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孝亲爱老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
今年38岁,是我村的孝亲爱老好媳妇,丈夫今年37岁,公公早已过世,婆婆当年由于忍受不了生活的压力,也弃家而去,那时的还未结婚,便独自一人承受了亲人的离别和生活的压力。直到嫁过来,有了一个温暖的家,重新享受到了家的温馨欢乐,特别是因为儿子的出生,更让这个家庭发生了更大的变化。父亲兄弟三人,大叔伯是一个多病的孤寡老人,三叔公是
一个腿有残疾的病人,随着儿子的出生,做了父母才更懂得尊重老人、理解老人的和毅然把二位叔公亲自接到自己家中,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孝敬着。
起初二位叔公过惯了孤独的单身生活,刚踏入这个温暖的小家庭处处不踏实,事事小心着,吃饭总是吃不饱,话也不敢多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一次吃饭的时候,加秀便会用大汤碗给叔公盛上满满一大?〖…〗
pagead/show_ads.js>
吃,怕剩下饭浪费了可惜。衣服好换洗了,二位叔公便偷偷换下衣服藏起来,想等侄媳妇走了再自己洗。但细心的加秀总是微笑着告诉叔网公,洗衣服是女人的活,村里自来水方便,水池也方便,年轻人用不几下就洗好了,把二位老人接过来就是为了让老人享受到家庭的欢乐和温暖的。的丈夫因为生活的压力常年在外打工,家里还有4亩多地,孩子还小,还在上初三,加秀是里里外外一把手,不管农忙、农闲季节,加秀总是一日三餐把叔公伺候的舒舒服服。本来已80多岁的大叔伯现在看起来很精神,就象70岁的老人。腿有残疾的三叔公整天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确不象一个光棍,倒象一个名副其实的子孙满堂的老人。丈夫每一次往家打电话总是一句话:“加秀,咱家里都好吧?”叔公们此时便会微笑着大声说:“世元,我们都好,多亏你给我们找了这么一个好儿媳,你就安心在外干活吧!”
第二篇:孝亲爱老材料
兄弟睦、姐妹亲、孝敬父母守本份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xxx同志是我校推荐的孝老爱亲模范,主要事迹摘要如下:
一、兄弟睦、姐妹亲、孝敬父母守本份,常怀感恩之心,关心父母健康、关心父母生活,在兄弟姊妹中起带头作用,带头做到“三不争”,尽心尽力,让父母省心、省力幸福地安度晚年。
二、在他成人后几十年时光里,父母与亲情一直是他心最重要宝。,在母亲身患重病、妹夫不幸去逝、舅舅、舅妈离世、自我也患肺病情况仍坚守岗位,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起照顾家人、亲人的全部职责,在救治过程中,不怕苦,不怕累,不嫌脏,不惜钱财,给重病中的亲人以真切的亲情关怀和经济支持;多年来他陪伴父母幸福生活,鼓励妹妹战胜困难,树立生活信念,教育孩子孝敬长辈与人为善,还给兄弟姐妹、困难中的亲戚以力所能及的帮助。
xxx同志出生于1965年,父母生育兄弟姐妹五人,他排行第二,那时,全国物资匮乏人民生活艰苦,家庭经济普遍比较困难,他在成长过程中亲身体验和目睹了父母劳作的辛苦,长大成家后,深知父母将儿女养育成人所付出的千辛万苦,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他关心父身体健康、关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带头作用,担起家中长子的责任,把“三不争”作为自己和家人为人处事的信条一直坚持。一不与家人争利、二不与弱者争食、三不与愚者争论。在兄弟姐妹间不攀不比,尽心尽力尽责做好当儿子该做的事,不仅让父母丰衣足食,还要让父母省心省力幸福地安度晚年;他常说“百善孝为先”,并身体力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孝亲敬老精神,培养后代孝亲养老的优秀品德,为创建文明礼貌家庭、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自小他就很懂事,为家庭着想,不讲吃穿、常帮父母干家务活,如:盘炉子、扫火墙、搬煤、买米、买面、担水、劈柴,洗衣做饭,努力减轻父母的劳动负担。他初中毕业本己考上高中,但为了能早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他毅然选择了去上免费的师范学校争取早日工作赚钱养家。
1986年的一天,他父亲他们一行人要到革命大渠参加清淤,他父亲感到身体不适,又不好意思请假。他就主动代替父亲去参加清淤劳动。劳动中他十分卖力,踏实肯干,得到了带队领导的赏识。午休时领导了解到他尚未就业,问他想不想工作,他爽快地说想工作。领导说可以帮助他安排工作。他回家后将此事告诉了父母,父母亲想到他一个男孩子就业比较容易,他姐姐还没有工作呢!于是,父母就让他继续上学,把这个就业机会让给姐姐。他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在后来的工作中不论遇到多少困难、多少烦恼,他从来没有在父母亲面前抱怨过。
他参加工作后几十年的时光里,用“三不争”作为自己处事原则。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从未与单位同事发生过任何纠纷,在评先、评优中由于名额少、要评选的人多,同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为了单位同事关系和谐他总是主动退出。
当家人中有什么为难事他总是第一个出头。不论父母生病,还是家人的亲戚去世,他总是跑前跑后。先是年老的母亲患病,膝关节无力无法站立、大小便失禁,他带着母亲看病、上网查资金料、买药、指导服药治疗、饮食调理。忙完本职教学工作总是匆忙回家照顾陪伴父母亲!节假日只要学校不加班、值班他就陪同父母走亲访友,陪父母去想去的亲戚、朋友家走走,带他们去看看风景、散散心,陪他们聊聊天,帮兄弟姐妹带带孩子,他很少在外面与他人娱乐,从不出入棋牌室、麻将馆和网吧等场所。
家中有什么事他总是主动行动,他体谅兄弟姊妹的难处,从不要求他们出钱,只要他们有空能来多看看父母就满意了。父母生日,他就亲自买菜到父母家为父母祝生,有时、妹妹、妹夫不好意思,要给父母送一点礼品,他都劝父母不要收。他自己主动承担起孝敬父母亲义务,承担医治费用。但他自己却非常节俭。常吃粗茶淡饭、教育孩子节约粮食,让孩子多想想农民的辛苦,想想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没有脱贫,还有人没解决温饱。家里的电器、家具都是结婚时置的、衣服都是旧的,一套工装也要穿七、八年,连袜子穿破了也舍不得扔掉还要补补继续穿,但他从来没觉得自己生活清苦!
他爱父母亲,他常说父母亲在自己就有一个完整的家,过年、过节到父母家与兄弟姐妹在一起享受亲人团聚就是最大的幸福!他常教育弟弟、妹妹说孝顺父母要在平时要多关心、多陪伴父母。如今,国家富了、家家都不愁吃穿了,但人老了容易感到孤独,大家要尽可多陪伴父母,让父母享受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
他在孝敬自己父母的同时,也以“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之心关爱、帮助有困难的人。他在柯坪支教的一年中,在来回的路上经常免费捎带不同民族的陌生人;他有一次去朋友地里摘苹果回来的路上遇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在路边挡车塔车,当时路上没有公交车,他就毫不犹豫地载上老人,宁愿多绕路程将老人送到目的地。
他自己虽然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每次在公交车上他看到有老人、孕妇、抱孩子的乘客他总是主动让座。他遇到邻居家搬重东西上、下楼总喜欢搭把手。他敬老、睦邻的事迹感动着他的亲人、同事、邻里,他是当之无愧的孝亲、敬老道德模范。
第三篇:孝老爱亲好媳妇先进事迹
[孝老爱亲好媳妇先进事迹]
陈美恒,是巨城镇移穰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孝老爱亲好媳妇先进事迹。多年来,她一直从事养羊事业,是我们巨城镇乃至平定县唯一的一名养羊女能手。她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致富路上创造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弘扬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五好文明家庭”建设活动中,谱写了一曲可歌可颂的赞歌。陈美恒和赵玉珍老人是侄媳和伯母的关系。
赵玉珍老人今年已80多高龄,身边无儿无女。她和太夫(生前)思想觉悟颇高,勤劳致富起了好头。他们自食其力,艰苦创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开始做起了家庭花圈加工,年均收入达到了xx元以上。虽然不算很富裕,但赵玉珍始终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开始,她就做军鞋、捐粮食支援部队;到和平年代她仍时刻不忘国家、集体和有困难的人民。1990年,大同阳高发生地震,她发动妇女同胞主动向灾区人民寄款慰问;自卫反击战中,她又主动向镇妇联送鞋垫、毛巾等,以向老山英雄表示慰问;在筹建“岩会乡中”期间,她一次性捐款450元赞助教育;她还为报纸上刊登的困难学生某某捐款100元;老人做花圈期间,每逢“六一”,她都要为移穰村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们捐款或赠送学习用品以表达对孩子们的节日祝贺。同时,为了纪念英烈刘胡兰,她坚持每年向“刘胡兰纪念馆”寄去相当于一个花圈的钱来表示她的哀悼、敬仰之情;在抗洪救灾中,她主动向灾区人民寄钱慰问;得知山西唯一的、通过阳泉、平定家乡的太旧高速公路动工建设,赵玉珍老人一次向指挥部捐款1000元人民币,事迹材料《孝老爱亲好媳妇先进事迹》。此外,为了使自己的一技之长能够传下去,并且带动更多的姐妹、兄弟富起来,她主动帮助残疾人(哑巴)王香平等三个家庭做起了花圈,等等等等。老人多次被县政府评为劳动模范,被市、县、镇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文明家庭、“捐资助教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由于老伴杨永生年前和她一样热衷于公益事业,所以致使老伴前年去世时家里的积蓄甚少,只有百十来块钱,连买棺材都不够,更别说办丧事了。作为侄媳的陈美恒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说:“佰大妈,作为一名老党员,为党、为国家奉献了一辈,现在大伯去世了,大妈一个人孤单单的,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帮大妈把大件的丧事办了„„”陈美恒说着就从家里拿出了xx元钱。之后她又主动承担起了赡养赵玉珍老人的义务。这样,陈美恒和赵玉珍这两个“文明家庭”又重新组合成了一个新的文明家庭。常言说“媳妇不是婆养的”,更何况陈美恒仅是老人的侄媳呢?可陈美恒这个侄媳还真是胜过了亲闺女。去年,为了更好地照顾赵玉珍,她把自己家的羊全卖了。她说,以后有机会再发展她的养羊事业。现在她的村子里的石料厂工作。陈美恒虽说是个女人,可她比男人还能干。十只羊的小羊群经过十来年的奋斗,硬是发展成了拥有百只羊的大羊群。风里来,雨里去,实属不易啊。现在不放羊了,却又到了村里的石料厂工作,她家离大妈住的家有2里远,每天她都要往返好几个来回,下午下班后,她要先给老人做好饭,然后再回到家里给太夫做饭,收拾完,每天晚上都已是八九十来点。不管时间多迟,她总是再独自一个人黑灯瞎火回到婆婆这头伺候婆婆,因为婆婆离不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小房子、小院子,加上换了地方老人就睡不着。陈美恒两头跑为的就是更多的方便婆婆。她说:“现在还年轻,跑跑不碍事。只要我能干活,有饭吃,就绝不让婆婆受一天罪。” 今年八十多高龄的婆婆,身体不太好,总离不开人照顾,经常生病陈美恒总是精心照料,端饭、喂药,照顾得无微不至。按理说,老人没有儿女,家庭又没有收入,把她交给社会或村委会,或者靠家“五保”或“低保”,完全符合条件。但是陈美恒没有这样,而是把自己的一片爱心真诚地奉献给大妈——婆婆。这正是我国传统美德在新时期劳动妇女身上的发扬光大,在陈美恒和赵玉珍老人身上我们还看到了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时代风貌,看到了当代妇女崇高的思想境界,看到了“五好文明家庭”之花正盛开在神州大地的每一个村落„„
第四篇:好媳妇孝老事迹材料
好媳妇孝老事迹材料
X,女,汉族,出生于X年X月,X县X学校教师。
X年开始工作,X年的从教工作,八年的媳妇生活,X切身体会到了孝顺的含义。作为晚辈,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的,但是只要真心去做,用心去做,就能做到。
她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用心工作,用爱生活,心怀感恩。
在其公公患肺源性心脏病期间,X不厌其烦地为他端茶送饭、陪护治疗。公公去世后,婆婆很孤单,X老师平时工作忙只要有空,就回家帮婆婆做饭,在和家人的日常生活中营造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让婆婆愉悦,闲暇时陪婆婆和家人外出旅游,让老人解除孤寂,不让婆婆为家庭琐事烦心,经常陪婆婆检查身体,有病细心照料。X就是这样把孝顺长辈当做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撑起了一片天空。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X老师在教育生涯已走过十一个春秋,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家庭负担,让她付出了许多,甚至健康,但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对亲人的挚爱使她摆好了事业与家庭两者之间的关系,正是这种爱支撑和鼓励了X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进取,屡创佳绩。
X老师因此先后荣获校级“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课改能手”等荣誉称号,受到领导、同行、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第五篇:教师好媳妇孝老爱亲先进事迹
教师好媳妇孝老爱亲先进事迹
X,女,汉族,出生于X年X月,X年开始工作。十一年的教育工作,八年的媳妇生活,X切身体会到了孝顺的含义。作为晚辈,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的,但是只要真心去做,用心去做,就能做到。她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从每件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用心做事业,用爱生活,心怀感恩。现将其主要事迹汇总如下:
作为一名儿女,在赡养老人问题上,X对丈夫醉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父母亲苦了一辈子,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孝顺不仅仅要记在心里,更要落实在行动上。”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逢年过节,X哪怕再忙再累,总要给父母里里外外换个新,老人家嘴上说不要乱花钱,但心里却乐开了花。都说媳妇难做,可X却用自己的行动默默的诠释着“孝道”的真谛,让婆婆觉得这个儿媳妇比自己的亲生女儿还要好,婆婆常说“有这样的好儿媳,是我前世修来的福!”
公公由于长期的辛苦操劳身体落下了多种疾病,只要身体感到不适,X总是第一时间赶到他们身边,跑上跑下陪着去医院做各项化验检查。公公患肺源性心脏病住院期间,X不厌其烦地为他端茶送饭、擦身按摩、陪护治疗。同室的病人以为她是公公的女儿,都夸公公有个好女儿。
公公感动地说:“我早就把她当成亲闺女了!”但公公的身体越来越差,最终还是抵不过病痛的折磨撒手人寰。办完公公的丧事,怀着悲痛的心情,X立马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化悲痛为力量,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事务。
公公去世后,婆婆很孤单,X老师平时工作忙只要有空,就回家帮婆婆做饭,在和家人的日常生活中营造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让婆婆愉悦。闲暇时陪婆婆和家人外出旅游,让老人解除孤寂,不让婆婆为家庭琐事烦心。经常陪婆婆检查身体,有病细心照料。X就是这样把孝顺长辈当做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撑起了一片天空。
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她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儿子从小到大,她没有过多的唠叨,也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儿子。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每次买了儿子最喜欢吃的东西,儿子总是先拿给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不吃就硬往他们嘴里填。
有一次,儿子看到一则电视广告,推销“足力健”老人鞋。他对妈妈说:“我们也给爷爷奶奶各买一双老人鞋吧,这样他们穿上会很舒服,冬天也不怕滑了。”买回去后,老人们高兴地合不拢嘴,说:“你真是爷爷奶奶的命根子。”爷爷去世时,六岁的儿子跪在爷爷的身旁郑重地给爷爷磕了三个头,以回报爷爷对自己的疼爱之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语就道出了“孝”的真谛。孝,不仅是子女对老人的关爱,更是一种对芸芸众生都温柔以待的博大情怀。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就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深处。”X老师对孩子的爱表现在举手投足间,流淌在一颦一笑里:为困难的学生送一句安慰,为自卑的学生送一份信心。她用自己朴实的工作作风和“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的“换位思考”德育艺术,使教育产生了最大的效果。她用“以情感感染情感,用体验激发共鸣,让触动转为行动”诠释了爱的教育力量。
一次,X得知班上两个女生在逛超市时看到喜欢的文具,一时控制不住,悄悄放进了自己的口袋。尽管知道这两名学生已知错、认错,但X老师还是急的寝食不安。匆匆赶去超市买了新型、精致的文具,分别送到了两个女孩的家中。孩子们见了X老师,开始都很不安,低着头准备挨批评。但X并没有这么做,她对此进行了换位思考:“我知道,如果我此时狠狠地批评他们,反而容易使他们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因为犯了错的孩子更渴望得到成人的宽容和信任,这时要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
这时,X把文具递到孩子们的手里,没有一句责备的话,只是和蔼地劝导:“以后想要什么,可以对爸爸妈妈说,也可以对老师说,只要是合理的要求,只要在老师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我会满足你们的,但千万不能再干这种糊涂事了。”没有责备,没有严厉的批评,两个孩子拿着老师给的文具,都留下了悔恨的泪水。老师的真诚唤醒了孩子们的良知。
可见,当学生犯错误本该责罚时,如果我们以“假如我是学生”的情感去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以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过失”,有礼貌地对待他们,让他们时时体验到一种高于母爱、超越友情的师生情,这就可能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内在驱动力。对孩子来说,有时候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种换位思考式的情感体验,使X对学生少了苛求,多了宽容;少了埋怨,多了理解;少了指责,多了尊重,并努力创设着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使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X老师在教育生涯已走过十一个春秋。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家庭负担,让她付出了许多,甚至健康。但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对亲人的挚爱使她摆好了事业与家庭两者之间的关系。正是这种爱支撑和鼓励了X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进取,屡创佳绩,X老师因此先后荣获校级“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课改能手”等荣誉称号,受到领导、同行、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同时,她也真正的体会到了勤劳者的艰辛与快乐,她爱伟大的教育事业,更爱可爱的学生。她常说:“我选择了教育,一生无悔!”面对新形势,她一如既往、立足本职、尽职尽责、默默奉献,以自己卷卷的爱心流水,浇灌着生命的五色土,让苗儿健康如意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