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判断筒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推荐5篇)

时间:2020-10-28 14:4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判断筒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判断筒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

第一篇: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判断筒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

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判断筒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盗传必究 一、判断题 1.文学的原初含义不仅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今天一般不被看作文学的但有文采的一些语言作品,也可以称之为文学。

(√)2.文学语言富有文采,是指文学语言必需华丽、精巧。

(×)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

(×)4.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

(×)5.对文学语言的理解不能脱离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

(√)6.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直接地诉诸读者的想象。

(×)7.西方典型理论是在认识论哲学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生成的。

(√)8.文学与影视得以汇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

(√)9.读者与跨文化语境,是指读者在阅读中跨越本民族生活界限而尝试理解其他民族生活的情形。

(√)10.道德教化批评是指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的批评类型。

(√)11.文学是一种语言性艺术品,是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情达意的艺术样式。(√)12.同样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但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是有所不同的。(√)1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具有间接性。(√)14.在文学中,语言通常被视为最基本的“媒介”。

(√)15.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杂语或者互文性现象。(×)16.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17.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叙述视角的自觉运用。(×)18.高雅文化文本的写作,是一种商业化的创作行为。(×)19.文学阅读的鉴赏功能,是指读者在文学阅读中会对文学文本发生审美感动。(×)20.要对文学批评对象做出科学评价,就要善于抓住对象的共性特点以找到展开批评的突破口。(×)21.文学的原初含义就是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

(×)22.文学语言富有文采,是指文学语言必需华丽、精巧。

(×)2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具有间接性。

(√)24.在文学中,语言通常被视为最基本的“媒介”。

(√)25.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语境赋予了文学语言丰富复杂的内在含义。

(√)26.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

(×)27.戏剧通过借鉴小说的“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和真实感。

(×)28.文学写作中的拟想读者,等同予现实读者。

(×)29.文学阅读作为消费活动,与一般的物质商品消费表现为个人对物质产品的占有、享受和耗费是一致的。

(×)30.从批评者与作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不具有规范引导作用。

(×)31.文学的原初含义不仅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今天一般不被看作文学的但有文采的一些语言作品,也可以称之为文学。(√)32.在文学观念上,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都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所以二者是相同的。文学语言富有文采,是指文学语言必需华丽、精巧。(×)3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34.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35.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语境赋予了文学语言丰富复杂的内在含义。(√)36.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37.戏剧通过借鉴小说的“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和真实感。(×)38.文学与影视得以汇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39.读者与跨时代语境,是指读者阅读行为发生的年代跨越出文本所描述的年代的情形。(√)40.道德教化批评是指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的批评类型。(√)41.文学的原初含义就是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

(×)42.同样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但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是有所不同的。

(√)4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具有间接性。

(√)44.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

(×)45.抒情性散文以作者的情感体验为结构线索,突出情感的强烈和激越,以情感为文本构成的主体。

(√)46.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

(√)47.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叙述视角的自觉运用。

(×)48.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杂语或者互文性现象。

(×)49.文学阅读的鉴赏功能,是指读者在文学阅读中会对文学文本发生审美感动。

(×)50.文学批评标志着从普通文学阅读过程向文学理论的发展。

(×)51.在中国古代,文学一词的含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与学识、甚至所有语言性作品形成复杂的联系。(√)52.文学语言富有文采,是指文学语言必需华丽、精巧。

(×)53.读者参与文学活动不需要通过媒介。(×)54.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55.对文学语言的理解不能脱离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56.典型形象是文学文本中极具个性的形象,往往和此前的艺术形象截然不同,成为一种艺术的独创。(√)57.西方典型理论是在认识论哲学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生成的。(√)58.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59.文学阅读作为消费活动,与一般的物质商品消费表现为个人对物质产品的占有、享受和耗费是一致的。(×)60.从批评者与作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不具有规范引导作用。(×)61.文学的原初含义就是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62.文学的狭义理解,即一切语言性符号。(×)6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具有间接性。(√)64.从意象的接受效果来看,文学意象往往显得意味多样,景象晦培,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65.抒情性散文以作者的情感体验为结构线索,突出情感的强烈和激越,以情感为文本构成的主体。(√)66.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67.戏剧通过借鉴小说的“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和真实感。(×)68.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69.文学阅读具有消费功能,是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把文学文本当作与其他商品相同的文化物品来消费。(√)70.从批评者与作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不具有规范引导作用。(×)二、筒答题 1.简单说明文学的特征,并就某一特征稍加阐释。

答:①文学是一种语言性作品;

②文学的语言富有文采;

③文学要表情达意。

④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这是说文学的双重性质,即文学具有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双重性质,它是一种 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活动;

审美性质总是直接的和突出的;

而意识形态性则是间接的和隐蔽的。

2.简要阐释文学阅读中读者的主体条件。

答:①阅读期待;

(3分)②语言阅读;

(3分)③形象感受;

(3分)④意蕴体味。(3分)阐述及分析。(6分)首先是识字,其次是有普通的大体的知识,而思想和情感,也需大抵达到相当的水平线。否则,和文艺即不能发生关系。

3.简要阐述文学阅读的一般过程,结合自己的阅读过程谈点感受。

答:①发生阶段;

(3分)②发展阶段;

(3分)③高潮阶段;

(3分)④后效阶段。(3分)文学阅读讲究的是兴趣爱好,有些时候那些语言能使心灵脆弱的弦产生微微波动,那些故事情节能使我们对生活产生希望,这便是阅读的乐趣。

做任何事都是需要享受过程的,如果书和我趣味相投,我的阅读过程会是相当愉快,而不感兴趣的书我看过了开头就可以提前结束,所以一般来说我的阅读生涯还没有不快乐的时候。

书里其实没有黄金屋,也没有颜如玉。但是书读得多了,确实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及修养。

而且我大部分时间都在看小说,而且我看的都是年轻人的年轻之作,我推荐几本吧:

姜戎先生的《狼图腾》,这是经典著作了。

韩寒的《一座城池》还有其他杂文,语言犀利。(6分)4.简要阐释文学的基本属性,并对其中某一属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①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

②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

③文学再现社会境遇;

④文学的审美属性。

从写作审美学的角度来看,审美对象一旦进入作家的审美视野,经过作家的审美判断,准确地思辨与把握审美对象的美丑、善恶本质属性,并在整个审美活动和艺术创作过程中,使之获得审美价值。根据这种审美思考,我们可以这样界定:文学的审美属性,就是审美对象的美丑、善恶本质属性。文学的这种审美属性的基本特征及其构成因素又是什么?尽管目前美学界和文学理论界对它的研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认识尚有异议,但在我看来,文学的审美属性的基本特征就是:审美对象与审美理想的融合;

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情与理相交融的诗意境界;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它的构成因素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辩证对立统一。这是文学写作中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也是当前写作审美学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就这一课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以求理论界的讨论。

审美对象与审美理想的融合。审美对象的美丑、善恶的本质属性是一种社会的客观存在,它具有社会的客观属性的审美特征。文学作品是客观现实生活的能动的审美的反映,是客观现实生活通过作家的审美评价,按照作家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规律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产品。

5.简要说明文艺批评者应具备的主体条件,对其中的某一条件谈点自己的看法。

答:

①审美感受力。

②理性分析能力。③文学史眼光。

批评家在进行审美鉴赏和价值判断的时候,必须抛弃和忘却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以一种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态度对文艺作品做出客观又公允的评价。

文艺批评不仅不触及文艺作品的缺点,也揭示不出文艺作品之美。这样,就更需要真正的批评家出场以及掷地有声的文艺批评的出现。用钱谷融在《谈文艺批评问题》中的话说:“真正的文艺批评,应当是一种关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心灵以及艺术作品中的生活与心灵的关系的研究。”虽说批评家与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一样,不能给社会提供某种可以直接应用的财富,但是,他们给人类意识的进步提供的思考则作为无形的财富一直积累着、延续着。

批评家的主体性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守望人类的精神家园,还要积极去建构健康、有序的文艺批评秩序。文艺批评的范型研究和建设性的研究比起种种理论的颠覆更为重要,只有建立学科范型,才能获得跨学科研究的真正意义。

6.简单阐释象征型文本及其特征,并简要分析阐释其中之一特征。

答:①象征型文本是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

②它的特征有暗示性、说理性和待解性。

7.简要阐释文学媒介的特点,并就某个特点说说自己的感受。

答:(1)涉义性;

(3分)(2)物质性;

(3分)(3)中介性;

(3分)(4)语境依托性。(3分)首先,最基本特点是它的物质性;

其次,文学媒介作为一种媒介必然具有中介性的特点;

第三,文学媒介具有明显的涉义性;

最后文学媒介还具有情境性。(6分)8.简要回答文学意象的特征。

答: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求解性。

①哲理性是至境意象的本质特征zhi。

如波德莱尔的《天鹅》。诗人虽然写的是天鹅,但我们想到的是人类的处境。波德莱尔对人类命运的诗意沉思浓缩到了天鹅这一形象上,使之成为表意之象。

②象征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基本表现手段。

如里尔克的《豹》。表面看来,描写了关在笼子中豹子的客观形象,诗人通过豹子这一形象隐喻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③荒诞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形象特征。

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描写两个流浪汉在无望着等待戈多。

④求解性是文学象征的审美特征。

如北岛的诗歌《迷途》。

第二篇: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 试题

一、革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 内)

1.中国古代“观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最为相似。A.信息论 B.摹仿论 C.意志论 D.反映论

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文化论以外还有()。A.反映论 B.信息论 C.意志论 D.语言论

3.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文本。A.象征型 B.表现型 C.再现型 D.创意型

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语境依托性。

A.中介性 B.表象性 C.表情性 D.意识性

5.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A.车尔尼雪夫斯基 B.高尔基 C巴赫金 D.什可洛夫斯基

6.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暗示性、朦胧性、()A.独创性 B.指意性 C感染性 D.历史性

7.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的自觉运用。A.人物活动 B.语言符号

C具体形象 . D.叙述场景

8.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达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A.母语 B.书面语 C.口语 D.标准语

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与机构制作特点。A.集体行为 B.商业运作 C.个人创造 D.历史演绎

10.()的批评也可称作媒体批评。A.审美欣赏型 B.消遣娱乐型 C.理性认知型 D.道德教化型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和观众。A.作品 B.艺术家 C.语言 D.情感 E.符号

2.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体验论的文学观念认为()。A.文学主要不是对世界的摹仿 B.文学主要不是对情感的表现

C.文学主要不是对读者的道德感化的产物 D.文学是个体的特殊的生命体验的结晶 E.文学重视作者在作品中的表现活动

3.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语言层、形象层()。A.语音层 B.文法层 C意蕴层 D.余意层 E.衍意层

4.文学媒介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单就中国文学发展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主要经历了()。

A.口语媒介 B.文字媒介 C.印刷媒介 D.大众媒介 E.网络媒介

5.文学中的语言,也就是文学文本中的语言,除了“文学文本中的语言”这一显著标志之外,还是()的语言。A.情感化 B-富有文采 C.充满理性 D.哲理化 6.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感会于心、韵味无穷和()。

A.情景交融 B.虚实相生 C.真实写照 D.感同身受

7.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A.省略 B.减缓 C.概略 D.停顿

8.喜剧以()等手法,揭露落后丑恶人物和现象的丑陋庸俗、虚伪荒谬。A.夸张 B.幽默 C.变形 D.冲突 E.讽刺

9.读者的主体条件是读者据以阅读的自身条件因素,大致包括()。A.阅读期待 B.语言阅读 C.形象感受 D.意蕴体味

10.语言批评模式是许多文学批评流派如()等文学批评中涉及的文学语言分 析方法的一种概括。

A.形式主义 B.解构主义 C.新批评 D.结构主义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划“√”,错误划“×”)

()1.在中国古代,文学一词的含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与学识、甚至所有语言性作品形成复杂的联系。

()2.在文学观念上,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都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所以二者是相同的。

()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4.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

()5.对文学语言的理解不能脱离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

()6.典型形象是文学文本中极具个性的形象,往往和此前的艺术形象截然不同,成为一种艺术的独创。

()7.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直接地诉诸读者的想象。()8.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自身在现实世褰中的境遇。

()9.读者与跨时代语境,是指读者阅读行为发生的年代跨越出文本所描述的年代的情

形。

()10.道德教化批评是指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的批评类型。

四、简答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简要阐释文学媒介的特点。2.简要阐述文学阅读的一般过程。

五、论述题(24分)

以自己熟悉的文学典型形象为例,阐述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文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A 3.D 4.A 5.C 6.B 7.D 8.A 9.C 10.B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B 2.ABCD 3.CDE 4.ABCDE 5.AB 6.AB 7.AC 8.ABCE 9.ABCD 10.ACD

三、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简要阐释文学媒介的特点。

答案要点:(1)涉义性;(3分)(2)物质性;(3分)(3)中介性;(3分)(4)语境依托性。(3分)

阐述解释(6分)

2.简要阐述文学阅读的一般过程。

答案要点:

①发生阶段;(3分)

②发展阶段;(3分)

③高潮阶段;(3分). ④后效阶段。(3分)

阐述解释(6分)

五、论述题(24分)

答案要点:

①从价值形态看,典型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典型形象是文学文本中极具个性的形象,往往和此前的艺术形象截然不同,成为一种艺术的独创。

②从审美表现看,典型是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写照,具有历史性。典型形象的塑造往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完成的一个形象,因此,也就往往成为一定时期文化和社会状况的深刻揭示,具有丰富的历史性、现实性的内涵。

③从阅读接受看,典型给人的感受复杂多样,具有多义性。具有独创性和历史性的典型形象,也就因此具有复杂的文化、审美的内涵,造就一种复杂多样的阅读感受。往往一个典型,就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具有多种意义读解的可能性。

④从修辞效果看,典型形象往往可以激发人的强烈认同感,具有感染性。典型具有强烈的召唤魅力和感染色彩,往往和读者的情感体验产生呼应,激发起人们的认同。

(论述题,每个要点各占4分,其余为答案组织内容分数。学生回答问题只要能够围绕要点组织答案,且能够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以给相应分数。)

第三篇:2013文学概论试卷及答案

系别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

┈┈┈┈┈┈┈┈┈┈┈┈密┈┈┈┈┈┈┈┈┈┈┈┈┈┈┈┈┈┈┈┈封┈┈┈┈┈┈┈┈┈┈┈┈┈┈┈┈┈┈┈线┈┈┈┈┈┈┈┈┈┈┈┈┈┈

安阳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概论课

2012——2013学第一学期期末考查试卷A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文艺学包括文学理论、三个分支。

2、关于文学原始发生,有、劳动说等几种观点。

3、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来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与理性、情感性与

_认识__的相互渗透状况。

4、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可以分为材料储备、等三个环节。

5、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主观的真实、6、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可以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象征性

种类型.7、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是诗、8、文学言语具有内指性、、阻拒性、本色化等特点。

9、文学意蕴层面可分出

10、报告文学具有及时性、、等特征。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文艺家是:(A)A.艾布拉姆斯B.韦勒克C.沃伦

D.菲雷泽

2.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中,首次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C)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

D.斯大林

3.提出“陌生化”概念,强调作品语言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认为文学创造的过程就是通过“扭曲”的语言使现实生活变得陌生化的过程 的是:(C)A.女权主义B.结构主义C.俄国形式主义D.英美新批评派4 提出“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的中国古代文论家是:(C)A.刘勰B.陆机C.曹丕D.钟嵘

5、提出“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著名论断的是:(B)A.马克思 B.恩格斯 C.斯大林 D.希尔特

┈┈┈┈┈┈┈┈┈┈┈┈密┈┈┈┈┈┈┈┈┈┈┈┈┈┈┈┈┈┈┈┈封┈┈┈┈┈┈┈┈┈┈┈┈┈┈┈┈┈┈┈线┈┈┈┈┈┈┈┈┈┈┈┈┈┈

6、“诗意的裁判”是恩格斯对______B___的评价。

A.列夫·托尔斯泰

B.巴尔扎克

C.劳拉·拉法格

D.普列汉诺夫

7、从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将艺术分为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的是:(A)

A.黑格尔

B.席勒

C.康德

D.费尔巴哈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学言语的特点:(D)

A.内指性

B.心理蕴含性

C.阻拒性

D.假定性提出“隐含的读者”的概念,开启了接受美学由接受研究向效应研究的内在转变的是:(A)

A.伊瑟尔

B.伽达默尔

C.姚斯

D.哈贝马斯

10.“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简称“三融合”)的审美理想是在____A____中提出的。

A.恩格斯:《致斐迪南·拉萨尔》

B.恩格斯:《致敏·考茨基》

C.恩格斯:《致弗·梅林》

D.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

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2、艺术真实: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3、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

福相联系。

4、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

四、简答(每小题9分,共18分)

1、为什么说文学起源于劳动?

要点: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③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④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2、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要点:第一,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第二,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

第三,艺术发现虽然是对外在事物一种独特的把握,但在这种把握中,外在事物常常只是一个机缘;第四,艺术发现并

不改变原来的事物。

说明:每个简答题9分,共18分,按要点酌情给分。

五、评论(读下面的小说,写一篇评论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

字。40分)

他的姓不大好听,姓苟。前些年,在县委任过常委,主管过宣传工作,行政官衔不明确,“官称”就很别扭。这本是没办法的事,当面叫他“常委”,不挂姓,背地只要说“一丝不”仨字,那就是指苟常委了。

我喜欢爬格子,稿子上过报纸,也上过电台,还有一次居然上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报纸摘要节目,”也许正由于这,我被调到县里去做宣传工作,每写好稿子,要经苟常委过目。

┈┈┈┈┈┈┈┈┈┈┈┈密┈┈┈┈┈┈┈┈┈┈┈┈┈┈┈┈┈┈┈┈封┈┈┈┈┈┈┈┈┈┈┈┈┈┈┈┈┈┈┈线┈┈┈┈┈┈┈┈┈┈┈┈┈┈

“咦,你看!”他从眼镜的上方向我瞥了一眼,然后,用右手食指点着我的稿子“你看,你这个‘己’字伸出一点点头儿,那怎么行!那就念另一个字喽!这不用说我想你当然知道哟!”

我急忙用手指甲在稿纸上划了几下,笑了笑:“念‘已’,已经的‘已’!”

“不,不,你看,你那一竖折钩儿伸出的太多了,跟上边连上了,那就又成了‘巳’字喽!哈,中国字,难,学好,不易,唯其难,必一丝不苟!”

从办公室里出来,我的脑子早被“己”、“已”、“巳”那三个字搅成了一团乱麻。

忽一日,同室的张志芳笑着走近我,悄声说:“传你呢!”

我愣愣的。

“呀,这么迂,‘一丝不’呀!”她吐了吐舌头,诡谲地一笑。

我去了。

“你看,又找你了。这一次,你稿子里的所有‘禾’旁都带钩儿了!”

我呆呆的。

“那‘禾’旁不该有‘钩儿’是直直的一竖。”长指甲在我的稿子上划出一条很深的印迹。

他摇摇头,不再言语。

这很使我吃惊。

他似乎陷入了幽远的沉思,许久,才用嘴角嗤地一笑:“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为这个‘禾’旁有钩儿没钩儿竟在文字学术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个文字学家听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农说:没见过庄稼的根儿向上长的,从中受到启示,在报纸上发表了关于‘禾’旁不要‘钩儿’的论文,还建议出版界开展‘凿钩儿’运动。你看,现如今出版的图书,所有‘禾’旁的钩儿都凿掉了!”

苟常委的渊博知识,令人叹服。我常常是写好稿子就主动登门求教,每次总能得到新的知识。

不料,形势急转直下,一别就是二十余年!

在这二十年间,关于苟常委的事,我几乎一无所知,隐隐约约地听说过,他曾给一家电台写过听众来信,建议纠正“老挝”和“秘鲁”的读音云云。耳听为虚,不知可曾真有过此事。

突然,我莫名其妙地接到了一个电话——叫我给常委起草悼词。

“这是哪里事!”我心里突突地跳,可还是答应了。

悼文写好了,只是“医治无效”后面的时间还空着,那原因很简单,他还没有死。

“要不要读给苟常委听听?”我惴惴地问。

“那干啥?”

“怕不好吧,他一生一世一丝不苟„„”

没想到周围的人“哗”地笑起来。

我忙解释:“不开玩笑,真的,让他听听好,虽说悼文都是陈谷子烂芝麻老一套,还是让他听听的好!”“可以吧!”

大家都倚在苟常委的床头,叫醒他,其实已很难,不过,看得出,他心里是明白的,只是眼已极难睁开,手也极难动弹了。

悼文不长,很快读完了。

苟常委灰色的脸上掠过一丝笑意。

大家知道他已很满意,轻声吵吵着“就这么定了”!

此时,苟常委挣扎着摇着头,挣扎着移动着手臂,挣扎着伸出两个手指头。

“静、静静„„”一片唏嘘声。

苟常委两个手指叉开,再叉开,然后,食指打了个弯儿,颤了几下,头随着轻轻晃了晃。

谜,是个哑谜。大家面面相觑,提了至少有一百零一个“是不是„„”

苟常委皆用晃头表示否定。

忽然,我心里一亮,分开人群:“哦,悼文里应该把‘退休’换作‘离休’对不?”

苟常委脸上忽地掠过一抹红光,一闪即逝,骨关节“嘎儿”的一声,似乎揿了一下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铃„„

第四篇: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判断题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判断题题题库及答案

判断题

1.民间文化文本是体现普通民众的出于传统的自发的通俗趣味的文学文本。

T

2.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对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及其意义的瞬间直觉。

T

3.在文学阅读过程中,常见到一种说话人态度隐蔽而专注于描绘事物的文本,这往往就是再现型文本。

T

4.文化市场制约着阅读受众群体,包括读者的多少甚至读者的文化层次。

T

5.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特有的一个理论术语,也是我国独创的一个美学范畴。

T

6.审美感受力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意蕴及其成就的审美体验与辨析能力。

T

7.没有媒介就不存在文学。

T

8.文学写作中的拟想读者,等同于现实读者。

F

×

9.文学实用论片面突出强调教育因素,文学的特性就可能失去了。

T

10.文学写作作为作家的个性化创造,理所当然地具有个体意义。

T

11.单凭丰富的材料、经验的积累,就能马上写出作品来。

T

12.文学写作中的语言敏感,是指作者在文学写作过程中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和精当运用的能力。

T

13.中国古代文论关于文学文本“言象意”三层面说和“粗精”两层面说,其共同点都是从“可见”(显示)与“不可见”(非显示)的分别上来加以立论的。

T

14.文学是由语言的具体运用而实现的艺术。

T

15.通常意义上,我们把具有象征意蕴的文学形象称为“意象”。

T

16.中国古典文论的“风化”或“教化”说带有某种“实用论”的倾向。

T

17.典型形象不仅仅是一种独特鲜明审美形象,也是一种深刻多义的历史形象。

T

18.文学的原初含义就是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

F

×

19.作者角色论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投入论”,另一类是“回味论”,强调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必须注意从作品人物的角度去感受生活、考虑问题、说话和行事,这是“回味论”。

F

×

20.作家创作的语境与读者阅读的语境应该是重合的。

F

×

21.开放式结构倾向于使戏剧行动的时间、地点和角色人数极端集中化,以便保持行动的统一。

F

×

22.中国古典文学意境理论追求空灵的审美境界。

T

23.加拿大学者伊尼斯提出“传播的偏斜”的理论。

T

24.同样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但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是有所不同的。

T

25.所谓审美,指的是特定符号所传达的感性画面蕴含丰富的理性意味的状况。

T

26.作者创作了一件本文,读者则在此基础上生成多种解释,因为读者的阅读语境可以是多重的。

T

27.读者与跨文化语境,是指读者在阅读中跨越本民族生活界限而尝试理解其他民族生活的情形。

T

28.文学鉴赏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T

29.文学的原初含义不仅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今天一般不被看作文学的但有文采的一

些语言作品,也可以称之为文学。

T

30.与再现型文本不露声色相反,表现型文本常常直接表露作者的主观态度。

T

31.在中国古代,文学一词的含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与学识、甚至所有语言性作品形成复杂的联系。

T

32.从文化价值看,高雅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三个层面之间本身是无所谓高低之分贵贱之别的。

T

3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具有间接性。

T

34.读者与同时代语境,是指读者阅读行为发生的年代与文本所描述的年代大体相同的情形。

T

35.民间文学是普通民众的集体创作。

T

36.象征型文本由于追求暗示性和说理性,因而使读者常常产生一种等待解释的感觉。

T

37.短篇小说是一个自足的艺术世界,它截取特定时空情境中的一个完整段落,描写其中复杂完整的一个或几个事件,有深度地表现生活的局部。

F

×

38.散文的结构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随意赋形,随物赋形。

T

39.所谓“大语境”,指的是文本中的上下文关系,是由文学语言建构起来的整体意义氛围。

F

×

40.鉴赏是实现文本审美价值的基本途径。

T

41.文学在古代的原初含义是文章和博学,即文学是富于文采的语言作品和人的学识渊博。

T

42.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叙述视角的自觉运用。

F

×

43.“蕴藉”来自中国古典文论,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

T

44.文学批评与文学阅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T

45.大众文化文本的写作,是一种个性化的制作行为。

F

×

46.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没有联系,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形态,具有不同的特性。

F

×

7.高雅文化文本代表特定社会文化中的稳定和理想的方面,对于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T

48.文学的狭义理解,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F

×

49.一般说来,同时代语境中的读者容易与本文人物产生共鸣。

T

50.所谓“意象”,也就是表意之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

T

51.文学批评标志着从普通文学阅读过程向文学理论的发展。

T

52.大众媒介是由旨在复制和传送信息的编辑组成的、传播组织为中介的传播渠道。

F

×

53.文学的广义理解,即文学是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F

×

54.没有读者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阅读。

T

55.从意象的接受效果来看,文学意象往往显得意味多样、景象晦暗,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

T

56.影视文学语言必须简练,它不允许冗长繁多的对话,否则会破坏影视的运动节奏。

T

57.文言文是一种适合口说并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的语言形态。

F

×

58.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

T

59.文学文本是一种由实际的语言行文构成的语言系统。

T

60.所谓语言形象,其实就是呈现在文学文本中的汉语的审美面貌。

T

61.对文学语言的理解不能脱离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

T

62.口语媒介与身体语言和原始礼仪没有相关性。

F

×

63.文学的现代含义,即文学是有文采的表情达意的语言作品。

T

64.流言是一种不常见的能被忽视的口语媒介。

F

×

65.个体语境和社会语境会影响阅读过程和结果。

F

×

66.语言形象是艺术地呈现在文学文本中的形象。

T

67.戏剧冲突是体现戏剧性的最高形式,是戏剧文学最基本的审美特征。

T

68.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

F

×

69.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

F

×

70.理性分析能力是批评客体根据特定审美理想和批评标准去分析、评价和判断对象的能力。

F

×

71.文学实用论要求文学服务于社会实际利益是有其合理性的。

T

72.锁闭式结构倾向于在戏剧中以最大的可能描写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并保持戏剧行动的从容不迫。

F

×

73.文学批评语言的科学性体现在准确使用专门术语形成的语言系统。

T

74.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杂语或者互文性现象。

F

×

75.文学语言比普通语言更依赖文本语境和文化语境。

T

76.文学语言仅仅是表达意义的工具和手段。

F

×

77.从意象的表达方式来看,一个意象往往通过隐喻、转义等等方式,暗示其内在的意义。

T

78.抒情性散文以作者的情感体验为结构线索,突出情感的强烈和激越,以情感为文本构成的主体。

T

79.文字媒介是语言媒介的一种重要形态,是以书面符号系统承担人际传播任务的语言媒介。

T

80.文学媒介随着人类生活的发展在不断地演化和实现技术创新。

T

81.所谓文学语言的角色问题,指的是如何看待语言和文本的关系问题。

F

×

82.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双声语或者互文性现象。

T

83.不同的媒介运用不会导致文本的意义及其修辞效果发生变化。

F

×

84.文学写作中的拟想读者,是指作者在写作活动中主观设想面对的当代或后世读者。

T

85.文学语言富有文采,也可以指似乎不加修饰的简朴的语言形态。

T

86.文学理论,又称文学学或文艺学。

T

87.文学作品的受关注程度与文学作品的审美内涵直接相关。

F

×

88.文学写作仅仅是作家的个人精神创造。

F

×

89.在文学观念上,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都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所以二者没有什么不同。

F

×

90.在解构主义的文学批评实践中,能清楚地看到解构批评正在跨越文本分析而迈向泛文化批评的尝试与努力。

T

91.没有完整的语言表意系统,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文学文本。

T

92.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人文学科。

T

93.道德教化批评是指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的批评类型。

T

94.暗示性可以说是表现型文本的核心特征。

F

×

95.在基本的文学观念上,文学实用论与表现论是相互冲突的。

F

×

96.批评家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和价值判断,还需要掌握进步的学术思想。

T

97.所谓虚实相生,并不是一位求虚而舍弃实境。

T

98.文学语言的基本特性在于审美方面。

T

99.小说叙述中的时空情境来源于自然时空,因而是一种真实的时空。

F

×

100.作者角色论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投入论”,另一类是“回味论”,强调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必须将自身的情感体验对象化,学会做清醒的超然旁观者,这是“投入论”。

F

×

101.所谓“小语境”,指的是特定文化情境中众多文本所构成的关联域。

F

×

102.明清白话长篇小说在城市民间的流行,间接与印刷媒介的普及相关。

F

×

103.文学与音乐的汇通还表现在文学的叙事文体即小说具有音乐性。

T

104.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特有的一个理论术语,也是我国独创的一个美学范畴。

T

105.传记批评的目的是把文学作品的意义和成就归功于作家对生活的真实反映。

F

×

106.文学媒介的特点,内在地规定着文学文本的审美特点,并逐渐形成了文学的形式特征。

T

107.文学语言论的突出特点是把文学视为一种语言符号,并强调运用语言学模式去加以研究。

T

108.大众媒介主要包括机械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种形态。

T

109.文学写作过程的成文,不应包括通常所说的修改、润色等。

F

×

110.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没有联系,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形态,具有不同的特性。

F

×

111.高雅文化文本的写作,是一种商业化的创作行为。

F

×

112.蒙太奇不仅作为叙事手段,而且作为思维方式成为影视艺术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

T

113.文学文本始终要在特定社会境遇中开放其意义空间,从而呈现出不确定特征。

T

114.小说与戏剧这两种艺术之间存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二者的表现手段和审美效果的不同。

T

115.语言敏感是一个优秀文学写作者必备的主体素质之一。

T

116.文学媒介总是要使自身成为作者与读者相联系的中介环节。

F

×

117.高雅文本就是一味追求超凡脱俗。

F

×

118.文学语言是存在于文学文本中的、富有文采的一种情感化语言。

T

119.西方典型理论是在认识论哲学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生成的。

T

120.毛笔的出现为文学写作带来了速度,其直接的后果或者是多卷本、大部头文学作品得以批量“生产”出来。

F

×

121.从批评者与作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不具有规范引导作用。

F

×

122.暗示性可以说是象征型文本的核心特征。

T

123.文学表现论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T

124.典型形象的塑造往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完成的一个形象。

T

125.文学媒介产生只有这种媒介才会产生的形象及其意义。

T

126.文学写作不仅是民族的,而且具有世界意义。

T

127.媒介是文学中的次要因素。

F

×

128.影视文学要把文学语言“翻译”成影视语言,使它们和银幕上的视觉形象发生间接关系。

F

×

129.从意象的接受效果来看,文学意象往往显得意味多样,景象晦暗,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

T

130.语言是意义的生长地,语言使意义得以生成。

T

第五篇: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作品分析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作品分析题题库及答案

主观题

作品分析题(共1题,共60分)

作品分析题:

请在下面所给出的诗歌、散文、小说三类文学作品中,选择一部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同学们可以根据文学概论课程学到的任何理论知识与观点,既可以选取文学的属性描述、文学的语言特点、文学的形象性认知理论、文学体裁的特征表现、文学的阅读理论或者文学批评的相关模式等等对所选择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具体要求如下:

1.必须运用文学理论知识,结合作品展开分析与评价;

2.要准确、恰当地使用不低于2限次的学科专业术语;

3.问题回答要划分出层次,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4.避免出现照搬材料内容,就事论事,缺乏理论依据的表述。

诗歌评析

背影

汪国真

背影

总是很简单

简单

是一种风景

背影

总是很年轻

年轻

是一种清明

背影

总是很含蓄

含蓄

是一种魅力

背影

总是很孤零

孤零

更让人记得清

诗歌评析

背影

答案:

该首短诗都是以背影开头,慢慢的深入。由“简单”到“年轻”再到“含蓄”最后到“孤零”,那份独特便也显现出来。众多的背影里面,个人眼里的背影也只是那个与自己牵绊最深的,它不管人群是怎样黑压压的如幽灵般显现。

行者有行者的背影,伏案者有伏案者的背影,思想者有思想者的背影,望其背影之时,他的前路会有怎样的奋斗和执着又是另一番风貌了。

《背影》只有轮廓,看不到喜怒哀乐。背影是简单的,是年轻的,是蹒跚的,是含蓄的,是独特的,更是孤零的。看着背影,不仅仅的是看着渐行渐远的风景,更是心中千思万绪的情感的渐行渐近。

散文评析

信念的力量

鲁先圣

鲁西南深处有一个小村叫姜村。这个小村子因为这些年几乎每一年都要有几个人考上大学、硕士甚至博士而闻名遐迩。方圆几十里以内的人们没有不知道姜村的,人们会说,就是那个出大学生的村子。久而久之。人们不叫姜村了,大学村成了姜村的新村名。

姜村只有一所小学校,每个年级一个班。以前的时候,一个班只有十几个孩子。现在不同了,方圆十几个村,只要与村里有亲戚的,都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到这里来,人们说,把孩子送到姜村,就等于把孩子送进大学了。

在惊叹姜村奇迹的同时,人们也都在问,都在思索。是姜村的水土好吗?是姜村的父母掌握了教孩子秘诀吗?还是别的什么?

假如你去问姜村的人。他们不会告诉你什么。因为他们对于秘密似乎也一无所知。

在二十多年前,姜村小学调来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教师,听人说这个教师是一位大学教授,不知道什么原因被贬到了这个偏远的小村子。这个老师教了不长时间以后,就有一个传说在村里流传。这个老师能掐会算,他能预测孩子的前程。原因是,有的孩子回家说,老师说了,我将来能成数学家;有的孩子回家说,老师说我将来能成作家;有的孩说,老师说,将来我能成音乐家;有的孩子说,老师说我将来能成钱学森那样的人,等等。

不久,家长们又发现,他们的孩于与以前不大一样了,他们变得懂事而好学,好像他们真的是数学家、作家、音乐家的材料了。老师说会成为数学家的孩子,对数学的学习更加刻苦,老师说会成为作家的孩子,语文成绩更加出类拔萃。孩子们不再贪玩,不用像以前那样严加管教,孩子也都变得十分自觉。因为他们被灌输了这样的信念:他们将来都是杰出的人,而有好玩、不刻苦等恶习的孩

子都是成不了杰出人才的。

家长们很纳闷,也将信将疑,莫非孩子真的是大材料,被老师道破了天机?

就这样过去了几年,奇迹发生了。这些孩子到了参加高考的时候,大部分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这个老师在姜村人的眼里变得神乎其神,他们让他看自己的宅基地,测自己的命运。可是这个老师却说,他只会给学生预测前程,不会预测其它的。

这个老师年龄大了,回了城市,但他把预测的方法教给了接任的老师。接任的老师还在给一级一级的学生预测着,而且他们坚守着老教授的嘱托:不把这个秘密告诉给村里的人们。

我的几个好朋友就是从姜村走出来的,他们说,他们从考上大学的那一刻起,对于这个秘密就恍然大悟了,但他们这些人又都自觉地坚守起了这个秘密。

听说完这个故事,我始终在被这位可敬的老师感动着。人世间还有什么力量能超过信念的力量呢?他通过中国最传统的方式,在这些幼小孩子的心灵里栽种了信念啊!

散文评析

信念的力量

答案:

从老教授的角度,本文昭示了一种“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期待效应.老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期望,还应该把这种效应用于学生身上.老师要告诉学生,他们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让学生对自己增强自信心,对自己的人生前……

小说评析

回家

皮特·哈米尔(美)

几年前,我在纽约格林威治村遇到一个姑娘,就是从她那里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也许是一个神秘的民间传说,每隔几年重复出现,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重新流传。然而我仍然愿意相信它确实在某时某地发生过。

他们要到劳德戴尔要塞去——共三个小伙子和三个姑娘——上公共汽车时,他们拎着纸袋,里面装有三明治和葡萄酒,梦想见到金色的沙滩和大海的潮汐。这时,纽约灰暗而寒冷的春天已经在他们身后消失。

公共汽车驶过新泽西州时,他们开始注意到文戈。文戈坐在他们前面,衣着简朴,但不很合身。他坐在那里,从来没有动一下,满是灰尘的脸上看不出他的实际年龄。他一直咬着嘴唇,表情冷漠,一语不发。

深夜,汽车抵达华盛顿郊外,在霍华德·约翰逊饭店停下。大家都下了车,只有文戈坐在座位上像生了根似的一动也不动。几个小伙子感到奇怪,试图猜想他的身世:也许他是一个船长,也许是抛

下妻子,离家出走的人,也许是一个回家的老兵,他们回到车上时,一个姑娘坐在他身边,作了自我介绍。

“我们要到佛罗里达去,”她欣喜地说,“听说那儿真美。”

“是的。”他平静地说,仿佛他想起了曾极力忘掉的事情。

“想喝点葡萄酒吗?”她问。他微微一笑,对着酒瓶喝了一大口。他向她道了谢,又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儿,她回到伙伴中间,文戈则打着盹睡着了。

次日早晨,他们一觉醒来发现汽车已停在另一家霍华德·约翰逊饭店门外。这次文戈进了饭店,那个姑娘坚持要文戈与他们坐在一起。他看来很害羞,要了一杯不加牛奶的清咖啡。他听着年轻人闲聊海滩露宿的情景,紧张不安地抽着烟。回到车上后,那个姑娘又与文戈坐在了一起。过了一会儿,他讲述了自己辛酸的经历。他在纽约监狱里关了四年,现在回家去。

“你结婚了吗?”

“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她问。

“是这样,在我坐牢时我曾给妻子写过信,”他说,“我告诉她,我要离开很长时间,如果她受不了,如果孩子们总是问这问那,如果她太伤心,那么她可以把我忘掉。我能理解。再找一个丈夫。我说——她是一个极好的女人,确实了不起——把我忘掉吧。我告诉她不必给我写信。果真如此,三年半里她没有给我写过一封信。”

“你现在回家,对家里的情况什么都不知道?”

“是的,”他羞怯地说,“不过,上一周,当我确信假释就要批准时,我又给她写了信。我们过去住在布伦斯威克镇,就在杰克逊维海港前边。镇口有一棵高大的橡树,你一进镇就能望见。我告诉她,如果她没有改嫁,愿意等我回家,那就在橡树上系一条黄手帕。我看见黄手帕就会下车回家。如果她不想要我,就忘掉这件事——不系手帕,这样我就继续坐在车上走过去。”

“哇,”那个姑娘叫起来,“哇!”

她告诉了其余的人,很快大家都知道了。他们都关注着布伦斯威克镇的到来,并相互传看着文戈拿出来的几张照片,照片上是他妻子和三个孩子——妻子透露出一种纯朴之美,孩子们尚未发育成熟。可以看得出来,照片不知被文戈抚摩多少次了。

现在他们离布伦斯威克镇还有二十英里,几个年轻人都坐在右边靠窗的座位上,等待着那棵大橡树的出现。文戈停止张望,脸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好像他在给自己鼓劲,决心战胜另一次失望。

这时离布伦斯威克镇只有十英里,五英里……突然,所有年轻人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们叫呀,喊呀,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只有文戈除外。

文戈坐在那儿望着橡树惊呆了。树上挂满了黄手帕——二十条,三十条,也许有几百条;这棵树,真像一面欢迎的旗帜,在迎风招展。正当年轻人高声欢呼的时候,这位老囚犯慢慢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朝着汽车前面的方向,回家去了。(试题分值:60分)

小说评析

回家

答案:

①小说写文戈的回家之路,文戈是小说中的线索性人物,小说从动作、神情、语言等角度正面表现文戈形象。

②回家途中的文戈是小说情节展开的中心人物,小说中人物的活动都是围绕文戈回家展开。

③小说通过文戈在回家途中讲述自己辛酸的经历,表现人们对亲情对人间温暖渴望的主题。“幸福的黄手帕”好。

小说幕后的文戈妻子是小说着力表现的主要人物,而黄手帕的有无与之有直接关系,文戈、几个年轻人只是引线。挂黄手帕的文戈妻子是情节发展决定性人物,文戈的的命运前程决定于已离开了很长时间的妻子。小说对亲情对人间温情渴望的主题主要是通过挂黄手帕的文戈妻子表现出来的。

小说评析

妈妈的秘密

赤川次郎(日)

千万不能让丈夫知道。

绫子拿着那个小包,站在桥上。夜深人静,河水在黑暗中悄无声息地流淌着。

它能带走这秘密吧。

小包飞快落入河中。回家吧,明天丈夫住院,得起个大早呢。

绫子疾步往回走。轻轻打开后门,穿过厨房,溜进卧室——丈夫站在那里!丈夫满脸愤怒。

“上哪儿去了?”

“这……”

“哼,是把见不得人的东西扔到河里了吧!”丈夫真的动了气。绫子的脸也变白了。

“扔了什么?说!”

绫子忍不住反问一句,“你怀疑我什么?”

“我替你说吧——是北山的信!”绫子睁大了眼睛。接着,慢慢将视线移至脚下。

“跟那家伙勾搭上啦!”“啪!”一记沉重的耳光。绫子头晕目眩,一头栽倒在床上。

好不容易抬起头时,女儿有纪子正怯生生地站在床边,黑黑的瞳仁里充满了恐惧和疑惑。

“我到底是谁的孩子?”有纪子问,“是爸爸的,还是叫北山的那个人的?”

“你为什么问这个?”

“想知道。”

良久,绫子没有作声。微风吹拂着她那业已大部分变白的头发。

“好,”绫子终于开口了,“那就告诉你吧。”

“和我结婚前,你爸爸爱着一个人,她叫……晶美”。晶美,并不出众。在中学,比爸爸他低一年级。当时很迷恋爸爸的绫子,偏偏和晶美又是最好的同性朋友。不过,这两个女孩儿那时都还不到敢向异性吐露爱心的年龄。因此,也就没有发生什么争“郎”大战。论家庭背景,绫子占上风。晶美死了父亲,与母亲二人相依为命,度日维艰。她自然穿不起绫子身上的漂亮衣裤,也不善于玩耍。不过,绫子知道,晶美特有的那种清纯、温柔和娴静是谁也学不到手的。

那件事发生在一个炎热的暑假。

晶美突然跑到了绫子家。爸爸正巧也在。紧追而至的是一群恶煞似的男仆,他们的主人是当地首富,晶美的母亲在那家干活。

“让那个女孩儿滚出来!”男仆们叫嚣说,他们小姐放在梳妆台上的宝石不见了,晶美当时正进府找她母亲,偷宝石者必是晶美无疑……爸爸,发怒了,让晶美躲进里屋,转身直奔门口,跟那帮男仆大吵起来。

大概是被爸爸那不要命的样子吓住了,男仆们嘟嘟哝哝着回去了。本来他们也没有充分的证据。

爸爸走向面色惨白、颤抖不已的晶美,温柔地拉起她的手……然而,那件事并未结束。暑假期间,晶美偷盗宝石的传言飞遍整个镇子。新学期开始后,没一个人愿跟她说话。她母亲也失去了工作,娘儿俩的日子更难过了。爸爸则明明确确地爱起了晶美。那不是出于怜悯或同情,而是纯粹发自内心深处的诚挚之情。绫子一如既往关心着晶美,同时暗暗在心里发誓:委屈自己,成全他们。

然而,单靠一个学生的爱情,是无法支撑母女俩的生计的。这个事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晚秋的一个黄昏,晶美和她母亲一同投河自尽了。

“后来,你爸爸倒插门到了咱们家,再后来,就有了你。”绫子停顿了一下,“不过,你爸爸在心里一直思念着晶美。我只是他的妻子,晶美才是他的恋人,而且只有她一个……”

有纪子长长地叹了口气。“可这与你扔到河里的东西有什么关系呢?”

“我打扫里屋的时候,发现了塞在天棚上的宝石,就把它偷偷地扔进了河里。”

“是,是这样……”有纪子几乎喘不过气来。

“晶美被人追到咱们家,趁你爸爸跟人吵架的当儿,踩着板凳,把宝石塞到了天棚里。”

“那你为什么不告诉爸爸呢?”

绫子莞尔一笑:“我那时已经得知,晶美的不幸使你爸爸在身心方面所受的沉重打击和极度悲痛该有多大。对你爸爸来说,晶美是完美无瑕的女性偶像。如果告诉他真实情况,你想会发生什么事儿?”

“妈妈!”有纪子紧紧地抱住了母亲。

“您才是最爱爸爸的人啊。”

绫子的脸微微发红。

小说评析

妈妈的秘密

答案:

小说先设置悬念,制造-一个妈妈的秘密,然后丈夫动气,女儿追问,层层推进,而揭秘又必须回到过去的岁月。于是小说自然巧妙地用插叙的方法让时光倒流,回到青春的岁月,展开丰富复杂的感情纠葛。最后又出人意料地揭示出宝石的秘密。让读者在“欧.享利式”结尾中顿悟、体会、感受妈妈的秘密。这样,整个故事情节集中紧凑,让读者一气读完,便荡气回肠,感受到巨大的艺术冲击力。

诗歌评析

感谢

汪国真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诗歌评析

感谢

答案:

《感谢》是汪国真在2006年暨南大学百年校庆所作的一首现代诗歌。作者用收获、捧起、撷取、亲吻这四个词语都饱含着作者的深情,表达出“我”对“你”真挚的感谢之情,同时收获春风,捧起

浪花,撷取红叶,亲吻雪花,都无一展示出这四季之景的特点。

诗句对仗工整,用词准确,表现出文学大师的深厚功底。一年有四季,“我”写尽了四季,却也写不尽“我”深深的感谢。作者将自己饱满的深情蕴涵于四季最美的景色之中,用四节诗中丰满的形象与真挚的语言,表达出其真切动人的感谢之情。

散文评析

感谢遗憾

王文

曾听过一位哲人讲的故事。一个旅人在路旁看到许多盛开的鲜花,他一边走一边采。沿途的花一朵比一朵大,一朵比一朵美,一朵比一朵香,到黄昏的时候,将近旅程的终点,他看到一朵巨大的奇异的花,在暮色中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他喜出望外,抛掉了手中的花,奔跑过去,但他的脚步却因跋涉的疲劳而显得有些沉重。他终于赶到了那朵花的面前的时候,那朵花已经枯萎了,他绝望地握住花梗,手一摇动,花瓣一片一片地掉了下来。

于是,有人为旅人感叹,如果他不留恋那些小花而大踏步地一直向前走,就可能得到那朵奇异的花。我却不以为然,就算他得到了那朵令他喜出望外的奇异的花,当他回眸时,也会以同样地心情遗憾错过的那么多芬芳的无名的小花,也许就在这不起眼的无名小花丛中会有一朵更让他心驰神往,更让他感慨不已,更让他喜极而泣……

人生是一个遗憾的过程,正因为有了无数个遗憾,我们的人生才变得如此精彩如此美丽。稍不经意的一次回眸,满眼往事中最令人难忘和记忆犹新的注定是曾经有过的些许遗憾,就像我们常常忘记的夏日的沐浴,而记住了难捱的燥热,忘记了冬季树挂上的棉絮,而记住了严寒的冷酷。每一个遗憾倒给我们的都是凝重的思索,每一个遗憾留给我们的总是流年的感动。重要的是不要因为一次遗憾,而忘却了我们人要风雨兼程的行旅。

许多人因为没有得到而抱怨而放弃而沉沦,智者会因为没有得到而奋起而执著而追求。感谢遗憾,就是感谢生命的馈赠;感谢遗憾,前方的路才会走的更坚实;感谢遗憾,未来的日子才不会有太多的遗憾。带着遗憾远行,人生旅途会更加的精彩!

散文评析

感谢遗憾

答案:

《感谢遗憾》开头以一个故事开头,吸引读者的注意,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以为有了一些遗憾,生命反而会呈现不一样的美好,所以作者以感谢遗憾为题,列举了一些为我们可能会遗憾的生活琐事,但是另一面也对比写出了另一种美好,不纠结于那些没能顾虑全面的事,生活会过得更轻松,抓住美好,感谢遗憾,这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感谢遗憾》开头以一个故事开头,吸引读者的注意,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以为有了一些遗憾,生命反而会呈现不一样的美好,所以作者以感谢遗憾为题,列举了一些为我们可能会遗憾的生活琐事,但是另一面也对比写出了另一种美好,不纠结于那些没能顾虑全面的事,生活会过得更轻松,抓住美好,感谢遗憾,这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下载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判断筒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判断筒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