。例他的计划太多﹐朝三暮四﹐最终一个也落实不了。】
宋国有个玩猴子的,养了一大群猴子。日子长久了,他懂得了猴子的性情,猴子也懂得了主人的话。因此,他更爱猴子了,宁愿省下家里每天吃的粮食,去喂养猴子。
后来,家里吃的口粮不够了,他想把猴子的口粮减少些。但怕猴子不听话,就
故意先对猴子说”我每天给你们每个早上三颗粟子,晚上四颗,够吃了吗﹔”猴子们都嫌给得太少了,呲牙咧嘴地表示不满。
于是,主人又骗猴子们说”早上给三颗,晚上给四颗,你们既然嫌少,那么,改为早上给四颗,晚上给三颗,这样,总该满意了吧﹕”猴子们听了这番话,表示十分满意,便伏在地上摇头摆尾了。
出自《列子》
《招摇过市》
【张扬地走过街市形容故意虚张声势,衒耀自己。例他每天牵着他那条又脏又丑的狗招摇过市﹐大家都感到十分可笑。】
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为了推行他的政治主张,曾带领弟子,走访各国。他首先到了卫国。卫国的国君卫灵公不管国事,大权操在夫人南子手里。据传这位夫人品德﹑名声不太好。她接见孔子时,把衣裙上的珠玉饰物弄得叮当响。在一个崇尚礼教的国家,又是在接见孔子的时候,发生这样的事,当然要引起种种议论。弟子子路也很不满意,孔子只得解释一番。
一个多月后,卫灵公和南子同游街市,又邀孔子同乘一车,在大街上昂然巡游,招摇过市,街道两旁的居民,很不以为然,议论就更多了。孔子更觉尴尬,于是发着牢骚离开了卫国。《争先恐后》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比喻热烈紧张的竞争场面。例这部电影一出来﹐就引起轰动﹐大家都争先恐后去观看。】
春秋时,晋国有个著名的驾车能手叫王良。大夫赵襄子请他去,向他学习驾车技术。学了不久,赵襄子就要跟王良比赛赶车。比赛的时候,赵襄子换了三次马,三次都未赛过王良。赵襄子很不高兴,埋怨王良未把全部驾车技术教授他。王良回答说”我的技术全教给您了,只是您没有很好地运用。驾车首先要把马套得合适,使它跑起来轻快其次,驾车的人要一心一意注意马的行动,这样才能跑得快。可是,在比赛过程中,当您落在我后边时,就一心想如何能赶上我当您跑在我前面时,又恐怕被我追赶上。您的注意力老放在我身上,哪还有心思去赶好车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
出自《韩非子》
《纸上谈兵》
【根据兵书谈论军事比喻空发议论,不解决实际问题。例这种事情﹐纸上谈兵好像很容易﹐可是实际情况却非常复杂﹐没有丰富的经验根本不行。】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在年轻的时候,就读过不少兵书,常常在人们面前谈论作战用兵的事情,即使父亲赵奢也难不住他。很多人认为他很有才能,但是他父亲却认为他夸夸其谈,不能承担重任。
一次,秦国进攻赵国。赵国大将廉颇采用了修筑壁垒坚守的方法。后来,赵王听信了秦国散布的流言,以为廉颇年老懦弱,不能低档敌军,就改派赵括代替廉颇。赵括到了前线,死搬兵书上的教条,完全改变了廉颇持久抗战的计划。秦将
白起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便用计先截断了赵军的运粮后路,然后把赵军团团包围。赵军粮绝,赵括企图突围,被秦军一箭射死,四十多万赵军一下子尽被歼灭。
出自《史记》
《专心致志》 【精神集中,一心一意地钻研。例这个孩子不喜欢作功课﹐玩起电子游戏却专心致志﹐真不知拿他怎么办。】
古时候,有个叫秋的下棋名手。他的本领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有两个学生跟他学棋,其中一个,总是集中精神,一心一意地跟他学。另外的那一个,虽然也同样坐在那里听讲,眼睛看着棋子,可是他对猎鸟更有兴趣,他老是记挂着天空飞翔的鸿雁,想怎样拿了箭去射它们。结果,一个学生很快便学好了,另一个始终没有学好。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一个学生更聪明呢﹔当然,只是其中的一个不专心学习罢了。
出自《孟子》
《自相矛盾》
【用自己的矛刺自己的盾。比喻说.话﹑做.事前-后不一致。出自《韩非子》例:他说的话自相矛盾,教人很难相信。】
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他举起盾说”我的盾呀﹕非常结实,不管怎么好的矛,也刺不穿它﹕”说完这个话,他又举起矛说”我的矛呀﹕十分锋利,无论 怎样硬的盾,也能刺穿﹕”
于是有一个人问他”如果你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结果怎样呢﹔”卖矛和盾的人站在那里,一句话也回答不出来。
出自《列子》
《自知之明》 【自己了解自己,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例自知之明比了解别人更困难。】 战国时,齐国大夫邹忌,长得很漂亮。一天早晨,他穿戴完毕,照着镜子,问妻子说”我和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妻子回答说”你漂亮,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呢﹕”徐公是齐国美男子,邹忌对妻子的回答不大相信,于是他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漂亮﹔”妾也说”徐公怎能比得上你﹕”第二天,来了一位客人,邹忌和他聊天,就问他”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你漂亮﹕”
又隔了一天,正好徐公来访。相比之下,邻忌感到自己确实不如徐公漂亮。事后,邹忌想本来我不如徐公漂亮,可是妻子﹑妾﹑客人都说我比徐公漂亮,这原来是因为妻子偏爱我,妾惧怕我,客人有求于我。
他把这个感想告诉齐王,提醒他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好话。齐王感到十分有道理。
出自《战国策》
《至死不悟》
【到死都不觉悟现比喻为人顽固不化。例许多吸毒者都至死不误。】 从前,有个人在打猎时捉到一只小鹿,家里养的几只狗见了小鹿就想把它吃掉。于是主人有意每天把鹿拖到狗的身边,让它们在一起玩耍。小鹿逐渐长大,竟认为狗是它的好朋友,对待狗越来越随便了。一天,小鹿跑出门外,见路边有一群别人家的狗,小鹿也跑上去和它们玩耍。这群狗又惊又喜,随后一齐扑上去,把小鹿吃了。这只小鹿到临死也没醒悟过来,狗为什么把它吃掉。
出自《柳河东集》
第五篇:经典成语故事集锦
经典成语故事集锦(5篇)
经典成语故事集锦(5篇)1【典故】唐朝着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经典成语故事集锦(5篇)2【典故】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释读】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经典成语故事集锦(5篇)3【典故】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
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子听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释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可以学宋国农夫的作法,一切事情都有它的顺序,如果一心只想早点完成就破坏它的次序,到头来不仅不能提早完成,反而一事无成。
经典成语故事集锦(5篇)4【典故】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释读】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经典成语故事集锦(5篇)5【典故】据《韩非子》记载,齐宣王爱听吹竽,又好讲排场。为他吹竽的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根本就不会吹竽,看到这个机会,就到齐宣王那里去,请求参加这个吹竽队。齐宣王就把他编在吹竽队里,并且给他很高的薪水。这位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每逢吹竽,就混在队里,拿着竽装腔作势。这样一天天混过去,不曾被人发现。
等到齐宣王死了,齐泯王接替王位。他和齐宣王不同,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竽,而是喜欢叫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来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只好逃之夭夭,不敢再冒充吹竽人了。
【释读】西方谚语说,你可以在某时欺骗某一些人,却不能一直欺骗所有的人。南郭先生不会吹竽硬装做会吹竽,终有露出马脚之时。
这个故事也说明南郭先生不善于运用良好的学习条件。在齐宣王300人的吹竽队里,与其他299名乐师相处,学习资源还算丰富。但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满足于滥竽充数,自欺欺人,只能落个逃之夭夭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