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生个人先进材料
医生个人先进材料
医生个人先进材料
**,1963年6月出生,1981年6月参加工作,中专学历,主治医师。
**同志自1981年来本院工作,至今已经三十二年。回顾过去的三十二年,在各级领导的培养和教育下,她不断努力,圆满完成各项本职工作。
她热爱党,热爱祖国。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把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把细心周到为病人解除病痛作为自己的根本出发点。工作任劳任怨,关心体贴病人。视病人为亲人,热情接待每一位就诊患者。做到诊断准确,多次受到领导和患者的表扬。
对业务精益求精,从基础抓起,勤学苦练,谦虚谨慎,真诚敬业。从未出现误诊和漏诊。在妇女保健科工作期间,积极做好妇女保健、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性教育宣传指导工作。联系组织街道办和单位,进行妇女病查治。统计普查单位患病率。调查女职工健康状况。并提出干预措施。督促其治疗。在街道办工作中,组织讲座,使广大妇女掌握保健知识,提高自身保健知识技能。及时建立孕产妇登记手册。按时准确完成上级布置的各种统计报表。在办事处妇女保健及计划生育工作中做出了一定成绩。每年四次计划生育大检查工作中,办事处均给与好评。年终总结两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为医院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创造了一个好条件。在妇科阴道镜室工作十余年里,刻苦学习国内外新技术、新理论、掌握阴道镜检查技术,工作兢兢业业,对病人如亲人。在诊断上科学、严谨慎重,本着一丝不苟的精神,重视在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做到不漏诊不误诊,诊断准确可靠。未出现任何差错事故。在本科室人员减少工作量增加的情况下,她在阴道镜室,一个人加班加点,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带病上班。本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原则。几十年如一日,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病人的满意,就是我的心愿”,这是他的工作准则,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她注重业务学习,随着新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不断更新知识,**同志积极参加全国卫生学术会议,并与本院其他同事一起完成两项市级科研成果。发表论文十余篇。编著《现代临床治疗新进展》任副主编。多次下基层社区乡镇卫生院指导工作。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
**说:“我将珍惜过去,努力创造更好的明天。坚持任劳任怨工作,直至退休的最后就一天。”
第二篇: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模版)
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她,个子不高,看似柔弱,却气场强大。在单位,她是干练沉稳的“女强人”,党总支书记、大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她在多重角色中游刃有余;在家里,她是温柔如水的“贤妻良母”,好儿媳、好太太、好妈妈,是亲友邻里对她一致的评价。骨子里究竟是怎样的坚韧和力量,使她能承载如此多的重担,得到如此多的信赖,成为人们眼里有大智慧和大胸怀的女人?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走近她--**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感受这位平凡的女性不平凡的事迹。
睿智干练 胸怀博大
1995年8月**从**医学院毕业分配至三院内科。因为才思敏捷、善于思辩,代表医院参加过许多辩论、>演讲和知识竞赛,为医院争得了荣誉。2006年院中层干部>竞聘她被推荐参加竞岗,从此挑起了大科党政管理的双重重担。她忍常人所不能忍,吃苦耐劳,忘我工作,既当好一名临床一线医生,又做好党政管理工作。她将公平公正放在第一位,将群众冷暖放在第一位,对上积极为科室争取支持,对下尽力帮助各专科协调处理各种问题。为了大内科的建设和发展,她雷厉风行,敢说敢做,不怕得罪人。“做官不是为了名利,大家信任我,我能为更多的人服务,我很开心。”很多次面对唾手可得的荣誉,她都毫不犹豫地让给了别人。她说,“比我优秀的还很多,把荣誉让给下面的人,能更好地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同事们这样评价她:“**待人宽容,从不计较,不开心的事总是会很快地忘记。‘吃亏是福’是她的处世之道。”她的果敢大度和正直无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渐渐地,她成了内科干群心中名符其实的“主心骨”,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凝聚了一个奋发向上的团队。在她的带领下,内科医、教、研及党务工作均上了一个新平台,职工凝聚力和战斗力有了很大提升,大内科二级专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被评为**省中医重点临床专科,呼吸内科和肾内科被评为**市中西医重点专科。她所在的内分泌科被评为**省中医重点临床专科、**省“巾帼文明岗”、**市“巾帼示范岗”、**市总工会“学习型组织”。作为总支书记,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抓党建,充分发挥自身出色的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凝聚人心,抓好队伍建设,创新开展党建项目化管理,支持并带领分工会和共青团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博爱施术 厚积薄发
如果说党政管理给了她施展卓越才干的平台,那么治病救人却给了她无限的满足和幸福。从医20年来,她始终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患者的无线热爱,勤奋工作,无私奉献,以高超的医术良好的医德赢得了无数患者的爱戴和信赖。2000年9月她赴南京医科大学攻读完成内分泌硕士学位,2014年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博士毕业,2012年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中心高级访问学者半年,她精湛的医术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征服了身边的人,成为访学者的精神领袖。回国时当地医学中心诚挚地挽留她被她婉拒。她把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和服务理念都带回医院,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精益求精,厚积薄发。
内分泌科病种多、病情复杂,很多急危重病人入院时已经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但只要有一丝希望**就拼尽全力救治。一位长期卧床的高龄糖尿病病人并发酮症酸中毒,家人发现其精神萎糜送来医院,入院后很快昏迷病危。面对病情如此凶险、短时间即可能死亡的病人,**一方面果断、镇定地指挥抢救,一方面积极、耐心地和家属沟通。经过几天几夜的抢救,病人终于转危为安。信念创造奇迹,许多病人就这样重生。为抢救重患,她常常夜以继日地守候,实在困得受不了就在床边眯一会儿。她说,“危重病人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稍有懈怠病人就性命难保。”也有抢救不成功的病人,但**相信,尽了全力就问心无愧,也会得到家属的谅解。许多重患病人家属在亲人去世后仍对她感恩戴德。“病人把希望和生命都交给了我们,我们不能不为他尽到一个医生的责任。一个好医生是在病人的身边成长起来的,听他的声音和对痛苦的叙述,看他的表情,细心观察他的饮食、他的尿便,才能真正地了解病情。”凭着这样的胆大心细、体察入微和耐心沟通,多年来她成功救治了无数重患病人。许多内分泌科的慢性病人,都从最初的怀疑、不信任,最后成了**的忠实病人。“既然病人信任我,我就一定不能辜负这份信任,要对得起信任你的病人。”正是这份信念,支撑她没日没夜地忙碌,诊断、治疗、观察、积累资料,奋力攻读硕博学位,成为一名临床经验丰富、有口皆碑的好医生。
至高至诚 医者仁心
从医多年来,**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钟爱的医疗事业和她的病人,一个个感人故事诠释了她至高至诚的职业精髓。她把医技的“精”和服务的“诚”,完美展现在患者面前,赢得了许多赞誉。前年夏天,病区收治了一名家住阳山的Ⅰ型糖尿病病人**,母亲患癌症过世,家里有个残疾的单臂奶奶和正上学的弟弟,全家靠父亲外出打工维持生计。21岁的**患病已有十余年,由于经济困难,长期未得到系统治疗,体重不足80斤。**了解这一情况后,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一边为她积极系统治疗,一边募集捐款,尽可能减少病人的经济压力。在她的感染和带动下,病区医务人员你一百,我五十,甚至周围的病人也纷纷行动起来,给**送去了低糖水果、饮料和饮食,并捐款、赠药。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出院后,**常常利用休息时间,赶很远的路去**家,一方面为其诊病,一方面送去钱物。一心为患、救助病人、为人解困„„**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感染着身边的人,如同冬天的暖炉温暖着他人,也温暖着整个社会。
都说糖尿病是富贵病,但许多经济困难的穷病人都是她的“粉丝”。在这些病人心里,**是他们有幸得遇的良医,她坚持诊治原则,能不用的药坚决不用,能省的费用一定要省。在谈及一些医生过度诊疗行为时,她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都有亲戚朋友,都不希望他们看病挨宰。同样,我把病人当成朋友,你对病人负责,他们自然就信任你。” 正是这样的医者父母心,让她坚守了一名医生的道德底线,也赢得了病人更多的敬佩。
作为科室党政领导,她以院为家,以身作则,团结同事,待患如亲,尊重并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培养青年医务人员,热衷各种公益、献爱心活动,带头参加志愿服务和献血活动,在繁忙的工作中积极开展和承担科研项目,在中华级、省级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SCI文章2篇。2011年发表专著《糖尿病简便自疗》(**出版社),担任主编。2项课题通过市级鉴定;2015年获克**自治州科学研究成果1项。
古人云:“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她的思想品质来自她不断进取的自我修养,优秀的工作成绩来自她日积月累的努力,高超的技术水平来自她近20年来毫不松懈的临床实践。鲜花、掌声、荣誉......只是过去,而白衣天使的职责会激励着她把爱和温暖洒向每一个人。
第三篇: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该同志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在政治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顾全大局,他坚信,医乃仁术,以治病救人为天职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我院地处革命老区,收治的病人大多是来自偏远山区,为了能让病人在短时间之内得到及时的治疗,总是牺牲自己的时间,加班加点地为病人做手术,经常忙到凌晨二三点回家。有一次,做完手术已是凌晨4点过的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刚躺下,总住院医生打来电话说有一位疑难病人需要紧急处理,于是他赶紧穿上衣服赶到医院,一直忙到天亮,第二天又接着做了三台手术;女儿出生时早产,又是极低体重儿(1.4kg),病情很重,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新生儿颅内出血和呼吸暂停,而妻子又是剖腹产,加之孩子病情危急,妻子处于极其伤心的状态,特别需要丈夫陪在身边,但当时担任总住院医生的他没有请假,他把妻子和女儿托付给年迈的老人照顾,自己则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几年前的一天,刚查完病房的他突感胸闷,气促,频繁咳嗽,同事们劝他休息一会儿去做一下相关检查,而他却说,把今天安排的手术做了再去。手术做完后经呼吸内科医生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且有胸水,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将胸腔内的胸水抽出后再抗痨治疗,并且要注意休息,而他根本不听医生的,抽完胸水后又继续站在手术台上。他说,我也是医生,我自己的病情我自己知道,没有那么娇气;因患阑尾炎手术后,躺在病床上的他却一心想着他的病人,在伤口还没完全长好时,又回到病房投入到工作中;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有一次不小心脚趾摔骨折了,听说病房特别忙,需要做手术的病人很多,人员又紧缺,xx拖着病脚,又站在了手术台上……
对于很多医生来说,上班时间很累,下班后最怕的是被病人打扰,但xx同志的想法却不同,他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每位病人,便于病人随时求助或咨询。一位来自遵义城郊、才30多岁的妇女不幸查出患了卵巢癌,于是到xx同志所在的科室接受手术治疗。因为手术顺利,而且在随后的2个多月里恢复得不错,这位妇女专程前往医院,感谢xx同志。临走时,这位妇女将一个装了1000元现金的信封塞到xx的手中,xx拒绝了。他告诉患者说:“给病人治病是医生的职责,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他的举动,让这位病人很是感动。随后,这位病人因为生计问题,前往广州打工,因此无法按时到医院复查。于是,她便一直通过打电话,接受xx同志的康复指导,每次接到这位病人的电话,xx总是耐心地解答,指导她在当地医院接受什么样的检查,提醒她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只要是他诊治过的病人,很多都像这位妇女一样,一旦病情有点什么变化、或想咨询什么问题,总是毫无顾忌地拨打xx的电话,而面对每位打来电话的病人,xx总是耐心地回答,对病人胜似亲人。看到他把手机号码留给每位病人,便于病人咨询,有些人表现出不理解,对此他说:“病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没理由不这样做。”
作为上级医生,非常重视对年轻医师的培养,经常结合自身经历,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给他们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经常用社会上、医疗中的一些实例引导学生:“医生面对的是一个个无价的生命,要想成为治病救人的称职医生,就必须从现在做起,勤学苦练,严格要求,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并尽量为他们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自己出资购买各种妇科手术录像光碟,供年轻医生学习之用。在科内积极采用多形式教学方法,提高青年医生及实习医生临床思维以及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鼓励大家借助互联网了解专业新动态,查阅文献积极撰写论文,提高医院妇科整体医疗水平。他不仅工作认真负责,而且待人和气,从不摆主任架子,长期二线值班。科内年轻的医生深有感触,当他们值班时遇到处理不下的问题,杨主任总是随喊随到,周六、周日坚持查房,从不间断。
工作之余他坚持学习,善于总结,博采众家之长并积极创新,促进我院妇科医疗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他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经阴道途径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丰富了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手段并在《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及《现代妇产科进展》发表论文两篇。在攻读博士期间,首次发现pECE水凝胶具有预防手术后腹腔粘连作用并对其防粘机制进行了探索,并在国际权威期刊杂志《BMCBiotechnology》及《JOURNALOFBIOMEDICALMATERIALSRESEARCHB:AppLIEDBIOMATERIALS》杂志发表SCI论文3篇。博士毕业后返院工作期间,开展了多项新手术,尤其是对传统女性盆底修复手术进行了大胆改良;遵义是革命老区,我院所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大多来自农村,生活艰苦,经济困难,她们无力承担需要购买进口网片经行修补手术所需的大笔资金,而传统手术方式效果不佳,通过采用他所改良的手术方式不仅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而且手术创伤小,手术效果好。博士毕业返院工作后,临危授命为妇科主任,没有行政管理经验的他没有退缩,积极学习医院管理相关知识,并结合医院和科室实际情况,沿着上一任主任铺好的道路锐意进取,大胆改革,使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稳步前进,发展事态良好。在工作中,他特别尊重和关心老同志,妇科领域女同志多,精力不如男生,很多时候他都积极主动承担各种事务,对年轻同志关怀备至,时常告诫他们不仅要好好工作,更要好好的生活。
xx同志思想上严于律己,工作上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业务上精益求精。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医生一心替病人着想的工作热忱、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崇高医德风尚和敬业精神,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医务工作者的人生价值。
第四篇: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李志枚同志从事临床一线心血管疾病救治工作二十五年以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类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救治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他扎根边疆、乐于奉献、虚心好学、刻苦钻研,临床思维活跃,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他医德高尚,视病人如亲人,以患者挽救患者的生命为最高人生目标,多年来已使近百位濒临死亡的心血管患者重
获新生,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及同行的充分认可。
在多年的临床一线工作中,李志枚同志已不记得多少次于半夜被叫至科室或导管室处理危重患者、行急诊手术。杨雨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患者,当时已77岁的高龄的杨大爷2005年因脑梗塞在神经内科住院,期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任心内科主任的李志枚同志刚刚出差到家,晚间12点接到值班医生报告后不顾劳累迅速赶至导管室进行急诊手术,术中患者因年龄大、病情复杂多次出现呼吸、心跳停止,李志枚主任冷静沉着、镇定指挥抢救,最终成功完成手术,当走出导管室时,已经是凌晨3点多钟了。次日他又最早赶至病房观察患者病情,向主管医生交代注意事项。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也因此受到了无数患者的好评及肯定。
2003年夏天,一位名叫李兰英的老人被120送至我院急诊科,经诊断是“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正在家吃午饭的李志枚同志立即于急诊科参加抢救,患者病情危重,出现呕吐、大小便失禁,他不怕脏乱认真查体、积极抢救,最终使患者转危为安,经长达1月的精心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出院了,此后长达6年的时间里,老人每年都会来到军区总医院看望李志枚主任,只要感到身体不适就一定会到军区总院治疗,她说“军区总院就是我第二个家”,她还把周围的许多老朋友介绍到军区总院看病,在她心目中,人民军医才是最可信的人。
郭金乐老人家住军区总院对面的地矿局家属院,今年已有80高龄了,从1998年开始他就和我院心内科结下了不解之缘,从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安置起搏器、植入冠脉内支架到反复心衰的治疗,老人一次次在心内科住院,每次都能转危为安,在10余年的看病过程中,他也和李志枚主任成为了忘年之交,不是简单的医患关系,更有着诚挚的信任和深厚的友谊,老人说“我的孩子都在国外,李主任就是我的亲人”。李志枚主任就是这样,把每一个病人都当作自己的亲人,热情、认真、负责的对待着,不仅看好了身体的疾病,也让他们的精神有了更大的安慰。这么多年来,李志枚主任以他卓越的人格魅力和高超医术,使无数患者成为了心内科最忠实的宣传者。
在担任心内科主任期间,李志枚同志注重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及人才培养,将科室人员分批送至国内各大知名医院进行学习,不断引进先进治疗方法,短短几年内使心内科的冠脉介入、电生理及先心病的介入技术均领先于国内及全军水平。心内科的临床工作中又许多疾病需要接触放射线进行治疗,而放射线对人体是有一定损伤,李志枚同志在工作中对年轻医生手把手传帮带的同时,不忘关心他们的身体、生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将科室各级医生的工作与休息妥善安排,而自己长时间接触放射线却不顾休息。就是这样的无私奉献,造就了一个团结和谐、积极向上、专业实力强大的心内科,为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科室先后多次被医院和联勤部表彰为先进科室和基层建设标兵单位。而李志枚主任也成为了科里各级医生学习与敬佩的榜样。
李志枚主任注重医德修养,从医多年,从未收过患者一分钱红包,多次用真诚化解医患矛盾,为科室年轻医生作出了表率。
25年以来,李志枚同志从一名大学毕业生迅速成长为科主任、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在心血管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于2004年被医院任命为医院副院长。曾任新疆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委员,电生理专业副主任委员,全军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兰州军区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兰州军区科学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兰州军区高职评委,《西北国防医学杂志》编委;《临床军医杂志》编委;中国冠心病介入沙龙主席团成员;06-09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大会学术组成员,兰州军区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兰州军区“十五”重点人才,医院危重病救治专家组组长、副院长等。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四等奖3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三等功3次,其中战功1次,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军队和自治区的表彰。
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第五篇: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该同志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在政治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顾全大局,他坚信,医乃仁术,以治病救人为天职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我院地处革命老区,收治的病人大多是来自偏远山区,为了能让病人在短时间之内得到及时的治疗,总是牺牲自己的时间,加班加点地为病人做手术,经常忙到凌晨二三点回家。有一次,做完手术已是凌晨4点过的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刚躺下,总住院医生打来电话说有一位疑难病人需要紧急处理,于是他赶紧穿上衣服赶到医院,一直忙到天亮,第二天又接着做了三台手术;女儿出生时早产,又是极低体重儿(1.4kg),病情很重,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新生儿颅内出血和呼吸暂停,而妻子又是剖腹产,加之孩子病情危急,妻子处于极其伤心的状态,特别需要丈夫陪在身边,但当时担任总住院医生的他没有请假,他把妻子和女儿托付给年迈的老人照顾,自己则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几年前的一天,刚查完病房的他突感胸闷,气促,频繁咳嗽,同事们劝他休息一会儿去做一下相关检查,而他却说,把今天安排的手术做了再去。手术做完后经呼吸内科医生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且有胸水,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将胸腔内的胸水抽出后再抗痨治疗,并且要注意休息,而他根本不听医生的,抽完胸水后又继续站在手术台上。他说,我也是医生,我自己的病情我自己知道,没有那么娇气;因患阑尾炎手术后,躺在病床上的他却一心想着他的病人,在伤口还没完全长好时,又回到病房投入到工作中;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有一次不小心脚趾摔骨折了,听说病房特别忙,需要做手术的病人很多,人员又紧缺,xx拖着病脚,又站在了手术台上……
对于很多医生来说,上班时间很累,下班后最怕的是被病人打扰,但xx同志的想法却不同,他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每位病人,便于病人随时求助或咨询。一位来自遵义城郊、才30多岁的妇女不幸查出患了卵巢癌,于是到xx同志所在的科室接受手术治疗。因为手术顺利,而且在随后的2个多月里恢复得不错,这位妇女专程前往医院,感谢xx同志。临走时,这位妇女将一个装了1000元现金的信封塞到xx的手中,xx拒绝了。他告诉患者说:“给病人治病是医生的职责,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他的举动,让这位病人很是感动。随后,这位病人因为生计问题,前往广州打工,因此无法按时到医院复查。于是,她便一直通过打电话,接受xx同志的康复指导,每次接到这位病人的电话,xx总是耐心地解答,指导她在当地医院接受什么样的检查,提醒她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只要是他诊治过的病人,很多都像这位妇女一样,一旦病情有点什么变化、或想咨询什么问题,总是毫无顾忌地拨打xx的电话,而面对每位打来电话的病人,xx总是耐心地回答,对病人胜似亲人。看到他把手机号码留给每位病人,便于病人咨询,有些人表现出不理解,对此他说:“病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没理由不这样做。”
作为上级医生,非常重视对年轻医师的培养,经常结合自身经历,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给他们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经常用社会上、医疗中的一些实例引导学生:“医生面对的是一个个无价的生命,要想成为治病救人的称职医生,就必须从现在做起,勤学苦练,严格要求,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并尽量为他们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自己出资购买各种妇科手术录像光碟,供年轻医生学习之用。在科内积极采用多形式教学方法,提高青年医生及实习医生临床思维以及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鼓励大家借助互联网了解专业新动态,查阅文献积极撰写论文,提高医院妇科整体医疗水平。他不仅工作认真负责,而且待人和气,从不摆主任架子,长期二线值班。科内年轻的医生深有感触,当他们值班时遇到处理不下的问题,杨主任总是随喊随到,周六、周日坚持查房,从不间断。
工作之余他坚持学习,善于总结,博采众家之长并积极创新,促进我院妇科医疗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他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经阴道途径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丰富了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手段并在《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及《现代妇产科进展》发表论文两篇。在攻读博士期间,首次发现pECE水凝胶具有预防手术后腹腔粘连作用并对其防粘机制进行了探索,并在国际权威期刊杂志《BMCBiotechnology》及《JOURNALOFBIOMEDICALMATERIALSRESEARCHB:AppLIEDBIOMATERIALS》杂志发表SCI论文3篇。博士毕业后返院工作期间,开展了多项新手术,尤其是对传统女性盆底修复手术进行了大胆改良;遵义是革命老区,我院所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大多来自农村,生活艰苦,经济困难,她们无力承担需要购买进口网片经行修补手术所需的大笔资金,而传统手术方式效果不佳,通过采用他所改良的手术方式不仅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而且手术创伤小,手术效果好。博士毕业返院工作后,临危授命为妇科主任,没有行政管理经验的他没有退缩,积极学习医院管理相关知识,并结合医院和科室实际情况,沿着上一任主任铺好的道路锐意进取,大胆改革,使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稳步前进,发展事态良好。在工作中,他特别尊重和关心老同志,妇科领域女同志多,精力不如男生,很多时候他都积极主动承担各种事务,对年轻同志关怀备至,时常告诫他们不仅要好好工作,更要好好的生活。
xx同志思想上严于律己,工作上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业务上精益求精。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医生一心替病人着想的工作热忱、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崇高医德风尚和敬业精神,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医务工作者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