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台发表获奖感言(通用)
上台发表获奖感言(通用6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收获不一样的感想和体会,这时就可以通过写感言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感言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上台发表获奖感言(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上台发表获奖感言1首先感激各位领导及全体同事对营销中心工作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感激你们对我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营销中心是公司产品的销售部门,负责节能设备的推广活动,公司的营销策略等,并处理营销过程中各种对外关系,包括公共关系、销售、客户服务等,所以工作较为繁杂。之所以我能获得优秀员工这个奖项,确实离不开领导的关怀,同事的支持,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行营销中心的荣誉。
我认为一名优秀员工应当起到表率作用,应当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默默地奉献着光和热;应当抱着务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埋头苦干,敬业爱岗,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做工作要有策略和有职责心,因为策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而有了职责心,在工作中就会认真细致,避免出现差错。
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将不辜负领导的期望,更加尽心尽职,努力工作,并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工作业绩,用实际行动为公司的发展尽自我的绵薄之力。
回顾半年来,我并没有为公司做出了不起的大贡献,也没取得异常值得炫耀可喜的业绩,我只是尽量做好属于自我岗位上的工作,尽自我最大的努力的去完成每一次的指标,总结自我的经验,从经验中学习,向他人学习,尽量将自我的工作争取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尽可能的提高工作效率,虽然如此,但我的付出得到了公司的认可,我深感无比的荣幸,我想公司这次评优活动也再次向每位员工传达与说明了只要有付出,只要脚踏实地的做好了属于自我的那份工作,就会有回报。
这次能被评为优秀员工,我想这既是公司对我个人工作本事与成绩的肯定,也是对今后工作做得更好的一种鼓励。我也坚信,今后的工作必须会做得更好。志诚的发展让我们成长,我们的共同努力让志诚更加辉煌。
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将不辜负领导和同仁的的期望,更加尽心尽职,抱着务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并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工作技能,迎接新的挑战!用实际行动为公司的发展尽自我的绵薄之力!
上台发表获奖感言2这次,能被评为公司xx年度优秀员工荣誉称号,我感到十分高兴与荣幸,感激公司对我的厚爱与信任,感激领导对我的关爱,感激同事们对我的认可。
自进公司工作至今,我并没有为公司做出了不起的大贡献,也没取得异常值得炫耀可喜的业绩,在财务工作中,我只是尽量做好自我在财务的工作,尽自我最大的努力尽力尽快的去完成每一次任务,尽量将自我的工作争取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快更好。在这一年多的工作中,我经常出差在外,虽然有时候会觉得有点累,可是只要能顺利完成领导交给我的任务,也就觉得值得了。我想公司这次评优活动也再次向每位员工传达与说明了只要有付出,只要做好了属于你的那份工作,就会有回报的平凡道理。
这次能被评为优秀员工,我想这既是公司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今后工作做得更好的一种鼓励。我也坚信,今后的工作必须会做得更好。德勤的发展让我们成长,我们的共同努力让德勤更加辉煌。
过去的荣誉已经成为了过去,20xx年才是我们奋发图强的一年,我们面临的新的形势既充满挑战,更催人奋进,我将不断加强个人修养,自学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工作业务水平,扬长避短,发奋工作,力求把工作做好的更好、更扎实,树立德勤人的良好形象。
上台发表获奖感言3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
我是南昌化验室的舒丹,很荣幸作为优秀员工代表在那里发言。我想借此机会,向以往在工作中给予我指导和支持的领导们、同事们,致以最衷心的感激!
今日,能够站在那里发言,我既感到幸运,同时又感到很有压力。感到幸运,是基于我进公司的时间不长,工作表现也不算异常出色,但我的工作仍然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和支持,所以,我想,我是幸运的;而感到压力,是因为今日的成绩将是我明天的起点,我要努力做的`更好,才能实现不断提升自我、创造更好的成绩。所以,对我在公司未来的成长,我感受到了压力。可是,未走过的路,总是令人充满期望,我期待着“未来”,期待在公司获得更大成功,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回想在公司里的日子,我对自我的工作做了一个小小的总结。
我是20xx年1月进入公司的,此刻我的工作职务是化验专员,主要负责各加工厂原辅料及成品的检验工作。在工作过程当中,让我接触到了许多不一样的人和事,不但丰富了我的工作经验,也增强了我的专业技能,使我在工作中得以迅速成长。我始终坚信:在不一样的工作岗位上,都能为了公司做出贡献,我想这也是对我们所有员工来讲最为基本的一条。将工作做好、做细,以负职责的心态来严格要求自我。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这正是我一向以来,或者说是我们广大“宝迪”员工努力的方向,所以,我对自我新的工作展望是:在过去已经取得良好成绩的基础上,力争向上再进一步,以逐步实现“不断提升自我,创造更好成绩”的目标,我想这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声;同时,期望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能够继续得到大家的支持。
我很荣幸加入南昌宝迪,并且和大家一齐工作,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自我的各方面都会有所提高的。我坚信:宝迪的发展是无限的,前途是光明的,职工是优秀的。
最终,我愿意和大家一同扎根宝迪,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南昌宝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奉献上自我全部的力量与爱心,愿我们大家共同携手为南昌宝迪未来的腾飞撑起一片蓝天!我相信,在公司领导们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20xx年我们将取得更好的成绩。立足南昌,放眼世界!
最终,请允许我再次向在座各位表示衷心的感激,祝大家新年欢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多谢大家!
上台发表获奖感言4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此时此刻,我的心境是激动和兴奋的,我能够获得这样如此之高的奖项,我首先要感激公司对我的信任,感激领导对我的关爱,感激同事对我的帮忙。我最要感激的便是我的领导——高部长,正是在他循循善诱的教诲下、面命耳训的要求下,才有我此刻的成绩,当然,优秀员工的获得也离不开我个人的努力,我来谈谈我在平时的工作中是如何做的。
第一、始终将公司的利益放在首位。我在外出监造过程中,经常要求外协厂家热处理取样时取通径可是管、弯管、短尺管、管端存在严重缺陷管等顺序,最大限度的增加合格管料数量;外协厂家在机加工13Cr管料时,对于管端存在超声报警的管料,我都会要求外协厂家反复的探伤和加工,最大限度挽救不合格品,最终提高成材率。
第二、把企业当着父母、把工作当着子女。企业给了我们饭碗,那企业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就得用成绩感恩回报企业;工作就像我们的子女,我们得用心去呵护和关爱,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
第三、监控组工作需要有明确的思路。监控组的最终职责是确保车间无批量性漏检、无批量性返工、进取推进细节改善以及预防和避免重大质量隐患发生。要做好这份工作首先是要明白每个分厂、每个车间重点要关注哪些方面,比如热轧分厂重点关注的是性能,管加工分厂重点关注的是标识;其次要有属于自我一套的监控思路,比如监控的时间、频次、路线、资料等;再次要合理的安排监控组工作,由于监控组工作的特殊性,除了平时的过程监控、成品抽查外还要配合第三方监造工作、抽查接箍等辅料,所以要合理的安排自我的工作,尽可能顾到全局;最终是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解决,解决彻底,跟踪到底。
第四、将监控重心前移。监控组的工作除了日常的车间监控外,更需要将监控重心前移,比如热轧监控组更多的需要关注管坯来料、管加工监控组更多的需要关注热轧来料情景,另外,监控重心前移也包括车间在生产前监控组需要先查看作业卡是否存在错误等。
第五、我自我的工作方法。我每一天上班前都会问自我三个问题:我该做什么我该怎样做我做了吗第一个问题是我该做什么(目标)。自我首先得清楚自我的工作资料和工作职责;第二个问题是我该怎样做(方法)。明白目标后,自我得有一套实现目标的措施和方法;第三个问题是我做了吗(执行)有目标、有方法不去执行只能是南柯一梦。我想说的是:确立目标、坚持方法、持续执行,最终肯定能成功!
我这次能够当选优秀员工,是公司领导对我12年度工作的肯定,今后我更应当严格要求自我,把自我的工作做得更好,维护好优秀员工的形象。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将不辜负领导的期望,更加尽心尽职,努力工作,并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工作技能,用实际行动为公司的发展尽自我的绵薄之力!
多谢大家!
上台发表获奖感言5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学校举办了一场别开声面的趣味体育比赛。里三圈外三圈围满了兴致勃勃来看比赛的同学。他们的热情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参赛选手,甚至于也激发了评委们的极大兴趣。
在这沸腾的人群当中我们班的同学更是激情洋溢,他们用一声比一声高的“8班加油”的呼喊声为我班选手打气。正因为有了同学们的大力支持,我和我的队员才能够出色的发挥,为班级赢得荣誉。
当我跑上去领奖,手捧证书的那一刻。所有的劳累,汗水,紧张都消失的无影无踪。因为通过全班的努力我们取得了进入大学生活以来的第一个团体奖项。那份心情不是用言语可以表达的。就象初次尝到蜜糖一样那么的甜。
当我捧着证书下来看到同学们那惊喜的表情,刚刚比赛时的种种全都清楚的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篮球赛时当李文裕在最后时候投进第七个球,运气球时我们紧张而又努力的配合着不让气球掉下来,拔河比赛时在同学们卖力的加油声中全队人员齐心协力获得了胜利......在这次比赛中我收获最多的不仅是胜利的喜悦,更是团结和友情!通过这次比赛我坚信我们8班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go go,加油!!我们是最棒的!
上台发表获奖感言6尊敬的领导及同事们:
当获知我们防损部被评为店首批“最佳服务团队”的殊荣时,我的情绪无比激动,这是我们防损全体人员相互协作、齐心协力共同的荣誉,“优秀团队”一向是我们防损部为之奋斗的目标,它意味着公司的一种最高的荣誉,它是我们防损部所有人的荣誉,也是店领导及各位同事对防损部工作的高度肯定。
当我站在那里宣读获奖感言时,我还是压抑不了我内心激动的情绪,我有很多想说的,也有很多的人要感谢的,我想感谢所有以前帮忙过我们防损部成长的人,包括店领导、各部门同事等等;此时此刻我想说些发生在我部门那些感人的一幕幕,每一天闭店员工走后都能看见我们的保洁阿姨一遍遍拖地辛勤忙碌的身影,当电梯、线路、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是我们的电工冲锋在前、不怕脏不畏艰辛来排除一个个的故障,来保障卖场的设备正常运行,在活动期间客流较多时,缝纫大姐们为了服务好每个顾客而主动放弃用餐,还有当员工当得知夜班防损葛师傅被车碰伤时,每位都主动要求顶替上岗的一幕幕,还有当得知缝纫邓大姐出车祸时,正值活动高峰缝纫葛大姐三天连续上全天,员工还自发组织去看望病榻上的邓大姐,还有很多很多。
正是从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情上看到了我们团队成员中的一种互帮互助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工作时间内我们是同事、是患难与共的战友、上下级关系,在工作时间外我们是无话不谈的兄长、是挚友、也是好姐妹,正是这样我们的团队才高度团结、永远激情四射;也正是有了许多这样的感人小事,才使得我们的团队更加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获得我店首次“最佳服务团队”,对我们来讲,不仅仅是至高的荣誉更是一种动力的鞭策,我们以后要在保障门店正常营运秩序的同时继续协助做好营运、收货等各项工作,我们将以此共勉,将再接再厉,争创下一个“优秀团队”我明白我们会有更多更加强劲的竞争对手,这对我们来说是压力也是动力,只有持续良好心态,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挑战自己,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我们团队中的每一员,我更加相信在店领导的正确领导及指引下会把我们锻炼成为更加优秀的团队。
第二篇:优秀员工发表获奖感言
优秀员工发表获奖感言
这次,能被评为公司09优秀员工荣誉称号,我感到十分高兴与荣幸,感激公司对我的厚爱与信任,感激领导对我的关爱,感激同事们对我的认可。
加入公司近五年来,我从一个门店的理货员、店长、盘点员、信息员到今日财务部的一员,整个过程离不开上级领导的认真教导和资深同事们的热心帮忙,在那里我异常感激洪总和陈经理,是他们培养了我,给予我机会和自我发挥的空间!与易站一齐走过了五年多的风风雨雨,品尝到了工作的辛苦与欢乐,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提升,我对现有的工作充满了自信!在
工作当中,我都把易站当作自我的家,才把易站的工作当做自我的事业来做,与易站同甘共苦!看到公司不断的发展壮大,我感到很骄傲和自豪。
这次能够当选优秀员工,更是对我以后工作的一种鞭策,我更应当严格要求自我,把自我的工作做得更好,维护好优秀员工的形象。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新的一年即将来临,要想赶上经济大发展的潮流,在金融危机的逆势中,迎头博击,我们就要赶上公司发展的理念和要求,就要紧密地团结在公司领导层的周围,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干好本职工作,为易站的事业做大做强,贡献出自我的一份绵薄之力。黄念平的获奖感言
xx年初有幸加入易站公司,在一年多的工作中,我亲身感受到公司在不断的完善,不断壮大,不断提高。我为能够我公司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而倍感荣幸,也正是这种荣幸感让我充满信心与激情。
职责、高效、创新、严谨一向是我的工作信条,我会一向以此来勉励自我。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学习,在总结中提高、在学习中提高,为公司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我们易站人是伟大的,因为我们正在从事一件伟大的事业。我们在打造易站航母,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奋勇拼搏,必须会实现梦想,创造奇迹。
优秀员工获奖感言——王秋艳我很荣幸这次被评为xx优秀员工,我们大家在工作中并肩作战,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这个荣誉不但得益于公司各位同事的支持与默契合作,更得益于公司优良的团队氛围和团体上下一致,进取认真的工作态度,领导对我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同事们对我的支持与帮忙以及整个财务部的共同努力。而正是由于有这么融洽与和谐的环境,让我能在工作中投入最高的热忱,从而实现自身更大的价值,所以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光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我们财务每一个成员。这次能被评为优秀员工,我想这既是公司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今后工作做得更好的一种鼓励。我也坚信,今后的工作必须会做得更好。
财务部是我们公司的重要部门,我是财务部的一员,俗话说:没有平凡的岗位,仅有平庸的员工。我在这个岗位上如果不尽职尽责,是能够影响全局的,所以职责是高于一切的。在工作上,没有小事,小事如果不认真、不尽责,也能造成大错。
公司领导及财务部的所有员工对我都十分好,所以我始终都带着感恩的心境去工作。人没有家庭就没有温暖,员工没有公司也没有温暖,人在父母身旁感觉有依靠,同样员工在公司这个大家庭里也感觉有依靠,所以我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没有理由不做一个忠诚公司的员工。
当选为优秀员工,仅仅是提高的起点,这将是我今后工作的鞭策和动力,它将推动我更加努力地完成公司的各项指标,做好每一件事,沿着这个目标,我不断努力前进,我想优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颗奉献的心,敢于行动,愿意付出,才有收获。
我一向对我的工作有着坚定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贯彻勤奋精神。勤奋不是三分钟热情,而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需要坚忍不拔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一个人工作上优秀不优秀,并不取决于你的工作有多重要、贡献有多大;而在于你是否能兢兢业业地工作,把工作出色地完成,那你就是优秀;如果你不论负责哪项工作均能够同样做到这样,那你就是最优秀的。我要以这次获奖为新的起点,用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不断地展现自我的热情和智慧,提高综合素质,善对别人就是善对自我,用团队精神搞好工作,树立我们公司的形象,为公司增光添彩,为公司贡献所有的聪明才智,使我们公司在经济竞争的大潮中永处于不败之地。这正是我们大家的心境,这也是我们所有员工所盼望的事情。
展望未来,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不会被此刻的一点成绩冲昏头脑,我将继续发扬成绩,戒骄戒躁,不断创新,不求做得最好,但求做得更好,感激领导和所有员工对我的厚爱。
第三篇: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全文
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全文
篇一: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全文
中新网10月5日电 据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 O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报道称,此次奖项是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主管乌尔班·兰达勒颁发的。以上三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新疗法获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曾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寄生虫病千百年来始终困扰着人类,并一直是全球重大医疗健康问题之一。寄生虫疾病对世界贫困人口的影响尤其严重。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药学奖获奖者在最具破坏性的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
坎贝尔和大村智发现了阿维菌素,这种药品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对其他寄生虫疾病也有出色的控制效果。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两项发现为全人类找到了对抗疾病的新武器。疟疾的传统疗法是氯喹或奎宁,但其疗效正在减低。上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因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
据2010年报道显示,全球每年有3.5~5亿人感染疟疾,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疟疾,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染病死亡率很高,全球每30秒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
今年9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最新报告称,尽管疟疾致死率自2000年以来已下降60%,但全球仍有32亿人面临罹患疟疾的风险,2015年预计新增病例2.14亿,死亡人数43.8万,死于疟疾的多为年幼的儿童。
作为一种古老的疾病,人类对疟疾的记载已经有 4000 多年历史。公元前 2700 年,中国的古典医书《黄帝内经》描述了疟疾的相关症状:发热、寒颤、出汗退热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致死。
解放军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聂为民介绍,疟疾,俗称打摆子、寒热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血液,而感染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也就是说,疟疾属于传染病,同城有两种情况会被传染:一种是被虐蚊叮咬后(这种专门的蚊子叫做按蚊,并不是所有蚊虫叮咬都会传染哦),疟原虫就进入体内了;还有一种是输入了带疟原虫的血液。其中,无免疫力或免疫力低的人群易感性较高。
从世界范围来看,疟疾主要流行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国家以及东南亚、中南美洲等热带国家或地区,非洲国家最为严重。这里面就包括中国!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
尊敬的主席先生,亲爱的使用过青蒿素的人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我不是中国本土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我只是中国科学家群体中第一个获奖的女性科学家。我相信未来中国将有许多的项呦呦、齐呦呦、柴呦呦、尚呦呦、魏呦呦能够获得这一殊荣。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生长在中国大地上成片成片的青蒿的荣誉,更是中国中医的荣誉。
可以这么说:我是一个为青蒿素或者说是为诺贝尔奖而生的人。
1930年12月30日黎明时分,我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一间小屋,听到我人生第一次“呦呦”的哭声后,父亲屠濂规激动地吟诵着《诗经》的著名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并给我取名呦呦。
不知是天意,还是某种期许,父亲在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又对章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
也就是从出生那天开始,我的命运便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
只是当时,我还不认识什么是青蒿,也不知道什么是青蒿素,也不知什么是中医,更不知道什么是诺贝尔奖。
感谢完父亲,我想感谢中国的一位伟人——毛泽东。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他把中医摆在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之首,并且强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1954年,毛泽东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它就是我的工作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前身,也是成就我一番事业的平台。
我时常在想:假如没有成立中医研究院;假如把我分配到一个乡村医院,我顶多是一个平庸的中医,更别谈什么青蒿素,什么诺贝尔奖了。我还要感谢一个中国科学家——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葛洪先生,他是世界预防医学的介导者。
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一生著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当年,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我就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
只叹生不逢时,如果东晋时期就有诺贝尔奖的话,我想,葛洪应该是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医者。
我还想感谢一个人,准确地讲,应该是一群人,一群数以百万的非洲人。正是他们对中国中医、对青蒿素的信任,才换来生命的重生,见证了青蒿素的神奇。
在感谢四个人的同时,我还要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
我唯一不感谢的,就是我自己。因为痴迷青蒿素,我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到科研当中,没有尽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义务和责任。
最后,我要万分感谢的,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草本植物——青蒿。它星散生长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
其茎,其叶,其花,浓香、淡苦,蕴含丰富的艾蒿碱、苦味素,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
在我的科研生涯中,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青蒿“前赴后继”,奉献了自己的身驱,成就了中国的中医事业。
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铺就了我通往诺贝尔的坦途。青蒿呦呦。情感呦呦。生命呦呦。
临来瑞典前,我曾经有一个想法,想带85株青蒿来到卡罗林斯卡学院,让它们和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但我怕在机场、海关遇上安检、植检的麻烦,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还想邀请85名参与过523项目的科学家来到瑞典,共同发布青蒿素的科研报告,但我怕诺贝尔奖基金会无法承担这笔庞大的开支,最终,我决定还是一个人来,代表中国,代表中国中医和中国科学家,领取诺贝尔奖。
尊敬的主席先生,再过几天,我就要返回中国,临走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您能告诉世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
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但我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
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
因此,我不想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的诺贝尔奖,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烦恼和质疑。
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所以,我请求您能满足一个医者小小的心愿。
终有一天,我将告别青蒿,告别亲人,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我希望后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让我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望终生热爱的土地,守望青蒿的浓绿,守望蓬勃发展的中国中医事业。
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们!深深感谢家人的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衷心感谢各位前来参会!谢谢大家!篇二:屠呦呦和莫言的获奖感言大异其趣
屠呦呦和莫言的获奖感言大异其趣
刘崇顺
刚刚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昨晚在家里接受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科协等相关方面负责人的祝贺,也向外界表达了她的获奖感言。
屠呦呦的获奖感言是:“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据介绍,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宁波,多年来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目前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时,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曾将其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个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的大奖,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
此次再获诺贝尔奖,屠呦呦的获奖感言把获奖的荣誉归于集体,归于中国的科学事业、传统中医药事业,态度谦逊而又诚恳。据悉,屠呦呦曾因亲自试药,得中毒性肝炎,却仍然坚持亲自证实药物安全,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科学家的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不禁让我们更加敬佩。
由屠呦呦联想到莫言,2012年12月8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是在瑞典学院发表领奖演讲也可以称作获奖感言。莫言的演讲主题是“讲故事的(storyteller),在约40分钟的演讲中,莫言追忆了自己的母亲,回顾了文学创作之路,并与听众分享了三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他的讲述风趣幽默、富于哲理,打动了许多现场的听众及此后通过媒介获悉了演讲内容的人。
莫言的领奖演讲与屠呦呦的获奖感言可以说是大异其趣。也许这多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学(广而言之也可以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与科学、文学家与科学家的巨大差异。
莫言在领奖演讲将文学和科学作了比较,他用俏皮的口吻称:“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当被问及缘何不谈论“政治问题”时,莫言的回答是:“政治问题由政治家回答。我的回答会误导,所以我不回答。但我的小说里有政治,你们可以在我的小说里发现非常丰富的政治。如果你是一个高明的读者,会发现文学远远要比政治美好。政治教人打架、勾心斗角。文学教人恋爱。很多不会恋爱的人读了文学会恋爱了。所以我建议多读教人恋爱的文学,少读教人打架的政治。”
科学的使命是求取真知,其本质是对客观世界作出事实判断。与科学相比,文学是意识形态,与政治有着更加密切的关联,文学更多地与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等因素相勾连,见仁见智,很难有普遍认同的统一标准。诺贝尔文学奖的地位和价值,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及其作品,历来存在许多争议。认识科学与文学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两种诺贝尔奖项的真正意义。
篇三:屠呦呦 获奖感言
屠呦呦诺奖报告演讲全文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5-12-18 08:19 来源: 新华网 屠呦呦瑞典演讲现场
屠呦呦瑞典演讲现场
屠呦呦瑞典演讲现场
屠呦呦瑞典演讲现场屠呦呦瑞典演讲现场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已经抵达瑞典并将于10日出席诺贝尔颁奖典礼。当地时间12月7日下午(北京时间7日晚),屠呦呦在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用中文做题为《青蒿素的发现 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的礼物》的演讲,由翻译进行同声传译。
屠呦呦在演讲中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央视记者 王薇薇)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获奖者,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在短短的几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热情,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
谢谢William C.Campbell(威廉姆.坎贝尔)和Satoshi ōmura(大村智)二位刚刚所做的精彩报告。我现在要说的是四十年前,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
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大家可能已经在很多报道中看到过。在此,我只做一个概要的介绍。这是中医研究院抗疟药研究团队当年的简要工作总结,其中蓝底标示的是本院团队完成的工作,白底标示的是全国其他协作团队完成的工作。蓝底向白底过渡标示既有本院也有协作单位参加的工作。
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起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又经过很多次失败后,1971年9月,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法,改用低温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而后用碱溶液除掉酸性部位的方法制备样品。1971年10月4日,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即标号191#的样品,以1.0克/公斤体重的剂量,连续3天,口服给药,鼠疟药效评价显示抑制率达到100%。同年12月到次年1月的猴疟实验,也得到了抑制率100% 的 结果。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疟药效的突破,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1972年8至10月,我们开展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临床研究,30例恶性疟和间日疟病人全部显效。同年11月,从该部位中成功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的结晶,后命名为“青蒿素”。
1972年12月开始对青蒿素的化学结构进行探索,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化合物分子式为
C15H22O5,分子量282。明确了青蒿素为不含氮的倍半萜类化合物。1973年4月27日,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分析化学室进一步复核了分子式等有关数据。1974年起,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相继开展了青蒿素结构协作研究的工作。最终经X光衍射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确认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立体结构于1977年在中国的科学通报发表,并被化学文摘收录。
1973年起,为研究青蒿素结构中的功能基团而制备衍生物。经硼氢化钠还原反应,证实青蒿素结构中羰基的存在,发明了双氢青蒿素。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青蒿素结构中的过氧基团是抗疟活性基团,部分双氢青蒿素羟基衍生物的鼠疟效价也有所提高。
这里展示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蒿乙醚的分子结构。直到现在,除此类型之外,其他结构类型的青蒿素衍生物还没有用于临床的报道。
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卫生部新药证书。于1992年再获得双氢青蒿素新药证书。该药临床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
第四篇: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英文
中新网10月5日电 据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 o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报道称,此次奖项是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主管乌尔班·兰达勒颁发的。以上三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新疗法获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寄生虫病千百年来始终困扰着人类,并一直是全球重大医疗健康问题之一。寄生虫疾病对世界贫困人口的影响尤其严重。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药学奖获奖者在最具破坏性的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
坎贝尔和大村智发现了阿维菌素,这种药品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对其他寄生虫疾病也有出色的控制效果。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两项发现为全人类找到了对抗疾病的新武器。疟疾的传统疗法是氯喹或奎宁,但其疗效正在减低。上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因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
据2010年报道显示,全球每年有3.5~5亿人感染疟疾,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疟疾,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染病死亡率很高,全球每30秒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今年9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最新报告称,尽管疟疾致死率自2000年以来已下降60%,但全球仍有32亿人面临罹患疟疾的风险,2015年预计新增病例2.14亿,死亡人数43.8万,死于疟疾的多为年幼的儿童。
作为一种古老的疾病,人类对疟疾的记载已经有 4000 多年历史。公元前 2700 年,中国的古典医书《黄帝内经》描述了疟疾的相关症状:发热、寒颤、出汗退热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致死。
解放军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聂为民介绍,疟疾,俗称打摆子、寒热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血液,而感染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也就是说,疟疾属于传染病,同城有两种情况会被传染:一种是被虐蚊叮咬后(这种专门的蚊子叫做按蚊,并不是所有蚊虫叮咬都会传染哦),疟原虫就进入体内了;还有一种是输入了带疟原虫的血液。其中,无免疫力或免疫力低的人群易感性较高。
从世界范围来看,疟疾主要流行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国家以及东南亚、中南美洲等热带国家或地区,非洲国家最为严重。这里面就包括中国!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
尊敬的主席先生,亲爱的使用过青蒿素的人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我不是中国本土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我只是中国科学家群体中第一个获奖的女性科学家。我相信未来中国将有许多的项呦呦、齐呦呦、柴呦呦、尚呦呦、魏呦呦能够获得这一殊荣。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生长在中国大地上成片成片的青蒿的荣誉,更是中国中医的荣誉。
可以这么说:我是一个为青蒿素或者说是为诺贝尔奖而生的人。
1930年12月30日黎明时分,我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一间小屋,听到我人生第一次“呦呦”的哭声后,父亲屠濂规激动地吟诵着《诗经》的著名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并给我取名呦呦。
不知是天意,还是某种期许,父亲在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又对章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
也就是从出生那天开始,我的命运便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
只是当时,我还不认识什么是青蒿,也不知道什么是青蒿素,也不知什么是中医,更不知道什么是诺贝尔奖。
感谢完父亲,我想感谢中国的一位伟人——毛泽东。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他把中医摆在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之首,并且强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1954年,毛泽东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它就是我的工作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前身,也是成就我一番事业的平台。
我时常在想:假如没有成立中医研究院;假如把我分配到一个乡村医院,我顶多是一个平庸的中医,更别谈什么青蒿素,什么诺贝尔奖了。
我还要感谢一个中国科学家——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葛洪先生,他是世界预防医学的介导者。
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一生著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当年,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我就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
只叹生不逢时,如果东晋时期就有诺贝尔奖的话,我想,葛洪应该是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医者。
我还想感谢一个人,准确地讲,应该是一群人,一群数以百万的非洲人。正是他们对中国中医、对青蒿素的信任,才换来生命的重生,见证了青蒿素的神奇。
在感谢四个人的同时,我还要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
我唯一不感谢的,就是我自己。因为痴迷青蒿素,我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到科研当中,没有尽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义务和责任。
最后,我要万分感谢的,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草本植物——青蒿。它星散生长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
其茎,其叶,其花,浓香、淡苦,蕴含丰富的艾蒿碱、苦味素,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
在我的科研生涯中,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青蒿“前赴后继”,奉献了自己的身驱,成就了中国的中医事业。
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铺就了我通往诺贝尔的坦途。青蒿呦呦。情感呦呦。生命呦呦。
临来瑞典前,我曾经有一个想法,想带85株青蒿来到卡罗林斯卡学院,让它们和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但我怕在机场、海关遇上安检、植检的麻烦,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还想邀请85名参与过523项目的科学家来到瑞典,共同发布青蒿素的科研报告,但我怕诺贝尔奖基金会无法承担这笔庞大的开支,最终,我决定还是一个人来,代表中国,代表中国中医和中国科学家,领取诺贝尔奖。
尊敬的主席先生,再过几天,我就要返回中国,临走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您能告诉世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
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但我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
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
因此,我不想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的诺贝尔奖,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烦恼和质疑。
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所以,我请求您能满足一个医者小小的心愿。
终有一天,我将告别青蒿,告别亲人,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我希望后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让我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望终生热爱的土地,守望青蒿的浓绿,守望蓬勃发展的中国中医事业。
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们!深深感谢家人的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衷心感谢各位前来参会!谢谢大家!篇二:屠呦呦 获奖感言
屠呦呦诺奖报告演讲全文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5-12-18 08:19 来源: 新华网
屠呦呦瑞典演讲现场
屠呦呦瑞典演讲现场 1 屠呦呦瑞典演讲现场
屠呦呦瑞典演讲现场 2 屠呦呦瑞典演讲现场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已经抵达瑞典并将于10日出席诺贝尔颁奖典礼。当地时间12月7日下午(北京时间7日晚),屠呦呦在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用中文做题为《青蒿素的发现 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的礼物》的演讲,由翻译进行同声传译。
屠呦呦在演讲中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央视记者 王薇薇)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获奖者,女士们,先生们: 3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在短短的几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热情,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
谢谢william c.campbell(威廉姆.坎贝尔)和satoshi ōmura(大村智)二位刚刚所做的精彩报告。我现在要说的是四十年前,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
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大家可能已经在很多报道中看到过。在此,我只做一个概要的介绍。这是中医研究院抗疟药研究团队当年的简要工作总结,其中蓝底标示的是本院团队完成的工作,白底标示的是全国其他协作团队完成的工作。蓝底向白底过渡标示既有本院也有协作单位参加的工作。
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起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又经过很多次失败后,1971年9月,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法,改用低温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而后用碱溶液除掉酸性部位的方法制备样品。1971年10月4日,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即标号191#的样品,以1.0克/公斤体重的剂量,连续3天,口服给药,鼠疟药效评价显示抑制率达到100%。同年12月到次年1月的猴疟实验,也得到了抑制率100% 的 4 结果。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疟药效的突破,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1972年8至10月,我们开展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临床研究,30例恶性疟和间日疟病人全部显效。同年11月,从该部位中成功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的结晶,后命名为“青蒿素”。
1972年12月开始对青蒿素的化学结构进行探索,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化合物分子式为
c15h22o5,分子量282。明确了青蒿素为不含氮的倍半萜类化合物。1973年4月27日,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分析化学室进一步复核了分子式等有关数据。1974年起,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相继开展了青蒿素结构协作研究的工作。最终经x光衍射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确认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立体结构于1977年在中国的科学通报发表,并被化学文摘收录。
1973年起,为研究青蒿素结构中的功能基团而制备衍生物。经硼氢化钠还原反应,证实青蒿素结构中羰基的存在,发明了双氢青蒿素。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青蒿素结构中的过氧基团是抗疟活性基团,部分双氢青蒿素羟基衍生物的鼠疟效价也有所提高。
这里展示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蒿乙醚的分子结构。直到现在,除此类型之外,其他结构类型的青蒿素衍生物还没有用于临床的报道。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卫生部新药证书。于1992年再获得双氢青蒿素新药证书。该药临床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 5篇三:屠呦呦获奖感言
尊敬的主席先生,亲爱的使用过青蒿素的人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
我不是中国本土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我只是中国科学家群体中第一个获奖的女性科学家。我相信未来中国将有许多的项呦呦、齐呦呦、柴呦呦、尚呦呦、魏呦呦能够获得这一殊荣。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生长在中国大地上成片成片的青蒿的荣誉,更是中国中医的荣誉。
可以这么说:我是一个为青蒿素或者说是为诺贝尔奖而生的人。
1930年12月30日黎明时分,我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一间小屋,听到我人生第一次“呦呦”的哭声后,父亲屠濂规激动地吟诵着《诗经》的著名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并给我取名呦呦。
不知是天意,还是某种期许,父亲在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又对章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
也就是从出生那天开始,我的命运便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
只是当时,我还不认识什么是青蒿,也不知道什么是青蒿素,也不知什么是中医,更不知道什么是诺贝尔奖。
感谢完父亲,我想感谢中国的一位伟人——毛泽东。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他把中医摆在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之首,并且强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1954年,毛泽东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它就是我的工作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前身,也是成就我一番事业的平台。
我时常在想:假如没有成立中医研究院;假如把我分配到一个乡村医院,我顶多是一个平庸的中医,更别谈什么青蒿素,什么诺贝尔奖了。
我还要感谢一个中国科学家——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葛洪先生,他是世界预防医学的介导者。
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一生著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
当年,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我就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
只叹生不逢时,如果东晋时期就有诺贝尔奖的话,我想,葛洪应该是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医者。我还想感谢一个人,准确地讲,应该是一群人,一群数以百万的非洲人。正是他们对中国中医、对青蒿素的信任,才换来生命的重生,见证了青蒿素的神奇。
在感谢四个人的同时,我还要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
我唯一不感谢的,就是我自己。因为痴迷青蒿素,我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到科研当中,没有尽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义务和责任。
最后,我要万分感谢的,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草本植物——青蒿。它星散生长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
其茎,其叶,其花,浓香、淡苦,蕴含丰富的艾蒿碱、苦味素,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
在我的科研生涯中,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青蒿“前赴后继”,奉献了自己的身驱,成就了中国的中医事业。
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铺就了我通往诺贝尔的坦途。
青蒿呦呦。
情感呦呦。
生命呦呦。
临来瑞典前,我曾经有一个想法,想带85株青蒿来到卡罗林斯卡学院,让它们和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但我怕在机场、海关遇上安检、植检的麻烦,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还想邀请85名参与过523项目的科学家来到瑞典,共同发布青蒿素的科研报告,但我怕诺贝尔奖基金会无法承担这笔庞大的开支,最终,我决定还是一个人来,代表中国,代表中国中医和中国科学家,领取诺贝尔奖。
尊敬的主席先生,再过几天,我就要返回中国,临走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您能告诉世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
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但我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
因此,我不想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的诺贝尔奖,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烦恼和质疑。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
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
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所以,我请求您能满足一个医者小小的心愿。
终有一天,我将告别青蒿,告别亲人,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我希望后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让我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望终生热爱的土地,守望青蒿的浓绿,守望蓬勃发展的中国中医事业。
第五篇:惠英红获奖发表的获奖感言
惠英红获得最佳女配角十分激动,发表感谢:没想到自己会得奖,以为是张家辉在开玩笑,感谢《心魔》导演!自己很喜欢《心魔》这部电影的剧本,才会接演,为戏还增胖了八磅,拍这部戏是非常辛苦的,但是自己能第一次在台湾得奖真的非常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