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高三考生填报志愿的建议
高考志愿的选择早一天开始,多一分把握
高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关系到考生能否被普通高校录取。落榜,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结果;落榜有两种:
—政策性落榜:未上省控线。
—填报性落榜:未上调档线。
我们认真学习取得高分以防止政策性落榜的同时,也要学习志愿规则和知识避免填报性落榜。
为什么要“早”?
—院校选择要时间
—专业选择要时间
—家庭沟通要时间
高考志愿填报不是几天就能搞好的。考试及家长需要对在自己高考分数左右层次的高校有个大概的了解,需要把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的内容加以解读、吃透、读懂、弄通,需要掌握这些学校前几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并预测出当年大致的学校线(调档线)等等。
考生适合学什么专业?这些专业的内容是什么?有哪些课程?主要就业方向?平均薪酬?等等,都是需要花时间了解清楚后才能选择填报的。
考生现在闷头复习,很少考虑自己以后想学(想干)什么?适合学(干)什么?能够干什么?家长问起来,“乖”的孩子可能说你们说了算,叛逆点的可能和家长对着来。所以,家长和考生还要花时间不断沟通,家长把自己了解的信息和考生分享,征求他们的意见,不仅要考虑考生的意愿,也要考虑家长的社会关系和资源,求同存异,少走弯路。
如果家长认为,志愿填报是高考之后的事情,那就大错特错了。高考志愿填报时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直接影响以后的就业方向,更意味着考生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能否得到充分发挥。高考分数出来到填报志愿只有短短的七天时间,很多学生就会仓促的选择学校专业,造成了许多高分低就,高考落榜的例子。
志愿填报的中心思想:所有选择都要以能帮助考生获得人生幸福为目的!
考生只有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才有可能获得幸福。所以我们的思路应该是:考生想过什么样的人生,决定应该有什么样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目标;有什么样的职业目标决定考生大学应该学什么,高考志愿应该选择什么。那么考生们(或者家长们)知道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想要过上什么样的人生吗?
所以行业职业调研尤为重要。要认真的作自我探索,去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类型、天赋技能和价值观。
认识了自己,也了解了以后可能从事的工作世界,将二者进行对接,就是考生以后的发展方向了。方向确定以后,才能知道考生适合学什么专业,然后对这些专业的内涵展开调研,详细了解专业的学习内容、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平均薪酬等,最终确定几个适合考生的专业(或专业类别)。
专业初定后,对开设这些专业的高校进行调研,尽量选择专业实力强或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院校,就业率高院校,然后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来平衡院校和专业。
重点提醒在高考志愿填报的过程中:
不偏听、不偏信、不攀比;
不盲目追求名牌学校、热门专业;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