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列建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义龙试验区雨樟中学 陈列建
我叫陈列建,31岁,中国共产党员、中小学二级教师、义龙试验区雨樟中学教师,担任团委和留守儿童之家工作。转眼间我已经在教师第一线上工作三年了。三年来,做为一名年轻教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把自己的愿望和抱负都倾注在我所热爱的事业上;凭着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把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民族团结的热心,全部默默溶铸于自己从事的事业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践行着我的职责。工作中,在2013年9月30日在2013义龙新区教育系统“义龙腾飞·教育先行”主题系列活动中,很荣幸的荣获了初中组工艺美术第壹名;11月14日,在2013年秋季学学期全区中小学、幼儿园“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中荣获初中组《美术》学科二等奖;在“国培计划(2014)”——贵州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科班培训学习中表现优异,被评为优秀学员;2014年3月接管雨樟中学团委工作及“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2015年3月,雨樟中学“留守儿童之家”也被评为2015年义龙试验区“优秀留守儿童之家”,同时省里边授牌“阳光少年之家”;2015年5月被评为雨樟镇优秀共产党员。
现将近几年工作介绍如下:
一、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我是一名普通教师。我一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三年的从教生涯中,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坚持出满勤,从不迟到早退,以校为家,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这三年的教育教学中,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我认真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贯彻和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我知道孩子是祖国明天的希望,青少年在观念和习惯上应接受健康向上的教育、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完美的人格,无论对今后的发展还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都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如果孩子是花,那么我就是雨,滴滴滋润孩子纯洁的心田,如果孩子是树,那我就是太阳,缕缕阳光伴随孩子的成长。我是一位教师,我心甘情愿把一生放在教育这块沃土上辛勤地耕耘,播洒希望的种子,期待收获的明天。我认真学习
新教学大纲,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工作。认真备课、上课,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我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以各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
二、锤炼思想、提高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平时我注意学习党的各项时事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并运用学到的政治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在五尺讲台上,我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政策、教学大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无论在任何岗位,我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己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三、业务精湛、投身课改
作为一名教师,我没有在过去的成绩上停滞不前,而是高标准严格要求对待自己。在教学上我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开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及时批改作业、耐心帮扶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我勤于学习,精于业务,乐于奉献。时逢课程改革,作为学校一名新的教师,我深感自己的知识匮乏,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阅读报刊、上网搜集最新教育信息,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新动向。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将会一如既往,孜孜不倦地继续为我们雨樟中学的教育事业奉献一点绵薄之力。
第二篇:郭建涛先进事迹-上传
情系配送岗位播撒无尽光辉
郭##于2013年2月成为##烟草分公司客户服务战线上的一名普通的送货司机。送货虽然是一件既简单而又平凡的工作,但没有意志和耐力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尤其作为一名司机,要保障安全、准确、及时、优质、高效地将卷烟送到零售客户手中。送货的工作旅程是艰辛而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只有亲身经历了才知道送货工作的艰辛与挑战。他负责送货的宗店乡西北和付集乡东南,地处杞县边界,路途遥远,道路弯延曲折,坎坷不平。
他刚开始对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比较陌生,但他用心去开好车,记好路线,记住每一个商户的名字和地址。他每天总是先拿着送货单从第一户到最后一户浏览几遍,就这样一点一滴记好辖区商户的信息。每当遇到有些行动不便的客户会尽力为他们提供方便,得到客户的微笑和一声“谢谢”,他也特别开心,他总说:“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
无论是炎炎的夏日,还是严寒的冬天,他都早早地奔赴市公司装货出车,在城区及乡间的小路上往返颠簸好几个小时,才能把订单送达每一个经营户手中。在刚开始入岗的冬天,天寒地冻,但他不畏艰险坚守岗位;遇到高温酷暑,骄阳似火,装烟的车箱里仿佛像一个巨型蒸笼,每次从车箱中拿出一个客户的烟时,总是挥汗如雨,从头淌到脚,可称谓是“要知柜中烟,条条皆辛苦”。
近期天气十分炎热,加之修路导致路况不好,中途出现空调损坏,有时候出现打不着车、堵车等情况。他刚开始还有些不适应,也有过抱怨,也有过畏难的情绪。但事过之后,他静下心来细细地一想,吃点苦、受点累算不了什么,为客户服务是我的宗旨,迎难而上,才无愧于神圣的使命。吃苦耐劳、甘于奉献,才能实现真正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到最后,他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完成每天的工作,耐心的克服了困难。
有一次在去送货的途中,土路因连续下大雨导致送货车无法前行。看到车上还没有送完的货,他愁容满面。雨越下越大,当时路是一时半会儿通不了了,怎么办?为了让客户及时拿到烟,他自己裹上雨衣包好烟,徒步给客户送过去。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土路上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才将烟全部送到客户手中。送完货的###裤腿上沾满了泥巴,累得直不起腰来。但当客户感激地说:“一心为我们客户着想,送货风雨无阻,太让我们感动了!”,他心里就暖暖的。
自然环境赐予的艰辛他用意志去战胜,客户给予的难为则是智慧的挑战。他深知送货司机是一项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工作,严格执行送货流程要求是他的工作准则。每次卷烟装车,他都认真清点,严把好送货第一关。
但是他每天与客户打交道,难免会碰上各种各样的难为,有的客户有时会提出一些不合情理的要求。比如零售客
户抱怨送货较慢,在家等待时间较长等,面对这些难题,他从不发火,而是平心静气地向他们解释。客户有困难,只要自己能帮上忙的,他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不求回报的去做。这半年多来,他为了工作,与家人很少能在一起吃午餐,也没有任何午休,但他并没有因此后悔,通过努力他的工作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同事们的好评。而且在送货道路上,他也收货了很多真挚的客户朋友,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赞誉,收获了这份工作为他带来的喜悦。
“路漫漫其修远兮”,他将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服务意识,做到“车行万里路,开好每一步”,在平凡的卷烟送货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在这条路和是那个无怨无悔地继续走下去,奉献自己的青春。
第三篇:黎建东先进事迹
黎建东先进事迹
(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术公司)
如果有人要问:一颗爱心的力量有多大?一名入党20年的普通石油工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人们作出了生动的回答。他恪尽职守,安贫乐道;对待他人,将心比心;对待自己,方正严明;在生活面前,他坚忍不拔,热情有爱,在灾难面前,他镇定自若、不逃不躲。献血捐款、志愿服务、奔赴一线„„他孕育良知,守护良心,用温婉细腻的爱去诠释生命,用热烈坚定的情去追求理想,用真诚无私的心去践行高尚;他就是新时期的“雷锋传人”来自工程技术公司的黎建东。
1989年7月黎建东毕业于新疆独山子石油学校采油专业,1989年9月分配到百口泉采油厂修井大队从事修井工作,1994年11月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技术员、副队长、队长、指导员、生活基地主管、生产办主管等,现任工程技术公司五分公司副经理。
远赴千里 为甘肃定西捐建水窖
当你在百度网的搜索框内输入“黎建东”的名字时,一定会有“母亲水窖”这几个字跳入你的眼前。“母亲水窖”专项扶贫工程也将黎建东和远在千里之外一群素不相识的甘肃老乡的爱心故事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萌生想去“看一看”的念头
2006年黎建东在井下作业公司乌尔禾基地当主管,有很多甘肃籍外雇工在这里打工,他们在洗脸间里遇到黎建东就会说:“黎师傅,这盆用过的洗脸水是不是留下,等一会再用?”、“黎师傅,基地这样用水太浪费了!”、“黎师傅,请你给大家讲一下,洗脸的时候不要常流水,最好用盆接上洗脸。”黎建东纳闷:为什么这里很多的甘肃籍民工总会围绕“水”多次提建议呢?
于是,黎建东就和这些甘肃籍外雇工拉上了家常。经过了解,才知道这些外雇工基本上都来自甘肃的渭源、会宁和定西三个地区,那里不仅非常贫困,而且极度缺水。他们又向黎建东讲述了家乡的水资源是如何匮乏、当地的村民是如何用水的情况。听着他们的叙述,黎建东心想那个地方真的是这样缺水吗?
黎建东经过一年的了解,观察甘肃籍外雇工的生活习惯,又上网了解当地情况,他萌生了想亲自去甘肃看一看的念头,看看那里是不是真的像这些外雇工说的那样:水是反复用的,连基本的吃饭和喝水都非常困难。
当他了解到在西部修建一口水窖,需要费用1000元后,他把自己想法告诉了周围的同事和朋友,他深情地说:“1000元对我们来说只是半个月的工资,但在西部贫困地区挖一口水窖蓄集的水,可供一个3至5口人家庭一年的人、畜饮水。”因为是在公休期间单位的人不多,黎建东只给周围的20人讲了这件事,而大家争先恐后解囊相助,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几日内就捐款2万余元。五公司的书记刘建平、低效油田的黄文涛、汇利公司员工,技术员杨峰、蒙古族班长巴鲁登、巴牙、哈萨克族的波拉提、核算员李珍等等,他们来此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岗位、不同的民族,但他们都非常响应黎建东这一提议。为了更多了解西部农村的缺水状况,带动更多的人参与爱心行动,自发捐款组织人黎建东决定组织一个爱心小分队,奔赴实地考察,亲自为贫困农民建起“母亲水窖”,而参加小分队的成员有汉族、回族、蒙古族、哈族、维族等5名不同民族的员工。
被热情“款待”喝雪水
黎建东提前与甘肃定西地区的民政局联系,了解到白碌乡是安定区北部最干旱的山区乡镇之一,2006年又一次遭受特大旱灾,全年降水量仅为26毫米,当地群众生活用水极为了困难。
2007年2月黎建东利用公休假期,和他的“爱心小队”踏上了通往甘肃的征程。当他们到达甘肃省定西最缺水的白碌乡录丰村时,在村干部的陪同下,黎建东挨家挨户地走访了6天,发现这里的水贵如油,能喝上干净无味的纯净水成为村民的一种奢侈。
当黎建东一行来到当地一户村民老乡家里了解情况时,老乡很高兴忙招呼女主人“款待”这些恩人。女主人说:“太感谢你们捐建水窖了,大家都渴了吧,你们先在屋里坐会儿休息下,我给咱们烧点水喝。”于是,女主人背起襁褓中的婴儿走出家门,来到山下的小学“打水”。而黎建东从老乡家中稍大的孩子口中得知到,原来这家已经好几天没有水了。
27分钟后,女主人终于回来了,只见她端来了一盆表面黑呼呼的雪块,上部夹杂漂浮着一些杂草树枝的水。待水烧开后,她又轻轻撇去了漂浮在水面的杂草树枝,给在场每个人倒了一小杯,并真诚地对黎建东说:“喝吧,挺解渴的。”黎建东一边回应老乡说:“好喝,好喝。”一边又望着眼前这杯带着黄泥巴的水,心中顿时泛起苦涩和辛酸。他没想到这里的村民是靠融化的“雪水”解决生活用水;他没想到这里水资源紧缺的现状远远超过他的想象;他更没想到自己看来只是做了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村民竟如此真诚朴实地对待他们;此时黎建东的心中有一种更强烈的声音默默地响起: 一定要发动周围更多的人投身于捐建“母亲水窖”的工程中来,解决这里的用水问题,让村民永远不要再喝雪水了。
珍贵的照片比发票好
最终黎建东确定了最缺水的20户人家,把2万元钱,挨家挨户地送到20位农民兄弟的手中,老乡们都激动不已,眼里流出了激动泪花,“谢谢你们的捐助,我们建了水窖,就能喝上水了!”面对村民感恩的话语,黎建东平静地说,“不要谢我,我是替这位好心人来的”。他告知了每位老乡捐助者的名字和联系电话。接着他又用自己的手机给每个受捐助的家庭拍了一张“全家福”照片,并在照片的背面写上捐建人的地址和受捐助老乡的名字。
回到克拉玛依后,黎建东又迅速将照片一张张地送到当初捐款的同事和朋友手中。当初参与捐款的一个朋友说:“老黎,你们虽然没有发票,但我非常高兴,每当看到照片我就知道我的捐助对象是实实在在的这户老乡,你真是帮我们做了件大好事呐,珍贵的照片比任何发票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回到克拉玛依后,这个普通石油人到定西捐建水窖的事,迅速被《克拉玛依网》、《新疆日报》、《兰州日报》、《中国石油报》、《新华网》等各大报刊、媒体接踵报道。黎建东捐建“母亲水窖”的事也如火种一样,播撒到祖国大江南北的各个角落。而甘肃定西也因为媒体目光聚集和频繁报道,陆续获得了1887口来自全国各地捐建“母亲水窖”的善款。这个新疆石油人的朴实做法,赢得了当地百姓、政府的高度赞赏和评价。
至今说起此事,黎建东颇为后悔地说:“要是当时能再多给几个人讲,就会有更多的好心人参与到捐建“母亲水窖”工程中来,因为我发现我们周围有很多的好心的石油人。”
志愿服务 汶川救助显大爱
2008年“5.12”,四川汶川发生举世震惊的大地震,黎建东正在成都西南石油学院参加脱产培训。地震后,学校校舍损坏,不能继续上课。他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有关地震的消息,心里难受极了。想到那些被掩埋在废墟下的人们,听到孩子们撕声裂肺的哭声,看到一批一批解放军深入灾区抢险救灾,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黎建东再也坐不住了,他萌生了一个特别强烈的愿望:一定要为灾区人民做点什么!哪怕只帮助一个人,把他从废墟里背出来,哪怕只是伸手拉他一把,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哪怕是递瓶水、给个馍,心里也好受些。
超市购物为捐助
灾区献血的人特别多,大概有几千号人。黎建东和他的同事叶成在献血车前排队拿的号已经是一千多号,在等待的过程中,来到一处救灾物资捐助点前,很多人都在争先恐后地捐东西,有捐衣服、被子的,还有捐矿泉水和食品的。同事叶成当即把身上那套新西服脱下来捐掉了。黎建东一看急了,因为他没有什么东西捐,就赶紧跑到附近的摩尔百盛超市,买了一车的火腿肠和方便面来到超市出口时,黎建东傻眼了:每个收银台前都排着长长的队,大家都等着交款。他心急如焚,恨不得冲到队伍的最前面,告诉他们我买东西是捐助给灾区的。
黎建东排了两个小时的长队,拎着三大包东西走出超市时,发现所有那些排队付款的人,全都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奔向捐助点。他只后悔没能拿更多东西。
志愿报名去彭州
听说成都市团委招募志愿者,黎建东就去了。几经周折找到市团委,这里也是人山人海,他们只招收医生、护士以及复员军人。不符合条件的黎建东怎么办?他仍然选择固执地排队,终于领到了一张报名表。严格的志愿者资格审查把黎建东拒之门外,到灾区参加救援的愿望实在太强烈了,他毫不犹豫地告诉审查人员:“我参加过预备役训练,参加过一些应急抢险培训,我可以,我一定要去!”审查人员依然拒绝了他。黎建东只好拿出身份证,告诉他们,“我来自遥远的新疆克拉玛依,我是带着边疆人的嘱托来的,我一定要参加救援。”略带哭腔的黎建东最终依靠坚定和真诚打动了他们,他们竟然同意了。黎建东心里一阵激动,填表时手都在颤抖。
带领灾民上前线
在彭州的救护站上,黎建东被分到了第四救助点,任务是将转移来的灾民安排到临时救助房,并给他们分救灾物品、登记灾民的家庭信息,并将受伤的灾民送到医疗点,另外还要卸物资。很多灾民丧失了亲人,更多地人需要安慰和鼓励。
凌晨4点多,一位叫徐进忠的灾民在分发的衣物、被褥和食品后,还在哭泣。黎建东了解到“在山里,直到现在为止,隔壁村子里的亲戚们还没有出来”,并表示:他愿意给解放军带路,搜救那里的乡亲。
如果让这些了解情况的灾民给救援部队带路,肯定既节约时间又提高效率。于是,黎建东又在灾民中做了调查。没想到一千多名灾民中有60多人愿意带路进山,营救亲人。他当即把这件事反映给当地民政部门,又逐级反映给了部队。天亮了,黎建东联系好中巴车,在救灾点负责人的支持下,带着挑选的22位灾民和部队一起进山。
一路上的情形可谓触目惊心,到处是残垣断壁,有些房子几乎成了平地,所有人的心像被揪了一把,生疼。3个半小时后,他们到达了白鹿镇,黎建东把22位灾民交给了镇长,他们随着部队到山里去了。
而黎建东被留在了白鹿镇,参与镇上的救灾,如帮拉警戒线、搬运物资、发放药品、引导灾民等。不久,因接到了培训班班长的短息。“为了人身安全,单位要求立即集体撤回。”此时的黎建东说,“我不想走,我觉得我为灾区做得太少了,我还没有做够,但我必须得走了。”
不离不弃 勇救老人
2002年12月寒风凛冽的一天,正在乌鲁木齐探亲的黎建东,路过地调处街道边时听到一名维族大姐的嚎哭声。闻声而去,经询问得知这位维族大姐的丈夫因突发疾病晕死在了出租车上,司机迅速将他们撇在路边,脚踩油门吓跑了。当维族大姐看到迎面快步走来的黎建东时,犹如看到了丈夫生命的曙光,紧紧抓住他的胳膊哭喊着“求求你了,兄弟!救救我的丈夫吧”。
黎建东听懂以后二话没说背起维族大姐的丈夫撒腿就向地调处石油医院抢救室跑去!这件事过后,总有人为此打趣黎建东,嘲笑他背过死人!可憨厚的黎建东不但不嫌弃,还开玩笑的对周围朋友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倘若你遇到什么困难,我也会帮您的”。
倾囊相助同事买房完婚
黎建东用自己平凡的举动,不仅帮助那些贫病幼弱者,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他更用自己滚烫的心,热情的手,演绎出一个个雪中送炭的感人故事,让爱与付出成为了社会和谐的主旋律。
无钱买房婚姻面临绝境
1998年夏天,黎建东队里的同事伊力亚斯准备结婚,但买房的钱还差1万多元。而女方父母坚决表示:没有房子就别想结婚。焦急的伊力亚斯找到队长黎建东说了心中的烦恼。
黎建东见到了伊力亚斯的女友,经询问得知他俩相识在南疆阿图什医院。女孩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是一名漂亮的“白衣天使”。两个年轻人的心因为彼此的欣赏和爱慕碰触出爱情的火花。女孩为了爱情,专程跟随伊力亚斯从阿图什来到克拉玛依,甚至不顾父母亲戚朋友的强烈反对,放弃自己稳定的护理工作。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黎建东问女孩:“你到克拉玛依后,可能将面临没有工作的窘迫,你不后悔吗?”女孩斩钉截铁的说:“我不后悔,我看上的是伊力亚斯一颗善良的心”。此时,黎建东被伊力亚斯的真挚的爱情故事所感动,也为他的遭遇所同情,黎建东决定一定要倾尽自己所能,帮助前面这对“有情人”渡过难关,让他俩“终成眷属”。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由于黎建东本人一时半会也拿不出这样数额巨大的钱,但那段时间他正好在给队上的职工上技术课,趁着课间,他对大家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伊力亚斯现在买房子碰到了一点困难,我们全队有30个人,每人帮他凑点钱,如果我们每人借给伊力亚斯二、三百块,借的钱以后从他每月的工资里扣还,我的钱最后一个还。”黎建东希望用这种方式帮伊力亚斯筹集房款,帮他渡过眼前的困难,好让伊力亚斯可以顺顺利利地当上新郎官,迎娶自己心爱的女孩。
但当黎建东说出自己的想法时,队上一半员工同意,一半员工犹豫,还有几个员工表示不赞同,大家嘀咕说:“这么大一笔钱,要是伊力亚斯将来还不上钱怎么办?”、“万一伊力亚斯工伤或发生意外,无力偿还借款怎么办?”面对大伙质疑和犹豫的声音,黎建东坚定地说道:“如果伊力亚斯有什么意外,我愿意一人替他在三年内偿还大家的钱,大家大可放心!”在此举的感召下,大家纷纷放下顾虑,慷慨解囊,“这是我的200元,第29个还我吧!”有人说道。“那我排第28个!”“我27个„„”很快就凑够了1万元钱。当伊力亚斯怀揣着大伙给他借款时,眼中泛起激动的泪花。爱心借款成就美丽姻缘
伊力亚斯结婚那天,队上的同事都去参加了他的婚礼。当伊力亚斯的亲戚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后,都羡慕伊力亚斯有这样一群肝胆相照的汉族兄弟,更羡慕他有这样一个爱他如父、心地善良、担当道义的好队长。
伊力亚斯在婚后两年内还清了所有队友的借款,和妻子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婚礼进行曲响彻礼堂的那一刻,无论是黎建东本人,还是队上同事,大家都犹如过年一样,祝福的掌声、激动的泪水、无言的感恩,都融化在一杯杯酒里。
14年前,黎建东动员大伙,用每月微薄的工资汇成伊力亚斯结婚的“救急款”,14年后当黎建东谈起这段往事时,仍然难掩当初那份喜悦和激动,他高兴的说:“因为我们的努力可以让两个相爱的年轻人最终走在一起,我觉得特别值!还是大伙都心好!”
三元“巨款” “他的旷工我负责”
如果说黎建东救人救灾的事迹是偶然的个例,那三年来他始终如一,用真情关爱去帮助一个人,逐渐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关怀,教育和引导一个人向积极进取的方向成长,更让温暖传递,让爱心汇聚,他诠释出高贵道德品质的真谛。
喝酒成性想出“狠”招
多年前,在黎建东队上一位名叫叶尔波里的少数民族员工特别爱喝酒,一喝酒就经常不上班,也找不到人。在别人眼里,叶尔波里可是个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不良青年”。可黎建东通过平日对小伙子的细致观察,发现眼前的这个毛头小子不喝酒时,工作还是认真积极、踏实肯干的。但之所以成为大家眼中的“坏分子”,就是因为叶尔波里的“酒友”太多了,而他本人也时常控制不住自己,喝酒误事。
为了帮助叶尔波里改掉身上“爱喝酒”的坏毛病,黎建东想了个“狠招”,并对叶尔波里采取了极端“限制措施”——工资奖金都不发给他本人,而是帮他存着。但每日三餐分别给他1元钱的伙食费,其他时候如需要生活用品和衣物都由黎建东帮他置备好,并由经管员协助登记做好每笔现金的进出账目。
三元巨款引发的趣谈
就这样对叶尔波里强制执行了一年后,发生一件有趣的事,让黎建东回忆起来忍俊不已。
这天黎建东去二厂开会,由于担心叶尔波里没钱吃饭,早上出发前黎建东就将一天3元的全部餐费给了他。可正当下午开完会回到队上时,队上的干部“责怪” 黎建东说:“叶尔波里今天又旷工了,你为什么一次性给他全天的餐费,这不,他买了2块5毛钱的‘奎屯佳酿’,现在喝的在小树林里不醒人事了。”黎建东听后,瞪大了眼睛,这才恍然大悟,连忙说:“都是我的错,我不应该将一天的生活费都给他,他的旷工我负责!”从此,在队上员工中间,就有了“三元巨款铸旷工”这个故事的广泛流传。
“不良青年”华丽转身
通过三年时间的强制戒酒,最终黎建东帮他存了3万多元钱交给了他的哥哥,叶尔波里的酒哥们也不再找他喝酒,他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工作上变成了骨干。后来,依靠这笔“积蓄”,找了对象,结了婚,生了孩子,有了幸福的家庭,而叶尔波里也实现了由“不良青年”到“好丈夫”、“ 好父亲” 华丽转身。
无论是在野外现场工作中,还是在城市纷繁的生活中,扶危济困、相互帮助、邻里和睦、奉献友爱的先进事迹在黎建东的身上层出不穷。他用人间的大爱,诠释着生活的真谛;用人间的善行,显示着超越平凡的勇气。2010年11月23日,黎建东获得“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的荣誉称号,受到新疆党委书记张春贤的亲切接见。
面对一个个蜂拥而至的荣誉称号,面对至高无上的荣誉头衔,有人说黎建东的命好,因为一个个急需救助“弱者”被他“撞”上了;有人说黎建东运气好,因为他做的很多好事,被媒体报道了。而面对这些质疑的声音,黎建东笑着说道:“我帮助别人的时候,没想太多,我只是做了很多别人不愿做或做起来有顾虑的事,这可能就是通常别人说的爱管闲事吧。”
在黎建东的身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他因长年累月的善举,一件件、一桩桩的小事,看似平凡,但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折射出时代的光芒,书写着时代的感动。
其实,我们很难用有限的文字书写罗列黎建东身上所有感人的故事;也不可能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足以核定他身上“道德模范”的标致模样。但在如今争名夺利、喧嚣嘈杂的世界里,他始终坚守“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道德品质;更有一种信仰,那就是始终相信生活中总有善的温暖和爱的无私。可以说,他是道德建设之路上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捍卫者;他在捍卫这个时代道德准则的同时,也让我们找到了精神坐标;他在修复和重构着健康社会应有的道德基石的同时,也谱写出一曲社会和谐的正气之歌,引领我们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他是侠之大者,更是平凡英雄。一路走来,他播撒爱心的种子情暖人间,让道德的力量在手中传递,唤起我们对高尚的渴求与向往,更让我们不断地汲取道德的美感和力量,而他也在坚守信仰的同时,让信仰在道德中闪光!
信息来源:三分公司 周 琴
技术服务公司
胡晓霞
第四篇:黄建忠先进事迹
内部刊物 注意保存
深入开展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型基层 党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南太湖先锋”创先争优活动
简 报 第84期
吴兴区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4月18日
【编者按】:黄建忠,区信访局综合科科长,把繁琐的信访工作作为自己的人生舞台,以“守住基层维稳第一道防线”的决心和行动,践行了信访干部“上为党分忧、下为民解难”的铮铮誓言。2011年3月25日,黄建忠同志因病抢救无效,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工作岗位。现将黄建忠先进事迹予以刊登,供大家学习。
平凡中的坚守
——追记吴兴区信访干部黄建忠
黄建忠,1971年2月出生,1989年参加工作,200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10月从梅峰学校调入吴兴区委办及信访局工作,曾先后任信访接访科副科长、综合科科长。在信访局工作的短暂的三年中,黄建忠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着身边的人,取得了突出的工作实绩。2011年3月25日中午11时30分,黄建忠同志因脑溢血突发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他全身心热爱的工作岗位。
“他是信访局的活电脑”
黄建忠始终认为对待工作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新任务、新形势和新要求。他注重在实践中提高,在工作中磨练,三年来,他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全面增强。他还坚持理论钻研,无论工作多忙,他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自学党的理论知识和法律知识,认真学习《信访条例》等信访政策以及各种法律法规,同时非常重视各类文件、学习材料和工作档案的积累,凡是有利于工作开展的资料他都及时摘录并分类储存。短短三年来,在他电脑硬盘上的各类资料文档多达500多兆5000多个,他也被同事们称为信访局的“活电脑”、“资料库”。
“他是上访群众的贴心人”
黄建忠说:“百姓上访无小事,百姓诉求大如天。自己多一分耐心,群众就少一分忧愁。”在信访局工作的三年中,黄建忠始终站在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的第一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每次接访,他都做到态度热情诚恳,耐心听取群众意见,认真做好记录。他坚持依法、及时、就地解决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认真听取上访人的诉求,把握机会向上访人进行《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做好说服、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疏导上访群众情绪,教育引导他们依法信访,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另一方面,他注重初访办结率,把重点放在问题解决和后续处理上,主动积极与相关乡镇、街道和部门对接沟通,尽力对上访人的合理诉求给予满足,为上访人解决实际问题,不让矛盾进一步发展,消除重复信访的隐患。三年来,黄建忠共参与接待信访群众1271批4119人次,连续三年被评为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
“他是基层维稳的守护者”
黄建忠把事业看得比自己生命都重要,一心扑在工作上,总想为党多做一点工作,为群众多做一点贡献。黄建忠同志主要承担信访综合工作,负责不稳定因素排查和信息编写报送,交办件的督查及回复,信访周报、月报通报的编写和报送,档案管理及文字材料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经他处理编写上报的国家信访局、省、市交办的信访督查件有86件之多,编写信访周报149期,每月信访情况通报35期,信访信息专报69期。2008年“奥运安保”期间,他做到每天与各乡镇街道沟通,随时掌握不稳定因素最新动态,每天下班前及时将信息汇总送到区领导办公桌上。2009年“国庆安保”期间,他被抽调到区委办信息科负责维稳信息的收集、汇总工作,为区领导每天的分析、研判、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期间,他经手编写了33期群众上访日报,参与编写了12期的国庆维稳专报,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十一点多,有时甚至到凌晨一点多。他也被评为浙江省国庆期间维稳与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在2010年上海“世博安保”期间,经他负责编报的信访信息日报达203期。工作之敬业、态度之认真,使黄建忠同志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黄建忠有一句口头禅:做人要做最优秀的人,做事要做最优秀的事。三年来,无论多么繁重的工作任务,多么频繁的加班加点,黄建忠同志从不抱怨,甚至一句牢骚话也没有,默默无闻辛勤工作,直到
生命走到尽头。黄建忠同志正是通过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孺子牛般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在领导、同事和群众的心中树立了良好形象,赢得了众口一致的好口碑。
第五篇:学习文建明先进事迹
学习文建明先进事迹
开篇语:
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平凡的事,干到了极致,他也就变得不平凡。文建明就是这样一个干出不平凡事业的平凡人。在乡镇上干基层工作,摸爬滚打30年,30年的时间积淀,成就了他的不平凡。让我们今天一起学习文建明同志的先进事迹,争做时代榜样吧!
人物简介
文建明,男,1963年生,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全国先进工作者、四川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文建明在乡镇摸爬滚打30年,至今仍对基层工作充满激情,积极探索乡镇机关改革,“踩钱不越线”;身患癌症5年,做过大手术17次,至今依然骑着自行车访贫问苦,积极探索抗癌方法。
文建明大胆创新乡镇运行机制,“村财镇管”,对镇、村财务收支状况全面公开,镇、村已经彻底甩掉了债务包袱;“精简人员”,启动“分线运作、绩效管理”机制,只设21个集中管理岗位,村社干部也由192人减少到34人;“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镇村干部每月用一周时间进村入户寻问题,能解决的立即办,一时不能解决的限时办,全镇无一例群众集访和越级上访事件发生。身患癌症5年。文建明爱研究。凭借激情、思考、探索,文建明研究出一个个行之有效的基层工作方法;甚至在对抗病魔时,他也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法子——这就是常被文建明津津乐道的,他自己的“土板眼”。也许,我们只有从文建明的这些“土板眼”中,探寻他创造奇迹的秘密。
晴天霹雳“工作狂”查出癌症
“我知道他身体有病,一直叫他去医院看看,他哪听啊,总说工作忙。”妻子钟玉珍介绍,1995年,文建明就查出是乙肝携带者,“这哪是病嘛,全国几亿人都携带这个,”对于妻子的警告,文建明哪里听得进去,“工作忙嘛,乙肝病毒又不要命,你担心啥子!”
一次下乡的途中,文建明突然流鼻血不止,出血量大得吓人。几个基层干部赶紧护送他到县人民医院检查,因为是鼻腔血管破裂,他这才不得不丢下工作,住院手术治疗。出院后的当天,他家都没有回,就跑到单位去上班了。
2003年,文建明被查出患有早期肝硬化。他依旧每天忙忙碌碌,实在是痛得受不了了,就两手按住腹部,等那一阵子痛过后,又坚持上班。
文建明病重的消息,很快被县上一位领导知道,领导狠狠地批评了文建明:“莫得身体,你拿什么干工作?”
这一回,文建明妥协了。丈夫要去南充治病了,钟玉珍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欢天喜地地将衣裳、棉絮、锅碗瓢盆,收拾了好几大口袋。
可检查结果,却让钟玉珍痛不欲生:丈夫得的是原发性肝癌。
拿着化验单,钟玉珍晕倒在医院过道里。医生一直说是肝硬化,咋是肝癌呢?双腿犹如灌满了沉重的铅,从检验室到病房几分钟的路程,钟玉珍足足走了半个多小时。“我躲躲闪闪,他看出了问题,输完液后直奔医生办公室,当看到肝癌的结果后,沉默了很久。第二天早晨起来,虽然没有说什么,我却发现他的枕巾,湿了一大片……”爱民情怀用爱创造的奇迹
那时文建明已是营山县的知名人物,看到他经常骑着自行车进社区、下农村,好多人怀疑:他到底有没有病?
2006年4月,城南镇化育桥社区居民罗洪川出狱,他平日小偷小摸惯了,生活无着落。“试着去找文书记,看看他是不是别人说的那么好。”
一天中午,罗洪川来到镇书记办公室,踢了几脚门,旁边一名干部说,文书记在县医院输液,有什么事下午再来。“老子杀过人、坐过牢,今天见不到文建明,就要杀人。”那名接待他的干部,拨通了文建明的电话:“小伙子,我也是判了死刑的人,有啥事我们见面再说。”
十分钟后,罗洪川看见一名中年男子从的士下来,右手扎着针管、左手举着输液瓶,“还装得像哦。”罗洪川根本就不相信,眼前这名男子患有重症,开门见山说要钱、吃不起饭。
办公室里,文建明安慰罗洪川:“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这时,一名中年妇女冲了进来:“文建明,你究竟是要命,还是要工作?”罗洪川后来才知道,中年妇女就是文建明的妻子。“文书记是偷偷溜出医院的,来见我这个„二进宫‟的人啊!”文建明后来给罗洪川找工作、介绍媳妇,现在小孩已经两岁多了。罗洪川很感激:“是文书记给了我这一切,给了第二次生命。”
“土板眼”加高科技根治“机关病”上对得起党,下对得起老百姓“就像我经常研究如何对付癌症一样,我也经常研究治理„机关病‟的办法”,采访中,文建明多次津津乐道他的土板眼儿,却能有效整治机关人员的懒和散。“这方法在哪都管用,就是看敢不敢逗硬!”
自制“戒赌牌”全乡干部远离牌桌
这一块小小的木牌,20厘米高,正面画有一个警钟,警钟两边各画一只眼睛,眼泪汪汪。警钟面一男一女正围绕一个“赌”字打架。木牌背面印有《戒赌歌谣》全文,共8句,128字,律诗形式,对仗押韵。营山县铁顶乡部分干部至今还保存着这块小木牌。
文建明刚到铁顶乡任职不久,发现部分乡干部爱好赌博,通过明察暗访,他掌握了一些干部参加赌博的真实情况。一天晚上,文建明悄悄起床,将几个打麻将的干部当场抓获,集中到小会议室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教育。
给每人发放《戒赌歌谣》,这是文建明自己编写的,要求参赌人员像小学生那样,整夜高声诵读,不能打瞌睡。第二天中午,几个参赌人员昏昏欲睡,连连告饶。文建明立即召开全乡戒赌大会,会上,那几名参赌乡干部先作检讨,每名乡干部领到一块特制的“戒赌牌”,此后,全乡干部远离牌桌,一心一意推动全乡各项工作。大胆创新 邮箱“打卡机”签到簿准时塞进去
城南镇政府大院里,有一个很大的绿色邮箱,文建明说它有特别的用处:里面没有一封书信,却是一页页签到簿。签到簿咋会放在邮箱里呢?“机关考勤很考手艺,咋个科学合理呢?”
买不起指纹机,莫法用指纹考勤;曾用过打卡考勤,代为打卡的现象时有发生……用了几种很“潮”的新办法,文建明发现效果都不理想。反复实验后,文建明又启用最原始的办法,像当初那样签名报到。签到簿就放在党政办,每天9点前,每名工作人员必须亲自到场签名。没几天,党政办主任又来诉苦:“文书记,有的来晚了,也要求补签,都是同事,又拉不下情面!”咋个解决这一新问题呢?文建明抬头看见了底楼窗户上的邮箱,反正也没用,每天9点钟,准时将签到簿塞进邮箱,“钥匙在文书记那里,莫法补签了。”
邮箱每个月开一次,统计出每名工作人员的出勤率。签名处监控,避免找人代签。“这种原始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土办法,根治了长期以来乡镇考勤的诸多问题,”文建明介绍,为体现人性化管理,每天上午预留了半个小时的时间,8点半上班,9点签到都算数。中间临时有事外出,必须到党政办写明外出事项,以备查验
文建明曾经这样说过:
我是个农民的儿子,是党培养起来的干部,我要上对得起党,下对得起老百姓。乡村干部就是党和政府在基层的代言人。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就会一直惦记着你;你为群众办一件好事,群众就会感谢你一辈子。
最后我想说的是: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文建明同志扎根基层30年,先后在8个乡镇工作,担任乡镇长、党委书记16年。作为乡镇干部,遇到困难矛盾不推不躲,见到群众疾苦主动关心,这就是基层干部的本色。凡是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甘做人民的“孺子牛”。由于过度的劳累,他积劳成疾,身患癌症,但他依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一次次创造生命的奇迹。作为大学生党员的我们更应该学习文建明同志那种不断学习、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大胆开拓的创新精神。活学活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种精神融合在学习生活中去,做大学生榜样,做时代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