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司扶贫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xx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州人民政府授权的州级水利水电投资主体和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主体。根据《xx州2015—2020年州直和省驻文单位驻文军警部队定点挂钩扶贫攻坚联系点安排方案》、中国共产党xx州委办公室 xx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扶贫攻坚“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长效机制扎实开展“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水投集团2015年脱挂钩富宁县阿用乡阿用村委会转挂阿用乡那翁村委会林场村、那公村、那力村开展“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工作。在挂钩帮扶工作中,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广大职工积极响应,按照中央、省、州及公司制定的帮扶计划方案要求,认真做好“挂包帮”“转走访”和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把发展产业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脚踏实地,按照要求对扶贫点进行走访回访,实事求是的搞好精准扶贫,全面落实各项扶贫措施并取得较好成效。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为确保“挂包帮”“转走访”和扶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定点挂钩扶贫攻坚联系点“挂包帮、转走访” 和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扶贫攻坚工作办公室,由公司常务书记主抓定点扶贫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认真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同时要求下属控股子公司—富宁县富水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积极配合开展扶贫工作,确保定点扶贫工作做到组织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
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为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公司非常重视对精准扶贫工作政策精神的学习,定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xxx省、州有关精准扶贫的会议和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求所有干部职工都明确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详细了解帮扶户生产生活情况、家庭人口住房情况等,认真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加强对省、州相关政策、方案等的研究和学习,明确政策规定、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为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成效和顺利推进公司精准扶贫工作打实基础。
三、宣传发动,开展入户调查摸底,做好“挂包帮”“转走访”和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
1.为扎实开展好公司“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在公司主要领导的带领下,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多次前往富宁县阿用乡那翁村委会林场村小组、那公村小组、那力村小组开展走访调查和回访等工作,与33户结对帮扶的贫困家庭面对面、心贴心地进行了深入交流,掌握每个贫困户家庭收入来源,贫困程度状况,并分析致贫原因,了解脱贫致富需求及路径,为精准建档立卡、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做实帮扶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是与挂包户开展访谈,提高帮扶责任人和帮扶对象对已采集信息的认知度。二是逐项填写《云南省遍访贫困户访谈问卷》。三是重点根据帮扶对象的致贫原因,制定因人因户帮扶措施和年度帮扶计划。四是开展座谈和政策宣讲,在公司主要领导的带领下,与阿用乡政府领导、村委会班子、村小组干部和群众多次召开了座谈,共同分析扶贫村及群众的致贫原因、共谋脱贫办法,按照一户一策,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
2.为确保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认真做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州水投公司驻村工作队员按照工作流程,通过积极进村入户、查阅档案、走访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做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做到农户实际信息、档案资料信息、系统数据信息“三统一”,并及时做好档案资料规范管理工作。通过识别筛查,2017年8月,公司原帮扶的24户退出三户,新增了12户,挂钩村从林场村小组一个村增加为林场、那公、那力三个少数民族村小组共33户138人。当年12月底,公司上报新增因病致贫档卡户一户。
3.做好干部帮扶和工作落实。针对集团公司从挂钩帮扶林场村小组24户贫困户增加为三个村小组33户贫困户这一情况,公司为了区别不同村、不同户开展精准帮扶,重新进行了贫困户挂钩帮扶责任人的调整确定,加强了帮扶力量,安排集团一名班子成员主抓脱贫攻坚工作,除了按照规定派出工作队员以外,再另行新增了一名工作人员驻村,确保工作人员工作经费,以明确目标到位、落实脱贫措施到位、帮扶贫困对象到位、考核脱贫任务到位、巩固提升方法到位“五到位”的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扶贫开发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公司脱贫攻坚有关措施和安排部署的落实,全力以赴开展帮扶工作。
四、制定帮扶方案,认真抓好落实
1.结合扶贫点自然状况、“三农”工作等实际,各年度研究制定《xx州水利水电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摸底调查情况,力所能及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产业发展资金不足、出行困难、居住条件差、基础设施滞后等制约因素,重点解决脱贫致富的突出问题。2015、2016、2017年先后安排了11.56万元、14.55万元、30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道路保通、年节困难群众看望慰问等。每年安排资金用于帮扶贫困户种植杉树2000株,至2017年底止,集团公司共向每户档卡户发放袋装杉树苗6000株约种植25亩。2017年又提供油菜种子,安排每户种植5—10亩,为贫困户找到了今后增收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为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公司积极与县、乡、村级相关单位进行协商,商定以农户和政府为主,公司补助的办法,推动解决挂钩贫困户D级危房改造,自筹安排资金13.6万元支持农户新建住房,让每户群众得到10000块砖的建房扶持,在州县乡党委政府领导下,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至2018年5月中旬,我公司挂钩帮扶的33户档卡户已有13户帮扶户完成新建住房主体工程建设,17户在建,三户完成地基开挖。
2.开展支部结对共建,积极做好党的互帮互建工作。结合《那翁村党总支与集团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互帮互建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各种硬件设施完善。为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公司安排资金5万元,支持配合在林场村新建党员活动室,保障党员、群众有学习教育活动场所。对村委会安排资金近10余万元,用于新建村内道路,保通村组道路,改善村委会工作条件等。
第二篇:XX同志扶贫工作先进事迹
用真心、带真情、扶真贫
——后备干部XX扶贫工作先进事迹
XX,女,生于1978年1月,2013年7月来到XX镇XX村被聘用为后备干部。自2014年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作为村扶贫专干,她积极践行“自足岗位做贡献,争做合格党员”的要求,履职尽责,奔忙于XX村精准扶贫工作第一线,当好了扶贫政策的“宣传员”、致贫原因的“分析员”、精准扶贫的“联络员”“服务员”,为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应有的成绩。
XX村位于XX镇东部,由原XX、XX、XX、XX、XX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总人口6005人,共计30个自然村,贫困户130户,贫困人口323人占全村总数的5%。她深知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消除贫困、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任重道远,巩固扶贫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是一个长期的奋斗攻坚过程。
一、深入群众,摸清基本情况,做好基础数据统计录入工作。
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精准”。为做到识别“精准”、信息数据“精准”,XX同志虽为一名女同志,但不娇气不做作,仍然同村两委同志一样,不论天晴下雨,坚持深入群众走访调研,了解贫困户基本情况,宣传政策。在精准扶贫国办系统基础信息录入期间,更是连续几日通宵达旦地工作,确保信息系统准确无误。
二、因户施策,精准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为确保全村130户323人贫困人口如期全部顺利脱贫,XX作为扶贫专干一直主张要根据各户实际情况,访贫因、挖穷根,因户精准施策,在帮扶规划上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不搞千篇一律。同时为每一户贫困户建立起扶贫台账,记录帮扶措施和落实情况,让群众认可、做到心中有数,让群众看到扶贫不是走过场,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在村两委及XX同志的带领下,XX村的扶贫措施严格落实,扶贫效果显现。
三、扶贫先扶志,坚持思想引导。
她是XX村后备干部、扶贫专干,也是一名老党员、一位村属小型支部书记,平时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在村党总支领导下切实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多次召开“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等思想培训会,耐心教育广大党员群众如何正确认识精准扶贫,疏通群众对扶贫工作的误解和不理解,灌输扶贫不养懒汉、扶贫不是光发钱的理念,并培育出两名党员示范户,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创造了“户户争脱贫”的良好氛围。
四、立足岗位,坚持示范引领,做好扶贫资料归档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档案整理工作,自2017年2月春节后XX同志放弃所有节假日,每天来回奔走于村委会与农户之间,摸准信息数据,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真心服务贫困户,按照上级要求对村级一户一档、户级一户一袋中的资料进行全面排查清理,做到简单明白、一目了然,一丝不苟的整理村级脱贫软件资料并归档。XX村的档案建立与管理工作得到了市、县领导和扶贫战线同仁们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肯定。5月中旬全县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现场会在XX村召开。此后我县和XX县部分乡镇多批次来XX村现场观摩学习档案管理工作,这些成绩的取得与XX同志的努力和辛勤工作密不可分。
虽然只是一名村后备干部,但XX同志吃苦耐劳,始终把群众放在最高位置,切实帮助和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第三篇:扶贫先进事迹
扶贫先进事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自从选择了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我便始终践行着这个真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时刻告诫自己要扮演好师者的角色,要无愧于心,要无愧于这份事业。诚然,在从教的这两年时间里得益于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我才能迅速成长起来,在这里,我由衷的感谢他们。今天,我有幸被评为扶贫教师先进工作者,谈不上经验,我分享一些自己的扶贫事迹。
20**年,扶贫的号角全面吹响,我校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教育部的部署下,我校开展了“教师结对帮扶学生”专项活动。20**年*月至今,我校老师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多次入户走了贫困学生家庭,每到一名学生家中,帮扶老师均与受访学生家人进行亲切交谈,详细介绍了国家和学校制定实施的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并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意见、期望和建议。同时,对学生的家庭经济、成长环境及在家表现等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向家长真实客观地反馈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表现和受助情况。我帮扶了6名学生,无论是入户走访,还是在校与其交流谈心,我都始终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扶贫先扶志。注重对贫困学生思想上、精神上的帮扶,全力做好贫困学生,特别是贫困留守儿童的教育帮扶工作,大力开展“自立、自强、自信”的“三自”教育活动,切实增强了贫困生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坚定知识改变命运,拼搏赢得未来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进取,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走上成人成才之路。
二、扶贫必扶智。重点关注贫困家庭学生的学业状况,了解学习情况。对于学困生,老师多加鼓励并且建立学生“一对一”辅导及教师“面对面”辅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建立对学习的信心乐趣,在学业成绩上不断取得进步和提高。
三、注重对贫困生心智情感的关心,寻求探索有效的沟通方式,尊重贫困学生的个人情感。对贫困学生进行“一对多”开展“生活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活动,切实提高贫困学生的生存本领和幸福指数,切实帮助贫困生克服情感态度方面困难促进帮扶学生心智情感健康发展。同时学校多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助力教育扶贫”活动,助推贫困家庭学生树立信心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四、启迪贫困学生知恩感恩。学校通过感恩演讲、歌咏比赛、手抄报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深切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培养之恩、集体的扶助之恩。全面增强培养学生的感恩社会、感恩党和政府的感恩意识,促其内生感恩之心,外化知恩之举。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大半年过去了,如今这几名学生都进步很大,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他们脸上时刻洋溢着笑容,尽自己最大努力学习着、生活着,他们坚信通过自己的拼搏可以改变命运,用自己的双手谱写未来美好的篇章。的确,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爱,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这种爱既来自家庭也要来自教师。这使得我们教师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我很庆幸我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我将无怨无悔地耕耘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让娇嫩的生命之花永远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四篇:李俊星同志扶贫工作先进事迹
李俊星同志扶贫工作先进事迹
李俊星同志是陕西秦川工具集团公司的一名普通党员干部,他政治思想好,为人诚实、正直、热情、善良,平时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早年上山下乡,和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2005年宝鸡市委市政府实施突破西山战略,秦川公司被确定为西山贫困村帮扶单位。帮扶陈仓区拓石镇李家湾村脱贫致富。秦川公司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及时成立了公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确定李俊星同志为扶贫工作联系人。
接到任务后,李俊星同志及时和市西山建委取得联系、开展工作。他骑摩托车沿崎岖的山路,风尘仆仆行驶100多公里驻村了解情况,一周时间,他在山中走家串户、访贫问苦,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的双脚走遍了李家湾村的沟沟坎坎,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向公司递交了首份“李家湾村现状考察报告”,“李家湾村行政辖区平面草图”。制订了5年帮扶规划。和公司电视中心工作人员一起制作了《举全公司之力,帮助贫困山区脱贫》的电视节目,在公司内进行宣传。极大的激发了公司员工帮助贫困山区的热情。
李家湾村位于宝鸡西边约100公里、拓石镇东北约8公里的大山深处,占地约9平方公里,海拔从600米陡升至1650
米。地势南低北高气候多变,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分11自然自然村落,123户532口人散居在一川两湾三道梁上。有耕地1200亩,25度以上的坡地占耕地总面积的85%。2005年人均收入890余元。
针对村里上述具体情况,李俊星向公司报告提出: ⒈资助修建蓄水池,修复自来水管网,解决柏木梁32户村民吃水问题。
⒉扶贫先扶智。尽快资助改善村办小学教学环境。⒊扶贫不能光靠输血,要陪臵村里自身的造血功能。资助村里连片种植核桃花椒产业。
⒋要致富先修路,协助通村公路的建设。早日争取李通公路“国家通达工程”项目。
⒌帮助村民解决子女就业。公司考虑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接收帮扶村子女来公司工作。⒍每年春节前慰问村里特困户。⒎5年内要让村民人均收入翻一翻。
2006年深秋,他和公司领导一同为村上送去补栽树苗、修复水管的现金28000元。衣物3716件,棉被20床。
2006年底,天寒地冻,李俊星冒着刺骨的北风,率公司车队给村办小学送去83张课桌椅。看着新课桌椅,孩子们红扑扑的小脸上各个洋溢着节日般的笑容。李俊星的心理也像吃了蜜糖似的甜。
2007年李通公路通达工程项目被批准,因资金未到位、工程无法启动,李俊星知道后及时报告公司,并为村上送去工程启动资金20000元,保证了工程按时开工。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也给李家湾村造成了损失:两座蓄水池破损,六户民房开裂,一户倒塌。李俊星在第一时间赶到村里了解灾情,召开村委会研究抗灾方案。公司在他的建议下,在给国家捐款几百万的情况下,又拿出2万元帮助受灾村民渡过难关。
2009年通村公路13公里硬化接近尾声,因修路给通洞村民造成的经济损失,李家湾因无力赔付,使工程进展遇到阻力。公司知道后即出资2万元,保证了通村公路的全部竣工。
2010年在突破西山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开展了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安排秦川公司帮扶拓石镇李家湾村、桥子坪村。李俊星再次被公司确定为帮扶工作联系人。他满怀热情、一如既往的投入工作。他脚踏实地、进村调研,和村委会一起三年经济发展规划,向公司做出了:“关于在帮扶村种植新型经济产业——香铃核桃600亩”的报告。同年9月他和公司领导一同为帮扶村送去购买树苗的现金10万元。为实现三年村民没人收入增加1000元的目标,夯实了基础。11月他又亲自联系运输车辆,往返近2000公里把树苗送到村里。现已全部栽种。
突破西山战略实施5年来,李俊星同志肩负责任,情系山区,脚踏实地,自驾摩托车几十次进村了解民情,调查研究,确定帮扶项目,圆满完成了上级布臵的各项帮扶任务。在海拔1650米的大山深处、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村村户户、沟沟坎坎,没有尽头的盘山小道上、留下了他帮困扶贫的足迹。5年来村里解决了吃水问题,经济产业发展问题。13公里通村全部竣工。现在村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过去交通靠走、通信靠吼、运输靠背、吃饭靠天的情景已成为历史。村民经济收入显著提高,村民人均收入从2005年的890元升至2009年的2100余元。5年来李俊星克服人员少、兼职、交通不便等困难,利用节假日多次进村工作,他带着感情去做事,时刻把村民的冷暖放在心上,一心一意为他们谋利益。他曾多次被上级表彰,但他每次都把上级的表彰当作他扶贫道路上的加油站、起跑点,更加努力做好扶贫工作。
总之李俊星同志无愧于一个共产党员的称号,无愧于扶贫工作的神圣职责,是扶贫工作战线上的排头兵。相信他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一定能做出更加优异的成绩,为构建和谐、稳定、发展的新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
第五篇:扶贫路上先进事迹范文
洪河岸边的玉兰花
-----记方集镇徐大庄小学教师邓玉兰
2018年5月27日
阜南县方集镇地处洪河和洪河分洪道之间,地域狭长,地势低洼。在方集镇的最东端,有一个村子叫徐大庄村,该村是阜南县13个深度贫困村之一,交通不便,留守儿童多贫困人口多,我们学校学校就在这个村里。在“重精准、抓整改、补短板、促攻坚”的专项扶贫工作中,上级领导把该村的扶贫包保任务交给了我们徐大庄小学。我们学校在编教师12人,平均年龄54岁,有两位老师已经通知退休,但仍然坚持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大家在主题教育会上,庄严地宣誓,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质保量完成精准扶贫工作任务,撸起袖子加油干!
我校唯一的女教师,53岁的邓玉兰同志,虽然即将退休,但工作激情更加高涨,为了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在学生身上,她把丈夫一个人扔在家里,自己带着孙子住进了学校,多年来,她担任低年级班主任,带数学课。人们都说低年级的孩子难教,需要多发时间,多费心血,又很难教出成绩,但邓玉兰老师每年都主动拣重担子挑。她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刚入学的孩子在她的教育下,很快变得懂事,尊守纪律,有礼貌,爱学习,每学期的全镇期中、期末两次统考中,邓老师都能把班级总成绩保持在全镇前三名。多次荣获镇级绩效奖励。
每天清早,校园的晨曦中总能听到那沙沙响声,不用看,就知道那一定是邓玉兰老师在打扫班级卫生区了。这是她每天的第一项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她所带的班级学生也都学会了热爱劳动。
在扶贫工作中,邓老师利用下午放学后和双休日的时间走村串户,摸排走访。风雨中,她踏着泥泞,涉水前往。一家家、一户户,一户不漏,一生不少。宣传政策,询问教育资助情况,察看扶贫手册记录情况。和贫困户促膝长谈,嘘寒问暖,了解贫困原因,商讨致富办法。邓老师认真的工作态度,真挚的帮扶情感,感动着每一个受防的贫困户,让贫困户深深地感受到了我们的人民教师是多么的可亲可敬!
邓老师班上有五个建档立卡贫困生,她全部包保,这些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邓老师都悉心照顾,留守儿童邓家伟是个左手残疾的孩子,爸妈都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在家照看,可是,奶奶脑血栓,卧床不起,爷爷照顾家里家外,地里农活,对孩子的生活关心较少,所以邓家伟的个人卫生稍差了些。天气热了,孩子身上总有些气味,邓老师就亲自为孩子烧水洗澡,给他剪指甲。班上一个孤儿李慧盈,寄宿在家族中一个爷爷家里,孩子没有衣服穿,个人卫生也不好,邓老师经常给她洗头、洗澡、剪指甲,并给她买了夏天穿的衣服。邓老师给单亲家庭孩子邓雨馨买裙子,给全班学生每人免费买一套辅导资料……这样的事情她做了不知多少件!
邓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敬业,爱生,勤劳,奉献。她心里装的是班上的孩子,是学校的同事,装的更多的是她包保的贫困户和建档立卡学生!她是洪河岸边的一朵洁白的玉兰花,她把浓浓的玉兰花香洒在校园里,洒在洪河岸边的徐大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