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0党员干部关于脱贫攻坚心得总结范文[本站推荐]
2020党员干部关于脱贫攻坚心得总结范文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紧要关头,我们要攻坚克难,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下面带来2020党员干部关于脱贫攻坚心得总结范文。
2020脱贫攻坚心得总结1
当前,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已到了攻坚拔寨的阶段。剩下的脱贫工作可以说是贫中贫、困中困,还有些贫困户极易在贫困和脱贫之间反复。在这个时候,难免会出现畏难情绪。“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有“亮剑”精神。
要有“亮剑出鞘更待何时”的大勇,以化作“一心一意拔穷根”的坚定决心。“大勇收全胜。”在历次战斗中,攻占最难的阵地时,都要有冲锋的劲头,这就需要大勇。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比“只要敢冲锋就能胜”的战斗都难。因为脱贫工作既要能拔穷根,又要做好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也是最难的。此时,需要把握好时间节点,还要能出细活,更需要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平常时刻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这是新时期共产党人应有的品质。在脱贫攻坚的决胜时刻,党员干部要能冲得出、豁得出,“亮剑出鞘”。冲得出、豁得出不是冲动,也不是急躁。“亮剑出鞘”更不是比划两下就行的。要把“亮剑出鞘”的大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心全意、久久为功“拔穷根”的坚决,不破楼兰终不还。
要有“一剑能当百万师”的大智,以练就“纾难解困”的独门绝技。“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要善用智慧。要把握好“天时”。全国脱贫攻坚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各项政策的集中效应凸显,各项互动合力效应不断辐射,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天时”,一定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上。要用好“地利”。立足地区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把产业发展和生态有机融合,在修复生态保护中让贫困地区的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形成与生态和谐发展。关键要形成“人和”。扶贫先扶志。“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要进一步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致富的内在动力,形成内外合力挖掉穷根。对于因病因残等致贫的群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一户一册、一人一档的脱贫举措,在精准施策中“纾难解困”。
要有“直为去贫困”的大爱,以励志为民“润如酥”的点滴深情。“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为民的大爱,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具体体现。大爱在心中,更在行中。要把对民的大爱转化到为民的点滴小事之中。群众无小事,把小事做好就是大爱。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也是凝聚民心民意的过程,体现着党员干部对群众的深情。“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要与群众同甘共苦、同进共退,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员干部引领脱贫致富的强大力量,让党员干部深刻体悟到在攻坚关键时刻群众坚实的依靠。患难见真情,患难更能凝聚真情,更能筑牢干群关系信任的“基石”。要“春风化雨”,在脱贫攻坚克难中如“小雨”般为民“润如酥”,用心用情为贫困群众送来“贵如油”的致富“及时雨”,实现让贫困群众在不知不觉的坚定追随中实现脱贫致富。
“亮剑”精神是一种不畏难、不怕难的精神。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要用好“亮剑”精神,力争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如期赢得脱贫攻坚的胜利。
2020脱贫攻坚心得总结2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希望乡亲们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整族脱贫是扶贫攻坚战的一大胜利,是民族发展进程中一件大事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我国作为拥有56个民族大家庭的多民族国家,全部脱贫,必然是“一户不落、一个不少”。脱贫攻坚工作是总书记牵挂最多的、投注精力最多的事情,从独龙族到毛南族,更多的少数民族实现整族脱贫,这次总书记同样欣然回信勉励,足见56个民族是一家的真挚感情。这必将激励各民族同胞一以贯之“继续奋斗”,全部脱贫、全面小康,携手开创美好新生活。
一以贯之“继续奋斗”,要坚持党的领导,让民族脱贫事业、民族发展始终在党的引领下阔步前行,让56个民族是一家更加心贴心、心连心。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愈发成熟和完善,在党的领导下,民族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果,毛南族脱贫就是很好的例证。毛南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全县有毛南族6.45万人,占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的约70%。2019年底,环江县贫困发生率降至1.48%。2020年5月,环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综合全国毛南族脱贫情况,毛南族已实现整族脱贫。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临近收官,这场战斗走到今天,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党建在基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整体性贫困基本克服,各民族聚居地区应用尽用各项保障政策,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将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或推进产业扶贫、或推进就业扶贫、或推进异地搬迁扶贫,让更多民族同胞享受到国家和社会进步成果,摆脱“穷”字困扰,走上致富新路。
一以贯之“继续奋斗”,要坚持树牢为民意识,让民族的发展植根中国大地,让脱贫事业更加有质量,让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更加信心百倍。
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是为了人民,我们实现脱贫攻坚也要依靠人民,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是我们脱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要防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一刀切,不能关起门来苦思冥想,靠拍脑袋做部署抓脱贫,要紧密结合民族地区自然禀赋,尊重民族地区人民传统习俗,将各地扶贫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办法和民族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在植根当地实际的基础上,或推出“摇钱草”,或推出“摇钱果”,或推出“摇钱牛”,而决不能想当然地制定政策、发号施令。另一方面,过了贫困线不是万事大吉,不可以“松一松歇一歇”,除了用好“四不”政策,防止“返贫”风险外,还要积极转向乡村振兴的大道,要以更高目标指引前进的方向,决不松懈、决不小富即安,要努力实现更大的富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三,要突出民族文化传承,保持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观念,在发展的同时,切实做好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让全国各族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有梦想,有希望。
一以贯之“继续奋斗”,要不断完善和推进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让各民族之花竞相绽放,一起携手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民族地区工作,多是和边疆守护、民族关系、宗教关系联系在一起,处理民族问题,必须坚持好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依据宪法和各项法规,在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交流,促进物品流通和民族互助,大力增强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携手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民族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一律平等,各个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每个民族的人民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我们要坚持好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尊重不同民族的不同习俗,在共同熔铸中华民族血脉传承的基因中,升华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偕行共进的力量。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民,聚合一切可以聚合的力量,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无坚不摧的蓬勃力量,书写民族团结、民族进步、民族携手迈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恢弘篇章。
2020脱贫攻坚心得总结3
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系统记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同志领导下我国扶贫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总结了我国扶贫领域积累的宝贵经验。认真学习《摘编》,便于我们更好的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航向标。
以人民为中心,夯实党执政之基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习近平同志强调: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发展成果更多的惠及全体人民,只有这样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党的十八以来,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通过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
以百姓为牵挂,厚植源于人民之根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事关人心向背,中国共产党就是要为民造福,而只有做到为民造福,才能不断强化党和人民的血肉关系。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民生领域的一件大事,以我的家乡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它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总人口17.2万,其中,少数民族占80%以上。_年底,全县有贫困村59个,建档立卡贫困户7680户29415人,贫困发生率为18.7%。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通过精准施策,加强动态管理,充分发挥龙胜生态优势,引导贫困户发展中草药材、富硒生态水果、高山蔬菜、油茶和特色养殖等优势主导产业,形成了以“两茶一果加特色养殖”为主导产业的格局,全县97.9%贫困农户均有一项以上产业。并全力打造“世界梯田原乡、多民族生态博物馆、中国红玉之乡、康寿养生圣地”四大旅游品牌,创新旅游扶贫模式。_年、_年实现26个贫困村脱贫摘帽,_年脱贫19个贫困村,三年共减贫28931人,_年底贫困发生率降至1.85%,使民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持,密切了党和人民的关系,将党的根系深植到人民的沃土中。
以时代为契机,实现民族复兴之梦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生活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一直期盼的生活。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一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中国共产党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定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0脱贫攻坚心得总结4
2020全国两会正式开启。5月22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重点工作,其中对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出要求,要“加大剩余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合之道”,才能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脱贫攻坚战取得的决定性成就让全国人民增强定力、提振士气。今年还剩7个多月,200多天,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探索党建引领与脱贫政策、基础设施与脱贫成果、致富本领与脱贫红利“合之道”,关键在治理之“根”、改革之“源”、民生之“本”,一丝一毫不能放松、一分一秒不能停顿、一户一人不能掉队。
探索党建引领与脱贫政策之“合”,筑牢乡村治理之“根”。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下,聚全国之力、汇各方之智,建立健全脱贫攻坚各项体制机制,在劳务协作上帮、在消费扶贫上帮,夯实农业生产基础。近日,毛南族把“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一以贯之落到实处实现整族脱贫,4000多个特色产业覆盖达100%。在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情况下,抓党建促脱贫、抓重点补短板,统筹兼顾“已摘帽、边缘化、未摘帽”人员实时监测,推动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平稳转型,提高产业扶贫力度和带贫能力,有力推进乡村法治、德治、自治治理能力。同时强化党建引领常态化“督战”,压实责任稳固“大格局”,做好就业与产业扶贫力度融合、资源与资金帮扶力度整合“大文章”,层层推进、落地有声。
探索基础设施与脱贫成果之“合”,激发深化改革之“源”。农业结构调整优化需要持续性、长效化改革,深化区域合作定点扶贫在取得决定性成就上发挥重要作用。针对产业基础薄弱、项目同质化同构化、就业不稳定等仍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人口,多措并举巩固成果至关重要。要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牢固树立城乡普惠性发展理念,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好村级公路、农田水利、交通运输等设施设备提档升级。要“定岗、定责、定标、定人”实施“最后一公里”专项治理,建立长短结合和标本兼治体制机制,稳住农业生产经济“基本盘”,驰而不息抓好贫困地区“双基”建设,集中资源、强化保障,为“底盘稳、成果牢”目标任务积累经验。
探索致富本领与脱贫红利之“合”,夯实农民主体之“本”。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精准划分扶贫群体应保尽保,实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强化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是关键,决不能“一兜了之”“一分了之”。对于欠发达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地区,要在释放脱贫红利的基础上探索“富带弱、大帮小”协作机制,切实解决体量“大而不强”、品种“多而不优”共性个性问题,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在过渡期内强化基础农作、特色农基产业链循环带动,提升减贫带贫能力,壮大集体经济,推动持续作战、持续“造血”,创造社会综合效益,携手共赴“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篇:党员干部脱贫攻坚成果经验交流材料
党员干部脱贫攻坚成果经验交流材料
党员干部脱贫攻坚成果经验交流材料
“一天能采鲜叶3斤左右,卖到我们村集体公司,**元1斤!”3月27日,岚皋县大道河镇东坪村贫困群众邱文凤在自家茶园里,一边忙活着采茶,一边满脸笑容地介绍。
让邱文凤高兴的,不光是眼前长势旺盛的“陕茶一号”茶园和手中、篾篓里翠生生的茶叶能卖出好价钱,更重要的是,他比以前多出“两层收入”。
2019年,东坪村组建了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村集体控股,村支书、村委会主任龚正昇担任董事长,并选聘年轻、肯钻研、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党员张磊担任总经理。“两年前,我和亲戚在上海开了家第三方物流企业,经常给客户运送一些由我们家乡发去的货物,尤其是茶叶、马铃薯制品,订单特别多。”张磊说,“通过对一些比较熟的客户进行询问了解后发现,他们特别喜欢吃我们这儿的特色食品,而且市场需求量大,利润空间可观。于是,我就想回家创业,带大伙儿一起增收致富。”张磊的想法和当地的发展意愿不谋而合。
“我们想的就是如何利用好县上的山、水、林资源优势,依托茶叶、马铃薯、魔芋等传统产业,发展发达地区需要,而我们又拿手的稳扎稳打的产业,让老资源焕发新生机。”岚皋县委书记周康成说。
岚皋山大人稀,全县有***万人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外出务工、移民搬迁、退耕还林步伐加快,相当一部分耕地撂荒,很多经济作物比如茶叶很少有人种植,成为“沉睡资产”。县上通过调研对接市场,到村到户到田间地头了解群众意愿、地理资源状况,认为做产业不能图新鲜、盲目引进,而是要依托传统资源,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
2018年3月,由龚正昇、张磊等4名党员和1名群众入股***万元,以生产干马铃薯、马铃薯片、马铃薯酱、干野菜为主的大道河镇东坪村农产品加工厂开始运营。两年时间,加工厂生产出的40吨干货被川、渝、沪等地客商抢购一空,实现纯利润***万元。群众以前卖不掉、吃不完的马铃薯被加工厂收购一空,加之全国各地下订金、下订单的客户众多,一度让加工厂都不敢接单了。
“变沉睡资产为致富活水,这既是市场需要也是群众发展需要。”龚正昇说。2019年9月,由县政府补助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万元资金正式投入工厂,整合组建了岚皋县绿升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新建茶叶加工厂一座,让全村6个组***户***人都有了股份。卖茶叶、卖马铃薯有钱,到公司上班有钱,马铃薯、茶叶种植面积翻了一番,村民的收入也不断增加。
“现在我们村里没有一块闲置土地。”邱文凤指着已摘满的一篓茶叶说,“这一篓茶,以前就卖**元。现在能多卖8到**元,多就多在了分红和奖励上。”
党员干部脱贫攻坚成果经验交流材料
乐素河镇党建引领助推人居环境整治-党建新闻稿
今年以来,汉中市略阳县乐素河镇在抓好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的同时,下足绣花功夫,狠抓人居环境整治,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引领作用,打造宜居环境。
组织引领,强力推动。成立乐素河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实行党政班子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三级网格包抓体系。明确各村党支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是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确保整治的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广泛宣传,迅速行动。该镇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居环境整治方案,并广泛宣传此项惠民政策,提高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度。结合“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深入群众家中进行广泛动员,对房前屋后乱堆乱放以及室内卫生存在的问题,由村“四支力量”、帮扶干部协助、督促并限定时间清理,同时建立任务清单,实行销号管理,每周通报进度。
党员带头,群众联动。通过党员带头引、上级资金帮、十比十看评、爱心超市奖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调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各村、各企事业单位党员带头从自身周边环境提升做起,不仅做好自家环境,更积极投身到公共区域、农户家中开展整治,带动、引领广大群众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变“要我干”为“我要干”,通过持续的引导和发力,全镇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党员干部脱贫攻坚成果经验交流材料
千阳县:创新机制,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党建新闻稿
“我们宝丰村2019年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了**.*万元,按照比例,可以发放村干部贡献补贴***万元。通过发放村干部贡献补贴,充分激发了村干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为盘活农村资源、发展农村经济注入了强大活力,我们村干部更有信心把宝丰建设的更好!”千阳县张家塬镇宝丰村党支部书记张永刚说。
2020年3月25日,千阳县村干部补贴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挂钩贡献补贴发放大会在张家塬镇宝丰村召开。会上为全县村集体经济纯收入5万元以上的***个村发放村干部贡献补贴**.*万元。
创新培育模式,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千阳县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优化村干部队伍,育强后备军,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激活农村发展“一池春水”。按照“干部队伍年轻化、能力素质全面化、结构搭配科学化、教育管理精细化”要求,实行“定期培训强素质、定人帮带提能力、定岗锻炼增经验、定向使用激活力”的“四定培养模式”,把年轻、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选配到村级领导岗位上来,使村级班子人员真正具备带领一方农民开拓创业、勤劳致富的能力,成为党在农村基层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的坚强堡垒。截至目前,全县储备后备干部***人,其中,村主要后备干部***人,村副职后备干部***人。
探索激励机制,调动干事创业激情
近年来,千阳县为了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质量不高、村干部引领发展能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难题,探索建立了村干部补贴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挂钩机制,从村集体经济纯收入中提取村干部贡献补贴,集体经济纯收入5-***万元的提取**%,10-***万元的提取**%,***万元以上的提取**%(不超过***万元)。经过一年探索实践,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到5-***万元的村9个,10-***万元的村7个,***万元以上的村2个,村干部年收入可增加2**元至15**元,树立了“多干多拿、少干少拿、不干不拿”的良好导向,有力的引领村干部鼓足干劲、奋力赶超,助力村级集体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整合各方资源,加快集体经济发展
千阳县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按照“整合扶贫资金、实行集体控股、搭载项目推进、带动群众增收”的思路,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总结出自主创业、服务增收、村企合作、村社合作和固定资产收益五种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有后劲、群众增收有保障、村级经济有活力的创新发展之路,全县***个村集体经济实现了“破零”全覆盖。截至2019年底,年纯收入***万元以上的村1个、***万元至***万元的村1个、***万元至***万元的村7个、5万元至***万元的村9个。宝丰村荣获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强”称号,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业农村带来了显著变化。
党员干部脱贫攻坚成果经验交流材料
吴起:围绕产业做文章
特色种植结硕果
在香菇种植园区,村民们忙碌着采摘烘干香菇;在樱桃温室大棚,村民们正在疏花授粉……春天的吴起大地,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近年来,吴起县统筹规划全县产业发展,不断引进新产业和新技术,发展香菇、樱桃、火龙果等特色种植产业,全面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摸索出一条新的产业发展路径。
香菇撑起“致富伞”
4月8日,在吴仓堡镇韩沟门村顺昌香菇产业园区,星星点点的香菇爬满了菌棒,长势喜人。“园区就在我们家门口,务工很方便。从春节到现在,我已经挣了8000多块钱了。”因病致贫的韩沟门村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李庆花激动地说,这一个个小香菇,为全村百姓撑开了“致富伞”。
2019年10月,吴仓堡镇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了这座集菌棒加工、香菇种植、香菇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香菇产业园区。“目前已出售鲜香菇8000斤、干菇6000斤,除部分鲜菇产品销往本地外,干菇产品通过订单销往河南、浙江和福建等地,纯收入达***万元。”该园区负责人冯玉宇说。
包村干部马长生告诉记者,园区引导全村***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种植,由公司向农户、合作社提供菌棒和技术指导,预计每年户均分红5**元。
香菇生产周期短、投资见效快,而且废弃的苹果树枝、树干等均可加工成制作香菇菌棒的木屑。铁边城镇新寨村村民李星2019年8月注册成立了吴起新寨农民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自产菌棒8万棒,首茬可产香菇3万余斤,收入***万元以上。不仅如此,合作社提供了10多个就业岗位,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让困难群众稳定增收,早日过上幸福生活。
樱桃铺就小康路
挖土、定苗、浇水……在吴仓堡镇党畔村樱桃种植园,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村民们正忙着种植樱桃树苗。
这个樱桃种植园是由陕西省总工会和延安市直机关工委帮扶,党畔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牵头实施的项目。樱桃园流转村上闲置土地100亩,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村民们除了获得土地流转费之外,在果园务工每天还可以收入**元。”党畔村党支部书记高起东说,樱桃树预计2021年年初挂果,进入盛果期后年收益可达***万元以上。“从盛果期开始,收益**%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用于一般农户分红,**%用于村集体经济建设发展。”高起东告诉记者。
在吴起县,种植樱桃更早的还有白豹镇、长城镇。
在长城镇榆树坪村金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村民王志祥正忙着给樱桃花授粉。“园区共栽植樱桃树苗306株,五一前后可上市,预计收入在**.*万元以上,到了盛果期后亩产可达1500斤至2000斤,亩产值8万元至***万元,收益可观。”榆树坪村第一书记李生文说。
温室水果增收快
“目前,我家火龙果一项就收入3万多元,油桃、大杏很快也可以上市了。”在周湾镇周湾村,村民王振斌高兴地说。20**年,王振斌流转60亩土地,开始种植大棚火龙果、大杏、毛桃、油桃等反季节水果,经过几年发展,已经完全打开了市场。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他还成了村民的产业发展带头人,带领更多的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在王振斌的带动下,建档立卡贫困户高粉连、王志成也发展起了油桃种植产业,每户年收入2万多元。
在白豹镇王湾村蔬菜大棚基地,甜瓜即将上市,无花果、葡萄竞相挂果,村民抢抓时令疏花疏果、掐尖缠蔓。“去年仅大杏一项就收入了六七万元,今年无花果、大杏挂果很好,收入应该也不错。”王湾村种植大户冯向阳乐得合不拢嘴。白豹镇镇长冯炳荣告诉记者,目前,基地共有蔬菜大棚62座,近几年陆续引进了大杏、樱桃、无花果、葡萄等新品种,“钱”景广阔。
近年来,吴起县通过对区域化、规模化瓜菜种植基地改造升级,探索突破关键技术,引进发展香菇、樱桃、火龙果等特色种植产业,并形成了温室菜、拱棚菜、大田菜“三菜并举”的蔬菜产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发展设施特色种植产业200余亩,不仅丰富了农产品的种类,还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产生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党员干部脱贫攻坚成果经验交流材料
把更多贫困户“镶嵌”在产业链上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我们要全面夯实基础工作、统筹推进面上工作、精准发力点上工作、严格规范室内工作,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以决战决胜姿态打赢脱贫攻坚战。”岐山县委书记苏少敏性格温和,说起工作来却毫不含糊,铿锵有力的一番话,展现了他带领群众脱贫的信心与决心。
岐山县素有“周礼之乡”“青铜器之乡”的美誉,是中国礼仪文化之乡、中国臊子面之乡。如何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让群众脱贫增收?苏少敏说:“我们要做大一碗面经济,突出发展优质小麦、蔬菜水果、生猪养殖、花卉苗木四大主导产业,把更多贫困户镶嵌在产业链上。推进产业扶贫、扩大就业扶贫、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高标准推进两房建设。”
优势产业成为“摇钱树”
4月10日下午,细雨绵绵,在雍川镇马江村宣旗营苗木花卉基地,57岁的贫困群众袁宗怀正在拾掇苗木。“在这儿打工收入咋样?”苏少敏上前问道。“按种的苗子算钱,我一天能挣**元到**元呢。我老婆也在这里打工,家里两个人挣钱,收入比以前好多了。”袁宗怀乐呵呵地说。
“宣旗营苗木花卉基地占地3500亩,主要繁育樱桃种苗,栽植苗木花卉及中药材,现有绿化苗木存量***万株、花卉存量1***万株。2019年苗木花卉收入1***万元,群众务工收入达200余万元。宣旗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依托特色优势产业,流转300亩土地,引导群众以土地、资金入股,并把***户贫困户全部纳入股份经济合作社。”宣旗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袁占绪站在田垄上向苏少敏介绍。
“今年我们还将引导全村群众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经营,优先吸纳贫困户入园务工,让群众同时享有园区分红收入、每年每亩**元的保底土地流转收入和入园务工收入,实现年人均增收3**元以上。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园里的花全部开了,美得很,到时候再请苏书记来赏花看景!”袁占绪说。
为了充分发展农业,岐山县组织各镇、各部门负责人赴陇县、千阳县实地考察学习农业产业发展先进经验,围绕县委确定的“一碗面”发展目标,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会战,推广“嵌入式”产业扶贫模式,向***个贫困村拨付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万元,建成设施瓜菜基地6000亩、花卉苗木基地3000亩、中药材基地2000亩,新栽苹果、猕猴桃3500亩,新发展花椒、苗木花卉等经济作物2300亩,养殖中蜂1000箱,带动2***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扶贫搬迁照亮新生活
惠民新村目前安置了移民搬迁户***户***人,其中扶贫搬迁***户***人、避灾搬迁5户9人。按照“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最大户型面积不超过120平方米、群众自筹资金人均不超过2**元(户均不超过1万元)”的政策标准,实现了搬迁群众**%集中安置。
惠民新村木子口袋加工厂里,贫困群众邢彩侠正在用缝纫机做帆布袋。这家小小的村镇工厂现有员工***人,包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邢彩侠就是其中之一。“我腿脚不方便,不能外出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工作,一个月能挣1200多元,孩子也上了大学,家里情况越来越好了。”邢彩侠边操作着缝纫机边说。
苏少敏说:“不仅要让群众住上新房子,还要让群众走上致富路。”岐山县积极培育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脱贫“社区+”模式,成立安置点凤仪西路新型社区,建立社区工厂和农业园区,提高搬迁群众融入度、就业率。在安置点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约***万千瓦,产生经济效益约9万元;在小区对面流转土地200亩,建设移民搬迁农业产业园,主要种植葡萄等,安置搬迁群众就近务工,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扶贫扶志增强脱贫主心骨
“为了进一步增强贫困户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动力,营造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舆论氛围,要抓好扶贫扶志这一关键点。”苏少敏说。
岐山县京当镇小强村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开展脱贫攻坚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坚持将服务群众作为扶贫扶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群众发展产业、就业创业需求,积极联系县农业技术部门、县就业局等单位,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等群众生产生活场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技能培训会,把普通劳动力提升为技能劳动力;通过“爱心超市”奖励鼓励,设立“红黑榜”正反教育,激励群众向先进看齐,树立正确荣辱观,自力更生脱贫。该村先后有***户贫困户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1***户2***人脱贫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围绕目标任务,全力推进十大提升行动,5月底前全面完成三排查三清零和***个扶贫项目,确保脱贫质量。聚焦一碗面发展目标,抓好***万亩小麦、蔬菜、水果,***万头生猪养殖等产业空间布局,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在产业链上稳定增收。加强基础管理和动态监测,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人口及时纳入帮扶范围,针对性落实产业、就业等帮扶措施,确保不新增、不返贫。”谈起接下来的计划和目标,苏少敏信心满满。
第三篇: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你我同行
尊敬的各位评委,在座的各位观众你们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扶贫攻坚,你我同行!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新的显著进展。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自云县被确定为2016年全省第一批脱贫摘帽县以来,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县之力,以项目建设为主,积极推进安居幸福、产业致富、基础改善、民生保障、生态保护“五大工程”。目前,各项工程有序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以安居幸福工程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带动其余四大工程突破推进”是云县的主要做法。自脱贫攻坚大会战工作启动以来,云县首先把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积极抓住建房施工黄金季节,通过简化审批和发放程序,加快推进农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补助资金、贷款资金的拨付。云县在抓好安居幸福工程的同时,正集中人财物实施产业致富工程:制定脱贫攻坚产业致富工程实施方案,拨付产业发展循环金、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扶持循环金,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培训,加大小微企业、农村电商培训扶持力度,脱贫攻坚工作已从幸福安居工程进入到产业致富工程。
云县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云县脱贫攻坚产业致富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和主要措施,短平快项目突出抓好烤烟、甘蔗、魔芋、畜牧、蔬菜、劳动力转移就业。中长期产业抓好核桃、茶叶、咖啡管护,以及坚果种植、林产业、生物药业、旅游产业培育。每个项目都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完成时限,不断推进项目落实,确保贫困户增收脱贫。
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政府要加大扶贫力度,完善帮扶体制机制,做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让利于民;社会公益组织要加大规范化管理,加紧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建设,让每一分钱都用得其所,提高在公众心目中的公信力;企业单位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在自身能力范围之内,为困难人群提供就业机会;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小到去慰问孤儿院的小朋友,大到建设希望小学,成立困难人群基金会都是我们奉献的一份沉甸甸的爱心。相信全社会的每一份子都动员起来,起头并进,实现小康社会指日可待。
第四篇: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
致力脱贫,菌棒夏菇产业。“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成效不仅创造了我国扶贫史上的最好成绩,而且使中国的减贫事业继续在全球保持领先地位,彰显了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刘永富说。
刘永富说,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问题越发突出,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一些地方扶贫脱贫不够精准、形式主义问题凸显、部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有待加强等一些深层次矛盾和倾向性问题不断显现。政府力度,不断加强,做到精准扶贫!
2016年,交口县1500户贫困户直接参与香菇种植,山神峪、均庄、西交子等5个村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实现了整村脱贫;今年,桥上、尚家沟、张家岭等7个贫困村先后启动食用菌种植产业。目前,该县培养出龙头制棒企业3家、加工销售企业2家、专业合作社45个、200万棒以上食用菌示范乡镇4个、食用菌种植村40个,其中20个村基本形成食用菌“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格局。这样的格局使得交口的食用菌产业,夏菇的培育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就需与更大的平台来帮扶。
从中国网库落地吕梁交口以来,每位员工都热切期盼,真的可以帮助到当地实体企业,为当地的老百姓谋利,让交口的贫困户尽快脱贫。我们与政府深入探讨,积极认真努力工作,只为把当地企业服务好,从而扩大范围,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使得交口的夏菇产业一路畅销!
第五篇:脱贫攻坚
1、脱贫攻坚“两个确保”目标是什么? 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是什么?
答: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3、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是什么?
答:“两不愁”就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4、“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是什么?
答: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5、习近平在贵州调研时提出的“四大切实”是什么?
答: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习近平提出对各类困难群众的“三个格外”是什么?
答: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
7、不断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要解决好哪四个问题?
答:要重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8、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是如何规定的?
答:实行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片区为重点、精准到村到户。
9、《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
答:减贫成效。考核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量减少、贫困县退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精准识别。考核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识别、退出精准度。
精准帮扶。考核对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帮扶工作的满意度。
扶贫资金。依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办法,重点考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扶贫资金安排、使用、监管和成效等。10、什么是精准扶贫?
答: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11、精准脱贫“十项重点工作”是什么?
答:具体是指村级道路畅通工作、饮水安全工作、危房改造工作、特色产业增收工作、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教育扶贫工作、卫生和计划生育扶贫工作、文化扶贫工作、贫困村信息化建设工作、电力保障工作。12、“六个精准”是哪六个?
答:一是扶贫对象精准;二是扶贫目标精准;三是扶贫内容精准;四是扶贫方法精准;
五是扶贫考评精准;六是扶贫保障精准。
13、“十大要件”是哪十件?
答:一是领导精力要集中到扶贫攻坚上;二是财力支出要使用到扶贫攻坚上;
三是项目布局要倾斜在扶贫攻坚上;四是基础设施要优先在扶贫攻坚上;
五是工作作风要展现在扶贫攻坚上;六是排忧解难要着力在扶贫攻坚上;
七是改革举措要结合在扶贫攻坚上;八是力量组织要集合到扶贫攻坚上;
九是用人导向要体现在扶贫攻坚上;十是工作落实要显示到扶贫攻坚上,14、双联行动“六大任务”是什么?
答:一是宣传政策;二是反映民意;三是促进发展;四是疏导情绪;五是强基固本;
六是推广典型。
15、“1236”是什么?
答:“1”就是紧扣持续增加收入这一核心;“2”就是做到不愁吃、不愁穿;
“3”就是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个保障;
“6”就是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六大突破。16、“五到村”是什么?
答:一是目标任务到村;二是规划计划到村;三是项目资金到村;四是帮扶责任到村;五是监测管理到村。
17、“六到户”是什么?
答:一是结对帮扶到户;二是脱贫计划到户;三是项目安排到户;四是产业培育到户;五是跟踪监测到户;六是效益落实到户。18、“七到人”是什么?
答:一是“两后生”等学历型技能培训落实到人;二是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费和助学金政策落实到人;三是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落实到人;四是农村低保、新农合、五保供养和农村特大病救助等政策落实到人;五是计划生育奖励政策落实到人;六是增收产业技术培训落实到人;七是创业型、开发性、公益性就业岗位安置措施落实到人。
19、贫困村实现“八有”包括哪些?
答:一是有主导产业;二是有专业合作社;三是有教学点和卫生室;四是有敬老院和幼儿园;五是有综合性村民活动场所;六是有金融网点覆盖;七是有综合商业服务;八是有良好的村容村貌。、贫困户实现“八有”包括哪些?
答:一是有安全住房;二是有安全饮水;三是有基本农田;四是有增收产业;五是至少一人有技能资质证书;六是有基本社会保障;七是实现家里有余粮;八是实现手头有余钱。
21、“两个见面”“五个知道”是指什么?
答:“两个见面”即:双联扶贫工作队要与村干部见面,与帮扶户见面。
“五个知道”即:要让双联扶贫工作队员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让村干部知道双联单位是哪个和扶贫工作队队长是谁;让联系户知道联系自己的干部是谁;让贫困户知道帮扶的措施是什么;让全村群众知道扶贫攻坚和小康建设的规划。22、什么是建档立卡“五清”?
答:一是摸清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建立基础档案,做到“底数清”;
二是摸清脱贫门路、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问题台账,做到“问题清”;
三是摸清以往扶持情况、扶持效果,提出帮扶措施,制定帮扶计划,做到“对策清”;
四是确定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实行“四定两不”,即定户定人定时定责帮扶,不脱贫不脱钩,做到“责任清”;五是逐户制定脱贫计划,确定脱贫时限,做到“任务清”。
23、脱贫攻坚验收“双六”标准是什么?
答:贫困村脱贫标准:基础设施条件达标、增收产业优势明显、人居环境条件较好、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基层组织建设有力、扶贫工作成效明显。
贫困户脱贫标准:收入有保障、住房有保障、设施有保障、教育有保障、医疗有保障、养老有保障。
1、扶贫对象:在扶贫标准以下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为扶贫工作主要对象。贫困户以共同生活的自然户为主。
2、贫困线标准:以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900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为识别标准。
3、贫困发生率:指低于贫困线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
4、两不愁、三保障: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5、四个切实:即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
6、五个一批: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7、六个精准:即坚持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8、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产业脱贫工程、就业脱贫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生态保护脱贫工程、智力扶贫工程、社保兜底脱贫工程、健康脱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金融扶贫工程、社会扶贫工程。
9、四项清单:扶贫对象和需求清单、脱贫目标和时限清单、扶贫措施清单、脱贫责任清单。
10、双包:单位包村、干部包户。
11、贫困户“四有”即“四个一”:一册(扶贫手册)、一人(帮扶联系人)、一招(具体帮扶措施)、一证(脱贫光荣证)。
12、贫困村“五有”:作战图、四项清单、驻村扶贫工作队、扶贫工作室、完整档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