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心中的大学精神征文(校庆)
【篇一】
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人生而渺小,倘若心有壮志,行而有壮举,以至上卓越为目标,系家国之情怀,即使渺小得只是十三亿分之一,亦能在人群中发光发热,成就不一样的伟大。
**建校几十年来,一只秉承着爱国奋斗,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历届学子也都奉为圭臬,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完善各方面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与各类比赛中都取得了良好的表现和不错的成绩。在表扬优秀学子的同时,**教师的付出也令人敬佩至极。大家都知道****学院有两个校区,为了一节课或者为了一个活动,老师便有可能两头奔波,学生有何困惑,在课外也尽心尽力的为其解惑。在兼顾家庭之外,不忘自己的职责,只希望将毕生所学,授予后一辈,盼望自己所学能够影响更多人,克己复礼,勤勤恳恳地希望学校可以走出更多人才,社会变得更加美好,祖国愈加昌盛。
青少年创新创业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而大学学子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他们有想法有力量,能够团结一心去共同完成一件事,在不断地探索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为之改进,将创业雏形发展至一个完整的体系,且能够投入实际当中,为社会的发展慢慢增添动力。
就近期而言,**年11月,由梁勇东等人组成的**科研团队获得了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二等奖。庆贺他们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也慨叹成功的来之不易,现今社会竞争力愈加激烈,如果没有充分的学识,熟练的技能,过硬的心理素质,便极有可能在半途甚至最开始败下阵来。我们追求卓越,却不过分膨胀、不过度自信,卓越讲求的是在实际上增添新的想法,使之越来越细致,顺应时代发展,而不是将天马行空的妄想强塞进去,以追求卓越的名义来实现莫须有的野心。我们要心怀理想,要脚踏实地,要有本领、有科学思维、有知识方法,更要知行合一。
实力是我们的盾牌,也是我们的武器,我们是国家的希望,是未来引领社会潮流的一代人。但如果偏离了正道,希望便会变成毁灭。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只有心系祖国,才能安身立命,守住自己的道路。
巴金先生曾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我们也经常说,生命短暂,人类渺小,在这宇宙万物当中,犹如尘埃,等哪一天尘归尘、土归土,可能连一丝痕迹也不会留下,等人类过了一代又一代,连留在世人最后的回忆也会被抹去。
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同我们这般的年华,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只有包含热情,在学识的海洋中汲取养分,才会愈加强大,**的学子,即使天赋不如别人,但一定要时刻记得校训,学而知不足,充满力量地冲上社会的战场,为祖国扫除不稳定的因素,护着这个社会向着美好迈进。
我犹记得刚进大学校门时的惶惑不安以及对未来的茫然与不知所措,相信大多数新生也有过这般心理,人们总是对一个陌生的环境感到恐惧与不安,在不熟悉的领域会让我们有脱离掌控的慌乱感,这是人之常情,说实在并没有什么难为情的。过些日子,基本上便能适应大学的校园生活,地域差异只是暂时的,在中国这片国土上,只要是中国人,便能生活的安心而知足。
我们脚踩着中国的国土,呼吸中国的空气,头顶着中国的天,而身为中国人,背后是祖国强大的后背,我们从出身开始,便一直身在庇护之中。在以往那个战乱的时代,一直有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守卫着祖国的寸土与一草一木,而今虽然已然平和,依然有人在为了这一片宁和而苦苦支撑着,保护祖国的边疆与人民的安全。
爱国是每个中国人从出生开始便烙进骨子里的,祖国是国人的后盾,我们亦要成为祖国的盔甲,让外敌攻不进,打不破。必要之时,化身为最威猛的武器,对一切侵略力量进行反击。
爱国之情,不是挂在口头虔诚祷告,而是需要身体力行;
奋斗需要脚踏实地,刻苦努力,要将时间和精力花得有价值;
要追求卓越,便不要在已成的事业中逗留,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开发自己的才能,走在时代前端,才能将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篇二】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的发展日新月异,身为一名**青年,爱国奋斗,追求卓越成为了我们在新时代下的精神航标,同时也是我们需要继续传递下去的精神火炬。
爱国奋斗,追求卓越是在国家社会危难时敢于献身承担社会责任。在最近一段时间,新冠病毒在全世界肆虐,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与损失。当人们还在害怕病毒传播感染时,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甘愿做疫情中的“逆行者”,其中就不乏我们**青年的身影,他们投身于当地的防疫志愿活动,有的进行安全测量体温,有的加入了生产医疗设施的生产流程线,还有的进行了防疫安全宣传。在国家和社会处于最艰难的时刻,他们的挺身而出,不正是爱国奋斗最好体现吗;
他们在志愿活动中流下的汗水,以及人们生命安全有所保障,不正是他们在工作中追求卓越的最好证明吗。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中国有这么一群有志青年定能早日脱离疫情的阴霾,**有这么一群爱国奋斗,追求卓越的新青年定能帮助社会,蓬勃发展。
爱国奋斗,追求卓越是在工作中坚持不懈,敢于创新。青年人创新创业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寄语:“第一胸怀理想,第二脚踏实地,第三有本领、有科学思维、有知识方法,第四知行合一。”在**,学校十分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创业和创新齐发展,在这种环境下,众多**学子纷纷积极参与,投身于各种创业比赛中去,经过他们的不断努力,坚持不懈,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得以在挑战杯等一系列比赛中脱颖而出,他们的创新精神也得以在比赛成果中展现。在这种创新精神的引领下,他们充分实现了个人价值,这份创新精神也为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在**,这份**精神将会引领每位**人走向更好的人生。
爱国奋斗,追求卓越是一种敬业乐业,自律自强的精神。由于疫情的缘故,我们本学期的大部分课程都变为了网上授课,这不仅对我们来说是一次独特的“初体验”,对许多教师来说亦是如此。这无疑是一次对教师的教学挑战,也是对我们这些学生的一次自律检测。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网上学习,我不禁对教师团队有了强烈的敬佩之情,教师们通过线上直播为我们讲授知识,线下通过微信qq向我们询问教学建议,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在师生间的不断交流改进中不断提高。对于教师来说初次网上直播上课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是,老师们并没有退缩,他们向他人请教,学会调音,学会了调整摄像头,学会了如何录制习题。总而言之,老师们为了备课和网上授课付出了很多,他们的努力奋斗令我们在疫情的寒冷中感到十分的温暖。此外,通过微信和qq询问教学建议是为了追求更加卓越的教学质量,有这样一群爱国奋斗,追求卓越的老师,学生们怎能不热爱学习,怎能不热爱老师呢?老师们的努力奋斗领我们着实感到了**精神的力量,这股力量也深深感染着我。在家学习需要强大的自制力,这无疑对每位学生来说都是如此,得益于老师的辛勤备课与团学策划的一系列笔记大赛活动,使得我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相信只要努力学习下去,未来和明天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爱国奋斗,追求卓越是每位**人都应具备的精神品质,只有将它们铭记于心,并且转化为一股力量,将它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才能在时代的潮流中站稳脚步,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这股力量将会帮助你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坚定自身的信念,成为你克服困难的指向标,让你在困难中成长,在历练中变得更加强大。身为一名**学子,将来的路还有很长要走,不管将来如何发展,我相信这份**精神都将会伴随着我之后的学习生活,帮助我在之后的人生中实现个人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三】
“文以化人,文以载道”,在这个欣欣向荣的**,在这个井喷式发展的**,物质生活已然不能人们的生活,更加需要精神文化去填充那愈加强烈的空虚。****学院,这所驻扎在**的大学,其独具特色的**精神,正如幼苗一般,吸收并借鉴着**文化,以之为养分,正在茁壮的成长,并与之相呼应,共同发展,“爱国奋斗、追求卓越”的**精神在一代一代的**人努力下,不断地的完善并传承下去,**精神永流传。
在这个特殊的****年,****学院仍然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着“爱国奋斗、追求卓越”的**精神。自办校以来,**精神时刻提醒着**人要不断地开拓进取,积极创新。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基础和价值导向,坚持爱国奋斗,为国家、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学校和院士团队共建的3d打印与智能制造研究中心组建研发小组成功研发制作了3d打印护目镜,团队累计生产的1000套3d打印应急全封闭护目镜已被捐赠至**、陕西、河南、湖北等一线定点收治医院等,为保护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的安全作出了自己努力。机械工程学院组织科研团队,协同企业,开展科研防疫攻关。通过支援一线口罩企业提质增效,研发n95口罩机、消毒机器人、热成像仪,研发便携式负压换气系统、负压消毒隔离等防疫设备。携技术出击,主动服务抗疫医疗需求,这些设备的研发和医疗物资的制造,表达我们****学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国家有难之际,为国家、社会服务,也表示了我们爱国奋斗的**精神,并且坚持着去发扬。
在学校里的一个小山丘,种植着许多**树,那个小山丘是许多的校友在学校自发组织种植的,那个小丘被命名为**林。在过去,**树在各地都有种植,但是最终**树生根于**,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取决于**人“人力补之”的精神,**人通过各种尝试,最终实现了人工帮助**树产香料。直到今日,成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学院的土壤原本也是种植**树的,所以非常的适宜**文化。**精神也受到了**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也有了追求卓越的精神,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地去创新,去完全地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追求达到最好。**的**文化也正是如此,通过不断地追求卓越,使**成为了香料行业的标杆。
爱国是民族的精神脊梁,奋斗是时代的前进引擎。爱国奋斗的精神深深的流传在我们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在中华人民的血脉中流淌,深深地刻在我们骨髓中。列宁曾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沉的感情”。回看我们中国70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无数了大风大浪,我们为之心潮澎湃,无数革命先烈用热血与生命谱写了真诚的爱国主义,新中国的建设者们呕心沥血,为国家的发展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献出了自己的一生,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两弹一星,试验爆炸成功;
神舟嫦娥,发射奔月;
奥运世博,扬我国威;
蛟龙潜水,一鸣惊人。这些伟大成就的背后是,是他们爱国奋斗、坚持不懈和追求卓越的背影。我们作为**人,我们要学习他们爱国奋斗、追求卓越的精神,可能我们达不到他们的伟大成就,但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继承并发扬他们的精神,去感染身边的人,去深化**精神的内涵,使之更具生动化、形象化。
身为21世纪的青年,身为**人,我们怎能辜负前辈们的艰苦努力,应该接住接力棒,奋力奔跑。我们拥有青春,这是我们可以坚持奋斗的推动力,而不是我们值得炫耀的资本。我们拥有一定的知识,这是我们能够继续学习的资本,而不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
面对这日新月异、随时更替的时代,可能昨日的幻想,在今日已变成现实,即便如此,我们也没有慌张的必要,我们应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应该以今天为起点,树立目标,努力奋斗!即使“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仍然要“上下而求索”,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不勇敢的承担起国家复兴的历史重任,把“爱国奋斗,追求卓越”做为我们每个**人的座右铭,让**精神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让**精神永流传。
【篇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个方面都在迅速的发展,这正是警察、工人、科学家、教师、外卖小哥等等每一个行业的奋斗者同心筑梦的结果。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兴则国家兴”,爱国奋斗、追求卓越是青年应有的责任,也是工人应有的担当。
什么是爱国?在过去,爱国对我来说只仅仅是书本上一个模糊的词,我在生活中很少感到我有多爱国,可我却无法解释,为什么每当耳边响起《我爱你中国》都会不由感动,为什么每当在电视上看到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时都会不由感到自豪,为什么每当在网络上看到有人歪曲事实,故意诋毁自己的祖国时都会不由质疑反驳,又或许爱国是深埋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的吧。
遥望百年前,正处于国家民族存亡的关键时期,五四运动时期的青年学子,凭着一腔热血,扬起维护国家主权的大旗,为了国家民族的命运奋不顾身。很幸运,我们出生一个幸福繁荣的时代,我们不再为了吃上一口饭而发愁,我们不再为寒冬的来临而烦恼。时代虽变,精神不变。如今,中国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国家的建设需要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的奉献和付出。
****年即将来临之际,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扩散,很多的事情都要按下暂停键,对于所有人来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对患病的人们,面对危难之中的国家,一批一批的抗疫医护人员逆行而上,甚至有的医护人员隐瞒着自己的家人,请缨援鄂,抗疫一线。他们无畏艰险,勇往直前,为国家民族奉献自己的力量,将温暖撒入每个人的心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在百年前五四时期的青年们,为了国家民族未来,抛头颅,洒热血,而站在今天的我们,虽然不了冲锋在抗疫的最前线,但作为**学子,同时是时代的青年,在疫情期间,抗疫者中不乏**青年的身影,不少的**学子勇于担当,无畏困难,加入了抗击疫情的洪流中去。我们在疫情防控的斗争面前,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共患难。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已经高中毕业,步入大学校门的我们,是否还记得为高考努力奋斗的日子?对于我来说就仿佛在昨天。或许有的人上到了大学就开始迷茫了,忘记了自己的初心,整天在宿舍玩游戏、睡觉,天天“混日子”,不知道要做什么,学什么。大学生怎么能如此放纵自己?雨果说:“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大学并非学习的终点站,跳出舒适圈,磨练自己,方能成就自我。人生是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会面临着许多的选择,然而我们无论怎么去做选择,把人生志向转化为奋斗动力,耐得住寂寞,只有通过努力奋斗、激情拼搏的人生,才会拥有充实而温暖、持久而无悔的珍贵回忆。
作为**学子的我们,要敢于做先锋,做时代的弄潮儿,而不做看客,不当看客。我不禁想到了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面的男主角说:“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追求卓越只仅仅是自己做得比别人的好吗?我的回答是,不!我认为,追求卓越是要挑战自己,跟自己比较。曾几何时,我们何尝不是在想:“我要做最好的,我要成为第一。”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做到呢?不断地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砥砺前行才是我们走向更远的动力源泉。
身为**人,我们应该拥有一颗赤子之心,始终记住自己的祖国,将“爱国奋斗,追求卓越”的**精神刻在骨子里,珍惜青春,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超越自己,与时代共同奔跑,以不负韶华,在时代的大潮中成就有价值的人生,共筑灵魂的高塔。
【篇五】
鲁迅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而一个民族的英雄,定然是爱国和不断奋斗的。爱国奋斗精神需要我们弘扬践行,新时代需要我们勇于追求卓越。
今年是****岁生日,**这**年来不断奋斗,逐渐成长为我国教育事业中苍天大树。**能够取得如此成就,背后是**代人经过多少努力奋斗换来的。**立足**,为这个号称“世界工厂”的**输送了无数人才,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爱国是民族的精神脊梁,奋斗是时代的前进引擎。正所谓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干出来的江山稳固持久。****年对我国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型冠状肺炎蔓延危急情况下,无数医护人员奔向一线,在医疗物资急缺的情况下,我校材料学院几位老师经过努力协调,在正值春节之际联系厂家,克服原料工人紧缺等诸多困难,生产了一批批护目镜供给医护人员使用,缓解社会医疗物资紧缺,为**医疗力量注入强大动力。同时,我校1998届电子系校友江浩然努力联系国外,经新加坡、日本、德国等地的供应商支持下,在我国医疗口罩极其短缺情况下提供了几百万个口罩,为武汉地区防疫工作雪中送碳。不仅如此,我校还涌现了一批为疫情防控工作服务的志愿者,他们当中只是普通的学生或者老师。在这些爱国师生中,他们勇于奋斗,追求卓越。
爱国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奋斗的行动。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我校不仅在这些社会工作贡献颇多,在科研方面也是不断奋斗,追求卓越。如校长马宏伟教授为项目负责人申报的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项目“城市大规模建筑群地震灾害风险智能感知系统研发”公示完毕,获批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217万元。这是****学院乃至**市单位首次作为牵头单位获批的国家重点专项。这同时也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项目,无不彰显我校师生勇于追求卓越,爱国奋斗精神。不仅仅如此,我校师生每年不断参与各种各样的项目比赛,取得成就颇多,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广大师生坚守追求真理的初心,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静心笃志,脚踏实地,在科研道路上行稳致远。马宏伟校长弘扬甘为人梯精神,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扛大旗”“挑大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当好科研引路人,做好“铺路石”。在粤港澳大桥工程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甘坐“冷板凳”,肯下“笨功夫”,为建设高水平**科树立优秀榜样。
这些**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身上最宝贵的品质就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把个人梦融入母校建设,努力拼搏,不畏艰辛,追求卓越。**年来,**把开展活动与激发知识分子创新创造活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助力**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刻把握党中央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引导广大师生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勇于追求卓越。广大教师为国育才,承担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学生锻造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勇担时代使命,以拼命奔跑的青春风貌,创造美丽新时代,练就真本领,体现爱国情,敢于追求卓越。
走进这个充满绿色的**,无不体现**勃勃生机,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又夹着几分社会主义气息。**是年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征程中挥洒汗水、激扬青春。当然,作为**的新一代,我们不能只沉浸在当前**的成就上,停留在建设**未来口号上,我们要积极地以实际行动发挥主人翁精神,把个人成长融入**建设和时代建设之中。当代**学子生逢伟大的时代,也是新青年追求更加卓越的时代,我们一定要以昂扬向上的斗志,担当实干的作风和青春似火的激情,脚踏实地,不畏艰辛,克服困难,奋力书写**高水平**科建设事业的青春篇章。
相信**未来更美好!
【篇六】
曾听过一句话,整个人类的文明构成不外乎两类,一为精神,二为物质,精神养心,物质养身。物质是能看的见,摸得着的实物;
精神是看不到,摸不着的能量与信息。精神力量虽无形,却尤为重要,从古到今为人们所歌颂的名人们哪一位不是心里念着手中掐着一种精神,才咬牙坚持下去。我们自小就被教育要向先人学习,雷锋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这些精神早已被熟记于心,借着先人们的优秀被这些精神滋润心田,而今上了大学也遇到了一种精神——爱国奋斗,追求卓越精神。
这种**精神字字体现着学校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字字告诫着**学子们的举手投足,精神虽只有八字,窃却以为字字精深,包罗万象,淋漓体现了现下时代对新一代未来的信任与期望,信任他们可以成长强大到接过前人的火炬,期望盼望着他们打破“垮掉的一代”的预言展示自己的实力不辜负炎黄子孙的血统。
爱国是一个常被挂在嘴边的词语,从儿时到现在我们受到的爱国教育从未间断,但是人们却并不反感,更有人称赞中国是普及爱国教育做的最好的国家,因为这种教育不是强硬的教导孩子们一板一眼、一字一句地跟读我爱中国我爱我的祖国,而是把国家的优秀与强大全部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心服口服承认祖国的魅力,同时与生俱来的归属感更让我们没由来产生为祖国骄傲的自豪感,正是这些教育才让我们在之后面对一些恶劣事件的发生时,没有人云亦云地去声讨国家去质疑制度,而是愿意冷静下来推心置腹提出建议,愿意陪国家一起进步,为国家的成功喝彩。
梁启超老先生曾说,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作为**学子,爱国精神居于首位是毋庸置疑的。只有真正爱国才会深知中国历程的艰辛,前辈的筚路蓝缕与现下中国优秀的来之不易,只有真正爱国才会在“中兴事件”等**中不冷嘲热讽,而是读过少年说后意气风发的规划如何助力中国未来蓝图。欣慰的是,爱国精神在**校园中生机勃勃,每个月都有不可缺少的升旗仪式,校道教学楼内处处可见爱国的宣传语以及爱国英雄们的画像,而自发组织的关乎爱国活动更是数不胜数,也正是这烙印在学子们心中的爱国精神,支撑了许多学子在疫情期间都自发投入到当地社区当志愿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祖国发光发热。我常庆幸,生活在一群有着同样信念的人们之中。
奋斗也是**精神之一。泪是酸的,血是红的,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世上存在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目标,比如有的人目标是有一个安好的睡眠,比如有的人目标是成为画家,有人目标是成为科学家,再大一点,比如**的目标是成为高水平**科大学,再大一些,比如祖国的目标是实现中国梦。这些目标或大或小,都离不开二字—奋斗。奋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人人都知奋斗的重要性与好处,可现在奋斗很多时候成为人们一种思想误区,一提到奋斗都自动归于高大上范围内,指的是盛大的成功之前的努力才是奋斗,而人人又自认为当不了第二个马云,便对奋斗避而不谈。其实不然,大殿的角石,并不高于那最低的基石,不需要最后让人惊叹的胜利成果,所有拼尽全力的努力都成为奋斗,不要轻易成为自己的渺小否定自己的努力而放弃了奋斗。最朴实的道理,滴水穿石。我们都在各自奋斗,那么这股力量终究会凝聚在一起,各处所学,各尽所知。我相信希望我们奋斗的人们等待不是我们最后声势浩大的成功而是在奋斗过程中所获的成长与给人生赋予意义的能力。
广南富庶天下闻,四十风气长如春,作为**学子,更有一番傲骨追求卓越。若说奋斗是前人对后辈的殷殷教导,那么追求卓越便是**因着盼子成龙盼女成凤心愿而提出的高水准要求。追求卓越,是作为**学子应特有的的特质。这种精神不是为了标榜自己与别人的区别,而是让自己有一种刻在骨子的不安于现状,勇于打破自己的舒适圈,这种精神更加有利于我们增强自己的学习动力,完善自己的能力发展自己。而这种精神同时也监督着我们要积极进取,勇于追求,向更高目标前进。记得以前看过一位女强人的故事,当谈到自己的成功的原因时,她说她的父亲从小就教育她所有事情都要争当第一,暂且不谈好胜心一问,正是这种对自己潜意识高要求才让她有了最后的实力。
如此看来,八字精神言简意赅。有幸成为**学子更应把**精神铭记于心,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更应该把这种精神赋予实践。我相信,**精神不仅会在学子们的努力中生生不息,更会传至校外吹拂一方天地。
第二篇:大学校庆征文
大学校庆征文范文八篇
篇一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漫漫长路,似浩渺边际。从神秘传奇的**,历史辉煌的**船院到朝气蓬勃**工程,坎坷和荣耀已经伴随着母校走过了六十个春夏秋冬。**工程大学犹如一颗闪亮繁星正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阔步迈进。
还记得一年前,当我拿到入学通知书时的欣喜若狂。对于高中生来说能够考上心仪的大学是梦寐以求的,感谢**工程让我实现了这盼望已久的大学梦。怀揣着兴奋和喜悦我踏上了北上的火车。初始**工程我便被美丽的校园吸引,青檐碧瓦,笔直耸立的教学楼庄严威武;绿树环绕,青草沁人的军工操场宏伟壮观;清雅隽秀,赏心悦目的凉亭造型别致;杨柳夹道两旁,微风吹拂,枝条招展,似乎正在欢迎我们这些**工程的新成员。那时我暗自地告诉自己,这里必将是我施展抱负,实现梦想的平台。
大一的生活即将结束,驻足回首这一年的校园生活使我受益颇多:在生活中,我亲历同学为贫困学生募集捐款的感人之举,因此我意识到已成年的自己必须学会承担,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在这里,我收获感动也收获快乐。我参加了各种趣味活动,结交五湖四海的朋友,品味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洒脱。在学习中,我逐渐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扩宽了视野,学会了转变。毫不谦虚地说比起刚入学时,我变得更加睿智、成熟和独立。我真心的感谢您,我的母校,是你让我完成了由高中到大学的蜕变。
仅短短一年的时间,我已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哺育我的地方。随着我的成长,我试着去触摸你的脸庞,渐渐地了解到我的母校承载着令人瞩目的荣誉。历年来,我校在党政管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多次获得的国家级、省部级表彰、奖励,自主创新的普及率位于全国各高校前列,创新成绩硕果累累。现如今随着我国对海洋开发和应用的重视以及我国《“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的发布,**工程的一些重点学科被纳入其中,在不久的将来,你必将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各高校中的佼佼者。
**工程淳朴的校风感染着历代的工程学子,他们如点点星光般采拾了母校的光芒,照亮自己的前程和祖国美好的明天。在母校60年校庆之际,我真切地祝愿你能够更加强大,在世界高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海伦·凯特曾说过“只要有在蓝天翱翔的冲动,便绝不会有在地上爬行的欲望。”春笋坚持的是自己节节攀高的路,为的是赶上明天的凌云。工程学子们定会像春笋般坚定执着的追求梦想,为母校辉煌的明天贡献力量!
篇二
徐立行(1911-1985)是**筹建委员会副主任,首任教育长,参与了**创建和早期发展全过程,在**工作了整整十个年头。本文回忆记述的是他在**创建初期几件事。
一、选择文庙街建院地址第一人 1952年3月26日,毛泽东主席批准了中央军委聂荣臻代总参谋长、栗裕副总参谋长提出“筹建军事工程(技术)学院”的报告。同时,军委指定陈赓负责筹建,以西南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为基础,院址初选**。4月中旬,陈赓在去朝鲜战场接替彭德怀司令员回国治病前夕,电告徐立行(时任“二高”副校长)立即去**选择建院之址。4月25日,徐立行率训练部肖连山科长、军务科沈清波参谋和警卫员一行四人,从重庆乘江轮经武汉转车到北京,办了有关手续后,于5月5日到达**。松江(后称黑龙江)省委很重视,派军事部江部长等陪同在市区沙漫屯、柞树林等七、八个点实地勘察。最后徐立行等看中文庙街,因为文庙街是**市制高点,周边有文庙、极乐寺等建筑,人文环境好;距离火车站、飞机场(老)、松花江边交通方便;向东向南有一片空旷、荒凉坟地,人烟稀少,大有建设、发展空间。在取得省委同意后,与省委共同向东北人民政府、东北军区写了**选点报告。经转报于6月中旬,党中央、政务院(后称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签发文件,批准了这个报告。6月23日,“二高”接到全迁**的命令。6月24日徐立行又亲率营建处张复明处长及校务部门干部、警卫营战士共200人离开重庆,直指**为建院打前站。
二、具体建院方案的草拟者
1952年7月底,苏联政府受中国政府邀请,派来帮助中国创建“军工”建院设计专家四人,其中有空军中将奥列霍夫(后任学院首席顾问)、炮兵少将、内燃机专家、海军上校等。8月5日,陈赓、徐立行偕同这四位苏联专家从北京至南京军事学院考察。后到上海参观交大、复旦、同济等大学校园,再北上大连海校、沈阳兵工厂、长春九航校继续考察,最后一站到达**。陈赓指示徐立行,根据军委聂、栗总长“筹建军事工程学院”报告精神,认真与四位苏联专家讨论、交流、研究,草拟一个具体建院方案。徐立行几易其稿,提出方案首先是对学院的定位。学院应是在中央军委直接领导下的一所综合性、军事性、技术性的高等院校,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按军、兵种设系;按兵器装备设专科;专科下以学科设教授会(教研室)。拟定学院设空军、炮兵、海军、装甲兵、工兵等5个工程系;分设23个专科(空军工程系6个;炮兵工程系5个;海军工程系5个;装甲兵工程系2个;工兵工程系5个);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验室、陈列室也都有了名称、学科称呼和标号。方案对院址选定问题,在经过反复比较后认为,初选**是正确的,院址定在**。
三、向陈赓报告“大和旅馆”好消息
1952年9月1日,“军工”筹委会在北京成立不久,徐立行又在半年之内第四次来到**。这次来**的任务是要与省、市联系解决安排下一步各路人员到**的住房问题。这时北方冬季快要到来,解决这一问题更为迫切。在与省、市领导多次商谈中,特别要求省、市首先帮助解决从全国各大学调聘来的一批老教师和从苏联聘请来的一批顾问、专家的住房。徐立行在夜以继日地走访活动中,了解到**铁路局的苏联专家将要陆续撤回,其住的靠火车站边的红军街1号“大和旅馆”有可能空出来。“大和旅馆”是日本人建设,有几十个房间,各种设备、条件都很好,交通方便,安全也有保证。但是这个旅馆是中长铁路局的,省、市无法过问,要解决必须通过铁道部与中长铁路局中、苏两方局长商量。11月4日徐立行向在北京的陈赓报告了这一好消息。陈赓接到电话喜出望外,在11月5日就亲自去找周恩来总理,周总理批示陈赓与铁道部滕代远部长当面协商。经过滕代远部长与中长铁路局领导商量,终于把“大和旅馆”借给“军工”苏联顾问团使用。解决了“军工”燃眉之急。以后陈赓高兴地对徐立行说:“你这个徐立行呀,没有白跑**,消息灵通,反应也挺快!”
四、专程南下上海拜访苏步青
苏步青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原是浙江大学教务长,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时,调任上海复旦大学校长,是位民主人士。“军工”筹建初期从各大学调用的教授名单中有他的助手卢庆骏。卢是浙大数学系三大巨头之一,也是苏步青得意门生,不久前随苏从浙大调复旦,成为复旦大学数学系骨干,已经开课的高等微积分及复变函数、数论这两门课无人代替。但卢庆骏对“军工”来说,又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他学的不是理论数学,而是应用数学,他的数学知识与工程方面结合较密切;又有朝气,有组织能力。但在调卢庆骏时,浙大、复旦两校都不肯放,苏步青反对更为坚决。一次在陈毅(时任上海市长)主持的民主人士座谈会上,苏步青等几位教授报告“军工”调卢庆骏的状,认为“军工”是挖战壕的,要调卢是浪费人才(这是借口,实际是他们内心反对)。陈毅把这一情况告诉陈赓,陈赓则认为这是我们要调动卢庆骏的最好契机,请徐立行立即南下去做苏步青的工作。徐立行到上海拜访苏步青时,一身戎装,满口上海乡音,因为他们都是上海人,从青年时代说到解放以后;再说到新中国办“军工”重要意义,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主席的重视。**是一个军事技术要求很高的大学,在专业设置上也不同于一般大学;在创建初期更急需一批高水平的教授、专家参加教学工作。**想请卢庆骏去也是出于工作需要。徐立行彬彬有礼、态度诚恳、言辞谦虚,终于感动了苏步青。苏则当即拍板,表示一定以国家利益为重,从大局出发,放开个人私见,很高兴地答应把卢庆骏调到“军工”。
五、为**工大陈康白校长因**“受责”鸣不平
**落户**后,与**工业大学同住在一条街(大直街)上。**工大当时集中了许多苏联专家,又系示范性工科大学,对刚创建的**来说,自然是个很好学习和求援的地方,**工大上任不久的陈康白校长,原是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与陈赓、徐立行在延安都有一面之交。一次会议上,陈康白主动提出从**工大毕业的59名研究生中,抽出20名研究生帮助**解决专业课教师问题。陈康白这一建议本来是好意,对**自然是雪中送炭。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却遭到高教部刘副部长的反对和责难。这位刘副部长与某一位高教部工业教育司司长到**工大检查工作时,分别批评**在囤积教授,**教授用不了。这些不负责任的讲话,不仅在**工大流传,也传到其他高校,引起有的高校责难等等,有的以此为借口,拒不调人。刘副部长对陈康白想调20名**工大研究生的问题,耿耿于怀,说要处罚陈康白,撤陈康白职,批评陈康白“组织上无权答应,政治上没有立场”。徐立行为陈康白因**无端受到指责而忿忿然,很为陈康白鸣不平,积极向陈赓建议,认为我们不能背黑锅,该为陈康白说话,免得陈康白压力太大,委屈太多。我们应该向中央反映意见,奏高教部一本。陈赓也很愤慨,立即表示“以我的名义向中央军委、中央文委反映。”1953年9月24日,高教部党组给中央军委写了信,认真检查对**支持不够的问题;高教部杨秀峰部长也给陈赓来了信,说明过去对新创建**学科专业设置及任务繁重都不很清楚,以致这次在调**工大研究生工作上发生了误会和分歧,一再向陈赓道歉。这样,商燮尔(现任防化学院领导、中将)等20名**工大研究生也就在9月份顺利到**有关专业教授会(教研室)报到,成了**的一员。
六、戏称五座教学大楼造型又古又今
1952年12月18日,正式组成**营房建筑委员会,徐立行是委员之一,参与了校舍建筑决策全过程。在1953年完成了10万平方米生活用房建筑之后,重点是要在1954年开始建筑近20万平方米的五座教学大楼(即11、21、31、41、51号楼)。在讨论五座教学大楼造型上有两种意见:一是按照欧式建筑造型;一是盖个大屋顶,保持中国传统造型。主张欧式建筑的人认为这样既节约符合现代人的心理,也是一种与国际接轨符合世界潮流的象征;主张盖大屋顶的人认为“大屋顶”是中国人乐于接受的民族建筑风格,既朴素大方、又气势雄伟。两种意见有些争论,徐立行是主张前者,提出不盖大屋顶既可节约不少资金,又可宽敞明亮,适合学生学习环境;戏称盖大屋顶的造型是身穿西装,头戴瓜皮帽(旧社会男人的装束)。在经过一番讨论和争论之后,陈赓结论的发言也很幽默:“六层教学大楼加上大屋顶形成宫殿式建筑,这样建筑花钱要多些。既然你们多数人都赞成大屋顶,那就按照你们的意见办;但是要注意节约,如果将来出了问题,我去坐牢。不过我这个人别的都不怕,就怕寂寞,当我去坐牢的时候,你们要有人陪着我。”随后,徐立行也就****一笑:“这五座教学大楼造型真是又古又今!”放弃了自己原来的主张。
篇三
用掌心轻触建筑灰色的墙体,手掌静静贴合出凹凸不平的纹路,一路蔓延,这深深浅浅的印记铭刻了一段曲折,也铭刻了一段沾染光晕的素光锦年。
那些年,我们围坐在军工操场上数着漫天繁星,任凭细腻的雨丝划过脸庞,留下淡淡的潮气萦绕身旁,相视一笑留下最初的梦想。那些年,我们走在十一号楼轻柔的杏花雨中,撑着天青色的伞,流苏随着步伐的颤动绽开,绽出最美青春的样子,走过一路芬芳。那些年,我们徜徉在21B小小的教室,看着讲台上哪些书生意气的天之骄子,不遗余力的挥毫书写,记下或艰涩或似曾相识的公式句子,谱写独属自己的美妙诗篇。
工程是一段长长的梦,在不经意间写满了祖国山河的壮大辉煌,这段泼墨山水画的卷轴逐渐舒展,晕开了紧密联系的那段历史或心酸或骄傲的历史,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船舶工程学院到现在的**工程大学的完美转变,这座古朴厚重的学校经历了太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也取得了太多让人惊艳的成就。没有太多骄傲,没有过多自满,它完美的完成了角色转变,变成了最美的样子,这是一座城,一座机械构成的城池,四周固若金汤,完美无瑕的保护了所有学子单纯的梦想,让所有的孩子眼神骄傲,步履坚定,找到生命最初的战场,发挥最大的力量。它选择以最普通的样子,放下举世繁华,造就了一段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历史,就如**工程年年不息的杏花,默默开放,结出大片大片金色的硕果。
母校牵着多少个我们的手,走过了春日漫天的柳絮,听过了夏日济海湾琅琅的书声,经历了收获季节满脸的笑容,温暖了寒冬风雪中心灵。人至60 皆已花甲,母校却在经历了花甲之年愈加展现出年轻的容颜,她愈加致力改革创新,愈加致力创造辉煌,昔日**,经历了岁月无情的磨砺,却宛如一只海中装备越加精良的船,逐渐放弃一些旧的物件,找准梦的方向,随时准备向着向往的方向远航。
母校坚持“忠诚、坚韧、团结、创新”逐步实现“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目标,骄傲,坚强,勇气,实干构成了我眼中母校最美的样子。在母校60年校庆之时,作为工程学子更应该坚定心中那抹最美的梦想,让这些纷繁的色彩渲染这个特殊的年份,一起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
篇四
春也,翠浓樱笑,紫露丁香;粉醉杏妖,白髓梨芳。柳絮碎飞,草苴乱长。鲜南地空,秉北国大方。溢清芬而四散,传内外而流光。
夏也,熏熏暖风,炎炎骄阳。蓝天碧瓦,青藤扶墙。张帛避雨从来稀,执盖遮阳已为常。济海水湾,蝉鸣阵阵;广厦学堂,书声琅琅。秋也,落英如诺,枯叶似蝶。群苍退让,万物拜黄。层雨追凉,人事相忘。温情脉脉,苦思秋窗。揽枯色而为壮语,拥谢败而作颔昂。
冬也,飘雪翩跹,众鸟飞绝。军工拔河,妙趣横生;雪雕大赛,天工巧夺。冰冻三尺,学非一日;披雪踏冰,习以为常。北国风光,风雪刚强。
天气晴朗,几股干风在空间里流动,徜徉在**工程大学宽阔坚实的小道上,看阳光将自己的影子投射在地上,前行几步便踩了“自己”几步,细细想想做学问又何尝不是如此,须得否定前一个“我”,肯定部分“我”,才能获得进步。叹一声,年华在无声息间流逝,我知道了它,却无法细腻地感触到它,徒留伤感。在这里“蹉跎”了快一年了吧,除了考过几场试之外,似乎再无所获了。脑海里冒出了“庸碌无为”这个词,很是鄙夷地“哼”了一声,似乎觉得既讽刺又精准,也就不再在心里搜索更为“犀利”的词了。
继续踱步,瞅了瞅四周,一片新绿,细长的柳条在风中欢笑,摇啊摇地荡着春天。我们的校园很具有历史沉重感,中西合璧,飞檐碧瓦,气势恢宏,继承了北方的稳重大气,绿色的植被又给了校园一丝丝生气。弥漫不绝的军号是一大特色,也就使得那句“成长在军号声中,求知在松花江畔”显得十分有亲切的感觉了。
二零一二年的八月份,我怀揣着憧憬与希望走进这所开启梦想的大学,看到的是一片热土以及“三海一核”的教学特色,“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八字校训。大学是求知的殿堂,是孕育人生梦想的港湾,60年前,陈赓大将和一代国防科技工作者来到这里,创建了**工程大学的前身,即“彪炳史册”的“**”。光阴荏苒,转眼60年过去了,多少优秀的人从这里走出去,留给我们耀眼的背影。在这里快一年了,我懂得了“为学”与“为人”,渐渐破除了求学路上的迷茫,坚实了原本稚嫩的肩膀,走向了青春价值的绽放。哎,“须知少日拿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加油吧,青年,今后的我们将去续写未来的辉煌。
篇五
当我第一次见到**工程大学校园内的飞檐碧瓦时,我便再也无法忘怀。学校的历史如昨,她见证了太多的故事,承载了太多的梦想。
从**到**船院再到**工程,这所学校一直坚守着保卫祖国海疆的光荣任务,从未放弃过海天一色的蔚蓝梦想。无论是军训时留下的汗水,还是回荡校园的嘹亮校歌,无论是海军文化节,还是国防教育月,**工程大学从来没有忘记过她的初衷,工程学子始终为丹心铸剑的报国梦奋发向上。
大工至善,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境界,实验室、训练中心里的流下的汗水浇灌着我们的科研梦;大学至真,格物致知的求知欲在这里得到了满足,教室、自习室、图书馆里认真听讲、热烈讨论、安静读书都见证着我们的求学梦。
曾几何时,在作为军工子弟练兵场的军工操场上,所有男学员在寒冷的冬季赤裸上身洗着冷水澡,陈赓院长驻足观看。60年后,陈赓院长的塑像屹立在当年的操场前,依然注视着工程学子的朝气与热情。从春季长跑开始,一年一度的体育文化节让**工程的学生们充分释放活力。“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口号仍然响彻工程大学的校园。
2001届校友叶聪驾驶“蛟龙”号深潜成功突破7000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书写了中国人民的潜海梦,也让每个工程学子为之骄傲。新中国高校历史上不能没有**,新中国国防史上不能没有**,新中国的海洋梦同样离不开**。而如今,**虽已成历史,但**工程大学仍在其原址迎接着新的春天,工程学子们仍在书写着新的军工精神。
如果时钟以年为单位体现在表盘上,六十年正好转动了一圈,历史时钟的指针正好指向了现在的我们。六十年不长,**工程大学仍然是一所年轻的高校,蓬勃向上,充满梦想,和在校的工程学子有着同样的活力;六十年不短,军工往事辉煌地印在了共和国发展壮大的历史上。时钟的指针可以重回终点,历史没有忘记**,这所为国防事业做出过太多贡献的高校,未来她的传承都会续写更壮美的篇章。
在我们最美的年华里遇到**工程大学是一种幸福,在军工六十载的光辉岁月里身为工程学子是一种幸运。就让我们一起陪她过生日,为她准备一个最难忘的生日,陪她一起许下一个最美的愿望。这个愿望就是希望她与工程学子的梦想一起绽放,为中国梦的风筝插上一只蔚蓝色的翅膀。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的年轻传人们,让我们今日共同启程,为**工程的未来蓄力前行。这便是我的工程梦。
篇六
我于1959年7月被保送到军事工程学院,分配在海军工程系水声设备专业学习,至今五十多年过去了!在这五十多年里,军工大院几经变迁,许多事情都历历在目,其中很值得回忆的是,军工的教育是如何注重教学实践环节的。
首先,它是一所军事院校,它要求学员必须具备基本的军人素质。入伍的第一项事情就是为期一个多月的军事训练:队列操练、投弹、射击,学会各种常规武器的使用。军事训练还贯穿在五年的教学始终,平时严格要求学员对军人素质的养成:早晨起床号一响,必须迅速列队出早操,进行队列操练,就连课间调换教室的十分钟,也要列队前往,平常走路也要求两人成行,三人成伍行走,决不允许勾肩搭背而行。有时在夜间突然紧急集合,考验每个学员的迅速反应能力。毕业后分配留校工作的,还要下部队当一年兵,我在23军当兵锻炼时,与战士一起摸爬滚打,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我们去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救山火时,打隔火道,每人宽20米、长 10米 的范围内不能留一根杂草、一片树叶!当时,因出发时时间紧迫,没有带工具,只好用双手拔,每个战士的双手都皮破血流;不能生火做饭(也没有带粮食),仅靠飞机空投,有时一天仅能保证吃一顿饭,晚上没有被子盖,只能靠树叶盖在身上;后来我们部队又开赴北大荒,开荒种地,自己盖房子,古人云“托皮打墙,活见阎王”,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我在训练之余,帮助识字少的士兵学文化,教他们唱歌。
其次,注重对学员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除各门课安排一定的实验课以外,还要有计划地安排学员到实际生活中去锻炼。我记得五年之中有四次较集中的实践过程:第一次是在一年级时,因为我们是海军工程系学员,故实践安排在青岛海军基地,让我们体验海军的生活。我们登上登陆舰,一边作海图,一边体验海上生活,我们大都是第一次看到军舰、看到大海,一切都很陌生、很好奇。军舰刚驰入大海,大家有说有笑,边作海图,边欣赏海洋美景,我们都不由自主地唱起了《人民海军向前进》的歌曲,当军舰驰入远海后,海浪使军舰颠簸得很厉害,我们站立不稳,无法完成海图作业,不少同学都吐了。呕吐厉害的同学不得不回船舱内躺下。军舰返航后,我们走路都摇晃,几天都体力不支。通过这次出海锻炼,使我体会到,当一名海军战士,必须要有强壮的身体。第二次是在二年级时,在学校的实习工厂进行金工实习。车、铣、、磨等每一道工序都要实习几天,每道工序都要求完成一两件工件。就是因为我通过这次实习,学会了焊接技术。在1975年我被学校安排去肇源县“青年点”带队时,用我的焊接技术给青年焊接了一副篮球架,丰富了青年的工余生活;第三次是在三年级时,我们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学校安排我们到青岛声呐海岸站进行专业认识实习:我们与战士同吃同住同工作,利用声呐收听各种舰船进出港声音,防止敌舰水下偷袭。通过实习,我们了解了声呐的实际工作情况和操作方法;第四次是在毕业设计前,我第三次来到青岛,分配在一艘舰艇声呐班实习,我们跟随我国一艘商船出海执行任务,出港后就潜航在该商船的尾流下,经过远海航行一天多,来到某海港,商船进港,我艇在港口旁坐沉海底,关掉艇上其他设备,仅有声呐工作,收录该港的噪音,三四天不见天日,还要保持安静,连走路和说话都轻声小声,防止被对方发现。声呐兵不停地缓慢转动手柄,眼睛还要目不转睛地盯着荧光屏,防止漏掉每个可疑目标,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地换班工作,戴着耳机,听着辨出可用声音,忙个不停。四天后,我们又随商船潜航回港。当我爬出舷舱,吸入第一口新鲜空气时,感到十分清甜,身体也十分轻松。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体会到声呐兵的工作十分烦重,复杂,我下决心要在我的毕业设计中,要以改善声呐兵的操作方法,提高自动处理能力入手,设计出现代化的声呐设备。
根据我在这次实习中感到现有声呐设备存在的问题,我在毕业设计中,做了许多改进,如采用大屏幕全方位显示;自动搜索;自动锁定目标等。我的设计取得了五分的好成绩(当时是五级计分制:三分为及格,五分为优秀)。
最后,让学员参加社会实践。首先是劳动实践。当时学院内有许多空间地方,学校分配每班有一块地块,利用它种蔬菜,这一方面可以改善伙食,另一方面学员班也有了收入,可用来开展每班的业余活动。冬天学校还分期分批到学校的菜窖翻菜,夏天到学校农场去锄草种地,通过活动,使学员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学校还有计划安排学员下乡,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次我们来到庆安县,一边宣传国家对农村新的政策,一边参加劳动,体验农民的生活,晚上与农民一道忆苦思甜,痛恨旧社会,热爱新社会。
正是由于学员通过以上各项实践,使学员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和多方面的实际知识,所以军工学院毕业生走上岗位后,适应性强,能很快进入状态,再加上具有较夯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所以能在工作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篇七 在母校建校60周年之际,我回想起在军工学习、生活的往事,点点滴滴都记忆犹新、倍感亲切。1963年6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来**视察工作,在军工大操场检阅全院学员队伍并作了重要讲话。说到这里,还是先说一下**大操场吧!它是我国高校中最大的操场,周长 1080米,路两旁的白杨树高耸云天,紫丁香等绿树成荫。操场正南面是体育馆和军人俱乐部;正北面是海军工程系的31号大楼,楼角飞檐上是一排军舰雕塑;正东面是装甲兵工程系的41号大楼,楼角飞檐上是一排坦克雕塑;正西面是工兵工程系的51号大楼,楼脚飞檐上是一排工程车雕塑。三座教学大楼黑瓦灰墙大屋顶,飞檐彩绘红立柱,肃穆庄严,典型的中国气派,给人以气宇轩昂、雄伟壮观之感。即使是在今天高楼巨厦林立的高校中,如此气势宏伟的教学大楼(我校共五座)也是首屈一指。
军工大操场,除了学员上体育课、锻炼身体外,还是**学员接受我军高级将领检阅的场所。军工大操场的魅力不只是广阔的空间及那随风荡漾的碧绿,而更在于它所传递的来自国家领导人对军工学子的厚望。
记得当天上午接到学院通知:下午五点陈毅元帅在大操场检阅全院学员队伍并作重要讲话,要求全院学员像重大节日参加省、市集会一样,着装整齐、佩戴好军衔,按军兵种方队(10×10)队形列队入场。下午三点钟,我们海军工程系全体学员集合,按年级排好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到达操场指定地点。这时,其他各系学员队伍全部带到大操场,总计几十个方队,加上教员、干部近两万人。海陆空白黄蓝相间的军服,更使方队显得整齐、威武。我们热切地期盼、静静地等候着陈毅元帅的检阅和重要讲话。
下午五点钟,陈毅元帅在院长刘居英少将、教育长李懋之少将、空军系主任唐铎少将等院、部、系领导陪同下,来到大操场,登上了体育馆正面的检阅台。首先,院长刘居英少将向陈毅元帅报告,请陈毅元帅检阅、作指示。接着,陈毅元帅检阅了全体队伍并作了重要讲话。他的讲话内容很多,我重点记住了:“关于三个革命的问题,第一是生产革命,即关于全国工农业生产的问题;第二是技术革命,即关于科学技术问题;第三是社会革命,即关于社会的阶级斗争问题。”陈毅元帅在第二个技术革命问题中谈到:发展科学技术,首先要搞好教育工作,培养出全面的又红又专合格的科学技术人才。最后,陈毅元帅对学院和学员提出:学院对学员就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使学员练出一身好本领,学习上要取得好成绩。学员在学习中要练好思想、练好作风、练好品质、练好身体,也就是要做到又红又专,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军人。要彰显军人气质,打牢从军报国思想基础,培养优良的军人品质,要牢记军人的使命和职责。陈毅元帅还说,你们要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要树立献身国防事业的远大志向,要刻苦学习钻研科学文化知识,树立保家卫国的思想,不断激发爱国热情,要做红色的接班人,要做无产阶级的好战士,为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陈毅元帅莅临**视察指导工作,充分反应了中央领导对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发展高等军事工程教育事业的关心和厚爱。我听到革命前辈的谆谆教诲,感到无比激动。当时暗下决心:“作为学员、军人,我一定牢记陈毅元帅的话,刻苦学习、不断锻炼、提高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又红又专的合格军人,为国防现代化、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
篇八
我原来所在的部队是1958年初,从朝鲜回国的驻防在尚志县一面坡的一支部队。当时没有正规的营房,后来要盖营房,需要大量的红砖,1959年4月上级决定调我们连去牡丹江市江南制砖厂劳动,用战士的劳动力换取盖营房用的砖。9月中旬接到团部电话,通知我工作有调动,师部对我调动的介绍信已寄来了,要我立即交代工作,立即回一面坡,然后去军部报到。接通知后立即召集连队干部开会,把连里的工作向其他干部作了交代。晚饭后副连长集合全连战士点名,我向大家讲了工作调动的事,及当前连里工作安排,来不及征求大家对我个人的意见,以后可以写信告诉我,同时向战友们告别。
回到团部,干部助理员告诉我,这次是到军事院校去工作,不是去学习,听说全国有好几个呢,但综合性的只有**一个,到底到哪里他也不知道。第二天就拿了行李和介绍信乘火车来到**,当晚住在军部招待所。
第二天到军政活部干部处报到,得知这次全军共调六名干部去本市的军事工程学院工作,并初步确定我到新成立的七系(也就是后来的五系)任助理员。并告诉了工程学院的具体位置,我拿了介绍信直奔学院而来。大门口的卫兵让我在传达室稍等,一会干部科的同志看了介绍信,把我安排到院招待所住下,因为今天是周末,要等到下周三、四工作才能确定下来,不一定去七系。
招待所发给我一个“临时出入证”,这样就可以在院区自由走动,当时对学院初步印象在当天的日记里这样写的:“院内有军人服务社、邮局、银行、商店、理发店、洗澡堂、洗衣房、俱乐部等等,真是样样俱全。花草树木管理得井然有序,向院子深处散步,但没有走到尽头,院子实在太大了,给人的印象是,环境优美、条件优越、楼房林立、规模宏大、警卫森严、不敢乱闯。遥望深藏在绿荫后面的大屋顶,一种神秘感油然而生,一个来自穷乡僻壤的人,多么希望尽快的到自己工作岗位啊”。
(二)“1059”破损事故促进我提前接触机
可能对我的政审结束了,来后的第四天,干部科把我介绍到七系。当时系办公室在一号楼二楼东头。政治处主任向我们几个新来的干部介绍了系里的情况,然后讲讲个人的工作岗位。对我来说初步确定到下面专科任政治助理员,至于到哪个专科还未定。下午正赶上参加全院党员大会,由院领导传达党的八届八中全会一个未公布的决议,是关于反对后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的斗争问题。在做报告的院领导中有一位谢政委,原来是1953年我在志愿军第九团司令部工作时的团政活部谢主任,五年后又在这里听他的报告,感到特别亲切。
到系里已半个月了,除了参加反后倾学习外只是干些临时工作,如帮助抄抄材料,搞个统计,或者到市里派出所调查个材料。并不像部队领导讲的这里急需干部的情况。这时要我到系教学楼,也就是十一号楼去教研室办个事,才让我办个七系的临时出入证。只有七系有自己的出入证。以后又派我去河南调查一个材料。走的前一天政治处主任告诉我留在政治处工作,但究竟去干部、组织、宣传、保卫四个办公室中的哪一个还没有告诉我。也许还在观察考查我吧。
直到10月底,干部助理员通知我去保卫办公室任保卫助理员。当时保卫办公室已有老尚、老张两位同志,由老尚负责。明确了岗位当然很高兴,但对保卫工作的业务不熟悉,又是在这样一个保密级别很高的单位做保卫工作,感到责任重大,唯恐不能胜任。
这时反右倾学习非常紧张,星期天也不休息,每天大会进行情况都要写简报送院。政治处把写简报的工作交给了我,每天要写两千字左右,有时要写四千字,每晚都写到十一到十二点。
12月中旬的一天,老尚突然通知我去办一个可以进出各个实验室的最高等级的保密证,那时系里把导弹分成弹道式,带翼式等型号,专业分弹体发动机,自动控制,无限电遥控,飞升原理等专业,为了保密,不同型号,不同专业之间也不能随便接触,机关工作人员也不是都能进实验室的。
当我拿着保密证走进教导队实物教室时立即被面前看到的一切惊呆了。外面看是五层楼,到里面看只一层,高大的空间里平躺着一枚代号为“1059”的弹道导弹,它不只是教学模型,而是加注燃料后可以发射的实弹。我在朝鲜战场上见过加农炮、155榴弹炮、敌舰上8寸炮射来没有爆炸的弹头、敌机投下没有爆炸的重磅炸弹,和它相比犹如大象和小耗子一样。面对这样的庞然大物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为我们祖国也有了如此先进的武器而自豪,可是现在发现弹体上有一处几公分长的破损,这还了得,保卫部的同志来了,又绘图、又拍照,取指纹,然后对有关人员了解情况,摸底排队分析研究,使教练队的同志惊恐不安。过一段时间工作仍无结果。因此怀疑会不会是装卸时,被横向吊杆撞的。到北京找到当时吊装时用过的吊杆,在横向吊杆的头上发现了“1059”弹体上的油漆,终于真想大白,一块石头落了地,破损的地方幸好不影响操作演练、教学实验。
(三)“人事材料”带来的问题
当时因七系处于初创阶段,教材、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都很缺乏,需要派人到国内对口的院校、研究所、工厂等单位学习、进修、调研、收集资料设备等。由于所去的单位都是保密单位,一进门首先就要“人事材料”。所谓“人事材料”就是一张表,上面有个人的自然情况、简历、社会关系、政治表现、可接触机密的等级,特别是社会关系中涉及港台、海外关系,及亲属中受过政府处罚等情况,特别敏感,可是有这些问题的又不能不写,必须实事求是如实填写。“人事材料”由专科政治助理员填写,系里初审后填上意见,再报送院保卫部审批,签暑意见、盖上公章,由机要交通发往对方单位,为了争取时间,材料发出的同时人员出发了,可是经常人到了而材料未到,教员被迫在招待所里白白等上好几天。还有时候材料发出了因临时换人或改变去的单位,这样都得重新办理材料。还有时在外面调研中发现新的更值得前往的单位,但没有人事材料去不了,只好打长途电话,回来要求补办。接电话后就是马上办,寄到对方单位也得等上好几天。何况那时打通一个长途电话有多难啊。
经过一段时间后觉得这样太不方便了,耽误了许多宝贵时间,经提意见后改为把“人事材料”密封后,允许由本人随身携带。
当时“左”的思想比较严重,有的单位对海外关系,亲自受过政府处理的特别敏感,非常挑剔。我们写上“本人一贯表现很好,能划清界限,可以接触绝密资料”。但有的单位仍然拒绝接待,个别教员被退了回来,这不仅影响工作,而且给教员本人背上思想包袱。
既然本单位认为他可以留在绝密单位工作,也可以接触与工作有关的绝密资料,接待单位应该尊重本单位的意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这种“人事材料”制度,既妨碍相互交流,又影响科技发展,不适合时代步伐后被取消了。
第三篇:我心目中的大学精神征文
我心目中的大学精神征文----------------------
大学,你在哪里?
接到这个主题时以经精疲力尽,给班里的同学说了好几遍,无人愿写,无奈之下,我敲起了键盘。。
今天我愿以在这里展开一次讨论,诉说心底痛苦的呐喊。。理想的“大学精神”我们的校训就总结的很好:“厚德 强能 求实 创新”。可是,今天哪个学生做到了?不说做到,谁还记得?
看看我们的学校吧,横幅满天飞,各个活动都在开展,部门与部门的竞争、系与系的竞争,搞活动固然好,可是太多了会不会泛滥,而且几乎都是强制性的,比如:每个班必须(至少)交一篇或出多少人参加演出、比赛、公众。有同学跟我说:“班长,学校搞活动很好,但太多了大家就没积极性了”。
当一个活动被加上“必须”、“至少”等词时它本身就失去了意义。我做为一个学生干部、学生会成员,几乎天天都在思考怎样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包括活动和学习),现在发现: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我们也有很大问题,学生会就像一滩泥,这么多人的一个团队,就只有几个积极的在硬撑着,能不累么?能不出问题么?这就是管理上的严重失误,举个例子:3月份的爱心餐票送到各个系里的时候已经是3月15号,幸亏我及时发现帮忙把不该我干的事干了,我在晚上11点左右送到了男寝室各个班长、团支书手里,不然又要在系里被拖延多久?很明显,时间过了,15号之前的票就不能用了,损害了受助同学的利益,一个学生干部如果损害了同学的利益,那么一切都是扯
淡。当我们的学生干部都在懒散、都在以耍为主,怎让我们同学们积极起来?
说了学生干部的问题,我们有关部门的领导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呢?看看我们的各种鲜红的横幅,我们是一个大学还是一个“活动乐园”?我为此专门在4月30日走访重庆各个高校(专本都有),绝对没有那个学校和我们学校这样没有一点大学韵味,横幅挂满街,人人脸上都是浮躁的表情,这不是校园,这是“文化大革命”,我们都应回头看看我们的校训,想想我们是否还在以学习为主,学生会的主要职责是辅助学校、服务同学还是搞各种活动,领导们是否应该管理一下少一些无用的活动,多一些经典、有意义的活动?今晚我去陈家桥学府广场看了关于“喜迎十八大”的文艺演出,搞得很好,除了我们学校的《海那边》都很扣主题,很有新意,歌颂了党的正确领导、党的伟大,团的爱党、爱国、青春气息,陈家桥的发展、创模以及革命的艰辛。其中大学城一中的舞台剧《真实的故事》很出色,有创新、有正面教育意义。
最后我衷心的希望学校能把我们的校训重新拿出来,不要让她只存在纸上,而让她存在我们的心中,我们的血液里,我们校园的每个角落,因为这是一种精神,重电的大学精神,中华民族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个大学也应该有。
当然我们的学生干部更应该率先有这种精神,大家一起努力,净化自己、改革团队,活动不宜多,而在精。当然这是困难的,一时半会儿是实现不了的,但祖国的飞速发展容不得我们继续懒散下去,“生
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必须肩负起身上的责任,只有这样,当我们走社会时才能对自己的未来出选择,增强忧患意识,肩负起历史责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力量!
同学们:勇敢的接过我们的使命吧!
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最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
第四篇:精神永驻我心中
雷锋精神永驻我心中
“对待同事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天扫落叶一样,对待腐败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是否还记得那位助人为乐、勤俭节约的革命“螺丝钉”雷锋?
阅读完雷锋的种种故事,雷锋的精神已经深深的扎入我的心中。
有人说,雷锋就是一个“傻子”,一个大“傻子”,但他甘愿做“傻子”,做人民的“傻子”。他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几百元都投入到了灾区,事后被辽阳市公社党委和市委都知道了,还特地发来表扬信,他仍然谦虚地说:“自己应该做的事,本不想叫领导和同志们知道,因为党的恩情我永远也报答不完。谁知事后公社党委和辽阳市委都给部队来信表扬我,使我很不安„„”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1962年8月15日,雷锋永远的离开了他所热爱的人民和党。他走了,但给人民们留下了沉甸甸的思念。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邓小平主席又题词:“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脑海中又是不是想起了童年时常唱的一首歌:“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
哦!愿雷锋精神永驻我们心中!
作者:墩尚镇中心小学五(1)班王灿灿指导老师:李传芳
第五篇:校庆征文“生机 生机——我要说"
生机 生机——我要说
生机、生机我要说:“祝你生日快乐!”
时光在流淌,而我已经在这个承载我的梦想的校园里度过的一年的时间了,今天,我感谢学校给我的机会,也庆幸自己的选择,让我能在这里实现我人生的理想与价值,让我能满怀信心与决心去追求我生命中动人的章节,谱写出自己走向成熟的小调。今年是建校110周年,我和各位同事、领导们一样,内心非常激动。学校里蕴含的活力与内涵让我为之不断的进取和努力。
我清晰的记得第一次走进我们的校园的感受:全新的体育馆、葱郁的小树林、嫩青的草地、美丽的“樱花广场”、数目可观且高高耸立的一颗颗百年老树形成了一副古树叉的现代化校园,看上去是那么的和谐,不紧诠释了自然的魅力更洗涤了我们年轻的心灵。之后我了解到学院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从1903年始建到现如今已经有了近110年历史,从当时的“湖南私立修业学堂”到现在的“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中间有很多杰出的教师代表,如早期有民主革命先驱黄兴、教育家徐特立、开国领袖毛泽东等,更是培养了革命先烈毛泽覃、国家领导人王首道等一大批国家栋梁之才。近年学校多次被被授予“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国家示范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全国教科研先进单位”、“全国十佳优秀农民创业培训基地”、“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示范性高职学院”、“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经过近100年的变革最终升格为,100多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务本崇实、修德精业”的校训,“为时养器、器为时用”的办学宗旨,“科学发展、特色立校、人才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和“爱国爱校、创业创新”的学院精神。这都是学院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
随着学校110岁生日的慢慢到来,我更是怀揣着激动走在校园里,又有不一般的感受,这一年学校的发展我们都有目共睹,新的体育馆和多功能餐厅的建成、宿舍和校道完成改造、汽车实训地等的一系列项目的招标和近年喜人的招生情况,无不预示着我们学校又将再一次迎来辉煌。我将用我所有的知识认真工作,做好教书育人,给学校110年校庆送去祝福。一年来我认为,生机之美,之神圣,并不在于她的校舍多么豪华,而是在于她是那么的干净、整洁。也不是在于这里的教学理念和哪些同事作为一个生机人,为学生所做的一切又一切,她并不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感恩、奉献等精神层面的意义。有五四精神,象征青年人的朝气。有雷锋精神,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爱心。有爱国精神,是广大师生为现代化建设而努力的重要精神。是生机精神!使我们能相亲相爱,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让我心中满载着无比充实的愉悦向着美好的生活迈步……这一切的一切都激励着我们学习。
我不知道,我的一生有多少次选择,如果只剩下最后一次选择的机会我必定会选择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做一名生机人,跟着学院发展的脚步迈向我人生的幸福生活。
祝: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百十年华诞再迈辉煌步伐。
现代管理工程学院
孙科
2013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