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市场执行伙伴模式的缺陷与改进论文(共5则范文)

时间:2020-01-29 05:57: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可口可乐市场执行伙伴模式的缺陷与改进论文(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可口可乐市场执行伙伴模式的缺陷与改进论文(共)》。

第一篇:可口可乐市场执行伙伴模式的缺陷与改进论文(共)

一、MEP模式介绍

目前,可口可乐采用全新的渠道运营模式--MEP模式,来完成对市场终端的服务配送工作。

MEP(Marketing Executive Partner,市场执行伙伴)是可口可乐的送货配送商,是业务合作伙伴,而不是客户。他们100%销售可口可乐的全系列产品,不销售竞争对手的产品。MEP按可口可乐确定的价格销售可口可乐的产品,并接受可口可乐的管理,其利润来源于可口可乐考核后发放的服务补偿。

MEP属于二层渠道中批发商的角色。并且由于同一个城市会有很多个MEP,因此属于密集型分销渠道。同时,由于客户开发、合同谈判和终端维护等工作全部由可口可乐公司业务人员负责,MEP的身份可称之为“仓储配送商”,因此,MEP是以仓储-配送服务供应商的角色分工与可口可乐公司合作的。

MEP派工员将每天的订单下载到专业的派工系统中,派工系统根据客户所属MEP的服务范围,以及客户的具体位置,规划出合理的配送线路。MEP派工员根据MEP车辆的载重量具体安排每一车产品配送的路线,形成派工单,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对应的MEP.MEP将派工单打印出来,根据派工单计划的路线安排第二天的送货计划。

通过可口可乐公司专业系统和人员派工可以有效提高MEP的车辆送货效率,保证MEP的送货车辆专车专用,同时能掌握MEP送货车辆的真实费用产生。由可口可乐直接向MEP派工,客户直接在可口可乐的派工单上签字,确保销售返利真实给到客户。

二、MEP的执行状况

1、MEP的分布状况。可口可乐中国实业有限公司(CCCIL)从2007年开始推广MEP项目,可口可乐(四川)从2008年4月开始引进此项目,并于2009年开始大力推广。MEP的布局密集,数量众多,覆盖的区域广阔,单个MEP的销售区域更小。一方面是出于防止出现难以管理和控制的强势经销商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MEP的设计使然。MEP的设置标准为,每个MEP可为600-800家下线客户提供配送。而这600-800家的下线客户并不是全部活跃的客户,而是包含了潜在客户在内的数量。

2、目标达成情况分析。从销售目标可以看出,MEP最主要的目标是实现100%覆盖饮料售点,完全掌控终端。从可口可乐(四川)厂执行MEP项目的情况来看,这个目标已经实现。在做MEP区域的准备工作调查工作时,就将市场上所有的饮料售点录入了系统,并划入了业务代表的拜访计划,要求业务代表必须按时拜访。

从2008年实行MEP开始,公司将市场上所有的潜在饮料售点(包括餐饮店,其他饮料的专卖店,夜店等所有有可能售卖饮料的售点)均录入系统,导致售点总数激增。而2008年以前系统中的售点仅仅是在可口可乐公司进货的售点资料。然后,通过设计,将客户的活跃率纳入业务代表的考核指标体系中,迫使业务代表必须拜访之前并不在公司进货,但现在已经列入公司名单的客户,并成功激活。

三、MEP模式的缺陷

从体系设计的角度审视,MEP模式是一套先进而完善的营销渠道模式。然而在四川厂的运作情况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主要表现出成本高和规范执行难度大两个方面的缺点。

1、成本高。自从开始实施MEP项目以来,虽然销量保证了持续的增长,但是利润的状况却并不理想,单箱成本也持续增长。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运行成本高:由于启动MEP项目,公司增加了软件的投入进行系统支持,为每位销售人员配备了手机、电瓶车、扫描枪等工具,招募了大量的临时人员做EDS项目,将每个城市的所有饮料售点及潜在售点录入电子地图,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在运行中还需长期进行工具的配备更新,也增加了公司成本。

(2)人工成本高:MEP项目的执行,新增了MEP管理员岗位,销售人员数量也大幅增加,加上每年大量的培训费用,人工成本大幅攀升;(3)财务成本高:MEP数量较多,服务补偿费用数额巨大,特别是仓库、车辆、人员等成本是每月固定需要支付的,如果利用不好,将直接造成资源的浪费。

(4)管理成本高:启动MEP项目后,公司配备了专门人员负责MEP的管理和培训,以及第三方公司对MEP执行工作的检查。

2、规范执行难度大。MEP模式实施以来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因为执行不到位而导致的:

(1)由于四川厂管理层不愿意牺牲销量指标,重新开放了MEP区域的批发商客户,以便月底压货,从而使MEP是该区域唯一的产品供应商和供货来源成为一纸空文。这个决策直接导致了严重的窜货。批发商以压货为交换条件获得了一些特殊品种产品的优惠价格,一些MEP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再直接从公司进货,而是私下从批发商进货,而为了保持对公司的进出货账面平衡,这些MEP又不得不去发展自己的下线客户。

(2)其实,即使公司不开放批发商,MEP还是有机会在市场上得到一些特殊的优惠价格产品。比如重点客户的后门出货,其他区域或者省市产品跨区等情况,也会导致以上情况的发生。这也为MEP的执行和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

(3)虽然有众多的手段监督业务代表的出勤状况,但是其在市场上的实际执行情况却很难监督。比如,有些业务员虽然也每天按照公司提供的线路挨家拜访客户,并获得订单。但是却不按公司要求做生动化执行,不整理冰柜,不做货架牌面整理等工作,使冰柜的纯净度低,销量提升效果有限。

(4)MEP实施之初,固然已将所有的饮料售点和潜在售点都已经收录到系统的供应商拜访清单中,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业务代表会跳过长期不活跃的供应商不拜访。比如有些其他饮料品牌的专卖店或者餐饮店,经过几次拜访,了解到其不愿意售卖公司产品以后,业务代表在以后的拜访中就直接将其略过,从而丧失了一些潜在的合作机会。这也是不可能达到所有售点100%活跃的原因。

(5)业务代表的消极执行,有其本身的原因,也有检查人员不认真,打击了业务人员积极性等原因。有部分人员为了偷懒,并没有认真走访市场执行检查工作,有些仅凭印象,或者凭感觉随便给分,导致有些业务人员没有做执行工作分数仍然还不错,有些认真做了执行工作,分数也不见好。考核的不公正严重打击了业务人员的积极性,滋长了消极怠工。

(6)MEP管理系统存在缺陷,由于赠品数量不能直接导入系统,因此开放了手工添加赠品数量的权限,使入库和出库数量存在作假的可能,为MEP幕后操作留下了机会。

(7)MEP管理系统的另外一个缺陷是没有设定订货最低起订量。虽然与MEP有口头的约定,并且MEP管理员会提供一定的订货指导,然而,由于系统并没有强行限制MEP的起订量,导致订货量未达到起运量的订单逐渐增多,直接导致物流费用的增加。

四、MEP模式改进建议

针对以上MEP的两大缺陷,提出以下两个改进建议。

1、资源整合,缩减费用。MEP项目的某些费用,比如EDS调查费用,系统及相关硬件的投入等等,是必须支出的,只能从MEP本身考虑压缩费用的办法,主要有以下建议:

(1)缩减MEP数量,扩大MEP的覆盖范围。按照MEP的设计,每个MEP覆盖600-800下线客户,但是这中间有30%是不活跃的,还有一定比例是活跃频率很低的。这样MEP的工作实际是不饱和的,其仓库保管员的工作是十分轻松的。如果缩减MEP的数量,对仓库保管,办公室,固定资产投入等进行资源整合,可以大大降低费用,也可以节约公司MEP管理员的管理成本和物流配送成本。

(2)同意MEP代理其他没有竞争冲突的品类产品,如方便面,口香糖,调味品等。通过其他产品的引入,共同分摊MEP的固定费用。

2、严格执行标准,加强系统管理。MEP模式的最大难度在于有效的执行,由于市场的复杂性,导致有些问题的出现超出了当初的设计。然而一个好的模式,一旦认定绝大部分是好的,就应该坚决执行,同时就一些漏洞进行不断改进,而不是遇到问题就放松执行标准,消极应对。

(1)公司管理层应坚定信心,严格执行MEP模式的各项标准,即使是牺牲短期的销量目标,也不应改变MEP模式设定的基础,导致市场价格的混乱。

(2)改进系统建设,尽量用系统来管理,而不是人来管理。只要是人管理,就可能有松弛,只有强制性的系统设定才能保证最基本的要求不被打破。

五、结论

一种销售模式的成功,并不单单是体系设计的成功,而是包括制度层面和执行层面的整个系统的成功。MEP在国外的实施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在中国区的推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独具中国特色的问题。尽管如此,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MEP模式仍属于行业内比较先进的渠道管理模式。相信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改进,MEP模式以后将会更为完善,更加适合中国市场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菲利普R凯特奥拉。国际市场营销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2]赵平,廖建军。市场营销渠道。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3]陈雪玲。渠道,王者的未来。中信出版社,2010年

[4]周文,包焱。营销渠道。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

[5]张闯。营销渠道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年

[6]李先国。分销渠道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第二篇:实践与理论并重 一谈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改进论文

髙职院校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在中专、技校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髙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因此髙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过度的重视实践,忽视理论,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过多的强调以职业为导向,根据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开展相应的体育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体育课的理论教学,这对于髙职生的全面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基于此,笔者对髙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讨。

1高职体育教学现状

髙职院校是最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型教育模式,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改革,目前体育课的教学有多种教学模式并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体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促进了髙职院校体育教学在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及评价等方面有了重大的改革,这对全面提髙体育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髙职院校办学时间短,经验少,体育教学方面受普通高校的影响比较大,总的来说,体育课教学“重实践轻理论”,“重实践”是指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重点向学生传输某种体育技能,以便能够让学生掌握该体育项目的运动技巧和技能,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轻理论”是指对于高职院校学校体育常识及文化方面的理论教育不重视,重点关注教会髙职院校学生如何健身,但对于健身中的理论知识传授却没有足够的重视,部分甚至不传授相关理论知识。

2体育理论对体育实践的作用

随着目前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发展可知,体育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要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必须重视体育知识点的落实,只有完全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才能有较强的运动技能。具体来说,体育理论对实践具有下述两方面的作用:

2.1认识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体育实践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和科学事实,这是丰富体育理论的基本源泉。然而,实践经验并非能够自动产生新的理论,而是需要人们持续进行研究,通过具体理论探究,将体育实践转化为理论,以便能够有效掲示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其对于实践的解释功能,体育教学过程中所有实践都必须要进行深人详细的解释,而体育理论正好能为解释提供异坚实的理论基础。就认识体育实践的层次而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育的本质与发展规律,能够对体育现象进行详细的解释,促进人们对体育实践的深入认识和了解。同时通过体育理论思维,能够从体育实践中观察分析事物的发展趋势,经过全面、科学的分析和综合,能够有利于学生对体育未来的发展进行科学判断。就更深层次而言,体育理论对于体育实践的本质、本性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也有效掲示了体育的内在规律和运动机制,从而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体育理论框架,増进学生对体育的完整理解及不同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清晰的梳理,能够为学生有的方式的思考提供技能通过基本的认识依据。有理性,就有智慧和创意,就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促动体育实践的不断发展,促进体育教学持续进步及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2.2价值的启迪与唤醒功能

体育理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体育本质、价值及意义的领悟。体育实践是对体育运动的具体体验,教师只有一种自觉的意识才能通过适当的教学模式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塑造学生的心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科学、深刻的体育理论,能带给学生人性的陶冶和视界的拓展,能够促进学生对体育技能进行自觉的思考和审视,更深入的领悟体育教学的内在价值和实际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体育理论的主要作用并非为学生提供规则性与技术性的知识,而是通过理论的传输启迪和唤醒学生加深对体育价值的理解。理论对实践的具体作用在于通过实践唤醒学生价值观的认同与精神的再生,引发学生对体育的价值、理想等主题的深人思考。

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除了要满足以“职业为导向”的要求外,还要向学生传授“一个理念,多个技能”,即通过体育课的教学,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和终身体育的理念,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特定的体育技能,是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形成一种自学自愿的行动。基于此,如何合理安排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是目前体育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3实践与理论并重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改进

体育教学改革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华东师大的郝金珍教授在《新课改下的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提出“如何培养学生的健身兴趣”,重点阐述了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西安理工大学的殷春宇在《试论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接轨》中明确指出要与终身体育接轨,高校体育教育一定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帮助学生形成自觉自愿的锻炼理念等,总之,众多学者都认为体育理论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加强体育理论文化课程的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经过多位学者的研究及实践得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理论课与实践课同堂授课,具体教学改进如下。

3.1理论课和实践课同堂授课教学模式

具体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理论和体育实践同堂授课,在50min的课堂上,可以在前30min进行理论课教学,在进行理论课教学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不仅要确保体育理论的真实性,还要尽量确保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外,由于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而导致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在评价结果面前丧失了体育学习的信心。可以说,当前较为单一的体育教学评价模式,是对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主动性的极大阻碍。

4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的策略分析

4.1丰富已有体育教学内容

通过实际走访调査,笔者发现,当前我国初中体育的教学内容大多较为单一,在课程设置上,通常是一些浅显的体育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教授。由于教学内容过于单薄,许多教师将教学重点定位为体育技巧的训练,过多的强调体育动作的标准程度而忽略了体育活动的健身性质,许多学生在教师严苛的要求下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导致体育教学的主动参与度较低。针对这个问题,初中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不断的丰富教学内容,实现体育理论知识与体育技能的完美接轨,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我们也要不断的进行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完善,鼓励教师将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入课堂,使初中体育课堂“活起来”。体育课程如果能够得到丰富,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极大的调动,主动参与度也会随之提高。

4.2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是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在过去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往往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重视,学生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地位,通常只是在教师的讲解后进行单纯动作模仿。这种观念上的偏差是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髙的根本原因。因此,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在体育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考量,根据学生的能力与兴趣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举一个例子,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始前与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告知,让学生了解到所学的课程内容与课程重点,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便于学生进行课下的自学。

4.3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过程中,通常只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考量。现代初中体育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指导下,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才能得到充分调动。在进行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时,教师要深人的考察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心理薷要,制定出满足学生需求的体育教学计划。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性的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调整,从而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提髙参与体育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情境的巧妙创设能够帮助教师在很短的时间内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这一途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很快的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在轻松的体育教学氛围中完成知识的学习。

5结语

该文主要立足于当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针对学生主动参与性不髙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上文中,我们首先阐述了提升初中生主动参与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后深入的分析了当前初中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不髙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进行了必要的策略探讨。初中生体育课程的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人格品质的塑造,对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来说,面对教学过程中的困难,一定要积极地进行解决,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使学生都能成长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第三篇:中学英语教学活动有效性分析与改进建议论文

论文摘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新课程理念的产物,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能力与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何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困扰着很多教师。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例从教学目标、活动情境、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面入手对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旨在帮助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论文关键词:教学活动有效性实例分析建议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依据明确具体的目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在设计、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两个方面.即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如果教学活动的目标只在少部分学生身上得以实现或者活动耗时过多.该活动的有效性就会出现问题.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决定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下面笔者结合听评课过程中关注的一些教学实例.归类分析中学英语教学活动有效性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问题一:活动设计重趣味,轻日标一些教师常采用竞赛以及其他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但大多数教师在设计游戏或者比赛活动时过度关注趣味性.结果活动很有趣.却没有明确的目标

实例1:一位初三教师在上课开始时.把学生分成男女生两组进行WordsMemory比赛其形式为:教师在PFF上迅速闪过一个本单元学过的词语或者表达法.叫一名举手的学生先说出再口头拼出刚闪过的那个词语或者表达法.如果该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则叫另外一名学生举手参与者不多.都是对这些词语掌握较好的学生教师用时8分钟呈现l3个词语和表达法.而后给获胜的女生组在黑板上画了红星.进入听力环节。

评课研讨时.授课教师说她观摩其他教师课堂教学时.一位教师采用了这个活动.学生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所以她决定在自己的班级尝试这个活动.但是在自己的班级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也没有积极参与。

活动有效性分析:在此活动中,教师侧重的是活动形式的趣味性和课堂气氛.却没有思考这些因素应该为何种教学目标服务.似乎确定了获胜方。

活跃了课堂气氛就实现了教学目标在该活动中.尚未掌握这些词语和表达法的学生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积极参与其中活动时间较长.却没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没有成为学生的学习环节.即便学生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也是低效或者无效的活动

问题解决建议:教学活动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学生的兴趣只能作为活动的切人点来帮助实现目标此活动的优点是以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可以用作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性评价活动.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可将活动的目标设定为评价学生对单元词汇的认读与拼写情况.评价的重点是全体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连续闪现13个词语.让学生小组合作记录.而后合作回忆、学习这些词语,评价的标准是所有成员都能够认读、拼写这些词汇的小组获胜这样,既能够保持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在闪词环节注意力高度集中.又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问题二:活动设计情境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成人认知水平下的一些常识性知识.有时远远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一个要点是活动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实例2:一位教师在设计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英语13册Unit5AdviceNeeded单元输出活动时.让一个学生读了一段教师写好的小篇章.内容是说作者刚从农村来到城市.不知道如何在城市交朋友教师让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写出作者的问题.而后4人小组讨论问题并提供建议汇报阶段各组的回答基本上都是greetothers,befriendlyt0others,而后就是沉默鉴于学生的沉默,教师给出5个短语.befriendlytoothers,openyourhearttoothers,forgiveothers.talkwithothers.don’tbeangryeasily.而后让学生小组运用这些短语再次就该问题提供建议但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中有两组没有运用教师创设的交友情境.而是就其他问题提供建议评课研讨时.授课教师反思说这个环节学生沉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为学生做好语言铺垫.以后要注意语言铺垫到位。

活动有效性分析:此活动用时较长.学生却没有思维和语言的输出.是无效的活动这个环节的问题并非是语言铺垫不到位.而是活动的情境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该活动的设计意图很好.为学生运用提供建议的功能结构创设情境但是笔者主动参与了三组学生的活动.发现就此情境,即便是用中文,学生也无话可说。教师提供的交友原则符合成人的认知.而该校处于北京偏远郊区.初二的学生没有到城里交友的经历与设想,所以即便是教师给出了表达结构.学生也不愿意去用。

问题解决建议:违背学生认知水平的大道理或合理的原则只能成为学生机械模仿的对象而无法变为学生真实的语言.因为学生没有真实表达的需要就此活动,如果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让他们就生活中有问题的领域提供建议比如,就如何学好英语,如何做一个好学生、好女儿/儿子、好朋友提供建议.学生就会在合作过程中有思维和语言的成果.活动会很有效。

问题三:活动设计中的合作学习问题

1.合作学习活动设计不合理

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要考虑其必要性和有效性。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在合作完成活动时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完成活动汇报阶段相互评价.相互学习:还体现在每个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都有平等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输出的机会。

实例3: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英语l3册Unit6NewYear’SResolutions的第一个听力内容是Kellv介绍自己和三个朋友未来的计划完成教材中的听力任务后,教师让学生阅读听力原文并划出其中的短语。学生找出likedoing,begoingto,wanttobeenjoydoing等表达喜好和计划的功能结构和表达法。而后,教师让学生小组活动:Retellthepassage.笔者旁边的学生自发组成5~6人小组.其中4个学生围坐在一起.另外1~2名学生在旁边看笔者问旁观的学生:“你们的任务是什么?”答:“我们补充他们的内容”而其他4位同学基本上是每个人有一次输出的机会,陈述Kelly,Ben,Lucy,Jimmy的计划。教师叫到小组时,小组没有互动合作.每个组员只是独自表达自己的话语。

活动有效性分析:该活动设计不合理.是低效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效的活动.因为小组成员之间没有合作的过程.而且并不是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语言输出的机会

问题解决建议:此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模仿听力材料中的内容操练表达计划的功能结构该活动比较适合独立完成.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设计任务.有的学生只介绍其中一个人的计划.有的介绍两个或者三个人的计划.还有的需要完整介绍出四个人的计划 2.合作学习成果汇报活动无效

实例4:一位教师在处理DescribingObjects话题时,依据听力材料中对光盘、手套、粉笔的描述,设计了表格,让学生关注size/shape,color,material,usefunction等具体信息.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描述物体要包含的方面及一些有助于介绍物体的词汇和结构,而后,让学生4人一个小组合作描述一物体.汇报阶段其他同学猜测该物体的名称。

汇报阶段,一组学生描述一物体时.其他组的学生并没有倾听.也没有猜测出物体的名称教师自己说出物体名称后.叫另外一组学生站起来描述本组的物体.其他组的学生还是没有倾听。教师不高兴地对学生说:“YoushouldlistentothemcarefullyIamnottheonlyonewholistenstothem.”

活动有效性分析:评价环节的缺失导致该合作活动成果汇报环节无效其原因在于成果汇报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互相倾听,互相评价.互相学习.而不单纯是给完成任务的学生展示的机会。此外。教师的这种语言要求也是无效的。问题解决建议:教师应该在学生汇报之前就其他同学倾听什么内容.听的过程中做什么.听后的评价任务是什么进行提前引导,可以包含以下内容:

·Whatobjectaretheydescribing?·Howdoyougettheanswer?Whatclues/wordsintheirspeechhelpyougettheanswer,itssize,func—tion,material,color?

·Whatdoyoulearnfromtheirdescription?

·Whatsuggestionsdoyouhaveforthemastotheirideas,fluency,confidence,cooperationetc.?

这种引导,可以形成学生相互倾听、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的意识和习惯.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中的倾听不是靠教师的要求来保证.而是靠明确的任务来激励学生愿意倾听.学会评价如果教师的引导和要求缺失或者不够明确具体.那么,学生在其他组汇报时就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此外,教师要确保汇报展示环节精炼高效.即便汇报发言的组不多,只要评价环节做到位.全班学生都会受益。而有些教师在汇报环节.叫很多组甚至是所有组展示其合作的成果.却不引导学生相互倾听,相互学习,相互评价,只是教师自己评价说:“Good!”或者“Excellent!Youhavea11d0neagoodiob.”这种模糊的标签式评价语言既不能评价出学生的表现,也不能促进学生改进和提高问题四:活动设计内容不够具体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另一个要点是在开展活动时学生有明确的要表达的内容.其思维的重点是如何用英语表达一定的内容。

实例5:一位教师在教外研社版新标准初一上册Module4Mvschoollife时,给了学生6分钟时间.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运用have…(subjects)at…(time)结构介绍当天的课程。学生们在小组活动中热烈地用中文讨论各节课上课、下课的时间,讨论中他们思维的重点放在具体时问上活动时间到了.学生还不能够运用该结构介绍当天的课程在评课研讨时.授课教师反思说完成活动的时间不够.所以学生没能完成。

活动有效性分析: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输出.但是学生却没有语言的输出.原因并非是时间不够.而是活动设计不够具体明确.导致活动低效。

问题解决建议:如果教师为每组学生提供一份时间表.那么学生讨论中思维的重点将是如何用英语表达这些信息.这样就能够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活动目标

问题五:活动设计忽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实例6:一位教师在复习、总结过去时的标志词语和表达法时,先叫几个学生说出.而后小组讨论列出.然后教师给出一些具体的过去时标志词语和表达法,例如,lastMonday,lastnonth,lastvear,amomentago,aweekago,twomonthsago,in1898,in1986,in2000等20多个表达法.让学生在笔记本或者书上补上先前没写出来的表达法。

活动有效性分析:教师的这种做法似乎很好.先调查学生的已有知识。而后引导出未知表达法.扩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如果分析细节.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做法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导致该活动机械低效

问题解决建议: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就学会发现、分析特征,探究、总结规律.这样,学生就会培养起语言规律意识就此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给出的表达法.分析其特征、总结规律,记录规律性内容。那么,学生就会关注过去表达法的特征.1ast……,……ago,in……(时间/年代).特殊记忆没有规律的表达法,如onceuponatime这样.学生可以自主生成无数过去时表达法,而不是死记教师给出的表达法。

总之,有效的教学活动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时间的长短、活动的节奏。时间不够会导致活动流于形式,时间过长会使部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有效的教学活动还要给学生留有探索、发现、归纳总结的机会,为学生留出自主探究、拓展的空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英语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思考教学活动低效或者无效的原因,探寻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第四篇: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论文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其目的是为了培养高中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立足于实践操作,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高中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起点、个性以及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具有针对性。文章结合这一问题,设计分层教学模式,并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以有效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开展,需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进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具体需要,自主选择和设计,形成合适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有效解决了高中生信息技术起点水平差异的问题,并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的积累和总结经验,让分层教学模式更为完善。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层次划分

层次划分是分层教学模式设计的核心内容,需要做到科学合理,满足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分层教学需要同时面向整体和个人,具有统一性和区别性,让学生站在同一起点进行学习,同时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考虑到教师的工作量,划分为三到四层为最佳。在教师的能力范围之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信息技术的学习情况进行层次化分组,并根据分组情况合理安排座位。让学习基础稍差的小组安排在高层次的小组周围,促进小组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和促进,实现共同进步。同时满足同质交流和异质交流,以提升高中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整体水平,达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的目标[1]。

(二)目标设定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模式当中,需要根据层次划分情况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为其提供最适合的教学资源。目标设定不宜过高,需要在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范围之内。高层次的学生需要设定较高的目标,主要面向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而低层次的学生着重于基础知识和技能。而目标的设定还会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作出适应性调整,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和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有效得以提升。从基础知识抓起,扎实巩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并从中锻炼实践应用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水平,真正参与到应用实践当中,能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每个层次的学生正是在不断挑战更高目标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积极参与到实践当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才能得以有效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作用也充分得以体现。

二、分层教学模式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

(一)层次化分班

分层教学模式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信息技术基础进行层次划分,并根据层次划分情况来进行教学分班,不再以常规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分为初、中、高三个教学班级。初级教学班着重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中等教学班则是难度较低的实践应用操作,解决一些简单的信息技术问题。高级教学班的教学内容难度则相对较高,比如编程等具有难度的教学任务,重点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层次化分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而适时的做出调整。学生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可以进入到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教学班当中进行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激励着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有效提升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2]。

(二)教学实践

在分层教学模式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当中,以教材为基础,适当的进行拓展和延伸,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初级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主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包括网页浏览、信息检索、资源下载等内容。另外,文本信息和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同样也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学的主要内容,需要学生熟练的掌握,为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中级教学班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利用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和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网页制作、图像处理以及动画制作等内容,有效掌握多媒体技术,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高级教学班的教学内容通常以简单编程为主,其中包括VB语言基础知识、程序结构以及常用算法等内容,能够应用于实践当中,有效解决实际问题,高中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升[3]。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其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教学理念,围绕着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需要,开展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科学合理的进行分层教学模式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信息技术应用实践当中,从中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并在该过程中不断的成长和进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有效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薛志坚.浅谈信息技术分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0:30-32.

[2]兰光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分层教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8:41-43.

[3]王建国,张立颖.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0:90-92.

第五篇:关于市场营销学论文营销专业毕业论文高职高专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思考

关于市场营销学论文营销专业毕业论文: 高职高专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思考

[摘要]

市场营销课程作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课程教学需要体现专业性、技能型和实践性的特点。本文根据结合高职高专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试图探讨创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旨在为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课程改革

一、高职高专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主流。在当今教育界提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形势下,很多高职高专类院校因为资金的不足,难以引进多媒体教学设备,因此,市场营销课的教学只能在黑板、粉笔加彩图演示的传统模式中进行。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教师讲解、分析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等,学生被动地理解,看案例,无法通过多媒体感受市场营销中对商战案例的实际体验。因此,面对着单调、枯燥、被动的教学模式,基础普遍较弱的高职学生无疑对这些市场营销的枯燥理论提不起兴趣,从而使市场营销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的本质特征无法实现。

(二)高职高专院校市场营销教师专业化发展不足。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的教育专业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塑造和完善教育职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它既要求教师有深厚而广阔的学术功底和学术视野,又要求教师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具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负责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有调查显示: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任市场营销教师中,青年教师占大多数,学校内真正称得上学术带头人的教师年龄大多在55岁以上,能够担任学术带头人的教师少之又少。并且,由于许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从而无暇关心自己的专业素养的提高,较少思考教育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许多教师学习进修的机会较少,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时,依旧采取旧的教学模式,教学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三)缺少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条件。教学模式的改进与推广需要发展的良好环境,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拥有市场营销课程专用实验室的院校还属于少数,而在当前的专业实验室中,要么设备和软件配置落后,要么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上忽视实际的教学效果,形同虚设。即便是有较为完善的软硬件和教学环境,由于信息技术支持需要付出较多的运行费用、损耗等形式的成本,再加上学校与企业之间尚未形成完善的校企合作渠道,按照企业的专业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所需的交互式信息基础尚不具备,因此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化。

二、高职高专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

(一)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主体参与型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在新的教育模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参与型教学就是指使处于被动接受方的学生主体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这种主体参与的行为可以使被动的接收知识转变为主动意识的吸收知识。主观意识的积极、主动地意识行为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对生理上的记忆结构产生影响。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发展也是由于处于新的历史阶段下旧的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对于市场营销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就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来说,我们多年来都是以反复的讲基本概念、强制式的记忆基本原理、大量的做课本上习题等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是以应试为目的,并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很多教师不能很好的把原理与实践结合起来,并且在教学中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结合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目的、目标、趋势以及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实际意义来看,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使用基本原理的能力,也就是在实践中运用基本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对现在的教学模式、方法、体制提出了挑战。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的提出从理论上很好的解决了我们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很多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对参与型教学模式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分析和研究。很多很好的教学方法都是属于参与型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具有可实践性的,作为一种改变教师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学习需求、改变学生学习方法以适应社会需求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基于信息支持的交互式教学模式构建。首先要构建完善的交互式信息交流平台,为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打好基础。完善的信息交互平台的建设是构建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框架的重要基础,该项工作的目标主要是应当保证该信息交流平台的软硬件配置,同时还应当保障网络交流的渠道通畅。前者要求高职院校重视对市场营销课程实验室的建设,加大投资力度;而后者则需要高职院校加强与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同时建立企业项目和对市场营销课程具体要求的数据管理体系,为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优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其具体内容包括:其一,进行前期的合理规划,明确信息平台建立的目的和主要想要实现的功能;其二,系统构建过程中要及时对软件功能检查并进行测试,防止出现系统不兼容以及其他情况的发生;其三,注重教学内容与对象的多元化,设置不同的信息交流与处理模块,全方位优化教学模式的基础条件。

其次,以具体项目为核心,构建市场营销课程的实践模块。在技术有力支持的基础之上,高职院校教师应通过对市场营销课程要求的深入分析,按照各自所需的核心技能划分具体的项目种类,并以此为基础,按照岗位要求、具体内容和实施的难易程度进行筛选和划分,以项目为核心,形成相应的实践模块。这些模块建立的主要依据应当是市场营销课程活动中的具体活动环节,根据各个模块的具体特点,高职院校可以建立相应的课程与训练内容。

第三,以实践模块为基础,打造完善的市场营销课程与训练内容。在确定实践模块的基础之上,按照市场营销课程的实际流程,打造相应的市场营销课程课程和训练内容。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3项:其一,是对实际工作性质和内容的分析,对市场营销课程领域、主要内容和所需的综合素质进行分析研究,并将这些内容进行案例化处理,构建贴近于实际的学习情境。其二,是明晰工作任务的具体轮廓,明确训练内容与市场营销课程活动的现实内容之间的联系,并通过任务说明等形式将这些内容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其三,实训项目的课程设置应当尽可能的参照工作过程顺序排列,特别是项目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项目向复合项目的设置,强调项目教学的整体性。

(三)积极引入“项目驱动”型市场营销教学模式。首先,“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是指以活动任务或项目为驱动力,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使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纵物件或是项目执行活动中,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从体验中学习知识的具体应用,同时也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得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过去这种模式多被用于理工科类学生的实验操作环节,很少被引入经管类的课程。实际上,经管类的一些课题同样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通过情景模拟,能够使得学生进入角色,更早地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结合起来,从而避免知行脱离的情况,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也更符合现代用人单位的需要。其次,“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与实践教学有一定的共同点,都是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两者的区别在于,现有的实践教学往往是学生在课程学习完后,才进行实践活动。而“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行模拟实践,结合教师教学中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组建团队,自主选择项目进行模型实践。教师则在实践中扮演引导者和教练的角色,先是将理论知识系统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活动;然后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教授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同时,教师还应对各组项目活动情况进行点评,并组织讨论,总结成败得失,最终将其变成一个个的案例库。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教师就能清楚明白对于学生而言,相关课程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点在哪里,从而使得教学更有针对性。第三,“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的运作流程主要是:“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依据课程各个环节,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用实时学习的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中的遇到的问题,又反过来推动对理论的深入研究,两者相互促进,互相推动。

最后,基于主体间性的“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大转变: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较之学生被动听课记笔记的传统课堂教学,其实践意义丰富。为此,一是要增进师生交流、调动双方积极性、改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针对性。二是要让学生在此交互过程中真正自由独立、行知合一,“体验学习”实践创新。三是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实践性人才。参考文献

[1]唐小娜.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的建构[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121-122.[2]宫萍.高职高专主体参与型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118.[3]万国海.高职电子商务课程在信息支持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思考[J].科学之友,2010(3):123-124.

下载可口可乐市场执行伙伴模式的缺陷与改进论文(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可口可乐市场执行伙伴模式的缺陷与改进论文(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