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文明城市建设(5篇)

时间:2021-02-18 12:41: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文明城市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文明城市建设》。

第一篇:用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文明城市建设

用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文明城市建设

□杨福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会议和重要场合,就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比如在地位作用上,总书记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在根本任务上,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在方针原则上,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组织领导上,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负主体责任,统筹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言,比如强调“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革命理想高于天”“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中国共产党要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规律,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做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综合载体,承载着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的使命,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如果用一幅图画来描述,就是人处在一种很光明的状态下的生活境态,这种境态就是道德状态。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明说得很通俗,他说道德是一种活法,是一种走向平安、顺利、吉祥的人生活法。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因此,中央文明办《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17版)设置了“牢固的思想道德基础”、“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长效常态的创建工作机制”三大板块,其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是目标,环境和机制是保障。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把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作为永恒的主题,以“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

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的坚定信念,紧扣“四个聚焦”,推动深度创建和持续创建,从而涵养好城市气质,培养好道德品质,厚养好文明素质,滋养好城市颜值,努力创造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城市美好生活。

聚焦“四个自信”,武装好头脑。一段时间以来,国民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导向产生了偏差,我们的社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人包括少数党员干部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深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思想决定方向,理想引领新风。面对思想领域的种种思潮,我们必须弄懂是什么、为什么和做什么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今后一段时间重中之重的大事。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强认知认同、形成共同思想。夯实这个基础,首先要用新方法持续宣传阐释。最近,中央电视台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在网络和荧屏形成热播,反响强烈。在时隔两百年之后的中国来谈马克思主义,用创新和智慧,让观众在轻松愉快之中重新建构人生观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着一场精神文化的洗礼和浸润。我们应该运用新技术新方式,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广大群众知道新思想、尊崇新思想、信仰新思想。其次,要用新成果擦亮大众眼睛。一种思想能根植于群众心中,是因为其生命力的伟大。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正是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走上了强起来的康庄大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宣传好这一成果,要用好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技术新手段。要运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式传播中国故事,引导广大市民更加坚定我们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聚焦“铸魂工程”,引领好方向。中华文明的熏陶与浸润,形成了自成一体的价值体系。例如,先秦儒家提出了以“仁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包括“仁、义、礼、智”。西汉以后儒家建构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价值学说体系,称为“五常”,包括“仁、义、礼、智、信”。纵观中国历史,无论风云如何变幻,“仁义”始终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要义,对忠孝、智勇、诚信、廉耻、勤俭等其他伦理价值规范具有统领作用。本着继承与发展、扬弃与创新的原则,我们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贯彻十九大精神,必须运用多种方式和渠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叫响做实、落地生根。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在人的头脑中搞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融入生活、融入法治,必须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在落实落细落小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追求是宏大、高远的,其要求又是具体、实在的。落细,就是坚持大处着眼、细处入手,把原则要求变成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把目标任务变成实实在在的工程项目。落小,就是坚持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从生活小节抓起,引导人们多做举手之劳的善行义举,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落实,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渗透到各项规章制度之中,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聚焦“文明礼仪”,滋养好习惯。陋习与文明新风格格不入,特别是生活陋习,既有碍城市观瞻,又影响市民健康;

既阻碍文明进步,又损害市民气象。例如,焚烧纸钱烟绕城、乱穿马路闯红灯、垃圾乱扔不入箱、推挤争抢乘公交、举止不雅讲粗话、随地吐痰擤鼻涕、不守秩序不排队、随时随地大小便、狗吠扰人屎成患、穿着随便逛大街、禁烟场所照吸烟、乱涂乱画乱张贴等方面的生活陋习,已成为国民普遍厌恶的恶习。恶习不除,文明难为。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大国需要大国的涵养,大国需要大国的气象,大国需要大国的魅力。在推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我们必须培育具有大国礼仪、和谐包容的谦谦君子,改陋习就是弘扬时代新风的应有之义。改陋习不是一日之功,而是久久为功;

不只是空喊口号,还要标本兼治。必须运用舆论引导、文明劝导、文化疏导和执法督导等方式,堵疏结合,方能奏效。舆论引导,就是充分发挥媒体的先发优势和辐射优势,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讲策略、讲引领、讲方法,对违法闯红灯、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扔垃圾等不良现象要坚决曝光,真正起到“杀一儆百”的功效;

对穿着不雅、吃喝不雅、言语不雅的现象,要通过访谈、辩论、评议等互动节目,发掘“小节酿祸”的鲜活事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催人警醒。文明劝导,就是要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优势,组建文明劝导团,深化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群众性劝导活动,引领文明风尚。文化疏导,就是发挥文艺作品教育人、感染人、熏陶人的作用,搭建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平台,让人们在体验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执法督导,就是要发挥法治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健全各类公共场所文明行为守则,奖惩并重,多措并举,营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守序之风。

聚焦“移风易俗”,培育好乡风。十八大以来,文明城市创建呈现新的态势,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已从单纯的城市创建延伸至乡村创建,从城市文明扩展到全面、全域、全员、全体文明。今年中央文明办部署的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任务,是文明城市测评的重点内容。我们必须悟透政策,把握好“风俗”与“风尚”的关系,进而推实这一行动。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婚礼、嫁娶、丧葬、饮酒、节日等风俗,有些风俗起到了规范和约束行为的作用,但也有不少风俗不适宜了,需要及时的“移风易俗”。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风俗差异相对较大。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尽管如此,但相当多的地方,风俗存在许多共性。像红白喜事随份子、人情钱这些东西,基本相同。特别是在当代的农村,富起来的群众沿袭旧风俗越演越烈,大操大办、炫富攀比、聚众赌博、奢靡浪费等现象,让群众有天价彩礼“娶不起”、豪华丧葬“死不起”、人情礼金“还不起”、赌博败家“富不起”的感慨。党的十九大确定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所谓的自治,就是动员群众,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在城乡社区普遍组织制定市民公约、居民公约和村规民约,广泛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让群众自我制定道德准则,自我约束规范行为。自治需要基层组织畅通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关心关切,及时调查处理不良风气行为,树立正气,匡正歪风。所谓法治,就是发挥法规制度规范约束作用。近日,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明确了加强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立法,把社会信用、公民文明行为、移风易俗等列入规划。各地可探索婚丧嫁娶、殡葬改革等方面的惠民政策和措施,形成推动移风易俗的法治环境和制度支撑。所谓德治,就是发挥道德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党的十九大强调,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动移风易俗,重在家庭,重在个人。广泛开展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孝心子女等家庭角色评选,把移风易俗的要求落实到文明家庭建设之中。深入挖掘传统节日蕴含的道德内涵,突出价值引领,组织好以“春节之和谐、元宵之欢乐、清明之缅怀、端午之追忆、七夕之忠贞、中秋之团圆、重阳之敬老”为主题的节庆文化活动,以此培育家庭美德。突出倡导雷锋精神,抓好文明市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乡贤等典型引领,不断积聚移风易俗的正能量。

新的时代,文明城市属于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时代新风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人心齐,泰山移。建设文明城市,弘扬时代新风,需要每一人!

第二篇:用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文明城市建设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范文大全

(可编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用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文明城市建设

公文 用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文明城市建设

□杨福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书记在许多重要会议和重要场合,就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比如在地位作用上,总书记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在根本任务上,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在方针原则上,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组织领导上,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负主体责任,统筹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总书记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言,比如强调“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革命理想高于天”“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量”。“中国共产党要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规律,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做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综合载体,承载着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的使命,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如果用一幅图画来描述,就是人处在一种很光明的状态下的生活境态,这种境态就是道德状态。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明说得很通俗,他说道德是一种活法,是一种走向平安、顺利、吉祥的人生活法。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因此,中央文明办《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17版)设置了“牢固的思想道德基础”、“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长效常态的创建工作机制”三大板块,其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是目标,环境和机制是保障。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把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作为永恒的主题,以“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的坚定信念,紧扣“四个聚焦”,推动深度创建和持续创建,从而涵养好城市气质,培养好道德品质,厚养好文明素质,滋养好城市颜值,努力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创造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城市美好生活。

聚焦“四个自信”,武装好头脑。一段时间以来,国民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导向产生了偏差,我们的社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人包括少数党员干部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深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思想决定方向,理想引领新风。面对思想领域的种种思潮,我们必须弄懂是什么、为什么和做什么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今后一段时间重中之重的大事。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强认知认同、形成共同思想。夯实这个基础,首先要用新方法持续宣传阐释。最近,中央电视台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在网络和荧屏形成热播,反响强烈。在时隔两百年之后的中国来谈马克思主义,用创新和智慧,让观众在轻松愉快之中重新建构人生观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着一场精神文化的洗礼和浸润。我们应该运用新技术新方式,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广大群众知道新思想、尊崇新思想、信仰新思想。其次,要用新成果擦亮大众眼睛。一种思想能根植于群众心中,是因为其生命力的伟大。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正是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从站起来、富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起来,走上了强起来的康庄大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宣传好这一成果,要用好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技术新手段。要运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式传播中国故事,引导广大市民更加坚定我们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聚焦“铸魂工程”,引领好方向。中华文明的熏陶与浸润,形成了自成一体的价值体系。例如,先秦儒家提出了以“仁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包括“仁、义、礼、智”。西汉以后儒家建构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价值学说体系,称为“五常”,包括“仁、义、礼、智、信”。纵观中国历史,无论风云如何变幻,“仁义”始终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要义,对忠孝、智勇、诚信、廉耻、勤俭等其他伦理价值规范具有统领作用。本着继承与发展、扬弃与创新的原则,我们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贯彻十九大精神,必须运用多种方式和渠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叫响做实、落地生根。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在人的头脑中搞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融入生活、融入法治,必须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在落实落细落小上下功夫。社会主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义核心价值观,其追求是宏大、高远的,其要求又是具体、实在的。落细,就是坚持大处着眼、细处入手,把原则要求变成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把目标任务变成实实在在的工程项目。落小,就是坚持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从生活小节抓起,引导人们多做举手之劳的善行义举,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落实,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渗透到各项规章制度之中,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聚焦“文明礼仪”,滋养好习惯。陋习与文明新风格格不入,特别是生活陋习,既有碍城市观瞻,又影响市民健康;既阻碍文明进步,又损害市民气象。例如,焚烧纸钱烟绕城、乱穿马路闯红灯、垃圾乱扔不入箱、推挤争抢乘公交、举止不雅讲粗话、随地吐痰擤鼻涕、不守秩序不排队、随时随地大小便、狗吠扰人屎成患、穿着随便逛大街、禁烟场所照吸烟、乱涂乱画乱张贴等方面的生活陋习,已成为国民普遍厌恶的恶习。恶习不除,文明难为。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大国需要大国的涵养,大国需要大国的气象,大国需要大国的魅力。在推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我们必须培育具有大国礼仪、和谐包容的谦谦君子,改陋习就是弘扬时代新风的应有之义。改陋习不是一日之功,而是久久为功;不只是空喊口号,还要标本兼治。必须运用舆论引导、文明劝导、文化疏导和执法督导等方式,堵疏结合,方能奏效。舆论引导,就是充分发挥媒体的先发优势和辐射优势,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讲策略、讲引领、讲方法,对违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法闯红灯、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扔垃圾等不良现象要坚决曝光,真正起到“杀一儆百”的功效;对穿着不雅、吃喝不雅、言语不雅的现象,要通过访谈、辩论、评议等互动节目,发掘“小节酿祸”的鲜活事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催人警醒。文明劝导,就是要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优势,组建文明劝导团,深化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群众性劝导活动,引领文明风尚。文化疏导,就是发挥文艺作品教育人、感染人、熏陶人的作用,搭建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平台,让人们在体验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执法督导,就是要发挥法治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健全各类公共场所文明行为守则,奖惩并重,多措并举,营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守序之风。

聚焦“移风易俗”,培育好乡风。十八大以来,文明城市创建呈现新的态势,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已从单纯的城市创建延伸至乡村创建,从城市文明扩展到全面、全域、全员、全体文明。今年中央文明办部署的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任务,是文明城市测评的重点内容。我们必须悟透政策,把握好“风俗”与“风尚”的关系,进而推实这一行动。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婚礼、嫁娶、丧葬、饮酒、节日等风俗,有些风俗起到了规范和约束行为的作用,但也有不少风俗不适宜了,需要及时的“移风易俗”。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风俗差异相对较大。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7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尽管如此,但相当多的地方,风俗存在许多共性。像红白喜事随份子、人情钱这些东西,基本相同。特别是在当代的农村,富起来的群众沿袭旧风俗越演越烈,大操大办、炫富攀比、聚众赌博、奢靡浪费等现象,让群众有天价彩礼“娶不起”、豪华丧葬“死不起”、人情礼金“还不起”、赌博败家“富不起”的感慨。党的十九大确定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所谓的自治,就是动员群众,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在城乡社区普遍组织制定市民公约、居民公约和村规民约,广泛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让群众自我制定道德准则,自我约束规范行为。自治需要基层组织畅通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关心关切,及时调查处理不良风气行为,树立正气,匡正歪风。所谓法治,就是发挥法规制度规范约束作用。近日,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明确了加强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立法,把社会信用、公民文明行为、移风易俗等列入规划。各地可探索婚丧嫁娶、殡葬改革等方面的惠民政策和措施,形成推动移风易俗的法治环境和制度支撑。所谓德治,就是发挥道德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党的十九大强调,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动移风易俗,重在家庭,重在个人。广泛开展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孝心子女等家庭角色评选,把移风易俗的要求落实到文明家庭建设之中。深入挖掘传统节日蕴含的道德内8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涵,突出价值引领,组织好以“春节之和谐、元宵之欢乐、清明之缅怀、端午之追忆、七夕之忠贞、中秋之团圆、重阳之敬老”为主题的节庆文化活动,以此培育家庭美德。突出倡导雷锋精神,抓好文明市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乡贤等典型引领,不断积聚移风易俗的正能量。

新的时代,文明城市属于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时代新风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人心齐,泰山移。建设文明城市,弘扬时代新风,需要每一人!

公文

第三篇:新思想引领新时代学习心得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学习心得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949年,中国结束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历史;今天,中国正在用“一带一路”引领新的全球化,开启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已经走近舞台的中心,并将在这个世界舞台上有更大的当担,更大的合作和更大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这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国际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折合11.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8%,比2012年提高3.4个百分点,稳居世界

第四篇:新思想引领 专业化发展

新思想引领 专业化发展 积极打造研究创新型骨干教师群

台儿庄区马兰屯镇林桥小学

林桥小学创建于1958年,现有教学班19个,幼儿班3个,在校学生1069人,教职工57人。学校占地面积21亩。近几年来,学校立足于“校本培训”,坚持“新思想引领,专业化发展,积极打造研究创新型骨干教师群”的思想,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成长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校本培训工作

校本培训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规划和指导下,根据学校实际资源,对教师进行师德、业务技能等方面培养。这种培训具有方式不受时间、地点、经费等方面的制约,操作性强,教师乐于接受等特点。基于以上认识,学校领导历来重视校本培训工作。2004年以来,我们在原大练教学基本功、实现基本功全员达标的师训成绩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外地校本培训先进管理经验,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研究,探索校本培训新思路。为了把校本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并确有成效,学校领导从思想到行动上非常重视,把它纳入校长任期工作目标;不仅制定了学校2005--2009年校本培训五年规划,还制定了校本培训工作计划,既有奋斗目标,又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落实。为此,学校成立了以校长贾传武同志为组长,业务校长刘涛同志为副组长,其他中层领导干部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对学校校本培训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和具体指导,研究落实校本培训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领导小组定期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专题研究,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校领导的重视下,全体老师也感到责任重大,自觉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教师均有个人培训计划,为自己成长确立奋斗目标。教师培训由过去的被动单一型转变为主动互助型,教师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热情高涨,自觉加强自身修养,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方法,加强科研能力的提高,自觉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学校注重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管理。校本培训工作做到了“四保证”,既“保证时间,保证地点,保证内容,保证人员”。每次校本培训都有活动记录,教师参训率达到100%。为保证培训效果,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学习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内容包括理论学习笔记、听课评课记录、个人心得体会和教学反思等等。检查结果纳入量化管理,与考核、师德考核、评优晋级挂钩,与教师聘任制挂钩,与绩效工资挂钩,期末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学校注重加强校本培训制度建设。制定了《林桥小学关于开展校本培训的实施意见》、《校本培训制度》和《教师校本培训考核细则》等,把校本培训工作引入良性的发展循环轨道。学校修订完善的《教职工聘任实施方案》、《教职工量化考核办法》、《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办法》等对教师实行继续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和保障。学校设立了校本培训专项资金,定期举行“五种课型”观摩研讨(青年教师优质课、教学能手观摩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领导干部研究课,见习教师验收课)、优秀教案和教后反思展评、优秀课件制作评比、计算机技能操作比武、优秀论文评选,美文诵读、师德民主评议等,对在校本培训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给予表彰奖励,大大激发了教师的参训热情。

二、加大投入,提供培训的经费保障

学校加强教科研资源建设,为教师科研活动提供切实的物质保障。我校每年用于教师校本培训的经费达2万元之上。

1、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资源的整合。2003年,我校建设了微机室,微机19台,师生分时间段使用,并实现了与因特网的互连互通。教师可以快捷高效地处理学科资源,随时上网查询资料。2005年,教师全员参加了英特尔培训,现在,即将安装远程教育卫星地面接受站和一口多媒体教师,校本培训工作将更加现代化。

2、重视图书阅览资源建设。全校师生拥有的图书资源已达3千册,达到农村小学藏书的较高标准。学校每年公费订阅教学杂志报刊20余种和各类电教软件。为了提倡、鼓励教师提高科研水平,多出科研成果,学校制订了《教科研成果奖励条例》,对教职工取得的各种教研成果,包括发表论文,政府部门认定的教研成果奖,被评为各级“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质课、课件制作、教具制作、教学设计等获奖,小学生奥林匹克竞赛辅导学生获奖等,一一进行奖励。两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的奖励资金就达万余元。

3、创造条件保证教师外出学习的经费。仅2007年,教师分批外出学习或选派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教学培训活动费用达两万元。

三、丰富内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

我校的校本培训,突出师德培训和技能培训两大主题,不仅有具体的计划措施目标,而且培训活动多样、内容丰富。有教师的自学式、小组讨论式、组织观摩式、举办讲座式、课题研究式、个别指导式、资料共享式等等;讲座人员,内有学校的行政领导、教学骨干,普通教师,外有主管部门领导以及邀请的专家和名师。形式精彩纷呈、生动活泼。内容方面有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深化,有课堂艺术的探讨,有讲台生涯的理性经验,有班级管理的艺术风采,有现代化教学手段信息传递,有职业道德和情感的深刻体验等。

(一)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在校本培训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放在各种培训工作之首,努力打造一支思想优秀、作风优良,道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学校通过教师例会、师德专题培训会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观看《齐鲁教师风采》和《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等录像,制定并出台了《林桥小学关于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处理规定》、《师德教育“八要”“八不要”》等,引导老师“正人先正己、育人先修德”。在每年寒假的师德教育专项活动中,组织教师观看先进人物光盘、录像,查摆个人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将职业道德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校长室、德育办、教导处定期联合召开德育工作专题会议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研究交流德育工作经验,探讨班级管理。我校的德育工作始终走在全区前列,2004年被评为市德育工作规范化学校。学校每年举行一次由学生、家长、老师参与的师德民主评议活动,评议内容广泛,包括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把师德监督推向社会,构建了立体化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十佳师德标兵”、“十佳优秀教师”、“十佳优秀班主任”、“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等评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校教师整体队伍素质高,有1人被评为枣庄名师、1人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1人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4人被评为区优秀教师、3人被评为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18人被评为镇优秀教师。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被誉为台儿庄区教育界的一面旗帜。

(二)教师技能培训。

一是加强教学基本功培训。1996年以来,我们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通用基本功(三字一画)、学科基本功和综合能力方面。我们采用主管部门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我们创设了“规范书写从我做起”教师粉笔字展示牌,每天安排3位教师展示自己的粉笔字,既训练教师的基本功,又为学生做表率。我们开展了普通话示范校园创建活动,制定了活动方案,开展了演讲、美文诵读等活动,开办了红领巾广播站。通过培训,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有了较大的提高。韩贵贤、李媛媛、于成华3名教师参加了区举行的教师基本功大赛获二等奖;今年,刘涛、丁玉平等老师参加了全区小学教师美文诵读比赛,获得二等奖。

二是抓好教育理论和理念的培训。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学校规定每周二、三、四下午第二节课后分别是数学、语文、艺体科的教研培训时间,专门拿出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为培训专用时间,培训工作做到了“计划、时间、内容、师资”四落实。活动内容为理论学习、骨干辅导、名师点拨。学校在每学期初为老师统一印制理论学习笔记,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写出不少于6000字的理论学习体会,并在每次的学习会中交流、评比。学校为专任教师订购了《走进新课程》、《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等课程理论书籍,以及省编教师继续教育教材《教师校本研究与专业成长》、《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当代教育新理念》、《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等,编辑了教学改革和新课程实施的学习资料,建立了学校校本培训资源网络,通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师研读。在整个理论学习过程中,要求教师注重学习笔记的整理,并加强对学习笔记的检查,力求实功做实。通过学习,全体教师理论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此外,我们从1998年以来一直坚持开展“周六大教研”活动和周理论学习制度,或分学科进行课堂观摩,或进行教育理论集中学习,或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等,周六大教研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重视教师学历教育。学校一直重视教师学历的再提高,通过各种形式鼓励教师参加自学考试,向高学历进军。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自考和函授学习,支持教师脱产进修。目前,学校已有10余人获得本科学历,20余人获得专科学历,大专以上学历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另有1人考取研究生,1人考取公务员、1人考取镇教研员。

四是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我校积极开发系列校本教材,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仅2007年,我们就先后编写和印制了《练笔两日记》、《礼仪学》、《书写训练本》、《枣庄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等,现在正在印制《古诗诵读300首》。学校本着“坚持就是特色”的原则,每天集中安排10分钟诵读古诗文、10分钟书写训练、10分钟红领巾广播,让文化和书声充满校园。

(三)以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为突破口,强化多媒体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学校从2002年起就着手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人人通过计算机初级水平能力测试,较熟练掌握计算机上机操作技能。近年来,又有10 余名各级骨干、能手参加了计算机高级知识技能培训,有50%的教师能够熟练进行多媒体与学科教学整合,学校完成了宽带接入,畅通了学校多媒体教学网络,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通过计算机远程教育、网络资源共享制作了网络培训资料汇编,较好地发挥了网上资源优势。同时,我们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库建设,电子音像等资料为老师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

(四)大力开展教改实验,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我们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大力进行教学改革与实验,人人参与科研课题研究,让每位教师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几年来,学校先后承担省市级课题3个。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有重点的挑选了理论水平高,业务技能强的骨干教师担任实验教师。通过我们的精心研究和不断探索,一些科研课题已取得成绩。

四、超越自我,发挥每位教师的主体作用,“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己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因此,我们在校本培训中,重视教师的主动性,让校本培训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一)发挥骨干教师的“主角”作用。

我校现有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市、区、镇级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15人,这是我校校本培训十分宝贵的师资财富。为充分发挥他们在教科研方面的优势和辐射作用,定期公费选派他们赴省内外参加各级培训学习,听取专家报告,观摩名师执教的研讨课等。这些骨干教师学习回来,都要通过教师例会和教研组活动等向老师们做学习心得体会报告,交流学习经验,执教学习汇报课。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的于成华,参加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刘涛、李媛媛和参加枣庄名师培养的韩贵贤赴华师大学习回校后,及时承担了教师的培训任务,将培训收获、体会、经验、信息及时向全体老师汇报并执教观摩课。三级骨干教师的培训,为我校实施“名校战略”和“名师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

(二)实行导师制,开展师带徒活动。

从1998年起,我校就开始实行“一帮一”、“一对红”、“青蓝工程”,在各级骨干能手、学科带头人中开展“师带徒”活动。学校制定了“师徒协议书”,明确了“师徒”权力和义务,对“师傅”和“徒弟”都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通过这项活动,韩贵贤、李媛媛、王捷敏、刘涛、黄艳等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被评为枣庄名师、市优秀教师、市教学能手,成为“徒弟”中的佼佼者和后起之秀,多次在市、区优质课评比中获奖。其中刘涛老师今年参加市英语优质课评比获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三)提倡做反思型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反思型教师,积极创造“边备课边反思,边教学边反思,边研究边反思,边交流边反思”的良好教学氛围,在成功处反思,在失败处反思。我们要求每位老师既要反思自己教学的行为,又要反思学生学习的行为,定期开展优秀教案反思展评,把这些好的“反思”结集,发给每位教师,让他们从中得到启迪。另外,我们还通过教师成功或失败的教学案例向老师们进行校本培训,利用周六大教研、集体备课时间进行研讨、找出《案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使老师们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学校组织校内“专家”、“名师”收集翻印了学习资料,通过教学杂志、计算机网络把教学中的案例、教学随笔、教后反思和典型个案经过筛选、整理翻印出版,成了学校校本培训的好材料。

(四)“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扩大校本培训的路子。

2004年以来,我校开始进行新课程教学改革实验,为了做好此项工作,学校先后选派了10名业务骨干先后赴郑州、济南、青岛、华东师范大学、日照、徐州、枣庄等地参加新教材培训、听取专家报告等。今年10月和11月,我校先后两次组织40位教师到峄城实验小学、市立新小学参观学习,听课12节。为发挥外出学习教师的作用,回校后,为老师作学习汇报,执教汇报课,一些教师还面向全镇和全区执教汇报课,为新教材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我们在发挥本校骨干教师校本培训作用的同时,还积极外请专家、学者到校讲学,举办学术讲座等。今年2月,我们邀请山东省特级教师黄礼贵老师为全体教师作教育新理念报告。3月,我们同区实验小学一起共同邀请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来台儿庄执教观摩课和讲学,我校全体教师聆听讲座、受益匪浅。我们还定期邀请区、镇教研室的老师和专家来校指导教学,培训教师,开阔了老师视野,丰富了老师知识,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五、校本培训取得的成绩

通过多年来扎扎实实的校本培训,一个崭新的“学习型、科研型、创新型”教师队伍已在我校形成,教师素质明显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态势良好,校本培训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教师通用教学基本功合格率100%,4人次获基本功竞赛奖;教师“课改课”达标率100%,30多名教师通过函授培训取得专本科学历,学历合格率100%,专科以上学历达80%;先后有10余位老师执教区级以上公开课并获奖,每学年发表论文10篇,有近20篇论文在省、市级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奖。有30余名同学在国家、省、市优秀作文评比和各种知识大赛中获奖。教师队伍中有1人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1人被评为枣庄名师,5人被评为市、区级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等,2人被评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校连年在区教学督导评估中位居前列。今年,在区教育局组织的开学检查中两次夺得全区第一名,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检查、安全卫生检查和幼儿园督导检查中,我校均获得全区中心小学组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年4月12日,在枣庄市第13届小学数学年会上,我校青年教师、枣庄名师韩贵贤执教公开课《统计》,学校做典型经验介绍。9月16日,在全区教学工作会议上,我校被评为区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并做典型发言,受到好评。学校还多次被评为镇先进集体、镇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示范化学校等,先后荣获市德育工作规范化学校、市绿色学校、市级规范化学校。

校本培训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常抓不懈。我们校本培训工作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还是粗浅的,所取得成绩是阶段性的,培训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我们将以这次全市校本培训检查验收为契机,继续坚持“新思想引领,专业化发展”,以教师发展为根本,以教育科研为动力,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培训为重点,踏踏实实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为促进教师专业健康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2007年12月

第五篇:走进新时代,学习新思想

走进新时代,学习新思想

“时代潮流,浩浩汤汤”。我们走进了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一个全新的学习时代。在网络信息时代,新思想,新方法日新月异。如果怠慢学习,我们终将被新时代潮流淹没。

2018年5月21日,我市2018年网络学习研修活动正式开始。我和我的同伴虽身处大山深处,却丝毫不敢懈怠。工作之余,我们利用寄宿制学校的优势。登录奥鹏网观看专家讲座视频,共同研修,探讨研修中的困惑。以下是我第一阶段的学习小结:

第一,教师身处一时一地,长期在一个地方做同样的工作,局限性很大。思维和眼光容易停顿。只有不断学习,特别是利用网络加强学习,接收新思想,新方法,结合教育工作实际,方能不断创新,改进工作方法,促进育人质量的提升。

第二,立德树人是首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以往只教书,不育人的观念和做法。

第三,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已经刻不容缓。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时代,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随时都要顶着各种压力。既有教学的压力,更有“恨铁不成钢”的管理压力。随着各种教育法律逐渐健全、规范,我们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也被束缚在一定的范围内。社会、家长关注教育的热情从未如此的高,我们的压力也从未如此之大。适应高压力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的心理调适,才能迎难而上。

下载用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文明城市建设(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文明城市建设(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思想大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思想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新时代、新思想 个人感想

    新时代、新思想 个人感想 十九大报告体现“四个新”,“新时代”:标注历史坐标; “新使命”:推进“四个伟大”; “新思想”:贡献中国智慧;“新征程”:做出历史贡献;开启了中国特......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近期我党召开了万众瞩目的十九大,总书记总领全局,在新形势下,新时代背景下,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前沿的,具有时代指导意义的新时......

    新时代 新作风 新思想 新力量

    新时代 新作风 新思想 新力量 ——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会 (石墩子山水厂 徐守镭)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行......

    新时代呼唤新思想[5篇范文]

    【导语】: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

    新时代呼唤新思想[共五篇]

    【导语】: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

    新青年新思想新时代新跨越

    新青年新思想新时代新跨越新青年新思想新时代新跨越--在团县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亲爱的团员干部们:春暖花开,春意盎然。在这充满生机、播种希望的美好时节,共青团株......

    践行新思想,拥抱新时代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民主生活会!下面我谈一点自己对“践行新思想,拥抱新时代”一些理解及想法。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