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过敏性哮喘血清免疫学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选取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稳定期轻中度过敏性哮喘病儿62例。过敏性哮喘诊断参照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修订)[1]的诊断与分度标准。入选条件:
①年龄5~14岁;
②有典型的常年性支气管哮喘病史,伴或不伴变应性鼻炎;
③经体外过敏原检测,均对户尘螨和粉尘螨过敏,其特异性IgE为Ⅲ~Ⅵ级;
④稳定期轻中度病儿;
⑤4周内未使用过全身性糖皮质激素,1周内未吸入糖皮质激素。
排除标准:
①患免疫性疾病或心血管病病儿;
②重度哮喘病儿;
③曾进行过脱敏治疗的病儿;
④患其他变应性疾病病儿。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5~12岁,平均年龄(7.6±1.8)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14岁,平均年龄(7.9±2.4)岁。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粉尘螨滴剂(畅迪,浙江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60012)舌下含服(将粉尘螨滴剂滴于舌下,含1~3min后吞咽)。该滴剂按浓度不同分为1~4号(粉尘螨变应原活性蛋白浓度分别为1、10、100、333mg/L),1、2、3号分别服用1周,从1号开始,共3周,每周第1~7天用量分别为1、2、3、4、6、8、10滴;从第4周开始服用4号,每天3滴,直到满1年。
1.3检测指标及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采集病儿静脉血,提取血清。应用UniCAP100仪器,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IgE(TIgE)、户尘螨SIgG4、粉尘螨SIgG4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结果以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内比较
治疗组病儿治疗前后血清TIg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户尘螨SIgG4和粉尘螨SIgG4水平升高,ECP水平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8~12.707,P<0.05)。对照组病儿治疗前后血清上述指标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户尘螨SIgG4、粉尘螨SIgG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t=6.060、5.582,P<0.05),而ECP和TIgE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3讨论
SIT是针对IgE介导的变应性疾病的对因治疗方法,可以诱导机体产生长期的临床免疫耐受[2]。SIT对IgE介导的变应性疾病有效,尤其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人群[3]。SIT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研究表明,SIT后产生IgG尤其是IgG4抗体增多[2G4]。IgG4抗体能与IgE竞争结合抗原,阻断sIgE与相应受体的结合,从而阻断IgE介导的变应原提呈及后续的效应Th2细胞活化[5G6]。IgG4抗体在阻断嗜碱性粒细胞组胺释放中也有功能性作用[7]。IgG4不能形成免疫复合物,不能固定补体,是一种非炎症性免疫球蛋白。总之,IgG4能够有效抑制变应原和IgE相互作用,抑制其他类型免疫球蛋白复合物的形成,在免疫反应中有抗炎作用。本文结果显示,接受SLIT后,过敏性哮喘病儿血清sIgG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与肖晓雄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这表明粉尘螨滴剂SLIT对病儿体内的免疫状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IgG4能竞争性阻断sIgE介导的过敏性哮喘发生发展的免疫病理进程,从而有利于改善哮喘病儿的症状和体征。粉尘螨滴剂SLIT所产生的IgG4抗体能同时识别户尘螨抗原和粉尘螨抗原,从而使机体产生对这两种致敏原的免疫保护作用,对屋尘螨和粉尘螨的过敏性疾病同时有效。
但由于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对于更长时间的治疗以及治疗结束后血清IgG4水平增高的效果如何,及其与临床症状体征的相关性,能否作为评价SLIT有效性的客观指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ECP是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毒性蛋白之一,在过敏性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SIT可减少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和活化,文献报道,过敏性鼻炎病儿经SLIT后血清及靶器官EC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9]。但也有研究结果显示,SIT治疗前后血清ECP水平无差异[10]。本文结果显示,过敏性哮喘病儿经1年粉尘螨滴剂SLIT后ECP水平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目前尚未证实ECP水平与SIT疗效有明确的相关性,其在SIT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有限。KIM等[11]对过敏性鼻炎的研究显示,TIgE在SIT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本研究中哮喘病儿粉尘螨滴剂SLIT前后TIgE差异也无显著性。提示血清TIgE水平不能作为评估SIT疗效的指标。本文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表明常规治疗不能影响过敏性疾病的基础机制,不能阻断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SLIT对儿童过敏性哮喘安全、有效,采用SLIT联合药物对症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对症药物治疗[12]。
综上所述,过敏性哮喘病儿经粉尘螨滴剂SLIT1年后,血清屋尘螨和粉尘螨特异性IgG4浓度明显增高,血清TIgE水平和ECP水平无明显变化。停止SLIT后尘螨过敏性哮喘病儿的免疫学改变情况还需要更长时间的监测和评价。
第二篇:细胞免疫学论文
【摘要】 作为一种具有靶向性的生物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被广泛用于治疗肿瘤、病毒感染和抗移植排斥等。但鼠源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受限于诱导产生人抗鼠抗体、肿瘤渗入量低、亲和力低和半衰期短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向各学科的渗透,通过基因操作技术对抗体进行改造,可使其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抗体人源化已经成为治疗性抗体的发展趋势,同时各种抗体衍生物也不断涌现,它们从不同角度克服了抗体本身的应用局限,也为治疗人类疾病提供了利器。本文简要介绍上述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治疗性抗体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人--鼠嵌合抗体 生物导弹 人源化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 【正文】
一、治疗性抗体技术的研究背景 2000年前,人们将自白喉杆菌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到的可溶性毒素注入马体内,发现得到的抗血清可以治疗白喉,这是第一个用抗体治疗疾病的例子。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抗体基因结构的阐明,DNA 重组技术开始被用于抗体的改造,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对以往的鼠抗体进行相应的改造,以消除抗体应用的不利性状或增加新的生物学功能,还可用新的技术重新制备各种形式的重组抗体,标志着基因工程抗体时代的来临。自第一个基因工程抗体———人--鼠嵌合抗体于1984 年诞生以来,新型基因工程抗体不断出现,包括人源化抗体、单价小分子抗体(Fab、单链抗体、单域抗体等)、多价小分子抗体(双链抗体、三链抗体、微型抗体等)、某些特殊类型的抗体(双特异抗体、抗原化抗体、细胞内抗体等)及抗体融合蛋白(免疫毒素、免疫黏连素等)等。用于制备新型抗体的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为继杂交瘤技术之后生命科学研究中又一突破性进展。在噬菌体抗体库的基础上,近年来又发展了核糖体展示抗体库技术,利用核糖体展示技术筛选抗体的整个过程均在体外进行,不经过大肠杆菌转化步骤,因此可以构建高容量、高质量的抗体库,更易于筛选高亲和力抗体和利用体外进行的方法对抗体性状进行改造,核糖体展示抗体库技术代表了抗体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各种抗体治疗作用的机理与应用 2.1 抗体的基本组成
抗体的基本单位是由4 条肽链组成的对称结构,包括2 条相同的重链和2 条相同的轻链。重链和轻链分别由可变区和恒定区组成。可变区中的互补决定区与抗体和抗原结合的多样性直接有关,而恒定区的结构与抗体的生物学活性相关。在少数情况下,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以对机体直接起保护作用,如用抗体中和毒素的毒性,但在多数情况下需要通过效应功能灭活或清除外来抗原。抗体的效应功能有2 类,一类是通过激活补体,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如细胞裂解、免疫黏附及调理作用,促进炎症反应;另一类是通过抗体分子中的Fc 段与细胞表面Fc 受体的相互作用,通过其Fc段分别介导调理作用或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此外,治疗性抗体的效应和作用机理直接取决于它所识别的抗原决定簇,例如治疗非何杰金氏B细胞淋巴瘤的抗CD20 抗体能影响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功能,从而调节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凋亡。
由于多克隆抗体本身的局限性,所以直到单克隆抗体出现,抗体用于抗肿瘤治疗才真正得以实现。自从1978 年成功制备出第一株抗黑色素瘤单抗以来,相继出现了抗胃肠癌、肺癌、乳腺癌、白血病、淋巴瘤、胰腺癌、神经胶质瘤等的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可能是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效应(ADCC)及补体依赖性细胞溶解作用(CDC)。单克隆抗体与药物、毒素或放射性物质偶联,成为一种全新的“生物导弹”,可用于导向治疗,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另外,用单抗给予T 细胞所必需的重要表面信号分子交联的刺激信号和生长信号,体外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 淋巴细胞,可用于特异性、被动性的免疫治疗。
自身免疫病多与单或寡克隆抗体的异常增多有关。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制备针对这些异常抗体独特型的抗抗体或与自身抗体结合并抑制其作用,或制备能模拟抗原的内影像抗体用于中和体内的自身抗体。目前针对不同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趋于多样化。许多变态反应与IgE 有关。Fc 片段可与变应原特异性IgE竞争结合嗜碱性粒细胞,封闭变应原介导的组胺释放。此外,还可生产出与患者IgE 竞争结合变应原的Fab 样分子。
2.2 免疫毒素
免疫毒素是一种毒素肽和细胞选择性靶向配体连接的融合蛋白,它能通过靶向结构域的特异结合功能使毒素传递到靶细胞并与之作用进而杀死肿瘤细胞。早期的免疫毒素是由无修饰生物毒素和鼠源抗体连接而成的,连接的方式常为化学偶联法。由于非人源的毒素和鼠源抗体导致的免疫排斥反应,以及低亲和力和无靶向特异性,使免疫毒素无法在临床中得到运用。
新型免疫毒素是将毒素肽和细胞选择性靶向配体都进行改造后,再用工程菌或工程细胞实现高效表达。细胞选择性靶向配体使用了工程抗体、转铁蛋白、表皮生长因子以及IL-2等。抗体的改造主要集中在降低免疫原性、提高亲和力和增强实体肿瘤渗入率等方面,包括改用小分子工程抗体、人源化抗体、人源抗体和突变的高亲和力抗体等。
2.3 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
细胞因子能激活某些免疫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应用细胞因子治疗癌症能够引起免疫应答,但这种免疫反应是非特异的,常产生全身毒性。有人尝试使用抗体工程技术将细胞因子与抗体连接形成融合蛋白,通过靶向作用,细胞因子在肿瘤组织的靶细胞上聚集,在局部杀伤肿瘤细胞,而非特异性毒性将减少或消失。常用的细胞因子包括IL-
2、IL-12和GM-CSF 等,融合的部位可以是全长型抗体或ScFv的N端或C端。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其抗体功能域可引导细胞因子浓集在肿瘤组织的微环境中,之后抗体部分直接抑制肿瘤细胞活性,并诱导二次免疫应答,多重作用的相加使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单独使用抗体或细胞因子。由于全长型抗体Fc上存在两个效应细胞结合位点,功能更为强大,其中一个位点与细胞因子结合,激活效应细胞,另一个与FcγR结合,引发抗体依赖细胞的细胞毒作用(ADCC)。
三、治疗性抗体的制备技术与研究意义
由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的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均一性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可视为第二代抗体。由于其具有特异性高、亲和力强、效价高、血清交叉反应少等优点,已经在基础研究、临床诊断及治疗、免疫预防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治疗上,单克隆抗体主要用于抗肿瘤、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抗感染、解毒等。近年来将单抗与核素、各种毒素(如白喉外毒素或蓖麻毒素)或药物通过化学偶联或基因重组制备成导向药物,用于肿瘤的治疗成为研究的重点。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常规方法是免疫小鼠,杂交瘤可在实验动物中产生无限量单克隆抗体。对大多数杂交瘤来说,现已可用体外方法生产单克隆抗体而无需应用动物。体外单克隆抗体生产系统已有多种,但大规模生产治疗性单克隆抗体需用中空纤维系统,其成功与否取决于杂交瘤的固有特性,如细胞生长和单克隆抗体生产能力等。因此,大量生产以供临床研究应用还有困难,但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如嵌合单克隆抗体、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和全人单克隆抗体的产生。其中,人源化抗体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并伴随着一系列重大的技术革新,如PCR技术、抗体库技术、转基因动物等。人源化抗体的形式也从最初的嵌合抗体、改型抗体等逐步发展为今天的人抗体。抗体人源化已经成为治疗性抗体的发展趋势,同时各种抗体衍生物也不断涌现,它们从不同角度克服了抗体本身的应用局限,也为治疗人类疾病提供了更多利器。
人源化抗体是从鼠源单抗到全人抗体的过渡形式,在鼠单抗的基础上,用人抗体恒定区置换鼠抗体的相应部位,形成人鼠嵌合抗体。利用DNA重组技术将鼠单抗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插入含有人抗体恒定区的表达载体中,转化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人鼠嵌合抗体,其人源化程度可达到70%左右。嵌合抗体完整地保留了异源单抗的可变区,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其亲和性,降低了免疫原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抗体药物中有4个是嵌合抗体。但由于其整个可变区都是异源的,所以嵌合抗体的异源性还很明显,解决HAMA的效果并不理想。
由于天然抗体主要是通过调理作用、ADCC 或依赖补体的细胞毒效应起到杀伤靶细胞的作用,因此天然抗体的细胞毒效应有限。下列几种途径可以增加抗体对靶细胞的杀伤,如免疫结合物、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双特异性抗体、细胞内抗体等。
双特异性抗体亦称双功能抗体,是同一抗体的3 个抗原结合部位分别针对3 个不同的抗原,在结构上是双价的,而与抗原结合的功能是单价的。双特异性抗体可以用化学交联、细胞融合和基因工程等方法获得。由于它可以同时与3 种抗原发生反应,并使之交联,因而可介导标记物与靶抗原的结合,或使某种效应分子定位于靶细胞;此外,又由于它与抗原结合的单价性,不易引起靶抗原的调变,从而可提高抗体的某些生物学效应。双特异性抗体重链的异质性使其FC 片段与FC受体结合的能力明显减弱,减少了该抗体在体内的非特异性分布。双特异性抗体的这些特性使它在诊断和治疗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作为治疗肿瘤用的双功能抗体常采用抗肿瘤相关抗原(TAA)及CD3 或抗TAA 及CD16,这类双特异性抗体在
荷瘤动物模型中无论是抑瘤试验还是杀伤试验均获得了良好结果。无论采用何种免疫活性细胞的效应分子,其杀伤均无MHC限制,这为临床应用提供了许多方便,目前已有一些双功能抗体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一般的抗体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胞外,如果在抗体的N端或C端加入引导序列,就能使抗体表达定位在亚细胞部位,如胞浆、线粒体、内质网或细胞核部位。这种在细胞内合成并作用于细胞内组分的抗体称为细胞内抗体或内抗体。细胞内抗体可以提供一种独有的研究分子功能的新方法,它可以在细胞内抑制病毒复制、抑制生长因子受体或癌蛋白表达,因此有用于基因治疗的前景,研究较多的是用细胞内抗体抑制I型人类免疫缺损病毒I型(HIV-I)和抗肿瘤。
双特异抗体是指具有两种抗原结合特性的抗体,可同时结合两个不同的抗原或抗原决定簇。与mAb相比,双特异抗体具有以下优点:(1)较低浓度即可杀伤或溶解肿瘤细胞;(2)对低表达或不表达肿瘤相关抗原的肿瘤细胞有杀伤或抑制作用;(3)激活结合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协助杀伤肿瘤细胞。早期研制双特异抗体的方法是采用细胞工程,即将两株各自分泌不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再融合得到四源杂交瘤,或将一株杂交瘤细胞与免疫的脾细胞融合得到三源杂交瘤,这两种杂交瘤被称为二次杂交瘤)。多倍杂交瘤细胞的稳定性差,BsAb的产量少且活性低,费时费力,临床应用时存在人抗鼠抗体免疫反应(HAMA),因此不适用于临床。20世纪90年代起,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在抗体生产和改造中得到了成功应用,由此产生了抗体工程。应用抗体工程生产BsAb,具有分子量小、方法稳定、可大量生产、成本显著降低和操作简便等优点。
四、治疗性抗体的研究方向与存在问题
抗体应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其发展历程是曲折的,自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宣告诞生以来,历经多年反复。目前,FDA 已经批准21 个治疗性单抗上市。近年来,科学界和医药产业界都对治疗性抗体的研究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关注。人源化抗体和人抗体的出现为治疗性抗体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人抗体是否可以解决鼠抗体临床应用中出现的所有问题,还有待大量临床试验的检验。影响抗体免疫原性的因素很多,如抗原呈递方式、次级信号系统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性等,而抗体的人源化只能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同样,抗体衍生物也会面临诸如免疫原性、毒副作用等自身固有的问题,所以可行的发展方向是在完善人抗体技术的同时,推进治疗性小分子抗体衍生物的研究。根据临床实际设计灵活的治疗方案,使人源化抗体和抗体衍生物互为补充,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从已上市的抗体药物不难看出,未来的治疗性抗体将朝着人源化和小型化发展,两条途径的结合将最大程度地克服鼠单抗的缺陷使抗体药物得到更为深入和广泛的应用。
五、治疗性抗体的发展前景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问世,使研究和生产治疗性单抗药物成为现实。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新型的重组抗体技术也随之而生。
人们可以利用DNA重组技术对鼠源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构建合成或半合成抗体库及噬菌体抗体库,从中筛选获得人源抗体,甚至利用转基因小鼠直接获得人源抗体。抗体药物发展的趋势也从鼠源、人-鼠嵌合、人源化到全人源。近年获得批准的抗体药物以全人源为主。1996年至2008年间进入临床研究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中45%用于治疗肿瘤,28%个用于治疗免疫紊乱。抗体药物的发展进入研发、回报的良性循环,成了国际制药业争夺的焦点。文章就治疗性抗体发展的历史、现状、市场及未来展望作了简要综述。利用抗体工程研制更有效的治疗性抗体的前景非常光明尽管还存在很多问题。实践已经证明,许多新型工程抗体可以在原核或真核细胞中实现高效表达,它们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和生物学效应,大多为ScFv、Fab或它们的多聚体,能够有效进入肿瘤细胞,具有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新型抗体工程技术的不断出现,将为抗体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平台。相信不久的将来,治疗性抗体会在人类疾病的治疗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JM沃克,R.拉普勒, 编;谭天伟, 黄留云, 苏国富, 等译.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 [2] 吴乃虎.基因工程原理(上册)[M] 北京I 科学出版社,1998.3 [3] 卢圣栋,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M] 北京I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9
第三篇:急诊科内科论文呼吸科论文:呼吸科临床药师对哮喘患者的用药监护
急诊科内科论文呼吸科论文:
呼吸科临床药师对哮喘患者的用药监护
[摘要]哮喘患者易发生异常免疫反应,因此,对哮喘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监护尤为重要。笔者作为一名呼吸科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总结了几点对哮喘患者的药物监护体会。
[关键词]哮喘;特应性体质;不良反应;药学监护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患,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患者常反复发作性喘鸣、胸闷、咳嗽、呼吸困难[1-2]。重者可危及生命。同时,哮喘患者多为家族特应性体质,易发生异常免疫反应,如果药物选用不当,可能会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甚至可能再次诱发哮喘的急性发作。笔者作为呼吸科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工作过程中,总结了几点对哮喘患者的药物监护体会。
1重视对哮喘患者的问诊
很多哮喘患者具有特应性体质,好发过敏性疾病或出现药物过敏。遗传也是哮喘的根源性因素[3]。因此,药师在提出用药方案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食物药物过敏史、药物治疗史、家族史等,特别是对哮喘诊断不明确的患者,更要仔细问诊。一些老年患者不能正确表述药物治疗史和过敏史,个别患者是在出现过敏反应后才回忆起既往使用该药过敏,因此,药师问诊中不要只简单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而应将易导致过敏和诱发哮喘的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链霉素、复方新诺明、阿司匹林片、吲哒帕胺片等举例说明,用以提示患者。药师只有全面掌握患者药物治疗史、药物过敏史等,才能更好地预防和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2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要采取积极措施
哮喘患者应用法莫替丁片出现过敏反应:一例69岁男性患者,主因咳嗽反复发作11年,加重伴发热1 d,于2009年5月28日由我院急诊收入呼吸科治疗。该患者2002年已由我院呼吸科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此次入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并给予抗感染、平喘、抗过敏及对症治疗,应用了注射用头孢美唑钠、茶碱缓释片、茶碱注射液、强的松片、孟鲁司特钠等。治疗第4天,患者咳喘症状未得到较好控制,遂停用口服激素,改为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静点,1次/d,同时给予法莫替丁片20 mg(上海信宜制药,批号:081202)口服,2次/d,用于预防激素引起的胃溃疡出血。次日,患者服用法莫替丁片20 mg后,开始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美唑,约15 min后,患者主诉腹部及四肢瘙痒,但未见明显皮疹,考虑注射用头孢美唑过敏,立即停用该药,并给于氯雷他定10 mg,口服抗过敏治疗,约30 min后患者瘙痒症状缓解。患者睡前再次服用法莫替丁片20 mg,约10 min后,再次出现腹部及四肢瘙痒,经治疗症状缓解。停用法莫替丁片,改用硫糖铝混悬液1 g口服,3次/d,其他治疗不变,患者未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上述ADR的发生过程,基本确定为法莫替丁片引起的不良反应。
法莫替丁片在呼吸科使用较多,主要原因:①研究表明,哮喘患者中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高达34%~89%,而普通人群中发生率为8%左右,GERD与支气管哮喘发病之间的关系见于2种情况:一种是GERD诱发哮喘(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迷走神经反射或胃内容物微量误吸有关);另一种情况是患支气管哮喘在前,由于应用各种平喘药物松弛平滑肌,导致GERD[4]。伴胃食管反流的哮喘患者常常使用H2受体阻滞剂治疗。②对有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指征的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可用H2受体阻滞剂防治消化性溃疡。③法莫替丁片不良反应较少,不抑制肝药酶,因此,不影响茶碱等呼吸科常用药物的代谢,使用较为安全[5-6],常用于有呃逆、反酸等症状的消化性溃疡患者。
笔者既往参与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未发生过因使用法莫替丁片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通过查阅该药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报道及H2受体拮抗剂与哮喘等文献获知,H2受体拮抗剂对GERD伴哮喘(特别是GERD为哮喘发作或/和加重诱因)及哮喘伴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气道感染者有一定疗效。单纯哮喘患者因H2受体功能下降,可导致H1受体功能相对亢进,产生气道痉挛,导致不同症状的过敏性疾病,甚至诱发和加重哮喘患者的病情。笔者将结论及时反馈给医生,使得哮喘患者正确用药,减少法莫替丁片ADR的发生率。
因此,当发生ADR时,临床药师不仅要认真填写不良反应报告,更要认真分析原因,寻找药物治疗规律,避免相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同时,药师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主动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和用药指导,解除他们的用药顾虑,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3积极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化用药建议
临床药师应掌握可能引起支气管痉挛的药物,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而诱发或加重哮喘的发作。例如,有些哮喘患者并发高血压、心动过速,需要使用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在选择药物时,应禁用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原因:β2-肾上腺素受体在气道和肺组织内广泛分布,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抑制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等释放炎症介质。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可阻滞β2-肾上腺素受体,而引起不同程度的支气管痉挛。这类药对正常人影响较小,但对哮喘患者而言,有时可诱发或加重哮喘的发作。
因此,要禁用普萘洛尔、吲哚洛尔等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可以慎用选择性β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另外,患有青光眼的哮喘患者使用噻吗洛尔滴眼液时,也可诱发加重哮喘。可诱发哮喘的药物,如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等,此类药物因抑制了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的环氧合酶途径,而使脂氧合酶途径的代谢增加,导致LT生成增多,使气道平滑肌发生强烈收缩[3];再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对糖尿病性高血压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应慎用于有哮喘的高血压患者,因为该药会抑制缓激肽降解,体内过多的缓激肽会引起哮喘患者刺激性、持续性干咳,可以选用血管紧
张素Ⅱ受体抑制剂;乙酰半胱氨酸是呼吸科常用的黏液溶解剂,可用于哮喘患者粘液腺分泌增多,痰液黏,不易咳出,但该药禁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期,因为该药的氧化产物可加重气管痉挛,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加。
哮喘是一种难以根治、容易反复发作的肺部慢性疾病[7-8],我国哮喘的患病率为0.5%~1.5%,且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9]。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以控制哮喘进一步发展。我院呼吸科病房收治的哮喘患者多为高龄且病情较重,其中一些患者还存在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药物治疗往往是在遵循《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基础上,采取多种药物联合的方式,药物治疗复杂。同时,一些患者对自身疾病和用药缺乏正确认识,因此,患者用药监护尤为重要。
作为呼吸科临床药师,应了解呼吸科及相关学科的医学知识,深入临床,培养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思维;同时,应具备扎实的药学知识,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积累药物治疗经验,才能在参与患者用药决策时,为临床医生提出合理化的用药建议,降低ADR的发生率。通过科学的药学监护,达到哮喘的治疗目标:迅速控制哮喘症状并予以维持,防止形成不可逆性气道阻塞,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而引发的死亡。
参考文献: [1]纪洪娥,杨秀玲,高岩,等.支气管哮喘治疗新理念[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6):5072.
[2]梁晓,方利洲,杨瑞安,等.孟鲁司特联合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2009,4(3):178-179.
[3]林昭鹂,尹玉敏.儿童哮喘致病因素探讨[J].现代医学,2005,33(3):191.
[4]殷凯生.呼吸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1-33.
[5]王慧,曲龙妹,陈霞,等.法莫替丁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评价[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11(4):253-255.
[6]项琳燕,留晓霞.法莫替丁过敏反应的抢救和护理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6):1059-1060.
[7]杨慧敏,袁天喜,陈爱红,等.应用PDCA循环对哮喘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4):77.
[8]王林,陈良宏,赵敏.可必特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2):97-98.
[9]王琦筠,高元妹,刘雪芬.支气管哮喘患者β2-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与BMI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信息,2009,22(9):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