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房医院感染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产房医院感染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在全院开展医疗安全集中整改活动中结合科室工作实际,认真自查,查找了产房在医院感染中存在的隐患:
一、产房布局不合理,不能严格划分区域(无菌区、待产区、办公生活区、污物处理区), 无隔离分娩室及待产室,无器械室、办公室,无更衣间,产妇接待室,污物处置室、卫生间、平车转换处。
二、科室消毒设施欠缺,无手不接触式水龙头,无热水。
三、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无隔离待产及分娩室。
四、器械清洗室无洗涤室和各种器械消毒处理设备。
五、接生时,未能完全保持无菌单及手术衣干燥。六、一次性用品管理不十分规范。
针对在科室自查中的安全隐患,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一、目前产房布局不合理,无法解决,等医院新住院部建成后才能解决。
二、二、科室负责人切实履行医院感染管理职责,每二月组织院感知识学习一次,落实各项医院感染报告、监测制度。
三、督促科室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产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记录产房空气、环境及各项物品的消毒方式、时间、剂量,落实签字制度。
四、接生时充分利用一次性产包,使用防渗透的无菌单,保持手术衣的干燥。
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接生时严格刷手,按规定戴口罩和帽子。
六、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废物的规范管理。
七、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掌握无菌技术。
八、产房灭菌物品储存符合要求。
九、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细菌学监测制度、医院感染病例登陆记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2010.5.19.
第二篇: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范文)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产房应设置在与母婴室和新生儿科(室)临近,环境清洁、安静,周围无污染源,便于管理的相对独立区域。
二、产房的设施、环境条件与手术室要求基本相同。环境、物品的消毒管理及感染控制执行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规定。
三、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之间标志明确,有实际屏障。人流、物流各行其道,避免交叉。
四、应设置隔离待产室(床)和隔离分娩室(床)。一个分娩室内最多设2张产床,每张产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6m2.。
五、配备流动水等手卫生设施,刷手间应临近分娩室,洗手刷、擦手毛巾一人一用一灭菌。新生儿使用的吸痰管等,应一婴一用一灭菌,吸痰用0.9%氯化钠注射液一婴一瓶,不得共用。
六、建立感染控制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护理技术规范、操作流程,并严格落实。
七、凡进入产房人员必须先换鞋、更衣、洗手,外出更换外出服;助产人员按外科刷手法洗手。
八、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范进行护理和助产,使用后房间及所用物品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断脐后的新生儿应用无菌巾保护,并直接送隔离婴儿室或母婴室隔离处理。
九、医务人员在诊疗、助产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手术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十、配备空气消毒装置,每日对空气、地面、物体表面等进行清洁消毒,遇污染随时消毒。地面湿式清扫;产妇分娩后及时进行室内清洁消毒。待产床、产床等床单元及平车每次使用后更换所有物品。
十一、环境清洁,每日消毒,有记录。按规定定期进行环境卫生学检测。
十二、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转运、交换、登记等工作。胎盘按病理性医疗废物处置,低温存放。
第三篇: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1、凡进入分娩室的工作人员须更换衣裤和鞋,戴好口罩、帽子。
2、接触病人前后,医务人员须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
3、工作人员离开产房因事外出时要更换衣或穿外出衣。
4、产妇进入分娩室除更换全部衣物外也须换鞋,个人物品不得带入室内。
二、环境管理
1、产房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与母婴室和亲儿室相邻近。
2、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和清洁区、污染区。
3、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待产室、分娩室的门面、桌椅等,每班用消毒液擦拭地面1-2次。
4、分娩室每日通风,每日紫外线照射60分钟消毒,每月空气细菌培养一次。分娩室和待产室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对室内空气及家具物表彻底消毒一次。
三、消毒隔离制度
1、接生前按洗手常规刷手,刷手用物一人一用一消毒。
2、接生按规定操作,处理新生儿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3、接生后,所有物品送洗,更换产床被服及产垫。
4、产床每次使用后,应用消毒液擦拭后再使用。
5、须在更换待产床上的全部被服后,才能接受新的待产者。
6、凡隔离者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用过的布类和物品均应在待产室和分娩室先经消毒处理后,再送出清洗灭菌。待产室和分娩室内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
7、无菌持物钳(镊)、泡镊筒、无菌容器、碘酒、酒精瓶应每周更换二次。
8、无菌物品专柜放置,分类按消毒日期顺序排放,无菌包上注明科室、名称、消毒日期、有效期,有效期一般为6天,霉季为4天。专人负责,每天检查有无过期物品。
9、保持工作拖鞋清洁,每天清洗一次。
10、待产室和分娩室等的卫生用具(拖把、抹布等)分室专用,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11、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装袋,封闭运送,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进行消毒毁形送固定地点无害化处理。
第四篇: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严格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与非限制区、区域之间须有门隔开,标志明显,洁污分流。设置正常分娩室和待产室、隔离分娩室和待产室。
(二)进入产房的工作人员应更衣,换拖鞋、带帽子、口罩。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医护人员患有皮疹、腹泻、呼吸道综合征、其它传染性疾病时不能在此岗位工作。
(三)对急产妇、疑似或患有传染病的产妇应在隔离室内待产及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用物、器械等严格按要求处理。
(四)特殊感染产妇生产后,对隔离室应严格执行终末消毒,并进行细菌监测,达到无致病菌要求后方可再次使用。
(五)接生前医护人员进行外科洗手和手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采取标准预防措施。
(六)保持室内清洁,每日通风至少两次,产床、台面等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每次分娩后对产床、橡胶单、器械等及时清洁、消毒,地面每天用消毒液擦拭一次。
(七)产房器械、产包等物品一用一灭菌,灭菌物品均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标识齐全,存放符合要求。一次性医疗物品禁止二次使用。
(八)产包开启时间超过2小时如仍未生产,应重新更换并再次消毒外阴。无菌持物钳干罐保存,使用时记录打开时间,每4小时更换。
(九)分娩室为Ⅱ类环境,每季度做环境微生物学监测。
(十)感染性胎盘和医疗废物的处理均符合卫生部要求。
第五篇: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范文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布局与设备
(一)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区域相对独立,与产科病房、母婴室邻近。
(二)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三)墙壁、地面、天花板无裂隙,表面光滑便于清洁、消毒。
(四)每张产床占地面积不少于16m2。
(五)设置隔离产房,用于患传染病产妇的待产和分娩,感染和非感染产妇分室管理。
(六)配备足够的手卫生设施,并符合以下要求:流动水、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洗手液、干手设施、每张产床均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七)配备清洁隔离衣、帽、口罩、鞋,以备入室之用。
二、人员管理
(一)医务人员定期进行体检,接受预防接种。当患有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时应停止工作,接受系统的抗感染治疗后经预防保健科检查、医务科鉴定同意后方能恢复工作。
(二)医护人员具有较强的预防感染的理念,诊疗过程中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有血液、体液暴露危险时戴防护面罩、穿防水围裙和防护鞋。
(三)进出产房应进行洗手和/或手消毒及更衣、换鞋,离开产房要更换外出衣和鞋子。
(四)严格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在以下情况应进行手卫生:接触患者前;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戴手套操作后,脱下手套立即洗手。诊治特殊感染病人时做好个人防护。
(五)接生或助产前按手术人员要求进行外科手消毒、戴口罩和帽子、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接生时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六)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七)职业暴露防护:诊疗护理工作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意外发生职业暴露后,严格按我院《职业暴露防护制度》进行暴露后的相关处置工作。
三、环境要求
(一)空气质量要求
1、空气持续消毒机消毒
2、空气持续消毒机滤网:每周清洗一次。
(二)物体表面清洁及消毒要求
1、每天湿拭拖地2次,物体表面如监护仪面板、电话听筒、鼠标、键盘、门把手、病历夹、桌面等每天用清水抹洗2次,被体液、血液污染时随时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2、每台分娩后应湿式擦试地面及产床周围的各种物体表面,有明显污染时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3、室内鞋每天清洗消毒一次,遇污染时随时更换。
4、空调机滤网每周清洗一次,窗帘每月清洗一次。
5、禁止在产房内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被服。
四、医疗用品的管理
(一)无菌物品专柜放置,按灭菌日期有序排放,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二)接触患者的所有诊疗用品均应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三)用过的各类无菌包及时送供应室清洗灭菌。
(四)产床上的所有织物应一人一用一换,感染性疾病患者和明确感染性物质污染的织物应分开收集、标识明确。新生儿包被、衣物均高压灭菌。
(五)体温表一人一用,用后用流动水冲净,再浸泡于75%酒精内,冷开水冲净后用无菌纱布擦干,放入消毒容器内备用。每日更换酒精一次。
(六)清洁用具标识清楚,按不同用途分开放置与使用,不得混用。每天使用前后用500mg/L有效氯浸泡消毒,有明显污染时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清洗后悬挂晾干。
(七)接送产妇的平车保持清洁,隔离产妇用后立即消毒。
(八)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九)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废物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
五、隔离产房感染管理
(一)用于有传染性疾病产妇的隔离待产、隔离分娩。
(二)穿隔离衣入室,一用一换。
(三)室内物品专用。
(四)必要时戴双层橡胶手套。
(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六)一切物品放在病人室内处理,分泌物、排泄物用含氯消毒剂1000mg/L~2000mg/L
溶液混合搅拌,浸泡30分钟后倒入厕所。
(七)一次性用品及胎盘用后分别放入室内双层医疗垃圾容器内,并注明“隔离”;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隔离衣等放在黄色塑料袋内,双层结扎,注明“隔离”及数量。
六、环境卫生学及消毒效果监测
(一)感染监控护士每月对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进行细菌学监测。
(二)监测超标项目及时查找原因,并落实整改措施,重新监测至合格。
(三)各项监测结果认真记录、存档,定期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