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坝镇关于创建国家生态乡镇整改措施

时间:2019-05-12 01:38: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坝镇关于创建国家生态乡镇整改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坝镇关于创建国家生态乡镇整改措施》。

第一篇:马坝镇关于创建国家生态乡镇整改措施

马坝镇关于“创建国家生态镇”整改汇报

2011年9月28日省环保厅组织专家组对我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进行了考核,考核组通过听取汇报、观看创建宣传片、核查技术档案、现场检查,认为我镇各项指标达到了《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的要求。同时建议我镇在今后的生态环境长效管理工作中,应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包括配套管网)的建设运管力度、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措施,继续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针对以上几条建议,我镇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管理力度。

一是进一步完善管网设施配套和运管,成立管理小组,由专人负责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二是加强农贸市场管理,实施规范化管理,做到场外、街道两旁无乱设摊点,无乱停乱放,场内全部分区设摊,每日两次定期清扫,确保环境整洁。三是加强镇区道路管理,每条道路明确专人管护,并成立了专业保洁队伍,明确保洁要求、保洁责任、保洁区域,并与报酬直接挂钩,严格考核奖罚。四是加强环卫设施管理,加强垃圾中转站运管力度,对公共厕所明确专人管理,定期打扫,做到“四清五无”,同时定期对垃圾房、垃圾箱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及时更换。

二、加强集中区企业环境治理。

由镇政府牵头,组织生态办、环卫所、城管分局等部门负责人对集中区内每个企业开展一次环境综合检查,重点对各企业环保审批手续、污染源排放、原材料堆放等问题进行检查,对检查中有不达标的企业,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并明确专人跟踪督查,直至各项指标达到环保标准,确保各企业污染源、污废达标排放。

三、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全面清理生活垃圾,对路边、河边、墙边等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理,确保道路、庭院、水面、河岸、田园等处无暴露垃圾,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提升。二是加强集镇综合整治,集镇建设是“三分建、七分管”,我们坚持建设与管理同步,一方面发动群众实行门前“三包”、自觉清理乱堆乱放等不文明行为;另一方面,城管分局加大对违章建设查处的力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三是实行河道管护责任制,将河道管护责任与管护人员报酬、河道收益等密切挂钩,确保达到“底清、面洁、线畅、坡绿、岸净”。四是高度重视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保护,确保全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五是强势推进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继续实施镇、村、组三级立体督查机制,全面加强秸秆禁烧督查,杜绝秸秆成片露天焚烧现象。

四、充实创建资料,完善创建台账。

我镇充分认识创建资料的重要性,一是按照国家级生态镇创建标准,对创建宣传片,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进行补充、修改完善,及时上报。二是对照考核指标将现有台账资料进行充实和完善,在机制健全、基础扎实、政策落实、环境整洁、群众满意五个基本条件和十五项指标方面规范落实好软件硬件、语音录像、文字图片等创建材料并立卷归档。

马坝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三日

第二篇:马坝镇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工作总结

马坝镇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工作总结

马坝镇人民政府

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领导小组

二O一一年四月

全国文明镇—--盱眙县马坝镇,位于盱眙县东部,淮安市南部,历来为商贾云集之地,经济基础较为雄厚,人民生活安康富裕。全镇总面积197.5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8.62万人。马坝镇先后被授予“全国重点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全国魅力名镇”、“全国百家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省文明乡镇”、“省新型小城镇”、“省环保示范镇”、“省科技示范镇”、和“省卫生镇”等多种称号,连续十年被淮安市评为“十强乡镇”。

我镇之所以取得这样喜人的成绩,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分不开的。

近几年来,我镇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同时,树立“环境就是资源,健康就是财富”的理念,把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作为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大措施和重要载体,努力在“生态、绿色、健康”上作文章,通过全民发动、全民参与,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全乡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环保局的支持下,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组织落实力度,坚持“工业快,节能减排好;建设快,环境保护好;发展快,生态文明好”的要求,全力推进国家级生态镇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把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我们根据市、县有关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活动的会议精神,通过大手笔抓环境规划,大投入抓环保设施建设,大动作抓环保管理,大声势抓环保宣传,干群环保意识大为提高,村容环境面貌进一步优化,环境设施不断完善。

一、建立组织,强化领导

为确保省级生态镇建设各项工作能落到实处,2009年初,我镇党委、政府提出了“用两年时间,创建成国家级生态镇”的奋斗目标。为此,镇政府专门成立了创建国家级生态镇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组长,一名副书记和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同时,根据创建工作要求和实际需要,领导小组下设6个办公室,即:综合办公室,主要负责制定和传达党委、政府关于国家级生态镇创建工作的具体意见、措施,牵头督查创建各项工作的落实和进展情况,以及创建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宣传教育办公室,主要负责环保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定期制作橱窗、印发简报,倡导生态建设、绿色消费,弘扬生态文明,扩大广大居民对生态镇创建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镇容保洁办公室,主要负责道路、后街背巷卫生保洁的督查,配合、协调镇村卫生环

境整治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主要负责道路、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厕工作;环境保护办公室,主要负责全镇范围内的水体保护、监管环境质量、企业排污、噪音污染、节能减排及“三同时”落实工作;绿色产业办公室,主要负责发展高效规模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督促、指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调整结构,建立循环经济模式。从而,在全镇形成了统一领导,党政领导亲自抓,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营造氛围,强化认识

创建工作要搞好,宣传教育很重要。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我镇认真营造环保宣传的浓烈氛围,切实有效地促进了人民群众环保生态意识的提高。一是强化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的宣传优势,每星期开办固定的广播自办节目和打电视字幕进行宣传;安排专门的宣传车,每季度利用一周时间坚持到村、到组宣传;同时,张贴标语500多张,悬挂横幅60多条,在23个村显著位置设立永久性环保宣传栏,营造创建氛围。设立和更换宣传橱窗350多处12期,发放公开信2万余份,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营造了浓烈的创建氛围,为创建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调动单位、部门的积极性。广泛发动学校师生,走进街头、社区,捡拾白色垃圾,宣讲绿色环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周围的人们,真正做到创建生态镇人人皆知,个个参与,全社会支持。三是举行环保培训。

我镇每年都对企业、各村主要负责人进行培训,增强他们搞好环保工作的责任心、事业心。四是组织专题活动。以每年“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举办环保知识竞赛、环保征文等,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广大居民理解创建、支持创建、参与创建。

三、规划引领,强化约束

创建国家级生态镇是一项十分繁杂的系统工程,编制详细并具有约束力的规划是确保创建成功的关键。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一是完成了《马坝镇工业集中区建设规划》,规定工业集中区以招引无污染的机械加工项目为主,并实行项目环保首审制,凡环评不过关的项目,经济效益再好,一律不予引进,能够达标排放的项目,坚持“三同时”制度一律先达标;二是全面贯彻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委托南京九源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了《马坝镇环境保护规划》,并通过了镇人大的审议,得到了县政府的批准,成为全镇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和日常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同时制定了工业企业“三废”治理、建设项目管理等实施细则和噪声扰民、油烟纠纷等处理方法,完善了环保工作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工作标准、服务承诺等,促使基层环保工作步入标准化良性运作状态;三是编制了高效农业发展规划,将盱马线以南地区确定为高效农业发展区,实行无公害农业种植和畜禽规模养殖配套发展,就地转化畜禽粪便,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降低

环境污染。在完成规划编制的基础上,我们坚定不移地把规划作为日常工作和创建工作的指南,并将规划内容以责任状的形式细化到各个职能部门,定期督查,严格考核,对不执行规划要求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规划的严肃性。

四、编制项目,强化落实

为确保创建工作的迅速推进,我们结合本镇的实际情况,将创建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单独的项目,包干到人,明确时间,落实责任,全力推进。

1、植树造林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建成农田林网1.8万亩,植树面积4932多亩。同时,全面推广村庄绿化工程,至2010年底,全镇成功创建绿化示范村8个,合格村5个,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100%,森林覆盖率达到23.6%。

2、水源保护工程。每年按计划实施10条以上主河道疏浚工程,清淤土方20万方以上。到目前,全镇32条主河道已全面疏浚一遍,共完成土方66万多方。同时,实行河道管理“河长制”制度,将所有河道明确到具体责任人,设立责任牌,明确管理要求,强化了河道管理工作。几年来,先后投入资金160万元,打涝河道野生植物100多吨、漂浮物10多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规划要求。初

步实现了“河畅、水清、岸净、景美”的目标。

3、垃圾、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工程。开展以实现畜禽污染整治、生活污水处理排放、垃圾固废统一收集处理、化肥农药污染下降、河水池塘全面清淤、绿化水平明显提高为重点的农村“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同时建立长效机制,投资140万元建成镇垃圾集中处理中转站,在23个村新建垃圾池(房)230个,垃圾清运车24辆,投放垃圾桶260多个。镇区和各个村配备保洁员151人,使农村垃圾实现了“组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目标。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达96.5%。完善公共卫生设施,镇区建成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排放系统,实施了镇区生活污水进网工程。至目前,已累计铺设城区生活污水管网50公里,覆盖了镇区80%以上的居民小区,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83.2%,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达82.8%,逐步实现了镇区雨污分流的目标。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达到了城市化管理水平,清洁了家园,实现了城乡保洁全覆盖。

4、全面保洁工程。实行镇区主干道保洁与次干道、背街后巷、城郊道路保洁无缝对接。同时,大力实施改厕工程,至目前全镇已完成改厕20134座,新建水冲式公共厕所16座,卫生厕所普及达96.25%以上。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沼气建设,实施“一池三改”工程325多户,使用清洁能源的

居民户100%,大幅度改善了农村的卫生环境。

5、农村秸秆全量还田工程。加大秸秆粉碎机、反旋灭茬机、水田埋草机等农机具补贴和推广力度,同时,每年夏、秋两季加大秸秆全量还田工作督查力度,从源头上解决秸秆还田问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100%,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规划要求。几年来,全镇没有发生一起户外大面积焚烧秸秆现象,达到了“不着一处火、不冒一处烟、不污一条河”的要求。

6、企业环保达标工程。每年定期对全镇所有企业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对排放不达标企业,坚决予以关停整顿,直至达标排放为止,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100%。同时,支持环保部门对重点企业实行远程实时监控。加大烟尘和噪声污染治理力度,对使用锅炉的企业禁止燃烧轻工下脚料,并安装烟尘处理设备,对噪声较大的企业,一律要求安装隔音装置,还居民一片蓝天和一个清静的生活环境。

五、长效管理,巩固成果

为巩固创建成果,不断加强环境整治力度,我镇在加大制度建设的同时,不断增加人力投入,对全镇环境整治工作实行长效动态管理。抽调了5名精干人员专职负责镇区保洁和督查工作,针对乱摆摊、乱停放、乱搭建、乱拉挂、乱张贴和乱丢垃圾等“六乱”现象进行大力整治,严禁在主要道路两侧范围内饲养禽畜及放养猫狗。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认真落实

“门前三包”责任制和“辖区卫生管理责任制”,使城乡垃圾天天有人清、环境天天有人管,确保全镇居民长期生活在一个清洁卫生、环境优美的家园中。

六、主要体会

1、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通过几年的创建工作,镇区变靓了,水变清了,天变蓝了,空气也清新了,更加适合人居。由于环境的美化,彻底改变了过去“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现象,清晨和傍晚进行户外休闲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居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环境的改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10年以来我镇以向小城市发展为目标,以镇区西移为平台,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重点突出一校三城三区和三条街建设。一校:即中心小学新校区,占地80亩,总投入3000余万元,一、二小、幼儿园已搬进了新校区。三城:即阳光商城、上海商贸城、中国龙虾城3个城建项目,每个项目都有一名班子领导挂包帮办,经常深入项目地点督促进度。阳光商城总投入1.2亿元,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目前二幢6层商住已封顶,一幢11层商住楼已建到第8层,2011年底主体竣工。上海商贸城占地85亩,总投入1.5亿元,拟建市场、商业步行街等。目前一期工程已启动,二期工程正在规划设计中,项目预计今年底竣工。中国龙虾城项目按照计划有序推进。三区:即花园小区、南园小区、高桥小区3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目前南园小区有96户在建;高桥小区已建成62户;花园小区为已建成35套别墅。三条街:一是镇区楚宁路建

设,总长800米,已投入140万元修建10米宽的柏油路面,绿化、路灯等配套工程即将施工;二是完成高桥街道整治建设。今年2月份,投入240万元,用1个多月时间对街道进行全面整治,修建道路4万平方米,硬质化路面3.5万平方米,新铺设下水道1800米,原本脏、乱、差的街道焕然一新;三是推进世纪大道建设,重点将两侧地块推向市场。对文明西路、镇北路便道进行延伸,新铺设水泥路面8200平方米,新植绿化带2300平方米。对居民一直关注的老世纪大道投入80万元进行水泥路铺设,对镇南路、镇西路进行了修补。

随着镇区环境的不断改善,逐渐改变了我镇的对外形象,越来越多的客商愿意到到马坝投资兴业,带动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2010年新招引项目35个,特别是在招商引资“百日竞赛”活动期间,引进了25个项目,到位注册资金2.8亿元,获得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引进的项目主要有投资2.1亿元的江苏豪州食品、投资5000元的振新塬机械、投资1.2亿元的南京优路电缆盱眙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天努米业、投资3000万元的金盛铝业等工业项目;投资1.2亿元的阳光商城、投资1.5亿元的上海商贸城、投资6亿元的金鼎名府等三产服务业项目。目前在建项目有15个,竣工项目9个,每个项目都有具体帮办工作人员,按计划整体推进,做到每周有进度,每月有形象。在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的同时加大了镇工业集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内道路、下水道、绿化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四个村近10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已基本竣工,正在对外进行招商。加大了对东阳、高桥、楚东、腊塘、石桥等农民创业点的扶持,全镇村级农民创业点逐渐形成规模。

七、下一步努力方向

通过近几年的生态镇创建工作,使我们马坝镇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形成了“生态马坝、人文马坝”的共识,特别是所实施的一些生态项目已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一步我们将紧扣“生态马坝、人文马坝”的战略不动摇,决心认真对照创建标准,继续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力度:

1、继续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提升环保水平。认真实施环境保护规划,并不断修正完善;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继续加大环境基础投入,不断优化城镇面貌。

2、继续强化环保宣传,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对干部和企业业主环保责任宣传教育,加强对“三废”治理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环境渗透教育,加强对全社会的环保国策宣传,真正形成领导重视、企业负责、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3、继续强化污染控制,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从源头控制,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抓污染治理,不断削减污染负荷;促清洁生产,大力推广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4、继续强化环境管理,进一步增强执法力度。勤于检查监督,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工业“三废”达标排放,勇于碰硬,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5、继续巩固创建成果,进一步抓实抓好生态示范村建设.以点扩面,全面推进国家级生态镇建设。

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仍有不小差距。我们决心以这次创建工作考核验收为新的起点,更加扎实工作,更加注重投入,更加强化管理,为不断提高我镇的环保工作水平,为把我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城镇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创建国家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XX省XX镇创建国家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XX镇位于XX省XX西北部,东倚XX和XX河,分别与XX县、XX镇和XXX为界;南邻XXX;西和XXX乡、XXX镇接壤;北同XXX镇毗连。全镇国土面积291.71平方公里,下辖2个社区居委会,24个居民小组;26个村民委员会,199个村民小组,170个自然村。2007年底全镇总人口44529人,11937户,其中农业人口34115人,9334户;城镇人口10414人,2603户,占总人口的22.91%。境内居住着彝、回、苗、哈尼族等少数民族共1224人,占总人口的2.75%,其中彝族1010人,回族174人。

2008年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创建国家级生态镇的目标后,我镇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环保优先方针,紧紧围绕建设“和谐XX、魅力XX”和生态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立足 生态立镇、绿色兴镇和富民强镇发展战略,精心组织,全民发动,完善措施,主攻重点,一级抓一级,一届接一届,一任接一任,紧抓不放、常抓不懈,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良性互动、和谐共进,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园林、生态文化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各项考核指标达到了全国生态示范区二类地区标准,实现了 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推进,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步提升,呈现出经济较快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主要做法

(一)科学规划,广泛宣传,积极营造全民创建的浓厚氛围

一是合理规划,科学创建。规划是基础、是龙头。为高起点、高标准、科学合理地编制环境规划,2008年我镇委托XX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规划编制单位,聘请生态环保专家为我镇规划编写组同志进行生态环保知识培训,采取理论与实际、专家与群众、外地经验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开发保护并重、协调优化、机制创新原则,编写组在反复调研、详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大纲和报告书两个环节编写、两次征求意见、两次组织专家审查,2008年9月完成了《XX省XX镇环境规划》。2010年10月根据XX省环境保护厅转发环保部关于印发《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试行)》的通知(X环发【2010】89号)由XX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进行了修编。《规划》在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功能分区等各个方面对生态建设进行深入细致的定位和划分,突出了我镇工、农、林、土地、城镇、文化、旅游等各业的生态特色,明确了3大环境功能区,即白锡腊、黄水箐、汤丹老街等处设立重点生态建设和修复区;菜园和大坪地社区设立集镇建设区;在其余地区设立农业区。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生态经济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和资源开发保护等方面建设模式和具体实施方案。全市各镇、各部门依据总体规划制定了本部门生态建设计划和生态建设目标任务。《规划》是我镇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具有法律约束作用、符合汤丹实际的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规划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从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规划系统、详细地分析了XX镇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全镇环境综合方案,结合实际,在规划中突出了生态环境、水环境和空气环境的保护。根据发展需求,在省、市、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科学指导下,全镇详细建设规划覆盖率已达到100%。把发展生态农业、创绿色品牌、保护自然资源、发展农家生态旅游、完善镇村环保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等项目纳入了规划,为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强化宣传发动,全民参与。生态乡镇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为把全镇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到创建工作上来,我镇十分注重创建工作的宣传 和引导,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创建宣传,普及环保生态知识,树立创建先进典型,较好地推动了创建工作的开展。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广泛宣传报道生态乡镇建设情况,普及植树种草、水土保持、生态农业、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清洁生产方面的知识;在主要交通路口和生态示范点设立环保宣传牌;召开环保大会,邀请专家和环境保护部门的领导给干部群众作环保、生态知识讲座,举办企业负责人环保培训班;在全镇中小学开设环境课程,组织多种形式的环保教育活动;每年结合植树节、爱鸟周、全国土地日、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活动,广泛开展环保演讲、环保知识竞赛等各种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广泛开展环保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等环保“四进”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绿色的消费方式。通过大力宣传,统一了全镇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增强了全镇上下参与生态创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提高了创建工作积极性和参与能力,营造了人人保护生态环境,个个参与生态乡镇建设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强大的创建合力,为创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舆论和思想基础。

(二)完善机制,强化责任,形成生态创建工作合力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制度。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和生态创建工作,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监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责任部门密切协同、社会群众共同参与的生态创建和环保工作机制。镇党委、政府定期在党政联席会上听取环保工作和生态建设工作汇报,研究部署环保和生态创建工作意见方案,召开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建设动员会。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镇党委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镇党委、镇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村(社区)两委书记、主任、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领导全镇生态创建工作,并从成员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门工作班子。创建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处理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检查调度创建进展落实情况。不论政府换届还是成员调整,始终保持机构不变、人员不减,做到任务有人领、责任有人负,形成生态创建层层有人管、级级有人抓、处处有人干的工作局面。二是强化责任考核,狠抓落实。为保证各项创建任务落到实处,镇党委、镇政府先后出台了《汤丹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实施方案》等多份政策文件,将生态建设目标纳入全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把环境保护、生态创建、污 染减排等目标任务列入各村(社区)、各部门行政目标考核和重点企业责任书,把生态创建目标任务和指标分解落实到各责任部门单位,层层分解,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逐级逐条逐项抓落实,做到创建目标具体化、明晰化,创建指标工程化、项目化。建立考核奖惩制度,把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等工作纳入各部门、各单位和各级领导干部实绩考评考核内容,从而在创建工作中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生态创建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三是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镇党委、镇政府主要领导身体力行,抓调研、抓部署、抓考核,分管领导深入一线,狠抓督查抓落实;镇人大认真履行法律、民主监督,多次听取环保和生态保护工作汇报,组织环保视察活动;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推动科技创建、联合创建、综合创建;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清洁生产、绿色消费、节能减排、美化家园等有利于环保和生态的文明活动,建立了城乡联动、上下联动、部门联动、相互协调、有序推进的运作机制,形成了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格局。

(三)突出重点,完善措施,全面推进各项创建工作

1、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积极发展生态产业

结构偏重、布局分散,是我镇生态创建工作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转变发展思路,认真落实调高、调优、调轻措施,坚持以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产业升级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以集约防治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使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协调共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良性互动。在结构上,一方面大力发展交通、商贸、物流、餐饮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提升三产比重,调整三次产业比例;另一方面,强化招商选资,施行分类发展政策,鼓励发展食品、农产品深加工等轻污染项目,限制发展化工、冶炼等高污染项目,禁止发展电镀、水泥等污染重、资源条件不允许的项目。控制现有重污染行业及其产品产能,加大淘汰关闭力度,及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格执行产业政策、环保标准和准入条件,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大力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两高两低”产业,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在布局上,我们一方面积极建设环保基础设施,鼓励工业集聚、污染集中治理,为第二产业搭建发展平台;另一方面,积极推进镇辖区工业企业“退二进三”和工业进园入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扶持发展污染小、能耗物耗小、效益高的生态环保型、资源节约型产业。按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要求,积极实施清洁生产和废物综合利用,从源头上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定期公布污染物超标排放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规定限额的污染严重企业的名单,督促企业落实清洁生产的各项措施,限期实现治理目标。

2、加强重点生态建设和修复区的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

1.对私挖乱采,过度开采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对白锡腊、黄水箐、汤丹老街、桃园等地质灾害隐患区进行了部分禁采和有效治理。对现有水源保护范围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抢救措施。

2.开展中山坡地生态系统改造。对于坡度为15-25度的坡耕地,选择规模成片、交通和水利条件好的进行坡耕地改造。对镇内的荒山荒坡进行水土保持林建设,规划水土保持林9000亩,其中近期造林3000亩,远期造林6000亩。

3.对矿山废弃地生态实施恢复。露天开采区植被恢复:在露天开采区开挖育林通道,育林坑道,育林坑道的布臵按每隔20米开挖1条,坑道截面为1平方米。塌陷区生态治理: 在矿山塌陷区实施封山育林和复垦等措施。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实施地点主要为本镇开采区。

3、继续强化工业污染整治

自2008年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汤丹镇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力度。建立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管理制度,实行挂牌督查、限期整治、动态管理。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在达到整治目标前,暂停许可建设增加污染物排放的新、改、扩建项目。排查确定一批重点监管企业,实行跟踪督查,督促企业落实污染整治措施,限期实现整治目标。对无法做到稳定达标排放、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一律实行停产治理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达标无望的要坚决予以关闭。落实产业政策,坚决取缔、关闭“十六小”、“新六小”企业,淘汰工艺设备落后、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依法严肃查处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转、偷排污染物等不法行为。自2008年以来汤丹镇累计关停了违法排污或重污染企业四家。

严格新建项目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防止污染。加强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严格环保准入。对选址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或村镇建设规划,不符合国家及省产业政策,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不符合达标排放 要求,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不符合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质量要求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许可建设。在生态恢复区、水系源头地区和已无环境容量的区域,严格禁止新建有污染项目。辖区内各企业建设主体工程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项目,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对不依法执行行政许可程序和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责任。凡属国家明令淘汰或未履行环保手续的建设项目,由镇安全环保站依法提请政府予以关停。

2、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染集中控制能力

工业经济总量占汤丹镇经济总量“大半壁河山”。汤丹镇通过加快推进污水循环利用及配套管网建设、加快推进固废暂存、收集和处臵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厂区绿地建设这 “三个加快”使工业经济成为汤丹镇环境保护方面的“排头兵”

首先是推进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汤丹镇明确;企业投入生产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必须要建成投运,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中水回用系统、实现雨污分流、清污分流。企业排放的废水,必须达到接管标准,废水必须达标排放。截止至2010年10月,汤丹镇已建成各类配套管网25公里。二是加快推进固废暂存、收集和处臵体系建设。汤丹镇 统一规定主要固体废物合理去向,建立完善的固体废物管理制度,所有项目均制定并落实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安全处臵计划,并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汤丹镇辖区内现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尾矿库四座;三是加快推进绿地建设。编制绿地建设规划,并纳入集镇绿地系统规划。做好企业绿化工作,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对于污染较为严重的工矿企业,必须规划相应规模的防护林带,并与企业建设同步规划、同步验收

3、以新集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按照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汤丹镇以规划编制管理为龙头,完善城镇布局,加紧编制汤丹镇集镇和中心村的规划。结合建设需要及时做好城镇重点地段、主要街道和工业园区的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各中心村必须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汤丹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完成、总体规划正在进行当中;菜园社区已建设了400套廉租房的小区,其余1000套廉租房建设即将启动;汤丹古铜园林文化广场、古铜文化一条街正在规划设计中。汤丹镇进一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着力提升汤丹工业城镇的服务功能,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能够切实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镇,推动汤丹工业城镇建设协调发展。

XX镇进一步规范村镇规划管理工作,统规统建,严格 实行规划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严禁在新建道路两侧规划控制范围内审批建设农村住宅,擅自建设的,发现一起,拆除一起。镇辖区内的各类建设严格按照规划,实施“一书两证”(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从源头上遏制监违建设的滋生。加强对村镇住宅建设的指导,结合汤丹镇实际,本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在汤丹大力推广新标准、新材料、新技术,建设小康住宅,逐步扭转以往杂乱无章的建筑布局,努力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逐步实现功能分区合理、交通布局规范、街区美化达标、生活环境清新、文化广场亮丽、配套设施齐全、城镇管理有序,生态化、科学化、现代化中心城镇目标。

5、深入开展集镇环境综合整治

一是强力推进净化工程。XX镇严格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管辖谁保洁”的原则,与沿街商家、住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划段包干、责任到人;从空中到地面、从主街到小巷、从房前到屋后进行彻底整治,无卫生死角;在沿街商家、住户门前设臵垃圾箱或垃圾桶,严格做到谁的门前脏谁治理,谁的门前乱谁管理;建立起健全流动保洁队伍,及时清扫,长期保洁,做到了街道与小巷一个样、机关与农户一个样;积极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治理脏乱差现象,自觉监督不卫生不文明行为,对乱扔垃圾、乱摆摊点、乱停车辆、乱贴广告等行为,形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浓厚氛围,汤丹镇严格落实责任,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和村、社区居委会干部的作用;科学选择垃圾处理场地,建成垃圾池85个、2975立方米。

二是强力推进美化工程。汤丹镇强力整治流动摊点、占道经营,坚决取缔沿街叫卖、马路市场、无证经营,确保行商归区、坐商归店、农贸归市。规范了城乡街道车辆停放,加强对乡镇临时停车点、停车场的建设管理,严肃查处乱停乱放和沿街揽客现象。城建办加强对标语、广告、吊牌、灯箱进行规范管理,对陈旧破损的组织相关单位和业主迅速翻新,对违章设臵的强制拆除,坚决清除城镇“牛皮癣”。

汤丹镇切实加强对建筑物和建设工地的规范管理,拆除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和乱堆乱码建筑材料,截至至2010年10月汤丹镇共建成路灯、景观灯、霓虹灯等美化亮化设施80余盏,不断提高城市光亮工程的品味。

三是强力推进绿化工程。集镇是脸面,道路是名片。汤丹镇紧紧围绕“城在林中、路在树中”的目标,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大力开展引绿入镇、植树护路行动,让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绿,加快建设山水生态园林集镇。汤丹镇按照“一路一树、一街一景”的要求,科学制定规划,全民动手绿化,深入开展绿色城镇、绿色单位创建活动,全面提 高城乡绿化水平,切实抓好干环线和乡村公路绿化,着力营造绿色环保的生态环境。截至至2010年10月,汤丹镇在集镇范围内共栽植乔木千余株,各类园林景观灌木二十余万棵。

四是强力推进素质工程。在创建活动过程中,汤丹镇提出提高广大群众的整体素质,是集镇环境综合整治的长效举措和关键所在。通过大规模、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讲卫生、讲文明的荣辱观念,彻底改掉“动脚不动手”的陈规陋习,使卫生意识深入人心,使讲卫生成为老百姓的一种习惯,使爱护环境成为老百姓的自觉行动。并积极开展环境整治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村社活动,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公德意识、环卫意识和卫生意识,着力营造“千家万户爱卫生、人人参与治环境”的良好氛围。

6、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不断提高生态农业建设水平

坚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将农业的无害化、产业化、标准化与生态化有机结合,加强生态工程建设,促进“三农”增产增收增效,改善生态环境,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向绿色生态农业过渡。一是大力发展规模高效农业。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关于“建设高效农业百项工程”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突出抓好经济林果种植、设施农业、经济作物种植“三大主导产业”和核桃种植、洋芋种植、规模养殖“三个特色产业”。初步建成了以元宝、望厂等村为主的经济林木基地;以石庄、大地坡为主的高山野菜种植基地;以杉木、新寨、竹山等地为主的规模养殖基地。

二是积极发展生态林业,建设“绿色汤丹”。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为核心,突出抓好山区造林、农田林网建设,全面提高绿化造林水平。全镇有林地7497.4公顷,经济灌木林6018.6公顷,总面积达13516公顷。镇辖区内森林覆盖率为45.4%建设绿色通道工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辖区内交通线路两百公里的绿色通道建设。建设经济林基地工程。坚持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大力推广林农复合栽培模式。全镇干鲜果经济林基地2万亩,其中果树面积稳定在1万亩。形成了以望厂为主的水蜜桃种植基地,杉木为主的核桃种植基地。建设山区绿化工程。累计投资1000万元,完成坡地造林面积5万亩,新寨、新塘、江西、达朵等村的荒山绿化已经初见成效,大大改善了丘陵岗地地区的生态恶化问题。建设新农村绿化工程。坚持以生态型建设为 主,大力发展重点村庄绿化示范,完善村庄绿地系统,推进村庄绿化美化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是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重点培植和壮大了金凯丰野菜种植有限公司、新寨养殖合作社等企业。目前,全镇农产品产业化企业 11

家,其带动农户四千余人。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3个,带动农户600多户。

四是不断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围绕主导、特色产业,大力开展各具特色的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农产品质量认定、认证工作。建成绿色食品基地一个、通过无公害基地产地认定 一个,认定面积 300亩,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三个。

五是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生产条件。近年来,全镇水利累计投入资金2100万元,突出抓好洒海、达朵灌区改造、小清河、黄水箐、达朵流域治理、洼地治理、县乡河道疏浚、山区水源、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整治村庄河塘1100方,疏浚河道完成土方三多方,修建水窖三千余个。围绕土地治理、产业化经营和丘陵山区三大开发重点,全镇累计投入农业开发资金二千余万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提升。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立体种植、生物链养殖等生态农业实用 技术,氮肥施用量逐年下降,农业物质消耗得到较好控制,单位面积产出率不断提高。

7、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编制实施《云南省汤丹镇环境规划》,鼓励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积极推广清洁生产、绿色消费,通过资源能源串级使用、转化利用等技术和“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工业、农业、生活“联姻”,推动产业链、产品链的延长和相互链接,不断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进节能降耗,促进增产增收增效,实现节能减排。在农村、农业方面,通过推广高效温室大棚、小型沼气等实用技术,把种植、养殖、农民生活与沼气设施链接,实现了资源能源充分利用;通过“一池三改”技术,实现了农民生活、家庭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取得了清洁家园、清洁能源和清洁田园的良好效果。在工业方面十四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淘汰生产线十八条,累计投入资金两亿元,实现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8、加强农村综合整治,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以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环境质量作为重点,大力加强农村综合整治。全面开展“四创两争”和“六清六建”工作。突出抓好 “四通”(通水、通电、通路、通讯)、“五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工程,实施河道环境整治,清理河道3条,整治村庄河塘800个,完成土方二千四百立方米,农村河道基本达到“底清、面洁、岸净”要求。积极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工程,自来水普及率98.6%,饮用卫生水4万余人,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完成农村卫生厕所建设改造4120座,标准卫生厕所普及率95.7%。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养殖,推广 “猪-沼-菜”、“猪-沼-果”、“鸡-猪-菜”等生态循环技术。同时,按照雨污分离、干湿分开、种养结合、农田循环的原则,加强畜禽养殖业管理。对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进行集中整治,实行以有机肥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资源化工程,逐步实现养殖业污染无害化。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完成“一池三改”两千余户,农民生活用上了自产的清洁能源。积极开展文明村镇和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全镇5个行政村达到了省、市、区文明村镇标准。3个行政村开展新农村试点建设。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改 变,农村脏、乱、差现象获得根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9、加强法制建设,保障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一是加强环保法制建设。把环保法制工作列为依法治镇重要内容,制定生态建设规划,出台环保规范文件,加强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全社会环保法制意识明显增强。

二是整治违法排污。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环保、经贸办、监察、工商、安监等部门齐抓共管,组织各类环保专项执法活动近二十三次,处理5名违法排污责任人,每年检查企业一百四十多厂次,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对违法排污企业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有效遏制污染反弹。

三是落实环境安全防范措施。制定全镇和重点企业环境安全应急处臵预案,落实重点企业、重点部位环境安全措施和管理责任,组织企业环境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全镇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应对能力。加大地表水水质、水情巡查监测频次,加强水利、环保等部门之间和上下游地区之间环境信息沟通 传递,及时与上下游地区沟通出入境水质状况,防止发生污染事故,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二、创建成效

经过三年的努力,汤丹镇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地表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均达到环境功能区或环境规划要求;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82%:70.3%的行政村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2%:91%的行政村开展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重点工业污染达标排放率达到100%: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达到97%: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4%: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2%:农用化肥施用强度为240公斤/公顷.年: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为5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2.2平方米: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了96.3%丘陵区森林覆盖率为45.4%: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占到了农产品种植总面积的60.7%。

通过国家级生态镇建设,环境立镇、生态强镇的理念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得以强化,环境保护得到了进一步重视,一大批生态工程相继建成,有力推动了我镇生态文明建设和经 济社会快速、和谐、可持续发展,收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一)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生态创建促进了我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明显好转。汤丹镇坚持把高品质的生态环境作为最重要的核心优势和比较优势来发展,把生态资源作为“资本”来运作,以生态为载体和依托积极培育生态产业,其实践充分证明,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完全可以有机统一,甚至环境效益还带动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结构渐趋合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效果显著,通过科学统筹,发展生态经济,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境治理,着力把汤丹建成活力之镇、生态之镇、魅力之城、品质之镇,努力实现低碳、生态、绿色发展和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汤丹镇正呈现出各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局面。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健全,投资环境逐步改善。

(二)社会效益明显

生态创建促进了我镇科技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文明程度、思想观念、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质 量明显增强,城乡居民自来水、电视普及率大幅增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魅力、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扩大了汤丹的影响力,提高了汤丹的知名度。

(三)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生态创建促进了我镇环境保护工作,提高了环保参与综合决策的能力,科学发展、环保优先、生态文明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干群的共同目标和行为准则;生态创建促进了环保效益的提高,城乡绿化面积不断增加,环保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扩大,污染防治和“三废”综合利用能力明显增强,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强度明显下降,污染源达标排放水平明显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生态创建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改善,环境质量达标率提高明显,城乡大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和声环境质量分别达到了水域功能区和噪声功能区标准要求。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保护好祖先留下的珍贵遗产,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青山常在、绿水常流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把工作重点继续放在致力于营造政策环境、投资环境、生活环境、法制环境、生态环境上来,加快实施《云南省汤丹镇环境规划》,在全镇进一步组织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深层次、更高标准的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提高生态保护水平,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质量,努力构建生产发展快、经济实力强、综合竞争力优、群众生活富裕程度高、生态环境良好的新XX。

第四篇:创建国家生态乡镇经验材料

创建国家生态乡镇经验材料

自XX年初全区创建国家生态区动员大会召开以来,我镇始终把生态创建与经济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推进新镇区、新园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文化旅游产业区、老集镇商贸服务区和盐龙湖生态区等六区建设,全力打造盐城西花园,建设幸福新龙冈。XX年,我镇成功建成江苏省生态镇。全镇所有村均已建成市级以上生态村,今年,我们自加压力,排找差距,以必胜信心、决战之势,全力创建国家生态镇。

一、产业转型支撑创建。推动一二三产业联动转型升级,为创建提供支撑。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坚持“发展率先更注重生态优先”,把引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项目作为创建国家生态镇最重要的支撑工程来抓,构建低消耗、低排放、清洁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生态经济体系。重抓百斯特科技、腾达环保等企业技改扩能;加速特大容量变压器、余热锅炉等成果转化,加快企业“退二进三”、“退镇进园”步伐,打造一流输变电和节能环保装备特色园区,把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型”要求的新特产业尽快成为主导产业,做强做特产业、叫响生态品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施“五个二”工程,即:新建两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培植XX户规模大户,苗木基地超2万亩,新建 2万平方米 智能温室大棚,新增2个以上设施观光农业项目,强力推进现代农业高效化,全镇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品种植面积比重达75%。积极开拓生态旅游。利用华都森林公园、盐龙湖生态风景保护区和“三胡”故居人文景观,使各类文化旅游资源与南水北绿相得益彰、联动互促,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同步发展,把龙冈打造成为盐城人休闲的“西花园”。

二、夯实基础提升创建。紧扣国家生态镇创建5项基本条件和15项建设指标,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强补弱点、严把节点、打造亮点,确保硬件过硬、软件不软,一次性通过国家考核验收。重抓饮用水源保护工程。以保障大市区饮用水安全为根本,以盐龙湖生态风景区建设为契机,严格落实河长责任制,着力解决影响蟒蛇河水质安全的突出问题,水源地沿线两岸实现无排污口,无圈网养殖,无畜禽养殖场、无垃圾集中堆放、无生活污水排放,打造龙冈“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清水走廊。重抓绿化造林工程。完成造林面积5000亩,新建高标准农田林网9000亩、新植树木保存总量达40余万株、新增集镇绿地 2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 12平方米,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95%以上,全镇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重抓基础设施建设工程。6月底完成集镇污水处理厂管网接入高新区苏水污水处理厂联通,实现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0%以上,全面完成集中供水、户用改厕、道路硬化等建设任务,确保镇村环境有一个质的 提升,公众对环境现状的满意率达90%以上。

三、健全机制推动创建。顺应“五位一体”布局的新要求,健全完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创建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全面推进创建工作。主要负责人确保精力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做到亲自研究部署,亲自组织发动,亲自解决问题,亲自督促检查;分管负责人确保重心放在生态创建上、履职负责;各部门单位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抓,及时解决创建中的矛盾和问题,真正做到“一班人”示范“一层人”带动“一群人”,使全镇上下倾心国家生态镇创建工作。进一步推进“一线工作法”,咬定创建标准,倒排日程、挂图作战,靠前指挥、调高要求,责任到人,做到事事有安排、件件有落实,确保万无一失。要建立督查、检查、指导工作制度。加强督查,及时发现薄弱环节、盲区死角,迅速落实整改,确保创建内容一个不缺,建设工程一项不少,创建标准一个不降,限期确保完成创建各项任务。

各位领导、同志们,创建国家生态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德政工程,责任重大、使命崇高,我镇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以争创一流的豪情、以只争朝夕的作风,真抓实干、强势推进、志在必得,为盐都“三区两地”建设和“双新”目标实现作出积极贡献!

XX年5月

第五篇:国家生态乡镇创建情况汇报

开佛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

情 况 汇 报

中共开佛乡委员会 XX人民政府

(2012年6月 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

非常感谢对我乡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的精心指导,下面,我就开佛乡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开佛乡位于宜宾市XX北部,幅员面积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450亩,林地面积17937.5亩。辖9个行政村2个农村社区和1个社区居委会,共5002户17438人。拥有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XXX,是四川省十佳乡村旅游线路之一。2005年被评为全省首批农业标准化示范乡,2006年被省农业厅命名为IPM示范区,2011年创建为省级卫生乡镇、全省“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示范乡镇。

自被列入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以来,我乡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环保局的精心指导下,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和《宜宾市生态保护纲要》的要求,结合我乡资源优势和特点,精心组织、编制了《开佛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规划》,并按照《规划》内容,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

二、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1、绿化造林如火如荼开展:2010年完成造竹造林1000亩,2011年-2012年全面完成造竹造林4500亩,全乡森林覆盖率得到了很大提高,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目前,全乡森林覆盖率达51%。

2、生态细胞建设卓有成效: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村1个,市级生态村7个,县级生态村2个,完成40户生态家园,2所绿色学校和一个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全乡完成200户中央补助农村改厕示范户。

3、农村能源建设全面开展:在全乡开展沼气池建设工程,新建了两合、顺河、马村、新活龙君五个村380户沼气池,改善了农村居民户的生活条件。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达90%,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为66%。

4、新农村建设展新风貌: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目前,已进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有9个,比例达75%。大力推广秸秆还田还土,通过建设沼气池让秸秆得到综合利用,全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5.5%。继续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工程,修建卫生厕所4542户,其中无害化卫生厕所2229座,农村卫生厕所比例已达99%。对农村的生活污水主要采取沼气池与湿地处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全乡共开展污水治理的村(社区)有6个,比例已达54.5%。大力改善饮用水水质状况,饮用水卫生合格率为100%。

5、高标准基本农田大规模实现:在县农业局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在顺河村、马村村测土配方施肥4000亩,推广稻田保护耕田5000亩,推广优质稻种植10000亩。

6、交通设施全面硬化:完成佛梨、顺河、两合、马村13.4公里通达公路建设,2011年硬化村级公路23公里,场

镇两头出口公路硬化1公里,目前正在实施龙门、星月、龙君村村级公路硬化工程,极大的改善了村民出行的条件。

(二)建成区环境上新台阶

1、建设完成乡文化站综合办公楼并投入使用。

2、新建水冲式卫生公厕2个,实际投资20万元。

3、卫生医疗垃圾采取专门管理、专业回收,新建垃圾转运站1个,垃圾房30个,购置垃圾收集、转运车辆1辆,果皮箱40个,规范机动车停放点4个,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8%。

4、新铺设集镇污水排放管网1600米,实际投资30万元。场镇已建污水处理池4个,容量达1100立方米,污水收集处理量为122吨/天,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1%。

5、大力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情况,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6、完成了佛顺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7.2公里绿色长廊建设,建成区街面、楼顶及周边环境的园林绿化建设,场镇公共绿地面积达4090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5㎡/人,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5.5%。

7、集镇街道硬化3348平方米,人行道硬化2406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

(三)生态产业规模化发展

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和甘蔗种植产业,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和认证工作。2006年被认证为长河片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水稻基地,2010年认证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种植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全乡2011年种植(养殖)面积

为15167.4亩,认证为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养殖)面积为9252.2亩,占全乡种植(养殖)面积的61%。其中“竹海一品”西瓜被认证为绿色食品,2010年申报“竹海一品”生姜为绿色食品已通过环境监测和产品检测。

三、主要采取的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严格落实创建责任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将其列入全乡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规划。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成立了创建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负责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二)强化宣传,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XXX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总体目标,利用“4.12”地球日和“6.5”世界环境日在街头举办以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向广大群众发放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宣传单,组织社区居民和在校学生收集垃圾、义务植树,抵制乱倒和乱伐等各种破坏环境的现象。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写标语、办专栏等多种形式,增强了群众的环保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促进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环境保护向纵深推进。

(三)因地制宜,科学编制规划

我乡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纳入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部、建设部关于《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要求,结合本乡实际编制了《开佛乡国家级生态乡镇规划》。同时,在省、市、县环保部门 的大力支持和科学指导下,把发展生态农业、保护自然资源、完善乡村环保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等项目纳入了规划,为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加大投入,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为进一步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投入1900余万元,硬化佛来山景区环山道路5.8公里、游山便道3.5公里,新建停车场2个等。投入210万元,进行场镇道路硬化、人行道彩砖铺设及道路绿化,新建垃圾转运站1个,污水处理池4座,铺设排污管网1600米。投入301万元,对马村、元田等7个村进行通村公路硬化,目前,全乡已基本完成道路村村通。

总之,我乡自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以来,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乡镇功能日臻完善,乡镇管理逐步规范,乡镇环境明显改观,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标准。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宣传发动力度。对照高标准的创建要求,我们面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围绕“花果之乡、养生佛来”发展定位,我们将进一步加大领导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长效管理力度,努力巩固创建成果。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把开佛乡建成高标准的国家级生态乡镇!

下载马坝镇关于创建国家生态乡镇整改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坝镇关于创建国家生态乡镇整改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家生态乡镇

    关于印发《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环发﹝2010﹞7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为加速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建设农村......

    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XX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XX镇位于XX县中部,辖2个村、6个居委会,总人口2.6万人,辖区面积15.86平方公里。是XX县政府所在地和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0年1月我镇开......

    创建生态乡镇

    发展特色产业 打造生态xxxx 一、建设内容 1、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是充分利用广播、宣传窗、标语、农村文艺演出等形式,大力宣传,深化教育,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意......

    生态乡镇创建

    **镇位于诸暨市西南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镇域面积×××平方公里,辖×××个行政村,总人口×××人,粮食种植面积×××亩,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亿元。**镇素......

    国家生态乡镇创建情况汇报.(定)doc[最终版]

    开佛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 情 况 汇 报 中共开佛乡委员会 开佛乡人民政府 (2012年7月2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 非常感谢对我乡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的精心指导......

    卧龙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力打造省级生态镇 ----卧龙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卧龙镇位于襄阳市西郊,汉江南岸,因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此“躬耕苦读,纵论天下”而得......

    XX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凤台县XX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 工作总结 (二0一二年九月二十日) XX镇隶属安徽省凤台县,坐落于淮河之滨,是皖北三大古老集镇之一,史称“浮岗镇”,是凤台县经济、文化中心城镇,......

    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5篇材料]

    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镇2010年被县委县政府确定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二年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始终将创建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