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林场生态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土门林场生态建设第一线工作,工作中,我始终能够克尽职守、任劳任怨,积极学习专业技术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努力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并积极参与到各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尽一份林业工作者的微薄之力。现就我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认真完成生态建设任务
生态环境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历来受国家的重视,尤其是党的“十x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对于林业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由此生态建设是林业工作的中心,我场深处生态脆弱带,环境极其恶劣,沙化严重,防沙治沙是我们林业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几年来我们不断尝试各种防沙治沙的方法,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各种治沙方法来衡量,生物治沙是成本相对较低、效率最高,效益持久的一种治沙方法。在对几年的沙漠造林成活率的对比试验得知,苗木优劣对造林成活率起制约性作用。从1997年开始我参加白板滩、十道沟风沙治理项目建设,深入沙漠加入生态建设第一线的行列。我们深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科学的指导生态建设工作,因此在造林前制定了实施方案,落实地段,协调调运苗木、制定栽植规程、技术服务到现场,严把整地关、栽植关、压草关、管护关。采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采取“一棵树,一把草”,“深栽曲埋”等旱作造林技术。在五道沟、十道沟累计共完成各类生态建设19680亩。其中三北防护林9600亩,治沙工程4900亩,试点工程5000亩,退耕还林180亩,通道绿化10公里,生态效益明显;工程治沙方面,技术指导完成了十道沟梁压麦草沙障310公顷。这几年在工作中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提高,完成了各项生态建设工作。
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方面,为响应政府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加快经济林建设,缩短苗木的培育周期,实现生态效益。繁育到大面积育苗,建成了初具规模的苗木基地,年培育黄冠梨、枸杞、花棒、柠条、白杨、油松等苗木200万株,为当地的绿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不论是林业还是其它行业都是在不断的发展,必然要遇到各种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更面临好多机会,技术人员需要解决这些新问题、新矛盾,就要抓住机会,努力学习、虚心求教。因此,我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学习党的政策,学习林业专业知识,学习其它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每年都参加了人事局与林业局主办的继续教育学习。对工作中的方式、方法有了深刻认识,并且逐步引用到工作中。现在是实施生态安全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多年的工作中认识到石羊河流域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以此重点,更好的为生态建设做出贡献。
我深深感觉到,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把今后的工作做的更出色,我将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学习目标,加强个人修养、理论学习,以此提高工作水平,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本职工作的要求,扬长避短,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新的挑战。取长补短,与其他同志相互交流好的工作经验和学习方法,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一如既往,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为林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第二篇:林场生态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XXXXXX林场生态建设与未来发展的调研报告
前言
经过一个月的实习研究,我们充分了解了我场管理机制,掌握了我们场的资源的具体分布,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各种苗木的生长态势。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具体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场位于济南西北部,水热条件充足,场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能做到旱涝保收。林场物种多样,资源丰富,这里不仅空气新鲜,还有丰富的地热温泉资源,有种类繁多的苗木、花卉,主要树种有杨树、柳树、白蜡、法桐、女贞、银杏,以一些落叶树种居多,树木种类达六十种;林场大气、水源质量很高,有许多野生动物在此栖息,斑鸠、喜鹊、野鸡、兔子、野鸭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野生动物种类达十余种,是我市一块不可多得的生态区域。国有林场均有专业的护林人员进行护林,并有巡逻人员在林区巡逻以保证林场的安全。林场位于济南黄河公路大桥以西14公路处,国道308线横穿场内,交通十分便利。
二、国有林场的生态建设促进了济南市的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场各种资源丰富,面积较大,但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制约林场生态化建设和发展的各种问题:
(一)认识觉悟问题
我场大多数人认为我场搞好苗木生产以及绿化工程就可以,没有想过更为长远的发展,有些人只图眼前的利益,不注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些问题主要存在于一些一线员工身上,认识肤浅,思想觉悟较低,可对持续发展的道路认识不清,不了解生态化建设真正意义。
(二)基础设置相对落后
林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个别路段道路狭窄,道路坑洼不平,尤其是雨天更为严重,难以适应交通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有林场的发展需求;排水渠连通性不强,沟渠较窄,大雨天需要人工辅助排水,直接增加了劳动力成本和工作量;林场内没有监控系统,有许多外来车辆以及人员进出场,直接影响到林场的安全,而且监控系统对于防火防盗有着巨大的作用。
(三)林场的布局比较分散,产业结构单一,影响了资源整合优势的发挥我场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也是大多数国有林场存在的问题,林场以种苗木为主。场内经济发展有所缓慢,农渔副牧业所占的比例不大,也直接影响着我场经济发展速度。在场中一些职工地、家属地、承包地夹杂在分场中间,不利于机械化、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四)职工老龄化严重,断层明显,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劳动力素质难以适应现代化林业发展的要求。
林场在职职工较少且老龄化严重,45—50岁的职工占到90%,况且我场女性职工较多,大多数女性职工都将近法定退休年龄;青壮年男性职工十分少。在工作中,一些员工积极性不高,情绪不高涨。场内员工较少,文化素质较低,许多员工仅能维持家庭的生活和简单的再生产,无力进行生产技能培训。
(五)林场荒草以及病虫害较为严重
我们场的病虫害较为严重,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尤其到夏季病虫害的厉害程度直接影响到苗木的生长,也不利于苗木的出售;林场夏季杂草较多,需要定期除草打药,其直接制约着其他各项工作进度。
(六)对与市场开拓经验缺乏,对市场需求了解不全面,我场网站信息量少,更新不及时。
我场对于开拓市场缺乏经验,没有做到以市场为主导,不能够准确了解市场需要,这些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经济收入;外界人们对于我场了解较少,对我场的认知度不高,我场也难以打开市场。
三、建议林场和有关职能部门
(一)坚持抓好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坚持抓好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坚持党的先进性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党委和林场的决定要逐级传达,落实到人,对于党委的精神要认真学习,一名党员一面旗,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的行为以及他们的思想觉悟的高低也影响着员工的认识和看法,所以抓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能统筹思想,搞好生态林场的建设。
(二)加强林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道路建设,尤其是一些关键部位的要道,例如水闸以北河西石桥南面的道路,这里经常积水,雨天直接影响了过桥的安全性;逐步完善排水系统,加强排水渠的连通性,充分发挥排水渠的作用,做到雨天能排水,旱天能抽水;建立监控系统,我场的经济再一步一步发展,各种建设陆续开展,监控系统可以保障场内安全,秋冬季节也可以监控火情。
(三)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发展多种产业。
继续解放思想发展多种产业,尊重事实,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主导,以现有资源为资本,整合我场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我场的资源特色,以资源特色促进经济发展,不断开拓创新;逐步将农业用地规整到同一区域,便于机械化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
(四)切实解决职工问题,提高各方面待遇,吸引青壮年劳动力;加强职工技能培训
四个分场职工老龄化都较为严重,及所属产业收入不高,林场要时刻关注职工的困难,设身处地的为职工着想,尽可能的解决广大职工的困难,同时也需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给予林场更多的财政投入,增加职工收入,从而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各方面待遇,吸引青壮年的劳动力。开展职工技能培训课程,尤其是要加强对技术员工的培训,经常举办一些科普讲座和一些技能竞赛,不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五)化学防治与生态防治相结合我场面积较大,尤其是夏季荒草较多,化学除草应与生态除草相结合,不断引进新技术,尽量的减少使用农药,维持生态平衡;近年来,林场病虫害类型不断增加,且病虫害抗药性不断增强,增加了防治的困难,要不断学习现代化的科学防治技术。治理害虫要标本兼治,不仅要根除叶面上的害虫,也要注重在病虫进入休眠期的治理,把害虫扼杀在虫蛹里;对于一些难以根除的害虫要引进其天敌以克制。
(六)开拓市场,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加强我场的宣传
市场就是向导,就是我场发展的一个指向标,各个部门都要拓展推销渠道,要销售科为主,其他各个部门为辅,逐步建立起新型销售机制,以销售量作为主要奖励标准。在市区设立销售部门或者销售代理站,拓展新型市场。加强宣传,与婚纱摄影公司合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加强宣传;
完善网站建设,网站是外界了解我场的一个重要途径,网站建设的好于坏直接影响着对我场的认识,作为经常上网的年轻人个人深有体会。
(七)抓住机遇,加快国有林场发展
随着旅游休闲业等第三产业的兴起,生态农家旅游如火如荼的发展的大好前提下,国有林场的发展有了更多更好的契机。我场都拥有丰富、宝贵的资源,利用环境资源优势,通过多途径的投入,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提高林场的收入。国有林场要改革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各种应急机制,积极创新,引进专业人才,把林场的生态建设和旅游休闲结合起来,带动我市的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的道路,逐步建立生态型、资源多样型、环境优美型的林场。
总之,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到,国有林场的生态建设前景应该是可观的,只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和利用林场的资源优势,加强自身建设和自我管理,一定可以为林场发展创造效益,也可以为我市增添更多的生态区域,为济南市的生态建设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XXXXXX林场调查报告
——个人分场实习报告
调查题目:关于XXXXXX林场生态建设与未来发展的调研报告
调查时间:2013年7月6日—2013年7月30日调查地点:XXXXXXXX林场
科室:生产计划科
调 查 人:00000000
2013年7月30日
第三篇:全市国有林场工作会议情况汇报
全市国有林场、森林公园工作暨林产工业工作会议
情 况 汇 报
一、会议的基本情况
全市国有林场、森林公园工作暨林产业工作会议于2007年4月22日至23日在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召开,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全市国有林场场长、森林公园管理处负责人、县市区分管领导和林场管理股负责人、市局葛光健副局长及林场、林工、公园、计财科室领导等。会议主要议程是:
1、听取了龙山林场争取国家森林公园、公园招商引资及体制改革等经验介绍。
2、听取了葛局长的工作报告。
3、市局计财科曾科长就全省开展国有林场国有林育林基金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的讲话。
4、各县、市、区分管林场和公园的领导进行工作情况的汇报和交流。
5、市局林场林工科蒋科长就当前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
二、会议的主要精神
葛局长的工作报告详细地传达了省厅召开的国有林场工作、森林公园工作、林产工业工作三个会议精神,对2006年全市国有林场、森林公园工作、林产工业工作和招商引资工作作了客观的总结,对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
(一)关于林场和森森公园工作。
会议客观总结了2006年林场和公园工作,会议指出,2006
1年全市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巩固中提高,在改革中奋进,保持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国有林场改革顺利推进,森林旅游工程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水平稳步提高,扶贫和救灾工作成绩显著,国有林场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
会议明确了建设现代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必须把握四条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生态建设。始终把生态林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林场和公园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禁、封、退、保、治的“五字”方针。二是坚持不懈地提高森林质量。把提高森林质量作为林场和公园的基本任务,努力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林业产业双优双赢。三是坚持不懈地加快森林公园建设。把建设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作为主要发展方向。认真做好森林公园建设发展规划,培育和保护好森林风景资源。四是坚持不懈地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开放。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林场、公园发展的动力。以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举措来促进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会议对2007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要求2007年要围绕建设现代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目标,大力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加快生态产业发展,努力抓好森林资源培育和管理,积极抓好林产业开发,切实提高林场的内部管理水平,加快和谐林场、和谐公园建设,谱写新的篇章。
(二)林产工业工作。
会议总结了2006年林业产业工作,指出2006年市林产工作有新的发展,全市林产工业值为48508万元,比上年增长11.7%,森工企业改制取得了重大进展,招商引资工作有了新的突破,行业管理得到了加强。
会议阐述了林产工业面临的大好发展机遇:一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为林产工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二是新农村建设和推进新型工业化机遇,为林产工业拓展了广阔的空间;三是建设现代林业为林产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会议部署了2007年林产工业工作任务,要求在五个方面下功夫,即在做大产业上下功夫;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在企业自主创新上下功夫;在转变增长方式上下功夫;在加强行业监管上下功夫。
会议强调要加强林产工业的领导,市局成立了林业产业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肖局长任组长,要求各县、市、区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把林产工业工作摆到重要位置。
三、几项具体工作
1、关于加强国有林场中幼林抚育间伐工作。
省厅下发了湘林场[2007]5号文件《关于加强国有林场中幼林抚育间伐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国有林场单独编制中幼林抚育间伐规划和大径材培育规划。规划编至2010年,规划编制文
本和作业设计必须在6月上旬送市局审查上报省厅。(国家林业局将珍稀树种培育、大径材培育和中幼林抚育间伐试点全都放在国有林场,我市没有试点,要求认真做好规划,争取省厅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请求县局安排营林股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支持。
2、关于林场改革工作。
本次会议指出,按照省厅的要求,国有林场改革是今年的首要工作。国务院七部委关于林场改革的文件即将出台,届时省政府还将制订《实施办法》。省厅将在重点县市进行试点。为此要求各县、市、区做好改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做好调查研究,找准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充分运用现有政策,把该落实的各项工作做好,争取主动;三是大力宣传,赢得政府支持和重视。
根据以前调查情况,我县林场改革的重点、难点主要是:林场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人员分流安置工作。当前,争取政府重视支持的主要是,进场公路列入“县乡通”规划,场内公路列入“村村通”规划,输电线路列入“农网”改造计划,饮水列入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等。
3、关于省厅对国有林场2005-2006木材生产销售及国有林育林基金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
省林场局下发了林场字[2007]4号文件《关于开展国有林场2005—2006木材生产销售及国有林基金制度执行情况
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各林场在4月底前做自查自纠,对欠缴的育林基金足额解缴到省市,并于5月10日前将自查自纠情况写出自查报告,连同相关表格报市局,市局将组织检查,5月下旬后,省厅按25%的指标进行重点抽查。
市局对育林基金解缴制度作了变更,由解缴变为季度解缴,即每季度末5日内,各林场向市局报送财务快报,和足额解缴本季育林基金到市局,做到季清年结。
4、关于2007木材生产预安排计划事项。
省林场局林场字[2007]2号文件下达了国有林场木材生产预安排计划(非工业原料林计划),我县林场采伐量为1878立方米,其中黄龙539立方米,猪婆山为1233立方米,九峰山为106立方米。另黄龙林场可申报工业原料林生产计划(在2000立方米以内作计划),要求在4月底前做好伐区调查设计,提出申请报市局汇总上报省厅审定,在8月份下达计划。
请求县局林政资源股配合、协调、指导。
5、关于重要森林风景资源保护目录编制工作。
省厅将在今年内完成全省重要森林风景资源系统分类及成果上报等工作,要求省级以上森林公园必须编制好本园重要森林风景资源保护目录,包括分布图、典型照片、文字资料等。我县九峰山林场在此之列,要求高标准地将资料和图片等于6月上旬上报省、市,可聘请中南林勘院教授指导。
请求县局安排相关人员配合、指导。
6、关于林产工业调研工作。
省、市均下发了专题文件,娄林工[2007]29号、湘林办产
[2007]1号《关于开展林产工业发展专题调研活动的通知》,这是贯彻周省长对林产工业的指示,是省厅部署的重大活动之一。要求县局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解任务,制订方案,明确责任,统一组织调研活动。在6月1日前将调研报告及相关表格形成电子文档报市局。
四、会后体会
市局召开的这次会议非常重要,也很必要,通过会议使参会人员及时掌握了上级的有关政策,了解了行业动态和产业信息,特别是通过龙山林场的经验介绍和各县、市、区的工作交流,使与会人员一是受到了鼓舞,二是能找到自己的差距,三是通过交流为横向联系奠定了基础,四是对今后工作思路的展开有了启迪。通过这次会议后,各场长深感责任重大,纷纷表示:振作精神,积极奋进,抢抓机遇,振兴林场,当前工作做到亲自抓,及时、扎实地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场管站根据目标管理要求、当前工作情况及场长的意见,拟定在4月底召开一次场长会议,主要是进一步深刻领会本次会议精神,督促当前工作落实,各场间进行工作交流。
五、关于落实林产工业专题调研活动工作的建议
省、市对本次调研活动非常重视,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建议局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由局长亲自挂帅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办公室、林政、征管、护林大队有关人员制订方案,统一调研,及时在6月1日前高质地把材料报送省、市。
第四篇:县生态建设考核验收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既是一次工作例会,也是一次对国家级县创建工作再分析、再部署、再落实的动员会。刚才,县生态办回顾总结了过去一年的生态建设工作,并对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会上大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几位县领导就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意见和要求,希望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简单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增强信心
过去的一年,是我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的一年,我们成功创建了省级县,并连续七年被市政府评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综合优秀单位。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城乡环境实现新改善。通过实施“清洁桐庐”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国卫复评、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农村综合整治等,我县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群众生活品质也大为提升。特别是在农村污水治理方面,先后完成35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和101家农家乐污水治理工程,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二是生态镇、村创建呈现新亮点。通过努力,分水、横村、瑶琳、百江、合村、莪山等6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通过国家环保部审核,待命名。同时,5个市级生态村、10个市级整村推进示范工程和20个县级生态村也顺利通过验收,为国家级县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设施水平得到新提升。通过近几年的大投入、大建设,一批重点环境基础设施相继建成,通过相关乡镇和建设、环保等部门的积极探索、共同努力,目前,全县污水处理厂(站)已全部投入运行。同时,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也取得了较快进展,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初步建立,为农村的长效保洁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先后关停爱明造纸厂、兴业造纸厂、瑶琳造纸厂等3家年产万吨以下的废纸造纸企业,8家企业通过市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信雅达热电有限公司脱硫设施投入运行,集中供热范围内锅炉拆除工作有序推进,燃煤锅炉脱硫整治扎实开展。全县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至0.59吨标准煤,四年累计降低20.63%;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排放总量相比四年累计削减率分别达到15.3%和21.78%,超额完成了减排目标任务。
应该说,过去一年,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生态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值得充分肯定。希望大家在今年的工作中,继续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二、认清形势,统一思想
今年,我县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创建国家级县,自县委、县政府提出创建国家级县的目标以来,我们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也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今年是创建工作的迎检之年、收官之年,也是对我县近年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一次综合检验。大家要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今年工作的特殊性,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对照标准,查漏补缺,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1、提高思想认识。创建国家级县,不仅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平,更是改善生活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增强县域竞争优势、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首先,创建国家级县,是提高群众生活品质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公众最为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创建国家级县,是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第二,创建国家级县,是提高县域竞争力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优势是我县最大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国家级县创建中涉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城镇污水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等指标,做好这些工作,能有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并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能力。
2、认清创建形势。国家级县创建要求高,共涉及5大基本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大方面、22项考核指标。目前,全国仅有11个市、县获得国家级生态市、县的荣誉称号,浙江省也仅安吉县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级县,临安、德清分别于去年通过考评验收、待命名。我县与这些县、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照创建标准要求,有许多方面亟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三、完善机制,营造氛围
近期,国家环保部将对我县的创建工作进行技术核查,创建工作时间紧、要求高、难度大,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强化责任落实,把迎检工作作为加快推进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全力做好今年生态建设各项工作。
1、领导要再加强。各单位都要把国家级县创建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好指导、协调、督查作用,统筹部署、有序推进创建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为国家级县的创建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全县各乡镇(街道)、部门也要建立健全“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机制,明确分管领导、具体工作人员,对重大问题,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协调督办。
2、机制要再健
全。一是要加强督查推进。要按照“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季一分析”要求,加强对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督查,切实加快工作推进。对于重点生态建设项目,要建立县领导联系项目制度,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二是要加强考核激励。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考核化”的要求,建立个性化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县建设工作在乡镇、部门年终业绩考评
中的重要作用。三是要加强责任落实。今天会上下发了生态建设主要任务分解,各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要求,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决不拖后腿,更不能踢皮球。对工作不力,影响创建工作的,县委、县政府要严肃追究相关单位领导责任。四是要加强宣传引导。各新闻单位要以广播电视、报纸专栏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国家级县创建的宣传,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各乡镇(街道)、部门也要根据本地、本单位实际,加大宣传力度,造浓创建氛围。
3、迎检要再到位。迎接国家级县的考核验收,是一项细微之处见精神的工作,一定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要精心安排迎检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创建工作;对于向考核组提供的各类数据与台帐材料,都要精心核对、认真检查,确保不出错;对于考核前期要落实或整改的工作,要确保整改到位。
同志们,国家级县创建已到“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希望大家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克难攻坚,真抓实干,确保创建工作圆满成功,为今年的生态建设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第五篇:生态建设
三峡人家风景区的创新型发展之路(上)
2010-6-9
创新投资开发模式
湖北宜昌三峡环坝旅游发展集团创造性地实施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运作、公众参与”的开发模式。与传统的旅游开发相比,在景区规划、景区开发思路以及项目运作方式上,实现了从传统的政府开发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业主开发、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态损害型开发向生态保护型开发、从单纯考虑企业利益的常规型开发向兼顾政府、各产业部门、农民、行业利益的综合型开发的三大转变。在“大旅游需要大景区、大景区要有大思路、大思路依靠大政策、大政策吸引大投入、大投入带来大产出”开发思路的指导下,景区内呈现出了基础设施大改善、产业结构大调整、人才流向大逆转、农民收入大增加、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喜人局面。
在开发建设中,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三峡人家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起来。在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百姓共同努力,对居民住房进行仿古改造,使群众受益,为群众就业、创业提供机会,不仅优先保证原住居民利益,也为周围乡村群众提供条件。通过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让群众享受更好的居住环境和发展条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让他们感到景区建设是自己的事,形成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建设的氛围。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创造就业岗位,提供的各种就业岗位就有100多个,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投入到旅游业中,让当地居民成为旅游小镇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开发一处景点,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随着景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景区周边居民切实感受到了生产生活条件的变化,景区将修建好的经营摊位近100个,交给村民经营,并支持村民兴办商铺及旅游其他配套设施,当地农民纷纷发展农家旅馆、餐馆、商铺及奇石、根艺、盆景销售等服务项目。创新景区规划建设模式
宜昌三峡人家风景区历经12年的摸索,共计投资几亿元,请教过无数国内旅游规划大师和同行,考察学习国内外众多著名景区,最终选择了走创新性景区开发的景区规划建设道路。
景区依托最具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和三峡独特的自然景观元素,将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用电影大片的制作手法,按历史文化的发展顺序,形成了以洪荒时代、巴人部落、峡江风情、峥嵘岁月四幕场景单元。景区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以不同的交通形式和浏览方式进行“串场”,将所有旅游景观元素有机融为一体,宜昌三峡人家变成了一个超级大舞台,依托两坝之间的自然风光,利用丰富的山野林泉资源,深挖历史文化内涵,成就了一个感受三峡的开放型、场景式大舞台,这是三峡自然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游客变成了剧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情境的感染力为游客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复合体验。
原生态是三峡人家规划建设的主导基线,不仅强调自然生态的原生态,更加强调文化内涵的原生态,以最具地方特色的原始生存图式,不过度渲染、不扭曲夸张,平铺直叙的表达形式,展示三峡区域人文情怀。