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1届高考历史长效热点(上)04,,决胜脱贫攻坚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讲)[大全]
专题四
2020 决胜之年-脱贫攻坚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精讲 【热点回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标志性指标。2019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学术理论界围绕中国脱贫攻坚理论与实践,对新中国 70 年来的脱贫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具体扶贫政策和实践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估,研究阐释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问题,系统梳理了中国对全球贫困治理的贡献。
【走进现实】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今年“三农”工作成效。
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时间紧、任务重、难点多,我们需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实现新的突破。打好三大攻坚战就是要重点解决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个最突出问题,我们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
目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关键时期。中国政府在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同时,进一步谋划、研究、制定 2020 年后扶贫战略,这既是建立稳定脱贫机制的需要,更是实现脱贫攻坚战和后扶贫工作无缝衔接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需要,也是在提前 10 年完成联合国 2030 年发展议程减贫目标的基础上继续引领全球减贫事业、为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需要。
【考点预测】
民生问题始终是古今中外政治统治的重大问题。每年的两会热点都有民生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也是我们党在新时期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新理念,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多个中央一号文件,积极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使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古代中国农业发展和当今新农村建设是高考命题的时政热点。建立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是人类美好的愿望和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近几年高考的长效热点。
从考查形式上来看一般以隐形、综合考查为主,在创设题目意境和社会背景材料的基础上,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民生政策放在一起,得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从而把学科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考查方式强调社会热点与教材知识的有机结合,突出社会热点的非直接性介入。
从命题内容上看,古代民本思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罗斯福新政、欧美国家的福利制度、中国近现代进行的民生探索等知识点考查频度是较高的,常常同西方国家实行的民生保障与社会福利制度进行对比,考查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知识梳理】
一、古代中国农业经济 —— 精耕细作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中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从生产力的角度而言是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而言则是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营的显著特点之一。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政策的调整
我国从 1953 年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1958 年发动的人民公社会运动,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发展乡镇企业与私营经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关注民生问题
老子:无为,反对严刑峻法 孔子:“仁”、德、教化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宽刑薄赋 墨子:“兼爱”“非攻”“尚贤”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耕者有其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思想; 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的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土地政策。
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中有一些与社会主义的原则相近的东西,如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劳资关系的思想,关于全社会和平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等,明确体现了重视民生、服务民生、和谐社会的思想,对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世界各国的民生问题
资本主义国家:罗斯福新政实行“以工代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福利国家”的建立等。
辩证地评价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对中国当前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苏联(苏俄):
②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自由贸易,使劳动者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③“斯大林模式”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较大的启示。
五、新时期我国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生产力。
只有经济持续发展,才能为解决各种民生问题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依靠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手段,处理好速度、质量和效益,投资、消费和出口,以及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尽最大努力把经济发展好。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
完善制度建设,形成有效机制。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民众切身利益; 完善利益表达机制,畅通利益诉求渠道。
突出政府主导,发挥社会合力。
【名师点拨】
【点拨】民本思想与民主思想的比较
民本思想是扎根于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土壤上的,它是农业经济的产物,它的“重民”、“贵民”主张是农业文明时期宝贵的、进步的思想。民主思想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从西方引进的。它是“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化发展的产物。它直接从西方移植了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等民主观念,它是中国资产阶级进行变革的思想武器。
中国古代民本观念是通过对人性的肯定来论证人格尊卑,民主观念则是通过对人权的肯定导出人格的平等。人性与人权,民本与民主有相通性,但不能等同。
民本是与君主制相联系的,虽有重民、贵民内涵,甚至还有民本思想推导出反对君主专制的大胆结论,但是它始终没有“公民和政治权利”,即赋予人民发表意见的自由、生命安全和财产的权利等,因而没有也不可能发展为民主思想,这是因为民本思想往往成为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主要表现为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民本思想根本上是作为统治阶级的统治经验提出来的,正如李铁映《论民主》中所言:“民本思想的理想政治是统治者成为‘民之父母’,从而使君民关系由统治与被统治政治关系变为父慈子孝的伦理关系。”例如曾子在《大学》中所说“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可见,“中国民本思想已经深深打上了宗法制度的烙印。”
民主思想的核心是人民主权思想,也就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思想,这是民主的根本原则和最突出的特征。人民主权的基础是首先承认人的基本权利,即享有自由、平等、安全,反抗压迫权力,言论、结社、集会的自由,选举与被选举权力。民主不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制度,人权观念是民主制度的基石,人权又需要从民主制度中得到认可和保障。它是在肯定个体主体权利和社会主体权利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健全民主制度去保障这些权利。它强调人的自我价值和人的社会价值的统一与协调。
但民本思想也不是完全抹煞了人的个体主体作用与价值,如儒家强调“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已欲立立人,已欲达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己立”“己达”为前提。同时儒家价值观念就是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所“立”(取得社会所承认的位置和成就),有所“达”(能够顺利发展),这些思想与近代民主所规定的人人有权利享受社会保障,在经济、社会、文化中能够有所“立”有所“达”,是有内在一致性的。
民本思想在古代君主专制,君权神授,等级森严,纲常礼教成为社会主导思想的环境中,是十分珍贵的,带有一定民主色彩的思想。尊重人,珍视人的生命可贵,承认“民为邦本”,认为统治者必须顺应“民意”,要勇于承担社会政治责任的思想,经过批判继承,吐故纳新,不断进步,成为后来中国民主思想的最早的思想渊源。
【点拨】中国古代的三农问题
【点拨】中国近代土地制度 1.鸦片战争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中国近代前期重要的土地政策 (1)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2)孙中山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但不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说明资产阶级不能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新三民主义中“民生”的主要原则是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这是改造中国社会的理想蓝图。
(3)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开展土地革命,广大贫苦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点拨】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1.建国初的土地改革:1952 年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1953 年起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到 1956 年底基本完成,我国农村基本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3.1958 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4.1978 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点拨】世界史上的农业问题((土地制度))1.英国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使得农民与土地分离,失去土地的农民部分成为农场的雇佣工人或流入城市,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同时,圈地运动也使家庭手工业遭到破坏,为工业扩大了国内市场,从而大大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发展,使英国成为 17、18 世纪欧洲商业的领头羊。
2.俄国 1861 年改革 “二一九法令”宣布自法令公布之日起,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规定土地仍然归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分地。但土地的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份地须高价赎买,付清赎金本息后才拥有土地的合法权利。这使得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俄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改革很不彻底,农民很大程度上仍然被束缚在土地上。另外,支付高额的赎金,使得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体现出了掠夺性。改革后的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再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体现了很大的欺骗性。
3.日本明治维新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这使得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越来越多,耕种方法也不断得到改进。
4.苏俄、苏联的农业政策 ①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过多,而付给农民的纸币又大幅度贬值,破坏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新经济政策实行征收固定的粮食税,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支持,恢复发展了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排斥市场;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轻工业落后,人民必须的消费品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太多,损害了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④赫鲁晓夫改革:农业方面,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量的自留地和牲畜,垦荒,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这没有突破斯大林的模式,只是局部调整。
⑤勃列日涅夫改革:农业方面,扩大农场、农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这使得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国民收入有所增加。
5.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政策 为摆脱危机,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苏俄和苏联的土地和农业政策
【点拨】中国不同时期和谐社会的理念 1.中国古代的和谐社会观
(1)古代和谐思想:
①儒家“民本”思想: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孟子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宽刑薄税。
②墨子主张“兼爱”,反对不义战争,主张任人唯贤。
③统治者的“民本”思想:西汉初年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唐太宗“存百姓”的思想,励精图治。
(2)古代各家各派勾画的和谐社会模式:
①儒家:描述的“大同社会”,代表中国古代理想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
②道家:倡导“小国寡民”,主张“无为”。
③墨家:以爱无差别为梦想,倡导“兼爱、非攻和尚贤”。
2.中国近现代的和谐社会观 (1)和谐社会模式(或设想):
①太平天国的理想社会。
②资产阶级维新派: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平均地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
④中国共产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中国现代制度、政策的和谐: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确立。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⑤“一国两制”。
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⑦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共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
【点拨】西方资本主义的和 谐社会观 1.西方世界的和谐思想(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提出过建立理想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
(2)人文主义思潮: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社会思潮的核心。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
(3)启蒙思想:集中力量批判封建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自由、平等、民主与法制等思想原则得到广泛传播。
(4)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的一些天才设想,虽然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一种空想,但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借鉴。
2.资本主义社会的和谐制度 (1)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措施。
(2)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
【重点剖析】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1、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秦献公十年(公元前 375 年),“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
2、秦朝的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 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3、秦末,刘邦攻入秦都咸阳,萧何注意搜集丞相与御史府中的“律令图书”,因而能够了解秦朝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地主豪强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
4、隋统一后,制定“输籍法”,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政府会通过人口核查将逃避登记的人口搜查出来,称为“刮户”。
5、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北宋初,为国家承担赋役的主户人口所占比例上升。
6、元朝的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僧道户、儒户、灶户、渔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就得“各安生理”,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7、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修造于洪武四年(1371 年),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 1 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到崇祯十五年(1642 年)为止,共 27 次编制黄册。8、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到康熙年间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永停编审,名存实亡,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二、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 (一)基层组织形态 1、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乡官、里正、亭长都由本地有产业、有德行的人担任。后代沿袭这种乡里制度,稍有变化。
2、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3、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
(二)基层社会治理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1、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2、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北宋王安石实施的保甲制即渊源于此。3、明朝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 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
4、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每户给印牌一张,写明本户丁口、从业状况,户内外有人外出或有客来访都要注明;保长、甲长、牌长每天傍晚稽查各户有无异样。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一)发展历程 1、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预防荒年,还鼓励民间自置公共粮仓“义仓”,令各州百姓在收获时按贫富分三等出粮,于当地造仓积蓄。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2、中国有尊老养老的传统。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年高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
3、宋朝以降,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4、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二)实施原因和作用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客观上有利于维护统治。
(三)中国古代救济和优抚政策的特点 1、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社会处于辅助地位。
2、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3、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四、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一)在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村社实行自治,全体成年男性出席的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包括登记公民、抽签选举议事会议员等。
(二)西欧封建社会中,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他的管家管理庄园事务。他们组织生产,征收地租,并主持庄园法庭审判,裁决领主与农奴或农奴相互之间的纠纷。10—11 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城市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得特许状,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同时,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随着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英国在 1835 年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法案规定自治市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中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使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各国不得不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例如,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 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基层治理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强调自治成为各国基层治理的共同特点。地方政府享有的自治权越来越大,地方官员和议员都是当地选举产生,需要对当地选民负责。西方各国政府都认识到,要提高生活品质,改善人民生活,不能单靠政府,必须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社区很快发展起来,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各国政府除了在政策制定、财政支持和监督管理上发挥作用外,基本不直接干预社区事务,社区主要依靠居民自我管理。社区不仅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而且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成为反映民意的重要组织,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五)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地方治理中,在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共同作用的同时,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使得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五、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17 世纪初,英国颁布了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济贫制度。19 世纪 80 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1935 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三)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全民就业、社会保障和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制度,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 过度的社会保障,加大了国家财政支出的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使得整个社会缺乏工作动力,效率低下。20 世纪 80 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财政收入下滑,各国着手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求在恢复和提高社会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的矛盾中寻求新的平衡,至今效果不明显。
(四)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列宁认为“最好的工人保险形式是国家保险”。后来,苏联逐步对士兵、工人、农民等全体公民实行国家保障。根据 1977 年苏联颁布的宪法,苏联实行全民社会保险制度,国家支付社会保险金,个人受保情况与其贡献和地位相关联。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除了退休养老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社会服务保障,还包括补助金制度。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大致继承了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逐渐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1951 年 2 月,政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在满足人民的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第二篇: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从党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这就是我们的初心。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希望全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习近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让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庄严的承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出发,明确提出到2020年的时候,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要全部摘帽,要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我们党提出的一个庄严承诺。一诺千金,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到时候是一定要完成的。
脱贫攻坚事关党的执政安危和人心向背。“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枝叶不动者。”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为民造福,而只有做到为民造福,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政治上说,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大规模的反贫困工作,巩固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国际风云激烈变幻的过程中,我们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岿然不动,就是因为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给亿万人民带来了好处。老百姓拥护支持我们,拥护支持社会主义制度。
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共享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进。
二、实施精准帮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四十年的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七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现在,我国大部分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中等收入群体,也出现了高收入群体,但还存在大量低收入群众。真正要帮助的,还是低收入群众。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到二O二O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是中央确定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脱贫攻坚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首先是要解决好“扶持谁”扶真贫的问题。做好调研工作,摸清情况,盘清家底。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解决好“谁来扶”落实责任的问题。要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协调运转、协同发力。三是要解决好“怎么扶”精准发力的问题。要按照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贫措施精准到户到人。四是要解决好“如何退”的问题。要加快建立反映客观实际的贫困县、贫困户退出机制,做到精准脱贫。
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构建大扶贫格局。凝聚各方面力量来扶贫,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的作用,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的氛围和格局。一是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力量,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二是发挥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力量。这是很重要的政治任务,也必须从政治的高度来担负起这样的政治责任;三是发挥民营企业投身扶贫攻坚的社会力量扶贫。
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把扶贫同扶志结合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改进帮扶的方式方法,引导困难群众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摆脱贫困,实现脱贫致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于渔,培养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技能,能找到脱贫致富比较好的方式和途径。
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实现,而且必须全面实现,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不能到了时候我们说还实现不了,再干几年。也不能到了时候我们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如果是那样,必然会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满意度和国际社会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认可度,也必然会影响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和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我们必须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向贫困发起总攻,确保二O二O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进全面小康社会。这个底线任务不能打任何折扣,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承若不能打任何折扣。
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贫困人口生产生活问题,满足贫困人口追求幸福的基本要求,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庄严承若,是国内外皆知的庄严承若。我们一定要如期兑现承若。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我国扶贫开发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这个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也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三篇: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从党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这就是我们的初心。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希望全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习近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让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庄严的承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出发,明确提出到2020年的时候,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要全部摘帽,要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我们党提出的一个庄严承诺。一诺千金,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到时候是一定要完成的。
脱贫攻坚事关党的执政安危和人心向背。“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枝叶不动者。”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为民造福,而只有做到为民造福,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政治上说,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大规模的反贫困工作,巩固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国际风云激烈变幻的过程中,我们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岿然不动,就是因为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给亿万人民带来了好处。老百姓拥护支持我们,拥护支持社会主义制度。
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共享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进。
二、实施精准帮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四十年的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七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现在,我国大部分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中等收入群体,也出现了高收入群体,但还存在大量低收入群众。真正要帮助的,还是低收入群众。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到二O二O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
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是中央确定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脱贫攻坚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首先是要解决好“扶持谁”扶真贫的问题。做好调研工作,摸清情况,盘清家底。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解决好“谁来扶”落实责任的问题。要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协调运转、协同发力。三是要解决好“怎么扶”精准发力的问题。要按照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贫措施精准到户到人。四是要解决好“如何退”的问题。要加快建立反映客观实际的贫困县、贫困户退出机制,做到精准脱贫。
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构建大扶贫格局。凝聚各方面力量来扶贫,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的作用,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的氛围和格局。一是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力量,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二是发挥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力量。这是很重要的政治任务,也必须从政治的高度来担负起这样的政治责任;三是发挥民营企业投身扶贫攻坚的社会力量扶贫。
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把扶贫同扶志结合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改进帮扶的方式方法,引导困难群众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摆脱贫困,实现脱贫致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于渔,培养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技能,能找到脱贫致富比较好的方式和途径。
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实现,而且必须全面实现,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不能到了时候我们说还实现不了,再干几年。也不能到了时候我们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如果
是那样,必然会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满意度和国际社会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认可度,也必然会影响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和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我们必须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向贫困发起总攻,确保二O二O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进全面小康社会。这个底线任务不能打任何折扣,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承若不能打任何折扣。
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贫困人口生产生活问题,满足贫困人口追求幸福的基本要求,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庄严承若,是国内外皆知的庄严承若。我们一定要如期兑现承若。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我国扶贫开发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这个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也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篇: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扶贫的路上,决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决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保证脱贫质量,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
脱贫目标实现没实现,是衡量脱贫质量的硬杠杠。
吐门巴乙拉曾是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巴彦毛都苏木(乡)莫麦嘎查(村)出了名的贫困户,前年在农行由政府贴息贷款5万元买了5头小牛,现在5头牛变成13头,全部育肥后能卖10多万元。小伙子憨厚地笑着:“我在附近矿山打工还有一份收入,养牛主要是媳妇在忙,好政策让我脱了贫。”
5年来,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年均减贫13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
考察脱贫质量,既要在过程中动态考察,也要在结果上静态考察。是不是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是不是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不是实现了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目前看,解决“两不愁”问题相对容易,做到“三保障”、提高“两水平”,仍需加力。
保证脱贫质量,需要提高市场机制的益贫性。中央党校教授曾业松表示,在贫困地区通过合理配置资源,让市场发挥长效作用,这种机制所产生的效益溢出就是益贫性,扶贫效果持久。
吐门巴乙拉家的脱贫质量靠得住。内蒙古科尔沁牛业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大户带农户”的模式,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农户按公司的要求进行饲养和短期育肥,按协议价把牛卖给公司。科左后旗委书记刘世海说:“利益联结纽带稳固,脱贫质量才能稳得住。”
要依据现行标准,严格程序。以2010年2300元扶贫标准,到2020年实现脱贫,这是既定目标,必须严防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司长苏国霞说:“要坚持标准、实事求是,既要防止急躁症,又要防止拖延病。”
一方面,要科学确定脱贫目标,科学调整修订市、县、镇、村脱贫攻坚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严防层层加码,严把退出关口。另一方面,从严督导考评,建立健全“月通报、季点评、半年初评、年终考评”督导考核体系,确保退出精准。
聚力深度贫困,坚决不留“锅底”
深度贫困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现有贫困大多集中在深度贫困地区,这些地区多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集体经济薄弱。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表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给予更加集中的支持,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
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简称“三区三州”),以及贫困发生率超过18%的贫困县和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贫困村,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之策。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落实行业主管责任,对“三区三州”和其他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问题,予以统筹支持解决。解决辖区内深度贫困问题由省里确定贫困县、贫困乡镇、贫困村,还要出台新的政策和措施。
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形成支持合力。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惠民项目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深度贫困地区新增涉农资金要集中整合用于脱贫攻坚项目,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规模。
深度贫困被形象地比作“锅底”,深度贫困问题不解决,就谈不上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出非常之策,用非常之力。
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基本方略。
精准扶贫,对象精准是前提。安徽省岳西县主簿镇白果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堂旺说:“扶贫对象的精准,是一个动态跟踪的过程。扶贫对象不准,什么都别谈。”白果村村民褚江海一家2015年出列,妻子去年患上重病,到目前已花费13万元,褚江海又返贫了。
体系化精准是关键。要在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第一书记)、脱贫成效这6个维度上实现精准,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
覆盖精准是保证。要有效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精准扶贫,贫困户的获得感实实在在。健康兜底机制改变了褚江海一家。妻子的医疗款总共报销了9万多元,自付的部分民政兜底还将解决一大半。
刘永富表示,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
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是脱贫攻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中西部22个省份的党政主要领导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估。脱贫攻坚期内,832个县的县委书记、县长要保持稳定。
从中央、省、市、县四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抽调“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在岗近百万人,累计下派已近300万人。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每年增长30%以上。在金融投入上,“5万元以下、三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银行按基准利率放贷、扶贫资金全额贴息、县建风险基金”的金融产品已经达到3800亿元。
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是脱贫攻坚的长久之计。曾业松说,要打消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心态,发动种养大户、产业能人、新型主体,通过示范培训掌握技术,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 人民日报 》(2017年12月27日 02 版)
(责编:王仁宏、曹昆)
第五篇:党课讲稿:解读小康社会前世今生打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
党课讲稿:解读小康社会前世今生打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
习主席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词被写入党的十九大主题和十九大报告标题,对这10个字每名官兵都能倒背如流。那么到底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理解“全面小康”,又如何打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场攻坚战呢?今天,我就围绕这些问题与大家做一交流。
一、“小康社会”的前世今生
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理想,它体现中国人对美好社会生活的一种向往。“小康”一词最早出现是在《诗经.大雅.民劳》篇中:“民亦劳止,沦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它的大概意思是说:老百姓生活的太劳苦了,也该稍稍得到安乐了,给予百姓更多的恩惠,使国家得到安定。我们可以看到早在2500年前,小康社会就是中华民族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为了这一梦想,中国人民追逐了几千年,可即便在封建社会发展最繁荣的时期,在所谓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里,仍然存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情况,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不仅不可能享受到富裕安康的生活,有时连生存和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那个时候,小康社会的美好梦想只能深藏于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
1949年10月1日,这是永载中华民族史册的伟大日子,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站起来了,小康梦想迎来了希望的曙光。然而大家都知道,刚建国时的中国很穷,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很低,毛主席在1954年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我们工业很落后,落后到什么程度呢?飞机、汽车、坦克、拖拉机这些东西都造不了,能造什么呢?只能造桌椅板凳,能造茶碗茶壶,还能把麦子磨成面,就这个水平。”面对这样困难的局面,我们党的领导人没有退缩,而是立下了宏愿壮志,决心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先后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四个现代化“等奋斗目标,后来在1978年,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小平同志访问日本,看到了当时世界先进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现状,对现代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978年邓小平出访日本。访问完日本,小平同志在1979年初访问了美国,受到了当时美国卡特总统的热情接待,可以说,随着认识的不断增加,小平同志对中国现代化改革的方向也愈加清晰,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了“小康”的概念。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他还讲“到本世纪末,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实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1000美元。”在当时,我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有253美元,邓小平首次提出的“小康”发展目标,为中国改革发展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那之后,也就是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我们党就正式把“小康”一词写入文件,提出经济奔小康的目标,并把它作为二十世纪末的战略目标。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判断,不仅描绘了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而且构想了建设小康社会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即著名的“三步走”发展战略。那就是第一步以198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50美元为基数,到1990年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二十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1000美元,中国初步进入小康社会;第三步是在下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再翻两番达到4000美元,使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
氷平。围绕这个发展思路,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为中国经济打开了起飞的闸门。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对“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作出了更具体的规划,明确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近50年的新“三步走”发展目标。即: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世纪末,伴随着实现小康生活的美好愿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奋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就拿社会主流的消费品档次来看,70年代是“老三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80年代是千元级的“新三件”(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90年代已经变成了万元级的电脑、小汽车、商品房等。这是了不起的伟大成就,人们也切实感受到了小康带来的实惠。但是,那时的小康只是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正因如此,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决策,并指出建设小康社会的量化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在“总体小康水平”的基础上达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的量化指标由“总量”改为“人均”,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从2002年到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跃升到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多美元增加到5400多美元,世界排名89位,2012年,达到6100美元,世界排名86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绩显著。
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已经遥遥在望。2012年,党的十八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出发,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差,却标志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也标志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新目标。经过五年的努力,在2017年,我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9481美元,世界排名上升到了第70位。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指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必将实现。
二、怎样理解“全面小康”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习主席反复强调指出,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实现了目标。那么到底怎么样的小康才算全面小康呢?
(一)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意思是虽重于千钧,却只当成是一片羽毛,关键在于掌握轻重的平衡技巧。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这目标背后,我们通过一组数字来看看2020年我们的小康社会将是什么样子的,关于收入,GDP和人均收入都要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规划完成时,中国人均收入达到12600美元;关于就业,每年在城镇安排2500万人,大众创业、万众创业成为就业之源;关于教育,教育将更加普及,高中阶段的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40%;关于环境,重要江河湖水的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3%,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发展。可以说,小康社会是一个整体性目标要求,关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才能真正造福全体人民。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当前,影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突出因素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表现民生保障方面。近年来,我国在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领域改革不断增强,财力保障也不断加码。以医药制度改革为例,电影《我不是药神》中进口“救命药”买不起、买不到的痛点已经改善,就在今年的5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讨论决定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鼓励创新药进口,加快境外上市新药审批、落实抗癌药降价措施、强化短缺药供应保障,使“等救命药”的癌症患者突破了“药贵”的困境,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也反映了政府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决心。
(三)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农民能否喝上干净水、走上平坦路、住上安全房、过上现代生活,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关键指标,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仅需要缩小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更是需要缩小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近年来,我们国家加大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推进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各省市也都在推行“美丽乡村”建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村的脏乱差的面貌将一去不复返。在“全面小康”的引领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会不断提高,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会不断增强。
三、如何打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
决胜阶段最为关键,冲锋时刻尤当奋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到了一股作气、决战决胜的历史节点。习主席深刻指出“这个时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历程到了需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完成这一战略任务,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最大的光荣。”那么如何打赢这场决战呢?就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这三场攻坚战。
(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风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就是要求各级做好应对各种风险的准备,加强排查,摸清底数,用完善体制机制来防范化解风险。防止“黑天鹅”事件、“灰犀牛”事件的发生,防止小风险演化成大风险,防止外部风险演化为内部风险,防止经济金融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防止个别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环境。
(二)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到2017年年底,全国贫困人口还有约3000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居住在艰苦边远地区,处于深度贫困状态,属于脱贫攻坚“最重的担子”、“最硬的骨头”。打赢这场攻坚战,全面解决贫困问题,一是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二是要发挥我们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通过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地区协作和对口支援,重点解决好深度贫困问题;三是要实施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四是要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提高贫困地区和群众的发展能力和内在动力。坚持“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
(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问题仍较突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2018年6月270,国务院印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这被认为是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延续,标志着大气治理第二阶段正式开启。它的目标就是经过三年努力,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改善空气质量,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使生态环境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
同志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如期实现这个目标,既能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又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让我们团结起来、坚定信心、共同努力,夺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推动我们国家的各项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多样化的世界增添一副十几亿人口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壮丽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