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美学是抬高实践而贬低自由的美学论文(范文大全)

时间:2019-11-24 19:16: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践美学是抬高实践而贬低自由的美学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践美学是抬高实践而贬低自由的美学论文》。

第一篇:实践美学是抬高实践而贬低自由的美学论文

读过徐碧辉的《美学争论中的哲学问题与学术规范——评“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可以看出她的立场是坚定地站在实践美学一边的。她对实践美学的修正者“新实践美学”和批判者“后实践美学”都有所批评,但主要的火力是对准我的观点。她的批评涉及了许多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也暴露了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以及实践美学家们哲学思想上的陈旧。为了回应徐文的批评,我不得不顺着它的思路,纠缠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辩说马克思美学论述的真义。而不能更自然地进入现代美学的语境。

但我希望,通过这种对话,最终能够逾越雷池,走向更广阔的理论天地。

一、关于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

徐文对我的第一个批评是关于三种生存方式的划分。我提出,在三种生产方式即人类自身的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基础上,形成了自然的生存方式、现实的生存方式和自由的生存方式;而审美是充分的精神生产,因而也是自由的生存方式。这既是一种逻辑的推演,也是对历史的抽象,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应该说,这种论述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因为正是马克思提出了三种生产方式,而且也提出了真正自由的领域只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的思想,而我不过是顺理成章地继续推演出三种生存方式,得出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的结论而已。对此,如果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缺乏真正了解,就没有理由加以反对。但是徐文却无根据地加以指责、非逻辑地进行批判。她的责难主要在以下几点,我也简略地回答如下:

“第一,把自然的生存方式排除在现实生存方式之外,难道原始人的生存就不是现实的生存吗?还是说原始人因为‘尚未挣脱自然襁褓’,所以他们根本就不是人?”

原始人的生存不是现实生存方式,因为他们在原始意识和巫术文化支配下,还没有摆脱动物式的活动,还没有获得自觉意识。原始人虽然是生理上的人,但还不是社会的人,而是自然人。原始世界是巫术的世界,而不是现实的、理性化的世界。这一点,是明显的历史事实,马克思、恩格斯也多次表述过,应该不成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很明显,原始人的自然的存在方式是“畜群的”生存方式,因此不是文明的生存方式,也不是现实的生存方式。问题是徐文也作出了相同的表述,从而导致自相矛盾。她说,在原始社会“人们以族群的方式生存。人与自然之间还处于一种尚未分离的状态,人们还完全属于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改造自然”。这不是承认原始人还没有进入现实的生存方式,还没有进行真正意义的物质生产吗?关键是怎么理解“现实的”这个概念,我认为它不是自然的、蒙昧的,而是理智的、自觉的;同时也不是超越的、自由的,而是具有了此岸的、异化的性质。徐文对什么是现实根本没有理解,所以才说出原始的、自由的生存方式都是现实的生存方式这样的话。

“第二,既然原始的生存还不是人的生存,其生存方式还是动物的生存方式,那么,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现实生存方式’是从何而来的?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这根本不是问题,正如人从动物中进化来一样,现实生存方式是从原始的生存方式中转化生成的。如果按照徐文的思路,要承认人类的现实生存方式,就必须承认原始人拥有现实生存方式,否则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那么,继续推论下去就是,要承认原始人的现实生存方式,就要承认动物拥有现实的生存方式,否则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又何其荒谬。

“第三,如果现实的生存都不是自由的生存,那么,所谓自由的生存方式又何处去寻觅?它又怎么能够从现实的生存方式中产生出来?”

这也不是问题,问题是批评者根本没有认真读过或者没有认真思考过我的论述。我已经清楚地论说过,现实生存是异化的生存,但是人不是现实的等价物,而是具有超越性要求和能力的主体,因此才通过审美理想的创造实现这种要求,从而进入自由的生存方式。

“第四,前面刚刚说‘自由生存方式在时间顺序上与现实生存方式并列’,”而在‘现实生存方式’中,‘精神生产发展起来,但尚依附于物质生产’,后面马上又说‘自由的生存方式以独立自由的精神生产为基础’。既然现实生存方式中精神尚依附于物质生产,未独立出来,而‘自由的生存方式以独立自由的精神生产为基础’,那么,自由的生存方式怎么可能和现实的生存方式在同一时间出现?而在逻辑上在后者之后?这里还特别强调‘真正自由的领域只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又说‘审美及其反思形式哲学是不依附于物质生产的“自由的精神生产”,因而属于自由的生存方式’,那么,“它又怎么可能‘逻辑地’从现实生存方式中产生呢?”

这种质问只能表明质问者思维的混乱。现实生存方式是以物质生产为主导的,(不充分的)精神生产服务于物质生产;而审美作为独立的精神生产,产生了自由的生存方式。这有什么不清楚吗?自由的生存方式是在现实生存方式基础上才能发生的,因此,在逻辑上自由的生存方式先于现实的生存方式;而由于审美超越只是在瞬间发生的,自由的生存方式与现实的生存方式具有同时性,因此,人类一旦摆脱原始存在,进入现实存在,审美也就同时发生了。逻辑上有先后而时间上有同时性,这在哲学论述中是常见的。比如黑格尔在确立了艺术、宗教、哲学是绝对精神复归的最高阶段,逻辑顺序上在其他精神现象(如科学、伦理等)之后;但在历史顺序上,它们与其他精神现象是同时存在的,并不是说先有科学、伦理等,后有艺术、宗教、哲学。

至于审美作为自由的生存方式如何可能从现实生存方式中产生,还是因为现实生存的“裂缝”即它包含着没有得到实现的超越性,超越性是生存的本质属性,现实生存方式压制了超越性,但没有消灭它,它在审美活动中转化为审美理想而获得解放,进而创造了自由的生存方式。

“第五,这里对原始人的生存方式的解释也是大有问题的。他说:‘自然生存方式以人类自身的生产为基础,调整两性关系和确立家族制度成为基本的社会问题。’那么,在这种‘原始生存方式’下,人们需不需要为‘活着’而挣扎、辛苦、奋斗?在杨春时看来,这种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奋斗并不是原始生存方式的基础,反而是当人类进化到了现实生存方式以后才会‘以物质生产为基础’。这不是很奇怪吗?还有,‘采集植物种子和狩猎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物质生产’,那么,它们是什么生产?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物质生产?杨春时说:‘简陋的木制、石制工具也算不上真正意义的生产资料’,而所谓生产资料,其主要内容之一是生产工具。那么,木制、石制工具是不是生产工具?如果说‘原始社会不是公有制而是“无所有制”’,那么原始人打了胜仗,掳获的财产和俘虏归全氏族所有,这算不算公有制?”

前面已经说过,所谓现实的生存方式是指文明人类的实际的生存方式,它包括自觉意识、人的价值、主体与世界的分离等要素,并不是只要“活着”就是现实的生存方式。徐文认为“活着”就是现实的生存方式,那么动物生存也是现实的了?如此而言,许多动物(如猩猩)不但“为活着而挣扎”,而且能够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难道也是“现实的生存方式”吗?徐文只是强调“生产力的根本标志是一个时代所使用的工具”,众所周知,生产力的三要素是生产者、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生产工具只是其一,离开了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就无所谓生产力。原始生产不具备现实的生产者(非理智活动的主体)、现实的生产对象(对自然的简单索取),生产工具也基本上是自然物的简单加工,因此不是现实的生产。关键在于,物质生产活动必须具有社会性,形成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劳动工具才成为生产资料,而这恰恰是原始生产活动所不具备的,因此原始活动不是现实的生产活动,不是实践活动,而是自然的活动。至于原始社会没有生产资料公有制而是“无所有制”,现在学界已经有新的共识,旧有的原始公有制的观点已经不具有合理性了,因为它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所谓战利品,实际上没有成为生产资料,食物被分吃,俘虏或被杀掉作为祭献,或者被吃掉,或者作为配偶(女性),这根本谈不上什么全民所有制(只是到了原始社会末期,战利品才作为生产资料、俘虏才作为奴隶,那已经开始迈入阶级社会了)。如果按照徐文的逻辑,野兽把猎获物分给兽群,也可以看作全民所有制了。

总之,作为基本的存在状态,人类只有原始生存、现实生存以及自由的生存三种生存方式,这才是生存方式的哲学意义。

二、关于美学的逻辑起点

后实践美学与新实践美学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关于实践作为美学的逻辑起点问题。明显的事实是,由于实践并不包含着审美,因此不能作为逻辑起点推导出一个美学体系。为了免除这个尴尬,徐文干脆否认美学需要一个逻辑起点,甚至否认西方哲学存在着一个逻辑起点。她说:“西方哲学肇始于古希腊。可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没有一个人根据一个‘逻辑起点“推导’出一个‘哲学体系’。”确实,不是所有的古代哲学家都建立了完整的哲学体系,因此也不一定都从一个基本范畴出发建立逻辑体系,如她列举的前苏格拉底学派。但是,古希腊哲学家确实有自己的基本范畴,也由此推演出自己的哲学体系和美学结论。如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数作为基本范畴,也由此推演出美是数的和谐。柏拉图也不是如徐文所说的没有建立逻辑体系,没有得出美的本质结论。相反,他以理念为基本范畴,也是逻辑起点,推导出美是理念的反光(灵魂回忆说)的论断;而所谓“美是难的”考证,并不是他的最后结论,柏拉图不是美学虚无主义者,这种“美不是什么”的考察只是为了把美学从经验世界除出去而使用的一种身璐。

徐文说黑格尔的逻辑起点是存在,而不是理念,因此哲学体系不必要以核心范畴为逻辑起点。即便如此,也只能证明黑格尔有自己的逻辑起点,并且由此推演出美的本质。况且,黑格尔哲学体系并不像徐文所说的那样,他的逻辑起点不是其核心范畴——理念,而是存在。徐文只列举了《小逻辑》,把它当作黑格尔哲学的完整体系,以证明其逻辑起点是存在而不是理念。殊不知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并非仅仅是《小逻辑》,而是包括《小逻辑》代表的逻辑学、《自然哲学》代表的自然哲学以及《精神现象学》代表的精神哲学,这三个领域代表了理念发展的三个阶段,即理念从自我发展到外化为自然,再到精神领域的自我复归的逻辑一历史行程。《小逻辑》探讨理念自身的演化,因此本身就是整个哲学的逻辑起点。它从“存在”(仍然是理念的一个逻辑环节)概念出发,以完成理念的自我发展。继之,从逻辑学阶段到自然哲学阶段,再到精神哲学阶段,都是理念的演化。由此,美被作为精神哲学阶段的感性形式推演出来,得出“美是理念的感性阶段”的命题。这是古典哲学最完美的逻辑推演。

徐文说建立逻辑起点已经被现代哲学淘汰了,这种说法似是而非。现代哲学确实批判了形而上学体系,在哲学方法论上扬弃了古典哲学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不追求从基本范畴出发推演出严整的逻辑体系。而运用体验一理解的现象学方法去获得对存在本质的规定。但是,现代哲学依然存在着自己的逻辑体系,需要作出逻辑的论证,因此也必然存在着自己的逻辑起点。像海德格尔就在完成了实体论向存在论的转变基础上,重建了一个形而上学的体系,即从此在出发推求存在的意义。至于徐文说的因此“美学在今日社会所要做的,不是从一个所谓的逻辑起点出发,去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包罗万象的逻辑体系,而是要解决人生在世的一些问题,要回答审美和艺术的价值与意义、人生的意义这类问题”。这同样是似是而非的。哲学确实不要建立包罗万象的体系,但却要建立自己的逻辑体系。既要建立逻辑体系,就要有逻辑的起点,否则即使能够“解决一些人生在世的问题”,也只是一些散乱的意见并导向经验主义。美学是哲学的分支,审美的意义问题与生存意义问题相关联,因此美学不是经验科学,而是哲学。如此,就要求美学与哲学有同样的逻辑起点,要进行逻辑的论证,而不能只进行经验的说明。在这方面,实践美学明显地存在着逻辑上的缺陷,因此它只能求助于历史叙述,企图从实践创造美推导出实践决定美的本质、实践的本质就是美的本质。这个逻辑推演的前提就有误,因为虽然实践是审美发生的基础,但不是审美发生的直接的、根本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人的自由要求一审美理想。由此推演的结论就必然是错误的。而且,从发生学也不能推导出本质论,实践创造了美也不能等同于实践决定了美的本质、实践与美有共同的本质(所谓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等等。

三、实践是异化的还是自由的活动

实践美学把实践抬高为自由的活动,以论证审美与实践的同一性。我则认为,实践虽然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但它是异化活动,而审美是对这种异化活动的克服和超越。这里首先涉及实践概念的内涵问题,即实践究竟是物质生产活动还是精神生产活动的问题。实践美学的主要代表李泽厚认为,实践是物质生产活动,区别于精神生产活动。而徐文为了证明实践与审美的同一性,就力图抹杀实践的物质性,而把精神性强加在其内涵中。这也是一些实践美学家和新实践美学家的新策略。徐文说:“实践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那里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其基本含义是对世界的能动改造,是改造世界的生产劳动活动;其次,是人的感性活动,这种感性活动包含精神的、道德的、自由意志的活动在内;再次,对世界的实践改造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之所在,人正因为有了对世界这种实践改造才真正成为人。因此,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实践概念发生了一定的转义,由传统的道德伦理活动扩展到包括道德伦理活动在内的社会生产劳动和人的感性活动,其核心则是改造世界的生产劳动。”这种论述是典型的模糊战略。实践是物质生产活动,就不是精神生产活动,虽然在现实中物质生产也要有精神的参与,但毕竟不同于理论化的精神生产,因此在逻辑上必须进行严格的区分,否则就是一团混乱。不幸的是,徐文没有把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区分开来,而是借口两者的关联加以混淆。他以马克思确定实践的感性性质为由,把实践的内涵扩大到一切感性活动,进而扩大到一切精神活动——“精神的、道德的、自由意志的活动在内”。首先,马克思说实践是感性活动,但并不能由此推演出感性活动就是实践,这是逻辑的错误。吃饭、性交、排泄是感性活动,难道也是实践吗?感性活动中有精神因素,但不能由此推演出实践包括精神生产。科学研究、意识形态的生产、艺术的创造等都属于精神生产领域,而不属于实践领域。实践相对于精神生产而言,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论证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间的关系。如果实践既是物质生产,又是精神生产,那么实践不就成为最抽象的概念,等同于“存在”或“生存”了吗?这样,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存在主义有什么区别呢?徐文说实践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之所在,人正因为有了对世界这种实践改造才真正成为人”。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实践,这是片面的。人具有物质生产能力,但人的本质不止于此,因为物质生产能力不是人的最高本质,而只是最基本的能力。正如徐文把实践归结为感性活动,因此不能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感性一样。人的最高的本质是具有自由的要求和超越现实的能力,因此自由与超越(两者同一)才是人的本质。徐文以为实践创造了人,因此实践就是人的本质,这种论证在逻辑上是行不通的,这还是把发生学推演到本质论。

实践美学把实践抬高为自由的活动,就必须否认现实的实践活动是异化活动。徐文说:“可见,虽然异化概念的外延不断丰富和扩展,但是,它的基本内涵始终是明确的:它是一事物的自我分裂和自我反对。即从主体分离出去的对象反过来反对、压迫、奴役、统治主体自身。它包含着外化,但不仅仅是外化。杨春时说所有劳动都是一种异化劳动,其实是混淆了外化与异化两个概念。劳动是一种外化,或者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外化活动。人通过劳动改造对象,把自己的思想、观念、智慧、才能在对象中体现出来,因此,可以说劳动是人的本质的一种外化活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劳动都是异化劳动。当劳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时,它就不能说是异化劳动。”徐文区分外化与异化,认为存在着非异化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体现了一种哲学的无知。外化在黑格尔那里就是异化,只不过马克思把它赋予了社会实践的内容。说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或者外化,只是一种逻辑上的抽象,而在其现实性上,劳动从来就是异化劳动。所谓人化也只是片面的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这就是说,异化只是外化或者对象化的历史表现,正是在异化中人类才得以存在、发展。无论是奴隶社会的劳动、封建社会的劳动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都是异化活动,都是人的本质的片面化活动,历史上根本不存在作为非异化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劳动,这种思想只是一种实践乌托邦。请徐碧辉举例说明,何时何地存在过这种劳动?在奴隶社会吗?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吗?也许她会说在共产主义有这种劳动。目,不说这种理想是否等同于现实,即便有这种情况,也说明从古至怜的劳动都是异化劳动,都没有体现人的本质,那么与其同质的、自由的审美如何可能发生?

四、关于自由与超越

实践美学虽然肯定实践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但这毕竟与现实不相符合,于是,他们就对自由加以限定,否认自由的超越性,认为自由就是现实中的有限的自由。徐文也采用了这种策略:“在西方哲学上,自由主要是一个政治哲学概念,它主要有两个方面或两种解释,一日消极自由……自由的另一种方面的含义——积极自由……”她又一次忘记了哲学的基本常识,把哲学的自由范畴等同于政治学的自由概念。政

治学的自由是指人身权利的获得,它当然只是相对的,要受到他人权利的制约;而哲学的自由是相对于必然的抽象范畴,是绝对的自由意志,是人区别于其他存在物的根本性质,因此两者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哲学上的自由范畴不存在于现实领域,只存在于精神领域,是对现实的超越,因为现实中人受到物质生存条件的制约,因此马克思说真正自由的领域只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至于徐文说自由有两个层面即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只承认后者是超越的自由,前者则是有限的自由。这种划分混淆了政治学的自由和哲学的自由,造成了概念的混乱。还应该指出,徐文所引证的恩格斯的自由观,与“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一样,都是古典哲学的命题,都把自由看作是现实存在的品格,看作有限的自由,因此已经被现代哲学抛弃。

由于我引证马克思的话证明自由只存在于精神领域,徐文对此加以反驳,并引述了马克思的原文,认为我曲解了马克思的意思。那么马克思到底怎么说的呢?如果不缺乏基本的理解力,就可以明确,正是在徐文引述的这段话中,马克思说出了这样几个意思:第一,自由必须排除外在目的,只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这就是说,自由只是精神活动的产物。第二,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的具有外在目的的活动一从野蛮人到文明人类的劳动,是自然必然性的王国。第三,“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即现实领域的有限的“自由”只能是合理化的社会生产,它不是真正的、充分的自由,因为“不管怎样,这个领域始终是必然王国”,而真正的自由存在于“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由于关涉到现实领域的不充分的“自由”和超越领域的真正的自由,这些论述最容易被误解。第四,物质生产的必然王国是精神领域的自由王国的基础。由于工作日的缩短,给自由的精神活动提供了空间,从而可能更大程度上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我们看一下徐文是怎样理解马克思的意思的:“实际上,所谓‘自由王国’,指的是马克思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将最大限度地摆脱物质生产条件的束缚,发展和实现人类多方面的创造能力,让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里有两个概念必须分清:‘自由’和‘自由王国’。马克思在这里几次提到‘自由王国’,显然,它指的是一种马克思理想中的社会形态,在这个社会形态中,‘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了,‘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发展’了。换言之,劳动的强迫性和外在性消失了。按照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劳动作为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应该是人的本质的体现。但是,在私有制条件下,它褪变成了维持生存的手段,成为一种强迫性、强制性的苦役。人的本质在这种情况下被异化。而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解除劳动的强制性和外在性提供了物质前提,使劳动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成为人的本质的体现。这表明了人摆脱了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这里的自由王国,讲的不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吗?而‘自由’却是人们自己做主、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马克思讲,在必然王国里人们的自由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也就是说,在必然王国里,人们的自由体现为对必然规律的熟练、自由地掌握和运用。”

这里的问题是,徐文无视马克思多次强调自由在物质生产领域彼岸的明确表述,只抓住马克思关于“这个领域内的自由”也就是现实的、有限的自由的表述,甚至也不顾随后马克思的补充——“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以及对于“真正的自由王国”的说明,武断地说马克思认为合理化的劳动本身(即徐文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就是真正的自由。马克思说得很清楚,以往的劳动是不自由的异化劳动,而共产主义使劳动合理化,但这仅仅是“这个领域的自由”即现实的有限的自由,还不是“真正的自由王国”,只是创造了它的基础;真正的自由王国只是由于工作日的缩短,给自由的精神活动开辟了空间。如果按照徐文的逻辑,共产主义的劳动就是自由的活动,那么就不必要缩短工作日,而应该延长劳动时间,因为这样才能保证人更多地进入自由王国。徐文指责我说:“如果要引用马克思或任何作者的话语作为论据,至少应该完整地引用并对所引用的话语进行完整地理解,这是学术的基本前提和起码的规范。杨春时在引用这段话时,不应该会看不到这段完整的话。但是,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他便完全置之不顾。”其实这种指责留给她自己是最为恰当的。

最后,我想脱离具体的学术观点,而就思想方法、治学态度对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的论争说一点感想。这场美学论争已经展开十余年了,虽然有所进展,但远没有达成共识。这也是正常的,因为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但是,实践美学家以及新实践美学家在论争中的表现却暴露了在学术素质、思想方法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加以反思。首先,要放弃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阐释,而应该把它放在学术思想的历史中批判地理解。特别是要放宽思想的视野,不要局限于马克思说了什么,还要研究马克思没有解决什么、甚至其理论中存在着什么矛盾,以及马克思以后的哲学有什么新的发展、解决了什么新的问题,这样也就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合理性以及必然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如果像一些实践美学家那样,思想仍然停留在19世纪,把马克思主义封闭起来,对现代哲学、美学的发展拒于自己的视野之外,就必然变得保守、顽固,甚至成为一个拒绝一切新思想的“原教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必然被时代抛弃。其次,是如何摆脱中国的“实用理性”思维的消极影响,加强哲学思维能力的问题。由于中国传统的实用理性文化传统的影响,以及苏联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化规训,许多中国哲学工作者的哲学思维能力极其薄弱,缺乏形上的思辨能力,往往以经验思维代替哲学反思,只承认现实领域而不承认超越领域,而且逻辑推演能力也不足,导致思维混乱,论证模糊。这种基本能力的不足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有些有很高学术地位的学者也未能幸免。我以为,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是美学研究的基础和美学发展的前提。这个基本问题不解决,中国美学就没有前途,美学争论也没有意义。它不可能是真正的对话,而只会是各说各话的一场乱仗,不会结出果实。

第二篇:《烹饪美学》教学实践引发的几点思考

《烹饪美学》教学实践引发的几点思考

摘 要:多年来的《烹饪美学》教学,经历了认识、实践到再认识的过程,思考《烹饪美学》课程与烹饪专业技能教学、实训及其掌握熟练过程,深感其意义和实践应用本质的深远。本文,以课程实质内涵与烹饪工艺、技能的关系为出发点,表述几点思考,是为了教学改革的深化。

关键词:烹饪美学;专业技术美育;教学

烹饪美学,是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兴起的,适用餐饮经济发展需求的烹饪技术、技能。而确切的说是烹饪工艺与技能不可或缺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技能指导课程。可一直以来并不为教育教学者重视,但是,在餐饮烹饪应用社会实践中,不但经历了几重天的美食实践,并且,引领餐饮潮流的发展方向,形成了强大的美食(美育)狂潮,极大地丰富着人们的饮食生活和美食带来的精神享受。那么,烹饪专业教育教学为什么会出现不重视的现象?这要从多个侧面来分析。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不能深刻理解烹饪美学对烹调技术和技能操作的美育作用。从而,也就无法理解现代烹调技术支持的餐饮繁荣中的烹饪美学含量,饮食生活思维停滞在原始烹调技术形成后的扩展内容上。

一、烹调技术(技能)的美育作用

(一)烹调技术美育教学新趋势。

现代烹饪专业,运用美食烹调技术的新式教育,其教学是用美食原理来指导烹调技术的发挥和创新,烹调技术的革新和技能创新是

现代社会发展的明显标志。技术与技能教学、实训,不能排除基础技术与技能要求基本功的作用和功能,基础功力的技能操作也要有一定的审美要求,最终目的是要烹调出美食,进而创造美食。美食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结果。美食内涵非常丰富,传统的美味、美器、美形、美色、美意及美境,在现代社会饮食生活水平和饮食生活方式追求下,完全符合美食精神面貌的需求。这种需求必然引发烹调技术教育教学新的趋势,这就是烹调技术美育教育教学新趋势。它包括烹调基础技能和操作的美育,烹调菜品、面点美食的审美,烹调菜点的美食创新等等。具体到烹调刀工美化、加热造型、拼摆(美术)造型、工艺色泽、象形雕刻、围边等等,均蕴含着美食原理的理性认知。这唯有烹饪美学能够担起这一重任。所以,专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烹饪美学担当着专业技术的美育大任。

(二)对菜、点烹调过程和内容的审美作用。

烹调技术,是手工艺性非常强势的手工技能,对烹饪从业人员的手工艺性要求很高。烹调技能操作过程是对菜肴产品的技术手段实施和菜肴品质的审美过程,技术、技能含量只占50%,而审美思维最终体现美食原理的应用,有时超过或超越了技术与技能的表现力。给人们的精神享受是无法量化的。

烹饪者,烹制美食过程,本质上是对美食的审美过程。他们必然形成和参酌大量的审美意识,这就要求烹饪者具备烹饪美学知识和美术原理、技术、技巧的应用。从美学角度审视,烹调制作工艺与

技术技能实施过程,就是对既定菜点品质特征进行审美,而对于创新菜肴品种,则是利用审美要求进行的设计。

这个作用,使烹调技术操作者和操作过程具有强烈的美感心理和审美意识。进而,达到具体技术操作手法得到美食意识和美食审美下的品质指导,实现美食烹调过程的完美境地。

(三)烹调与菜点品种创新的推动力作用。

现代餐饮需要创新,这是现代社会高度物质文明的结果。餐饮是人类的恒定主题,餐饮创新源于物质文明人类之美的追求。原始烹调技术的形成就是人类追求美味的结晶。

烹调与菜点品种创新的推动力是烹饪美学。具体的作用,是烹调和对菜点品种创新过程中,烹饪美学能够开起人们精神之释放通道,以美食这一具体物化形式来实现精神文明。而具体烹调美食者,则运用烹饪美学原理来创造、创新美食,实现人们精神追求的物化再现。

烹调技术美育教学中,技术和技能的审美型制作,目标就是烹调菜点品种的再创造和创新过程。审美对每个具体技术点、操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与动作都提出要求。全部过程的烹调意识就是审美意识的体现。而具体作用,表现出烹调操作技能的文明程度、菜点品种的美食表象、创新品质的美食意境等等。

二、烹饪美学教与学的滞后

对于烹饪技术、技能的学习,在现代社会里已经进入了规模化的学校教育教学阶段。大量烹饪技术服务人员的职业生活说明,传统

烹饪技艺操作信息化时代到来,学习掌握烹饪技艺能够从众多的媒介渠道获得。而烹饪美学则是现代概念,目前看,他是唯一的烹饪技术和技能的“高新技术”。

(一)学校专业教学和技能实训中的烹饪美学边缘化。

边缘化的第一个表现是,把烹饪美学“纯洁”为理论性(纯粹的)美学;第二是烹饪美学不属于专业技术;第三是当做专业理论课的补充课程。边缘化的结果,是没能发挥出烹饪美学的专业技术美育作用。而更为实质的是学习者获得的烹调专业技术缺陷,与市场就业形成了不对称,导致就业而不职业。

对传统的烹调技术的传授过程是烹饪美学在烹调专业教学过程中边缘化的主要因素。烹饪美学在烹调技术、工艺及技能中,不属于显性的技术。在传授烹调技艺时,隐性的美学知识要体现在传授技能过程中。不要认为能把菜炒出来、加热成熟了,就是烹调技术了,就掌握了烹调技能,这种传授技能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二)烹调技术(技能)美育教学资源贫乏。

专业技术美育教学资源,并不是要求很高。现代化的烹饪教育资源完全能够满足专业技术的美育教学。最为贫乏的是职业教育教学的理念,缺少与时俱进。

本来,职业教育就应具备必然的超前性,可是现在的职教是社会和市场推动的。这样,从教学理念、教学操作、师资、课程、教学设施等多方面,都是原始状态。自然地烹饪美学停留在黑板上,不能进入烹调技能实训教学中。

三、现代餐饮消费需要烹饪美学

现代餐饮消费需要烹饪美学,是时代气息的感召,是社会文明的表现,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乐章。

社会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水准,物质享受的必要性依然如故,而精神享受提升到了必需性高度,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烹调技术表现于菜肴、面点这一物质形式,可是,物质丰富了、满足了还是物质,再享受什么?精神!要在物质上反应精神。这就是美的时代特征和形式统一到物质上。

在学校烹调技术教学中,技能实训中的美育,将美学艺术手法、技巧作用于菜肴制作训练中。使烹调技术、技能的烹饪美学(美术表现手法和技巧等)含量提升,是否符合了现代餐饮消费需要。鲜明的现代餐饮消费,追求精神获得量和质的完美,是对烹饪美学教育的宣战,需要烹饪美学来为现代饮食消费提供优质服务。多年来的《烹饪美学》教学,经历了认识、实践到再认识的过程,思考《烹饪美学》课程与烹饪专业技能教学、实训及其掌握熟练过程,深感其意义和实践应用本质的深远。

饮食烹饪与其他服务技术同样,要受到现代知识经济的全方位指导,自然地综合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来发展和丰富其服务技术的内容与内涵。所以,烹饪美学将更多、更有力地指导烹调技术的操作与服务;甚至于成为烹调技术中最具影响力的意识技能。这就提出了,烹饪职业技术(能力)教育教学应该怎么办? 参考文献

[1] 陶振纲,张廉明.中国烹饪文献提要.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6.10.[2] 姚伟钧.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3] 陈耀昆.中国烹饪概论.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2.12.

第三篇:低碳美学下的新桃源憧憬和中国实践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

文章来源于:景观英才网

低碳美学下的新桃源憧憬和中国实践

一、城市建设呼唤“美丽的大脚”

在将近一千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少女们被迫裹脚,以便能够嫁入豪门,成为城市贵族。西班牙殖民之前的中南美洲,玛雅祭司和城市贵族们不惜压扁其头颅,致残其身体,以身体畸形为代价,来维护其权力和社会地位。这些文化皆以背叛天赋之健康、生存、多产为美的标准,以区别凡人大众为目标。我把这种以“小脚”和“无用”为衡量标准的美称为“小脚主义”美学。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城市美化运动”,城市设计、景观和建筑艺术在“小脚美学”的指导下,塑造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所谓风格、或是毫无意义的形式和恢弘的异域情调,如此也让我们的建筑和城市艺术终于迷失了方向。这些形式的作品在排放大量的碳的同时,加剧了环境的退化。中国的人口占世界的21%,但土地和淡水只占了世界的7%。中国660多个城市中,2/3缺乏用水;75%的河流和湖泊被污染。在北方,沙漠化的危机已经凸显。过去50年,中国50%的湿地已经消失。作为规划和设计者,我们该秉持怎样的价值

理念?全球和地区的各种情势迫使我们须将艺术和维持生存、培育土地、保护物种结合起

来,装饰物应让位于这些目标。我们需要一种新美学——大脚的美学,一种低碳的美学。

二、低碳美学下的新桃源憧憬

在这样的美学下,未来的城市当与今天有很大不同,当今的城市和建筑都是不可持续的,很快将成为过去时,我们城市的巨型建筑、宽阔的马路和停车场以及巨大的城市广场,高度工程化的市政管网,都将被我们的后代所不解和耻笑,并被当作愚昧和荒诞的历史来凭吊。

未来的城市是新桃源城市,或新田园城市。确切地讲是低碳或零碳的城市,是生产性的城市,更是节约型的绿色城市。雨水不再通过市政管道排出,而是被留到城市的鱼塘中或补充地下水;街道上的绿地里长满庄稼和果树,不再是只开花不结果的园林花木;稻谷和高梁在社区和学校的绿地中生长、成熟,在成熟的季节里,鸟兽和人类共同在那里收获并欢庆丰收;建筑有会光合作用的表皮构成,屋顶是养育池,不但保温节能,而且生产食物;城市地下室是巨大的蘑菇工厂繁育最富营养和健康的蘑菇;当代一些巨型建筑和城市空间及大马路将被改造成新田园景观,在供人们凭吊20世纪荒诞建筑和城市景观的同时,为新田园城市提供绝好的生产和游憩场所:比如CCTV大楼是一个立体农、牧、渔业的复合系统,大裤衩的洞里会安几个风力发电机,利用其风动效应;国家大剧院则利用其无比的温室效应,被改造成巨型热带、亚热带温室,生产各种瓜果,地下室发蘑菇;鸟巢是国家菜市场,其巨大的钢构可以用来悬挂各种容器,形成空中菜园;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

天安门广场可以改造为向日葵田野,在生产油料的同时,让全国人民有机会体验朵朵葵花向太阳的意境;交通工具是高速干线,连接一个个紧凑型的步行社区,那里只需要随处可拾的自行车来解决交通。当今的大量的停车场可以用来种小麦和菜园,或挖成收集雨水的鱼塘。这种新田园城市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不是乌托邦,而是新美学下的生存艺术。

三、低碳美学的实践案例

1.低碳城市的空间要求:建立生态基础设施,让自然做功

在土地极其有限、保护与发展压力同样巨大的形势下,通过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城市的基本生态系统服务,用尽可能少的土地,尽可能大地让自然做功,同时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建设用地,是实现精明保护与精明增长的有效途径,也是低碳城市的最本质要求。以北京市为例,运用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和OIS~f;g,通过对水文、地质灾害、生物、文化遗产和游憩过程的模拟和分析,判别维护上述过程安全的关键性空间格局,构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特别是界定最低安全标准下的景观格局。并以生态安全格局为刚性框架,模拟北京城镇扩张格局。

2.解开自然之大脚,与洪水为友的“低碳”防洪

在中国大江南北的所有城市,水利工程用水泥和钢筋扼杀了河流水系的生命,如同旧社会妇女脚上的裹脚布,彻底破坏了自然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而这个过程又耗费了大量的能量和材料,使人类维持生存的成本大大提高。在浙江永宁江案例中,设计师把一个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硬化河道,用最经济的途径,恢复重建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游憩地,同时满足蓄洪防洪要求。永宁江公园的核心思想是用现代生态设计理念来形成一个自然的、“野”的底,然后在此基底上,设计体现人文的“图”;基底是大量的、粗野的,它因为自然过程而存在,并提供自然的服务,而“图”是少量的、精致的,它因为人的体验、和对自然服务的接受而存在。被水利工程硬化的长达2km的永宁江水岸被砸掉,并被恢复了自然形态,沿岸湿地系统得到了恢复并完善;形成了一条内河湿地系统,对流域的防洪滞洪起到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大量应用乡土野草进行河堤的防护,在滨江地带形成了多样化的生境系统。这个工程不但用“低碳”工程解决了防洪问题,同时,倡导了野草之美的低碳美学。

3.场地与材料再生和再用,化腐朽为神奇的“低碳设计”

在以GDP衡量城市实力的时代,我们看到的是无情的拆毁城市旧有的建筑,过去的城市变成“一张白纸”,然后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结果是城市记忆的消失和大量劣质建筑之盛行。大量的碳由此被排放。广东中山的岐江公园则以场地与材料的保留、再用和再生为途径,实现了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低碳设计”。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

(1)保留:场地为一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场地上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以及与之互相适应的生境和土壤条件。从人文元素上讲,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变压器及各种机器,甚至水边的护岸,厂房墙壁上“抓革命,促生产”的语录。对所有这些“东西”以及整个场地,设计师们都逐一进行测量,编号和拍摄,研究其保留的可能性,实现尽可能的保留。

(2)再用:原有场地的“设计”毕竟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艺术性来讲,这些与现代人的欲望和功能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加以提炼。所以,有必要对原有形式和场地进行改变或修饰。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更充分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3)再生设计。原场地内的材料,包括钢材、乡土物种等,都可以通过加工和再设计,而体现为一种新的景观、满足新的功能。经过再生设计后的钢被用做铺地材料,乡土野草成为美丽的景观元素。

4.从低碳走向负碳,都市农业的丰产景观

在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园里,设计者用东北稻作为景观素材,设计了一片校园稻田。在四时变化的稻田景观中,分布着一个个读书台,“让稻香融入书声”。用最普通、最经济而高产的材料、在一个当代校园里,演绎了关于土地、人民、农耕文化的耕读故事,诠释了都市农业的丰产景观的理念,也表明了设计师在面对诸如土地生态危机和粮食安全危机时所持的态度。它是使城市从高碳走向低碳,甚至负碳的有益实验。这更是对传统美学观的一次挑战,告诉人们:大脚是美丽的,生产是高尚的。

5.最少的人为干预,最低的碳排放,获得最大的城市化效果

在城市化和城市扩张过程中,自然河道的渠化和硬化以及“美化”运动在中国大小城市中方兴未艾,这是一种悲哀,我们完全可以有更明智的城市河流改造和利用方式。秦皇岛汤河红飘带案例展示了城市绿地设计和建设中,如何利用原有场地资源,用最少的设计,来创造一个真正节约的城市绿地,为当代城市居民提供最多最好的生态服务,同时,让场地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完全保留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上,引入一条以玻璃钢为材料的红色飘带。它整合了包括漫步、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标本种植、灯光等功能和设施需要,用最少的干预,获得都市人对绿色环境的最大需求。红飘带是一条绵延于林中的线性景观元素,它与木栈道结合,可以作为座椅;与灯光结合,而成为照明设施;与种植台结合,而成为植物标本展示廊;与解说系统结合,而成为科普展示廊;与标识系统相结合,而成为一条指示线。它曲折蜿蜒,因地形和树木的存在而发生宽度和线型的变化;中国红的色彩,点亮幽暗的河谷林地。绵延的红飘带上,分布多个为使用者停驻和活动用的节点,以乡土野草为主题,这些野草包括狼尾草、须芒草、大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油芒、芦苇、白茅等。野草与场地的自然过程的保留,使公园的维护达到最少。在这里,低碳设计与低碳美学得到了最充分的表达。

6.开启自然过程.以生态服务为目标的低碳设计

长期以来,城市公园的建造和管理都作为城市公共市政投入,由于公园建造和维护费用高昂,浇灌、排涝、修建等等管理,常常使公园成为城市公共财政和市政设施的负担。天津桥园项目改变通常城市公园的建设理念和方法,以全面改善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进行城市绿地建设和城市废弃地的生态恢复。案例是一个22公顷的公园,原来是一个废弃的打靶场,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路人掩鼻,临建破败,不堪入目,土壤盐碱。景观设计师应用生态恢复和再生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地形设计,创造出深浅不一坑塘,有水有旱,开启自然植被的恢复自我恢复过程,形成与不同水位和盐碱度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群落。将地域景观特色和乡土植被引入城市,形成独具特色的、低维护投入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为城市提供了多种生态服务,包括雨洪利用、乡土物种的保护、科普教育、审美和游憩。本生态恢复工程2006年春开工兴建,于2008年5月正式建成开放。开放之第一周,有20多万人入园参观,获得空前的成功。昔日的一块脏乱差的城市废弃地,在很短时间内经过简单的生态修复工程,而成为具有雨洪蓄留、乡土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教育与审美启智和提供游憩服务的、多功能生态型公园。公园的造价低廉,管理成本很低。更重要的是,这一生态恢复型的公园向城市居民展示了一种新的美学——建立在环境伦理与生态意识之上的美学。它是对传统奇花异卉式观赏园林的批判和背叛,并向人们展示了生态城市主义的光明前景;这一生态恢复型公园同时也是对所谓高科技生态恢复技术的批判,告诉人们,自然是有很强的自我恢复能力的,只需要人们尊重地域景观,开启自然过程,自然便可以自己做功,为人们提供无尽的生态系统服务,同时彰显城市的独特景观,使城市真正走向低碳化。

7.低碳的城市湿地净化系统

城市是一个高度人工化的系统,每天耗费大量能源维持其平衡,包括耗能巨大的污水处理厂。然而,我们忘掉了土地本身是一个生命系统,自有净化调节功能。作为生态文明的展望和实验,上海世博后滩公园的核心是一条带状、具有水净化功能人工湿地系统,它将来自黄浦江的劣五类水,通过沉淀池、叠瀑墙、梯田、不同深度和不同群落的湿地净化区,经过长达1公里的流程,而成为三类净水,曰净化量为每天2400立方。净化后的三类水不仅可以提供给世博公园做水景循环用水,还能满足世博公园与后滩公园自身的绿化灌溉及道路冲洗等需要。除大量使用乡土物种以及水体净化等生态措施外,设计充分利用农作物、工业旧材料、节约造价、倡导低成本维护等生态理念,包括旧砖瓦的再用,黄浦江护岸的生态友好型设计、建筑物的节能设计,以及可降解竹材作为会时大面积铺地,以满足同时考虑赛时和赛后的人流需要等。后滩公园展示了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指明了建立低碳和负碳城市的一条具体途径,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环境问题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样板,同时创立了新的公园管理模式,它建成后不再需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要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而是让自然做功,利用自然的调节和净化能力来治愈工业时代留下的污染。通过充分发挥土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后滩公园生动地注解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

第四篇:暑期社会实践论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为标准

暑期社会实践论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为标准

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的处理各个方面的问题。大学生假期通过实践,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自身的耐力,毅力以及团队精神。我们即将面临毕业,就业问题迫在眉睫。众所周知,在招聘会上,有经验者优先。所以,实践,对每一个大学生都很重要。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只是有用武之地。

同时,实践可以为明年我们的找工作打基础。通过暑假的实践,我学到了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在餐厅里,别人一眼就能把我人出是一名正在读书的学生,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总说从我的脸上就能看出来,呵呵,也许没有经历过社会的人都有我这种不知名遭遇吧!我并没有因为我在他们面前没有经验而退后,我相信我也能做的像他们一样好.我的工作是服务生,每天9点钟-下午2点再从下午的4点-晚上8:30分上班,虽然时间长了点但,热情而年轻的我并没有丝毫的感到过累,我觉得这是一种激励,<莲山课~件 >明白了人生,感悟了生活,接簇了社会,了解了未来.在餐厅里虽然我是以传菜为主,但我不时还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时要做一些清洁的工作,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一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自觉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会得到别人不同的评价。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我得去面对我从未面对过的一切。记得在我校举行的招聘会上所反映出来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次实践中,这一点我感受很深。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我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得这么吃力呢?这是社会与学校脱轨了吗?也许老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生生活不像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有时也要感谢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有些问题有了有课堂上地认真消化,有平时作业作补充,我比一部人具有更高的起点,有了更多的知识层面去应付各种工作上的问题,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注意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毕竟,3年之后,我已经不再是一名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要与社会交流,为社会做贡献。

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长的,为了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很多在学校读书的人都说宁愿出去工作,不愿在校读书;而已在社会的人都宁愿回校读书。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在今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第五篇:任务驱动型教学是随新课程改革实践而产生的一种新教法

任务驱动型教学是随新课程改革实践而产生的一种新教法,新模式;它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目前,我国对任务驱动教学的探讨比较集中在一些边缘学科,如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等;部分地方的英语教学也开始引入此教学模式,并开始有了新的模式建构;而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本来是最适合任务驱动教学的,可一直还没有规模化的研究。笔者承担着四川省教育厅普教科研资助金重点课题《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研究》,大胆将任务驱动教学引入语文课堂,不仅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而且初步构建了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下面将自己研究的过程和认识陈说于下:

一、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

1.从宏观上看,这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小学课程标准指出,教育要突破以往应试教育的局限,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改变观念,改革教法,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以往的教育环境中,多是适应教师的教学,被动地吸收间接经验;在面临问题情景时,往往凭间接经验去解决问题,缺乏创新精神:这也是导致我国下一代缺乏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新课程标准就是要从教育的观念和实施上改变这种状况,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和创新的精神,主张将学习还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去观察新事物,形成新概念,探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强调教学对象个体化、教学过程非线性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原则主动化等。可见,要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培养学生素质,教师必须创造新的课堂教学环境,采用新的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学的方法,以学生主体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重点,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开发,各种素质得到综合的协调发展。

2.从微观上看,这是语文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尽管“扬弃“应试教育”,纳新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标准,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应试教育仍束缚着学生的思想,语文学科“费力而见效慢”的认识仍植根在学生的大脑中。于是,一股“狠抓数理化,语文添平旺”之风狂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语文课成了学生休息和“操练”作业的“阵地”,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普遍存在着。此种情况使多少语文老师陷入深深的苦痛啊!痛定之后,不难发现,如果教师因势利导,增强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那么,语文教学的状况就会大为改观。再者,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作为语文能力体现的听、说、读、写,无一不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反映,它们包括了:A知识(学科知识、学习知识、身心知识等)B技能(单一的、复杂的)C策略(学科间的、学科内的)D心理素质(人文精神、科学态度、动机、意志、情感、性格、个性等)E一般综合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等)F特殊综合能力(自学能力、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造能力等)。而这些素养,是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习得和操练的,是需要有目的的活动去培养的。由此,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二、构建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依据

(一)政策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试行)》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特别指出,语文课的基本理念是(1)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驱动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积极主动地、有选择地感知、加工外在信息,从而改变和重组原有的知识结构。他们在教学进程的设计上采取自上而下的路线,即首先呈现整体性的任务,让学生尝试进行问题的解决。在此过程中,学生要自己发现完成整体任务所需首先完成的子任务,以及完成各级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并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布洛非(J.Brophhy,1989)认为,知识是由围绕着关键概念的网络结构所组成,学习可以从网络的任何部分进入或开始。这一观点与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是呈非线性的网络结构是相一致的,因此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在确定发展与教学的可能关系时,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其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要借成人的帮助,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维果茨基将学生在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对教育过程而言,重要的不是着眼于学生现在已经完成的发展过程,而是关注他那些正处于形成的状态或正在发展的过程,学生正是在成人的引导下才逐渐走向独立,这一理论使人们看到学生发展的空间及可能性。这种认识与开展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吻合的。

3.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认为,人们掌握某一种语言所通过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习得,另外一种是学习。所谓“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正确地使用该语言。而“学习”是指有意识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来理解某种语言的过程。克拉申的监控假说认为,通过“习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能够轻松准确流畅地使用该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而通过“学习”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只能运用该语言的规则进行语言的监控。将任务引入课堂,给学生提供实践、运用、习得语言的机会,可使学和用统一起来,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同步提高的基础上,形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4.心理学研究告诉人们,目标和任务的制定能有效地调动人们的有意注意,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而活动是形成人各种能力的基础,人类的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和交际活动就形成了人的语言、心理、个性、意志、动机、情感等素质。中学生处在心理发展的高峰时期,把任务驱动型教学引入语文课堂,无疑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任务驱动下的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五动”,即动眼、动手、动耳、动口、动脑,是开发人这一有机体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心理学研究还告诉我们,学生生理官能与大脑思维器官参与学习的部位越多,活动越积极,对吸收知识,强化技能,增大能力越有利。任务的内容可以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任何学习活动都可以任务化,那么,把语文学习任务化就成为了可能。

(三)实践依据

1.在信息技术教学和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成功的事例。如同济大学附中在计算机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广东省东莞市新世纪英才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也反映了这种教学模式的丰硕成果。资阳市内燃机车车辆厂中学与资阳市教科所联合开展的英语教学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探讨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2.笔者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也进行了有力的尝试。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用任务驱动语文学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总之,把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引水入语文课堂是可行的,也是有实效的。

三、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一)定义

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以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标为指导,以控制论、信息论、建构主义理论、最新发展区理论、语言习得理论、心理学理论为依据,用具体的学习任务引导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意义的建构和能力提高,高效率地掌握双基,最大限度地开发智力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

(二)基本原理

1.以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标为指导,根据素质教育阶段目标、课程教学年级目标、单元内容教学目标、分课教学要点目标,教师积极地进行课程开发,制定具体可行的学生学习任务。

2.以目标教学激励教学理论、情景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理论为指导,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进行方法指导,为学生的学习研究提供帮助;交待具体可行的学习任务,明确目标和评估的办法。

3.以控制论、语言习得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学生好表现的心理或需要训练的重点,激励学生自主、推究、合作学习,把“三尺讲台”变成他们表现自我才干和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让他们自己在完成任务中,去摸索方法,探究结果,合作交流。

4.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采用激励手段,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否定之否定。

5.以系统论、方法论为指导,对学生的学习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一定的方法论。

(三)结构流程图

(四)操作要领

1、设计任务

每节课上课前,老师首先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实际、年级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教学的目标,重难点,再根据学生实际,开发并生成新的教学内容,将教学目标转化成一个或几个学生学习的任务。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任务可分为三类:单一任务,如识记语音、文字、词语、作家作品等高考各考点的复习练习;梯次任务,如新课阅读教学中对中心、结构、手法、语言等有序合理解读;综合任务,如一次作文训练往往涉及到审题、立意、构思、组材、表达等多项任务的综合实施。任务设计的必须思考下列方面:

(1)目的性:任务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

(2)真实性:任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认识水平和基础情况,能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

(3)及时性:当学生生活中有与教学相关的事发生时,应及时反馈到任务中去,这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果。

(4)教育性:任务必须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形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5)学科渗透性:语文不仅是一门语言,它还涉及到相关学科的学习。

(6)文化渗透性:学语言就是学习一个国家的文化。因而在任务设计时应渗透文化,培养学生文化交流的意识和基础,并不断提高个人素养。

(7)渐进性:一个单元教学的目的即任务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一个任务链,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实现的。因而在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意任务的坡度,层层递进,能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的充分体验成就感和清楚看到个人的贡献。

(8)可调整性:活动应随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可进行适当调整。

(9)具有整体性,任务一般要能分成几个子任务,要给学生一个较大的探索和创新的空间。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如果任务过于琐碎,必然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10)具有可操作性和适当性。可操作性强调任务是具体的,学生可以按任务的要求进行操作。使学生避免了盲目的操作。适当性强调任务难易要适度,太易或太难都将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1)具有开放性,完成“任务”的方式和过程可以多种多样,最后的成果也可以是各不相同的。因为任务的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创造的空间,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

2.展示任务

每节课上课后,教师首先要把这堂课的任务呈现在学生面前。展示任务一般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如枯燥乏味的“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我们除了要让学生明确高考的要求外,还可从开发记忆潜能,提高有效注意方面去激发学生,可举古人悬线练注意力,侦察兵练视域广阔的方法去启发学生调动注意力,强化记忆的兴趣。二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就以“识记语音”为例,告诉学生本节课记忆的任务是“容易读错的字”,达到总体记住,形成全部知识的轮廓;并且把所有的记忆内容分成四组分四个时段操作,每个时段记忆8分钟,检测2分钟,以使其精力高度集中,确保效果。三是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任务展示后,教师不要急于去讲解应该怎么做,或立即让学生自己去做。而是要指导学生进行讨论,理清思路,比如“语音”的四组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哪些是掌握的,自己已经记住了,哪些是糊涂的,自己需立即强记。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会发现并找出自己的问题,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

3.完成任务

这是一个全开放性的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完成对新知的理解和巩固。在任务完成阶段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和引导者,要多给学生以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去完成任务。教师要走进学生之中,即时地对学生进行检测,为学生提供帮助,还要主动去观察学生,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共同性的问题,教师要给予指导。

学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完成任务:①自主探索: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通过学习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老师、同学、书本、网上请教,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比较单一的任务可以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如鲁迅的《拿来主义》可依次确定五项任务,“拿来主义谈的是哪个方面的问题”“拿来思想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拿来主义的态度和方法怎样”“拿来主义有什么现实意义”,每项任务都可由学生个人研究解决。②协作学习: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认识。由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和个人爱好,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当然不能“一视同仁”。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集体任务完成后,采用分层教学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清楚各自的学习任务。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成立学习小组(5人),各个小组有不同的要求,小组内既合作又竞争。在操作中,要重视分层要求,分层指导,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学生也各有所得,期间还让学生懂得协作的重要性,掌握了自我协调的方法,既发展个性,又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地教学。通过这种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对于比较综合的任务可以采用这种学习方式。特别是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这种相互的启发和碰撞,对于学生审题、用语等都有极大的影响和促进。

4.效果评价

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地改革教学方式,学生也能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进行评价时,应当考虑评价活动占课堂整体教学时间的比例,要注重评价的实际效果。课堂中,评价的重点应该是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是否提高,而学习结论的准确与否就显得次要些。具体的评价方法可以是观察法和结果评价法。观察法即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完成任务活动中的发言、技能、协作创新等对学生作出评价。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表格来记录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具体情况。结果评价法是对学生完成任务所形成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用水平,作品中所包含的创意等,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评价,也可以让同学来评价,也可以由教师来评价。值得注意的是:有时,从结果看,部分学生在结束“任务”后没有很难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从过程看,他们能正确运用思路和方法,“任务”还是完成的,因此,从发展的角度讲,对他们也要予以肯定的评价。

5.归纳汇总

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是将新知识分解到一些任务之中,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还是零散的,在一节课、一个单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建立起与已学的旧知识间的联系,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如散文单元学完后,就应作三方面的总结:一是散文的特点在不同题裁的文章中怎样体现,应结合旧知;二是不同的文章在用阅读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应归纳总结;三是单元的相关知识线条是否清晰,以便加深记忆。

四、对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一)对任务驱动型教学优势的体会

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驱动型教学途径,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在实践中笔者的充分体会到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在以上几个方面的优势:

1.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3.成功完成任务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4.由于任务的完成过程就是学生通过已有知识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因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5.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真实性,因而使语文本身大大提高了生命力,从而摆脱了枯燥无味的教授。6.在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形成有极大帮助。在我们的任务中有些任务需要去收集、调查、实验、分析、比较和总结。而这正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7.有助于学生学会沟通、分享和合作。大部分任务的完成都有赖于团队的力量,因而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必然存在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存在着分享与合作。8.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尤其是对于团队的领导者,即组长该项能力得到显著的发展。9.有的助于形成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

(二)任务驱动教学实施常会遭遇的障碍和困难

在实践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

1.任务的设计。包括内容的确定,难度的把握,任务链的坡度。

2.任务的评价。我们如何设计一个即有利于过程又有利于结果的评价体系。

3.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课堂纪律的自我约束力、尽可能地运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自我约束力、课后的自觉完成任务的约束力都有待提高。

4.任务的理解障碍。不管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正如鲁子问教授所说,对学生而言都存在一个理解的问题。

5.时间。有些任务是需要足够的时间作保障,但对语文教学而言,我们最为难的就是时间不够。

7.学生的适应性。很多学生在实践之初,非常不习惯这样一种自主学习的模式,会有很长一段时间表现出茫然无措,这一过程的长短视学生而定。

8.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仍习惯于老师的传授为主,就算他想完成后任务也会感到无能为力。因而老师应从一开始就应坚持不懈地向学生灌输任务驱动型教学的相关理念,并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

9.高考的阻力。新《课标》出台了,但我们作为高考这一评价制度并没有相应改变,这让许多老师不敢放手去做,只能望而却步。

10.关于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不仅理论书籍少,实践经验更少,又无可借鉴的先例,所以,在教学不可避免地要走很多弯路。

(三)在课堂教学中影响任务完成的因素

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任务完成与否和完成的质量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

1.学习内容。对于要完成的任务,学习内容的量和难度影响着任务完成的质量。

2.老师的引导和说明是否恰如其分。引导和说明不够,则任务完成一定会受到影响;引导和说明太多,则起不到锻炼学生能力的作用。

3.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任务完成的质量当然与之成正比,知识水平越高,任务完成越圆满;反之则越差。小组活动中尤其是组长的个人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4.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任务式教学对教师各方面的素养要求极高。也只有教师有很好的素养才真正能够自如地推行任务式教学。

5.任务的难度。任务的难度太小,对教学而言不具意义;难度太大,对学生而言又难以完成。

6.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对任务越有兴趣,任务完成越好。

7.时间。时间越充足,任务完成越好。但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时间拖得太长,就会失去任务本身具有的许多意义。

8.学生的家庭条件。有电脑的家庭与没有电脑的家庭在完成很多任务时,必然存在结果的不同。因为有电脑的学生的信息输入可以大得多。

(四)实施任务驱动型教学的几个误区

1.完全排斥其它教学理念和方法。有不少老师认为既然我们有了新的教学模式,就应完全排除掉其他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其实,“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能够达成最佳效果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2.有任务就是任务驱动型教学。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而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和形式。我们贯穿课堂的应该是这样一种思想和理念,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运用;(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4)采用活动途径;提倡体验参与;(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6)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我们一定要自始至终将这样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的每分每秒。

3.任务越多越好。任务是为我们的教学目标服务的,应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4.任务分配不恰当。任务的设计和分配都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5.虎头蛇尾。任务布置下去了,可是没有下文。尤其是课外完成的任务,布置后即无指导又无检查。

6.没有评价和总结。一项任务完成后,不仅应该有老师的评价和总结,还应该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总结。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任务的完成之后得到锻炼和提高。

7.完全排斥机械操练。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机械操练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学生语言的感觉和语言的灵活运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机械的训练而获得。在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中也必然离不开这种训练。

8.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被认为不必要或被认为是花架子,浪费时间。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毕业班。其实只需要想想我们自己在开会和学习中的体验,那些枯燥无味的东西连我们成人也无法忍受,更何况初中的孩子们?我们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成为终身的学习者,但如果我们的孩子们无法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他们又如何能自愿地成为一个能独立思考,进行自我再教育的终身学习者?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正是把学习的乐趣还给学生们的最好途径!在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将完全拥有属于自己的课堂,将不再被那些毫无生命力、毫无意义的语言形式所困扰,能真正学到真实的,活生生的,实用的语言,并能真正从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下载实践美学是抬高实践而贬低自由的美学论文(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践美学是抬高实践而贬低自由的美学论文(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