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官不为”问题自查及整改措施
“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整治
个人自查及整改措施
根据中心“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安排,本人认真学习关于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及要求,逐一对照八个方面突出问题进行自查,并明确整改措施如下:
(一)“群众观念淡薄”方面。主动服务意识还不强,服务质量与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整改措施:自觉加强学习并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做到尊重群众、贴近群众、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切实增强履职尽责上的主动服务意识。
(二)“工作执行不力”方面。对上级决策部署有时认识不够深刻到位,执行的时效性、实效性还有一定差距。
整改措施:加强对各项政策的出台背景、具体内涵、现实意义的学习,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有效增强执行的内在动力。
(三)“工作能力不强”方面。学习劲头不强,不能与时俱进地提高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整改措施: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深刻领会上级精神,清楚形势任务要求,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摸清基层情况,既要使用管用的老办法,又要探索管用的新办法,切实提高业务能力。
(四)“工作标准不高”方面。进取精神有所懈怠,有时满足于现状,对中心的发展前景缺乏信心,感觉比较迷茫。
整改措施:自觉破除临时思想,立足现状积极思考并提出既符合客观实际又有利于中心长远建设的意见建议,认真落实中心支部与领导的要求,抓好本科室业务工作落实与能力作风建设。
(五)“工作不敢担当”方面。由于对当前形势认识不够到位,有时开展工作怕担政策风险,或多或少存在明哲保身思想,不愿较真碰硬。
整改措施:在坚持党性原则与遵守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坚持从单位实际出发,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积极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处理好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六)“精神状态不佳”方面。事业心有所下降,工作上的拼劲和闯劲不足。
整改措施: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党性修养,讲奉献、守纪律、顾大局,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一致,努力做本科室中既守本份又求进取的带头者。
(七)“工作作风漂浮”方面。囿于业务性质与范围,主动深入基层比较少,掌握实情不够综合、不够细致。
整改措施:自觉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影响与侵蚀,积极争取到基层、到一线的时机,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掌握第一手信息,为扎实细致地开展工作打牢实践基础。
(八)“工作推诿扯皮”方面。习惯于处理事务性、周期性工作,对临时安排的工作任务,有时因需要多方协调的难度比较大而存在畏难情绪,不能及时完成。
整改措施: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克服畏难情绪,主动与各科室加强沟通协调,认真完成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篇:为官不为整改措施
为官不为整改措施
为官不为具体表现及整改措施
为官不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是失去好处、士气低迷。自八项规定出台后,有的干部认为现在有人请吃饭喝酒也不能去了,公车也不能乱用了,发的福利也少了,相比以前罗刹打了,觉得实在是没劲。于是该管的事情也不管了,该负的责也不想负了,于是没有了干事创业的热情。
二是缺乏钻研、黔驴技穷。少数领导干部对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等新任务不熟悉、不学习、不钻研,开展工作不得要领、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在“擦边球”、“闯红灯”、搞规避变通、靠吃喝处感情、拉关系跑项目等传统打法不能用的情况下,工作思路不宽,新的方法不多,有的甚至束手无策。
三是胆小怕事、裹足不前。有的干部在工作中怕担责任、冒风险,担心踩到红线、触犯规则,把“不出事”作为最大原则。他们畏首畏尾、缩手缩脚、患得患失,心心念念的是自保,谈何维护群众利益?
俗话说得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我们的领导干部,绝大部分是由财政供养。这些钱从哪里来?都是老百姓上的税,是他们的血汗钱。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所以作为公职人员,身在其位,必谋其职。不然怎对得起自己领取的薪水?怎么担得起组织对我们的信任?除了领导干部要提高自觉性,更需要组织、人事、纪检等部门采取相关措施。
一要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从而坚定干部理想信念,强化群众观念,牢固树立为民意识,增强党性意识和宗旨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奋斗激情。
二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出台严格的查处惩治制度,还要坚决逗硬惩处机制。抓典型、树案例,要让那些“为官不为”之人看到党和政府惩治“不为”的决心和行动,让他们知道,“不为”也是一种腐败,进而改变工作作风。
三要加强督查问责。对占着位子不干事的,该教育的教育、该批评的批评,不能睁只眼闭只眼,姑息迁就、放任自流。让不为者受到惩戒,把为官动机不纯者坚决清理出干部队伍,要让干部随时都不敢懈怠、不敢失职。
学校关于“为官不为”问题的整改报告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校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党的群众路线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干部思想工作作风实际,直面问题不回避,抓住症结不放手,在突出解决“四风”问题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不落实这一“顽症”,大力整治“为官不为”问题,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校“为官不为”存在的问题。
一是“不想为”。有些领导干部安于现状,工作热情减弱,进取意识淡化,精神状态低迷,总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不愿再吃苦受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作不主动,总是应付上级了事,办事拖拉,效率低下。
二是“不会为”。面对轮番的课程改革,教育形势等,业务不熟悉,又不愿学习、不愿钻研,开展工作不得要领,无所适从。归根到底是由于能力水平欠缺,导致工作上力不从心。
三是“不敢为”。主要表现在“二怕”:一怕工作失误,承担责任,把不出事作为最大“原则”;二怕触及利益、得罪人。担心引火烧身、畏首畏尾、缩手缩脚、患得患失。
四是“乱作为”。主要表现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弄虚作假,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不能和广大教师很好地进行沟通,遇事不思考、不商量,搞“一言堂”。
二.我校“为官不为”问题的原因。
“为官不为”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表现,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密切相关,是“四风”的综合反映。认真分析产生我校“为官不为”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理念信念不够坚定,党的宗旨意识淡化。无论哪种“为官不为”,归根结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三观”改造没有做到坚持不懈、深入持久,加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降低,对个人的荣辱得失看得重,对事业的兴衰成败看得淡。群众观念没有牢固树立起来,没有真正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2.责任担当意识不强,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一些干部觉得要求严了、“束缚”多了,感叹工作越来越不好干、负担越来越重,产生了明哲保身的错误思想,想当“老好人”“太平官”,不敢动真碰硬,遇到矛盾就绕,遇到问题就躲,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存在盲目攀比思想,比收入、比待遇,导致心理失衡、行为失准、工作失职,不仅助长了奢靡之风、违反了纪律规定,而且意志消退、贻误了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3.能力水平欠缺,没有干事创业的过硬本领。一些领导干部不是不想作为,而是存在“能力恐慌”“本领恐慌”,缺乏真本事、硬功夫,导致工作上力不从心。
4.群众意识淡薄,服务意识不强。作为一所村级学校的领导干部,不仅没什么特殊待遇,而且工作比一般老师多得多,致使一部分领导干部在安排工作、遇到难题时,心情急躁,方法简单粗暴,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党员干部,忘记了我党的群众路线,忘记了在其位就要谋其职的道理,只顾着自己的那点小利益,致使一部分老师对我们的工作产生了一些误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三.解决干部“为官不为”措施。
1.端正思想,引导“为官有为”。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干部思想上“贫血”、精神上“缺钙”、行动上“乏力”的问题,筑牢“为官有为”的思想基础。今年8月,我们努力争取资金70余万元,大大的改善了我们的校园环境,又拿出2万多元资金,对校园的文化氛围、绿化进行了改造。我们大力开展落实“教学质量年”,对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进行了奖励。
2.打消顾虑,鼓励“大胆作为”。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有了明显改进。我们着力消除怕触红线的思想负担,明确提出克服“怕”字,核心是要按规矩办事,关键是要依法行政、秉公用权,只要是符合上级精神的、符规章制度的就大胆去做。我们着力消除畏难退缩的不良倾向。敢于担当是干部的基本素质,体现干部的党性觉悟,引导干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3.树立导向,指导“正确作为”。我们把树立正确导向作为推动干部“为官有为”的核心要务,着力引导干部行有所循、行有所止。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我们全面落实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提出突出选用“四种类型”干部,即突出选用党性强的干部、敢担当的干部、有本事的干部、有实绩的干部,引导各级干部改进作风、崇尚实干。为树立明晰的考评导向,我们改革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对市、镇考核的优秀指标作了较大调整,直接倾向于敢作敢为领导干部、教师。
4.提高本领,促进“善做善为”。有本领才能有作为。我们紧密结合事业发展需要,突出干部履职尽责急需,不断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每年我们都会组织干部、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听课50余次,使他们不仅“为官有为”,而且“为官善为”。
5.完善制度,规范从教行为。制度管长远、管根本,治本还要靠制度。我们先后修改完善了《**学校教师考勤制度》、《**学校作业评比制度》、《**学校听评课制度》等12个制度,解决干部教师不作为、工作不落实问题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规定,进一步完善了责任机制,进一步完善了考核机制,逐步建立推动“为官有为”的长效机制。
【更多相关内容持续推荐】
>>>为官不为自查报告
>>>为官不为心得体会
>>>为官不为自查自纠报告
>>>为官不为对照检查材料
>>>治理为官不为自查报告
>>>为官不为”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党员干部学习“为官不为”心得体会
第三篇:关于为官不为整改措施的会议记录
8月1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郴州市第四届委员会举行第七次全体会议,会议提出,要深入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严整治“为官不为”,严防作风问题反弹,推进作风建设长效化。市委书记向力力主持会议并讲话。
出席这次全体会议的有第四届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市纪委委员列席了会议。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市委常委会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整改大体分3个阶段进行:8月底以前完成自查自纠、制定方案;9月前集中整治、建章立制;9月以后进入深化整改、巩固提升阶段。《整改方案》针对整改内容,明确了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整改方案》对加强市委常委会自身建设提出要求,要求增强政治定力,践行根本宗旨、增进班子团结、推进改革创新、坚持清正廉洁,坚决兑现市委常委班子作出的整改措施承诺,不断提高领导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全市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市委《关于从严整治“为官不为”坚决防止作风问题反弹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做好服务文章,整治“为官不为”现象,重点整治“混日子”、“守摊子”、“跑门子”、“乱班子”的党员干部,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倡导“一线工作法”。《意见》重申,要强化制度建设,促进作风整顿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坚持严明问责纪律,加强监督检查、构建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对作风整顿的领导和监督。
就如何落实《市委常委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向力力指出,要带头整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不能取得圆满成功,关键就是看问题能不能整改落实到位,能不能建立一套管长远、管根本的制度。各级领导,特别是市委常委会组成人员要坚持从自己带头做起,从自身问题改起,先改快改、真改实改,以上率下,树立标杆。要聚焦“四风”,坚持一项一项整治,一个一个攻坚,一项一项落实。要分清问题主次,突出抓好不作为、不干事、不敢担当等问题的整改。要统筹推进,把做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与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全面深化改革结合起来,与抓好当前工作、推动科学发展结合起来,促进活动与中心工作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
就抓好《中共郴州市委关于从严整治“为官不为”坚决防止作风问题反弹的意见》的落实,向力力强调,要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严明问责纪律,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严格执行我市“五个一律免职规定”,加大对“为官不为”行为的问责力度。要切实抓常、抓细、抓长,防止作风问题反弹。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既要管好大节,又要管好小节。坚持严查严管,抓早抓小,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一件小事一件小事地抓,积小胜为大胜。要加强制度建设,努力推进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要通过整顿作风,解决“为官不为”的问题,为郴州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个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干部作风环境。
第四篇:为官不为
为官不为”者当让位于贤
2014-07-16 09:34 求是理论网
字号:
为官不为,是作风整顿的一块硬骨头。在作风建设持续推进、成果不断制度化的当下,少数干部感慨为官不易,以“要求严了”“规矩多了”为借口,滋生了“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心态。反四风、改作风,就要反对庸官、懒官、太平官,就要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为了做事才当官,而不是为了当官才做事,更不能为了保官不做事。“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古代一位普通官员的话,话虽简单,但却是为官者应铭刻在心的。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宗旨就是全心全意味人民服务,衡量一个好干部的标准就是要看在他执政期间,能否为百姓谋福利,百姓能否安康。若不能做到这几点,哪怕他才高八斗,都不是个称职的干部,人们都不会拥护的。这就是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个“福”字就意味着应该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
我们要警惕,以“为官不易”为由,为“为官不为”寻找借口。从表象上看,这些官员是“平庸主义”、“好好先生”,奉行所谓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从本质上讲,是缺少敢于担当、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事实上,“为官不为”本身就是四风的突出表现。抓工作只重表面、不切实际的“虚为”,就是形式主义;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不给群众办事,遇到难题就“不为”,正是典型的官僚主义;庸懒松散,不思进取,遇到事情就“拖为”,做事拈轻怕重,安于现状,满足于现状,没有新目标,就是更是享乐主义;占着位子却不作为,导致资源浪费、机遇流失、矛盾激化,岂不是更为严重的奢靡之风?
能干事、敢担当、有作为,这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要,也是评判一个干部境界高低的标尺。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应该负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否则,啥也不能,为啥选你?啥也不干,要你干啥?为官者就应该敢于担当,并时刻保持清正廉洁。敢于担当就是敢于干事,清正廉洁就是不要出事,两者虽然看似有一定矛盾,但其实是统一于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之中的。只要干部信念坚定、心底无私、一心为民、两袖清风,完全能够做到问题面前敢上前、原则面前不动摇,既敢干事、干成事,又不会出事。当然,敢于担当,需要干部加强学习修养,注重实践锻炼,增强担当本领。
当然,倡导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也离不开好环境和好的制度保障,要形成一种让“为官尽责”者升得了迁、让“为官不为”者过不了关的好机制。一方面,要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为勇于改革的干部打气。应该树立这样的导向:有为才有位,而不是有资历就有位,甚至是不出错就有位;不能做事越多风险越大,让不干事的人安安稳稳。只有对该作为不作为的干部严肃惩处,对群众不满意的干部坚决撤换,使庸官难过“上岗关”、懒官难过“考核关”、太平官难过“群众关”,让今天的“为官不为”,成为明天的“为官不易”,才能激励更多想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干部大显身手,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为官诚然不易,但其实并不是官不好当了,而是贪官不好贪了,庸官不好混了,坏官不好受了。既然做了官,就要锐意进取、勇挑重担、积极作为。如果觉得不堪重负、难以胜任,就不要勉强自己,应主动让位于贤。为官不为,要你何用?
第五篇:防治“为官不为”问题研究
防治“为官不为”问题研究
毛泽东主席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从政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各项事业的发展方向,干部工作成效的优劣也是党和政府服务人民群众的直接体现。我党历来重视党员干部‚庸、懒、散、奢‛问题,自中央颁布八项规定以来,‚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机关作风大为改观,吃拿卡要、胡作非为之风大幅收敛。在这种内设‚高压线‛,外念‚紧箍咒‛的大环境下,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但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为官不为的‚太平官‛现象却有所抬头。许多群众抱怨,现在有些干部手不伸了,钱不拿了,事却比以前更加难办甚至不办了,推诿扯皮、拖卡慢蹭的情况也多了起来。特别是随着‚为官不易‛等奇谈怪论层出,‚按规定办事‛成了一些公职人员不作为、慢作为的借口。解决干部‚能出‛、‚能下‛问题、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解决‚为官不为‛,是提高干部队伍整体水平的重要课题,也是筑牢人民群众满意的执政党地位的必然需求。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组成调研组通过分析全市相关单位领导班子履职情况、下基层访谈、听取意见建议等方式,归纳总结了‚为官不为‛的表现形式及成因,旨在探讨、提出解决‚为官不为‛问题的思路和措施,为防治‚为官不为‛问题提供参考。
一、“为官不为”的表现形式
为官不为,从狭义上来讲,就是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行为,具体可表述为干部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应尽的职责,在是非面前不表态、矛盾面前不敢上、风险面前不敢闯、失误面前不担责、歪风面前不敢斗的行为,究其实质是‚庸政‛‚懒政‛‚误政‛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为官不为的危害不亚于腐败行为,是失职渎职的另一种形式,主要表现为:
一是守土不尽责,得过且过不想为。有些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党性意识淡薄、责任意识滑坡、服务意识下降,占着职位不作为,‚总开关‛松动,得了思想上的‚软骨病‛,习惯于‚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如此老样子‛。有的对上级政策的学习领会能力不强,解读不到位、执行不力,遇事习惯‚等看靠‛,不善于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问题,爱做表面文章,回避矛盾,不敢担当,不思进取;有的工作时间较长、年龄较大、资历较老,加之年龄、学历、经历等条件限制,认为自身已无发展空间,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工作上不求上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只求不出事,不想再干事;有的在退居‚二线‛以后,思想懈怠,不服从单位管理,政治意识淡薄,游离于组织之外,不能找准自身位臵。
二是无利不起早,消极怠工不愿为。个别干部‚无利不起早、没利不当官‛,遇事先打利益算盘,有利就干、无利不干,利大大干、利小小干。以前,在有利可图的地方,有些腐败分子利益熏心、贪得无厌。现在,在国家‚整风肃纪有铁规,权力已入笼子围‛的大形势下,已无可‚肆意妄为‛之权力,有些人无法通过给别人‚行方便‛来谋取私利,精神状态萎靡、工作热情减退、进取意识淡化,忘了‚心系群众、心系党的事业‛的初衷,认为没有可捞取的资本作为回报,不愿冒风险,不去推进工作,甚至在严的要求和规矩面前消极怠工,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
三是遵纪不越线,求稳怕乱不敢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整个干部队伍作风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推动了干部廉洁从政。但另一方面使许多干部产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错误思想,反腐越来越严了,不敢放开手脚干事了,不卡不拿不要了,事也不办了,心怀‚明哲保身‛错误思想,怕担当、怕负责、怕为人先、怕得罪人,认为干事就会有风险,就难免会出错,就会得罪人,改革容易失范,创新容易出事,进取容易受挫,只求不出事,宁可不干事,但求平安无事,一心只想做‚太平官‛。有的人为了避开反腐高压势头,期盼‚平稳着陆‛,主动要求改任非领导职务或者退居二线、退休;甚至有的人怕组织核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中相关情况或提任前公示中出问题,向组织表明不愿被提拔。
四是人岗不相适,能力平平不会为。部分干部不能较好履行岗位职责,导致其政绩平庸,碌碌无为。有的是因为党委或组织人事部门考察不够全面、或由于岗位限制等因素,没有科学配备岗位人选,这类干部到岗后不能较好发挥个人专长,进入工作状态较慢,角色转换不到位,不能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有的是因为业务分工不合理,加之干部自身学习不够、钻研不够,文化水平
4和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不断细化量化标准,规范操作程序,确保措施到位,加大对‚为官不为‛、‚庸懒散奢‛的治理力度,集中整顿领导班子软弱涣散,切实畅通干部‚下‛的渠道,让‚闲人‛、‚庸人‛及时下去成为一种常态。
二是认真贯彻执行《青海省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试行办法》,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教育和大规模培训,引导干部树立勤政务实、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和自律意识,较好地提升了全市广大干部的思想认识和能力水平。特别是注重坚持群众路线,以群众口碑定优劣,在评判干部是否称职、是否胜任、是否存在‚为官不为‛现象时,注意吸收群众参与。一方面通过结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每年对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对连续两年民主测评名次靠后的领导干部由组织部门进行诫勉谈话。另一方面创新方式,组织由社会各界组成‚百人评价团‛,对干部能力、工作业绩进行社会评价,提高了干部的干事创业的进取意识。
三是积极完善目标考核方式,制定出台了《西宁市县级领导干部履职考核暂行办法》,合理认定‚为官不为‛和不称职、不胜任的标准,创新开展‚二次甄别考察‛工作,对全市目标考核综合排名靠后和同一班子中分值差距较大的县级领导干部进行‚二次甄别考察‛。严格按照衔接沟通考察事宜、民主测评、考察谈话、实地了解和查阅相关资料、分析考察情况并撰写考察材料、提请部长办公会审议、向市委相关领导汇报、实施审定意见等8个环节进行。从品性修养、业务能力、廉洁自律等14项内容对考察对象进行测评和量化分析,综合分析并查找原因,针对不同情形,对存在问题的干部分别采取了降职处理、岗位调整、组织谈话,较好地畅通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出口‛。
四是不断强化干部监督管理,探索建立了西宁市干部监督信息库,将干部在信访举报、有关事项报告、干部监督员检查、任中和离任审计等方面发现的问题收集汇总到信息库中,并定期进行汇总分析,有效形成了信息来源广、合成比配准、调取使用快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了干部监督管理工作水平,丰富了治理‚为官不为‛的方式手段。同时,严格执行《西宁市市管领导干部谈话制度》,对发现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及时予以纠偏,并从保护干部角度出发,及时对干部存在问题进行纠正。
五是按照干部工作新形势要求,及时修订完善了《西宁市县级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规定》,整体从适用范围、非领导职务转任、试用期延长、终止试用期、试用期满考核工作程序及认定不胜任现职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充实、细化和完善,突出了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原则,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试用期工作规范和管理,努力做到全面考察识别干部,弥补任前考察的不足,促进干部能上能下,及时把不胜任工作或‚不为‛的干部在任职初期就调整下来,不断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
三、“为官不为”的原因分析及其危害
8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奠定了基础。而如何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接力推动全党作风建设高潮,亦是当前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实质内涵。总书记说得明白,‚三严三实‛是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和做人准则。解决‚为官不为‛问题,同样需要首先要从思想认识入手,把牢思想和行动‚总开关‛,不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教育。一是要搞清楚‚为了谁‛,强化信仰之修。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方向目标和价值追求,为谁立命、为谁谋利始终是一个根本性、方向性问题。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臶上,融入到全部的奋斗实践中。‚为官‛只是一种简单直观的外在表现,内在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想为‛才能让‚为官‛更加的具体和充实。要不断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坚定‚三个自信‛,保持信仰本色,不忘初衷、不悔初心,始终把自己臵身于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前沿,发扬主人翁精神,强化公仆角色定位,培养爱岗敬业高尚情操,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树立‚为官想为‛的价值取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二是弄明白‚依靠谁‛,强化能力之修。成就伟大的事业,必须有伟大的力量。我们党来自群众,始终以人民群众为靠山,也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要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从思想上牢固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工作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把‚为官‛的出发点和‚想为‛的落脚点都集中到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上,心系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不断从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中汲取养分、增强本领,把让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用自己‚为官想为‛的不懈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三是回答好‚我是谁‛,强化党性之修。从古至今,自我认知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搞清楚弄明白了‚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后,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认清自己、找准定位,回答好‚我是谁‛。要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努力实现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提升。也只有明确了‚我是谁‛,才能更好地‚为官‛,才会有更大地‚作为‛。要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对党绝对忠诚,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在党护党,自觉锤炼党性,切实维护党的尊严,不折不扣践行党的宗旨,把为民服务作为根本使命,把勤政务实作为一贯作风,把敢于担当作为可贵品质,把清正廉洁作为基本要求。打好为官有为、善为、敢为的思想基础,使之成为‚为官想为‛、‚为官能为‛的好官。
(二)树立贤进庸退的选人用人导向。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我们党历来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
112起来,让干部学有坐标、改有方向、追有榜样,怀揣满腔热情和真情去干事、干实事,推动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干事创业氛围。四是消除干部顾虑,鼓励大胆作为。要着力消除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为官不易‛的认识误区,切实向干部讲清楚,只要踏实为官,本分为官,就不存在为官不易。中央明令禁止的是违反党的纪律,破坏党的规矩的行为,怕字当头,实际上是对中央精神的误解。只要按规矩办事,依法行政、秉公用权,只要是符合中央精神的、符合改革方向的、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就应该大胆去做。同时,要着力消除畏难退缩的不良倾向,敢于担当是干部的基本素质,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觉悟的外在体现,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树立好正面导向,引导干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五是高度关注干部的心理健康。当前,在从严导向不断强化的背景下,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既要善作善为,又不能越位缺位,更不能胡作非为,客观上确实增加一部分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一些干部存在不同程度从政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在公务员队伍中的出现频率也愈发增大。要促进干部有为,就要加大对干部的人文关怀,倾听干部的心声,了解其意愿表达,拓宽他们化解和释放不良情绪的渠道,引导他们愉快学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四)推进常抓不懈的反腐倡廉进程。不谋当谋之事是为官之耻,贪求身外之财则是从政之危。党的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做到既廉政又勤政、既干净又干事。解决‚为官不为‛问题,就是要从根本上纠正‚反腐是一阵会停下来的风‛、‚反腐会影响经济发展‛、‚要发展经济就会减轻打击力度‛等错误认识,打破‚消极应对、观望等待‛等错误观念,坚持依法治国理念,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16字方针,坚持‚常‛‚长‛二字,经常抓、长期抓,坚定不移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一方面,要加强反腐倡廉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纪检部门监督责任,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把反腐倡廉与业务工作共同列入阶段性目标,贯穿到全年工作的始终,健全包括述职报告、全面巡查、有力追究、试错免责的常态工作机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充分发挥惩治的威慑震慑作用。建立完善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制度,完善反腐倡廉相关法律和规范国家工作人员从政行为制度,完善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惩处制度,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方面制度,推动反腐倡廉逐步走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同时,还要坚持说到做到、敢于动真碰硬,以领导带头的示范效应、有纪必执的制度刚性、抓铁有痕的落实韧劲,充分释放从严治党的正能量,不断激扬反腐倡廉的清正风气,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败的惩戒机制、不能腐败的防范机制、不易腐败的保障机制,党纪国法面前无特权、反腐败斗争中无禁区。另一方面,要采取‚为官不为‛专项整治。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落实好中央关于促进干部能上能下的要求,在严和实
516考察范围,组织进行‚二次甄别考察‛,查找、分析相关干部排名靠后的原因。对经考察认定没有问题的干部,如工作认真踏实、讲原则,但不善与人交往,由组织上给干部主持‚公道‛,不让踏实干事、原则性强、敢抓敢管的干部吃亏;对经考察认定确有问题的,给予组织处理。
(六)畅通能出能下的惩戒退出渠道。能上不能下,是长期制约干部工作的一大难题。今年7月,中央颁布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对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做出了制度规范。解决干部能上能下,主要是解决‚能下‛的问题。当前,要认真落实《规定》精神,在疏通干部‚下‛的渠道上想办法、出实招。一是明确‚下‛的标准。重点把握干部‚下‛的6种渠道、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10种情形和对领导干部进行问责的5种情形,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树立鲜明导向,敢于向干部队伍建设中的顽疾‚亮剑‛,大力治庸治懒,有效打通干部能上能下的‚血脉循环‛。二是考准‚下‛的依据。要善于利用考核、无任用推荐考察、干部结束试用期考核、经济责任审计、案件调查等时机,全面推进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在定性定量评价和综合分析研判的基础上,根据干部所处的不同层次、岗位和环境,把工作不适应、人岗不相适,不敢担当、履职不力,看摊守业、激情衰退,作风不实、群众认可度不高,律己不严、标准不高的干部逐一甄别出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干部,让干部‚上‛的硬气、‚下‛的服气。三是疏通‚下‛的渠道。要积极探索多种调整方式,根据不同‚下‛的类型干部的特点,按照人岗相适、宽严相适,用其所长、人尽其才的原则,坚持人岗相适、让‚平者让‛,坚持优进绌退、让‚庸者下‛,坚持动真碰硬、让‚劣者汰‛,合理区分、科学调整,切实疏通‚下‛的渠道。四是强化‚下‛的保障。要在积极营造‚‘上’不是干部从政的最终归宿、‘下’不是调整干部的最终目的‛氛围的同时,认真做好干部‚下‛的配套保障工作。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做好干部的思想疏导,使他们端正‚下‛的心态,理顺‚下‛的情绪,减轻思想负担。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政策手段,解决干部下来后怎么办的问题,从思想、政治、工作和生活上关心帮助他们,帮助调整后的干部做好整改,使其有机会重新回到领导岗位。
(七)丰富主体多样的监督问责形式。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对干部经常性地管理监督,形成对干部的严格约束”。各级党委都要严格干部监督管理,加强双向约谈、诫勉谈话,坚持不懈地治庸、治懒、治散、治慢、治拖、治瞒。按照“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的原则,建立健全追责机制,制定具体的问责办法,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行为。一是加强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多部门协调配合,形成监督检查的合力,把为官不为作为监督的重点,严格执法执纪,让为官不为者及时受到问责和惩戒;通过认真落实‚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干部选拔任
920习交流会或理论研讨会,在比学赶超中提升干部素质。二是严肃培训教育纪律。在培训机制上注重系统性。针对部分领导干部疏于学习、以干代学的问题,严格干部轮训、调训制度,尤其是认真落实地方党政一把手定期离岗学习培训制度,消除他们因工作忙而‚漏训‛的现象。针对部分干部把培训作为应付要求、装点门面的问题,建立干部岗位任职资格考试制度,对达不到要求的,实行待岗、下岗或降级使用。三是提高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开展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领导干部素质提高与能力培养、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培养、创新社会管理与和谐社会建设、网络舆情及应对等专题培训,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要突出实践教育,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各种岗位上去磨练,切实解决干部能力提升渠道单一的问题。以提高工作能力为目标,选调干部到上级机关挂职学习;以拓宽视野、更新观念、借鉴经验为目标,选调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及国外培训考察;以了解基层、磨练意志为目标,选派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以丰富阅历、积累经验为目标,有计划地推进干部跨部门竞岗交流。
总之,要解决‚为官不为‛问题就是先要引导思想到位,进而引导行动到位。要切实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干部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群众观,牢固树立勤政为民意识,增强服务意识和宗旨意识,真正实现‚为官想为‛、‚为官能为‛、‚为官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