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措施
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措施
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必须秉持科学精神,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控要求,坚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及时有效救治患者。为此,需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社会各界的疫情防控意识。
1.继续全民动员,加大摸排,境外来张人员须提前申报个人信息,其境内联系人必须向所在社区(村)和单位报告相关情况,提前做好信息沟通。
2.入境来张人员要在第一时间主动向社区(村)如实报告个人相关情况,服从配合必要的疫情防控措施。
3.省内、市内人员凭“健康码”绿码通行,外省(除湖北外)凭外省“健康码”在张家口境内亮码通行,即只需查验“健康码”、测温正常予以放行,不得要求另行提供健康证明等(无法出示健康码的除外)。无法出示“健康码”的可继续采用纸质登记。
4.|各社区(村)取消疫情防控出入证,不再限制人员进出小区、村庄。所有社区(村)各出入囗保持24小时值班值守,对进入人员测温检查登记,使用“健康码”可免于纸质登记。不得设置分时、分段进出限制。小区外来人员,以及外卖、快递、投递等人员“亮码”(绿码)和测温后可正常出入。
5.引导小区车辆有序进院,对车内人员进行测温核查,禁止因疫情防控原因限制小区车辆进出的过度防控措施。
6.对返回经商、务工、探亲等人员加强关怀关爱,在落实测温检查登记措施的基础上,不得随意设置特殊限制。该类人员要主动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7.为避免因扫码、测体温造成大量人员、车辆聚集的情况,各小区可根据进出人员、车辆情况,尽可能增加小区出入口,方便人员和车辆出入。
8.各社区(村)、物业公司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对内部道路、活动广场、电梯、楼道等公共场所、重点部位进行定时卫生清理和日常消毒。
9.广大市民可以根据气候条件,适当地参加一些户外体育锻炼。外出活动佩戴口罩参照《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
10.市民在公园、广场、小区室外开放空间等开放性场所进行户外活动时,仍应配合相关部门的防控措施。
11.户外活动时,尽可能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避免扎堆聊天,需要交流时,应佩戴口罩。
12.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教育引导广大市民了解掌握疫情防控知识,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杜绝传染病发生和传播。各新闻媒体要做到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常态化、制度化,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第二篇:常态化疫情防控触发机制工作措施
常态化疫情防控触发机制工作措施
为全力做好市民服务中心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快速反应处置、精准有效防控,现制定常态化疫情输入风险防控触发机制,具体措施如下:
一、国内某地出现新冠肺炎阳性病例后,按照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要求,实行疫情防控联防联控机制,要在2个小时内自行启动风险防控触发机制,立即对疫情发生地自病例发病日(如未公布具体发病日期,以病例报告之日为准)前14天以来的返来桦人员主动开展排查管控和核酸检测,在2天之内实现排查清仓见底,确保不漏一人,及时发现并上报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外地新冠肺炎阳性病例在我市出现行程轨迹后,驻中心各窗口单,要先行展开自行排查,在接收上级密接协查函后,第一时间启动内部流调工作,开展全员排查,同步利用大数据追踪与病例行踪轨迹有重叠的人员,确保疑似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全部核实并上报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市民服务中心一楼监测点工作人员,要严格落实发热人员和涉疫地区人员排查、登记、报告制度,强化提级管控。
四、对排查到的涉及疫区返来桦人员,要及时上报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积极配合各级常态化疫情防控排查、流调、检测、转运等专业队伍,强化日常检测和应急演练,确保接到指令后,能够迅速启动,高效处置。
六、触发机制启动后,要对进出市民服务中心各类人员,进行最严格的排查。
各网络化管理主体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确保不出任何问题,将常态化疫情防控责任落实到位。第三篇: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
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范文
一、坚持健康防护常态化
坚持日常佩戴口罩。在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与他人小于1米距离接触时要佩戴口罩。
持续做好宣传引导。群众自觉遵守“不松懈、不扎堆、不串门、不聚餐、不隐瞒、不大意、不侥幸、不信谣、不硬闯、不疏忽”的防控“十倡议”。
二、坚持测温验码常态化
强化人员密集场所进出管理。商场超市、酒店旅馆、农贸市场、景区景点等公共场所,火车站、客运站、学校、餐饮店、电影院等重点场所,严格执行进出人员测温验码。
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出入管理。各单位要在入口设置体温检测点,做好干部职工健康监测。
严格“三道防线”查控。
三、坚持外来人员排查常态化
持续抓好入境来冀人员排查。进一步完善境外直接来冀人员管控和省外入境来冀人员数据共享、信息通报和核查机制,严格入境人员闭环管理,确保口岸检疫、目的地送达、社区防控无缝衔接。
加强中高风险地区来冀人员排查。公安、通信、卫生健康部门要根据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名单,主动排查中高风险地区来冀返冀人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通过城乡社区排查、视频监控等手段,精准、快速摸排重点人员,确保排查到位、管控到位。
认真做好重点人员协查。针对重点人员,要利用网格化管理手段,全面精准摸排,第一时间摸清行动轨迹、第一时间发现重点人员、第一时间管控风险。
四、坚持发热人员筛查常态化
规范发热门诊设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设置预检分诊点,落实预检分诊制度。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规范设置发热门诊。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置发热筛查门诊。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及没有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发现发热人员要就地就近登记报告,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或发热门诊。
优化患者就诊流程。发热门诊要做好24小时值班值守。对进入医疗机构的所有患者要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询问症状体征和流行病学史。对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症状患者要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查,实行闭环管理,由专人按照指定路线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
五、坚持重点人群检测常态化
做好定期核酸检测。定期组织所属重点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对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以及出现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症状人员,连续2次检测(间隔24小时)进行甄别筛查。
严把检测质量关口。加大采样检测人员培训、监督管理力度,强化核酸检测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及时和可追溯,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和人员防护到位。
六、坚持监测预警常态化
充分发挥监测哨点作用。要在扎实做好社区和学校、交通场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监测报告的同时,持续加强药品销售和使用监测、病原学监测、农贸市场环境监测、冷链食品监测,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所、门诊部“哨点”作用,确保及时发现疫情。
持续开展医防协同监测。加强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增强监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加强监测数据分析研判。成立工作组,定期分析监测数据,综合研判疫情趋势,提出风险评估结果和预警响应建议。
七、坚持精准处置常态化
规范信息报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后,要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不得瞒报、漏报、迟报。按照先内后外、先下后上的原则,及时、准确做好疫情信息发布工作。
抓好流调追踪。发现疫情后,疾控、公安、通信、交通等要加强部门协作,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综合运用面对面调查、大数据追踪、公安刑侦等手段,彻底摸清详细活动轨迹,全面查找密接、次密接人员,24小时内完成。对流向外省市的密接、次密接人员,要及时推送至所在地进行协查,专人盯办反馈结果。
加强隔离管控。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本地密接、次密接人员依法依规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加强隔离场所规范管理,做好隔离人
员健康监测、核酸检测、消毒消杀、生活保障、人文关怀等工作,规范有序做好解除隔离工作,严防隔离场所交叉感染。
做好医疗救治。定点救治医院要按照“四集中”原则和“四个一”救治措施,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对无症状感染者与确诊病例实施分区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机构院感防控措施。强化治愈患者康复和跟踪随访工作。
八、坚持消毒消杀常态化
强化医疗机构和集中隔离场所消毒。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和集中隔离点要定期组织开展环境消毒,突出抓好预检分诊场所、门诊急诊、感染科病房等重点区域消毒消杀工作,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强化公共场所日常消杀。商场超市、宾馆饭店、交通场站、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要严格落实消杀措施,重点加大对公共卫生间、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部位的清洁消毒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场所在出入口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感应消毒设施,方便群众做好手卫生。做好建筑物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和消毒处理。
强化重点部位消杀。各地要加强对机场周边、城乡结合部、公厕等重点区域日常消杀,加大对垃圾清运站、污水处理厂、养殖场、屠宰场、快递物流站点等重点部位日常消杀和环境监测,最大限度阻断由物及人、由人及物的传播。
强化消毒消杀质量控制。各地各单位要强化人员培训、技术指
导和效果评价,确保消杀工作科学规范、有力有效。
九、坚持环境整治常态化
抓好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完善村庄、小区、街道、单位的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制度。
十、坚持防控常态化
第四篇:街道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
街道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
为全面落实省市区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要求,做好各类重点人群的排查防控工作,街道办事处狠抓四项措施,进一步健全常态防控机制,继续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
一、细化安排部署。
X街道班子成员、社区两委成员根据疫情发展调整工作重点,落实包联责任,细化责任分工,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二、落实包联责任人制度。
X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包联人对境外人员包联台账进行重新梳理,动态掌握境外人员信息,随时更新境外人员台账,目前X办有境外人员X人,X人仍在国外,X人已回国,对境外人员是否有回国意向、回国时间、入境口岸等信息及时准确掌握,实现回国人员无缝对接。三、多渠道全力排查不停。
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继续排查涉武涉鄂人员,一旦发现涉鄂涉武人员返邯,有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纳入社区常规管控,没有核酸检测的转运至集中隔离点进行统一核算检测,核酸检测为阴性的纳入社区常规管控。四、健全社区常态化防控机制。
进一步优化卡口设置,加强卡口管理,对持有健康通行码绿码的居民一律按照“体温检测+绿码通行”,坚持落实好“卡口不撤,测温不停”的要求,持续做好“河北健康码”和“通行码”宣传推广工作。第五篇:秋冬季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秋冬季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成效不断巩固,疫情总体平稳,但全球疫情还在蔓延,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秋冬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敏感期,全区要坚决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杜绝麻痹思想和松懈心理,慎终如始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
为全力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保障广大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市防控指挥部要求,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秋冬季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上来,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立足疫情防控常态化,强化监测预警,盯住关键环节,提升应对能力,落实物资保障,打好秋冬季疫情防控主动仗,巩固防控成果,确保不出现疫情反弹。
二、主要措施
(一)强化监测预警,突出人群与环境监测
1.各医疗机构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快发热门诊和哨点诊室改造,提高监测能力;规范设置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对发热门诊全部患者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对可疑患者全部留观,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按照规定时限报告。
2.养老机构等民政服务机构、监管场所、学校和托幼机构、餐馆等重点场所要做好机构内人员及从业人员健康监测。做好多病共防,要在发挥好发热门诊作用的同时,聚焦老人、小孩和医护人员三大类群体,做好流感疫苗的接种。
3.持续坚持病例监测、报告工作制度,要研究制定务实可行的专项方案,坚持属地管理,强化对陆路入境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的管控;要加密哨点布局、扩大监测范围,严格落实监测措施,做到及时发现。重点加强车站、码头、机场等关口健康码查验、体温检测等措施。
4.强化大数据分析,实行“应检尽检”核酸检测,持续加强人员管控,紧盯重点人员精准查控,坚决守牢人防关口。强化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境人员健康监测,对经我市口岸入境人员,第一时间进行体温检测和核酸筛查。对检测结果异常的,立即送定点医院按规定进行处置。对检测结果正常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在集中隔离观察解除前按规定再次实施核酸检测。
5.要强化环境监测,加强农贸市场环境监测、医疗机构环境监测、学校卫生环境和食堂卫生监测,及时发现和消除感染风险。抓好“人物同防”,对境外冷链食品定期开展核酸监测,把境外输入的风险降至最低。
6.严格执行药房发热、咳嗽等药品销售登记管理制度,做到购药人员可追溯,及早发现潜在传染源。
(二)做好应对准备,提升快速处置能力
1.整合建立区内外机动核酸检测力量,形成快速反应调集机制,具备在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时较短时间内完成人群核酸检测的能力。
2.扩充医疗救治资源,按照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总床位数的10%准备,改造建设符合隔离和防护要求的病房(病床)。要规范集中隔离场所,按照“应隔尽隔、不漏一人”的要求,确保数量充足、符合标准,医务人员由辖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一调配,原则上按每20人配备1名医生和1名护士。
3.要落实防控物资储备,医疗机构物资药品储备量原则上应当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要。分层分类开展全覆盖培训,抓紧开展区乡村三级应急演练,提高救治能力。
4.突出核酸检测,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及时对疫情可能波及的人群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对其他人群落实“愿检尽检”的要求。
5.及时开展流调,一旦发现疫情,卫生健康部门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细化现场流调溯源,把疫情精准管控在最小范围。要果断隔离观察,严格落实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对隔离医学观察人员要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
6.要积极开展多病共防,做好季节性流感防控应对工作,积极倡导老年人、儿童、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主动接种流感疫苗,做好自身防护,降低感染风险。
(三)推进健康宣传,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1.一定要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松劲心态,继续全面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严防秋冬季节发生新一波疫情。
2.继续强化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引导公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科学佩戴口罩、垃圾分类投放、保持社交距离、推广分餐公筷、看病网上预约,加强工作生活场所通风和卫生清洁,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与人接触时,保持“一米线”安全社交距离。
3.持续抓好重点场所常态化防控措施。严格落实景区、宾馆、电影院重点场所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加强健康筛查,落实预约、限时分流等管控措施,引导人群合理有序流动。
4.做好个人防护,坐公交、乘地铁、逛超市、出席会议、活动等要戴好口罩,减少传染机会;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在密闭场所工作的营业员、保安员、保洁员等要佩戴口罩。
5.加强体育锻炼,适当进行体育活动,提高机体抵抗力。
(四)抓好工作统筹,切实强化两战统筹之力
1.要把疫情防控与“六稳”“六保”结合起来,千方百计促就业稳增收,全力以赴抓项目增动能,切实做好扶贫兜底工作,坚决稳住经济基本盘,牢牢兜住民生底线。
2.要把疫情防控与环保督察整改结合起来,强化问题导向,找准症结、找准方法、举一反三,做到实实在在、彻彻底底改到位、改到底,不断巩固成效。
3.要把疫情防控与科学谋划“十四五”结合起来,立足全局、前瞻谋划、深入研究,为全区下个五年高质量发展定好目标、绘好蓝图。
三、工作要求
各级各部门要坚持精密智控,抓实常态化防控各项工作,把工作抓得更细致、更到位。
要精准“控”。要强化大数据分析,实行“应检尽检”核酸检测,持续加强人员管控,紧盯重点人员精准查控,坚决守牢人防关口。
要严密“防”。一方面,要扎牢“国门”防护网,严防外输入;另一方面,要筑牢“小门”防火线,严防内复燃,构筑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要闭环“管”。要沿着物流管、围着人流管、盯着商流管,确保形成严密无缝的责任闭环、管控闭环、工作闭环。
要全力“补”。要结合疫情形势变化、秋冬季传染病特点,抓紧补短板、补漏洞、补弱项,细化完善应急预案,强化疫情监测和风险评估,确保关键时刻预案能发挥实效、应急处置高效畅通。
要及早“储”。要抓好物资保障,提升检测能力,强化收治储备,做到战时必需、平时可用、有备无患。
要稳妥“报”。疫情动态需要向外发布,必须按规定逐级上报,不得擅自对外发布。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防控指挥部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持久防控不放松,敬终如始战疫情。让我们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勠力同心,再接再厉,奋力夺取抗疫斗争的全面胜利,让☆☆大地山河无恙,人民幸福安康,谱写出建设富强和谐美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四宜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灿烂美好的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