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年检自查报告
2021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扎实推进学校综合治理和改革创新,全面加强内涵建设,积极推进本科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工作,人才培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内涵式、特色化发展成效显著。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1年度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省属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年检工作的通知》(陕教民办〔2022〕1号)文件精神,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组长的年检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对照《陕西省民办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年度检查指标体系(试行)》及上年度年检反馈意见,对学校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自查,现将2021年度各项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认真履行党建工作责任,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一)加强建设,夯实基础,切实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认真落实各项《条例》、《规则》,组织校党委、行政班子成员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教育的重要论述、讲话和精神,使每名把班子成员明确加强党的建设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学校正确办学方向,开创发展新格局的根本政治保障;是切实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学校思想文化阵地,强化教职工队伍思想建设和人才培养能力,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障。在选配党务工作干部中,选拔党性观念强、善于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党员干部担任学院党总支书记,按“双带头人”的要求配强支部班子,让学院党总支和基层党支部真正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堡垒。
目前校党委班子成员中,校级领导干部3人,处级部门领导2人,学院领导2人; 校党委下设办公室、组织、宣传、统战4个职能处室,设置有2个机关党总支,6个学院党总支,2个直属党支部,共有25个党支部。8个党总支和2个直属党支部书记由各学院或部门负责人担任。2021年,学校党委共召开党委会6次,党委扩大会4次。校党委班子与校、院领导“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已经确立,党委班子和校领导班子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落实,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强。
(二)精心谋划,系统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明显。
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年度首要政治任务,统筹部署,精心安排,系统推进,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落实落细,扎实有效。组织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深入基层党组织调研学习教育开展情况3次;组织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推进会” 5次;指导组建校级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并带头宣讲,校级宣讲团在校内宣讲28场次;指导组织编发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简报》15期。
党史学习教育中,重点引导和推进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做到“一创新、二服务、三结合、四养成”。即:校级领导干部重点做好“一个创新”——“本科职业教育的实践创新”;中层领导干部重点做好“两个服务”——“服务教师育人、服务学生成长”;教师重点做好“三个结合”——“与教学质量提升相结合,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学生重点做好“四个养成”——“理想信念、学习风气、行为习惯、工匠精神”的养成。
(三)落实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着力提升基层党建水平
推进基层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计划、分步骤开展培育创建工作,努力做好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推进党建工作和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组织校内党务干部业务培训和参加“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党性锤炼和党务工作者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通过专题培训、相互交流方式,提高党务干部的工作能力。
按照新形势下党员发展新要求,严格规范党员发展程序。2021年,学校业余党校分别于4月、11月开办了两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对766名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党课专题培训,2021年度共计发展党员370名,其中发展学生党员363名,教职工党员7名。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和党组织关系管理,督促教职工、入校学生和毕业生党员及时转接组织关系,保持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全体共产党员不忘初心使命,全身心投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及日常各项工作中。尤其是在2021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体党员干部主动投身一线,不怕苦、不怕累,为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开展党纪党规学习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始终坚持《党章》等党规党纪的学习教育,推动“三会一课”、谈心谈话和“固定党日+”等制度落实。各基层组织能不断优化党员学习教育形式内容,全力保障组织活动时间和效果落实。
(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选聘优秀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充实教学管理工作一线。目前学校配备思政课教师24名,师生比为1:339.875,专职辅导员43人,师生比约为1:162,均达到了规定的要求。
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组织指导制定了《西安信息职业大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意见》、《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关于进一步推进思政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西安信息职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同时,2021年,共组织召开思政课教师座谈会4次;思政课、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2次;对16门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试点工作。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2021年,在指导修订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的同时,指导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教师师德考核办法》(试行)、《师德师风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试行)、《教师权益争议处理办法》(试行)四个文件。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防范意识形态领域风险。修订下发了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就学校各级党组织做好意识形态责任制工作的重要性、如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做专题辅导教育2次。
加强网络阵地管理。建立了校、院、教学班三级网络舆情防控体系。在注重做好师生日常教育引导工作的同时,逢重大事件和重要节点,能提前安排部署,强化教育引导管控。2021年,学校未发生涉校重大舆情。
持续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及宗教管理工作,尤其是反极端宗教工作。要求各部门负责人及时掌握信教师生思想动态,加强管理,严禁为任何宗教提供非法组织场所,严禁私设聚会点。全年举办教育培训2次,建立了信教人员台账,目前,在校信教人员55人,其中信教学生54 人,信教教师1人。
二、夯实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
(一)学校概况
按照学校办学许可证和章程记载的办学地址依法实施办学活动,地址为西安市长安区神禾一路。占地面积591亩,校舍建筑面积25.18万㎡。现有专任教师597人,在校生8157人。馆藏文献约161.5万册,其中纸质文献约82.5万册,电子文献约79万余册,覆盖了学校各个学科与专业。
学校坚持需求导向,聚焦“新工科”、“新基建”、“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领域人才需求,设置14个本科专业,6个专升本专业,40个专科专业。2021年新申请设置6个本科专业经省教育厅评审通过已报教育部审批。形成了适应信息产业发展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布局。对接岗位群,构建了10大特色学科专业群,以信息类为特色的高水平专业群更加凸显且具有不可替代性。现有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一流专业1个,省级骨干专业1个,中央财政拨款支持专业2个,校级重点专业12个。
(二)举办者资质齐全,学校法人财产完整清晰规范
学校属民办教育性质,资产由法定代表人张明、易兴芝投资,学校法人财产权清晰,举办者投入资金明确,办学积累明确,没有对外投资、对外提供资金的担保或抵押,资产管理制度健全,不含有国有资产。学校校长依法履行出资义务,落实学校法人财产权,出资用于办学的土地、校舍及其他资产已按相关规定过户到学校名下。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决服从主管部门的管理,把一切办学活动和管理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办学许可证、收费许可证、民办非企业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证件齐全。按照学校办学许可证和章程记载的办学地址、办学规模、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内部机构和制度,实事求是地开展招生和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名称、层次、类别、校址的变更均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审批。
三、内设管理机构完善,团队人员配备充足
学校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坚持完善理事会决策领导,行政具体管理,党委提供保障,教授治学,师生监督的办学管理模式,形成了强有力的依法治校的保障体制。按照“按需设岗、择优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的原则,建立人事管理制度。在工作实践中形成“合同+目标+执行力”的管理模式,做到“事有专人,人有专责,工作有目标,考核有依据”。
学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理事会、监事会、行政、党委班子由14人组成,是一个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经验的团队。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设有学校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等管理和服务机构,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有效进行。学校现设置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以及3个实训中心。
四、按照学校章程开展活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水平
(一)强化学校安全稳定,建设平安和谐校园。2021年,学校开展了新生入学教育、法制教育、“119消防宣传月”、“安全校园行”“疫情防控演练”等活动。强化巡查整改,坚持安全稳定巡查机制,按照“分组、划片区、每周巡查、每月上报、及时整改”方式,及时查出、消除各种安全隐患。2021年,学校投资约61万元,进一步完善了校园安全管理设施。通过“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提高整体防范意识及管理水平。另外,为了确保校园用电安全,学校投资约600万元的高压配电中心及电力增容项目正式获批,预计于2022年9月投入使用。推进数字平安校园建设,校园监控全覆盖,24小时不间断的实时监控,有效地防范了各类校园突发事件,全年无涉稳或群体事件发生。严防校园暴力、“校园贷”侵害学生利益和安全;抓好大学生安全教育网络和标准化考试工作;促进消防标准化、实验实训室安全规范化零事故;开展安全人员轮训、增加必要技防巡逻设施、推进智慧安防。
(二)规范招生秩序,着力提升学校美誉度和地区影响力。2021年,在招生工作中,学校始终坚持“四个做到”、“三个没有”。坚持“四个做到”即:一是做到严格按照省教育厅核定的学校名称、办学地点、办学类型和层次组织招生工作;二是做到所有登载招生广告、招生宣传资料均经审批并备案;三是做到严格按照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招生规定和程序,实事求是地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四是做到按正规程序发放通知书,明确告知学生学习形式、学习年限、取得学习证书的办法。坚持“三个没有”即:一是没有未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招生,所有招生工作人员均为学校在岗在编正式员工;二是没有虚假承诺误导学生现象;三是没有对办学事实进行虚假夸大。
(三)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学校完善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联动机制,始终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情况以及对人才的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调整招生计划,完善培养方案,突出办学特色。省教育厅联合我校成功举办陕西省2021届高职(专科)院校毕业生综合类联盟招聘会,参会单位122家,提供就业岗位8762个,参会学生2655人,为推动我校及全省高职院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率、就业满意度持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6%以上。
(四)落实职业教育改革要求,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1.师资队伍基本情况。目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97人,专任教师中,其中高级职称以上214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5.8%;研究生学历教师389人(博士学位教师81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65.2%;“双师型”教师345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57.8%;兼职教师129名,占专任教师比例为21.6%。有省级教学名师13人,校级教学名师34人。高层次教学创新团队、技能大师工作室5 个。
2.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对专业教师实行有计划地到企业轮训、实训、顶岗、进修、培训等,以提高“双师”素质,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结对子”,兼职教师指导和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团队建设、学生实践等各项教学工作。
3.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2021年,学校从“双一流”重点大学引聘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研究生65名;其中,来自企业、重点大学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0人,充分发挥名师、特聘教授的学术引领作用,持续强化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推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4.强化师资队伍培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外送和校本培训,扩大师资交流学习的深度和宽度。2021年度完成了350375余人次的师资培训工作。其中校内专题培训298人次;校外培训87人次;30名教师参加企业顶岗实践培训;组织97名教师参加新教师岗前培训及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组织教师参加网络培训500余人次。
(五)严格落实本科教学管理制度,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1.深化学科专业建设,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群。学校加快改造传统专业、发展新型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学校紧跟产业前沿,面向国家重点战略需求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布局专业,2021年新增4个本科专业; 6个专升本专业。
2.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与行业、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校企合作,突出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着力提高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3.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多次召开教学督导会议,完善具有我校特色、操作性强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以教学质量目标为导向,以教学资源保障为支撑,建立质量决策、质量标准、质量监控、质量运行、质量信息反馈、质量评估诊断、质量支持等七个子系统,构建“教师、课程、专业、学院、学校”五位一体,从而建立具有可测量性和自我改进完善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4.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学籍管理重要性。以主管教学工作、主管招生工作、主管学生工作校领导为组长,由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办、各学院等部门组成的资格复查工作组,对所有新生按录取电子档案(考生报名登记表)、录取通知书、准考证、身份证、档案照片和考生本人“六对照”的原则,开展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工作,同时按照上级相关要求开展新生入学学籍自查,按时准确完成学籍电子注册。
5.充分认识教材政治建设的重要性,规范选用教材。成立党委领导下的教材选用管理委员会,指导学院的教材选用工作,按照教育部印发的《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对教材进行全面规划和建设。
6.大力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校企双方就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等方面深入探讨,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设、实践教学教材编写、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学生实习实训、教师挂职锻炼、“双师型”教师培养、就业安置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
7.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近年来,学生在课程设计、跟岗实习、认知实习、社会调查、实习实训以及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2021年,学校职业技能竞赛办公室狠抓职业技能大赛,以教育部认可的57项职业技能大赛为主,选取与专业对应的赛项组织学生竞赛,先后获得各类省级、国家级奖项120余项。
(六)实施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我校的体育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本、专科学生的特点和要求,科学合理的进行体育课程的设置。以抓教学纪律为切入点,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实施学生初步自主选项课体育教学模式。增强体育教学的吸引力、特色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我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五、完善财务制度,保障教育教学
学校财务处建立了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西安信息职业大学财务管理制度》、《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制度》、《西安信息职业大学低值易耗品财务管理制度》、《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学费收缴管理制度》等。学校会计机构设置完善,没有决策机构负责人的直系亲属担任学校会计主管和参与会计工作。
财务处按照办学属性依法设置会计账簿,依法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并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和社会公布。
2021年,国家给学校下拨民办专项资金530万元,我校严格按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相关文件精神,设立了专款专户管理。同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与核算制度,保障专项资全部使用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而服务。
学校严格按照陕西省陕价服发〔2015〕76号文件精神要求,进行收费管理,坚持和确保所有收入都用于学校的发展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六、搭建产学研用平台,提升科研能力和科技成果质量
(一)大力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学校坚持科技创新以服务发展为目标,按照“长效合作、提升服务、扩散成果、构筑基地”的指导思想,以满足国家、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依托,以成果转化为重点,从制约行业、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中凝炼创新方向,组织创新团队,搭建成果转化对接平台,通过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联动融合实现校企合作,进一步服务西安信息企业建设需要,为行业和陕西经济建设服务。
(二)认真学习“科技成果转化”等相关文件,逐步健全知识产权各项管理制度。学校积极组织讨论、制定和修改了学校相关文件,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完善了《西安信息职业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办法》、《西安信息职业大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西安信息职业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形成了系统的科研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保证了学校科研工作规范、严谨、有序的进行。
(三)积极组织科研项目申报。2021年我校共计申报科研项目16项,其中自然科学专项12项、人文社科专项4项。且均已在陕西省教育厅备案立项。
七、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保障师生权益
2021年,学校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个方面的育人功能,充分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逐步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学校全年共计发放国家奖助学金金额704.95万元,协助1492人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金额1192.5万元。开展“心理健康文化节”,组织大规模心理文化活动,参与人数达3000余人。
学校实行民主管理,为教职工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维护教职工合法利益,为全体教职工足额缴纳“五险一金”。教职工通过学校工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学校管理,同时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教职工积极为学校民主管理献言献策。学校发展规划与重大决策都经教代会反复征求意见,切实保证教职工能通过民主决策多种途径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八、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处理能力
2021年,学校始终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来抓,以“防止疫情向学校扩散、保障师生生命健康、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为目标,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狠抓落实,措施上高效全面,坚决筑牢校园疫情防线,切实维护广大师生健康。
(一)加强制度建设,狠抓安全工作落实。结合学校实际及阶段性重点工作,在已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了“三案七制”,并从严执行,严格考核,做到有章可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究。
(二)加强防疫物资储备,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害,保障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落实错峰就餐制度。做好餐厅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和个人卫生防护,不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畜或野生动物;做好水质监测及供水设施设备的清洁消毒工作;坚持做好餐具、各类设施设备、就餐区域等消毒工作;疫情未解除前,实行分院系、分班级错峰、错时、分散就餐,全力做好饮食保障工作。
(四)重视社会舆情、咨询投诉建议处置等工作。为保障舆情处置高效有序运转,我校一直在不断优化创新舆情处置的方式方法。坚持日摘要、周汇总、月通报等信息制度,最大限度确保了社情民意的快速上传以及相关决策。对诉求合理、有条件解决的,要求相关部门立即予以解决;对不符合政策法规的,立即督促承办部门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对一些合理性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力求从体制机制层面解决问题。规范办理流程,切实做好舆情处置记录、交办、督办、回访工作。
2022年,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新起点、新目标、新格局、新理念,聚焦陕西“新工科”,“新基建”,新一代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发展需求,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统筹发展与安全稳定关系,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创新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创建全国一流本科职业大学。
2022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