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议纪要写作要点
会议纪要写作要点
会议纪要写作要点
会议纪要作为常用的公文文体之一,是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时使用的文种。可采取转发(印发)或直接发出的形式,类似于通知,发给下级贯彻执行;也可以报送给上级,类似会议情况报告,向上级作出反映;还可以发给平级有关机关,类似公函,使对方知晓,沟通情况。本文中概括了会议纪要写作的三大写作要点,供考生查阅。会议纪要的写作要点:
1.明确会议宗旨,突出中心。一次工作会议,涉及的问题很多。在写会议纪要时,必须抓住会议所集中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形成纪要的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同时,一次工作会议,在具体讨论中必然会产生几种不同意见,不能把这些意见都纳入会议纪要,而应根据会议的宗旨,分析综合各种意见,集中反映符合会议中心要求的多数人的一致意见,同时,也要注意吸收少数人正确的意见。对反映会议中心议题的正确意见,可采用“会议听取了”、“会议讨论了”、“会议研究了”、“会议认为”、“会议决定”、“会议指出”、“会议强调”等提法,加以集中概括、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来;对有分歧的意见,如属研讨性质的会议可写进会议纪要中去。
2.讲究用语,注意条理。要按照会议纪要的不同用途,恰当地使用不同的用语。上报的会议纪要,就应使用对上的语气,如“会议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会议考虑”等;下发的会议纪要,则可用“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强调”、“会议号召”等。要注意条理化、理论化。这是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一个主要区别。会议记录一般要把每个人的发言尽量客观、详细地记录下来,而会议纪要则需要有一个对会议讨论意见的综合、分析、整理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条理化、理论化的过程。所谓条理化,就是要对会议讨论的意见,分类归纳,层次清晰;所谓理论化,就是要对会议讨论的意见,尽力给予理论上的概括,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当然条理化、理论化,并不是脱离会议实际,搞虚假的“粉饰”和“拔高”。
3.忠实于会议精神,做好记录。会议记录必然依据会议的实际内容,不能随心所欲地增减或更改内容,不能添枝加叶。在写作当中,感到有的地方必须有所增减时,要经主要领导同意,必要时还应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
会议记录是产生会议纪要的基础,也是整理会议纪要的原始性主要素材之一。只有认真做好会议记录,才有利于会议纪要的整理,并保证纪要的质量,做到准确无误。
会议纪要是会议记录的一种再加工,是记载和表达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文稿。写好会议纪要应把握三个要点:
整理会议记录,注意“去粗留精”,把握侧重点。会议纪要应该抓住会议的中心议题,侧重表达大家已经取得一致的或基本一致的意见。
(一)围绕会议研究的中心议题 “取精”。抓住了会议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抓住了写会议纪要的“纲”。会议讨论中可能附带牵涉到其他一些问题,如果没有实质性内容,就应避而不谈或者谈而从简。有时会议的中心议题不十分明确,或一个会议同时讨论多个议题,且难分主次。遇到这种情况,应把难分主次的几个问题视为一个中心议题中的几个子议题,放在基本同等的位置上,分题归纳整理,写成“一、关于 xxx 问题”、“二、关于 xxx 问题”等。
(二)围绕与会人员取得的一致意见“取精”。与会人员在讨论中心议题时,往往看法不完全一致,或者很不一致。遇到这种情况,起草人员应该对各种意见认真研究,归纳整理出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的意见。对少数人提出的意见,如果没有被会议否定,或者说符合会议的宗旨,也应该采纳。如果有些意见分歧较大,没有能够统一认识,就不应写入纪要中去。当然,有些带学术性、研究性的会议所形成的纪要,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观点,也可以写上去,但应写明是多数人的看法还是少数人的看法。
(三)围绕会议主持人的总结性讲话“取精”。一般在会议结束时,主持人会进行总结性讲话,对需决定的事项进行“拍板”,这是写入会议纪要的最好材料,也是最需要抓住的“纲”。
表达决定的事项,注意 “滴水不漏”,把握相关点。表述议定事项最重要的是注意“三性”,把住相关点。
(一)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防止产生歧义。要注意用语准确,讲究文
法,避免在文字上产生歧义。对敏感问题表达不准,就很容易引起歧议,甚至造成新的矛盾。
(二)注意重要决定的依据性,防止互相矛盾。有的会议决定与相关的政策或规定存在某种矛盾。只要不是正面 “碰撞”,起草人员就应该在查找有关依据、研究有关类似问题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注意文字处理上的技巧,以尽量避免矛盾。
(三)注意付诸实施的可行性,防止影响操作。会议纪要表述议定事项须注意可行性,务必切合实际,力求具体、明白。
写作的方法和体式,注意“从实际出发”,把握基本点。
会议纪要的标题最基本的形式:一是会议名称与文种的组合,如“全县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纪要”;二是召集会议单位名称、会议内容与文种三者的组合,如“县委讨论xx镇 ”3·10工程“会议纪要”;三是有的固定形式的会议,如党委会、政府办公会等,也可以直接用会议的次数与文种的组合,如“第十次县委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的具体内容,一般可由两部分组成,即会议概况部分和正文部分。会议概况主要是写主持开会的单位、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出席人、列席人)及会议研究的中心议题等。概况应力求简要,有时可以只写上述方面的部分内容。参加会议人员也可以
在正文后面独立成段。一般几个单位联合开会的纪要和党委会、政府办公会的纪要,都适宜这种形式。
会议纪要正文部分的基本写作方法,一般采取以下几种:一是分专题归
纳法。即把讨论议定的几个问题,划分为几个专题,用小标题加以归纳。二是分层次归纳法。一般只有一个议题讨论后形成的决定,可以采用这种办法,把议定事项按内容分成若干层次写清楚。可以在每段的首句写“会议认为”、“会议同意”、“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号召”等用语。三是分段落归纳法。就是把会议议定事项分成若干段,并明确标示出 “一”、“二”、“三”??而在每段的首句不另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第二篇:会议纪要写作要点
一、概念和特点
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记录和会议文件以及其他有关材料加工整理而成的,它是反映会议基本情况和精神的纪实性公文,是会议议定事项和重要精神,并要求有关单位执行的一种文体。有的需要下发执行的会议纪要,可以“通知”形式发出。
会议纪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综合性。会议纪要是在对会议中各种材料、与会人员的发言以及会议简报等等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提炼基础上形成的,它具有整理和提要的基本特点。
(二)指导性。这一特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会议本身的权威性;二是会议纪要集中反映了会议的主要精神和决定事项。因而纪要一经下发,将对有关单位和人员产生约束力,起着类似于指示、决定或决议等指挥性公文的作用。会议纪要还可以作为与会同志向单位领导汇报、向群众传达的文字依据。
(三)备考性。一些会议纪要主要不是为了贯彻执行,而是向上汇报或向下通报情况,必要时可作查阅之用。
二、分类
按照会议性质来分,会议纪要大致有办公会议纪要、专题会议纪要、联席(协调)会议纪要、座谈会议纪要等。
办公会议纪要是记述机关或企业、事业单位等对重要的、综合性工作进行讨论、研究、议决等事项的一种会议纪要。办公会议纪要一般有例行型办公会议纪要,即记述例行办公会议情况及其议决事项的会议纪要,以及现场办公会议纪要,即为解决某重大问题而召集有关方面和有关单位在现场研究、议决或协商的办公会议纪要。
专题会议纪要是专门记述座谈会讨论、研究的情况与成果的一种会议纪要。其主要特点是主题的集中性与观点意见的分呈性相结合,既要归纳比较集中、统一的认识,又要将各种不同观点和倾向性意见都归纳表达出来。
三、写法
会议纪要一般分两大部分。开头第一部分一般应写明会议概况,包括会议进行的时间、地点、届次、组织者、出席和列席人员名单、主持人、会议议程和进行情况以及对会议的总体评价等。第二部分是纪要的中心部分,反映会议的主要精神、讨论意见和议决事项等。根据会议性质、规模、议题等不同,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写法:
(一)集中概述法。这种写法是把会议的基本情况,讨论研究的主要问题,与会人员的认识、议定的有关事项(包括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和要求等),用概括叙述的方法,进行整体的阐述和说明。这种写法多用于召开小型会议,而且讨论的问题比较集中单一,意见比较统一,容易贯彻操作,写的篇幅相对短小。如果会议的议题较多,可分条列述。
(二)分项叙述法。召开大中型会议或议题较多的会议,一般要采取分项叙述的办法,即把会议的主要内容分成几个大的问题,然后另上标号或小标题,分项来写。这种写法侧重于横向分析阐述,内容相对全面,问题也说得比较细,常常包括对目的、意义、现状的分析,以及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的阐述。这种纪要一般用于需要基层全面领会、深入贯彻的会议。
(三)发言提要法。这种写法是把会上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发言加以整理,提炼出内容要点和精神实质,然后按照发言顺序或不同内容,分别加以阐述说明。这种写法能比较如实地反映与会人员的意见。某些根据上级机关布置,需要了解与会人员不同意见的会议纪要,可采用这种写法。
第三篇:会议纪要写作要点
会议纪要写作要点
会议纪要作为常用的公文文体之一,是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时使用的文种。可采取转发(印发)或直接发出的形式,类似于通知,发给下级贯彻执行;也可以报送给上级,类似会议情况报告,向上级作出反映;还可以发给平级有关机关,类似公函,使对方知晓,沟通情况。本文中概括了会议纪要写作的三大写作要点,供考生查阅。会议纪要的写作要点:
1.明确会议宗旨,突出中心。一次工作会议,涉及的问题很多。在写会议纪要时,必须抓住会议所集中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形成纪要的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同时,一次工作会议,在具体讨论中必然会产生几种不同意见,不能把这些意见都纳入会议纪要,而应根据会议的宗旨,分析综合各种意见,集中反映符合会议中心要求的多数人的一致意见,同时,也要注意吸收少数人正确的意见。对反映会议中心议题的正确意见,可采用“会议听取了”、“会议讨论了”、“会议研究了”、“会议认为”、“会议决定”、“会议指出”、“会议强调”等提法,加以集中概括、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来;对有分歧的意见,如属研讨性质的会议可写进会议纪要中去。
2.讲究用语,注意条理。要按照会议纪要的不同用途,恰当地使用不同的用语。上报的会议纪要,就应使用对上的语气,如“会议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会议考虑”等;下发的会议纪要,则可用“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强调”、“会议号召”等。要注意条理化、理论化。这是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一个主要区别。会议记录一般要把每个人的发言尽量客观、详细地记录下来,而会议纪要则需要有一个对会议讨论意见的综合、分析、整理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条理化、理论化的过程。所谓条理化,就是要对会议讨论的意见,分类归纳,层次清晰;所谓理论化,就是要对会议讨论的意见,尽力给予理论上的概括,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当然条理化、理论化,并不是脱离会议实际,搞虚假的“粉饰”和“拔高”。
3.忠实于会议精神,做好记录。会议记录必然依据会议的实际内容,不能随心所欲地增减或更改内容,不能添枝加叶。在写作当中,感到有的地方必须有所增减时,要经主要领导同意,必要时还应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
会议记录是产生会议纪要的基础,也是整理会议纪要的原始性主要素材之一。只有认真做好会议记录,才有利于会议纪要的整理,并保证纪要的质量,做到准确无误。
会议纪要是会议记录的一种再加工,是记载和表达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文稿。写好会议纪要应把握三个要点:
整理会议记录,注意“去粗留精”,把握侧重点。会议纪要应该抓住会议的中心议题,侧重表达大家已经取得一致的或基本一致的意见。
(一)围绕会议研究的中心议题 “取精”。抓住了会议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抓住了写会议纪要的“纲”。会议讨论中可能附带牵涉到其他一些问题,如果没有实质性内容,就应避而不谈或者谈而从简。有时会议的中心议题不十分明确,或一个会议同时讨论多个议题,且难分主次。遇到这种情况,应把难分主次的几个问题视为一个中心议题中的几个子议题,放在基本同等的位置上,分题归纳整理,写成“
一、关于xxx问题”、“
二、关于xxx问题”等。
(二)围绕与会人员取得的一致意见“取精”。与会人员在讨论中心议题时,往往看法不完全一致,或者很不一致。遇到这种情况,起草人员应该对各种意见认真研究,归纳整理出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的意见。对少数人提出的意见,如果没有被会议否定,或者说符合会议的宗旨,也应该采纳。如果有些意见分歧较大,没有能够统一认识,就不应写入纪要中去。当然,有些带学术性、研究性的会议所形成的纪要,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观点,也可以写上去,但应写明是多数人的看法还是少数人的看法。
(三)围绕会议主持人的总结性讲话“取精”。一般在会议结束时,主持人会进行总结性讲话,对需决定的事项进行“拍板”,这是写入会议纪要的最好材料,也是最需要抓住的“纲”。
表达决定的事项,注意 “滴水不漏”,把握相关点。表述议定事项最重要的是注意“三性”,把住相关点。
(一)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防止产生歧义。要注意用语准确,讲究文法,避免在文字上产生歧义。对敏感问题表达不准,就很容易引起歧议,甚至造成新的矛盾。
(二)注意重要决定的依据性,防止互相矛盾。有的会议决定与相关的政策或规定存在某种矛盾。只要不是正面 “碰撞”,起草人员就应该在查找有关依据、研究有关类似问题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注意文字处理上的技巧,以尽量避免矛盾。
(三)注意付诸实施的可行性,防止影响操作。会议纪要表述议定事项须注意可行性,务必切合实际,力求具体、明白。
写作的方法和体式,注意“从实际出发”,把握基本点。
会议纪要的标题最基本的形式:一是会议名称与文种的组合,如“全县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纪要”;二是召集会议单位名称、会议内容与文种三者的组合,如“县委讨论xx镇 '3·10工程'会议纪要”;三是有的固定形式的会议,如党委会、政府办公会等,也可以直接用会议的次数与文种的组合,如“第十次县委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的具体内容,一般可由两部分组成,即会议概况部分和正文部分。会议概况主要是写主持开会的单位、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出席人、列席人)及会议研究的中心议题等。概况应力求简要,有时可以只写上述方面的部分内容。参加会议人员也可以
在正文后面独立成段。一般几个单位联合开会的纪要和党委会、政府办公会的纪要,都适宜这种形式。
会议纪要正文部分的基本写作方法,一般采取以下几种:一是分专题归纳法。即把讨论议定的几个问题,划分为几个专题,用小标题加以归纳。二是分层次归纳法。一般只有一个议题讨论后形成的决定,可以采用这种办法,把议定事项按内容分成若干层次写清楚。可以在每段的首句写“会议认为”、“会议同意”、“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号召”等用语。三是分段落归纳法。就是把会议议定事项分成若干段,并明确标示出 “一”、“二”、“三”„„而在每段的首句不另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第四篇:会议纪要写作要点
会议纪要写作要点
一、概念和特点
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记录和会议文件以及其他有关材料加工整理而成的,它是反映会议基本情况和精神的纪实性公文,是会议议定事项和重要精神,并要求有关单位执行的一种文体。有的需要下发执行的会议纪要,可以通知形式发出。
会议纪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综合性。会议纪要是在对会议中各种材料、与会人员的发言以及会议简报等等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提炼基础上形成的,它具有整理和提要的基本特点。
(二)指导性。这一特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会议本身的权威性;二是会议纪要集中反映了会议的主要精神和决定事项。因而纪要一经下发,将对有关单位和人员产生约束力,起着类似于指示、决定或决议等指挥性公文的作用。会议纪要还可以作为与会同志向单位领导汇报、向群众传达的文字依据。
(三)备考性。一些会议纪要主要不是为了贯彻执行,而是向上汇报或向下通报情况,必要时可作查阅之用。
二、分类
按照会议性质来分,会议纪要大致有办公会议纪要、专题会议纪要、联席(协调)会议纪要、座谈会议纪要等。
办公会议纪要是记述机关或企业、事业单位等对重要的、综合性工作进行讨论、研究、议决等事项的一种会议纪要。办公会议纪要一般有例行型办公会议纪要,即记述例行办公会议情况及其议决事项的会议纪要,以及现场办公会议纪要,即为解决某重大问题而召集有关方面和有关单位在现场研究、议决或协商的办公会议纪要。
专题会议纪要是专门记述座谈会讨论、研究的情况与成果的一种会议纪要。其主要特点是主题的集中性与观点意见的分呈性相结合,既要归纳比较集中、统一的认识,又要将各种不同观点和倾向性意见都归纳表达出来。
三、写法
会议纪要一般分两大部分。开头第一部分一般应写明会议概况,包括会议进行的时间、地点、届次、组织者、出席和列席人员名单、主持人、会议议程和进行情况以及对会议的总体评价等。第二部分是纪要的中心部分,反映会议的主要精神、讨论意见和议决事项等。根据会议性质、规模、议题等不同,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写法:
(一)集中概述法。这种写法是把会议的基本情况,讨论研究的主要问题,与会人员的认识、议定的有关事项(包括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和要求等),用概括叙述的方法,进行整体的阐述和说明。这种写法多用于召开小型会议,而且讨论的问题比较集中单一,意见比较统一,容易贯彻操作,写的篇幅相对短小。如果会议的议题较多,可分条列述。
(二)分项叙述法。召开大中型会议或议题较多的会议,一般要采取分项叙述的办法,即把会议的主要内容分成几个大的问题,然后另上标号或小标题,分项来写。这种写法侧重于横向分析阐述,内容相对全面,问题也说得比较细,常常包括对目的、意义、现状的分析,以及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的阐述。这种纪要一般用于需要基层全面领会、深入贯彻的会议。
(三)发言提要法。这种写法是把会上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发言加以整理,提炼出内容要点和精神实质,然后按照发言顺序或不同内容,分别加以阐述说明。这种写法能比较如实地反映与会人员的意见。某些根据上级机关布置,需要了解与会人员不同意见的会议纪要,可采用这种写法。
第五篇:会议纪要写作要点知识
“会议强调” “会议指出” “会议认
为” 之辨析
会议纪要中几个关键动词的特点及其用法
行政秘书在撰写会议纪要这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时,经常会使用认为、传达、介绍、提出、明确、要求、同意、强调、听取、讨论等一系列动词。这些动词或表示一种认可,或表示一种疑问,或作为一种阐释,或表示一种姿态等等,在会议纪要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如何理性地对这些动词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如何更好地辨析这些动词的含义、掌握其具体用法,这对于进一步写好会议纪要,丰富应用写作学的理论,都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一、关键动词特点阐释 会议纪要中经常遇到的关键动词约有 10 个,通常前面加会议两字,表达为: 会议认为、会议传达等。对这些动词进行组合、排列、分析、归纳,可以发现,会议纪要经常出现的这些动词,明显地呈现出下列几个特点: 1.有序性。这些动词在会议纪要中,因表达内容的需要,出现的时间、位置有一定的规律性,它们的排列、组合是有序的。表现为:(1)从全篇会议纪要看,这些动词的排列有先后。一篇 具体的会议纪要,从其框架建构角度审视,通常分为两部分: 会议概况和纪要内容,纪要内容通常又分为几个内容层次,动词传达总是出现在第一内容层次首句中,然后才在后面陆续出现介绍、听取等其他动词。如区政府常务会议,一般是将传达市政府工作会议精神放在会议的开始,然后才是听取区各有关部门或街道工作汇报,最后是提出要求或布置工作。其他诸如区长办公会议、专题会议等也都是这样的情况。它显示了这类会议内容安排的合理性。动词排列的有序性,只是这种合理性的能动反映;(2)从一篇会议纪要的同一内容层次看,这些动词的出现也是有序的。首先出现的往往是传达、听取、介绍、认为,其次出现的动词是提出、讨论,最后出现的是明确、要求、强调、同意等动词。这种动词排列的有序性,显示了会议纪要中纪要内容的内在逻辑性。会议听取、介绍、传达可以说是提出问题,会议提出、讨论是分析问题,会议要求、明确、强调是解决问题。2.确定性。几乎任何种类的会议纪要,都出现这些关键动词,因而,这类动词明显地呈现出确定性的特征。现代汉语的词典中动词数量多得惊人,在会议纪要中,一般用的是这类动词,原因何在? 因为这些动词能更好地发挥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关键作用。细细观察,认真思考,还可以发现这些动词与会议纪要存在着对应关系。关键动词的这种稳定性特质,反映了在文种林立的应用文中,会议纪要语言上的个性化。3.平实性。这些动词都十分质朴、平易、朴实,找不到一个艰涩、难懂的动词,人们可以毫不费力地理解它、使用它,明白无误地传达一种共识或某个意念。这些动词在会议纪要这一文体中的反复 出现,频频使用,恰好从中折射出应用文在语言上朴实无华的一个共性。4.连接性。从在会议纪要中出现的位置看,这些动词显示了一种桥梁的连接作用。这种连接性表现为两种情况:(1)前后贯通。这主要是指结构上的连接。几乎任何一篇会议纪要,每当内容需要展开或推进时,一定会出现这一系列动词中的一个,使得公文前后贯通。这种偶然中包含着一种必然,没有这一系列动词的连接、胶合,会议纪要的所有组成材料只能是一盘散沙;(2)内外沟通。这主要是指内容上的连接。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的原始记录、相关材料进行整理,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然后在一定范围进行传阅并贯彻执行。这一系列的关键动词,在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内外沟通、上下联系的过程中,呈现出极其重要的连接性,没有这些动词的连接、缝合,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就无从谈起。
二、会议纪要中几个关键动词的用法 这些动词在其含义、用法和作用上,都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归纳一下,它们大致可分为三类: 1.叙述内容类的动词,如传达、听取、介绍等。会议纪要中使用传达这一动词,主要用于传达上级机关的工作会议精神或者上级行政首长的讲话内容;听取,用于叙述会议发言人的发言内容,往往出现在会议纪要每个内容层次的开头,其叙述的内容一般较多;介绍,用于对会议中一些发言内容作简要阐述。2.深化内容类的动词,如提出、讨论等。当会议已展开一些内容后,与会者围绕会议议题各抒己见,提出各自的看法或相反意见,以深化会议的主题。对于这种情况,撰写会议纪要时,往往会选用提出、讨论等动词。提出,用于表达会议中与会者的看法、主张或者建议。其内容有时与会议主要汇报者的观点不同、相反或者是一种补充,从而使得会议所提出的思想更为完善;讨论,用于叙述经过会议广泛讨论,最终达成一致的某种意见或某个事项。与提出这一动词比,讨论表述的内容直接参与者更多。3.落实内容类的动词,常见的有强调、要求、同意、明确等。这些动词用于会议纪要每个内容层次的后半部分,都要求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但内容上又有侧重。强调,往往是为突出某项内容的重要性,重申其内容,有时还显示了内容落实的紧迫感;要求,会议纪要中用于叙述会议主持人或者有关行政领导提出的意见,其内容具有一定的行政约束力。现在市、区级以上的行政机关办公会议或常务会议,其所要求的内容都已列入督查的范围,有关部门必须按照要求去认真落实;同意,用于叙述会议采纳与会者提出的某种设想、意见,如人事任免的事项,或者是机构设置的方案等;明确,会议纪要中用于澄清疑惑,消除分歧,形成共识,起到分清职责、明确任务和完成时间的作用,以减少工作落实过程中的相互扯皮和推诿现象。在撰写会议纪要的主体部分时,会经常使用一些纪要常用词语,如:会议认为,多用于对会议所要研究讨论的问题进行判断和分析,指出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会议指出,着重阐述实际工作中存在和遇到的问题;会议强调,用于在对会议情况的分析中提出要求;会议议定,是指会议最后议定的决策性意见和事项;会议要求,常常是对会议议定的事项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此外,还有会议号召、会议希望等用语,一般在大中型会议纪要中常用。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了哪些政策原则?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确定了指导民族工作的八项重要政策原则: 一是把握一个指导思想,即把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统领民族工作。二是把握一个主题,即把握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正确处理新形式下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开创民族工作的新局面。三是把握一项重大方针,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明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政策措施。四是把握一个宏伟目标,即全而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和难点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五是把握一项战略任务,即构建社会土义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六是把握一项根本要求,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七是把握一个重大社会关系,即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八是把握一项重要工作方法,即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