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建立卫生网络体系提升群众医疗保障水平调研思考[5篇]

时间:2021-02-28 13:2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市建立卫生网络体系提升群众医疗保障水平调研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市建立卫生网络体系提升群众医疗保障水平调研思考》。

第一篇:关于我市建立卫生网络体系提升群众医疗保障水平调研思考

一、基本情况

**市地处宁夏中部,现辖利通区、青铜峡市、**县、同心县、红寺堡开发区5个县(市、区),总面积2.0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30.8万,其中回族人口65.6万,占总人口的50.2%,是名副其实的回族之乡。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811所(个),其中:公立综合医院6所、中医医院4所、妇幼保健院(所)5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所、卫生监督所5所、中心血站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9所、乡镇卫生院40所、村卫生室548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5个,民营医院18所、个体医疗诊所(社会办医)155所;

共开设床位3464张,平均每千人口床位数2.66张;

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245人,其中执业医师1751人,执业助理医师1451人,注册护士1383人,乡村医生779人。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医疗卫生资源的分布与群众健康需求不相适应。由于我市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低,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比较突出,不同群众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扩大,直接影响城乡居民健康素质进一步提度。就全市而言,近80%的人力、设备、技术等资源主要集中在二级以上医院,而承担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的农村卫生机构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且条件差、水平低。

(二)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落后。全市5所卫生监督机构基本的办公设备、取证工具、现场快检设备和交通工具严重不足,不能有效地开展日常监督工作。全市妇幼保健机构房屋绝大部分为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建筑,在规模上、功能设置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具体表现为面积小,质量差、结构极不合理、设备缺乏且陈旧,特别是**市妇幼保健院,原身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始建于1952年,于2005年被更名为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现总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业务用房严重不足,影响全市妇幼保健工作业务的开展。

(三)应急体系能力建设不健全。近两年来,我市南部山区动物间鼠疫疫情频频发生,不明原因发热肺炎病例偶有发生,群体突发传染病、食物中毒事件及交通事故在基层时有发生,但由于投入不足,缺乏经费保障,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药械、技术、设备、交通工具、实验室等方面极为缺乏,应急指挥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缓慢,应急处置能力受到极大限制。

(四)卫生信息网络建设亟待建立。目前我市已建有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但随着疾病监测、免疫规划等工作任务增加、国家信息化建设标准提高,设备落后、功能不完善已成为突出矛盾。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信息沟通不畅、预警系统不健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整体应对能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市全面覆盖,建立市、县、乡三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网络平台已迫在眉睫。

(五)医疗卫生救治任务繁重。由于受财力的限制,除地级市外,所有县(市、区)都未建立急救体系。再加之市、县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普遍薄弱,急救设备短缺和陈旧,紧急医疗救援条件差,服务能力和水平较低,急需加强县(市、区)急救体系建设,改善紧急救援条件,提高救治能力,缓解繁重的救治任务。

(六)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亟待全面建设。我市还有2个县级人民医院(利通区人民医院、青铜峡市人民医院)、4个中医院、4个妇幼保健院(所)、撤乡并镇保留的17个乡镇卫生院未安排基础设施建设,上述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差,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所医疗设备陈旧和短缺,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七)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市基层卫生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业务水平较低,不能适时得到职业培训,已影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突出表现在乡、村两级。部分村卫生所乡村医生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缺乏农民企盼看得了病、看得好病的好医生;

面对目前优质卫生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卫生人才向城市流动趋势加剧,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留不住人才,技术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的现实,农民就近享受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难以满足,农村与城市相比存在明显的不公平。

(八)乡村医生待遇偏低。目前乡村医生每月仅有100元的劳务补助,但要承担大量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卫生服务成本高,业务收入微薄,乡村医生队伍不稳定。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步履维艰,财务统一和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险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亟待出台相关政策,有效推进一体化进程。

(九)卫生事业发展经费不到位。目前,全国的公立医疗机构由于政府财政补助严重不足,基本上都在“自己找饭吃”,我市也不例外。政府财政农村卫生的补助经费主要是人头经费,其余经费要靠医疗机构的医疗收入补充。2008年,我市乡镇卫生院总收入6742万元,其中财政补助2758万元,占40.91%,医疗收入1660万元,占24.62%,药品收入1926万元,占28.57%,其他收入398万元,占5.90%。卫生事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业垄断和药品价格虚高利润的支撑。今年以来,随着药品“三统一”制度的实施,药品收入对医院发展的支撑力逐步弱化,由于乡镇卫生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较高,影响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十)医患关系不够和谐。医患之间缺乏理解和沟通,有些医生对患者面临的困难缺乏必要的体谅和关爱,有些患者对医生的辛苦、医疗风险和专业技术的局限性缺乏应有的理解,稍有不如意便不满,求全责备,尤其是医疗过程中的差错、事故导致医患冲突,“医闹”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正常医疗秩序。

三、对策和建议

我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多,各级政府财力有限,保障农村三级卫生网络体系建设经费落实困难,在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投资项目的同时,建议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尤其在卫生项目资金上给予支持和倾斜,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医疗设施条件。

首先,要不断改善财政分配结构,提高卫生事业投入水平。争取逐年增加卫生事业投入,增加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其次,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卫生事业补助和农村卫生事业补助的政策,保证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经费,再次,要改革经费运行机制,尤其是农村公共卫生工作要做到养事不养人,钱随事转,实现政府花钱买服务。同时,要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管力度,保证各项经费落实到位。

(二)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增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加强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网络建设,按照“小病不出村、一般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病不出市”的思路,在卫生资源配置上真正向农村倾斜,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坚持发展抓项目,加大县级综合医院和中医院及卫生院、卫生室建设力度,增强县级医院的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和专科医院的专业服务水平,解决大病不出县和疑难危重病不出市的问题,减轻农民因转诊就医增加的医疗负担。加强乡镇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增强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基本医疗和农民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能力。加大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推进力度,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提高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

(三)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

按照卫生系统的投资方向,以争取县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和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建设项目为重点,依据国家和自治区上颁布的相关标准,落实好项目建设条件,利用好已有的项目,实施好在建项目,争取好投资项目,规划好未来项目,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加大县医院建设项目争取力度,争取到2010年全市县医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切实发挥县医院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的龙头作用。全面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积极争取乡镇卫生院加强建设项目,着力改善乡镇卫生院基础条件,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提高乡镇卫生院为群众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村卫生室建设步伐,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合理规划,统筹安排,主要依靠中央、自治区项目资金,多渠道筹措资金,重点加强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实现每一个行政村都要有一个标准化的村卫生室。

(四)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卫生服务技术结构。

制定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政策措施。加大农村卫生人员的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力度,鼓励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持续开展对口帮扶和支援农村卫生活动,帮助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尽可能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生活待遇,落实调资、职称晋升等方面的政策优惠,探索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好“留得住”的问题。通过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医疗卫生大学毕业生进农村计划”、“卫生人才建设”等工程项目,优化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和技术结构,提高现有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到2010年,完成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中专以上学历教育,培养一批带动卫生学科发展的学术人才和满足群众看病需求的实用卫生技术人才。

(五)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着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和健康管理,精心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强化边远、贫困地区的免疫规划工作,完善免疫服务形式,规范预防接种行为,提高免疫接种率和服务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要着力整治和规范医疗卫生市场秩序,以农村为重点,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市场,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医疗、饮食安全。

(六)探索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巩固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

全面落实新农合医疗补助、缴费政策,规范和完善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严格控制新农合基金结余,进一步扩大参合农民总体受益面。实行门诊统筹和住院统筹相结合的管理、补偿模式,保障门诊基金安全,缓解住院统筹基金透支压力,增加纳入住院补偿的门诊慢性病病种,让更多无法住院的参合患者受益。适度调升住院费用报销封顶线和补偿比例,适当降低二级、三级医院报销起付线,拓宽报销诊疗项目和药品目录,逐步在提高大病住院补偿水平的同时,稳步实施长期慢性病人门诊医药费用统筹报销政策。积极推行单病种最高限价和定额付费的做法,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或过快增长,不断扩大群众受益面。引入农民健康管理模式,提高家庭健康基金使用效益,激励农民自身健康消费的积极性,降低农村发病率、病残率和病死率,减轻农民医疗消费负担,防止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维护农村劳动力健康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

(七)妥善解决乡村医生的报酬及养老,保障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

为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希望各级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于承担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出资兴建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公共卫生职能的乡村医生,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为其购买养老保险;

或者可以参照村干部和乡村企业退休人员让乡村医生享受退休待遇,以县区为单位建立“乡村医生退休基金会”,80%由村集体支付,20%由个人交纳,退休后享受规定的待遇。

(八)推进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建设优质服务型行业。

不断深化政风行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推进机关和卫生单位作风建设和民主科学管理,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加强医德医风和医院文化建设,不断改善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行为,积极推行政院务公开,控制医疗成本。建立健全民意诉求表达畅通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群众工作机制,做好信访维稳工作,促进医患关系和谐,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二篇:建立卫生网络体系提升群众医疗保障水平调研思考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村三级卫生网络体系建设,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紧紧围绕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断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稳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市地处宁夏中部,现辖利通区、青铜峡市、**县、同心县、红寺堡开发区5个县(市、区),总面积2.0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30.8万,其中回族人口65.6万,占总人口的50.2%,是名副其实的回族之乡。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811所(个),其中:公立综合医院6所、中医医院4所、妇幼保健院(所)5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所、卫生监督所5所、中心血站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9所、乡镇卫生院40所、村卫生室548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5个,民营医院18所、个体医疗诊所(社会办医)155所;共开设床位3464张,平均每千人口床位数2.66张;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245人,其中执业医师1751人,执业助理医师1451人,注册护士1383人,乡村医生779人。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医疗卫生资源的分布与群众健康需求不相适应。由于我市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低,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比较突出,不同群众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扩大,直接影响城乡居民健康素质进一步提度。就全市而言,近80%的人力、设备、技术等资源主要集中在二级以上医院,而承担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的农村卫生机构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且条件差、水平低。

(二)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落后。全市5所卫生监督机构基本的办公设备、取证工具、现场快检设备和交通工具严重不足,不能有效地开展日常监督工作。全市妇幼保健机构房屋绝大部分为70年代末或80 年代初建筑,在规模上、功能设置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具体表现为面积小,质量差、结构极不合理、设备缺乏且陈旧,特别是**市妇幼保健院,原身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始建于1952年,于2005年被更名为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现总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业务用房严重不足,影响全市妇幼保健工作业务的开展。

(三)应急体系能力建设不健全。近两年来,我市南部山区动物间鼠疫疫情频频发生,不明原因发热肺炎病例偶有发生,群体突发传染病、食物中毒事件及交通事故在基层时有发生,但由于投入不足,缺乏经费保障,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药械、技术、设备、交通工具、实验室等方面极为缺乏,应急指挥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缓慢,应急处置能力受到极大限制。

(四)卫生信息网络建设亟待建立。目前我市已建有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但随着疾病监测、免疫规划等工作任务增加、国家信息化建设标准提高,设备落后、功能不完善已成为突出矛盾。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信息沟通不畅、预警系统不健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整体应对能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市全面覆盖,建立市、县、乡三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网络平台已迫在眉睫。

(五)医疗卫生救治任务繁重。由于受财力的限制,除地级市外,所有县(市、区)都未建立急救体系。再加之市、县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普遍薄弱,急救设备短缺和陈旧,紧急医疗救援条件差,服务能力和水平较低,急需加强县(市、区)急救体系建设,改善紧急救援条件,提高救治能力,缓解繁重的救治任务。

(六)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亟待全面建设。我市还有2个县级人民医院(利通区人民医院、青铜峡市人民医院)、4个中医院、4个妇幼保健院(所)、撤乡并镇保留的17个乡镇卫生院未安排基础设施建设,上述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差,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所医疗设备陈旧和短缺,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七)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市基层卫生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业务水平较低,不能适时得到职业培训,已影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突出表现在乡、村两级。部分村卫生所乡村医生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缺乏农民企盼看得了病、看得好病的好医生;面对目前优质卫生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卫生人才向城市流动趋势加剧,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留不住人才,技术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的现实,农民就近享受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难以满足,农村与城市相比存在明显的不公平。

第三篇:关于全面提升我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水平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面提升我市

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水平的调研报告

当前,举国上下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明确卫生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实践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根本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符合当前发展的思想观念、不注重民生问题的野蛮执法,着力解决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卫生监督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应结合我市卫生监督实际,努力做到“六注重、六克服”。

一、注重队伍建设,克服人力紧缺的问题。

人才队伍建设是各行各业的根本,工作落实需要人才、事业发展需要人才、社会进步需要人才。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营造有人干事、有人理事、有人谋事的梯度用人氛围,对于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来说尤为重要。一是要加大地、县(市、特区)卫生监督人员配备力度。按照市委、市政度要求,优化结构、按岗定员,补足卫生监督人员,使地级市卫生监督人员达到0.9人/千人,县级卫生监督人员达到0.8人/千人;

二是要加强基层监督网络建设。探索乡镇派驻卫生监督执法人员,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卫生监督网络。目前全市各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全部没有派驻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只有卫生监督协管员,基层食品卫生、学校卫生、饮用水卫生等,得不到应有的监督保障。

三是要加强在职在岗监督员的法律法规培训。自2006年全市各旗县区成立卫生监督所以来,三百多名卫生监督员中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人次依然较少,大多数人员全凭自学和习惯技能开展工作,对法律法规的掌握、工作方法的运用、工作程序的运作全凭领导的引导和自身的悟性。

四是要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目前全市卫生监督员中,专业结构配置不够合理,大多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划入或调入,医学、传染病防治其专业居多,五大卫生相关专业人员严重缺乏甚至没有,在对缺位人员的补充上应尽量考虑优化结构、实现专业互补。

二、注重解放思想,克服惯性思维的问题。

思想观念的差距是我们的最大差距,要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发展的新跨越。我们必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克服三种倾向。

一是要克服惯性思维的倾向。惯性思维是一种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是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大忌,我们每个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要最大限度地避免按经验办事,凭经验执法的经验主义;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开拓创新、不结合实际、不开放思维的教条主义;最大限度地避免不挖掘和推广我市在卫生监督执法方面的亮点,只做按部就班的机械运动;最大限度地避免接受任务多,自我创新少;配合工作多,领头工作少;市场监管多,内部监管少的缺位现象。

二是要克服惰性思维的倾向。惰性思维是一种不用心思考工作的思维,也是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大忌,我们有的监督执法人员平时不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不加强工作互动交流、不注重信息收集,到执法现场,简单执法、野蛮执法;面对群众咨询,就一知半解、支支吾吾;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摸不着头脑。这是不符合新时期执法人员素质要求的,也是我们竭力反对的。

三是克服不切实际的超前思维。超前思维需不需要?需要,但是要切合实际!有的同志,一谈到解放思想,就冒然求进;一谈到切合实际,就固步自封;一谈到灵活执法,就自作主张等等。这些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背道而驰的。

三、注重依法行政,克服监管缺位的问题。

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承担卫生监督工作任务,主要职责为:

(一)卫生行政许可

承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餐饮业及集体食堂的卫生条件的卫生行政许可;承办公共场所卫生条件的卫生行政许可;承办供水单位卫生条件的卫生行政许可;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行政许可事项。

(二)医疗卫生监督

对医疗机构的执业资格、职业范围及其医务人员的职业资格、执业注册进行监督检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打击非法行医;对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控制措施、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和医疗废物处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对采供血机构的采供血活动、传染病疫情报告和医疗废物处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预防控制措施和菌(毒)种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负责派出机构的管理;负责辖区内卫生监督信息的收集、核实、上报;负责受理对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承办各级党委、政府、主管局及上级业务机关指定或交办的卫生监督事项。

(三)公共卫生监督

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餐饮业及集体食堂的卫生条件、卫生防护设施、生产经营活动及直接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人员的健康管理进行卫生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对化妆品、消毒产品、生活饮用水、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及其他健康相关产品的卫生及其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卫生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对公共场所的卫生条件及其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进行卫生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对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卫生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对建设项目执行职业病危害评价制度情况进行卫生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

(四)其他

负责派出机构的管理;负责辖区内卫生监督信息的收集、核实、上报;负责受理对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承办县委、县政府、主管局及上级业务机关指定或交办的卫生监督事项。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公立医疗机构是否履行好这一公共产品服务?理应受到监督,由谁来监督?当然是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卫生监督所来监督。目前,地、县各卫生监督机构在监督执法中,加强了对个体和市场的监管,但对公立医疗机构监管上有信得过、碍于情面和不主动的现象。这是一种行政不作为,卫生监督所既然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执法,就应该理直气壮、主动参与、严格执法、公平执法,不能对公立机构松,私立机构紧;对内部监督松,市场监督紧;平时监督松,突击监督紧;主动监督松,接受任务紧。

四、注重以人为本,克服脱离民生的问题。

要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公务,下大气力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住房、医疗、环保、安全、出行和饮水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人人享有健康保障又是民生问题的最大、最直接的问题。卫生监督中的化妆品卫生、学校卫生、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环境卫生、消毒产品、生活饮用水、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及其他健康相关产品有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卫生监督工作要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要在涉及卫生监督工作的广度上下功夫,确保此项工作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

二是要在执行监督的深度上下功夫,使监督行为成为人民群众消费信誉的标签,做到监督一处,放心一处;监督一处,放心一片。

三是要在对被监督单位和个人不规范服务行为的整改力度上下功夫。对监督过程中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各种服务行为和机构,责令限期整改,并定期回访,进行整改后的再监督、再检查和不合格的再整改。

五、注重经费保障,克服无钱办事的问题。

卫生监督执法是公共卫生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纯粹的公务执法行为,没有业务收入,只能靠财政供养,任何将执法收入作为创收渠道的行为,都是与依法行政相违背的行为。我们必须风烛残年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将基本的市场监督、疫情监督、卫生应急和必要的办公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解决无钱办事的问题,保障工作正常运转。

六、注重协调配合,克服大卫生意识不强的问题。卫生监督机构既是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执法,又是一个独立的执法机构,其监督执法行为代表卫生行政部门,不能因为是一个独立的法人机构就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所以在执法过程中要增强四各意识。

一是要增强主人翁意识。把自身置身于执法主体的位置,牢固树立受委托也是主体的思想,这样,在执法过程中,才不会畏首畏尾,裹足不前。

二是要增强服务意识。要时刻以主管局的身份和形象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党性修养,注意模范作用,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我们服务质量的优劣。

三是要增强效能意识。卫生工作千头万绪,卫生监督作为代表卫生主管部门执法,一切有关卫生方面的非法行为都可以监管、都应该 管、都要尽力管,以为主管部门分忧,因为工作内容多,必须白领重点、注重实效。

四是要增强大局意识。站在卫生监督机构和执法主体的双重身份,如果没有大局意识,是搞不好工作的,必须站在讲大局、讲政治的高度,谨小慎微、严格执法、换位思考,才能做到既抓好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又维护主管部门的权威。

各位领导干部、党员同志,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是比比样子、拟拟稿子、看看报纸,而是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思考;拿出可行方案,对照落实;突出实践特色,协调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提档升位。我们每个领导干部、党员同志都必须在其位、谋其政,以抓好本职工作为己任、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己任,做一个负责的领导干部,做一个合格的党员同志,做一个称职的公务员,这是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宗旨,也是我们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尺。

第四篇:关于提升党支部建设水平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提升党支部建设水平的调研与思考

大连机务段党委书记

张玉秀

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活力源泉也在基层。今年以来,我们以实施运输一线党支部建设“三年基础工程”为抓手,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支部基础建设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激发了党建工作活力,推动了党建工作创新,促进了党员作用发挥。近期,我们组成专题调研组,对全段党支部基础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调研的方式方法

调研组利用两个月时间,采取查阅党支部基础资料、参加党支部“三会一课”、组织党员职工座谈、下发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对全段党支部基础建设情况进行了全方位了解和掌握。

1.静态摸底与征求意见相结合。逐一查阅4个车间党总支和25个车间党支部“三会一课”记录、月度工作安排总结、党内安全管理簿册以及党内主题实践活动落实痕迹,着力看党支部落实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下发《一线党支部建设工作问卷调查》300份,广泛征求干部职工对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建议。

2.集体座谈与现场评估相结合。与36名党支部书记和支委委员进行座谈,了解支委抓党支部建设的总体状态;组织座谈15场,了解党支部日常工作质量和党员岗位作用发挥情况;现场跟踪党员作业过程95人次,了解党员岗位作用发挥情况及辐射帮带作用

兑现情况。

3.重点调研与过程指导相结合。参加4个党总支、6个党支部的支委会,对党支部(总支)研究部署党建工作质量进行检查指导;参加15个党支部的党员大会,对党支部落实党建工作质量进行现场指导;参加18个党小组的党小组会,对党员岗区自评互评及岗位作用自我剖析质量进行检查指导。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看,各党支部(总支)能够认真落实“三年基础工程”部署要求,坚持抓基础、练内功,各项工作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

1.党建制度落实质量不高。今年以来,按照党支部建设“三年基础工程”实施方案,我们结合实际对局党委12项制度办法进行了细化完善,并组织了两次专题培训,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感觉到,部分新职党支部书记对党建制度的学习理解还不深不透,还不能有针对性地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主要表现在:一是日常学习缺乏积极主动。部分党支部书记日常对党建制度办法不能主动学习和研究,单纯等待党委开展培训时“灌一些、学一点”,不能很好掌握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和思路方法。二是具体工作缺乏细致探究。部分党支部书记不能结合本支部实际开展工作,总是消极等待、左右观望,照抄照搬其他支部的工作思路方法。三是日常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的党支部开展活动盲目追求形式上大轰大嗡,不注重取得的效果;有的党支部开展活动走过场,单纯

为了完成规定动作。

2.组织结构设置不尽合理。通过参加党支部“三会一课”和检查党支部工作痕迹,我们发现,部分党支部在结构设置上、党员划分上还存在不尽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有的车间总支委员没有均衡分配到各班组党支部。大连整备车间党总支把总支委员及车间干部都划分在车间综合党支部,另外4个倒班班组党支部的日常具体工作主要依靠兼职党支部书记(带班工长)组织开展。由于兼职党支部书记的素质能力所限,造成班组党支部工作质量不高,所属5个党支部的党建工作两极分化。二是科室党支部设置过于简单。我们按照科室独立的原则把职能科室划分成11个党支部,因人数上的不同,最少一个科室党支部只有4名党员,导致党支部开展活动氛围不浓、质量不高,党建工作落实效果打了折扣。

3.党支部书记工作方法简单。个别运用车间党支部开展工作还不能有效服务运输生产和现场工作实际,产生这样问题的根源主要在党支部书记身上。运用车间日常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虽然部分党支部书记具备了较强的党建理论功底,但还缺乏丰富的生产技术理论和现场管理经验,导致工作抓不住重点、找不到载体。段科室党支部和部分一线班组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均由行政上的“低职代高职”兼任,对段党委整体工作掌握不及时、不全面,心中缺少底数,日常工作距离段党委“高标准、严要求、大力度、快节奏”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

4.党员教育管理力度不够。通过查看运用车间一线党支部“党内安全管理五项制度”落实质量及跟踪党员现场作业过程,我们感到部分党员还存在“党性意识淡薄、自我约束不严、作用发挥欠佳”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工作缺乏进取意识。部分党员对党支部日常安排的义务献工、党内攻关、突击奉献等活动能躲就躲、能推就推,根本体现不出党员的先进性。二是作业“两违”问题较多。今年上半年,运用系统352名党员中,连续6个月都有“两违”问题的6人,半年内“两违”件数超过6件次的12人,月内党员“两违”件数在2件以上的累计33人次,党员“两违”比重仍然不小。三是帮带辐射作用不强。全段共设党员责任区196个,但每月实现安全责任区的数量仅占总数的50%左右,运用系统有14个责任区连续半年评比均失格,暴露出党支部在党员教育管理上还有很大差距。

三、采取的具体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段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认真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研究制定了整改措施,明确了问题整改的努力方向。

1.优化调整设置,增强内在动力。在党支部设置上,为充实班组党支部的工作实力,将大连整备车间党总支原有的5个党支部合并成4个,总支委员及车间干部均布到4个班组党支部;将11个科室党支部整合成3个党支部,保证每个科室支部党员人数达到40人左右。在党小组设置上,科室层面,按照科室属性、地域属性重新划分为13个,分别由各科科长担任党小组长,并将段

班子成员及局驻段验收室主任共13名领导干部,按工作分管属性均布到13个科室党小组,保证科室党小组召开党小组会时都有领导干部参加。车间层面,将41个运用党小组,按照车队指导组、内外勤班次重新划分为36个,由符合条件的指导司机和内外勤班长担任党小组长。同时,将36名副科级以上车间干部,按工作分管属性均布到36个运用党小组,保证运用党小组召开会议时都有车间干部参加。

2.配齐配强队伍,破解工作难题。在去年调整了8名党支部书记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又调整了7名党支部书记。考虑到运用系统工作特点,为强化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我们先后将3名既懂业务又懂党建的车间干部选拔到专职党支部书记岗位。考虑到大连整备车间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为规范党员队伍的岗位作业行为,我们以严控岗位作业流程和岗位作业标准为目的,由车间4名班子成员兼任党支部书记。通过专兼职党支部书记的补充调整,党支部工作的落实力和执行力得到了全面加强。

3.强化学习培训,提升能力素质。党支部书记的能力素质直接决定党支部工作水平。我们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强化党支部书记培训,努力提升党支部书记队伍整体水平。专题培训系统学,紧紧围绕“党内安全管理五项制度落实、如何开好‘三会一课’、发展党员基本程序、党内主题实践活动步骤要求以及党支部管理考核办法标准”等重点,组织党群办人员编写授课教案、制作PPT课件,利用脱产培训的形式组织全段专兼职党支部书记进行系统学习。

现场观摩交流学,对全段25个一线党支部进行综合考评,按照“基础很扎实、活动有特点、作用较出色”的标准,分别在运用系统和检修整备系统选树一个标杆党支部,通过静态看党建工作基础、动态看会议组织过程、现场看党员作业标准等形式,组织全段专兼职党支部书记进行观摩学习。支部互检点评学,分期分批组织全段专兼职党支部书记参加段党委政治工作检查组,定期深入到一线党支部进行巡回检查,检查结束后召开座谈会,让参与检查的党支部书记讲感受、谈不足。下发通报对照学,紧紧盯住党支部落实党委工作部署不到位、“三会一课”质量不高、党内安全控制结果不好及党员作用发挥欠佳等问题,定期通过《连机政工简报》下发问题通报,组织各党支部举一反

三、自查整改。

4.重抓基本制度,确保取得实效。“三会一课”是党内组织生活的基本制度,是党支部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我们坚持多措并举,严把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关,确保党支部基础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典型示范,要求4个党总支每月选树一个党支部典型,每个党支部每月选树一个党小组典型,组织党支部书记和党小组长现场观摩学习,对比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会议指导,要求各党支部每月初将“三会一课”会议议题、召开时间上报段党委,段党委审核把关后统一制定计划,安排班子成员和党群办人员进行现场指导,确保全覆盖。定位评价,坚持用“看党员的思想是否先进、看党员的行为是否优秀、看党员的作用是否一流”来综合评价党支部“三会一课”的质量效果。

5.加强教育管理,增强党性观念。修订《大连机务段党内组织生活责任追究实施办法》,明确党员“三会一课”基本制度落实不到位的责任追究。收集整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党员权利义务、“三会一课”基本制度、优秀模范事迹、党建基本知识等210项基本内容,纳入到党员的日常学习,让党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常态化开展入党纪念日活动,通过对过政治生日的党员进行谈心教育、组织宣读入党志愿书、重温入党誓词、汇报个人感受等形式,教育引导党员牢记党的宗旨,时刻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党支部统一配备了新的党旗,组织全体党员佩戴党徽上岗作业,切实强化党员的先进意识。

四、几点思考

在推进党支部基础建设工作中,我们深刻感到,要想真正把党建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效果,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好功夫。

1.抓党建工作必须书记上手、亲力亲为。无论是“三会一课”基本制度的落实,党内各项主题活动的开展,还是党支部工作质量的考核验收,党群领导都要身先士卒、亲自上手。尤其是党委书记,肩负着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必须聚精会神抓党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抓党建工作必须统筹安排、循序渐进。党建工作的作用效果是循序渐进的,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持续长久的。这就要求我们抓党建工作必须做到统筹安排,做到年有规划、月有计划。在具体的推进落实过程中,要克服盲目求快的心理,把握方向、节

奏和标准,逐步实现党建工作由“框架落实到位”向“内涵落实到位”和“党员作用发挥到位”转变。

3.抓党建工作必须把握关键、提升能力。党支部书记和党小组长是落实党建工作各项要求的责任主体,这支队伍如果能够做到能力强、素质优,抓实党建工作将会事半功倍。在日常的工作中,要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对党支部书记和党小组长的教育培训,不断完善责任追究和任职考核机制,用高素质的“排头兵”来保证党建工作的扎实推进。

4.抓党建工作必须选树样板、典型引路。先进典型具有示范作用、带动作用以及导向作用。我们在党内立项攻关、党内优质品牌、党内安全控制、党内活动推进、党建基础氛围、党员作用发挥等多个领域深入挖掘选树典型,并利用会议交流经验、组织观摩学习、专题座谈研讨、简报总结推广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做到党支部及党员间各项工作学有样板、赶有方向,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实践证明,选好典型,树立样板,对于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作用。

下载关于我市建立卫生网络体系提升群众医疗保障水平调研思考[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市建立卫生网络体系提升群众医疗保障水平调研思考[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