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汪立三《东山魁夷画意》创作风格论文
摘 要 汪立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近现代音乐作曲家之一,他精通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他的钢琴音乐立足于本民族风格,大胆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发展中国钢琴音乐的新路。
关键词 汪立三 《东山魁夷画意》 创作风格
《东山魁夷画意》是汪立三先生于1979年根据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绘画所创作的钢琴组曲,这部钢琴组曲共有四首乐曲,即《冬花》、《森林秋装》、《湖》和《涛声》。这部作品曾在1985年获得“全国第四届音乐作品评奖”一等奖,对我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每一首作品都会有自己的创作风格,它是作曲家在表达乐曲时整体呈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风貌。每首乐曲风格的形成都一定会与作曲家个人的秉性、气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并且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社会背景,再加上不同的生活阅历、思想观念、艺术修养等,都会影响作曲家作品的风格。汪立三先生的《东山魁夷画意》也同样如此。
一、民族性
贺绿汀先生曾经说过:“中国音乐在各种特殊民族音乐中确实是足以代表东方民族色彩的最出色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一直是汪立三先生音乐创作的源泉,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形式、内容,无疑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和东方色彩。
汪立三先生出生于书香门第,受家庭浓郁传统文化的熏陶,他从小就爱读老子、庄子和李白、苏轼的诗文,因此,汪立三先生自身就是一位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他在“新潮与老根”的演讲中曾说道:“第一,对国内某些人来说,我是希望他们对‘新潮’不要大惊小怪。第二,对国外某些人来说,我是希望他们注意我们老根的生命力,我们的‘新潮’并非西方某家某派的附庸。第三,对青年作曲家来说,我希望他们在勇敢探索的同时,对民族的根扎得更深一些。”在《东山魁夷画意》中,汪立三先生吸取我国民间音乐的音调,根据乐曲的需要再加上同样富于东方色彩的日本音乐的音调,并且通过模拟民间器乐的音色,极大丰富了乐曲的音乐表现力。在他的每首乐曲中都会看到与之相符合的生动的标题,这与中国人的习惯、审美相符合。在《东山魁夷画意》中,不仅有标题,汪立三先生还在每首乐曲的开头题了诗词,使之与音乐相辅相成,把乐曲中意犹未尽的意思表达出来,使人们通过语言更加形象和深刻的去理解音乐,并且更加丰富人们的想象。汪立三先生自己曾经说过:“我在音乐中喜欢自提诗词。它与音乐相辅相成,可使人产生新的想法。”这显然是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国画提款相一致的,他用传统的文学来帮助人们理解作曲家的意图。
在汪立三先生的钢琴音乐创作中一直有两个坚实的立足点,那就是民族音乐传统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汪先生曾说过:“我对那些舶来品总是想通过创作去探索其与民族音乐结合的可能性。”
二、创新性
创新是音乐的生命,但是创新并不是让人异想天开,而是要人们达到一种随心所欲的境界。这就更加需要作曲家对社会、对生活有透彻的理解和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感悟,更需要充足的知识和对艺术精髓的深切把握。鲁迅先生曾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在音乐中也是一样,那就是创新要以继承借鉴为前提,但是创新的成果是继承借鉴的必然发展。汪立三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然后又赋予古老文化以新的生命。他一直主张作曲要像作画一样“画如布弈”,不要囿于现成的东西,这样通常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汪立三先生自小就受他父亲的影响,性情自由豁达,并且很早就接受了外来新事物的教育,这些在他的音乐作品中显现无疑。并且汪立三先生有着曲折的人生经历,在他精力最旺盛的青年时期,由于一些错误判定致使他长期不可能把主要精力投入自己的创作活动,但他仍然保持着爽朗的性格,乐观的心态,一直保持着中国的文人精神。他曾说:“一个文化人,一个知识分子,境遇的变迁不足为奇,换个角度想这其实也是对一个人很好的锻炼。人生道路上要面对许多客观情况,纵使你有与命运相斗之勇,也最终有力所不及之处。因此要积极面对一切,以不使自己枉过一生。”正是由于他的这些经历反过来给了他生活的磨练、意志的考验和不同寻常的艺术积累,这些都凝结在他富于创造性的钢琴作品中。
在《东山魁夷画意》中,汪立三先生丰富的想象、鲜明的形象以及强烈的情感,给人们塑造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尤其在《涛声》中他多次运用多调平行进行,从而加强了音乐的混合色彩,使音乐在不同色彩的调式上得到表现。乐曲中的每个音符都像是一颗颗晶莹的冰粒在人们眼前晃动,随着音乐旋律的舒展感觉作曲家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文人情怀。
三、结语
总之,汪立三先生的创作独辟途径,创民族之新,实实在在的用中国传统文化创作了个性突出、思想深刻、丰富想象的钢琴音乐,并且大大弘扬了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汪立三.在全国交响音乐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J].人民音乐,1983(04):14.[2]汪立三.新潮与老根[J].中国音乐,1986(03):28.[3]魏廷格.汪立三的钢琴创作[J].人民音乐,1986(10):21.[4]苏澜深.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汪立三先生访谈录[J].钢琴艺术,1998(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