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抗疫诗歌共4则与对于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自查报告(3则)
抗疫诗歌共 4 则与关于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的自查报告(3 则)
抗疫诗歌共 4 则(篇一)
致敬白衣逆行者 有些时刻 缄默者隐匿 博大的力量 谁为我们领回 关在窗外的春天 一身白衣 逆行而上 安顿春天的问候 仰望 蓝天和未来 未来 被人记忆 或被人遗忘 可谁愿意成为英雄 抛下有孕的妻子 或者 三五岁的小儿女 你们一定来不及回头看
身后长出的防护林 来不及去想余生还有多长 默默付出忘却个人的忧患 抢夺时间 你们把生的希望留给病患 却把自己遗落在风中 涂鸦名字的背影 在眼前晃动 站立成一排排水杉,让令人崇敬的职业 闪耀无限的光芒(篇二)
云端之上的守护 ——献给同疫情战斗的白衣天使 在与新冠病毒的战斗中 有这样一群天使 他们穿越了祖国的山海 来自不同的方向 疫情就是命令 放下情爱与沉甸的思量 面对生死、劳累与苦汗 一席白衣,何曾抱怨 不把你这疫魔扫灭
何为好汉 不眠的黑夜 病毒新冠露出了死神夺命的嘴脸 它高喊着:“来啊,我要传染!” 突然夜空划过一道犀利的闪电 看清了,那是战斗着的白衣天使,手握雷神与火神之剑 寒光过处,把不可一世的新冠拦腰斩断 从此山川恢复了以往的光芒 天使们扇动着美丽的双翅 依旧守护在神州的云端之上(篇三)
疫情来临时,我们没有恐惧 春风带来万紫千红,草绿,花开,节日的氛围刚刚打开,却被武汉疫情关闭。
这是一个难忘的庚子年,人性经历着疫情检验,一个请战者,两个请战者,千千万万的请战者,他们舍我其谁,为了斩妖除魔,义无反顾,奔赴前方。
而我不能出城,我得坚守,我要做前方的后盾,我要做后方的灵魂,我得守住脚下的这片土地,不让疫情来犯。
整个春节,我们不走亲,不访友,不造谣,不传谣,沉身于抗击疫情。
封城,封路,封村,我们戴上口罩,跑遍大街小巷,跑遍村村寨寨,宣传,劝导,心理疏导,排查,记录,不留死角,哪里有需要我们去哪里,乡亲们需要什么我们解决什么。双手在消毒,城市在消毒,心灵的尘埃在消毒。在疫情来临时,我已做好准备,将用生命去守护生命,我们要做生命的守护神,因为生命高于一切。
疫情来临时,我们没有恐惧,而是用爱心,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小爱汇聚成大爱,同舟共济抗击疫情。
看,南大门守得严丝合缝,绝不让一点病毒流入,北大门守得严丝合缝,绝不让一点病毒流入,每一条街道都有人巡查,才有家家户户的安宁; 每一个路口都有人把守,才有家家户户的安宁;
每一个村庄都有人把守,才有家家户户的安宁,城市那么多的守卫,才有今天宁静祥和,今天那么祥和,明天会更加幸福。
疫情来临时,我们没有恐惧,而是用爱心,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小爱汇聚成大爱,同舟共济抗击疫情。
看,药店,门诊,医院,二十四小时在备战,医者的请战书上摁满了血红的手印,那些血红是决心,是誓言,是信念,是信仰,如果需要用生命去兑现,他们也会毫不犹豫,有这样一群医者,疫情何愁不退。
有这样一些天使,病毒何愁不亡。
疫情来临时,我们没有恐惧,而是用爱心,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小爱汇聚成大爱,同舟共济抗击疫情。
看,流动的口罩形成一道风景线,口罩隐去疫情自退; 体温仪器形成一道风景线,仪器隐去疫情自退; 防疫的标语形成一道风景线,标语隐去疫情自退; 小喇叭是流动的声音,当声音归位时,疫情自退; 我们期待着可以聚会,可以自由奔跑,可以谈情说爱;
我们期待着城市繁华,乡村繁荣,土地繁茂; 我们期待着走亲访友,我们期待着去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疫情来临时,我们没有恐惧,而是用爱心,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小爱汇聚成大爱,同舟共济抗击疫情。
看,易门外贸企业捐赠 47 吨蔬菜驰援湖北; 滇溪水业捐赠矿泉水 48000 瓶; 纪委监委干部一直坚守,做到工作在哪里,监督到哪里; 融媒体中心 12 名记者,没日没夜,坚守一线; 环卫工人肖虎,带领工友,起早贪黑,连续五天为疫情奋战; 云南御之健医疗卫生用品科技有限公司为疫情备战,日处理酒精、消毒液 10 吨; 易门县外贸行业协会 4 天时间募集爱心资金 100.66 万元; 向这样的感人故事讲不够,写不完,随处可见,爱在延续,爱在汇聚,爱形成合力,爱是战胜疫情最有力量的武器。
疫情来临时,我们没有恐惧,而是用爱心,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小爱汇聚成大爱,同舟共济抗击疫情。
看,兴文街退休职工们听到了疫区急需口罩,口罩脱销,千金难买,他们毫不犹豫,几个退休职工,捐出了仅有的 30 个口罩,他们相信一个口罩能换救一条生命。
他们听到疫区物资紧缺,几个老同志纷纷捐款支援前方,我们不能上前方,只能捐一点钱支持你们工作。
多朴实的一句话,令我感动万分。
看到环卫工人在疫情来临时,仍然每天工作,志愿者们免费提供矿泉水,让环卫工人能解渴能休息。
像这样的感人故事讲不够,写不完,随处可见,爱在延续,爱在汇聚,爱形成合力,爱是战胜疫情最有力量的武器。
疫情来临时,我们没有恐惧,而是用爱心,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小爱汇聚成大爱,同舟共济抗击疫情。
看,停工不停厂,停课不停学,停店不停商,互联网、微信、钉钉等等,都是无形的工厂、学校、商场; 报纸、杂志、电视、手机、电脑等等,都是有形的信息窗。
一切井然有序,疫情阻挡不了我们工作学习生活。
我们得感谢党,感谢祖国,感谢人民,是他们坚强的守护,才有我们在疫情封锁下的自由。
一朵花谢就有一朵花开,一片叶落就有一片叶生,草木枯荣,人世冷暖,生命轮回,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爱,有一些需要藏在心里,而有一些我们必须讲出来,就像抗击疫情的英雄们,我们虽然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的事迹却激励我们,有了他们的大无畏,才有我们的小家子,有了他们的爱无私,才有我们的幸福感,今天,我要向英雄们致敬,有你们在,一切都不是困难; 有你们在,更加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
今天,我要大声喊出来:中国必胜!
(篇四)
《斗志》 冬去春未来,黑云压尘埃。
瘟神狂肆虐,疫鬼闹人间。
亲人家中守,家国满心怀。
凌寒尽散时,春暖花又开。
《黎明在招手 曙光在呼唤》
狡诈的病毒到处流窜 狠辣的心肠 还带着漂亮的王冠 武汉被侵袭 黑龙江也发案 病毒向鬼火一样 向全世界宣战 党中央国务院 开会做决断 全国人民齐动员 打响抗击疫情反击战 我们不害怕 我们不怯懦 我们坚信 只有我们自己 才能创造自己的胜利 用最后的胜利 去撰写 我们无与伦比的华章 用最后的胜利
谱写我们华夏大地的诗篇 只要心中有信念 我们就不会迷失航向 前进的脚步就不会减速放缓 愿共同加油 勇往无前 终山河无恙 你我皆安 关于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的自查报告(3 则)
关于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的自查报告(3 则)
(篇一)
县政务公开办公室: 根据《**县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转发自治区人民政府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转发国务院办公厅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的通知》(盐政公开办发〔**〕5 号)要求,我局对政府网
站与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自**年 1 月 1 日起至今,我局在**县政府门户网站累计发布政务信息22 篇,其中部门文件 7 篇,统计数据 1 篇,统计分析 13 篇,统计公报 1 篇。
**年 4 月 22 日我局开通微信公众号,至今共发布动态 4 条。
二、存在问题 一是发文公开属性标识未全覆盖;二是主动公开事项标准目录清单需要进一步完善、细化;三是微信公众号被关注度较低。
三、整改措施 一是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知识的学习,提高干部职工对发文属性的标注意识,不断提高信息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健全主动公开目录清单,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规范性;三是大力推广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主要数据,做好解读工作,进一步加强统计宣传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四是严格审核,按照“谁提供、谁负责”和“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上网信息内容进行严格审核把关,确保上网信息的安全性、真实性、准确性。
(篇二)
一、总体情况 **市**区现有政府门户网站 1 个,运行状态良好。
政务新媒体 3 个,分别是**警务微信公众号、新建南路街道办事处微信公众号、**区城市管理局抖音号目前三个公众号运行状态均为良好。
二、检查情况 1、网站 7 月 1 日至 7 月 30 日,区政府网站公开信息数 653 条,其中包括走进**区6条,占0.92%;新闻动态类292条,占44.72%;政务公开类249条,占38.13%;经济社会类67条,占10.26%;专题集锦类38条,占5.82%;互动平台类 1 条,占 0.15%,并且全部回复。及时查看全国政府网站普查系统中的纠错信息,本月纠错信息数为 0。
(2)检查情况 **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本月未出现无法访问情况,栏目均按网站评价指标及时更新,互动回复及时,未超出文件规定时间。
无其他特别说明的问题。
(3)整改情况 **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本月运行正常,未出现需要整改的问题。
2、政务新媒体 (1)信息发布情况 新建南路街道办事处 7 月发布信息 34 条,**警务 7 月发布信息 22 条,**区城市管理局抖音公众号 7 月发布信息 6 条。
(2)存在问题
**警务微信公众号、新建南路街道办事处微信公众号、**区城市管理局抖音公众号本月均未出现无法访问情况,并及时更新,及时回复。
(3)整改情况 未出现需整改情况。
三、政务新媒体管理系统录入情况 (1)省政府政务新媒体录入情况 **区三个政务新媒体(**警务微信公众号、新建南路街道办事处微信公众号、**区城市管理局抖音号)已全部录入省政府政务新媒体管理系统。
(2)系统中自查情况 **区政务新媒体本月自查次数达标,均已及时自查,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无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篇三)
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全省政府网站月检查通报制度的通知》要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年 12 月 1 日至 3 日对全市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进行了自查,现将 11 月份我市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自查情况 (一)**市政府网站自查情况
截至**年 11 月 30 日,我市在全国政府网站信息报送系统中备案网站 20 家。其中,市级政府部门网站 1 家,县(区)10 家,**经开区1 家,委、办、局政府网站 9 家,运行状态正常网站 20 家。本次对全市处于正常运行的政府网站进行了全面检查,未发现单项否决的严重问题,网站总体合格率 100%。
(二)**市政务新媒体检查情况 我市按照《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要求,继续对全市政务新媒体进行摸底、排查、整改等工作。截至 11 月 30 日,**市政务新媒体共计 75 个,(政务微信 49 个、政务微博 15 个、移动客户端3 个、其他 7 个,抖音 1 个)。其中市直单位政务新媒体共计 42 个,(政务微信 25 个、政务微博 8 个、移动客户端 3 个、其他 5 个,抖音 1 个);县区政务新媒体共计 33 个,(政务微信 24 个、政务微博 7 个、其他 2 个)。
(三)政府网站找错留言答复情况 全市政府普查范围网站已全部按要求规范添加了国务院“我为政府网站找错”监督举报平台入口,收到留言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回复,并对留言认真审核。我市 11 月未收到留言。
(四)存在问题 11 月全市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建设运行情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县区级政府门户网站本级政策解读比例不足;二是个别政务新媒体存在内容更新不及时、有效互动功能不完善的问题;三是个
别网站存在部分栏目链接打不开、应更新未更新的状况;四是各县区政务服务平台动态类信息更新不及时。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市严格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全省政府网站月检查通报制度的通知》,加强对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常态化监管力度。一是加强各单位自查自纠力度,严格要求,确保我市政务新媒体规范达标。二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群众关注关切,加大公开、解读、回应工作力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三是各县区政务大厅与省政府政务大厅及时沟通,尽早实现政务服务平台功能。
第二篇:政府网站建设与管理规范
政府网站建设与管理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政府网站在政府信息公开、在线服务、公众参与、网站设计、网站安全、网站技术和
网站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建设与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政府网站。
市人大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团市委、市妇联、市总工会、市
科协、市残联,以及其他具有行政管理职能或公共服务职能的单位,可参照本标准开展网站建设与管理 工作。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174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T 9361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 20270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271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272 信息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92号令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政府网站 Government Website 政府及其部门利用互联网发布政府信息、提供在线服务、开展互动交流而建立的网站。政府网站包
括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府部门网站,其中,政府门户网站指市和区、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府部门网站
指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所属部门网站。3.2 频道 Channel 政府网站中对同一主题的内容或功能进行划分的一种方式,政府网站通常由多个频道组成。3.3 栏目 Column 频道中对内容或功能进行细化分级的一种方式。3.4 政府信息 Government Information 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3.5 网上政府信息公开Government Information On-line Publicity 通过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的过程。3.6 在线服务 On-line Service 通过政府网站提供行政办事服务及社会公益性便民服务。3.7 场景式服务 Wizard Service 政府网站针对特定服务主题,模拟用户办事实际情况,主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一种方式。3.8 公众参与 Public Participation 通过政府网站实现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引导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及时了解社情民意。政府 网站公众参与的方式可包括网上信箱、网上调查、留言论坛、在线访谈等。3.9 网站地图 Site Map 用来说明政府网站结构、栏目和内容等信息的网页,通过网站地图可以让用户快速了解网站的结构 和内容。3.10 用户 User 政府网站的使用对象。4 网上政府信息公开 4.1 网上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 a)全面公开
网上政府信息公开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做好政府信息的全面公开。b)信息准确
网上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应完整、准确,不得发布失真或有歧义的信息。c)发布及时
网上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应及时、有效,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在信息公开的同时,在 政府网站上同步发布。d)信息获取无障碍
网上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应保证不同的人群平等、方便、无障碍地获取。e)保密信息不公开
网上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但是,经权利人同意或者行政
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开。4.2 网上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 a)主动公开 政府网站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依照信息公开目录规定的范围和责 任主动公开政府信息。b)依申请公开
除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外,政府网站还应提供依申请获得政府信息的渠道,方便申请人获取政府信息。
4.3 网上政府信息公开的栏目设置 4.3.1 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的栏目设置 4.3.1.1 地区概况栏目
政府门户网站应设置地区概况栏目,公开本地区自然、地理、区划、人文、历史、经济、产业等方 面的基本信息。4.3.1.2 机构设置栏目
政府门户网站应设置机构设置栏目,公开本地区机构设置、机构职能、主要领导等信息。
4.3.1.3 法规文件栏目
政府门户网站应设置法规文件栏目,公开以下方面信息: a)国家法律、本地区法规规章;
b)本地区政府及部门颁发的规范性文件。4.3.1.4 规划计划栏目
政府门户网站应设置规划计划栏目,公开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 相关政策等。4.3.1.5 统计信息栏目
政府门户网站应设置统计信息栏目,公开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等。4.3.1.6 财政信息栏目
政府门户网站应设置财政信息栏目,公开以下方面信息: a)本地区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b)本地区政府集中采购信息,包括采购项目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 c)本地区行政事业性收费信息,包括收费项目、依据和标准。4.3.1.7 行政办事栏目
政府门户网站应设置行政办事栏目,公开以下方面信息:
a)本地区行政许可事项信息,包括事项名称、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
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办理情况;
b)本地区其他行政办事事项信息,包括事项名称、依据、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 材料目录和办理情况。4.3.1.8 应急管理栏目
政府门户网站应设置应急管理栏目,公开以下方面信息: a)应急预案,包括本地区制定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b)预警信息,包括本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信息; c)应对情况,包括本地区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情况。4.3.1.9 执法监督栏目
政府门户网站应设置执法监督栏目,公开本地区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
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等信息。4.3.1.10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政府门户网站应设置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公布以下方面信息: a)本地区政府及其部门编制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b)本地区政府及其部门编制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c)本地区政府及其部门编制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d)依申请公开的渠道,受理申请人通过数据电文形式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e)监督意见箱等。4.3.1.11 其他类栏目
政府门户网站还应设置其他相应栏目,公开以下方面信息: a)本地区政府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等信息; b)本地区政府城乡建设和管理的重大事项信息; c)本地区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信息;
d)本地区政府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信息;
e)本地区政府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况信息;
f)本地区主要领导人事任免信息,以及本地区公务员招考信息; g)本地区其他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信息。4.3.2 政府部门网站信息公开的栏目设置 4.3.2.1 机构设置栏目
政府部门网站应设置机构设置栏目,公开本部门机构设置、机构职能、领导信息、办事程序等信息。4.3.2.2 法规文件栏目
政府部门网站应设置法规文件栏目,公开以下方面信息: a)本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文件解读; b)与本部门业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4.3.2.3 规划计划栏目
政府部门网站应设置规划计划栏目,公开以下方面信息: a)本部门制定的长期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等信息; b)本部门制定的重要工作计划及执行情况等信息。4.3.2.4 统计信息栏目
政府部门网站应设置统计信息栏目,发布与业务工作相关统计信息。4.3.2.5 行政事业性收费栏目
政府部门网站应设置行政事业性收费栏目,公开本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信息,包括收费项目、依据、标准。
4.3.2.6 行政办事栏目
政府部门网站应设置行政办事栏目,公开以下方面信息:
a)本部门行政许可事项信息,包括事项名称、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 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办理情况;
b)本部门其他行政办事事项信息,包括事项名称、依据、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 材料目录和办理情况。4.3.2.7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政府部门网站应设置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公布以下方面信息: a)本部门编制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b)本部门编制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c)本部门编制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d)依申请公开的渠道,受理申请人通过数据电文形式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e)监督意见箱。4.3.2.8 其他类栏目
政府部门网站还应在本部门职责范围内设置其他相应栏目,公开以下方面信息: a)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等信息; b)城乡建设和管理的重大事项信息;
c)本部门主要领导人事任免信息,以及本部门公务员招考信息; d)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e)其他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信息。5 在线服务 5.1 在线服务的要求
5.1.1 政府门户网站在线服务的要求
a)政府门户网站应整合政府行政服务资源和相关社会公益性服务资源,丰富在线服务内容;
b)政府门户网站应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提供服务内容,服务分类应清晰、明确,服务导航应方便、快捷;
c)政府部门网站应创新服务方式,提供人性化的服务。5.1.2 政府部门网站在线服务的要求
a)政府部门网站应围绕本部门业务工作和服务对象需求,丰富在线服务内容; b)政府部门网站应在提供办事指南和表格下载等基本服务的基础上,加强在线咨询、办事查询、在线办理等深度服务的建设,形成以事项为核心的一体化服务链; c)政府部门网站应创新服务方式,提供人性化的服务。5.2 在线服务的构成和实现方式 5.2.1 在线服务的构成
政府网站的在线服务内容应包括政府行政办事服务和社会公益性便民服务。5.2.2 在线服务的实现方式
政府网站在线服务一般包括办事指南、表格下载、在线咨询、在线查询和在线办理等实现方式。5.2.2.1 办事指南
政府网站应提供办事指南服务。
a)办事指南应包括办理机构、办理地址、办理电话、办理时间、办理时限、办理程序、收费标准
及依据、办理依据等内容; b)办事指南内容应准确无误。5.2.2.2 表格下载
政府网站应提供办事所需的表格、申请书以及示范文本等下载服务。a)政府网站提供的表格、申请书应准确无误、方便下载; b)政府网站应提供办事表格的示范文本和填表说明;
c)政府网站提供的表格、申请书和示范文本应支持常用办公软件进行编辑处理。5.2.2.3 在线咨询
政府网站应提供办事咨询服务。
a)政府网站应提供办事服务的咨询渠道,受理用户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b)政府网站应依据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做好用户咨询的解答工作。5.2.2.4 在线查询
政府网站应提供办事过程与办事结果的在线查询服务。
a)政府网站应根据业务办理的实际情况,提供办事状态信息的查询服务; b)政府网站应提供办事结果的查询服务。5.2.2.5 在线办理
政府网站应根据业务事项的实际情况,提供在线办理服务。a)在线申请服务,实现用户网上提交办事申请、预约办理时间;
b)在线受理服务,实现用户网上提交办事申请和办事材料、部门在线业务受理; c)在线处理服务,实现部门网上受理业务、审批和告知等主要办事环节在线处理。
5.3 在线服务的内容组织
5.3.1 政府门户网站在线服务的内容组织
a)政府门户网站应根据用户对象设置服务主题,依据服务主题组织服务内容; b)政府门户网站面向个人用户的服务内容应包括纳税、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户籍、交通、住房、婚姻生育、教育、医疗卫生等。政府门户网站可围绕本地区的实际需求适当增加服务内容;
c)政府门户网站面向企业用户的服务内容应包括设立变更、年审年检、破产注销、行业准营、资
质认证、立项申报、质量检查、城市建设、环保绿化、司法公证、交通运输、对外交流、劳动
保障、纳税服务等。政府门户网站可围绕本地区的实际需求适当增加服务内容。5.3.2 政府部门网站在线服务的内容组织
a)政府部门网站可按用户对象或服务主题的方式,组织服务内容;
b)政府部门网站应在本部门职责范围内,重点提供教育、就业、住房、交通、环境、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服务内容。5.4 在线服务的人性化设计
a)政府网站应根据用户需求,优化办事流程,整合服务资源,通过设计服务场景主动为用户提供 服务;
b)政府网站应细分用户类型,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分类整合服务资源,方便用户快速获取服务。6 公众参与
6.1 公众参与栏目的要求
a)政府网站应围绕政府重点工作和公众关注热点,做好公众参与栏目内容的建设;
b)政府网站应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活动,为公众参与创造条件; c)政府网站应对公众参与栏目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安全。6.2 公众参与栏目的建设 6.2.1 咨询投诉类栏目 6.2.1.1 栏目形式
政府网站咨询投诉类栏目的形式可包括领导信箱、公众监督信箱、留言板等。6.2.1.2 栏目建设要求
a)咨询投诉类栏目的基本功能是接受公众的意见、咨询和投诉举报;
b)咨询投诉类栏目应明确咨询投诉问题的答复时间,在时限内完成答复工作; c)咨询投诉类栏目应明确咨询投诉问题的处理流程和质量要求,保证答复质量; d)咨询投诉类栏目应提供查询功能,方便公众查询问题处理情况和处理结果。6.2.2 民意征集类栏目 6.2.2.1 栏目形式
政府网站民意征集类栏目的形式可包括网上调查、网上听证、网上评议等。6.2.2.2 栏目建设要求
a)民意征集类栏目的基本功能是征集公众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b)民意征集类栏目应围绕政府重要决策和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设置征集主题;
c)民意征集类栏目应及时对意见征集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并公开征集结果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6.2.3 在线交流类栏目 6.2.3.1 栏目形式
政府网站在线交流类栏目的形式可包括在线访谈、热点解答、论坛等。6.2.3.2 栏目建设要求 a)在线交流类栏目的基本功能是宣传政府工作、正确引导舆论、解答公众疑问; b)在线交流类栏目应围绕政府重点工作和公众关注热点设置交流主题; c)在线交流类栏目应严格审核交流内容,保障交流活动有序进行; d)在线交流类栏目应加强舆情引导,做好公众的解疑释惑工作。7 网站设计 7.1 内容策划
政府网站应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结合自身特点,围绕政府信息公开、在线服务和公众参与进行网站 内容策划。7.2 结构设计 7.2.1 栏目设计
a)政府网站栏目设计应清晰合理,方便公众快捷获取所需内容; b)政府网站栏目名称应规范准确、避免歧义。7.2.2 导航设计
a)政府网站应建立统一的站内导航服务,实现不同栏目之间的有机联接; b)政府网站应提供业务相关网站的站外导航服务,方便公众使用。7.3 页面设计
a)政府网站页面设计应科学布局、重点突出; b)政府网站页面设计应美观大方、简洁庄重;
c)政府网站页面层级应合理规划、深度适中,尽量保证少于或等于三次点击即可获取所需服务内 容。7.4 表现形式
政府网站在不影响用户浏览速度的前提下,可采用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技术手段,丰富网站表 现形式。7.5 语言版本
a)政府网站应提供简体中文版本;
b)政府网站可根据用户需求编制繁体中文版和外文版。7.6 标识系统
a)政府网站应建立网站标识系统。网站标识系统由网站中文名称、网站英文名称、网站域名、网
站标志、网站宣传语等基本要素组成;
b)政府网站应在页面设计、网站宣传推广中正确使用网站标识系统。8 网站技术 8.1 基本运行指标
a)政府网站全年服务中断率不应超过0.5%; b)政府网站网页打开时间一般不宜超过3秒。8.2 技术规范性要求
a)政府网站应兼容主流浏览器;
b)政府网站文字编码宜采用GB18030 标准; c)政府网站信息交换格式应符合XML数据交换标准;
d)政府网站互操作服务接口应符合Web Services和HTTP标准; e)政府网站用户访问日志保存时间不应少于6个月;
f)政府网站应定期进行系统检测与升级,检测周期不超过1个月; g)政府网站应定期进行系统备份,重要数据备份周期不超过1周。8.3 辅助功能要求
a)政府网站应提供搜索功能,如结构化检索、全文检索等; b)政府网站应提供帮助功能,如使用说明、网站地图等; c)政府网站应提供单点登录功能,实现统一认证,一站服务; d)政府网站宜提供信息共享和聚合服务; e)政府网站宜支持移动服务;
f)政府网站宜采用内容管理技术,实现内容采集、编辑、存储、审核、发布、归档、销毁等管理 功能;
g)政府网站宜采用日志分析技术,实现网站浏览量、用户行为、访问时间等统计分析功能;
h)政府网站可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如页面定制、栏目定制等; i)政府网站可提供信息主动推送服务,如邮件订阅、短信订阅等。8.4 测试要求
a)政府网站正式发布前,应进行全面功能测试和相关安全测试;
b)政府网站应定期对网站服务内容和服务功能进行有效性测试,及时发现和修改网站错误。9 网站安全 9.1 物理安全
a)政府网站机房建设应符合GB/T 2887、GB 50174、GB/T 9361等技术要求; b)政府网站硬件设备应符合相关产品安全标准; c)政府网站通信线路应有必要的冗余和备份。9.2 网络安全
a)政府网站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应符合GB/T 20270等技术要求;
b)政府网站应合理规划网络安全区域,安全区域间应制定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 c)政府网站应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安全防护措施对安全区域进行安全防护; d)政府网站应对网络设备及其用户进行标识和鉴别;
e)政府网站应对网络设备的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安全审计。9.3 操作系统安全
a)政府网站操作系统应符合GB/T 20271、GB/T 20272等技术要求; b)政府网站应遵循操作系统最小安装原则,仅安装必要的组件和应用程序; c)政府网站应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并及时安装各种安全补丁程序;
d)政府网站应严格限制操作系统默认帐户和匿名帐户的使用,定期更换帐户口令,口令应符合复 杂性要求;
e)政府网站应严格设置操作系统访问控制策略,禁止所有不必要的访问权限; f)政府网站应采用防病毒、漏洞扫描等安全防护措施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防护。9.4 应用安全
a)政府网站应用系统建设应符合GB/T 20271技术要求;
b)政府网站应用系统的功能设计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编码应符合安全规范; c)政府网站应用系统可采用数字证书、动态口令等技术对用户进行标识和鉴别,对用户行为应进 行监控和审计;
d)政府网站应用系统的用户名和口令应符合复杂性要求;
e)政府网站应用系统应具备访问控制功能,制定安全访问策略,严格管理远程访问权限。9.5 数据安全
a)政府网站应采用数据分级管理措施,对不同级别的数据应分别制定访问控制策略;
b)政府网站应采用数据加密、内容防篡改等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敏感数据被非法访问、修改和破 坏;
c)政府网站应采用数据备份和恢复措施,提高网站灾难恢复能力。10 网站管理制度 10.1 组织管理制度
组织管理制度应包括如下内容:
a)明确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的责任单位; b)明确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的岗位职责与要求;
c)明确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的人员素质要求,并建立人员培训机制。10.2 信息发布制度
信息发布制度应包括如下内容:
a)制定信息发布规范,明确信息内容、信息格式等要求;
b)制定信息发布流程,规范信息采集、编辑、审核、发布等各环节工作要求; c)制定信息监管规范,明确监管范围、监管周期、监管标准等要求。其中,重要内容监管周期不 宜超过1周。10.3 在线服务制度
在线服务制度应包括如下内容:
a)制定在线服务流程,明确办理条件、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方式等要求; b)制定在线服务质量标准,明确服务时限、服务指标、用户满意度等要求; c)制定在线服务持续改进机制,明确问题发现机制、改进措施等要求。10.4 公众参与制度
公众参与制度应包括如下内容:
a)制定公众咨询投诉问题处理流程,明确问题处理时限、答复质量等要求; b)制定公众意见征集办法,明确意见征集范围、意见处理、意见反馈等要求; c)制定公众在线交流办法,明确在线交流内容、交流方式及安全管理等要求。10.5 技术运维管理制度
技术运维管理制度应包括如下要点:
a)制定网站技术运维标准,明确可用性、差错率、网页打开时间等指标要求; b)制定网站日志管理规范,明确日志记录、审计、保存等要求;
c)制定网站检测与升级规范,明确检测范围、检测周期、系统升级等要求; d)制定备份与恢复管理规范,明确备份内容、备份周期、备份方式、存储介质、保存周期、恢复 策略等要求。
10.6 网站安全管理制度 网站安全制度应包括如下要点:
a)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确定网站安全保护等级; b)根据网站安全保护等级,制定网站安全建设方案、测试方案,以及网站整体安全管理策略等;
c)制定网站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工作流程和内容、应急保障措施、监 督管理等;
d)制定网站安全事件上报机制,明确上报责任人、上报时限、上报流程等要求。10.7 其他相关制度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可制定政府网站软、硬件采购、使用、报废以及其他方面的相关制度。
第三篇:国外政府网站建设与管理
国外政府网站建设与管理
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领域,也是政府改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平台。在未来的“十一五”建设阶段,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了解和借鉴国外政府的建设经验、增进相互之间的经验交流是一个互惠互益的手段和途径、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电子政务网上服务的定位及服务型政府网站的建设特点
在电子政务网上服务的定位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与各国政府的工作重点相关,特别是与国家的人均GDP水平密切相关。发达国家政府网上服务的重点是强调为纳税人、企业、和政府员工服务;关注建设框架、成本管理、发挥效益。而发展中国家政府网上服务的重点则强调为企业、公众、投资者、旅游者服务;围绕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拉动本地经济,提高GDP。
建设服务型政府网站的难度较大,主要挑战来自:
● 涉及到多达40多个政府部门业务应用的协同工作。
● 需要梳理和创新跨部门业务审批流程,并解决技术实现的问题。
● 网络和硬件的建设相对简单。
● 建立标准规范、整体设计、项目协调、软件建设是实施的难点。
● 资金投入大、技术难度高、建设周期长。
经过几年来世界各国政府的实践和经验交流,服务型政府网站的正在从探索走向成熟:
● 正在形成比较成熟的建设模式(国内外政府的建设模式有许多相同地方)。● 在国内,许多政府服务中心的应用系统已经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网站后台系统提供了基础。
● 有关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政府的许多职能和服务内容与发达国家政府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增进国内外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领域的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服务型政府网站的基本结构
在图1的示意图中,描述了服务型政府网站的基本结构,与已有的政府信息门户的关系,与政府专业部门网站的关系,以及与后台的服务支撑平台(也成为综合服务支撑平台)的关系。
服务型政府网站与政务信息网站的主要区别在前台以“网上办事服务区”为主要内容,并与后台的服务支撑平台整合在一起。
服务型政府网站的服务能力主要取决于后台的服务支撑平台的功能和能力。这些能力的建设比建设单个应用系统的复杂度和难度要高得多,建设周期也长的多。英国政
府服务网站的后台建设花了5年多时间、投入大量资金才实现了所有政府服务走向网上的目标。
从信息系统角度看,服务型政府网站通常是一个以提供网上办事服务为目标的独立物理系统。从互联互通角度看,服务型政府网站通常是与政府已有的网站以及业务部门的网站通过URL链接相互联通,形成“无逢连接”的“一站式”用户体验。
从建设实施角度看,服务型政府网站的后台建设需要解决许多新的技术问题和非技术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往往超出常规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难度,需要站在众多已有的应用系统之上和之外来的角度整体考虑各个层面的规划设计的问题。
三、英国政府网关建设经验
2001年3月在西雅图召开的第四届政府首脑会议上,英国电子政府建设作为电子政府典范工程向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做了介绍,英国政府服务网站也是建设内容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英国政府服务网站建设主要经验:
(一)“一把手”工程
布莱尔首相亲自推动,1999年底开始启动建设项目;
建立电子政务特使办公室(Office of the e-Envoy)。
(二)众多合作伙伴的参与
16个合作伙伴(咨询公司、ITC厂商)的参与;
微软公司是项目建设的关键战略合作伙伴;
运维管理采取“外包”与“自管”相结合。
(三)项目管理与系统设计开发
项目管理: “Office of the e-Envoy”与 Microsoft 共同负责;
主要职责:架构设计、项目管理、技术实现、测试上线。
(四)不断发展进步
网站仍在继续发展中,如:提供为军队用户的网上服务能力。
在技术方案的设计方面,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
(一)联邦式的协作模式
纵向业务系统的独立性具备合理性,且已成为事实;
综合服务系统与纵向业务系统形成“联邦式”关系更容易实施。
(二)系统互联互通的策略
互联互通是并联审批的基础,可在多个系统层面实现;
“点对点” 和 “星型”结构都可实现部门系统的互联互通。
参与互联互通的政府部门数量一般超过40个,建设 “星型” 结构的“政务网关”具有经济性和可扩展性方面的明显优势;
需要对现有系统和老系统进行改造,从封闭系统到开放系统。
(三)几个相关的全局性问题
身份认证:分别对待内部用户和公众用户的身份认证管理
安全问题:保证信息跨越不同信任域的安全问题
网络分划:物理隔离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方法
在系统硬件的选择方面,着重考虑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建设成本问题:
(一)选择PC服务器来建设整个体系
64位PC服务器计算能力可与小型机相比;
成本比小型机低一半或更多;
PC机群集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提供可扩展性,高可用性;
硬件厂商都把64位服务器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二)移动设备能力和应用范围不断增强
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开始大规模应用移动设备,如“数字城管”;
移动办公正在成为电子政务未来的趋势;
随着3G网络的推广、以及4G技术的开发,移动终端的前景看好。
四、电子政务及政府网站的项目建设模式
尽管信息技术和信息工程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属于快速发展、正在成熟的技术领域。
根据世界上专门从事项目管理咨询机构(The Standish Group)的多年统计数据,在所有行业中IT行业的项目的成功率是最低的(只有1/3左右的项目是成功的,1/3左右项目以失败告终,1/3左右是在追加投资、延长项目时间之后完成的)。如何提高IT项目的成功率是全球各国电子政务建设中非常受重视的一个问题。
发达国家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中,逐渐形成了规范化的IT建设与推进的模式。这种建设模式的要点是把项目分成3个建设阶段(如图3所示),以提高项目的可管理性和成功率、保证建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事实表明,这种建设模式是有效的。
在IT建设模式中,3个阶段的目标、需要的人员技能、使用的方法论、以及推进的方式完全不同。绝大多数软件集成商无法同时具备所有3 方面的能力。这也是需要分成不同阶段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电子政务系统建设项目往往是作为一个项目由一家建设厂商承包,而不是分别对待不同的建设阶段。这种建设模式带来许多弊端,包括:项目范围不断扩大、失控,系统设计考虑不周全,缺少明确的项目验收指标,系统上线后没有足够的用户培训和系统运营维护经费,导致建设成功机会大大降低。
目前,国内许多电子政务发展较快的地区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并逐渐改变建设的推进模式。在未来,更多的电子政务建设项目将会在项目的经费和操作方式上把项目的规划、开发建设、推广使用分开,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建设质量。
五、国外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营管理
国外的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建成许多应用系统,正在发挥关键效益。随着政府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系统数量的不断增加,系统运营的重要性也愈来愈高。
在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运营管理和外包服务方面,国外政府明显领先,有许多方面值得中国政府借鉴。
(一)外包服务与内部运营管理相结合。外包动力是降低运维成本、解决政府IT人才短缺。外包原则:核心系统自己管理、非核心系统外包。
(二)对外包服务提供商的管理。依据国际标准(ITIL,IEEE,BS,ISO)制定服务质量标准SLA;政府内部需要具备对与外包提供商的质量管理技能;定期评估外包服务提供商的用户满意度,必要时可以更换提供商。
(三)政府外包业务的挑战和机遇。虽然往往找不到有能力提供高质量服务的本地/本国专业公司,但政府的IT外包可以有效促进国家和地区的IT公司的发展。
六、电子政务及政府网站建设的投资策略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化,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对于优化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入/产出的研究。通过总结以往的建设经验和教训、以及借鉴IT行业的最佳实践,发达国家对于电子政务的投资策略已经形成了一些值得参考的经验。下面从3个方面来讨论电子政务及政府网站建设中的投资策略。
(一)项目建设的投资比例
世界IT系统建设的经验表明,在网络建设完成的基础上,IT系统建设的投入可以分为硬件、软件、运维3大方面。从投入/产出角度看,IT系统建设的最优化投资比例为:硬件占总投入的1/3;软件占总投入的1/3;服务(咨询、开发)占1/3。
在中国,电子政务的投入理念和模式与经济建设的投入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先进行基本建设。在经济建设的先期阶段,修路架桥成为投入的主体,为国家的经济发展
起到重大、积极作用。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网络和硬件上的投入成为前几年政府信息化投入的主体。到目前为止,我国许多地区的政府网络和硬件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但软件应用的水平仍然相当落后。造成“信息高速公路相当畅通、路上的车辆(应用系统)不多、运送的货物(数据与信息)更少”的状况。
在未来的建设中,一方面,国家强调“以应用为导向”的建设主导思想将逐渐影响建设的投入方向,另一方面,继续在网络和硬件投入将不会带来任何“建设亮点”。因此,将会看到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投入重点向软件应用和系统运维倾斜的趋势。
(二)系统建设与运维的投入比例
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开发架设信息系统不是目的,使用好系统并发挥效益才是目的。
当一个系统开发完毕上线之后,系统便进入了运行与维护的生命周期。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以及持续改进和升级是需要一定的持续投入的。随着应用系统数量的增加,系统运行与维护的费用将逐年增加。
在发达国家,政府信息主管部门每年的预算当中大部分都在运行与维护上,典型的比例分配为:系统运维投入占IT总投入75%;系统建设投入占IT总投入25%。
中国由于处在建设阶段,政府信息主管部门的预算与上述情况相反,主要放在建设信息系统当中。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已经开始认识到系统运维的重要性,在经费预算比例上逐渐向系统运维倾斜。
(三)优化投资回报策略
从定性角度描述电子政务建设项目投资回报的 “微笑”曲线。
在建设项目投资回报 “微笑”曲线的两端,即:规划阶段和推广使用阶段,投入的回报最高(规划不当则可能造成项目完全失败,推广不利则无法发挥建设项目的效益);相对而言系统开发与建设阶段的回报较低。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表明,多数系统建设的投入绝大部分都投在系统开发建设中,在整体规划阶段的投入最少或几乎没有,在推广使用阶段的投入也远远不足。这是导致目前许多电子政务建设项目成功率低、效益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系微软(中国)有限公司首席策略与架构师
第四篇: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与精品栏目管理经验交流大会邀请函
《电子政务》杂志社电子政务理事会
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与精品栏目管理经验交流大会
邀请函
各有关单位:
政府网站是互联网时代政府信息公开、依法行政和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平台,政府网站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以及在线和网民互动式沟通的水平,不仅仅是构建惠及全民、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更重要的是,通过便利高效的在线办事和主动有效的政民沟通,彰显责任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形象。
政府网站发展评估的最新数据表明,我国政府网站以普及性、集成化的技术平台建设为特征的发展阶段基本完成。如何提升政府网站的在线服务能力和水平,使政府网站能够通过它的品牌栏目在数字世界中搭建与公众互动的信息公开交流平台、在线办事的服务平台、沟通互动的参政平台、舆情导向的对话平台,正在成为新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一大批国家部委办局和省、市、地区和城市的政府网站,在信息化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围绕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1整合信息资源,规范在线办事,创新便民服务和政民互动,推出各类便民、利民和促进政民和谐互动的精品栏目,值得借鉴和推广。
为促进政府网站在线服务、政民互动的经验交流,分享先进经验、见贤思齐,促进政府网站健康发展,《电子政务》杂志社,电子政务理事会将于2011年11月29日-12月3日在海南海口举办“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与精品栏目管理经验交流大会”,对经过在线测试和专家评议的政府网站在线服务和政民互动精品栏目举行颁奖活动,届时还将还将隆重推介由电子政务理事会组织编撰的《中国政府网站实践者丛书》宣讲我国政府网站建设和发展11年来最重要的学术成果。
附:会议简介和参会回执
《电子政务》杂志社
电子政务理事会 二零一一年十月十日
附件一
一、组织机构
会议简介
主办单位:电子政务理事会
《电子政务》杂志社
承办单位:北京中帧四方资讯有限公司
二、会议时间
会议时间:2011年11月29日-12月3日(11月28日全天报到)
三、会议地点
会议地点:海南海口(详见会议手册)
四、参会人员
工信息部信息化推进司领导,各部委、各省市及区县政府网站负责人、分管领导、网站建设专家、第三方评测机构。
五、会议内容:经验交流和颁奖活动
参会回执表
第五篇:新《行政诉讼法》与法治政府建设(江必新)(共)
新《行政诉讼法》与法治政府建设(江必新)
作者: 长沙县法制办 时间: 2015-05-19 [打印] [ 关闭 ] [收藏 ]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尊敬的胡市长,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列席长沙市第四届人民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就行政诉讼相关问题跟大家研讨,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湖南省的法治建设在全国一直走在前列,我们长沙市的政府法制工作或者法治政府建设在全国也很有名气,做出了很多贡献。胡市长和新一届市政府对法治政府建设非常重视,把法治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过去我们组织过南岳论坛,专门推广过长沙市政府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经验。去年长沙市政府荣获“中国法治政府奖”。利用这个时间,我跟大家探讨关于新《行政诉讼法》出台后的法治政府建设问题。我主要讲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对政府法治建设及政府机关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第二个问题是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行政机关如何应对新形势。
一、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行政诉讼法》是1989年4月4日通过的,20多年来,总体来说运行的比较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国家法治建设步伐的加快,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保障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原有的《行政诉讼法》远远不能适应国家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的要求,所以从前几年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修改行政诉讼法,到去年的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决定。这一次修改后条文共103条,新增加的条文和修改的条文达到了80条,可见修改幅度非常大。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自2015年5月1日开始实行。新《行政诉讼法》实施后,对法治政府建设和行政机关的工作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个法律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不仅要求接受外部监督或者司法监督,而且要求接受更大范围、更高概率、更大强度的外部监督。
三中、四中全会都特别强调权力要受到监督的必要性,并强调要建立权力监督和制约体系,强化执行权、监督权的权力分离,要把权力监督问题形成一个体系。新《行政诉讼法》在这个精神的指导下,强化了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1、司法监督的范围扩大了。主要表现在:第一,把具体行政行为改为行政行为,删去了“具体”两个字,这意味着除了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不能直接成为诉讼对象外,其他介乎于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之间的行政规划、行政计划等等都可能成为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第二,过去对公民权利保护范围仅限于人身权和财产权,其他权利必须是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可以向法院请求救济,法院才可以受理,这一次修改,在人身权、财产权后加了“等”字,从立法过程看,立法机关的明确意思表示是除了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法院可以受理的以外,其他的权利类型包括公法上的权利、知情权等权利受到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到法院请求救济;第三,行政协议(又叫行政合同)过去是作为民事案件受理的,但实践中处理难度很大,有些法院没有受理,新《行政诉讼法》明确将这一部分纳入行政诉讼范围;第四,将过去因行政复议法作为终局裁决的事项,涉及到土地、自然资源确认等,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总体来说,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扩大了很多。也就意味着,行政机关的行为接受司法监督的范围也扩大了很多。
2、在更高概率上接受司法监督。主要表现在:第一,起诉期限改变,有一部分行政行为没有单行法作出规定的,过去是3个月,现在放宽到6个月,说明起诉的概率提高了;第二,新行政诉讼法规定可以口头起诉,过去没有把口头起诉法定化,现在起诉更方便,公民起诉的可能性增加;第三,原告资格放宽了,过去能够提起诉讼的当事人要求与被诉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法院能够以“不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予以驳回起诉,新《行政诉讼法》删除了“法律上的”四个字,规定只要有利害关系就可以提起诉讼,就具备原告资格;第四,将立案审查制改为立案登记制,过去立案审查比较偏严,法院更多的是让当事人放弃诉讼,新《行政诉讼法》要求必须做到有诉必立,而且规定应当受理的案件如果法院不受理,要追究院长、庭长和审判人员的责任,并且规定行政机关不得阻碍、干扰法院受理案件,如果有干扰行为,法院必须记录在案,并进行责任追究。这说明当事人起诉的门槛大大降低,行政诉讼案件诉讼概率大大增加。
3、接受监督的强度加大了。表现在:第一,原来的《行政诉讼法》在第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除了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外,还要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新《行政诉讼法》删掉了“维护”两字,强调监督职能,弱化维护职能,避免行政诉讼中官官相护的情况;第二,原来的《行政诉讼法》规定法院只对滥用职权的行为监督、撤销、变更,新《行政诉讼法》增加了法院也可以撤销明显不当的行为或者撤销后让行政机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过去法院只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加了明显不当的审查后,意味着法院对被诉行政行为审查的力度、强度加大了,在一定程度上要审查行政行为是否合理;第三,过去基本由基层法院受理一审案件,大量行政案件不出市就可以终审,新《行政诉讼法》对管辖做了重大调整,以区县政府为被告的,不能由区法院受理,只能由中级法院受理一审,省高院二审,而且法院移送案件时,只能将下面的案件往上移送,不能将上面的案件往下移送,这意味着加大了监督的强度;第四,新《行政诉讼法》特别规定,高级法院经最高法院批准可以指定某些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二)不仅要求行政机关正确地行使权力,而且要求行政机关积极履行职责和义务。
从十八大以来,由于中央落实八项规定,反腐力度越来越大,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缓作为、不作为的消极行为突出,所以立法机关在修法过程中,加大了对不作为的监督。三中、四中全会决定中,把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放在前面,特别强调政府要积极作为。新《行政诉讼法》在这方面有充分的体现,表现在:
1、第十二条列举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时有三项直接涉及行政不作为,增加了对行政不作为的监督。
2、在相关条文中加大法院对不作为行政行为的判决力度,明确规定法院对某些案件不仅可以判决行政机关在多少天内做出行政行为,而且可以直接判决行政机关做出什么样的行政行为。
(三)不仅要求行政行为单向度的合法,而且要求行政行为全方位的合法。
1、要求行政行为权限合法。行政机关做出行政行为时必须有法律、法规明确授权,法无授权不可为,当行政决定损害了公民的法律权益,影响了公民的权利义务时,必须有合法、有效、明确的法律依据。
2、要求行政行为内容合法。主要包括满足法律规定的事实要件、适用法律法规必须正确、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
3、要求行政行为程序合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步骤、顺序、时间、方式、形式来行使权力。执法中检查、取证等过程性行为都要符合法律规定和要求。
(四)不仅要求行政行为形式合法,而且要求行政行为实质合法。
1、新《行政诉讼法》明确增加了对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进行审查的理由。
2、在没有规定法定程序或规定比较笼统抽象时,基本程序必须遵守。比如回避、事先听取意见、说明理由等正当程序,不管法律是否规定都必须遵守。
(五)不仅要求被告方履行积极诉讼义务,而且要求被告方注意履行消极义务。
诉讼义务包括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
1、新《行政诉讼法》要求行政机关履行的积极义务有: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必须出庭应诉,不能出庭应诉的必须委托相应工作人员出庭应诉。作出这个规定是基于以下考虑:第一,对于行政机关来说,真正能够代表行政机关的是行政首长,其他人无权代表;第二,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有利于和人民群众拉近感情;第三,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是调查研究最好的时机和方式;第四,在诉讼中有时需要与当事人协调,首长可以当场拍板,不需要汇报后再开一次庭;第五,树立良好的法治形象。江苏绝大多数案件实行行政首长出庭,效果很好。
2、新《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积极地提供证据,积极答辩,提供相关规范性文件。让政府承担更多的举证义务,如果不及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视为没有证据。
3、新《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积极履行执行义务。裁判作出后要积极履行执行义务;对裁判不服的,要提起上诉;加大了拒不履行裁判的制裁力度。
4、新《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消极义务有:不得干预法院、阻碍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在诉讼过程中,不得随意向原告、第三人收集证据,原告提出的事实和事项在行政程序中没有提出的除外;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被法院撤销后,不得再作出相同的行政行为。
(六)违反《行政诉讼法》不仅要追究行政机关的责任,而且要追究个人的责任。
1、不应诉、中途退庭,不仅要行政机关承担败诉责任,还要予以公告。
2、在诉讼中不得有妨碍诉讼的行为,比如对原告威胁、打击报复,对证人威胁,干扰法庭审理秩序。
3、不执行法院裁判,以前罚款是罚行政机关,现在是罚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还可以建议上级行政机关追究其纪律责任。
(七)不仅要求违法行政行为要得到纠正,而且要求实质化解行政争议。
1、把解决行政争议作为重要功能加以明确。
2、新《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对行政赔偿、行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有自由裁量权的行政行为可以调解。
3、新《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作出裁决的案件中,当事人可以申请一并解决相关的民事争议。
(八)行政主体不仅要接受审判监督,而且要间接接受行政诉讼程序中的检察监督。
1、强化了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的监督。包括对法院有案不收、官官相护以及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的监督。
2、赋予了检察机关提出检察建议和抗诉的权力。
3、正在研究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二、政府如何应对新要求
(一)最关键的应对是在思想上认真对待
1、认真对待法治
中央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去中央讲法治是有所保留的,一方面讲法治,另一方面讲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十八大以后中央讲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是第一遵循。过去讲法治没有底线要求,现在中央说法律底线不得突破,法律红线不得触碰,而且要求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促进发展和改革稳定。过去讲法治是战
十八大以后讲法治是方式。过去中央讲法治只停留在要求层面,没有建立评估体系。过去中央讲法治水平跟晋升、职位没有关系,现在强调把法治作为考核考察的标准。
中央下决心搞法治的原因是:第一,不讲规则的现象比较普遍;第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过去经济发展的优势正在减少甚至消失,法治环境成为经济增长点;第三,大国需要法治形象;第四,长期发展的需要。
2、认真对待权利
自从基本人权入宪以后,国家对公民的权利越来越关注,保护人权的意识逐渐增加。过去笼统地强调执政为民、司法为民,其界限不清楚,有时候容易让人误读,容易让老百姓产生错误的理解,也让工作人员产生误解,所以有时候该做的没有做,不该做的做了很多,结果带来了很多问题。执政为民、司法为民这个理念是对的,但如何科学地落实这个理念,实际上最终落实到权利义务上;落实到必须保护公民权利,必须保障它的实现,不是公民权利的我们可以缓做,可以逐步地来,权利必须优先保护,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落实到在执政过程中分清哪些是权利,哪些是义务。
3、认真对待权力
权力越大风险越大,权力不受监督就会被滥用,这是一条万古不移的经验。权力要加强监督。
4、认真对待监督
特别是认真对待来自外部的监督。要看到行政诉讼是在不断化解矛盾,避免官民冲突。要提高行政机关的效率,就必须有一个好的监控机制。
做到这四个认真对待,我们从思想上就能真正地重视起来。
(二)最现实的应对是在当被告时有效应诉
正确认识行政机关当被告的问题。当被告并不一定不光彩。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从诉讼结果来看,绝大部分还是行政机关胜诉的,原告胜诉的机率在20%以下。当了被告以后如何应对:
1、依法争取当事人撤诉或法院驳回起诉。法院不应该受理的案件有:当事人不具有利害关系、被告不适格、应当复议未复议、超过起诉期限且无正当理由提起诉讼、诉讼请求不明确或超过诉讼范围等。发现自身行政行为有问题可以主动更正行政行为,与当事人协商补偿方案。
2、充分有效行使被告权利,积极履行被告义务。
3、尽量缩短诉讼周期。第一,作出行政行为时一定要告诉当事人起诉期限,叮嘱当事人尽早提起行政诉讼;第二,在作出决定前征求当事人意见;第三,引导当事人提出异议,决定作出后让当事人向作出决定的机关提出异议;第四,准备材料配合法院及时开庭。
4、依法争取合法有效的行政行为得到支持。通过举证、法律适用、认真积极出庭应诉来证实行政行为合法性。
5、理性选择裁判救济途径。对裁判不服的,及时提起上诉;对二审裁判不服,积极申请再审;对再审裁判不服,申请检察机关提出建议或抗诉。
6、主动及时有效地履行生效判决。
(三)最根本的应对是在平时坚持依法行政
真正有效的应对是在平时坚持依法行政。仅仅靠行政诉讼中的应对,空间非常有限。应诉中的功夫做的越多,往往适得其反。政府在诉讼中尽量弃智弃术,不要玩花样。要树立政府法治形象,错了就错了,正确就正确。在诉讼过程中过多玩弄技巧来胜诉是不明智的,因为现在所有的法律裁判文书都要上网,接受公众监督。
1、要依法履行义务,防止违法不作为、缓作为和不适当的作为。必须按人民的意志、法律规定积极地履职。要注意:第一,法律明确规定应该做、必须做的,应该做;第二,法律未规定必须做的也应该做,包括签订合同时承诺要做的、公开向社会承诺要做的、先前行为带来的义务;第三,职责和义务不仅要履行,还要及时有效适当地履行。
2、依法客观公正适当地行使职权,防止越权和权力滥用。所谓依法必须有法律规定、法律授权、按照法律规定的实施条件来行使职权;所谓客观就是一定要把查清事实,在事实不清楚的情况下不能简单地作出行政决定;所谓公正就是要有一套公正的程序来处理问题;所谓适当就是要在实体上做到合理正当。
3、要建立合法科学理性公平的评价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第一,评价体系的建立,任何一个单向的指标都有局限性,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要使一个评价体系能够科学全面,一定要有指标群,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来评价一个事项,指标群力度越大越丰富,越接近公平公正。第二,责任追究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追究不到位,另一个是追究过度。理性追责的关键是故意和重大过失,故意违反法律肯定要承担责任;但过失违反法律规定造成损害的,要区分情节。追究责任必须是故意和重大过失。一般过失、轻微过失最好轻微处理,不宜采取重的处理方法。
4、要切实发挥行政异议、行政复议、行政监察内部监督机制的作用,减少行政诉讼案件。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