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试题及其答案剖析(最终5篇)

时间:2020-11-20 12:00: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化工原理试题及其答案剖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化工原理试题及其答案剖析》。

第一篇:化工原理试题及其答案剖析

化工原理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

1.流体在一根圆形水平直管中流动,测得其平均流速为 0.5 m·s-1,雷诺数 Re =1000,压降Δ p =10 Pa,问管中心处的最大流速为

m·s-1。若平均流速增大为 1 m·s-1,则压降Δ p 为

Pa。

2.反应器内流体的混和按考察的尺度可划分为

混和和

混和。

3.填料吸收塔正常操作时,若液气比增大,则吸收液的出塔浓度,吸收的推动力。

4.某间壁式换热器传热面积为 2.5 m 2,传热平均温差为 45 K,传热速率为 9000 W,则该换热器此时的总传热系数 K =。

5.

气体的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液体的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6.

雷诺数 Re 是流体流动的判据。流体在管道中流动,当 Re

时为稳定层流;当 Re

时,可以形成湍流;只有当 Re

时,方可达到稳定的湍流。

7.活塞流反应器的量纲一平均停留时间(无因次平均停留时间)

 等于

;其停留时间的量纲一方差(无因次方差)为。

8.在连续接触的填料塔内,进行定常等温吸收操作,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可由物料衡算式和吸收速率方程联列导出计算式, 填料层总高度等于

之乘积。

9.列举四种工业上常用的间壁式热交换器:

、、、。

10.伯利方程 gZ 1 +1p+221u+ W e = gZ 2 +2p+222u+)2 1(, fH 适用的条件是在流动时的流体。

11.从手册中查得某液体在 25℃和 1 atm 时的粘度为 0.80 厘泊,试将其换算成国际单位制,粘度应为。

12.

在研究流体流动规律时,要注意区分是定常(或称定态)流动和不定常(或称不定态)流动,稳定态和不稳定态。如果所考察的流体流动过程或系统中任何一个部位或任何一个点上的流体性质和过程参数都不随时间而改变,则该过程为

过程,反之,则为

过程。当流体流动过程的雷诺数大于 1×10 4 时,可以认为是的湍流;当雷诺数在 2000 ~4000 之间流体的流动型态为的过渡区域。

13.

流化床反应器中常需选用合适的气体分布板和增设导向板等内部构件,其目的是为了克服

等不正常流化现象,用以改善聚式流化床的流化质量。

14.

在精馏过程中,当回流比加大时,精馏段与提馏段操作线交点向

移动,并以

为极限;回流比减小时, 精馏段与提馏段操作线交点向

移动,并以

为极限。

15.套管换热器中,逆流操作的主要优点是

,并流操作的主要优点是。

16.

彼克列模数 P e—→ ,反应器内

返混,趋近于

模型;彼克列模数

P e—→0,反应器内

返混,趋近于

模型。

17.

流体在圆管内做层流流动时,其最大流速为平均流速的倍;湍流时,其最大流速约为平均流速的倍。

18.

画出下列典型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密度曲线的示意图:在上边 19.精馏操作中回流比 R 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其定义为 R

=,在精馏操作中,若塔板数保持不变,增大回流比,则所得的塔顶产品纯度将

。若减少回流比且要维持塔顶产品的纯度不变

则需

塔板数。

20.冷流体在加热管中升温至 363 K,操作中管壁温度与流体入口温度均未变,未出现污垢,总传热总系数也不变,但冷流体出口温度降至 350 K。可能的原因是

,这时,传热速率比原先的要。

21.

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 u 1 A 1 = u 2 A 2 是在条件下得出。它仅适用于的流体,它是

原理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22.

国际单位制的压强采用专用名称单位 Pa,其国际制基本单位表达式(单位因次式)为。

23.

设 E 1 和 E 2 分别为平行反应过程中主、副反应的活化能,请在下图中画出平行反应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

24.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因此温度升高,固体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因此温度升高,固体颗粒在气体中的沉降速度。

25.

一个填料吸收塔逆流操作时,若循环使用的吸收剂中吸收质含量降低,其它操作条件保持不变,则出口气体中吸收质的含量将

,吸收率将。

26.

在加热或冷却时,若单位时间传递的热量一定,则在同一换热设备中,采用逆流操作比并流操作,加热剂或冷却剂的用量要

。若单位时间传递的热量一定,加热剂或冷却剂的用量也一定,则逆流操作所需换热设备的传热面积要比并流操作的。

27.

将下列非 SI 单位计量的物理量分别换算成指定的 SI 单位:

2.5[kg(f)·s 2 ·m-1 ]=

kg

30[kg(f)·cm-2 ]=

Pa

1.00[kcal IT ]=

J 比定压热容

0.50[kcal·kg -1 ·℃-1 ]=

J·kg-1 ·K-1

28.

若流体在连续流动管式反应中流动时,达到了

的程度,则该反应器可称为活塞流反应器。

29.

在圆形直管中流动的流体,流动型态分为

。其中判断流体流动型态的特征数是。

30.

对于双组分液体的连续精馏过程。在分离任务和进料热状况给定的情况下,若增加回流比,将使

减少,却使

增加。

31.

热传导是在物体内部或者物体与物体接触中,由于

传递热能;而对流传热是由于

传递热能。

32.

工程书籍或手册中 CGS 制的压强的单位曾采用过工程大气压(at),工程大气压的定义值为:

at=

kg(f)·cm-2 =

m(H 2 O)

将其换算成 SI 单位 Pa 时的准确换算值为:at=

Pa 33.若基本物理量为质量[M]、长度[L]和时间[T],则粘度  的量纲式(因次式)为。

34.

在下列 T— x A 图中分别标绘出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的操作线。

35.孔板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测流量都是依据

原理,前者通过所测

来计算流体的流量,后者由

来确定流量的大小。

36.

相际传质过程主要依靠物质的扩散作用,而物质的扩散主要有两种基本方式:物质借分子运动由一处向另一处转移而进行物质扩散的方式,即为

;物质因流体的旋涡运动或流体质点的相对位移而进行物质扩散的方式即为。

37.

在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气加热某溶液,通常使

走壳程,走管程。

38.

试比较下列压强的大小:

(A)1.5[大气压](表压);(B)450[mmHg](真空度);(C)1.2[kPa](绝压);(D)22[mH 2 O](绝压);(E)5[m 硫酸柱](绝压)。(已知硫酸密度为 1.840×10 3 kg·m-3)

>。

39.

工业反应器的放大设计方法,过去曾主要采用

的方法,直至 20 世纪中叶

的方法才渐趋成熟起来,尤其是计算机及软件系统的迅速发展,为这种新兴的方法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40.

以单位重量为基准,不可压缩实际流体的伯努利方程式为

,各项的单位为。

41.

根据双膜模型的基本假设,气液两相的扩散阻力集中在两层虚拟的静止膜层内,若用水吸收 NH 3 或 HCl,传质阻力几乎全集中于,通常称为

控制;若用水吸收 O 2 或 N 2 ,传质阻力几乎全集中于,通常称为

控制。

42.

平壁炉炉膛温度为 1300 K,炉壁由内向外由耐火砖,保温砖和装饰层组成,保温砖外侧温度为 353 K,装饰层外侧温度为 333 K。若在保温砖与装饰层之间再加一层保温材料,则温度变化情况为:保温砖外侧温度

;装饰层外侧温度。

43.

在早期出版的手册中,查到粘度的数据常以厘泊为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的粘度单位为,两者的换算关系为:厘泊=。

44.用脉冲法实验测得一连续流动反应器的平均停留时间 t =60 s,停留时间的方差

2t =360 s,若用多釜串联模型和轴向扩散模型来描述其中的返混情况,此时模型参数 N 和 P e 分别为

和。

45.

从压强恒定的粗水管 A 向一条管径相同的水平支管供水,支管中有一闸阀 F(如图),考虑到直管 BC,DE 和闸阀的能量损失,当阀门由全开变为半开时,支管出口处的流量将,直管 DE 的阻力损失将,使阀门下游 D 处的压强将。

46.

精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

不同的特性来进行分离的。这种分离操作是通过

间的质量传递实现的。

47.

平板换热器的板面通常压制成各种形式的波纹,其作用是、和。

48.气体的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液体的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49.

彼克列模数 P e—→ ,反应器内

返混,趋近于

模型;彼克列模数

P e—→0,反应器内

返混,趋近于

模型。

50.

在研究流体流动规律时,要注意区分是定常(或称定态)流动和不定常(或称不定态)流动,稳定态和不稳定态。如果所考察的流体流动过程或系统中任何一个部位或任何一个点上的流体性质和过程参数都不随时间而改变,则该过程为

过程,反之,则为

过程。当流体流动过程的雷诺数大于 1×10 4 时,可以认为是的湍流;当雷诺数在 2000 ~4000 之间流体的流动型态为的过渡区域。

51.

某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有 V

m 3 ,其中溶质 A 为 n A mol,其余为惰性组分 B,则组分 A 的摩尔分数为, 摩尔比(比摩尔分数)为。

52.

为强化传热,人们设计了管外加翅片的换热器。它适用于管内

,而管外的情况。

53.

从早期文献中查到某种液体的比重为 0.981,按国家法定单位制规定,废弃比重改用相对密度,则该种液体的相对密度为

,密度为。

. 精 馏 操 作 的 原 理。

实 现 精 馏 操 作 的 必 要 条 件 是

和。

55.气液两相成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

,液相组成 气相组成。

56.用相对挥发度α表示的气液平衡方程可写为

。根据α的大小,可用来

,若α=1,则表示。

57.某两组分物系,相对挥发度α=3,在全回流条件下进行精馏操作,对第 n、n+1 两层理论板(从塔顶往下计),若已知 y n =0.4,则 y n+1 =

。全回流操作通常适用于

或。

58.在总压为 101.3kPa、温度为 85℃下,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 kPa p A 9.116 、kPa p B 46 ,则相对挥发度α=,平衡的液相组成 x A =,气相组成 y A =

.59.某精馏塔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275.0 72.0   x y,则该塔的操作回流比为,流液组成为。

60.最小回流比的定义是

,适宜回流比通常取为

R min。

61.精馏塔进料可能有

种不同的热状况,当进料为气液混合物且气液摩尔比为 2:3 时,则进料热状况参数 q 值为。

62.在流动系统中,若截面上流体压强、密度、流速等仅随_________改变,不随________改变,称为稳定流动。

63.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层流流动,如果流量等不变,只是将管径增大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___。

64.离心泵起动时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雷诺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当密度ρ=820 kg.m ,粘度μ=3[厘泊]的某物质,在内径为d=100mm,以流速为 2m.s 动时,其雷诺准数等于__________,其流动类型为_____.66.牛顿粘性定律用粘滞力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用剪应力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67.当 20℃的水(ρ=998.2kg.m ,μ=1.005 厘泊)在内径为 100mm 的光滑管内流动时,若流速为 1.5m.s ,其雷诺准数 Re 为______,直管摩擦阻力系数λ为_______.68.某长方形截面的通风管道,其截面尺寸为 30×20mm,其当量直径 de 为______.10.流体体积流量一定时,有效截面扩大,则流速_____,动压头____,静压头___(增加、减少、不变)。

69.套管由φ57×2.5mm 和φ25×2.5mm 的钢管组成,则环隙的流通截面积等于__________,润湿周边等于__________,当量直径等于__________。

70.某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是________型曲线,其管中心最大流 速为平均流速的_______倍,摩擦系数λ与 Re 的关系为__________。

71.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不是阻力平方区),其摩擦系数λ随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而变。

三..选择题 1.在 下 列 各 种 流 量 计 中,哪 一 种 流 量 计 引 起 的 局 部 阻 力 不 随 流 量 的 增 加 而 显 著 增大?…………………………………………………………………………………………()

(A)孔板流量计;(B)转子流量计;(C)文氏流量计;

(D)毛细管流量计。

2.

对于逆流接触的吸收过程,液气比的大小对吸收操作具有较大的影响。通常,实际操作的液气比常以最小液气比的倍数来表示。当单位吸收耗剂用量趋于最小液气比时,则有…()

(A)吸收过程推动力趋于最大,吸收塔所需高度趋于最小;

(B)吸收过程推动力趋于最小,吸收塔所需高度趋于最大;

(C)吸收过程推动力趋于最大,吸收塔所需高度趋于最大;

(D)吸收过程推动力趋于最小,吸收塔所需高度趋于最小。

3.

常温下,钢、不锈钢、水和空气的导热系数分别为………………………………()

(A)45 W·m ‐1 ·K ‐1,15 W·m ‐1 ·K ‐1,0.6 W·m ‐1 ·K ‐1

和 0.026 W·m ‐1 ·K ‐1

;(B)0.6 W·m ‐1 ·K ‐1,0.026 W·m ‐1 ·K ‐1,45 W·m ‐1 ·K ‐1

和 15 W·m ‐1 ·K ‐1

;(C)0.026 W·m ‐1 ·K ‐1,0.6 W·m ‐1 ·K ‐1,15 W·m ‐1 ·K ‐1

和 45 W·m ‐1 ·K ‐1

;(D)15 W·m ‐1 ·K ‐1,45 W·m ‐1 ·K ‐1,0.6 W·m ‐1 ·K ‐1

和 0.026 W·m ‐1 ·K ‐1

.4.水从高位槽中流出时,则……………………………………………………………()

(A)水的静压能转变为动能;

(B)水的位能转变为动能;

(C)除水的静压能转变为动能外,由于位能的减少,水的内能略有下降;

(D)除水的位能转变为动能外,由于静压能的减少,水的内能略有下降; 5.在连续精馏加料操作线方程(q 线方程)中的 q 值,可视为总进料量中参与回流的料液量所占的分数。因此饱和液体(泡点温度)进料时的 q 值为…………………………………()

(A)0;

(B)1;

(C)小于 0 的值;

(D)大于 1 的值。

6.

冷热两流体在逆流换热时,冷流体的出口极限温度可能是………………………()。

(A)等于或接近于热流体的进口温度;(B)低于或接近于热流体的进口温度;

(C)高于或接近于热流体的进口温度;(D)远高于热流体的进口温度。

7.

流量为 0.01 m 3 ·h-1 的流体从套管环隙(套管外管内径为 50 mm,内管外径为 25 mm,管壁为 2.5 mm)中流过,流体的流速为…………………………………………………()

(A)20.5 m·s-1 ;

(B)14.2 m·s-1 ;

(C)6.8 m·s-1 ;

(D)31.8 m·s-1。

8.

如图所示,A和B两条平行直线为某一个填料吸收塔在两种情况下的操作线。比较两种操作情况下的塔顶尾气中吸 收 质 含 量 Y 2 和 塔 底 溶 液 中 吸 收 质 的 含 量 X 1 , 可知……………………………()

(A)(Y 2)A

>(Y 2)B

;(X 1)A

>(X 1)B

;

(B)(Y 2)A

<(Y 2)B

;(X 1)A <

(X 1)B

;

(C)(Y 2)A

>(Y 2)B

;(X 1)A

<(X 1)B

;

(D)(Y 2)A

=(Y 2)B

;(X 1)A =

(X 1)B

;

9.

在一个单程列管式换热器中,壳程内通以 20 ℃左右的水,用来冷却管程中流经的 200 ℃的热空气。经实测,空气对管壁的传热膜系数1 =5.0 W·m ‐2 ·K ‐1 ,管壁对水的传热膜系数2 =400 W·m ‐2 ·K ‐1。管壁为碳钢,壁厚 3 mm,碳钢的导热系数  =50 W·m ‐1 ·K ‐1。现欲强化该传热过程,最合理的措施是…………………………………………………………()

(A)将原换热器换成一个传热面积更大的换热器;

(B)将内管由钢管改为铜管;

(C)增大壳程中水的流速;(D)增大管程中空气的流速。

10.

当 流 体 在 圆 管 内 流 动 时,使 流 体 的 流 速 在 圆 管 内 分 布 不 均 匀 的 原 因 是 由于……………………………………………………………………………………………()

(A)管壁存在摩擦力;(B)流体的静压力;(C)流体存在粘滞力;

(D)流体所受到的重力。

11.雷诺数 Re 的数学表达式为………………………………………………………()

(A)du ;

(B)du;

(C)ud ;

(D) du。

以上各式中 u 为流体流速, 为流体密度, 为流体粘度,d 为管径或定性尺寸。

12.

有一连续精馏塔分离苯和甲苯的混合物,塔顶得到苯的摩尔分数为 0.97 的产品,塔底得到甲苯的摩尔分数为 0.98 的产品。由于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现要求塔顶产品的纯度提高至 0.98,塔底产品的纯度和苯 与 甲 苯 的 产 量 均 要 求 维 持 不 变。

有 人 提 出 了 四 条 建 议,你 认 为 应 采 用 哪 一条?……………………………………………………………………………()

(A)增加回流比;(B)将加料口向下移一块塔板;

(C)加料口下移的同时,将加料状态从冷液改为饱和蒸气加料;

(D)增加回流比的同时增加塔底再沸器的蒸气加热量。

13.

在多层固体平壁中进行一维定常导热时,各层的温度降与各相应层的热阻之间呈何种关系?……………………………………………………………………………………()

(A)

反比关系;

(B)无关系;

(C)正比关系;

(D)不确定关系。

14.流体在确定的系统内作连续的定常流动时,通过质量衡算可得到:……………(

(A)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B)连续性方程;(C)伯努利方程;

(D)泊谡叶方程。

15.

在精馏塔中,相邻三层实际塔板的气液两相组成如图所示 ,且 x n 和 x n +1 对应的气相平衡组成为 y n *和 y n +1 *,则第 n 层塔板的单板效率为…………………………()(A)

(y n-y n +1)/(y n

-x n);

(B)

(y n-y n +1)/(y n *-y n +1);(C)

(y n-y n +1)/(y n-x n +1);

(D)

(y n *-y n)/(y n-y n +1)。

16.

在一列管式换热器中用水冷却列管内的 CO 2气体,就整个换热过程而言,热阻主要存在于………………………………………………………………………………………()

(B)

CO 2 气体的流动主体中;(C)

金属管壁中;(D)

CO 2 气体与管壁间的层流底层中;(E)

水流与管壁间的层流底层中。

17.

流体在圆管内呈层流流动时,速度分布曲线的形状及平均速度 u和最大速度 u max 的关系分别为()(A)抛物线形,u =21 u max ;

(B)非严格的抛物线形,u =0.82

u max ;(C)非严格的抛物线形,u =21 u max ;

(D)抛物线形,u =0.82

u max。

18.

如图所示为各种进料热状况的 q 线其中,表示气液混合进料的 q 线是…………()(A)线 1

;

(B)线 2

;(C)线 3

;

(D)线 4。

19.目 前 我 国 化 工 企 业 中 使 用 得 最 广 泛 的 换 热 器是……………………………………()

(A)夹套式换热器;

(B)翅片式换热器;

(C)螺旋板式换热器;

(D)列管式换热器。

20.流体在管内作连续定态流动时,流速 u 与管径 d 之间的关系212221dduu 可适用于()(A)不可压缩流体的等温过程;

(B)可压缩流体的等温过程;(C)不可压缩流体的变温过程;(D)可压缩流体的变温过程。

21.流体在圆管内呈层流流动时,速度分布曲线的形状及平均速度 u 和最大速度 u max 的关系分别为()

(A)抛物线形,u =21 u max ;

(B)非严格的抛物线形,u =0.82

u max ;(C)非严格的抛物线形,u =21 u max ;

(D)抛物线形,u =0.82

u max。

22.

吸收操作是一种用以分离哪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

(A)气体混合物;

(B)液体均相混合物;

(C)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D)气液混合物。

23.

在下列管壳式换热器中,没有降低或消除由温差引起的热应力补偿措施的换热器是()

(A)U 形管式换热器;

(B)浮头式换热器;

(C)壳体带有膨胀圈的管壳式换热器;

(D)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24.牛顿粘性定律适用于()(A)层流流动时的牛顿型流体;

(B)湍流流动时的牛顿型流体;(C)过渡流流动时的牛顿型流体;

(D)静止状态下的牛顿型或非牛顿型流体。

25.

如下列举各条中,哪一条不是双膜模型的基本假设?……………………………()

(A)气、液界面两侧存在气膜层和液膜层;(B)吸收质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气膜层和液膜层;(C)吸收质在两相界面上处于平衡状态;(D)易溶气体的溶解过程不存在液膜阻力,难溶气体的溶解过程不存在气膜阻力。

26.

在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中,若冷、热流体的传热膜系数1 和2 数量级相近,则从提高总传热系数 K 的角度考虑,下列各种措施中,哪一种不宜采用?…………………………()

(A)变单程为多程;

(B)增加管数;

(C)减少管数;

(D)壳程加横向挡板。

27.

流体在一根水平直管中流动,自 A 截面流至 B 截面后,流体因摩擦阻力而消耗的能量为 50 J·kg-1。这一摩擦损失主要表现为 B 截面处的单位质量流体……………………()

(A)动能的减少;

(B)热能的减少;

(C)压强能的减少;

(D)上述三者之和。

28.

无论在连续精馏塔或间歇精馏塔内进行均相混合液的分离操作,保证塔顶产品中易挥发组分含量最高的操作条件是………………………………………………………………()

(A)在全回流下操作;

(B)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

(C)在最适宜回流比下操作;

(D)在尽量接近最小回流比下操作。

29.

不同流体的传热膜系数相差很大。假设气体被加热或冷却时的传热膜系数为 1

W·m‐2 ·K ‐1,液体被加热或冷却的传热膜系数为  2

W·m ‐2 ·K ‐1 ,饱和水蒸气冷凝时的传热膜系数为  3

W·m ‐2 ·K ‐1,则其大小顺序为()

(A)

 3 <  2 < 1 ;

(B)

 2 <  3 <  1 ;(C)

 3 <  1 <  2 ;

(D)

 1 <  2 <  3。

30.

以下哪一种叙述与牛顿粘性定律无关:……………………………………………()

(A)流体的层与层之间不存在静摩擦力,只要有力的作用,流体间即产生相对运动;(B)完全湍流时,摩擦阻力与速度梯度成正比;(C)流体内摩擦力的方向与速度增加的方向相反;(D)粘度的物理意义是使流体产生单位速度梯度的剪应力。

31.流体在水平圆形直管中作定态流动时,一般在工业条件下,可形成湍流的临界雷诺数为(

(A)

Re

>2000;

(B)

Re

>2300;

(C)2000<

Re

<4000;

(D)

Re

>4000。

32.将板式塔和填料塔作比较,下列项目中,填料塔优于板式塔的是………………(

(A)生产能力;

(B)操作弹性;

(C)持液量;

(D)压降。

33.

在列管换热器中,在温度不太高的情况下,冷热两流体的传热过程是……………()

(A)

以热传导为主要方式;

(B)以辐射为主要方式;(C)以热对流为主要方式;

(D)以热传导和热对流两种方式为主。

34.水连续地从内径为 90 mm 的粗管流入 30 mm 的细管内,则细管内水的流速是粗管的()

(A)3 倍;

(B)1/9 倍;

(C)9 倍;

(D)1/3 倍。

35.

用纯溶剂逆流吸收气体中的可溶组分,液气比 F C / F B

= m

(相平衡关系为 Y = mX)。进口气体组成 Y 1 =0.05,出口 Y 2 =0.01,则过程的平均推动力为……………………………………()

(A)0;

(B)0.01;

(C)0.04;

(D)0.02。

36.在一列管式换热器中用水冷却列管内的 CO 2 气体,就整个换热过程而言,热阻主要存在于()

ACO 2 气体的流动主体中;B 金属管壁中;C.CO 2 气体与管壁间的层流底层中;水流与管壁间的层流底层中。

37.流量为 0.01 m 3 ·h-1 的流体从套管环隙(套管外管内径为 50 mm,内管外径为 25 mm,管壁为 2.5 mm)中流过,流体的流速为…………………………………………………()

(A)20.5 m·s-1 ;

(B)14.2 m·s-1 ;

(C)6.8 m·s-1 ;

(D)31.8 m·s-1。

38.

已知 20 ℃,101.3 kPa 下,乙醇在空气中的分子扩散系数为 1.21×10-5

m 2 ·s-1。若压强不变,随着温度增高,则扩散系数的数值应为………………………………………()

(A)随之增大;(B)随之降低;(C)维持不变;D)随具体温度而定,增大或降低。

39.

对一台正在工作的列管式换热器,已知一侧传热膜系数4110 16.1   

W·m ‐2 ·K ‐1 ,另一侧传热膜系数 1002 

W·m ‐2 ·K ‐1 ,管壁热阻很小,那么要提高传热总系数,最有效的措施是()(A)设法增大2 的值;

(B)设法同时增大1 和2 的值;(C)设法增大1 的值;(D)改用导热系数大的金属管。

40.在一容积很大液面恒定的贮槽底部有一个小孔,流体从小孔中流出,流体流出的速度为 u,若损失压头可忽略不计,则 u 正比于()(A)H(H ——贮槽内液面的高度);

(B)H ;(C)p(p ——大气压强);

(D)Hgp( ——流体的密度,g ——重力加速度)。41.孔板流量计的主要缺点是()

(A)结构复杂,造价高;(B)噪音较大;(C)维修困难;

(D)能量损耗大。

42.

精馏过程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精馏塔的能量消耗主要是………………………()

(A)对进塔原料液的加热;

(B)塔顶蒸气的冷凝和回流;

(C)加热塔釜中的溶液;

(D)上述三项能耗都是主要的,它们消耗能量均很接近。

43.有一列管式换热器,管程中通过冷却水以冷凝壳程中通入的有机物蒸气。根据实际需要,现准备将该换热器管程由单程改为双程。流经物料的流量和进口温度均不变,下列各种现象中,哪一种不会发生?()

(A)管程中水的流速增大;(B)冷却水的出口温度降低;

(C)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 K 增加;

(D)壳程中冷凝下来的有机物出口温度降低。

44.实验中用 U 形管压差计测得某设备内的压力读数为零,说明该设备的绝对压为()

(A)0 Pa;(B)101.3 kPa;

(C)当时当地大气压强;(D)1 MPa。

45.

用一个间歇精馏塔分离苯、甲苯、二甲苯三元混合物,精馏塔有足够的分离能力将三种组分分离。现在塔顶上升蒸气的气流中装一个热电偶温度计,将温度计和电动记录仪联接。24 小时后,精馏基本结束,你认为记录仪上得到的应为下列曲线中哪一条曲线?……()

46.在一个单程列管式换热器中,壳程内通以 20 ℃左右的水,用来冷却管程中流经的 200 ℃的热空气。经实测,空气对管壁的传热膜系数1 =5.0 W·m ‐2 ·K ‐1 ,管壁对水的传热膜系数2 =400 W·m ‐2 ·K ‐1。管壁为

碳钢,壁厚 3 mm,碳钢的导热系数  =50 W·m ‐1 ·K ‐1。现欲强化该传热过程,最合理的措施是()

(A)将原换热器换成一个传热面积更大的换热器;(B)将内管由钢管改为铜管;(C)增大壳程中水的流速;(D)增大管程中空气的流速。

47.

自来水通过一段横截面积 S 不同的管路作定常流动时,其流速 u …………………()

(A)不改变;(B)随 S 改变,S 越大,u 越大;(C)随 S 改变,S 越大,u 越小;

(D)无法判断。

48.

在 y-x 图上,连续精馏操作线与对角线重合是由于……………………………………()

(A)进料是过热蒸气;

(B)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

(C)塔顶无产品引出,全部用于回流;

(D)塔顶回流液量为零。

49.

在某换热器内,热流体的进口温度为 400 K,出口温度为 300 K;冷却水的进口温度为 280 K,出口温度为 290 K。并流时,对数平均温差mT  为……………………………()

(A)130 K;

(B)65 K;

(C)44.3 K;

(D)52.8 K。

50.

伯努利(Bernoulli)方程表达了流体流动过程中的………………………………()

(A)力的平衡关系;

(B)物料衡算关系;(C)动量衡算关系;

(D)机械能衡算关系。

51.层流底层越薄,则………………………………()。

A.近壁面速度梯度越小

B.流动阻力越小

C.流动阻力越大

D.流体湍动程度越小 52.当不可压缩理想流体在水平放置的变径管路中作连续流动时,在管子直径缩小的地方,其静压力()。A.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不确定 53.吸收速率主要决定于通过双膜的扩散速率,提高吸收效率,则要………………………………()

A.增加气膜厚度和减少液膜厚度

B.减少气膜厚度和液膜厚度 C.增加气膜厚度和液膜厚度 54.在常压下用水逆流吸收空气中的 CO 2 ,若将用水量增加,则出口气体中 CO 2 的含量将()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55.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

A.回收率趋向最高

B.推动力趋向最大

C.操作最为经济

D.填料层高度趋向于无穷大。

56.在 Y-X 图上,吸收操作线总是位于平衡线………………………………()

A.上方

B.下方

C.重合线上 57.对吸收操作影响较大的填料特性是………………………………()

A.比表面积和自由体积

B.机械强度

C.对气体阻力要小 58.气体的享利系数 E 值越大,表明气体………………………………()。

A.越易溶解

B.越难溶解

C.溶解度适中 59.对处理易溶气体的吸收,为较显著地提高吸收速率,应增大 ………………………()的流速。

A.气相;

B.液相;

C.气液两相; 60.对于解吸操作,其溶质在液体中的实际浓度()与气相平衡的浓度。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61.精馏塔的操作线是直线,其原因是()

A.理论板假设

B.理想物系

C.塔顶泡点回流

D.恒摩尔流假设 62.分离某两元混合液,进料量为 10kmol/h,组成 x F =0.6,若要求馏出液组成 x D 不小于 0.9,则最大馏出液量为()。A.6.67 kmol/h

B.6 kmol/h

C.9 kmol/h

D.不能确定。

63.在精馏塔图解计算中,若进料热状况变化,将使()。

A.平衡线发生变化

B.操作线与 q 线变化

C.平衡线与 q 线变化

D.平衡线与操作线变化 64.流体在园管内流动时,管中心流速最大,湍流时的平均流速与管中心的最大流速的关系为()

A.U 1/2.U

B.U 0.8U C.U 3/2.U

65.层流底层越薄,则()。

A.近壁面速度梯度越小

B.流动阻力越小

C.流动阻力越大

D.流体湍动程度越小

一、填空题 (共 11 题分)1.1;20

2.微观;宏观

3.

降低;增大。4.80 W·m-2 ·K-1

5.增大;减小。

6.

型态;<2000;>4000;≥1×10 4

7.1;0。

8.传质单元高度;传质单元数 9.套管式热交换器;蛇管式热交换器;夹套式热交换器;列管式热交换器;板式热交换器(答出其中四种)

10.定常(定态);不可压缩 11.8.0×10-4 Pa•s。12.定常(定态);不定常(不定态);稳定;不稳定 13.腾涌;沟流 14.对角线;对角线;平衡线;平衡线 15.传热平均温差大(即传热速率快);易于控制物料的出口温度

16.完全无;活塞流;完全;全混流 17.2;1.25~1.22

18.19.回流液量/馏出液量;提高;增大精馏段

20.

冷流体流量增加;大

21.流体充满导管作定态流动;不可压缩;质量守恒

22.

kg•m-1 •s-2

23.

24.

降低;增大;增大;降低。

25.

降低;提高。

26.

少;小。

27.

24.5;2.94×10 6 ;4.18;2.09×10 3

28.完全无返混 29.层流;湍流;雷诺数 Re。

30.理论板数;能耗 31.自由电子的运动、分子的振动或分子扩散;流体质点的相对位移 32.1;1×10 4 ;9.80665×10 4 33.M•L-1 •T-1

34.

35.流体机械能守恒与转换;压强差;转子位置。36.分子扩散;涡流扩散。37.饱和水蒸气;溶液

38.

A>D>C>E>B。39.经验;数学模拟 40.Z 1 +gp1+gu221+H e =Z 2 +gp2+gu222+fH ,J·N-1 或 m(流体柱)。41.气膜;气膜;液膜;液膜 42.升高;下降。43.Pa•s;1×10 3 Pa•s

44.10;20。45.减小;减少;减小。46.沸点或挥发度;气、液相

47.增大传热面积;提高板的刚性;促进湍流

48.增大;减小。49.完全无;活塞流;完全;全混流

50.

定常(定态);不定常(不定态);稳定;不稳 51.Vn1000 22.4A;AA22.41000Vnn52.传热膜系数大;传热膜系数小 0.981;9.81×10 2

kg•m-3。

三..选择题 1.B

2.

B3.A4.B5.B6.B7.C8.B9.D10.C11.D12.D13.C14.B15.B16.C 17.A18.C19.D20.A21.A22.A23.D24.A25.D26.B27.C28.A 29.D 30.B31.D32.D33.D34.C35.B36.C37.C38.A39.A40.B41.D42.C43.B 44.C45.B46.D47.C48.C49.C50.D51.A52.C53.B54.B55.D56.A57.A 58.B59.A60.B

第二篇:化工原理学习心得

化工原理学习感想

在本次的化工原理学习中,虽然是短短的半个学期,却让我了解了到了许多平时会接触到,但又不明白为什么的生产原理及仪器构造原理。这门课程主要包括了流体力学基础,流体输送,非均相分离,传热,蒸馏,气体吸收与干燥。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我们收获到在学习的这些知识中,用这些知识可以解释生活生产中说用的各种器械,现象,还有处理方法等等。在流体输送机,换热器,蒸馏塔方面,我们懂得了这些器械的运用以及工作原理,懂得对对这些机械减小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损失,从而使效率最大化的方法。在流体的流动力学、密度、摩擦等各种因素中,热传导方面,蒸馏,干燥这些知识点,我们学到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化学工程原理,对于我们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学生来说,对我们以后不管是在食品的研究,以及食品分析仪器的运用方面,都可以很好的去理解器械或者是材料成型的原理以及构造,而不是处于陌生的态度去面对这些,这也就是我们所学的要在实际中的用途。如家里的太阳能热水器就是简单的运用了传热的原理:在太阳的照射之下,真空管集热并最大限度的实现光和热的转换,然后通过微循环把热水送至保温水箱,再经过控制系统到用户。这就是替代了传统加热所需要的煤炭,节约资源,环保高效。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

虽然接触这门课的时候还是有些困难,但是每一个所学的知识点还是挺清晰明确的,但初次接触,难免有些内容还是理解的不是很好,在一些公式以及原理的运用上不能很好的去联想到实际中,但是我们相信,所学的总会用到的,通过我们的复习以及设计,我们又进一步的对这门课的知识理解了更多。

感谢老师来带我们这门课程,让我们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能更好的更深层次的去理解。在下半个学期的化工原理实验中,将会用到这门课程所学习到的知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巩固和重新学习的机会。希望我可以更好的掌握化工原理这门课程,这对以后的实验仪器的构造原理的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篇:化工原理实验

吸收实验

?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填料吸收塔结构和流程

2、? 观察填料塔流体力学状况,测定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 掌握气相总体积系数kYa和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G的测定方法。

?

二、实验原理

1、? 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

图2-73 填料层压降-空塔气速关系示意图填料塔的压降与泛点气速是填料塔设计与操作的重要流体力学参数,气体通过填料层引起的压降与空塔气速关系如图2-73所示:

当无液体喷淋时,干填料层压降Dp对气速u的关系在双对数坐标中可得斜率为1.8~2的直线,(图中aaˊ线)。当有液体喷淋时,在低气速下,(c点以前)对填料表面覆盖的液膜厚度无明显影响,填料层内的持液量与空塔气速无关,仅随喷淋量的增加而增大,压降正比于气速的1.8~2次幂,由于持液使填料层的空隙率减少,因此,压降高于相同气速下的干填料层压降,是图中bc段为恒持液区。随气速的增加液膜增厚,出现填料层持液量增加的“拦液状态”(或称载液现象),此时的状态点,图中的c点称载点或拦液点。气速大于载点气速后,填料层内的持液量随气速的增大而增加,压降与气速关系线的斜率增大,图中cd段为载液区段。当气速继续增大,到达图中d点,该点成为泛点,泛点对应的气速称为液泛气速或泛点气速。此时上升气流对液体产生的曳力使液体向下流动严重受阻,积聚的液体充满填料层空隙,使填料层压降急剧上升,压降与气速关系线变陡,图中d点以上的线段为液泛区段。填料塔实际操作的气速控制在接近液泛但又不发生液泛时的气速,此时传质效率最高。一般操作气速取液泛气速的60%~80%。

2、? 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kYa的测定

(1)?? 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

??(2—63)

式中:V ——惰性气体流量,kmol/s;

z ——填料层的高度,m;

W——塔的横截面积,m2;

Y1、Y2——分别为进塔及出塔气体中溶质组分的摩尔比,kmol(溶质)/kmol(惰性组分); ——塔顶与塔底两截面上吸收推动力与的对数平均值,称为对数平均推动力。

??(2—64)

在本实验中,由测定进塔气体中的氨量和空气量求出Y1,由尾气分析器测出Y2,再由平衡关系求出Y*。数据整理步骤如下:

(1)?? 空气流量

标准状态的空气流量为V。用下式计算:

?(2—65)

式中:V1——标定状态下的空气流量,(m3/h);

T0、P0——标准状态下空气的温度和压强,kPa;

T1、P1——标定状态下空气的温度和压强,kPa;

T2、P2——使用态下空气的温度和压强,kPa;

(2)?? 氨气流量

标准状态下氨气流量 用下式计算:

(2—66)

式中:——氨气流量计示值,(m3/h);

——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密度,kg/m3;

——标准状态下氨气的密度, kg/m3。

若氨气中含纯氨为98%,则纯氨在标准状态下的流量V0〞用下式计算:

??? ?(2—67)

(3)?? 混合气体通过塔截面的摩尔流速:

(2—68)

式中:d——填料塔内径,m。

(4)?? 进塔气体浓度

??(2—69)

式中:n1——氨气的摩尔分率。

n2——空气的摩尔分率。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 ?(2—70)

(5)??平衡关系式

如果水溶液<10%的稀溶液,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则:

Y*=mx???(2—71)

式中:m——相平衡常数,??(2—72)

H——亨利系数,Pa;

p——系统总压强,Pa.?(2—73)

?

式中:p*——平衡时的氨气分压,(mmHg或Pa),其数值可从附录5.1氨气的平衡分压表查得。

(6)?? 出塔气体(尾气)浓度

出塔气体(尾气)浓度由尾气分析仪测得,具体见附录5.4,尾气浓度的测定方法。尾气中氨的浓度由下式计算:

???(2—74)

式中:T1、p1——空气流经湿式气体流量计的压强和温度;

T0、p0——标准状态下空气的温度和压强;

V1——湿式气体流量计所测得的空气体积,ml;

Vs——硫酸体积,L;

Cs——硫酸浓度,mol/L;

rs——反应式中硫酸配平系数,本实验rs =1;

r2——反应式中氨配平系数,本实验r2=2。

(7)?? 出塔液相浓度

根据物料平衡方程:

(2—75)

因进塔液相为清水,即X2=0,则

?(2—76)

(8)?? 计算

由对数平均推动力公式计算,其中∵X2=0∴Y*=0

(9)?? 求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KYa3、? 传质单元高度HOG的测定

?(2—77)

式中:HOG——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m;

NOG——气相总传质单元数,无因次。

z已知,NOG求出后,则HOG可求得。

?

三、实验装置及流程

图2-74 吸收装置流程图

l—风机;2—空气调节阀;3—油分离器;4—转子流量计;5—填料塔;6—栅板;7—排液管; 8—喷头;9—尾气调压阀;10—尾气取样管;11—稳压瓶;12—旋塞;13—吸收盒;14—湿式气体流量计;

15—总阀;16—水过滤减压阀;17—水调节阀;18—水流量计;19—压差计;20、21—表压计;

22—温度计;23—氨瓶;24—氨瓶阀;25—氨自动减压阀;

26、27—氨压力表;28—缓冲罐; 29—膜式安全阀;30—转子流量计;31—表压计;32—闸阀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 实验步骤

(1)?? 填料塔流体力学测定操作

1)? 先全开叶氏风机的旁通阀,然后再启动叶氏风机,风机运转后再逐渐关小旁通阀调节空气流量。做无液体喷淋时,干填料层压降Dp对应气速u的关系。

2)? 全开旁通阀,再打开供水系统在一定液体喷淋量下,缓慢调节加大气速到接近液泛,使填料湿润,然后再回复到预定气速进行正式测定。

3)? 正式测定时固定某一喷淋量,测量某一气速下填料的压降,按实验记录表格记录数据。

4)? 实验完毕停机时,必须全开空气旁通阀,待转子降下后再停机。

(2)?? 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测定的操作

1)? 实验前确定好操作条件(如氨气流量、空气流量、喷淋量)准备好尾气分析器。

2)? 按前述方法先开动水系统和空气系统,再开动氨气系统,实验完毕随即关闭氨气系统,尽可能节约氨气。

2、? 注意事项

(1)填料塔流体力学测定操作,不要开动氨气系统,仅用水与空气便可进行操作。

(2)正确使用供水系统滤水器,首先打开出水端阀门,再慢慢打开进水阀,如果出水端阀门关闭情况下打开进水阀,则滤水器可能超压。

(3)正确使用氨气系统的开动方法,事先要弄清氨气减压阀的构造。开动时首先将自动减压阀的弹簧放松,使自动减压阀处于关闭状态,然后打开氨瓶顶阀,此时自动减压阀的高压压力表应有示值,关好氨气转子流量计前的调节阀,再缓缓压紧减压阀的弹簧,使阀门打开,低压氨气压力表的示值达到5ⅹ104Pa或8ⅹ104Pa时即可停止。然后用转子流量计前的调节阀调节氨气流量,便可正常使用。关闭氨气系统的步骤和开动步骤相反。

(4)尾气浓度的测定,详见附录5.4。

?

五、实验报告要求

1、? 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出干填料层压降Dp与空塔气速u的关系曲线及一定液体喷淋密度下的压降Dp与空塔气速u的关系曲线。

操作条件下液体的喷淋密度 [m3/m2.h]

???(2—78)

2、? 测定含氨空气~水系统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的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KYa和传质单元高度HOG。

六、思考题

1、? 阐述干填料压降线和湿填料压降线的特征。

2、? 为什么要测Dp~u的关系曲线?实际操作气速与泛点气速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3、? 为什么引入体积吸收系数KYa?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混合气体经过填料塔吸收后,塔顶尾气浓度是怎样测定?

第四篇: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摘 要 本次设计是针对二元物系的精馏问题进行分析、选取、计算、核算、绘图等,是较完 整的精馏设计过程。我们对此塔进行了工艺设计,包括它的辅助设备及进出口管路的计算,画出了塔板负荷性能图,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汇总。此次设计的筛板塔是化工生产中主要的气液传质设备。此设计的精馏装置包括精馏 塔,再沸器,冷凝器等设备,热量自塔釜输入,物料在塔内经多次部分气化与部分冷凝进 行精馏分离,由塔顶产品冷凝器中的冷却介质将余热带走。本次设计是精馏塔及其进料预 热的设计,分离质量分数为 20%的苯-甲苯溶液,使塔顶产品苯的质量分数达到 95%,塔 底釜液质量分数为 2%。综合工艺操作方便、经济及安全等多方面考虑,本设计采用了筛板塔对苯-甲苯进行分 离提纯,塔板为碳钢材料,按照逐板计算求得理论板数为 12。根据经验式算得全塔效率为 0.5386。塔顶使用全凝器,部分回流。精馏段实际板数为 10,提馏段实际板数为 13。实际 加料位置在第 11 块板。精馏段弹性操作为 2.785,提馏段弹性操作为 2.864。塔径为 1.4m。通过板压降、漏液、液泛、液沫夹带的流体力学验算,均在安全操作范围内。确定了操作 点符合操作要求。

关键词:苯-甲苯;精馏;负荷性能图;精馏塔设备结构-I-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in two yuan of the distillation analysis, selection,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and drawing, is a complete distillation design process.This tower was process design, including its auxiliary equipment and import and export pipeline calculation, draw plate load performance diagram, and the design results are summarized.The design of the sieve plate tower is the chemical industry in the production of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equipment.The design of rectifying device comprises a distillation column reboiler, condenser and other equipment, heat from the reactor input, material in the column after repeated partial gasification and partial condensation distillation separation by top product condenser cooling medium to heat away.The design of distillation column and its feed preheating design, separation and mass fraction of 20% benzeneII-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前 言 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个非

第五篇:《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名称 :化工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l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课程编码:092077 学 分:2.0分

总 学 时:32学时(理论32学时)适应专业:给排水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计算技术等。执 笔 人:吴洪特、傅家新

审 订 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化工原理》学科专业基础课。

化工原理也称“化工单元操作”或“化工过程与设备”,该课程由理论教学、课后实验二部分组成。①该课程重点阐述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设备结构,扼要介绍相关的传递过程基础,是化学工程、化工工艺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必修课;②它以高等数学、物理及物理化学、计算技术为基础,将自然科学的普遍规律应用于解决工程问题,是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③该课程主要研究化工生产过程中以物理加工过程为主要背景归纳而成的若干共性规律,并应用这些共性规律进行设计计算、指导操作、强化过程及延伸拓展;④该课程强调工程观点、定量运算、实验技能和设计能力的训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主要解决流体流动等单元操作中有关过程与设备的设计和选型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绪论

(2学时)

一、课程背景、内容;

二、贯穿课程的三大守恒定律;

三、研究方法;

四、工程观点 第一章

流体流动

(10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一、静力学方程;

二、柏努利方程、三、连续性方程。第一节 流体静力学方程及应用

一、密度;

二、压力的表示方法;三流体静力学方程;

四、应用 第二节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一、基本概念;

二、连续性方程;

三、机械能衡算方程 第三节 流体流动现象

一、流动型态;

二、湍流基本概念;

三、管内流动分析;

四、边界层及分离 第四节 管内流体的阻力损失

一、沿程损失计算及层流阻力;

二、湍流阻力及摩擦系数 第四节 管内流体的阻力损失 局部损失 第五节 管路计算 简单管路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4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一、离心泵特性;

二、工作点流量调节;

三、离心泵的安装高度。第一节 离心泵

一、离心泵工作原理、部件;

二、离心泵的压头;

三、离心泵的主要参数;

四、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及应用;

四、离心泵的工作点;

五、离心泵的安装高度;

六、离心泵类型、选用 第二节 其他类型泵

第三章 机械分离与固体流态化

(6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一、沉降分离;

二、过滤计算。第一节 筛分(自学)第二节 沉降分离

一、沉降原理;

二、重力分离设备;

三、离心分离设备 第三节 过滤

一、概述;

二、过滤基本理论;

三、过滤计算;

四、滤饼洗涤;

五、生产能力计算 第四章

搅拌(自学)

(0学时)

第一节 搅拌装置概述

搅拌功率 第二节 搅拌装置设计

第五章

传热

(10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一、三种传热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二、传热计算方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热传导

一、傅立叶定律;

二、稳定热传导计算 第三节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

一、传热分析;

二、传热速率和传热系数;

三、间壁流体热交换及总传热系数;

四、传热速率方程及热量衡算;

五、平均温差计算;

六、壁温计算

第四节 给热系数

一、给热系数的影响因素;

二、无相变对流传热;

三、蒸气冷凝的给热系数;

四、液体沸腾的给热系数

三、教学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本内容。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应当结合专业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克服死记硬背个别名词概念和条文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上应贯彻少而精、启发式和形象化等原则,通过实物、挂图、幻灯、录象、课堂演示及课外实验等各种途径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授课教师除应吃透教材内容外,还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材料,注意本学科的发展,随时修改教材中已过时的内容,并适当介绍一些重要的新进展。

四、大纲说明

本大纲对每个章节的例题示范及习题讲授课时安排略显不足,实际上,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化工原理的例题讲授不应少于总理论学时的三分之一。由于现在学生的工程计算能力普遍比较差,对工程计算问题应给予强化是化工原理的主要任务,因此,一些主要章节的例题讲解应不少于6学时。

六、教学参考书 1.谭天恩等,《化工原理》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天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编,《化工原理》第四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下载化工原理试题及其答案剖析(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化工原理试题及其答案剖析(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工原理总结

    化工原理总结 张晓阳 2013-2015年度 第一章 流体流动 1.牛顿黏性定律 2.流体静力学的方程运用: (1)测压力:U管压差计,双液U管微压差计 (2)液位测量。 (3)液封高度的测量。 3.湍流和层......

    化工原理 心得

    化工原理实验心得 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含职教师范)学号:姓名:**** **** 2014.12.05 化工原理实验是化工原理中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其基本......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上册102 学时,下册60 学时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类及相近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它是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A)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A)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 英文名称:Principl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学 分:8.0(理论课程6.5学分, 实验1.5学分) 学 时:104 实验学时:40......

    化工原理实验总结

    化工原理实验总结化工原理是环境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化工原理实验是学习、掌握和运用这门课程的重要环节。比起我们之前做的普通实验,化工原理实验更具......

    化工原理总结习题课

    第一章 蒸馏总结+习题课习题 1-8 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某理想二元混合液。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23x+0.263,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1.25x′-0.0187。若原料液于露点温......

    化工原理实验心得

    化工原理实验论文 化工原理实验课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很紧密的课程。虽然课程已经结束,但我对实验时的场景仍然记忆犹新。 和以前开设的实验课一样,老师要求我们实验前须做到......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10102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英文名称:Desig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 学时:2周 学分:2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