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施咏康同志先进事迹个人体会[精选合集]

时间:2020-03-18 18:0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施咏康同志先进事迹个人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施咏康同志先进事迹个人体会》。

第一篇:学习施咏康同志先进事迹个人体会

学习施咏康同志先进事迹个人体会

施咏康同志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舍身忘我,冲锋在前,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是所有党员的学习榜样。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城市管理者,在学习了施咏康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深受触动,更加明确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今后的工作方向,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发扬担当精神,坚决服从命令

在各类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坚决服从命令,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冲锋到哪里。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城市管理人员,我们将始终坚守工作岗位,随时听候各种临时任务安排,切实做好各类应急防控工作。加大重点区域巡查管控力度,坚持做到应急防控工作不缺位,城市管理工作不松懈,在履职尽责过程中尽显城市管理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坚持文明执法,树立良好形象

坚持文明执法,把人性化管理贯穿于执法过程始终,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执法过程严明公正。特别是面对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执法人员更要增强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坚决杜绝粗暴执法、随意执法。执法人员一定要以身作则,以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出发点,从点点滴滴做起,树立执法人员的良好形象。

不断加强学习,全面提高素质

作为城市管理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和执法程序。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执法注意事项,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在执法中不断拓宽视野、创新工作方法,更好地做到执法为民、服务为民。

躬身务实、心系群众、舍身忘我,施咏康同志的光辉形象时刻鼓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众志成城,就一定会战胜一切困难,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第二篇:向施咏康同志学习

向施咏康同志学习

施咏康,男,汉族,安徽望江人,1972年7月出生,199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7月参加工作,生前担任合肥包河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施咏康同志在疫情防控一线冲锋在前、连续奋战,2020年2月9日晚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不幸殉职,年仅47岁。

施咏康同志始终对党忠诚、心系群众、敬业奉献、勇于担当、清正廉洁,特别是在危急关头不惧艰险、挺身而出,以短暂而精彩的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是疫情防控斗争一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2020年2月24日,省委决定追授施咏康同志“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省委、省政府决定追授施咏康同志安徽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先后发文,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向施咏康同志学习。

现根据部署要求,迅速兴起学习热潮,大力弘扬和践行施咏康同志的崇高精神,进一步增强疫情防控的信心和斗志,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向施咏康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施咏康同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对党忠诚作为第一位的要求,自觉把人生追求与党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讲政治、顾大局,是非面前立场坚定,困难面前无所畏惧,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我们要认真学习他在党爱党、在党为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本色,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忠诚党的信仰,忠诚党的组织, 忠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向施咏康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施咏康同志牢记为民宗旨,经常告诫身边同志,“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他密切联系群众,坚持深入一线,千方百计为基层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在疫情防控中,他始终把群众安危放在心上,把防控责任扛在肩上,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们要认真学习他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自觉做到为民谋利、为民尽责。

向施咏康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恪尽职守、舍身忘我的责任担当。施咏康同志一心扑在工作上,对业务肯学善研,对事业专注执着,对工作高度负责。在疫情防控工作中, 他连续15天加班加点,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最前沿,实地督导疫情排查、预警、防控工作,协调解决具体问题。我们要认真学习他忠于事业、夙夜在公、恪尽职守、舍身忘我的精神品质,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开拓进取、勇于斗争、攻坚克难、拼搏奉献。

向施咏康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勤勉敬业、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施咏康同志工作上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注重调查研究,察实情,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做虚功。他公道正派,始终严格自我要求,从不利用职权之便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我们要认真学习他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扎实作风,严于律己、不谋私利的清廉本色,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始终恪守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和价值追求。

第三篇:学习牛玉儒同志先进事迹体会

学习牛玉儒同志先进事迹体会

按照县委中心组2014年第六次(扩大)会议暨集中封闭学习会的通知要求,我潜心研读牛玉儒的事迹材料,听取牛玉儒先进事迹专题辅导讲座,用心体会他走过的波澜壮阔的一生。生前担任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的牛玉儒同志,在他3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忠诚党的事业,忠于党和人民,心系群众,勤政为民,鞠躬尽瘁,忘我工作。他以坚强的党性,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生动地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一座丰碑。下面,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认真学习牛玉儒同志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百姓利益无小事‛的为民情怀

‚人民的利益高于天‛,这是牛玉儒同志的座右铭。他常说:‚我是农村出身的穷孩子,是党和人民把我养育成人,我们不是谋着做大官,而要谋着做大事,要做受人民拍手称快的好事、实事。其实,有为才有位。所以我们要生命一分钟,敬业60秒!‛他生前经常深入企业、街道、社区、农村牧区等基层一线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亲手解决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牛玉儒同志在家里接待最多的客人就是那些素昧平生的普通群众。他对家人说:‚群众既然找上门来,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千万不能冷了他们的心。‛他常说:‚不能让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宁可少上几个项目,也要解决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基本生活问题‛。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牛玉儒同志还这样安慰亲人:‚我会没事的,怎么也得再活 三到五年,我对呼和浩特市老百姓的承诺还没有兑现,要干的事还多着呢……‛人民群众是他一生的牵挂,在他病重期间仍时刻关注着群众的生产生活。弥留之际仍牵挂着正为之奋斗的未竟事业,他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作为党的干部,谁心中装着群众,谁就会赢得群众,谁就会得到群众的信任、拥护和爱戴。牛玉儒同志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系群众,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为民情怀,正是他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的表现。

二、学习他踏实干事、激情创业,‚功成不必在我‛的务实精神

牛玉儒同志曾说:‚解放思想不能搞空对空,就是要敢想、敢试、敢闯、敢冒。不管干任何事情,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我们都可以实践、探索‛。一句慷慨激昂的话语,流露出他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不断开拓的创业精神。人们都说在牛玉儒同志的人生字典里从来没有‚困难‛两字,在他看来困难总没有办法多。他坚持用权为民,在工作中不断有创新、有突破,始终以高昂的革命热情不断地开创着工作新局面。他在担任包头市市长期间,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在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等方面,提出并实践了极具创新性的思路和措施,成绩斐然。在任呼和浩特市委书记后,他团结带领市委一班人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在非典肆虐的时候,他处变不惊,率先垂范,沉着应对,靠前指挥,率领全市干部群众夺取了抗击非典的伟大胜利。在去世前不到一 个月,他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工作。以事业为重,锐意进取,牛玉儒同志用毕生精力实践着他的崇高理想和信念。

三、学习他一心为民、廉洁从政,‚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清廉本色

牛玉儒同志在担任领导职务期间,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从严要求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和他人谋取私利。多年来,他为百姓办过的实事、好事举不胜举、数不胜数,然而对自己的亲友却拒之于千里之外,‚六亲不认‛。他说:‚我的权力是人民给我的,不属于我自己,我不能随便支配!‛牛玉儒还给家人立下规矩,除了上访群众,来家里拜访的干部一律不予接待。他无论是做基层工作,还是担任高级领导职务,始终坚持为群众办实事,为人民服务,他反对搞形象工程,坚持实事求是,践行求真务实,他善于把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市民最需要的建议上去,突出抓好涉及群众生活的民生问题。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带动周围的同志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改变城市面貌、改善人民生活,他干任何事都能够自觉地把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他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表率,他的正气和清廉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同和好评,在各级领导干部中树立了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牛玉儒同志为我们树立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榜样,作为一名党员,我要以牛玉儒同志的先进事迹为镜子,查找自身差距,要学习他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自加压力、负重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 精神状态;学习他坚持原则、顾全大局、求真务实、公道正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领导作风;学习他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心系群众,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把一生献给党、献给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清正廉洁、勤奋为官、无私奉献,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要像他那样做人、做事、做‚官‛,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努力成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结合工作实际,学习先进,最终要体现在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日常工作中。卫生系统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学习先进典型人物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一是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通过开展学习牛玉儒先进事迹活动,使卫生系统全体党员干部以牛玉儒同志为榜样,努力学习他高尚的职业操守和思想品质,学习他饱满的工作激情、忘我的工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进一步坚定全体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二是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通过开展学习牛玉儒先进事迹活动,卫生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要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三是与卫生系统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自治区卫生厅提出的‚三联三促一争当‛活动结合起来,与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示范作用,引导卫生系统广大医务人员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进一步增强发展卫生事业的能力,全面提高卫生服务水平。

第四篇:康全义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康全义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在**发《关于在全师开展学习康全义同志先进事迹活动的通知》后,**党支部迅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康全义先进事迹,会上支部书记**要求,全站党员干部要积极倡导弘扬兵团精神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努力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康全义先进事迹文件详细写到了康全义同志的关荣事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海拔最高的基层司法所----石棉矿司法所,位于巴州境内阿尔金山中段海拔3400米的高地上,距离库尔勒市近800公里,这里地势险要,气候无常,一年有长达8个月的冬季,生活物资匮乏,常年高原缺氧,条件异常艰苦。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在一个平凡普通的岗位上,有一个同志,坚守了26年。他满怀工作热情,坚守着一个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为石棉矿经济发展、长治久安默默地奉献着。他就是第二师36团石棉矿司法所的康全义同志。

康全义始终抱着这样一个信念:“决不能让民事纠纷转为刑事案件。”基层的矛盾繁杂琐碎,几乎每时每刻都要面对各类大小矛盾,有时许多看似细小的事情,鸡毛蒜皮的纠纷,一旦调解不及时或处理不好,都有可能导致上访,引发矛盾激化,甚至酿成流血事件,有些竟会闹出人命来,影响社会稳定。每一次调解,都相当于给矛盾双方上一次法制教育课。康全义说,课堂教学要因人施教,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矛盾调解工作更是以法律为准绳,使事情得到合法、合理、合情的解决。在司法所工作近10年以来,经他亲自调处解决的矛盾纠纷就达上百件,以自己的雄才胆略和实际的司法行政工作经验,就调处解决了多起可能引起群体上访的劳务纠纷,并预防了民转刑案件十余起!

康全义扎根矿山几十年,他心底里一直有一个声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维护群众利益,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继续扎根在这片他热爱的土地上,为矿区经济发展、和谐稳定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是他始终不变的工作目标。康全义同志在寸草不生的阿尔金山上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默默耕耘,不畏艰苦,服务矿区,近三年集中清理了民间借贷纠纷、农民工拖欠工资等百余起,以对党、和人民、对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以顽强的意志、对人民炽热的爱、对法律的崇高信仰和无比的忠诚,为矿区百姓谋福利,为矿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支部党员干部按照师处发出《向康全义同志学习》的文件要求,以座谈会的形式学习了康全义同志的感人事迹,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结合自身情况,努力学习、工作,以康全义同志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扎根基层,埋头苦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为**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施星灿同志先进事迹

施星灿同志先进事迹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记利川市国税局83岁离休老人施星灿

83年,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生存的时间长度。

3040元,是他现在每月可以领取的退休金。10万元,是他慷慨捐款和为单位节约的大致数量。

60年,是他的一件上衣“活”在这个世界上的长度;47年,则是他正在穿着的一条裤子的“年纪”。

生活中,他对自己的节俭称得上严苛,显得是那么的贫穷,而面对国家和人民的危难,他从不计较私利,经常慷慨解囊,却又是那么的富足。贫与富,苦与乐,节俭与慷慨,在他的身上完美统一。他的骨子里时刻充盈着的,是党员的本色和军人的传统。

在荆楚大地,在鄂西边陲的“凉城”利川,83岁“国税老人”施星灿的事迹,一直在流传。大家众口一词,他理想信念坚定,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还有很多事父亲不愿意说,我相信,在那份单位的记录之外,他一定还曾帮助过其他人。”

关键词:捐款

2011年11月28日,鄂西小城利川,冬雨绵绵,利川市国税局83岁的离休老干部施星灿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拿着当天的报纸,在仔细地读着新闻。

他生于江苏,1949年,21岁的他参加人民解放军,1年后奔赴朝鲜战场,1966年转业来到湖北。

施星灿带着北京籍的妻子刚到湖北时,主动要求去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今年81岁的退休干部赵光勋记得,他先后在文斗、大塘等多个乡镇工作过。这个普通话中夹杂着浓郁江苏口音的汉子,将脚印和汗水融进了利川的山山水水,并在此扎下根来。

2009年春节的一天,利川市柏杨镇一小学校长提着一篮子鸡蛋敲开了施家大门,女儿施丽蓉出来接待,校长说感谢施星灿老人为小学捐款捐书。施丽蓉这才知道,父亲又在外面捐款了。

施丽蓉不知道,利川市国税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保留了一份老人有记录的捐款账单:

1992年,利川市税务局号召职工为贫困儿童捐款,每人拟捐2元,当时已经离休的施星灿得知情况后,当即捐款300元。

1996年淮河发大水,他捐款;两年后长江发洪灾,他捐款2000元。在齐岳山下的王家寨村、清江村、沙子坎村都留下过他爱心的足迹。

2008年5月,施星灿老人怀揣6000元钱回江苏省亲,原本打算6月回利川。5月20日一大早,施丽蓉接到父亲的电话,老人问,你什么时候来接我回家?

女儿说,你不是要过几天才回来吗?

姑妈接过电话说,他没钱了,他刚刚把5000块钱捐给了汶川地震灾区。回到利川后,他又以特殊党费的形式,给汶川地震灾区捐款5000元。去年4月玉树地震,老人从电视上看到消息,随即捐款2000元。

今年6月20日下午,83岁的施星灿老人颤巍巍地走进利川市国税局,拿出1万元钱,要为党的90岁生日缴纳特殊党费。工作人员问他和家人商量了没有,老人说,缴纳党费是我个人的信仰问题。最后,他坚持缴纳了这笔特殊党费。

施星灿总是不愿谈自己捐款的事,但女儿施丽蓉说,她相信,在那份捐款记录之外,父亲一定还曾慷慨解囊帮助过许多的其他人。

离休24年来,他从未缺席过单位的党组织生活会,更是时刻关注着利川税收事业的发展,他离休而未休息。

关键词:牵挂

施老1987年离休,但他的思想没有离休,作风没有离休,他一直还牵挂着心中最神圣的党组织,牵挂着他服务大半辈子的税收事业。

他家门前,有许多的超市、药房和水果店,他只要到店里面去,都总是要问上几句,生意怎么样,一个月向国家交了多少税,你们发财了可不要忘了国家呀。

利川市国税局的同事证实,施老有时还克服体弱多病,积极参加局里组织的税法宣传活动,做一些发放资料等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一带的店员们大多都认识他,都亲切地叫他“施爷爷”。一家超市的覃老板说,施老就像一柄蜡烛,不燃烧到最后是不会熄灭的。

施老还很关心国税队伍建设,24年来,他从未缺席过一次党的组织生活会。在会上,他不仅讲理想信念,讲队伍建设,还讲科学的工作方法。施星灿同志说,“一支用先进思想武装起来的队伍,是永远不可战胜的”。

2003年,利川市国税局按照有关精神要清退40多名临时工,这些人中有的已经在税务部门工作了20多年。一时间,在系统内引起了一些非议,有的同志甚至言语非常激烈。施星灿同志听到议论后,主动找到市局分管人事的领导,语重心长地说,这些同志在我们税务系统工作了这么多年,为税收事业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你们在辞退过程中,一定要耐心做好思想工作,要最大限度地按劳动法保障他们这批人的权益。

利川市国税局党组再次研读了省州局的文件精神,并咨询了劳动部门,最后本着以人为本、稳定为重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充分考虑临时工利益的清退方案,并组织专班逐一对辞退对象做细致的说服解释工作,结果40多名临时工在规定时间内清退完毕,没有一人上访,得到了省、州国税局的充分肯定。

正是在施星灿的影响下,利川财税系统一批转业退伍军人自我加压,成为全市财税部门的生力军。2003年,组织上把利川市国税局一名副职交流到建始工作,作为土生土长的利川人,家人都工作生活在利川,在家又是长子,突然离开他们,让这位干部在感情上接受不了。有一次,他从建始回利川,路过施老家门口,遇到边吃馒头边喝开水的施老,这名干部上去和他打招呼,言语中流露出一些情绪。施老说,你的父母亲我了解,我们这一代人不会不理解你们的,千万不要把思想包袱带到工作中去,一定要安心工作。后来这名干部又调到开发区工作,一直没有忘记施老的这些话,毅然在单位安下了家。

冉飞是利川市国税局的一名普通干部,他当过兵,也算干部子弟,说话有点粗声大气,年轻时常常感情用事,还曾经几次与纳税人发生过矛盾。施星灿对此有所耳闻,一次在家属院门口,他拉着冉飞的手和颜悦色地拉起了家常,部队生活的共同语言,使他产生了共鸣。

2004年冉飞服从组织安排,来到施星灿同志当年工作过的的文斗乡,从事日常税收管理服务工作,亲身感受了施星灿45年前在文斗工作的酸甜苦辣,施老当年在生活工作中的一些琐事,至今还在文斗的街头巷尾传为美谈。耳濡目染,冉飞这匹“烈马”也慢慢地变成了“良驹”,连续7年超额完成税收任务,并被组织委派为文斗工作站的站长。

83岁的施星灿说,要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只有思想不落伍,才能行动跟得上。

朋友指着他那条旧裤子上的补丁说:“要是没补,这么大的窟窿,屁股都露出来了。”

关键词:节俭

施星灿老人的家,位于利川市都亭国税分局宿舍二楼,除了1部电视、1台冰箱,几乎没有多余的电器,在这套住了近30年的房子里,只有最简单的陈设,和窗口几盆花草。

女儿施丽蓉透露,父亲有两件“宝贝”:一件是已经60岁“高龄”的卡其布上衣,是刚参军的时候部队发的衣服,另一件蓝色布裤,是刚转业那年买的,已经穿了47年。

采访中,经记者再三要求,施星灿老人才拿出了那件上衣,经过数十年的浆洗,深黄色的衣服早已经泛白,衣领和袖口布满细细密密的针脚,那是无数次补过的痕迹。

那条深蓝色的布裤,屁股和两边膝盖部位都已经补过很多次,由于前几天刚穿过,裤子洗了还没完全晾干,老人拿着裤子,朋友指着臀部的补丁说:“要是没补,这么大的窟窿,屁股都露出来了。”老人乐得呵呵直笑。

施星灿的衣服和袜子,都穿了很多年,穿出了窟窿也舍不得扔掉。在家里为老人做饭的亲戚杨碧桃说,看着那些实在不能再穿的袜子,施丽蓉悄悄地将最破旧的拿出去扔了,老人找不到,才作罢。

现在的施星灿,退休工资有3000多元,加上医疗费用可以全部报销,他本来可以在这个小城里生活得很好,但杨碧桃讲述的老人吃饭的情景,完全像是一个饿极了的孩子。

杨碧桃说,每次去买菜,老人都叮嘱她买些便宜的尾菜,少买肉食。

做饭之后,老人都要去厨房,看看有没有菜叶被扔掉,如果有他也不责备人,只是悄悄地捡起来放在菜篮子里。

吃饭时,不能漏掉一粒米。菜吃完了,碗里还有油,他就加点饭把油都沾掉吃了,然后倒点开水在碗里,涮一涮,喝完,碗里就像刚洗过一样,连一粒油珠都不剩下。

今年春节,施丽蓉给父亲买了件400元的衣服,怕父亲嫌贵,送给父亲时谎称只要几十元。但施星灿说,自己还有衣服可以穿,不要再浪费钱。最终,这件衣服硬是在老人的监督下给退了回去。

让人感动的是,施星灿老人说出了最朴实的话,他说:节俭并不是因为我缺钱花,而是因为我们根本不应该丢掉这样一份美德。

单位给下乡人员的补助,他多年不曾领取;老伴儿想顺便报销80多元药费,他没有答应;“来历不明”的慰问金,他不领取。

关键词:拒绝

初到利川市文斗乡工作时,因为施星灿是军队转业干部,在乡长每月工资才20多元的时候,他的工资就有50多元,加上妻子有工作,两口之家生活算得上还比较宽裕。

利川市国税局的老人们记得,在当时物资极为紧缺的情况下,施星灿拒绝领取工作中的任何补贴,包括最初每天一角钱的下乡补贴,这笔钱累积起来,一年就相当于普通干部多领一个多月工资,另有每年的烤火费8元、两双解放鞋、雨伞和工作包等。

利川市国税局原局长彭代富说,那时每个人每月定口粮27斤,按要求完成每月的下乡任务,则可以补助到45斤。彭代富记得,那时饭菜油水不多,27斤口粮根本不够一个年轻人吃,施星灿虽然每个月都超额完成下乡任务,但他坚持每个月只领取27斤粮食。

施星灿当工会主席期间,每年底都要给职工发一些工会福利,虽然每次只有几十上百元,但对于当时人平工资也就百十来块的情况下,这也算一笔不少的收入了。但施星灿同志当了六年工会主席,硬是一次也没领过这笔钱,每年的工会福利领取表上自始至终也没有出现过自己的名字。

由于经常去抓药,施星灿和利川市中医院工作人员渐渐熟悉了,工作人员杨彬彬记得,2005年夏天,施星灿一次与老伴去该院抓药,施星灿的药费是125元,老伴的药费才80多元。施星灿能享受全额报销,老伴当时说,那就一起报了吧。

可出人意料的是,施星灿当场拒绝了,他说,不能我们个人搞“节约”,却损害国家的利益。老伴儿气得当场落了泪,和施星灿赌了好些天的气。

今年建党90周年庆典前夕,按照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7月1日前,利川市国税局要给施星灿老人送去1800元补贴,这笔钱由利川市国税局局长欧阳旗亲手交到老人手上。

不料,施星灿并没接下这笔钱,他来到国税局财务室,非得找工作人员问清楚:这是一笔什么钱?为什么要给我发这笔钱?欧阳旗记得,工作人员最后找出了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找到了具体的依据,并给施星灿作了详细解释,老人才终于放心地签字,领走了这笔钱。

在施星灿的字典里,并没有一定要“取得”这样的字眼。他说,有时候,要懂得拒绝,作为一个有着坚定信念、有益于人民的人,拒绝也是一种难得的品质。

老伴儿去世,他冒着寒风,悄悄站在楼下一个角落里,哭成了一个泪人。

关键词:情义

2007年6月21日凌晨,相伴了施星灿老人半个世纪的爱妻去世。施丽蓉抱着母亲的骨灰盒回到利川,悲伤的亲人们聚在家里。

施丽蓉说,那时父亲脸上看不出明显的伤痛,只是呆呆地坐着。女儿去安慰他,老人反而开导女儿说,救得了病,救不了命,人已经走了,我们还要生活。然后就起身走开了。

吃饭时,施丽蓉不见父亲,便出门去找,结果发现老人冒着寒风,站在楼下一个角落里,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

2003年10月,利川市国税局职工谭人帼因交通事故,一条腿骨折。在当时请客“整酒”风盛行的利川,施星灿老人一向不送人情,这一次,离休多年的他在家听说了,先后带着老伴三次到医院看望。有一次医院停了电,坐不了电梯,他边走边停,在老伴的搀扶下,捂着胸口爬上了八楼的病房。

直到现在,谭人帼仍然对此记忆犹新。谭人帼说,施老革命并非冷冰冰的,就像他女儿所说,他的心富有柔情,是个重情重义的老人。

施星灿说,我们要经常问自己,你的共产主义信仰动摇了没有?他说,60年来我的信念从未动摇过。

关键词:信念

施星灿老人家的电视柜下,放着几本“革命日记”,纸页都已泛黄。其中一本日记中,记着从老人在军队里当教官时,教士兵练习射击的讲义,一直到文革期间的政治学习笔记。

另一本日记从1977年8月31日开始,第一篇日记是《大庆、大寨式的革命标准》。最新的一则日记则是2011年7月27日,记载着《经济日报》关于江苏今年上半年国民生产总值和一般财政收入的数据。

在都亭国税分局当过门卫的廖政权说,老人每天要来门卫室两次,上下午各一次。每次施星灿老人到了门口,轻声问一句,小廖,今天的报纸到了没有。廖政权就拿来报刊给他,老人就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读着。

读书、学习是了解天下大事的方式,虽然知识不断更新,但施星灿老人的信念却越来越坚定。利川市国税局长欧阳旗记得,一次局里开支部会时,施星灿老人在会上发言说:“从入党那天起,我就选择了永远跟党走,这么多年我的理想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他还建议支部要经常组织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反省自己的信念是否动摇。

欧阳旗说,面对施老革命,我们内心感到很惭愧。老局长彭代富说,共产主义的信仰在施星灿脑海中坚如磐石,他不仅表现在语言上,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坚守了终身的信仰。

施星灿常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那么多战友倒在血泊中,我虽然也受了伤,却活着;我心脏不行了,有组织和领导关心,几次更换心脏起搏器,让我一直好好地活了下来。是共产党让我和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我有什么理由不拥护共产党?”

施星灿回忆,1950年底,他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第二、第三次战役,12次立功受奖,其中荣立二等功一次。在1951年的一次战斗中,施星灿所在的师侦察连顶风冒雪三天三夜,不但完成了侦察任务,还消灭了大批敌人,但自己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全连仅3人幸存。

在这次战斗中,施星灿严重冻伤,被战友背下阵地,用雪搓了大半夜才苏醒,紧急抢救后送回后方治疗。每当想起倒下的战友,施星灿总是热泪盈眶:“他们为了信念献出了生命,我们能够活着,还能向组织提什么要求呢?”

回国治疗康复后,施星灿一直在北京军区服役,并在1953年1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志愿书上写道:“无论在任何复杂、危险的情况下,我都会站稳立场,决不动摇,决不退缩。”

在施星灿家的客厅里,墙上挂着3块匾额,铜框,红底,金字,分别写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另一面墙上,是一幅喷绘的以天安门为背景的毛主席巨幅画像。

施星灿说,这是家里最好的装饰。

1981年《恩施报》头版头条以《黄挎包的故事》为题,报道了施星灿的事迹,并评论说,他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老人说,人活着,要有价值。

关键词:价值

老同事黄宴国说,早年的税务工作人员每个人负责很大一片区域,但一年的税收也就是几千元,多的才上万元。有时候,近50岁的施星灿走上近20公里山路,到自己所负责管理的最偏远的乡村,就是收上1元多钱的税。施星灿不但能吃苦、工作态度好,而且很有耐心,工作讲方法。

1973年,文斗区所辖黄土公社有一名曾经开小煤厂,后来回家开缝纫店的叫吴世明(化名)的经营户,长期都不交税,多次教育也没有效果。施星灿知道后,一有空就去找吴世明,操着一口当地人不太懂的江苏话,一次又一次给对方宣讲国家的税收政策。经过施星灿半个月的努力,从来软硬不吃的吴世明对施星灿说,你不用再宣讲政策了,我马上交税。后来,吴世明再也没有欠过税。

今年76岁的陈雄权曾任大塘区财税所会计,他记得当时所里有2辆自行车,一般由下乡路途较远的同志使用,其他人都靠步行。施星灿负责的车罗、铁炉、关东三个管理区是大塘区最偏远的,但他从来不用自行车,说这3个地方海拔高、小路多,有自行车也用不上。

59岁的原利川市财政局副局长邓会清,刚参加工作时曾和施星灿一起下乡。邓会清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是,有一次他们步行近20公里去海拔1600多米的车罗公社石马大队开屠工会,夜晚住在大队主任杨再坤家。杨家的房子小得可怜,几头猪晚上就圈在房屋里,客人睡在铺上,猪就在床铺边走来蹭去,不断地哼哼。施星灿眉头都不皱,一夜安睡。第二日一早,邓会清醒来时,发现施星灿正在帮助主人家打扫院坝。屋主不好意思地跟邓会清说,施星灿已经挑满了一缸水。

老同事王远波回忆,施星灿有一次帮农户烤烟,当时倒风太大,火烧不燃,开始大家以为是烟囱堵了,年近五十的施星灿搭梯子爬上4米高的烟囱,用长棍子向下捅,掏空了,火还不燃,他又找来手动鼓风机使劲吹,硬是把火烧得旺旺的,将一房烟如期烤好。这时,施星灿已经熏得一身黑灰。

曾在大塘公社任党委书记的利川市政协原副主席牟金玉说,施星灿的言行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在利川工作的21年里,施星灿曾8次受到上级表彰。

利川市委书记郑开国在看望施星灿时说,施星灿同志是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党员的优秀代表,他忠于党、忠于人民,淡泊个人利益,一心想着别人,他的精神永远值得大家学习。

近日,恩施州国税局、利川市委相继发出通知,要求全体党员向施星灿同志学习,进一步深化“创优争先”活动。著名作家丁玲说过,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能适应。巴金也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

今天,每个了解施星灿老人的人,都会由衷地感叹,施老信念坚定,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下载学习施咏康同志先进事迹个人体会[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施咏康同志先进事迹个人体会[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王强同志先进事迹体会

    学习王强同志先进事迹体会 王强同志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信仰却是发自内心、坚定不移的。他长期在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学习宋英同志先进事迹体会

    学习宋英同志先进事迹体会 ——**************** 2012年1月8日,南通市通州区离休干部宋英同志拿出夫妇俩一辈子省吃俭用共同积蓄的100万元,设立慈善基金,用于帮助贫困老党员以......

    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体会

    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体会 谭文波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发出了向黄大年同志学习的号召,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热潮于全国大地。作为党员干部......

    学习廖洪波同志先进事迹体会

    学习廖洪波同志先进事迹体会 廖书记是一位共产党的优秀干部,他事迹核心就是心中永远装着党、装着人民,他“唯有初心不忘”。 一、 扑下身子,苦干实干的精神 在廖俊波同志生命的......

    医务人员学习吴孟超同志先进事迹体会

    吴孟超,这个名字对我并不陌生,他是2005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不过当时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此,我只知道了他是一位医术卓越的肝胆外科医生,他在学术上成就斐然自不必多说,迄今为......

    学习罗阳同志先进事迹体会

    学习罗阳同志先进事迹体会罗阳的一生是航空报国的一生,他将自己一身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以敬业奉献、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成功组织......

    学习某同志先进事迹的体会

    学习体会在通过道德教育月的提炼和学习了***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感受非常深刻。他用朴实的语言、谦虚的态度讲述了他获得全省优秀青年这一荣誉的亲身经历,他始终把事业的成功、......

    学习牛玉儒同志先进事迹体会(5篇)

    学习牛玉儒同志先进事迹体会牛玉儒同志是内蒙古大草原上成长起来的优秀少数民族领导干部,他的先进事迹表现出“孺子牛”公仆情怀,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浩然正气、昂扬锐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