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系统理论对留守儿童研究的启示论文
摘要:留守儿童问题及其研究已经成为诸多学科的研究热点。目前,存在留守儿童外延界定模糊、问题导向明显、忽视适应机制研究等问题。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儿童问题研究的生态性和系统性,强调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和适应性,强调留守儿童问题中儿童本身的主体因素研究。受生态系统理论启示,留守儿童研究应在系统性和发展性的原则下进一步关注留守儿童的分型和分类,探索留守环境中儿童的适应保护机制以及歧视知觉、认知偏差、情绪认知、心理弹性等认知调节因素。在实际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应以积极的、系统的、发展的眼光看待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成长的留守心理环境。
关键词:留守儿童; 生态系统理论; 儿童发展;
留守儿童(Left—behind Children)主要是对由于儿童双亲或单亲外出打工而造成的一种亲子离异现象的描绘[1]。近年来,留守儿童数量急速增加,2010年留守儿童人数达到了7326万[2],其中6岁以下幼儿所占比例正在快速增加,占留守儿童总数的38。37%[3]。
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检索信息显示,2009年之后留守儿童的研究成果也以每年7000余篇速度增加。目前,大部分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留守环境中儿童存在的危机和问题的描绘,是在问题导向下的留守现象研究。这类研究将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描绘了其在家庭—学校—社会层面的诸多不利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留守儿童个性发展、行为、品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影响。问题导向的研究虽然为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问题提供了大量的研究结果,但目前存在留守儿童概念界定模糊、问题导向主导具体研究、研究路径单一等问题。
一、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问题
1。留守概念的界定模糊
留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更是复杂的、富于变化的、发展的有机个体。在具体研究中,留守儿童往往被具体操作定义为父母双亲或单亲因外出务工而造成的亲子离异超过一年或半年的儿童。虽然这一界定方便操作,但其定义的留守儿童范畴庞大、概念模糊,同时具有很强的异质性。
首先,留守是一种社会现象的描述,很难被具体概念界定,留守儿童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群体或一个稳定的人口统计学变量,留守儿童相关变量混合了来自教育、心理、环境、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内涵虽然泛指亲子离异现象中的儿童,但其界定边界比较模糊。典型农村留守儿童与农村非留守儿童、城市儿童甚至非典型的农村留守儿童之间有较大的异质性,造成他们出现发展差异的原因不仅仅是留守,还有更多复杂的混合因素在起作用。
其次,留守是一种状态,具有不稳定性和复杂性,留守儿童的界定需要充分描绘不同的留守状态、留守状态的变化及与留守相关的其他问题。真实的留守状态涉及的问题往往十分复杂,在留守过程中,儿童往往会经历间断性的留守、抚养人的变动甚至留守—流动儿童间的转换,大量农村儿童事实上存在于典型的留守儿童与典型非留守儿童之间,这都给留守儿童界定本身带来了挑战,简单地将留守儿童界定为留守时间超过半年或一年的、双亲或单亲外出务工的农村儿童或许并不能准确反映留守问题,由此概念界定的研究样本往往也不具备生态性。
再次,留守的主体是人,留守儿童的发展具有很高的异质性和个体性,由于长期生活环境的亚文化和微环境各有不同,留守儿童的共性问题和同质性问题相对较少。更多的是具有典型的特性特征的实际问题。儿童是社会生活环境中的主动适应的有机整体,留守作为影响儿童发展的一个环境因素,必然会对混合其他儿童发展的相关因素共同作用于儿童自身,而儿童作为适应主体,其整体特征必然会参与到这个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简单地对留守儿童进行界定和筛查,忽略留守儿童本身的个体差异是目前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2。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一,留守儿童研究往往存在先验价值判断,研究者会先验地判断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其发展必然受到留守因素的影响和限制。然而,在儿童研究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发展性原则,儿童对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其发展潜能必然在亲子离异的生活环境中发挥着积极的调节作用。已有留守儿童研究大多数都着眼于留守经历对儿童的消极影响,忽略了儿童自身发展因素在留守相关问题上的积极作用,这种先验的价值判断不仅会直接影响研究的假设和研究结论,更容易形成片面的社会认识和舆论导向,不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第二,现有研究大多数在描述性研究水平,只有少量研究关注到了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机制,对留守问题发生的机制研究还十分薄弱。
第三,大部分研究将儿童视为被动的环境适应者,强调儿童在留守环境下的不利因素和危机以及环境对儿童的影响,鲜有研究者对留守儿童的主动适应机制进行探讨。
第四,大多数研究为静态的研究,没有考虑儿童发展中个体与环境互动的动态因素,发展这一关键变量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无论纵向研究还是横断研究都十分稀少。
二、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对留守儿童研究的启示
生态系统理论是在生态心理学的发展下诞生的一个儿童发展理论,由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所组成的生态环境作用的结果。首先,环境是儿童行为的背景,儿童的大部分行为都被行为背景即环境影响甚至决定,尤其是儿童认知的真实心理环境。其次,影响儿童的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微环境(学校、家庭、同伴)、中环境(社区和村庄)、外环境(父母亲外出务工环境)和宏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再次,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以生态、系统、发展的视角看待儿童发展,尤其应该对系统和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并且在研究中应注意儿童主体对环境的反向影响和作用。
1。注重系统观下的留守儿童研究
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简单的描述研究和相关研究难以反映留守儿童面临的诸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因素问题。生态系统理论导向下的留守儿童研究应更加侧重于描述儿童面临的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问题,更应强调以系统的视角来看待留守儿童现象。
首先,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由多重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现有留守儿童研究基础上应进一步在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下,探讨留守儿童家庭、学校、村落、父母务工环境、留守相关政策和社会文化对留守儿童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儿童发展的微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如村落亚文化与留守学校的关系、外出务工父母与替代监护人的关系、替代监护人与学校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其次,跨学科、跨地域、跨亚文化的留守儿童研究以及针对留守儿童研究成果的元分析十分重要。留守现象综合了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研究领域,在研究问题的聚焦与构架中应充分体现系统化的研究视角。研究者应充分利用数据库和高级统计技术构建社会—个体—行为系统中的留守儿童问题,系统化、跨学科、跨地域的研究应成为研究留守儿童问题的新趋向。
再次,多元研究路径的结合与相互论证对留守现象的研究十分必要。留守现象描述并不只是一个研究变量,而是儿童真实生活环境中的一个存在现象,具有更多的现象学特征。因而在留守儿童生活的家庭、学校、社区进行实地的质性研究十分重要。在研究过程中不仅应该注重量化研究的结果,还应在量化研究的同时进行现象学研究、质性研究、行动研究、干预研究等多元研究路径相结合的具体研究。这不仅有助于研究者对留守现象的理解和阐述,更有助于研究者在系统背景下深入地理解留守现象。在生态系统理论导向下,2011年秦金亮教授对流动儿童的系列研究中,不仅对少数个案进行了深入研究,还在质化研究的基础上对流动儿童群体进行了调查研究。这种系统的、质化研究相结合的系列研究值得留守儿童研究借鉴[4][5]。
2。遵循积极性和发展性的研究原则
首先,留守儿童研究中应注意积极心理学取向,充分重视留守的经历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避免问题导向下的以偏概全。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存在显着的差异,不存在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情感的差异[6]。留守经历甚至还可以提高儿童的坚韧性和独立性,同时可能会提高儿童的抗逆力和心理弹性。在具体研究中应充分考虑儿童积极适应留守生活的机制,发现留守儿童在逆境中的发展性。
其次,留守儿童研究应坚持发展性原则,重视时间(年龄或发展)这一重要变量。留守问题是否存在不可逆性,成年后儿童时期的问题是否依然存在,这都是留守儿童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近期很多研究都表明留守儿童并不等同于问题儿童,并非所有留守儿童都有来自安全、卫生、教育、家庭、心理等方面的问题[6][7]。
三、对留守儿童研究的建议
1。对具体研究的建议
在留守儿童的具体研究中,应以现象学的视角,更加系统、动态、积极地看待留守儿童。
首先,在留守儿童界定中,应对当前研究的留守儿童特征进行详尽描述,避免由异质性取样带来的数据污染,影响生态效度。在研究样本的描述中,应对留守儿童的年龄、性别、所在地区、社会经济教育水平等混合因素进行尽量详细的描述和界定。更为重要的是,研究者应尽量对某一些具有同质性特征的留守儿童进行专门研究,如留守时间在五年以上的儿童、新增留守儿童、抚养人频繁变化的儿童,这对于留守现象和留守儿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在研究中,应特别注意留守儿童的积极适应机制和因留守而产生的积极的心理特征变化。留守是一个客观的生活环境,更是儿童主观的心理环境,在未来研究中,积极适应的留守儿童、主观留守环境的特征以及认知因素在其中的影响作用十分重要。如何描述留守客观环境、留守主观环境以及儿童与环境交互作用中的个体因素十分重要。
再次,留守儿童研究应尤其重视现象学的研究方法,重视纵向研究、个案研究、干预研究。这对于了解真实的留守儿童的发展,了解动态的留守儿童与其所处环境的交互作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2。对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开展的建议
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在生态化的视角下,应从家庭、村落(乡镇)、学校、社会多层级的环境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建立持久的、动态的、多元的留守儿童保护机制。
首先,应明确留守儿童问题是阶段性问题、发展性问题,应以积极的导向和发展的视角看待留守现象。
其次,在留守儿童的关爱体系下,应着重注意留守儿童的分层与分类,梳理出留守儿童问题的分级预警标志,尤其是重大心理行为问题的标志性变量和敏感指标,提高主动应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能力,有效对留守儿童进行分级保护和预警预判。
再次,建立动态、系统的留守儿童监护机制,在家庭、学校、社区(村落)、政府、社会间建立有效的留守儿童关爱层级系统。利用完善的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有序的服务和关爱。
最后,留守儿童心理环境相较于客观留守状态更加重要。在实际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不应将留守儿童作为特殊儿童进行监控。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尊重留守儿童,避免为留守儿童贴上“特殊关爱”标签和“问题儿童”标签,要营造良好的留守心理环境,增强留守儿童的抗逆能力和心理弹性,及时对其认知偏差和情绪问题进行疏导和教育,轻管理、轻监督,重服务、重关爱,使留守儿童在愉悦、平等、公平的留守心理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淑莹,陈姝娟,林雁英。留守儿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新[J]。课程研究,2015,(2):29—31。
[2]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德育,2008,4(1):3—5。
[3]全国妇联课题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女,2013,(6)。
[4]董钰萍,秦金亮。流动儿童受教育的家庭支持系统结构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5):35—37。
[5]董钰萍,崔晓文,秦金亮。优势家庭流动儿童教育支持系统的个案研究[J]。幼儿教育,2011,(8):80—83。
[6]黎志华,尹霞云,蔡太生等。留守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特征的潜在类别分析:基于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视角[J]。心理科学,2014,37(2):329—334。
[7]王亮。心理弹性导向留守儿童亲子产品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研究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全国已有一亿四千万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在这些农民工中,有相当数量是有孩子的父母,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中很多人将子女留在农村,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且较为庞大的儿童群体——农村留守儿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数量的继续攀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儿童时期是人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活环境不稳定,缺乏父母亲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解决农民工及其子女问题,留守流动儿童成长环境不断优化。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主要是通过对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推断,把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在数量、区域分布、年龄、性别、受教育状况、监护人情况等方面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
研究的特色和切入点在于:
一一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以定量研究为基础,把握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状况和主要特征。
研究以258万人口抽样数据为依据。抽样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抽取。报告引用的所有数据资料均为加权之后的结果。
按照前述定义,根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可以确认0-17周岁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比例为21.72%,据此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和相比,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
第三篇:论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农村很多学校存在着大批这样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很难和他们见上几次面,这些孩子被迫留在家乡,留在爷爷奶奶的身边,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儿童”。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因为缺少父母的关注和呵护,这些留守儿童在成长中,情感丰富而脆弱——— 依赖性和独立性、冲动性和理智性、自觉性和任性并存,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以及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1.自我封闭 性格孤僻
这些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他们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2.情绪失控 容易冲动
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在16周岁以下,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情绪欠稳定,再加上意志薄弱,容易造成情绪失控和冲动。他们还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攻击行为。有些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也易于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严重者往往还有暴力倾向。3.认知偏差 内心迷茫
少数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爸妈没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由此产生怨恨情绪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他们,导致情感隔膜。他们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感到茫然。多数儿童进取心不强,纪律涣散,再加上家里无人辅导,学习成绩普遍较差,逐渐逃学、辍学,以致过早地流向了社会。
二、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失 ⑴、缺乏父慈母爱
“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 这是国际基础教育界的一句名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青少年成长期间的避风港, 家庭的温暖是孩子们成长的必要条件,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文化将对个体产生终身的影响。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缺乏家庭温暖的人, 往往缺乏集体感;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 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往往感情脆弱、性格内向、行动粗暴、缺乏同情心。留守儿童大多数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 他们缺乏家庭的温暖, 缺少父母的呵护, 如果这些学生不能洁身自爱, 很容易变成心理不健康、思想不端正、缺乏集体感的“后进生”。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Mack-innon,1950),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的一个总结。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自年幼便远离父母,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即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儿童没有机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也没有机会传达自己对子女的爱,长此以往,必将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心理上的隔阂,使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
对亲情的需要源于依恋。父母与儿童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这种父母与儿童间形成的血缘关系,不仅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影响着儿童以后形成的各种人际关系。父母与儿童关系最为密切,是儿童最重要的教育者。父母对儿童的慈爱和温暖是儿童身心得到正常发展的关键,他们常使儿童获得安全感。因为他们在面临危险的情境时常有父母在场,在面临困境时能得到父母的帮助,在他们不确定的情境中能得到父母的指引,在他们烦恼、忧愁或悲伤的不安宁时期有父母来抚慰和排解。父母愿意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主动关心儿童在做什么,喜欢接近儿童,与儿童进行心灵的沟通,这种代价不是其他人所能做到的,而其值也是无法计算的。
⑵、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管教
与缺乏父爱母爱正好相反, 留守儿童又过多地受祖辈的溺爱, 走上另一个极端。由于父母不在家, 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 教育的责任便落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身上, 但由于代管人要么年事已高,除照顾孩子的基本生活外,无力教育孩子,要么是文化素质低下,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更谈不上对儿童进行心理教育。同时, 由于受“隔代亲”这种传统习惯的影响, 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往往都溺爱偏护或不管这些孩子, 就像本地方流行一句话“祖父母只能疼孩子, 不能骂孩子”。这些留守儿童, 使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缺乏约束的小皇帝心理。据调查显示, 在我校一些留守家庭中,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这种现象:89.2%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辈进行监护抚养,而5.4%是由亲朋好友做监护,还有5.4%的是由老师看管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对于别人的孩子,通常是不敢管、管不了、也没法管,于是采取通融政策,只要不犯大错误即可。在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下,留守儿童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最后导致出现一系列的不良问题。
2、学校教育不到位
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其学校的教育也会影响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当前不少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班级过大,留守儿童在学校很难得到学习以外的关怀,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中小学学校对于寄宿学生都没有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住校生的管理基本是由班主任负责。而班主任负担极重很难深入细致地关心所有留守儿童。而大班教学,也使所谓的互动式教学方式落空。老师根本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对于留守儿童特殊的心理、感情需求更无法顾及,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留守儿童的有效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处于身心变化快、充满活力和朝气、富于好奇和想像、情感丰富而又脆弱的主要时期,他们由于在家中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温暖,如果在学校也得不到鼓励和帮助,反而经常受到批评、讽刺和怀疑,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感到没有安全感,缺乏生活的乐趣,结果必然会出现心理缺陷或行为变异。加之有的教师方式粗暴,用体罚、辱骂等极端行为管教学生。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得他们害怕学校。在心理压力下,有的孩子变得焦虑、烦躁、紧张、易怒、嫉妒、猜疑等,产生逆反心理。目前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存在偏差,对教师的考核,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上,以致大多数老师会十分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有不少教师认为“教几个差生,不如带一个优生”,至于用什么方式、采取什么手段教育学生,则较少考虑。“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明显的比其他同龄儿童差,学习方面显得困难重重,若不引起学校、老师足够的重视,也不给予及时的引导,这样其心理问题会更为严重。
3、学生自身素质差 ⑴、自我调控能力差
以上引起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均属于外部因素,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留守儿童本身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其内部因素。根据调查统计显示:21.6%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自控能力较差,16.2%的表示自控能力很差,54.3%的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为一般,只有7.9%的认为自己自控能力很强。自控能力差的留守儿童比自控能力强或者一般的留守儿童在情绪、情感、学习心态和行为方面更易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⑵、“自我认定”不成熟
“自我认定”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判断与评价, 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自我认定”包括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三个部分, 在现实生活中, 每个人对这三个方面的自我都有一定的看法和评价。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正确引导, 往往会产生不成熟的“自我认定”。例如, 有一个女学生由于父母不在家平时少言寡语, 与别人不沟通, 常遭一些调皮同学欺侮, 就以暴制暴, 从此就认定人要比别人凶, 就能比别人出色;有的女学生学习成绩差, 便认为自己脑子笨;有些男学生一开口说话就面红耳赤、结结巴巴, 便认为自己表达能力差等等。又如, 有些同学认为自己的独立能力不如别人, 又由于没有主见, 看不到自己独立能力差的产生原因, 便自我认定自己生来笨手笨脚。因苦恼、困惑, 造成了自信心的丧失,甚至自暴自弃。根据我校初中学生心理现状的调查统计,上学期, 800多位学生中, 其中近326人属“留守儿童”, 占学生人数的40%多, 他们中有101人或多或少在自我认定上出现问题, 占“留守儿童”的31%。
4、社会不良现象影响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教育发展滞后的矛盾,社会上出现了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现象,部分学生和家长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留守儿童看到父母挣了钱回来很风光,而一些大学毕业生却在家待业,便产生了不如早点结束学业外出打工的想法,表现在学习中就是“人在教室心在外”、“三日打鱼四日晒网”,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看不起老师,看不起学习。有些村、有些家庭,在春节期间,赌博风、迷信风盛行,有些大人不知其害,甚至让子女参与其中,严重地污染了子女的心灵。有的家庭出现了不该让子女干的、不该让子女看的,不该让子女听的,都让他们耳闻目睹,插手染指了。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留守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留守儿童需要培养的素质
1、自信心的培养
“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得到父母及时的管教,而隔代监护人爷爷奶奶等又常常溺爱或放纵他们的行为,致使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较差,成绩落后,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死盯着自己的短处,要善于发掘和发展自己的优势,“避己之短,扬己之长”,对自己做出公正全面的评价。教师要指导“留守儿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性大的事情,如帮爷爷奶奶做一些家务,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会克服自己学习上的一些不良习惯等,即使很小的事,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起到增强自信心的作用。
2、抗挫折能力培养
挫折可以称为是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紧张情绪状态。挫折感在“留守儿童”的心理上表现很明显,他们常常会由于考试的失败、学业的担忧、社交的障碍、缺少父母的关爱等方面的原因体验到挫折感。他们的情绪常常处于失望、焦虑、沮丧等紧张状态。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的分析,从主客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到受挫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要善于根据自己的优势确立奋斗目标,在前进过程中发现不切合实际时,要及时调整,化压力为动力。其实,适度的刺激和压力能有效的调整机体的积极因素,正所谓“自古雄才多磨难”。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学会悦纳自己。
3、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愈来愈显得必不可少。但这方面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一定的实践逐渐形成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呵护,自闭心理较为严重,常常不愿与人交往,心理压力较大。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鼓励他们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为他们展示和表现自己提供一定的平台。应该鼓励他们克服自闭心理,试探着主动与人交往,慢慢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加强学校教育,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学校是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场所,教师的关注是儿童形成学习动机的外部动因之一。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因此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针对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改进:
1.建立留守儿童辅导档案
为了便于系统地探讨这部分留守儿童家庭和学校教育结合规律, 学校要建立关心留守儿童工作的组织,各班班主任建立辅导档案, 将这部分孩子状况: 儿童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父母姓名, 外出时间,外出地点, 工作方式, 临时监护人姓名, 与儿童关系, 联系方式,要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和监护人、托管人联系制度,详细记载这些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托管人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记录他们的思想、心理品质, 学习行为, 生活习惯等个人情况,使教师能有针对性地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开设亲情电话,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公开校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电话号码,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间地联系交流;要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留守儿童谈心制度,教师要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帮助解决教育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学校每月定期召开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座谈会,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谋远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给教师的建议》)心理辅导师和各班主任关心留守儿童,有责任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 使其快乐成长。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机构, 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档案, 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 选聘心理辅导教师,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心理咨询,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 通过个别咨询, 对个体进行指导, 对症下药,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对留守学生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 为留守学生提供倾诉的渠道;学校政教处要定期召开留守学生专题会议, 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留守”生活, 静下心来, 克服困难, 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变被动为主动。同时, 学校还要建立“倾诉信箱”, 专人负责给学生回信,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上遇到的种种问题, 使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的疏通引导。教师要有意识的教给留守儿童,心理保健的方法,如:转移法、宣泄法、自我暗示法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自我心理调节,使其心理趋于稳定和平衡。另外,班主任教师还要培养留守儿童的心理调适能力,对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从不同的角度帮助留守儿童抑制或削弱其不良的情绪问题,维持和增加良好的情绪,使其正确面对现实,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以及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能够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克服自卑、疑虑等不良心理;培养良好的自尊心,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提高意志力。鼓励留守儿童正确面对眼前的挫折,敢于面对,敢于挑战,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要教育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及人际关系,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第四篇:留守儿童研究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的研究设计的分析评价
一,选题方面,本报告从一个社会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状况)出发,引起思考,然后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将其从内容上定义为一份社会性的研究报告。
二,研究的目的与对象方面,本研究意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措施提供了决策依据;研究对象是农村留守儿童。
三,研究方法和设计方面,该研究选取了访谈法,参与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收集数据法,专家论证法以及定量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于这种不同的数据收集法的综合运用,不仅使得收集的数据更加广泛,同时,不同的数据收集法能相互补充对方的不足之处,而使所得数据更加的可靠和真实。此外,将不同的数据收集法根据样本的(本研究中为不同的人群)不同灵活运用,有利于数据的收集。例如,用问卷法的对象是数目庞大的0—16岁留守儿童,监护人、教师、村干部,这样不仅可以得到大量的数据信息,同时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数据;而对于政府,教育部门的决策者以及留守儿童家庭成员,则选用了访谈法,这种方法的使用使研究者能够从这些一线的留守儿童关注者那里得到更加深入的信息,甚至意料之外的收获,因为他们的许多见解是不能够通过一份问卷就反应出来的。这种因人而异的方法运用在研究中应被广泛使用。
四,变量方面,本报告要研究留守儿童当前存在问题,并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措施提供了决策依据,能够有效解决,所以将留守儿童的现状(0-6岁儿童数量,0-6岁留守儿童数量,留守儿童所占比例,由父母一方照顾的比例,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的比例,教育教学情况,安全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变量。关于这些变量的数据收集方面,研究者使用了大量的问卷,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反应实际情况,能最大限度的接近事实。
五,对研究问题的分析方面,报告从留守儿童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收集到的留守儿童问题采取措施及要达到的效果方面体现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紧迫性,另一方面对决策部门已提出了相关建议。这些理论及建议都是在现实的数据和社会的事实上得到的,是科学的。
六,信度方面,本研究一直采用借助数据和事实说话,而在数据收集方面又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增加了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在分析的时候紧扣所得的数据,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客观清晰;整个的研究设计考虑周全,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进行研究(留守儿童,家长,政府决策部门,教育部门),不仅涉及到某个乡,同时涉及到成武团县其他地方。因此,该研究具有很高的信度。
七,本研究报告有待改进的地方。由于留守儿童是全国范围内的问题,我们不仅要看的本县的情况更要纵观全国,向在这方面取得优秀成果的地方学习。
阴琳(110998)
第五篇:留守儿童论文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
作者:李萌萌 单位:马坊镇中心幼儿园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
摘 要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是农村留守儿童中更为脆弱的特殊群体,他们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均在6周岁以下,有相当多的儿童在婴儿期父母就外出打工,把他们留在农村交于祖父母、亲戚朋友代为抚养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长期的缺失、祖父母亲戚朋友教育的缺陷以及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滞后等不利因素,使得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处境和生存状态更加艰难,对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留守学前儿童的利益迫切需要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主要对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此促进农村留守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 农村学前儿童 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吃苦耐劳的农民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遍及全国各地,任劳任怨做着最苦、最累、最危险,收入却最低的工作。他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然而最让他们揪心的是离家打工后留在农村的子女教育发展问题。大多数农民工很难将子女带在身边,只能交于祖父母、亲戚朋友代为管教。一个新的特殊弱势群体就这样诞生了——留守儿童。目前,已有大量的社会力量和教育工作者将注意力投向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但主要 对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研究和关注较少。
一 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概念解读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而需要其他亲属或委托人照顾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是指0到6岁的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由父母以外的监护人负责一切生活起居的儿童。
二 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及成因
现代教育是一个大系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作为教育的三种基本形态在各自的领域担负着培养人的使命。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是儿童社会化的关键。学校教育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时时刻刻影响着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通过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学前儿童存在的诸多问题正是由于家庭教育缺位、学校教育主导性不强、社会教育的环境不利造成的。
1.家庭教育严重缺位 一是亲子教育陷入困境。亲子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深化、是影响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良好的亲子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健康发展的下一代。然而,在留守家庭中,父母长期在外,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造成亲情淡漠,导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相对疏远,亲子教育基本从孩子的成长中淡出,亲情教育功能几乎丧失,这种缺乏沟通和亲情的关爱,很容易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 康成长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二是单亲教育力不从心。单亲监护人因家务负担较重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情绪与情感变化,对孩子的照料和教育也缺乏耐心。部分单亲监护人几乎不与孩子沟通,很少顾及孩子的内心感受,稍有不如意,便实行“呵斥教育”。残缺的家庭教育给留守学前儿童带来的消极 影响不可低估。三是隔代教育难以胜任。部分祖辈对留守学前儿童过分溺爱,仅仅注重物质生活的满足,却缺乏道德和精神上的正确引导。也有部分隔代监护人教育观念保守落后,对孩子要求甚严,一旦犯错非打即骂,容易导致留守学前儿童敌视或报复心理产生。同时,由于隔代年龄相差较大,且监护人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难以合理科学地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四是亲戚朋友教育形同虚设。作为代管人的亲戚朋友因与留守学前儿童不是亲子关系,在留守学前儿童教育问题上存在着“不敢管”与“不愿管”的心理。对他们而言,孩子安全是第一位的,至于留守学前儿童的行为习惯及心理需求却极少被关注。
2.农村学前教育问题
留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家庭监护堪忧导致留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不利,本应通过学前教育得到一定的弥补,但目前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严重缺乏、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育缺乏规范等问题造成了留守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得不到有效的引导,教育得不到良好发展。李向东在《农村幼教现状堪忧》一文中指出,当前农村幼儿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五大问题:一是居住分散,生源不集中且逐渐减少,开园办班受到严重影响;二是师资力量薄弱,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三是不懂幼儿教学规律,教学管理小学化;四是幼儿教师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五是无人重视,管理混乱,随意性大,幼教事业发展举步维艰,停滞不前。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幼儿教师素质不高,幼儿的课程主要以音乐、绘画、游戏和文化知识为主,而对儿童智力开发、心理辅导等有助于留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知识存在着欠缺。这就需要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但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的现实状况,他们很难获得相关培训。此外,农村学前教育普遍存在教学设备、设施简陋的问题。同时由于幼儿教师工作范围仅限于园内教学,课后缺乏与幼儿监护人之间的沟通,不能起到改变留守学前儿童监护人教育观念、帮助监护人了解孩子的作用。
3.社会教育环境不利
一是户籍制度的缺陷。城乡二元体制使城乡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农民仍然游离在城市体制之外,由此派生出一系列诸如教育、住房及社会保险等政策,形成了强大的阻止农民工及其子女融入城市的制度性障碍。虽然教育部门也 三令五申要求各公办学校要一视同仁,出台政策取消“借读费”“赞助费”等,但实际上收费这道无形的门槛依然存在,许多务工子女不得不远离父母留在农村接受教育,成为留守儿童。二是农村基层政府部门重视不够。一般而言,农村基层政府部门比较关注的是劳动力的转移给地方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对伴随而生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既缺乏认识,更谈不上相应的措施,从而使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和管理处于真空、自发状态。三是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在社会呈现多元性和不确定性态势的背景下,部分大众传媒不负责任的宣传与炒作使得一些庸俗无聊的文化充斥着校园,真、善、美与假、恶、丑等被有意或无意的模糊,对缺乏正确引导的留守学前儿童而言,他们的价值取向容易发生扭曲变形。
三 改善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教育的建议
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是三个相互关联、相互协作的环节,这三个环节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共同给予留守学前儿童关心和帮助才能解决好孩子的教育问题。
1.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多种方式促进留守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留守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教育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从孩子的家庭教育做起。一是向留守学前儿童父母宣传父母关爱对留守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留守学前儿童的父母通过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孩子联系,以保持对孩子的关心和沟通。二是建立父母与孩子、幼儿园的联系纽带。帮助留守学前儿童父母建立孩子成长档案,随时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三是改变留守学前儿童监护人的教育观念。转变老年人只重视身体健康,不重视心理沟通交流和兴趣培养的观念。
2.学校应当加强对留守学前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对于留守学前儿童,农村幼儿园应当给予更多地关注和关爱。一
是建立农村学前教育规范制度。二是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力量,鼓励优秀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到农村幼儿园任教,定期为农村幼儿园教师组织业务培训,教授幼儿心理沟通等方面的知识。三是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建立留守学前儿童家长联系制度,可为留守学前儿童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详细记载这些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学习、表现和心理发展情况,及时与其父母沟通。定期与留守学前儿童监护人进行交流,使其了解孩子的学习、个性发展和心理需要。3.鼓励社会力量关心、支持留守学前儿童,发挥社会教育的积极作用
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氛围。第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的政策,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农村留守学前儿童问题实质上是这些孩子在家庭教育、保护和亲情上缺失的问题,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通过法律、政策和制度的不断完善保障农民工和留守学前儿童的合法权益。第二,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作用,加强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农村留守学前儿童,为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三,整顿校园周边小环境,营造和谐的社会大环境。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使留守学前儿童免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对他们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因为父母为了生计在外打工而成为留守儿童的孩子们更需要获得关爱和良好的教育,虽然留守儿童是城乡二元化结构的产物,留守儿童的问题目前还不能得到完全解决,但我们应当正视这一问题,为促进留守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改善教育环境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