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信·中国》有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杜甫《春望》中的一句,向我们讲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家书是何其重要。在古代,由于通信不发达,书信作为主要的通信来源,它不仅仅承载着国家之间的邦交,也传递着人们的思想情怀。最近热播的综艺《信·中国》就是基于这种目的,从2000多封的历史书信中选取了50多个不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在听信的过程中、在历史长河中与古人对话、交流。最让我触动的是:“共和国第九烈士”陈毅安写给妻子的第55封信--“无字信”,让人为之动容。之前的54封都是浪漫的情书,而这最后一封“无字书”却是两人的诀别,这是一个秘密,属于夫妻二人的秘密,即陈毅安牺牲后会有人给妻子寄一封无字信,当节目进行到这时,我不禁热泪盈眶。
书信,在古代往往作为一种寄托,父辈期盼儿孙平安的寄托,妻子对在外丈夫的深情,朋友之间深深友情。作为一名90后,我写的信件不是很多,但我深深的被一些家书吸引住了。梁启超先生的九个孩子全部成材,离不开他在家书中的谆谆教诲,同样离不开他在信中的深情告白,不仅从学业上指导,而且从生活情感,做人处事等方面予以指导。从一封封家书中,你似乎更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梁启超,一个更完整的梁启超。
此时此刻,我想写一封信,写给未来的自己。如今的自己已然结婚生子,也有了稳定的工作,但是否应该知足了呢?答案是不能的。自己正值青年,如果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又如何去面对未来的自己呢?还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北大座谈会上讲道:“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中国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的确,人生是奋斗出来的,没有奋斗的人生是不精彩的人生,是有缺憾的人生。
我们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时代,风险与机遇并存,我所处的行业愈发信息化,同样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也给我们带来机遇。就治逃来说,现在通过片区联网,路政、高巡、收费站多方协作,利用高科技手段,联合治逃,对于一名xx来说这不仅仅是抓搓称、跳称车辆的问题了,还要对掉头车、超时车等非正常车辆多加留意。从更深层次来说,作为一名基层xx,我们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补充技能知识,正当一个全面手,在司乘寻求帮助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也要对相关技能的学习不放松,利用好岗位练兵的机遇,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真正做到满意服务在xx,在岗位上再创新功,给未来的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卷。
第二篇:观《香巴拉信》使有感
观《香巴拉信使》有感
欣赏一部好电影都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感受,甚至有些场景会触动观众的心弦,并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打上一个深深的烙印。
电影《香巴拉信使》是一部关于常年行走在深山老林的邮递员的故事。真实再现了王顺友的日常工作生活,并在这种看似平淡无奇甚至乏味的生活中,精心塑造出了主人公不平凡的精神境界和丰富的内心世界。电影里面的主人公——王大河,是木里县一名普普通通的乡邮员,每年有三百多天行走在邮路上,每个月只有两天在家休息。这是一个多么负责、而又老实的人,偶尔还显得有些滑稽。
我看了这部电影,犹如看到了一个交通堵塞、土地贫瘠、贫穷落后,但人们安居乐业,过着和谐生活的世界。虽然那地方贫穷落后,但那里的山、雪、悬崖却又保留着一种原始的自然的美。
时常听说木里县是一个如何贫穷落后的地方,但是始终没有一种切身的体会,没有太多的感情。但看了这部电影,尽管没有亲身经历,但是有所感触,犹如自己亲身经历过一般,那种感情来得如此的真切、那么激烈。
影片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真实、细腻地表现出了主人公全心全意为木里人民服务、敬业、负责的无私精神。但是王大河也是人,更重要的是他也是一位普通的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重担几乎都压在自己的身上,为了工作,为了生活他也可以低俗到偷猪给别人,可以向上级索要新马的私心。然而,这些看起来是有不像一位英雄的举措,但是他所做的好事远远胜于这些,尽心尽责,他把送信当作了这辈子唯一的职业。让我感到很敬佩的是当翔秋(王雨生)问到:“你这么多年这么走老不老火哦?”他说,“杂不老火哦,但是我不来送哪个来送哦,再说如果我不来送,他们就说政府就不管他们了。”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在这个问题上他是站在了政府的角度,站在了国家的立场为人民着想。或许他仅仅只把这份工作当作一种乐趣,一种快乐,但是谁又能把一份那么艰辛的工作当一辈子的快乐呢?
其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王大河为了把一封录取通知书送到王雨生的手中,历经千辛在屋角乡和芽租乡之间来回奔波,本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的原则,摸着石头过河,点着火把赶路,走在洪水陡崖边,还差点命丧悬崖,为的只是简单的送封信。最后却在水落村找到王雨生,才知道她在结婚。可是新郎的家长坚决不同意王雨生去上学。面对这种现实情况,他不向任何人妥协,认为读书才是最重要的,最后他想尽办法和乡长一起说服了老扎西家,终于同意王雨生去上学。可最好笑的是老扎西还让王大河写一封保证书,保证王雨生在大学不能喜欢别人,大学毕业后和扎西结婚。老扎西还不让乡长担保,必须由王大河做担保,这也看出了那儿的人们是多么的单纯,同时也很无知。其实王大河只是一个普通的邮递员,连国家的基本工作人员都算不上,但是在他们看来他是从县里来的人,是邮政局的人,于是他在那地方也算是个名人吧!就这样,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坚强、执着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一匹马跟一个人,孤独的行走在那片深山老林,21年的汗水与泪水早已足够浇灌路边的整片花草。他那平凡的出身与崇高的精神同时在我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正所谓平凡的人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不得不让我们敬佩。
第三篇:观感动中国有感
观感动中国有感
在看了感动中国2012的颁奖典礼后,我深受各得奖者的事迹感动。而其中最感动我的得奖者是长着天使的翅膀的张丽莉,身著迷彩的李文波,隔岸送游子归根的高秉涵。
在看到感动中国张丽莉部分时,我留下了忍了将近五十分钟的泪水,不是因为前面的不感人,也不是因为前面的得奖者太平凡,而是因为在平凡的张丽莉身上我却看到了不平凡的翅膀。她在舍身救学生的时候,反应是那么的自然,就好像人在饿了的时候就吃饭,又好像是上帝赋予的应激反应。她救得了她的宝贝们,却被恶魔偷取了双腿,从此靠翅膀托着她行走。她失去的是双腿,得到的却是自己的宝贝们。我们看到的只是一段的故短短事片段,而受到的却是“张丽莉”这个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解救学生于危难之中的代名词。
身著迷彩的李文波和张丽莉看起来不一样,其实质却是差不多的。张丽莉救自己的宝贝们为的是祖国的花朵,也就是祖国的将来;李文波在永署礁的一层不变的工作,为的也是祖国的将来。在一个离自己的家乡很遥远的地方,每过三个小时重复一次那一层不变的工作。呆在连狗呆了三个月都会疯掉的地方,想家了,想老婆孩子了,就如同自虐般地一次次重复的走到礁的最外面离家最近的距离的地方,苦苦思恋。而在这样的封闭的岛屿之上,一个活生生的男子汉却呆了整整二十多年,并且想着就算退休了,以后假如国家需要还去南沙,还去为国家提供气象数据,还未国家奉献自己的青春。一个铁铮铮的汉子,一个为国家奉献青春的人,叫我们怎能不感动,怎能不将他铭记?
离开了家乡的游子们,在海峡的另一边泡着老乡从家乡带到台湾的泥土喝,一包分七次,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的珍贵。在彼岸的他们只能这样以慰思乡之情,只有这样让自己有种也触摸到了家乡,将自己与家乡合二为一的感觉。远游的游子们啊!个个都思念着故土,个个都想着落叶归根,而同时游子的高秉涵却站在一个不寻常的高度,让与自己有切肤之痛的同乡们,在百年之后,回到自己日日思念的家乡,完成他们的夙愿。忧同行之忧,为同行的愿望而长久努力。我由衷的佩服我们的高秉涵老前辈,也希望以后可以有很多“高秉涵”。
感动中国是属于人民的电视节目,是属于大众的集体感动,感动中国,感动你我!
第四篇:观《中国兄弟连》有感
观《中国兄弟连》有感
《中国兄弟连》看了不下三次了,最近又看了一次,还是有那么多的感动,那么多的敬佩。这是一个让我回肠荡气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武汉会战期间,国军的一支谍报陷入日军重围,掌握国军最高级密码的苏白少校落入日军手中后果将不堪设想,国军袁学勇奉命前去营救,然而救下苏白的却是由曲虎所率领的一支中共游击队(后改编为新四军的一个连)。他们相遇之后由于相互不信任,一开始两个连队之间明争暗斗不断。然而,面对凶残、强大的日军,完成了保护密码员的重任,两位连长从仇人变成兄弟,两支分属国共曾为宿敌的连队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兄弟连”,他们一身孤胆,一起并肩,与日寇浴血奋战,渐渐成为了中国军队不屈意志的象征,在战区军民中赢得了极大的声誉。
他们一群平凡而又普通的士兵,捍卫着祖国的尊严,捍卫着民族的尊严。这两支分属国共曾为宿敌的连队在敌后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在与强大而残忍的日本军队共同作战中,两位连长从一开始的相互猜忌相互戒备到最后的相互赏识相互信任,也一起成为了中国兄弟连。中国兄弟连成为了敌后的一支劲族。他们一身孤胆,一起并肩与日寇浴血奋战。他们神出鬼没,日本人害怕的称之为“幽魂”,炸日军的机场,炸日军的军车„„,在当时老百姓里是一个神,很多人都想加入到兄弟连里,共同杀敌。在那样的年代,农民,军人,土匪都已经没有了分别,没有了界限,只要拿起武器就是战士,这一点尤其体现了出来,在阻击敌人的毒气车队的时候,也是他们一起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有惊无险。
对于剧中的一些场景,比如赵盒子为了给哥哥复仇而多次夜袭日军并割下他们的耳朵、池排长两次割下为日军当翻译的那位汉奸的耳朵等,有人认为太血腥了!拜托了,这可是你死我活的战场呀,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凶残野蛮、连禽兽都不如的日本鬼子呀!唐庄的乡亲对他们够以礼相待了吧?可结局是什么呢?战争从来没有对错,没有好坏,只有胜败,只有该不该。
在影片中,我看到兄弟连被日军重重包围的深山中,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和日军展开了惨烈的殊死搏斗,牺牲了无数的战士。也许,有人会说,死了那么多人,干脆别打了。其实不光是有些人,即使在片中,也有人这样劝过两位队长,可是两个队长却异口同声地说:“不!”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说过:“这是为保卫祖国而战,死也值!”这句话一直在我耳畔回荡,这不仅包含了队长坚定的信念,更包含着所有人对祖国的爱!为了祖国,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他们牺牲了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情感,这就是爱国!
中国兄弟连渐渐成为了中国军队不屈意志的象征,在战区军民中赢得了极大的声誉。有一次,兄弟连陷入了日本鬼子的包围中,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后来由于弹药的问题,曲连长想出了一个办法冲出日军的包围,但池国秀和一些伤员为了不连累连队,以死强烈要求留下来。看到这里,油然而生一种敬意,生命诚可贵,情谊价更高!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兄弟一丝生机,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是怎样的豁达,怎样的心境,自愧不如。而其他兄弟在曲连长的带领下化装成日军开始冲出日军的包围圈。在途中被日军发现了,经过一段激烈的战斗,他们终于冲出了日军重兵包围,在途中遇到了一些和大部队失去联系的战士,那些战士一听说是兄弟连,都纷纷要求加入到连队里。最后他们要回各自的部队回报到,正当他们离开时一个老百姓向新四军报告,日本鬼子为了要消灭兄弟连把一个镇的老百姓都抓了起来,为了给他们驻扎过的唐庄乡亲报仇和全镇的老百姓的生命着想,又再次返回与屠杀唐庄百姓的矢内中队决战,兄弟连里的战士们利用有利的环境,一次次打退了鬼子的进攻,最后鬼子利用飞机不断的轰炸,连队伤亡严重,我军的弹药用尽。鬼子对兄弟的战士都非常敬佩,最后进行了肉搏战,经过激烈的战斗,最终全歼矢内中队。而兄弟连也被日军重兵包围,最终除了猴子和军官苏白,全部阵亡。猴子找到了中国兄弟连的旗帜把它高高的举起来,高喊:“连长、袁连长、指导员,中国兄弟连还活着呢!小鬼子,你敢来吗?”天空中不断地传来了回音:小鬼子,你敢来吗?小鬼子,你敢来吗„„看到这里,我哭了,不是因为悲伤,英雄从来不需要别人怜悯的泪水,而是因为尊敬,好一群热血男儿,名副其实。
英雄迟暮,一曲悲歌,但魂不灭。看着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一次次险象环生的经历,我真的感觉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起来,多么想和他们一起战斗,一起维护祖国的尊严,一起保护我在乎的人和在乎的土地。毫无疑问,每个男人的心中都曾经有一个驰骋疆场的梦想,建功立业我们都渴望。但是身在和平的年代我们更应该学会感恩,学会珍惜这一份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汗水换来的宁静。
还记得袁团长和曲团长同时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可是他们没有顾及儿女私情,也没有因此反目,他们清楚他们肩上的重担,也明白他们真正需要做的事。我想在真正的大是大非面前,一切的小事和私人感情都应该靠边站,一切无愧于心。而国民党的苏白长官喜欢上了共产党的曲团长,一直都是默默的喜欢,从来没有表达过,或者这只是一个人的爱,不关乎党派,不关乎利益,或许她的想法是等到抗战胜利才会告诉她心中的英雄,也或许她打算一直深埋心底。国家,国家,先国后家,当战火烧遍了神州大地,当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都自动的忽略了自己的感情,只是想着如何做自己该做的事,以自己微薄之力用自己的血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从前,有几个兄弟经常吵架。一天,父亲把他们叫到跟前,拿出一把筷子,说:“你们谁能把它折断。”几个兄弟都折了折,可是都折不断。父亲把这把筷子拆散了,分给没人一根,叫他们再折,这次他们一折就断了。一个并不高深的故事蕴涵着一个高深的道理————团结就是力量!与这部电视剧一对照,与国共联合抗战对照,发人深省。
事实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尽无数磨难而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靠的就是“齐心协力,一致对外”!而中国历史上许多政权之所以会被外敌击垮,主因并不是外敌有多强大,而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内部不团结!好好想想:春秋战国时期,如果东方诸国能精诚团结,能够让僻处西隅的蛮夷之国秦国一统全国吗?结束汉未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朝,如不是“八王之乱”消耗了太多的国力,会出现五胡乱华的局面吗?宋朝屡屡遭受契丹、西夏的欺凌,并分别遭受金和蒙古的灭国之灾,跟立国之初就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没有一定关系吗?明朝的灭亡,更是与满清并无多大关系,真正导致明朝灭亡的是农民起义,满清只是乘中原内乱之机而一统天下!晚清时期,帝国主义列强争先恐后地向中国展开侵略,主因不就是满清政府腐败无能,加之系外来政权,无法领导全中国人民与列强展开抗争吗?
每一部战争题材的电视剧都有他的侧重点,我认为这部电视剧的中心在于表达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表达中华民族不屈的魂和坚持不懈的豁达,以及最重要的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精神。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主人,如果有人危害我们的祖国,请抛开你的胆小与怯弱,为了我们的祖国,与敌人抗战到底,就像《中国兄弟连》中曲虎说的那样:“国家是需要大家不怕艰苦,努力付出才能保住的,就算为祖国战死了,我们也是毫无怨言!”这句话多么有力,又多么激动人心!
第五篇:观《中国合伙人》有感
观《中国合伙人》有感
前记:一次偶然的机会看了这部电影,如果不是同伴的坚持,这个名字的电影是吸引不了我的,而当看过之后,我却还想要再看一遍,因为它总是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神经,告诉你一些自己不愿意正视的事。
害怕、恐惧没有意义。
在面对一件困难的事情,我们通常会选择逃避,因为那是最简单的做法,不需要过多的思考,认为不管它这样就会好,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逃跑的结果,只会让这事情变得“更”困难,因为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比如,成东青被学校发现在外面“搞培训”的时候,尽全力的去争取留在学校教书,哪怕没人听他的课,哪怕他的价值根本无法体现,他也还是不能失去这份工作,因为这是他的饭碗,没了它,吃饭的问题就没有了着落。可是最后他还是被扫地出门了,成为了第一个被学校公开开除的老师留名校史。这就是现实,就算你害怕、恐惧“失去”,我们还是会失去,就像我们的青春,无论你愿不愿意,它终会逝去的;再如变化,无论好坏,它也总会到来。
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
如果没有被辞职,如果不是迫于生计,成东青不会走上办培训班的路,也不会有后面的“新梦想”。他说,他没有梦想,但是他却一直没有停止过前进。只是因为他不能停下来。人就是这样,当确定无退路可走的时候,反倒会变得勇敢。因为“总有些更重要的事情赋予我们打败恐惧的勇气”。
感情总是善良的,残忍的是人会成长
八十年代的校园爱情跟今天的大学爱情一样,美、动情、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付出着一切,没有人能否认当时的海誓山盟不是发自“当时”的肺腑,可是随着时间的成长,走出了社会、面对了现实,劳燕还是得分飞,爱会散,人会无力,心会迷茫....这种虐心的纠葛和碰撞,就像必经的阶段一样在路上等待着,让人无处躲藏,以至于大学里还是阳光有梦少年成了今天的沉重男人。而面对爱情,也多了几分理性。
……
看别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爱情也好,事业也罢,谁都不想做一个失败者,可谁又都避免不了失败,那么,尝试着去尝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