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X省考察学习全域旅游工作情况报告大全
赴 X 省考察学习全域旅游工作情况的报告 网络 报告调研全域旅游 按照县政协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X 月 X 日至 X 日,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常委、委员和有关乡镇、部门负责人,赴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地区 X 省 X 区、X 县、X 县、X 县、X 市、X 县、X 县、X市考察学习全域旅游发展情况,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经验与启示 一是以优化管理体制为基础,切实增强发展动力 全域旅游的发展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在融合中共同发展。只有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理顺旅游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突破制约旅游发展的障碍,才能推动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本次考察的地区,全域旅游效益稳步增长,呈现良性循环发展态势,得益于科学的旅游发展管理体制。
一是政府主导全力推动 在发展初期,政府有关部门科学决策,多方调研论证,以“大旅游”理念指导制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广泛搜集整理历史遗迹、革命文物等,主导具体景点设计、施工和资金筹措,保证前期投入充分到位,为全域旅游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管理机制科学高效 一方面是政府能够按照需要合理划分有关部门的职责,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比如将境内各景点的规划建设、接待管理、市
场营销等均由旅游局负责设计方案,避免职能交叉相互推诿扯皮;另一方面出台激励措施。各地政府为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在稳定公务员工资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岗位和级别,以承担工作量大小和工作成效,采取差异化的方式分配年终奖,激发了干部的潜力,营造了争先恐后、敢为人先的干事创业环境。
三是着力发挥市场作用 在全域旅游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严格执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规则,对一些规模较大或比较分散而政府无力承担的项目,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承建运营,利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推进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
二是以挖掘旅游资源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旅游 所到各地都有自身特有的旅游资源,以自己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等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
一是发展红色旅游 X 县以“X”蜚声中外的 X,打造国家 XA 级红色旅游景点,成为全国首批 X 个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和 X 条精品线路之一;X 县依托“X”这一象征民族团结光辉典范的历史事件,全力打造 X周边红色旅游景区,建成红军“X 结盟”纪念馆;X 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建成 X 红军渡江纪念碑(馆)、X 会议遗址、红军长征过 X 纪念馆等红色景点,吸引国内外游客重走长征路,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
二是发展人文旅游
X 县是建国初期我国重要战略资源—X 的主产地,随着科技发展,X 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这里仍然是全国各地 X 矿工的第二故乡,承载着许多人的青春记忆。该县正在原 X 矿旧址建设一座 X 矿记忆馆,模拟复原当年的生产场景,吸引人们到此寻根、重温历史;X 市是中国 X 建设的龙头和成功典范,为纪念 X 建设者的历史功绩,全面反映波澜壮阔的“X”的 X 建设历史,用 X年时间的前期资料准备,建成了“X”,成为“X”。
三是打造现代旅游 X 市东区 X 村建成村集体控股的康养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推广“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水平,全方位打造“花舞人间”景区,以精品民宿、特色餐饮、亲子体验基地、文创项目设计等为抓手,着力发展城市近郊观光农业、城市近郊休闲旅游、特色餐饮等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该村已有 X 家星级农家乐,X 个乡村旅游接待点,年接待游客 X 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X 余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 X 元。
三是以发展支柱产业为抓手,着力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全域旅游,特别是乡村旅游必须要有产业支撑才能保证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实施品牌打造战略 X 县在全国率先推进整县打造有机农业县,获批建设国家级“特色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X、X、X 等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主
打产品,“X”“X”“X”“X”等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X 县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现已发展X万亩,是X县“X”乡村旅游带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实施节会营销战略 X 市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一三产业互动发展,以“一乡一品”的模式发展形成了一批集种植、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产业村,每年举办 X 节、X 节、X 节等 X 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实现了“举办一个节,活跃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三是实施产业基地战略 X 县 X 万亩芒果基地,通过政府主导、龙头企业带动,坚持走“龙头企业+农户+专合组织”和“农超对接”的路子,带动 X种植户 X 户,年产量超过 X 万吨,产值达 X 亿元,人均增收 X 万元,成为 X 省规模最大、产业化程度最高、农民增收效益最好的产业基地。
四是以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为目标,全面提升旅游质量 所到各地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能够将自身发展与周边区域发展结合起来,置身于全省、全国范围内找准自身发展优势,逐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全要素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注重提升游客的舒适度 在景点设计建设中注重细节,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景区规划设计充分考虑游客游览美景、方便吃住出行等多元化需求,全
力满足游客需要。比如 X 县开展“好客 X 人、满意在 X”活动,创建 X 省级旅游度假区,集阳光康养、温泉 SPA、避暑度假等为一体,推动康养“五个+”旅游新体验,实现了游客从“到此一游”到“美好享受”,再到“美好回忆”的新高度。
二是推进文旅融合、共创共享 X 县大力发展文创旅游,形成了文艺创作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的格局,主要依托 X 省“活着的 X”——X,借此打造国际范、文艺范的陶艺小镇,在 X 镇建设“X”,成为西部第一、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创意陶瓷会展采购中心,吸引游客体验手工陶器制作技艺,让游客在“游中购、娱中乐”,形成了“休闲、度假、养生、体验”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新业态。
三是大力发展“农家乐”经济 农家乐是全域旅游中带动群众致富的重要途径。X 区 X 镇农科村依托盆景花卉和乡村民俗首创了农家乐旅游模式,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X 发源地”,该村及周边有农家乐和乡村酒店 X 多家,年接待游客 X 多万人次;X 市 X 乡是当地政府着力打造的“中国乡村游”经典景区,该乡盛产 X、X、X 等水果,特别是 X,更是享誉全国,吸引各地游客慕名而来,采摘品尝、休闲度假,当地开办“农家乐”的农户占 X 以上,成为群众增收主要来源。
二、几点建议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被省上确定为全域旅游试点县,以 X 级景区—
X 森林公园为中心,开发了一系列旅游项目,取得了较好成效,X 小镇、X 庄园等景点的游客持续增加,X 古镇、X 小镇、X 庄园等建设稳步推进,旅游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县全域旅游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X省的发展思路和经验,对做大做强我县全域旅游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一是充分调研论证,制定科学合理的全域旅游规划 发展全域旅游,首先必须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全域旅游发展中长期总体规划,对我县旅游业发展提供基本遵循。规划要具有前瞻性。应根据我县资源环境、人文历史、传统民俗、财政能力等实际,充分调研论证,明确旅游发展定位,确保一次规划到位,分期分批实施。规划要突出实用性。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实行分类指导、稳步推进,避免盲目贪大求全、导致项目遍地开花但缺乏特色。应先确定几个有开发潜力的乡镇,集中力量打造精 品景区,逐步带动有序发展。规划要体现法定性。制定规划要科学严谨,充分吸纳本地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意见建议;规划一经审定通过,必须以政府文件形式固定,不得随意变更;要依照规划一届接着一届干,防止出现规划与执行“两张皮”现象。
二是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全域旅游综合发展体系 坚持政府主导,健全旅游综合管理机构。应建立适应全域旅游特点的旅游管理机制,成立旅游综合管理部门,强化工作职能,明确工作责任,切实承担起旅游资源整合、统筹协调、旅游项目
验收、旅游数据统计、年终目标综合考核等职能。创新工作措施,推进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出台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措施,整合项目资金,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入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源,引导金融机构对全域旅游给予融资支持。积极引进外来大企业参与旅游开发,健全旅游发展受益机制,出台旅游惠民政策,保障景区周边村民和居民、涉旅企业的合理利益诉求。加大培训力度,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旅游干部培训交流,通过外派干部到旅游发达地区挂职学习或参加培训等形式,提升旅游行业干部素质水平;加大旅游管理人才及旅游从业人员招引,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旅游业开发、策划、运营管理团队;出台激励性政策措施,改变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思想,充分发挥干部主观能动性,推进我县全域旅游快速发展。
三是重视旅游资源挖掘,推动全域旅游转型升级 深入挖掘整理各类历史文化遗存。组织专家、学者,通过考古发掘、文物古迹研究、历史记载等途径,对我县农耕文化、岐黄文化、红色文化以及石油文化进行系统性、有深度的研究整理,广泛征集历史遗迹、图片影像资料,特别是要尽快挖掘整理 X 油田建设遗址、资料,打造一批全国唯一、独具 X 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重点围绕我县 X 故里、X 圣地、革命老区、X 油田发源地等特点,着力塑造健康、养生旅游新业态,力争把 X 建成“中医文化朝圣地、农耕文化溯源地、红色文化传承地、X油田寻根地”,将我县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将全域旅游与产业扶贫有机结合。树
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乡村旅游中来,成为全域旅游工作的参与者、受益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蔬果采摘、观光休闲等为主的乡村游,通过奖补等形式带动群众发展农家乐、乡村民宿,加强规范管理,引导带动周边群众持续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打开一条群众脱贫致富便捷通道。促进文化艺术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依托我县农特产品和文化资源,适时组织举办文化旅游艺术节、X 节、X 节、X 节、X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节会,举办手工面大赛、青年徒步赛等赛事活动,持续多途径宣传推介 X,不断扩大 X 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加大建设力度,提升全域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着力破解硬件制约。加快农村公路、景区道路提质改造,改善交通条件。加强县城和景区周边停车场建设,合理设置景点厕 所,维修更换破损设施,增设残疾人服务设施,提升景点档次。提升游客接待服务能力。构建调度灵活、运行高效的游客集散服务体系,打造一批以健康养生、民俗风情为主题的酒店和旅游民宿,挖掘一批民间传统小吃,不断提升我县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大导游教育培训力度,切实提升导游为游客服务的意识、态度和能力水平。加强旅游产品研发生产,培育一批地域特色突出的土特产品龙头企业,开发一批创意新颖、内涵深厚的地方特产和旅游纪念品,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旅游收入。创新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开展旅游基础信息普查采集工作,积极推进智慧景区、智慧旅行社、智慧饭店建设,搭建集交通、气象、治安、客
流信息等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涉旅场所免费Wi-Fi、视频监控全覆盖,X 景区、X 小镇等主要景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功能,进一步提升旅游质量。
第二篇:赴广东考察学习工作报告
外出考察学习报告
立岗镇党委书记保学儒
8月30日至9月4日,我有幸到广东东莞市石碣镇学习考察当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经验。考察期间,全面听取了当地有关领导的经验介绍,并实地考察了当地的供港蔬菜基地建设、小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一路考察,一路对比,一路思考,感到触动很大,在开阔眼界的同时,更加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并且切实地感受到了沿海发达地区的先进性,看到了农村先进设施农业技术管理带来的效益和我们之间存在的差距。
一、参观地农业发展情况
石碣是内地供港蔬菜最大的生产和供应基地,占每日香港市场出售蔬菜量的半数以上,备受“餐不可缺时蔬”的香港人关注。目前,石碣已建立专门供港的无公害蔬菜基地,拥有十七家出口供港蔬菜的专业公司,并与港商合作实行农户种菜,基地收购,公司出口运港上市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并在全国各地的建设蔬菜种植基地,保证供港蔬菜货源充足,质量安全。
近几年来,石碣镇围绕建设富强和谐的江滨花园式现代化城镇的目标,全力推进经济、农业、城市、环境、文化等各项建设,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绩,城市环境焕然一新,城市文明形象大大提升。同时石碣镇顺利完成了旧村拆迁工程,进一步整合 1
土地资源,打造沿江住宅带,修建沿江景观带,为进一步优化石碣镇的发展环境,推进“江滨花园式电子信息产业名镇”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我镇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及存在差距
今年以来,我镇以建设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
为核心,大力发展优质粮食、蔬菜、畜牧养殖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水产、劳务输出两大优势特色产业,做到重点工作抓落实、难点工作抓突破、亮点工作抓创新,全力创建现代农业示范镇。同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完善提升幸福、永兴、民乐3个中心村;高标准规划建设通伏中心村;整合资源,推进兰光村统筹城乡一体化及社区建设工作,打造全区“第一村”。坚持大手笔规划、大气魄运作、强化小城镇建设力度,继续完善小城镇水、电、路配套设施,实施西环、北环路打通工程,规划集中住宅区,充分发挥集镇贸易活跃的优势,加大主干道路和集贸市场改造力度,将立岗镇着力打造成为黄河金岸边产业结构合理、地域特色鲜明、适宜创业就业、环境优美宜人的商贸特色小城镇。
虽然我镇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有了显著的提高,村庄规划建设有了明显提升,但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我镇农业生产受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二是农民素质低、适应性差,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现在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三是农业产业链条太短,农业产业品牌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和宣传。四是基础设施有的已经老化、不能正常运行或达不到原设计能力,部分农民的居住环境仍然较差。
三、学习先进经验,多管齐下全面推进农业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为此,必须以创新农业发展理念为前提,以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以推广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增加投入为保障,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我镇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用先进理念引领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树立新理念。树立用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要通过不断比较、调整、改进、提高,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良性发展轨道。树立抓农业就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理念。通过解决农民待遇不公、信息不灵、市场把握不准等问题,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改变农民身份,促使农民从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生产者。二是用现代装备带动农业。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着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逐步改变农业局面。实施沃土工程,以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
为突破口,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步伐,切实提高耕地质量。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三是用新型农民发展农业。通过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非农化步伐;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逐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留守”农民“专业化”进程,要培养“知识化”的农民。四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田灌溉系统,推广优质品种,实行喷微灌溉、灌区节水管理与精细灌溉等综合节水技术,以及雨水集蓄技术与高效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四、转化先进经验,规划落实今后工作
一是大搞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固本强基”为目标,以灌排设施整治、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4.1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2万亩,建设畦田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6万亩。二是大力推广冬麦种植。统一安排布置,完成冬麦种植2.3万亩,并将项目区建设成集中连片,沟、渠、路等基地设施配套、完善,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机耕、统一播种、统一技术管理、统一种植模式,争取冬麦创高产。三是及早谋划明年各项重点工作。2012年我镇将进一步提高农业设施水平,通过改善设施条件,提高科技含量,全面优化和丰富农产品品种,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1、提高优质粮产能,夯实农业基础。2012年继
续发展兰光、先进、通义等村的稻蟹种养结合模式,面积达到3万亩。
2、引进新种养技术,发展精品瓜菜。扩大银星供港蔬菜基地面积,继续完善渠道砌护、电力及配套工程建设,最终建成新品种展示、新技术示范,农户培训观摩,新成本转化的示范园区;采取土地流转的形式,扩大兰光村瓜菜的种植规模,建设3000亩以上集中连片移动温棚瓜菜示范园区,不断提升规模化程度和土地的综合效益,同时完善“支部+企业+基地”的经营模式。
3、加大扶持的力度,提升畜牧养殖。利用立岗北大湖荒地,建设占地40亩、存栏10万只的蛋鸡现代产业化发展项目,构建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全面完成金星村高标准奶牛养殖示范园区建设,并成立贺兰县维多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奶牛饲养量达1000头。
4、完善农庄的建设,推动观光产业。续建兰光村休闲度假村,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将其打造成为休闲的观光景点。五是加快中心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兰光中心村建设将通过整体搬迁规划,完成村内道路、供水、供电、卫生设施的建设与改造,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中心村;全面完成通伏中心村420户新居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第三篇:赴外学习考察党建工作报告
学习先进经验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 赴江西省南昌、赣州市学习考察报告
2月15日至22日,在县委组织部魏部长的带领下,我有幸和县委组织部及部分兄弟乡镇的9名同志组成考察组,远赴江西南昌市、赣州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活动。南昌、赣州之行很受教育、很有收获,既拓宽了视野,更增添了搞好基层党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一、收获和体会
通过此次零距离感受南昌、赣州两市经济发展变化,多角度体会党建工作特色,深层次领略发展亮点,使我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解放了思想,感受到当地不管是在党建工作还是在经济工作上,优势和特色明显,清醒的认识到了我们的差距和不足,自己既有沉重的压力,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增强了紧迫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下面我谈几点个人偏颇浅见的感受。
(一)抓细节铸就大党建。党建工作是一场持久战,基层党建工作内容实在、形式务虚、工作显效慢,不像经济工作具体实在、风光体面、成效立竿见影。通过学习考察南昌县、赣县农村工作,自己体会到党建工作上台阶不是一日之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我们组工干部默默无闻的抓党建,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弄虚作假,更不能花大人力、大财力搞形式,搞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必须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工作理念,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的先导工程来抓,创新党建理念、党建模式、党建载体、党建机制,夯实党建基础,从细微处抓,经常是“润物细无声”,这样才能逐步树立品牌,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二)献真情构筑强组织。风正劲足,自当扬帆破浪。这次学习考察走过的南昌青云谱区、南昌县莲塘镇、赣县等地的工作方法使人深受感慨。青云谱区开展“民情夜访”、南昌县莲塘镇实施的“三民两诺”项目、赣县农村开展的“三送”活动,无一列外都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提炼出来的为民行动,他们视老百姓的事无小事,于细微处见精神,在琐事办理过程中彰显党性,用行动和群众联络感情,感染群众,影响群众,使群众转变观念,起到了强化组织的作用,这些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我们各级干部要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多关心群众,多深入群众,不能因为忙于经济工作,忙于纸上党建,而疏忽群众的一些小事情。只要我们献出一片真情,为群众多谋一些小事,解决一些小问题,哪怕是偶
扬的斗志和模范带头的作用,靠一种企业文化来教育员工,引导员工,促进发展。我县基层党员尤其是农村党员教育难度大、效果差,导致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不高,平时开展活动思想难统一,组织难、召集难,使组织生活和党员教育流于形式。为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吸引力,更好的教育党员,我们可以思考协调整合项目资金,建设高标准的党员娱乐活动室,开展创建“党员之家”活动,开放党员活动日,经常性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借机对党员进行集中教育,既起到丰富党员精神文化生活、统一党员思想的作用,又达到提升党组织的号召力、提高党员整体素质的作用。同时,探索建立党员活动或救助基金,保障党员活动经费,对出现家庭困难的党员和贫困党员及时给予救助和帮助,使党员真正找到自己的“娘家”,从而提升党组织的吸引力。
(五)招大资推进快发展。江西赣县目前已达到了“招商选资”的发展地步,他们要求招引的企业必须是环境污染小、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的大企业、大财团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仅2011年全县共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2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个。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几乎空白,招商引资停滞在初级阶段,与赣县的差距令人震惊。因此我们要激发经济发展动力,就必须准确把握产业转
整体上水平,以实际行动推动农民增收,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以开展“双争”和“双联”活动为重点,着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开展以“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做实干型干部”为主题,以“重学、实干、正风、争先、尚廉”为主要内容的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年活动,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创新思路和方法,分层次、分类别,逐步构建科学、系统的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体制,完善农村党员“三卡管理”制度,解放思想,改进作风,促进发展。认真组织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坚持班子成员联村,干部联户,激励和组织广大党员自觉投入到为民富民行动中,深入群众,掌握社情民意,全心为民排忧解难,持续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在破解工作难题上创特色、求实效,进一步筑牢基层党组织基础。
(三)以创新和树立党建品牌为重点,着力促使基层党建水平整体推进。创新组织设臵模式,积极探索完善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生产基地上、建在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上,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健全组织网络,充分发挥产业党支部的服务职能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党支部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对接共振,形成“支部引领,协会服务,党员带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发展格局。同时,要找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二)认真总结总结这次学习考察的经验和做法,抓好推广、完善和提高工作。有重点、有步骤地继续培植一批不同类型、各具特色、活力较强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基层党组织共同前进,使全县的党建工作学有榜样、做有标杆、赶有方向。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农村党员利益无法得到实现时,思想就会失衡,直接影响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建议进一步关注农村党员的合理利益需求,探索化解农村党员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群众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消除党组织和党员、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距离感。
第四篇:赴XX旅游考察
关于赴XX、XX、XX参观考察的心得体会
--发挥比较优势,打造特色旅游
4月8日,根据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的统一安排,科级培训班和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全体学员对滨海、寿光、青州进行了参观考察。此次活动不仅让我们领略到滨海和寿光三区建设的大手笔,也领略到了青州市的人文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山水风光,同时也增加了与兄弟友好城市间的情谊与交流。此次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参观内容丰富多彩,组织周密合理。虽然此次时间较短,但是由于时间安排得当,各项重要内容均参观学习;二是意义深远。此次考察学习主要是借鉴三区建设的先进经验,同时也了解了兄弟县市的人文资源,加深了学员之间的友谊;三是感触颇深。虽然这几个地方旅游资源不是很丰富,但由于政府的重视与加大投入,结合本地原有资源开发出了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使得当地的旅游业在近年来得到快速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5年8月,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的省级开发区。2010年4月正式获批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陆域面积677平方公里,人口10万,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海洋化工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先后被评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山东省科学发展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开发区作为潍坊市发展蓝色经济的先行区和示范区,立足建设设施配套、产业发达、功能完善、生态优良、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海新城,确定 “一城四园”的
1规划布局。一城即一个滨海水城,四园即一个先进制造业产业园、一个临港产业园、一个绿色能源产业园、一个海港物流园。
寿光羊口经济发展区位于寿光市北部,成立于2010年,面积30平方公里,北临小清河,东接渤海湾,处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开发区中心节点位置,是环渤海经济圈中亟待开发的为数不多的黄金海岸。包括西部双王城生态经济、中部羊口先进制造业、东部海洋精细化工三大板块。羊田路以西20平方公里建设城镇新区,以建设行政商务中心、高档居民社区和商贸服务业为主;小清河北岸30平方公里建设新能源及生态旅游区,以发展风电、光电、油盐开采和生态旅游为主。寿光羊口经济发展区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产业资源,广阔的滩涂前景。
二、旅游业经验:
滨海以“欢乐海”的建设理念规划建设旅游度假区,目的是打造山东“蓝色逍遥游”和国内知名的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寿光羊口镇成立了旅游管理办公室,规划建设了生态旅游区,按照“生态羊口、湿地盐乡”的战略定位,积极开发旅游新景点,打造新型旅游产业,向旅游强镇强力迈进。青州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明朝云门山的巨“寿”,隋、唐时期的驼山石窟造像群,以及佛、道文化,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三、我市旅游业发展建议:
与滨海、寿光、青州相比,我市的旅游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但我们有自己的优势。因此在今后更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抓好规划编制。要聘请国内一流旅游规划编制机构,高起点编制全市旅游发展规划和景区景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
二要加大资金投入。旅游业前期投入大、回报期长,不仅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放大效应,更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重引进有实力、有影响的企业投向昌邑旅游产业,增强全市旅游业综合实力。
三要积极推进旅游业与农业结合,实现以旅助农、以旅富农。要大力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农业休闲旅游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要规范管理农家乐、渔家乐,加大经营理念、服务规范的培训,实现品牌经营、规模经营,突出特色,增强竞争力。
四要搞好旅游商品研发。旅游商品研发要立足昌邑市情,与农副产品相结合,主打绿色环保品牌,要在项目建设、产业培育、产品开发、宣传营销、品牌打造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进行系统开发,形成产业规模。
五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根据内外有别、量力而行的原则,可采取分层分步实施的办法。一是对内宣传。在《今日昌邑》、昌邑电视台设立专栏专题,宣传昌邑旅游优势资源和政策,统一认识、培树信心、营造氛围。二是对外宣传。在潍坊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加大广告和正面宣传的力度,迅速扩大“生态昌邑”的影响,广树“灵秀昌邑”的新形象。三是专业推介。借长廊规划之机,策划编印项目推介书等宣传资料,利用专业媒体和各种旅游推介活动,积极宣传推介昌邑旅游资源和建设重点。
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提高昌邑知名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开发,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第五篇:发展全域旅游-赴浙江大学学习心得体会
新疆XXX全域旅游思考
———赴浙大学习心得体会
XXXXXXXXXXXXXXXXXXXX
9月
日至
日,我有幸参加由
组织 在浙江大学组织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班,通过在7天的学习和1天半的实地考察学习,使我获益匪浅,本次培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解读十九大精神及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路径、特色小镇建设的理念等内容;三是学习社会治理与群众工作、领导干部的阳光心态与压力调试等内容。下面就学习观摩浙江省全域旅游方面简单谈谈感受。
近年来,浙江在发展城市旅游的同时,秉承“护一湖秀水,富一方百姓”的理念,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开发,以建风情小镇,带动集镇特色发展;以建景点园区,带动优质资源发展;以建休闲社区,带动旅游集聚发展,从而推动实现“全省景区化、旅游产业化”。以特色主题民宿为支撑,重在打造集休闲、度假、疗养、文化、房车、露营等为一体的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业态,以避暑养生、果园采摘、庭院休憩、临湖观景、民俗风情、农事体验等六大类型为特色的农家乐产品体系初步形成。乡村旅游真正成为城乡统筹的主力军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平台。
9月
号,浙江大学组织我们参观了桐庐县美丽乡村建设,桐庐县依托古村落和美丽城乡优势,重点开发田园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康乐疗养、文化旅游五类村落景区产品,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形成了江南最具“腔调”的村落景区品牌,真正实现了村美、民富、产业优。我们参观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2010年环溪村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整村推进工作,共纳入污水收集602户,2401人,共建分散式污水处理工程9处,其中2处使用微动力太阳能处理模式,7处人工湿地模式,处理水质1级B,统一排入人工湿地,并结合人工湿地建立景观,有效解决了农村污水乱排乱放现状。同时,大力开展农村垃圾分类,不是简单的分为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垃圾,而是结合农村实际分为可堆肥垃圾及不可堆肥垃圾。
据了解浙江省非常注重生态理念,注重生态环保,下大力气改善乡村环境,是浙江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之道。他们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大整治,2013年浙江省就已开展“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并通过开展三年环境行动和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集中处置,铁腕关闭矿山企业,引导农民改水改厕、不在村庄内养猪、养鸡,景区坚持“一张规划管到底、一根管子接到底、一把扫帚扫到底”的环境管理体制。如今浙江农村道路清净、河水清澈、空气清新,造就了浙江省打造全域旅游的基础。
浙江省全域旅游,结合特色小镇建设,构建具备鲜明差异化和地域特色的完整乡村旅游业态,形成了特色化、产业化和集聚化,逐步走出了一条城乡一体化、农民就地城镇化的生态化发展之路。在特色小镇建设上,形态打造“突出精美”,展现“小而美”。一是骨架小。规划空间集中连片,规划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二是颜值高。所有的特色小镇都要嵌入旅游功能,建成3A级景区,其中旅游产业特色小镇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三是气质美。强化建筑风格的个性设计,展现小镇的独特气质,原则上不建高楼大厦,尽量保持原有的乡村乡貌。乡村游不断创新升级,从“农家乐”到“乡村游”到“乡村度假”再到正在形成的“乡村生活”,逐步形成了以美丽乡村带动的“生态+文化”模式,以旅游景区带动的“景区+农家”模式,以休闲农庄带动的“农庄+游购”模式,以洋家乐带动的“洋式+中式”
与浙江省一样,我发展全域旅游同样具有很好的优势,我们县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始建于
年,多民族聚集,可发掘民族文化)、丰富的生态资源、独特的冰雪资源以及邻近首府,这些都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坚实基础。同时我们有
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通过打造冰雪文化及康养特色小镇,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作为首府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旅游休闲目的地,我县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通过培训,我也感受到了我县的不足,也更加明确了我们全域旅游创建的路径。全域旅游创建要敢于创新。这几天的培训课,专家们运用了大量案例,讲解了浙江特色小镇比如:“浦江水晶小镇”、“台州无人机航空小镇”、“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等案例。各类型、各主题的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而特色小镇、风情小镇更是在深挖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了独特性、差异化鲜明的产品。与浙江相比,我们的思路还是较为墨守陈规,创新精神不够。我们县没有工业支撑,农牧业发展也极为薄弱,只能依靠旅游业来带动经济发展,我们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为游客提供优质旅游产品为目的,大胆实践,敢于创新。在管理机制上创新、在产品上创新、在服务上创新、在品牌营销上创新。打造出乌鲁木齐县旅游的现代化、时尚化、品质化、国际化品质,通过旅游带动全县农牧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