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遵循写作教学规律,巧于融合学以致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与人文素养培育相融合的探讨
【摘要】应用文写作教学,应遵循写作规律,秉承“文以载道”精神,巧于融合人文素养,提升堂堂正正做人的本分,增强“知行合一”的人格魅力;
“学以致用”时,严于遵规守矩,善于规范行文,展示认认真真做事的本领。因此,构建融合人文素养的教材体系,从教学内容和方法入手,有利于改善写作课程的功能和作用,达到应用文写作知识教育与人文素养培育的完美融合,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遵循规律巧于融合学以致用
进入新时代,高职人才不仅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还应是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而人文素养培育,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是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1]因此,承载着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应遵循写作规律,巧妙而系统地融合人文素质教育,与现实生活和工作需要对接,这既是该课程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改善课程教学的有效措施,这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浸润学生智慧道德等方面是非常关键的。
一、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亟需融合人文素养
(一)教学现状亟需融合人文素养
现在,会写常用的应用文已经是每个现代人从事工作和生活的基本能力。而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虽然在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上有所突破,但是仍局限于“以就业为导向”,或是“以技能为导向”上,忽视了职业发展理念和人文素养的培育,有时随意调整教学内容,有时增删教学文种,陷入不清不明、随意取舍教材的状态。有的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重传授知识,而轻视实践教学;
有的虽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专业必修课程,但在师资配备和教学条件上则比较随意,忽视该课程的教学特点。这使得应用文写作课程处于可有可无、可教可不教的被边缘化的状态,有悖于设置该门课程的初衷及其教育意义。
另外,高职生源文化基础相对较弱、人文素养缺失和综合素质不高等普遍性问题,况且高职学生在大学求学期间,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育意义认知有限。以上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制约着高职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人才培养需要融合人文素养
邓小平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复合型人才,针对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和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深刻认识“应用文写作能力作为复合型人才的关键能力之一”的思想内涵,努力构建应用文教学科学体系,让应用文写作课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养和优秀职业品质的有效载体,积极探索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已成为高职院校必须引起重视的紧迫任务,更是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理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二、人文素养培育与应用文写作教学相融合的意义
(一)应用文写作蕴含丰富人文素养
1、人文素养的内涵。人文素养,内化于心,是形成人的相对稳定的人格、气质、品质、修养等内在涵养的体现;
外化于行,表现为人们在人文方面达到的发展程度,其内容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以及人文精神等四个方面。[2]人文素养培育是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引导人们达到人性的自觉,深刻感悟自我与外界的关系,进而达到自律自悟至灵魂升华,激发人们追求崇高的理想,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等高尚品质。一言以蔽之,人文素质就是教育人们“懂得做人做事”,“学会做人做事”,是关于“为人处世”的学问。
2、应用文蕴含丰富的人文素养。自古以来,应用文不断沿革与创制,不断完善与传承,引起历朝历代的重视。自南宋出现应用文名称,到“五四”时期,应用文才作为独立的文章体裁而得到广泛应用。“文以载道”、“知行合一”、“文贵实用”的传统体现着中国古代写作理论的特点,也传承着写作的社会功能。[3]这说明,应用文承载着中华传统政治文化风韵,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古代每一种应用文体,如颂、赞、祝、章、表、奏、启、议、封禅等,都是中国历史沿革、政治制度、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社交礼仪诸多方面的经验总结,其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传承、繁衍的故事,呈现着古代读书人的天下义利观、社会责任感和实事求是追求治国安邦的高贵品质,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3.新时代需要应用文写作教学融合人文素养。进入新时代,高职院校根据人才培养教学要求和学生专业学习和心理特点等实际情况,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融合人文素养培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努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做、用”中历练,在工作和生活的对接中受益,使学生“懂得做人做事”,“学会做人做事”。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同时通过渗透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分析判断、语言表达、科学决策和审美等综合能力。
三、应用文写作教学与人文素养培育相融合的基本对策
(一)在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培育人文素养
1.在教学的内容上注重融合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就是“人类文化的内在和外在形态”,人文即文化。从人文即文化的角度看,人文素养就是文化修养的程度。在教学内容的规定上,注重融合人文知识,才能懂得应用文写作“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义,才能清楚“写什么”、“怎么写”和“什么应该写”、“什么不应该写”等一些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理解写作应用文所蕴含的人文思想,明白事理,懂得应用文写作的社会价值。也只有这样,才能深刻把握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养的载体的应用文,携带着人文精神、职业品质和规范行为,走进课堂、走进“学做用”的工作和生活中,这是职业人的正确选择和内涵所在。
2.在教学的方法上渗透人文素养
(1)在教法上创新。作为教学任务承担者的教师,必须有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及其学习诉求,在教学方法要有所创新,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教学效果自然不佳,学生兴趣全无。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做文章。
(2)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景。利用视频、现实故事和学生校园实践活动等案例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亲自完成任务,从而掌握知识和相关技能,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如要求学生根据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如“大学生辩论赛”,将学生分成若干职能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工作任务,如“活动策划”、“通知”和“邀请函”的写作等,每个小组成员为完成既定的任务通力协作,出谋划策。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当堂进行评价,并讲解这些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学生从中既学到了应用文写作的知识,也掌握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懂得通力协作的重要意义,进而提高团队意识等。
(3)巧借“及时雨”,润物细无声。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巧借“及时雨”,实现“润物细无声”。所谓及时雨,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抓住时机,将人文知识、人文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使应用文写作教学在“润物细无声”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如在讲解申请书时,以入党申请书写作为例,既要将申请书的写作格式讲解清楚,也要将入党申请书的严肃性及其背后所反映的思想政治教育、人生理想追求等内容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端正入党动机。又如在讲解决定决议时,以党的十九大及两会为例,既讲解决定决议的写作格式,又能将当前发生的时事政治告知学生,引导学生关心国家时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二)构建融合人文素养的应用文写作教材体系
(1)积极调研,研究编写校本教材。目前使用的教材还没有完全体现高职特色,也没有融合人文素养的内容,难以适应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要与时俱进,根据“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要求,以及高职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以及学生学习特点等实际情况,研究编写适合本校学情的校本教材。
(2)遵照文件精神,编写好使用好校本教材。编写校本教材,应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以培养适应社会的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将应用文写作和人文素养统一起来,使之相辅相成,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养,构建合理符合高职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体例模块化,教学情境化,学做程式化,考核标准化,以职业发展和能力为导向,注重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强化教师素质,传承与创新结合(1)强化素质,“德艺双馨”。教师要教好应用文写作课,既要重视培育学生人文素养,又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和人文知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好“教学做”模式,编辑规范的应用文,以增强理论和实践知识构成的厚度和广度。高职教师要强化素养,追求博学多才,德艺双馨,要涉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理论知识,加深对应用文写作蕴含人文素养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有计划的选派教师深入企业一线,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把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和专业培养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激发大学生们的学习和写作兴趣。
(2)传承与创新结合,激发“学以致用”兴趣。应用文写作教学是一门应用性、规范性和实操性较强的课程,也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学科。重视传承和创新结合,联系实际,项目驱动,任务引领,就会激发“学以致用”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认知应用文的历史发展及其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又要融合人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品质,达到应用文写作知识教育与人文素养培育的完美融合,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松竹,张晓磊.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模式探析——以应用文写作课程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16(22):199.[2]李默涵.重视应用文写作强化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培训,2011(09):62-63.[3]刘壮.论中国古代应用文写作理论的形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60-66.
第二篇:传统文化与写作教学的融合(2段)
传统文化与写作教学的融合第二阶段第二期(2007——2008学)研究工作总结
张雯
本阶段是该课题研究工作在写作教学方面从课本走向实际生活的拓展深化阶段。此阶段的课题实验总结如:
一、本阶段实验过程及进展:
(一)组织部分班级进行 “走向经典”读书交流会,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在经典中寻找写作话题激活灵感;
(二)开展文化寻根活动,走向民间深入生活调查身边的文化古迹、古代名人、节日民俗,以简表的形式让学生汇总自己的调查成果,该表共分三个栏目,分别是:“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灵台文化古迹”“灵台地区民间故事”。该表格要求学生对传统节日能说出节日名称、由来、风俗。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活动中学生还调查了解了与本地历史文化相关的名人,如:中国针灸鼻祖晋代名医皇甫谧,中唐名相牛僧孺等。灵台风景名胜,如:古灵台、文庙、皇甫谧陵园等。真正感受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内涵深厚的特征和地方文化的丰富多彩。通过活动不仅积累了文化知识还教给学生写作的思维方式。
(三)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由总课题负责人张士才任主编,周云老师任副主编,课题组部分老师任编委,结集出版了灵台一中学生边筱辉、范俐、李阳、史伟君、王居朝作品集《倾听花开的声音》。此书是我第一本学生作品集,在校内外广泛流传,对学生的写作活动起到了激励作用。
(四)开展了系列征文活动,主办“感
1受新一中,畅叙师生情”教师节主题征文,部分获奖作品刊登于校报《校园之声》2007年9月5日第五期。同时全校各级各班有组织的参加了第五届“叶圣陶杯”新作文大赛,参与面比以前更广。在活动中,我校学生史伟君的参赛作品《向往窗外》入围二等奖,杨栋的《人生的角色》、章龙的《人就这么走》入围三等奖,马惠云的《人生不过如此》、边筱辉的《我眼中的潇洒》入围优胜奖。
(五)邀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灵台县文联主席邵小平作了诗歌创作报告。他从诗歌的起源、定义、意象、灵感等多方面做了分析和阐述,并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讲述了诗歌创作的基本方方法。报告会的举办,对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实验成果:形成《文化寻根—“走向民间深入生活”文化知识调查》资料及调查报告、结集出版学生作品集《倾听花开的声音》、收集相关论文形成阶段性总结。
2008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