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全文5篇)

时间:2021-04-30 18:2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

第一篇: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

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为了减小事故造成的危害,时常需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那么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1

为建立社区自然灾害紧急救助机制,提高社区防灾、减灾应急反应能力,提升社区应对灾害水平,进一步明确责任,完善社区综合减灾有效措施,保障社区居民的财产安全,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特结合社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保护社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工作小组密切配合,各司其职。依靠居民群众、社会组织共同参与防灾减灾。

二、适用范围

凡在我社区辖区范围内发生的水旱灾害,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等地质灾害,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以及其它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本预案指导XX社区辖区自然灾害的应对工作,并与XX街道应急预案对接。

三、组织机构

为落实“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社区成立综合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协调开展灾害应急响应、紧急救援、灾民安置及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

领导小组组织情况及工作职责如下:

(1)传达、贯彻上级部门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指示,并组织实施;

(2)召开会商会议,对社区风险源进行会商和评估,研究提出对策;

(3)配合上级工作组开展工作,与社区有关部门保持联系;

(4)承办社区紧急救援、灾民转移安置等有关方面的协调事宜;

(5)负责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

灾情收集组:由社区灾害信息员xx、xx负责收集灾情情况,及时将灾情向组长汇报。

治安交通小组:由社区民警xx和治安员xx组成,主要职责是实施安全警戒,维持现场秩序;治安员配合交通管理部门疏导周边交通,开辟应急通道,保障应急处置人员、车辆和物资装备应急通行需要。

医疗救护小组:由社区卫生部门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开展伤员救护和卫生防疫等工作。

安全疏散组:由社区居委会成员及应急志愿者队伍组成,居委会主任xxx为疏散责任人,负责引导疏散、转移受灾居民及受灾户安置过渡工作。按照社区疏散路径将受灾居民转移到社区应急避难场所或安全地。

综合保障小组:由社区居(村)委会、辖区企事业单位和物业公司(或管理企业)的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负责为现场指挥部提供场地、办公设备和后勤服务保障;协助疏散人员,安置受灾群众,引导居民开展自救互救。

信息报道组:由社区居委会成员xx、xx组成,负责组织防灾减灾工作宣传报道;按规定及时向街道办事处发送灾情有关信息;对辖区居民进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

四、灾害隐患

(一)灾害风险隐患清单

xxx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清单——自然灾害

xxx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清单——事故灾难

xxx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清单——公共卫生事件

xxx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清单——社会治安

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2

为确保我校在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务院《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1、领导小组。我校防震减灾工作在市教育局及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工作局面稳定。

二、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大型锅炉、供电输电、机房机库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

4、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三、震后应急行动

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成员立即开展工作,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学校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上课时间:

A、各班学生在上课(值班或值日)教师的组织下立即有序撤出教室到操场空旷地带避震;

B、所有校内其他人员立即撤到操场空旷地带。

就餐时间:

A、在餐厅就餐的学生在值日教师及后勤人员的组织下有序撤离到操场空旷地带;

B、所有校内其他人员立即撤到操场空旷地带。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和历史文物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局办公室及镇党委政府。

四、其它要求

1、进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全体小组成员及工作专班人员必须保证通讯畅通。及时落实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

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第二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东峪联小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减灾委《关于做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市教育局有关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的要求,切实增强我校广大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及时、高效、妥善地处置发生在学校的灾难事故,保护师生人身安全,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处置部门与职责

法人代表校长为总指挥,成立应急工作小组,组长为具体责任人。

1、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工作小组职责:

(1)发生灾难事故后,学校应急工作小组立即起动本预案。

(2)校长担任学校灾难事故应急处置的总指挥,学校灾难事故应急工作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的指挥和协调。

(3)学校的若干工作小组在学校应急工作小组的指挥下分别开展疏散引导、红十字救护、通信联络工作。

二、预防办法和措施

1、校长为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校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2、根据安全工作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防灾减灾工作管理制度,落实学校防灾减灾工作责任制。

3、加强师生员工防灾减灾意识教育,普及防灾知识和技能。

4、学校的应急逃生通道和消防通道符合要求;加强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

(1)学校发生灾难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内,拨打电话“110”或“120”,向有关部门报告和求援施救;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在求援施救的同时,应当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学校负责人再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2)学校发生灾难事故后,应当根据事故的类别、性质按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相关部门报告。

(3)灾难事故报告的必要内容。灾难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事故简要经过、采取的施救措施、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报告单位、报告人及其它应当报告的事项。

(4)保护好现场,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取证。

2、事故处置程序

(1)应急处置程序

A、发生灾难时,立即拨打“110”和“120”报警和求援电话,关闭电源,迅速报告学校领导。

B、校领导接警后,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同时指挥本校各应急工作小组开展疏散和救援工作,尽最大可能保证师生生命安全,使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C、现场的教师,必须迅速打开通道,按照防灾减灾的应急逃生路线,迅速有序地疏散学生,同时,要稳定学生情绪,避免慌乱。

D、疏散引导人员立即到达重要部位和指定位置,做好学生疏散引导工作,安慰和管理好学生,不使学生走失、走散。

E、若有受伤者,学校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若有学生受伤,要及时通知家长。

第三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

XX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应急救助预案模板

为建立社区自然灾害紧急救助机制,提高社区防灾、减灾应急反应能力,提升社区应对灾害水平,进一步明确责任,完善社区综合减灾有效措施,保障社区居民的财产安全,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特结合社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保护社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工作小组密切配合,各司其职。依靠居民群众、社会组织共同参与防灾减灾。

二、适用范围

凡在我社区辖区范围内发生的水旱灾害,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等地质灾害,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以及其它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本预案指导XX社区辖区自然灾害的应对工作,并与XX街道应急预案对接。

三、组织机构

为落实“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社区成立综合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协调开展灾害应急响应、紧急救援、灾民安置及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

领导小组组织情况及工作职责如下:

(1)传达、贯彻上级部门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指示,并组织实施;

(2)召开会商会议,对社区风险源进行会商和评估,研究提出对策;

(3)配合上级工作组开展工作,与社区有关部门保持联系;

(4)承办社区紧急救援、灾民转移安置等有关方面的.协调事宜;

(5)负责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

灾情收集组:由社区灾害信息员xx、xx负责收集灾情情况,及时将灾情向组长汇报。

治安交通小组:由社区民警xx和治安员xx组成,主要职责是实施安全警戒,维持现场秩序;治安员配合交通管理部门疏导周边交通,开辟应急通道,保障应急处置人员、车辆和物资装备应急通行需要。

医疗救护小组:由社区卫生部门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开展伤员救护和卫生防疫等工作。

安全疏散组:由社区居委会成员及应急志愿者队伍组成,居委会主任xxx为疏散责任人,负责引导疏散、转移受灾居民及受灾户安置过渡工作。按照社区疏散路径将受灾居民转移到社区应急避难场所或安全地。

综合保障小组:由社区居(村)委会、辖区企事业单位和物业公司(或管理企业)的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负责为现场指挥部提供场地、办公设备和后勤服务保障;协助疏散人员,安置受灾群众,引导居民开展自救互救。

信息报道组:由社区居委会成员xx、xx组成,负责组织防灾减灾工作宣传报道;按规定及时向街道办事处发送灾情有关信息;对辖区居民进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

四、灾害隐患

(一)灾害风险隐患清单

xxx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清单――自然灾害

xxx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清单――事故灾难

xxx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清单――公共卫生事件

xxx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清单――社会治安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2

为贯彻落实好省、州、市关于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安排部署,确保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各类灾害事故,坚决避免群死群伤灾害事故的发生,结合三街镇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全面提高我镇防灾、减灾、避灾、救灾应急反应能力,进一步明确责任,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本预案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云南省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应急预案》、《楚雄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

三、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全镇范围内水、旱、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包括干旱、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溃堤(坝)、河道堵塞、危房倒塌、学校和集镇防洪以及供水危机等自然灾害。

四、工作目标及基本原则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工作,逐一对全镇地质灾害房屋用户,低洼地房屋用户,以土坯房为主的危旧房用户进行登记造册建档,完善防汛防灾档案,发放各类明白卡,划定危险区、设立警示牌、修订防灾预案,明确隐患点镇、村干部责任,做到防灾减灾工作“底摸清、有章循、责任明”,确保防灾减灾工作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基本原则

1.立足预防,主动防范。把洪涝干旱灾害的预防管理放在防灾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旱情、险情和灾情,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分级负责,加强督查。洪涝干旱灾害按行政区域实行属地管理,以各村委会为主进行处置,镇属及市属各有关单位积极支持和指导、督促各村的应急处置工作。

3.科学调度,保障安全。认真分析洪涝干旱灾情的发展和防洪抗旱工程现状,科学调度,优化配置,保障安全。

4.果断处置,全力抢险。一旦发生重大洪涝干旱灾害、地质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应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五、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

镇成立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任总指挥、镇长任副指挥,分管副镇长任副总指挥,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党政办公室、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综治办、财政所、国土资源所、派出所、供电所、中(小)学、卫生院、村委会等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和组织防汛防灾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组织快速高效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日常工作。指挥部同时设立信息监测、转移、调度、保障4个工作组及一个应急抢险队伍。各村成立以村主任为责任人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组,同时成立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的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20人)。

(二)职责与分工

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镇防灾减灾救灾日常工作。负责拟订全镇防灾预案,指导推动各村制定和实施预案;督促指导境内河道、渠道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清除;负责抗洪抢险技术指导和水毁工程的修复,加强山洪地质灾害的防治等。执行镇党委、政府及上级指挥部命令,加强值班,确保防灾避灾信息及时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镇人武部:具体负责民兵参加抗洪抢险工作。

镇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及时向市防汛办和民政局上报灾情统计资料。

国土资源所:负责监测预报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制订好方案。

镇水务服务中心:对沿河、临河村组及人口密集区、河流险工险段、水毁段等重点区域,指派专人24小时巡查,及时发现险情,有效组织抢险。

镇中心卫生院:负责做好灾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

供电所:负责所辖电力工程的运行安全,保证抗洪救灾的电力供应。

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对镇域内道路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同时加强与上级交通部门的衔接,保障因汛情所造成的水毁道路的及时修复,确保道路畅通。

镇中(小)学:负责学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搞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训,发生险情组织学生安全撤离。

各村委会:负责本辖区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对所涉及的范围目标要制定详实的防灾预案,在汛期要加强巡查,及时排查出险情进行整改;遇到重大险情按照预案边处理,及时上报,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应急抢险队:由镇政府组织成立一支以基干民兵和镇政府机关干部等组成的30人的抢险队。每个村也建立一支20人的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各抢险队员自备电筒、雨衣等工具,听从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灾工作。

信息监测组:负责对区、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气象、水文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与传递。

综合协调服务组:

1.协调组织全镇救灾物资、装备、人员,根据现场需求,开展紧急救援、抗震救灾物资、装备、人员的保障支援。

2.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3.做好信息汇总和有关文件的上传下达工作。4.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组织群众避灾组:

1.负责按照指挥长和市、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的命令,组织群众按预定路线转移,一人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

2.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现场抢险救灾组:

1.负责抢险救灾力量资源配置,统筹安排资源,调配救援队伍及装备,搜救被困群众和受伤人员。

2.实施限制前往或途经灾区的特别管制措施。

3.组织对抗震救灾物资的转运和发放工作。

4.协助开展受灾群众转移安置。

5.协助开展排危除险工作。

6.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灾区社会维稳组:

1.组织维护灾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严密防范、严厉打击趁机进行盗窃、抢劫、哄抢救灾物资等行为。

2.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及时进行交通管制,优先保障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通行。

3.防控以宗教或赈灾募捐名义诈骗敛取不义之财、借机传播各种谣言制造社会恐慌等违法犯罪活动。

4.做好涉灾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

5.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医疗卫生救护防疫组:

1.迅速组织医疗防疫队全进入灾区,组建震区临时医院或医疗所,抢救、转运和医治伤病员。

2.及时检测、监测灾区饮用水、食品、药品安全等。

3.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

4.组织开展灾后心理援助工作。

5.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民政救灾与灾情统计组:

1.负责转移人员的安置,逐户逐人落实,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的`水喝,有病能得到医治。

2.集中受理受灾群众诉求,及时了解民情民意,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3.及时统计上报灾情信息,为受灾群众救助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4.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基础设施损毁调查和恢复组:

1.组织指导抢修维护公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和供电、供水、防洪、通信、广播电视等设施。

2.组织调运抢险救援产品、生产物资和装备,保障灾区抢险应急物资供应。

3.开展灾区房屋建构筑物的安全鉴定;调运应急板房等物资和装备,搭建临时板房。

4.对受灾的基础设施和农业损毁情况进行核实,指导制定科学恢复生产方案,编制恢复重建规划,安排落实有关扶持资金和物资。

5.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所有成员单位的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人员为直接责任人。责任人要加强巡查力度,并将检查情况报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办公室。

六、工作措施

(一)宣传和摸底建档。各村、镇属及市属各单位要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对象进行一次深入地毯式摸排查,对全镇地质灾害房屋用户、沿河、低洼地房屋用户,以土坯房为主的危旧房用户进行认真排查。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摸清安全隐患,落实相关责任人。

(二)监测预警。

1.山洪灾害预警

建立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体系,落实观测措施和汛期值班巡查制度,各村党总支书记为防灾责任人,各村委会主任为地质灾害点监测人。各责任人和监测人要时刻警惕,加强巡排查,一旦发现险情,立即向周边群众报警,并组织转移群众,同时报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

2.干旱灾害预警

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针对干旱灾害的成因、特点,因地制宜,落实预警措施。建立健全旱情监测网络和干旱灾害统计,随时掌握旱情灾情,并预测干旱发展趋势,根据不同干旱等级,提出相应对策,为抗旱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应急响应。

1.应急响应行动

(1)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指挥长主持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成员会商,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抗旱)期,启动应急预案,作出相应工作部署,并将情况上报区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及相关领导,派工作组赴一线指导防灾救灾工作;同时密切监视汛情、旱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预测预报,由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指副组长带班,加强防汛(抗旱)值班,及时发布汛(旱)情通报及防汛抗旱措施;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

(2)受灾村及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根据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指令及时动员、部署本村防灾救灾工作,服从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的统一调度;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群众,加强防守巡查,及时控制险情。

(3)以属地为主的原则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及时组织防汛抗旱工作;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机构及成员单位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到分管的区域组织指挥抗灾救灾工作,或驻点具体帮助受灾区做抗灾救灾工作。

2.应急响应措施

当发生灾害后,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加强观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形势进一步恶化。当灾害形势严峻时,对是否紧急转移群众作出决策,如需转移时,应按预案组织人员安全撤离。发生灾害后,若导致人员伤亡或失踪,应立即组织人员或抢险突击队紧急抢险,并及时做好汇报。加强对抗灾救灾工作的宣传,密切注视灾情发展情况,定期分析预测灾情变化趋势,通报灾情和抗灾情况,及时组织会商,研究部署抗灾救灾工作,落实应急抗灾救灾资金和物资。

3.信息报送和处理

各类抗灾救灾信息要及时上报。上报内容要快速、准确、详实,重要信息应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随后补报详情。所有信息必须报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响应级别,由指挥长签署意见后,再上报市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

七、工作制度

(一)值班制度。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科学安排好领导带班24小时抗灾救灾值守,负责雨量监测,水位统计、接听上级传真、电话指令等,同时做好记录。各村、各单位要安排值班人员,由书记或主任(负责人)带领一名干部进行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要保持通讯畅通,并做好相关值班记录。

(二)报告制度。为及时做好防灾工作,了解情况,各村、各单位要安排值班人员在每天上午8:00之前如实向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上报情况,如遇重大灾情险情应立即报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并及时处置。不得瞒报、漏报、错报、延报。

(三)巡查制度。实行动态巡查,对各类工作对象设立巡查负责人,在正常天气要安排两天一巡查,非正常天气要随时巡查。如遇非正常天气时,责任干部要对地质灾害房屋用户、沿河、低洼地房屋用户进行逐一上门通知。

(四)督查调度制度。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将不定期对各单位、各防灾责任人进行督查、抽查、调度,对单位和有功人员进行表扬,对敷衍失职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

(五)追责制度。对不执行或不正确执行上级防灾救灾指令,不坚持24小时值班的;不及时组织对防灾工作对象进行巡查的;不及时排除各类隐患和险情的;对影响防灾救灾安全的问题不及时组织处理的;不坚守防灾救灾岗位,不服从调派,擅离职守的;不按规定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工作,不及时组织安全受威胁的人员转移,瞒报、谎报、拖延不报汛情、险情、灾情的,将进行追责。

八、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村委会、各单位、镇村责任干部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认真对待,亲力亲为,保持清醒的头脑,克服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把工作落到实处。

(二)落实责任。各村委会、各单位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严肃纪律,切忌推诿扯皮、阳奉阴违,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保障投入。各村、各单位要做好防灾减灾救灾人力队伍、物资储备的准备,一旦发生险情,确保能够及时抢险救灾。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3

为做好我镇防灾减灾避灾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按照“救灾先救人”的原则,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迅速建立起快速有效的防范机制,从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做好充分设备,及时通报灾情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作为灾害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居安思危,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行政区域实行属地管理,各村要按照分工职责,互相配合,有效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应对合力。

(三)强化基础,提高能力。把应对突发事件与日常各项管理工作相结合,加强基础工作,增强预防分析,提高防范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切实提高防灾避灾能力。

(四)依靠科技,有效应对。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灾害应急工作现代化水平,做到早分析,早预警,及时响应,科学处置,有效应对。

三、适用范围

凡在我镇辖区发生的气象灾害(水灾、冰雹、暴雨、雷电、大雪)、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和因安全事故产生的火灾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

四、应急机构及职责

望洪镇防灾减灾指挥部办公室是望洪镇防灾减灾指挥部的日常工作机构,设在望洪镇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由镇党委书记兼任。办公室常设值班工作电话为:XX。

指挥部机构设置情况如下: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望洪镇防灾减灾指挥部主要职责: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望洪镇防灾减灾指挥部的工作部署,分类管理防灾减灾、突发事件。协调各村排查、治理和监控突发事件风险隐患;落实突发事件预防、预警措施;编制和执行相关应急预案;指导、监督各村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总结评估应急管理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承担望洪镇防灾减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接到监测、预测和预警信息,或发生重大或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后,望洪镇防灾减灾指挥部办公室要立即组织各村开展或分析灾害发展趋势、灾害影响程度和范围,及时向县委、政府和永宁县防灾减灾指挥部报告情况,提出启动或终止应急响应级别和处置措施等工作建议;根据望洪镇防灾减灾指挥部的决定,协调组织各村到指定地点集结或赶赴突发事件现场;落实事件处置工作中综合协调、信息报送和值守应急工作。

五、信息报送与发布

各村要根据突发事件的种类和特点建立健全检测网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落实监测人员,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对有关极端天气、突发事件进行全天候检测。要经常调查和分析研究本村存在的影响稳定的重点问题,对可能出现的紧急重大情况和苗头性问题及时将信息反馈至望洪镇防灾减灾指挥部办公室。望洪镇防灾减灾指挥部办公室接到各村反馈的信息后,要密切关注事态进展,积极部署,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按照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和预防工作,并及时向永宁县防灾减灾指挥部动态报送有关信息。

六、责任与奖励

对在应对灾害、突发事件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严重虚报、瞒报时间情况的,一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在灾害、突发事件处置工作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按照县政府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4

为增强社区防震减灾紧急救援能力,做好救灾工作,整合救灾资源,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地震自然灾害紧急救助的运行机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自然灾害(防震减灾)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辖区居民群众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辖区居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结合水中社区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为最大限度地保护辖区居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党组织、党员干部、居民委员、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小区物管要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力量和作用。

二、指导方针

自然灾害(防震减灾)救助坚持“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救济和扶持”的方针。社区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加强社区及辖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组织社会团体和广大干部、群众,发挥党员应急队伍力量的突击作用,共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一旦出现应急情况,必须立刻集结到水中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以应对灾害进行相关救助帮扶。

三、适用范围

凡在我辖区范围内发生的地震、地质灾害、水旱、大风、冰雹、大雪、沙尘暴、森林火灾等重大自然灾害,以及其它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应急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

四、自然害应急综合协调机构

社区成立自然灾害(防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救灾工作有关细则和具体实施,协调开展灾害应急响应、紧急救援、灾民安置、灾民生活安排及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

社区自然灾害(防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水中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办公室,由社区书记负责,社区副书记进行相关通知、统计、上报情况。

(一)传达、贯彻上级领导关于抗灾救灾工作的指示,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召开对灾情形势进行会商和评估,研究提出对策。

(三)配合上级工作组开展工作,与自然灾害(防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

(四)承办灾区紧急救援、灾民转移安置等有关方面的协调事宜。

(五)负责水中社区自然灾害(防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

五、应急准备

水中社区做好通信、信息管理,准确掌握自然灾害情况。所有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保障24小时通信畅通。做好灾害应急演练及灾情避险宣传,加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六、灾害的信息管理

若自然灾害(防震减灾)发生后,水中社区将按照此预案迅速组织应急队伍到灾害一线。在上级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由领导小组组长陈珏文(社区党总支书记)和李红强(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统一指挥自然灾害(防震减灾)工作。组织居民撤离到安全地带(熊猫绿岛公园和女娲广场),组织应急小分队及时进行救灾,并向东城街道办事处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灾情。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范围、程度、灾害后果(包括人员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房屋倒塌、损坏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区居民群众的'需求等。在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之前,水中社区居委会均须执行24小时的报告制度。报告灾情必须实事求是,不得隐瞒和虚报。

七、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受自然灾害影响,水中社区应在全面核实灾情的基础上,协助办事处和民政部门统筹安排,确保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灾民生活安排方案。确保受灾群众每人每天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恢复重建工作,应按照上级政府的统一安排组织实施,采取自建、援建和帮建相结合的方式,以受灾户自建为主。资金按照政府救济、社会互助、邻里帮帮料、以工代赈、自行借贷、政策优惠等多种途径解决。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5

为确保我校在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务院《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

1、领导小组。我校防震减灾工作在市教育局及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全体老师

2、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工作局面稳定。

二、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大型锅炉、供电输电、机房机库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

4、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三、震后应急行动

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成员立即开展工作,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学校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上课时间:

A、各班学生在上课(值班或值日)教师的组织下立即有序撤出教室到操场空旷地带避震;

B、所有校内其他人员立即撤到操场空旷地带。

就餐时间:

A、在餐厅就餐的学生在值日教师及后勤人员的组织下有序撤离到操场空旷地带;

B、所有校内其他人员立即撤到操场空旷地带。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和历史文物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局办公室及镇党委政府。

四、其它要求

1、进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全体小组成员及工作专班人员必须保证通讯畅通。及时落实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

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6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然,在突发事件来临时,能快速、及时、妥善疏散学校教学区域师生,切实有效降低学校安全事故带来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紧急疏散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全体教师

二、紧急疏散的决定

紧急疏散是在火灾、地震、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来临时,为了避险,迅速将人员由危险场所撤往安全地域的行动。实施紧急疏散难度较大,其行动自身也极具危险性,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因此,不到紧要关头不可实施,而必须实施时则应当机立断。紧急疏散的决定由校长做出。

三、紧急疏散的信号及发布

紧急疏散的信号有广播和哨声两种:在广播系统可以使用时,采用广播信号;在电源或广播系统损坏或不便使用时,可采取哨音信号。哨音信号为连续的两短一长声。信号的发布由决定紧急疏散的校长实施,也可随机指定人员实施。紧急疏散信号从开始,应连续不断,直至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场所方可停止。

四、疏散通道划分

(一)上课期间疏散通道划分

1.上课期间紧急疏散通道以教室所在位置划分。各班级听到信号后立即组织学生从规定通道出来在规定安全集结区域集合。

2.疏散路线:各教室→走道→中心马路→操场。

各路口疏散协调员由各教室授课老师担任;

(二)课间和自由活动期间疏散通道划分

课间和自由活动期间紧急疏散通道以学生个体所在位置划分。发生突发事件后即在运动场按班级做操位置集合。

五、疏散组织工作

1.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教学区域,组织疏散工作。校长负责教学楼学生的疏散安顿工作。体育教师负责操场学生的安顿工作。

2.上课教师:正在上课的教师听到紧急疏散信号后,应立即停止教学活动,给学生讲清疏散通道及集结地点,打开教室前后门,组织学生分两路纵队有序迅速离开教室。同时要及时赶到楼梯口和楼梯转弯处,组织疏散学生。要求学生双手护头,下楼梯时不弯腰捡东西或系鞋带。遇到学生摔倒,教师要迅速将学生扶起来。在学生全部撤离后,随同并组织上课班级的学生撤往安全集结区域(操场)。

3.班主任:紧急疏散信号发布时,班主任在教室,应立即组织疏散本班学生;不在教室的班主任,听到信号后,应立即前往自己所在班级与任课教师共同组织学生疏散转移;在其他班级上课的班主任,首先应担负起任课教师的职责任务,待该班班主任到达、情况交待清楚、在确无特殊情况需要共同处理时,可以前往自己所在班级。

4.其他教职工:遇突发事件需紧急疏散时,不当班的'教师迅速赶到所在班级位置,协助有秩序疏散学生,指挥学生不乱跑、不猛拐、不推撞、不打闹、不大声喧哗,防止意外伤害事故发生;除此之外的教职员工,一律到操场协助有需要的班级安顿学生。

六、安全集结区域

学生撤出应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或部位,尽量靠远离建筑物一侧的道路,迅速向规定区域集结。我校安全集结区域为靠旗杆的操场。

到达安全集结区域后,各班应迅速集中整队,清查本班人数和损伤情况,及时报告校长或值日领导,并采取相应措施关照学生,发现疏散时有受伤师生予以救护。

3月1日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7

为了有效处置辖区内发生的各类气象灾害,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及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保障我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出发点,全面加强应对气象灾害体系建设,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2、预防为主,科学高效。充分利用各种措施切实提高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和应急处置能力。

3、依法规范,协调有序。依照法律法规和职责分工,加强信息沟通,建立健全协调配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4、分级管理,属地为主。镇人民政府负责全镇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各村(社区)在镇党委和政府领导下负责各自辖区内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镇范围内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冰冻、大雾、霾等各类灾害性天气防范和应急处置。

三、气象灾害分级

根据气象灾害的影响范围、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分为以下四级:特别重大灾害(Ⅰ级);重大灾害(Ⅱ级);较大灾害(Ⅲ级);一般灾害(Ⅳ级)。I级为最高级别。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各专项应急预案另有明确规定的,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四、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x镇气象灾害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由镇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日常管理机构、各村(社区)气象灾害防御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组成。

(一)应急指挥机构

x镇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是我镇气象灾害应急指挥机构,主要职责如下: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全镇应对气象灾害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审定镇气象灾害总体应急预案;在处置气象灾害的工作中协调与上级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关系;根据县气象部门气象灾害预警、上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或我镇区域出现重大气象灾害后报告上级部门,请求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当气象灾害超出本镇处置能力时,依程序请求县政府支援;领导各村(社区)及相关单位开展对各级气象灾害的相关应对工作。

(二)日常管理机构

镇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防汛办),防汛办成员由党政办、社会事务办、综治办、计教卫办、经发办、村镇建设办相关负责人组成,应急值守时绝对服从防汛办当班负责人指挥。主要职责:具体协调应急值守;承担信息汇总和督促落实镇指挥部决定的事项;组织编制、修订镇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审核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负责紧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设置、日常管理及维护工作;按指挥部要求及时发布预案启动、解除时间及预案等级等;应急宣传、演练等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镇气象灾害的防御与应急工作;负责气象灾害应急信息收集、分析、评估和上报县防指等工作。

(三)各村(社区)

各村(社区)负责制订本村(社区)气象灾害应急分预案;组织指挥各方力量先期处置气象灾害;落实镇指挥部部署的各项工作;及时收集上报信息;对超出社区(村)处置能力的气象灾害,及时提请镇防指予以支持。

(四)企事业单位

各单位负责制订本单位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组织指挥本单位力量先期处置气象灾害;落实镇指挥部部署的各项工作;及时收集上报信息;对超出处置能力的气象灾害,及时提请镇防指予以支持。

五、预警传播及响应指令转发

(一)接收方式:通过县气象局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和气象信息员手机短信平台、工作平台接收气象灾害预警;通过县政府政务网和县防指手机短信平台接收应急响应指令。

(二)发布原则:预警传播及响应指令发布遵循“统一口径、快速传播”原则,由防汛办根据县气象台预警、县防指应急响应指令统一发布。

(三)预警信息或响应指令网格化传播

1、一级传播:防汛办在接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或响应指令后,立即通过镇手机短信平台将其快速、准确地向镇防指成员单位、村(社区)及有关科室转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应急响应命令(或防御指导)。

预计气象灾害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时,镇防汛办利用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QQ平台、微信平台等渠道及时发布信息,并加大播放密度,增加防御提示等信息。涉及可能引发次生、衍生灾害的预警信息,及时通过有关平台向相关村(社区)及单位发布。

2、二级传播:各村(社区)负责及时将预警信息传播给各物业公司、辖区居民;城管办负责通知执法中队、环卫站、应急分队;经发办负责通知企事业单位;计教卫办负责通知辖区学校及有关教育培训组织、卫生部门;社会事务办负责人通知辖区养老院及有关社会组织;村镇建设办负责通知在建工程工地。

3、三级传播:辖区内各企事业单位负责将相关信息通知至全部人员。

六、应急准备

1、镇政府各部门迅速到位:防汛办接到县气象局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后,即进入预警准备工作状态,并向镇防指汇报。党政办、城管办、社会事务办、综治办、经发办、交警中队、执法中队、环卫站等办公室或部门应立即各司其职,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主动性。

2、各村(社区)、物业公司及企事业单位接到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灾害发展趋势,排查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实施预防和控制措施,落实抢险队伍和物资,做好启动应急响应的各项准备工作。

七、应急处置

(一)响应启动

收到县气象局发布的台风、暴雨黄色及以上预警,或县防指发布应急响应指令,或辖区内出现重大气象事件,镇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由镇防办向部门发布相应指令,各成员单位在30分钟之内进岗到位并根据相应等级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二)响应程序

按照x镇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流程图执行。

(三)分级响应

1、Ⅳ级响应

当接到县气象局发布台风、暴雨、暴雪蓝色预警信号,寒潮、大风、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霜冻、雷电、冰雹、大雾、霾橙色预警信号,高温、干旱红色预警信号,或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Ⅳ级应急响应时,镇防指立即启动防灾Ⅳ级响应。

镇防汛办副主任到岗值班并启动相应工作预案。

镇防汛办工作人员到岗,关注县防指指令,向各村(社区)、有关科室、有关职能单位及企业发布灾情信息或工作指令。

各村(社区)及有关单位值班人员迅速到岗,启动相应预案,做好有关隐患排查、防范工作,将气象预警信息及镇防止指令根据需要及时传递给各物业公司、全体居民,每8小时上报一次工作开展情况和相关信息。

镇监管中心值班人员到位,组织对所辖道路、绿化、河道等重点部位检查督查,及时上报检查情况;镇防灾应急分队到位,检查物资储备情况,做好抢险排险准备;镇环卫站值班人员到位,及时组织当班环卫作业人员清除作业区域阻水物,保障排水畅通,按预案成立预备队;镇执法中队按预案成立预备支援队。

2.Ⅲ级响应

当接到县气象局发布台风、暴雨、暴雪黄色预警信号,寒潮、大风、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雷电、冰雹、大雾、霾红色预警信号,或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Ⅲ级应急响应时,镇防指立即启动防灾Ⅲ级响应。

镇防汛办主任到岗指挥,镇分管领导值班,启动相应工作预案。

镇防汛办工作人员立即到岗到位,关注县防指指令、向各村(社区)、有关科室、有关单位发布灾情信息或工作指令,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工作。

各村(社区)及有关单位启动相应预案,分管领导到岗带班,落实24小时值班,每6小时上报一次工作开展情况;按照各自责职做好群众危房、建筑工地、临时工棚、大型广告牌、树木、地下设施、学校校舍及周边地带、蔬菜大棚、低洼积水、地下空间设施等检查和防范工作,发现积水和内涝情况,所在村(社区)应立即组织力量,采取措施排除积水;密切关注灾情,将气象预警信息及镇防止指令根据需要及时传递给各物业公司、全体居民,按照指令和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抢险排险工作。

镇监管中心值班人员到位,组织力量加强对所辖道路、绿化、河道和低洼积水部位的巡查检查,及时上报检查情况,联系市政所有效开展防范和排险工作;镇防灾应急分队24小时待命,随灾情和指令组织开展排险工作,镇防汛仓库做好物资发放和调拨准备;镇环卫站值班人员到位,在组织当班环卫作业人员清除作业区域阻水物的同时打开窨井加大排水速度,并做好安全保障,预备队24小时待命;镇执法中队加大对广告等的巡查,并督促整改到位,每4小时上报工作信息。

3.Ⅱ级响应

当接到县气象局发布台风、暴雨、暴雪橙色预警信号,寒潮、大风、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或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Ⅱ级应急响应时,镇防指立即启动防灾Ⅱ级响应。

镇分管领导到岗指挥,镇主要领导值班,启动相应工作预案。

镇防汛办工作人员立即到岗到位,密切关注县防指指令,向各村(社区)、有关科室、有关单位发布灾情信息或工作指令;密切关注灾情的发展变化,做好与气象部门、上级防指的沟通,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工作。

各村(社区)及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带班指挥,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落实24小时值班,每4小时上报一次工作开展情况;将气象预警信息及镇防止指令根据需要及时传递给各物业公司、全体居民;实地检查群众危房、建筑工地、临时工棚、大型广告牌、树木、地下设施、学校校舍及周边地带、蔬菜大棚、低洼积水、山体等的加固、处置和防范工作;视情况及时组织转移危房及临时工棚内人员,国土分局视情况及时组织转移山洪影响危险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的群众。经劝导不听的要组织力量强制转移,并安排好转移群众的生活;镇城管办督促有关社区、村及有关单位定人、定段、定责对安置过渡房、严重低洼积水点、地下车库等重点部位加密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置;每2小时上报工作信息。

镇监管中心值班人员到位,组织力量加强对所辖道路、绿化、河道和低洼积水部位的巡查检查,及时上报检查情况,联系市政所有效开展防范和排险工作;镇应急分队24小时待命,随灾情和指令组织开展排险工作,镇防汛仓库做好物资发放和调拨准备,确保物资使用;镇环卫站值班人员到位,在组织当班环卫作业人员清除作业区域阻水物的同时打开窨井加大排水速度,并做好安全保障,预备队24小时待命;各执法中队做好广告等的巡查管控,预备支援队24小时待命。

4.Ⅰ级响应

当接到县气象局发布台风、暴雨、暴雪红色预警信号,或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Ⅰ级应急响应时,镇防指立即启动防灾Ⅰ级响应。

镇主要领导24小时带班指挥,启动相应工作预案,根据需要宣布全镇进入防汛应急期;镇党委、政府部署防灾抢险工作,发动村(社区)、物业公司、企事业单位、学校等进入相应的应急状态,并将工作情况上报县政府和县防指。

镇防汛办工作人员立即到岗到位,密切关注县防指指令,向各村(社区)、有关科室、有关单位发布灾情信息或工作指令;密切关注灾情的发展变化,做好与气象部门、上级防指的沟通,并派出由镇防指成员单位组成的应急小分队赴一线指导防灾抢险工作,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工作。

各村(社区)及有关单位启动相应预案,主要领导24小时带班指挥,分管领导一线具体指挥,落实24小时值班,每2小时上报一次工作开展情况;将气象预警信息及镇防止指令根据需要及时传递给各物业公司、全体居民;进一步实地检查群众危房、建筑工地、临时工棚、大型广告牌、树木、地下设施、学校校舍及周边地带、蔬菜大棚、低洼积水、山体等防范工作,全力加固、处置有关危情;及时组织转移过渡房及临时工棚内人员,国土分局组织转移山洪影响危险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的群众,经劝导不听的要组织力量强制转移,并安排好转移群众的生活;镇城管办督促有关社区、村及有关单位定人、定段、定责对安置过渡房、严重低洼积水点、地下车库等重点部位加密巡查,严密布防,发现险情,立即组织力量投入抢险加固。镇各办公室、人武部、派出所、交警等镇防指成员单位全力投入现场抢险,必要时请求上级部门支援突击抢险;镇防指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和应急预案,做好有关工作,每半小时上报防灾抢险工作信息和抢险救灾情况。各单位要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在接到抢险指令后,应立即组织抢险队伍赶赴现场,不论险情是否处于管辖区域内,均应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并及时反馈处置信息,抢险队伍在取得镇防汛办的同意后方可撤离。

镇监管中心值班人员到位,24小时加大道路积水点巡查力度,做好前置处理;加大绿化、河道、低洼积水点巡查,及时督促解决,汇总巡查处置情况,每半小时一报;镇应急分队24小时待命,全力以赴组织抢险排险,及时上报处置情况,镇防汛仓库做好物资发放和调拨工作,确保物资使用;镇环卫站组织环卫作业人员及时清除作业区域阻水物,打开窨井加大排水速度,保障安全,预备队24小时待命,按照指令组织开展抢险工作;镇执法中队做好广告等的巡查管控、加固、拆除,预备支援队24小时待命,按指令组织开展抢险工作。

5、异常情况

镇防指应随时跟踪气象灾害预警的进展情况,一旦发现本镇范围出现气象灾害应立即启动相应等级应急响应并向县防指报告;有可能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或现有气象灾害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必要时向县政府报告,请求协助调配其他应急资源,参与处置工作。

(四)信息报告

气象灾害发生后,村(社区)、辖区单位在第一时间内向防汛办如实报告当地情况,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和越级上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紧急情况下向镇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报告。镇防汛办根据县防指指令及时汇总上报有关信息。

(五)应急值守

启动Ⅲ级及以上应急响应时,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进入应急值守状态。防汛办应与县防指、县气象局保持密切沟通,在2小时未接到县防指指令的情况下,需进行电话确认。

(六)社会动员

重大气象灾害事件发生后,防汛办应组织民兵、应急分队等各方面力量抢救人员,灾区所在的各村(社区)组织基层物业单位、辖区单位、志愿者(义工)和社区居民开展自救和互救。

(七)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灾情信息由党政办按规定发布,必要时各村(社区)及有关单位发布气象灾害综合信息。

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接受记者采访、提供新闻稿、组织报道、举行新闻发布会等。

信息发布内容主要包括气象灾害种类、灾情发展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因灾伤亡人数、经济损失、救援情况等。

(八)应急终止

灾害性天气结束,根据县防指指令,防汛办及时发布灾害预警降低或解除信息;气象灾害得到有效处置,灾害影响不再扩大或已经减轻,根据县气象灾害领导小组发布的终止应急响应指令及时发布给全镇各村(社区)和有关单位。

八、后期处置

(一)调查评估

由镇防汛办指导,灾害发生地的各村(社区)应组织有关部门对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及气象灾害的起因、性质、影响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与总结,分析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灾情核定由社会事务办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灾害结束后,各村(社区)应及时向防汛办报送调查评估结果与应急工作情况。

(二)保险理赔

鼓励通过保险形式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和灾后自救能力。各村(社区)主动服务社区企业及住户,联系并协助气象部门为保险理赔等活动提供气象证明材料,或组织有关专家对气象灾害进行调查鉴定,提供气象灾害调查鉴定报告。协助保险部门根据灾情,主动办理受灾人员和财产的保险理赔事项。

(三)恢复重建

受灾地所在的各村(社区)或企事业单位应在有关部门指导下制订恢复重建计划,尽快组织修复被破坏的供水、供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使受灾单元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九、工作要求

1、认真落实工作制度。要树立大局意识、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要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辖区各单位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气象灾害的处置工作。

2、确保通讯时刻畅通。指挥部成员必须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气象灾害发生时,各单位在积极行动的同时,要立即向镇指挥部报告。

3、严格执行报告程序。接到气象灾害报告时,各职能科室和村(社区)要做好记录,并立即向镇防汛办报告有关情况;镇防汛办收到信息后,要了解查实事件,统一部署,统一调度,动员组织各方力量参与处置。

4、切实做好善后工作。气象灾害发生后,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及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积极做好恢复生产、经营工作。

5、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对在处置气象灾害工作中,出色完成任务、成绩显著者或有特殊贡献者,给予通报表彰和物质奖励;对玩忽职守,迟报、漏报、瞒报、误报延误处置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附则

1、气象灾害发生后,按灾害类别,本预案与其他专项预案同时启动。

2、各村(社区)要制定处置气象灾害的应急分预案,指导各单位开展防灾工作。

3、本预案由镇防汛办负责解释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对总体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和充实。

4、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8

为了使我校防汛防洪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并有效地预防台风、洪水和风暴等自然灾害给学校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以确保全体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财产安全,特制定《学校防汛防洪工作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防汛防洪工作应急领导小组及具体分工:

组长:xxx

副组长:xx

组员:xx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行政室,xx任主任,xxx任副主任,具体负责日常防汛防洪工作。

二、主要职责

1、领导小组组长职责:

(1)做好日常防汛防洪工作的宣传和情报传达。

(2)当接到重大汛情预告时,要及时发出防御通知,领导小组成员全部进入临战状态,组长要坐镇指挥并部署防汛防灾工作,同时要根据汛情发展情况果断做出停止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决定,学校采取24小时的值班工作,及时将有关信息上通下达。

(3)组织指挥全校做好防汛防洪和抗洪抗台风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4)一旦发生台风险情和洪涝灾害,要及时做好信息上报、后勤保障、灾后自救以及尽快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工作。

2、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协助组长做好日常防汛防洪工作的`宣传和情报传达。

(2)在汛期要保持每天与镇中心小学联系,了解上级有关汛情信息和任务,及时反映和上报本校的防汛防洪工作。

(3)做好防汛防洪的必要工具和物资的配备工作。

(4)一旦发生台风险情和洪涝灾害,要协助组长及时做好信息上报、后勤保障、灾后自救以及尽快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工作。

三、应急工作程序

1、根据气象部门的汛情通告,迅速传达到全体师生员工,切实做好检查和防范自然灾害工作。

2、根据汛情发展情况果断做出停止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决定,及时做好师生员工撤离工作。学生在校不离校,学生在家不上学,以保证学生安全。

3、启动防汛防洪工作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组长坐镇指挥,各副组长靠前指挥,领导小组成员积极配合,并组织有关教职员工积极投入抗洪抗台工作中去。重点做好学校的电脑室、实验室、图书室、档案室、体育器材室等设备的防护工作,情况特别紧急时,学校要组织抢险小组砸资芎槔浴⒂晁质吹纳璞浮⑼际榈纫笆弊龊米啤

4、安排有领导带班的24小时在岗值班人员,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组长、带班领导、值班人员的手机和学校的值班电话要全天候开机,确保通讯畅通。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中心小学汇报。

5、要密切注意灾情动向,灾情解除后,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及时向镇中心小学报告灾情损失情况。同时,领导小组办公室抓紧组织人员对灾后校园进行大扫除。对被淹的校园,及时请镇卫生中心医院进行消毒处理。对受损较严重的校舍门窗、屋面以及围墙、宣传栏、自行车棚、体育设施等,应及时向中心小学提出整改方案,并抓紧时间落实维修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6、抗灾救灾后,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向全体师生员工了解家庭的受灾情况,开展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受灾师生员工的家庭进行适当慰问和救助,确保不使一名因家庭受灾而失学。同时,领导小组要及时进行总结分析,查清灾情损失的原因,吸取教训,修改预案,并为下次防汛防洪工作做好各项准备。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9

为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全校师生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师生自救互救能力,根据上级部门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

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职责: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副组长:

职责:协助组长实施本方案,对本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要迅速了解判断,协助组长确定应急方案,并按预案进行疏散、救护、联络、保卫、宣传教育等工作。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疏散小组、通讯联络小组、预警小组、医疗救护小组、保卫组、宣传教育心理疏导小组、后勤保障组。

二、各应急救援小组人员工作职责:

1.应急疏散小组:

组长:耿方晓

成员:各班班主任

职责:

(1)负责本年级、班级学生紧急疏散及撤离秩序、安全管理,负责教室门口秩序,严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2)负责带领学生撤退;

(3)到达安全场地后清点学生人数。

(4)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学生人数。

(5)做好撤离后学生安全管理和情绪稳定工作。

2.预警小组:

组长:张克庆

成员:刘仕国、保安

职责:

(1)负责警报,一旦发现地震等灾情立即拉响警报预警,并立即向安全分管领导报告,同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并随时向领导小组报告灾情。

(2)迅速采取措施切断电源,关闭煤气等易燃易爆设施,做好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工作。

3.医疗救护小组

组长:杨德伟

成员:付伟、陈洁琼

职责:负责在发生灾害过程中对伤员应急救护,及时与120取得联系救护车及时救护,并向组长报告伤员人数和情况。

4.通讯联络小组

组长:方芳

成员:何联、王梦姣

职责:负责每天向上汇报情况,做到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及时向全校教师发出领导小组的通知,按要求发布有关信息和警报,并将收集到的情况向组长汇报,确保政令畅通。

5.宣传教育心理疏导小组:

组长:杨雪

成员:各班主任

职责: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在灾害期间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消除学生心理上的恐慌,稳定学生情绪等。

6.后勤保障组

组长:邢远林

成员:张作刚、徐燕

职责:

(1)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落实,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三、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务。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供电输电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

4.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四、纪律要求

1.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学校指挥部将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各种命令、指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将通过电话、口授等形式传达,命令、指示一经发出全校职工必须立即到岗到位,凡发现不到岗到位者追究责任。

2.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3.方案一旦启动,全校教职工必须保证24小时开机,凡因个人原因造成的损失,将追究个人责任。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0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镇范围内因地震因素引发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险等其他灾害的处置,适用有关应急预案的规定。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出发点,全面加强应对防震减灾的体系建设,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2、预防为主、科学高效。实行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提高防震减灾监测预警能力和防御标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好各项应急准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依法规范、协调有序。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职责,做好防震减灾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各村、各部门的信息沟通,做到资源共享,并建立协调配合机制,使防震减灾应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运转协调。

4、分级管理、属地为主。根据灾害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对防震减灾实施分级管理。镇人民政府指导防震减灾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指挥体系

1、成立指挥部

2、镇指挥部职责

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全镇防震减灾的应急处置工作,指挥部人员与应急队伍人员一致。主要职责:

(1)启动和终止防震减灾应急预案,为镇政府提供防灾减灾决策依据和建议;

(2)负责防震减灾应急体系与设施建设,组织灾害性天气气候监测、预报、预警,并及时提供地震服务信息;

(3)负责调集防震减灾应急处置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装备等资源,协调解决防震减灾应急处置工作中有关问题;

(4)指导和督促各村、单位开展相应工作;

(5)决定其他有关重要事项。

3、成员单位职责

按照分工,各成员单位负责职责范围内的防震减灾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并确定应急工作联络员,及时向镇指挥部上报应急处置工作动态和灾情信息。

(1)党政办:参与镇政府地震防灾减灾决策,发布防震减灾预案预报信息,开展地震防灾减灾服务,承担镇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

(2)民政所:统一审核发布防震减灾灾情和救助工作;组织、协调全镇防震减灾的救助、救济和救灾工作,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检查其使用情况;组织指导和开展救灾捐赠工作;指导灾区做好灾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3)综治办:协助做好防震减灾的抢险救援工作,协助转移危险地区的群众,参加重要设施和重大险情的抢险工作;协助公安部门维护抢险救灾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

(4)派出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依法打击盗窃、哄抢防御防震减灾物资和破坏防灾救灾工程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置因防震减灾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负责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与秩序;防御防震减灾紧急期间,协助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协助提供部分道路实景信息。

(5)财政分局:负责防御防震减灾和救灾资金的筹集,及时下拨并监督使用。

(6)旌阳国土中心所:负责提供防震减灾时的地质实况,地质灾害监测等相关资料信息;组织应急调查和应急监测工作,并对防震减灾造成的地质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应急防治与救灾措施建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必要的应急防治工作,减缓和排除险情、灾情进一步发展。

(7)供电营业所:负责保障应急重点部门用电的供应;及时组织电力受损线路的抢修,保障电网的安全正常运行,保障电力供应。

(8)卫生院:负责灾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医疗救护工作;及时提供地震灾区疫情和防治意见,组织医疗人员赶赴灾区开展防病治病工作;预防、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9)学校:负责全镇各类学校防御防震减灾工作的监督管理,指导学校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教育,提高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10)文化站:根据指挥部办公室提供的防震减灾情况,及时向公众发布地震、灾情信息,做好防御地震工作的宣传报道。

4、日常办事机构

镇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为防震减灾应急处置的综合协调机构。

主要职责:

(1)承担镇指挥部的日常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市防震减灾防御的日常工作;

(2)组织编制全镇防震减灾应急预案,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3)负责传达镇指挥部工作指令,及时掌握防震减灾及应急工作动态,编印相关应急简报;

(4)组织、协调各村、单位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应急处置工作;

(5)负责防震减灾信息收集、分析、评估、鉴定、审核和上报工作;

(6)组织抢修被防震减灾损坏的自来水管道设施,保障自来水的供应;指导受灾地区做好灾后房屋和基础设施的修复等工作;

(7)镇指挥部要求的其他保障事项。

四、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

镇指挥部办公室要及时收集和提供防震减灾防御以及损失等情况,在2小时内向镇指挥部报告。特别重大、重大及较大突发事件信息,镇政府向县政府或省政府报告。

2、响应启动

按防震减灾程度和范围,及其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类别,有关部门按照其职责和预案启动响应。

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防震减灾且分别发布不同预警级别时,按照最高预警级别灾种启动应急响应。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防震减灾且均没有达到预警标准,但可能或已经造成损失和影响时,根据不同程度的损失和影响在综合评估基础上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3、响应机制

重大防震减灾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即可通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微信群、手机短信、广播、电视、报刊、电话、警报器、电子显示屏、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医院、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4、分级响应

防震减灾应急工作遵循“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分级响应”的原则,根据防震减灾的种类、级别和危害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

(1)一般防震减灾应急响应(Ⅳ级)

发生一般防震减灾,镇指挥部迅速启动本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全镇防震减灾的应急处置工作。

(2)特别重大、重大、较大防震减灾应急响应(Ⅰ级、Ⅱ级、Ⅲ级)

发生特别重大、重大、较大防震减灾,镇指挥部迅速启动本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全镇防震减灾的应急处置工作,并向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提出支援请求。

5、分部门响应

当防震减灾发生时,根据灾害所造成的.影响和灾害类别,相关部门牵头实施相应的应急响应行动。

6、现场处置

防震减灾现场应急处置由指挥机构统一组织,各部门依职责参与应急处置工作。包括组织营救、伤员救治、疏散撤离和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及时上报灾情和人员伤亡情况,分配救援任务,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的行动,查明并及时组织力量消除次生、衍生灾害,组织公共设施的抢修和援助物资的接收与分配。

7、社会动员

防震减灾事件发生时,各村可根据灾害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范围,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防震减灾突发事件的处置,紧急情况下可调用车辆、物资、人员等。

防震减灾事件发生后,各村组织各方面力量抢救人员,组织基层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

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捐赠和援助。审计监察部门对捐赠资金与物资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监督。

8 、信息公布

防震减灾的信息公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灾情公布由有关部门按规定办理。信息公布形式主要包括权威发布、提供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

信息公布内容主要包括防震减灾种类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因灾伤亡人员、经济损失、救援情况等。

9、应急终止

防震减灾得到有效处置后,经评估,短期内灾害影响不再扩大或已减轻,地震部门发布灾害预警降低或解除信息,镇指挥部视情宣布终止应急响应。

五、后期处置

1、调查评估

灾害结束后,镇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对防震减灾造成的损失及防震减灾的起因、性质、影响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与总结,分析防震减灾应对处置工作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灾情核定由民政部门会同有关单位开展。调查评估结果与应急工作情况应报送上级人民政府。特别重大灾害的调查评估结果与应急工作情况应逐级上报。

2 、征用补偿

防震减灾应急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归还因救灾需要临时征用的房屋、运输工具、通信设备等;造成损坏或无法归还的,应依法给予补偿或做其他处理。

3 、保险理赔

鼓励通过保险形式提高防震减灾防御和灾后自救能力。保险部门应根据灾情,主动办理受灾人员和财产的保险理赔事项。保险监管机构依法做好灾区有关保险理赔和给付的监管。

4 、恢复重建

镇指挥部制订恢复重建计划,尽快组织修复被破坏的学校、医院等公益设施及交通、水利、供电、通信、供排水、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使受灾地区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六、应急保障

1 、通信保障

通信管理部门做好防震减灾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及时采取措施恢复遭破坏的通信线路和设施,确保灾区通信畅通。

2 、交通运输保障

综合办会同有关单位保障人员转移以及救灾人员、物资运输和车辆调配。

3 、资金保障

财政部门负责防震减灾应急处置和抗灾救灾的资金保障。

4 、物资保障

各村、有关单位,特别是水利、民政、农业、卫生等部门要加强并督促做好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和抢险救灾的专用物料、器材、装备、工具等的储备,加强生活、医药、防护用品类救灾的储备,加强农业救灾物资、生产资料的储备。

5 、治安保障

公安部门加强灾区和社会治安管理,做好重点部位的警卫和人员聚集场所秩序维护,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防灾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保证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稳定。

6 、避灾场所保障

民政、水利等有关部门确定本镇各地的避灾(避险)场所,设立标志,确保防灾避灾的人员转移安置需要。必要时,可依法征用学校及社会公共场所,用于人员转移安置。

7 、电力保障

供电部门负责落实抗灾救灾的供电需要和应急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

七、监督管理

1 、宣传、培训和演练

(1)各村、有关单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多种媒体,对社会公众开展防震减灾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知识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地震防灾减灾能力。

(2)各村及有关单位要把防震减灾、预警知识、应急处置知识以及工作管理、救援人员上岗和其他常规性培训工作,纳入总体防灾、减灾、应急处置的培训内容,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方面的培训,提高相关应急人员的素质。

2 、奖惩

对在地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玩忽职守,处置不力,或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等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追究相应的责任。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1

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提高防灾、减灾、避灾、救灾应急反应能力,健全防灾、减灾、避灾、救灾防范机制、责任机制和保障机制,提升社区应对灾害能力和防灾、减灾、避灾、救灾科学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明确责任,完善防灾、减灾、避灾、救灾的有效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结合社区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凡在本区内发生的气象灾害(台风、水灾、冰雹、暴雨、雷电、大雪)、地质灾害(地震)、生物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和因安全事故产生的火灾、毒气灾害及其它突发公共事件,符合启动条件的,适用本预案。

第三条根据灾害预警和灾害发生后具体情况,由学苑社区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视情启动报警预案,分别为红色报警预案、黄色报警预案和蓝色报警预案。

第一章组织机构

第四条成立学苑社区防灾减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长由社区党委书记和社区中心主任担任,分管副主任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平安建设部,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副组长兼任,灾情发生后领导小组立即转为救灾减灾指挥部。

第二章预防演练

第五条加强社区防灾、减灾、避灾、救灾演练,提高社区居民防灾减灾的意识,增强全体居民的素质,夯实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基础。

第一款开展宣传教育。在社区居民中开展防灾、减灾、避灾、救灾工作宣传,利用公益广告牌、宣传栏、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和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营造浓厚的.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氛围;整合社区资源,利用社区文化宣传机构和场所,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在社区图书室加挂防灾减灾宣传图板;重视加强青少年的防灾减灾教育,开展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增强社区居民的防灾意识和减灾能力。

第二款重视骨干培训。加强与民政、地震、消防、公安、文化、卫生、教育、红十字会等职能部门的联系,制定社区防灾减灾骨干培训学习计划,组织对社区居民、单位、学校进行各种形式的防灾、减灾、避灾、救灾培训,提高科学化水平。

第三款组织防灾救灾演练。利用适当时机进行灭火、防震、逃生自救、搭建室外避难场所等社区救灾减灾演练,使社区居民熟悉掌握救灾减灾技能,提高自救保护能力。

第三章红色报警预案

第六条启动条件:辖区内发生特大区域性自然灾害(第二条所列范围),由上级防灾指挥部统一下达红色警告预报,根据上级发布的红色警告预报,本级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在辖区内发布红色警告预报。

第七条指挥系统:领导小组指挥全体成员迅速到达指定位置,按各自分工立即开展工作。

第一款根据领导小组统一指令,迅速进行人员转移、灾区隔离、组织抢险、医疗救护、生活安置、灾情调查、后勤保障等,随时保持相互联络(根据需要架设临时专用通讯线路),准确掌握灾情程度,迅速组织救灾。

第二款根据灾情种类和灾害情况,领导小组及时发布红色警报,及时组织居民向指定疏散地域集结;驻辖区单位及时组织救灾减灾应急分队向指定区域集结,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第三款领导小组要及时掌握、通报灾情,根据实际情况,部署紧急抢险救灾工作,在第一时间内将灾情种类、时间、地点、范围、伤亡人数、损害程度及重要设施受损情况,迅速向上级救灾减灾指挥部报告。

第八条人员就位:接到市、区指挥部的指令后,社区救灾减灾领导小组要立即下达红色警报指令,部署社区人员按分工到达指定区域,组织实施紧急救援。同时,领导小组成员要迅速联络有关单位和各救援队,奔赴受灾区域,组织进行抢险救灾工作。

第九条实施抢险:灾情发生后,领导小组全体成员按照各自分工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第一款社区工作人员服务队、社区志愿救者服务队、民兵应急小分队、社区民辅警服务队分别按指令进行紧急救援。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由专人(社区义工志愿者)负责抢救转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受灾群众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及时救助。

第二款由辖区医院组成医疗抢险救护队,救治受伤群众,对受灾群众进行体检和灾区防疫工作。

第三款由公安、综治、民兵、协警员组成的治安保障队,负责灾区治安管理、交通管制和安全保卫,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

第十条人员疏导:灾情发生后,根据领导小组统一指令,社区工作人员迅速组织居民迅速转移。

第一款安置区域:迅速组织居民转移到指定的室外避难场所,如遇特殊情况,及时报社区防灾减灾领导小组。

第二款组织转移:领导小组根据居民转移情况,组织应急救援队在各避难场所搭建帐篷,设置救灾减灾临时指挥小组,负责居民临时安置、发放生活用品、组织医疗救护,启用储备救灾物品,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

第十一条灾后重建:灾情过后,领导小组要立即协调有关部门,组织人员进行灾后重建。

第一款对倒塌房屋进行修缮,对危房进行加固处理;抢修线路,修复供水、供电设施,尽快恢复通讯;组织居民重建家园,重建社区。

第二款根据受灾情况,对受灾居民进行社会救助,在社区内组织社会互助、向政府申请临时救助或灾害救助。确有重大困难的,请示上级给予重点救助,确保灾后居民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有病能医治。

第四章黄色报警预案

第十二条启动条件:辖区内发生重大局部区域性自然灾害(第二条所列范围),由上级防灾指挥部统一下达黄色警告预报,根据上级发布的黄色警告预报,本级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在辖区内发布黄色警告预报。

第十三条指挥系统:掌握、通报灾情,根据实际情况,部署紧急抢险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到达指定位置,按分工开展工作。

第一款根据领导小组统一指令,迅速组织灾区居民转移,对灾区进行隔离,组织医疗救护抢险,对受灾群众进行生活安置,准确掌握灾情程度,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第二款根据灾情种类和受灾情况,领导小组及时向社区居民及辖区单位发出黄色警报,并组织有关居民向指定疏散地域集结;有关驻辖区单位组织救灾减灾应急分队集结,按指令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第三款领导小组应及时将灾情种类、时间、地点、范围、伤亡人数、损害程度及重要设施受损情况,迅速向上级救灾减灾指挥部报告。

第十四条人员就位:按照上级救灾减灾指挥部的指示,领导小组及时组织实施紧急救援的有关事宜。迅速联络、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集结,按指令奔赴受灾区域,进行抢险救灾工作。

第十五条实施抢险:领导小组按照上级指挥指令,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第一款社区工作人员服务队、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民兵应急小分队、社区民辅警服务队分别按指令集结,及时进行紧急救援;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由社区工作人员服务队负责抢救转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受灾群众在短时间内得到救援。

第二款医疗抢险救护队集结,按领导小组指令对受伤群众进行救治,负责灾区防疫工作。

第三款社区民辅警服务队,按领导小组指令对灾区治安、交通和安全开展工作,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

第十六条人员疏导:灾情发生后,社区各网格根据领导小组的指令,按照第十一条第一款划分的区域对部分居民进行转移安置。

第十七条灾后重建:灾情过后,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灾后重建工作。对倒塌房屋、危房、线路、水电等基本生活设施,协调有关部门尽快恢复正常;对受灾居民进行必要的社会救助,根据实际情况,向政府申请临时救助或灾害救助,确保居民基本生活有保障。

第五章蓝色报警预案

第十八条启动条件:辖区内发生重大局部区域性自然灾害(第二条所列范围),由上级防灾指挥部统一下达蓝色警告预报,根据上级发布的蓝色警告预报,本级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在辖区内发布蓝色警告预报。

第十九条指挥系统:根据预报,领导小组召集有关成员到位,研究部署抢险救灾工作,按指令做好抢险救灾应急工作。

第一款根据领导小组统一指令,组织部分居民做好转移准备,对相关区域人员进行疏散,组织有关抢险队集结,随时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第二款根据灾情种类和受灾情况,领导小组及时向社区居民及辖区单位发出蓝色警报,并组织有关居民向指定疏散地域集结;有关驻辖区单位组织救灾减灾应急分队集结,按指令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第三款社区各工作人员要及时通报有可能发生灾情时间、地点、范围等情况,迅速向区救灾减灾指挥部报告。

第二十条人员就位:按照领导小组的指示,迅速组织相关救援队待命,随时做好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第二十一条人员疏导:接到蓝色预警信号后,社区各工作人员按照第十一条第一款划分的区域,根据指令随时做好对居民的转移。

第六章后勤保障

第二十二条领导小组统一负责救灾减灾工作中的各项后勤保障。

第一款在辖区内设置室外避难场所。

第二款避难场所配备相应的救生帐篷、折叠床、被褥等生活必需品和食品、饮用水等生活用品。

第三款根据安置人员情况,现场临时搭建移动厕所供居民使用。

第四款为避难场所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安全绳、应急灯、灭火器,及消防器材箱和救助器材箱。

第五款在辖区主要路口设立防灾减灾宣传栏、宣传橱窗、警示和逃生导向标志牌;绘制社区救灾减灾地形图,标明指挥部、救护站、避难场所、临时疏散点的准确位置。

第六款根据灾情程度,向上级民政部门申请调拨生活必需品和各类救灾保障物资。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如发生灾情,领导小组将根据灾情发布红色警报、黄色警报或蓝色警报,按相应预案进行工作;如灾情未发生,领导小组将及时发布警报解除信号。

第二十四条本预案的解释权归学苑社区防灾减灾领导小组。

第二十五条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2

1、目标任务

1.1制定目的

建立健全统一、规范、高效、科学的救灾应急指挥、保障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高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公共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灾民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1.2制定依据

本预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xx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x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有关自然灾害救助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工作原则为依据,与同级其他专项预案相衔接。

1.3适用范围

在本区域发生的干旱、洪涝灾害,台风、风雹、低温冷冻、雪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火灾和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

1.4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政府主导,尽职尽责,社会互助,灾民自救;

(3)依法规范,整合资源,科学应对,提高效能;

(4)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

2、基本情况

本镇辖x个片区、x个居民区、x个行政村,户籍人口x万人、常住人口x万人,面积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公顷。

3、自然灾害级别划分

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影响范围、危害程度、损失情况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级别。

3.1特别重大自然灾害

一次自然灾害过程造成以下后果之一的,为特别重大自然灾害。

3.1.1本区域内发生的干旱、洪涝灾害,台风、风雹、低温冷冻、雪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火灾和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自然灾害过程造成下列情况之一的:

(1)受灾人口超过全镇总人口的x%左右;

(2)农作物成灾面积超过全镇当季播种面积的x%左右;

(3)转移安置人员占全镇总人口的x%左右;

(4)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在市外省内造成重大影响。

3.1.2对敏感时间等特殊情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3.2重大自然灾害

一次自然灾害过程造成以下后果之一的,为重大自然灾害。

3.2.1本区域内发生的干旱、洪涝灾害,台风、风雹、低温冷冻、雪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火灾和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自然灾害过程造成下列情况之一的:

(1)受灾人口超过全镇总人口的x%左右;

(2)农作物成灾面积超过镇当季播种面积的x%左右;

(3)转移安置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x%左右;

(4)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在县外市内造成一定影响。

3.2.2对敏感时间等特殊情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3.3较大自然灾害

一次自然灾害过程造成以下后果之一的,为较大自然灾害。

3.3.1本区域内发生的干旱、洪涝灾害,台风、风雹、低温冷冻、雪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火灾和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自然灾害过程造成下列情况之一的:

(1)受灾人口超过全镇总人口的x%左右;

(2)农作物成灾面积超过全镇当季播种面积的x%左右;

(3)转移安置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x%左右;

(4)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在镇外县内造成影响。

3.3.2对敏感时间等特殊情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3.4一般自然灾害

一次自然灾害过程造成以下后果之一的,为一般自然灾害。

3.4.1本区域内发生的干旱、洪涝灾害,台风、风雹、低温冷冻、雪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火灾和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自然灾害过程造成下列情况之一的:

(1)受灾人口超过全镇总人口的x%左右;

(2)农作物成灾面积超过全镇当季播种面积的x%左右;

(3)转移安置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x%左右;

(4)人员因灾受伤,房屋倒损,在镇内造成影响。

3.4.2对敏感时间等特殊情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4、组织指挥体系

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本镇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指挥中心(下简称“指挥中心”)”为本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协调开展全镇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指挥中心总指挥由镇长担任,常务副总指挥由委员副镇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副镇长担任。指挥中心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自然灾害救助相关工作。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负责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络,决定设立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构及其人员组成,组织开展灾情评估、信息报送和灾害救助等工作,协调落实相关支持措施。

5、应急准备

5.1避灾安置场所准备

本镇已经县政府发文确认的避灾安置场所x所,总建筑面积x多平方米。每年台汛期之前本镇将对其开展安全管理专项检查,确无安全隐患的避灾安置场所灾时方可启用。避灾安置场所应当有明显标志,管理制度上墙,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有基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本生活保障的预案。

5.2医疗卫生场所准备

辖区内证照齐全的.x所(含行政村、居民区和社区卫生室)医疗卫生单位是做好受灾群众的医药卫生和防疫防病工作的有力保障,灾时确保医务人员和药品及时到位,并做好灾区饮用水的检查和水源保护工作。

5.3物资准备

每年根据应对自然灾害的要求储备必要物资,一并整合利用应急民政、水利、教育、卫生等部门在基层的救灾物资储备。按照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相结合的原则,建立救灾物资生产厂家(大型超市)名录,签订救灾物资紧急购销协议,健全应急采购和供货机制,分级、分类管理储备救灾物资。

5.4救灾装备准备

配备救灾专用车辆、普通电话、移动电话、数码摄像和数码照相器材、基本办公设备等救灾必需的设备和装备,建立救灾装备统筹调用制度。

5.5人力准备

5.5.1加强自然灾害各类专业救援队伍建设、灾害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自然灾害救助能力。培育、发展和引导相关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鼓励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5.5.2推行灾害信息员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健全覆盖镇、社区、行政村和居民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

5.5.3本镇建立的相应应急救援分队进行应急处置力量不足时,可请求调用以县级为单位组建的应急队伍和社会力量进行处置。

5.6宣传、培训和演练

5.6.1利用xx省防汛防台日、国家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全国消防日和国际民防日等活动,组织开展全域性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灾害知识,宣传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等常识,增强公民防灾减灾意识。积极推动减灾示范社区建设。

5.6.2每年至少组织1次灾害管理人员、灾害信息员、应急救助人员和社会志愿者的业务培训。

5.6.3每年至少组织1次预案演练,使所有相关人员熟悉预案,对预案不妥之处,及时进行修正,让预案更切实、科学、可操作,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

6、信息管理

6.1预警信息

气象部门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水利部门的汛情、旱情预警信息,地震部门的地震趋势预测信息,自然资源与规划部门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农业农村(海洋渔业)部门的海洋灾害预警信息,应急部门的森林火灾和农业部门的生物灾害预警信息等数据及时向救灾中心办公室通报。救灾中心办公室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情预警预报信息,结合本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启动救灾预警响应,向指挥中心和本区域有关部门或单位、社区、行政村、居民区等通报。

6.2灾情管理

行政村(片区)和镇政府应急管理中心按照应急部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规程》,做好灾情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和上报工作。自然灾害灾情信息报送内容包括灾害发生时间、结束时间、受灾区域、人口受灾情况、农作物受灾情况、房屋倒损情况、因灾直接经济损失、救灾工作开展情况及灾区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等。填报程序分为初报、续报和核报。

6.2.1

发生自然灾害,行政村(片区)应在灾害发生后的1小时内上报镇政府,镇政府在接到灾情后半小时内汇总上报到县政府。

6.2.2在自然灾害灾情稳定之前,需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即:灾害发生后,每24小时必须上报一次灾情,即使灾情没有变化也必须上报,直至灾害过程结束。行政村(片区)每天8时之前将最新灾情上报镇政府,镇政府在每天8时30分之前汇总上报到县政府。灾情稳定后,行政村(片区)应在1日内核定灾情,上报镇政府,镇政府在1日内汇总上报到县政府。

6.2.3对于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和倒损房屋情况,行政村(社区)要同时填报《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台账》和《因灾倒房住房户台账》,并会同自然灾害快报上报镇政府,镇政府汇总上报到县政府。

6.2.4对于干旱灾害,行政村(片区)应在旱情初露,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一定影响时,初报给镇政府,镇政府汇总后上报到县政府。在旱情发展过程中,行政村(社区)和镇政府每10日续报一次,直至灾情解除后上报核报。

7、预警响应

7.1启动条件

相关部门发布自然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出现可能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基本生活,需要提前采取应对措施的情况。

7.2启动程序

指挥中心办公室根据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决定启动救灾预警响应。

7.3预警响应措施

预警响应启动后,指挥中心办公室立即启动工作机制,组织协调预警响应工作。视情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措施:

(1)及时向指挥中心及其成员单位报告并向社会发布预警响应启动情况,以传真、电话、短信或驻村干部口传等方式向行政村、片区、居民区发出灾害预警响应信息,提出灾害救助工作要求。

(2)24小时值班,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分析评估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3)启动涉险人员紧急转移安置预案,启用避灾安置场所,实施受灾人员紧急转移安置,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4)通知做好救灾物资准备工作,启动避灾安置场所基本生活保障预案,启动与交通运输等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做好救灾物资调运准备,紧急情况下提前调拨。

(5)派出预警响应工作组,实地了解灾害风险情况,检查各项救灾准备及应对工作情况。

(6)及时向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报告预警响应工作情况,落实其有关工作要求。

(7)做好启动救灾应急响应的各项准备工作。

7.4预警响应终止

灾害风险解除或演变为灾害后,指挥中心办公室决定预警响应终止。

8、应急响应

按照自然灾害救助分级管理、各司其职的原则,自然灾害发生后,镇人民政府和行政村(片区)应当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8.1响应等级及其启动终止程序

根据危害程度、灾情变化等因素,本镇设定三个自然灾害救助响应等级。一般自然灾害发生后,启动Ⅲ级响应,由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决定进入或终止Ⅲ级响应状态,并向指挥中心报告,指挥中心常务副总指挥向县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和县政府报告,指挥中心办公室组织协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较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启动Ⅱ级响应,由指挥中心常务副总指挥决定进入或终止Ⅱ级响应状态,并向指挥中心总指挥报告,指挥中心总指挥向县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和县政府报告,指挥中心常务副总指挥组织协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重大、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启动Ⅰ级响应,由指挥中心总指挥决定进入或终止Ⅰ级响应状态,并向县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和县政府报告,指挥中心总指挥组织协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根据响应等级的需要,切实履行好本单位的职责。

8.2响应措施

响应等级进入后,组织指挥系统当即启动工作机制,组织协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视情采取以下多项或全部应急措施:

(1)实行24小时值班并确保其通信畅通。镇通信系统、灾情发布系统、自然灾害灾情信息管理系统保证与行政村(片区)24小时畅通,专人值守。

(2)接到自然灾害发生信息后,1小时内向县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和县政府报告,之后及时续报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等有关情况。

(3)紧急转移安置受灾人员。

(4)向县政府上报灾情信息,一并向县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有关成员单位传递灾情信息。

(5)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开展医疗救治、卫生防病和心理援助等工作;了解救灾工作情况,核查灾情,掌握灾区需求,指导开展救灾救助工作,报请县政府或县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交通运输等部门紧急调运救灾物资。

(6)分析评估灾区形势,研究决定灾区抗灾救灾重大事项,落实对灾区的救灾救助支持措施。

(7)根据灾情发展和救灾工作需求,报请县政府下拨自然灾害救助资金。

(8)组织召开灾情评估会,形成评估报告,上报县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和县政府,并通报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

(9)按照救灾资金社会化发放规程,做好申请、审核、公示和发放灾民救助卡等工作。

(10)对外通报灾情,呼吁救灾援助,组织开展救灾捐赠活动。

8.3灾情报送方式

行政村(片区)向镇政府报送灾情时,有条件的应以传真或电子邮件上报;条件不具备的,可采用电话或其他方式报告,电话报告是应做好电话记录备案。镇政府向县政府上报灾情时,应当通过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上报,特殊情况下,可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电话或其他方式上报。

8.4灾情报送人员

灾害信息员职业制度全面实施前,原则上镇政府灾情报送人员为镇政府民政助理员,行政村(片区)灾情报送人员为行政村“两委”成员或片区灾害信息员。灾害信息员职业制度全面实施后,镇政府和行政村(片区)灾情报送人员原则上须取得五级灾害信息员职业资格。

8.5其他情况

关于灾情核定等工作,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行政村、社区相互配合,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9、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9.1过渡性生活救助

9.1.1重大和特别重大发生后,指挥中心办公室组织评估灾区过渡性生活救助(过渡性生活救助指因自然灾害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房可住、无生活来源、无自救能力,需政府予以解决灾后过渡期间的基本生活困难救助)需求情况。

9.1.2镇政府做好过渡性救助人员的核定、救助申请、公示和资金发放等工作。

9.1.3督查灾区过渡性生活救助政策和措施的落实,通报灾区救助工作情况,过渡性生活救助工作结束后组织人员进行绩效评估。

9.2倒损住房恢复重建

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救助工作原则,尊重群众意愿,统一规划,采取自建、援建和帮建相结合的方式,以受灾户自建为主。建房资金通过政府救助、社会互助、邻里帮工帮料、以工代赈、自行借贷、政策优惠等多种途径解决。重建规划和房屋设计要根据镇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充分考虑灾害因素,达到设防标准。

9.2.1组织核定、评估倒损住房情况,建立因灾倒损住房台账。

9.2.2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工作方案,申请倒损住房恢复重建专项资金补助。

9.2.3向灾区派出督查组,检查、督导恢复重建工作,定期通报倒损住房恢复重建进度。

9.2.4住房重建工作结束后,开展绩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上报县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和县政府。

9.3冬春救助

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当年冬季、次年春季,镇政府为生活困难的受灾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9.3.1每年9月下旬开始,行政村(片区)应当着手调查、核实、汇总当年冬季和下年春季本行政区域内灾民生活困难需政府救济情况,填报《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政府救助人口台账》,于9月30日前上报镇政府。镇政府核定、汇总数据,于x月x日前上报县政府。

9.3.2根据《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政府救助人口台账》,结合灾情评估情况,申请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政府救助专项资金,帮助解决冬春期间受灾群众口粮、衣被、取暖等基本生活需求。

9.3.3全面实行《灾民救助卡》管理制度,受灾群众凭卡领取救济粮和救助资金。

9.3.4在当年12月至次年5月期间,行政村(片区)应于每月中下旬对本行政区域内受灾人员冬春生活已救助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汇总,填写《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政府救助人口台账》,于每月15日前上报镇政府。镇政府核定、汇总数据,于每月17日前上报县政府。

10、附则

10.1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指挥中心办公室负责管理。预案实施后,指挥中心办公室视情况变化做出相应修改、报批。

10.2预案生效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生效。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3

为了坚持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发挥政府的减灾职能,提高全民族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综合防震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进一步保护全乡人民的安全和健康,同时为震后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创造有利条件,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原则

(一)总体要求

落实全国全区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国防灾减灾日“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宣传主题,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有针对性地开展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应对地震灾害处置保障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坚持“主动、稳妥、科学、有效”的工作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民,坚持主动宣传、积极引导,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抗震应急工作的首要职责,坚持地震监测、防御、应急准备与救援相结合,常抓不懈,做好防震应急的各项工作。

2.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乡地震应急工作实行属地管理、专业处置、分部门负责,乡、村二级管理。

3.多方协同,社会参与。依靠和发挥广大群众,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多方力量共同协作的地震灾害事件社会动员机制。

二、应急机构的组成及其职责

为了做好全乡地震灾害事件和其他地震事件的应对工作,成立高庄乡地震应急工作指挥部: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

成员:

地震应急工作指挥部负责对全乡地震应急工作实施统一指挥,开展抗震应急抢险救援等各项工作。指挥部下设“一室七组”,即抗震救灾办公室、宣传报道组、安全保卫组、医疗救护防疫及人口疏散组、抢险救灾及生活物资供应组、社会保障及恢复建设组、后勤保障组、督查工作组。

(一)抗震救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主任由组织委员张娜同志担任,成员由乡综合办公室、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组成。

主要工作职责:

1.研究制定本乡应对地震事件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

2.负责组织指挥和处置一般地震灾害事件的先期处置和善后工作;

3.协调各组之间的关系,指导各村开展地震事件的应对工作;

4.负责对外的联络和接待工作;

5.负责处理办公室日常工作;

6.完成好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宣传报道组

宣传报道

主要职责:

1.按照规定进行应急宣传,及时向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乡力量,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3.宣传抗震救灾工作中典型事迹与模范人物,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救灾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三)安全保卫组

安全保卫组办公室设在综治中心,组长由武装部长吴晓亮同志担任,副组长由综治中心副主任刘军同志担任,成员由综合执法办公室、综治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组成,并负责联系黄渠桥派出所。

主要职责:

1.负责组织地震应急的社会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2.当地震发生后,加强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实施紧急防范措施,全力维护灾区的社会稳定工作;

3.负责组织对要害部门、金融单位等重要目标的警戒;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害、水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和扩大蔓延;

5.协助民政部门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

6.必要时负责组织动员和征用其他部门及社会的交通设施装备,保证地震应急抢险救灾物资运输和灾民、伤员的疏散转移。

(四)医疗救护防疫及人口疏散组

医疗救护防疫及人口疏散组办公室设在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组长由武装部长吴晓亮同志担任,副组长由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站长担任,成员由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卫生院工作人员、各村党支部书记,并负责联系高庄乡卫生院。

主要职责:

1.负责迅速组织医疗卫生救援队伍进入地震灾区现场,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

2.在监震应急期间,应储备一定数量的药品及医疗救护器械等,组织好医疗救护队待命;

3.地震发生后,应立即奔赴灾区,利用各种医疗设施或建设临时医疗点抢救伤员;

4.做好卫生防疫及伤亡人员的抢救、处理及疏散工作;

5.负责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食品、饮用水源、医用放射源的安全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控制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6.负责地震伤亡医疗救治信息报告,负责组织本系统的地震次生、衍生灾害的预防与处置工作;

7.在临震应急期间,应组织群众进行有秩序的疏散,特别要注意做好妇女、儿童及老、弱、病、残人员的疏散安置工作;

8.地震发生后,迅速设置避难场所和救灾物资供应点。

(五)抢险救灾及生活物资供应组

抢险救灾及生活物资供应组办公室设在财经服务中心、民生服务中心,组长由人大主席王生林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征自武、财经服务中心副所长徐学林、民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王金孝担任,成员由财经服务中心、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1.在临震应急期间,应组织抢险救灾队伍积极开展救灾技术训练,掌握抢险救灾技术。同时,做好应急资金、物资、食品的.储备工作;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迅速组织队伍奔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

3.地震发生后,迅速组织队伍,按照全乡的统一部署,调动粮食、食品与物资,保证灾区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4.严密监视灾区火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迅速组织抢救队抢救人员和物资,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次生灾害的扩大蔓延;

5.做好应急救济款的发放工作;

6、积极组织灾区的转移、安置与恢复重建工作。

(六)后勤保障组

后勤保障组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组长由组织委员张娜担任,副组长由综合办公室主任马志财担任,成员由综合办公室、民生服务中心、财经服务中心、供电所工作人员组成,并负责联系高庄乡农电所。

主要职责:

1.在临震应急期间,做好运输车辆的.准备工作及救灾储备物资、设备的运输工作;

2.在临震应急期间应加强对主要通讯线路的检修及通讯物资的准备工作;

3.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尽快组织人员抢修被损毁的线路及设施,保证救灾通讯畅通无阻;

4.在临震应急期间,要组织力量对主要变支线路进行检修、加固;

5.地震发生后,供电所迅速组织抢修队伍,尽快恢复被损坏的线路及设施,确保灾区正常供电。

(七)社会保障及恢复建设组

社会保障及恢复建设组办公室设在财经服务中心,组长由政府乡长闻立锋同志担任,副组长由政府乡长助理尚亮担任,成员由财经服务中心、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组成,并负责联系平罗县农商行高庄支行。

主要职责:

1.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立即组织队伍奔赴灾区对退休工人、低保、困难人员开展社会救助工作;

2.迅速组织人员深入灾区,普查房屋等建筑物的损毁情况;

3.提出重建计划,并上报乡党委、政府;

4.积极争取外援和筹措资金。

(八)督查工作组

督查工作组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组长由武装部长吴晓亮同志担任,副组长由王学敏担任,成员由乡纪检、司法所、综合中心作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1.在临震应急期间,对各组开展的地震应急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督查各工作组履行责任情况、开展救助落实情况;

3.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对因处置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三、应急通信保障

(一)由乡后勤保障组负责,在地震应急时,按照权限和职责分工,优先保障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地震现场指挥部之间的通信联络,同时保障与上级政府之间的通信联络。

(二)建设并完善通信网络,存储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应急救灾相关单位的通讯录并定期更新,协调电信部门做好灾时启用应急通信系统的准备。

(三)地震发生后,电信公司尽快恢复受到破坏的通信设施,保证抗震救灾通信畅通。自有通信系统的驻乡单位尽快恢复本部门受到破坏的通信设施,协助保障抗震救灾通信畅通。

(四)乡政府值班(24小时)增加震情信息内容,与区地震应急处置中心保持正常的电话、手机、网络的通信联络,地震时如发生通讯、网络中断,采用人工传递方法,保证对外通信联络畅通。同时,架设临时专用线路,尽快恢复民用通信,优先抢修、恢复通信。乡各相关单位和村委会,在接到震情时,自动开启应急对讲机、手机,保持乡政策范围内的通信联络正常进行。

四、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资金物资的准备

(一)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

1.人员抢救队伍:志愿者队伍、民兵应急分队、工程抢险队伍、行业专业抢险队伍。

2.次生灾害特种救援队伍:县公安消防支队、行业特种救援队伍。

3.医疗救护队伍:高庄卫生院、县红十字会、县紧急救援中心、县人民医院。

4.地震现场应急队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协助县、市、区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应急队伍开展工作。

5.建筑物安全鉴定队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协助县地震局、住建局派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必要时,请示上级支援。

(二)资金物资的准备

1.物资准备

(1)及时接收、安排、拨发抢险救灾的补助资金和灾区救济补助资金,保障抗震救灾所需各项物资和资金的管理;

(2)协助县有关部门及时调运粮食、食品(饮水)等相关物资,保证粮食、食品等物资供应;保证灾区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尽快恢复商业经销活动。

同时,请求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粮食局负责调运粮食,保障粮食供应。请求县商务局组织实施灾区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请求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协调所需药品、医疗器械的紧急调用。请求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进行食品监督;对药品、医疗器械的生产、流通、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请求县气象局组织开展灾区气象监测,加强预报指导,为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专题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

2.经费准备

财政所负责应急资金的调度,民政所负责应急救济款的发放,负责接受外界提供的紧急救助款物。

五、应急救助装备的装备

(一)负责准备、接收抢险所需资金;

(二)负责准备千斤顶、起重机械等救援器械;

(三)负责准备撬棍、钻、锯、镐、锨及手电筒等救援照明器材;

(四)负责准备、接收救灾帐篷、食品、衣被等物资;

(五)负责准备地震应急救助运输车辆;

(六)负责准备用于扑灭火灾的消防器材。

六、灾害评估准备

(一)破坏性地震。当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指挥部须对救援工作进行全面评估,经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批准后,方可结束应急救援行动,并由指挥部办公室立即通知已被动员或调派的所有救援力量。

(二)临震应急。指挥部办公室须对应急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报告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有关领导后,由指挥部办公室宣布应急结束,并及时通知有关方面。

(三)有感地震和地震谣传事件。由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市地震办公室,得到批准后及时通知有关方面。

(四)震后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指挥部办公室需将应急处置的总结及时上报县指挥部办公室和地震办,并将有关资料备案。

七、应急行动方案

地震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视灾情,按照应急响应措施,履行地震应急职责。

(一)保障措施

1.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指挥和处置一般地震灾害事件的先期处置的协调工作。

2.乡宣传工作组按照地震宣传及新闻报道的规定,统一宣传口径,组织召开有关会议,及时向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准备把握舆论导向,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报道工作。积极稳妥地开展防震抗震、地震应急及自救、互救等知识的宣传教育,消除恐震心理,稳定群众情绪。

3.乡综治中心、派出所协调配合,加强地震灾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交通道路秩序,进行必要的交通管制,协助有关部门疏散救助群众,保证抗震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做好各类重要地区、重要单位的警卫工作。

4.民生服务中心、财经服务中心负责组织保障灾区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保障灾区抢险救灾物资的供应。

5.后勤保障组负责全乡地震应急处置中车辆的保障工作,以及工作人员所需物品的保障。

6.恢复建设组在乡党委、统一领导下,对地震灾害损失进行调查评估,并对重建能力、可利用资源等做出评估,研究制定灾后恢复计划,并组织迅速实施。

(二)处置原则

1.一般破坏性地震应急反应。各村、各单位在半小时内向办公室汇报灾情,之后每隔一小时向办公室汇报灾情,办公室每隔一小时向乡地震处置指挥部报告情况,同时向区地震应急指挥部汇报灾情。

2.中等级严重破坏性地震应急反应。中等破坏性地震中等或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各工作组成员迅速到位,按照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职责开展救灾工作,迅速向区政府及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灾情。

3.临震应急反应。乡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应急准备工作。各工作组立即行动起来,确保通讯畅通,集结抢险救灾队伍,随时准备工作。积极储备救灾资金、物资和食品。加强全乡的保卫工作,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三)其他地震事件的处置

1.有感地震应急。有感地震是指人民感觉到的,但未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及显著财产损失的地震。有感地震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按应急预案程序开展地震应急工作,并将紧急情况及时报县抗震救灾指挥部。

2.平息地震谣言。当出现地震谣言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影响时,应派出工作人员调查谣言起因,做好宣传工作,平息地震谣言。

八、其他事项

(一)预案管理与更新。为了适应地震灾害事件,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以及在应急处置过程和各类应急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应急对策的不断完善和地震应急机构的调整,适时对本预案进行修订,原则上每三年修订一次。本预案由乡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发布,报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二)预案实施时间。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4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空、防灾、自救、自护的能力,确保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争创平安校园,现举行防空、防灾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旨在培养师生掌握正确的疏散要领,以从容应对防空、防灾等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

一、演练时间:

20xx年4月21日星期四上午9:30——10:00

二、组织机构:

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三、职责:

1、总指挥负责本次演习的指挥工作。

2、安全专干、楼梯口负责人向总指挥负责,协调楼层各班疏散的'工作,及时处理演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并向总指挥汇报。

3、各班主任向安全专干负责,演习时要求跟班老师在前,班主任在后;如果没有跟班老师,班主任也必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因此,跟班老师和带队学生都必须熟悉本班撤离路线。演习时,各班主任组织学生有序下楼,及时处理演习中班级发生的问题,并向安全专干汇报。

4、各主要安全地点负责人的职责是确保本安全点的队列整齐、纪律严明。

四、注意事项:

1、演习过程中,学生应排队下楼,不得互相推挤,不得尖声怪叫,尽可能保持安静。

2、按学校规定的`紧急疏散图中的路线行走。

3、演练时,所有教师要按时各就各位,履行好责任;有安排的老师须立即赶到指定地点,没有安排的教师,到离自己办公室最近的楼梯口组织学生撤离。

4、演练时如发生意外,所在班级应立刻停下,各班主任再及时果断处理,并上报安全专干和总指挥。

5、安全下楼后在指定的地点集合。

五、活动流程:

(一)、活动准备工作。

1、全校师生各就各位。

2、安全专干到各班了解人数。各班主任向安全专干报告:如“报告安全专干,某某班应到人,实到()人,报告完毕。”

3、安全专干向总指挥报告:如“报告总指挥,某某年级应到()人,实到()人,报告完毕。”

4、总指挥向校长报告:“报告校长,全校防空、防灾疏散演练共()人参加,准备完毕,请指示。”

(二)、校长做演练前的动员工作,然后宣布台东小学防空、防灾疏散演练现在开始,所有参演人员回岗待命。

(三)、演练开始。

(四)、校长讲话。

六、具体安排:

防震演练具体步骤

一、广播:

灾情预设闽侯z地区遭遇空袭警报,全校学生在老师的.保护下现场进行防空防灾疏散演练。请所有参演人员在演练中要加强自我防护,确保人身安全。当防空防灾疏散演练分4个阶段进行:

1、预警信号(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

广播“全体上课老师及同学请注意,现在是防空疏散演练,请大家在老师的引导下,迅速离开教室,疏散到指定位置”。学生在上课老师的指挥下,迅速疏散到指定位置,以班级为单位清点人数并报告给安全专干。由安全专干给校长报告。

2、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学生马上疏散到安全区域,由安全起干进行5-10分钟的人防知识介绍。

3、空袭警报解除(连鸣3分钟)。校长宣布此次演练结束。

4、防空疏散演练结束,学生回到教室上课。

二、警报响起。

三、各班疏散到操场安全区域。

四、音乐响起。

五、各班组织学生灾后撤离。

六、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①班主任向安全专员汇报:“报告,某某班全部安全撤离,无伤亡人员,请指示。”

②安全专员向总指挥汇报:“报告总指挥,某某年级全部安全撤离,无伤亡人员,请指示。”

③总指挥向校长汇报:“报告校长,全校师生已全部安全撤离,无伤亡人员,请指示。”

七、总指挥宣布:

台东小学防空、防灾疏散演练圆满结束,请各班带回进行各自班级。

八、学生按照线路回班。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5

为预防各类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各类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救灾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订本预案。

一、基本原则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人为本,全面部署,镇政府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就地负责。坚持以人为本,最大程度的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

二、适用范围

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凡我镇发生的:

(1)重大洪涝、干旱、冰雪等气象灾害;

(2)机关、学校、民房、商铺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和重大疫情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性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

三、工作要求

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求镇政府、镇属单位、各村委会全体干部应做到:

(1)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要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2)要落实责任,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自负责。对存在的`问题切实做好相关工作;

(3)要严明纪律,凡因不听指挥调配,工作不落实,人员、措施不到位,出现因灾害造成群众伤亡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触犯刑律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四、指挥机构和职责任务

镇政府成立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指挥部,镇党委书记任总指挥,镇长任副总指挥,指挥部成员由党政办、国土规划办、应急办、农业站、民政所、派出所、卫生院等机构负责人组成。

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主要职责是协调各职能部门统一救灾,负责整个救灾工作的灾情收集、整理,负责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民政办是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构,在镇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各类灾害的救助、救济工作,指导灾区开展灾后倒塌民房恢复重建工作;相关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参与镇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防灾减灾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六个工作组。其组成单位和职能为:党政办、国土规划办、应急办、农业站、民政所、财政所、派出所、卫生院,办公室设在应急办。主要职责:

1、负责向各工作组传达救灾应急指挥部工作指令并监督落实;

2、收集各工作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3、负责灾情和救灾工作信息发布及宣传报道;

4、及时收集、评估灾情,向有关部门汇报灾情情况和救灾工作情况

5、及时协调和处理救灾工作中的有关事宜;

6、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综合协调组

组成单位:镇党政办、镇应急办、镇民政办、镇宣传室

职责:负责与镇政府领导、镇各有关部门、灾区联络工作;传达落实镇人民政府有关救灾工作命令和政策;把救灾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及计划;负责全镇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工作;协调、监督各部门和自然灾害发生地域的应急工作;收集汇总和上报抗灾救灾的有关情况,负责编辑灾情简报与对外发布工作;负责灾区抗灾工作的宣传报道。

灾情评估组

组成单位:镇民政办、镇农业站、镇国土规划办。

职责:负责做好灾害趋势的协商与预测;负责组织自然灾害评估,确定灾害等级。

转移安置组

组成单位:派出所、镇民政办、镇中心卫生院。

职责:负责灾民的紧急抢救、转移和安置工作;负责灾区卫生防疫和治安防范及保障工和;负责赴灾区抢险救灾部队调遣和指挥工作。

物资保障组

组成单位:镇民政办、镇财政所、镇卫生院、镇应急办、镇农业站。

职责:负责救灾应急所需的交通、通讯、医疗救护、救援物资的调度、下拨和供应工作;负责救灾资金的分配和管理;负责救灾捐赠活动的组织和捐赠物的接收与发放。

灾后重建组

组成单位:镇民政办、镇财政所、镇农业站、镇应急办、供电所、镇国土规划办。

职责:负责灾区灾后重建资金和物资的筹措、使用和管理;负责制定灾民倒房重建总体方案;负责灾区水利、通讯、交通、教育、电力设施的恢复建设工作;负责组织指导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和灾民生活救济工作。

审计监察组

组成单位:镇财政所、镇纪检办

职责:负责对各级、各部门安排的救灾资金、物资进行审计、监督,及时纠正、查处违规违规行为。

五、应急准备

(一)物质准备。与本辖区内主要生活用品销售商建立应急供货协议,当应急救助物资不足时,向上级申请调拨。

(二)救灾装备。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必需的救灾设备和装备。

(三)人力准备。完善民政灾害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健全与各单位、各村及社会救援队伍的联动机制。培育、发展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队伍。

(四)宣传、培训和演练。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灾害知识,宣传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根据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每年应根据灾害发生特点,适时组织民兵应急分队演练习,检验并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

六、信息报送

根据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要求,及时收集、汇总灾害信息,各有关单位应主动及时向镇政府防灾减灾应急办公室报送各类灾害信息,由镇政府减灾办整理汇总后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

第四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范文 1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自护逃生的能力,根据我校的工作安排,政教处决定举行防震应急避险和疏散逃生演练,旨在培养师生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以从容应对地震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护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3)自救互救演练

2、对象: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

3、时间:20xx年5月13日上午第二节课后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我校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保持镇定,听从指挥,服从安排,确保安全。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强调学生在疏散行进中不得回头找寻遗失物件,不要背书包,防止踩踏事件。)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五、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总 指 挥:

成 员:

信号员:

(一)启动程序: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石狮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请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5分钟)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急促连续哨声)。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4个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演练时间为1分钟。

3、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连续两声长哨声)。

4、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班主任事先将全班学生分为两部分,靠近前门的从前门疏散,靠近后门的从后门疏散。

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操场上指定的地点整队。

2、演练时各班撤离路线如下:

教学楼:二楼的五、六年级,以及八一、八二班学生从南楼中间楼梯,八三、八四、八五班从栋楼楼梯按照顺序疏散到操场上;七二、七五、七六班学生从西楼北楼梯,七一、七三、七四班学生从西楼中间楼梯撤离,一楼的九年级1-5班直接撤离到操场指定地点。

3、各班在大操场按指定位置集合(课间集会时排在大操场的班级按原位置集合,适当收拢)。各班清点人数,向总指挥汇报。

4、进入自救互救演练环节。

(四)自救互救演练

1、内容:(1)止血 (2)固定 (3)搬运 (4)心肺复苏

2、演练心肺复苏的救护方法:请两位男生为全体同学做示范。

3、自救互救演练结束,恢复站队,进入演练总结环节。

七、演练总结

1、请总指挥原贵吉主任总结讲话。

2、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范文 2

为做好我镇防灾减灾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按照县减灾委员会要求,依据“救灾先救人”原则,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减灾委员会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的主题,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推行“政府主导、村社运作、公众参与”的工作模式,建立快速有效的防范机制,从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做好充分准备,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对我镇防灾减灾公共管理功能进行进一步强化。

二、适用范围

凡在我镇辖区范围内发生的气象灾害(水灾、冰雹、暴雨、大雪)、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和因安全事故产生的火灾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

三、工作原则

1、依法管理,及时反应。对灾害的预警、报告、处置实施依法管理,依法追究对灾害处置不当的责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灾害和可能发生的灾害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2、应急优先,整合资源。全镇上下要服从和服务于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围绕应急工作展开抢险、救援、保障等工作。按照条块结合、资源整合和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集中财力办大事。

3、以防为主,常备不懈。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经常性地做好应对灾害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重点建立健全信息报告体系、科学决策体系、防灾救灾体系和恢复重建体系。建立健全应急处置专业队伍,做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搞好演练、演习,加强检查和监督,并不断完善监测、预警、防护等应急处置工作的手段,统筹协调各种应急救援力量,加强资源整体合力,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及应急联动机制

(一)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应急领导机构与职责

镇政府设立镇防灾减灾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镇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镇各类灾害应急工作。镇应急领导小组由镇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和分管防灾减灾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其他政领导、各站所负责人、学校负责人、卫生院负责人、各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为成员。具体职责是:统一决定全镇各类灾害应急工作重大问题。实施本应急预案。具体实施相关灾害事件应急预案。法律规定的其他的职责。

镇应急领导小组设立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政综合办公室,负责防灾减灾领导小组日常组织、协调、联络工作。

2、镇直各部门站所在应急工作中的职责

农业服务中心、水利站:负责农业生物灾害应急工作,做好灾区农业生产自救的指导工作。负责防汛抗旱、水库大坝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负责日常观测和储备防汛抗旱物资。

计生办:负责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工作。负责其他应急工作中的卫生防疫、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督、受伤群众及抢险救援人员的医疗救治和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派出所:负责烟花爆竹事故的应急工作。参与火灾、交通、民用爆破器材等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工作。负责其他应急工作中的道路交通保障工作。

畜牧站:负责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应急工作。

林业站:负责森林火灾、林业生物灾害应急工作。

民政:负责灾情统计上报,灾民安置,物资的准备工作。其他部门:按照职责做好有关应急工作。

3、村委会应急责任

村委会负责做好本村突发灾害事件应急工作,及时上报灾情信息,组织本村应急救援工作组进行救援、协调各方面力量,实行群防群控、群防群治。

(二)应急联动机制

在镇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灾害应急处置的各村、各站所及相关单位要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明确各自职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五、信息监测与报告

1、行政监测。镇村两级及有关人员要对各种灾害信息进行认真监测、收集、传递、分析、处理、存储和报告,建立常规数据监测、风险分析与分级等制度。

2、群众上报。任何公民、组织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电话、微信等)向各村委会、镇政府、有关部门报送突发灾害信息。

3、信息处置。有关人员接到突发灾害信息后,应当经初步核实后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及时通报专项应急工作分管领导和负责人,并进行分析评估。

4、逐级上报。有关人员收到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后应当进行核实与风险分级,并在1小时内分别逐级向上一级政府及相关部门。

六、应急响应

(一)分级响应

1、级别确定

突发灾害的实际级别,按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IV级)、较大(III级)、重大(II级)、特别重大(I级)四级。具体划分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分级启动预案镇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警后,应当详细调查灾害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决定是否启动预案,确定需要启动预案的,立即启动。

3、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镇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职责:

①对本镇的应急工作负责。

②对本镇的应急救援队、应急救援物资等应急保障资源进行统一调度。

③必要时,直接指挥抢险救援现场。

④完成县应急领导小组安排工作。

⑤负责本镇突发灾害信息的统一发布。

村级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职责:

①对本村突发灾害应急处置工作负责。

②对本村应急保障资源进行调度,组织动员社会力量、人民群众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③指挥应急救援现场。

④完成县、镇应急领导小组安排的工作。

4、情况通报

突发灾害发生后,镇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有关人员应当在接到信息后1小时内逐级向上级报告,并同时向分管领导报告。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规定对报告的部门、时限、程序等具体规定的,除按本预案上述规定报告外,还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报告。

(二)指挥与协调

突发灾害发生后,镇应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镇应急工作,现场指挥部具体负责现场指挥工作,各村、各部门、各单位要服从镇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调度。

(三)应急结束

应急处置工作达到相应条件后,镇应急领导小组宣布应急行动结束并向上级汇报相关信息,同时继续做好后期处理工作。

七、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置

1、突发灾害结束后,镇村有关部门要迅速采取措施,救济求助灾民,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2、镇有关部门和村委会及时调查统计灾害事故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并按规定向上级报告和社会公布。

3、镇民政等部门要迅速设立灾民安置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站,做好灾民安置、安抚和救灾款物接收、发放的管理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

4、卫生部门要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现场的消毒和疫情监控工作。

5、镇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在对受灾情况、重建能力以及利用资源评估后,制定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生活计划,迅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恢复重建。

6、做好突发灾害现场的清理工作。清理过程中可能导致危险发生或清理工作有特殊要求的,由专业队伍进行清理。

7、做好突发灾害损害设施等的修复工作,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通信、供电、供水、排水设施等公用设施被损尚未恢复的,有关单位应迅速组织力量修复。道路、桥梁、水库大坝等被损及河流被堵的要限期修复。

八、保障措施

(一)信息与通信保障

1、信息保障

各有关应急部门、人员要准确、及时、全面地为应急处置指挥决策、咨询提供数据等基础性资料。

2、通信保障

镇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及应急救援队伍务必保证通讯畅通,24小时开机。

(二)物资保障

各专项应急小组应当储备与应急工作需要相适应的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并建立信息数据库,明确其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等。应当建立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维护、保养和调用制度,并实施定期更新和监督检查。

(三)应急队伍保障

进一步优化、强化以防汛救援、森林防火等专业化队伍为主、群众性队伍为辅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各村设立以村组干部为主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负责本村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同时听从镇应急领导小组统一调度。全镇设立以镇直干部、各村组干部为主的镇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由镇应急领导小组统一调度。

(四)抢险车辆保障

征集全镇钩机、铲车、大马力等抢险救援车辆,建立数据库,为及时抢险提供保障。

(五)医疗卫生保障

镇计生办要联系各村、各社区卫生单位储备必要药品、医疗器械,负责灾后救治。明确医疗救治和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资源分布、救治能力和专业特长,确定参与应急医疗卫生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名单,人员不够时可向县级卫生部门申请援助。

(六)治安保障

灾害发生后,派出所民警、镇政府、村委会、居委会要立即在现场周围设立警戒区和警戒哨,维持秩序,及时疏散群众。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防范保护。

(七)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自然灾害需安置灾民的,采取非受灾户对口接收、投亲靠友等办法,逐户发动搬迁。紧急避难安置工作实行以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地安置为主、镇政府支持为辅的原则。

九、宣传、培训和演习

(一)公众宣传教育

把宣传突发灾害预防、应对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应急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常见、多见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应急的知识技能,以及与群众个人生活、行为习惯有密切联系的突发灾害的宣传作为重点,加强公益宣传。广泛宣传报警电话和应急求助电话,做到家喻户晓。加强防灾自救、互救的宣传和辅导,有关职能部门负责提供业务指导。

(二)培训

1、认真学习应急总体预案和与分管工作有关的专项应急预案。通过学习预案,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指挥能力。

2、把应急法律法规、应急预案等内容纳入政领导干部培训的内容。平时也要请专业人员开相应知识的讲座。救援人员要多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救援队伍战斗力。

(三)演习

加强演习,提高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的抢险救援能力和各应急职能部门的整体协作、配合能力。要从实战角度出发,做到有针对性,重点演习现场救援、人员疏散转移、受灾群众安置、安全警戒区设立等抢险救援要求,检验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各应急保障部门的协作配合能力,指挥机构的紧急指挥能力及动员能力。通过综合演习,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范文 3

一、编制目的

为全面提高应对洪水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及时有效地组织开展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照国家有关法律,结合我站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本预案的编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三、适用范围

本电站因以下因素导致重大险情时适用本预案:

1、超标准洪水。

2、工程隐患。

3、地震灾害。

4、地质灾害。

5、上游水库溃坝。

6、上游大体积漂移物的撞击事件。

7、战争或恐怖事故。

8、其他。

四、实施原则

(一)以人为本,科学高效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自身健康作为防洪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依靠各级领导、专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立科学、高效的水电站防洪抢险应急工作机制,提高科学指挥能力和应急工作技术水平,不断完善救助手段,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水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二)以防为主,防抢结合

坚持以防为主,把预防洪水灾害作为防洪应急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完善工作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预测、预警、预防工作。把一般洪水灾害的预防和水电站防洪应急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三)依法规范,果断处置

洪水灾害发生后,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果断处置,严防灾害进一步扩大。

(四)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以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全力抢险、力保人员和工程安全为原则,服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统一指挥。

(五)资源整合,信息共享

按照条块结合、降低成本的要求,充分利用各乡镇、各部门的现有资源,发挥驻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的骨干作用和突击队作用,讲求救灾实效。建立健全应急通信联络系统,使水电站防洪应急工作指挥机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工作机构之间实现通信畅通,信息共享。

五、预案启动

本预案由电站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决定启动实施。

六、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组织机构

成立电站防洪抢险应急指挥部,由电站法人代表任总指挥,电站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任副总指挥,其他有关人员为指挥部成员。

(二)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防洪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传递上级防洪救灾工作指令。

(2)指挥电站防洪抢险应急工作,请求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受灾地区进行抗洪救灾。

(3)及时了解掌握汛情、灾情和抗洪救灾应急工作情况,并上报当地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县抗旱防汛指挥部,为指挥部主要领导提出抗旱防汛决策参考意见,并具体实施防洪救灾的有关工作。

(4)在我站发生重特大水电站洪水灾害时,组织召开水电站防洪抢险工作应急会议,听取灾情汇报,安排部署水电站防洪救灾应急工作。

(5)组织开展防洪抢险应急工作的信息报送和新闻报道工作。

(6)制定和修订《水电站防洪抢险应急预案》。

七、灾情监测、报告和处置

(一)灾情监测

电站要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加强对水情、雨情的监测,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落实监测人员,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形成通畅的信息传输报送渠道。特别是要结合本站的实际情况,对重点险工险段、重点防洪区域进行全天候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二)灾情报告

电站发生重特大洪水灾害时,电站防汛抢险应急指挥部应在30分钟内向所在乡镇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和县防汛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水电站洪水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雨情、水情、伤亡人数、损失程度、救灾情况及生产生活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等。

(三)灾情处置

1、受灾电站防汛抢险应急指挥部立即组织应急救援队抢险救灾,并将灾情及抢险救灾情况上报所在乡镇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和县防汛指挥部。

2、县防汛指挥部抢险救援队伍赶到抢险现场后,由其负责统一指挥抗洪抢险工作。电站防洪抢险应急指挥部要按照县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全力以赴配合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八、保障措施

(一)坚持实行水电站防洪安全责任制。以法人代表负责制为核心,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的原则,汛前落实水电站库坝防洪重点部门领导责任制,分级、分部门、分项目落实责任人,明确职责,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二)坚持搞好防汛安全检查工作。防汛安全检查是发现工作疏漏和问题,消除隐患,督促落实防洪保安措施的重要手段。要坚持搞好汛前、汛中、汛后检查工作,特别是汛前大检查,要对水电站安全度汛的各项工作和防洪设施集中时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查责任落实、查预案制定、查物资储备、查通讯保障、查隐患消除,对水库坝体、泄水闸门、渠道险段、备用电源、通讯设备、防汛物资等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隐患消除在汛期到来之前。

(三)切实做好抗洪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要立足抗大洪、抢大险,全面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准备工作。一是要认真分析电站库坝、渠道险段、高边坡深基坑地段、易塌方溜方地段、局部暴洪和泥石流多发区可能发生的险情,根据抗洪抢险的实际需要,组织落实好常备抢险队伍,储备好抢险物资,保证抢险需要。二是要按照预防特大洪水的要求,制定异地调运抢险物资的方案,明确方案的启动条件,确保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有序调运抢险物资。

九、责任追究

在水电站的防洪抢险应急工作中,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服从指挥部的决定和命令,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各项工作,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对玩忽职守、有令不行、工作不力者,依照相关法规及党纪政纪予以严惩。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十、具体措施

密切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气象部门联系,及时了解水情、雨情,当本流域上游可能发生重特大洪水灾害时,应提前加大发电流量,坝头水位超过设计洪水位时,经站长下令可打开冲沙闸泄水。

十一、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遇情况变化时再作相应调整。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范文 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遵循“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方针,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早部署、争主动”,以保障师生安全和减轻财产损失为目标,按照统一指挥、高效应对的原则,组织开展防汛救灾工作,确保学校安全度汛。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二)领导小组职责

1、全面负责防汛抗洪的组织、筹划工作。加强对防汛抗洪工作的研究与部署,制定完善应急预案,落实各项措施。

2、指导健全防汛抗洪组织机构,分层级建立防汛抗洪管理体系。督促并监督预案贯彻执行。

3、负责汛前检查,组织学校做好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4、全面掌握汛情、灾情和学校防汛抗洪工作基本情况,重要信息要在第一时间上传下达,保证信息渠道畅通。

5、积极筹集防汛抗洪物资,强化管理,始终保持良好备战状态。

6、部署和指挥实施防汛救灾行动。

7、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学校的防汛和抢险工作。

8、检查督促学校做好信息上报、后勤保障以及灾后恢复教育教学秩序等工作,严防灾后发生疫情。

三、防汛措施

(一)准备期间

1、修订完善本校防洪防汛应急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备足物资,密切注意汛情通告。并广泛开展防汛抗洪中的自救和互救演练,切实提高广大师生防汛逃生的基本技能。

2、做好思想准备工作,接到上级指示或通知后,领导小组要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启动防洪防汛应急预案,随时准备部署、执行防汛抗洪任务。

3、加强检查和防范工作,对校舍墙体、屋面、门窗、电气,以及围墙等进行定期安全检查,保持校园道路、排水设施畅通,发现问题和隐患,要及时整改,坚决封闭学校危房,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4、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物品的管理,加强对食堂、门卫、财会、电教室、仪器设备等重要场所的防护,保证防汛抗洪的顺利进行。

5、要通过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汛期安全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知道汛期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提高师生的.防范意识。

6、要加强各类值班值勤工作,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全力维护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

7、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必要的防汛救灾物资。

(二)预警期间

1、当降雨量较大或气象等有关部门发布暴雨预警后,领导小组及负责人必须临阵待命,及时通知防汛信息,通报风情、水情、雨情。要坚持24小时值班,做好防汛值班记录,必要时,集结好抢险队伍,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灾情,及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2、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切实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

3、学校主要负责人要坚守岗位,检查落实防洪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低洼易涝、紧靠山体学校更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4、预警期间,通知校内建筑工地立即停工,并检查督促施工单位加固在建工地的脚手架、升降机及建筑物上的模板,确保施工工地安全。

(三)救灾期间

1、发生洪涝灾害后,防汛领导小组要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进行部署,形成指挥体系,各部门和有关人员要按各自的职责进入指挥岗位。

2、当遇到暴风雨袭击时,学校防汛领导小组要迅速组织人员检查,疏通排水。要组织专门力量,对学校易倒塌、易滑坡、易积水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报告灾情。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线路(除应急照明系统外)和各种明火,防止洪水后滋生其他危害。

3、当遇到暴风雨袭击时,要迅速查明是否有人员被困,如发现人员被困,要火速组织营救,做好伤员的抢救工作,并组织师生有序撤退到安全地带。要把校舍倒塌、师生受伤情况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防汛工作领导小组。

4、灾后,根据校内的特点,立即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凡有安全隐患的校舍,要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要采取停课等紧急措施,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5、暴雨和洪水过后,要及时组织相关力量对校舍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提高对汛期学校安全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意识。灾情发生时,教职员工必须立即到位,听候命令。对忽视预防、疏于管理、擅离职守、不听指挥影响抢险救灾的直接责任人,要从严处理。

(二)领导小组成员要对学校防汛抗灾情况与能力做到心中有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汛抗灾的意见或建议。

(三)在汛期内,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一旦发觉天气突变或接到上级通知,务必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四)严格执行重大事故报告制度,一旦有险情发生,在采取有效处理措施的同时,及时向上级报告,不得拖延,更不得隐瞒不报。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范文 5

为建立社区自然灾害紧急救助机制,提高社区防灾、减灾应急反应能力,提升社区应对灾害水平,进一步明确责任,完善社区综合减灾有效措施,保障社区居民的财产安全,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特结合社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保护社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工作小组密切配合,各司其职。依靠居民群众、社会组织共同参与防灾减灾。

二、适用范围

凡在我社区辖区范围内发生的水旱灾害,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等地质灾害,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以及其它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本预案指导xx社区辖区自然灾害的应对工作,并与xx街道应急预案对接。

三、组织机构

为落实“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社区成立综合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协调开展灾害应急响应、紧急救援、灾民安置及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

领导小组组织情况及工作职责如下:

(1)传达、贯彻上级部门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指示,并组织实施。

(2)召开会商会议,对社区风险源进行会商和评估,研究提出对策。

(3)配合上级工作组开展工作,与社区有关部门保持联系。

(4)承办社区紧急救援、灾民转移安置等有关方面的协调事宜。

(5)负责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

灾情收集组:由社区灾害信息员xx、xx负责收集灾情情况,及时将灾情向组长汇报。

治安交通小组:由社区民警xx和治安员xx组成,主要职责是实施安全警戒,维持现场秩序。治安员配合交通管理部门疏导周边交通,开辟应急通道,保障应急处置人员、车辆和物资装备应急通行需要。

医疗救护小组:由社区卫生部门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开展伤员救护和卫生防疫等工作。

安全疏散组:由社区居委会成员及应急志愿者队伍组成,居委会主任xxx为疏散责任人,负责引导疏散、转移受灾居民及受灾户安置过渡工作。按照社区疏散路径将受灾居民转移到社区应急避难场所或安全地。

综合保障小组:由社区居(村)委会、辖区企事业单位和物业公司(或管理企业)的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负责为现场指挥部提供场地、办公设备和后勤服务保障。协助疏散人员,安置受灾群众,引导居民开展自救互救。

信息报道组:由社区居委会成员xx、xx组成,负责组织防灾减灾工作宣传报道。按规定及时向街道办事处发送灾情有关信息。对辖区居民进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范文 6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防指和区委、区政府防汛抗旱工作重大部署,更好的执行区防指的各项指令,根据“防汛工作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工作原则,结合区发改局工作实际和单位职责,特制定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一、防汛抗旱应急体系及职责任务

(一)成立防汛抗旱领导小组

区发改局成立防汛救灾领导小组,小组组长由局主要负责人房强担任。

领导小组在区防指的领导下安排部署区发改局防汛抗旱全面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房强为防汛抗旱第一责任人,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组织全局的'防汛抗旱工作;副组长胡新轩同志负责协助房强同志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统筹安排;刘绪伟、徐同金同志负责防汛设施、重点工程除险加固规划及建设的协调安排和监督管理;冯尚根、陈建利、刘宏志同志负责日常防汛抗旱工作和对外发布工作,以上领导小组副组长为防汛抗旱第二责任人。发改局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成员为各科室工作人员。局防汛抗旱领导小组下设灾情核查、应急抢险、后勤保障三个专项工作组。

(二)专项工作组成员及职责

1、灾情收集核查组

负责人: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

职责:负责灾情搜集、现场查勘工作。

2、应急抢险组

负责人: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

职责:负责应急抢险工作。

3、后勤服务保障组

负责人: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

职责:负责做好防汛救灾车辆和防汛救灾物资调度等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以上人员服从局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安排调度,遇特殊紧急情况时,可由局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根据工作实际进行调剂安排。

(三)防汛抗旱值班

第五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

为了有效处置辖区内发生的各类气象灾害,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及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保障我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出发点,全面加强应对气象灾害体系建设,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2、预防为主,科学高效。充分利用各种措施切实提高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和应急处置能力。

3、依法规范,协调有序。依照法律法规和职责分工,加强信息沟通,建立健全协调配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4、分级管理,属地为主。镇人民政府负责全镇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各村(社区)在镇党委和政府领导下负责各自辖区内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镇范围内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冰冻、大雾、霾等各类灾害性天气防范和应急处置。

三、气象灾害分级

根据气象灾害的影响范围、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分为以下四级:特别重大灾害(Ⅰ级);重大灾害(Ⅱ级);较大灾害(Ⅲ级);一般灾害(Ⅳ级)。I级为最高级别。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各专项应急预案另有明确规定的,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四、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x镇气象灾害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由镇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日常管理机构、各村(社区)气象灾害防御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组成。

(一)应急指挥机构

x镇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是我镇气象灾害应急指挥机构,主要职责如下: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全镇应对气象灾害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审定镇气象灾害总体应急预案;在处置气象灾害的工作中协调与上级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关系;根据县气象部门气象灾害预警、上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或我镇区域出现重大气象灾害后报告上级部门,请求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当气象灾害超出本镇处置能力时,依程序请求县政府支援;领导各村(社区)及相关单位开展对各级气象灾害的相关应对工作。

(二)日常管理机构

镇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防汛办),防汛办成员由党政办、社会事务办、综治办、计教卫办、经发办、村镇建设办相关负责人组成,应急值守时绝对服从防汛办当班负责人指挥。主要职责:具体协调应急值守;承担信息汇总和督促落实镇指挥部决定的事项;组织编制、修订镇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审核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负责紧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设置、日常管理及维护工作;按指挥部要求及时发布预案启动、解除时间及预案等级等;应急宣传、演练等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镇气象灾害的防御与应急工作;负责气象灾害应急信息收集、分析、评估和上报县防指等工作。

(三)各村(社区)

各村(社区)负责制订本村(社区)气象灾害应急分预案;组织指挥各方力量先期处置气象灾害;落实镇指挥部部署的`各项工作;及时收集上报信息;对超出社区(村)处置能力的气象灾害,及时提请镇防指予以支持。

(四)企事业单位

各单位负责制订本单位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组织指挥本单位力量先期处置气象灾害;落实镇指挥部部署的各项工作;及时收集上报信息;对超出处置能力的气象灾害,及时提请镇防指予以支持。

五、预警传播及响应指令转发

(一)接收方式:通过县气象局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和气象信息员手机短信平台、工作平台接收气象灾害预警;通过县政府政务网和县防指手机短信平台接收应急响应指令。

(二)发布原则:预警传播及响应指令发布遵循“统一口径、快速传播”原则,由防汛办根据县气象台预警、县防指应急响应指令统一发布。

(三)预警信息或响应指令网格化传播

1、一级传播:防汛办在接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或响应指令后,立即通过镇手机短信平台将其快速、准确地向镇防指成员单位、村(社区)及有关科室转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应急响应命令(或防御指导)。

预计气象灾害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时,镇防汛办利用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QQ平台、微信平台等渠道及时发布信息,并加大播放密度,增加防御提示等信息。涉及可能引发次生、衍生灾害的预警信息,及时通过有关平台向相关村(社区)及单位发布。

2、二级传播:各村(社区)负责及时将预警信息传播给各物业公司、辖区居民;城管办负责通知执法中队、环卫站、应急分队;经发办负责通知企事业单位;计教卫办负责通知辖区学校及有关教育培训组织、卫生部门;社会事务办负责人通知辖区养老院及有关社会组织;村镇建设办负责通知在建工程工地。

3、三级传播:辖区内各企事业单位负责将相关信息通知至全部人员。

六、应急准备

1、镇政府各部门迅速到位:防汛办接到县气象局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后,即进入预警准备工作状态,并向镇防指汇报。党政办、城管办、社会事务办、综治办、经发办、交警中队、执法中队、环卫站等办公室或部门应立即各司其职,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主动性。

2、各村(社区)、物业公司及企事业单位接到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灾害发展趋势,排查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实施预防和控制措施,落实抢险队伍和物资,做好启动应急响应的各项准备工作。

七、应急处置

(一)响应启动

收到县气象局发布的台风、暴雨黄色及以上预警,或县防指发布应急响应指令,或辖区内出现重大气象事件,镇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由镇防办向部门发布相应指令,各成员单位在30分钟之内进岗到位并根据相应等级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二)响应程序

按照x镇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流程图执行。

(三)分级响应

1、Ⅳ级响应

当接到县气象局发布台风、暴雨、暴雪蓝色预警信号,寒潮、大风、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霜冻、雷电、冰雹、大雾、霾橙色预警信号,高温、干旱红色预警信号,或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Ⅳ级应急响应时,镇防指立即启动防灾Ⅳ级响应。

镇防汛办副主任到岗值班并启动相应工作预案。

镇防汛办工作人员到岗,关注县防指指令,向各村(社区)、有关科室、有关职能单位及企业发布灾情信息或工作指令。

各村(社区)及有关单位值班人员迅速到岗,启动相应预案,做好有关隐患排查、防范工作,将气象预警信息及镇防止指令根据需要及时传递给各物业公司、全体居民,每8小时上报一次工作开展情况和相关信息。

镇监管中心值班人员到位,组织对所辖道路、绿化、河道等重点部位检查督查,及时上报检查情况;镇防灾应急分队到位,检查物资储备情况,做好抢险排险准备;镇环卫站值班人员到位,及时组织当班环卫作业人员清除作业区域阻水物,保障排水畅通,按预案成立预备队;镇执法中队按预案成立预备支援队。

2.Ⅲ级响应

当接到县气象局发布台风、暴雨、暴雪黄色预警信号,寒潮、大风、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雷电、冰雹、大雾、霾红色预警信号,或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Ⅲ级应急响应时,镇防指立即启动防灾Ⅲ级响应。

镇防汛办主任到岗指挥,镇分管领导值班,启动相应工作预案。

镇防汛办工作人员立即到岗到位,关注县防指指令、向各村(社区)、有关科室、有关单位发布灾情信息或工作指令,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工作。

各村(社区)及有关单位启动相应预案,分管领导到岗带班,落实24小时值班,每6小时上报一次工作开展情况;按照各自责职做好群众危房、建筑工地、临时工棚、大型广告牌、树木、地下设施、学校校舍及周边地带、蔬菜大棚、低洼积水、地下空间设施等检查和防范工作,发现积水和内涝情况,所在村(社区)应立即组织力量,采取措施排除积水;密切关注灾情,将气象预警信息及镇防止指令根据需要及时传递给各物业公司、全体居民,按照指令和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抢险排险工作。

镇监管中心值班人员到位,组织力量加强对所辖道路、绿化、河道和低洼积水部位的巡查检查,及时上报检查情况,联系市政所有效开展防范和排险工作;镇防灾应急分队24小时待命,随灾情和指令组织开展排险工作,镇防汛仓库做好物资发放和调拨准备;镇环卫站值班人员到位,在组织当班环卫作业人员清除作业区域阻水物的同时打开窨井加大排水速度,并做好安全保障,预备队24小时待命;镇执法中队加大对广告等的巡查,并督促整改到位,每4小时上报工作信息。

3.Ⅱ级响应

当接到县气象局发布台风、暴雨、暴雪橙色预警信号,寒潮、大风、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或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Ⅱ级应急响应时,镇防指立即启动防灾Ⅱ级响应。

镇分管领导到岗指挥,镇主要领导值班,启动相应工作预案。

镇防汛办工作人员立即到岗到位,密切关注县防指指令,向各村(社区)、有关科室、有关单位发布灾情信息或工作指令;密切关注灾情的发展变化,做好与气象部门、上级防指的沟通,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工作。

各村(社区)及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带班指挥,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落实24小时值班,每4小时上报一次工作开展情况;将气象预警信息及镇防止指令根据需要及时传递给各物业公司、全体居民;实地检查群众危房、建筑工地、临时工棚、大型广告牌、树木、地下设施、学校校舍及周边地带、蔬菜大棚、低洼积水、山体等的加固、处置和防范工作;视情况及时组织转移危房及临时工棚内人员,国土分局视情况及时组织转移山洪影响危险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的群众。经劝导不听的要组织力量强制转移,并安排好转移群众的生活;镇城管办督促有关社区、村及有关单位定人、定段、定责对安置过渡房、严重低洼积水点、地下车库等重点部位加密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置;每2小时上报工作信息。

镇监管中心值班人员到位,组织力量加强对所辖道路、绿化、河道和低洼积水部位的巡查检查,及时上报检查情况,联系市政所有效开展防范和排险工作;镇应急分队24小时待命,随灾情和指令组织开展排险工作,镇防汛仓库做好物资发放和调拨准备,确保物资使用;镇环卫站值班人员到位,在组织当班环卫作业人员清除作业区域阻水物的同时打开窨井加大排水速度,并做好安全保障,预备队24小时待命;各执法中队做好广告等的巡查管控,预备支援队24小时待命。

4.Ⅰ级响应

当接到县气象局发布台风、暴雨、暴雪红色预警信号,或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Ⅰ级应急响应时,镇防指立即启动防灾Ⅰ级响应。

镇主要领导24小时带班指挥,启动相应工作预案,根据需要宣布全镇进入防汛应急期;镇党委、政府部署防灾抢险工作,发动村(社区)、物业公司、企事业单位、学校等进入相应的应急状态,并将工作情况上报县政府和县防指。

镇防汛办工作人员立即到岗到位,密切关注县防指指令,向各村(社区)、有关科室、有关单位发布灾情信息或工作指令;密切关注灾情的发展变化,做好与气象部门、上级防指的沟通,并派出由镇防指成员单位组成的应急小分队赴一线指导防灾抢险工作,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工作。

各村(社区)及有关单位启动相应预案,主要领导24小时带班指挥,分管领导一线具体指挥,落实24小时值班,每2小时上报一次工作开展情况;将气象预警信息及镇防止指令根据需要及时传递给各物业公司、全体居民;进一步实地检查群众危房、建筑工地、临时工棚、大型广告牌、树木、地下设施、学校校舍及周边地带、蔬菜大棚、低洼积水、山体等防范工作,全力加固、处置有关危情;及时组织转移过渡房及临时工棚内人员,国土分局组织转移山洪影响危险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的群众,经劝导不听的要组织力量强制转移,并安排好转移群众的生活;镇城管办督促有关社区、村及有关单位定人、定段、定责对安置过渡房、严重低洼积水点、地下车库等重点部位加密巡查,严密布防,发现险情,立即组织力量投入抢险加固。镇各办公室、人武部、派出所、交警等镇防指成员单位全力投入现场抢险,必要时请求上级部门支援突击抢险;镇防指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和应急预案,做好有关工作,每半小时上报防灾抢险工作信息和抢险救灾情况。各单位要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在接到抢险指令后,应立即组织抢险队伍赶赴现场,不论险情是否处于管辖区域内,均应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并及时反馈处置信息,抢险队伍在取得镇防汛办的同意后方可撤离。

镇监管中心值班人员到位,24小时加大道路积水点巡查力度,做好前置处理;加大绿化、河道、低洼积水点巡查,及时督促解决,汇总巡查处置情况,每半小时一报;镇应急分队24小时待命,全力以赴组织抢险排险,及时上报处置情况,镇防汛仓库做好物资发放和调拨工作,确保物资使用;镇环卫站组织环卫作业人员及时清除作业区域阻水物,打开窨井加大排水速度,保障安全,预备队24小时待命,按照指令组织开展抢险工作;镇执法中队做好广告等的巡查管控、加固、拆除,预备支援队24小时待命,按指令组织开展抢险工作。

5、异常情况

镇防指应随时跟踪气象灾害预警的进展情况,一旦发现本镇范围出现气象灾害应立即启动相应等级应急响应并向县防指报告;有可能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或现有气象灾害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必要时向县政府报告,请求协助调配其他应急资源,参与处置工作。

(四)信息报告

气象灾害发生后,村(社区)、辖区单位在第一时间内向防汛办如实报告当地情况,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和越级上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紧急情况下向镇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报告。镇防汛办根据县防指指令及时汇总上报有关信息。

(五)应急值守

启动Ⅲ级及以上应急响应时,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进入应急值守状态。防汛办应与县防指、县气象局保持密切沟通,在2小时未接到县防指指令的情况下,需进行电话确认。

(六)社会动员

重大气象灾害事件发生后,防汛办应组织民兵、应急分队等各方面力量抢救人员,灾区所在的各村(社区)组织基层物业单位、辖区单位、志愿者(义工)和社区居民开展自救和互救。

(七)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灾情信息由党政办按规定发布,必要时各村(社区)及有关单位发布气象灾害综合信息。

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接受记者采访、提供新闻稿、组织报道、举行新闻发布会等。

信息发布内容主要包括气象灾害种类、灾情发展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因灾伤亡人数、经济损失、救援情况等。

(八)应急终止

灾害性天气结束,根据县防指指令,防汛办及时发布灾害预警降低或解除信息;气象灾害得到有效处置,灾害影响不再扩大或已经减轻,根据县气象灾害领导小组发布的终止应急响应指令及时发布给全镇各村(社区)和有关单位。

八、后期处置

(一)调查评估

由镇防汛办指导,灾害发生地的各村(社区)应组织有关部门对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及气象灾害的起因、性质、影响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与总结,分析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灾情核定由社会事务办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灾害结束后,各村(社区)应及时向防汛办报送调查评估结果与应急工作情况。

(二)保险理赔

鼓励通过保险形式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和灾后自救能力。各村(社区)主动服务社区企业及住户,联系并协助气象部门为保险理赔等活动提供气象证明材料,或组织有关专家对气象灾害进行调查鉴定,提供气象灾害调查鉴定报告。协助保险部门根据灾情,主动办理受灾人员和财产的保险理赔事项。

(三)恢复重建

受灾地所在的各村(社区)或企事业单位应在有关部门指导下制订恢复重建计划,尽快组织修复被破坏的供水、供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使受灾单元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九、工作要求

1、认真落实工作制度。要树立大局意识、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要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辖区各单位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气象灾害的处置工作。

2、确保通讯时刻畅通。指挥部成员必须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气象灾害发生时,各单位在积极行动的同时,要立即向镇指挥部报告。

3、严格执行报告程序。接到气象灾害报告时,各职能科室和村(社区)要做好记录,并立即向镇防汛办报告有关情况;镇防汛办收到信息后,要了解查实事件,统一部署,统一调度,动员组织各方力量参与处置。

4、切实做好善后工作。气象灾害发生后,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及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积极做好恢复生产、经营工作。

5、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对在处置气象灾害工作中,出色完成任务、成绩显著者或有特殊贡献者,给予通报表彰和物质奖励;对玩忽职守,迟报、漏报、瞒报、误报延误处置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附则

1、气象灾害发生后,按灾害类别,本预案与其他专项预案同时启动。

2、各村(社区)要制定处置气象灾害的应急分预案,指导各单位开展防灾工作。

3、本预案由镇防汛办负责解释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对总体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和充实。

4、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2

为科学、高效、有序开展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小组体系

灾情收集组:由社区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副组长组成,负责组织调查人员灾情破坏情况,及时将灾情向组长汇报。

安全疏散组:由社区居委会成员及应急志愿者队伍组成,居委会主任为疏散责任人,负责引导疏散转移受灾居民及受灾户安置过渡工作。按照社区疏散路径将受灾居民转移到安全地或疏散过渡点。

信息报道组:由社区服务站成员组成,负责组织抗灾工作宣传报道;按规定及时向街道办事处发送灾情有关信息。

二、应急响应

1、响应程序

灾害发生后,根据灾情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做好稳定社区、安定民心等工作,及时向街道办事处报告灾情和应急工作情况。

2、指挥协调

应急预案启动后,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人员开展工作。

3、紧急处理

紧急处理的主要内容是:尽快沟通、汇集和上报灾情破坏的情况、灾民自救互救成果、救援行动进展情况、分配救援任务、划分责任区域、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的行动。必要时疏散群众。组织救援物资的接收与分配。

4、群众的安全防护

社区及时制定具体的`群众能够疏散撤离方式、程序、行动组织指挥方案,规定疏散的范围、路线、避难场所和紧急情况下保护群众安全的必要保护措施。并分区分片逐一落实。

5、社会力量动员和参与

特别重大、重大或较大灾害事件发生后,社区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动员非灾区的力量,参加抢险救灾。

6、应急结束

经防灾减灾小组评估,认为灾害处置工作已经完成,报街道办事处批准后,终止应急状态。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3

今年5月12日是全国第十一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学校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为确保在各种灾害情况(尤其是地震)发生时,我校各项应急工作能够高效、协调、有序地进行,全面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减少社会影响,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现结合我校工作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灾减震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省市区地震预案,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济宁市第八中学处置发生或可能发生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置。

(三)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把师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区教体局和地震局的科学指导下,建立健全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长效机制,掌握应对地震灾害事件的主动权。

(四)工作原则

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性地震事件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的原则,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布置及时处理。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性地震事件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地震发生前,要立足防范,掌握主动;二是地震发生后要迅速判明性质,并报告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上级主管部门,同时及时果断处置;三是地震平息后,要做好善后工作。

二、机构和职责

(一)学校成立相应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机构,负责部署、指挥本地校园突发性地震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济宁八中防震减灾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主要职责:

(1)普及地震知识和抗震救灾应急避险知识;

(2)开展抗震救灾强化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师生抗震救灾意识和识别地震谣言的能力;

(3)接受和迅速执行上级领导和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各项指令;组织实施本预案,发布各项抢险救灾指令、批示、通知等;确定重点救灾地点、范围、部署抗震救灾队伍,实施抢救行动;组织协调各类物资调配供应;收集上报灾情、校情、保证学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三)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应急疏散组、抢险救灾组、安全保卫组。

办公室组成及职责

组长:

成员:

职责:

1、承担草拟学校开展地震应急工作的报告、总结及上情下达,下情(灾情)上报职责;

2、承担领导组在地震发生后提出的具体应急工作方案;

3、协调各专业组之间的应急救援工作;

4、制定和定期修定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5、负责宣传,承担领导组的日常事务;

6、组织开展学校防震知识的宣传、培训,组织应急模拟演练;

7、进行应急资金的调度及所需物资、装备、设备、器材的供应,负责接待及后勤保障工作;

8、安排应急期间的值班工作。

应急疏散组组成及职责

组长:刘晴

副组长:张延宁王玺

成员:各班班主任及安全管理员

职责:

1、地震发生时,具体负责师生就近避震,并组织有序、快速疏散;

2、制定学校地震应急疏散平面图和各年级疏散路线图,包括设立紧急避难场所并设置标志等,利用学校操场、绿地和空旷地带,以方便疏散为原则,当地震发生时,在教室的师生,谁上课谁负责组织学生就地避震并在震后有序疏散;

3、组织开展师生避震、疏散、简单救护等演练;

4、妥善安置受伤师、生工作,做好灾情调查、统计、上报(指挥部)工作;

5、疏散安置应急期的生活必需品等工作。

应急信号员:郑凤奇

替补信号员:黄明月

职责:管理、发布应急信号。

抢险救灾组组成及职责

组长:徐兴敏

副组长:刘婕魏晶晶

成员:当班任课教师,除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要求的人员到规定地集合外,其他人员全部为抢险救灾组成员,包括:学校其他干部、医务人员、非当班教师、图书室管理员、阅览室管理员、学校保管员、后勤工作人员等。

职责:

1、负责组织抢险救灾队伍进行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人员;

2、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

3、开展或配合有关部门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供水、供电等设施;

4、负责轻伤员救治、联系急救中心抢救重伤员;

5、负责可能发生的火灾预防和扑救。

安全保卫组组成及职责

组长:徐兴敏

成员:王建军王景增

职责:地震发生后,负责重点部门(部位)的安全保卫保护工作,避免哄抢和人为破坏;负责维护治安,协助开展伤员救治和火灾等扑救工作。

三、震前应急准备:

震前应急准备工作在本预案公布后,当地震预报发布时的紧急情况下完成。

1、应急工作领导组办公地点及通讯方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校操场正中位置,总指挥电话:XXX或XXX(校长或安全校长电话)。

2、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修定学校预案,并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学习和熟悉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抗震救灾设备、器材、装备、工具等,并落实数量明确到人;政教处或班级利用宣传栏经常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宣传。

3、疏散组要制定人员疏散方案,疏散路线,疏散场地环境平面图并在校办公室备案。

4、抢险救灾组熟悉预案,明确职责,尤其对水、电设施及火险等经常进行检查;负责抢险工具、器材、设备的落实;组织抢险救灾组成员定期进行演练。

5、制定治安管理措施,加强对重点部门、设施、线路的监控及巡视。

6、出现地震谣传,校办公室、德育处要及时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培训,提高师生识别地震谣传的能力,安定人心,保证学校安定。

四、临震应急响应:

政府地震预报发布后,或突发地震(一般3级以上)时,学校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

(1)、政府地震预报发布后,学校地震立即急指挥部总指挥宣布进入“应急状态”,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应对可能面临的地震。

(2)、突发地震时,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

①、“地震应急预案”一般应由指挥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启动。

②、如指挥长不在学校,无法启动预案的,指挥长可电话指定一名副指挥长(副组长)代为启动预案,或由副指挥长直接启动预案,副指挥长代理行使指挥长职责。

③、副指挥长启动预案,应同时向指挥长报告,如当时无法报告或无法与指挥长取得联系的,可事后向指挥长作专门汇报。

五、突发地震时的应急措施:

突发地震时,总指挥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应急信号员发布应急信号。

(1)应急避震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停电时信号为:三响短促哨声,连续多次),进入应急避震状态。

①、任课教师:立即停止授课,转为避震疏散组成员,负责该班级的应急避震、紧急疏散工作。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乱”,命令学生迅速就地避震。

②、学生:迅速躲避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蹲下,并用双手或书包保护头部。

③、上实验课、微机课的师生:迅速关闭电源、火源、气源等次生灾害源,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2)、紧急疏散信号管理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停电时信号为:一声长哨,连续多次),进入紧急疏散状态。

①、避震疏散组其他成员:迅速到达指定的紧急疏散线路及场地,负责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安全。

②、教学楼每层设立一名疏散指挥员(避震疏散组组长指定当时不在课的教师担任),按“应急疏散秩序表”规定次序疏散。疏散次序:按照从低层向高层,以近楼梯到离远楼梯教室为序,安排各班级有序疏散。

③、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安全有序疏散,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相互拥挤。教室讲台、靠楼梯最近的任课教师应立即赶到楼梯口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④、其他在校教师应立即赶到学生疏散路线相关节点做好防护工作。

⑤、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规定的.次序、路线,迅速,有序地撤离至指定地点(操场、空旷地带)。 ⑥各班主任清点人数,检查学生受伤情况,稳定学生情绪,并向年级组长或学校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汇报统计结果。

(3)、自救互救根据师生受伤情况,自救互救组开展救助工作。

①、学校卫生室、后勤部门迅速在疏散地设立临时救护点,组织救治。

②、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救助,配合、协助校医对轻伤者给予必要的消毒、清洗、包扎等医疗处置。

③、如有伤势较重的伤员,学校无能力处置的,就近送医或在第一时间内联系“120”医疗急救中心,请求救治。

④、安全办公室以及后勤部门检查学校食堂、宿舍、教学楼、实验室等重点部位,查看是否受损及损坏情况,检查是否发生火灾、水灾、毒气等次生灾害,并组织人员采取相应预防、处置措施。

⑤、发生火灾、毒气泄漏等次生灾害后,学校应在处置的同时,向“119”、“110”等部门提出救援请求。

(4)、教育安抚突发地震后,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绪紧张、神情焦虑等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室立即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及心理疏导工作,舒缓学生震后心理压力。

(5)、灾情报告突发地震后,应急疏散组应立即对地震中师生伤亡、校舍损坏等情况进行统计、汇总,了解、收集学校地震应急中采取的基本措施,起草“学校地震应急情况报告”,经指挥长审阅、批准,震后半小时内将“学校地震应急情况报告”报教育、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有新生重大灾情的,随时报告;无新生重大灾情的,震后2小时、6小时内分别做好续报工作,以后每天报告1次。

(6)、震后教学保障

①、安全保卫组震后应立即对校舍进行安全检查,如发现有校舍受损,应对其进行封闭,并组织安全鉴定。

②、校舍受损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应搭建帐篷或活动板房,设立临时教学点。

(7)、应急结束政府或教育、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确认近期不再有破坏性地震发生,则宣告应急结束,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六、保障措施:

①、由政教处综合考虑、统计学生人数、班级分布等情况。

②、办公室制定“学校应急通讯录”。内容包括:学校地震应急指挥部及下设各组人员办公室、住宅电话及移动电话,教育、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及上述部门相关负责人的移动电话等。各班班主任应当建立“学生家长通讯录”,并报年级组长及教务部门备案。

③、政教处在师生中建立“防震减灾志愿者”组织。并结合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形式对志愿者进行地震科普、医疗救助等基本知识培训,提高志愿者参与地震应急救援的能力。

④、学校经常举行地震应急演练。学校每月应组织一次全校的地震应急演练,每学期应结合科普宣传等活动,开展一次单科目演练。政府地震预报发布后,学校应组织1—2次全校性、全科目的地震应急演练。

⑤、后勤部门对学校的通讯设施、车辆及其他应用于应急的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证正常运转。学校医务室贮备部分急救用(药)品。

⑥、后勤部门根据学校建筑布局、空地情况,利用操场和其他空地设立“应急避难场所”。

预案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政教处制定,经学校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后,公布实施,并报教育、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预案的学习培训、修订更新等日常管理工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4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应对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活动,提高应急救助能力,保障迅速、高效、有序实施应急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确保受灾人员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

《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调查制度》《成都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成都市新都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新都区大丰街道行政区域内发生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

发生其他类型突发事件,根据需要可参照本预案开展应急救助工作。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街道成立自然灾害救助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许玉川、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敖浩翔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织,各办所(中心)、职能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职责:负责行政区划范围内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大决策和重要规划提供政策咨询和建议,为自然灾害的灾情评估、应急救助和灾后救助提出咨询意见。负责领导、组织行政区域范围内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总指挥:许玉川、敖浩翔

职责:负责全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

2.1综合协调组

组长:刘科、黄晶

成员:党群办全体工作人员、社区治理办公室

职责: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组,负责与区政府相关部门、产业功能区沟通联络,对外发布相关信息。组织开展灾情会商评估、灾害应急处置、灾害应急救助工作,协调落实相关支持措施。

2.2物资供应组

组长:韩世强、黄晶、郭实

成员:综合办公室、营商环境办公室、公园城市建设办公室

职责:负责行政区划范围内应急救援物资的组织、采购运输工作,以及由区级部门下拨的应急物资的管理,出入库登记等事项。

2.3物资发放组

组长:李兴明、张军先、刘洪

成员:综合执法协调办公室、社区服务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办公室。

职责:负责自然灾害救助物资的定点发放和物资准备。

2.4秩序维护组

组长:刘科、谢邦跃、易检伟

成员:南派出所、北派出所

职责:负责集中安置点、物资发放点秩序维护。

3灾害救助准备

按照区减灾办发布的自然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可能受影响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经济社会状况,对可能出现的灾情进行预评估,当可能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基本生活、需要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时,视情况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救助准备措施:

3.1及时向可能受影响的社区通报灾害预警信息,提出灾害应急处置、灾害救助准备工作要求。

3.2加强应急值守,密切关注跟踪区减灾办发布的灾害风险变化和发展趋势,对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动态评估,及时调整相关措施。

3.3通知三个工作组进入备战状态启动应急联动机制,做好救灾物资调运准备。

3.4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预警及灾害救助准备工作情况,并向区减灾委成员单位通报。

3.5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

4信息报告和发布

综合协调组根据自然灾害救助领导小组研判的灾情评估,按照《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四川省重大自然灾害主要损失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等要求,做好灾情信息收集、汇总、分析、上报工作。

4.1灾情信息报告

4.1.1灾情初报。对于突发性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各社区应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并在15分钟内口头报送,45分钟内纸质报送街道领导小组。街道领导小组在1小时内向区减灾办(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初步灾情和救灾情况。

4.1.2灾情续报。灾情稳定前,各组、各社区执行灾情24小时零报告制度,将灾情报领导小组;灾情发生重大变化时,应立即向领导小组,并由领导小组统一报告区减灾办。

4.1.3灾情核报。灾情稳定后,各组、各社区应在2日内审核、汇总灾情数据并向领导小组报告。领导小组审议后再向区减灾办报告。

4.2对于干旱灾害,各社区、各办所(中心)应在旱情初露、群众生产和生活受到一定影响时进行初报;在旱情发展过程中,每10日续报一次,直至灾情解除;灾情解除后及时核报。

4.3信息发布

4.3.1灾情信息发布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原则。

4.3.2凡属较大以上灾情,由区委宣传部收集灾情基本信息报市委宣传部统筹信息发布。涉及新都区局部地区的灾情,由区委宣传部统筹信息发布。

4.3.3信息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受灾的基本情况、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措施及成效、下一步工作安排等。

4.3.4信息发布可采用新闻发布会、媒体吹风会、授权新闻单位发布、新闻通稿、答记者问、组织专访和集中采访等形式。主要通过重点新闻网站或政府的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客户端等载体及时对外发布信息。

5应急响应

5.1根据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区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分为一级(I)、二级(Ⅱ)、三级(Ⅲ)、四级(Ⅳ),一级为(I)为最高级别。

5.1.1I级响应

启动条件

一次灾害过程造成某一社区、某一产业功能区,或多个社区、多个产业功能区区域内,发生自然灾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I级响应:

(1)因灾死亡、失踪10人以上(含本数,下同);

(2)紧急转移安置人数10000人以上;

(3)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3000间(或1000户)以上;

5.1.2Ⅱ级响应

启动条件

一次灾害过程造成某一社区、某一产业功能区,或多个社区、多个产业功能区区域内,发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Ⅱ级响应:

(1)因灾死亡或失踪5人以上10人以下;

(2)紧急转移安置人数5000人以上10000人以下;

(3)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000间(或300户)以上3000间(或1000户)以下。

5.1.3Ⅲ级响应

启动条件

一次灾害过程造成某一社区、某一产业功能区,或多个社区、多个产业功能区区域内,发生自然灾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Ⅲ级响应:

(1)因灾死亡、失踪3人以上、5人以下;

(2)紧急转移安置人数3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

(3)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300间(或100户)以上、1000间(或300户)以下;

5.1.4Ⅳ级响应

启动条件

一次灾害过程造成某一社区、某一产业功能区,或多个社区、多个产业功能区区域内,发生自然灾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Ⅳ级响应:

(1)因灾死亡、失踪3人以下;

(2)紧急转移安置人数3000人以下;

(3)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300间(或100户)以下;

5.2启动程序

灾害发生后,领导小组经分析评估,认定灾情达到启动条件,并报送区减灾委决定由防灾委评估后决定进入相应级别响应状态。

5.3响应措施

由领导小组组织协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5.3.1综合协调组视情况组织有关部门召开会商会,分析灾区形势,研究落实对灾区的救灾支持措施。指导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等工作,并保持上下信息畅通,随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救灾相关情况。

5.3.2物资供应组迅速组织应急救助物资,集结待命。

5.3.3物资发放组派出工作组赶赴受灾区域慰问受灾群众,核查灾情,确定物资发放供应点,协助指导开展救灾工作。

5.3.4灾情稳定后,立即对受灾情况进行评估、核定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5.4响应终止

救灾应急工作结束后,并向区减灾办提出建议,经启动响应领导同意,决定终止I、Ⅱ、Ⅲ、Ⅳ级响应。

5.5灾后救助

5.5.1过渡期救助

自然灾害发生后,综合组组织有关部门、专家组及受灾社区或产业功能区评估灾区过渡期生活救助需求情况。

物资供应组经核定报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及时拨付过渡期生活救助资金,并做好过渡期救助人员核定、资金发放等工作。

物资发放组督促受灾区域过渡生活救助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定期通报灾区救助工作情况,过渡期生活救助工作结束后进行绩效评估。

5.5.2持续性救助

经领导小组应急期救助和过渡期救助后,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仍存在较大困难的,按照“先行救助”有关政策规定提请区民政局,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帮助其尽快度过难关;对符合低保条件的,要按照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因灾导致的特困人员,要及时来落实救助供养政策,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

6保障措施

6.1资金保障

领导小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省、市、区资金分担管理办法等规定,向区财政提请安排救灾资金预算,加大救灾资金投入力度。

6.2物资保障

认真落实《成都市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规划(20xx-20xx)》,建立健全救灾物资采购和储备制度,确定本级自然灾害救助物资采购和储备计划,储备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必要的物资。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各社区建立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点。

严格执行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救灾物资储备管理规范》(DB510100/T183-20xx)、《社区(村)自然灾害基本生活救助服务规范》(DB510100/T185-20xx)要求,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保障受灾群众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救助。

6.3通信和信息保障

6.3.1加强灾情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以公用通信网为基础,建立覆盖区、街道、社区三级救灾通信网络,保障信息畅通,确保各社区及时准确掌握自然灾害信息。

6.3.2加强区、街道、社区三级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建设,确保及时准确掌握重大自然灾害信息。

6.4装备和设施保障

6.4.1街道应按区减灾办统一要求奥球配备救灾管理工作必需的救灾设备和装备。

6.4.2依托街道综治中心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技术支撑系统,并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供必要的交通、通信等设备。

6.4.3利用公园、广场、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统筹规划设立应急避难场所,并设置明显、标准化标识。自然灾害多发、易发社区可规划建设专用应急避难场所。

6.5人力资源保障

加强自然灾害各类专业救助队伍建设、灾害管理人员和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自然灾害救助的能力。支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有序发挥积极作用。

6.6社会动员保障

6.6.1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区救灾捐赠管理相关政策,并严格执行。

6.6.2规范救灾捐赠的组织发动、款物接收、统计、分配、使用、公示反馈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6.6.3充分发挥居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在灾害救助中的积极作用。

6.7宣传、培训和演练

6.7.1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灾害知识,宣传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常识,组织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6.7.2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培训,灾害管理人员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的培训;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培训,重点培训《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自然灾害统计制度》和各级预案。

6.7.3依据《社区(村)综合减灾公共信息标识建设规范》(DB510100/T143-20xx)、《社区(村)综合减灾服务规范》(DB510100/T184-20xx)和《社区(村)自然灾害基本生活救助服务规范》(DB510100/T185-20xx)等标准,组织应急演练,提高自然灾害救灾救助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

7附则

7.1术语解释

本预案所称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干旱、洪涝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生物虫害等。

7.2预案管理

7.2.1本预案由街道应急办负责解释与组织实施。各社区、安委会成员单位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并履行各自职责。

7.2.2本预案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

7.2.3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5

为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全校师生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师生自救互救能力,根据上级部门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

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职责: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副组长:

职责:协助组长实施本方案,对本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要迅速了解判断,协助组长确定应急方案,并按预案进行疏散、救护、联络、保卫、宣传教育等工作。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疏散小组、通讯联络小组、预警小组、医疗救护小组、保卫组、宣传教育心理疏导小组、后勤保障组。

二、各应急救援小组人员工作职责:

1.应急疏散小组:

组长:耿方晓

成员:各班班主任

职责:

(1)负责本年级、班级学生紧急疏散及撤离秩序、安全管理,负责教室门口秩序,严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2)负责带领学生撤退;

(3)到达安全场地后清点学生人数。

(4)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学生人数。

(5)做好撤离后学生安全管理和情绪稳定工作。

2.预警小组:

组长:张克庆

成员:刘仕国、保安

职责:

(1)负责警报,一旦发现地震等灾情立即拉响警报预警,并立即向安全分管领导报告,同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并随时向领导小组报告灾情。

(2)迅速采取措施切断电源,关闭煤气等易燃易爆设施,做好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工作。

3.医疗救护小组

组长:杨德伟

成员:付伟、陈洁琼

职责:负责在发生灾害过程中对伤员应急救护,及时与120取得联系救护车及时救护,并向组长报告伤员人数和情况。

4.通讯联络小组

组长:方芳

成员:何联、王梦姣

职责:负责每天向上汇报情况,做到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及时向全校教师发出领导小组的通知,按要求发布有关信息和警报,并将收集到的情况向组长汇报,确保政令畅通。

5.宣传教育心理疏导小组:

组长:杨雪

成员:各班主任

职责: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在灾害期间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消除学生心理上的恐慌,稳定学生情绪等。

6.后勤保障组

组长:邢远林

成员:张作刚、徐燕

职责:

(1)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落实,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三、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务。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供电输电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

4.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四、纪律要求

1.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学校指挥部将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各种命令、指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将通过电话、口授等形式传达,命令、指示一经发出全校职工必须立即到岗到位,凡发现不到岗到位者追究责任。

2.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3.方案一旦启动,全校教职工必须保证24小时开机,凡因个人原因造成的损失,将追究个人责任。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6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然,在突发事件来临时,能快速、及时、妥善疏散学校教学区域师生,切实有效降低学校安全事故带来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紧急疏散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全体教师

二、紧急疏散的决定

紧急疏散是在火灾、地震、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来临时,为了避险,迅速将人员由危险场所撤往安全地域的行动。实施紧急疏散难度较大,其行动自身也极具危险性,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因此,不到紧要关头不可实施,而必须实施时则应当机立断。紧急疏散的决定由校长做出。

三、紧急疏散的信号及发布

紧急疏散的信号有广播和哨声两种:在广播系统可以使用时,采用广播信号;在电源或广播系统损坏或不便使用时,可采取哨音信号。哨音信号为连续的两短一长声。信号的`发布由决定紧急疏散的校长实施,也可随机指定人员实施。紧急疏散信号从开始,应连续不断,直至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场所方可停止。

四、疏散通道划分

(一)上课期间疏散通道划分

1、上课期间紧急疏散通道以教室所在位置划分。各班级听到信号后立即组织学生从规定通道出来在规定安全集结区域集合。

2、疏散路线:各教室→走道→中心马路→操场。

各路口疏散协调员由各教室授课老师担任;

(二)课间和自由活动期间疏散通道划分

课间和自由活动期间紧急疏散通道以学生个体所在位置划分。发生突发事件后即在运动场按班级做操位置集合。

五、疏散组织工作

1、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教学区域,组织疏散工作。校长负责教学楼学生的疏散安顿工作。体育教师负责操场学生的安顿工作。

2、上课教师:正在上课的教师听到紧急疏散信号后,应立即停止教学活动,给学生讲清疏散通道及集结地点,打开教室前后门,组织学生分两路纵队有序迅速离开教室。同时要及时赶到楼梯口和楼梯转弯处,组织疏散学生。要求学生双手护头,下楼梯时不弯腰捡东西或系鞋带。遇到学生摔倒,教师要迅速将学生扶起来。在学生全部撤离后,随同并组织上课班级的学生撤往安全集结区域(操场)。

3、班主任:紧急疏散信号发布时,班主任在教室,应立即组织疏散本班学生;不在教室的班主任,听到信号后,应立即前往自己所在班级与任课教师共同组织学生疏散转移;在其他班级上课的班主任,首先应担负起任课教师的职责任务,待该班班主任到达、情况交待清楚、在确无特殊情况需要共同处理时,可以前往自己所在班级。

4、其他教职工:遇突发事件需紧急疏散时,不当班的教师迅速赶到所在班级位置,协助有秩序疏散学生,指挥学生不乱跑、不猛拐、不推撞、不打闹、不大声喧哗,防止意外伤害事故发生;除此之外的教职员工,一律到操场协助有需要的班级安顿学生。

六、安全集结区域

学生撤出应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或部位,尽量靠远离建筑物一侧的道路,迅速向规定区域集结。我校安全集结区域为靠旗杆的操场。

到达安全集结区域后,各班应迅速集中整队,清查本班人数和损伤情况,及时报告校长或值日领导,并采取相应措施关照学生,发现疏散时有受伤师生予以救护。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7

一、目标任务

1、编制目的

为增强我办对自然灾害救灾工作的应急反应能力,切实做到迅速准确、有序、有效地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减轻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维护受灾地区的社会稳定,根据上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会议精神和有关要求,制定本预案。

2、指挥机构和职责任务

指挥机构由街道党工委、政府负责同志及人大主席团主席组成,指挥中心设在政府一楼。

总指挥:刘峰:党工委书记;

副指挥:孙延滨: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指挥机构下设:办公室、信息组、抢险组、巡逻组、转移组、保障组、监测组。

工作职责:

办公室:负责协调有关救灾的各项工作。

信息组:负责灾害的预警预报、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

抢险组:负责救灾抢险工作。

巡逻组:负责灾害隐患点的监测、灾害发生前后安全巡查等工作。

转移组:负责需转移安置人员的转移安置工作。

保障组:负责转移安置人员生活保障、抢险物资供应、后勤保障服务、受灾人员生活救助和稳定等工作。

监测组:负责灾后环境、卫生等监测工作。

3、预警信息

河流水位分别涨至6米时发布撤离转移信号,区域内涉险人员按方案转移。

地质灾害点预警发出后,区域内涉险人员按方案转移。

当某工厂发生突发性事件,视情况发布撤离转移信号,指定区域内人员按方案转移。

二、人员转移

灾害预警发出后,本街道需转移户人。特别是注意做好以下重点人员的转移:五保户、低保户、残疾家庭、家中无劳动力的。

当预警信号发出后,涉险人员即按指定的路线转移。

1、需转移安置到乡镇(街道)避灾安置场所的,由有关村(社区)集中派车送达。

2、需转移安置到村(社区)避灾安置场所的.,沿村内主要道路自行转移。

3、分散到村(居)民家中安置的,自行前往。

三、避灾安置场所

本街道有3个集中安置场所(敬老院、滨北中心小学、北城英才学校),集中避灾安置场所可安置300余户1000余人,156个村居、10个社区避灾安置场所可安置362户1086人。

四、物资保障

原则上,避灾安置场所根据可容纳人员数量贮藏一定数量的救灾物资;教育灾民本人携带一些干粮、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在灾害发生后10小时内将保障物资(如:米、面、油、盐、水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送到避灾安置场所。

五、灾后救助

1、调查了解灾情。街道民政所长随时和村灾情信息员保持联系,及时填报《因灾倒房花名册》;如有因灾死亡、伤病人员,填报《因灾死亡人员花名册》;及时填报因灾农作物损失情况。

2、及时发放救灾款物。在街道政务公开栏内,公布发放到各村(社区)的救灾款物数额。

3、如有需重建倒房,组织工作组,落实责任制,帮助开展重建工作。

六、需要落实的几项具体工作

1、工作手段。突发性灾害发生后,从灾害原发地向波及的涉险区域发布信息时.受到时间、手段的限制,应采取一些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传播起来范围较广、容易识别的信号,如敲锣报警等。特别是山村,应落实专人

2、事前告知。需要转移安置人员,应事前告知,让这些人员知道到哪里避灾安置。乡镇(街道)落实责任制,1个乡镇干部分片包干1个村(社区)或几个村(社区)。村(社区)同时落实责任制,1个村(社区)干部负责。

3、预案演练。每年分村(社区)组织不少于1次演练,使所有人员熟悉预案。知晓避灾安置路线、场所及保障须知等。对预案不妥之处,及时进行修改。

4、减灾宣传。街道、社区、村避灾安置场所制订规章制度,张挂上墙。采取多种形式,如放置减灾救灾图表、书籍等,开展减灾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救互救的能力。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8

为进一步发挥社区服务功能,推进城市应急管理特别是防灾减灾工作,实现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减少各种社会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危害,根据上级部署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现就加强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方案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国家综合减灾规划》,对照《全国“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更加完善。着力形成社区干部分片包干、工作责任具体到人的组织体系,制定完善从内容、方式、力量、时间、责任到检查考核相配套的制度规范。

——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保障更加有力。明确社区主要负责人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落实不少于3个人的专兼职骨干,辖区每个社会单位配备1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形成“社区牵头、专班主抓、单位共管、居民参与”的宣传教育工作网。

——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氛围更加浓厚。每个社区至少汇编一本常见灾害事故及处置的便民手册,辖区各单位、居民小区、主要街区、休闲广场等设置宣传标语、专栏和橱窗,社区办公地点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制度上墙、簿册规范。

——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实效更加突出。社区专题宣传教育活动每年不少于4次,辖区社会单位覆盖率达到100%,辖区居民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力争各类灾害事故起数和经济损失“零增长”。

三、工作内容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有关防灾减灾工作的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常见自然灾害如旱灾、火灾、洪涝、地震、雷击、地质滑坡的特点和规律;常见自然灾害的处置技巧和方法;灾害事故的处置经验。

四、工作方法

(一)突出重点对象开展宣传教育

以辖区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学校师生和小区居民为重点,组织宣教力量开展经常性的'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的“四进活动”,有针对性地推进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不断扩大社会覆盖面,增加社会影响力,增强宣传教育实效。

(二)突出重点区域开展宣传教育

以辖区商场、车站、码头、广场、繁华街区和物业小区等为重点,筑牢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完善辅助设施,推动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突出重点方式开展宣传教育

一是在每年的国家减灾日、安全生产月、重大节庆期间,开展社区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教育活动,面对面地向广大市民宣传防灾减灾常识,传授应对常见灾害事故的技能和本领。

二是以社区民警、治安协勤、企业保安和志愿者为骨干,举办各种形式的社区防灾减灾培训班,打造一支处置突发灾害事故的应急队伍,培养一批义务宣传教育力量,不断强化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三是依托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加强宣传教育,在重点区域开设专栏、橱窗、悬挂标语,多渠道、多方式地拓展宣传阵地。

(四)突出重点内容开展宣传教育

一是组织开展防灾减灾专题讲座。邀请自然灾害应急专家、科枝人员进行防灾减灾应急专题讲座。

二是组织开展学校主题教育。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特点,通过主题班会、应急演练、专家讲座、观看展览和专题片等方式,讲授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深入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自救互救知识进学校、进课堂。

三是组织开展春夏季疾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加大春夏季疾病预防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做好当前蔓延全球的甲型流感防控工作的宣传,通过在医院、学校、铁路等人员密集场所张贴预防甲型流感等传染病宣传材料,向公众发放预防甲型流感及春夏季传染病一般性知识宣传材料,提高群众预防疾病的能力。

四是组织开展救灾应急演练,针对监测预警、抢险救援、转移安置、应急救助,医疗防疫等重点环节,广泛开展桌面推演,实践演习、技能练兵等演练活动。

五、工作要求

(一)充分认识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周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县是全省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灾害形势愈加严峻。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活动,对于提高社会各界风险防范意识,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保障人员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二)切实加强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责任制。结合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深入查找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防灾减灾薄弱环节,制定落实整改方案,完善相关制度措施,推动防灾减灾工作深入开展。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9

为确实做好区机关防汛抢险工作,确保安全渡汛,保证区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干部、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现根据市、区防汛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防汛工作应急预案如下。

一、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张岚任组长,各主管副职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动员全局防汛工作。

(一)在险情发生时,由张岚局长总负责全局人力、物力的调配,张孔明副局长负责现场指挥,茹进民副局长负责调配各科室人员配合抢险救援。险情发生在夜间和双休日时,值班工作人员临时负责指挥,并及时通知防汛领导小组成员赶赴现场。

(二)领导小组成员应各就各位,各负其责,确保有备、有序、有效地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全力投入防汛工作。

二、汛期防汛措施

(一)汛期前,局水电维修人员及安全保卫人员应仔细排查区机关大楼各项安全事项:

1、排查区机关大楼及西配楼的楼顶平台落水管是否畅通无阻,同时将楼顶垃圾清运干净;

2、排查地下积水坑污水泵是否灵敏有效,并将控制放在“自动”位置;

3、排查区机关大院内、外雨水井是否有堆积物,并加以清除,保证排水畅通;

4、排查区机关配电室等重要机房是否有漏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处理。

(二)设立防汛物资专用仓库,内存放防汛器材,主要应有潜水泵若干台、排水胶管、防水配电箱、编织袋、砂子、铁锹等,确保开展防汛工作时能够及时领取防汛物资;

(三)防汛工作应按照市、区城市防汛指挥部的要求,实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的值班制度,落实防汛抢险物资、人员、车辆、通讯工具,当险情发生时,要听从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进行抢险、救护工作。

三、防汛工作程序

(一)若雨水灌入地下停车库,安全保卫及水电维修人员应及时启动污水泵排水,并用沙袋堵住地下停车库保护各种重要设备。在夜间和双休日时,值班工作人员一方面组织人员进行抢险,一方面立即通知防汛小组其他成员赶赴现场;

(二)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分工及时维持秩序,排除险情,抢救设备,清除各处积水;

(三)防汛工作结束后,要进行全面检查,防汛处理过程要进行详细记录,统计汛情造成的损失和物资消耗情况,及时上报区政府,补充防汛物资,做好下次防汛准备。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0

为了进一步有效提高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的整体水平,建立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社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并根据社区实际及灾害形式变化,特修订本预案。

社区基本情况:

堰口镇大光社区位于堰口镇中部,寿六路沿线,总土地面积13127亩,共有48个村民组,3349户,总人口数10757人,辖区共有3所学校,小区2个,目前,社区配备5名社区两委成员,小区管理员共5名。

社区设有避难场所2处(大光社区文化广场,大光社区办公大院门前广场),总面积2600平方米,可容纳人数6000余人。

重点隐患地段:寿六路道路两旁存在道路交通安全。

重点防御的区域为原野小区,社区街道等。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是灾害发生后,对人民群众和财产受灾进行救助的紧急行动方案。本预案适用于洪灾、旱灾、地震、火灾、冰雹、雷击及暴雪等因造成建筑倒塌、淹没、群众伤害、道路阻塞等应急救助反应。

一、组织领导

1、成立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救灾工作。

组长:

副组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成员:

2、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自然灾害及预防减灾工作的分析和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各项措施的落实。

3、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社区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防灾、抗灾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自然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灾、抗灾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4、认真做好各项物资保障工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抢险设备等物资的应急储备,强化管理,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备战状态。

5、破坏性自然灾害发生后,采取一切必须的手段,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全面进行抗灾减灾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6、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灾后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7、领导小组下设宣传协调组、预警预报组、隐患排查组、后勤保障组、转移安置组、卫生医疗组、信息报告。

①宣传协调组:

负责事故的'报警、报告及各方面的联络沟通。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受灾情况,组织、协调社区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灾害灾情报告,在灾害发生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负责向社区居民公布本预案。

②预警预报组:

负责灾害信息预警预报。

③隐患排查组

负责社区灾害隐患排查统计工作。

③后勤保障组:

检查撤离路线、安置地点、报警设施、抢险工具、物资落实情况,对抢险急用车辆等交通工具进一步落实。加强与各行动小组的联系,迅速将抢险物资及车辆调运到指定地点。

④转移安置组:

负责灾情发生时,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

⑤卫生医疗组:负责开展先期医疗救治工作,并向上级医疗机构报告或申请救治支援。

⑥信息报告组:

负责防灾减灾工作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

二、工作目标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要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知识,提高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事故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控制和救治工作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加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故,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四、组织管理

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1、严格制定、评估、完善我社区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故预防机制。汇总和收集自然灾害事故的情况,并及时上报。

3、宣传、培训、演练。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广泛深入开展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知识宣传,提高管理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预防能力和意识。采取多种样式,如纺织防灾减灾图表、书籍等,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救互救的能力。每年组织不少于2-3次演练,使所有人员熟悉预案,知晓避灾安置路线、场所及保障须知等。对预案不妥之处,及时进行修改。

4、领导小组要检查、督促各单位和工作小组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落实情况。

5、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检查,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

6、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的预警。切实做好居民的安全疏散工作。

7、人员准备:明确社区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职责,落实社区灾害信息员,成立社区志愿应急救助队伍、抢险救援队伍。

五、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和预警

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工作纳入管理工作,并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2、经常性开展自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在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前做好居民的疏散转移工作。

4、增加投入,切实加固好易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的基础设施。

5、居民家中和室外不乱拉乱接线路、不违章使用电器,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6、开展灾害自救、恶劣天气自救逃生知识学习活动。

7、按照规定使用和管理好消防器材,落实消防责任制度。

自然灾害事故的预警

社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上级指示及灾害具体情况,由社区主任宣布启动预案,并通过手机、信息、通告、电话等多种形式通知居民,紧急情况下以警报声预警。社区各救灾小分队各施其责,迅速开展工作。

六、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

1、在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主动和相关部门联系。

2、严格执行重大自然灾害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故做到按程序逐级上报,并以最快的通信方式报告主管部门或上级部门,确保通信畅通。

3、及时上报灾情,写清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已采取的措施和灾区的需求),不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灾害损失情况包括以下指标:受灾人口、因灾死亡人口、因灾失踪人口、因灾伤病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饮水困难人口;倒塌房屋、损坏房屋。

4、灾情报告程序。户--组—社区—街道办事处双方互动、转移安置、灾情总的情况向上级报告。

5、要求。

(1)灾情初报。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应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及时向街道办事处报告初步情况,最迟不得晚于灾害发生后1时。

(2)灾情续报。在重大灾害灾情稳定之前,社区均须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

(3)灾情核报。在灾情稳定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核定灾情,向上级部门报告。

5、建立自然灾害事故举报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有责任和权利向主管部门或上级政府部门举报有关不履行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七、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

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结合我社区实际,安置场所按可容纳人员数量储藏一定数量的救灾物资,教育受灾群众本人携带一些干粮、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在灾害发生后一小时内将保障物资送到避灾安置场所。启动相应的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应急器材落实,以最快的、最高效的办法处置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

1、发紧急撤离、集中信号。如收到时间、手段的限制,应采取一些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传播起来范围较广、容易识别的信号,如敲锣、扩音喇叭报警等,落实专人专责负责发信号。

2、灾害发生后,社区处于临灾第一线,应快速做出判断,及时组织涉险群众转移。相关责任人立即停止一切活动,组织所有在场的灾害信息员、社区志愿者、抢险救援队伍等力量参加救援和疏导。

3、要按照平时演练逃生的路线有组织、迅速地疏散场所的所有人员,地震、火灾等其他灾害发生时,如安全通道被破坏而无法安全撤离时,要稳定人员情绪,并引导人员转移到相应安全区等待救援。社区工作人员按照防灾减灾“明白卡”所明确的具体帮扶对象,协助脆弱人员转移安置。

4、紧急撤离时,应停止一切活动,不得贪恋财物、迅速离开现场,听从组长指挥,互相照顾,组织人员迅速撤离现场。

5、发出应急信号后,应打开所有撤离出入口,立即确保应急通道畅通。

6、在接到报警时,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要立即到一线进行指挥,并迅速作出反应,指挥各小组迅速到指定位置。

7、除不可抗力的地震等自然灾害外,人为引发的灾害应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分析,查明原因。

8、协助相关部门作好善后处理工作,尽快恢复灾后正常工作和秩序。

八、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1、调查了解灾情,填报《因灾倒房花名册》及其它;如有因灾死亡、伤病人员,填报《因灾死亡人员花名册》。

2、灾情稳定后,对因灾害造成的民房、水利、道路等公益公共设施的毁坏,组织有关人员现场勘察,制定灾民建房及水利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方案,并积极向上级争取扶持资金,帮助恢复重建。

3、及时发放救灾款物。民主评议后,公示需救助的人员名单及金额等,发放后再进行一次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1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贯彻《贵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第xx个防灾减灾日活动的通知》,切实做好我校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抗灾救灾能力。

二、活动内容:

地震报警、应急疏散、指挥协调、现场控制、演练讲评。

三、活动时间、地点、参演人员

1、演练时间:20xx年5月12日下午xx:00

2、演练地点:

3、参演人员:经管学院、师范学院当日上课全体师生,约400人。

四、组织机构

指挥人:

副指挥长:

成员:

五、演练分工

1、现场指挥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演练现场地震警报信号指示和演练总结评析(主要职责)、疏散到楼下的学生现场秩序维护(戴大华主要职责)。

2、楼道疏散引导组

组长:

成员:(两人主要职责:一楼引导疏散)

(两人主要职责:二楼引导疏散)

(两人主要职责:三楼引导疏散)

(两人主要职责:四楼引导疏散)

(两人主要职责:五楼引导疏散)

主要职责:听到地震警报信号后,各班上课教师及学生干部应积极配合上述工作人员引导疏散,有序指挥学生从每层楼的`安全通道有序离开教室,到达绣山B栋教学楼下广场,避免踩踏和拥堵。

3、安全警戒组

组长:

成员:保卫干部3名、校卫队员4名

主要职责:地震演练现场的安全警戒工作,疏散地震通道障碍物,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演练场地;学习结束后清扫演练场地,检查演练设施。

4、演练宣传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演练现场横幅制作、摄像、简报等宣传工作。

5、医疗救护组

组长:(校医院院长)

成员:校医院工作人员2名、应急车驾驶员1名(待定)、校卫队员2名、以及学生志愿者。

主要职责:准备医疗器械,对伤员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配合120急救中心抢救重伤人员,并将伤病员情况及时向总指挥长报告。

六、演练前期准备工作

(一)总指挥长召集相关人员部署演练工作:下达演练任务,落实相关部门责任,确定疏散线路,明确应急疏散演练各小组职责。为确保演练顺利实施,要求以下部门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1、保卫处做好绣山B栋教学楼的安全检查工作,制作疏散路线图;

2、学生处做好演练前学生组织工作;

3、各相关学院做好组织动员工作,要求师生明确疏散逃生线路,了解紧急疏散演练流程。

(二)组织相关教职工及学生干部进行前期培训。

1、明确演练项目:突发地震后的紧急疏散。

2、指定紧急疏散现场责任人:任课教师及学生干部。

3、假设突发地震,正在上课的各班学生,听从上课教师指挥,以最快的速度、不挤不乱撤离到楼下空旷广场处。疏散引导组成员在各层楼道:告诫学生,“不要慌乱,保持安静,按顺序撤离”,撤离后到楼下广场集合。

4、熟悉紧急疏散程序:地震警报发出后,上课教师现场下达紧急疏散命令,及时组织学生全体起立,安排学生打开疏散通道、学生干部根据指示进入指定位置、学生呈疏散撤离状态。

5、紧急疏散要领:反映迅速、命令清晰、组织有序、全面监控,学生干部各司其职、主动配合、保护伤者、保证通行,师生员工执行预案、听从指挥、自我保护、有序撤离。

6、相关部门、应急机构、责任人员要明确职责、熟悉环境、充分准备、迅速反应、规范操作。

七、疏散演练注意事项:

(一)防灾减灾逃生演练技术要领:警报声响起后,上课教师迅速反应,组织全体学生起立,离门最近的两名同学要及时将门打开,组织学生有序从前后两门疏散。疏散过程中要牢记自己的疏散路线及疏散顺序(如逃生方向、从座位上起来如何疏散等),楼道中不要拥挤他人,人员众多时不要蹲下系鞋带等,提高警惕、防止踩踏。

(二)疏散时,不出现拥挤,不出现间隔,配合合理,指挥得当,有残疾学生需安排专人主要职责:疏散。

(三)演练过程保持肃静,按要求列队依次快速下楼,注意不能拥挤、不能嬉笑、喧哗。

八、活动要求:

1、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佩带工作证。

2、每组人员必须服从组长安排,若有异议可找组长及工作组协商。

3、工作人员必须提前准备场地。

4、活动结束后全体人员要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

5、活动现场要求全体人员维护好现场秩序。

6、活动前由工作组告知协会全体成员活动必须注意人身安全。

7、疏散下楼的所有学生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整队集合,等待指挥人员对活动进行点评,点评结束后有序回到各班教室继续上课。

8、所有参加本次演练疏散活动的全体工作人员于2:30前准时到场,做好一切演熟悉紧急疏散程序:地震警报发出后,上课教师现场下达紧急疏散命令,及时组织学生全体起立,安排学生打开疏散通道保安练准备工作。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2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在水灾害形成前,通过严密的组织和防范措施,尽最大努力避免灾害发生,在灾害发生时做到心中有数、临危不乱、科学有序地指挥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减轻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目的和依据

为做好水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有效防范水灾,保证抗洪抢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务院《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精神,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指挥体系和职责

(一)镇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

镇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由人民政府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人武部部长任副组长,镇卫生院、党政办、民政、派出所、国土、农技、林业、学校等相关人员为指挥部成员。镇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副镇长任办公室主任处理日常事务。

各村相应成立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负责所属地域的汛期防灾减灾工作。

(二)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工作职责

1、镇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汛期防灾减灾组织协调工作;负责传达由防汛、气象等部门提供的天气预报、洪水警报和上级有关汛期防灾减灾工作文件;督促各单位抓好汛期防灾减灾救灾物资供应、储备、调运和畅通保障等工作;做好汛情收集、上报与发布,协助做好汛期防灾减灾动员宣传等工作。

2、镇人武部负责组织基干民兵应急分队参与防汛抢险工作。

3、派出所负责灾区的治安保卫工作。在紧急防汛期间,按照镇政府或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部署,加强重点地区的治安管理;必要时实行交通管制,确保运送防汛抢险人员和车辆优先通行;及时处理破坏防汛设施、趁灾盗窃、哄抢、挑动群众械斗以及利用迷信蛊惑人心、破坏抗灾救灾等案件,并予以坚决打击。

4、民政员负责协助灾区安置救济灾民,安排好灾民生活,帮助灾区重建家园,归口负责汇总灾情,并及时与防汛抗旱指挥部联络。

5、村配合镇上搞好镇防洪规划编制,负责村上的综合协调,并统一纳入全镇总体规划,使防洪排涝工程和解店建设同步进行。

6、镇农技站负责抓好灾后农业生产自救等工作。

7、林业员负责管制沿河木材的堆放,避免汛期木材漂流,防止发生阻水事故,灾后植被恢复等工作。

8、土地管理员负责全镇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组织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建立和完善预防预警体系,及时向镇汛期防灾减灾指挥部提供山地灾害易发地区分布情况,及时设置塌方警示标志,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每年3月份配合县局组织有关部门对地质灾害点进行汛前安全大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和处理意见上报镇党政办和防汛办。

9、卫生院、农技站负责灾区疾病防治的业务技术指导,组织医疗卫生队赴灾区巡医问诊,负责灾区防疫消毒、抢救伤员等工作,做好全镇人员、动物卫生安全等预防与保护各项工作。

10、学校负责本校防汛防安全的监督管理,组织学校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提高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做好汛期学生学习生活安全保卫工作。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预防预警信息

1、汛情信息镇党政办应及时接收县气象部门或上级相关部门对当地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并将结果及时报送党委、政府、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及相关成员单位和各村、中、小学。

2、洪涝灾害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工矿企业、水电设施等方面的损失情况。洪涝灾害发生后,镇民政、村、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及时向镇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报告洪涝受灾情况,并对实时灾情组织核实。镇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应收集动态灾情,全面掌握受灾情况,并及时向镇政府和县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报告。

(二)预防预警行动

1、暴雨洪水灾害预警根据县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警报,及时向全镇发布预报暴雨的时间、强度、量级和范围。

2、地质灾害预警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地方,应根据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点,主动采取预防和避险措施。密切联系县气象、国土资源部门,相互配合,提高预报水平,及时发布预报警报。

四、防汛应急响应

(一)汛情分级

1、一般汛情日降雨量50-100毫米,可能导致垮坝险情和县重点在建水利工程出现超施工度汛标准洪水,或其他可能导致重要临时工程失事的险情等特殊情况,作较大汛情处理。

2、较大汛情日降雨量100-200毫米;过程降雨量200-300毫米[可能导致重要临时工程失事的险情等特殊情况,作重大汛情处理。

3、重大汛情发布暴雨台风紧急警报阶段;日降雨量200毫米以上;过程降雨量300毫米以上。

(二)防范措施

1、一般汛情镇党政办接到上级汛情报告,及时向镇党、政主要领导汇报;值班领导带队值班,并向各村(单位)防汛机构及有关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通报汛情信息,根据上级要求下达防汛通知。

2、较大汛情镇办公室接到县“两办”、防汛办较大汛情报告后,立即向镇党、政主要领导、分管副镇长汇报气象信息;镇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上岗到位,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及本镇情况,及时向党、政主要领导汇报变化情况,遇紧急情况随时汇报;下发防汛通知,部署防御工作;组织指挥全镇防洪抢险救灾工作。

3、重大汛情镇党政办接到各级重大汛情报告后,立即向镇党、政主要领导、分管副镇长汇报气象信息;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上岗到位,时时跟踪上级部门播报降雨量及未来天气趋势与本镇汛情;镇党政办下达防御紧急通知;成立抗洪抢险救灾领导小组,实行统一领导,按本预案分组实施

(三)工作内容

1、组织指挥镇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具体做好各项协调工作,各村各单位、部门认真实施本预案。

2、信息发布镇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和镇党政办负责向全镇发布上级相关部门发布汛情灾情、防汛紧急警报、台风消息与警报、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信息,本镇范围内有关汛情、灾情等信息上报。

3、预测预报接收播报县气象局预报暴雨的时间、强度、量级和范围;接收播报县国土资源局预报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强度和时间。

4、水利工程调度强化本镇水利工程协调工作,配合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对全县水利工程实行统一调度。

5、物资、车辆调用发生重大汛情时,镇汛期防灾减灾指挥部有权在全镇范围内根据需要调用防汛物资、车辆。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大局,主动配合。

6、人员物资撤离各村各单位部门要按防洪预案组织转移受灾地段人员和物资;对重要物品、有毒物品及易燃易爆物品应按有关规定要求处理。

7、信息播报报道汛情、灾情必须及时、真实,综合性报道、向上级新闻单位和对外的报道,按有关规定审查后发布。

(四)组织分工

重大汛情时,镇政府成立抗洪抢险救灾领导小组,下设决策指挥组、技术指导组、纪检督查组、抗洪抢险组、综合统计组、宣传报道组、后勤保障组。各组按职责分工开展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1、决策指挥组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镇汛期防灾减灾指挥部指挥组成。主要职责:发布抗洪救灾紧急动员令;决定重大险情的抢险方案;决定调用抢险队伍;负责请示上级政府调派物资、部队支援抢险;决定抗洪抢险的其他重要事项。

2、技术指导组由镇防汛办、国土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负责汛情、灾情汇总;负责暴雨、洪水和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负责水利工程防洪调度;根据灾情、险情提出防御对策措施。

3、纪检督查组由镇纪委书记及党组成员组成。主要职责:严格执行党委、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抗洪救灾命令和决定,督促检查各村各单位部门领导及时到岗,全力做好抗洪抢险等工作;监督检查抗洪救灾资金、物资调拨到位情况;查处抗洪抢险救灾中渎职行为和违纪案件。

4、抗洪抢险组由镇办公室、人武部、民政、派出所、财政、国土、农技站、卫生院、学校、各村两委等单位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负责各类险工险段的抢险救灾;抢险救灾车辆的调集;抢险设备、物资的调用;党委、政府、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和重要防汛部门的供电、通讯保障;抢险、遇险伤病人员的救治;易燃易爆和有毒等化学物品的处理;及时组织修复水毁工程。

5、综合统计组由镇党政办、民政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掌握抗洪救灾动态,综合汇总情况,编写抗洪救灾简报;负责向县委、县政府、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有关部门汇报汛情、灾情、抢险救灾工作;负责各村各单位灾情的收集、核查和汇总。

6、宣传报道组由镇办公室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及时落实县委、县政府抗洪救灾命令、决定及台风信息、汛情公报等播报任务;及时报道县、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村等组织抗洪抢险活动情况和抗洪抢险救灾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准确报道灾害情况。

7、后勤保障组由镇办公室、民政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负责党委、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值班领导和工作人员的生活安排;抢险救灾车辆具体安排;负责相关救灾物资的发放工作。

五、应急保障

(一)通信与信息保障

镇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应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协调当地通信管理部门,按照防汛的实际需要,将有关要求纳入应急通信保障预案。出现突发事件后,通信部门应启动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迅速调集力量抢修损坏的通信设施,努力保证防汛通信畅通。必要时,调度应急通信设备,为防汛通信和现场指挥提供通信保障。

在紧急情况下,应充分利用电话、广播等媒体以及手机短信等手段发布信息,通知群众快速撤离,确保人民生命的安全。

(二)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对易出险的水利工程设施,应提前编制工程应急抢险预案,以备紧急情况下因险施策;当出现新的险情后,应派工程技术人员赶赴现场,研究优化除险方案,并由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组织实施;镇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在建水利工程施工单位以及受洪水威胁的`其他单位储备的常规抢险机械、抗旱设备、物资和救生器材,应满足抢险急需。情况需要应及时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支援。

(三)应急队伍保障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民兵是抗洪抢险的重要力量。防汛抢险队伍分为:群众抢险队伍、非专业部队抢险队伍和专业抢险队伍(县组织建立的防汛机动抢险队和人武部组建的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群众抢险队伍主要为抢险提供劳动力,非专业部队抢险队主要完成对抢险技术设备要求不高的抢险任务,专业抢险队伍主要完成急、难、险、重的抢险任务。

(四)供电保障

供电所主要负责抗洪抢险等方面的供电需要和应急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

(五)交通运输保障

镇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做好协调县交通局、公路分局等部门工作,积极发动本镇人力物力,优先保证防汛抢险人员、防汛救灾物资运输;低洼地区受洪水威胁时,负责群众安全转移所需地方车辆的调配;负责用于抢险、救灾车辆的及时调配。

(六)医疗保障

卫生院、计生服务所及农技站主要负责灾区疾病防治的业务技术指导;组织医疗卫生队赴灾区巡医问诊,负责灾区防疫消毒、抢救伤员等工作。

(七)治安保障

派出所负责做好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抗洪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保证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负责组织搞好防汛抢险、分洪爆破时的戒严、警卫工作,维护灾区的社会治安秩序。

(八)物资保障

镇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建水利工程施工单位以及受洪水威胁的其他单位应按规范储备防汛抢险物资;镇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根据规范储备的防汛物资品种和数量,结合本地抗洪抢险的需要和具体情况确定。

(九)资金保障

镇政府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用于遭受严重水毁的工程修复补助,并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补助。

(十)社会动员保障

防汛是社会公益性事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利工程设施和防汛的责任;镇政府应加强对防汛抗旱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动员全社会力量,做好防汛工作。

六、救灾

(一)发生重大灾情时,灾区村应成立救灾指挥部,负责灾害救助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根据救灾工作实际需要,镇政府将派有关部门和单位人员参加指挥部办公室工作。

(二)民政办负责受灾群众生活救助。积极向上级民政部门争取生活救助,及时调配救灾款物,组织安置受灾群众,作好受灾群众临时生活安排,负责受灾群众倒塌房屋的恢复重建,保证灾民有粮吃、有衣穿、有房住,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三)卫生院负责调配医务技术力量,抢救因灾伤病人员,对污染源进行消毒处理,对灾区重大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理,防止疫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

(四)各村各单位按属地管理原则应组织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进行清除。

七、灾后重建

(一)对影响当年防洪安全和城镇供水安全的水毁工程,应积极上报争取资金补助,尽快修复;防洪工程应力争在下次洪水到来之前,做到恢复主体功能;水源工程应尽快恢复功能。

(二)遭到毁坏的交通、电力、通信、水文以及防汛专用通信设施,应尽快组织修复,恢复功能。

(三)各村各单位部门应尽快组织灾后重建工作,特别要注重解决受灾群众的住房问题,灾后重建原则上按原标准恢复,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提高标准重建。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3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它不仅会给人们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还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一、预案内容

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包括预警体系建设、应急救援、转移安置、恢复重建等内容。预案中要规定应急救援的组织体系、应急人员的职责、应急物资的储备、应急通讯、应急演练等细节。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地震发生时,各级人民政府要快速启动应急机制,成立统一的指挥部、地震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全面协调组织各项救援工作。

三、应急救援人员和应急队伍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中规定了各级应急救援机构的人员编制、职责分工、培训和警示等要求。同时,各单位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队伍,确保能够及时展开预案救援。

四、应急物资储备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中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进行应急物资储备。并确保这些物资的质量、数量和储存环境。

五、应急通讯和应急广播

地震发生时,应急通讯和应急广播是非常重要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中要求建立完善的通讯网络体系,确保各级视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救援指令和安置指导等。

六、转移安置

地震发生时,人员安全是至关重要的。预案中规定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安置分配职责,包括建立避难所、落实安置条件、制定安置计划、安排疏散转移等措施。

七、恢复重建

地震过后,如何恢复社会生产、重建基础设施,预案中制定了政府和部门职责、划分工作和管理等。

八、演练和评估

在预案制定完成后,各级应急机构必须进行演练和评估,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完整性。

九、防范和应对震后余震、次生灾害

地震后的余震和次生灾害也会给灾区带来新的威胁。预案中要塑造专业化的应急救援沼,及时处理灾区出现的新问题。

十、地震防灾教育

预防灾害是每位公民的责任,地震本身无法被预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地震防灾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在灾难面前做好自我保护。

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是社会对地震灾害的有效反应,是科学预计以应对可能发生的连连灾害的最好手段。只有充分加强应急演练和摸排等前置筹备,在灾害发生后迅速组织抢救机构,各级政府和部门才能有效协同、科学应对。

十一、预警体系建设

地震预警是现代地震防灾减灾的一大重要措施。预警系统的建设需要配备高性能地震观测和信号处理设备,通过也许的地震参数分析、计算和模拟预测等技术对地震进行快速预警,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的损失。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地震预警体系将更加完善和升级,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十二、灾后心理干预

地震灾区,灾后的心理干预也同样至关重要。在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中,需要建立专业化的心理援助机构,以便对遭受创伤的公民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治疗和支持。这些服务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灾害后及时适应并了解灾区人民的实际需求。

十三、防灾减灾科普教育

除了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外,防灾减灾科普教育也是防灾工作的重要一环。对公民进行关于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的科普教育,可以增强他们的防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相关部门还必须开展大规模应急演练,并且流传教育公益广告和视频等场所,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

十四、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地震发生时,各级政府会依据一定的标准和预警信息,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机制。通过快速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动员各级应急救援队伍,开展紧急救援和转移安置工作。因此,需要严谨细致地制定地震的响应标准以及启动过程,保证应急响应机制能够顺利运转。

十五、防灾减灾信息共享

地震应急救援和转移安置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各级部门和机构间有效的.信息共享。过去,各部门通常采取手工传递信息方式,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大规模地震灾害情况下需要建立紧急信息共享平台,通过现代通讯信息技术,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十六、加强防灾减灾国际合作

地球是一个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各国之间处于高度互动状态。因此,防灾减灾国际合作也非常重要,灾难防御能力的国际合作可以使国际社会受益和互利双赢。通过开展国际合作探讨和技术标准互通,我们能够共同协力抵御地震灾害带来的影响。

十七、完善防灾减灾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建设是防灾减灾工作必须重视的方面。地震灾害影响范围较广、强度较大。适用法律应该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充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和完善防灾减灾相关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推进防灾减灾事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长期努力。基于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地震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逐步完善和落实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从而更好地履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责。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4

为了切实做好我镇农村公路防汛抢险工作,加强汛期突发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全镇农村公路安全畅通,为抢险救灾工作提供良好的运输服务,根据平昌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公路汛期安全管理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有备无患,防范于未然”的思想,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常备不懈,全力抢险”的原则,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确保汛期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准确传递。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做好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维护良好的农村公路交通环境。

二、工作原则

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应对的方针和单位领导负责制;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联动协调、坚持服从大局、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原则。

三、组织领导及职责

镇人民政府特成立镇农村公路防汛抢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协调本镇农村公路的防汛抢险工作。

农村公路防汛抢险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一)认真落实汛期农村公路安全、保障畅通的要求。

(二)制定农村公路防洪应急抢险工作具体措施,及时作出农村公路防洪抢险救灾应急处置工作决策和意见。

(三)在汛期发现农村公路险情、灾情时,按照职权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农村公路防洪抢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何垒担任。农村公路防汛抢险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带班领导、值班人员与镇防汛值班相结合。

农村公路防洪抢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

(一)负责汛期的日常防汛工作。

(二)传达和执行领导小组的决定,督促、检查、指导各村委会防汛工作。

(三)研究农村公路险情发生的可能性、预防和应急对策,以及险情发生后的处置措施、灾害评估等事宜,并提出建议上报县农村公路防汛抢险领导小组。

(四)组织好镇政府防汛值班和情况报告工作。

(五)负责镇、村公路水毁预防、水毁抢修工作,检查督促村公路的水毁预防、水毁抢修工作。

四、防汛应急措施

(一)成立防汛抢险突击队

队长:xx

副队长:xx

成员:镇机关干部

(二)救灾物资

编制袋1000条、防雨布150㎡、救生圈10个、救生衣15件、雨衣40件、雨鞋40双、砂石料40方、应急灯10只、木桩100根、钢丝钳20根、手电筒20个、电池30对。

(三)救灾设备

抢险机动车2辆(镇政府2台),架子车3辆,铁铲30把,十字镐10把。

五、相关要求

各村委会接通知后:

一是要根据本村公路实际情况制订水毁抢修预案,落实抢险物资、人员。

二是积极发动群众疏通村道水沟、涵洞,做好水毁预防和水毁抢修,确保道路畅通。

三是加强汛期值班和上路巡查工作,发生水毁公路等险情,要及时处理并上报镇政府。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5

为增强社区防震减灾紧急救援能力,做好救灾工作,整合救灾资源,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地震自然灾害紧急救助的运行机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自然灾害(防震减灾)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辖区居民群众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辖区居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结合水中社区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为最大限度地保护辖区居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党组织、党员干部、居民委员、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小区物管要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力量和作用。

二、指导方针

自然灾害(防震减灾)救助坚持“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救济和扶持”的方针。社区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加强社区及辖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组织社会团体和广大干部、群众,发挥党员应急队伍力量的突击作用,共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一旦出现应急情况,必须立刻集结到水中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以应对灾害进行相关救助帮扶。

三、适用范围

凡在我辖区范围内发生的地震、地质灾害、水旱、大风、冰雹、大雪、沙尘暴、森林火灾等重大自然灾害,以及其它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应急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

四、自然害应急综合协调机构

社区成立自然灾害(防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救灾工作有关细则和具体实施,协调开展灾害应急响应、紧急救援、灾民安置、灾民生活安排及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

社区自然灾害(防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水中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办公室,由社区书记负责,社区副书记进行相关通知、统计、上报情况。

(一)传达、贯彻上级领导关于抗灾救灾工作的指示,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召开对灾情形势进行会商和评估,研究提出对策。

(三)配合上级工作组开展工作,与自然灾害(防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

(四)承办灾区紧急救援、灾民转移安置等有关方面的协调事宜。

(五)负责水中社区自然灾害(防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

五、应急准备

水中社区做好通信、信息管理,准确掌握自然灾害情况。所有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保障24小时通信畅通。做好灾害应急演练及灾情避险宣传,加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六、灾害的信息管理

若自然灾害(防震减灾)发生后,水中社区将按照此预案迅速组织应急队伍到灾害一线。在上级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由领导小组组长陈珏文(社区党总支书记)和李红强(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统一指挥自然灾害(防震减灾)工作。组织居民撤离到安全地带(熊猫绿岛公园和女娲广场),组织应急小分队及时进行救灾,并向东城街道办事处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灾情。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范围、程度、灾害后果(包括人员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房屋倒塌、损坏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区居民群众的需求等。在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之前,水中社区居委会均须执行24小时的报告制度。报告灾情必须实事求是,不得隐瞒和虚报。

七、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受自然灾害影响,水中社区应在全面核实灾情的基础上,协助办事处和民政部门统筹安排,确保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灾民生活安排方案。确保受灾群众每人每天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恢复重建工作,应按照上级政府的统一安排组织实施,采取自建、援建和帮建相结合的方式,以受灾户自建为主。资金按照政府救济、社会互助、邻里帮帮料、以工代赈、自行借贷、政策优惠等多种途径解决。

下载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2014年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为了预防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有......

    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

    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 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1 为确保我校在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务院《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

    防灾减灾专项应急预案

    防灾减灾专项应急预案 防灾减灾专项应急预案1 为贯彻落实国家减灾委《关于做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市局有关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的要求,切实增......

    防灾减灾工作应急预案

    防灾减灾工作应急预案 防灾减灾工作应急预案1 为了全力做好今年的防震减灾工作,切实加强我局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现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一、基本原......

    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

    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 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1 一、安全演练目的为了在学校发生紧急情况时,全校师生能安全、快速地进行疏散,我校特制定疏散演练方案。二、演练组织机构总指挥:XXX指......

    卫生院卫生院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xxxxx卫生院卫生院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为切实搞好全乡2015年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配合有关部门协同作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特制定本预......

    社区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总则第一条为建立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提高防灾、减灾、避灾、救灾应急反应能力,健全防灾、减灾、避灾、救灾防范机制、责任机制和保障机制,提升社区应对灾害能力和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专项应急预案

    防灾减灾专项应急预案 防灾减灾专项应急预案1 为及时高效有序开展村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根据上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要求,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