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好人好事事迹材料,身边好人,爱岗敬业事迹材料,精品,,人大政协,
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身边好人,爱岗敬业事迹材料 精品-人大政协-
好人好事事迹材料“身边好人,爱岗敬业”事迹材料
一、坚定信念,献身教育,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我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认真学习理论和 x 重要思想,自觉学习《教育法》、《教师法》、《预防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教育法规.在思想上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工作中,能正确处理集体、个人两者利益关系.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勇挑重担,遵守学校各项纪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二、爱岗敬业,热情饱满,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人格之于人,恰如花香之于花.
人格高尚的教师才能征服学生的心.教师的职业应该不仅仅像蜡烛,更应该像泥土,使每一颗种子都能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而健康成长.我认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不仅教学好,教研水平高,更重要的是要以教书为手段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作为一名教师,我牢记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引路人.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在校领导的指导下,能密切联系群众,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工作不分份内份外,从无怨言.当我在了解了班级学生的家庭情况后,发现有些学生的家庭特别的贫困,看到孩子因为贫困影响学业,这不禁让我感到焦急、心疼,所以我个人拿出一些钱,帮助他们继续完成学业.三、以教育科研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科研的能力与水平.
在教育科研中,我不断学习,善于探索.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构建、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带着思考与学习的心态对待工作,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我都努力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并且经常和优秀教师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自己通过认真的学习,习得了许多的教学知识和关于教育、教学的宝贵经验.四、创新思路,发挥自主,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在教学中我认真准备每一节课,精心备课.
第二篇:长江社区“身边好人 ”事迹爱岗敬业
干一行爱一行的长江社区人徐山尧
他凭着自己的电工知识,再忙,也会为群众解决燃眉之急;他当小队长期间,在2年里,他将长期亏损的小队集体经济带领成略有盈余,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他在土地承包户时,经常耐心答复咨询问题的乡亲,并无偿的将自己耕牛借给乡亲们使用;退休以后,他做起一名综合管理员,总是耐心说服教育不文明乱扔垃圾的居民;在调入万科金色城市小学,任门卫一职,认真履职,坚守岗位。
第三篇:身边好人典型事迹
身边好人典型事迹
张院生:男,现年39岁,家住铝厂转盘白天鹅楼下机电配修,现在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上有70多岁的父母,弟兄四人,排行老二,大哥及弟弟都在外面上班,赡养老人的重担就毫无疑问的落在他的肩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夫子的这段教导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敬重别人的长辈,抚爱自己的子女,进而推广到抚爱别人的儿女。如果以这样的准则治理国家,统一天下就如运转于掌心一样容易了。”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道德素质提高,祖国到处呈现出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我村涌现出了许多孝敬老人,关心下一代的五好家庭,其中张院生就是尊老爱幼的模范也是我们方圆数里人人皆知的大孝子,他一家三世同堂。
张院生今年39岁,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家中兄弟姐妹较多,父母含辛茹苦,将儿女一个个拉扯长大,成家立业。他是兄弟中的老二,仍和父母亲在一起生活。每逢年过节,一大家二十多口人团聚在一起,真让人羡慕。子孝妻贤,儿孙绕膝,七十多岁的老父亲红光满面,享受天伦之乐。
张院生是一位淳朴憨厚之人,从小随父上山打柴,陪母昼耕夜纺,受大人的熏陶,深知知恩图报之理。
前年老父亲因高血压住院需要护理,他又住进了老父的房间,陪伴父亲。听医生讲,老父亲病怕烟,他首先戒掉了吸烟。并在父母的住室安上空调,夏天解决了高温,冬天解决了寒冷。老人怕花钱不敢使用空调,他就三番五次的向他们解释,没事这是节能空调,要不了多少电费,解决了老人过冬问题,老人病情得到了缓解。
在他的带动下,媳妇,儿女争先给老人做喜欢吃的可口饭菜,争着给老人洗衣端水,老人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日子过的很开心。现在老年病变的多样,老人又眩晕不能下床走路,他又白天扶老人出来晒太阳,吸新鲜空气,晚上陪老人看电视,拉家常、聊天,老人逢人就说“要不是我二儿子,早就没我了。”
点滴勾勒尊老心,倾注尽现敬老情
他是一名细心孝顺的儿子,也是一名体贴入微的儿子;他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心灵慰藉,为老人排解忧虑,分担愁苦,与老人默契沟通;他是家中老人的细心家长,知已挚友,对老人真心呵护,倍至关怀;他用真爱勾勒了倾注与付予的光环,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尊老敬老的美德,搭建心灵的桥梁,与老人沟通共鸣,做老人的精神支柱。精神的支持和言语行动的慰藉,使他和老人心灵的距离日趋拉近,成为老人的亲密挚友和避风港湾。做为一名儿子,他无时无刻不在记挂和照顾着父母。不管平时工作怎么忙,他都会抽出时间,陪老人聊天解闷,从交谈中了解老人的思想动态。每当老人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时,他都会想尽办法,耐心开解,为老人送上一颗“开心果”。一次,母亲去集市的时候丢了200元钱,因为此事上了好几天火,当他得知这件事后,就来到母亲身边,为母亲送去200元钱,并劝解老人要放宽心,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慢慢的,母亲解开了心结,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欢愉。每当老人想做什么事情时,他都会首先去支持、去鼓励。母亲身体不太好,经常陪老人散步,增强了老人自信心,为老人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竭尽所能,为老人送去温馨和舒适,让老人安享晚年。物质上的照顾是有形有限的,可是换来的却是无法用金钱和言语比拟的,那就是一种理解、信赖、认同和赞许。
做为一名普通工人,他的收入不是很多,但即使这样,他依然从自已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钱,为老人改善生活,添置衣物。每隔几天,他都会为老人送去一些老人爱吃的东西。老人的生日,他可以讲是熟记于心,每到这时,他都会精心为老人准备一份生日礼物,送上一份真挚的祝福。逢年过节,他都会准备一些好吃的,组织全家人与老人齐聚一堂,共度佳节,让老人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温馨,体味祥和。
关注老人生活,细心呵护,雪中送炭,难处见真情。
生活本来就是由点滴累积而成,密应对点滴的人才真正是一个细心的人,一个全情投入的人,张院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日常的生活中,他总能抓住点滴,抓住细节,为老人送上百倍关怀。
每当天气突变的时候,他都会尽早提醒老人多加衣服,当老人有些头痛感冒时,他总能第一时间到老人身边问寒问暖,端水递药;老年人需要多休息,他就时常嘱咐老人要早睡,保证良好的睡眠时间,并且为老人购买了有助睡眠休息的健康枕;为治疗老人的风湿病,她经常陪老人去进行中医按摩,并且为老人购买了按摩棒;每当老人外出时,他都会嘱咐老人要注意安全,早去早回,并为老人配了手机,以备不时之需。
沟通协调,排忧解虑,做家庭和睦的调味剂。
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些琐事,都会有一些不快乐,而他应对这些烦恼却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因为他有一颗真挚的心、平常的心、善良的心。
老年人都有一些个性和脾气,有时会唠唠叨叨,有时也会发火,每到这时,他都非常理解老人的心情,从不和老人争辩,等事情过后,他就细心的了解老人生气的原因,并对老人进行安慰和劝解。在处理一些事情上,有时她的看法会和老人发生分岐,每到这时,他都会坐下来和老人商量,征求老人的意见,并将老人的意愿放在第一位,让老人开心满意。
有时候老人会和晚辈因为看法上不同,发生一些不快,而此时,他又成为了“和事佬”,周旋于两者之间,尽最大的努力去排除误会、化解矛盾,使家人重归于好,使老人尽享天伦。
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精华。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来,多少个春夏,多少个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处于盛唐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尽管家庭的困难、挫折很多,但并没有压倒他,因为他认为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因此她们夫妻间常常互相体谅,互相关心,共度难关。平时教育孩子方面他们讲的最多的话题也是“尊老爱幼”,让孩子懂规矩,有礼貌,所以他的孩子也是一位很讨人喜欢的“甜嘴巴”。
就是这样,他从点滴中关爱着老人,从琐碎中牵记着老人,用言行感染着老人,从困境中扶助着老人。用善良的身心、炽热的思想、无私的行动、坚持的信念做好老人的精神支柱、物质支撑、生活挚友和坚实后盾,从平凡中体现了真诚,从细节中倾注了关爱,写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尊老诗篇,奏响了一曲曲令人钦佩的敬老乐章。
第四篇:身边好人事迹介绍
花甲老人韩素兰演绎大孝至爱亲情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马厂乡郎颜村七组韩素兰勤俭持家,以孝为先,以亲情为重,无怨无悔,多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精心照料97岁的婆婆和身患癌症的丈夫,她用柔弱的身躯顽强地面对生活中的灾难、做生活的强者。她的孝心和至爱的事迹传遍全乡,给人们演绎着一段大爱大孝的亲情故事。
今年66岁的韩素兰,身材瘦小、勤劳朴实,孝顺厚道。丈夫颜士忠今年68岁,兄弟俩个,他在家排行老大。颜士忠有一个97岁的老妈妈,患有轻度的老年痴呆症状,行动十分不便,生活起居也都要人照顾。老二夫妻俩因孩子在苏南安家几年前就去了外地和儿子一起生活,照顾老婆婆就落到韩素兰夫妻俩身上。颜士忠和妻子韩素兰总共生育了3个儿子,大儿子、三儿子长大后先后到苏南打工安家创业了,只有二儿子在淮安上班。几年前的韩素兰夫妻和农村大多数家庭一样,儿女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平时家里只有老俩口和97岁的老母亲一起生活,逢年过节儿女们都从外地赶回来,一家人生活虽然不算富裕,但却是自在悠闲、其乐融融。
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厄运降临到这对老夫妻身上。丈夫颜士忠被查出患骨髓癌、并发贲门癌和肾脏衰竭的尿毒症。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韩素兰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她感觉天仿佛要塌了一般。3个儿子都从外地急忙赶回来了,他们相互争着要照顾生病的老父,看到孝顺的儿子们这么懂事,韩素兰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工作,他们都有各自的家庭,自己不能太自私,不能拖累了孩子们,她必须要坚强的面对。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老人在丈夫住院手术后,硬是将儿子们一个个从病床前全都撵走了。她独自勇敢地挑起照顾丈夫和服侍年老多病婆婆的重担。手术后的丈夫不能行走,长期卧床,生活也不能自理,而且丈夫要不间断地到医院进行血透治疗,出门得要她用轮椅推着才行,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只能抽空回来,于是照顾老伴的重任就落在了同样花甲之年的韩素兰身上。韩素兰每天要服侍丈夫,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吃喝拉撒,积极为丈夫进行癌症治疗,她每周3次都要送丈夫去开发区二院透析,雷打不动。不仅如此,更难能可贵的是韩素兰在照顾重病的丈夫的同时,还不离不弃照顾自己年事已高的老婆婆。她丈夫患重病后,这位瘦弱坚强的老人没有因为丈夫患病不照顾年迈的婆婆,并且和小叔子一道轮流担负起赡养照顾老婆婆的义务,而且比以前更加细心、周到。她每天天不亮就起身,她先给老人穿戴起来、洗漱完,扶老人大小便后,又忙着服侍丈夫,接着忙着给母子俩做可口的饭菜,夜里,她还要起床看看老婆婆有没有蹬被,生怕因自己的一时疏忽而让婆婆受凉生病,大多数时候安顿好自己的婆婆后她再搀扶丈夫坐车到医院做理疗,偶尔空闲时,她还操持家中的一亩三分地,在地里种上各类时兴的蔬菜,以便能省点钱,贴补一下因巨额医疗费而负债累累的家。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韩素兰却将这个常理改写。她从2013年丈夫患病至今,每天起早贪黑,像一个铆足了劲的时钟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任劳任怨,从无怨言。医生诊断,像颜士忠这样的病人患病后一般是很难继续生存下去的,但在妻子韩素兰的悉心照料下,几年过去了,丈夫居然顽强的生存下来了。2015年,丈夫因为病情需要住院进行治疗,韩素兰也住进了医院,同时老婆婆也轮到她家赡养了,韩素兰二话没说,干脆将老婆婆也带到医院去一并照顾,于是人们在医院经常看到一位花甲老人在医院一会儿忙照顾卧床治疗的丈夫,还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婆婆,大家都被她的这种无微不至的大孝和大爱为之动容而感动。因为丈夫身患多种疾病,绵延几年,家里积蓄全部花光了。没钱治病,她就想方设法借,给丈夫看病,也给婆婆看病、不管自己吃多少苦,受多大的罪,她都一个人默默地承受。困难压不倒的韩素兰对患病丈夫和年老多病的婆婆的始终不离不弃,用弱势的身躯坚强的撑起了整个家。
屋漏偏逢连阴雨。2015年5月1日,噩耗再次降临这对善良的老夫妻身上。他们在无锡工作年仅47岁的大儿子被查患有肝癌晚期,这使本来就经济拮据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韩素兰听到这个消息后如雷贯耳,伤心欲绝,但残酷的现实迫使她必须坚强面对,她急急忙忙安顿好丈夫和婆婆后,赶紧赶到无锡医院看望和照顾患肝癌的大儿子,但是现实逼迫她不能在无锡待太长的时间,因为家里丈夫和婆婆也离不开她。一边是自己的亲身骨肉,一边是自己相濡以沫的丈夫和婆婆,手心手背都是肉,两边都让她割舍不下,让她牵肠挂肚,让她寝食不安,记她刻骨铭心。大儿子生病后离世前的那段日子,她三天两头往返奔波于无锡和淮安之间,然而再多的钱也无济于事,5个月后,在2015年10月,韩素兰的大儿子还是离开了爱他养育他的父母离开人世了,韩素兰和丈夫悲痛欲绝!
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可是接二连三的灾难都降临到韩素兰这对年近七旬的夫妻身上,真让人感叹老天的不公。逝者已逝,留给韩素兰夫妻的是难以愈合的伤痛,卧床的丈夫和年近百岁的婆婆还要她去照看和服侍,这位苦难的老人擦干泪水,顽强的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韩素兰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承受了失子之痛,不离不弃、全心全意悉心照料患癌卧床丈夫和96岁痴呆老婆婆的事迹,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当代一位农村老妇坚强、顽强和大孝至爱的情怀,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村民,受到乡邻的一致好评。
吉成呈 张开 高琴
第五篇:身边好人事迹推荐稿
孝老爱亲的洪克奇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足迹书写着自己的青春。他没有华丽的外表,有的只是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的满腔热情;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工作;没有任何怨言,有的只是对煤矿安全工作的那股干劲。
他叫洪克奇,神火葛店煤矿一名普普通通的瓦检员。2000年8月到矿参加工作以来,他把智慧和汗水融进了自己钟爱的煤炭事业,把青春年华献给了矿山。他一步一个脚印,凭着真抓实干的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以诚相待的真情,在工作岗位上辛勤地耕耘着,在工作中时时、处处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踏实工作,默默奉献,争做一流。受到全队上下的广泛好评。多次被矿授予“优秀员工”、“安全标兵”、“精品岗位”等荣誉称号。成为全队员工勤奋学习的楷模,无私奉献的表率。
2000年8月份,正值青春年华的洪克奇来到我矿采煤一队参加工作,刚刚进入煤矿这个高危行业,起初他感到有些
力不从心,就暗下决心,立志走岗位成材之路。他主动拜师学艺,经常向老师傅请教;还主动学习有关矿井安全生产、专业技能知识培训方面的书籍,用业余时间孜孜不倦的学习。“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断的请教揣摩,不断的学习充电,使洪克奇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同时,凭借着自己年轻力壮,身上一股子使不完的劲,在工作中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很快成为队里的骨干成员,受到了时任采煤一队队长洪赛队长的青睐,授予采煤组组职位。
在任职期间,他身体力行,亲力亲为,处处以身作则树表率,凡事都冲在最前线。洪克奇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自己带头干那就是无声地命令”,刚参加工作的新工人,抬溜槽,单体柱等重物件时非常吃力,只要是洪克奇和新工人搭档,洪克奇下意识的总会让他们少抗点,自己多抗点。他把自己的经验,本领,手把手,心贴心的全部授与这些初涉生活的青年们,和他在一起工作,再难的工作也变得容易,再苦的,也甘之若怡。
当时,采煤一队还是炮掘,为了节约成本,以最少的火药量打出最长的进度,那段时间,他天天深入工作面,在工作面仔细钻研,认真分析火药的使用量,钻孔的深度,经过自己的不断揣摩,加上和老师傅们不断交流经验,最后成功的解决了这一难题,用一茬炮的火药量打出一米半的进度,节约了大量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将其方法推广到其他班组,得到了全队上下的一致好评。
2011年,由于身体原因,他调离原工作岗位,到通风队当一名普普通通的瓦检员,凭着一股坚韧不屈、吃苦耐劳的钻劲,通过自我的不断学习,很快成为队里独当一面的“技术”好手。在我的记忆里,只要有外来单位领导参观检查,每次队里都会安排他陪同检查,这在无形之中为新增的瓦检员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把平凡的事干好就不平凡。洪克奇经常这样勉励自己,也正是凭着这样一份执着的信念,不管在哪个岗位上,终身扎根煤海,凭着满腔热血和对煤矿事业的不懈追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演绎着精彩的人生。
“细微之处见真情”。在日常生活中,洪克奇始终认为说一千句好话不如办一件实事。在员工面临困难而忧愁、烦恼的时候,他总是把员工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适时送上一声问候,办上一件实事,贡献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每当矿上发福利的时候,帮员工往家里送大米,白面;用自己的真情、无私的奉献,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好多同事都问他,你这么帮职工,帮队里做好事,图的又是个啥呢?他总是憨憨的笑着说:“能为别人办一点事,多帮一份忙,自己就多一份快乐,矿区就多一份和谐。”他就是这样,凭心去做,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村子里,一提起洪克奇,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好人。他特别善于和一些身边的老人、左邻右舍谈心,大家也经常找他帮忙。记得那是一个夏天,屠庄村一位年过八十的老党员,他的儿女们都在外地工作,家里只有二位老人。一天天下大雨,洪克奇到他家去串门,发现他家屋顶有好几处都在漏水,外面大雨下个不停,屋里小雨淅淅沥沥,房间显得很潮湿,回到家里,一想到两位老人住在那么潮湿的房子里,第二天雨一停,他主动到老人家帮忙修好了屋顶,临走的时候,老党员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的说:“克奇啊!你真是个大好人,这些年来,你又是帮我们修水管,又是帮我们修房顶,磨刀,挑水这些小事不知道麻烦你多少次了,真是胜过自己的亲生儿子啊,我们老两口可怎么感谢你啊。”陈师傅总是憨憨的笑不作答,为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对他来说是最开心、最快乐的事情。
让我记忆更深刻地一件事,是去年腊月的一个凌晨,气温零下十几度,洪克奇冒着严寒在下班回家的途中,遇到一个醉酒的男子躺在雪地当中,路过的人都远而避之,唯有他停下车子,把那个男子送回了家。原来这名男子以前在矿上工作过,后来因为家庭不和谐,离婚了,一直一个人过,经常喝得是伶仃大醉。送到家后,洪克奇给他盖好被子,轻轻地闭上门就离开了,也许,到现在那位醉酒人都不知道是
哪位好心人把他送回家的。当洪克奇向我说起这事的时候,使我对他的钦佩倍增,眼前这个年纪31的硬朗汉子,身材魁梧、不苟言笑,有一种自己的威严。满脸的煤灰和说话时的和善,给人一种厚实的感觉。
这就是洪克奇,矿山磨练出了他坚毅的品格,煤海铸就了他博大宽广的胸怀,深深地井巷见证着他的辛劳,悠悠的煤岩诠释着他的青春。他用辛勤的汗水,过硬的业务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坚守本职岗位,默默无闻的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用自己一颗善良而平凡的心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他坚守的矿山事业中,默默的奉献着自己。
洪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