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专题研究
一、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农村人才匮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农村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收入水平差距仍然较大,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乡村振兴总目标: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一、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1.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健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探索多渠道、多样化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提高扶贫措施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和改进定点扶贫工作,健全驻村帮扶机制,落实扶贫责任。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引导激励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
2.重点攻克深度贫困
加大政策倾斜和扶贫资金整合力度,着力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条件,增强贫困农户发展能力。推动新增脱贫攻坚资金、新增脱贫攻坚项目、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培育壮大集体经济。
3.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加快建立健全缓解相对贫困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持续改善欠发达地区和其他地区相对贫困人口的发展条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增强脱贫地区“造血”功能。推进实施生态宜居搬迁等工程,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注重扶志扶智,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逐步消除精神贫困。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将帮扶政策措施与贫困群众参与挂钩,培育提升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能力。加强宣传引导,讲好中国减贫故事。认真总结脱贫攻坚经验,研究建立促进群众稳定脱贫和防范返贫的长效机制。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
1.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健全粮食安全保障机制
建立全方位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按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要求,持续巩固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3.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
严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完成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划定工作,确保到2020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5.46亿亩。
4.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5.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加快发展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6.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以各地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为基础,有序开发优势特色资源,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塑造现代顶级农产品品牌。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培育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7.培育提升农业品牌
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加快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大宗农产品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为核心的农业品牌格局。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努力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农业品牌和国际品牌展会。做好品牌宣传推介,借助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等渠道,充分利用电商、“互联网+”等新兴手段,加强品牌市场营销。
8.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构建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有效带动小农户发展。
三、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1.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建立健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农业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原创性重大成果突破。加强种业创新、现代食品、农机装备、农业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整治等方面的科研工作。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开展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
2.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基地
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吸引更多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到科技园区落户,培育国际领先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建一批科技创新联盟,支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
3.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一批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和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网络,通过研发合作、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形式,实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健全省市县三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网络,支持地方大力发展技术交易市场。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加强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
四、发展壮大乡村产业
1.发掘新功能新价值
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动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和主食加工协调发展。
2.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具有广泛性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设施,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研发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核心技术,加快培育农业现代供应链主体。加强农商互联,密切产销衔接,发展农超、农社、农企、农校等产销对接的新型流通业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发展乡村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
3.打造新载体新模式
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促进农业内部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新型业态等多模式融合发展。
五、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
1.培育壮大创新创业群体
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科研机构、高校、企业、返乡下乡人员等主体协同,推动农村创新创业群体更加多元。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速资金、技术和服务扩散,带动和支持返乡创业人员依托相关产业链创业发展。鼓励农民就地创业、返乡创业,加大各方资源支持本地农民兴业创业力度。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引导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向乡村集聚。
2.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发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支撑服务平台,健全服务功能,开展政策、资金、法律、知识产权、财务、商标等专业化服务。建立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基地),鼓励农业企业建立创新创业实训基地。鼓励有条件的县级政府设立“绿色通道”,为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提供便利服务。依托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做好返乡人员创业服务、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等工作。
3.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加快将现有支持“双创”相关财政政策措施向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拓展,把返乡下乡人员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所需贷款按规定纳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支持范围。适当放宽返乡创业园用电用水用地标准,吸引更多返乡人员入园创业。
六、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1.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2.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
实施国家农业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乡村。严格控制未利用地开垦,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切实加大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力度。降低耕地开发利用强度,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制定轮作休耕规划。全面普查动植物种质资源,推进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和利用。强化渔业资源管控与养护,实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海洋渔船“双控”和休禁渔制度,科学划定江河湖海限捕、禁捕区域,建设水生生物保护区、海洋牧场。
3.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加强农业投入品规范化管理,健全投入品追溯系统,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施用,完善农药风险评估技术标准体系,严格饲料质量安全管理。加快推进种养循环一体化,建立农村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推进农林产品加工剩余物资源化利用,深入实施秸秆禁烧制度和综合利用,开展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推进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推行水产健康养殖,加大近海滩涂养殖环境治理力度,严格控制河流湖库、近岸海域投饵网箱养殖。探索农林牧渔融合循环发展模式,修复和完善生态廊道,恢复田间生物群落和生态链,建设健康稳定田园生态系统。
4.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
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积极推进重金属污染耕地等受污染耕地分类管理和安全利用,有序推进治理与修复。加强重有色金属矿区污染综合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加大地下水超采治理,控制地下水漏斗区、地表水过度利用区用水总量。严格工业和城镇污染处理、达标排放,建立监测体系,强化经常性执法监管制度建设,推动环境监测、执法向农村延伸,严禁未经达标处理的城镇污水和其他污染物进入农业农村。
七、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1.加快补齐突出短板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实施“厕所革命”,结合各地实际普及不同类型的卫生厕所,推进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条件的地区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2.着力提升村容村貌
科学规划村庄建筑布局,大力提升农房设计水平,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点。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全面推进乡村绿化,建设具有乡村特色的绿化景观。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消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继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大卫生乡镇创建工作力度。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集中连片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3.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大力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面建设三北、长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扩大退耕还林还草,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加强有害生物防治。稳定扩大退牧还草实施范围,继续推进草原防灾减灾、鼠虫草害防治、严重退化沙化草原治理等工程。保护和恢复乡村河湖、湿地生态系统,积极开展农村水生态修复,连通河湖水系,恢复河塘行蓄能力,推进退田还湖还湿、退圩退垸还湖。大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推进绿色小水电改造。加快国土综合整治,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大行动,推进农用地和低效建设用地整理以及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加强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地区特别是重有色金属矿区地质环境和生态修复,以及损毁山体、矿山废弃地修复。加快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和自然岸线修复。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提升各类重要保护地保护管理能力。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强化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
4.健全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
完善天然林和公益林保护制度,进一步细化各类森林和林地的管控措施或经营制度。完善草原生态监管和定期调查制度,严格实施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全面落实草原经营者生态保护主体责任。完善荒漠生态保护制度,加强沙区天然植被和绿洲保护。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鼓励将河长湖长体系延伸至村一级。推进河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立界工作,加强对水源涵养区、蓄洪滞涝区、滨河滨湖带的保护。严格落实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遗迹等各类保护地保护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探索对居住在核心区域的农牧民实施生态搬迁试点。
5.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建立省以下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投入机制。完善重点领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鼓励地方因地制宜探索通过赎买、租赁、置换、协议、混合所有制等方式加强重点区位森林保护,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建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补偿制度,鼓励各地建立流域上下游等横向补偿机制。
八、繁荣发展乡村文化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方式方法和载体,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注重典型示范,深入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推出一批新时代农民的先进模范人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推动公正文明执法司法,彰显社会主流价值。强化公共政策价值导向,探索建立重大公共政策道德风险评估和纠偏机制。
2.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推动基层党组织、基层单位、农村社区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农村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应对解读,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农村社会心态。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和文明乡镇的占比。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视发挥社区教育作用,做好家庭教育,传承良好家风家训。
3.倡导诚信道德规范
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观念。弘扬中华孝道,强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社会风尚。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人民调解员等活动。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建立健全先进模范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
九、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
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传承传统建筑文化,使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融入乡村建设与维护。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
2.重塑乡村文化生态
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以形神兼备为导向,保护乡村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把民族民间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设,深挖历史古韵,弘扬人文之美,重塑诗意闲适的人文环境和田绿草青的居住环境,重现原生田园风光和原本乡情乡愁。引导企业家、文化工作者、退休人员、文化志愿者等投身乡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业态。
3.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加强规划引导、典型示范,挖掘培养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耕文化产业展示区,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大力推动农村地区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培育形成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带动就业。积极开发传统节日文化用品和武术、戏曲、舞龙、舞狮、锣鼓等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4.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发展,增加优秀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为广大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营养。
5.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完善农村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体系,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探索农村电影放映的新方法新模式,推进农家书屋延伸服务和提质增效。继续实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积极发挥新媒体作用,使农民群众能便捷获取优质数字文化资源。完善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动村健身设施全覆盖。
6.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深入推进文化惠民,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建立农民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推动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推动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开展文化结对帮扶。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鼓励文艺工作者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鼓励各级文艺组织深入农村地区开展惠民演出活动。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推动全民阅读进家庭、进农村,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
7.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完善群众文艺扶持机制,鼓励农村地区自办文化。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支持乡村文化能人。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培养一支懂文艺爱农村爱农民、专兼职相结合的农村文化工作队伍。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群众性体育活动。鼓励开展群众性节日民俗活动,支持文化志愿者深入农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推动农村文化市场转型升级,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
十、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1.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体系
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大力推进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提倡由非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或党员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代表中党员应当占一定比例。在以建制村为基本单元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创新党组织设置。
2.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加大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中培养选拔力度。以县为单位,逐村摸排分析,对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调整优化,全面实行县级备案管理。健全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机制。通过本土人才回引、院校定向培养、县乡统筹招聘等渠道,每个村储备一定数量的村级后备干部。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建立长效机制。
3.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全面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联系农户等制度。加强农村流动党员管理。注重发挥无职党员作用。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推进党务公开。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定期走访慰问农村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加大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妇女中发展党员力度。
4.深化村民自治实践
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完善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规范村民委员会等自治组织选举办法,健全民主决策程序。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创新村民议事形式,完善议事决策主体和程序,落实群众知情权和决策权。全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健全务实管用的村务监督机制,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独特功能,弘扬公序良俗。继续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加强基层纪委监委对村民委员会的联系和指导。
5.推进乡村法治建设
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把政府各项涉农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维护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别法人地位和权利。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向基层延伸,创新监管方式,推动执法队伍整合、执法力量下沉,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加强乡村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公益法律服务。深入开展法治县(市、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法治创建活动,深化农村基层组织依法治理。
6.提升乡村德治水平
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开展专项文明行动,遏制大操大办、相互攀比、“天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深化农村殡葬改革。
十一、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1.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
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能力,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引导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更加积极地支持就地就近就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培育区域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就业空间。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合理引导产业梯度转移,创造更多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机会,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劳务协作,积极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加强乡镇、行政村基层平台建设,扩大就业服务覆盖面,提升服务水平。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统计,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打造线上线下一体的服务模式。推动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和人才成长需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2.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统筹规划布局农村基础教育学校,保障学生就近享有有质量的教育。科学推进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实现县域校际资源均衡配置。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每个乡镇至少办好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继续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科学稳妥推行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双语教育,坚定不移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布局结构调整,加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和课程,满足乡村产业发展和振兴需要。推动优质学校辐射农村薄弱学校常态化,加强城乡教师交流轮岗。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推进乡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落实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加强乡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
3.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深入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政策,提供基础性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加强慢性病、地方病综合防控,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精神卫生、职业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深化农村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改革,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增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倡导优生优育。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实现每个乡镇都有1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都有1所卫生室,每个乡镇卫生院都有全科医生,支持中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设备提挡升级。切实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支持并推动乡村医生申请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实行差别化的医保支付和价格政策。深入推进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开展和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升居民文明卫生素质。
4.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做好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健全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相关保障制度的衔接机制,巩固城乡居民医保全国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推进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面实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提升托底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推动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置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等方式,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加强和改善农村残疾人服务,将残疾人普遍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予以保障和扶持。
5.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
适应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形势,加快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以乡镇为中心,建立具有综合服务功能、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机构,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农村特困供养服务、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相互配合,形成农村基本养老服务网络。提高乡村卫生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能力。支持主要面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型养老服务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开发农村康养产业项目。鼓励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发展养老服务。
十二、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1.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培养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创新培训组织形式,探索田间课堂、网络教室等培训方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引导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
2.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三农”领域实用专业人才培育力度,提高农村专业人才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加强涉农院校和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培育农业科技、科普人才,深入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计划和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深化农业系列职称制度改革。
3.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研究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引导和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允许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引导工商资本积极投入乡村振兴事业。继续实施“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工作,因地制宜实施“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等计划,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青春建功行动。建立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全面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
飞扬范文
2017年江西申论真题
四、结合给定材料,以“特色小镇建设之我见”为话题,自拟题目,联系江西实际,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逻辑清晰,语言流畅,800-1000字。
以特色小镇开启美好生活
乌镇以江南水乡的恬静让人流连忘返,凤凰以民族特色的神秘让人心驰神往,云栖以科技集聚的魅力让人心潮澎湃。这些事例都是各地建设特色小镇的生动实践。特色小镇是镶嵌在城市周围的一颗颗明珠,是人们忘却城市喧嚣的心灵驿站,是承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希望。因此,我们应当深入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宜居小镇。当前大城市病困扰着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交通拥堵、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让人倍感压力。一方面,建设特色小镇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让都市人们压力得到释放和缓解,享受到更便捷的公共服务,吸引城市居民向周边乡镇流动,促进区域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宜居的环境也能够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吸引更多农民返乡创业,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建设宜居小镇,应当坚持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同步推进,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为群众提供更便利的生活服务。
突出地方特色,打造文化小镇。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一些地区盲目追求建设速度,忽视了地方历史文化特征,导致了“千城一面”的出现。在建设特色小镇过程中,保留传承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尤其重要,不仅能够传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小镇提供精神文化内涵,提升人民群众素质和文明水平。同时也能够形成本地的文化特色,通过文化资源吸引游客游览,从而发展旅游产业打下基础。因此,我省建设特色小镇过程中应当充分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体现出景德镇陶瓷文化、井冈山革命文化、庐山文化等文化特色,从而打造具有文化底蕴的小镇。
弘扬工匠精神,打造产业小镇。在历史上,小镇是作为传统经济中心出现的,许多乡镇具有着优秀的产业基础,具有物产丰富、交通便利、资源集中的特点。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禀赋,能够让小镇在某个领域中获得比较优势,从而实现产业的发展,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也能够发挥出集聚效应,打造出完整的产业链条。云栖小镇凭借独特区位优势,抓住了云计算产业发展机遇,实现众多优秀企业的集聚,实现了信息产业的做大做强。在小镇建设过程中,应当做好产业的规划与扶持,结合新的时代需求,融入新理念、新技术,将各地传统经济发扬广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反映出人们对自在生活的向往,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建设特色小镇,就能够让乡镇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小康的愿景就一定能够成为现实。
2019江苏申论真题(B)
(四)根据你对给定资料8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以“乡情是心中永难割舍的牵挂”为主题,联系实际,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内容充实;
2.结合给定材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4.符合议论文写作要求,篇幅1000字左右。
以乡情感召成就乡村振兴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道不尽对家乡的思念;“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诉不尽对亲人的衷肠。乡情是对家乡的热爱,是对亲人的牵挂,是对往昔的追忆。乡土赋予我们独特文化品格,承载着我们的精神之根,也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因此,应让乡情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让乡情为乡村振兴提供澎湃动力。
乡情是思念亲人、情系故土的眷恋之心。“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家是每个中国人心灵的港湾,乡情的抒发是每个人精神上的寻根之旅。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居民外出务工,在为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引发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实,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给与子女更多关爱,为乡村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为此,应出台更多优惠政策,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服务与保障,让更多的人回到家乡就业创业,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乡情是不忘桑梓、知恩图报的赤子情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故乡如同手持针线的慈母,带给我们无尽的亲情,也让在外的游子倍感牵挂。“树高千尺,落叶归根”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在外打拼的游子心中对家乡充满了热爱。吸引他们归乡发展,能够带来更多的新兴产业机会,转变家乡人民思想观念,通过模式创新、技术创新走出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青农创客空间”让老旧农房成为极具文化气息的民宿,“灵活用工制度”让农民可以在务农和务工间从容转化。让游子归乡,既要打好政策牌,给与创业支持与服务,也要打好感情牌,用真情感动人、用亲情吸引人。
乡情是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使命担当。乡贤文化是传统文化在乡村特有的表现形式,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人走出家乡,通过自身的奋斗和对社会的贡献成为人们敬仰的贤达之人。他们饮水思源,感怀乡恩,时刻将家乡发展铭记心间。让乡贤贡献家乡发展,能够找准阻碍乡村发展的症结,为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出谋划策,从而创新发展理念,突破发展瓶颈。“让机关干部回老家”既拉近了干群之间的关系,也破解了人民群众的难题,成为基层群众工作的创新之举。因此,应当充分发挥乡贤在的重要作用,为乡贤归乡创造平台和条件,鼓励更多的领导干部走进基层,了解实情,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
栉风沐雨见肝胆,砥砺奋进续华章。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游子回归故里,奉献家乡发展,服务家乡父老,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为家乡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2019年上半年联考申论真题
四、根据你对“给定资料5”中划线部分“之于世间事,‘静’会给予很多‘如果’的假想,可唯有‘动’能带来‘但是’ 的希望”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主题明确,立意深远;(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字左右。
以行动驱动乡村振兴
小岗村村民用土地承包开启改革开放伟大征程;大梨树村以“干”字精神让荒山变成万亩果园;黄大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为群众凿出一条生命之渠……诚然,千百次“静”的假想也不如一次“动”带来的希望。唯有敢于行动,才能够发展相关产业,创新发展思路,带来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的生活。为此,我们应当敢于行动,为乡村振兴提供澎湃动力。
行动助力转型升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产业存在着规模小、发展粗放问题,农民生产初级农产品,价值低,收益少,呼唤我们行动起来,做出改变。通过敢于尝试,农业生产可以引进培育优质品种,采用现代化的种植管理方式,提升产品品质。通过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可以大幅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打造自身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业收益,实现农业增产增收,让农民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正如我国云南省在发展咖啡产业过程中,通过电商带动咖啡销售,提升产品知名度同时提高产值。为此,我们应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转型升级,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行动展现人本情怀,创造农民美好生活。“四访”工作的深入开展,给人民群众带来了过上好日子的新希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前,各级政府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以行动落实党的好政策,走进基层,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帮助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推动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服务投入,解决农业生产难题,让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过上更加幸福日子。为此,应当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下基层工作机制,送政策、送帮扶、送温暖,让党的好政策转化为群众的好生活。
行动改变发展思路,实现乡村文化传承。我国乡村文化资源丰富,既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文化根脉。然而在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很多地方缺少对文化的保护,导致乡村文化日渐式微。通过积极行动,可以对文化资源进行有效保护,让乡村文化资源得以延续,实现乡风文明。同时,通过保护性开发和利用,还可以打造出精品旅游项目,实现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正是对乌镇的有序开发,才让江南水乡得以完整展示在世人面前,也让当地群众过上了更加富裕的日子。为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文化保护工作,统一规划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走出一条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之路。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扶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美好生活的蓝图已经绘就,只要我们敢于行动,勤于行动,就能够在广阔天地间开启全新事业,实现农业产业跨越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例:2016年黑龙江省考申论真题
四、请以“德”、“礼”、“法”为关键字,结合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观点鲜明、正确,认识全面、深入;(2)角度合理,符合实际;(3)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流畅;(4)联系资料但不拘泥于资料;(5)字数1000-1200字。
打造“三位一体”的农村治理体系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让道德观念深入人心,调解制度的建立让矛盾解决在源头,基层司法所让崇尚法律成为了农民的共识。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正经历深刻变化,利益关系区域复杂,矛盾正处于多发期。对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既需要道德和礼仪的规范,也需要法律制度的落实。因此,我们应当从全方位建立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确保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以德治形成道德规范。崇德向善是融入我们民族血脉的优秀文化基因,形成了优良道德的示范,也成为人们在解决矛盾纠纷时的判断依据。道德教化能够提升群众对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的认同,以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减少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同时道德准则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基层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以道德来评判是非,能够让纠纷双方认清问题,并根据道德观念对是非做出判断,更加容易达成共识,有利于矛盾的解决。因此应将道德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强化道德教育,发挥乡贤的道德示范作用。
以礼治树立行为准则。“不学礼,无以立”,自古以来我国就崇尚礼仪建设。在农村地区,存在着许多约定俗成的礼仪制度,这些礼仪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价值判断和自身的行动依据,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将礼仪建设应用到基层矛盾调解中去,既可以发挥出礼仪的约束力,规范人们的一言一行,也可以作为解决矛盾的评判依据,按照传统礼仪的规定来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措施,获得矛盾双方的普遍认同,从而消除矛盾,化解纠纷。所以应当将礼融入到乡规民约中,树立群众的行为准则和基本判断,用礼仪来解决各类纠纷。
以法治提升文明意识。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法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法律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准则。法律能够获得广泛认同,以法律来调解纠纷,能够让矛盾症结直观明确,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法,得到矛盾双方的认可,从而保证纠纷处理的公平。同时,基层矛盾具有着复杂性、多发性的特点,对于复杂问题矛盾双方往往各执一词、莫衷一是,这时就需要法律的权威性来对于是非进行规定,从而能够将矛盾纠纷解决。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基层司法建设,通过建设司法机构、配备调解人员、开展调解活动的方式让法治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志不求易,行不避难。农村社会治理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调动各方参与矛盾纠纷处理的积极性,就能够让道德、礼仪和法律在农村地区落地生根,从而建设更加文明的乡风。
2011国考申论真题(地市级)
四、“给定资料7”的画线部分写道:“有位知识分子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这样,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在农民工那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语言流畅;(4)总字数800~1000字。
以文化建设拯救失根危机
令人期待的社戏、亲密的童年伙伴、朴实无华的农民、和睦亲密的邻里关系……鲁迅笔下的乡村曾是那样让人神往。乡村文化曾深深的扎根于农民以及出身于农民的人们的内心。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老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随之而来的是乡村文化的式微,造成了出身农村群体文化精神上无根的存在。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应当用文化建设拯救失根危机,让乡村文化在人们的精神中扎根。
失根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深层次而多方面的。首先是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消亡,体现在地方文化生活的淡出、农村公共生活形式消逝和农村日常生活形态的解体。其次是乡村文化精神内涵的缺失,传统乡间伦理价值秩序早已解体,新的合理的价值秩序又没有建立,消费文化成为农村社会主宰意识形态;最后是乡村文化教育的缺失,青年人对家乡文化缺少认知,无法产生对乡村文化的亲和力和归属感。拯救失根危机,重建乡村精神价值体系,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组织乡村文化活动,让农村文化生活回归。农村文化生活承载着人们对于家乡的记忆。首先要对地方民俗活动、地方戏曲等文化表现形式进行保护,培养民间文化艺人,在传统节日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其次文化部门应组织科技下乡、电影下乡、文艺表演等活动,让学习知识、崇信科学成为农村文化生活的新风尚。最后应当通过组织邻里节、评选乡村好人等方式重塑邻里之间的和睦关系,建设和谐乡村。
注重价值观念宣传,重塑乡村文化的内涵。共同遵守的价值观是产生归属感、认同感的重要条件。一方面要让传统价值伦理回归,要在乡村通过广播、发放材料等方式宣传传统价值观,让仁爱尚礼、尊老爱幼、善良勤俭等传统美德回归乡村,摒弃金钱至上的不良思想;另一方面要重新建立乡村的价值体系,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爱国、诚信、敬业、友善成为农村的道德新风尚。
开展本土文化教育,激发青少年对家乡的热爱。教育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乡村学校应当对于本地文化的深入挖掘,建立相应的文化课程体系,形成本土文化的教材;本土文化教育应当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讲解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保证教学效果;同时要组织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实地参观、社会实践等方式感受本土文化,从而让学生了解、热爱本土文化,产生对于本土文化的亲和力和归属感。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蓝图已经绘就,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文化失根危机就一定能够得到拯救,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