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宋辽关系看古代中国国际法的滥觞论文
一、从宋代来看待民族国家的产生和“中国”的范围
本文之所以会认为宋辽之间的一系列盟约、外交活动是古代中国国际法的起源,其根本就在于,宋代是中国式‘民族国家’的源头,宋代在当时突破了传统“中国”的定义,它不仅仅将自身局限于文化领域,而是在澶渊之盟签订之后,更多的将民族、空间、边界这些因素定义到“中国”中去。引用葛兆光先生的话——至少从宋代起,这个“中国”既具有“传统帝国式国家”的特色,又具有接近“近代民族国家”的意味。
所以,只有站在宋代是中国“民族国家”的起源和萌芽的角度,我们才能认为宋辽之间的外交关系和活动是古代中国国际法的起源。除开文化上的认同,我们必须通过“民族”、“空间”、“国境”这些实实在在的因素来确定“民族国家”的存在。
二、宋代是古代中国国际法的起源
第一,在民族国家当中,人们的民族意识相比于传统帝国更加的强烈,这个主要是站在文化的角度来看待的。宋代対异族和异国的警惕,使得“爱国”主题占据了文学主流。同样的,这种警惕性还体现在宋代对于知识的“专有权利意识”开始产生了萌芽,葛兆光先生说:宋代以前的朝代在文化上多少有些不把“四夷”放在心上,因此把自己的家门大敞开着,觉得这是“海纳百川”的“天下共主”的气度,文化上的“馈赠”在宋代以前的中国举不胜数,但是从宋代起,这种“馈赠”就有了限制。宋廷规定,“沿边州军严切禁止,不得更令将带上件文字出界”,......这不是一种如同汉唐“和亲”一样的临时的对外策略或者偶然的警惕,而是现实情势的转移和普遍观念的改变,不仅是对于有可能来犯的辽夏,就是对于高丽、倭国和交趾,也一样小心。
第二,对于一个民族国家,一个主权国家,边境的范围与划定,国界的勘测与管理这绝对是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在古代中国那些大一统的王朝,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首先是中央王朝的一些藩属和前来进行朝贡的国家,他们名义上臣服于“天子”,中央王朝也理所当然的视其为自己的管辖区,在这样的不平等的关系下,是不可能产生近现代民族国家意义上的边境管理制度的。然后,是跟中央王朝处于敌对关系的边境民族或者国家,比如秦汉时期的匈奴,唐代的突厥,这大都是一些游牧文明,并非农耕文明。彼此之间并不存在我们近现代意义上的国境的概念。对待周边的少数民族,汉唐的时候大都会在不同的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羁縻”“和亲”“驱逐”等等,但这些无不是在一种自认为不平等的关系下进行的。而对于国境,哪怕是秦汉时期长城的修筑也只是一种单方面的防御性措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境”而只能称之为边界,本文的边界相对于“国境”,前者为单向而后者为双向。“国境”是得通过双方国家之间的外交途径来达成的,如宋辽之间“国境”的勘定在《契丹国志》当中就有明确的文字记录,辽国皇帝写给大宋皇帝的关南誓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弟大契丹皇帝谨致书于兄大宋皇帝阙下......倘或思久好,共遣疑怀,曷若以晋阳旧附之区,关南元割之县,俱归当国,用康黎人。如此,则益深兄弟之怀,长守子孙之计”。而大宋皇帝是这样回复辽国皇帝的:“大宋皇帝谨致书契丹皇帝阙下......两地不得相侵,缘边各守疆界,誓书之外,一无所求,期在久要,弗违先志”。在宋辽后来的《议割地界书》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契丹道宗遣泛使林牙兴复军节度使萧禧如宋,言代北对境有侵地,请遣使同分画。其后宋割弃地五百里,以分水岭为界,时宋神宗熙宁七年也”。可见,“国境”是国际法存在的前提,是双方对土地权属的认定和承认。宋辽之间边境的划分勘定和管理制度是以往任何一个朝代,不管是分裂还是大一统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宋史·职官志》当中还有不少的记载,宋代从边境的划分勘定引入了一系列的后续制度,比如边境的榷场贸易,禁止流通的货物规定,相关人员的出入境规定等等。这些记载都对论述宋代民族国家的起源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三,民族国家必须要求平等的外交关系,首先,宋代与周边大部分的国家还是保持着自古以来所维持的“朝贡体系”,但是与以往的大一统帝国不同,宋代身处在这种“朝贡体系”之中却有着一种“多边国际环境”的认识。在宋代,“天朝上国”的意识在日趋残酷的外部压力下夹杂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在宋辽澶渊之盟的誓书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契丹皇帝阙下”“大契丹皇帝谨致书于大宋皇帝阙下”这样的称谓,“兄弟之国”、“南朝”、“北朝”这些称呼在双方的往来使书中也是经常见到。除开外交文书誓书的记载,其实宋代在外交机构的设置上也可以看出对辽国与其它国家的区别对待,在《宋史》《职官志.五》中就介绍了宋代的外交管理机构——鸿胪寺,称其官署有十二,(1)往来国信所,掌大辽使介交聘之事(2)都亭西驿及管干所,掌河西蕃部(西夏)供奉之事(3)礼宾院,掌回鹘、吐蕃、党项、女真等国朝贡馆设,及互市驿语之事(4)怀远驿,掌南蕃交州,西蕃龟兹、大食、于阗、甘、沙、宗哥等过供奉之事。其次,“古代中国”在某些时期确实存在过实际操作上的平等外交关系,“中国”与周边藩属政权,表面上、形式上的平等是存在过的,因为在当时的某个环境和条件下确实需要采取这样的措施来维持自身的稳定和发展,但是这并不代表宋代以前的古代“中国”产生过对等的外交意识,并不代表通过这些看似平等的外交操作手段可以否认自秦汉以来形成的“朝贡体系”,这些政策上的平等应该更多的看成是一种政治手腕、一种迫不得已的外交妥协。通过这种妥协来更好的满足中央封建王朝自身“天朝上国”的意境。可是这一切到了宋代,在面对强大的辽国时,伴随着狼烟四起的周边环境,伴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都戛然而止了。
第二篇:工业社会学论文——从英德工业革命道路看中国
对中国当代社会的一点思考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1
——
摘要:本文先通过对英国和德国工业革命的回顾,简要介绍了英国和德国工业革命的道路以及其工业革命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现状和存在的社会问题,在各种社会题中主要谈及贫富分化问题,腐败问题,中国高等教育体制问题。以一个当代大学生的视角,仅代表个人的观点,谈了对贫富差距问题的严重性的认识,以及提出科学分配思想的重要性,有感于德国“教育救国”之路,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带着钱老一问——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反思中国现今大学教育的模式,探讨精英教育以及大众教育的利弊,提出对大学生合理的课程设置,应当让一部分“精英”在本科阶段花更多时间在专业基础以及实验上,提高以后搞科研的后劲。文中观点不做学术争论,仅作为一种个人见解。
关键词:英国 德国 工业革命 中国 现状 思考 英国工业革命道路
英国是第一个发生具有世界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解放了生产力,革命打击和削弱了保王派大封建主的势力,进一步消除了各个地区之间的隔绝状态,加强了全国经济上的联合。英国征服苏格兰后,取消了苏格兰和英格兰之间的边界交税,实行了统一的税制,从而大大地扩大了国内市场。在封建社会里,各国重农抑商,人们以经商为耻。而革命后由于资产阶级的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影响,英国上层社会开始颠覆这一观念,许多贵族、地主都乐于在银行和工商业中投资,积极参加海外殖民和远征等。
由于宗教信仰比较自由,许多人改信清教。清教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工商业中的进取精神深入人心。相比英国而言,欧洲大陆上封建统治还十分严重,宗教限制与迫害时有发生。在大陆上无法生活的新教徒纷纷逃到英国,带来了先进的纺织技术,英国的企业对其善加利用。在政治上,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英国建立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君主立宪政体、两党制和内阁制,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关税,促进商业、航运和工商业的发展。制定合适的对外政
策也是政府维护商人和工业家在海外利益的手段。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确保海外商路的安全,保证原料的来源,开拓英国商品的销售市场。革命后,英国还把殖民扩张和对殖民地的开拓作为一项国策。
到了18世纪,殖民扩张已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革命后,政府为促进流通,扶植银行信贷业的发展,地主、资本家手中积攒的财富在商业中得到了有效利用。工业革命需要大量金钱。在资本主义初期,资产阶级对金钱的聚敛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这是工业革命的基本前提。而英国原始积累所包括的两个方面——大量货币集中被少数人占有,大量自由劳动力出现——的实现方式是圈地运动、国债税收、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圈地运动、国债税收、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积累了资本,造成大量雇佣劳动力,开辟了国内外市场,提供了工业原料,是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必要的经济前提。此外,工业革命还与工场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18世纪下半叶,英国手工工场相当发达,分工更细,技术提高由于这些技术变革,钢铁产量猛增,质量提高,成本下降,这为在机器制造、建筑等领域用钢铁取代木材和石料创造了条件。
随着工业发展而来的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从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始用铁轨取代木轨,人们试图把蒸汽机用于铁路,1825年,英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条运送旅客和货物的铁路。史蒂芬逊的机车在铁路上以惊人的速度行驶,从此,史蒂芬逊制造的机车被实际运用于铁路上。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出现了修建铁路的狂潮。到1850年,英国已建成铁路6000英里。随着机器运用的普及和机器水平的提高,18世纪出现了简单的工作母机,刨床、旋床、镗床等专业工具相继出现,工业产品的精密程度提高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个新的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产生了。机器制造业的出现标志着历时近一个世纪之久的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到19世纪,英国从粮食出口国变成了进口国,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工业革命还导致了人口结构的变化。英国工业中心从英格兰东南部转到了煤铁资源比较集中的西北部。新兴工业区大量出现,人口迅速增长。农村人口大批涌向了城市工业革命造成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政治后果,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产生。
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的变革。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英国资产阶级实力不断上升,最终掌握了国家主权。他们进行政治改革、教育改革,消除封建残余,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发展。科学文化也因工业革命而发展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植根于社会生产力这一肥沃土壤,不断有新的突破工业革命所造成的生产力巨大飞跃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标志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英国最终确立,封建生产方式走向消亡,社会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但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又带来了广大工业阶级的贫困、失业和周期性的危机,也造成了亚非拉各国遭侵略的深重灾难。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经济和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英国成为欧洲和世界头号强国,国际政治地位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大大加强了。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到欧洲、北美等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帮助各地的新兴资产阶级打击了封建势力。
德国工业革命道路
与英、法、美相比较,德国工业革姗姗来迟。这主要因为德国政治上长期分裂,以及16世纪以来农奴制的再版和连绵不断的战争,造成国内经济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直到19世纪30年代,德国才真正踏上工业革命的道路。但在最初20年,德国工业革命进展缓慢。1848年革命后,德国工业革命才蓬勃开展起来。到60年代末,工厂制度已在各先进工业区占了主导地位。1871年普法战争后,国家实现了统一,并从法国手里获得大量土地、资源和赔款。这些都大大增强了德国的政治经济实力,进一步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到70年代末,德国工业革命完成。
长期政治分裂使德国无力开拓海外殖民地,工业革命所需资金主要来自国内的掠夺,主要方式是在进行农奴制改革时向农民索取赎金。据统计,仅易北河以东地区的容克就掠夺农民赎金10亿马克。贵族地主们除利用这笔赎金把原来的封建庄园逐步改造为容克-资产阶级农场外,还投资于工业。除少数人上升为富农外,赎免了封建义务的农民绝大多数走向破产,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德国还成立投资银行和股份公司,引导资金流入工业领域。德国工业落后及工业利润丰厚也吸引英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向德国投资。
国家分裂使德国工业革命面临的市场问题特别尖锐,这个问题通过关税同盟的建立得以缓解。后来,又相继成立中德和南德关税同盟。1834年,这几个关税同盟联合组成德意志关税同盟。农奴的解放也扩大了国内市场。
在德国工业革命中,以铁路建筑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革命处于领先地位。19世纪30年代中期,工业革命刚刚起步,德国的第一条铁路——富尔特-纽伦堡铁路便建成通车了。从40年代起,铁路建筑业迅速发展,到1872年就超过了法国和英国。德国还大力修公路,开运河,建港口,发展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变革,促使德国工业发展的重心较早地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这与当时德国的政治形势和军国主义传统也有密切关系。普鲁士正大力推行“铁血政策”,政府大量订购军事物资,鼓励军火生产,刺激了重工业的发展。由于较早实现了工业重心的转移,德国迅速建立起雄厚的工业基础,保证了其他行业技术改造所需要的物资及装备能够得到及时而充足地供应,从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全面发展,这成为德国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
国家政权积极干预是德国工业革命的另一突出特点。德国各邦政府充分发挥了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的作用,大力推进工业革命。其主要措施有:实行高关税政策;兴办国营企业,资助私营企业,派遣官员出国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招聘外国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科学研究团体,及时介绍国外新技术和科研新成果等。
国家干预对于工业革命影响最为深远的还在于积极推行教育改革,大力促进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业革命初期,德国就努力发展教育。1825年,普鲁士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到60年代,基本实现了普及教育。各邦政府还兴办了多种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工补习学校。在普通中学中,增设了自然科学课程,在高等学校中,贯彻教育、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针。这些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国民科学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培养出一大批像西门子那样的优秀人才,获得一系列重大发明。到70年代末工业革命结束时,德国不仅在生产技术上消除了与英国的差距,而且在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方面超过了英国,走在了世界前列。正因为如此,德国工业革命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并取得了远比英、法等国更大的成就。
中国当代社会现状一瞥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的各行事业都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然而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社会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社会学的视野中,腐败问题,农民工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犯罪猖獗问题,社会救助问题,下岗失业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教育体制改革问题,医疗改革问题,住房改革问题„„都成为了我们当代社会的各种社会问题,今天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以我的视角,主要针对以下现状谈及一点个人浅见。
现状一:贫富差距问题
有一种看法,认为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时期,而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严重的国家。当然,这个提法有些过于夸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贫富差距悬殊已成为我国当今一大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给我国经济的增长注入了不少活力,但是与此同时,一方面我国的制度建设远远滞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这样一来,贫富分化开始凸显出来。吉尼斯指数是国际常用的一种收入差距测量指标。而在我国,自2000年来,吉尼斯指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一路攀升,数据显示,2006年已升至0.496。根据这一指标,我国的贫富差距正在不断加剧。而这种贫富差距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和不同类型单位的差距。
现状二:腐败问题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得到巨大的发展,而由于行政权力对经济的干预,造成了中国目前的官员腐败行为。目前,中国官员的腐败问题正在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焦点问题。拒不完全的统计,目前公安部在案通缉的携款潜逃的嫌疑犯就有4000多名,涉案金额高达500多亿人民币。而吞噬国有资产的方式多种多样:贪污,挪用,逃资海外,公款消费„„腐败的人数在增加,腐败的群体在从低层向高层发展,腐败的形式越来越多„„
现状三:高等教育体制及相关问题
我国高校自1999年开始,正式连续扩招,到2002年,全国高校人数已达1600万人,2004年中国高校毛入学率超过19%。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由此,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我国面向 6
21世纪的战略抉择,各种民办院校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我国大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加且速度远超出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率。面对人数的剧增,各种就业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教育的怀疑,对社会的不满,而这种影响也在向义务教育阶段蔓延,在落后的农村地区,各种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抬头,影响了我们这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
我的一点思考
前文中花了很大的篇幅介绍了英国德国的工业革命道路,以及当代中国的一些现状。现在有必要谈一下自己的想法了。
先来谈一下腐败的问题吧,进入转型期以来,中国的腐败状况在不断的恶化,不仅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构成了对政府合法性的严重挑战,也形成了严重的社会污染,使得腐败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病。平日里与同学的交谈中似乎明显的感觉到,大家对于腐败现象的深恶痛绝,如果我们的社会一直高喊党员的先进性,而不从实际上去解决腐败问题的话,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将会受到严重挑战。金钱不是万能的,而没有金钱却万万不能,于是曾立志一心为人民的抱负在金钱面前显得如此脆弱,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于是损公肥私,不顾人民死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腐败现象的滋生,绝非短期之事。而究其根源,还是我们社会制度的问题,我们选拔,监督官员体系的不完善。首先应该重重把守的一关是公务人员的选拔,其次要完善监督体系,关于这一点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监督机关,让其监督合法化,更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媒体的纰漏,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对于官员所有的财产是否应该公开化的问题,存在很多争议。不从政治的角度去谈,只是作为一个局外人士,我个人是支持将官员的财产透明化的。
再来谈一下贫富差距的问题。写这篇文章之前,构思了好久,最近一直在考虑老师曾在课堂上的一番言论。是啊!当一栋栋高楼,一座座豪宅竣工典礼的喜庆场面开锣时,那些蓬头垢面,晒黑了脊梁的“民工”们,背着简单的行囊黯然地退场了。在灯红酒绿,美女如花,交盏碰杯,贺声如潮的喧闹中,在领导者、老板们的讲话稿里,再也没有他们的影子。但正是他们,用一块块砖,一车车砂浆,一个个风餐露宿,一次次带病硬撑,一年年工资被扣,亲手把这些大
厦构建、装修、呵护。此时,仿佛这支成千上万的劳动大军一下子消失了,一下子变得微不足道了,一下子变得可有可无、不值一提了。那些达官贵人津津乐道的是地皮怎么来,资金如何弄到,原材料如何购买,地段如何“黄金”,增值潜力如何大,发财前景如何好„„殊不知,这些美梦的真正编织者是那些真正伟大的劳动者。而他们,甚至他们的下一代,都将与这劳动的成果无缘。可是,这是他们的劳动成果啊!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哪里?社会的公平在哪里?这算不算是一种剥削?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我知道,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已是我所不能回答。而此刻的我,是带着极端的情绪写下这些问题的,企图问自己,也要问更多的人。是啊,早在几千年前,就有古人提出不劳无获的观念,而21世纪的今天,劳动却被无理,无情地贬低着,于是出现了不劳而获,少劳多获的种种社会分配不均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贫富差距悬殊的问题?可能会有很多很多的因素,而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的社会不去关注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按劳分配如果只是挂在嘴上而不去付诸实施,可能引发的不止是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更可能会危及社会的安定。如果劳动者总是莫名其妙地为别人服务,每天辛苦的劳作只是换得维持生计都成问题的寥寥工资之时,谁还愿意去劳动?如果社会在清点财富和吹嘘荣耀的时候,只字不提那些付出过血和汗的劳动者,那么,各种制度都将成为一纸空文。当我们在不断重复“以人为本”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是否包含了那些付出最多却拥有最少的劳动人民?
在重视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有没有顾及如何科学分配的问题?因为如果不去科学地分配,发展始终只是一部分人的发展。共同富裕不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富不起来的人永远不要富起来,而是要给富不起来的人更多的优待,在保证发展的前提下,尽量缩小贫富差距。
所以,我个人认为,科学的分配制度应当被明确地提出,摆在同科学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科学发展,科学分配。
下面再谈另外一个问题。先说德国的工业革命道路,其实不用我说,结论已经很是显然。在德国的工业革命道路上,是教育拯救了德国。应该说,德国的工业革命的道路发展是一大奇迹,而促成这一大奇迹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德国对教育事业的无比推崇。是的,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没有哪一个国家因为兴办教 8
育而办穷了国家。曾经看过《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中关于德国的部分,所以对德国的工业革命进程印象格外的深。是的,德国人赢在了小学的讲台之上。有很多在德国从事过教育的人对德国教育的感触是这样的:宁愿赔钱教育千万个,决不让一个诺贝尔奖潜在者漏网。
这不得不让人对我国的教育现状进行反思。首先,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之快,其规模之壮大是毋庸置疑的。随着接受教育的人之增多,我国的教育,以至于高等教育都将面向大众化。我们的国民素质得到了总体的提高。
然而,众所周知,目前还没有一个中国国籍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与此同时,大家对钱老之问展开了各种的讨论与反思,为什么中国的大学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哲人离世,却留下发人深思一问。教育的手段太多,教育的目的也过于复杂,现在,我们避开一切专业问题不谈,就最简单的层面,也是从最根本上来说,教育的目的,无非有两个:一是普遍提高大众的素质,二是培养一些杰出人才。这两者如不能兼备,则不能称之为成功的教育。想起前一段时间与一位理学院化学系教授的交谈,今天不谈权威性,不谈学术性,就仅作为一种个人的认识,他的有些言辞让我颇有感触。当今中国的高校似乎更加综合,更注意人的全面发展,更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当然,我也是一个大学生,我不能说大学的配置不合适,我只是提出一种个人看法,供大家思考。
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旨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于是在课程的配置上,多了很多通识的教育,于是,学生缺乏精力去钻研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似乎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开阔,却没有了真正精通的学科,这样的情况在本科教育阶段特别突出,于是,本来应该去做专业课实验的时间,给安排了各种心理学,各种历史,其实这些课程完全可以作为选修课。于是本来该60个课时的专业基础课减到40个课时,于是本来该48个课时的专业实验减到32课时。于是,对专业基础,对实验的掌握远远不够,于是在后来从事科学研究的时候基础不扎实,缺乏后劲。我们流行一个词叫“创新型人才”,但是如果没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何谈创新,牛顿说了,之所以取得辉煌的成果,是因为站在前人的肩上。教育是要面向大众化,可是不能一概而论。试问:如果让爱因斯坦整天学习各种历史,政治,他还会有太多的时间去钻研物理吗?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因为我们把教育全盘大众化了,我们缺乏了对精英的特殊培养,特殊训练。千里马常有,而伯 9
乐不常有!
所以,中国的大学,至少是一流大学,应当对学生分类培养,对于有专项特长的学生,应该给他们的课程安排上更加合理化,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某一领域,不能一味地抓通识教育。
再顺便说一句,我的文章不站在学术的角度,因为在学术上,我是一个局外人士,只是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以我的视角来看待问题,陈述我的拙见。可能有太多的时候,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太过形式化。简单来说,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我们搞了厚厚一本,结果写来写去,全是别人的东西。殊不知,德布罗意一篇博士论文,短短两页就获得了诺贝尔奖。谈了好多只想说一点:在教育体制上,我们应当注重质量而不能拘泥于各种形式。在教育的内容上,应当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并举,具体对象具体分析。
草草地就把这篇文章写完了,因为鉴于时间的原因,我不得不做一了结。回过头来浏览一遍,发现有些不成文。拙文秃笔,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前面说过了,只是以一个学生的视角来做一探讨,不做定论。如有不当之处,请老师指正。
补充:
我的这篇文章没有参考文献,相关资料来自课本和网络搜索,但文中观点全为自己思考后提出,这篇文章花了我一周的时间完成,因为作为作业,我是独立完成。我有自己的思考在其中,所以不论多错,就算老师对我的观点加以否定,我也毫无怨言。
第三篇:从古代诗词看酒与中国文人
一、古代诗词中的“酒诗词”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305首诗中,写到酒的就有44首之多,首开了我国诗酒联的先河,如:“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以御宾客,且以酌醴”,“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酒在宴飨、祝寿等场合成为必不可少的角色。此后的历朝各代中,酒都是文人诗词题材里的宠儿。据近人逯钦立先生的统计数字,“陶渊明现存诗文142篇,凡说到饮酒的有56篇,占其全部作品的百分之四十,其中年代可考的有40余篇”。方勺提到:“白乐天多乐诗,二千八百首,饮酒者有八百首。”郭沫若亦直言:“李白诗现存1005首,涉及酒的有170首,约占总数的18%;杜甫诗现存1400首,涉及酒的有300首,约占总数的21%。”而在《唐诗三百首》选本中,明确提到酒的诗篇有46首,占了总数的15%。可以说“酒诗词”是我国古代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的《短歌行》)其中名句“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脍炙人口。这是一首较早期的“酒诗”,诗人感慨人生苦短,时光如“朝露”转瞬即逝,心中烦忧;但又借酒解忧进而渴望尽早建功立业。整首诗意境雄浑豪迈,以酒为媒介探索生命的价值所在。
“朝日乐相乐,酣饮不知醉。„„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众宾饱满归,主人苦不悉。”曹丕的思考细腻而富于理性,在这首《善哉行》中执着探求人生真谛的思想理路,不安于物质享乐。酒所引发 的依旧是建功立业的豪情。
陶渊明则在《读山海经》其一中“欢然酌春酒”,抒写辞官后,远离宦海浮沉,享受隐居后的田园之乐。
“盛唐之音”:“今日一樽酒,欢畅何恰恰。乐天从中来,他人安可知„„不叹乡园远,不嫌官职低。但愿我与你,终老不相离。”(白居易的《对酒示行简》)诗人与弟弟白简之久别重逢,欣喜若狂,别人不知道他心中的欢畅之情,至于乡园路远官位高低更无须理会。只有相聚和相聚时的乐饮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陶潜喜,白乐天乐,身为婉约派代表的李清照却是悲:“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生活在国势衰微的南宋,国已破家难存,对故国的怀念及亡国的苦痛使李清照伤离悲乱,借酒言愁。
人们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皆可以酒为媒,凭酒入诗。“无数诗人作家,或直赋酒之醇美,歌颂酒德酒功;或借酒发抒议论,咏叹情怀;或借酒交友怡情,或借酒辞世抒愤。”诗酒风流,渊源已久。
二、诗酒结缘的原因
宋人朱肱在《酒经》里说:“酒之于世也,礼天地,事鬼神,乡射之饮,鹿鸣之歌,宾主百拜,左右秩之,上至缙绅,下逮闾里,诗人墨客无一可以缺此。”我们都认为文人与酒似乎有着某种天生的联系。但是在先秦到两汉期间,酒还仅仅是世俗和实用之物,其实用性只要体现在庶民用来取乐,而为政者用以行礼。行礼包括了推行教化 的意思。汉末魏初,酒就已非常贴近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士大夫由对酒的谴责变为对它的颂扬赞美。从此文人酗酒也不再被视为败德丑行,而是风流韵事,认为它体现了文人的高尚情趣。从此文人已离不开酒,甚至到了非酒不能成文的地步,酒圣诗豪往往联称。其中原因深究起来大致为如下几个方面:
1.酿酒术的发达。
各朝酿酒技术的发达是首要的一点。只有农业持续发展,酿酒业发达,才有可能形成嗜酒的社会风气。豪饮嗜酒蔚然成风的朝代的酿酒术发展迅速,不同地区所酿造的名酒纷纷争彩斗艳、名目繁多。宋代相当一部分名酒还是出自文人之手,如苏轼所酿的万家春、罗浮春等。并有诗为证。他在《浣溪沙》序中说:“余近酿酒,名万家春,盖岭南万户酒也。”其诗《浣溪沙》:“雪花浮动万家春,醉归江路野梅新。”又有《寓居合江楼》:“三山咫尺不归去,一杯付与罗浮春。”自注曰:“予家酿酒名罗浮春。”
2.好酒风气的形成。
当朝酒禁的松弛或者诗当权者的鼓励有助于好酒风气的形成。历代统治者对酒的态度各有不同,有时禁酒;有时明禁暗弛;有时则身体力行,倡导饮酒。魏晋年代,虽偶有酒禁,整个社会却是放纵饮酒成风,并且饮酒还成为能否名士的重要标准之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唐代各阶层人们均喜饮酒,统治者把百姓饮酒看成是政和民乐的表现,实行税酒政策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为了标榜与民同乐,每逢喜事节日均特许臣民欢聚饮酒,并赐学士宴。唐玄宗天宝十载下敕:“百官等曹务无事之后,任追游宴乐”,唐德宗贞元四年曾下敕规定在每个节日(正月晦日、三月三日和九月九日)自宰相以下常参官至诸道奏事官各赐钱五百贯至一百贯不等,专用于百官们的宴饮聚乐。并在每个节前五日发放且“永为定制”。政府的鼓励更容易导致社会风气的形成.宋代统治者对酒采取了明为禁止而暗中鼓励的政策,借以多征收酒税以充实国库。甚至公开提出了“设法劝饮,以敛民财”的政策。这样一来,除了官僚士大夫外,市民饮酒之风也开始兴盛。明代时酒已成为民间的日常必需品,其时既不征明酒税,又无酒禁。
除此,宗教的影响也不能忽视。人们总是对酒的神奇性有一固执的看法。庾穆之的《湘州记》有一个君山不死酒的神奇传说,此酒能令人返老还童、长生不死;干宝的《搜神记》传说着千日酒千日后始醒。人们认为酒具有无比的神奇力量,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以至如今酒和烟同列危害人类健康两大元凶之时,人们仍然有这样的观念:烟绝不能抽,但酒可以喝一点。魏晋之时,战乱,玄学及佛、道宗教相互融合、影响,对人们的饮酒之习更有推进作用。道教主张清静无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玄学和佛教追求物我同体同根。而在饮酒后的似醉非醉之间,很容易达到他们所认为的天人和一的境界,将个体生命融入宇宙生命的节律中,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解脱了个人对战乱、离异、死亡等的恐惧。道家推崇的逍遥自由与酒更是有天生的缘分。
人们普遍喜欢饮酒其实最初应是因为酒的医药作用,《本草纲目》 就列出各种药酒七十多种,酒被视为“以和百药,以阔万物”的“百药之长”。黄酒,我国古老的饮料酒之一,内含较丰富的氨基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民间,妇女分娩后常饮黄酒或用其炖鸡、肉等食之,以补养身体。而葡萄酒中的维生素含量十分可观,常饮葡萄酒能养血补气。李时珍早就提出,葡萄酒有“暖腰肾,驻颜色,耐寒”等作用。
3.文人的个人因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的文人向来以天下为己任,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古代的诗人多半混迹于官场,渴求自己能被时代和社会印证,但大多命运多舛,饱经磨难,只有在自己苦心结撰的文学作品中,他们才可以意气风发、酣畅淋漓,得到自己在现实中永远无法得到的那一切。酒能帮助文人一浇胸中块垒,同时又能令作家进入“灵感”突至、一发不可收拾的创作状态。
陶渊明在诗歌中丝毫不掩饰对酒的热爱以及酒对自己的重要性,“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止酒》);“故老赠余酒,乃喜饮得仙”(《连雨独饮》)。陶渊明处在充满篡乱的时代,曾先后五次出仕,虽都是小官职,但也看尽了政治的黑暗和官场的蝇营狗苟,最终他远离了功名浮嚣,厌恶了市朝奔竞,超然于物外。归隐山园后,生活简单适意。诗人时常手握杯中物,物我两忘中,内心一片澄明。而自然的永恒与生命的短暂构成的矛盾与冲突,始终郁结在诗人心头难以解开。在精神上诗人用随顺自然的思想来化解,在具体的生活中往往凭 靠酒来化解。酒在许多时候还帮助陶渊明部分消解了对死亡的恐惧:“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还旧居》)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酒一直伴随着陶渊明。
李白的生命形象早已经和酒密不可分,他自称“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倒三百杯》”(《襄阳歌》)李白有建功立业的强烈向往。他对自己的才能、抱负高度自信,信心勃勃如长安,受到了唐玄宗的礼遇。尽管唐玄宗对李白的需要只是粉饰升平的帮闲本领,但是李白在失望之余仍然对实现政治理想抱有充分的信心。李白天性纯真热情,行事不受羁勒,任情任性,其品性本不宜做官,因此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脱节。壮士不遇,幻想破灭,又经历了被宠旋即被弃的波折,李白陷入了极深的痛苦和不平,纵使“抽到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但也只能借酒的麻醉暂且摆脱尘世的烦恼。酒成为他的知己,愿日日相伴:“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将进酒》)
嗜酒的文人还有很多,杜甫、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不胜枚举。他们喜与酒相伴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受尽了贫困之苦,苦闷无法派遣,常借酒浇愁、抒怀自遣:“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曲江二首》)苏轼,宋代统治集团内部尖锐激励的新旧党争导致了他一生宦海浮沉、坎坷艰辛,种种排斥打击、诬陷中伤之 祸常常接踵而至;而长期在外做官,迁徙无定,怀归思亲之情也常常令他借酒排遣:“三年黄州城,饮酒但饮湿。我如更拣择,一醉岂易得。”(《歧亭五首》)
从历代文人的经历中可以看出,酒一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借酒浇愁,还是抒怀自遣,甚至是娱乐宴饮。
4.酒对文人及创作的作用和影响
酒与文人的亲密关系一直都被人们所关注,其中探寻出酒与文人能够相互影响、乃至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酒有利于文人的创作
文人们倾向与认为酒能刺激人的中枢神经,激发创作的冲动,使艺术创作处于最佳状态。陶渊明在《饮酒二十首》序中写道:“偶有名酒,无夕不欢。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饮酒之后,他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名诗佳句。唐代诗词的传世之作,有不少得之于作者酒后。李白“斗酒诗百篇”。据对宋代“酒诗”的统计,宋代文学创作成就最为突出的作家们与酒有关的诗数量最多。郁达夫说:“酒醉方能说华语”,美酒点燃了灵感的火花,文才又借美酒发挥得淋漓尽致。酒助诗兴,诗伴酒生。
(2)酒有利于文人交朋结友
其实酒与文人紧密关系的建立过程中,首先是由于酒在宴饮中烘托相互交流之气氛的关键作用。酒与茶不同,虽可以一个人独斟独酌,如李白在《月下独酌》中“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对月独酌,自有一番苦趣;但如有“相亲”者为 伴、聚众而饮,则苦趣变为乐趣,是另一番热闹欢腾的场景。合家欢聚,群朋集合,绝不能少了酒,酒联络了主客间的感情。东汉孔融曾说:“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在魏晋的文人诗会中,酒也是他们联络感情、感物兴诗的中介。王羲之在《兰亭诗序》中说:“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天朗气清,微风和顺,名士们在饮酒咏诗中,体味到了人生的欢乐。历来都多有文酒会之举,以文会友,借酒助兴。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写道:“今桃李之芳园,叙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渐康乐。出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生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阖门之欢,何其乐哉!清代的黄周星认为最好的交流时机“莫过于饮酒之顷”。久别重逢,或忽遇知己,置酒对饮,叙谈心里话,交流感情,更是常有的事。黄庭坚与黄几复是老朋友,多年未见,忆起当日相聚的种种情事,诗人只用了一句“桃李春风一杯酒”(黄庭坚《寄黄几复》)。看似平常的“一杯酒”,却包含了朋友之间无穷无尽的感情。孟浩然到老朋友那做客,其乐融融,“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杜甫和李白分别以后,最热切的希望是“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春日忆李白》)正如一句老话:“酒逢知己千杯少”,酒是朋友情感的一种纽带。
(3)酒是文人躲避风险的工具之一。
魏晋时期,司马氏和曹魏集团之间争夺政权异常激烈,文人的生死取决与对司马氏的向背。一些正直的文人对此进行各种反抗。纵酒佯狂既可以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又可以保护自己。“竹林七贤”中 的阮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阮籍对现实不满又无法解脱,他的82首《咏怀诗》里的诗人形象是个痛苦无奈到极点的人。他既不愿同流合污,又缺乏在政治上向司马氏集团挑战或明确划清界限的勇气。因而对阮籍来说,醉酒或许是最好的摆脱政治困境的方法。司马昭为晋武帝求婚于阮籍,阮籍借醉六十天使司马昭没有机会开口,事情才告一段落。又,司马昭的心腹钟会几次想从阮籍口中套出对时事的评论并欲罗织罪名加害于他,阮籍也是以酣醉获免。尽管这只是个案,但却成为后世文人以酒抒发对现实的不满的滥觞,在酒中寻找解脱和寄托。
三、酒诗词中酒的意象分析
酒成为文人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为数众多的酒诗词便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点,因此酒也就作为一个传统的审美意象不断地变换角色支持诗人(词人)表情达意。
1. 魏晋时的“酒”意象
先秦时期,“酒”意象已经积淀了感情因素,并频频地在诗作中出现,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作为一种单纯的创作素材被吟之于诗,并没有被诗人赋予任何审美内涵。《诗经》里许多酒诗中的“酒”都是如此。这也体现了在我国诗歌产生的初期,诗人还没有有意识地赋予“酒”任何特殊的内容和意义。第一次有意识地给酒诗中的“酒”意象赋予独特审美内涵的是魏晋时期的诗人。“建安七杰”中的曹操、曹植父子就是通过“酒”的意象分别在《短歌行》及《箜篌引》中表达了对生命短促的慨叹与思考。不过他们所赋予“酒”意象的审美内 涵还不是太明显,真正让“酒”意象的审美内涵鲜明突出的是陶渊明,他使酒和文人的精神生活发生了紧密、重要联系。陶渊明的酒诗数量占了其全部作品的百分之四十,酒成了陶诗的重要意象,至此饮酒的境界可以用诗表现出来。亲戚共处,子孙绕膝,管弦美酒相伴,此种情景烘托诗人内心的平和舒心:“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抱,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缓带尽欢愉,起晚眠常早,孰若当事人,冰炭满怀抱;百年归陇亩,用此空名道。”(《杂诗十二》之四)纯净、透明的酒正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澄明,也渗透出酒带给诗人的畅爽与惬意。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具有了中国饮酒诗歌的基本特质,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凭借酒力获得一种主观精神自由而创作的诗歌,而且具有自己的独特的情感内涵和艺术风格》”
2.唐宋时的“酒”意象
唐宋,“酒”诗词大盛,“酒”意象又被诗人(词人)赋予了另一独特的象征意义:美好人生与悲剧情怀。唐朝国力强盛,诗人大多胸襟开阔,气魄宏伟,对时代和人生都充满信心。“酒”便被赋予象征美好人生的审美内涵。在其他朝代却未能出现这种现象。李白《将进酒》、《行路难》中“酒”的意象,同样象征了诗人坚信自己会拥有 美好的人生。既会酿酒又会品酒的苏轼也有类似的酒诗,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把酒问青天,虽知人生得失亦如“月有阴晴圆缺”,但坚信人生是美好的,终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作者通过“酒”的意象来象征自己对美好人生的热烈追求。南宋时“酒”意象自然蒙上了悲剧情怀的色彩。陆游,一位报国 无门的爱国志士,“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花好如故人,一笑杯自空。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春风。长安不到四十载,酒徒往往成衰翁。九环宝带光照地,不如留君双颊红。”(《对酒》)一句“酒徒往往成衰翁”,象征着诗人回天乏术、救国无力的悲剧情怀,整首诗陷入了愁难消、恨难绝的悲剧氛围。
3、元代时的“酒”意象
元代文人地位低下,在废止科举的时代里,只能借酒来体悟人生,因此对酒的钟情也远胜前人后者。醉酒源自于对现实生活的不信任和对功名的厌弃。“诗狂悲壮,杯深豪放,恍然醉眼千峰上。意悠扬,气轩昂,天风鹤背三千丈。浮生大都空自忙。功,也是谎;名,也是谎。”这是刘时中的《山坡羊·与邸明谷孤山游》,在醉眼朦胧中,却清醒、理智地批判现实、人生和社会。“酒”意象便有了象征词人对生活的了悟。“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疏翁,一葫芦酒亚花梢重。随我奚童,葫芦干,兴不穷。谁人共?一带青山送。乘风列子,列子乘风。”卢挚的《殿前欢·酒杯浓》,在回环反复的句调中,借山简故事写饮酒游春的豪兴,实际上是对功名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事。”白朴《寄生草·饮》,借酒抒怀,一方面不满于现实,一方面又无力回天,情绪消沉,无限痛楚,酒中仍蕴藏着一种愤慨、旷达之情。元代文人在酣畅淋漓中得到了人生的启悟及人生的豪迈风发。
4、离别、思念文学主题中的“酒”意象。酒,作为诗歌的意象,更多地表现了送别和思念的主题。离愁别恨让人难以承受,饮酒送别是一种普遍性的习俗,或叙离情,或盼归期。离别之时总会又千般思绪,诗人发觉语言难以表达离情别绪时,自然会托酒以寄意,使一腔离愁别恨照映在酒光中。“脱衣将换酒,对酌话何之。雨后秋萧索,天涯晚离别。”(杜荀鹤《送姚庭》)在深秋傍晚与友人分离,诗人不惜脱衣换酒,与友人默默对酌,借酒以传达内心情感。“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这回李白为送别杜甫而作的《鲁郡东石门送杜甫》,两人即将分别,难以自抑的离思萦怀只能借助于手中杯。思念是另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包括思乡、思亲、思友,诗人在表达思念的时候也往往借助于酒。远离故园,背井离乡,四处漂泊,思乡之情不时弥漫在心头。诗人便以酒解乡愁:“三重江水万重山,山里春风度日闲。且向白云求一醉,莫教愁梦到乡关。”(戴叔伦《对酒示申屠学士》)故乡远在万水千山之外,眼望白云举杯求醉,好让梦里无乡愁,其中的况味不言而喻。借饮酒来暂时忘却乡愁,有时却是端起酒杯而乡愁紧至:“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思乡的同时更容易思亲:“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节庆之时,冷清之际,是思亲情绪最浓的时节。思友也在思念主题的范围内。朋友身在别方总会使人牵挂:“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诗人与李十一饮酒转移春愁,却想起了远游的元九。诗人喝着酒会想起朋友,有好酒更会想和好友一起分享:“欲向江东去,定将谁举杯?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李白的《重忆》。诗人偶得好酒想去江东找贺知章老人共饮,谁知拜访不遇,只好载酒怏怏而归。酒没喝成,反倒加深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酒,无色,透明,纯香,入口则绵醇,火辣,畅爽。文人们和着酒,将种种感情化作一杯清酒,看似平淡无味,细细品味过后,却总是越来越觉其绵醇悠远,韵味无穷。
四、结语
对文人雅士来说,饮酒是一种生活,一种乐趣,一种人生,一种爱好,一种需求。饮酒既是对人生的解构,也是对生活的消解。酒和文人们的紧密结合,使我国古代诗(词)坛上流溢出醉人的馨香,倍受历代读者的喜爱。
五、谢辞 注释:
[1]张国荣,《论古诗词中“酒”意象的审美内涵及象征意义》,《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8月
[2]高建新,《从陶诗看陶渊明与酒之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3月
[3]方勺,《泊宅编》 [4]郭沫若,《李白和杜甫》 [5] [6]《说郛》卷四十四 [7][8]《唐会要》卷二十九 [9]顾炎武,《日知录·酒禁》 [10]《世说新语·任诞》 [11]李时珍,《本草纲目》 [12] 参考文献
第四篇:从钓鱼岛撞船事件看新时期中国对外关系新趋向
从钓鱼岛撞船事件看新时期中国对外关系新趋向
江苏苏州星海实验中学 陈小军 215021 【现实问题】
9月7日上午,在钓鱼岛海域一艘载有约15名船员的中国渔船被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冲撞。而后又与追踪的另两艘日本巡逻船中的一艘发生碰撞。随后日方登船检查。日本巡逻船部分受损,没有人员伤亡。中国籍渔船和日本巡逻船均未沉没。9月25日,被日方非法抓扣的中国船长詹其雄乘中国政府包机安全返抵福州。中国外交部随后发表声明严正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日方对中国渔民渔船的扣押、调查以及任何形式的司法举措都是非法和无效的。日方必须就此次事件向中方作出道歉和赔偿。
【双方反映】
(1)中国外交部25日的声明中表示,坚持发展战略互惠关系的方向,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双方应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中日关系中的问题,维护两国关系大局。中方的这一立场没有也不会改变。
(2)日本首相菅直人24日在纽约也表示,日中是重要邻邦,日本放还中国渔船船长是出于“全面考虑”作出的决定。他同时呼吁日中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相关知识】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结合世界形势的变化,调整了外交政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参与创建上海合作组织,为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稳定的环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1)背景: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②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2)建树:①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中国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③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创新试题】
20世纪60年初,苏联以保卫古巴的名义在古巴秘密部署中程导弹。苏联的部署很快就被美国发现。美国政府内有人主张轰炸导弹基地,认为驻古苏军没有核弹头,不会进行军事反击。实际上驻古苏军拥有核弹头162枚,随时准备反击。美国政府宣布其武装部队处于最高戒备状态,并采取相对缓和的封锁拦截等措施。对此,苏联态度强硬,拒绝美国要求,表示将最猛烈地回击美国的进攻。战争一触即发。拦截极易发生军事冲突,导致战争。美国国防部长指示部队“要尽可能避免发生战争。但是,我们还是必须为此作好准备”。而苏联船只在靠近美军隔离线时停止航行或掉头。双方通过多种渠道频繁接触,寻找解决方案。最终,赫鲁晓夫同意撤除在古巴的导弹,要求美国保证不发动对古巴的军事进攻等作为交换条件。美国接受了苏联的建议,双方达成协议。
——摘编自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等
围绕钓鱼岛海域撞船事件,中国外交部19日宣布暂停两国的省部级以上交流,还中止了双方有关增加航班、扩大中日航权事宜的接触,推迟了中日煤炭综合会议。中国公民赴日旅游规模也受到严重影响。最近,中国宝健集团宣布取消10月份的万人旅日计划,对日本旅游业来说无疑是个打击。9月24日中国总理温家宝罕见地出面公开呼吁它释放因钓鱼岛撞船事件遭扣留的中国籍船长,否则将面对中国进一步采取的反制措施。9月25日凌晨,被日方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的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搭乘中国政府派出的包机安全返国。
——摘自凤凰网《钓鱼岛海域撞船事件引发中日关系危机》(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根据材料,概括说明美苏化解这一危机的方法。
(2)我们从“古巴导弹危机化险为夷”、“钓鱼岛海域撞船事件船长詹其雄被放”中可以得到哪些借鉴? 答案:
(1)美苏冷战期间,美苏以武力为后盾在全球范围内争夺霸权;美国占据优势,苏联力图改变力量对比;双方对对方军事行动的判断失误;对危机采取有节制的反应;避免发生军事冲突导致战争;保持接触,探索化解危机的有效途径;达成必要的妥协。在化解危机的方法上,双方都采取的比较克制的做法,虽有军事威胁,但最终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
(2)中国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周边和平环境;对日的侵略行径采取经济、交流、外交等方面地有礼有节地反制措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向世界公开表达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立场;中国大国崛起不称霸;中国要在坚持国家主权不让步的前提下,通过和平谈判和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彼此间的分歧,以避免矛盾冲突进一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