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长上学期六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发言稿的写法比较灵活,结构形式要求也不像演讲稿那么严格,可以根据会议的内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况而有所区别。下面是小编我为您准备的校长上学期六年级家长会发言稿,欢迎参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校长上学期六年级家长会发言稿篇1
各位家长:
今天,因为孩子们的缘分,我们走进了胡家中心学校,欢迎各位!感谢大家!
我叫陈恩学,是胡家中心学校副校长。
我们全镇今年共有小学毕业班 个,学生人。其中:付家桥小学 班,学生人;肖家桥小学 班,学生人;胡家小学班,学生人。学生从总体来说都比较乖巧听话,没有一个迟到早退现象,每天的值日工作认真负责,上课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听讲,作业也只有
一、两个学生会忘记做,同学之间能团结友爱。
各位家长,是你们培养了这些优秀的儿女,在此,我真诚地道一声:“谢谢,辛苦了!”
当然,我们学校毕业班学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自习课上总有学生管不住自己,会回头说话;有学生会在课后不顾生命安全,爬树掏鸟窝……
各位家长,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今天坐在了一起,借此机会,我们探讨一下教育对策。
我有以下几点要说的;
首先让我们听听孩子们想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的心里话。孩子们说:我有时不听家长的话是因为:
1、他们对我提出的要求太高太严,我做不到。
2、他们曾伤害过我的自尊心。
3、我对他们不服气。
4、当时我的心情不好。
5、我根本不相信他们说的话是真的。
6、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
7、他们经常打人,我反感他们。
8、我正在生气,心太烦,谁的话也不爱听。
9、他们对我说话时态度不好,语言不文明,不尊重人。
10、他们总拿我跟别的孩子比,我最不愿意听这些话。
11、我经常挨训,已经和他们形成对抗心理。
二、家庭文化氛围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
物质文化方面,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居室宽大、明亮、整洁,是最好的。但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居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布置得体,也同样可以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比如墙壁上悬挂着字画(或者是名人的、或者是朋友赠送的、或者是自己创作的字画)、地图、照片等,书架上放一些古今中外名著和当前的畅销书刊,等。只要有可能,一定要给孩子安排一间光线充足、安静而不受干扰的学习室,至少也要在房间一角给孩子摆一张书桌和一个小书架。应该认识到家庭文化环境对孩子的熏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而现在有些家庭拼命追求居室装修的富丽堂皇,高档家具和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家里一天到晚是打牌声、喝酒猜拳声和吵吵骂骂声,却没有读书声,似乎是不可取的。
精神文化方面,一要建立文明、科学的现代家规,形成文明**家风。家规不是单纯约束孩子,而要全家共同遵守。父母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对传统的家规要批判地继承。良好的家风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有着巨大的力量。二要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要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关心,讲文明礼貌,讲理解宽容,无论何时不说过头话,不采取过激行动。处理家庭事务,家庭成员要**协商,不搞一言堂。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鼓励孩子关心、参与家庭事务的处理,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不仅要做他们的老师,而且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家庭关系更加亲密融洽。如有矛盾,妥善解决,切忌无原则的争吵,甚至酿成纠纷,不可收拾。须知父母的专制只能使孩子变得懦弱无能或蛮不讲理。三要形成愉快的氛围。家庭成员在劳作和学习之余,不妨在一起讲讲见闻、故事、笑话,语言风趣幽默些;可养成一些良好的兴趣爱好,如读书看报,写字画画,种花种草,打球,郊游,下棋,欣赏音乐,收藏,等等,都可以陶冶性情,有益身心健康。但不可沾染不良嗜好,如、嗜烟、酗酒等。四要爱科学,家庭要有尊重文化知识和科学的氛围。要有科学精神,不要相信封建迷信。要认识到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现代科技、不会操作电脑的人。家庭要有浓厚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这样的家庭才能造就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有用之材。
校长上学期六年级家长会发言稿篇2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各位在百忙中抽身前来参加我们今天的家长会。其次,我想借此机会,和家长朋友交流沟通,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
家长朋友们,谁不望子成龙、谁不望女成凤,所以,孩子的成人成才,是你们的愿望,同时,也是学校的目标,更是老师的追求!这是不可争议的事实。但是,当今时下,却有一种观点十分流行,孩子成不了人,是学校的失误,孩子成不了才是老师的失责。在这里,我想纠正一下这种观点。其实,孩子不能成人成才,应该说是教育的失败!教育不仅仅是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影响孩子成长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外,还有更重要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其中,家庭教育占了一半以上的比重。社会教育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社会教育没有能够发挥应有的正面作用。甚至有一定的负面作用,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一个十分形象生动却又无可奈何的公式出现:5+2=0。就是说,学生在学校从周一到周五接受正面教育而养成的一些良好行为习惯,周六周日两天由于社会负面的影响,或者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不复存在。下周一学校教育又将从零开始。家长朋友们,在社会教育没有能够发挥应有的正面作用,甚至有一定的负面作用的当今社会,你想象不到我们的孩子在学校会有哪些违规甚至是违法行为。
关于这个话题,我用不着多说,我将用一系列图片直观的给各位家长朋友再现我们的孩子在学校的违规违纪的行为。我相信,你看之后一定会明白一个道理:在社会教育不能正常发挥其正面作用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教育会力不从心,我们孩子成人成才的愿望将很难实现。
校长上学期六年级家长会发言稿篇3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学校领导,向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把大家邀请过来,是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就是共同研讨如何开展家庭教育。
各位家长手头的这份资料是顾老师集多年来的班主任实践经验和阅读有关教育资料整理而成的,共4大张16页,非常实用和科学,希望在座的家长好好学习,用于实践,努力提升自己的家教水平。
各位家长,我们五1班稍微有点特殊,54名学生中,参加戏曲和轮滑的学生占了很大比例,这主要是为了方便学校开展学校特色辅导和管理,我们班有各方面表现都非常突出的学生,如周羽芮、汤佳妮,她俩在今年暑假双双获得全国戏曲小梅花金奖;周羽芮还是昆山日报的小记者、苏州市四好少年,但我班学生两级分化严重,这主要不在于成绩,成绩的两极分化,任课教师会想方设法予以解决,问题是少数学生的行为习惯差、无组织无纪律,以自我为中心,而且有几个“突出”的学生,已经抱成团,形成了小团体,公然挑战教师权威,竟敢在老师面前撕试卷,不服管教等等。这种局面让学校、让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非常的头疼,当然教师更多的是为这些学生的前途担忧。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和习惯的养成肯定有它的原因。就像这份资料里提到的一个例子:好多孩子写字慢,父母就纳闷,经过观察和实验,人们终于知道:这是因为在孩子小时候父母没有注意培养他的抓握能力,拆装玩具少,手的精细肌肉不发达才导致的。同样,你的孩子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一定有他的深层次的原因。作为家长,要善于去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相信在老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一定能向好的方面转化。
少年儿童是人格形成期,还没有定型,就像小树一样,长歪了,很容易扳正,树长大了就扳不过来,硬扳就会折断,实在扳不回来就只能锯断;不良行为习惯为导致问题行为的产生,甚至发展为过失犯罪,作为家长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坐牢、要公检法来管制;但是你现在不管,任其发展,极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在此我想向在座的家长提几点建议:
一、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家教能力。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家长的成长过程,希望家长加强自身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文化层次高的家长要多阅读相关的家教书籍,浏览相关教育网站,主动学习科学的家教方法;在此,我推荐一个网站给大家——苏州网上家长学校,该网站有13个大栏目,如父母课堂、专家讲座、家教百花园、学科辅导、专家在线、家教论坛等,它将帮助您系统地了解家教知识,更新家教观念,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同时还可以与其他家长进行交流。总而言之,它能解决您在家教方面的许多实际问题。文化层次低一点的家长可以主动向周围孩子比较优秀的家长请教家教经验。
二、扭转错误心态,关注孩子人格发展。
我们家长普遍认为,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其他一切都无所谓。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心态。孩子学习好固然重要,但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更重要。好多家长称自己文化水平低,不能进行学科辅导,学校也不强求家长必须要进行学科辅导,但作为家长,应经常关注孩子,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做孩子的表率,努力把孩子培养成讲文明,懂礼貌,有知识的人。如果孩子身上已经出现了不良倾向,家长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想法设法排查不良倾向的产生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恒心。坚决杜绝两种倾向:听之任之(无所谓的心态,你们老师小题大做)或绝望放弃(家长无能为力,你们老师也别管了)。
三、加强家校沟通,促进家校教育统一。
学校要求各位家长都开通家校路路通。学校和任课教师经常会通过家校路路通平台发送短信,如放学时间的调整,放假通知,家庭作业,要求家长配合做的事情,以及向您汇报孩子的在校表现等。收到短信后,如需要回复,请及时联系教师;另外,主动与任课教师沟通,特别是班主任,对孩子来说,班主任是除了父母之外,他最亲近的人,也是最了解他的人。学校要求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严格杜绝5+2=0的现象(5是指五天的学校教育,2是指两天的双休日,0指的是教育的效果是零),这说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完全是背道而驰的,我们不希望这样的现象发生。多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联系,有助于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人而言,11、12岁还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不良习惯不良行为还来得及改正。让我们共同努力,及时扭转不良倾向,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家长的到来。
【校长上学期六年级家长会发言稿3篇】相关文章:
1.校长上学期六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2.校长六年级上学期家长会发言稿
3.校长在上学期六年级家长会上的发言稿
4.上学期小学家长会发言稿
5.中班上学期家长会发言稿
6.学前班上学期家长会发言稿
7.上学期家长会教师发言稿
8.大班上学期家长会议发言稿
9.大班上学期家长会教师发言稿
第二篇:校长上学期六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校长上学期六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
今天,因为孩子们的缘分,我们走进了铁砂岭学校,欢迎各位!感谢大家!你们的到来既是对我们毕业班工作的大力支持,也是对你们子女教育的关心。小学六年级是小学学习生活中最后一个阶段,对学生的一身具有重要的意义:
1、孩子们辛苦了六年,多少风风雨雨,严寒酷暑。到了最后收获的季节,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带着遗憾走出小学校门。
2、这段时间学习关系着你的孩子将来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如果孩子能以较好的成绩步入初中,我想他一定会充满信心,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势必也会抱着乐观、向上的态度,这对他的学习影响是十分大的,3、小学毕业既是一个学习阶段的结束,也是一个学习阶段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毕业考试的成败也意味着新的开始的成败了。现在每年都是全市统考,按学校排名,而且到初中的进校考试都取消了以这次的考试为分班依据,而且要考英语、品德、科学,在这三块我们是有点弱势的,据我了解市区学校的孩子很多在外面学英语,但我们学校为数就很少了,所以老师、孩子的压力也是很大的因此,去年我们学校就吃过亏,语数排名应该是全市的前三,但品德、科学,这些把分数拉下去了,我希望通过这次家长会,除了促进科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外,还希望我们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多花一点心思,多花一点时间,特别是品德、科学等需要记忆、背诵的家长们必须配合,我相信我们的家长为了孩子,也会理解学校、理解老师。我们班有70多个学生,老师每天要面对这么多的学生,这么多的试卷要看,也是不容易的,不过从总体来说孩子们都是比较乖巧听话,上课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听讲,同学之间能团结友爱。各位家长,是你们培养了这些优秀的儿女,在此,我真诚地道一声:“谢谢,辛苦了!”
当然,学生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综合课上总有学生管不住自己,会回头说话,作业也不能很好的完成,学习还不够自觉,感觉不到压力。
各位家长,我们今天坐在了一起,借此机会,我有以下几点要说的; 首先孩子们常说:我有时不听家长的话是因为:
1、他们对我提出的要求太高太严,我做不到。
2、他们曾伤害过我的自尊心。
3、我对他们不服气。
4、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
5、他们经常打人,我反感他们。
6、他们总拿我跟别的孩子比,我最不愿意听这些话。
7、我经常挨训,已经和他们形成对抗心理。
8、他们说话太罗嗦,让我厌烦,我就赌气不听。
9、他们经常冤枉我,我很委屈,所以他们说话我就听不进去。
10、家长总爱带一大堆人来家喝酒打牌,吆吆喝喝影响我学习,我很反感。
11、家长遇上不顺心的事总爱拿我们撒气,所以我很生气。
12、家长每天看电视声音太大影响我睡觉,所以我就和他们对抗,就不听话。听了这些孩子的话,家长应更多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第一、平等。每个孩子都是有思想,有头脑。作为老师、家长,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人格个性,尊重他们的生命。他可能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但在另一方面却胜人一筹。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已经尽了力,流了汗,我们做家长的就不必太苛
求。
第二、交流。在平等的基础上设法多交流。比如,孩子回到家随便问问;今天学校有什么新鲜事?你的语文老师讲课有什么特色?你的课本中有哪些优美的短文,读两段美文给我解解闷,等等。寻常的交谈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产生亲近感。
第三、容忍。容忍他的合理性错误,不要遏制个性。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一生要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
第四、鼓励。有时候家长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随意指出几名学生,对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天赋,非常聪明。后来这些孩子果真越来越聪明了。其实,是因为老师相信了罗森塔尔的话,经常鼓励夸奖这些孩子。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可见,正面的鼓励赏识是促成孩子成功的有效途径。比如一次考试考砸了,与其嘲讽他:瞧你这模样,还有什么出息。不如换一个角度,效果会大不同:这么难的题目,也得了60多分,不错呀!
但是,我们的家庭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无意识的错误教育,比如:
⑴常询问孩子在班级的名次。家长不能以每次考试成绩的排名来肯定或否定孩子,对于一个不可能得第一的孩子反复强调名次,势必使孩子陷于自卑。而孩子的自我否定,不仅会使其学习成绩进一步下降,孩子未来的整体发展都会受到妨碍。
⑵常指责孩子的失败。比如有两个孩子的语文考试不及格,家长对孩子说:“妈妈和爸爸都很关心你的语文成绩,我相信这次考试还没有反映出你的水平,你要加油呀,孩子!”家长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你以后肯定考不上大学!”家长甲传达的是关心和爱护,家长乙引发的却是焦虑和憎恨,前者能激发孩子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后者则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3)在生活、学习中包办太多,使孩子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承担的最主要的职责不是陪读,不是代替,而是培养一个好习惯。如果家长在孩子的生活、学习中包办太多,孩子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作基础,独立学习能力自然建立不起来。于是,家长越着急,孩子越不急,反正一切都由别人替自己操心。结果,家长很累,孩子反而不长进。
(4)有时家长会实行棍棒教育。往往只是因为一时冲动,可是您是否知道: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说谎 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瞒则瞒,能骗就骗,因为对孩子来说,骗过了一次,就可以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的谎话,往往站不住脚,很容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的态度会更加强硬;而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后更会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懦弱 如果孩子经常挨打,时间一久,孩子一看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会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精神压抑,学习被动。孤独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更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性格上也显得孤独。
固执 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往东,他偏要往西,存心让家长生气。还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犟劲越来越大,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
粗暴 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这种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长大后,孩子就会有暴力倾向。家长打孩子,其实是给孩子做了坏榜样。
怪僻 有的家长打了孩子后,还硬要孩子“认错”,以此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事实上,这样做只能促使孩子的排他倾向加剧。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实际上,他的抵触情绪很大。在被打之后,他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怪僻。
喜怒无常 有的家长打过孩子后,又觉得心痛后悔,就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甚至抱着孩子痛哭,并加倍给孩子以物质上的补偿。这种情况,在开始时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时间一久,他也就习以为常了。慢慢地孩子也会变得喜怒无常了。
其次,有句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可以使孩子有良好的文化教养,养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使其受益无穷;同时也会使家庭成员关系融洽、和睦,心境愉快,生活目标高尚,生活质量高,充满安全、幸福的感觉。
家庭文化氛围,家长最重要的是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在于感化、示范和熏陶,如父母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心等等,这些都能对孩子起着榜样作用。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家长教育孩子,可以说是“全天候”的。家长并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时才教育孩子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教材。这也是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因。
第三、爱,不可忍辱负重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子决不等于教子,在爱与教的问题上,它留给我们的思考至少有以下几点。
⑴爱子要理智,“爱自己的孩子连母鸡都会”关键在于怎么爱。有些家长宁可刻薄自己,一日三餐吃或不吃,也要让孩子吃饱吃好。这种“忍辱负重”的爱,除了能表达父母的慈心善意之外,实在不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任何好处。
⑵教子比爱子更重要。爱子乃人之常情,但仅有爱是不够的。父母之爱的力量或许无法估量,但缺少教育的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一种“害”。天下父母一定要深谙教子比爱子更重要的真谛。要多教给孩子一点谦让、宽容、仁爱;多灌输一点理想、道德、情操;多一份理智和引导,这才是真正的爱子。
⑶要让孩子学会爱。父母爱孩子天经地义,子女爱父母更是理所应当。父母不仅要关爱孩子,而且要设法让孩子学会爱。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要保持节制,而且要努力获得报答,使孩子在报答的过程中,学会爱父母,爱他人。第四、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有的父母见到孩子学习松懈.成绩一时不够理想,便十分焦急.时常抱怨、斥责,甚至对孩子进行惩罚.这样做是十分错误的.殊不知,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有一个过程的,而这种过程并非一时可以完成.何况小学生,当然更是如此.“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这种心情可以理解,那么,家长应当从哪里入手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呢?
1、抓作业。要规定孩子放学后必须做完作业,必须检查.口头作业、复习、预习作业也不容草率.而孩子往往比较讨厌作业。做家长的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气氛和谐的学习环境,避免孩子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即使有时碰到不顺心的事,也要努力克制自己,以免孩子的情绪受到波动。对于孩子,家长要耐心的帮助,而不是训斥,甚至责骂。让孩子在愉快的情况下完成作业。如果孩子不认真做作业,家长要及时了解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2、抓态度。要求学习专心、细心,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书写要工整、清洁、准确,不能“虎头蛇尾”
3、抓技能。如想问题、做作业时,要求准确面迅速,在质中求快;语言表达务求清楚、生动、手工操作、口头背诵务求熟练。
4、抓能力。主要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力.在课余一切学习中都要注意认真培养上述能力。
5、关心孩子的休息日。
⑴双休日您的孩子在玩什么?是不是游戏
⑵双休日您的孩子怎么玩?
⑶双休日您的孩子玩得怎样?
如果在这三方面家长能适当关系指导。那您的孩子在充分休息的时间里也能学到书本学不到的知识,将受益匪浅。
关心孩子学习的同时,不要忘了心里的沟通交流,
第三篇:校长上学期六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校长上学期六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校长上学期六年级家长会发言稿2007-03-01 23:48:
××××年上学期六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胡家中心学校副校长陈恩学
各位家长:
今天,因为孩子们的缘分,我们走进了胡家中心学校,欢迎各位!感谢大家!
我叫陈恩学,是胡家中心学校副校长。
我们全镇今年共有小学毕业班个,学生人。其中:付家桥小学班,学生人;肖家桥小学班,学生人;胡家小学班,学生人。学生从总体来说都比较乖巧听话,没有一个迟到早退现象,每天的值日工作认真负责,上课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听讲,作业也只有
一、两个学生会忘
记做,同学之间能团结友爱。各位家长,是你们培养了这些优秀的儿女,在此,我真诚地道一声:“谢谢,辛苦了!”
当然,我们学校毕业班学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自习课上总有学生管不住自己,会回头说话;有学生会在课后不顾生命安全,爬树掏鸟窝……
各位家长,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今天坐在了一起,借此机会,我们探讨一下教育对策。
我有以下几点要说的;
首先让我们听听孩子们想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的心里话。孩子们说:我有时不听家长的话是因为:
⒈他们对我提出的要求太高太严,我做不到。
⒉他们曾伤害过我的自尊心。
⒊我对他们不服气。
⒋当时我的心情不好。
⒌我根本不相信他们说的话是真的。
⒍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
⒎他们经常打人,我反感他们。
⒏我正在生气,心太烦,谁的话也不爱听。、他们对我说话时态度不好,语言不文明,不尊重人。、他们总拿我跟别的孩子比,我最不愿意听这些话。
⒈我经常挨训,已经和他们形成对抗心理。
⒉他们说的话是假话,我才不爱听呢
⒊他们说话太罗嗦,让我厌烦,我就赌气不听。
⒋他们经常冤枉我,我很委屈,所以他们说话我就听不进去。
⒌家长总爱带一大堆人来家喝酒打牌,吆吆喝喝影响我学习,我很反感。
⒍家长遇上不顺心的事总爱拿我们撒气,所以我很生气。
⒎家长每天看电视声音太大影响我睡觉,所以我就和他们对抗,就不听话。
⒏我说的话他们从来不愿听,甚至连我的解释也听不进去,所以他们说话我也不爱听了。、我觉得我已经长大了,不用老让别人管着我了。、所有的时间都让老师和家长支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感觉没有时间做,我一点自由也没有,越听话越没有自由。
听了这些孩子的话,家长应更多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第一、平等。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个体,虽然年龄小,个头矮,可他们有思想,有头脑,我们成年人不妨蹲下来和他们对话。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第四个层次是尊重需要,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两方面,前者希求别人的重视,后者希求个人有价值。所以,作为老师、家长,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人格,尊重他们的生命。每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他可能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但在另一方面却胜人一筹。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已经尽了
力,流了汗,我们做紧张的就不必太苛求。
第二、交流。在平等的基础上设法多交流。两代人之间有一种心理隔阂,叫“代沟”,消除“代沟”,莫过于平等交流,加强对话。比如,孩子回到家随便问问;今天学校有什么新鲜事?你的同桌有换了吗?喜不喜欢他?你的语文老师讲课有什么特色?你的课本中有哪些优美的短文,读两段美文给我解解闷,等等。寻常的交谈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产生亲近感。
第三、容忍。容忍他的合理性错误,不要遏制个性。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一生要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
曾经有一个小孩喜欢动手。有一次他把妈妈刚买回的新表当玩具拆了。妈妈气坏了,狠狠揍了孩子一顿。恰好老师来家访,妈妈数落了孩子拆表的错误。没想到老师幽默地答: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妈妈感到不可理解。老师说:“孩子这种行为虽然没有理
性,但却蕴含创造力,你不该打骂他。”老师建议采取补救措施,带孩子去钟表铺,满足他的好奇心。这位老师就是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学生,正是他积极倡导“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让他任意翱翔。”
中国的传统教育比较注重群体性,忽视个性发展,因而阻碍创造性思维培养。
第四、鼓励。有时候家长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随意指出几名学生,对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天赋,非常聪明。后来这些孩子果真越来越聪明了。其实,是因为老师相信了罗森塔尔的话,经常鼓励夸奖这些孩子。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可见,正面的鼓励赏识是促成孩子成功的有效途径。比如一次考试考砸了,与其嘲讽他:瞧你这模样,还有什么出息。不如换一个角度,效果会大不同:这么
难的题目,也得了多分,不错呀!
但是,我们的家庭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无意识的错误教育,比如:
⑴常询问孩子在班级的名次。家长不能以每次考试成绩的排名来肯定或否定孩子,对于一个不可能得第一的孩子反复强调名次,势必使孩子陷于自卑。而孩子的自我否定,不仅会使其学习成绩进一步下降,孩子未来的整体发展都会受到妨碍。
⑵常指责孩子的失败。比如有两个孩子的语文考试不及格,家长甲对孩子说:“妈妈和爸爸都很关心你的语文成绩,我相信这次考试还没有反映出你的水平,你要加油呀,孩子!”家长乙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你以后肯定考不上大学!”家长甲传达的是关心和爱护,家长乙引发的却是焦虑和憎恨,前者能激发孩子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注重于问题的解决;后者则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孩子通常都实践父母和教师对他们 的期望,给孩子摧毁性的预言会造成伤害。
⑶常阻止孩子玩耍而命其回到书桌前。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味地阻止,迫使其“学”,而且学之不尽,孩子必然会产生厌烦心理。成功的教育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即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而不恰当的教育,则只会使孩子原本存在的学习兴趣也没有了。
⑷在生活、学习中包办太多,使孩子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承担的最主要的职责不是陪读,不是代替,而是培养一个好习惯。如果家长在孩子的生活、学习中包办太多,孩子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作基础,独立学习能力自然建立不起来。于是,家长越着急,孩子越不急,反正一切都由别人替自己操心。结果,家长很累,孩子反而不长进。
⑸有时家长会实行棍棒教育。往往只是因为一时冲动,可是您是否知道: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说谎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瞒则瞒,能骗就骗,因为对孩子来说,骗过了一次,就可以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的谎话,往往站不住脚,很容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的态度会更加强硬;而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后更会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懦弱如果孩子经常挨打,时间一久,孩子一看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会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这样的孩子往往惟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
孤独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更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往往会怀疑
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性格上也显得孤独。
固执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往东,他偏要往西,存心让家长生气。还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犟劲越来越大,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
粗暴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这种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长大后,孩子就会有暴力倾向。家长打孩子,其实是给孩子做了坏榜样。
怪僻有的家长打了孩子后,还硬要孩子“认错”,以此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事实上,这样做只能促使孩子的排他倾向加剧。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实际上,他的抵
触情绪很大。在被打之后,他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怪僻。
喜怒无常有的家长打过孩子后,又觉得心痛后悔,就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甚至抱着孩子痛哭,并加倍给孩子以物质上的补偿。这种情况,在开始时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时间一久,他也就习以为常了。慢慢地孩子也会变得喜怒无常了。
其次,有句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可以使孩子有良好的文化教养,养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使其受益无穷;同时也会使家庭成员关系融洽、和睦,心境愉快,生活目标高尚,生活质量高,充满安全、幸福的感觉。
家庭文化氛围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
物质文化方面,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居室宽大、明亮、整洁,是最好的。但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山
不在高,水不在深,居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布置得体,也同样可以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比如墙壁上悬挂着字画或者是名人的、或者是朋友赠送的、或者是自己创作的字画、地图、照片等,书架上放一些古今中外名著和当前的畅销书刊,等。只要有可能,一定要给孩子安排一间光线充足、安静而不受干扰的学习室,至少也要在房间一角给孩子摆一张书桌和一个小书架。应该认识到家庭文化环境对孩子的熏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而现在有些家庭拼命追求居室装修的富丽堂皇,高档家具和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家里一天到晚是打牌声、喝酒猜拳声和吵吵骂骂声,却没有读书声,似乎是不可取的。
精神文化方面,一要建立文明、科学的现代家规,形成文明民主家风。家规不是单纯约束孩子,而要全家共同遵守。父母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对传统的家规要批判地继承。良好的家风
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有着巨大的力量。二要形成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要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关心,讲文明礼貌,讲理解宽容,无论何时不说过头话,不采取过激行动。处理家庭事务,家庭成员要民主协商,不搞一言堂。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鼓励孩子关心、参与家庭事务的处理,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不仅要做他们的老师,而且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家庭关系更加亲密融洽。如有矛盾,妥善解决,切忌无原则的争吵,甚至酿成纠纷,不可收拾。须知父母的专制只能使孩子变得懦弱无能或蛮不讲理。三要形成愉快的氛围。家庭成员在劳作和学习之余,不妨在一起讲讲见闻、故事、笑话,语言风趣幽默些;可养成一些良好的兴趣爱好,如读书看报,写字画画,种花种草,打球,郊游,下棋,欣赏音乐,收藏,等等,都可以陶冶性情,有益身心健康。但不可沾染不良嗜好,如赌博、嗜烟、酗酒等。四要爱科学,家庭要有尊重文
化知识和科学的氛围。要有科学精神,不要相信封建迷信。要认识到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现代科技、不会操作电脑的人。家庭要有浓厚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这样的家庭才能造就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有用之材。
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的智力气氛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的一般发展、记忆,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家里的智力兴趣如何,成年人读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及他们给儿童的思想留下了哪些影响。”卢梭也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的毒害的最好良剂。”可见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对于培养有文化教养的下一代,抵制和净化社会不良文化影响的作用是多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的文化氛围决定了孩子的未来。而不良的家庭文化氛围则会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正如杜威所说:”家庭中正常关系的失调,是以后产生精神和情绪的各种病态 的肥沃的土壤。”
家长最重要的是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在于感化、示范和熏陶,如父母鲜明的政治立场、强烈的事业心、高尚的追求与情操、助人为乐的精神等等,这些都能对孩子起着榜样作用。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家长教育孩子,可以说是全天候的。家长并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时才教育孩子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教材。这也正是言教与身教必须兼施、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因。
第三、爱,不可忍辱负重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子决不等于教子,在爱与教的问题上,它留给我们的思考至少有以下几点。
⑴爱子要理智,“爱自己的孩子连母鸡都会”关键在于怎么爱。有些家长宁可刻薄自己,一日三餐吃或不吃,也要让孩子吃饱吃好;宁可自己的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也要让
孩子穿得体体面面、漂漂亮亮。这种“忍辱负重”的爱,除了能表达父母的慈心善意之外,实在不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任何好处。
⑵教子比爱子更重要。爱子乃人之常情,但仅有爱是不够的。父母之爱的力量或许无法估量,但缺少教育的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一种“害”。天下父母一定要深谙教子比爱子更重要的真谛。要多教给孩子一点谦让、宽容、仁爱;多灌输一点理想、道德、情操;多一份理智和引导,这才是真正的爱子。
⑶要让孩子学会爱。父母爱孩子天经地义,子女爱父母更是理所应当。父母不仅要关爱孩子,而且要设法让孩子学会爱。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要保持节制,而且要努力获得报答,使孩子在报答的过程中,学会爱父母,爱他人,爱家庭,爱学校,爱祖国,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使他们成为具有同情心、爱心、良心等优良心理品格的现代人。
第四、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呢?
有的父母见到孩子学习松懈成绩一时不够理想,便十分焦急有的时常抱怨、斥责,甚至对孩子进行惩罚这样做是十分错误的殊不知,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有一个过程的按照苏联杰出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学说,建立一种习惯就是建立新的动力定型,这种定型的建立往往是从破坏以往的定型为前提的而这种过程并非一时可以完成何况小学生,当然更是如此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事实上并不可能因而,必须炼而求成或炼铁成钢,方可奏效
那么,家长应当从哪里入手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呢
第一、抓作业。要规定孩子放学后必须做完作业,必须检查口头作业、复习、预习作业也不容草率而孩子往往比较讨厌作业。
原因有:一是智力水平不高。在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智力是有差异的,他
们领会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也有差异。同样的作业量,有的学生要比别的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在目前情况下,教师布置作业往往倾向于中等生,如果作业一多,他们必须花很多的时间,这时如果没有人来帮助督促,时间一长,这些学生就容易丧失信心,害怕做作业。二是学习目的不明确。玩是孩子的天性。自实行双休日以来,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更多了,如果家长只顾工作,不正确引导孩子,就容易使孩子迷上看电视等,把什么事都忘在了脑后。如有的孩子为了多玩一些时间,几天的作业花半个小时就给解决了。也有孩子,先玩个痛快,等到第二天要上学了,实在没办法,才匆匆做作业。这样的作业,它的质量可想而知,不是字迹潦草,就是错处很多。因此,家长在孩子的假期中,要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业,督促按时保质完成作业。三是意志不强。学生放学回家,经常是每个家庭最热闹的时候,孩子拿着吃的,边吃边玩,好不开心。吃完晚饭,本来
想做作业,如果这时父母把电视机打开,想看一会儿电视,有些孩子心里也就不想做作业了,就津津有味地看起电视来。结果,把做作业的事给耽误了。第二天,心里着急,才急忙把作业补上。因此,做家长的要给孩子立下规矩,放学回家,要先做作业后娱乐,而不应放任孩子。四是情绪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的情绪对孩子完成作业有很大帮助,而不良的家庭气氛则会降低孩子学习的效果。如单亲家庭和家中关系比较紧张的家庭的孩子,做作业的态度不如别的孩子好,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容易自暴自弃。所以,做家长的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气氛和谐的学习环境,避免孩子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即使有时碰到不顺心的事,也要努力克制自己,以免孩子的情绪受到波动。对于智力水平不高的孩子,家长要耐心的帮助,而不是训斥,甚至责骂。让孩子在愉快的情况下完成作业。
学生不能很好完成作业,除上面的几种原因外,还有其它的客观因素。因
此如果孩子不认真做作业,家长要及时了解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第二、抓态度。要求学习专心、细心,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书写要工整、清洁、准确,不能虎头蛇尾或龙习凤舞。
第三、抓技能。如想问题、做作业时,要求准确面迅速,在质中求快语言表达务求清楚、生动、手工操作、口头背诵务求熟练。
第四、抓能力。主要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力在课余一切学习中都要注意认真培养上述能力。
第五、关心孩子的双休日。
时今,双休日学生不得留校补课,很多学校都能遵照执行,如此一来,孩子的业余时间的确多了,但这业余时间是否丰富呢?为此家长有必要对孩子的双休日过问一下,关心一下。经常能看到每逢双休日,游戏厅生意特别红火,仔细一瞧,围着游戏机玩得满头大汗的,大多是中小学生,他们沉浸在宇宙大战,枪杀打杀片之中,试想,如此双休日,孩子能得到什么?相反地有的家长对自己子女的双休日极为重视,除督促其完成学习任务之外,带子女走向大自然,让孩子感受生活的美好,人间的亲情,同时也会写作提供了广阔的写作源泉,所以,家长有必要在双休日尤其关心自己的孩子,不妨过问一下:
⑴双休日您的孩子在玩什么?
⑵双休日您的孩子怎么玩?
⑶双休日您的孩子玩得怎样?
如果在这三方面家长能适当关系指导。那您的孩子在充分休息的时间里也能学到书本学不到的知识,将受益匪浅。
第六、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在家庭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
⒈培养孩子的耐挫力
现在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关怀、爷爷奶奶的呵护中长
大,备受至爱,事事顺心,因而,缺乏一种耐挫力。表现为听得进表扬,却听不进批评,偶尔考试成绩不佳便会经受不起,失去自信心。为此,家长有必要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在家中,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受一些小小的挫折,并鼓励他自己克服。例如:父亲与孩子下棋,有的父亲怕孩子输后哭闹,因而故意让他一回,孩子赢了,虽然不哭了,久而久之,孩子只能赢得起,却再也输不起了。有的父亲则不然,真刀实枪与孩子干,第一回孩子也许输了,但第二回,第三回情形也许会出现变化,孩子也会想尽办法对付父亲,表面看来似乎赢了一盘棋,实际上培养了孩子不仅赢起得起,更输得起的好品质,为他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⒉培养孩子的“肚量”
现代家庭,孩子在家中唯我第一,生活圈狭小,因而容易出现气量小的毛病,常常表现为心中只有自己而无他人,往往看自己优点,看别人缺点,甚至拿
自己的优点比别人缺点。因此,家长必须耐心地培养孩子的“肚量”多带孩子去一些公共场所,让孩子与同们一起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孩子心胸开阔,豁达乐观的性格,孩子小时就有很好的“肚量”,为他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因为鸡肠鼠肚的人往往是自寻烦恼,一点儿事就钻了牛角尖。
⒊培养孩子的进取心
现在的孩子,在家中一切均被安排得妥妥贴贴,根本用不着自己去努力,去进取。久而久之。很容易使一些孩子缺乏进取心。其实,家长也不可忽视培养孩子的进取心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肯定孩子的才能,如孩子确认要干某件事时,做家长的应给予支持肯定,相信孩子的才能,并鼓励说:“你行,你真行。”这样,孩子会倍受鼓舞,努力进取的决心可想而知了。其次,当孩子有些失败时,尽量不要训斥孩子,而是耐心细致地给孩子找原因,分析情况,确定改进方法。试想,如果孩子稍
有不顺父母就谴责,这样的孩子日后他的进取心会上哪儿呢?第三,对于一些特别胆小怕事的孩子,家长应多加鼓励,少批评甚至不批评,让他们通过努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孩子逐步形成“我能,我行”的自信心理,培养孩子的进取心。
⒋培养孩子的成功意识
孩子年纪小,易被一些大人看来似乎很小的事而激励。殊不知,小小的事却包含孩子成功的喜悦。作为家长,应学会分享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孩子有了成绩和进步,哪怕是做成的一只“纸飞机”,搭成了一辆“大卡车”,家长都得适当夸奖鼓励。这样,他们的自信心足了,心情更好了,也会向着更高的目标去奋进,相反,如果家长无端训斥,就会大大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变得畏缩软弱,失去信心,影响今后发展,作为家长,都应看到自己孩子独特的优势,发挥其特长,努力培养孩子的成功意识。
总之,人的心理素质,会对人的一
生起重大作用,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切莫轻视了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⒌家长要鼓励孩子多运动
运动能使孩子身体健壮有力,反应敏捷,动作协调,聪明,乐观,促进良好品德和思维素质的发展。
特别是孩子功课忙、作业多时,更要鼓励孩子坚持参加运动,这样可使他保持旺盛的精力,消除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运动,这样可以增进亲子关系,玩得更加开心,有益于身心健康。
第四篇:校长上学期六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今天,因为孩子们的缘分,我们走进了胡家中心学校,欢迎各位!感谢大家!我叫陈恩学,是胡家中心学校副校长。我们全镇今年共有小学毕业班 个,学生人。其中:付家桥小学 班,学生人;肖家桥小学 班,学生人;胡家小学班,学生人。学生从总体来说都比较乖巧听话,没有一个迟到早退现象,每天的值日工作认真负责,上课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听讲,作业也只有
一、两个学生会忘记做,同学之间能团结友爱。各位家长,是你们培养了这些优秀的儿女,在此,我真诚地道一声:“谢谢,辛苦了!”当然,我们学校毕业班学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自习课上总有学生管不住自己,会回头说话;有学生会在课后不顾生命安全,爬树掏鸟窝„„各位家长,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今天坐在了一起,借此机会,我们探讨一下教育对策。我有以下几点要说的;首先让我们听听孩子们想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的心里话。孩子们说:我有时不听家长的话是因为:
1、他们对我提出的要求太高太严,我做不到。
2、他们曾伤害过我的自尊心。
3、我对他们不服气。
4、当时我的心情不好。
5、我根本不相信他们说的话是真的。
6、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
7、他们经常打人,我反感他们。
8、我正在生气,心太烦,谁的话也不爱听。
9、他们对我说话时态度不好,语言不文明,不尊重人。
10、他们总拿我跟别的孩子比,我最不愿意听这些话。
11、我经常挨训,已经和他们形成对抗心理。
12、他们说的话是假话,我才不爱听呢!
13、他们说话太罗嗦,让我厌烦,我就赌气不听。
14、他们经常冤枉我,我很委屈,所以他们说话我就听不进去。
15、家长总爱带一大堆人来家喝酒打牌,吆吆喝喝影响我学习,我很反感。
16、家长遇上不顺心的事总爱拿我们撒气,所以我很生气。
17、家长每天看电视声音太大影响我睡觉,所以我就和他们对抗,就不听话。
18、我说的话他们从来不愿听,甚至连我的解释也听不进去,所以他们说话我也不爱听了。
19、我觉得我已经长大了,不用老让别人管着我了。20、所有的时间都让老师和家长支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感觉没有时间做,我一点自由也没有,越听话越没有自由。听了这些孩子的话,家长应更多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第一、平等。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个体,虽然年龄小,个头矮,可他们有思想,有头脑,我们成年人不妨蹲下来和他们对话。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第四个层次是尊重需要,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两方面,前者希求别人的重视,后者希求个人有价值。所以,作为老师、家长,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人格,尊重他们的生命。每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他可能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但在另一方面却胜人一筹。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已经尽了力,流了汗,我们做紧张的就不必太苛求。第二、交流。在平等的基础上设法多交流。两代人之间有一种心理隔阂,叫“代沟”,消除“代沟”,莫过于平等交流,加强对话。比如,孩子回到家随便问问;今天学校有什么新鲜事?你的同桌有换了吗?喜不喜欢他?你的语文老师讲课有什么特色?你的课本中有哪些优美的短文,读两段美文给我解解闷,等等。寻常的交谈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产生亲近感。第三、容忍。容忍他的合理性错误,不要遏制个性。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一生要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曾经有一个小孩喜欢动手。有一次他把妈妈刚买回的新表当玩具拆了。妈妈气坏了,狠狠揍了孩子一顿。恰好老师来家访,妈妈数落了孩子拆表的错误。没想到老师幽默地答: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妈妈感到不可理解。老师[4][5][6]下一页说:“孩子这种行为虽然没有理性,但却蕴含创造力,你不该打骂他。”老师建议采取补救措施,带孩子去钟表铺,满足他的好奇心。这位老师就是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学生,正是他积极倡导“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让他任意翱翔。”中国的传统教育比较注重群体性,忽视个性发展,因而阻碍创造性思维培养。第四、鼓励。有时候家长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随意指出几名学生,对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天赋,非常聪明。后来这些孩子果真越来越聪明了。其实,是因为老师相信了罗森塔尔的话,经常鼓励夸奖这些孩子。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可见,正面的鼓励赏识是促成孩子成功的有效途径。比如一次考试考砸了,与其嘲讽他:瞧你这模样,还有什么出息。不如换一个角度,效果会大不同:这么难的题目,也得了60多分,不错呀!但是,我们的家庭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无意识的错误教育,比如:⑴常询问孩子在班级的名次。家长不能以每次考试成绩的排名来肯定或否定孩子,对于一个不可能得第一的孩子反复强调名次,势必使孩子陷于自卑。而孩子的自我否定,不仅会使其学习成绩进一步下降,孩子未来的整体发展都会受到妨碍。⑵常指责孩子的失败。比如有两个孩子的语文考试不及格,家长甲对孩子说:“妈妈和爸爸都很关心你的语文成绩,我相信这次考试还没有反映出你的水平,你要加油呀,孩子!”家长乙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你以后肯定考不上大学!”家长甲传达的是关心和爱护,家长乙引发的却是焦虑和憎恨,前者能激发孩子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注重于问题的解决;后者则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孩子通常都实践父母和教师对他们的期望,给孩子摧毁性的预言会造成伤害。⑶常阻止孩子玩耍而命其回到书桌前。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味地阻止,迫使其“学”,而且学之不尽,孩子必然会产生厌烦心理。成功的教育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即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而不恰当的教育,则只会使孩子原本存在的学习兴趣也没有了。⑷在生活、学习中包办太多,使孩子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承担的最主要的职责不是陪读,不是代替,而是培养一个好习惯。如果家长在孩子的生活、学习中包办太多,孩子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作基础,独立学习能力自然建立不起来。于是,家长越着急,孩子越不急,反正一切都由别人替自己操心。结果,家长很累,孩子反而不长进。⑸有时家长会实行棍棒教育。往往只是因为一时冲动,可是您是否知道: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说谎 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瞒则瞒,能骗就骗,因为对孩子来说,骗过了一次,就可以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的谎话,往往站不住脚,很容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的态度会更加强硬;而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后更会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懦弱 如果孩子经常挨打,时间一久,孩子一看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会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这样的孩子往往惟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孤独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更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性格上也显得孤独。固执 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往东,他偏要往西,存心让家长生气。还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犟劲越来越大,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粗暴 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这种粗暴的性格一上一页[4][5][6]下一页旦形成,长大后,孩子就会有暴力倾向。家长打孩子,其实是给孩子做了坏榜样。怪僻 有的家长打了孩子后,还硬要孩子“认错”,以此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事实上,这样做只能促使孩子的排他倾向加剧。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实际上,他的抵触情绪很大。在被打之后,他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怪僻。喜怒无常 有的家长打过孩子后,又觉得心痛后悔,就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甚至抱着孩子痛哭,并加倍给孩子以物质上的补偿。这种情况,在开始时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时间一久,他也就习以为常了。慢慢地孩子也会变得喜怒无常了。其次,有句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可以使孩子有良好的文化教养,养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使其受益无穷;同时也会使家庭成员关系融洽、和睦,心境愉快,生活目标高尚,生活质量高,充满安全、幸福的感觉。家庭文化氛围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化方面,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居室宽大、明亮、整洁,是最好的。但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居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布置得体,也同样可以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比如墙壁上悬挂着字画(或者是名人的、或者是朋友赠送的、或者是自己创作的字画)、地图、照片等,书架上放一些古今中外名著和当前的畅销书刊,等。只要有可能,一定要给孩子安排一间光线充足、安静而不受干扰的学习室,至少也要在房间一角给孩子摆一张书桌和一个小书架。应该认识到家庭文化环境对孩子的熏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而现在有些家庭拼命追求居室装修的富丽堂皇,高档家具和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家里一天到晚是打牌声、喝酒猜拳声和吵吵骂骂声,却没有读书声,似乎是不可取的。精神文化方面,一要建立文明、科学的现代家规,形成文明民主家风。家规不是单纯约束孩子,而要全家共同遵守。父母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对传统的家规要批判地继承。良好的家风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有着巨大的力量。二要形成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要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关心,讲文明礼貌,讲理解宽容,无论何时不说过头话,不采取过激行动。处理家庭事务,家庭成员要民主协商,不搞一言堂。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鼓励孩子关心、参与家庭事务的处理,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不仅要做他们的老师,而且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家庭关系更加亲密融洽。如有矛盾,妥善解决,切忌无原则的争吵,甚至酿成纠纷,不可收拾。须知父母的专制只能使孩子变得懦弱无能或蛮不讲理。三要形成愉快的氛围。家庭成员在劳作和学习之余,不妨在一起讲讲见闻、故事、笑话,语言风趣幽默些;可养成一些良好的兴趣爱好,如读书看报,写字画画,种花种草,打球,郊游,下棋,欣赏音乐,收藏,等等,都可以陶冶性情,有益身心健康。但不可沾染不良嗜好,如赌博、嗜烟、酗酒等。四要爱科学,家庭要有尊重文化知识和科学的氛围。要有科学精神,不要相信封建迷信。要认识到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现代科技、不会操作电脑的人。家庭要有浓厚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这样的家庭才能造就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有用之材。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的智力气氛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的一般发展、记忆,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家里的智力兴趣如何,成年人读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及他们给儿童的思想留下了哪些影响。”卢梭也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的毒害的最好良剂。”可见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对于培养有文化教养的下一代,抵制和净化社会不良文化影响的作用是多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的文化氛围决定了孩子的未来。而不良的家庭文化氛围则会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正如杜威所说:“家庭中正常关系的失调,是以后产生精神和情绪的各种病态的肥沃的土壤。”家长最重要的是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在于感化、示范和熏陶,如父母鲜明的政治立场、强烈的事业心、高尚的追求与情操、助人为乐的精神等等,这些都能对孩子起着榜样作用。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家长教育孩子,可以说是“全天候”的。
第五篇:校长上学期六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20XX年上学期六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胡家中心学校副校长 陈恩学
各位家长:
今天,因为孩子们的缘分,我们走进了胡家中心学校,欢迎各位!感谢大家!
我叫陈恩学,是胡家中心学校副校长。
我们全镇今年共有小学毕业班 个,学生 人。其中:付家桥小学 班,学生 人;肖家桥小学 班,学生 人;胡家小学 班,学生 人。学生从总体来说都比较乖巧听话,没有一个迟到早退现象,每天的值日工作认真负责,上课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听讲,作业也只有
一、两个学生会忘记做,同学之间能团结友爱。各位家长,是你们培养了这些优秀的儿女,在此,我真诚地道一声:“谢谢,辛苦了!”
当然,我们学校毕业班学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自习课上总有学生管不住自己,会回头说话;有学生会在课后不顾生命安全,爬树掏鸟窝……
各位家长,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今天坐在了一起,借此机会,我们探讨一下教育对策。
我有以下几点要说的;
首先让我们听听孩子们想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的心里话。孩子们说:我有时不听家长的话是因为:
1、他们对我提出的要求太高太严,我做不到。
2、他们曾伤害过我的自尊心。
3、我对他们不服气。
4、当时我的心情不好。
5、我根本不相信他们说的话是真的。
6、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
7、他们经常打人,我反感他们。
8、我正在生气,心太烦,谁的话也不爱听。
9、他们对我说话时态度不好,语言不文明,不尊重人。
10、他们总拿我跟别的孩子比,我最不愿意听这些话。
11、我经常挨训,已经和他们形成对抗心理。
12、他们说的话是假话,我才不爱听呢!
13、他们说话太罗嗦,让我厌烦,我就赌气不听。
14、他们经常冤枉我,我很委屈,所以他们说话我就听不进去。
15、家长总爱带一大堆人来家喝酒打牌,吆吆喝喝影响我学习,我很反感。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16、家长遇上不顺心的事总爱拿我们撒气,所以我很生气。
17、家长每天看电视声音太大影响我睡觉,所以我就和他们对抗,就不听话。
18、我说的话他们从来不愿听,甚至连我的解释也听不进去,所以他们说话我也不爱听了。
19、我觉得我已经长大了,不用老让别人管着我了。
20、所有的时间都让老师和家长支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感觉没有时间做,我一点自由也没有,越听话越没有自由。
听了这些孩子的话,家长应更多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第一、平等。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个体,虽然年龄小,个头矮,可他们有思想,有头脑,我们成年人不妨蹲下来和他们对话。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第四个层次是尊重需要,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两方面,前者希求别人的重视,后者希求个人有价值。所以,作为老师、家长,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人格,尊重他们的生命。每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他可能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但在另一方面却胜人一筹。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已经尽了力,流了汗,我们做紧张的就不必太苛求。
第二、交流。在平等的基础上设法多交流。两代人之间有一种心理隔阂,叫“代沟”,消除“代沟”,莫过于平等交流,加强对话。比如,孩子回到家随便问问;今天学校有什么新鲜事?你的同桌有换了吗?喜不喜欢他?你的语文老师讲课有什么特色?你的课本中有哪些优美的短文,读两段美文给我解解闷,等等。寻常的交谈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产生亲近感。
第三、容忍。容忍他的合理性错误,不要遏制个性。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一生要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
曾经有一个小孩喜欢动手。有一次他把妈妈刚买回的新表当玩具拆了。妈妈气坏了,狠狠揍了孩子一顿。恰好老师来家访,妈妈数落了孩子拆表的错误。没想到老师幽默地答: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妈妈感到不可理解。老师说:“孩子这种行为虽然没有理性,但却蕴含创造力,你不该打骂他。”老师建议采取补救措施,带孩子去钟表铺,满足他的好奇心。这位老师就是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学生,正是他积极倡导“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让他任意翱翔。”
中国的传统教育比较注重群体性,忽视个性发展,因而阻碍创造性思维培养。
第四、鼓励。有时候家长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随意指出几名学生,对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天赋,非常聪明。后来这些孩子果真越来越聪明了。其实,是因为老师相信了罗森塔尔的话,经常鼓励夸奖这些孩子。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可见,正面的鼓励赏识是促成孩子成功的有效途径。比如一次考试考砸了,与其嘲讽他:瞧你这模样,还有什么出息。不如换一个角度,效果会大不同:这么难的题目,也得了60多分,www.xiexiebang.com呀!
但是,我们的家庭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无意识的错误教育,比如:
⑴常询问孩子在班级的名次。家长不能以每次考试成绩的排名来肯定或否定孩子,对于一个不可能得第一的孩子反复强调名次,势必使孩子陷于自卑。而孩子的自我否定,不仅会使其学习成绩进一步下降,孩子未来的整体发展都会受到妨碍。
⑵常指责孩子的失败。比如有两个孩子的语文考试不及格,家长甲对孩子说:“妈妈和爸爸都很关心你的语文成绩,我相信这次考试还没有反映出你的水平,你要加油呀,孩子!”家长乙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你以后肯定考不上大学!”家长甲传达的是关心和爱护,家长乙引发的却是焦虑和憎恨,前者能激发孩子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注重于问题的解决;后者则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孩子通常都实践父母和教师对他们的期望,给孩子摧毁性的预言会造成伤害。
⑶常阻止孩子玩耍而命其回到书桌前。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味地阻止,迫使其“学”,而且学之不尽,孩子必然会产生厌烦心理。成功的教育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即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而不恰当的教育,则只会使孩子原本存在的学习兴趣也没有了。
⑷在生活、学习中包办太多,使孩子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承担的最主要的职责不是陪读,不是代替,而是培养一个好习惯。如果家长在孩子的生活、学习中包办太多,孩子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作基础,独立学习能力自然建立不起来。于是,家长越着急,孩子越不急,反正一切都由别人替自己操心。结果,家长很累,孩子反而不长进。
⑸有时家长会实行棍棒教育。往往只是因为一时冲动,可是您是否知道: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说谎 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瞒则瞒,能骗就骗,因为对孩子来说,骗过了一次,就可以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的谎话,往往站不住脚,很容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的态度会更加强硬;而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后更会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懦弱 如果孩子经常挨打,时间一久,孩子一看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会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这样的孩子往往惟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
孤独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更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性格上也显得孤独。
固执 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往东,他偏要往西,存心让家长生气。还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犟劲越来越大,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
粗暴 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这种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长大后,孩子就会有暴力倾向。家长打孩子,其实是给孩子做了坏榜样。
怪僻 有的家长打了孩子后,还硬要孩子“认错”,以此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事实上,这样做只能促使孩子的排他倾向加剧。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实际上,他的抵触情绪很大。在被打之后,他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怪僻。
喜怒无常 有的家长打过孩子后,又觉得心痛后悔,就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甚至抱着孩子痛哭,并加倍给孩子以物质上的补偿。这种情况,在开始时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时间一久,他也就习以为常了。慢慢地孩子也会变得喜怒无常了。
其次,有句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可以使孩子有良好的文化教养,养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使其受益无穷;同时也会使家庭成员关系融洽、和睦,心境愉快,生活目标高尚,生活质量高,充满安全、幸福的感觉。
家庭文化氛围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
物质文化方面,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居室宽大、明亮、整洁,是最好的。但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居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布置得体,也同样可以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比如墙壁上悬挂着字画、地图、照片等,书架上放一些古今中外名著和当前的畅销书刊,等。只要有可能,一定要给孩子安排一间光线充足、安静而不受干扰的学习室,至少也要在房间一角给孩子摆一张书桌和一个小书架。应该认识到家庭文化环境对孩子的熏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而现在有些家庭拼命追求居室装修的富丽堂皇,高档家具和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家里一天到晚是打牌声、喝酒猜拳声和吵吵骂骂声,却没有读书声,似乎是不可取的。
精神文化方面,一要建立文明、科学的现代家规,形成文明民主家风。家规不是单纯约束孩子,而要全家共同遵守。父母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对传统的家规要批判地继承。良好的家风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有着巨大的力量。二要形成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要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关心,讲文明礼貌,讲理解宽容,无论何时不说过头话,不采取过激行动。处理家庭事务,家庭成员要民主协商,不搞一言堂。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鼓励孩子关心、参与家庭事务的处理,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不仅要做他们的老师,而且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家庭关系更加亲密融洽。如有矛盾,妥善解决,切忌无原则的争吵,甚至酿成纠纷,不可收拾。须知父母的专制只能使孩子变得懦弱无能或蛮不讲理。三要形成愉快的氛围。家庭成员在劳作和学习之余,不妨在一起讲讲见闻、故事、笑话,语言风趣幽默些;可养成一些良好的兴趣爱好,如读书看报,写字画画,种花种草,打球,郊游,下棋,欣赏音乐,收藏,等等,都可以陶冶性情,有益身心健康。但不可沾染不良嗜好,如赌博、嗜烟、酗酒等。四要爱科学,家庭要有尊重文化知识和科学的氛围。要有科学精神,不要相信封建迷信。要认识到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现代科技、不会操作电脑的人。家庭要有浓厚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这样的家庭才能造就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有用之材。
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的智力气氛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的一般发展、记忆,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家里的智力兴趣如何,成年人读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及他们给儿童的思想留下了哪些影响。”卢梭也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的毒害的最好良剂。”可见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对于培养有文化教养的下一代,抵制和净化社会不良文化影响的作用是多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的文化氛围决定了孩子的未来。而不良的家庭文化氛围则会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正如杜威所说:“家庭中正常关系的失调,是以后产生精神和情绪的各种病态的肥沃的土壤。”
家长最重要的是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在于感化、示范和熏陶,如父母鲜明的政治立场、强烈的事业心、高尚的追求与情操、助人为乐的精神等等,这些都能对孩子起着榜样作用。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家长教育孩子,可以说是“全天候”的。家长并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时才教育孩子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教材。这也正是言教与身教必须兼施、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因。
第三、爱,不可忍辱负重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子决不等于教子,在爱与教的问题上,它留给我们的思考至少有以下几点。
⑴爱子要理智,“爱自己的孩子连母鸡都会”关键在于怎么爱。有些家长宁可刻薄自己,一日三餐吃或不吃,也要让孩子吃饱吃好;宁可自己的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也要让孩子穿得体体面面、漂漂亮亮。这种“忍辱负重”的爱,除了能表达父母的慈心善意之外,实在不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任何好处。
⑵教子比爱子更重要。爱子乃人之常情,但仅有爱是不够的。父母之爱的力量或许无法估量,但缺少教育的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一种“害”。天下父母一定要深谙教子比爱子更重要的真谛。要多教给孩子一点谦让、宽容、仁爱;多灌输一点理想、道德、情操;多一份理智和引导,这才是真正的爱子。
⑶要让孩子学会爱。父母爱孩子天经地义,子女爱父母更是理所应当。父母不仅要关爱孩子,而且要设法让孩子学会爱。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要保持节制,而且要努力获得报答,使孩子在报答的过程中,学会爱父母,爱他人,爱家庭,爱学校,爱祖国,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使他们成为具有同情心、爱心、良心等优良心理品格的现代人。
第四、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呢?
有的父母见到孩子学习松懈.成绩一时不够理想,便十分焦急.有的时常抱怨、斥责,甚至对孩子进行惩罚.这样做是十分错误的.殊不知,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有一个过程的.按照苏联杰出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学说,建立一种习惯就是建立新的“动力定型”,这种“定型”的建立往往是从破坏以往的“定型”为前提的.而这种过程并非一时可以完成.何况小学生,当然更是如此.“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事实上并不可能.因而,必须“炼而求成”或“炼铁成钢”,方可奏效.那么,家长应当从哪里入手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呢?
第一、抓作业。要规定孩子放学后必须做完作业,必须检查.口头作业、复习、预习作业也不容草率.而孩子往往比较讨厌作业。
原因有:一是智力水平不高。在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智力是有差异的,他们领会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也有差异。同样的作业量,有的学生要比别的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在目前情况下,教师布置作业往往倾向于中等生,如果作业一多,他们必须花很多的时间,这时如果没有人来帮助督促,时间一长,这些学生就容易丧失信心,害怕做作业。二是学习目的不明确。玩是孩子的天性。自实行双休日以来,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更多了,如果家长只顾工作,不正确引导孩子,就容易使孩子迷上看电视等,把什么事都忘在了脑后。如有的孩子为了多玩一些时间,几天的作业花半个小时就给解决了。也有孩子,先玩个痛快,等到第二天要上学了,实在没办法,才匆匆做作业。这样的作业,它的质量可想而知,不是字迹潦草,就是错处很多。因此,家长在孩子的假期中,要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业,督促按时保质完成作业。三是意志不强。学生放学回家,经常是每个家庭最热闹的时候,孩子拿着吃的,边吃边玩,好不开心。吃完晚饭,本来想做作业,如果这时父母把电视机打开,想看一会儿电视,有些孩子心里也就不想做作业了,就津津有味地看起电视来。结果,把做作业的事给耽误了。第二天,心里着急,才急忙把作业补上。因此,做家长的要给孩子立下规矩,放学回家,要先做作业后娱乐,而不应放任孩子。四是情绪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的情绪对孩子完成作业有很大帮助,而不良的家庭气氛则会降低孩子学习的效果。如单亲家庭和家中关系比较紧张的家庭的孩子,做作业的态度不如别的孩子好,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容易自暴自弃。所以,做家长的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气氛和谐的学习环境,避免孩子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即使有时碰到不顺心的事,也要努力克制自己,以免孩子的情绪受到波动。对于智力水平不高的孩子,家长要耐心的帮助,而不是训斥,甚至责骂。让孩子在愉快的情况下完成作业。
学生不能很好完成作业,除上面的几种原因外,还有其它的客观因素。因此如果孩子不认真做作业,家长要及时了解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第二、抓态度。要求学习专心、细心,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书写要工整、清洁、准确,不能“虎头蛇尾”或“龙习凤舞”。
第三、抓技能。如想问题、做作业时,要求准确面迅速,在质中求快;语言表达务求清楚、生动、手工操作、口头背诵务求熟练。
第四、抓能力。主要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力.在课余一切学习中都要注意认真培养上述能力。
第五、关心孩子的双休日。
时今,双休日学生不得留校补课,很多学校都能遵照执行,如此一来,孩子的业余时间的确多了,但这业余时间是否丰富呢?为此家长有必要对孩子的双休日过问一下,关心一下。经常能看到每逢双休日,游戏厅生意特别红火,仔细一瞧,围着游戏机玩得满头大汗的,大多是中小学生,他们沉浸在宇宙大战,枪杀打杀片之中,试想,如此双休日,孩子能得到什么?相反地有的家长对自己子女的双休日极为重视,除督促其完成学习任务之外,带子女走向大自然,让孩子感受生
www.xiexiebang.com的 活的美好,人间的亲情,同时也会写作提供了广阔的写作源泉,所以,家长有必要在双休日尤其关心自己的孩子,不妨过问一下:⑴双休日您的孩子在玩什么?
⑵双休日您的孩子怎么玩?
⑶双休日您的孩子玩得怎样?
如果在这三方面家长能适当关系指导。那您的孩子在充分休息的时间里也能学到书本学不到的知识,将受益匪浅。
第六、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在家庭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
1、培养孩子的耐挫力
现在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关怀、爷爷奶奶的呵护中长大,备受至爱,事事顺心,因而,缺乏一种耐挫力。表现为听得进表扬,却听不进批评,偶尔考试成绩不佳便会经受不起,失去自信心。为此,家长有必要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在家中,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受一些小小的挫折,并鼓励他自己克服。例如:父亲与孩子下棋,有的父亲怕孩子输后哭闹,因而故意让他一回,孩子赢了,虽然不哭了,久而久之,孩子只能赢得起,却再也输不起了。有的父亲则不然,真刀实枪与孩子干,第一回孩子也许输了,但第二回,第三回情形也许会出现变化,孩子也会想尽办法对付父亲,表面看来似乎赢了一盘棋,实际上培养了孩子不仅赢起得起,更输得起的好品质,为他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