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双师型”教师申报鉴定表
:
“双师型”教师申报鉴定表
姓
名
性 别
所在部门
专业技术职务及取得时间
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取得时间
所任专业基础、专业课程
所任专业 实践环节
申报 理由
佐证材料 名称(材料附后)
二级学院 鉴定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人事处审核 鉴定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学校审批 意见
院长签字:
****年**月**日
第二篇:双师型教师
一体化教学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探讨
一体化教学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探讨 摘要: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双师型”教师,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当务之急是探讨行之有效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法,培养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实施教学,促进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校的发展。
关键词: 一体化教学
“双师型”教师
培养
我国对职业教育愈来愈重视,职业教育的改革在不断探索、不断深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进步,各行各业用人单位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操作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较为突出。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求懂得理论知识,还要掌握更多的技能,也就是说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技能训练,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调整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法的改革和创新外,要求专业教师都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这里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具有讲师以上职称资格,又能教会学生操作技能,有技师以上技能等级的教师。所谓一体化教学是把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进行教学,一般由同一位教师来完成教学任务。区别以往的理论与技能操作独立开展的教学模式。
一、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现状
随着职业教育的逐步发展,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近些年来,很多学校虽然引导教师走向“双师型”教师的道路,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因为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仍然存在一只脚长、一只脚短的现象,理论教学见长而实践教学跟不上。中等职业学校应该以实践教学为主,在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还能使其得到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对学校里的专业课教师的成长也非常的有利。但是,在有些学校把专业课老师分为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老师两大块,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也分为理论课教学和实习课教学两部分,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更不能使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不利于各任课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最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
1、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从上述分析可以说明,目前有的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不利于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也不利于培养既懂理论、实际操作也过硬的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专业课程的教学设置都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由理论老师上课,实习(实践)教学由实习指导教师去担任,教学上自成体系,互不相干。这样的教学模式,造成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严重相脱节,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在学习理论时只埋头学理论不考虑实际的应用。实习时,又只注意实际操作而没有较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同样道理,这样的教学模式也不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理论课教师只考虑理论上的推演,而没有考虑到实际应用的可行性。比如,教电视机原理的老师却不懂修理电视机;而实习指导教师则是多以实践经验方面进行教学,没有更好的思考怎样从理论上去解释、推导、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必然使老师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教师只懂理论,实习指导老师只有经验而无理论作为基础,这样不利于教学,必然扼制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化。
2、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化。
一体化教学模式从上世纪末已经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内开始实施并运用。由一名教师将专业技术理论课和实习课融合在一起,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学任务同时担任,在教学 的具体环节中,根据教学内容可采用先讲理论后实习或者先让学生动手、发现问题后再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践验证理论,实践教学用相应的理论知识去指导、解决。
这样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不但是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同时必须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模式给原来只担任理论教学或实习教学的老师增加了压力,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动力。原来只担任理论教学的教师如果要想独立地完成一门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必须进行实践操作练习和积累;担任实习教学的老师如果想要独立地完成一门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就必须认真地去弄清、熟悉专业的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师能经常性地接触到专业的理论和专业的实际操作,做到了既熟悉专业的理论也熟悉专业的实际操作,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也是一体化教学给教师带来的动力。
从我校的实际情况也说明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化。我校的电类和汽车维修专业较早就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超过90%比后来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机械、化工等专业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50%高得多。
三、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步骤和方法。
国家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不断地在采取各种措施去培养“双师型”的教师,例如陆续举行了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班。虽然各个职业学校也积极地将学校的教师送出去培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送出去培训学习,无论教师,学校的积极性都很高,这些教师回到学校后,并不能真正做到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不能真正起到“双师型”教师的作用,效果不佳。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时间短、条件有限。其次,参加的教师数量也很有限。如何利用学校自身的力量,更好更快地培养出“双师型”教师,有着多种多样的方法,结合具体情况,我认为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必须调整专业课程授课的内容,配置相应的教学设施。
1、为了适应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必须把专业课程的理论内容、实习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有机的组合和统筹安排,以学生够用、适用、会用为原则对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一定删改、编排,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编写一体化教材。我校部分专业已编写出校本教材,在一体化教学中使用。
2、确定教学内容以后,要合理制定学科课程授课计划,要考虑到内容、学生、设备和教师等方面的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一体化教学,对教师在“双师型”培养过程会更有利,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为了更好地实施一体化教学,要求学校的实习岗位尽可能做到一人一岗,以确保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以老带新,以传、帮、带方式,带领年轻教师实施一体化教学。
传、帮、带是人们熟知的对快速培养年轻教师的一条最有效的传统的方法。学校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时,也要执行这个传统的方法。现在刚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年轻教师,存在这样一个特点:理论知识较强,实际应用较少,动手实践能力较弱,经验较少。即便是有一定从教年限的专业理论课或实习指导教师,由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校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时,如果教师马上独立担任一体化教学工作,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对他们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起到制约作用。所以,学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认真选择好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都较丰富的教师担任一体化教学工作,让年轻教师或只有单方面教学经验的教师以学徒的形式跟着学习,掌握一体化教学的方法、要求和步骤,为独立教学工作打下基础,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
(三)、组织年青教师培训学习,开展一体化教学,促成“双师型”教师。
年青教师跟随老教师一段时间,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结合有一定的基础后,将这些教师送出去进行综合的培训学习一段时间,使他们能更好、更系统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 更好的完成学校交给的一体化教学任务。经过老教师传、帮、带和培训学习后,让年青教师独立担任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工作,培养、帮助他们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
学校还要大胆地磨练、任用年青教师,让他们担任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工作。在具体的教学安排过程中,为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教学过程可安排一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作为指导教师,协助、辅导第一次担任一体化教学工作的教师上好这一门课程。这样既确保了教学的效果,也锻炼了年轻教师,使他们真正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趋向成熟,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
结束语: 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办法很多,以上的几种方式、方法是我们这些年来的做法,实践证明,这些做法能帮助他们较快成为一名既熟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过硬实践操作技术的“双师型”教师,并通过创新教学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的发展得到有力的保证。在此提出这些做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更盼望得到同行们指教和提出更好的做法,让我们从中学习和借鉴,共同提高我们的职业教育水平,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我们应做的事。
参考文献: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人社厅发(2009)86号
第三篇:英语论文双师型教师
浅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浅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教育教学质量,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它直接关系到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决定中等职业学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是市场经济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客观需要,更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要办出特色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 中等职业学校 队伍建设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的定义揭示出培养模式应主要从其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实践指导能力三方面入手 “双师型”教师培养可以通过在职进修理论知识,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借助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等途径来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评价作为农村职教中心管理体制的核心,对教师的德、勤、能、绩等方面进行考核。教师的德、勤、能、绩恰恰就是教师素质的体现,特别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技能和实践指导能力构成了双师素质基本内涵。因此,教师评价机制与其培养模式必然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分析、理解其逻辑关系,对于合理、正确地培养“双师型”教师,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双师型”教师也是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实施中心。教学是职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教学改革是教学中心的中心,而“双师型”教师则是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最佳实施中心。“双师型”教师最了解职校专业方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专业技能等教学内容,了解社会生产实际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发展趋势。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专业?如何评价?如何改革?如何对教学理论和技能结构进行合理整合?优秀“双师型”教师能够及时洞察预测行业的发展变化,捕捉行业人才供求信息,及早调整专业培养方向,适应国内外两个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双师型”教师也是沟通社会生产实际与教学改革的桥梁,是职校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增加实训场地和验证教学水平的实践者,能够使教学改革和专业设置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实效性,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双师型”教师能 够驾驭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发挥先进的教学实验实训设施和场地的作用,实行双向互动式兴趣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二.“双师型” 教师的认定标准
(一)职业意识和态度标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2.理解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认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认识到“双师型”教师是专业课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3.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4.了解专业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对于提升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作用。
5.具有把专业实践能力主动应用于教学、推进教学改革的意识。
6.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主动参加专业培训和企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的意识。
7.具有制订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职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
8.注重团队合作,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教育教学和专业知识标准
1.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或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并取得助理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熟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
3.掌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以及从学校到工作岗位过渡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
4.掌握所教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基本规律。
5.熟悉所教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所教课程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及课程标准。
6.了解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相关行业现状与趋势及人才需求、现代技术技能前沿等基本情况。
7.了解所教专业与相关职业的关系,掌握所教专业涉及的职业资格及其标准。
8.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最新的应用技术、工艺流程和方法等基本情况。
9.熟悉学校毕业生对口行业、企业的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内容。
(三)教学和专业实践能力标准
1.掌握所教专业对应主要岗位的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2.取得国家承认的与本专业相关的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证书,或执业资格证书等。
3.近5年中,坚持每2年到企业进行不少于2个月的专业实践(包括接受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在企业的生产岗位工作、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在企业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等),或具有在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累计2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历。
4.近5年中,具有参加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累计不少于360学时(或在企业培训学习不少于240学时)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经历,并取得合格证书。
5.掌握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方法与策略。
6.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学习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7.能够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技术技能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外实训实习。
8.能够结合毕业生就业信息、行业企业用人需求以及自身企业实践经验,不断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9.能够有效参与校企合作,为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改造、职工培训等提供服务。
三、“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与措施
1、营造争当“双师型”教师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岗前培训、师德建设、政治学习、座谈讨论、参观考察、专题讲座等教育形式,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激发专业教师争当“双师型”教师的意识,进而形成争当“双师型”教师的风尚。学校应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根据发展需要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
2、鼓励并要求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类执业资格或职称资格的培训考试。学校可根据教师的专业特点有方向、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中青年教师。学校要鼓励专业教师结合所学专业在二到五年内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鼓励教师理论实践“双肩挑”,既负责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又负责相关的实习实训指导,让理论教学深入到实践教学中。
2、应充分利用学校已有资源进行“双师型”人才培养,可通过科研、技术服务、技术开发、产学结合等方式组织教师参与工作实践和科技开发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在建设“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中占有很多优势:通过合作,学科专业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专业向企业提供智力和人力的支持,在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方面建立共享机制;企业负责学生顶岗工作安排及指导教师选派,也培养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
3、拓宽引进人才的渠道,一方面从高校毕业生中引进专业教师,另一方面从有关学校引进双师型教师或者从企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根据各专业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需要,每年组织一次招聘活动,力争用3年时间使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重达60%以上。还可以通过聘请方式从生产服务一线的高技术人员中挑选一部分理论及实践水平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教学工作。
4、实施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鼓励没有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到紧密型合作企业挂职定岗,积累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学校每年可以利用暑假等时间,安排教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业,通过挂职顶岗、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接触到先进的专业生产设备、技术工艺和企业文化,及时了解生产经营现状和发展趋势,丰富实践经验,强化实践技能,提高双师素质。教师回来后在教学中及时反馈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每学年30天以上,通过挂职、顶岗实习、中短期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深入到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一线,系统掌握业务技术流程,强化操作技能,提高“双师”素质。
5、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支持、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把生产实践与教学过程紧密地结合,并选聘高素质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为专业兼职教师。积极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通过校企合作教育的实施,企业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成为专业兼职教师聘任的场所。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对现有专业教师,有计划地开展各类专业培训提高。组织专业教师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培训,力争在3-5年内所有专业教师均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合格证书。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化,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集聚一批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努力打造一只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师德高尚、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和实践能力强的适应中国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参考文献:
1.姚贵平解读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6期
2.周洪升 实施校企“双向挂职”突破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瓶颈《中国农村教育》2007第5期
第四篇:关于双师型教师
关于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思考
江阳职高王薇
在我们中职学校,关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意识是有的,但往往推行起来却遇到种种阻力。原因有:
一.教师评职称等没有双证的要求,教师们本身就压力大,时间紧,哪还有工夫去学习、考取职业资格证?
二.教师想学,或考职业资格证,却没有来自上级主管部门或学校的资金支持。
三.专业培训往往在暑假中进行,教师们在假期一般都想休息休息。
四.有时培训的项目和内容又不与自己的专业相切合。就是相一致的,但培训起来也是理论多,操作少,见习与实习机会更少。
五.学校的横向联系的企事业单位太有限,要去顶岗实习的机会太少。这些单位一般都不想给职校师生提供实习机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六.上级主管部门也没有帮助协调,联系,下达“允许实习”的指令。
我认为,要解决以上阻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职校评职称“双师型教师”优先。
二.上级主管部门、学校要给参加培训及考证的教师出钱。
三.学习、考证不一定都在假期,让教师在开学期间轮换出去培训。
四.可让教师自己选择培训项目和内容(当然要与自己的专业对口),组织的培训要重操作和实践。
五.学校应尽可能多与相关单位合作,上级主管部门或政府应帮助搭建实习的平台。
第五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安龙县中等职业学校
关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满足职校适应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更好地适应高职校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结合职校自身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用2-3年时间,建设一支教育理念先进、结构合理、规模适当,适应专业建设和发展、职业技能过硬、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原则
培养为主,引进为辅;专业课教师为重点,专业基础课教师为补充;专兼职结合。
三、“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渠道(一)校外培训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各办公室每学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每周两次、寒暑假(各15天)去工厂企业一线交流学习、培训,连续五年内累计达到两年以上在一线参加实践工作的经历,以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达到“双师素质”教师的要求。
职校优秀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到省内外高职高专院校进修,或者利用寒暑假到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和进修提高。
(二)企校合作
一是教师去合作企业实习,提高职业教学能力,以促进“双师”素质的培养、推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二是聘请合作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职校兼职。三是有能力的教师可以参与合作项目的开发及教师培训。
(三)国家执业技能考试
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证考试,获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四)校内培训
充分发挥“校内”培养的作用。加强各专业教学研究活动,专业理论课教师和专业实践课教师相互取长补短,进行传帮带;建立校内培训基地,组织教师定期参加技术培训。
(五)积极引进
从教育企业行业一线吸引一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职校任教。这不仅是一种补充“双师型”师资的有效途径,还有利于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有利于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
四、“双师型”教师的认定
(一)认定标准
1.根据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等文件规定,“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教师:
(1)具有本专业执业资格证书;
(2)近5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在企业行业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3)近5年主持(或主要参与)2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2.职校正式聘任的校外兼职教师,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能独立承担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的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或技师及能工巧匠。
(二)认定办法
学院成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组,对申报“双师型”资格的专业教师进行考核认定,并颁发“双师”资格认定书,“双师”资格认定书使用期限为五年。
“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组由以下单位和人员组成: 教务处主任、培训部主任、就业办主任等。办公室设在学校行政办公室,主任由办公室主任兼任。
(三)认定时间
每年6月份申报并上交教师实践工作考核登记表(见附件),7月份认定。
五、“双师型”教师的管理
(一)每年由“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组对“双师型”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
1.是否完成学校规定的课时量; 2.有无教学事故;
3。是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教学活动。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优的指标之一。
(二)从2014年起,对40岁以下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未达到“双师”素质要求或未取得相应执业资格证书的教师,不得进行职称申报和不予聘任。
(三)评选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时,评选人必须是“双师型”教师。
(四)教师计划到企业一线参加实践锻炼,或外出进修,其工资待遇等按《教职工进修学习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五)在同等条件下,“双师型”教师在晋升职务、工资晋级、评选先进等方面优先考虑。
六、本办法自发文2014年9月1日起实施。
七、本办法由办公室负责解释。
安龙县中等职业学校
2014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