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效应下的暴走热现象社会学论文(推荐五篇)

时间:2019-12-04 22:0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羊群效应下的暴走热现象社会学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羊群效应下的暴走热现象社会学论文》。

第一篇:羊群效应下的暴走热现象社会学论文

暴走,学名为健步走,是一种高强度又简单易行的户外运动方式。暴走这项健身运动兴起于2010年前后,但最近几年参与人数出现暴增。一般在风景区,空气新鲜,场地开阔的地方,成了暴走族们锻炼的最佳场所。暴走族一般疾行而过,他们呈方队出行,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大大小小的方队有几十个。一般规模稍大的暴走团都有一套专业的配置:队伍前头一人扛着大旗,上写暴走团名号,成员们着装统一,步伐一致,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人腰间挎着小音箱,放着昂扬的广场舞音乐。暴走团成员一般都开始于每天晚上,行走路程一般为几公里至十几公里。暴走这项运动,是一种新兴的社会运动,但一部分群众盲目跟随进行暴走运动,不根据自身情况,反而会使自己陷入被动,也会影响周边人群和秩序。因此,如何科学的进行暴走运动,使暴走运动更加的合理化,规范化,更好的遵循城市交通和秩序,进而使暴走运动更好的开展和普及,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和完善的。

1暴走的特征

1.1暴走对人的生理影响

适当而合理的暴走能使人身的各个生理器官得到改善和巩固,更具有活力,对神经系统有激发和刺激作用,使身体各个技能得到提高;而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也能得到加强,平时人们的生活压力比较大,暴走可以有效释放压力,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改善体质,同时暴走也是一项非常减脂塑形的运动。

1.2暴走对人心里的影响

适当而合理的暴走可以有效地调节身体和心理的状态,促进身心健康,培养人的独立,坚强的个性,锻炼心理的承受能力,陶冶人的品格和情操。对人的意志品质的提高也有显著效果,产生积极地心理效应,预防和改善心理疾病,改变人的消极心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能培养和人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观念。

1.3暴走的环保性

暴走只需要一双合适的运动鞋,一身保暖舒适的衣服。这对群体活动而言是非常简单方便的,而正是因为物品的减少,所以伴随的附带垃圾也会随之减少。而相互的监督性也很好的防止了非环保行为的发生。

1.4暴走的回归自然性

目前,大多数的暴走族为处于城市之中,缺少锻炼的人群,他们通过网络及朋友介绍加入这个群体,呼吸室外的空气,情绪被引导的相当高涨,精神也异常振奋,相互关心,相互协作,一起去完成规定的目标和任务。

1.5暴走的自发组织性

暴走族的活动属于自发组织,不强迫,不收费,全凭自愿,每次集合,都会规定时间和地点,由于天气或其他因素也会及时调整,他们有很好的团体性,但也有很好的自觉性。

2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也叫做“从众效应”,是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人们遵循公众所同意的,默认对自己的原有意见进行否定,并且不会考虑事件本身的意义。无论个体本身是否自己意识到,群体意见的影响都足以阻碍任何怀疑的人。群体力量显然使理性判断失去了应有的制约和规范。“羊群效应”就是阐述人们都有一种从众心理,而且这种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盲从也往往会因为不能符合自身的需求,而给自身或他人带来的是一种负面和消极的影响。

2.1“羊群效应”在暴走运动中的阐释

2.1.1不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

随着暴走运动的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但是不乏有赶潮流,追时尚的人,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并不适应这样的运动,甚至有从广场舞转战至暴走团的,这两者虽然都是户外运动,但两者在节奏、频率、以及运动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不建议有糖尿病、关节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参与暴走这项运动,这类人群进行这项运动,风险性较高。而由于营养不良以及营养过剩,或者因为药物,酒精,毒药和妊娠以及脂肪肝与心脏,脑,肾等并发症的患者,同样对暴走这项运动也应该慎重。

2.1.2场地的不合时宜

暴走运动需要长距离的路程和距离,但是暴走运动又大多发生在城市里,所以空旷的公共场所以及学校操场就成了暴走族的活动场地,而这种做法并不合时宜。而当有一群暴走族在某一场地实行暴走时,因为是公共场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此,加入暴走一族,久而久之,这片公共环境就会因为越来越多的暴走族而受到影响。当有个别人感觉这样不合适而提出来别的观点时,其他人不管意识到这个观点与否,大众的观点足以影响到个体的意识,使之接受现有的观点,大众的力量很容易使理性的判断迷失,甚至消亡,进而就产生了“羊群效应”。

2.1.3盲目的追求运动效果

每个人的体质、身体状况不一样,所追求的运动效果也不经相同,但现如今大多数暴走族仍是在盲目的追求运动,很多人想通过行走减肥,降血压,提高心肺功能,但却往往不能满足愿望,主要原因是运动强度没有达到适量的范围,这其中又可以细化为运动量和运动时间的不达标。每个人都应根据身体状况逐步进行,但在坚持锻炼之前,要进行身体检查,以确定运动量和强度。一般来说,每小时走5公里,这样的速度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身体平常比较羸弱,或者平时不怎么锻炼的人,刚开始锻炼的时候,速度需要低于每小时五公里,然后循序渐进,慢慢增加强度。

3关于暴走运动的建议

3.1建设和规划合理的场地设施

从一开始的广场舞到现在的暴走族,都产生过或多或少的矛盾冲突,公共场所的缺乏与占有,是产生矛盾的主要因素,基础建设跟不上民众的健身需求。而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体健身场地需求也不一样,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各层次的群体对健身的需要也越来越大,对各个年龄、活动项目的场地规划也需要加强。这都是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直接面对的民生问题,因为其关系着发展群众体育、休闲体育、以及全民健身的身心健康问题,因此政府部门更要急需解决。

3.2政府文化的普及和俱乐部、指导员的加入

现在民众健身的意愿越来越强烈,政府应加强对健身文化的宣传,如对广场舞和暴走运动的建议和提醒事项。也可以创办大众健身团体俱乐部,将原本自发性组织起来的活动有纪律有规划的整合起来,借助政府和大众的力量,将群众运动发展完善,也使群众能更方便快捷的找到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也可以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群众合理健身,既能减少公众健身的误区,也能引导公众用最合适的方式健身。

3.3个人公共意识的加强提高

暴走本身就是一种自发性的活动,它的出发点是以锻炼身体为目的,是积极的,但由于暴走活动本身人数过于集中人数较多,造成了秩序的混乱,也影响了他人的生活,这就渐渐成为了公共场所的私有化的情况。归根结底还是个人对公共意识比较淡薄,对公众公共意识的培养,需要我们与有关利益集团进行更开放的对话和沟通,互相思考。要建立法治威严和建设有关法律,通过相应的惩罚方式提高公众对公众意识的认识。

4结论

综上所述,暴走这项群众运动,合理而适当的进行,可以对身体和心理都有一定的积极锻炼作用,但如何合理正确的实行暴走运动,避免“羊群效应”的消极作用的体现,处理好暴走运动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影响,这是我们每个人甚至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志岗.暴走运动的发展困境及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1):231-232.

[2]陈海龙.转型时期我国劝您健身的发展研究———以暴包走运动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28-132.

[3]高慧林.暴走运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9):20-22.

[4]孟宁.生活中的博弈———羊群效应[J].董事会,2007(2):100-161.

第二篇:羊群效应分析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小编推荐]

羊群效应分析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李璐美

2012414825 资环

大学四年,我们发现周围有的店铺屹立不倒,有的店铺换了一个又一个老板,大二的时候我在一个鲜奶吧打工,跟老板闲聊说最近又多了很多冷饮店,竞争高了,但是不少刚起步的冷饮店从开业就生意萧瑟。不止冷饮方面,去年突然开始流行黄焖鸡米饭,于是类似店铺陆陆续续多起来,多了很多家以后,生意不好的便关门了,今年又陆陆续续开了很多家重庆小面„„而大学城最多的食品类店铺便是米线麻辣烫,经久不衰。这种现象就是经济现象中的从众现象——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的现象。现在,在管理学上,通常用它来描述企业的一些市场行为现象。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羊群行为的出现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别人的决策是可观察的,否则无法模仿;第二,各个决策有先后次序,而不是同时做出决策。[2]金融市场中常常存在羊群行为,它是指市场参与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模仿现象,导致他们在某段时间内做出相同的投资决策。

这种现象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叫从众行为。羊群效应和从众行为分别是经济学和社会学两门学科用来解释人群趋同行为的理论,羊群效应被经济学家用来解释恶性的盲从行为,从众行为被社会学家用来解释社会中的追风现象 从众(Conformity)现象最早是由谢利夫(M·Sherif)在1935年提出来的,谢利夫在自动光点运动实验中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如果是一个人判断,这个人就按照自己的判断决定是固定还是移动的,如果是几个被试一起判断,这几个被试者往往把各自不同的看法收敛起来,最终形成一致的看法,谢利夫把这种随从别人的行为称为从众行为。从众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某种集团规范或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做出社会判断、改变态度的现象,也就是没有主见,多数人怎么看、怎么说,就跟着怎么看、跟着怎么说,人云亦云,别人穿什么、做什么自己也跟着穿什么、做什么。从众是对多数人的盲从,如果不能随从就会觉得是一种压力,有一种孤独感。比如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否了解韩国民俗就开始凑热闹、追时髦,看到社会上流行“韩风”就跟着穿韩版服饰、讲韩语、看韩剧,听到别人说韩版衣服好看,也不分自己的体型相貌就一味地买韩版衣服。从众者认为,如果不这样做,就有可能被视为异己,被周围人抛弃。

从这两个理论的基本含义上看,羊群最终是一窝蜂的跟着领头羊吃绿草,人群在消费过程中最终是追时髦,去个性化的随波逐流了。“羊群行为”和“从众行为”两种理论都以群体行为趋同化为最终结果。因此学者们在分析消费行为时常常将这两种理论看成是一种理论,在分析消费问题时常常混用。然而二者还是有区别的:首先,造成羊群行为和从众行为的条件不同。其次,羊群行为是一种预期理性行为,而从众行为不是一种预期理性行为。再次,羊群行为和从众行为产生的结果不同,羊群行为往往是无法挽救恶性结果,从众行为的结果一般无妨大事。最后,羊群行为是从众行为的极端行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羊群行为和从众行为的关系是:羊群行为是从众行为变种,是从众行为的极端化结果。在资源有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从众行为就成为羊群行为;而处在比较平和环境中,人们为了寻求认同感,略大范围的模仿行为才成为从众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日常的趋同行为只是一种模仿行为,例如,儿童模仿大人说话,这是一般性的模仿,这种模仿可以使得社会成员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模仿是社会化的前提,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心理学家塔德认为,模仿是一个人根据另一个人行为,做出同样的行为。从本质上看,羊群行为和从众行为都是模仿行为,羊群行为就是在外在竞争激烈的环境情况下的恶性模仿,而从众行为就是环境平和状态下的大面积模仿。

有学者曾经进行过一项有关从众心理的实验,结果发现在被测试的人群中仅有1/4~1/3的人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可见这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现象,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羊群效应”的实践者。

学生的羊群效应,比如学习上的“羊群效应”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入学时,学校随意安排的班级和宿舍之间,通常都会在一段时间后显现出不同的特点。优等生、英语过级、研究生录取等人员状况,相对来说,在班级、宿舍都比较集中。宿舍成员的日常学习时间和行为都相当的相似,要不是一起奋力准备考研;要不是一起报名参加培训,考取各种证件;要不是一起颓废玩游戏,一起逃课睡懒觉等等

大学生普遍的这种“羊群效应”现象,反映了很多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使“羊群效应”也会出现积极的作用,但一旦失去了这种氛围,我们会很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走向社会后会有迷惘感和失落感,很容易由于精神压力过大,导致心理状况失衡,正因为如此,我们尽可能的发挥“羊群效应”的积极面,而有效的避免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而寻找好的领头羊是利用“羊群效应”的关键。

姓名:李璐美 学号:2012414825

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第三篇:社会学论文——透视大学生兼职现象

社会学论文——透视大学生兼职现象

大学生在校兼职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屡见不鲜的现象,大部分在校学生都会选择周一至周五空闲时间或是周末打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这种想法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大学生主动寻找兼职与打工机会的行动。此次我将从大学生兼职动机是什么,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又是什么样的原因,大学生兼职会对他们产生的影响以及他们是如何应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转换的几方面来研究。

首先,从各方面所得调查数据如下:

从打工学生所选择的打工种类来看:22%的大学生选择服务行业;12%的大学生选择家教;32%的大学生选择市场调研员;13%的大学生选择推销员;12%的大学生选择做导游;9%的大学生选择做校园代理。

从大学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来看:有35%的大学生是为了增加收入,以便付下学期的学杂费;有36%的大学生是想自己想自食其力,挣自己的生活费,同时也可以减轻家庭负担;有29%的大学生则认为要锻炼自己的能力,报酬无所谓,如果有,那当然更好。

从大学生寻找满意工作的难易程度来看,有6%的学生表示很容易;有17%的学生表示比较容易;有52%的学生表示不太容易;有25%的学生表示很不容易。

从支持率来看,89%的老师和家长支持大学生假期打工,他们认为大学生通过打可以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孩子可以尽早的接触社会,还可以让大学生的课本知识在社会的大熔炉里得到实践。仅有11%的家长和老师不支持孩子平时打工,他们认为那样会耽误孩子的学业。

从对于“大学生打工的目的”的看法来看,有78%的人认为大学生打工是为了锻炼自己,17%的学生认为打工是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也减轻自己的压力,是一种孝顺的行为,仍有5%的老师和家长认为大学生打工的目的是为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甚至是为了吃喝玩乐。

从主动性来看,有80%以上的大学生热衷于打工兼职,而一到暑假,大学生打工的愿望则更加强烈。

大学生兼职动机可以分为四点:满足个人兴趣;加强社会实践;弥补生活必需;提高个人能力。而大学生兼职原因则多样化,其中也不乏高消费的攀比。但由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比起前几年大学生盲目寻找兼职机会的情况,现在虽然不乏盲目从众的心理,但现在的大学生兼职变得更加具有理性与针对性大学生打工更多的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简历与人生经验。主要的兼职选择还是与专业挂钩,兼职区域也更加广泛。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进行适当实践,有利于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增加简历的含金量,促进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将大学教育的运用真正落实到时间与生活里,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但是在大学生在做兼职得到益处的同时,又存在着诸多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和伤害。首先就是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容易上当受骗。最常见的状况是经由职业中介导致骗钱骗财骗色,或者工作与预期完全不符。其次,大学生很容易在工作过程中忽略掉对学业的精力投入,导致大红灯笼高高挂,主次不分。再者,大学生选择工作还不完全理性,往往重利轻能,在工作的厚利面前忘记兼职的本来目的。最后,大学生往往会忽视劳动合同的重要性,维权意识淡薄,难以保护自己的合理人身权益。

并且会产生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是,兼职的大学生有一部分是由于从众心理而加入到这只大军中来,不免让人担心,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为自己设置合理的预期目标,没明确兼职的意义所在,自然也就难以通过兼职达到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需要。这样的兼职反而是在浪费时间。

而此间涉及到的另一个新的容易为人所忽略的问题就是角色适应问题。

社会角色适应是指个人在扮演某一社会角色时与其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符合社会对其的期待。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现实中,一个人同时承担了多种角色,而且其中的两种或多种角

色对承担者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左右为难,这种现象称为角色冲突。大学生在校期间扮演学生的社会角色,同时还是家庭中孩子的角色。当他们走出校园进行兼职,就扮演了教师或者服务员等种类的社会角色。

部分同学希望在兼职过程中得到锻炼,他们也对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有深刻的认识,知道自己所从事的是一种非正式的工作,只有按照自身角色的要求去做才能获得想要的东西。但是回到学校,他们又立即转回到学生的身份上来,因为自己毕竟还是在校求学的学生。此类人群对角色的转换极其自如,但是人数偏少。第二种情况,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很多具有滞后性,不能与社会发展相接轨。尤其对于那些以前从未有过兼职经历的大学生来说,社会阅历的欠缺势必会影响他们在兼职中的表现,从而出现社会角色不适应的问题。然而做兼职所从事工作的大多是力所能及的相对简单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如做家教、服务生或者做市场调研。做家教等等对大部分大学生来说轻车熟路。第三种,角色冲突时有发生。大学生是一个以学生为主要角色的角色丛,他们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好好学习,但是部分家庭又不能提供给孩子足够的生活费,子女只能靠自己的兼职劳动获得额外的生活补贴。此时大学生就会面临矛盾的选择,不得不放弃部分宝贵的学习时间来从事兼职工作。另外由于时间精力有限,还有来自导师伴侣方面的问题。

大学生兼职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角色冲突,因为如今社会的发展赋予每个人更多的角色,每个个体都是一个角色丛。在兼职过程中遇到的角色冲突是很正常的,完全没必要过度担心或者蓄意夸大。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适当安排自己的时间,努力调节各方面的矛盾会减少冲突带来的不利后果。

与此同时,大学生应当更加理智,将兼职过程当做锻炼自己的过程,摒弃盲目兼职的观点,切实从自身出发,充分把握兼职的宝贵机会,提高自我能力。同时社会和学校也应当从正面引导,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意识。端正兼职态度,提高自我维权意识。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兼职现象研究》江小珊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11)

2.《大学生兼职现象初探》李炳亮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0(8)

3.《对高等院校学生兼职状况的思考》,米霞《前言》2004,第9期

4.《社会学理论教程》(第2版)王思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研究生兼职过程中的角色适应与角色冲突》,秦婷婷,2009,《中国社会学网》

第四篇:公务员报考热论文:中国公务员报考热现象的制度分析(最终版)

公务员报考热论文:中国公务员报考热现象的制度分析

【中文摘要】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自1994年正式实施以来,公务员报考热持续升温,热浪一浪高过一浪。而在以往报考人群中,以应往届大学毕业生为主,其占据了考生的绝大多数,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考”主力军。公务员报考热这一社会现象,就像一面镜子影射出中国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评估公务员管理体制的坐标。诚然确实有一部分人是抱着在政治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更好为国家和人民服务这一报考公务员,但这一人群所占比例不高,大多数人还是抱着功利进行报考。我国权力约束不足及公务员管理制度不完善,使权力能够派生出政治经济价值,进而衍生出对“官本位”崇拜客观造成了这种现象。本文从权力约束机制、规范公务员管理、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因素入手,应用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剖析了当前的公务员报考热现象,以使人们能够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一社会现象,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缓解和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力求理论结合实际,采用“现象和问题分析—原因分析——对策分析”的论证结构。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理论与现实意义,并对理论分析视角及所运用的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接着对公务员报考热现象进行了剖析,列举了公务员报考热的表现,并应用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对其进行了分析,指出虽然对个体来说报考公务员是一种理性行为,但对社会整体而言,却不是理性的,其弊端远远大于其积极意义。第三部分分析了公务员报

考热产生的原因,公务员管理机制等制度性因素和就业形势等社会性因素是造成公务员报考热的两个方面,但公务员管理机制不完善才是最根本、深层次原因。正是由于权力缺乏监督,公务员招录、管理、考核、辞退制度不完善才更凸现公务员职业的“优越性”。考生通过理性比较更倾向于选择公务员职业,这也是造成了公务员报考热现象的直接原因。最后,本文对中外公务员管理制度进行比较,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立足于公务员报考热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即约束公共权力,建立服务型政府,加强公务员管理机制建设,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由于时间仓促,本文还有许多有待深入研究之处,在文末列出本文主要结论的同时,还对本研究课题下一步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英文摘要】The examination of public servant has become the most fiercely competed examination in China since 1994, more and more people take this examination.In the register population, the university graduating students and past

graduates have occupied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and they are the most main testers.Such a hot phenomenon of examination might be attributed to some deep and complicated social reasons in China.In the article, I use the theory of reasonableness chooses, and deeply analyze the phenomenon of being crazy from three angle of views:Power constraint, public servant

management, strengthen the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and so

that we can understand this phenomenon and take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In the article, first I describe the background, topic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briefly research methods like substantial evidence

research and compare research;Then analyze the phenomenon of public servants apply heat by the theory of reasonableness chooses, and obtained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drawbacks of public servants apply heat is much greater than its positive.The third part I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public servants apply heat, the deep time reasons are the short restrict of public power,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others are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not perfect.People pass to a little bit more incline toward to choose a public official’s occupation.Finally, I carries on a

comparison to Chinese and Foreign public official’s management system and draw lessons from foreign related experience, and based on the causes of the public servants apply heat, I table the proposals, like strengthen the restrict of public power, strengthen the civil service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improve the social service system.Owing to short of time, there are some imperfections in this article, I will also take further in-depth study of this research in the future.【关键词】公务员报考热 制度分析 理性选择理论 政治文化

【英文关键词】Public servants apply heatAnalysis of systemTheory of reasonableness chooses

Political culture

【目录】中国公务员报考热现象的制度分析

5-6Abstract6第一章 绪论7-14摘要第一节 研究

一、从政治学角

三、从背景与意义7-8度的研究8-9第二节 研究综述8-1

1二、从公共管理角度的研究9-10

四、小结10-1

111-12社会学角度的研究10特点

1211-14第三节 本研究的二、研究方法

一、理论分析视角

三、本文的论证逻辑12-14第二章 我国公务员报考热现象及其影响14-26

14-17

和规模

21进行分析

21-26第一节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程

二、公务员的数量

一、公务员制度的沿革14-1616-17第二节 公务员报考热现象的具体表现

二、对报考岗位

一、对报考人群进行分析17-1818-21第三节 公务员报考热的社会影响

二、公务员

一、公务员热现象的积极影响21-2

2热现象的消极影响22-26

26-37第三章 公务员热现象的制度分析

一、对第一节 公共权力约束机制不完善27-29

公共权力认识存在误区27-28

28-29

二、公共权力监督机制不完善

一、考录

三、竞争第二节 公务员管理机制不健全29-3

3二、薪酬机制不完善29-30制度存在问题29

机制不完善30-

31四、淘汰机制不完善31-33第三节 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33-37

务体系不完善33-3

5一、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服

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35-37

第一节 国外

二、第四章 应对公务员热现象的建议与措施37-49经验借鉴37-40

一、国外公务员制度的特点37-38

38-40国外公务员管理的经验

40-49第二节 对中国的启示二、一、约束公共权力,建立服务型政府40-

4343-47

49-51加强公务员管理机制建设47-49

49-50

51-56

59-60第五章 结论

三、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第一节 主要结论附录:调查问卷及结果56-59谢辞

第二节 研究展望50-51参考文献

第五篇:探讨身体社会学背景下古代体育文化发展论文(小编推荐)

中国古代体育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对世界体育文化发展,乃至今天人们的体育运动方式都产生了积极影响,而身体社会学产生于现代社会,用现代的思考方法分析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类的身体已经成为大众文化、大众传媒及各个科学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人类身体的话语权也不仅仅属于生物学、生理学和医学的范畴,它已经逐渐具备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及跨文化交流的诸多属性。在健康、体育、娱乐休闲、消费领域中,身体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是身体社会实践的关键特征,是一种社会文化的构建。体育作为一种普遍的身体活动,从宏观意义上来说,体育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身体文化,所以,站在身体社会学视角讨论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身体社会学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研究体育文化,不断丰富中国体育文化。

1、身体社会学概述

进入现代社会,人类的身体作为主体身份的具体承载,以个体强烈的表征获得了重视主体理性的现代性话语权认同,也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人们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已经逐渐建突破私人空间,转入公共领域。身体是由社会、文化构成的,同时,社会与文化也有人类的身体组成,两者之间形成一种镶嵌式、却永远处于运动过程中的状态。一方面,现代社会充满各种消费性商品和科技,这些不断刺激着人类身体的“欲求”与“感知”,让身体处在公共环境下的“拟真”当中,这让不同身体之间的链接突破时空限制,创造出更多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日常生活活动或者组织制度的各类“编码”,社会的礼仪规范、语法象征、制度规范、文化仪式等都已经渗透在身体当中,构成人类存在的基本形态———身态。从理论上来说,身体社会学的产生于西方的理性、现代性和身体问题反思具有重要关联,甚至可以称之为西方理论界反思的结果。从福柯提出身体的规训到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思考,都有力促进了当今社会对身体理论学的反思。身体社会学的出现便是当今社会哲学、社会学与文化的阐释性产物,“它试图把人类从科学与理性的双重枷锁下救赎出来,关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人的感受性、体验性和生物性,使人类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理解身体、反思身体,最终达到身体的自由和解放。”

2、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发展

2.1、军事中的武术

武术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史前文化,人类与自然界的兽类搏斗的时期。夏商周阶段,人与兽类的搏斗已经脱离生产技能,成为一种为努力服务的体育技能。到了秦汉,拳搏从体育技能又转变为军事操练内容,包括手击、摔打,这是选拔御林人员的必考项目。魏晋南北朝阶段,社会崇尚佛教,寺院经济大肆发展,这为僧人习武奠定了基础,“禅、武”合一成为禅师倡导的修行方式。进入隋唐盛世,社会上的习武之风更加盛行,府兵制改革与实施大大推动了军事、武术的发展。两宋阶段,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武艺表演的民间组织,除了日常的军事演练,民间组织的武艺社团遍布全国。元朝,军事武艺得到了更好地发展,但是由于国家颁布禁武令及其他的民族施压政策,民间武术进入低谷阶段。进入明清,社会的武学制度不断完善,军事武术不断提高的同时,武术成为民间体育文化而雏形基本形成。现在,武术已经彻底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项体育文化,甚至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竞技舞台。由此可见,从身体社会学角度来说,人们的行为不断受到社会环境影响,从生存本能演变到体育技能、军事需求、社会需求到现今的体育文化,整个过程都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越来越深刻。

2.2、古代球类演变

据中国古代文献记载,蹴鞠也称作踏鞠、筑鞠等,是中国古代典型的球类运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蹴鞠运动,战国后期,蹴鞠已经红遍中国大江南北,这也为后来很多球类运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秦朝统一六朝以后,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蹴鞠一度低迷,然而到了汉代,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蹴鞠又得以兴盛直到,初汉至三国阶段,蹴鞠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较为专业的经济运动,并且建立了竞赛规则,这不仅是当时军事训练而一种,在民间也广为流传。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阶段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女子蹴鞠,也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女子球类运动。秦汉阶段是蹴鞠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高峰。进入隋唐时期,实心蹴鞠逐渐转变为充气蹴鞠,竞技场地和规模也繁盛了变化,传统蹴鞠运动获得了一次重生。两宋时期,蹴鞠是所有球类运动中流行最广泛的,宫廷和达官显贵的家中都有专门训练蹴鞠一人,可谓是盛极一时的体育运动之一。元朝,女子蹴鞠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甚至成为青楼女子招揽生意而手段。进入明清阶段,社会进步,经济水平提高,人们的选择范围增加,蹴鞠的对抗性、竞争性大幅削弱,已经沦为儿童、妇女之间的休闲娱乐方式,曾经兴盛的蹴鞠就这样走向衰落。蹴鞠没有想武术一样流传至今,但是它奠定了更多球类的发展,仍然功不可没。蹴鞠的兴盛与衰亡同样收到了社会深刻的影响。社会经济进步,人们才有了休息的时间,为了让生活更丰富,充满乐趣,于是发明了蹴鞠,随后成为主流社会的经济娱乐项目,甚至一度成为重要的竞技比赛。当社会开放程度不断增加,人们有了更多的娱乐选择,蹴鞠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换言之,人们的身体受到社会影响,选择增加,蹴鞠就失去了它的主体地位,随后消失。可见,人类身体受到社会的影响非常大,甚至决定了某种事物的兴衰成败。

3、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对人们生活方式的积极影响

从中国古代体育史的发展以及世界体育史的发展来看,当世界绝大部分地区的体育文化尚处于混沌状态的时候,古老的中国体育文化已经从公元前五千年左右开始逐步向文明社会过渡,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制定了与后世各项运动相关的规则。而此时,以欧洲及地中海为代表的西方古代体育才刚刚起步,经过了漫长的几个世纪的发展,才初步形成雏形。从这一点来看,在整个世界体育史发展的早期,中国古代体育应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它对世界体育的发展过程中起了不可漠灭的作用。典型的如围棋运动、足球运动。积极发掘、整理、光大我们的民族体育,梳理真正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东西,对于发展体育运动,对于全民健身,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乃至世界文化的繁荣,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4、总结

身体社会学虽然是二十世纪产生的,但是用它的理论分析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并无不妥之处,相反,运用身体社会学分析中国体育文化可以更深地体会中国体育文化精髓,而非体育运动本身的发展。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东方魅力的体育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展现出强大的融合性、凝聚力与同化性,以及强大的生命力,这对现代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下载羊群效应下的暴走热现象社会学论文(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羊群效应下的暴走热现象社会学论文(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