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纪检组长先进事迹材料
X是X市检察院的老纪检组长,在大家的眼中,这个老组长有几个标志性的“小习惯”。这些“小习惯”并不太引人注目,大家以为只是个人喜好,并不做他想,只有纪检监察人知道这“背后的故事”。
杯不离身。老组长总爱提溜着个水杯,这个水杯是个普通的玻璃瓶,还总是泡着茶水。这个水杯从纪检组办公室到各部门办公室,从门卫室到会议室,从阅览室到办案区,陪着和组长在检察院办公楼里“转悠”。在新任纪检组长到岗的时候,老组长抬着玻璃瓶说出了原因。
“杯不离身”源于纪检组工作需要看、需要听、需要说,看干警在岗状态、看部门工作情况,听干警反映的情况、听大家的意见建议,说纪律作风要求、提醒该注意的问题。这看似简单的看、听、说,都需要在各科室坐坐、聊聊,而这一坐一聊,别人不可避免地要倒水、泡茶,而且有时会特意泡“好茶”。
如果不坐下来喝口水,在说情况听问题的时候,就会不自然,在提意见做提醒,气氛就会紧张。有了自带的水杯和茶水,不仅减轻了对方倒水泡茶的负担,而且避免了喝着别人的“好茶”,挑着别人的“毛病”的尴尬。就在这平常的一坐一聊中,纪检组及时提醒问题苗头,及时收集意见建议,把看到发现和听到的突出问题反馈党组研究。律己方能服人,杯不离身,源于纪检人对人情的洞察,出于纪检人对自我的约束。
爱较真儿,检察院的人都知道老组长工作上是个“爱较真儿”的人,刚到监察科的科长小郎就领教了一回,被她称为“十秒钟事件”。
那是X年底,X市检察院收到市纪委转办的一个举报交办件,举报人称我院干警驾驶警车过程中与群众发生争吵,造成了不良影响。老组长列出了排查提纲,要求还原整个事件的客观经过。还原事件经过就需要查看沿途监控录像,接下来的时间里,除了找相关人员谈话,老组长和小郎奔波于公安局交警大队、附近单位、沿街商场,协调调取监控录像,进行记录、刻盘。
经过三天的调查,终于提取了在车程经过点X个摄像头记录的内容,基本还原了事件经过。小郎胸有成竹地撰写了报告,就在她要松一口气的时候,和组长拿着光盘找到她说:“这几个监控的时间段加起来,中间少了X秒钟,时间衔接有空隙就排除不了可能性”。于是,为了这X秒钟,小郎又跟着老组长踏上了那条走了无数遍的路,经过反复细心查找,终于在街边墙角里发现了一个小商店安装的监控录像,正好拍摄到了需要的那段录像。事件调查完毕后,答复和处理结果得到了市纪委、举报人和当事干警的认可。细微之处见真章,爱较真儿,源于纪检人对细节的态度,出于纪检人对事实的审慎。
运动标配。前些年,爱穿裙子的老组长一改往日的形象,一个双肩包、一双运动鞋成了她的“标配”。她家住得远,走路最快也要X分钟,可除了雨雪天气不便,老组长开始每天都坚持走路上下班,别人问老组长为何不乘车、不开车,老组长总说:“多走走更健康”。
可实际上,老组长走路选择的路线是“别有用心”的,市区里平坦、宽阔、安全的近路她不走,她上下班选的路线是绕道市区边上的老国道,不仅路程远,而且道路窄、灰尘大、货车多。选择这个路线,实际上源于“工作需要”。老国道中的一段是检察院“国家文明城市”工作包保责任区域,这段路属于城乡结合部,徒步约X分钟,这段路旁有农贸市场、花鸟市场,有手工作坊、汽车修理铺,建筑老旧、商铺杂乱。
由于分管创文工作,老组长会定期带队对该路段进行清扫,但该区域人流量很大、卫生情况多变,为了能及时发现问题,老组长坚持平常上下班都走上一圈,发现卫生状况不好就及时联系和组织清扫,每年都圆满完成包保任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早晚一个“背个双肩包,穿双运动鞋”的身影总走在这条坑洼的路上,该路段的每个保洁员都和老组长成了熟人。心中有责方能尽职,运动装束,源于纪检人对责任的坚守,出于纪检人对工作的用心。
小字条儿,老组长爱“记事”,经她处理的文件首页通常都有一张回形针别着的“小字条儿”,提醒文件重要内容和工作事项,很多干警也收到过老组长的记事“小纸条儿”,内容有时是纪律提醒短信,有时是交接工作事项。
说是“小字条儿”,不是因为字小,而是因为这些字条本身都“不大”,全是AX纸打印草稿背面、打印纸张留白处撕下来写的字条。只要没有涉密内容,纸张能写的地方,老组长都要裁下来留作便签纸,长长短短的“小字条儿”就这样“诞生”了。“一张纸需要多少树木呀,不能浪费”,老组长总这么说。
“前几年,我收到和组长字条后,发现纸都是废纸裁下来在背面写的,从那以后我都注意双面打印,碎纸前还会好好整理一下,把背面有空白的纸钉起来打草稿,现在我们科室都是这个习惯了。”政治处干警小张说起“小纸条儿”仍心有感触。自觉节俭方能厉行节约,小字条儿,源于纪检人对品德的追求,出于纪检人对勤俭的操守。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老纪检组长--X的这些“小习惯”,反映出的是对纪检工作的热爱和坚守,做任何事情都做到“用心、用情、用力”,她先后获得了x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