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6则[大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6则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6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6则1一、议论的阅读,重点是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思维层次,学生在接受文本特征的同时,要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对于作者尝试成功了的那些说理方法,也要让它们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强调运用,强调联系自己的表达的实际。为此,教学应该从具体的感知课文入手,引导他们发现提纲性的语句,然后经过讨论、分析,并对文章特点作精要的概括,使学生得到有用的经验,让他们学有所获。
二、议论文的教学,要多在形象性上去做文章,要学会化解抽象的和概括的判断。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注意时常地运用联想和想象,只有如此,我们的议论文教学才会味嚼蜡,也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学习这类文章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才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在教学中,学习的方式方法至关重要。教师不能独霸课堂,更不能包纳学生的思想。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关注他们鲜活而新异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的多边对话,突出学生的立体地位,演好教师自己的引导角色。这样,学生即可在一种平等活泼的时空当中取得进步。
四、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其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要力避空洞的训诫,要在现实的情景之中,熏陶学生、感染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才会得到洗心革面的提高。
五、提倡有创意地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其创新能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6则2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议论文的阅读,重点是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思维层次,让学生在接受文本特点的同时,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并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强调学会运用,强调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因此,教学中,我从具体的事例入手,让学生感知课文,引导他们发现并抓住提纲性的语句,然后经过讨论、分析,并对文章特点作精要的概括,使学生学有所获。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对课文的处理过于传统,放不开。教师在课堂上还是讲的过多,教师的角色把握不够准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课堂气氛显得有点沉闷。课后我想:在议论文教学中除了重点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思维层次,让学生在接受文本特点,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的同时,能否多在形象性上去做文章,学会解读议论文中的一些抽象和概括的判断,使议论文教学不至于味同嚼蜡,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能力。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做的很不好。现将本课教学设计附上,以供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教。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6则3之前,学生已学过讲读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已有一定的基础。另外学习小组由分工,有合作,有记录员,就不存在思考题太多使学生没办法一下子把五个问题合作完成这一问题,当然也要根据学生情况而定,如果学生缺乏合作探究的能力也可把合作探究中的问题分两次完成。除了在合作探究时忘了让点评小组进行点评这个环节不足外.另外一个就是张雪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到“高才低能”这个有语病的词时,李老师本想着在张雪同学说完之后给予纠正.可当时张雪同学被采访时那种气氛包围着,满脸的喜悦,因而她没有及时纠正,事后想这是对的,这也是作为老师不可忽视的地方。
今后,我们每一位教师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探究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课堂结构.把课堂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过程还给学生,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和作用.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6则4一是对课堂环节掌握还不够熟练。在开课前由于自己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备课上,但却没有系统的把整节课的内容连接在脑海里多次回顾,熟记。导致在上课时有些环节的连接显得很生疏,不够自然;过渡也显得生硬,衔接不够紧凑。
二是课堂语言还不够精练。教师的课堂语言要走向精练,需要经过不断地打磨。因为废话只会降低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准,只会告诉他人你内心世界的贫乏。本人的教学语言还有待继续锤炼,使之言简意赅。
三是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当碰到学生在课堂上不想回答问题或回答问题声音很小时,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走向活跃与和谐,还需认真的思索,不断完善课堂上的各个细节。
语文课堂,一个永远呼唤教师课堂魅力的舞台。它最能展示一名教师的知识素养和精神风采了。语文教师应当身配利剑,以深刻独到的思想为质,以精彩畅达的语言为锋,舞出世间最美的剑花。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6则5在语文教研组集体备九年级李老师课时,我了解到她即将要上九年级(3)班的课,而九年级(3)班学生大部分不爱回答问题,学习不够主动,我与李老师商量后建议先让学生下去积极搜集作者丁肇中的资料,这样既能给学生一个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不至于在课上冷场,又能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另外就是要引导学生要联系实际,反观自我,培养学生的格物致知精神。起初她是这样设计的: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探索客观事物过程中的有趣经历,我觉得这样不妥,因为学生本身就不爱回答问题,如果学生不举手回答,岂不要冷场?难道让老师直接点学生回答?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爱说积极参与呢?在反复琢磨中,脑子闪出一个灵感,何不以现场采访的形式完成呢?于是我重新设计这一教学环节,要注重给学生搭建一个“成功的阶梯”。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6则6教完之后,待我再去查看资料时,再看丁教授的论证,我有几点自己的看法:
1、我认为《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的范畴在社会科学领域,主要是讲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是儒家的入世态度。而丁教授所讲的“格物致知”则是在科学范畴,是显微镜下的科学世界,两个范畴的理论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厚此薄彼呢?我庆幸自己上课时没有照本宣科,不然可能就会误导学生了。
2、丁教授还举了王阳明“格“竹的例子,认为他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他认为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的生长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而不应该袖手旁观。但我想,这是哲学家和科学家探讨世界的不同角度,他们的着重点不一样,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不相同,怎么可以放在一起比较呢?孤陋寡闻若我,也知道郑板桥就创作了许多竹诗竹画,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是一首借物咏志诗,在中国文人的眼里,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以我看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会达到“物中有我,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才有李白的“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的诗句。科学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哲学文学给人类带来思想和生命的色彩,孰优孰劣真的不能妄下断语。
3、最后,丁教授还把中国学生的高分低能归咎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归咎于中国的文化背景,可能有些道理吧,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应该归咎于考试制度,它剥夺了学生的实践时间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当然,我还是非常赞同丁教授提出的“要让实践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能有国外学习研究经历的人对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弱有更深的感受,有更强的急迫感。
第二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1
人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第一种佳境:“人在课中,课在人中。”第二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第三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细细回味此课教学,感触良多。
此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报告,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常见的议论文模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因此,我紧紧围绕本文的论证思路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本课之路虽已走过,但我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留下的脚印,得以教学反思如下:
丰富认识,集思广益.我反复研读教材,深入理解教辅资料。因为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备”不但要教材、备重点难点、备教学方法,更应该备学生。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准备得越充分,在课堂中应对意料之外问题的把握就越大。不断丰富自己,是语文教师将课上得轻松自如的必要阶段。
此外,一节成功的课,无疑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备课过程中,我时时征求同行的意见,力求拿出最好的教学方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2
有人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第一种佳境:“人在课中,课在人中。”第二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第三种佳境 :“人即是课,课即是人。”细细回味此次教学基本功比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勉强也只能算是第一种境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报告,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常见的议论文模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因此,我紧紧围绕本 文的论证思路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本课之路虽已走过,但我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留下的脚印,得以教学反思如下:
一、丰富认识,集思广益
我反复研读教材,深入理解教辅资料。因为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备”不但要教材、备重点难点、备 教学方法,更应该备学生。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准备得越充分,在课堂中应对意料之外问题的把握就越大。不断丰富自己,是语文教师将课上得轻松自如的必要阶段。
此外,一节成功的课,无疑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备课过程中,我时时征求同行的意见,尤其是在试讲的时候,林志雄主任高屋建瓴,从宏观上把握,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语文组的老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许多改进的地方,从细节上耐心指导,每 个环节都认真推敲,使本课生色不少。所以一节好的课一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精心设计,突出重点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了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作者在文章第二自然段阐明自己的观点,学习自然科学应该要有格物致知精神(即实验),因此如何“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 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在安排教学环节时设计了“揭示题意(释题)”,旨在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在文中的真正含义。因为我认为儒家所说的“格物致知”是虚的,它主要是指精神方面,适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因为万物可给人以启迪,可陶冶人的情操;而丁教授所赋予的“格物致知”的新的含义,它是实的.,主要是指科学实验,指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从而让学生初步明确了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
文章运用事实论据 ,言之有据,剖之有理,有力的论证了文章论点,而且灵活地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因此在研读课文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作者围绕问题进行几个方面的分析?举了哪些事例?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这里是文章“分析问题”的主阵地,也是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的最好途径。这个问题既涵盖了对文中三个事实论据的分析,也让学生掌握了各种论证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经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自主回答、概括归纳,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凸现亮点,学科渗透
时间的长短并不是课上得好坏的关键,关键是在确定的时间里你怎样展示了你的课堂。因此,我大胆利用物理实验(生鸡蛋在等量的清水和盐水中的不同反应)来导入新课,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同时,在拓展延伸环节利用多媒体演示“伽利略—— 自由落体实验”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动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例子的发掘,不但能让课堂多出一些亮丽的瞬间,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同时也注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渗透。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对于学生而言,阅读首先得钻进去,但文本的字数有限,从文本中折射出来的内涵、价值才是无限的。
四、乐中思定,不足之处
一是对课堂环节掌握还不够熟练。在开课前由 于自己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备课及课件上,但却没有系统的把整节课的内容和幻灯 片的连接在脑海里多次回顾,熟记。导致在上课时有些环节的连接显得很生疏,不够自然;过渡也显得生硬,衔接不够紧凑。。
二是课堂语言还不够精练。教师的课堂语言要走向精练,需要经过不断地打磨。因为废话只会降低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准,只会告诉他 人你内心世界的贫乏。本人的教学语言还有待继续锤炼,使之言简意赅。
三是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当碰到学生在课堂上不想回答问题或回答问题声音很小时,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走向活跃与和谐,还需认真的思索,不断完善课堂上的各个细节。
语文课堂,一个永远呼唤教师课堂魅力的舞台。它最能展示一名教师的知识素养和精神风采了。语文教师应当身配利剑,以深刻独到的思想为质,以精彩畅达的语言为锋,舞出世间最美的剑花。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3
一、议论的阅读,重点是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思维层次,学生在接受文本特征的同时,要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对于作者尝试成功了的那些说理方法,也要让它们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强调运用,强调联系自己的表达的实际。为此,教学应该从具体的感知课文入手,引导他们发现提纲性的语句,然后经过讨论、分析,并对文章特点作精要的概括,使学生得到有用的.经验,让他们学有所获。
二、议论文的教学,要多在形象性上去做文章,要学会化解抽象的和概括的判断。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注意时常地运用联想和想象,只有如此,我们的议论文教学才会味嚼蜡,也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学习这类文章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才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在教学中,学习的方式方法至关重要。教师不能独霸课堂,更不能包纳学生的思想。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关注他们鲜活而新异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的多边对话,突出学生的立体地位,演好教师自己的引导角色。这样,学生即可在一种平等活泼的时空当中取得进步。
四、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其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要力避空洞的训诫,要在现实的情景之中,熏陶学生、感染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才会得到洗心革面的提高。
五、提倡有创意地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其创新能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4
之前,学生已学过讲读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已有一定的基础。另外学习小组由分工,有合作,有记录员,就不存在思考题太多使学生没办法一下子把五个问题合作完成这一问题,当然也要根据学生情况而定,如果学生缺乏合作探究的能力也可把合作探究中的问题分两次完成。除了在合作探究时忘了让点评小组进行点评这个环节不足外.另外一个就是张雪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到“高才低能”这个有语病的词时,李老师本想着在张雪同学说完之后给予纠正.可当时张雪同学被采访时那种气氛包围着,满脸的喜悦,因而她没有及时纠正,事后想这是对的,这也是作为老师不可忽视的地方。
今后,我们每一位教师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探究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课堂结构.把课堂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过程还给学生,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和作用.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5
在准备教学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课时,因为备课时间比较匆忙,我只是看了课文,参考了教参,知道了课文的层次结构和论证方法后就去上课了。但在上课过程中,我却不想照丁教授的说法来贬低儒家的经典理论格物致知,我说,老师认为儒家所说的格物致知是虚的,它主要是指精神方面,因为万物可给人以启迪,可陶冶人的情操;而丁教授所赋予的格物致知的新的含义,它是实的,主要是指科学实验,指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然后我布置了课后作业。练习二是要学生写写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趣的经历,练习三是要学生写在人文科学和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我说:古代就有许多这样的诗句,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请你们就此写写自己的看法。
但是教完之后,待我再去查看资料时,再看丁教授的论证,我有几点自己的看法:
1、我认为《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的范畴在社会科学领域,主要是讲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是儒家的`入世态度。而丁教授所讲的格物致知则是在科学范畴,是显微镜下的科学世界,两个范畴的理论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厚此薄彼呢?我庆幸自己上课时没有照本宣科,不然可能就会误导学生了。
2、丁教授还举了王阳明格竹的例子,认为他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他认为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的生长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而不应该袖手旁观。但我想,这是哲学家和科学家探讨世界的不同角度,他们的着重点不一样,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不相同,怎么可以放在一起比较呢?孤陋寡闻若我,也知道郑板桥就创作了许多竹诗竹画,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是一首借物咏志诗,在中国文人的眼里,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以我看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会达到物中有我,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才有李白的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的诗句。科学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哲学文学给人类带来思想和生命的色彩,孰优孰劣真的不能妄下断语。
3、最后,丁教授还把中国学生的高分低能归咎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归咎于中国的文化背景,可能有些道理吧,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应该归咎于考试制度,它剥夺了学生的实践时间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当然,我还是非常赞同丁教授提出的要让实践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能有国外学习研究经历的人对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弱有更深的感受,有更强的急迫感。
第三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反思
一、精心设计,突出重点
我在安排教学环节时围绕中心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作者论述的是什么问题?——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论述这个问题的?——不同方面的论述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方法,你读后觉得被说服了吗?——学习本文你有什么收获?这些问题旨在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在文中的真正含义。从而让学生初步明确了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也让学生掌握了各种论证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经过我的引导、学生的分析、合作探究,本课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夯实备课,集思广益
语文教师应当身配利剑,以深刻独到的思想为质,以精彩畅达的语言为锋,舞出世间最美的剑花。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反复研读教材,深入理解教辅资料。因为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备不但要教材、备重点难点、备教学方法,更应该备学生。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准备得越充分,在课堂中应对意料之外问题的把握就越大。不断丰富自己,是语文教师将课上得轻松自如的必要阶段。
此外,一节成功的课,无疑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备课过程中,我时时征求同行的意见;语文组的老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许多改进的地方,从细节上耐心指导,使本课生色不少。所以一节好的课一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情境导入,文理渗透
我大胆利用化学实验来导入新课,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同时,在拓展延伸环节利用多媒体演示?自由落体实验?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动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例子的发掘,让课堂多出一些亮丽的瞬间,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同时也注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渗透。
四、金无足赤,反思不足
对课堂环节掌握还不够熟练。幻灯片的连接偶有失误。过渡也显得生硬,衔接不够紧凑。
第四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
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
2、能力训练点
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②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③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④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 重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难点:理解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计划: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1、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学生回答)神农氏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亲自尝试百草,发现了能攻毒祛病的中药。那么大家又知不知道关于西红柿的故事呢?(学生)其实,西红柿最初因为颜色艳丽,人们怕有毒都不敢吃。后来还是一个叫罗伯特的美国人通过亲身的尝试才证明它无毒可食。我们看到,不管是神农发现中药,还是罗伯特证实西红柿可食,他们都是通过自己试验的。其实啊,试验的过程就是对事物进行探察的过程。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除了那一份敢于冒险的勇气之外,是不是还告诉我们要通过对事物的探索来获取对事物的认识呢?这就是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在科学的领域到底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呢?如果要,又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呢?请详细阅读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看文章是怎样回答老师上面提出来的问题的。
2、精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对话,分析文章
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当中是怎样解释“格物致知”的? 学生明确:“从探查物体而得到知识。”或者回答文章注解里的意思。教师明确:回答很正确。《大学》里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就是推究,“格物”顾名思义,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致”,求得。“致知”,求得知识。“致知在格物”,就是知识的求得在于对事物的推究,那么反之,通过对事物的推究才能求得知识。如果说“致知”是一个目标,那么“格物”就成了目标实现的一种手段,一种方式,一个过程,一个途径。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这句话的出处《大学》并不是一本书,而是《礼记》当中的一篇文章。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会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就成了传统儒家极为推崇的经典“四书”。除“四书”外,儒家的基本典籍还包括我们刚刚谈到的包括《礼记》在内的《诗经》、《尚书》、《周易》、《乐记》和《春秋》。其实,细心的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大学》里告诉我们“致知在格物”,可是物究竟应当怎样格?事物到底要怎样探究呢?《大学》里是不是并没有讲明。2)进一步了解格物致知,通过学生的探讨了解格物的具体途径 我们有句俗话说:“要知道梨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那么对梨的认识就是通过亲口尝试得到的。古代的时候人们总以为天圆地方,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圆的,那么对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则是通过麦哲伦的这次实践之旅。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最初使用的是雕版印刷,就是在一整块木板上刻字后再进行印刷,后来毕升经过一次次的实验才发明了可以拆卸的活字印刷,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不断的实践提升了认识,才有了更好的发明?从这些鲜活的事例中,我们无疑都看到无论是对梨的认识,还是对地球的认识;还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都体现着探究事物的一种方式,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明确:主动实践或者说尝试
3)理解在自然科学领域格物致知的途径
我们很多同学其实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眼高手低的毛病,以为自己懂了,都知道了,实际操作起来却常常不知所措。我们很多同学大都注重于书本知识的积累,忽视了自身的积极探索和实践。这在自然科学领域是行不通的。大家都知道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吧?就是利用放风筝来捕捉雷电,之后便有了避雷针的发明。爱迪生的电灯实验大家不陌生吧,之后钨丝就成了经久耐用的制灯材料。就连居里夫人的镭不也是在不断的实验中发现的吗?我们今天学习的化学,那么多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难道不是通过前人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得来的吗?小到青霉素,大到登月的飞船,哪个不是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探索实验得到的?本文的作者丁肇中先生在物理上的重大发现也是在实验过程中得来的。所以大家说说在科学的领域,事物应该怎样推究呢?
学生明确:通过实验
教师总结:对。一次次的实验带来了一次次的发明创新。这一次次的实验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认识,同时也何尝不是对自我的超越呢?敢于实验便用于创新,勇于创新便敢于超越自我。大家还知不知道这样的事例呢?
学生举例(伽利略的斜塔实验、莱特兄弟的试飞实验)
教师总结:科学技术是国力强大的保障,使民族强盛的后盾,综观诺贝尔奖在科学方面的获得者,我们中国人能有几个?丁肇中先生就说过,中国有占世界1/4的人口,但并没有占世界1/4的科学贡献,这是有一定原因的。大家在课文中能不能找出这个原因呢。(提示:我们刚刚从各种事例中知道科学领域对事物的推究要经过实验,那大家仔细看看文章中谈到的传统的中国教育及中国的学生注不注意实验精神的培养?)学生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儿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教师总结:所以啊,无怪乎中国的科学创造发明、科学研究的数量不及其他发达欧美国家了。
谈到这里,我想起了前些年我们的媒体上一直在谈论的高考状元在大学念书时实际操作能力并不强,比方说,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就是刚才那位同学回答的“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这就是舆论经常谈到的“高分低能”的现象。作者自己在文中就谈到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请一个同学说说这个类似的经历是怎样的? 学生明确:文章的第十二自然段。
丁先生在文中就分析到致使这种现象产生的一个文化背景。请大家看到文章的第十一自然段,这段话的开头就谈到“时至今日,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读书人的头脑。”于是“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便出现了中国学生在研究工作中不知所措的现象。那么究竟王阳明的思想是一种什么思想呢?请大家看到文章的第3-5自然段。4)分析传统教育对“格物致知”的曲解 这里面谈到了中国传统教育对“格物致知”的曲解,请大家找出这句话来。学生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教师明确:回答得很正确。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是适应固定的社会制度。就像《大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目的是,请大家一起回答。
学生明确: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教师解释:诚意就是诚实自己的意念,意念诚实了就能端正自己的内心,内心端正了就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品德有了提高就能整顿好自己的家庭,从而达到治理好国家,这样才能达到儒家的真正目的——平天下。我们看到所谓诚意、正心、修身是不是都注重个人的内心或者说是个人的精神世界。学生明确:是
教师总结:王阳明可以说就是这种思想的“铁杆粉丝”。所以啊,我们前面所说得王阳明的思想就可以用她自己说的一句话来概括“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我们看看他是怎样格物的。请一个同学读第四自然段。
教师提问:同学们,王先生格物的方法对吗?(学生)它成功了吗?(学生)原因何在? 学生明确:“把探察外界误以为探讨自己。”
教师提问:对。那么作者在这里谈到阳明格竹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明确:真理不是内心领悟的。教师提问:那真理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学生明确:对外界的探察。
谈到对外界的探察,我想到了这样一首诗。北宋诗人苏轼的曾就名僧惠崇之画作“鸭戏图”题了一首《惠崇春江晚景》,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大家知道哪句诗说明了正确的认识是来自对外界的探察吗?
学生明确:“春江水暖鸭先知。”
教师总结:大家都很聪明哈。诗的第二句说道,初春时节,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暖”是水的温度,“知”是鸭的知觉,所以春江的水暖是鸭子们自己探知来的。回到我们的王先生,大家现在应该很清楚他要格的是什么了吧!(学生)对象是找准了,但不是随随便便的就可以把竹子格清的,它还要讲究以各策略。那么作者认为的正确的格竹的方法是什么?竹子应该怎样格呢? 学生明确:“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观察。”
教师总结:回答得很正确。所以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对竹子进行实验,但实验不是随便进行的,我们大家看到课文,找出科学的实验究竟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学生明确:需要细致具体的计划;需要一个适当的目标。教师总结:所以从这节课中我们知道了自然科学领域里需要实验精神,知道了中国学生大都缺乏这种精神,并且分析了致使这种精神缺乏的原因就是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那么作者认为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真谛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揭晓。
板书:
亲身实践
探索事物(途径)
格物致知
实验
对外界的探察,积极有计划地探索
求得知识(目的)第二课时
教学计划: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②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③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
1、导语设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格物致知就是要探究事物获取真知,并知道亲身的实践是格物的一种具体方式,而且还了解到自然科学的格物致知是要通过亲身的实验,实验精神的缺乏是中国学生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个缺口的造成很大程度是由于传统教育对实验的忽视,因此便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没有同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明白了自然科学中格物致知的精神真谛呢? 学生明确:要实验;对外界的探讨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的客观探索
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其实,这就是丁肇中先生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其实就是要通过实验求取知识,他强调的是通过实践去格物,注重的是实践这一格物的具体途径。只有这样去探究事物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现在我们回顾全文,看作者是怎样步步紧逼,运用那些事例和道理来揭示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的。
2)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师图表明确: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正面事例(对比)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的事例。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正面事例 可以看出作者选用的论证方法是: 学生明确:讲道理、摆事实。
教师提问:那么大家还知道哪些论证的方法吗?
学生明确: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一种,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师总结:所以作者就通过以上事例旗帜鲜明地指出知识的求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不是自我检讨和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这里所说的清谈就是指不切实际的谈论。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说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文章论述的主旨及其论述的方法了吧!那么大家可不可以为全文列一个阅读提纲来说明作者的行文思路呢?
教师明确: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并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中找出议论文的三要素吗? 教师明确: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证“通过对传统教育的分析和对实验精神的阐述论证自然科学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论据“就事以上我们找到的四个事例及其告诉我们的道理”。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在自然科学领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紧接着作者就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这个问题,即自然科学的学习中要重视格物致知的精神,最后作者提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内涵,点出了我们在研究学术和应对世界环境的时候要靠实践发现真相,即做到真正的格物致知,解决了文章开篇提出的问题。全文线索清晰,脉络分明。其实不知大家注意没有,近些年,我们国家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比如说劳动技术课的开设,再比如说我们以前学习电脑都是从书上背下的操作理论,现在又能力的学校都增添了电脑上机课,同学们还可不可以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具体体验啊? 5)明确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我们回到课文,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所谓漫谈就是不拘形式地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念。同学们能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观念的语句吗? 教师举例:“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虽然作者在文章当中提出了许多观点,但都是围绕以各主题,“格物致知”。这就是漫谈式议论文的一个特点。所以说大家以后写议论文就要注意你可以做这样或者那样的解释证明,但不能脱离文章的中心。这篇文章的中心就是它的标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也是作者在文中确立的一个中心论点。所以说这是一篇立论性质的议论文。一篇成功的议论文不仅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就是它的论证过程要严密,它的语言也要求精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是论述严密的前提。我们看到文章的第十一自然段。你能找出作者措辞准确的地方来吗? 学生明确:“往往”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往往”,说话就绝对了。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一句中的“大都”。
“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一句中“最”和“唯一”。5)文章延伸、升华
我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了解了“格物致知”精神,了解了真正的格物致知是要通过自己亲身的实地实验的,这种精神在自然科学的领域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同学们想想除了自然科学的领域还有哪些领域也需要我们“格物致知”的精神呢?
教师举例:人文科学领域,比如说考古学。考古学家通过对出土古物认真细致的探察或发现了某种书籍,或了解到某种社会制度。比方说以前我们都说埃及的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或者是法老王朝的奴隶建造的,但是考古学家们挖掘到胡夫金字塔旁边一个规模较大的集体住处,在这个住处中还发现了当时地位较高的官员,通过各方面的研究,他们发现金字塔的建造时当时的平民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如果不是考古学家们的积极探索,恐怕金字塔的修建过程现在对我们还是以个谜。大家还可以举出其他的例子来吗?
教师明确:大家不妨想想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你们的辛苦练习,怎么会有优美的舞姿呢?所以说啊,就是在大家的个人行动中,也时时刻刻表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
同学们,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应有格物致知的观点,强调要通过实践获得认知,但是认知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大家可以举出例子来吗? 教师明确:所以啊,同学们我们强调要动手操作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已有正确认知的获取。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都是不断摄取知识的过程,认知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在获取的时候多一份辨疑的态度,并且不能一味注重书本知识的摄取,还要自己动手去做,在实践中加深自己的认识,或者证实自己的疑问。6)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 作业:
大家知道文章中说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请大家举出例子,并写成一篇小的议论文。
教师提示:比如说,贺之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也是只有对春风的观察实践才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的。
很多诗歌都是通过作者对客观生活的具体探察才有诸多的神来之笔。比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比如苏东坡格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是对生活学习具体的探察才得到的真识。
板书:
传统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
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分析问题:讲道理,摆事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揭示其真谛
(提出问题)
科学上要重视实验精神
(解决问题)
议论特色:逻辑严密,语言精准
漫谈式议论
第五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学习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学习时间:2
预习学案
一、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 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2、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幸地接受<臁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3、“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二、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1)注音
肇()
埋没()
彷徨()(2)理解词义
格物:
致知: 彷徨:
修身: 清谈:
诚意: 正心:
齐家: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讲授学案
一、预习检查
二、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怎样解释“格物致知”?
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3、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方法指导: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找出本文论点,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三、合作探究、精读精练
聚焦论证方法,重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相结合的说理方法。提问: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课堂检测:
(一)达标训练: 1.“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这“四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格物”一词的含义是()A.合格的事物
B.推究事物的道理
C.探讨自己
D.追求最高理想 3.从课文中找出与下列意思相一致的词语,写在后面括号里。
(1)船挂满帆,一路顺风行驶。()(2)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
(二)能力提高:阅读下面几节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思想。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1.第1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2.第2段主要讲的是什么道理?
3.第5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4.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5.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