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中的情感世界浅析
【摘要】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建构起了一个宽广、丰富的情感世界,并对爱情的发生、发展、演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究: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英雄崇拜式的爱、功利主义的爱……,最令人深味的是在中国社会的变迁中,爱的内容与方式也各有不同。在这芸芸众生的爱情历程中,让人感触最多的是,除了爱情本身带来的震颤,还有透过爱展现出的时代的印证、社会发展的足迹。
【关键词】爱情 社会观念 传统文化 时代 模式 诠释
— 绪论
情感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纽带。人自生而死,一直被情感缠绕着,享受着情感的快乐,也遭受着情感的折磨,因为情感,人们不断变化着生活方式,我们的世界可以说是一个情感的世界。情感的世界可以概括地归结为——情与爱,然而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当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内容。爱,这个令人陶醉的字眼,创造了多少五光十色、斑斓绚丽的生活的花环,酿造了多少甘甜芬芳、醇香四溢的幸福美酒。爱,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她像一朵洁白的花,带来了生活的芳香;似一块无暇的璧,雕琢出心灵的向往。爱是生命的甘泉,她带给人们智慧的火花,希望的彩霞,理想的风帆,未来的图画。谁能说人类的智慧中没有闪耀着爱的火花? 爱,包容着广袤的内涵,囊括着深邃的哲理,鸣奏着青春美妙的旋律,构筑着人类觊觎的灯塔。爱是人类的灵长,万物的精华,她赋予生命和万物以魅力。爱是人生最温柔的伴侣,“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女子不怀春”?从襁褓中的婴儿到孤独的老人,从孩提时代的稚梦到晚年的寄托,无不充满着对爱的期待、憧憬、希冀、追求和渴幕。同时,爱情并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的,爱情的萌发、成长,以及发展成为不同的状态,与时代、文化、生活、性格、心理等外部和内部因素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观念的作用下,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将这些外部的影响内化为各自不同的心理内容,并由此阐发出对爱情的不同诠释。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学艺术就是对爱情的不同认识的系统地加工整理,而现实主义文学摒弃抽象、空洞的爱情观念,用有血有肉的形象来体现爱情。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当陕西作家路遥采着陕北高原的山丹丹,一身黄土、一路悲歌地在文坛上行走时,谁也不会忘记,他就以诚挚而纯情地表现人的苦难、情怀而获得整个社会的青睐。《平凡的世界》以古朴、传统的现实主义叙述形式,描绘出特殊的历史时期黄土高原上生活着的人们的情感生活画面。短时效的政治事件对普通人日常生活、心理情绪的影响和长时效的由陈旧的生产力方式、稳定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所形成的广大农村人民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心理定势,构成了黄土高原上立体多样的人生世界。这样的人生世界里蕴藏着具有极大覆盖面和统摄力的爱。正是这种爱和缘于这种爱的人生理解,以其全部的惟妙、全部的丰富、充沛的个性建构了小说丰富的情感世界,小说中各式各样的人物以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各自的爱情。
二 本论
(一)几种一般的爱情模式。
作品对于各种人物的各类爱情给予了全面、广泛的关照。金波与军马场的藏族姑娘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金波与藏族姑娘在歌声中相识,在歌声中传达情意,在歌声中相爱,歌声是他们爱情的唯一见证。他们唯一的接触是在军马场相见的短暂瞬间,他们完全是精神世界的相通,即使相隔遥遥万里,爱情在金波心中依然保持着纯洁与神圣。正如保加利亚哲学家、心理学家瓦西列夫所言:“男女在‘纯粹’的精神享受中在云端邀游。他们的嘴唇从来不会碰在—起,双手总是拥抱着一无所有的空间,思想是云雾朦胧的一片。”①金波与藏族姑娘的这种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是没有肉体接触的灵魂的溶合。孙少平与惠英之间,也包含着这种精神恋爱的因素。她们各自原有的爱人先后在灾难中丧生,在悲痛中他们成为对方的精神依托,并且在生活中相互给予彼此精神上的慰籍。
小说还写出一种带有功利主义色彩的爱情一一郝红梅对顾养民的感情。郝红梅出身于贫寒的“地主”家庭。在那个政治高于一切的年代里,这无疑是她背负沉重十字架。坎坷的人生经历,对未来的憧憬,郝红梅给自己的爱情附加了一项使命一一帮助她摆脱现状,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家世好、有风度的顾养民自然成了她梦寐以求的恋爱对象。基于此种目的的交往给他们的感情掺和了本不该属于爱情的因素一一功利性。作品还表现了——一种英雄崇拜式的爱情;曾经被侯玉英肆意伤害过的孙少平竟在洪水中冒着生命危险救了她,侯玉英完全被那种人格的力量震撼了,折服了,自此,孙少平成了她心中敬着、爱着的英雄。
(二)作者倾力表述的几种典型爱情模式。
事实上,以上几种爱情模式并非作品关注的重点,作者倾力表述的是下面几种生长在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典型爱情模式:
1、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孕生的爱情模式。
封建王朝统治中国两千年,封建文化根植中国两千年,我们可以更新政治、变革社会,却无法切断文化的传承和沿袭。封建儒学正统的道德观、伦理观、人生观、价值观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并且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中国人、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它固执的痕迹至今仍然难以被抹去。在这片特殊的文化土壤中孕生的男人和女人自然无可避免地被打上了特殊的烙印,那是传统文化的标记,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些对爱情的理解和选择:
在爱情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中,压抑心中真爱,转而归从于“男子立业成家”的传统婚恋观,寻找一种更贴近现实的、“过日子”的爱情。这样的爱情发展模式在孙少安与田润叶、贺秀莲的感情中有鲜明的体现。孙少安心地善良,人品正直,情操高洁,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男子观念中的理想者。然而,唯其怀有人间美好的感情,唯其对村党支部书记的女儿、县城的女教师田润叶的爱之深,唯其饱尝农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极度贫困之苦涩,他才不忍心让这种苦涩的生命之果降临在她的头上,他才忍痛割爱.把对田润叶的爱情,深深埋在心底。润叶对少安来说,并不是一个梦境中虚幻的姑娘,她和他一块长大,青梅竹马,相互熟悉和亲切得像兄妹一样,如果真能和她在一起生活,少安对自己的一生会多么满足啊!所以当他看到润叶给他的简单的示爱信后,他“站在公路上幸福地哭起来,他感到一股巨大的暖流在他的胸膛里汹涌澎湃,感到天旋地转,整个世界都眉开眼笑,成了另外—个样子……一直到他走进他家院子的时候,手里僵硬地握着她的那封信……”。温暖而幸福的激流很快就退潮了,他立刻回到了自己所处的实际生活之中,不论是润叶的工作还是家境,对于他所拥有的简直是天壤之别,孙少安痛苦地得出一个简单、明白而又残忍的结论;这是不可能的!—方面,善良的少安出于对润叶深深的爱,不忍心让亲爱的人陷入像自己一样的生活困境之中;另—方面,少安有着厚重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他不能自私地为自己的幸福而放弃家庭。扛起一家人的生活、扛起弟弟妹妹的前途,是他的心酸,更是他的骄傲。还有不容忽视的方面,就是传统观念对他的左右;他家与润叶家门不当户不对,他高攀不得,而且,在孙少安的潜意识里依然认为男人才可以是一家的主宰,“如果男的在门外工作,女的在农村,这还正常。女的在城里当干部,男的在农村劳动,这哪里听说过?”就是在这种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少安眼睁睁地、痛苦而又心甘情愿地埋葬了自己的爱情。
田润叶在尚未真正审视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的叫候,生活就把婚嫁这个人生重大问题摆在了她面前。当她认真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眼前就立即浮现出了孙少安的身影,他们“在不懂得害羞的年龄就在一块了,他对她来说,就像自己的家里人一样习惯和亲切”。虽然以前润叶没有认真想过少安就是她以后的爱人,但是当她第一次考虑的时候,第一个就想到了孙少安,这连她自己都吃了一惊。是的,生活常常在不经意中,潜移默化地把爱一点一滴地根植在两个人的心中,田润叶一旦明白地意识到这一点,就勇敢地正视自己的爱情。她想到了少安现在是农民,而她已经算是公家人了,她认为“这又算什么呢?古时候,还有皇帝的女儿看上平民老百姓的哩!……天上的神仙都可用死来殉情,何况凡间人田润叶只是个小学教师罢了。”跟这自己所爱的人,即使受一辈子苦,她愿意。她大胆地放飞了爱情的信鸽,然而一次又一次,少安的态度令她痛苦、焦急又无可奈何。她相信少安是爱她的,也理解少安的处境,坚守着门当户对不如两厢情愿的爱情理想,然而少安结婚的消息粉碎了她的爱情梦想。而且,二妈、李向前、李向前的父母是她无法摆脱的困扰和压力,润叶完全陷入了痛苦的漩涡。
孙少安以为把生活的苦果留给自己,田润叶就一定能够获得幸福和甜蜜,然而,生活和爱情绝非他所想象的那样简单。西方著名学者、心理学家弗洛姆说:“如果我们真正爱一个人,我们就会爱所有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如果我们能对另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们就一定能够说:‘我因为你而爱每个人,我通过你而爱这个世界,我由于你而爱我自己。”② 可见,爱情把人与世界、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更把恋爱的双方连结为一个整体,爱情不可能因为一方的退出而在两个人的生活中同时终止。孙少安无奈地拒绝了田润叶,痛苦地埋藏了爱情,他以为这是由他独自品尝的苦涩,他以为可以换来爱人广阔的幸福天地。他却不知同样的痛苦和苦涩依然残酷地成为润叶的生活内容,他也不能明白,在这段感情中,他与润叶是合二为—,一焚俱焚的。
孙少安是农村青年中出类拔萃的一个,在他身上更多地保留了传统精神和文化观念,他的爱情、婚姻也有着更多传统文化思想的投影。他一边在内心深处哀悼自己的爱情,一边遵从家人的意愿从山西带来了秀莲。对秀莲的选择,更多的是受制于传统的旧观念——男人应当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男人肩负着家族的责任和使命,却与爱情无缘,又一次重复了“先结婚后恋爱”的传统婚恋模式。秀莲却是对孙少安一见钟情,从心底深深地爱恋上了他。秀莲热烈的爱情,善良、勤劳,朴实的品质,一次次温暖着少安的心。婚后,身体上的结合,生活中的磨练使两个人的心灵越靠越近,相互成为对方的精神支柱,并建立起一种夹杂着友情、亲情的深厚爱情。
孙少安的情感历程几乎是陕北高原上几代人情感生活的写照,他们在黄土地上耕耘、劳作,有黄土地一般的沉默、质朴、宽厚.在那片土地上,重复和沿续着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对于他们而言,爱情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婚姻是暖烘烘的热炕,香喷喷的饮食,实在而可靠。黄土地资源的贫瘠,使得他们必须竭尽全力创造物质生活,几乎丢失了思想的空间。因此,虽然走过了严格恪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爱情却依旧是头脑中短暂的—个念头,婚姻就是找个能相帮扶着过日子、生儿育女的人,“情投意合”在他们心中并不那么重要,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奢望。孙少安却又有所不同,他懂得爱情,也感受到了爱情,他的痛苦也正缘于爱情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他的痛苦更是那一代思想觉醒的农村青年的痛苦。通过少安内心的矛盾挣扎.我们或许能体会得到那么多农村青年面对爱情的幸福、心酸、无奈。
“我该有个家”,是黄土高原上世代生活着的男人们萌生爱情的契机,建立小家庭的渴望是男人们追求爱情的动力,而妻子们的心理模式也惊人的统一,“他是我丈夫,所以我爱他,”孙兰花与王满银就是这样走近我们的.“不知那一天,逛汉王满银睡在自己冰凉的光土炕上,突然想到他要娶个老婆.脑子里把前后村庄未嫁的女子一个个想过去,最后选定了双水村孙玉厚的大女子兰花.那女子长得还俊样!再说,身体又壮实,将来砍柴、担水、种自留地都行……”。“老婆、孩子、热炕头”,是陕北高原上无数光棍汉对爱情和家的憧憬,也是王满银目前对生活和爱情单纯而现实的理解。选择兰花,与其说是王满银的爱情选择,倒不如说是他对那种古老的生活内容和模式的沿从与期待。而兰花“看这个穿戴一新,脸洗得白白亮亮的青年,这样热心和她说些叫人耳热的话,心里不由地直跳弹”,平时她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整天山里家里操磨,从来也顾不上想这种事。“现在,罐子村这个胆大的家伙,把她心中沉睡的少女的感情 一下子唤醒了,就像一堆干柴被火点燃,熊熊地燃烧起来”,义无返顾地选择了王满银做丈夫。尽管在所有人看来,王满银都不是一个好女婿,但兰花却死心塌地,从不抱怨。“这个忠厚善良的农村姑娘,始终在心里热爱着这个被世人嫌弃的人一一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个男人,曾在她那没有什么光彩的青春年月里.第一次给过她爱情的欢乐”。即使后来王满银带回个外地女人并且关系暖昧,兰花在伤心过,挣扎过之后,仍然凭她炽热执着的爱和宽容,包容了丈夫的过错。另外,我们也不难觉察,支配着兰花行为的除过爱情,还有传统道德观念,在她身上仍烙有“礼教”的印记,她对爱情的理解中,依然包含了儒学正统的思想内容,就像那句古老的谚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从另—个角度来看,兰花和王满银的感情中还包含有其它的内容。弗洛姆:“如果看不到男人的爱如何在期望从另一个女人那里再找到母亲,与期望脱离母亲,去寻找任何—个可能与其母亲形象有差异的女性之间徘徊,就不能理解男人的爱情生活……当婚姻开始的时候,很容易发生这样的情况,即这个女人并不是一个母亲形象,但婚后的生活中,她小心地操持家务,常常成为男人远离其童年期望进行新的冒险的训练者”。③王满银幼年丧父,是母亲用辛劳把他抚养到十九岁,母亲死后他就一直在社会上游逛,无着无落。所以,他对具有和母亲一样勤劳、质朴品质的兰花就产生了一种像对母亲那样的依恋情绪,并认定她就是白己的老婆。婚后,兰花任劳任怨,照顾他的生活,给他以母亲体贴的温暖和妻子温情的甜蜜。犯错时,用母亲般宽厚的胸怀包容他,纵容他的顽劣,默默地为他守住一个家,随时带给他温暖,兰花对他来说不仅是妻子,还是母亲。因此不论他流浪在何处,也总会记得回家,到中年,他厌倦了流浪的生活,厌倦了其中的沧桑,迫切地想要回家,回到兰花身边,寻找抚慰。这是丈夫对妻了的依恋,也是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他知足、快乐地依守着他的兰花,并用他活泼的性格,带给兰花生活的情趣,为她平淡的生活增添一抹亮彩。而在兰花的情感中,作者注入了大量的道德内容,透过她对王满银不离不弃的爱情,我们更多地感受到的是中国农村妇女的传统美——勤劳、善良、宽厚、淳朴、从一而终。兰花对王满银的关怀甚至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一位妻子,更像一位母亲,闪耀出母性的光辉,她的爱情也因此而更加朴实,更加博大、更能触动人心。孙兰花的形象在我们面前逐渐丰满起来。通过她,作者展现出陕北高原上无数像兰花一样的劳动妇女,她们的悲喜以其质朴的方式感染着我们。
2、社会更新的历史阶段生长的爱情模式。
走过浩劫,迎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社会开始勃发出新的生机,政治上的宽松带来了文化的繁兴,在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新的生活观、道德观、价值观、政治观、经济观在新一代青年的心中萌动和成长,新的爱情观念也随之 逐渐产生,对于爱情,他们有了不同于父辈的理解和诠释。在新、旧交错并存的状态中,形成了属于那个时代的爱情。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是爱情生长的“催化剂”,在理想与现实的交锋中 ,跃身向前,开辟了未来的新征程,并赢得了美好爱情.更为可贵的是,他们注重内心的溶合,注重爱本身,而不是社会地位的对等.家世背景的般配。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田润生与郝红梅的爱情就是社会更新的历史阶段生长的爱情模式的不同表现。
孙少平和田晓霞是从相识、相知一步步走进爱情的殿堂的。在他们最初的交往中,相互的钦佩大于感情。孙少平被田晓霞丰富的知识,对实事独特的见解及爽朗的性格所吸引,田晓霞也因孙少平有思想、有见识和不同于其他农村青年的气质而与他拉近了距离。同时,田晓霞男孩子般爽快大方的性格,也使他们的交往抛开了性别的因素。愈加和谐、自然。保加利亚哲学家基里尔·瓦西列夫说过:“爱情的基础总是相互的好感,彼此中意”④。少平和晓霞就处于这种状态,各自的性格特质使他们靠近,对知识和理想的共同追求使他们有了更多精神层面的交流。所以,自然而然地,这两个人之间多了一种比其他同学更深的友情。
不过,孙少平和田晓霞之后的感情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那个年代里,高中毕业是人生的转折,这次抉择很大程度上确定着一个人一生的道路,城市里的晓霞和农村的孙少平将走上有着天地之差的两条路。显而易见,身份、职业、家庭、境遇就会成为横在两人之间的鸿沟,他们都意识到,也许今后俩个人的生活再也不可能出现交点。回到农村的孙少平从未放弃过对知识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他不安于像祖辈那样在黄土地上生活,他要开始自己的开拓和奋斗,他来到更宽阔的天地之中,孙少平对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又一次为他赢得了爱情的机遇。虽然生活的现实一次次将他们分隔在截然不同的生存空间里,扮演不同的角色:城市——农村;大学生--揽工汉;省报记者——煤矿工人,但是在辗转中,双方惊异地发现对方依然是唯一能与自己进行深层精神交流的人,他们的心在一次次波折中一步步靠在一起,碰撞出爱情的火花。弗洛姆说过:“爱不为什么,爱的唯—重要性就在于爱本身,爱是人类的自我表达,是使人类的力量得到充分发挥的方式。在以功利,创造和消费为企图的文化中,人们根本失去了认识这爱的能力。”⑤诚然,在这过程中,孙少平徘徊过,退缩过,动摇过,因为他感觉到种种客观的、现实的、功利的因素在他与田晓霞之间拉开距离,也曾经畏惧过这功利力量的强大。但孙少平终究是一个有知识、有思想的年轻人,当头脑中传统的世俗观念一旦被摒除,他立刻坚强起来,战胜了自己,走出了困扰,形成了自己对爱情的新的认识,有了对爱情崭新的诠释——两个人能够真正相爱才是最重要的。这无疑是对传统爱情观念的超越,在爱情的选择中,第一 次将“爱”放在首位,令爱情真正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孙少平精神世界的要求很高,他可以忍受贫穷和饥饿,却不能容忍精神的匮乏和空虚。正因为如此,他不满足现状,开始个人奋斗的历程,在奋斗中一步步走向成熟,形成独立的人格。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他不断的自我实现,他的爱情观在这不断的转变与实现中完善起来。而且,他的爱情是一种新生的力量,是—种勇于突破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力量是潜在于中国肌体之中的新的生机。孙少平的奋斗历程和爱情的曲折,预示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未来——在曲折中前进,在碰撞中完善。
执着无悔地追求爱情,让炽热的爱火燃烧自己,温暖爱人的心,为她照亮通向爱情的道路。李向前正是这样把田润叶带出往昔的情感伤痛,带进爱的圣殿。应该说田润叶一直对恋爱和婚姻有一个简单而固执的理想模式——有一个跟自己相爱的人是幸福的,只有这个人才能成为婚姻的对象。当她爱了孙少安,并把自己满腔少女的热情献给少安,换回的却是逃避,留下的是一个伤痛的结局。失恋的痛苦把田润叶带进一个绝望的世界,她从此关闭了心中情感的大门。对于李向前执着的爱,她体会不到幸福;相反地成为—种负担和痛苦。李向前对田润叶的爱却到了一种近似痴迷的程度,他不会激情的表白,只会默默地给予,不求回报的给予。对他而言,为所爱的人奉献,就是一种幸福,并在给予中领略着快乐。如西方一位心理学家所言:“正是在给予中,我领略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对我的盎然生机与活泼能力的体会使我欢乐溢心。我体悟到自身的博大威力,沛然活力,流畅生机,由此感受到无限欢悦。”⑥ 然而,遗憾的是李向前执着于给予的时候,却未曾真正了解田润叶的内心世界,也就注定了他难以走进这个世界。失恋的痛苦,外界重重的压力,使田润叶无力选择,她根本没有足够强大的精神力量帮助她走出困境,最终为了她二爸的“政治命运”,被迫与李向前结婚。但婚后田润叶坚决不与丈夫同床,这让李向前还未来得及品味新婚的甜蜜就陷入了绵长的痛苦之中。痴情痴心的痛苦使李向前借酒浇愁,酒后开车,在车祸中失去了双腿。在李向前绝望时,田润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理想爱情观”,开始认真思考白己的婚姻——“几年来她—直沉湎于自己的痛苦之中,而从来没有去想那个人的痛苦。想起他,只有一腔怨恨。她把自己的全部不幸都归罪于他。平心而论,当年这桩婚事无论出自何种压力,最终是她亲口答应下来的。如果当时她一口拒绝,他死心以后,这几年也能找到自己的幸福。正是因为她的一念之差,既让她痛苦,也使他备受折磨,最后造成了如此悲惨的结果。”这也是润叶对自己灵魂深处的拷问,是她品格中善的升腾。因此,田润叶决定回到李向前身边时,包含有一定的赎罪心理。同时,女性身上特有的母性开始在她心中复苏,“母性是一种承受苦难能力最强的载体,是种能唤起苦难中男人再生的妙药,是一剂对苦难者包容的灵丹”(路遥)。就是这种“灵丹”,让李向前重生,有了品尝幸福的机会,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李向前和田润叶才真正地彼此了解,打开心门,共同建立起爱的家园。
外部的强大压力,双方又缺乏沟通,再加上处理问题的极端方式,曾给李向前和田润叶带来无尽痛苦。在痛苦中的相互认识和自我审视,使他们的爱情出现新的生机,双方也在爱情中获得重生。李向前和田润叶是作者竭力刻画的完美形象,他们有同样的善良,同样的温厚,对爱情同样执着一念,可正是执着的两份爱,将他们分隔在各自的世界里。灾难唤起了他们性格中的善良和温厚,田润叶和李向前分别开始了内省式的自我审视,坚冰融化了,他们开始相互理解和体谅。在他们爱情获得重生的过程中,“善”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田润叶和李向前是作为道德形象走入读者视野的,他们依靠本性的“善”驱走了痛苦,换来了爱情。这也是作者想要树起的一面旗帜——德,德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将如此。
在苦难的体验中成长,在苦难中发现爱情。田润生在姐姐田润叶和姐夫李向前的不幸婚姻中开始懂得了爱情,通过姐姐和姐夫的教训,他得到一个认识——没有爱情的婚姻是悲哀的、不幸的,只有在爱情的基础上建立的婚姻才能让双方得到幸福。长期以来,他腼腆和怯懦的性格使他不习惯跟人尤其跟女人相处,而郝红梅因生活的挫折产生的自卑感却意外地激活了他男子汉的意识。在郝红梅面前,田润生才会感到自己是个真正的男人。因此,他一方面出于善良的本性热心地帮助她、同情她的遭遇,一方面他也越来越喜欢与她在一起。不经意间,润生对郝红梅的感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强烈地意识到,他而今到红梅这里来,不再仅仅是要给她送一些维持生活的用品,更渴望见到她”,她那孔贫寒的窑洞,总能带给他温暖,让他身心放松。很显然,起初的同情一点一滴地转变成了爱情。
郝红梅不成熟的初恋以失败告终,心灰意冷中她嫁了人,幸运的是丈夫爱她、体贴她,而且他们还有了孩子。在她重新体验到人生的幸福时,灾难再一次降临,丈夫的死又把她推进了痛苦的深渊。接二连三的生活不幸,曲折的感情经历及严酷的现实生活,使郝红梅从一个对未来怀着美好憧憬和理想的少女,变成一个沧桑的小妇人,并学会用“麻木”封闭和保护自己。直到田润生的出现,她冰冷的生活中才又有了阳光和温暖,渐渐地,她依恋起这个带给她温情的男人。这是她悲惨岁月里的爱情,因此这爱深沉而又深刻。
他们的爱因“苦难”而深情,他们各自对“苦难”的目睹和体验,让他们心灵融合,他们在“苦难”中建立起深沉而顽强的爱情。凭借着深刻的爱情带来的力量,田润生和郝红梅克服种种世俗的障碍走在了一起。苦难常常是不幸,但有时候也可以成为一种财富。田润生在对亲人苦难感同身受的体悟中,变得善良、坚韧,郝红梅在人生苦难的体验中逐步成熟,在苦难中,他们的爱情生根、发芽,开出红艳艳的花朵。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苦难别样的光彩。在润生父母对他们爱情的不理解和反对中,我们还能看到城乡交叉地带,大多数人的思想状态一一虽然较早地了解新思想,并能给予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但是当新观念将在自己身边发生作用时,他们照样不可思议,照样害怕,照样排斥,在他们内心深处,依然顽守着传承了千年的思想阵地。要改变这种状态,还有更艰难的路要走,还需要长时间地付出更大的努力。
在新旧交接时,还有这么—种状况:在两种爱情的选择中,却丢失了爱情。杜丽丽和武惠良原本是—对自由结合的恩爱夫妻,多年的家庭生活一直幸福美满,他们的婚姻有着比较深厚的敢情基础。武惠良用情专一,深爱着自己的妻子.他庆幸自己与爱人共同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并依恋着她。杜丽丽则是一位现代女性,除了家庭、爱情,她对文学有自己的追求,她崇拜新文化、新文化,喜爱新事物,还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女诗人,三十岁的她依然有二十岁的光彩鲜嫩。新诗诗人古风铃的出现是杜丽丽和武惠良婚姻裂变的契机。这位诗人有激进、前卫的思想,更有艺术家飘忽不定的风流本性。他留着长发,穿着写满字的牛仔裤,嘴里说出的是“超越”,“嬗变”、“集体无意识”。这一切对丽丽而言是一股强大的吸引力,使她痴迷。她崇拜古风铃,崇拜这个“新”的代言人,并让这位风流的大诗人轻易地闯进她的生活、她的世界,杜丽丽的确是—位新女性,她努力更新自己的思想,勇于接受新事物:她也的确是一个不成熟的新女性,对—切新的事物她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对古风铃盲目的爱,最终让自己陷入情感的困扰,给丈夫带来痛苦,导致家庭的破碎。在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的冲击下,一部分人“顽强”地抱残守缺,而另一部分人则勇敢地向传统发起挑战。杜丽丽属于后者。在新与旧的对峙中,一些人以客观的态度,正确的认识,科学地将新旧融合互补,而另一些人则完全被新浪潮淹没,迷失了自我,形成了夹缝状态中极不成熟的文化观、道德观、审美观、爱情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杜丽丽同样属于后者。
路遥笔下的杜丽丽热情而开朗,对于新鲜事物永远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希望生活始终充满浪漫色彩,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她用新眼光发现了新爱情,她却绝对不是一个可耻的婚姻道德背叛者。在对两种感情的取舍中,我们可以发觉,与其说她爱古风铃,倒不如说她爱新鲜事物,是古风铃身上从内到外、从头到脚透出的新感觉令杜丽丽痴迷。对“新”的欣喜,对“旧”的不舍,才使她徘徊在十字街头找不到出路。作者通过杜丽丽内心世界的变化、矛盾、挣扎,折射出当时不少人对目前生存状态的迷茫——家庭、事业、婚姻,当然还包括爱情。他们都需要很长的时间重新构建新旧融合的,而非单一、对立取舍的思想观念体系,才可以找回他们失去的珍贵,填补他们曾经的缺憾。
三 结论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情感的世界,人们期待、憧憬、希冀、追求和渴慕爱情。但爱情并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的,爱情的萌发、成长,以及发展成为不同的状态,与时代、文化、生活、性格、心理等内部因素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观念的作用下,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将这些外部的影响内化为各自不同的心理内容,并由此阐发出对爱情的不同诠释。在平凡的世界里,芸芸众生演绎着平凡而又奇异,平淡而又触动人心的爱情故事。在这些爱情里面,我们或许能够找到我们自己对“情”的感悟,对“爱”的理解。而且,随着时代变化,社会进步,爱情内涵将会愈来愈丰富,愈来愈迷人。
————————————
【参考文献】
[1]:瓦西列夫《情爱论》(赵永穆、范国恩、陈行慧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84页。
[2]:艾·费洛姆.《爱的艺术》(李健鸣译)商务印刷出版社,1987年版。第38页。
[3]:陈学明、吴松、远东著.《爱是一门艺术——费洛姆·马尔库塞论爱情》.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2页;
[4]:瓦西列夫《情爱论》(赵永穆、范国恩、陈行慧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43页。
[5]:陈学明、吴松、远东著.《爱是一门艺术——费洛姆·马尔库塞论爱情》.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7页。
[6]:艾·费洛姆《爱的艺术》(李健鸣译)商务印刷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