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勇担使命加压奋进,提振状态狠抓落实——在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这次全会,虽然会期较短,但意义重大、成果丰硕,审议了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通过了《关于实施“工业强市”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的意见》和《2020年行动计划》,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发出了打赢争当排头兵、建设新da“新会战”的动员令。会议期间,大家参观了da产业馆、规划馆“建市40周年发展摄影图片展”,特别是紧紧围绕全会主题,发扬民主、热烈讨论,建言献策、集思广益,提出很多好的意见建议,达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加油鼓劲的目的。
这次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重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任务目标已经明确、路径方向都很明晰,关键还是要抓好执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如果沉不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主动担当、埋头苦干,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全力以赴把谋实谋准的工作落下去、把看定看好的事情推下去,用狠抓落实的“铁肩膀”撑起da转型振兴的“一片天”。
下面,就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我讲几点意见。
一要提高站位、对标对表抓落实。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对党员干部的根本要求。讲政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必须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上。这次市委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总书记致da油田发现60周年贺信精神这条主线,对思路目标和路径规划进行再丰富、再完善,对战略任务和重点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特别是把“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来谋划和推进,充分体现了绝对忠诚、坚定紧跟的政治担当。我们要自觉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持续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特别是龙江振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把总书记重要政治嘱托落到实处、变成实绩,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在da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
二要解放思想、创新举措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在三个方面解放思想,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上下结合上解放思想”。具体到工作中,就是要把上级精神与基层实际结合起来,拿出创造性举措、采取超常规手段,把市委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实落靠。比如,我们提出打造县区板块“加强版”,要实现县域经济占全市gdp比重3年内稳定在20%左右的目标,四平八稳地干、按部就班地推,肯定是不行的。这方面,市里一定会在规划统筹、项目安排、政策配套上给予大力支持,但根本上还是要激发内生动力。各县区要围绕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清自身基础怎么样、比较优势是什么、潜力空间在哪里,放开步子、甩开膀子,各展所长、各显神通,因地制宜谋划一批战略项目、创新一批特色路径、形成一批实践亮点,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最大突破。
三要抢抓机遇、只争朝夕抓落实。机遇难得、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良机,错失了就是危机。这次全会,从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da面临的战略机遇,利好因素加速集聚、宏观形势于我有利。大家要认识到,涉及东北振兴的政策措施大多是带有区域普惠性的,建设百年油田、推进哈大一体化等意见规划很多还是意向性的,只有真正抓到手、落了地,“白纸黑字”才能变成“真金白银”。我们必须强化“快”的节奏,及时跟进国家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政策,果断出击、赢得先机,特别是在融入哈大一体化发展上要趁热打铁、主动对接,抓紧把敲定的事项落到位;
必须强化“抢”的意识,紧跟政策趋势、把握前沿动向,把正在布局的试点、区域共享的项目、转移配置的要素抢过来;
必须强化“争”的劲头,争取将涉及da的规划纳入国家和区域性的“大规划”,将da谋划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里重点支持的“大盘子”,切实把政策用足用好、将机遇转化落地。
四要紧盯问题、攻坚克难抓落实。解决问题就是最好的落实,也是最好的发展。今年上半年省委对da市本级及相关县区进行了常规巡视,下半年我们集中开展了第二批主题教育,将问题导向鲜明贯穿于各项工作全过程。我们做好明年工作,总的还是要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出“20字”原则,即“聚焦问题、全面整治、化解矛盾、清仓见底、积攒后劲”。具体来说,就是以抓好主题教育问题专项整治和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为牵动,与贯彻落实全会部署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下大气力突破一批长期积累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制约转型振兴的体制机制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事业发展向高质量迈进。大家要认真思考和回答好“三个问题”:一是已经多次指出、正在推进解决的现实问题,能不能在我们手上打开局面、尽快见效?二是长期制约发展、多年未能破解的矛盾症结,能不能在我们手上取得突破、攻坚制胜?三是当前还未显露、长远可能显现的风险隐患,能不能在我们手上超前预防、有效化解?只有答好这三道“考题”,才能真正把工作落深落细。
五要锤炼本领、提升能力抓落实。干工作不能仅凭一腔热血,还得有善抓善谋、善作善成的真本事,专业化的能力素质至关重要。比如,发展“油头化尾”,只有懂技术流程、产品工艺、行业趋势,才能找准方向、抓住关键;
开展招商引资,只有吃透产业政策、把握市场动向、了解企业需求,沟通洽谈才能对上话、接上茬。当前,随着知识更新、技术革新、业态创新的加速迭代,我们谋划布局区块链技术、推进能源互联网、转化科技成果、发展现代金融等等,更加需要专业性、复合型能力作支撑。大家都要有一种强烈的“本领恐慌”,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阔新视野,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成为政策精通、情况精熟、业务精湛的“行家里手”。
六要转变作风、苦干实干抓落实。事业发展不是喊出来、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拼出来的。我们提出深化“四减一增”基层减负,下决心将市本级会议、文件和督查数量再压缩10%左右,就是要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心无旁骛干事业、扑下身子抓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优良传统,持之以恒转作风、树新风,坚决克服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有真抓的实劲,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采取“四不三直”、“走流程”等方式深入基层,及时发现和解决在上面听不到、看不到、想不到的问题,打通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要有敢抓的狠劲,拿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气魄担当,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无论面对多大困难压力,该完成的任务必须保质保量坚决完成;
要有常抓的韧劲,对定下的事、认准的事,既要立说立行、马上就办,也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一竿子插到底,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
七要统一步调、凝聚合力抓落实。da是全体da人的da,推动转型振兴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必须坚持“一盘棋”、拧成“一股绳”,一切围绕大局转、一切盯着大局干,众人划桨开大船,众志成城干大事。要深化地企合作,始终秉持“四共方针”,平时常沟通、有事多商量、工作一起干,共同肩负起建设百年油田、工业强市的政治责任,不断把地企协同发展、融合发展推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
要坚持上下联动,各县区要在全市战略格局中找准定位,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服从大局、服务大局,在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多算大账、算长远账,坚决摒弃本位主义“小算盘”;
要加强部门协同,完成全会确定的重点任务,是一项点多、线长、面广的系统工程,市直各单位、各部门作为落实主体,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也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切实弹好“协奏曲”、唱好“大合唱”。
八要压实责任、完善机制抓落实。抓落实,没有一套管理机制不行,不完善制度不行。近几年,我们探索实施“任务清单”管理、创新推行“五制服务”等措施办法,实践证明是科学管用、行之有效的,需要不断总结提炼、固化为长效机制。要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将全会确定的重点任务细化量化为具体项目,一项一项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什么时候干成,都要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要完善专班推进机制,围绕建设百年油田、融入哈大一体化、推进工业强市等重大战略,成立工作专班、集中优势兵力、实施挂图作战,攥紧拳头、重点突破;
要完善奖惩激励机制,科学设置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重大项目、重点工作落实情况作为年度综合绩效评估、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评先选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让干得好的既受表彰又得实惠,让干不好的既丢面子又丢位子;
要完善督查问责机制,改变看材料、查台账、听汇报的传统方式,深入开展实地督查、暗访督查、“点穴”式督查,对推进迟缓、工作不力、懒政怠政的要严肃追责问责,倒逼形成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浓厚氛围。
元旦、春节马上就要到了,正是年终岁尾的关键节点。各级各部门要统筹兼顾做好当前工作,确保今年收好尾、明年起好步。要超前谋划抓项目,变“猫冬”为“忙冬”,大力开展“招商之冬”、“准备之冬”,及早确定一批重点项目跟踪推进,力争“开春即开工”;
要用心用情惠民生,切实解决好供暖、清雪、困难救助、市场供应等热点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要全力以赴保稳定,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妥善化解信访矛盾纠纷,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营造和谐安宁、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要廉洁自律守底线,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抵制、严厉查处各种隐形变异的“节日腐败”,持续净化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同志们,过去的一年,我们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
新的一年,有机遇也有挑战、有压力更有动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艰苦创业初心、牢记转型振兴使命,大力弘扬da精神、铁人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为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争当排头兵、建设新da的“新会战”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在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在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07年12月28日)
刘奇葆
这次省委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站在新的起点谋划我省跨越发展,研究部署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对于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而实干奋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巨峰同志还要对明年经济工作进行具体安排。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九次党代会部署,在新的起点上推进跨越发展
党的十七大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战略部署。省第九次党代会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主题,勾画了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开拓新的发展思路,增添新的发展举措,努力开创我省跨越发展新局面。
(一)全面审视省情,把握谋划发展的总体取向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生活不断改善,1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今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达到1330亿元。这为今后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标志着我省发展已站在新的更高起点。四川要有更大的发展,要赶上全国迅速发展的步伐,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上,以新的视角对省情和发展环境进行深入的再思考再认识,清醒地看到前进之中的困难、发展之中的差距。“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 ”仍然是四川最大的省情,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更为明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实际,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四川最大的问题。从发展态势和环境看,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市场化国际化提升期,也是跨越发展爬坡上坎的关键期,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总量增长较快,但人均水平偏低,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任务更为繁重;改革攻坚向纵深推进,但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很多,体制机制创新更为艰巨;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但尚需向宽领域、深层次拓展,充分开放合作的要求更为紧迫;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总体水平不高,还有不少困难群众,改善民生责任更为重大。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快崛起,西部奋起直追。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要适应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的新期待,树立更高的目标,追求更好的质量,谋求更快的发展。正是基于 2
对省情和发展环境的再思考再认识,正是基于对民心民意的顺应和把握,省委提出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全省工作的总体取向。加快发展是当务之急、民心所向,科学发展是本质要求、根本途径,又好又快发展是奋斗目标、检验标准,三者有机统一,要全面理解、统筹把握。广东、山东、江苏GDP由 1万亿元到 2万亿元,仅用了 5年时间,年均增速都是 14%—15%。事实表明,抓住时机连续几年超速发展是可能的,总量大也可以保持快速发展。今年我省经济总量刚好过 1万亿元,只要思路正确、举措得当、工作有力、作风务实,完全能够连续多年快速发展,尽快跃上 2万亿元台阶。这个决心必须下,也完全可以下。四川是西部一个欠发达省份,要坚持能快就不要慢,能多快就多快,形成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强劲势头。
(二)创造和发挥优势,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转化现实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创造竞争优势的过程。我省加快发展的优势较多,水能、天然气、钒钛等战略资源全国第一,科教实力较强,产业基础较好。抓发展要充分发挥优势,更要善于创造优势。就四川区位状况来讲,有不沿边不靠海的先天不足,但更要看到独特条件和巨大潜力。从区域联系看,四川是云贵藏青甘等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从市场联动看,四川是 3
西部特别是西南地区各种要素和商品的重要集散地;从交通联结看,四川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我们要以更宽阔的视角审视区位特点,科学定位区位功能,通过创造区位优势,带动和发挥其他方面的优势,形成发展的强势,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两大明显趋势。区域的竞争,核心是枢纽之争。对欠发达地区来讲,谁抢先形成枢纽和合作平台,谁就抢占了先机,就能够整合更多的发展资源,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形成优势相对突出的经济高地。我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要顺应和把握这一规律,着力打造 “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 ”,形成新的发展格局。“一枢纽”,就是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三中心”,就是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四基地”,就是建设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基地、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为此,要在做强自身实力上狠下功夫,显著提升产业聚集力、要素转化力、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巩固和发展我省在西部经济格局中的优势地位,以及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三)突出着力重点,明确跨越发展路径
抓发展,路径不能有偏差,要按照经济规律,踏着时代步点 4
走。发展思路要不断深化,发展重点要与时俱进。推进我省跨越发展,要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即以工业强省为主导,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强开放合作,加强科技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当前,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的关键阶段。要把大力推进工业化作为加快发展的核心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工业强省,以工业跨越带动全省跨越发展。抓工业,必须做大产业。要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和产业分工的角度,找准我省工业发展定位,科学选择产业,加强基础产业,做大优势产业,打造支柱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培育园区经济,壮大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实施 “7+3”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和现代中药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等产业,努力发展千亿产业。抓工业,必须做强企业。要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伙伴等多种途径,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一批产业“旗舰”,以大企业支撑大产业。要做大做强列入省上重点培育的79户大企业集团,打造更多百亿企业。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格局。抓工业,必须做优产品。工业发 5
展规划和措施,要落实到具体的产业,产业要落实到具体的产品。要实施品牌战略,依托骨干企业,在优势产业中发展一批附加值高、关联性强、市场潜力大的产品,重点抓好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居前列的优势产品,形成优势产品链条,增强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
二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发展现代工业的最佳载体。我省城镇化水平居全国第 26位,城镇体系结构尤其不合理,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不够,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不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城市集群发展为主体形态,优先发展大中城市,集约发展小城镇,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要重点打造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等“四大城市群”,强化城市带动功能。加快建立以成都特大城市为核心,区域大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民生性服务业,重点要发展旅游、物流、商贸、金融、信息等服务业,实现产业互动,配套和支撑工业、城镇的快速发展。
三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一样,6
都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大力度、统筹推进。要围绕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现代发展的理念和方式经营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要以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现代养殖业,调整农业品种品质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要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以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实施重大农业科技专项,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要以现代基础设施支撑农业,狠抓农田水利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四是加强开放合作。要立足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明确我省充分开放合作的战略定位,找准路径和抓手,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我省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变 “天府之国”为“天府之域”。要根据我省区位特点和对外人文经济联系传统,明确对外开放的拓展方向。要突出南向,以西南出海大通道、南方丝绸之路为纽带,扩大与东盟和南亚国家的经贸联系。要加强东向,依托通江达海快速通道,强化对欧美、东亚等地区市场的开拓。要畅通西向,开发中亚、俄罗斯等新兴市场。通过重点方向的拓展,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优化外贸结构,发展加工贸易,坚持“引起来”与“走出 7
去”相结合,实现全方位开放合作的大格局。多区域合作是我们面临的新兴机遇。要扩大区域合作,以市场辐射和经济带动为主题,努力加强西南协作和与周边省区市的合作。要强化次区域合作,以互动共进为主题,共同建设成渝经济区。要促进泛区域合作,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合作,积极对接长三角合作,同时加强与中部省市的合作。要积极参与国际区域合作,以拓展市场、互补发展为主题,主动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与东盟的合作。要创新合作机制,搭建开放平台,统筹谋划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建设,用好西博会、泛珠三角论坛等载体,增强开放合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是加强科技教育。四川科教资源深厚,但分布不均衡,中央在川单位强、军工强,地方弱、企业弱,科教优势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围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航空航天、核技术等优势领域,着力攻克制约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产业化进程。要围绕整合科教资源和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要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跨越发展,教育为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优化教育结构,加强基础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高等教育 8
质量。特别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研究,总体规划,大力支持。要在巩固提高“两基”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实施职业教育攻坚,实现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为经济跨越发展培养大批实用人才。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形成多元办学格局,满足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六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总体上看,我省交通不通畅、成本高、运力紧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交通问题仍然是制约加快发展的一大瓶颈。必须下大气力抓紧破解交通难题,以构建出川大通道为重点,加快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变“蜀道难”为“蜀道通”。首先,要解决理念问题,所有的交通规划和建设都要树立枢纽意识。要把合理形成交通枢纽作为我省现阶段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纲。抓纲带目,科学发展。为此,要着眼打造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适当调整已有规划,考虑得远一些,力度大一些,动作快一些。第二,要明确交通建设的重点,优先安排各类出川大通道,积极安排纳入国家大通道的项目。铁路建设能快就要快一点,出川铁路新建和扩能都要加快进度。与周边省份连接的高速公路建设也要加快。要扩建泸州和宜宾两个港口大吨位、集装箱码头,提高长江水道运输能力。要抓紧建设双流国际机场二跑道和新航站楼,开通更多的国际国内航线。第三,要创新机制,破解资金难题。建设大枢纽要有新思路、新办法。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9
加大政府投入,更要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这里,还要特别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要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大力培育生态经济,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四)坚持发展富民,加快推进全面小康进程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要求,明确到 2020年要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 2000年翻两番。有关部门进行了测算,按照全国生产总值年均8%的增速和人口年均 6 ‰的增速,全国人均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为7.3%。若保持这一增速,全国 2018年就能实现人均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就四川而言,如果按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的速度,虽然到2015年就能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但这只是当年全国水平的 80%。我们决不能满足这个水平,要力争到 2020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当年全国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同时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既要看总量的扩大,更要看质量的提高。为此,在这一过程中,要大力提高“三大收入”,即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使发展成果体现到财力增长、群众得实惠上。可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0
我省的任务更为艰巨,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当前,我省发展正面临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东部产业转移加快、多区域合作兴起等难得机遇。机遇是流动的资源。认识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推进跨越发展,首先要从观念上突破。四川不是盆地的四川,而是西部的四川、中国的四川、面向世界的四川。要在实干中解放思想,在发展中统一认识,破除盆地观念,强化开放意识;破除内陆观念,强化前沿意识;破除自满观念,强化进取意识;破除休闲观念,强化爬坡意识。要乘势而进,攻坚破难,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奋力走在西部经济发展的前列,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增创新优势、取得新突破、创造新业绩。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 明年是我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部署的重要一年,做好全年经济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推进自主创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我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在 11
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全省生产总值增长 10%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 12%以上。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联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工业化催生城镇化,城镇化承载工业化。要把工业化与城镇化统筹起来,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实现良性互动、联动推进。
一要科学制定规划。抓紧制定完善 “四大城市群”发展规划,重点抓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划,明确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要把城市群发展规划与经济区规划结合起来,以城市群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要把城镇建设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协调好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和区域性基础设施布局等重大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留足空间。
二要强化产业支撑。产业兴则城镇兴,产业强则城镇强。要把产业培育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省上抓紧制定“7+3”产业发展规划,对支持的重点企业和优势产品也要进行规划。各地要抓好自己的支柱产业、骨干企业、拳头产品,制定支持做大做强的工作方案。产业布点要靠近城镇,产业发展要依托城镇,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中,以产业繁荣支撑经济繁荣。
三要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园区是工业集聚的主要载体,是产业承接的重要平台。产业集群化、园区化是大趋势,必须大力支 12
持园区发展。发展园区能优化资源配置,尤其是能形成协作配套,降低企业成本。各地发展工业特别是发展县域工业,都要走集中集约发展的路子。要突出抓好43个省级以上重点园区,大力挖掘现有工业园区和集中发展区的潜力。要完善办园机制,引导关联企业和配套企业向园区集中,把园区建设成为产业集聚、城市发展的新组团。
四要完善城镇功能。要加强城镇交通、能源、信息、给排水、防灾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增强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和权限,赋予重点城镇更大的管理自主权,完善城镇管理法规,突出城镇文化特色,提升城镇建设管理水平。
(二)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为首要任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要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切实抓好成都试验区建设,开展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梯次试点。突出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劳动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统筹推进,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要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政策扶持,围绕优质粮油、畜禽产品、水果蔬菜、中药材等农产品,重点支持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发展,开展农民专合组织“千点示范”,通过推行合同、订单、“二次返利”、股份合作等有效方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三要坚持调整农业结构。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落实粮食、生猪、奶业、油料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保障主要农产品的市场供应。推进“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加快培育一批专业村、专业乡镇,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四要继续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素质。加强劳务基地建设和品牌培育,扩大、提高劳务输出的规模和质量。认真解决进城农民工就业、医疗、子女上学、住房、维权和社会保障等问题,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五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我省是水资源大省,却是蓄水小省、用水小省。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结合土地整理,形成一批现代化灌溉工程,建设高产农田。要加强农村公路、电力、沼气、通信等设施建设。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经济发 14
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要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提高我省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一是努力发展旅游业。旅游资源丰富是我省的优势,旅游业是富民产业。要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加强设施建设,开拓国内外市场,规范旅游管理,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努力把我省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二是加快建设与交通相配套的现代物流体系。要依托出海出省干道以及综合运输网络、中心城市、国家和省级开发区,规划建设物流功能区、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引进和培育大型物流骨干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发展集装箱运输业,积极推行“大通关”,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三是积极发展金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要围绕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积极引银入川,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来川设立分支机构,支持他们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品种的金融业务。目前,成都已成为各金融机构建立后台服务中心的首选城市之一。要抓住机遇,积极发展金融后台业务。要壮大地方金融机构实力,推进村镇银行试点等工作。同时,要积极发展信息、会展、中介、咨询等服务业,发展商贸、餐饮、社区服务等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
(四)努力保持必要的投资增长。目前,我省投资贡献率超 15
过 60%,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投资还将是我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保持相当的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力争明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 7000亿元。一要抓好项目准备促投资。要瞄准国家支持的重点和领域,搞好政策对接、工作对接。要从我省发展实际出发,积极做好项目规划、论证、申报、立项等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要抓好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大项目,以能源开发为重点的基础产业项目,以资源就地转化为重点的工业项目,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项目,形成多头牵引、结构优化、支撑有力的项目建设局面。二要加强开放引进促投资。近年来,引进项目投资占全省投资总量的比重不断增大。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各方客商到我省投资兴业。要适应东部产业转移的趋势,强化与沿海发达省市的产业对接,抓好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和特色资源开发等产业项目的承接工作,不断形成新的投资增长点。三要创新融资方式促投资。我省投资以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为主,融资渠道比较单一,社会筹资和直接融资比例较低。要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发行债券,扩大直接融资。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整合国有资产,组建产业投资集团,开展较大规模的投融资。引进和培育投资主体,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开展投资。创造 16
条件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培育新的投融资平台。整合用好我省现有政府性投资资金,集中力量办一点大事。
(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明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要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优化政府机构设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在资源富集地区开展资源开发新机制试点,处理好开发与深度开发、群众利益、环境保护的关系,创新资源开发模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推进扩权强县试点,发展县域经济,培育一批经济强县。要实施充分开放合作,以加强区域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为主线,不断提高开放水平。要抓住 “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机遇,突出企业招商、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吸引外来资金投向优势产业、支柱产业。要积极搭建平台,建立合作机制,力争区域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要调整优化开放合作管理机构,整合部门职能,形成整体合力。要设置专门机构,统一负责 “西博会”、“泛珠三角论坛”、川渝合作等承办工作。要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培育出口企业,增加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等高端产品出口,让我省更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引导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扩大投资,增进合作。
(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节能减排,关键要调结构、抓改造、建机制、强责任。调结构,就是要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低能耗、低排放的第三产业比重,减少高能耗、高排放产业发展,在“一增一减”中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抓改造,就是要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电力、水泥、钢铁、造纸等传统产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机制,就是要完善重要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强化金融、税收等政策导向。强责任,就是要强化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责任,完善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推进依法治理。
(七)改善发展环境。搞建设、抓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优化发展环境,当前要重点加强政务环境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对这两项工作,要严格制度,完善机制,坚持不懈地抓几年,务必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要在全省大力开展行政效能建设,力争实现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要抓好三项制度建设:健全首问负责制,对来访人员提出的问题,首问责任人要根据情况作出相应处理,直至问题得到解决或给予明确答复;要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制,确立标准办事时间,实施全程监督;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明确责任划分、18
责任追究范围,加强对责任人、责任岗位的直接监督。部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要追究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的责任。要加强行政效能监察,通过行政效能建设,带动机关作风转变。
二是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抓紧编制市政、环卫、绿化、交通管理、污水和垃圾处理等专项规划,完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推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城镇要结合城镇化进程和完善城镇功能,规划建设和改造一批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停车场、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农村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突出抓好乡村规划,加强乡村道路建设,整治村院环境。要广泛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和爱国卫生运动,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文明素质,养成爱卫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习惯,建设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为发展服务,为提高人居质量服务。
三、着力改善民生,推进和谐四川建设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强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构建和谐四川。
一要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按照十七大的要求,更好地解决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切实抓好“十大惠民行动”、“富民安康”等改善民生的工作,并不断丰富内容,完善措施。要按照“五有”的目标和要求,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通畅、环境治理 19
等民生工程。对这八项民生工程,要统一规划,制定措施,明确工作进度,全力组织实施。要强化投入保障,将所需财政资金纳入预算足额安排。要建立目标责任制,明确部门职责,分解工作任务,强化督促检查,确保群众得到实惠。
二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大、政协按照法律和章程履行职能。推进依法治省,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司法改革,促进司法公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三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建设和谐文化。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创新,培育一批文化产业龙头项目和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一批有竞争力的国有和国有控股文化企业集团。鼓励、支持和规范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充分挖掘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巴蜀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要加强社会管理。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20
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加强新时期群众工作,深入推进群众工作中心、惠民帮扶中心建设。重视信访工作,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落实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积极化解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四川”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分裂、破坏活动,深化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切实维护我省藏区稳定。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形成安定祥和的社会局面。
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强化加快四川发展的政治保证
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四川各项事业发展,关键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我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全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好党章的学习贯彻,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 21
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要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工作机制,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三是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推进党务公开。按照中央部署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开展县市区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推行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四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五是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做好发展新党员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对基层干部,要严格要求,更要关心爱护。六是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开展加强预防腐败工作试点,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
贯彻十七大精神、做好四川工作,各级领导干部既是决策者、组织者,又是推动者、实践者,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这里,我提四点要求:
一要提升能力。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主动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专家学习,不断提高领导 22
水平和工作能力。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从工作实际需要出发,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丰富知识武装和知识储备。要坚持学以致用,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实情,着眼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
二要真情为民。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真正代表群众,把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的根本依据,任何时候都站稳人民的立场。要真心热爱群众,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情、体察民情、汲取智慧、获得力量,始终与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心连心。要真诚服务群众,多办顺民意、解民忧、谋民利的实事,对困难群众更是要特别关心,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要崇尚实干。要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面向群众转变作风,做到言必责实、行必责实、功必责实。要讲真话,讲管用的话,讲推动工作的话。要干实事,下真功夫攻坚破难,解决实际问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让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要鲜明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用那些人品正、干实事、真爬坡、敢破难的干部。23
特别是对事关重大部署落实的关键岗位,一定要使用魄力大、有办法、能打开局面的干部。各项工作都要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部署了的工作就要一抓到底、见到成效。
四要坚守清廉。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政清简、政治清明、作风清新、为官清廉。要坚决守住党纪国法的红线,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不闯法律与纪律的禁区,划清公与私的界限。要坚决守住廉洁从政的防线,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秉公用权,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加强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约束。要坚决守住道德操守的底线,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注意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注意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
同志们,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做好明年和今后的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我省跨越发展新局面!
第三篇:在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中共宜宾市委书记
杨冬生
宜宾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8年7月21日)
同志们:
这次市委三届八次全会,是在全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一个特殊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深入学习传达贯彻省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分析了我市当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认真总结了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研究部署了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工作及维护稳定工作,明确了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宜宾市第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关于自加压力加快发展多作贡献的决议》。
这次会议虽然时间不长,但主题突出、内容重要、意义重大。通过学习讨论,大家对中央、省委、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的认识更加统一,对今年全市发展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对全面完成今年各项工作的信心更加坚定。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
目前,宜宾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责任并重。把握主动、抢抓机遇,就能迎来新发展、实现新提高、作出新贡献;反之,就会停滞不前,必然落于人后。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贯彻落实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组织学习讨论,全面、清醒、准确认识面临的形势,深刻理解“坚持省委九届四次全会重大部署和奋斗目标不改变,坚持实现全省今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决心不动摇”的精神实质,牢牢把握市委确定的“自加压力,加快发展,多作贡献”的工作基调,自觉做到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要加强宣传解读,迅速将省委、市委会议精神传达到基层,传达到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去,把全市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超额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把省委、市委的要求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实际行动和具体成果。
二、明确责任,创新工作
自加压力,加快发展,多作贡献,既是省委、省政府对我市的殷切期望,又是宜宾跨越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全市上下富民强市的共同愿望。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和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好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贯彻实施意见,力求在指标上见行动,在举措上见力度,以各战线、各区县、各部门工作的新突破,推动全市整体工作的新突破。要着力创新思路,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紧紧抓住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寻求新的方式和实现途径,以新思路求新突破,以新突破促新发展。要着力创新机制,坚持用科学的举措、市场的手段、完善的制度,促使大家在解决事关全局的问题上拿出新方略,在解决急难问题上探索新办法,在提高整体工作水平上闯出新路子,在激发工作热情上建立新机制,在服务保障上挖掘新潜能,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要着力提高工作效能和工作质量,进一步营造规范、高效、诚信、开放的政务环境,市、区县、部门上下一条心,工作一盘棋,难关一同闯,形成整体合力。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任务重,压力大,困难多,关键在抓落实。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不折不扣地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推进工作,务求落实。要坚持在岗履职,从严控制无实质性内容的外出考察、学习。要身先士卒,勇于担当,把全副心思放在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上,把全部时间放在研究推进工作上,把全部精力放在破解事关宜宾改革发展大局的急、难、重的问题上,把情况搞准、把问题想透、把工作做细,一件事一件事去做,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谋划和抓好全年工作的同时,还要扎扎实实做好当务之急的各项工作:一要扎实抓好大春农业生产。要加强大春田间管理,做好晚秋生产准备,统筹搞好特色种植和养殖业发展,保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价格稳定,为夺取大灾之年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二要尽力协调好要素供应。要加强煤电油气运的协调和调度,千方百计保证城乡居民生活需要,千方百计保证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需要,千方百计保证重点项目建设需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实现全市经济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三要抓好项目工作。要抓好竣工投产、加快建设、开工建设、加快前期工作等“四个一批”项目的统筹协调,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确保今年确定的重大项目如期推进、如期完成。对四川宜宾港、成贵铁路、宜宾机场迁建等重点工作,市上要组成专门工作组,集中力量重点攻关,争取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四要高度重视防灾救灾工作。要扎实抓好我市抗灾、救灾、防灾工作,加强地质、洪涝、风雹、干旱、火灾等灾害预防。现在已进入主汛期,要特别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克服麻痹思想,完善预案,确保江河、病险水库等防汛重点安全度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坚决防止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五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要全力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采取过细、过硬的措施,尽最大力量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工作,认真开展好大接访活动,确保奥运会期间大局稳定,确保零到省、零进京非正常上访。
同志们,今年的时间已经过半,抓好第三季度的工作对于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至关重要。希望大家按照省委、市委的要求,进一步振奋精神,主动有为,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力争通过半年的努力,为宜宾加快发展、为四川加快发展多作贡献、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在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在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2007年12月28日)
刘奇葆
搞建设、抓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优化发展环境,当前要重点加强政务环境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对这两项工作,要严格制度,完善机制,坚持不懈抓几年,务必取得明显成效。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抓紧编制市政、环卫、绿化、交通管理、污水和垃圾处理等专项规划,完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推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城镇要结合城镇化进程和完善城镇功能,规划建设和改造一批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停车场、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农村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突出抓好乡村规划,加强乡村道路建设,整治村院环境。要广泛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和爱国卫生运动,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文明素质,养成爱卫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习惯,建设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为发展服务,为提高人居质量服务。
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2008年12月23日)
刘奇葆
要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7月17日)
刘奇葆
这次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是一次重要的专题会议。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对这项工作作出部署后,我们在11个市、县开展了试点工作。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省委全会要求,总结前期工作,对全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为推进“两个加快”营造良好城乡环境。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省委、省政府为改善我省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我们要站在全省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一个地方的“脏乱差”不是小事,事关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事关群众的安全和健康。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群众对环境友好、生态保护、健康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对创造清洁、整齐、优美城乡环境的愿望更加强烈。尽快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是切实保障和 2
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承担的职责。身边的环境是不是变好了、变美了,群众感受最深切、心中最有数。合江县群众质问“县城环境问题”,许多试点市、县群众担心治理成果能否保持,都充分表明这项工作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就是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抓环境综合治理就是抓改善民生的理念,从解决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卫生问题入手,多管齐下、全面整治,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创造发展优势、增强竞争实力的环境工程。城乡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重要构成,是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一个地方城乡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影响招商引资的效果,直接展示对外开放的形象。要转变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就是简单打扫卫生的观念,把环境治理放到创造发展优势的高度来认识,作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工作来推动。要大力改善城乡的生活和创业环境,通过政策优惠叠加环境优化,吸引更多投资项目。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搞好了,企业就能依托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响亮的城市品牌实现更大的发展,各地就能通过环境的优化,有力提升区域竞争力,增强发展的活力和信心。
(三)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品牌形象的管理工程。城乡发展“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管理水平决定着城镇的承载功能。有的地方城市建设上得快,楼房 3
林立,但管理松懈,到处“脏乱差”,城市档次和品位低,最多就是“农村版”的城市。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既解决清洁卫生问题,更注重风貌建设,全面改进城市规划、市政设施、公共服务,强化城市建设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必将极大地提升城市形象,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只有通过对城乡环境的高要求管理,优化城市整体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才能充分发挥城乡建设的效用。
(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坚持执政为民、检验干部队伍的作风工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体现党委、政府的治理水平,体现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作为党员干部,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具体事情做起。“一庭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领导干部,如果连自己身边的环境都熟视无睹、管理不好,连打扫卫生都不愿做或者做不好,还想做什么大事、还能做好什么大事?可以说,搞不好一个地方的城乡环境,就谈不上称职合格的地方官。目前,既要克服一些干部认为环境治理是“小事”、就应付干的问题,也要克服认为是积弊多年的“难事”、就不下功夫抓的问题。要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锤炼和培养干部作风,塑造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关系我省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我省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工作。在11个市、县开展试点工作和在全省初步推开以来,按试点地区、地震灾区、其他 4
地区分类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集中“攻坚月”活动,启动8个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和人员队伍建设,开展“七进”活动,广泛宣传发动,工作力度比较大、办法措施比较实,城乡面貌有改善,发展环境在优化,群众拥护、反响热烈、深得人心。要认真总结和推广试点工作经验,推动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更大成效。要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统筹城乡发展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灾后恢复重建结合起来,着力整治脏乱差、建设洁齐美,抓紧搞好规划、建设和管理,力争通过3年时间使全省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和长效机制基本健全,形成城乡容貌改观、环境管理有序、城镇品味提升、发展环境优化、居民素质提高的局面,为推进“两个加快”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清洁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
(一)着力抓“脏乱差”整治,尽快改善全省城乡环境面貌
要突出抓好“五乱”治理。一是要解决“垃圾乱扔”问题。所有垃圾要有规范的收集设施、要有专门的收运人员、要有合理的处理渠道。二是要解决“广告乱贴”问题。彻底清理建筑墙壁、街道地面上各类非法小广告,治理广告乱贴乱画“牛皮癣”顽症。对城市建筑立面装饰、户外广告、牌匾、商店招牌及内部陈设,进行规范引导。在居民区、办公楼等处建设一批广告栏、广告橱窗,引导广告规范发布。三是要解决“摊位乱摆”问题。集中力量治理乱设乱摆、占道经商、跨门槛经 5
营等问题,清理整顿各类占道摊点等。要立足于既方便群众又促进就业,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建设一批农贸市场、商品批发市场,引导摊点入市,加强管理服务。四是要解决“车辆乱停”问题。完善交通标识、标线等交通管理设施,加快停车场建设,合理设臵车辆停放区域,严格管理车辆停放秩序。对占道停车、阻碍交通的行为要及时进行严肃查处。五是要解决“工地乱象”问题。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标准化工地活动,治理违法违规建设行为。采取限时施工、加盖密封等措施,治理施工现场噪音扰民、扬尘污染、弃土污染和渣土清运等问题。
要集中开展“三个整治”。一是要集中整治乡容村貌。要治理面源污染和白色污染,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要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村社道路硬化。要实施庭院环境绿化美化,抓好“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大力推广普及沼气利用。二是要集中整治交通沿线。要抓好公路、铁路、河道沿线整治规划和相关设施配套建设,重点抓交通沿线的垃圾收运处理、植树绿化、公厕建设、废弃建筑和设施清理。三是要集中整治重点部位。要整治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和秩序,集中力量整治“脏乱差”的问题。要整治和规范“裙房卡口”,加大改造力度,实现道路畅通。要对集贸市场实行标准化改造、规范化管理,做到无垃圾积存、无污水溢流、无占道经营。要治理背街小巷,集中解决道路不通畅、路灯不亮、卫生状况差等问题,不留死角、全面治理。
(二)着力抓设施建设,解决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薄弱环 6
节
城镇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薄弱,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瓶颈和难题。要结合我省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着力完善硬件设施,提高工程建设标准,构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一是要加强交通管理设施建设。加强道路、路灯照明、停车场、交通标志等设施建设,确保行车有序、停车规范。二是要加强环卫设施建设。添臵更新垃圾运输车辆、洒水车辆、清扫车辆和垃圾桶等,加快城镇公厕配套建设和改造步伐。有条件的地方要建设村镇垃圾中转站和无害化处理场,实行“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三是要加强治污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场)等设施,开展污水再生利用、垃圾无公害化与资源化综合利用等相关工作,大力提高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有条件的农村要普及沼气池和污水处理池的推广使用,推进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四是要加强商贸设施建设。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合理布局,建设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等设施,积极发展乡村超市、连锁店,满足供销需要,方便群众生活。五是要加强园林绿化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高城镇建成区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绿化质量,有条件的城市要积极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
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设施建设,是国家扩大内需支持的重点投资方向,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把治污环卫设施作为投资的重点内容,加强项目规划,积极争取国家支持,7
及早开工建设一批解决突出问题、当地亟需的设施项目。县城及县以上城市要尽快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要善于运用市场的办法解决资金难题,对可供经营的市政公用、环卫环保等设施项目,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建设运营。对已建成的设施,要尽快投入使用,管理好、运营好,发挥最大效应。
(三)着力抓规划制定和风貌改造,大力提高城乡建设管理水平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更艰巨的任务是要提升形象和品味,形成特色风貌。目前,各地城乡建设普遍缺乏特色和风格,主要是长期以来对城乡建设规划重视不够、编制水平不高、执行不严格,农村规划覆盖面低。我省灾后恢复重建效果好,就是从一开始就重视规划和风貌。转变规划观念,抓风貌改造,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一大难点,也是城乡建设的一场革命。要高度重视城乡建设规划,以规划指导建设,以规划规范管理。
要按照“四注重、四提升”的要求,抓好城市风貌的规划和建设。规划是建设的依据。突出城市风格,必须从规划抓起。一是要注重塑造风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要更新城市规划理念,改变千城一面的“农村版”。要明确城市风貌定位,突出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处理好功能与品味、现代与传统、人文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宜居、生态、现代城市。二是要注重个性特色,提升单体建筑设计水平。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编制城市重要节点、重要地段的局部规划,做 8
到既个性突出又整体协调。单体建筑不在体量大小,关键要有风格,风格是建筑的灵魂。许多国家大都市的建筑体量不大,但建筑有风格,年代越久越显品味。要对城市单体建筑设计进行引导和指导,改变千篇一律的状况。三是要注重色彩协调,提升建筑立面装饰美感。要如同家庭装修一样精心设计,搞好城市建筑的风貌改造和色彩搭配,使建筑色调与自然色彩相协调,形成鲜明的城市色彩基调,既不能色彩斑驳,又不能死气沉沉。四是要注重历史传承,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对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不能轻易拆除,要精心保护承载城市文化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要避免不伦不类的“山寨版”,不简单复制其他地方建筑样式,不盲目模仿欧陆建筑风格,不提倡取“洋名”,充分展示各地民族特色、地域风情和文化传统的魅力。
要按照“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抓好村镇建设规划。一是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过去农村群众沿交通公路夹道建房,形成“夹皮沟”,既堵塞交通,又污染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要像“长藤结瓜”一样离开公路一定距离布局村庄,各地要作出规定,新建公路的两侧严格禁止夹道修房。二是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村庄房屋如果一味追求横成排、竖成行,就呆板无生气,也不适用。搞好村落规划,就是要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体现山水田园风光和自然和谐之美。成都一些地方,灾后恢复重建借鉴历史形成的“川西林盘”院落样式,就较好地突出了村落规划设计的特色。三是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火柴盒”式 9 的农村民居,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外出务工农民从沿海地区带回来的式样,是农民群众初始追求房屋现代化的结果。规划和建设部门要根据各地实际,帮助设计民居供农民群众选择。要把地域和民族文化融合进去,把当地传统民居特点融合进去,外观突出特色,内部优化功能,让农民群众享受现代生活。北川县重建提出突出羌族风格,不单是吉娜羌寨体现了羌文化的魅力,像平桥村这样的普通村落都融合了羌文化的元素。“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在地震灾区农房重建和藏区牧民定居点建设中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体现,为全省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塑造风貌特色提供了示范。其他地区要学习借鉴重灾区重建的做法,首先是各地规划建设部门要去学习,适当的时候在灾区召开全省专题现场会,全面推动“三打破、三提高”的落实。
(四)着力抓长效机制建设,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制度化、常态化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贵在长期坚持。既要尽快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标本兼治,按照“管理职能化、队伍市场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持久开展。
要建立健全管理体系。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纳入法制轨道,及时修改调整、研究出台有关法规制度。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职责,研究工作涵盖的范围、涉及的部门,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职能职责,把相关工作纳入建设、环保、卫生、交通、工商等部门的履 10
职内容和日常工作。有关部门要将工作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
要加强治理队伍建设。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关键在人,要坚持“专群结合、广泛动员、形成合力”的原则,着力建好管理队伍、技术队伍、日常维护保洁队伍“三支队伍”。一是要建立职能化的管理队伍。配齐配好懂管理、会管理的管理人员,努力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实行依法管理和职能化管理。二是要建立专业化的技术队伍。积极推进执业资格制度,逐步完善专业技术岗位从业人员准入与执业的管理。要实施专业技术岗位的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计划,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质量和水平。三是要建立市场化的日常保洁维护队伍。要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逐步把管理监督与日常保洁维护两个职能分离,聘用专业保洁公司,建立竞争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环境综合治理水平。
(五)着力抓文明行为养成,激发全民支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大力实施“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社、进景区、进家庭”的“七进”活动,营造人人支持和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良好氛围。要开展养成良好公共行为的系列教育和实践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卫生防疫和卫生法规知识,引导城乡居民提高环境卫生意识,摒弃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不良习惯。要引导城乡居民自觉爱护和科学利用公共设施,在街道社区、场镇村落集中宣传爱护公物、科学健身和保护环境的常识,培养城乡居民良好的生活习俗和文明的行 11
为方式,自觉抵制和纠正不健康、不文明行为。要开展对不良习气的舆论监督和正确引导,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对违背卫生文明和公共道德的错误言行和丑陋现象进行批评和引导,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制止、纠正和处罚。全社会各个行业都要动员起来,行动起来,共同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
三、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下真功、见实效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下更大决心,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扎实做好这项工作,为推进“两个加快”提供有力保障。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统筹联动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能不能见到成效,关键看领导是不是亲自抓、真正抓、长期抓。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纳入全局工作统筹安排。党政“一把手”要带头抓点、作出示范,主动研究、解决问题,要把城市和乡村当作自己的家一样,加强卫生治理、规划管理和风貌整治等工作。各部门既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又要密切协作、各司其职,形成统筹协调、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加大资金投入,舍得花必要的钱,一定做该做的事,办成一些能够见实效、群众能受益的改善环境的事。
二要严格督查问责,注重工作实效。开展城乡环境综合 12
治理,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就作出了部署,去年以来又搞了试点活动,这次又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各地各部门认识一定要到位、工作一定要到位、责任一定要到位。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要进行严格问责,追究领导责任。要把群众监督、媒体监督与行政单位监督结合起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督导机制,采取设立举报电话、明查暗访、定期检查、突击抽查和随机复查相结合等方式,查找问题、督促整改。要实行规范化考评,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成效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要自始至终注重实际效果,以群众的评价为最高标准,坚决杜绝形式主义。
三要善于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依靠广大群众,通过宣传引导,广泛动员群众自觉投身到环境治理中来。要创新宣传方式,综合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立体式宣传,做到报刊上有专栏、广播电视上有专题、网络上有互动。要利用公益广告、橱窗板报、手机短信以及车站、收费站、公交站亭等公共场所的宣传设施,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渗透力。要大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大力宣传取得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大力宣传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要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教育引导城乡居民转变生活方式,改善生活环境,提升文明素质,激发和调动群众支持环境治理、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志们,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事关发展和民生的大事。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不断取得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新成效,以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迎接新中国成立
60周年!14
在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10年1月12日)
刘奇葆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表彰电视电话会议,总结2009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表彰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刚才,崇禧同志宣读了表彰决定,对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成都市、渠县、松潘县以及2位优秀环卫工人代表作了交流发言。这里,我们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付出辛勤努力的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感谢!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总结表彰会,也是一次工作促进会。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希望各地各部门相互学习借鉴,发扬成绩,巩固成果,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不断取得新的实效。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立足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改善我省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全局性重大工作。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坚强领导下,全省各地认识统一、行动迅速、措施有力,相关部门精心组织、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积极支持,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省城乡面貌、人居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 15
到明显改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推进“两个加快”营造了良好环境。
一是促进了人居环境改善,增强了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各地各部门从解决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卫生问题入手,通过着力抓“五乱”治理和集中开展“三个整治”,部分地方城乡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有效改变。通过实施“四注重、四提升”和“三打破、三提高”,城乡环境转向净化美化,城乡形象品位有所提升。通过大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新建和改建一批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环卫设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硬件基础得到夯实,各地群众切身感受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带来的可喜变化。可以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不仅整治了“脏乱差”,建设了“洁齐美”,而且改善了“吃住行”,提升了“精气神”。
二是促进了发展环境优化,提高了区域发展的竞争力。各地各部门把环境综合治理放在创造发展优势的高度来认识,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来推动。通过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各地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外部美誉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对我省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旅游经济等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深入推进,不仅树立了四川人干事创业的良好形象,而且让国内外客商看到了四川发展的潜力优势,增强了我省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区域发展的竞争力。
三是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提升了党委政府的执政形 16
象。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各地各部门始终把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解决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得实惠。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发挥表率作用,注重真抓实干,敢于抓难碰硬,城乡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树立了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深得人心,深孚众望、深受好评。抽样调查显示,人民群众对环境综合治理的满意度、支持率达到98%以上。
四是促进了文明意识养成,激发了全民参与的主动性。各地各部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组织和动员全民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抓社会文明行为养成和文明意识提高。通过开展“七进”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健康知识和卫生防疫知识得到广泛普及,城乡居民的文明卫生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良好的生活习俗和文明的行为方式初步形成。通过深入宣传和广泛动员,激发和调动了群众支持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为我省群众关注热切、社会参与广泛的一项重要工作。
五是促进了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省上出台《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等制度规定,为治理工作持久深入开展提供了保障。各地普遍制定和完善了城乡环境治理工作的相关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加强了治理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了管理体系。全省初步构建起党政主导、部门协同、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初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省总动员的 17
工作格局,确保了治理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实践证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是创造发展优势、增强竞争实力的环境工程,是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品牌形象的管理工程,是坚持执政为民、检验干部队伍的作风工程。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干部存在畏难松懈情绪,缺乏持久推进、不断创新的思想准备,认识没有完全到位;二是个别地方“五乱”现象回潮,突出问题整治推进不力,工作没有完全到位;三是一些地方对治理薄弱环节没有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原则细化分解任务,责任没有完全到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重在常抓不懈,贵在持之以恒。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到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劲头不松,把这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的决胜之年,保持全省经济“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势头,顺应人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新期待,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九届七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继续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集中精力“抓创新、求拓展、建机制、促深化”,着力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治理水平、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这里,我提四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坚持把治理“五乱”作为基本要求,在增添设施、夯实基础上下功夫。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首先还是要抓好“五乱”治理,推进治理工作从繁华街市向背街小巷延伸,从中心城区向乡镇村庄延伸,从治标起步向标本兼治延伸,确保不出现回潮反弹,不留空白和死角。要针对城镇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薄弱的难题,重点抓好城乡治污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加大城乡环卫设施建设力度,添臵城乡环卫硬件设施,因地制宜地做好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工作。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抓住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设施建设投入,构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
第二,坚持把风貌塑造作为重要内容,在体现特色、提升水平上下功夫。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推进到现阶段,风貌塑造既是工作难点,也是工作亮点。要继续按照“四注重、四提升”的要求,加大城镇街道立面清理和风貌打造力度,提升城镇形象和品味,推动风貌建设再上新台阶。要坚持“三打破、三提高”,抓好村镇和村落规划建设,体现山水田园风光,打造民族地域特色。要狠抓城郊结合部、“城中村”、边远偏僻乡镇和村庄等薄弱环节的治理工作,逐步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风貌整治的“全覆盖”。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积极稳妥推进,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所谓“形象工程”。
第三,坚持把典型引路作为有效手段,在示范带动、创先争优上下功夫。创新方法载体,实行典型推动,是打开工 19
作局面、巩固治理成果的有效举措。要以实施“五十百千示范工程”为抓手,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治理工作。要尽快完成示范市、县、乡、村的申报审批工作,在全省抓紧启动5个城市、10个县城、100个乡镇和1000个村庄的示范工程。要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好典型引导作用,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大力表彰先进典型,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勇创一流。要适时曝光突出问题,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及时发现整改,狠抓反面典型,严肃问责处理,营造坚持不懈、真抓碰硬推动工作的氛围。
第四,坚持把常态治理作为根本保证,在创新机制、完善制度上下功夫。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按照“管理职能化、队伍市场化”的要求,不断建立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制度化、常态化。要健全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管理体制,强化对治理工作的职能化管理,切实解决当前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无机构、无人员、无经费”等问题。要健全监督机制,把群众监督、媒体监督与行政单位监督结合起来,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督导机制。要健全法规政策和制度保障机制,抓紧做好修订《四川省城市和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前期调研工作,各地各部门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推进治理工作提供政策制度保障。
同志们,今天的总结表彰大会,标志着我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入新的阶段。我们要倍加珍惜成果,倍加振奋精神,倍加扎实工作,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开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新局面,为推动我省“两个加快”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2010年11月17日)
刘奇葆
要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着力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要适应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任务,大规模开展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培训,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确保城镇发展的科学性和高水平。要坚持“四注重、四提升”,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风貌和品位。
在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7月17日)
蒋巨峰
大家通过观看专题片,听取省建设厅和成都市、遂宁市、阿坝州松潘县的发言,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有了更直观、更鲜活的感受。刚才,奇葆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对在全省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工作要求,作出了周全周密的工作安排,强调要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下真功、见实效,请大家深入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落实。一要认真落实目标责任制。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全面落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责任制。要对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进行检查,对完成目标成效突出的,要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对工作推进不力、效果不佳、未完成目标责任的,要认真分析、查找原因,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工作,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力有序进行。二要加强协调配合。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复杂工程。各地各部门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组织者和执行者,要强化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协力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对治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分门别类制定方案,协同配合,逐项加以整改。三要强化督查落实。为加大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监督,省政府将定期和 22
不定期组织联合工作组,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指导和督查。各地各部门也要严格履行管理职责,抽调相关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这里,我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对实际工作的推进提几点要求。
一、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们四川是一个山川秀美、自然环境非常有特色的省份。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在治理城乡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事业有了较快发展。特别是去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11个试点市、县先行一步,大胆探索,按照城镇“七好”、农村“四好”标准,深入开展治理“五乱”,城乡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观,人居环境状况有了较大改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全省面上推开提供了有益探索和经验。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地方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脏乱差”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在一些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城乡小街小巷、集贸市场、建筑工地等的环境问题还比较严重。从我省与人居环境密切相关的生活垃圾处理率和生活污水处理率两项指标的统计资料来看,截至2008年,我省县城生活垃圾处理率为23.0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7个百分点,排在全国第二十四位,在西部12省(区、市)(按区域经济带划分)排在第九位。全省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为1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59个百 23
分点,居全国第十八位,在西部12省(区、市)(按区域经济带划分)列第六位。两个方面的数据在全国尚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西部也并不领先。特别是去年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又对我省城乡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破坏。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是不相协调的,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生态省建设的新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也严重影响着我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我省历史文化大省的形象。
城乡环境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良好的城乡环境是群众的精神需求、利益需求和发展需求;与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息息相关,良好的城乡环境有利于营造地区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开放合作;与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息息相关,良好的城乡环境反映着一个地区的人文氛围。从这个角度说,保护环境就是满足群众需求,营造环境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当前,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城乡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实现全面小康,营造良好的城乡环境是前提。各地各部门一定要站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切实履职尽责,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把这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城乡环境整洁、规范、优美、24
和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作出新的贡献。
二、注重“三个结合”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它不是一项孤立的单项工作,更不是一项短期的专项行动,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坚持统筹协调,注重“三个结合”。
一要与加快灾后美好新家园建设相结合。要将城镇供水、污水处理、市政道路、桥梁等市政公用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与环境治理工作结合起来,从规划环节开始到设计、施工,都要着眼于解决好影响和制约城乡环境的突出问题。要综合利用灾后建筑废弃物,实现灾后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受灾地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力争使灾区走在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前列。要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相关基础设施项目与国家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政策措施对接,力争取得国家政策支持。要结合灾后恢复重建,着力解决在节能减排、污染治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继续加强全省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道路、桥梁、供排水、燃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夯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硬件基础。
二要与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成都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我们又选择3个市作为省级试点,17个市(州)还各选择1个县开展市级试点。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要以统筹城乡的理念来谋划思路、思考问题、解决难题,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大力推进城市 25
供水、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及公共交通向农村延伸,进一步增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覆盖面和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同时要防止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等种种环境问题危害群众健康。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尤其要在农村饮水安全、生活污染治理等方面多下力气,深入研究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的途径和办法,改善农村生活方式,从整体上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三要与生态省建设相结合。这些年我们在生态省建设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要紧紧抓住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这个契机,认真落实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大力推进生态县(市、区)建设。要注意与生态功能区划相衔接,以规划为龙头,调整和优化农村生产力布局,转变农村发展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生态县建设重点在农村,关键在乡镇,各地要按照“发展生态经济、整治城乡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的要求,科学规划,务实推进。同时,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开展生态村、生态家园、各类型生态小区和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饭店等“生态细胞”工程建设,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基础。要把这些不同层次的创建活动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载体予以大力推动,力争今年建成5个省级生态县,明年要争创2至3个国家级生态县。
三、实施重点突破
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到2011年底,全省所有县级以上城市、80%的乡镇、60%的村庄达到“四化”标准;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主要环境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和西部地区领先水平。为了让人民群众尽快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我们进一步明确,今年下半年,要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矛盾比较突出、通过加强管理等措施就能够得到改善的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入攻坚治本阶段,实现治理工作的主要目标要求和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这一总体目标要求,选准突破口,细化措施,扎实推进。
一要坚持以点带面。从现在开始到今年年底,要在地震灾区和试点城市已先期启动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市场环境治理、城乡交通秩序治理、城镇绿化及容貌治理等专项行动攻坚月活动,集中治理城乡环境“脏乱差”,在城镇切实做到“垃圾不乱扔、广告不乱贴、摊位不乱摆、车辆不乱停、工地不乱象”;在村庄切实做到“垃圾不乱扔、污水不乱排、杂物不乱堆”。同时,启动城镇、村庄容貌改造,有序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社、进景区、进家庭” 的“七进”活动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二要抓紧制定治理规划。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既要抓紧时间进行,使治理工作尽快取得实效,又要确保治理工作的严肃性、有序性。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总体要求,抓紧制定和完善本地本部门的治理整体规划,编制(修订)并严格执行市容、环卫、污水和垃圾处理、市场 27
环境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及交通管理等专业规划。地震灾区的治理规划和相关专业规划,还要围绕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结合城乡住房和城乡环境、市政等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落实到具体建设项目。
三要注意方式方法。从试点市、县的治理情况看,在治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具体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在解决摊位乱摆时,会触及一些摊贩的直接利益;在进行污染整治时,会触及一些企业的直接利益。因此,我们在治理过程中,既要下决心、动真格,又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既把好事办好,又要注意不引发大的矛盾。
四、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和群众主体的关系,我们是倡导者、组织者,当然也承担了大量的建设任务,但要真正取得长久的实效,还是要靠广大人民群众,要靠人民群众主体到位。
一方面,各地各部门要加强统一规划,明确界定政府组织实施和群众自主实施的项目,对该由政府实施的要全力推进,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手段,让广大群众了解这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意义,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尤其要带着感情做好相关群众的工作,赢得广大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努力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城乡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是环境综合治理和建设的直接受益 28
者,要创新形式和载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要引导群众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能做的事情做起,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组织开展适宜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公益性活动,让广大群众在参与各类活动的过程中升华思想、陶冶情操、提升素质。比如,我们可以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发动农民群众对直接受益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按照“一事一议”政策规定投工投劳;可以探索如何在农村建立竞争机制,促进群众以至专业保洁公司加强环境治理。再比如,我们还可以发动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在村庄内外、道路两旁、河道两岸、房前屋后及庭院内部等非耕地资源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有条件的镇村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建设一些供农民休闲健身的公共绿地,等等。
同志们,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思路,创新方法,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城乡环境的新突破,以崭新的城乡面貌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同志 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系列重要批示和指示
2008年8月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每日要情》第158期上批示:请为适时推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准备。
2008年12月23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009年2月18 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赴甘孜州调研途经雅安市天全县时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公路沿线的整治工作,重点清理沿线环境的“脏、乱、差”,抓好沿线的整治规划和沿线相关设施的配套建设。
2009年2月2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松潘县调研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时作出重要指示: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发展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要扎实抓好试点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突出地方特色,搞好示范带动,探索成功经验,完善工作措施,推动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有序开展,尽快见到成效。要在全省大力推广阿坝州川主寺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成功经验,搞好全省小城镇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要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科
学编制市政、环卫、绿化、交通管理等规划,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加强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停车场、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做到垃圾不乱扔,广告不乱贴,摊位不乱摆,车辆不乱停,工地不乱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从灾区抓起,与灾后恢复重建,特别是城乡住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重建紧密结合起来,搞好配套建设和管理,使灾区走在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前列,发挥示范作用。要加强城市管理和保洁等专业队伍建设,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和爱国卫生运动。要落实责任,加强管理,严格问责,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努力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
2009年3月4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新浪网《四川合江县电视台播民众质问书记县长短片》上批示:领导干部就是要积极关心群众关心的问题,敢于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勇于接受群众的批评,一个地方的脏乱差不是小事,事关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事关群众的安全和健康,党委和政府要抓要管,要真正解决问题,要接受群众的检验,让群众满意。四川全省都要积极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制定规划,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尽快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清洁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
2009年3月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关于贯彻落实奇葆书记在<四川合江县电视台播民众质问书记县长短片>上重要批示的报告》上批示:城乡环境综
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队伍、设施、制度、问责和人的观念变革要同时进行,自始自终都要注重实际效果,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要以群众的评价为最高标准。
2009年3月1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绵阳市北川县调研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时,又进一步强调指出: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全面部署,督导检查,严格问责。
2009年6月12日至15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眉山、宜宾、泸州、内江市调研时指出: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要总结和推广试点工作经验,在全省深入展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整治脏乱差,建设洁齐美。要高水平规划,城市规划要把追求现代化和保持传统结合起来,建设靓丽、现代、生态城市。村镇规划要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实现道路畅通村镇整洁;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体现山水田园风光;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突出地域民族特色。通过“三打破、三提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高起点建设,加强城乡道路、城市绿化、路灯照明、交通标志、地下管网、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完善硬件设施,提升服务功能。政府要对城市建筑和立面装饰进行管理和引导,注重风貌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要高要求管理,规范户外广告、店招和灯光管理,规范交通秩序和车辆停放,规范市场摊位摆放,规范建筑工地管
理和渣土清运,切实做到垃圾不乱扔、广告不乱贴、摊位不乱摆、车辆不乱停、工地不乱象。要加强队伍建设,建设好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两支队伍。要建立长效机制,努力形成一整套包括管理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和工作问责制等在内的工作机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积极创造舒适优美的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2010年10月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宜宾市受到省、市表彰的61名优秀环卫工人致奇葆书记的信》上批示:感谢广大环卫工人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出的突出贡献。清洁环境是一项关系民生和发展的大事,需要我们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有环卫工人作为骨干,有全社会人人参与,四川一定能够打造和保持一个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
2010年11月15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省委督查室《关于对温江区江安河部分河段环境综合治理暗访情况的报告》上批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向基层延伸、村庄延伸、向盲点死角延伸,攻坚破难,一抓到底。
2011年1月30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关于城乡结合部专项治理行动集中治理阶段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上批示:很好。坚持不懈、紧抓不放,持续深入。
2011年4月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省城乡环境治理办《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网络舆
情专报》(2011年第4期)上批示:选择严重者公开曝光,促进整改。
2011年7月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近期工作安排的报告》上批示:同意这个总体安排,赞成扎实推进。
2011年7月1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政协四川省委办公厅报送<关于我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视察报告>的函》上批示:这份视察报告很好,提出了一些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应努力推动解决。建议修改后公开见报,并请各级政协每年都安排此项专题视察。
2011年8月4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政协四川省委办公厅《关于报送<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评议报告>的函》上批示: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值得注意,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坚持巩固提高、深入持久。
2011年8月9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赴南宁、重庆学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上批示:希望成都市加倍努力,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扎扎实实地把成都建设成为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为全省城市建设做出样子。
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同志
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系列重要批示和指示
2009年3月18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与生态省建设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灾区恢复重建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要城乡统筹,优化完善规划,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市政设施、环保设施建设;要着眼群众文明养成,大力推行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要树立主体意识,大力调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参与整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城乡环境整洁、规范、优美、和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作出新的贡献。
200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在接受《四川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既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环境保护的重大机遇。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环境质量的同步改善;注重将城市环境整治的理念向城乡结合部和农村扩展,同时要防止城区污染向农村乡镇转移;强化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城市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优势,支持农村污染防治工作。
2010年1月1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对城乡环
境综合治理作出重要批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成绩巨大,深得人心。从各地情况看,有三个方面的情况值得重视:
1、县城污水处理厂已建成的比重低,有的虽建了污水处理厂,但未配套雨污分离系统,成效不理想,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县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尽快实现每个县城都有雨污分离相配套的污水处理厂;
2、已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包括企业的,相当部分运行不正常,有的成了应对检查的摆设。为节省运行成本,不处理偷排污水的现象屡见不鲜,应强化监督、严肃法纪;
3、农村的面源污染治理是个量大面广、十分艰巨的工作,需作长期努力,既需要在设施建设上加大建设力度,更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形成人人重视的思想基础,需要有一个全面的工作规划和方案。建议在新的一年中,将上述三项纳入工作重点,并注重研究体制保障和机制创新,形成内在动力和制约机制。
2010年7月6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在《关于城乡综合治理“除陋习、树新风”专题报告》上批示:在大力加强卫生习惯养成的同时,是否可在环卫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上再作些探索和学习借鉴。
2011年2月15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在省委宣传部、省委外宣办《网络舆情专报》第27期《网友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出现反复,呼吁创立长效机制》上批示:要注意机制创新和制度规范,以建立长效机制。
2011年4月11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在省城乡
环境综合治理办《关于全省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机制情况的报告》上批示:这项工作抓得好,不仅可以解决农村的面源污染问题,而且对农村居民现代生活方式的养成也十分有益。要坚持并不断深化、完善,把实事做好,把好事做实。
2011年7月4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在《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近期工作安排的报告》上批示:好!注重机制创新,进一步健全、完善长效机制。请对全省环卫工人的收入状况加以把握。若明显偏低,应研究解决之策。(对保洁公司的员工,如收入明显偏低,也应依法依规进行干预和引导。)
第五篇:县委书记在县委十六届六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县委书记在县委十六届六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本次全会的议程全部进行完毕。下面,我就当前工作再强调几点。
第一,认真学习传达、贯彻落实好县委十六届六次全会精神。会后,各乡镇、部门、单位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迅速传达县委十六届六次全会精神,把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县委的安排部署上来,统一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具体行动中来,切实增强做好今年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注意把贯彻落实县委十六届六次全会精神与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三届六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认真分析本乡镇、本部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宣传部、新闻中心要认真宣传这次全会精神,努力营造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浓厚舆论氛围。
第二,认真做好一季度的经济工作。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一季度的经济工作,对于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至关重要。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目标,抓好主导产业开发,全力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要切实加强春季果园管理,认真搞好农民技术培训,调运农用物资,组织好开春后的农业生产。要切实加强市场管理和市场供应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哄抬物价、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供给充足和安全,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
第三,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今年,我们要以38个重点项目建设统揽全县社会民生和经济发展全局。这38个项目,涉及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关系着全县发展的大局,任务重,战线长,时间紧,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负起责任,确保把每个项目都建成精品工程。一要强化责任意识。项目主管领导、实施单位、办事人员要按照“六定一兑现”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切实做细做实做好项目设计、预算、招标、建设、验收等各项工作,把项目建设当作自己家里的事情来管理,来实施,科学制定项目进度表,严格按照工程标准,确保一项一项、一环一环、一步一步,有序进行,强力推进,按期完成。二要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要坚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的原则,合理安排资金支出,优先保证建设所需,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审计部门要加强项目资金的审计监督,堵塞漏洞,确保把有限的资金全部用在项目建设上。三要加强协调配合。要牢固树立“依靠项目谋求发展,通过项目改善民生。”的理念,努力形成关心、支持项目建设的良好局面。要定期召开项目建设协调会,及时通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财政、城建、国土、水利、交通、电力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团结协作,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决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项目建设谈条件,讲价钱,推诿扯皮。四要加强督查问效。考核办、督查室要对项目建设进行动态跟踪、督促检查,对进展缓慢、问题较多的项目实行督促催办,对行动迅速、效果突出的项目要通报表扬。纪检监察部门要对项目建设进行问责问廉问效,随时发现查处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各种违规违法问题,确保工程质量。五要积极谋划新项目。各乡镇、部门、单位要紧盯国家投资政策,认真研究项目投资方向和渠道,在人缘、地缘、亲缘上开动脑筋,把争项目、跑资金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事项,争取让更多的好项目、大项目落户##,真正做到以重点项目建设统揽社会民生和经济发展全局,全面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全力推动##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要坚持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切实加大安全检查力度,认真排查安全隐患,落实好各项防范和整改措施。要加强对森林防火、道路交通、化学危险品、民爆物品和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和公众聚集场所的专项检查,切实保证重大项目施工安全,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堵塞漏洞,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安全事故救援演练,增强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第五,切实维护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要进一步夯实“一把手”维稳工作的第一责任和分管领导的具体责任,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公安机关要深入开展严打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暴力犯罪、“两抢一盗”、聚众赌博等犯罪活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各乡镇、部门、单位要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群众来信来访等工作,切实把“一控双降”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严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同志们,县委十六届六次全会到此结束,在此,我代表县委常委会衷心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和睦,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