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先进事迹材料:倾情“三农”开新局,心系“农广”谱华章大全

时间:2021-02-13 13:0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长先进事迹材料:倾情“三农”开新局,心系“农广”谱华章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长先进事迹材料:倾情“三农”开新局,心系“农广”谱华章大全》。

第一篇:校长先进事迹材料:倾情“三农”开新局,心系“农广”谱华章大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作为一名老党员,作为一名农广战线的“老兵”,xx县农广校校长贾xx正是以他十二年的奋斗历程,践行着他对“三农”事业的执着和热爱。

十二年来,他凭借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农村、对农民的热爱,一心扑在农广事业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勇于担当、善于创新,为农广校的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也为当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发展农村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本人于2008年、2009年、2010年、2012年四度荣获全省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先进工作者。

一朝扎根农广事业让农民“有文化”是他的初衷

农广校承担着农民教育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业现代远程教育等重要任务。如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当好一名基层农广校校长?带着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广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贾xx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农广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带领xx县农广校一班人全力推动农广校事业创新发展。

2007年6月,贾xx被任命为xx县农广校校长,从此开始了他在农广事业上12年的奋斗征程,也成为晋中市农广系统的领头人。接受挑战就要奋起干事,一上任,他就将如何摆脱农村教育发展的“低谷期”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农广校是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中专教育就是立校之本,农民工就业形势也正在向有利于中职教育的方向迅速转变。基于对形势的准确判断与把握,经多方调查和思考,贾xx将中专招生作为工作的突破口,他为自己规划了“三年晋级国家a类校”的工作目标。同时,带领全体工作人员采取积极措施,多形式开展招生宣传,结合各乡各村实际情况,办学形式也多种多样。

事实证明,他的方向正确、切实可行。2008年,在全国农广校办学水平评估工作中,xx被评为省级a类学校。2009年4月,通过中央校评估验收,成功晋级国家级a类学校。中央农广校将xx的一系列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这是对xx办学效益的肯定,更是对贾xx上任之初努力工作的肯定。2009年起,xx率先承接山西省农广校“农村青年普及中等职业教育”试点项目,至2012年四年共招生1600余人,送教下乡,进村办学,遍布全县14个乡镇49个行政村。

与此同时,还进一步拓宽办学渠道,依托省校与东北农大联合办学,对全县村两委主干开展高等专科学历教育。并积极争取县级财政支持,2008年以来共争取县级财政资金120余万元,每生补助2500元。培养大专以上学员510余人,覆盖全县所有乡镇,为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储备了大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贾xx提前一年实现了他上任之初的工作目标,也成功地打开了农广校工作的新局面。

十二载汗洒农广天地培育“新农民”是他的目标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乡村振兴”经党的十九大上升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乡村振兴”需要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更需要农民的现代化。只有培育更多“新农民”,农业农村现代化才有未来。那么,新型职业农民从哪儿来?如何加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对贾xx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4年,贾xx带领xx县农广校紧紧围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农村建设需要,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民生产技能,助推农业农村发展,助力农民收入增加”为总体目标,探索出了一条以区域经济主导产业为依托的“一点两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即对筛选出的学员,分产业、按区域分成教学班,每班控制在100人以内,教学地点大多设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生产基地。“一点”是以主导产业为立足点,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

“两线”,一是技术技能路线,即从种到收,依据农业生产技术环节和农时季节开展培训,二是经营管理路线,即从生产决策、成本核算过程开展培训。

2014年—2017年,xx县农广校圆满完成了上级安排的新型职业农民1260人培训任务,全县总任务2990人,占全县比为56.5%。同时高质量圆满完成了2015年—2017年度300人的认定任务,并参与为已认定新型职业农民制定了农业项目倾斜、土地流转简化手续、农业企业准入、农产品营销扶持等多项培育扶持政策。

通过几年的精心培训,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xx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逐渐发展壮大,经过培训后的职业农民如虎添翼,在农业生产中大展宏图,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为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在培育高效、专业的新型职业农民战略中,他将单一、乏味、深奥的理论培训改为技术物资结合、多形式多渠道培训,并将大棚蔬菜种植、农村沼气使用与维护、林木果树管理、常见畜禽疫病防疫等上百种农村实用科技书籍发放给农民,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免费的学习资料。此外,还积极组织参加各类科技下乡活动,全力为农民开展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尽自己最大努力促进农村科技知识的普及。

2009年—2016年,农广校办学工作不断上台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2008—2012年连续五年被省校评为“先进办学单位”。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三年被省校评为“农民科技培训先进集体”。2017年列入县级科级单位考核后,2017、2018连续两年获得“综合考核优秀单位”。取得成绩后,贾xx再接再厉,他认为只有不断拓展农民培训的形式,不断创新,农广校的工作才能持续推进,农广事业才能永葆青春。

服务“三农”无止境让农民富起来是他的“中国梦”

干好农广校事业最需要的是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个热爱事业、思路清晰、能力过硬、开拓奋进的好校长。只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带头人,才能带出一支好的队伍,才能办出一所好的学校,才能推动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向前发展。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适应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三农,他把农村实践、农户示范、农民经验、田间试验当作丰富自己学识的最好课堂。他常年走村串户,深入村社、田间地头与农民打成一片,为广大农民耐心细致地进行品种选择、实用新技术、农资识别、新技术应用等,参与各类农民科技培训班104期346场。

多年来,在贾xx的带领下xx县农广校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县农业科技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要阵地。农广校的社会影响逐步扩大,办学竞争力不断增强,成为xx农民赞不绝口的品牌学校。目前,全县农广校毕业学生中,有的成了农业生产的行家里手,有的成了乡村的主要领导,有的成了种植大户、高产大王,这些都是新农村建设的有用人才和中坚力量。平头镇韩沟村学员韩增光组建起“xx绿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年收入80余万元;

宗艾镇东光村学员贾彦新通过新技术学习,将传统养猪厂打造成生猪养殖示范基地;

上湖乡村民通过参加玉露香梨种植技术培训,全乡玉露香梨种植面积近万亩,带动全乡脱贫致富。

辛勤的付出,骄人的成绩,展现了贾xx对农业广播电视事业的责任感和情系“三农”的热情。正如他曾经说的:服务“三农”是我的本分,这项工作没有止境!

从2007年上任至今,贾xx通过实干,为xx县农广校做出了成绩,增强了xx县农广校的办学能力及社会影响力,也为全市、全省农广系统树立了一面旗帜。在十二年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农业和农民的热爱,也以昂扬的斗志展现出了农广人在困难面前勇挑重担的精神风貌。

第二篇:解读中央一号文件:依靠城镇化打开三农新局

提要:从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到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有一个词得到了一以贯之的强调,那就是“城镇化”。纵观这一系列决策走向,当我们也站在决策者的宏观高度,不难发现,“城镇化”不仅成为在全球经济危机大背景下有效扩展国内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得力手段,更是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三农”问题的一剂良药。

从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到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有一个词得到了一以贯之的强调,那就是“城镇化”。纵观这一系列决策走向,当我们也站在决策者的宏观高度,不难发现,“城镇化”不仅成为在全球经济危机大背景下有效扩展国内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得力手段,更是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三农”问题的一剂良药。七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涉农,然而最终人们却发现,解决“三农”问题的金钥匙并不在“三农”本身,而在于城镇,在于由农村到城镇的这个过程,也就是——“城镇化”。

继上世纪八十年代“五个一号文件”助推我国农村改革之后,在新世纪,中央连续推出七个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断推出强农惠农政策,有效促进了我国农业发展、农村改善与农民增收。

城乡统筹城镇化:从“三农”外部解决“三农”问题

与过去几年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2004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5年)、新农村建设(2006年)、发展现代农业(2007年)、加强农业基础建设(2008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2009年)等主题不同,今年的“一号文件”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着重强调了城镇化对于“三农”问题的意义,这表明“三农”问题已经不局限在农业、农民、农村内部来解决。

“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农村中大量剩余人口的转移接纳问题,而这仅靠建设新农村是不行的。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大型城市,造成城市负荷超载,给城市的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而户籍的限制,更是将农民工的根牢牢系在农村,让这一亿多人的群体无法共享城市繁荣。

著名三农学者郑风田教授认为,过去的三农战略已到了要进行重大战略调整、集中力量打攻艰战的时候了,这个攻艰战就是喊了多年,但一直未能根本触及与破题的重大问题——城乡统筹。城乡统筹太复杂,涉及太多的部门与问题,包括农民工、户籍制度、就业、社会保险、粮食安全等等。过去6个一号文件,对此问题一直是回避的,没有根本触及。而今年的一号文件应该是城乡统筹与城镇化破题的一年。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就“一号文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城镇化的发展偏重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城市、特大和超大城市的发展,忽视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二是在城市化过程中,比较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建设的美化,但是没有为农民真正转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机会。

城镇化的经济学意义: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

“一号文件”重新反省城镇化道路,不仅将大大促进广大农民走向城镇,或许还有更为现实的考虑,那就是扩大内需。中国的投资、出口旺盛,而国内消费需求却相对薄弱。在金融危机之下,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学界普遍认为,扩大我国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正因如此,此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有学者撰文指出,中国城镇化运动蕴含着超过30万亿内需驱动力。

据分析,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3.3倍左右,农民2009年达到年均5000元/人,而城市居民是16500元/人,二者差距11500元。我国13亿人口,如果每年城市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也就是每年将有13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将能拉动1500亿左右的内需;如果提高两个百分点,将拉动内需3000亿,这还不包括新移民对住房等产业的拉动。按农民工一家四口人,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有325万家庭需要房子。消费与住房两项加起来数量惊人,将对我国经济的拉动巨大,潜力巨大。

据了解,继家电下乡之后,今年我国将出台建材下乡政策。“一号文件”规定,抓住当前农村建房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的时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

有学者分析,在城镇化的基础上推进建材下乡,能够有效消化区域性过剩的水泥、钢铁产能,同时带动建材等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农村消费。相比前期发布的家电下乡政策,由于农村建筑住房面积占全国总建筑面积的60%,且农村及中小城市基础建设薄弱,作为生产资料的建材产品存在很大的刚性需求,建材下乡的效果或将优于家电下乡政策。

“城镇化”与“城市化”再论争:探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这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词语。与“城市化”相较,“城镇化”更强调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或者说更强调发展城镇对于农民转移聚集的意义。这个在19年前由学者辜胜阻提出的概念,如今再度引起人们关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孔祥智教授认为,“一号文件”的相关表述表明,我国再次把小城镇作为了我国城镇化的重点,作为了城乡统筹的重点。

回顾改革开放初期,由于鼓励乡镇企业发展,我国不断涌现中小城镇,城市化异常迅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不过,数量的扩张也带来质量的参差不齐,多数中小城镇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致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更使得多数城镇过早地丧失了发展活力。

于是,一些学者开始质疑鼓励中小城镇发展的城市化道路,认为应优先发展一批大城市,尤其是国际性大都市,产生对劳动力与产业的规模性聚集,以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然而,这些学者也颇为沮丧地遭遇了“大城市病”:交通堵塞、房价飞涨、就业困难,甚至在城市内部出现二元结构。于是,“城镇化”与“城市化”之辩由此展开。

在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下,孔祥智教授认为,小城镇的发展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所起到的作用日益明显。这种作用在小城镇与城市的关系、小城镇与农村的关系两个方向上展开:一方面转移了部分城市功能,减轻了城市压力,不仅改善了城市内部环境,还缓冲了城乡差异所造成的城乡矛盾;另一方面带动了农村产业、辐射农村市场、提高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其中后者是现阶段小城镇在城乡统筹中所应发挥作用中的重点方面。

不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陆铭教授撰文指出,城市化不等于中小城镇化,中国目前城镇发展的路径应该是进一步发展大城市和大都市圈,来提高经济和人口的集聚程度,而不是优先发展中小城镇。即使是要发展中小城镇,也仍然要以发挥大城市的集聚效应为前提。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要两轮驱动,不要因此失彼

面对近来高层对“城镇化”的不断强调,有学者不禁担忧,新拉开的城镇化运动是否会干扰已进行三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演变为一场轰轰烈烈的“造镇运动”。不少学者表示,在行政权力主导下,可能导致造城大跃进,以简单加法快速推进,小村合并成大村,把大村合并成城镇——这是最容易操作、也最容易出政绩的路径。

对此,高层一再强调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是“两轮驱动”,是“良性互动”。“一号文件”中明确表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温总理做政府报告时也指出,要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郑风田教授认为,大力发展中小城市与城镇,使农村经济变成“双轮驱动”,即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是我国三农政策的重要战略转移。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局面,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小城镇要发展,要加快,但又要避免急躁冒进现象,所以文件讲发展城镇化要采取积极稳妥地来推进。

第三篇:众志成城开新局豪情满怀谱华章——2012年XXX建扶工作组半年情况汇报(写写帮推荐)

众志成城开新局豪情满怀谱华章

——2012年XXX建扶工作情况汇报

XXX建扶工作组

(2012年8月 日)

今年以来,在XXX的直接领导和市、区两级建设扶贫工作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基层党委、政府和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配合下,XXX建扶工作组认真落实去年底省委基层办验收组领导对我们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结合实际,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创新举措,落实各类扶贫项目 个,投入资金 余万元,两年累计投入项目资金 余万元,开创了建设扶贫工作新局面。XXX建扶工作经验连续 年被省基层党建工作简报予以推介。

一、1—8月份工作情况汇报

(一)领导重视全情投入。部领导对建设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满怀深情。XXX像关心亲人一样关心建扶村的群众,定期走访慰问,嘘寒问暖。今年1月份,XXX带领部机关全体干部到建扶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亲自主持评选了建扶村的“十星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并为他们送上了表彰证书和奖金。3月份,XXX又带领部机关干部到建扶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干部下基层”活动,并带头开展“如何做好新时期建设扶贫工作”的调研,带头与村党员群众、产业大户谈心谈话,带头在村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建扶工作组组长XXX上任伊始,就轻车简从到建

扶村了解情况,开展调查研究,谋划2012年建扶工作思路。不仅如此,领导还定期听取建扶工作汇报,专题研究建扶工作,并对建扶工作组的干部高看一眼,厚待一分,为建扶工作组组员解决了正科级别,并明确为XXX副主任。今年又新派了XXX到村蹲点开展建设扶贫工作。在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工作组对建扶工作全情投入,推动建扶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得到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产业扶贫全力以赴。建扶工作组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要求,着眼增强发展后劲,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壮大支柱产业,为基层群众拓宽致富途径。2012年春节期间,建扶工作组组织村里的产业大户到XXX、XXX等地考察学习外地的先进发展经验,帮助开阔眼界,理清思路。6月份,工作组又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到我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XXX参观学习,增强发展信心,鼓足工作干劲。在建扶工作组的积极鼓励下,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发展产业的热情高涨,新年刚过,村里的群众就自发组织起来,积极发展现代烟叶农业,不到一个月时间,全村共发展烟叶 亩。建扶工作组还积极与县烟草局协调,争取在村里建成育苗工厂一个,投入达 万元,为村里和周边地区的烟农提供了优质的烟叶幼苗,为村里群众烟叶优质增产打下了坚实基础。建扶工作组还积极为村里拓宽产业发展路径,经考察论证,建扶工作组和村支两委共同决定,在村里发展苗木产业,建成苗木基地XXX亩,栽下了XXX万株桂花树、罗汉松、茶花等经济价值较高的绿化苗木,硬是把过去的荒山头变成了如今的“绿色

银行”,为村里的发展打造了新的经济引擎。此外,村里还发展了生态立体养猪场 个,原生态养鸡场 个,进一步丰富了群众发展致富的途径。

(三)民生建设全面铺开。建扶工作组始终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以来,投入资金XXX万元,对年久失修的XXX组至XXX组 公里水渠进行全面整修,不仅消除了水灾隐患,还有效改善了两个组 多亩农田的水利灌溉,受益群众达到 多人。继续完善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万元,硬化张XXX至XXX公路 公里,新修铁屋组至孔家泉组耕道 公里,使全村形成了环型交通线路网,实现了公路“组组通”。为XXX组村民新修便民桥 座,解决了两个组余名村民出行的安全问题。筹资 万元购买了 盏太阳能路灯,使全村太阳能路灯数达到 盏,在全市行政村中位列第一,夜幕下的小山村灯火通明,群众彻底告别了“摸黑行路难”的问题。此外,村里的山塘整修、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以及饮用水工程项目建设等都已列入了项目计划,正在抓紧联系协调,有望在年底前全面落实。

(四)文化活动全民参与。领导高度重视村民的文化生活情况,专门要求建扶工作组为村里的老党员每人订一份《XXX报》,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情况,更好地为村里的发展建议献策。建扶工作组按照部领导的要求,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先后投入 万多元,购买液晶电视、音响、DVD等设备,组织成立了村腰鼓队,从市里聘请广场舞老师组织培训村民开展广场舞健身活动。2012年 月 日至 日,建扶工作组和村支两委共同组织返乡农民工和在家村民举办了XXX村首届春节联欢文化活动,投入7万余元,组织全村村民连续3天自编自演,表扬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受到全村群众的热烈好评。月 日,举办了 首届 民俗文化节,组织了“游神”“祭祀”“舞龙”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全村男女老少载歌载舞,犹如过年一般。

二、我部开展建设扶贫工作的经验启示

(一)既要上级主导,又要群众主动。建设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上级主导,积极推动,也要注意发动群众,要通过教育、引导和广泛宣传,群众自我觉悟、自我提高,广泛积极参与,激发建设扶贫工作的内生动力源泉。我部在开展建设扶贫过程中,始终充分考虑群众意愿,注重赢得群众的理解和认同,真正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形成“上级主导、群众主动、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扶贫工作局面。

(二)既要立竿见影,又要循序渐进。建设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建设任务和发展战略,但群众对建设扶贫的期盼很强烈,希望能有立竿见影的成果,见到实效、得到实惠。我们在开展建设扶贫过程中,注重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解决好通过努力能够很快解决的问题,例如: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使群众看到成绩,增强发展的信心,又不急于求成,始终遵循客观规律,利用本地优势,培育壮大支柱产业烟叶和苗木,并扶持一批与支柱产业相关的示范户,拉长主导产业链,在循序

渐进中实现群众的增产增收,在持之以恒中确保建设扶贫任务的全面完成。

(三)既要加大投入,又要精打细算。建设扶贫工作是一项需要“真金白银”投入的工程,既要加大投入力度,又要加强成本控制,精打细算。我们在开展建设扶贫过程中,一方面积极整合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资金投入,牢固树立成本效益理念,充分用足用好建设扶贫项目资金,对那些必须投的坚决投,对那些有持续性发展前景的项目舍得投,对那些没有持续效益的项目谨慎投。另一方面,倡导勤俭节约,不做图取政绩不节俭、碍于情面不节俭、急于求成不节俭的事,真正做到建扶资金专款专用,做到帐目清楚,群众明白。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1.持之以恒开展创先争优。继续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切实组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贯彻落实,切实加强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提高村干部和党员为民服务的能力。

2.毫不松懈抓好项目落实。按照两年扶贫规划的部署,认真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群众安全饮水、山塘治理等问题。

3.集中精力整治村容村貌。以XXX——XXX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为依托,积极推动生态村创建,提高村民环境意识、生态文明水平,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

4.建立完善一批长效机制。按照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要求,每个村支部都要总结一项实用有效地工作制度,我们将全面梳理两

年来的工作做法,把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上升为规章制度,为村里留下一支永远带不走的工作组。

第 轮建设扶贫工作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尽管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和群众的期盼相比,和上级的要求相比,我们感觉工作做的仍然还不够多,事情还能够办得更好。在接下来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们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带着感情,肩负责任,扎实工作,力争做出更好的成绩。

下载校长先进事迹材料:倾情“三农”开新局,心系“农广”谱华章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长先进事迹材料:倾情“三农”开新局,心系“农广”谱华章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