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中心组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讨发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大背景下,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重要历史节点上,召开的一次历史性会议,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必将不断开辟中国之治的新境界,提升国家治理的新效能。近几天,通过对全会公报和***重要讲话的反复研读、深学细悟,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就是要坚定制度自信不摇摆。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14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制度自信,在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上保持定力,作好示范。要从历史与现实的逻辑中、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中、从国家发展变化的进程中、从老区振兴发展的切身感悟中,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不断增强对这一制度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进而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只要我们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一定能顺利完成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任务。虽然我们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久久为功,既要把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又要研究和解决新的问题,加强制度创新,学会利用德治、法治等多种方式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多种手段,全面提高治理水平。
第二、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就是要强化制度意识不逾矩。好的制度制定出来,如果不能得到执行,制度就转换不成治理的效能。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国各级林草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要把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推进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确保学习贯彻和制度建设工作取得实效。要把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关于林草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紧密结合起来,与本领域业务实际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把握精神内涵,努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要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林草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全面调查研究并总结评估已有政策法规、制度方案、重大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研究确定完善林草治理体系的总体思路、主体框架和重点任务,让林草制度体系建设前后衔接、林草治理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找准林草治理领域的突破点、关键点和切入点,全力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国有林区改革、国有林场改革、生态扶贫等重点工作,全面完成中央交给林草部门的各项任务,不断开创林业草原事业发展新局面。充分肯定我们党治理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全面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作出决定,明确了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以及总体目标、工作要求,为坚定制度自信、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正确方向。全会公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做出了一个重要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这“三个是”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改革开放
年的伟大实践、在新中国
年的非凡历程中得来的。今天的中国为何有着坚定的制度自信?答案就在这“三个是”中。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曾经一段时间,有些人总是以西方国家的制度为“样本”
个人精心创作,文档质量一流,排版工整精美,希望各位文库用户喜欢。谢谢支持!-
-“标杆”,来评价中国的制度甚至设计中国的制度改革。听起来说得头头是道,有根有据,十分唬人,但历史证明,这种制度研究和设计的思路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衡量一个社会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先进,主要看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拥护。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在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世界历史上少有的辉煌时期,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中国的国家治理水平曾代表一个时代的顶峰。然而鸦片战争后的百年,中华民族走过一段最为屈辱的历史,一步步滑入苦难的深渊。武昌城头辛亥革命的枪声,击碎了绵延
2000
年的封建王朝,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但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种种国家治理体系的方案都在现实中败下阵来。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才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百年梦想,并在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取得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终于
个人精心创作,文档质量一流,排版工整精美,希望各位文库用户喜欢。谢谢支持!-
-找到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治理路径。可以说,是中国独特的历史轨道、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基本国情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我们常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到底是不是好,看的是中国发展的现实,看的是中国人民的拥护。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什么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这些奇迹与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的中国制度和治理体系下干出来的。这种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体现在哪里?全会凝练概括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到人民当家作主;从全面依法治国,到全国一盘棋;从各民族一律平等,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每一个方面都契合国情,都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也都深得人民拥护。这是“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所在,也是我们坚持“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所在。新中国
年,是在风雨兼程中创造辉煌的70
年。中国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不仅集中体现在70年来持续奋斗中取得的历史性进步和成就上,体现在新中国面对来自国内外风云变幻的挑战依然巍然挺拔、“红旗不倒”上,还深刻地体现在新中国具有内在的青春活力,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进步潮流,不断自我更新、与时俱进上。“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生动写照。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曾经这样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四个有效”:“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归根到底,这是能够持续推动中国进步和发展、确保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在5000
多字的公报全文中,“制度”一词一共提到了
77次,“坚持”一词提到了
次。“坚持”这个词之所以高频,一是在总结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时用了十三个“坚持”,同时对于未来工作的部署,也用了十三个“坚持和完善”——全会的胜利举行,意味着我们站上了向国家治理现代化奋进的新起点。未来,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就一定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