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论文(推荐阅读)

时间:2020-03-04 10:2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企合作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企合作论文》。

第一篇:校企合作论文

摘 要:专业实体化公司是校企紧密合作的重要形式。基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实体化公司前期运作方式、收获、困惑的反思,提出完善专业实体化公司要从进一步转变观念、改进专业实体化公司的运作模式、明确专业实体公司定位、完善相关政策入手。

近10多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秉承“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理念,开展了以创办专业实体化公司推进校企合作的探索和实践,有收获,也有困惑,有待完善和深化。本文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为例做一些探讨。

一、专业实体化公司的内涵和运作方式

推进专业实体化建设,既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形式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专业实体化,一般是指职业学校把专业办成实体,既是教学实体,又是生产、经营和服务实体,也是经济实体。在具体实践中,各高职院校赋予其各具特色的内涵。专业实体化公司在湖北技术学院的内涵表现在:坚持“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开放式办学理念,主动把学校引向市场,积极联合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依托行业和企业,按照“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质量”的思路,广泛聚集市场资源,引进社会、行业、企业的人力、物力、智力、信息资源同校内专业资源进行整合,创办专业实体化公司。其特点概括起来就是“专业+公司”.这些公司既是生产、服务和研发的经济实体,又是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习实训基地;公司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既是公司的主角,又是学校的兼职教师,参与相应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师生既是教与学的主角,又是公司的工程师和员工。创办专业实体化公司的目的是将专业建成教育教学质量高、研发和社会服务能力强、内部运行机制灵活、具有一定造血功能的特色(品牌)专业。促进教育教学与产品生产紧密结合,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紧密结合,学生的学校学习与企业就业紧密结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基本的运作方式是:

(一)按专业需要选择企业

按照围绕专业办产业的宗旨,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从学校的专业与人才优势出发选择需要开办的产业。如,围绕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组建了鄂职九洲数控机床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九洲数控),围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组建了鄂职四方模具有限责任公司等十几家专业实体化公司。

(二)按股份制规范公司管理

学校与合作方在理顺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股份制管理制度,确立学校行政管理与专业实体化公司的市场关系。学校派出股东代表参加股东会,派出董事参加董事会,通过股东会、董事会决策公司经营,按照公司发展计划检查和考核公司经营绩效。通过公司监事会保证公司经营班子正常规范运作。()让公司经营班子放手自主经营,以公司注册资金承担责任,享受权益。

(三)按新技术高起点制定专业实体化公司发展方向

学校兴办专业实体化公司,始终坚持两个原则:(1)企业必须有主导产品,而且产品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方便教师、学生迅速进入该行业的前沿领域,产学研能够很快取得成效。(2)产品要有好的市场前景,有很好的市场需求。

(四)按校企合作需要招揽贤才

学校在兴办专业实体化公司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建设一支包括技术人员、经销人员、培训教学人员、管理人员等在内的专业人才队伍,为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和教育培训能力提供根本保证。

(五)按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处理双方关系

学校对兴办的专业实体化公司要求很明确,即要与教学、科研相结合,服务于人才培养。学校对每个公司都下达具体的学生实习实训任务,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和考评措施。要求公司做到同时兼顾人才培养和产品生产,努力做到产品生产过程和人才培养过程契合。在此前提下,专业实体化公司按照公司制实行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应的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劳动制度和分配制度,与学校各项经济、科研、教学往来均按市场规则办理。

二、专业实体化公司探索中的收获和困惑

(一)收获

1.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实体化公司运行好的专业其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就业对口率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也明显提升,相关专业的学生参加全省、全国技能大赛频频获奖。例如,由于九洲数控的成功运作,依托专业数控技术的建设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探索了“专业带企业、企业带产品、产品带就业”的专业建设模式,其核心是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和企业生产规律进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数控技术专业及专业群人力资源为依托,为科技创业园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企业发展;学校与企业进行资源整合,联合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促进企业成长;以园区企业为主干,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成生产性教学平台,实施生产过程和学习过程一致的教学模式。企业生产的产品(如数控磨床、高精度模具、来料加工的零件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工学结合”载体,学生在车间得到数控机床调试、维修、数控加工等方面的锻练,成为数控机床应用和维修的技术能手。

2.提升了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1)专业实体化公司的组建、经营、发展就是服务社会的直接体现。(2)以发展较好的九洲数控为例,该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字化装备工程中心”合作共同组建了湖北九洲数控机床公司并入驻孝感市科技创业园,段正澄等三名院士在园区设立院士工作室。该企业有两项科技成果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XG系列曲轴轴颈自动磨削加工成套数控设备,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增强了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2012年被评为“服务湖北先进高校”.(3)学校面向所有专业成立了湖北孝道创业孵化有限公司,是湖北省人社厅认定的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该基地不仅孵化校内学生项目,也孵化社会项目,还与孝感高新区、孝感团市委合作组建了孝感市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推进了孝感“创新城市”的建设。

3.培育了学校的创新创业精神

专业实体化公司是典型的跨界实体,它跨越了教育与经济。从经济的角度看,专业实体化公司的创办过程是典型的创业过程,专业实体化公司创办过程中所体现的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所以专业实体化公司能培育学校的创业精神。从教育的角度看,专业实体化公司实施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是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融合是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育人的体现。从实际效果看,我校大学生创业园正在孵化的50多家企业中,来自专业实体化专业的学生也明显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

(二)困惑

1.认识不统一

(1)学校办不好企业,重点应抓教学。学校所办的专业实体化公司成长不平衡,有发展很好的,有依法破产的。办得不好的企业牵扯了校领导的很多精力,从而导致认识不同意。(2)利益分配不均。虽然原则上讲专业实体化公司应按股份分红,但学校当时入股专业实体化公司除了现金外,还用场地租金、实训设备,而且为了调动相关方面的积极性,还有一些附加协议或口头约定,从而导致利益分配上出现一些纠纷。

2.育人功能发挥不充分

学校专业实体化公司的初始目标实际有偏离。由于办学经费不足,强调经济收入、造血功能,想作为与学费、后勤服务收入并列的学校经费来源的三大支柱之一,导致部分专业实体化公司教育功能衰减,从而进一步积累了对专业实体化公司存在合理性的怀疑。

3.政策不配套

中组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中规定:“现职和不担任现职但未办理退(离)手续的党政领导干部不得在企业兼职(任职)。”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的通知中规定的“经高校、院所同意,科技人员离岗转化科技成果,在鄂创办科技型企业的,保留编制、身份、人事关系,档案工资正常晋升,5年内可回原单位”不配套,给专业实体化公司的创办、成长造成现实的困难。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负责人兼任企业的负责人成为现实的困难。

三、完善专业实体化公司的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转变观念,形成更广泛的共识

从政策层面上讲,组建专业实体化公司是学校宏观办学层面探索混合所有制的实践,也是学校微观专业建设层面探索产教融合的实践,这是党和国家倡导的职业教育改革方向。从育人规律上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校企紧密合作,而专业实体化是校企紧密合作的理想范式。从缓解学校办学经费不足、职教资源不丰富来看,专业实体化公司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所以我们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对进一步完善专业实体化公司形成更广泛的共识。

2.改进专业实体化公司的运作模式

(1)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进一步明晰产权,这是专业实体化公司成功的基础。(2)管理重心下移,二级学院是和专业实体化公司互动的主体,这是专业实体化公司成功的核心。(3)学校进一步完善、健全专业实体化公司的管理制度,形成适切的治理结构,这是专业实体化公司成功的保障。同时学校要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如,可以借鉴医学教育的管理模式,实行教学单位与公司一体化,可以借鉴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经验试行专业法人制。

3.明确公司定位,突出人才培养

专业实体化公司事实上是“教学企业”,这是专业实体化公司在高职院校存在的前提,所以其定位一定要突出人才培养。这一定位不是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在公司章程中、落实在专业实体化公司的经营中;这一定位不仅在公司的创办之初是如此,在公司发展、壮大了也是如此;这一定位要落实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体现在各类相关管理制度的设计与执行之中。

4.完善相关政策,营造深化校企合作的氛围

国家要协调和出台政策,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让学校中层负责人和专业实体化公司负责人相互兼职通道畅通,鼓励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相互兼职。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投入,税收减免等)鼓励专业实体化企业的发展,营造深化校企和合作的浓厚氛围。

参考文献:

蔡泽寰,李祥富,许安保。高职专业实体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襄阳职业技术学院,20XX.马青林,卜红玉。专业实体化:职业教育新探索.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XX.万由祥。创建以专业实体化为特征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XX.孔新舟。专业实体化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职业技术教育,20XX

基金项目:本文为20XX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

究指导性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2011jyte0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二篇:校企合作论文

南溪职校开展与宜宾罗龙工业集中区

合作的探索

米运波张平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从分析当前我校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以政府主导,由宜宾市罗龙工业集中区企业服务中心、南溪区就业局、南溪职业技术学校三家单位共同参与做好学校与园区合作、解决规模化以上企业技术人才短缺等困难,形成“政府制度保障、市场利益驱动、校企优势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努力达成共识,互惠共赢,把校企合作深入推进。

【关键词】校企合作互惠互利长效机制

本着职业教育应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是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随着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深入推进,在“校企合作”方面已经开拓出具有我校特色的办学模式,作为我校重点建设的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技术应用三大专业,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具有自身专业的局限性,除了与校内企业联合外,更应该着眼于本土的宜宾罗龙工业集中区企业。宜宾罗龙工业集中区是全市唯一市区共建集中区,是目前全市发展最快、最好、最具规模的工业区,已形成“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截止到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149户,投产81户,随着后续企业的建成投产,企业在招工、用工、一线技术人才、高端技术管理人才面临巨大缺口。已有一部分企业向罗龙工业集中区领导强烈反应技术人才的短缺,区委领导也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已安排相应部门着手解决企业用工问题。有政府搭建平台并直接参与,学校与工业园区直接对接,对于帮助我校毕业生找到实现理想的就业岗位,企业用工招到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促进职业教育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园区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到位

目前随着“国示”建设的深入推进,我校几个大的专业都与企业开展了各种层次的合作关系,这些企业中有外地的,也有当地的,但从实践表明,这些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识相当的肤浅。首先是对园区校企合作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在我校举行宜宾市机电职教集团年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各种活动时合作企业也参加,但是他们一部分不是自愿参与,很多企业认为是在给他们增加负担,会影响正常的生产,会使企业效益受损。其次是园区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高。很

多企业缺少长远发展眼光,对员工的人文关爱,福利待遇等制度不完善,花较高成本招进员工,待到员工积累有一定的技术经验时往往留不住,出现跳槽现象,在生产旺季招不到员工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时就向相关部门反映招工困难问题。再次就是对中职教育认识不到位。很多企业认为从高等院校引进的才是人才,对中职学生的知识结构不了解,不注重一线技术人员的储备和培养。校企合作正如校企双方的联姻,需要双方在认识、情感等方面达成共识。

2、校企合作的机制监管不到位

校企合作可以说是世界各国职业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成功的主要模式。在他们成功经验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创设了重要的校企合作环境,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并有相应的机制常态监管,从而保证了制度的贯彻和落实。在我校现有校企合作中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但只是停留在粗放、宏观的层面上,可操作性不够强,其中倡导成分较多,刚性的制度则很少。目前基本没有一个对校企双方以及其他相关部门都能构成有力监控的主管机构,以致已有的一些政策和措施无法落实。

二、政府部门参与,建立常态化沟通平台

随着区委区政府强势推进“一区四园”的布局完善,规模以上企业投产后面临的瓶颈之一就是各类人才的引进问题,这一类企业领导多次向区领导、企业服务中心领导反应人力资源紧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企业面临的困难,区领导到罗龙工业集中区调研时指出,应综合利用好各种人才资源优势,务必为企业解决难题,为企业服好务。同时要求应联合多方,多措并举建立常态化机制为企业提供人才保障。南溪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区内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更应培养为园区企业输送合格、优秀的技术人才,应做好与企业的对接工作。要做好与工业园区的对接,我认为,必须建立完善的机制,才能使校企合作、与工业园区对接真正走向模式化、制度化。

1、成立领导工作组。由学校、企业两方构成的工作组,很多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出现效率低下,无法落实到实处,使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表面上,无法深入开展工作。有政府部门作为参与者,才能高效推进工作的开展,为对接工作的深入推进,多措并举,多方合作的方式解决学校发展的瓶颈,解决企业用工、人才引进等困难。目前由罗龙工业集中区企业服务中心牵头,已成立了以南溪职业技术学、企业服务中心、南溪区就业局三家单位组成的工作组。

2、共建信息平台。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如何让学生高质量就业,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是我们职教人责任使命。这就要求作为人才输出的学校与人才需要的企业建立常态的信息沟通平台,及时把握企业脉搏,了解企业岗位需求动态,为输送学生实习或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为企业也解决了技术人员短缺难题。当前罗龙工业集中区企业与企业服务中心已经建立“政企信息平台”,企业通过平台定期发布岗位需求信息,学校通过企业服务中心获取企业岗位信息,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程的设置等都能提供极大的帮助,能起到双赢的效果。

三、互惠互利原则,建立对接机制

1、选择规模化以上企业。截止今年八月底统计,宜宾罗龙工业集中区入驻企业已达149户,每一户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理念、劳动保障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学校应当制定相应标准,筛选目标企业,把知名度比较高、管理比较规范、工资水平适当的企业首先纳入目标企业,学校要主动与之联系沟通,建立合作关系。与这样的企业合作,合作质量才有保证。校企合作办学应以《职业教育法》、《劳动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和处理合作关系。在校企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双方都有选择的权利。

2、坚持诚信合作。校企双方都要通过订单培养、员工培训、优先择生、技术服务、顶岗实习等方式合作,以诚信的态度建立起紧密合作的机制。任何合作都存在诚信问题,学校和企业都应讲诚信。学校要以诚实守信的态度与企业商谈合作项目,一旦决定合作,就不能随意变动。学校应该自始自终坚守诚信的原则处理合作中的问题,与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坦诚沟通,杜绝违约的现象发生。

3、明确合作约束条款。要充分利用协议、合同或办学章程等规范形式确立学校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并体现各合作方的平等性和责权利的高度统一。双方合作协议的条款越明确,合作才越顺利。长期合作的单位,除签订“实训基地”协议外,应在企业悬挂“校企合作单位”牌匾,并设立联络员,双方及时沟通合作信息。每一个合作项目开展前,双方应就具体的合作内容、时间、权利义务等签订合同,共同遵守。合作过程中,双方的学员或教师、项目负责人都应该自觉遵守协议。如派出学生到企业实习,都要制订相关协议书,约定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保险、报酬等条款,由企业、学校、家长三方签署后各执一份,共同确保学生正常实习。如若发生事故,按协议约束条款执行,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4、加强合作管理。合作项目开展后的管理非常重要。双方应本着“谋求双赢”的目标,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实习、实训管理,做好就业跟踪服务工作。例如:学生到企业实习,除了派出本校教师跟踪指导、聘请企业的实习指导教师等措施外,还应按企业成立实训小组,选定一名优秀学生当组长,明确组长职责,做好上班时间和业余时间两个时段的管理,及时与校方、企业方沟通联络。特别是对顶岗工作的学生,更要严格管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其他形式的合作,同样要有联络、汇报制度。

5、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合作办学既要将经济效益,也要兼顾社会效益,因此必须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从观念上要把开展校企合作办学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而不是权宜之计,否则很容易导致只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的短期行为。其次,要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讲信用、守合同,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合格专业技能人才为目的,对合作方和培养对象负责,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合作的成本,共同分享社会效益。

总之,开展“校企合作、与宜宾罗龙工业集中区合作”不仅是我校“国示”建设、学校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南溪区区委领导高度重视区域中等职业教育,要求培养本土化和永久性技能型人才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也是为毕业生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的需要,对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专业的设置、专业的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宜宾罗龙工业集中区企业服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南溪职中.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手册.内部资料,2012,5

【2】安杰山.中职校企深度合作的瓶颈及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0,(28).【3】对中职学校推行深层次校企合作的思考2012(14)

第三篇:校企合作论文

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新探索

摘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加强专业建设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在这种新模式下,对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的教育管理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字:校企合作 企业心态 顶岗实习教育管理

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最优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主体是学校和企业,但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在学生身上,开展校企合作这种模式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但实际上,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的教育管理还不够成熟,严重影响了校企合作对学生培养的实际成效。因此,在校企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探索学生教育管理的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和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企业的心态、学生顶岗实习两方面来探讨学生的教育管理。

1、企业心态

各个企业由于企业文化不同,对待实习生的态度也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有如下心态:

(1)选优心态:实习生进入企业实习,企业从实习生中选择优秀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以期今后可以留下来为企业服务,甚至有的企业会在实习阶段给实习生设定试用期,试用期间,达不到企业的高要求的学生,最终也会面临被企业淘汰的结局;

(2)培养心态:有些企业是本着为企业培养后备人才的心态来接受实习生的,在实习过程中,即便实习生出现不尽如意的失误的时候,企业也会给予足够的宽容和理解,并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实习生的工作水平和职业能力,所以这样的用人心态就体现出了企业良好的企业人文氛围。这样的企业心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社会责任的积极承担。

企业是整个社会良好运作的一个环节,接受实习生不仅可以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更是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作为企业,应本着培养人的心态来对待实习生,不仅可以创造和谐的企业文化,更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口碑。

2、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心态

很多学生在报考专业时,并未报考本专业,因此对于本专业兴趣不大,甚至一开始就抱有拿到文凭就转行的想法,因此,这类学生在实习阶段,基本上就是走过场,怀着过一天算一天的心态。

还有的学生,虽然对本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大多抱有过于美好的想法。但在经历了实习后,感觉到与自己理想中的差距后,这部分同学就会放弃当初美好的愿望,转而比较低迷和悲观。

针对上述两种心态,来探讨校企合作学生的教育管理。

1、学校对于不同心态企业的对策

学校根据掌握的各届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资料,对于抱有培养人才的心态的企业,学校要积极的增强与其的合作;对于选优心理的企业,学校要积极的与其沟通,强调其企业的社会责任。

2、企业要把好“学生上岗关”

企业要加大对学生岗前的培训力度。通过企业的岗前培训和教育,让学生对企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企业的工作氛围、工作方式和管理规定。

3、学校要加强管理

(1)学生在下企业前

学生在下企业前要进行培训。很多实习生下企业前大多抱着美好的期待和从学校解放的心情,未曾想过学校的生活与社会、工作生活是存在很大的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与人交往方面以及对于自己的定位不准,故而在下企业后的前几个月会出现不适应,甚至会经常产生离开单位的想法。因此,学校要针对学生下企业后出现的若干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使得学生做好下企业后的思想准备,勇敢的应对下企业后出现的种种问题,以更积极向上的心态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使得学生明确校企合作的意义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避免学生产生“学校不管我们了”等消极思想。其次,使得学生明确校企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目的、意义,并结合他们的工作岗位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深入细致的顶岗实习前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对企业和岗位的认识。再次,学生离校实习前,要求严格签订好相关的“协议书”和“保证书”,加强学生对实习期间安全、法制等方面的重视。

(2)学生下企业后

A.辅导员要转变好角色

辅导员是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在校企深度合作的背景下,辅导员所发挥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辅导员按照学校的常规方法、规则来管理学生,如:开班会了解学生的相关需求;定时检查上课出勤率;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开展各种知识技能大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巩固他们的知识等等。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既有“学生身份”,又有“员工角色”,双重角色能使学生的内心产生一些变化,学生既为进入真实的工作岗位感到激动,又为离开熟悉的学校感到忐忑不安,在这全新的环境中,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学校的管理和指导,造成他们不遵守企业和学校对顶岗实习的安排和管理。因此,辅导员则需要转变好自己的角色,由学校的管理规章下转变为按照企业的运作要求和文化内涵来管理学生。

B.建立学生的个人档案

在校企深度合作的背景下,交替的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使得学生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角色,这个时候,学生的思想和心态很容易产生波动。社会上一些好的与不好的方面,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4、学生自身要加强对自我的管理

学生在实习上岗后,要继续加大自身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观的修养。明确实习对自身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提高的意义,并努力做好在实习单位的工作,处理好学习、工作、人际关系。

校企深度合作是校企双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是提高高职院校内涵、凸显高职院校特色,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实习工作对学生踏入社会、平稳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教育和管理者,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总结、改进、创新,更好的探索,把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做得更健全、更完美。

参考文献:

(1)蒋洁.青年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青年就业,2009.(2)刘海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六零”模式---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的研

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3)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10.3.(4)王利红,贾宇明.西部大开发----高等职业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A].2001中国电

子教育研究论文集,2001.

第四篇:土木工程 校企合作 论文

土木工程专业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

研究

摘 要:分析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我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经验和成效进行探讨,得出结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本科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实现国家、企业、学校、学生各方“多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土木工程专业;必要性;可行性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何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劳动保障部制订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中指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就是: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建立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制度。鼓励企业结合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与各院校联合制定培养计划,为学校提供实习场地,选派实习指导教师,吸收教师、学生参与技术攻关。

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我国当前就业形势的迫切需要。

由于我国人口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形势仍然很严峻,特别是劳动者整体素质不能适应就业需要的矛盾继续存在。劳动保障部对103个劳动力市场监测结果表明,登记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对高技技师、技师、高级工程师的求人倍率分别达到3.3、2.2、2.1。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迫切需要。

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高技能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力提高的一个瓶颈。“中国制造”要走向世界,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特别是大批高技能人才。

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各高校教育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要求培养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科学、有机地实行“产销”连接。也就是运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能动作用,利用市场的力量使高校教育在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只有在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才能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校企合作弊端

在我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学生的劳动力,并为自己储备人力资源。另外,某些校企合作是在企业与学校的某些关键性人物的私人关系基础上建立的。换而言之,在校企合作中,企业不会以教育的眼光看待学生,不会在意学生全面的、健康的发展,企业既没有这样的能力,也没有这样的义务。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重要、最关键的是养成学生真正的智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途径

国家要求加快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的改革,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鼓励高等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联合建设重点领域学科和专业,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实行“订单式”培养。聘请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制订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工科在校学生要到企业去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邀请企业专家兼课,派教师到企业学习。

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与用人单位就教学实习基地、就业基地等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合作意向。

校企合作协议书就是用人单位的“订单”,这张“订单”不仅仅是一张“用人”需求的预定单,还要包括从培养目标、课程计划到教学方法、评估方法等在内的订单培养计划。要在用人单位“需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1.教学层面的合作

(1)校企双方合作共同研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业教学计划,使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能够与市场

需求良好对接;注意把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与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对接,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学校教学环节紧密结合,教学针对性更强。

(2)企业为校方提供实践基地,由企业指派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训;加强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弥补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脱节的缺陷,培养和锻炼学生解决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校企共同研究开发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材;并将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直接从企业生产一线提炼出的生产性案例式教学课题,在校内对学生进行实用的案例教学,或直接放到校企合作基地企业,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生产骨干,根据课题的内容和教学要求在生产现场实施教学。(3)学校根据企业需要对企业的在岗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或取证培训。2.师资队伍培养的合作

校企共同选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师资;学校积极引导各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顶岗进修,紧贴企业实际进行培训课题开发。同时聘请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师、高级技师走进来一起参与课题开发和直接从事教学。

3.教科研合作

拓宽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思路,在条件成熟时,积极承接企业加工难题,由教师带领冠名班学生进行技术攻关,成功后将其开发成冠名班教学课题。

4.文化层面的合作

将企业文化与理念传输给教师和学生。每年请企业有关部门主管为学生做名为“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的讲座。企业还参与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管理模式的制订,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搞好专业文化建设,通过引入企业文化,校企结合,培养学生适合企业需要的专业文化素质,即:专业化的工作技能包含技术、资质和通用管理能力;专业化的工作方式包含形象、思维、语言;专业化工作操守包含道德、态度、意识。

四、校企合作中的改革内容

1、合作平台:变“点对点”为“面对面”

以往大部分校企合作模式是学校与单一企业的“点对点”合作,这种模式难以满足企业或学校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因为各自利益关系,合作比较松散。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努力探索新的众力“合作”模式——多所职校的联盟、政府力量的支持、多个功能区和多家行业协会的加入、形成了“面对面”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促使合作关系更加紧密,不会因为某个企业的倒闭而致使合作关系的终结。同时,校企合作为双方或多方联动,达到了社会、企业、学校、学生等多方共赢。

2、合作途径:变“单通道”为“多通道”

由原来学校向企业单向输送实习生和毕业生的“单通道”变成了学校与企业在多方面紧密联系合作的 “多通道”。作为校企合作联盟单位的企业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参与学生评价与考核,使学校的培养方案更加合理和科学。奖学金的设立,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使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举措落到了实处。

3、合作目标:变“强知”为“强用”

所谓的三用即“够用”“能用”和“会用”,“够用”可以解决课程体系标准问题,“能用”可以解决教学内容选择问题,“会用”可以解决学生技能评价问题。为更好地实践校企合作,达到社会、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多方共赢的目的,我们必须以此为引领,深化学校课程改革。

(1).以“够用”为标准,改革专业建设,重组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满足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而企业最需要的是技能的“好人”,因此,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应以企业用人的标准为准则,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制定上,学校应根据企业需要,以够用为原则,围绕知识、能力、素养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2).以“能用”为标准,改革课程标准,优化教学内容

在制订课程标准时,我们努力摆脱以往“重知识、轻能力”的局限,在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指导下,积极改革课程标准。以往,学校在选用教材时,注重内容的体系性,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学到的不会做,该学的学不到。企业从现实需求出发,以“能用”为原则,优化教学内容,删减以往教材中繁杂难懂的内容,让学生用“能用”的知识达到“会用”的目的。

(3).以“会用”为标准,改革培养模式,转变评价机制

1)教学模式:变“重理论”为“重实操”。根据“会用”原则和企业对学生技能的要求,学校在遵循高等教育要求的前提下,把实践性教学环节所学时间进行增加,并着力构建“课堂设到工场、企业搬到学校”的新模式,切实加强技能课教学。

2)评价机制:变“学校一方”为“社会、企业和学校多方”。以往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重视书面考核,而忽视技能和素养考核,因而学校评价产生的好学生往往不是企业所需的好员工。校企合作联盟建立后,考核主体由学校变为学校和企业,考核内容由专业知识考核变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考核,考核方式由单一的书面考核变为书面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考核。近年来,随着考核内容和评价机制的改进,学校培养的学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和认可。

总之,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高等院校应当充分认清形势,改变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融入实际教育教学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适应社会的需求,真正实现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J],继续教育,2008(2).[2] 劳动保障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R].[3] 李高海.浅论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J],继续教育,2008(5).[4] 王瑞祥.深化认识、健全机制积极推进中央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在中央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

第五篇:校企合作

2017年校企合作协议书【一】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大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通过建立生产实习教学基地,提高和增强学校的办学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同时为企业技能人才资源和岗位培训等提供帮助,广东省交通运输技师学院(广东省交通运输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甲方)和(以下简称乙方)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拟开展技能人才及相关方面合作。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合作协议:

一、合作领域:

1、乙方为甲方提供一些比较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等信息;

2、甲方为乙方提供一些优质人才的信息,人才培养和使用;

3、乙方为甲方学生顶岗实习、实训等方面提供条件;

4、甲方可以为乙方订单式委托培养人才;

5、乙方可以为甲方提供一些设备赠送项目;

6、甲方可以为乙方承办一些冠名班级;

7、甲乙双方可以共同合作课程开发、科研开发、软件赠送项目;

8、甲乙双方可以在员工在岗技能培训,产品研发,工艺技术改进,技术革新等方面合作;

9、甲乙双方可以在招生、宣传方面共同合作,乙方为甲方招生宣传提供便利。

二、甲方义务和权利

1、利用学校宣传资源,发布乙方相关信息,并为乙方提供掌握的有效信息。

2、专业教师及甲方培养的各类人才资源均可为乙方优先服务。

3、为乙方人才培养、培训、技能鉴定、考证等提供条件,提供实验室条件和科研手段为乙方的生产服务。

4、负责制定学生实习教学计划、教学(考试)大纲,提供教材及教辅材料最新校企合作协议书范本最新校企合作协议书范本。

5、指导或协助乙方做好实习学生管理工作,负责监控和检查教学质量。

6、聘请乙方有关人员担任专家、实训指导教师,为聘请的专家、实训指导教师提供适当咨询、教学指导费用。

7、为联合办学项目提供条件。

三、乙方的义务和权利

1、为甲方学生提供实训场所和岗位并安派相关人员参与指导,尽量为甲方实习学生提供住宿条件和适当的生活补助。

2、为甲方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提供咨询服务,为甲方专业教师的实践锻炼提供条件。

3、提供掌握的有效信息。

4、优先招聘、推介甲方毕业生

四、甲方在乙方挂牌,名称为“广东省交通运输技师学院实训基地”;乙方在甲方挂牌,名称为“人才培训基地”最新校企合作协议书范本合同范本。

五、如一方单方面违约或损害对方利益和声誉,另一方有权中止协议。

六、双方在上述预定框架内,就具体合作事宜另行协议作为执行的附件。

七、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八、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协议有效期五年。

2017年校企合作协议书【二】

甲方:xxx职业技术学院

乙方: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加强高校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借助于地方和企业的优势,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大空间,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甲方)与

(以下简称乙方)在平等自愿、友好协商的基础上,同意建立合作关系,并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原则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甲乙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二、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1.根据乙方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甲方应为乙方优先推荐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的前提下,应乙方要求,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

2.应乙方要求,甲方选派优秀教师和业务骨干承担或参与乙方科研项目开发、技术改造、技术援助和学术研讨,科研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双方可另签具体的合作协议。甲方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乙方转让。

3.应乙方要求,可在甲方挂牌设立“人力资源培训基地”、“校企合作实验室”、“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车间”和“产品研发中心”,为乙方提供技术讲座、员工职业技能培训、考证、资料翻译、产品研发及生产等方面的服务,双方可另签具体的合作协议。

4.乙方有对甲方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或“企业员工培训”等培养方案提出改进意见的权利。甲方以产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人才规格要求设置、开发课程、组织教学,保证乙方人才培养质量。

5.根据乙方生产经营的需求,为乙方提供企业规划、发展、管理、经营和科技信息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

6.甲方在组织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合作、专业实习、人员培训等活动的过程中,严格遵守乙方的相关规章制度及其他合理要求,严守企业的商业秘密。

三、乙方的责任与义务

1.根据甲方的教学需要,可在乙方挂牌设立“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就业基地或产学研合作基地”,为甲方相关专业学生的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社会实践等活动提供必要的协助。

2.乙方应优先满足甲方学生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就业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向甲方提供人力资源需求方面的信息,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用甲方的毕业生。

3.应甲方教学改革需要,乙方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选派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业带头人或兼职教师,参与甲方人才培养过程;参与甲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改革、教材编写等工作,成果归双方共同所有。

4.应甲方科学研究需要,乙方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参与甲方科研项目开发、技术援助和学术研讨,科研成果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双方可另签具体的合作协议。

5.乙方应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对甲方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建议和咨询。

6.甲方定期派遣一定数量的专业骨干教师到乙方及其下属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双师”队伍。挂职期间乙方提供相关食宿条件和工作岗位,保证挂职效果。

四、附则

1.为加强沟通和联系,甲、乙双方应明确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并通过不定期的会面研究解决合作过程中的问题。

2.双方的具体合作项目可在本协议的基础上另签协议;双方合作过程中因实习、培训、技术开发和咨询、生活安排、劳务等发生的费用,由双方本着“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原则加以解决。

3.本协议有效期年,协议期满可根据双方需要确定是否续签。

4.本协议履行中出现纠纷,双方应尽力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提交江门仲栽委员会仲栽。

5.本协议一式三份,甲方二份,乙方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生效。

甲方: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乙方:

签字代表:

签字代表:

XX年XX月XX日

XX年XX月XX日

2017年校企合作协议书【三】

为进一步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大学校专业教师培训力度,促进校企合作与互利共赢。(以下简称甲方,即校方)与(以下简称乙方,即企业方),本着协作、互助、互利的原则,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经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内容

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精神,以企业为依托,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培养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在五年内将学校的现任专业教师派到企业培训;同时,从合作企业选聘一批专家到学校担任专业课兼职教师(含实习教师)。在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加快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教师队伍。

二、责任和义务

(一)甲方:

1、根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校企合作加强直属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方案》的要求,每年年初提出选送、聘请计划,经乙方确认后组织实施。

2、在企业跟班学习、顶岗实习和挂职锻炼的教师必须严格遵守乙方的各项管理制度、劳动制度、保密制度等。

3、在规定的实践培训中,这实习教师购买必要的劳动、工伤等保险。

4、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从合作企业中聘请一批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担任学校兼职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5、为乙方培训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或为转岗工人提供培训服务。

6、在乙方要求甲方帮助试验时,甲方应向乙方开放相应的试验设施,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乙方:

1、按照甲方计划,结合本单位实际,合理安排教师到企业跟班学习、顶岗实习和挂职锻炼。

2、为甲方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条件。

3、安排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员,传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等知识,指导教师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机器设备。

4、对甲方教师跟班学习、顶岗实习和挂职锻炼期间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考核意见。

5、选派企业领导、高管、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到校担任甲方客座讲师、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师。

6、根据企业生产和管理的需要,委托甲方对有关革新项目进行调研、研发、制作及编制,促进产学研结合。

三、合作时间

合作时间为年,(即2015——201年)。合作结束后,双方可根据合作意愿和实际需要,继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四、其它

(一)、双方共同建立校企合作工作机制,并建立联络员制度,分别指定有关工作部门和有关人员具体负责合作期间的衔接沟通工作。

(二)除此之外的其他项目由双方另行商定。

(三)本协议一式3份,双方各执一份,送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备案1份。合作协议一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即生效,双方应自觉遵守有关条款。本协议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代表(签字):

代表(签字):

XX年XX月XX日

XX年XX月XX日

下载校企合作论文(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企合作论文(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企合作

    国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例子与方法 校企合作发展高职教育是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的一大特点,它被认为是促进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发展、推动其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纵观发达国家......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包括教育行业,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普工的培训基地何错之有? 现在的社会很流行校企合作, 尤其是在中专技校。 有一期的打卡总结这么点评它: 中专技校简直成为了普工的培训基地。你赞同这样的说法吗?我赞同......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共成长 为进一步扩充公司的人才队伍,经与张家港职教中心商量,于6月份去该校招收应届毕业生,并与职教中心签订了一年的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协......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校产合作、校地合作”模式如何落地(二) 2011年10月27日 14:38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校企合作、校产合作、校地合作”模式如何落地(二) ——访辽宁省大学生就业指导......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 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 日期: 2011-5-4 10:43:33 浏览: 6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至未来社会,高技能人才是各行各业的重要需......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策划书 一, 方案的总体简介:„„„„„„„„„„„„„„„ 二, 策划目的:„„„„„„„„„„„„„„„„„„ 三,策划背景:„„„„„„„„„„„„„„„„„„......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 李文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校校企合作的现状、效果和不足,创新性构建我校的校企合作的模式。这将为我校开展校企合作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