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优秀民警事迹材料(共5篇)

时间:2021-02-23 11:40: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区优秀民警事迹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区优秀民警事迹材料》。

第一篇:社区优秀民警事迹材料

【篇一】

**市公安局**分局**派出所民警**被社区群众及同事起了个雅号:“赵药王”。追朔源头已无从考证,倒是派出所同事戏说赵警官在处理警务工作时常挂嘴边的“配药”“吃药”等话语,为“赵药王”雅号的出处找到了一点佐证。

对症下药化纠纷

6月初,**派出所接待了辖区某科技大厦一公司报警人,其称两个月前被同事踢了一脚患上了贫血症,要求警方处罚踢人同事,并给予经济赔偿。

所里民警都觉得报警人不切实际,浪费警力。可**接手后却笑说,先“把脉”,真贫血了,我开剂“药”给他补血!

**给双方当事人做完笔录,又去事发地寻找证人,了解到报警人是因工作建议不被采纳,反被同事叽笑,加上被踢后郁结于心,积气患上贫血。于是,他建议多吃“铁血片”大红枣等治疗,并向其灌输法律知识的“镇静药”,安抚报警人平复焦躁的情绪,引导其不要做过激行为。随后,**多次约谈双方当事人,踢人同事终于认识到自己不当言行造成报警人情绪焦虑乃至贫血状态的错误行为,主动赔礼道歉,当场承担了报警人所有的医疗费用。接受了同事道歉后的报警人立即心气通畅,加上**的正确引导,贫血症逐渐消失,不禁感叹:“想不到赵警官不仅是名好警官,还是一名好药王,治病开药很在行呐!”

泻药狠治“碰瓷”佬

今年初,**接到一起警事,辖区某高档住宅小区售楼处内员工与业主为房屋琐事发生争吵,伴有保安驱赶架离业主出楼的纠纷。业主声称自己被保安殴打伤住院治疗多日,已咨询过专业律师,要求售楼处赔礼道歉并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共计八万元。

业主与售楼处员工各执一词,**坚持自己“望、闻、问、切”的警务处理方法,着手调取监控、寻找证人、查看“病历”、探寻真相,了解到当时的纠纷与业主陈述住院医治的病情并不相符,敏锐地觉察到这位业主可能是在借与售楼处的矛盾,有目的地实施医疗“碰瓷”。**果断查清真相后,主动找业主谈话,告知其肚里“蛔虫”太多,该吃点“驱蛔灵”“果导片”“番泻叶”洗洗肚了。业主一头雾水,认为赵警官在调侃他。**当即拿出医院的原始监控录像、诊断记录,业主一看自己在医院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退变住八百元一天特殊病房的各项数据单,马上意识到自己移花接木不恰当的治疗行为已暴露,迅速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并向赵警官和售楼处员工道歉。

**处理完业主“碰瓷”,又对售楼处员工驱赶架离业主的做法提出批评。经协商,业主合理的八千元医药费由售楼处给予赔偿。一起棘手纠纷就这样解决了。

秘制“白药”解心结

近来,一向爽快的“赵药王”在为一起纠纷的处理犯难,迟迟发不出一帖合适的“药方”。辖区75岁的王姓老人主动帮74岁的朋友田某干活时突发急病,田某不明病情未将其送医而是送回家中,等王老家人回到家再送其去医院,因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老人病逝了。王老女儿痛心之余多次找田某责怪其害她失去了父亲,还与田某发生肢体冲突。田某虽有愧疚但也委屈,老朋友的病逝已让她伤心自责,老朋友女儿如此指责问罪、撕扯辱骂,她实难接受。于是一气之下拨打110,同时提出诉求,让对方赔偿医药费等各项损失六千元。王老女儿也不让步,扬言赔八万、十万都可以,只要田某能让她父亲活过来。

双方矛盾剑拔弩张,配制什么特效药才能让双方当事人解开心结呢?**尝试着用双方的询问笔录作把脉点,把约谈作切入点,找出真正的“病源”点。一方是在失去至亲时产生的过激行为,可通过法制教育引导;

一方因缺乏疾病急救常识,延误老朋友救治,实属无意,双方无实质矛盾。最终,田某接受了**的批评和建议,对自己为避嫌顾及面子、愧对多年老朋友的失礼之举懊悔不已,并主动要求撤警。**顺势配制了一方贴切的“白药”给双方当事人:王老女儿为自己冲动行为买单,支付田某医疗费;

而田某也按民间风俗补出对老朋友病逝的一份“白份”人情,作为对王老女儿的情感弥补和抚慰。

“赵药王”秘制的这份“白药”方案,得到了田某和王老女儿的认可,双方终于打开心结握手言和。

【篇二】

他以守土安民为己任,常年扎根基层一线,为辖区百姓的安宁生活辛勤耕耘。走上基层派出所领导岗位后,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在**处突、治安防范、巡逻防控等工作中身先士卒,为广大民警作出了表率、树立了“标杆”。他就是**市公安局**分局新庄派出所副所长**。

**,男,1984年10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08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分局新庄派出所副所长。从警十年来,他爱岗敬业、以身作则,用默默付出和忠诚坚守为辖区社会治安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曾先后获**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法制员”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多次被市、分局嘉奖。

扎根社区,为群众服务

**自2008年入警以来,从最初的人员密集复杂的顺河派出所雨露社区,到现在的全省最美乡村新庄派出所第一责任区,他一干就是十年。十年来,他积极组织和参加辖区内的希望工程、助残济困、文明城市创建等各种公益活动,他为辖区群众办理户口、送证上门数以千记,驾车接送近百名孤寡残疾群众到派出所办理身份证,为百余名因历史原因户口错漏或无户口群众变更补录了户口信息。他还通过转化教育让数十名失足违法青少年走上正途;

他调处的5000余起纠纷无一起未结或被投诉;

他采集上报各类信息5万余条,为辖区群众提供咨询帮助2万余次。十年的真情付出让他成为群众心中最值得信赖的人,社区百姓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扶危解困,以真情为民

“群众利益无小事”,十年来他牢记这一服务宗旨,百姓有什么急事难事,他都第一时间出现,不论老少,不论贫富,他都热心帮助。辖区有一对夫妻因自身身体原因没有儿女,多年前的一次巧合在路边拾养了一名弃婴,拾养后未办理任何手续,待抚养至六岁的时候,面临着小孩上学,但是小孩没有户口这一难题,可急坏了这对夫妻。最终这对夫妻找到了社区民警**,**了解这一情况,由于时间太长,无法查找到小孩的亲生父母,查询了相关政策规定,对于这类拾养的婴儿,正常应当交予儿童福利院抚养,然后由儿童福利院报入集体户口,但是面对着六年抚养亲情的割舍,给任何人都是无法接受的,于是**他奔波于儿童福利院、民政、学校等单位部门,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功夫不忘初心人,终于查阅到相应的政策,办理了相关的材料,为孩子报上了户口,办理了入学手续,当这对夫妻拿到户口本和入学通知书的时候,那颤抖的双手代表了无以表达的言语。

攻坚克难,保一方平安

打击违法犯罪,是人民警察的天职。作为一名警察,**深知案件不破,会极大的影响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看法。为了破案,他沉入社区、摸排线索,深入群众、走访排查。从警以来,他破获各类违法犯罪案件30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分子200余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0余万元。**年2月,辖区内以及周边乡镇的入室盗窃案件高发,狡猾的嫌疑人具有一定的反侦察意识,有意的躲避监控拍摄,几天内疯狂作案四十余起,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了百姓的安危,为了能早日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放弃了休息,放弃了去陪护在医院待产的妻子,经过分析研判,经过连续数夜的蹲点守候,终于将犯罪嫌疑人施某抓获,经过审查将施某送押看守所后,当怀着成功破获案件喜悦的同时,回到医院面对产房的妻与子,心里却是满满的愧疚。

十年,一个普普通通的警察,一些点点滴滴的琐事,没有什么动听的言辞,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因为对警察这个职业的热爱,持之以恒中默默的付出,用真情换来了群众的真心,用行动换来了社会的稳定。

【篇三】

从警30余载,岁月爬上他的鬓角、磨薄他脚下的鞋底,却压不弯他依旧挺拔的身姿。年底即将退休的他,如今依旧活跃在社区里,光辉岁月,不忘初心。他就是**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派出所民警**。

**,男,60岁,1986年6月参加公安工作,2004年4月起担任**市公安局高新区(新北)公安分局**派出所社区民警,负责**(一)社区的工作。从警30余年,他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获评“全市优秀社区民警”、各类优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荣获分局、市局各项表彰20余次。

下社区

群众有求尽全力

面对繁重的社区管理,**合理安排,有条不紊,打好群众基础再开展工作。他走百家、进千户,熟悉群众,也让群众了解他;

群众信任他,他也竭尽全力帮助群众。**年底,辖区一名重症病人就医时发现身份证、社保卡均遗失,由于身在重症监护室,无法到派出所补拍身份证照片。**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向所领导请示,带领户籍窗口工作人员赶到医院为他办理身份证、采集图像。事后,病人家属专程赶到派出所表示感谢。

这几年**因为患病腿脚不便,一到阴雨天酸疼难忍,但他从来没有因为腿脚伤患怠慢社区工作,坚持每天下社区入户走访,有时候休息日只要群众一个电话,他就会从家里赶到社区,为群众排忧解难。

排线索

打击犯罪不服老

**居住的人口成分复杂,各种治安乱像屡见不鲜。为肃清辖区治安风貌,自**接手社区后,他十分重视违法犯罪线索的摸排,深知要依靠群众才能获取最有效的信息。通过夯实群众基础、建立警民信任,小区里的居民们不仅积极协助老周提供线索,而且自发提高对小区治安的关注,主动向老周反映一些不寻常的情况。

**年11月,**接到社区居民反映的一个情况,**小区某单元的租客行为异常、很少露面、敲门不应、但一个屋子里住了很多人。**敏锐的意识到此处有可能是个传销窝点,他不动声色,在附近走访数日后,摸清了房内大概人数和作息规律。随后,派出所组织警力进行抓捕,将9名涉嫌传销的嫌疑人全部抓获。

正其身

忠于信仰守初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名老党员,**坚定的忠于自己入党入警的誓言,其身正,不令而行。扎根社区十几年,老周习惯用笔头记录社区工作的点点滴滴,工作日记摞起来已经有半人高了,每一笔每一划,都是他的初心、他的信仰。即将退休,即将脱下这身跟随了自己30余载的警服,**有诸多不舍,最舍不下的,还是陪伴了十几年的社区群众。“为警一日,我就要做到不负党,不负人民。”平凡的话语里,透着顽强的坚定。

第二篇:优秀社区民警事迹

优秀社区民警事迹

从警X载,他默默耕耘、忠诚守护,一串串“平凡数字”背后记录着一个个“不平凡故事”。X本工作笔记上,记下的是社区工作的点点滴滴,投射的是群众一张张满意的笑脸;X个金点子,每一个背后都饱含他对民生难题的尽力破解;X面锦旗,是付出与收获,也是辖区平安的光荣印记;X个最美瞬间,危难之际、不曾犹豫,一次又一次挽救了鲜活生命,一次又一次感动着这座城市……他就是X市公安局X派出所社区民警X,辖区群众口中的“XSir”。

X,男,X岁,汉族,中共党员,现为X派出所社区巡防队副队长、X社区民警,X年X月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先后荣立X。

因地制宜创新出实绩.作为X社区的“片警”,X在笔记本上清楚地记录着社区各种基本数据。从警多年,他始终坚信没有管不好的社区,只有想不到的办法。

针对辖区治安特点,X积极争取社区支持,大力推行警务网格综治网格“双网融合”工作,努力破解住宅小区基层自治的各种难题,将社区网格化治理新模式融入特色警务室建设,充分整合社区民警、消防协管员、网格员、群防群治力量,全面推动“警网联动”机制,形成合力构建辖区治安稳定的“大网络”,让隐形的警力发挥作用,大大提升了社区管控度。今年以来,X辖区的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了X%。

为了更直观地掌握辖区出租房屋情况和整治进度,X创新提出了“挂图作战”的方法,将辖区所有房屋情况制作成平面图,用展板展示出来,并设定了“六色区分法”,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住房种类。

其中,住宅和车库按照颜色逐一标注,并且逐户开展工作,这种“挂图作战”的方式,一方面有利于直观掌握出租房屋整体情况,推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掌握检查整治工作进度,切实将“小隐患消除在社区”,大大提升了社区治安环境。

勤能补拙治理有妙招.勤走访、善总结、多创新是X这些年来社区工作的万能法宝。无论分管哪个社区,无论面对什么难题,他都坚信“勤能补拙”。从警以来,他“脑洞大开”,先后提出问卷星防诈骗宣传、编写企业员工安全培训教程、集宿区外来人口服务站设置、掌上社区微警务工作法、校园警方微课堂等X个“金点子”,有效提升了辖区警务工作质态,受到了辖区群众的广泛好评。

只要一有时间,X就会上门走访,从住户到企业,他一一登门。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找辖区群众聊天,问问他们有没有什么情况想要反映、有没有什么线索需要提供;只要一有想法,他就会付诸行动,无论是QQ、微信,还是邮件、书信,都是他与群众交流的常用工具。多听、多问、多想、多做,就是他的社区工作“新妙招”。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X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何让群众守好自己的钱袋子成了他“日思夜想”的事情。通过警情研判,X梳理了几类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并且借助问卷星软件自主创作设计了防范宣传问卷和二维码,通过联系企业、学校、中介等部门,结合入职培训、家校共建等平台完成反诈测试,提升防骗能力,目前已经累计完成测试X.X万余人次。

为了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X非常注重采群建群工作,每日都会选择新型、多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编写预警推送至各个微信群,并且组织警务站队员在提供警务服务过程中随时随地开展反诈防骗宣传。这种“线上+线下”结合宣传方式,大大提升了群众安全防范水平。今年以来,X辖区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同比下降了X%。

警钟长鸣校园护安全.X管辖的X市X社区有三所学校,有各个年龄段的孩子X多人。虽然X自己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但他却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这些孩子身上,他常说,“每次与这些孩子在一起,总能想到自己小孩的模样,为这些孩子创造平安稳定的成长环境,是我最大的使命。”孩子们也亲切地称呼他为“小X叔叔”。

筑牢校园“安全墙”不仅仅是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也是记挂在X心头的大事。为此,他也花费了大把心思。校园警方微课堂、教职工安全知识培训、安保人员培训考核、校园防护网体检、反恐演习等等一系列措施,让校园学校安全等级层层提升。

在一次护学岗过程中,X发现X市一小学门口有流动摊贩无证出售“三无”产品,因为造型新奇吸引了不少小朋友驻足围观,特别是独自放学的孩子久久不肯离去,存在安全隐患。他立即联系城管部门,在学校周边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清理整治,安排警力加强放学时段的闪灯巡逻,同时专门编写了一份关于校园周边安全防范的警方提示,推送给各年级班主任和家长。他还将内容增加到“每月一堂”法制科的内容中,用生动形象的案例让小学生提升安全防范意识。

小事化解在“小”、矛盾化解在“前”.X将“老娘舅+社区警务”的工作模式引入社区警务站,配备“X名民警+X名社区干部+X名网格员”,专门调解社区里的邻里纠纷、化解X矛盾。近两年来,他累计调解各类社区纠纷X余起,化解X矛盾X起,在辖区群众中赢得了金牌调解的好口碑。

日常工作生活中,X处理事情慢条斯理、不紧不慢,但是在危难关头,他却一点不含糊,临危不惧、挺身救人。工作X年来,他始终坚持在接处警第一线,先后救助、帮助过的群众不计其数,很多次都又惊又险,留下了很多美好又感人的瞬间。

第三篇:派出所社区民警事迹

一颗心,为着人民而跳动

——记宝应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社区民警唐积桐

在宝应县公安系统内,有这样一位普通的民警,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始终兢兢业业,对身边的群众一贯怀有真真切切的感情,身为一个警察,他在真正的意义上做到了与老百姓心连着心、手牵着手、情系着情。他就是被人们誉为“陈先岩式”的社区民警、宝应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苏中社区警长唐积桐。

今年48岁的唐积桐,干上警察这一行可说是“半路出家”。1976年12月,他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从班长、副连长一直干到副营职干部,唐积桐经受了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显示出一个军人的赤胆忠心和铮铮铁骨。特别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他5写血书,主动要求参战。在生与死的搏斗中,唐积桐经历了25个日日夜夜,他所在连的160多人中先后有52人不幸伤亡,最小的只有18岁。这一切都使唐积桐刻骨铭心,他常想,比起牺牲的战友,自己算是万幸了,这样的生命其实已不属于哪一个人,更不应该一味地用来享乐甚至虚度,而应该用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惟有这样才对得起死去的战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回到地方后,唐积桐先后在沿河、南门、城中等派出所担任警长,十几年来,他始终战斗在社区警务工作的第一线,无论形势发生什么变化,出现什么情况,遇到什么困难,他始终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努力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团结和依靠社区群众,构筑起让居民群众放心、满意的平安社区。他个人先后被评为宝应县十佳社区民警、十佳爱民标兵警察,扬州市严打整治工作先进个人、平安创建工作行进个人、十佳政法干警,并荣立三等功一次,被命名为“陈先岩式的好民警”。2003年11月,宝应县公安局作出决定,在全县公安机关和全体公安民警中开展向唐积桐同志学习的活动。

“社区就是我的家,我的岗位在社区”

唐积桐自从穿上警服,就一直对社区工作怀有深厚的感情,这么多年来,眼看他的荣誉越来越多,他也有好几次变动工作的机会,可他舍不得辖区的居民。他常说:“社区就好比是我的家,我的岗位在社区,生活、工作在这里的上千户家庭、数千个居民,是我服务的对象,时时刻刻我得替他们着想!”

2003年5月,宝应城区派出所进行了整合,唐积桐第一次来到了城北派出所苏中警区工作。这是一个出了名的“老大难”社区,原是城乡结合部,辖区内有常驻人口10000多人,暂住人口1100多人,仅私房出租户就有370多家,而且还有不少的政府机关、学校和金融单位,什么娱乐休闲场所、酒楼饭店等更是比比皆是,这里以前一直是各类刑事案件的高发地段,没有谁也在这儿“栽跟头”。熟悉唐积桐的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不少亲友也劝他“识点时务”。但唐积桐却一脸的不在乎,他说:“在哪里工作,都是领导对我的信任,好在还没有改变我的社区老本行,半年吧,给我半年的时间,干不好,我请求处分!”

为了尽快熟悉情况,赢得群众,扭转局面,唐积桐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辖区内的每一条街巷胡同。那段时间,他一边深入宣传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重要性,争取社区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一边广泛走访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那时,苏中警区东片家家户户无门牌、错门牌、重门牌的现象比较普遍,不但给群众的收发邮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且对治安管理也十分不利。唐积桐到任后,立即着手科学合理地编制门牌,不少居民不配合,老唐可说是磨破了嘴皮,跑断了腿。那时正是炎热的夏天,钉门牌本不是唐积桐的事,可他却亲自背上挎包、担条毛巾,一家一户地上门安装。为了不损害居民家墙面的瓷砖,他先用毛巾将墙面擦干净,然后用自费购买的玻璃胶粘门牌。那段日子,老唐的手指经常被玻璃胶粘住,洗不掉,抹不去,最后只好用小锉锉,用小刀刮。更多的人家则需要用射钉枪安装,钢钉打进水泥墙里直冒火星,震得他虎口隐隐作痛。就是这样,他一个人做三四个人做的事,最终将数千个路牌、门牌安装完毕。居民们见老唐这样能为百姓吃苦,打心眼里把他当作自己人。

唐积桐常说,社区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是要靠感情作为纽带的。作为一名社区民警,面对群众更要有诚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只有做到亲民、爱民,人民群众才能愿意与我们打成一片,与我们结交朋友,交流感情,互通信息。在唐积桐的管段里,几乎每户居民家里都会有一张他送上的“警民联系卡”。别看这张卡片小,但他却把老唐和广大居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那上面的电话号码也不仅仅是一串简单的数字,而是老唐十年如一日为民服务的承诺。“有事请打我电话,我一定会尽快赶到。”每次送出一张“警民联系卡”,唐积桐都会对群众作出同样的承诺。时间久了,居民不但遇到有什么急事、难事,如水、电、煤发生故障,下岗待业、夫妻不和、家人患病、住房紧促、子女就读,甚至阴沟堵塞等都爱找他,就是遇到什么喜庆事,也都爱找他。因为将心比心,因为设身处地,居民群众把唐积桐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其实,唐积桐在心里,又何尝不是每时每刻将社区的每一户居民当作自己真正的亲人啊。

“社区居民都是我的亲人,关心他们每一个人不需要什么理由”

社区是个大家庭,不管贫贱富贵,不管长住短住,唐积桐都把他们当作是大家庭的一分子,全心全意地去关心其中的每一个居民。多年来,唐积桐总是这样告诫和要求自己:无论任何时候,都要以鱼水之情善待社区居民群众,自觉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忧、我有所虑,民有所求、我有所助,民有所难、我有所救。就拿他现在管辖的苏中社区来说吧,社区内每家每户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谁家有孤寡老人需要特殊照顾,谁家有什么困难需要及时帮助,甚至连谁家的电路老化、存在隐患,谁家的阳台上堆的什么易燃杂物,他心里都有一本详细的账,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活档案”

有一年春天,唐积桐到平安巷贫困居民老吴家走访,见老吴卧病在床,同老吴一起下岗的老伴也精神不振,老唐心里感到十分难过。此后,他就把老吴家的事当成是自己的事,不怕跑腿,不怕磨嘴皮,同居委会干部一道与民政部门打了不少的交道,最终为老吴家争取到了社会最低生活保障金,解决了老吴的燃眉之急。老吴含着眼泪,握着唐积桐的手,半天说不出话来。

社区里有户姓郁的人家,父母都长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爹爹和孙子二人。小郁原在技校学过烹饪,但因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脾气变得有点古怪,加上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朋友的拉拢,逐渐地滑上了歪道。爹爹管不住孙子,内心非常着急。唐积桐了解这个情况后,三番五次,主动上门做小郁的思想工作,教会他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并帮他在县城的一家饭店里找到了一份厨师的工作,终使小郁悬崖勒马,改过自新。感动得小郁的爹爹逢人就夸老唐做了一件积德行善的大好事。

今年春节前夕,苏中新村有户姓王的人家,父子因长期矛盾,积怨太深,差不多就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随时随地都有激化的可能。老唐哪有心事忙自己家过年,三天两天地往家跑,分别与王家父子促膝谈心,并会同司法科、居委会的有关同志一起出面加以调处,最终使矛盾钝化,父子握手言和。邻居们得知后,都笑着说:“要不是唐警长,怕是我们这个年也过不安稳。”

唐积桐有这样一段肺腑之言:“老百姓的事,有些在我们看来是小事,在他们的眼里就是关系切身利益的大事。”有一次,老唐在对东升路一家陈的人家进行户口项目核对登记时,发现陈家5口人中,就有3口人的姓名有音同字不同的错误。其中一个小孩登记为“女”,而户口底册上却为“男”。老唐当即告诉了陈家的户主,并细心讲解了更正姓名所需的材料和程序。陈家人感动地说:“不是你这次上门核对户口,我还不知道户口薄上有问题,感谢你及时的提醒,要不一旦用到可就要误事了!”像这样的事,老唐遇到过不少回,每次他都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帮助解决。

这些年,不论刮风下雨,唐积桐每晚都坚持到社区里转上几圈,有时一直到深夜。要是发现谁家的门没关好,老唐就喊一声主人的名字,让他把门关紧;要是发现有什么情况,老唐就立即投入紧张的战斗。平时,不管在哪里,老唐只要看见摩托车或电动车的主人不重视防盗,他都不忘提醒几句。有一次,老唐在东升路十一巷巡查时,发现有辆黑色摩托车停在门口,没有上锁。他好不容易敲开车主家的门,却得了开门的小伙子一句“烦死了,还让不让人休息”的呵斥。对此,老唐也早已习以为常,他耐着性子同那个小伙子谈起防盗的常识,直到他心服口服。当老唐帮他将摩托车推进了院子,那小伙子终于不好意思地笑了,连声说“感谢”。

唐积桐就是这样尽心尽力地为老百姓做事情,但对自己家里的事情,却照顾很少,特别是对自己的事显得十分马虎。他在部队里就患上了支气管扩张,一年总要发作好回。有几回正逢上所里的专项行动,领导不安排他参加,他却主动请战。有一次在值班时,病情突然加重,他只好请同志替一下,挂了8天水,硬是没请一天假。曾经有人问唐积桐:“为了老百姓这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你整天这样激情似火地忙碌,到底有什么理由呀?”老唐听后,咧嘴一笑说:“我是倒过来看的,想想看,还有什么,能比每时每刻分享每家每户的快乐,更让人感到开心的呢?社区居民都是我的亲人,关心他们不需要什么理由!”

“守护社区群众的安全是我光荣的职责,让社区群众满意是我最大的心愿”

身为一名警察,首要职责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这个“安全”在唐积桐的眼里不仅仅是生命财产的安全,他从一个社区民警的角度出发,把确保社区群众的安居乐业作为永恒不变的追求。近年来,唐积桐会同所在社区居委会进行实地考察,共同探讨加强社区治安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形成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创建安全社区工作思路,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家庭防范“十要素”,挨门逐户地进行宣讲。

在走访居民和采集治安信息过程中,唐积桐发现辖区内人户分离、房屋租赁及外来人口愈来愈多,对人口的管理也愈来愈复杂。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对地区人员住户进行了汇总分析,并用不同的标志将每户人员按照常住、人户分离、房屋租赁和外来人口等情况进行分类收集整理,建立了便于管理的一整套基础手册型资料,形成了人人皆知的老唐的“59个文件盒”。这“59个文件盒”,得到了市局和县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如今已成为各社区民警学习的“样板”。这些看似简单却又比较科学的方法,使唐积桐这样的社区民警们快速、全面地了解了社区,为社区长效管理打下了扎实基础。不少人半开玩笑地说:“只要有了类似于老唐的59个文件盒,就能立刻成为社区的‘活地图’。”

到苏中社区工作后,唐积桐针对社区往年刑事案件高发的态势,为了确保小区的安全,他想方设法,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在争得辖区内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的支持下,他落实了50多名信息员,聘请了16名义务护巷员,将他们4人一组,对社区进行切块负责、承包防范。除不断对护巷员进行防范知识和防卫技巧培训外,老唐还采用黑板报、戗牌及宣传单提醒等方式,及时报道发案情况和预警信息。他自编、自写的黑板报内容每月都要换上两三次,通俗易懂,老百姓很是爱看。他还大力推行白天重在“看”、晚上重在“巡”、深夜重在“守”的24小时“全天候”防范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半年不到,辖区内发案率就下降了30%,去年仅发生不到10起,成为有名的平安社区。

细致工作,不仅增进了警民之间的感情,改善了警民关系,在感情上得到了群众的回报,同时也使唐积桐在工作上得到了辖区内群众的信任和大力支持,辖区内一有什么情况,群众都争着向老唐反映。许多居民说:“老唐做事认真,为民负责,这样的警长,我们信得过。有了他,我们睡觉都感到安稳!”有一天晚上,有个男青年手提一只黑色拎包,在城郊桥西首一家录像厅门前游荡,行为诡秘。这家录像厅的业主见此情景,想起平时老唐的叮嘱,顿时提高了警惕。他不动神色,悄悄地拨通了老唐的手机。唐积桐闻讯后,立即带领几个联防队员赶到现场,对那可疑青年进行盘问。那人自称是做药材生意的,但他的包内却无一样药品或药材宣传材料,竟然有起子一把、钳子一把、手电筒一只。老唐抓住疑点不放,紧紧相逼,最终使那家伙无法抵赖,彻底坦白。原来他是盐都县的一个流窜盗窃案犯,已经在多个县市连续作案20多起。这次,他第一次来到宝应,想在这个小县城里捞上一把,没想到刚踏上宝应土地,进入苏中社区,还没“开张”,就一下子栽倒在老唐的铁腕之下。2003年国庆节期间,河南鹤壁有3人在泰州聚众斗殴,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3个家伙知道情况不妙,立即乘车北窜,到达宝应境内时,本想下车喘口气,但由于他们神色慌张,苏中社区的群众发现他们可疑之处很多,就立即向唐积桐报告。老唐迅速行动,终使这3 人束手就擒。

做好辖区内刑满释放、劳教人员等重点对象的帮教工作,使他们逐渐转化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唐积桐作为社区民警长期重视的又一项工作。越某因为诈骗被判了8年,2003年刑满释放后,生活上一直没有着落,加上对以前所犯的事有点其他的想法,他情绪低落,整天无所事事,借酒消愁,还时常扬言要上访、要报复,甚至与以前所谓的朋友发展到用刀威胁的地步。唐积桐知道他也是当兵出身,而且和自己同属一个军,便以老战友的身份,主动上门与他交谈。尽管吃了不少闷,但老唐却毫不气馁,仍耐心地与他掏开心窝讲真话,开导他要自尊自立自强,重新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且还协助他办起了一个小茶炉,并帮他做做其它的生意。平时,唐积桐还不断地鼓励他,告诉他要珍惜这个机会。经过一段时间,董某不仅自己学好了,而且还经常教育别人跟着做好人,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像越某这样的例子,老唐遇过不少,在他的辖区内共有36名重点人口,老唐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把他们当作家里人对待,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两年来,这些人中已经有24人彻底走上了正路。他们对老唐是感恩戴德,但老唐却觉得没什么,他说:“守护社区群众的安全是我光荣的职责,让社区群众满意是我最大的心愿!”

是啊,唐积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颗心,为着人民而跳动,自己却感到习以为常。已近半百之年的他,自己家里有妻儿老小,但在妻子眼中,他从不顾家;在儿子的记忆里,他的身影又总是那么忙忙碌碌。对于这些,唐积桐也常常感到不安和愧疚。但是,只要想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职责,想到社区群众对他的那份信任,想到公安局和派出所里领导和同志们对他的关怀和支持,他就会在不安和愧疚之余,越发感到一种无形的力量,不仅增添着他强烈的责任感,也激励他更加坚定决心做好今后的工作。他常对自己说,舍小家,为大家,造福千家万家,这是当警察的本分。人只有一颗心,但这颗心只要是为人民跳动的,他就无愧于人民警察这个称号。为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的那份沉甸甸的信任,就是一辈子钉在社区民警的岗位上,也无怨无悔!

第四篇:派出所社区民警事迹

在宝应县公安系统内,有这样一位普通的民警,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始终兢兢业业,对身边的群众一贯怀有真真切切的感情,身为一个警察,他在真正的意义上做到了与老百姓心连着心、手牵着手、情系着情。他就是被人们誉为“陈先岩式”的社区民警、宝应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苏中社区警长唐积桐。

今年48岁的唐积桐,干上警察这一行可说是“半路出家”。1976年12月,他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从班长、副连长一直干到副营职干部,唐积桐经受了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显示出一个军人的赤胆忠心和铮铮铁骨。特别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他5写血书,主动要求参战。在生与死的搏斗中,唐积桐经历了25个日日夜夜,他所在连的160多人中先后有52人不幸伤亡,最小的只有18岁。这一切都使唐积桐刻骨铭心,他常想,比起牺牲的战友,自己算是万幸了,这样的生命其实已不属于哪一个人,更不应该一味地用来享乐甚至虚度,而应该用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惟有这样才对得起死去的战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回到地方后,唐积桐先后在沿河、南门、城中等派出所担任警长,十几年来,他始终战斗在社区警务工作的第一线,无论形势发生什么变化,出现什么情况,遇到什么困难,他始终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努力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团结和依靠社区群众,构筑起让居民群众放心、满意的平安社区。他个人先后被评为宝应县十佳社区民警、十佳爱民标兵警察,扬州市严打整治工作先进个人、平安创建工作行进个人、十佳政法干警,并荣立三等功一次,被命名为“陈先岩式的好民警”。~年11月,宝应县公安局作出决定,在全县公安机关和全体公安民警中开展向唐积桐同志学习的活动。

“社区就是我的家,我的岗位在社区”

唐积桐自从穿上警服,就一直对社区工作怀有深厚的感情,这么多年来,眼看他的荣誉越来越多,他也有好几次变动工作的机会,可他舍不得辖区的居民。他常说:“社区就好比是我的家,我的岗位在社区,生活、工作在这里的上千户家庭、数千个居民,是我服务的对象,时时刻刻我得替他们着想1

~年5月,宝应城区派出所进行了整合,唐积桐第一次来到了城北派出所苏中警区工作。这是一个出了名的“老大难”社区,原是城乡结合部,辖区内有常驻人口10000多人,暂住人口1100多人,仅私房出租户就有370多家,而且还有不少的政府机关、学校和金融单位,什么娱乐休闲场所、酒楼饭店等更是比比皆是,这里以前一直是各类刑事案件的高发地段,没有谁也在这儿“栽跟头”。熟悉唐积桐的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不少亲友也劝他“识点时务”。但唐积桐却一脸的不在乎,他说:“在哪里工作,都是领导对我的信任,好在还没有改变我的社区老本行,半年吧,给我半年的时间,干不好,我请求处分1

为了尽快熟悉情况,赢得群众,扭转局面,唐积桐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辖区内的每一条街巷胡同。那段时间,他一边深入宣传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重要性,争取社区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一边广泛走访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那时,苏中警区东片家家户户无门牌、错门牌、重门牌的现象比较普遍,不但给群众的收发邮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且对治安管理也十分不利。唐积桐到任后,立即着手科学合理地编制门牌,不少居民不配合,老唐可说是磨破了嘴皮,跑断了腿。那时正是炎热的夏天,钉门牌本不是唐积桐的事,可他却亲自背上挎包、担条毛巾,一家一户地上门安装。为了不损害居民家墙面的瓷砖,他先用毛巾将墙面擦干净,然后用自费购买的玻璃胶粘门牌。那段日子,老唐的手指经常被玻璃胶粘住,洗不掉,抹不去,最后只好用小锉锉,用小刀刮。更多的人家则需要用射钉枪安装,钢钉打进水泥墙里直冒火星,震得他虎口隐隐作痛。就是这样,他一个人做三四个人做的事,最终将数千个路牌、门牌安装完毕。居民们见老唐这样能为百姓吃苦,打心眼里把他当作自己人。

唐积桐常说,社区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是要靠感情作为纽带的。作为一名社区民警,面对群众更要有诚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只有做到亲民、爱民,人民群众才能愿意与我们打成一片,与我们结交朋友,交流感情,互通信息。在唐积桐的管段里,几乎每户居民家里都会有一张他送上的“警~系卡”。别看这张卡片小,但他却把老唐和广大居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那上面的电话号码也不仅仅是一串简单的数字,而是老唐十年如一日为民服务的承诺。“有事请打我电话,我一定会尽快赶到。”每次送出一张“警~系卡”,唐积桐都会对群众作出同样的承诺。时间久了,居民不但遇到有什么急事、难事,如水、电、煤发生故障,下岗待业、夫妻不和、家人患并住房紧促、子女就读,甚至阴沟堵塞等都爱找他,就是遇到什么喜庆事,也都爱找他。因为将心比心,因为设身处地,居民群众把唐积桐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其实,唐积桐在心里,又何尝不是每时每刻将社区的每一户居民当作自己真正的亲人埃

“社区居民都是我的亲人,关心他们每一个人不需要什么理由”

社区是个大家庭,不管贫贱富贵,不管长住短住,唐积桐都把他们当作是大家庭的一分子,全心全意地去关心其中的每一个居民。多年来,唐积桐总是这样告诫和要求自己:无论任何时候,都要以鱼水之情善待社区居民群众,自觉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忧、我有所虑,民有所求、我有所助,民有所难、我有所救。就拿他现在管辖的苏中社区来说吧,社区内每家每户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谁家有孤寡老人需要特殊照顾,谁家有什么困难需要及时帮助,甚至连谁家的电路老化、存在隐患,谁家的阳台上堆的什么易燃杂物,他心里都有一本详细的账,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活档案”

有一年春天,唐积桐到平安巷贫困居民老吴家走访,见老吴卧病在床,同老吴一起下岗的老伴也精神不振,老唐心里感到十分难过。此后,他就把老吴家的事当成是自己的事,不怕跑腿,不怕磨嘴皮,同居委会干部一道与民政部门打了不

少的交道,最终为老吴家争取到了社会最低生活保障金,解决了老吴的燃眉之急。老吴含着眼泪,握着唐积桐的手,半天说不出话来。

社区里有户姓郁的人家,父母都长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爹爹和孙子二人。小郁原在技校学过烹饪,但因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脾气变得有点古怪,加上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朋友的拉拢,逐渐地滑上了歪道。爹爹管不住孙子,内心非常着急。唐积桐了解这个情况后,三番五次,主动上门做小郁的思想工作,教会他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并帮他在县城的一家饭店里找到了一份厨师的工作,终使小郁悬崖勒马,改过自新。感动得小郁的爹爹逢人就夸老唐做了一件积德行善的大好事。

今年春节前夕,苏中新村有户姓王的人家,父子因长期矛盾,积怨太深,差不多就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随时随地都有激化的可能。老唐哪有心事忙自己家过年,三天两天地往家跑,分别与王家父子促膝谈心,并会同司法科、居委会的有关同志一起出面加以调处,最终使矛盾钝化,父子握手言和。邻居们得知后,都笑着说:“要不是唐警长,怕是我们这个年也过不安稳。”

唐积桐有这样一段肺腑之言:“老百姓的事,有些在我们看来是小事,在他们的眼里就是关系切身利益的大事。”有一次,老唐在对东升路一家陈的人家进行户口项目核对登记时,发现陈家5口人中,就有3口人的姓名有音同字不同的错误。其中一个小孩登记为“女”,而户口底册上却为“男”。老唐当即告诉了陈家的户主,并细心讲解了更正姓名所需的材料和程序。陈家人感动地说:“不是你这次上门核对户口,我还不知道户口薄上有问题,感谢你及时的提醒,要不一旦用到可就要误事了1像这样的事,老唐遇到过不少回,每次他都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帮助解决。

这些年,不论刮风下雨,唐积桐每晚都坚持到社区里转上几圈,有时一直到深夜。要是发现谁家的门没关好,老唐就喊一声主人的名字,让他把门关紧;要是发现有什么情况,老唐就立即投入紧张的战斗。平时,不管在哪里,老唐只要看见摩托车或电动车的主人不重视防盗,他都不忘提醒几句。有一次,老唐在东升路十一巷巡查时,发现有辆黑色摩托车停在门口,没有上锁。他好不容易敲开车主家的门,却得了开门的小伙子一句“烦死了,还让不让人休息”的呵斥。对此,老唐也早已习以为常,他耐着性子同那个小伙子谈起防盗的常识,直到他心服口服。当老唐帮他将摩托车推进了院子,那小伙子终于不好意思地笑了,连声说“感谢”。

唐积桐就是这样尽心尽力地为老百姓做事情,但对自己家里的事情,却照顾很少,特别是对自己的事显得十分马虎。他在部队里就患上了支气管扩张,一年总要发作好回。有几回正逢上所里的专项行动,领导不安排他参加,他却主动请战。有一次在值班时,病情突然加重,他只好请同志替一下,挂了8天水,硬是没请一天假。曾经有人问唐积桐:“为了老百姓这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你整天这样激情似火地忙碌,到底有什么理由呀?”老唐听后,咧嘴一笑说:“我是倒过来看的,想想看,还有什么,能比每时每刻分享每家每户的快乐,更让人感到开心的呢?社区居民都是我的亲人,关心他们不需要什么理由1

“守护社区群众的安全是我光荣的职责,让社区群众满意是我最大的心愿”

身为一名警察,首要职责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这个“安全”在唐积桐的眼里不仅仅是生命财产的安全,他从一个社区民警的角度出发,把确保社区群众的安居乐业作为永恒不变的追求。近年来,唐积桐会同所在社区居委会进行实地考察,共同探讨加强社区治安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形成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创建安全社区工作思路,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家庭防范“十要素”,挨门逐户地进行宣讲。

在走访居民和采集治安信息过程中,唐积桐发现辖区内人户分离、房屋租赁及外来人口愈来愈多,对人口的管理也愈来愈复杂。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对地区人员住户进行了汇总分析,并用不同的标志将每户人员按照常注人户分离、房屋租赁和外来人口等情况进行分类收集整理,建立了便于管理的一整套基础手册型资料,形成了人人皆知的老唐的“59个文件盒”。这“59个文件盒”,得到了市局和县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如今已成为各社区民警学习的“样板”。这些看似简单却又比较科学的方法,使唐积桐这样的社区民警们快速、全面地了解了社区,为社区长效管理打下了扎实基矗不少人半开玩笑地说:“只要有了类似于老唐的59个文件盒,就能立刻成为社区的‘活地图’。”

到苏中社区工作后,唐积桐针对社区往年刑事案件高发的态势,为了确保小区的安全,他想方设法,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在争得辖区内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的支持下,他落实了50多名信息员,聘请了16名义务护巷员,将他们4人一组,对社区进行切块负责、承包防范。除不断对护巷员进行防范知识和防卫技巧培训外,老唐还采用黑板报、戗牌及宣传单提醒等方式,及时报道发案情况和预警信息。他自编、自写的黑板报内容每月都要换上两三次,通俗易懂,老百姓很是爱看。他还大力推行白天重在“看”、晚上重在“巡”、深夜重在“守”的24小时“全天候”防范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半年不到,辖区内发案率就下降了30%,去年仅发生不到10起,成为有名的平安社区。

细致工作,不仅增进了警民之间的感情,改善了警民关系,在感情上得到了群众的回报,同时也使唐积桐在工作上得到了辖区内群众的信任和大力支持,辖区内一有什么情况,群众都争着向老唐反映。许多居民说:“老唐做事认真,为民负责,这样的警长,我们信得过。有了他,我们睡觉都感到安稳1有一天晚上,有个男青年手提一只黑色拎包,在城郊桥西首一家录像厅门前游荡,行为诡秘。这家录像厅的业主见此情景,想起平时老唐的叮嘱,顿时提高了警惕。他不动神色,悄悄地拨通了老唐的手机。唐积桐闻讯后,立即带领几个联防队员赶到现场,对那可疑青年进行盘问。那人自称是做药材生意的,但他的包内却无一样药品或药材宣传材料,竟然有起子

一把、钳子一把、手电筒一只。老唐抓住疑点不放,紧紧相逼,最终使那家伙无法抵赖,彻底坦白。原来他是盐都县的一个流窜盗窃案犯,已经在多个县市连续作案20多起。这次,他第一次来到宝应,想在这个小县城里捞上一把,没想到刚踏上宝应土地,进入苏中社区,还没“开张”,就一下子栽倒在老唐的铁腕之下。~年国庆节期间,河南鹤壁有3人在泰州聚众斗殴,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3个家伙知道情况不妙,立即乘车北窜,到达宝应境内时,本想下车喘口气,但由于他们神色慌张,苏中社区的群众发现他们可疑之处很多,就立即向唐积桐报告。老唐迅速行动,终使这

3人束手就擒。

做好辖区内刑满释放、~人员等重点对象的帮教工作,使他们逐渐转化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唐积桐作为社区民警长期重视的又一项工作。越某因为诈骗被判了8年,~年刑满释放后,生活上一直没有着落,加上对以前所犯的事有点其他的想法,他情绪低落,整天无所事事,借酒消愁,还时常扬言要上访、要报复,甚至与以前所谓的朋友发展到用刀威胁的地步。唐积桐知道他也是当兵出身,而且和自己同属一个军,便以老战友的身份,主动上门与他交谈。尽管吃了不少闷,但老唐却毫不气馁,仍耐心地与他掏开心窝讲真话,开导他要自尊自立自强,重新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且还协助他办起了一个小茶炉,并帮他做做其它的生意。平时,唐积桐还不断地鼓励他,告诉他要珍惜这个机会。经过一段时间,董某不仅自己学好了,而且还经常教育别人跟着做好人,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像越某这样的例子,老唐遇过不少,在他的辖区内共有36名重点人口,老唐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把他们当作家里人对待,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两年来,这些人中已经有24人彻底走上了正路。他们对老唐是感恩戴德,但老唐却觉得没什么,他说:“守护社区群众的安全是我光荣的职责,让社区群众满意是我最大的心愿1

是啊,唐积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颗心,为着人民而跳动,自己却感到习以为常。已近半百之年的他,自己家里有妻儿老小,但在妻子眼中,他从不顾家;在儿子的记忆里,他的身影又总是那么忙忙碌碌。对于这些,唐积桐也常常感到不安和愧疚。但是,只要想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职责,想到社区群众对他的那份信任,想到公安局和派出所里领导和同志们对他的关怀和支持,他就会在不安和愧疚之余,越发感到一种无形的力量,不仅增添着他强烈的责任感,也激励他更加坚定决心做好今后的工作。他常对自己说,舍小家,为大家,造福千家万家,这是当警察的本分。人只有一颗心,但这颗心只要是为人民跳动的,他就无愧于人民警察这个称号。为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的那份沉甸甸的信任,就是一辈子钉在社区民警的岗位上,也无怨无悔!

第五篇:派出所社区民警事迹

一颗心,为着人民而跳动

——记宝应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社区民警唐积桐

在宝应县公安系统内,有这样一位普通的民警,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始终兢兢业业,对身边的群众一贯怀有真真切切的感情,身为一个警察,他在真正的意义上做到了与老百姓心连着心、手牵着手、情系着情。他就是被人们誉为“陈先岩式”的社区民警、宝应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苏中

社区警长唐积桐。今年48岁的唐积桐,干上警察这一行可说是“半路出家”。1976年12月,他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从班长、副连长一直干到副营职干部,唐积桐经受了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显示出一个军人的赤胆忠心和铮铮铁骨。特别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他5写血书,主动要求参战。在生与死的搏斗中,唐积桐经历了25个日日夜夜,他所在连的160多人中先后有52人不幸伤亡,最小的只有18岁。这一切都使唐积桐刻骨铭心,他常想,比起牺牲的战友,自己算是万幸了,这样的生命其实已不属于哪一个人,更不应该一味地用来享乐甚至虚度,而应该用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惟有这样才对得起死去的战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回到地方后,唐积桐先后在沿河、南门、城中等派出所担任警长,十几年来,他始终战斗在社区警务工作的第一线,无论形势发生什么变化,出现什么情况,遇到什么困难,他始终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努力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团结和依靠社区群众,构筑起让居民群众放心、满意的平安社区。他个人先后被评为宝应县十佳社区民警、十佳爱民标兵警察,扬州市严打整治工作先进个人、平安创建工作行进个人、十佳政法干警,并荣立三等功一次,被命名为“陈先岩式的好民警”。2003年11月,宝应县公安局作出决定,在全县公安机关和全体公安民警中开展向唐积桐同志学习的活动。

“社区就是我的家,我的岗位在社区”

唐积桐自从穿上警服,就一直对社区工作怀有深厚的感情,这么多年来,眼看他的荣誉越来越多,他也有好几次变动工作的机会,可他舍不得辖区的居民。他常说:“社区就好比是我的家,我的岗位在社区,生活、工作在这里的上千户家庭、数千个居民,是我服务的对象,时时刻刻我得替他们着想!”

2003年5月,宝应城区派出所进行了整合,唐积桐第一次来到了城北派出所苏中警区工作。这是一个出了名的“老大难”社区,原是城乡结合部,辖区内有常驻人口10000多人,暂住人口1100多人,仅私房出租户就有370多家,而且还有不少的政府机关、学校和金融单位,什么娱乐休闲场所、酒楼饭店等更是比比皆是,这里以前一直是各类刑事案件的高发地段,没有谁也在这儿“栽跟头”。熟悉唐积桐的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不少亲友也劝他“识点时务”。但唐积桐却一脸的不在乎,他说:“在哪里工作,都是领导对我的信任,好在还没有改变我的社区老本行,半年吧,给我半年的时间,干不好,我请求处分!”

为了尽快熟悉情况,赢得群众,扭转局面,唐积桐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辖区内的每一条街巷胡同。那段时间,他一边深入宣传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重要性,争取社区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一边广泛走访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那时,苏中警区东片家家户户无门牌、错门牌、重门牌的现象比较普遍,不但给群众的收发邮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且对治安管理也十分不利。唐积桐到任后,立即着手科学合理地编制门牌,不少居民不配合,老唐可说是磨破了嘴皮,跑断了腿。那时正是炎热的夏天,钉门牌本不是唐积桐的事,可他却亲自背上挎包、担条毛巾,一家一户地上门安装。为了不损害居民家墙面的瓷砖,他先用毛巾将墙面擦干净,然后用自费购买的玻璃胶粘门牌。那段日子,老唐的手指经常被玻璃胶粘住,洗不掉,抹不去,最后只好用小锉锉,用小刀刮。更多的人家则需要用射钉枪安装,钢钉打进水泥墙里直冒火星,震得他虎口隐隐作痛。就是这样,他一个人做三四个人做的事,最终将数千个路牌、门牌安装完毕。居民们见老唐这样能为百姓吃苦,打心眼里把他当作自己人。

唐积桐常说,社区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是要靠感情作为纽带的。作为一名社区民警,面对群众更要有诚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只有做到亲民、爱民,人民群众才能愿意与我们打成一片,与我们结交朋友,交流感情,互通信息。在唐积桐的管段里,几乎每户居民家里都会有一张他送上的“警民联系卡”。别看这张卡片小,但他却把老唐和广大居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那上面的电话号码也不仅仅是一串简单的数字,而是老唐十年如一日为民服务的承诺。“有事请打我电话,我一定会尽快赶到。”每次送出一张“警民联系卡”,唐积桐都会对群众作出同样的承诺。时间久了,居民不但遇到有什么急事、难事,如水、电、煤发生故障,下岗待业、夫妻不和、家人患病、住房紧促、子女就读,甚至阴沟堵塞等都爱找他,就是遇到什么喜庆事,也都爱找他。因为将心比心,因为设身处地,居民群众把唐积桐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其实

下载社区优秀民警事迹材料(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区优秀民警事迹材料(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民警“三八红旗手”先进个人事迹

    **,女,1979年4月生,1999年7月参加工作,2002年4月调至**派出所任**社区民警。在**派出所工作期间她工作认真负责,扎实肯干,特别是担任**社区民警以来,扎根社区,深入群众,创造性地开展......

    派出所优秀民警事迹

    千锤百炼基层中,戎装巾帼胜须眉 黎建芳同志是某某派出所一名有着16年党龄和28年警龄的“老”民警,自加入警队以来,始终从事基层一线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她无怨无悔,兢兢业业,用热......

    优秀社区民警事迹材料

    优秀社区民警事迹材料X年社区深耕路,他整合各社区不同资源,探索出“五位一体”网格化管理新路子和“商圈+小区”抱团巡逻新模式。在社区的小天地里,他巧用“妙招”下活了平安和......

    优秀社区民警事迹材料

    宋国兴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宋国兴同志,现年31岁,2008年6月山西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到双桥公安分局冯营子派出所做起了一名社区民警,他日常主要负责冯营子派出所三道湾警务区的警务工......

    优秀现场管理民警事迹

    优秀现场管理民警事迹 张勋良,男,46岁,1986年9月从原安徽司法警校毕业后分配至白湖参加工作, 2006年调入白湖分局滨东监区工作。从警25年来,他一直在基层从事生产和管教工作,积累......

    优秀社区民警事迹材料汇总

    优秀社区民警事迹材料汇总3篇【篇一】从警14载,他默默耕耘、忠诚守护,一串串“平凡数字”背后记录着一个个“不平凡故事”。51本工作笔记上,记下的是社区工作的点点滴滴,投射的......

    维稳优秀民警事迹1

    以忠诚铸警魂 尽职责保平安 (基本情况)。至参加工作以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通过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工作,认真履职、热情服务,和全所民警团结拼搏,扎扎实实地完成了......

    公安信访优秀民警个人事迹

    公安信访优秀民警个人事迹公安信访优秀民警个人事迹 梁子轩同志现任朝阳县公安局法制控申大队民警。 从警二十多年来,他凭着对公安工作的热爱和追求,长期扎根基层、心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